一、苯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刘锦桂[1](2021)在《硝基苯市场现状及未来营销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硝基苯行业受环保和安全等监管压力的影响,部分企业的生产现状,介绍了硝基苯行业的整体生产现状及下游产品的需求状况,分析了硝基苯价格的变化、市场环境及各企业竞争优劣势,预测了未来硝基苯行业产能及产需变化趋势。对未来行业营销对策提出了建议,可以关注客户常规及特殊需求,优化服务手段,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采用差异化价格策略,发挥主动推价的积极性,提升效益,该建议为硝基苯行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张磊[2](2021)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有机药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过程中矿产资源在其中必定占有战略性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矿产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在选采矿过程中大量使用选矿药剂,进而使含有选矿药剂的废水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由于SO4-·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可以快速的氧化降解废水中难降解的污染物质,几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且处理效率高易操作控制,因此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选用典型选矿药剂丁基黄药、水杨羟肟酸和苯胺黑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单因素条件、模拟实际选矿废水投加金属离子、模拟自然水体投加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等条件下各选矿药剂的降解效果,研究了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各选矿药剂的可行性。1.各选矿药剂的降解率随微波辐射功率和过硫酸盐投加量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溶液初始p H值的增加而下降。丁基黄药反应90min后矿化率为47.74%,水杨羟肟酸和苯胺黑药经过180min降解反应后的矿化率分别可以达到45.22%和45.27%。对比各选矿药剂分别在微波加热和水浴加热条件下的降解率发现,微波活化过硫酸盐同时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通过利用乙醇和叔丁醇的自由基捕获实验,说明反应体系中共同存在SO4-·和·OH,且SO4-·是氧化降解污染物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自由基。2.考察当选矿废水中存在共存金属离子时对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各选矿药剂的影响,发现当反应溶液中投加的金属离子Fe2+浓度超过0.25mmol/L时,抑制各选矿药剂的降解,而当投加浓度由0增加至0.25mmol/L时促进各选矿药剂的降解。随着投加Cu2+浓度的增加,丁基黄药的降解率会随之增加,而苯胺黑药在投加浓度为0.25和0.50mmol/L时的反应后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水杨羟肟酸则是在投加浓度为0.50mmol/L时的反应后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属离子Mn2+的投加会促进丁基黄药的反应,但是会抑制水杨羟肟酸和苯胺黑药的降解。金属离子Ca2+和Mg2+均会不同程度的促进各选矿药剂的降解。各金属离子由于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可以配合微波促进过硫酸盐分解生成过硫酸根自由基,进而促进各选矿药剂的降解。3.在模拟自然水体中进行反应的探索实验中,发现在添加Cl-后在反应过程中总体上对各选矿药剂的降解呈现抑制效果;随着HCO3-投加浓度的增加,各选矿药剂的降解率逐渐下降;在投加NO3-后在丁基黄药和水杨羟肟酸的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最终对各选矿药剂的降解是一种抑制作用;随着投加的Si O32-浓度和腐殖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各选矿药剂的降解率也随之降低。当水杨羟肟酸和苯胺黑药进行混合处理,由于相互间发生竞争反应,导致各选矿药剂的降解率均发生下降。推测在微波活化过硫酸盐反应体系中水杨羟肟酸的降解途径为水杨羟肟酸→水杨酸→邻二苯酚→二氧化碳+水+NO3-+其它小分子物质;苯胺黑药降解途径为苯胺黑药→邻二苯酚→二氧化碳+水+PO43-、NO3-+其它小分子物质。
徐向枝[3](2021)在《臭氧/微电解工艺对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纺织印染行业一方面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产生了成吨的污染废水。单纯的生物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废水的处理要求,同时资金投入比较高昂。通过对微电解填料与臭氧联合应用,创造性的结合形成了臭氧/微电解处理工艺,更加高效的将内部电解的优点以及与臭氧协同作用发挥出来。为了使印染废水达到标准排放,我们研究了不同臭氧/微电解的耦合方式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反应体系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探究和优化了两个主要工艺参数。首先,通过实验结果对三种臭氧与微电解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OIE工艺的处理效率远远比O3+IE和IE+O3高,不仅运行成本较低,同时反应速率快;当三种工艺的处理效果一致时,OIE工艺的运行时间比O3+IE和IE+O3工艺少了一倍。另外,OIE工艺能够将合理的控制废水中生成的苯胺浓度,保持低生物毒性水平,同时实现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清洁环保性。当利用OIE工艺对活性偶氮染料活性模拟废水进行处理时,进水溶液的COD浓度为150 mg/L,反应一小时就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溶液的色度降至30倍左右,COD的处理效率达到60%。其次,OIE反应体系是由臭氧和零价铁组成的耦合复杂系统。其作用机理包括臭氧氧化,铁碳微电解和铁的催化。该反应体系不仅能够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同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染料的脱色主要是臭氧的氧化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各种功能的相互促进大大提高了有机物的去除率。最后,对OIE工艺操作参数的优化研究表明,OIE工艺处理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最佳参数为:COD初始浓度小于150 mg/L,pH的范围在6-9之间。综上所述,首先,OIE工艺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色度和有机物,处理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一种优良高级处理工艺;其次,新型填充材料的使用,极大的缓解了材料的板结问题,臭氧与微电解的耦合也极大地降低了微电解填料的消耗速率。实际印染废水的处理效率表明该工艺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殷光[4](2021)在《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进步和5G时代的到来,电磁波的辐射和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和电子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重视和发展高性能的电磁屏蔽材料变得非常必要。其中,以纺织品为基材的电磁屏蔽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柔性电磁兼容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特性,又能保持纺织品本身的柔软、透气、易裁剪和可穿戴等性能,在工业生产的劳动防护、提高微波器件的性能以及军事作战的电子对抗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开发出一种柔性的高性能电磁屏蔽复合织物,以满足目前对电磁防护材料“薄、轻、宽、强”的发展需求,并为新一代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提供实验思路和理论基础。针对当前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表面多重反射界面难构建和纺织品属性与电磁屏蔽设计难以相融合等问题,本课题拟开展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首先以新型二维导电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和聚苯胺(Polyaniline,PANI)为屏蔽剂,以碳纤维织物为基材,通过溶液浸渍和原位聚合等方法,成功制备出一种层层包覆结构的PANI/MXene/碳纤维电磁屏蔽复合织物。其中,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物相(XRD)和能谱(EDS)分析等进行微观结构和性能的表征,并进行了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以及应用性能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5次层层组装后的复合织物具有24.5 S/m的电导率,其电磁屏蔽效能可以达到26.0 d B,满足了对日用电磁防护材料的基本要求。该工艺通过调控结合负载方式和组装次数实现碳纤维表面多重界面的构建,较好地保持纤维属性的同时实现了简单、快速、高效的制备。其次,为实现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我们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结构设计与改进,以一维聚苯胺纳米线和二维MXene为屏蔽剂,再利用真空辅助抽滤的方式,通过静电吸附和氢键作用将二者依次均匀地负载于碳纤维织物表面,形成了更加致密的导电交联网络;随后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疏水整理,所制得的复合织物实现了各项性能的显着提升。通过对其进行包括电磁屏蔽性能在内的多项性能测试以及微观结构表征后发现:经过50次组装后的复合织物厚度仅有0.36 mm,而电导率可以达到325 S/m,电磁屏蔽效能为35.3 d B;同时其表现出135.2°的水接触角,具备了良好的疏水性与自清洁能力;并且在3 V低电压的驱动下,复合织物表面温度可以稳定在53.3℃左右,实现了优异的焦耳加热性能,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此外,该材料还表现出更优异的透气性(346mm/s),柔韧性以及可裁剪加工性等织物属性,是一种发展潜力良好的新型织物基电磁屏蔽材料。
常亚红[5](2021)在《改性PVA载体对苯胺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随着其用量的增加,排放到水环境中的苯胺也随之增加,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作为新型生物膜反应器的一种,SBBR以其良好的脱氮效果、优越的沉降性能、较高的处理效率等特性得以应用广泛。载体的选择对SBBR处理效果有重要影响。基于普通PVA载体存在微生物密度低、生物相不丰富、微生物活性低、挂膜速度慢等缺陷,依次引入天然凹土改性普通PVA载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凹土改性PVA载体,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修饰凹土改性PVA,得到3种不同的复合型PVA载体,分别记为AT-PVA、SDS/AT-PVA、CTAB/AT-PVA。通过扫描电镜分析比较4种载体的微观形貌差异,发现改性后的PVA载体均具有更为粗糙的载体表面,孔结构更为丰富,比表面积更大;通过接触角测试表征了4种PVA载体的亲疏水性,表明改性后的PVA载体分为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类;通过Zeta电位的测定发现:改性PVA载体可分为表面正电性和表面带负电性。CTAB/AT-PVA载体表面带正电荷,电荷量为8.3mv,其余PVA载体表面均带负电荷。相比于普通PVA以及AT-PVA,SDS/AT-PVA载体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凹土改性的3种载体谱图均出现了凹土的特征峰,表明达到了改性效果。通过上述表征分析,推测CTAB/AT-PVA载体更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应用于苯胺废水的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在SBBR反应器的运行中,投加不同改性PVA悬浮载体,控制进水水质及各组反应器的运行条件一致,期间进水苯胺浓度按梯度提高。通过挂膜、驯化及稳定运行三个阶段共98个周期,反应器运行共计49 d。对比各阶段的出水水质,结果表明:反应器启动的最初3 d,只有活性污泥未添加PVA载体的反应器启动速度更快,初期去除率更高。但随着实验继续运行,在驯化阶段及运行稳定阶段,投加PVA载体的反应器去除效果迅速好于活性污泥对照组反应器。对比投加PVA载体的4组SBBR反应器,出水效果:投加阳离子复合改性的CTAB/AT-PVA载体的反应器,对苯胺等污染物的降解效果最好,其COD、苯胺、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93.4%、95.16%、88.40%。综合处理效果优劣排序是:CTAB/AT-PVA>AT-PVA>SDS/AT-PVA>普通PVA>未添加载体反应器。在平行对比选出效果最好的CTAB/AT-PVA载体后,进行单因素实验影响研究确定最佳工况。实验具体的影响因素包括:CTAB/AT-PVA载体最佳填充比、该SBBR系统的最佳pH以及最佳温度。实验维持进水苯胺浓度为250 mg/L不变,除要控制的单一变量以外,反应器运行参数与上一环节相同。通过苯胺、氨氮及TN的去除效果对比,得出以下结论:投加CTAB/AT-PVA载体的SBBR工艺处理一定浓度的苯胺废水时,最佳载体填充比为30%,最佳p H为8左右,最佳温度为26~30℃,此时该SBBR系统处理效果更好。
刘凡[6](2021)在《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材料性质、巨大的性能可调控工作表面、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特殊的边界效应等特点,但是单一石墨烯的吸波机理主要是介电损耗,很难同时满足“薄、轻、宽、强”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多种吸波材料进行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将不同损耗机制、不同吸收频带的材料进行多元复合,可方便地调节复合物的电磁参数以达到阻抗匹配要求,而且能够减轻质量,这已成为电磁防护材料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课题以涤棉织物为基布,以聚氨酯树脂为粘结剂,分别以聚苯胺(电损耗型)和金属铁粉(磁损耗型)掺杂的石墨烯为功能粒子,采用纺织涂层(刮涂法)工艺制备涂层织物。首先,制备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探究苯胺浓度、掺杂剂和氧化剂种类及浓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表面电阻、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得出聚苯胺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最佳工艺制备的聚苯胺粉末掺杂石墨烯为功能粒子制备涂层织物,研究石墨烯含量、聚苯胺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其次,以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为功能粒子制备涂层织物,探究石墨烯含量、金属铁粉粒径及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最后,采用XRD、XPS、VSM等测试手段对两种复合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时,当苯胺浓度为0.2 mol/L,掺杂剂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4 mol/L,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0.4 mol/L,频率为1.81×107Hz时,屏蔽效能达到最大值(9.84 d B);当苯胺浓度为0.4 mol/L,掺杂剂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4 mol/L,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0.4 mol/L时,在106~109 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实部、虚部以及损耗角正切值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0、2.00、0.60。制备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织物时,当石墨烯含量为4%,聚苯胺含量为5%,涂层厚度为1.1 mm,频率为2.31×107 Hz时,屏蔽效能达到最大值(10.69d B);在所研究频段内,介电常数实部、虚部以及损耗角正切值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95、0.40、0.13。制备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时,当石墨烯含量为4%,金属铁粉含量为20%,涂层厚度为1.1 mm,频率为1.23×107 Hz时,屏蔽效能最大值可达14.61 d B;在所研究频段内,介电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0、0.50、0.12。测试分析两种复合织物的性能,发现金属铁粉掺杂的复合织物的力学性能与电磁屏蔽性能均优于聚苯胺掺杂的织物。
于永涛[7](2021)在《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射频溅射设备(电源箱、变压器、操纵机构及馈线等),工作频率一般为107-1.3×107 Hz,高频介质的加热设备(塑料热合机、高频干燥处理机、介质加热机等),工作频率一般为2.0×107-4.0×107 Hz,电磁辐射污染较大,不仅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基于此,针对频率在107-108 Hz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本课题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探讨了在107-108 Hz范围内,苯胺单体浓度、掺杂剂种类、掺杂剂浓度、氧化剂种类和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优化了制备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最佳工艺;其次,采用偶联剂法改性四氧化三铁,研究了在107-108 Hz范围内,KH550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四氧化三铁改性的影响,优化了改性四氧化三铁的最佳工艺;然后,采用偶联剂法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并讨论了在107-108 Hz范围内,苯胺单体浓度、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掺杂剂浓度、氧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对屏蔽效能,介电常数,电损耗角正切的影响,优化了制备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最佳工艺;最后,采用XPS、XRD、FTIR、VSM等测试方法,对改性前后四氧化三铁粉末及涂层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胺、左旋樟脑磺酸和三氯化铁浓度分别为0.3 mol/L、0.2 mol/L和0.2 mol/L时,制备的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当频率为107-108 Hz时,屏蔽效能达到8.44 d B,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达到2.53、0.20,0.07。KH550用量为3 m L(相对于单位四氧化三铁的用量),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80 min时,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改性四氧化三铁与苯胺质量比为3:5时,苯胺、左旋樟脑磺酸和三氯化铁浓度分别为0.2 mol/L、0.4 mol/L和0.4 mol/L时,制备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当频率为107-108 Hz,屏蔽效能最大值达到12.69 d B,介电常数实部、虚部,电损耗角正切值分别达到2.92、0.48,0.16。改性后四氧化三铁与改性前四氧化三铁相比,多了N元素,Si元素含量提高了2.25倍,证明了四氧化三铁成功改性;通过XRD分析证明了改性四氧化三铁主体结构不变;涂层织物上含有C=O键和Fe-O键的存在,证明了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成功吸附到涤棉织物上。
任琪[8](2020)在《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以来,最常用生产苯胺的方法是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为了适应国家新型政策要求,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利用,不断地对苯胺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研究与开发,确保硝基苯气相催化法生产苯胺工艺绿色化生产。以10万吨/年苯胺产量,使用硝基苯、氢气作为原料,其中氢气可以自产。首先在流化床反应器内原料硝基苯催化加氢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苯胺,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脱水、精制等过程生成产品苯胺。通过利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苯胺生产工艺流程,并通过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中所含的物质性质以及流程特征,选取了适合苯胺生产工艺流程的单元模块以及物性方法,选用的物性方法为NRTL。然后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设计以及模拟计算。为了使苯胺生产工艺流程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得到符合标准的苯胺产品,对苯胺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工艺参数及条件进行不断的调试。对苯胺生产过程系统中的换热网络进行设计与优化。在流化床内进行硝基苯催化加氢反应,选用合适的氢气和硝基苯摩尔比为10:1,最终使得原料硝基苯的转化率达到99%。对苯胺生产工艺中各个单元进行优化分析,经过优化后,脱水塔、废水塔以及精馏塔确定最佳理论塔板数,最佳回流比等。优化后硝基苯的转化率达到99.8%,优化后脱水塔在塔底回收率99.86%,得到粗苯胺的质量分数为99.7%,然后再通过精馏塔对粗苯胺进行苯胺精制过程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苯胺精制精馏塔的塔板数为12块,进料塔板在第5块,回流比为2,并获得质量分数为99.9%的苯胺产品。经过精馏塔分离后得到质量流率为12370.5kg/h的苯胺产品。采用过程动态模拟软件Aspen Plus Dynamics建立了相应的苯胺精制过程控制结构。通过动态模拟,得到了该控制方案在±10%流量和组成扰动下的动态运行数据,分析了产品纯度、产品流量、热负荷和塔板温度等动态特性。本文提出的温度控制方案,可有效处理±10%的流量和组成扰动。利用Aspen Energy Analyzer软件对整个苯胺生产工艺过程进行换热网络优化设计,经优化后苯胺生产工艺过程中所消耗的公用工程量降低6.39%。利用通过利用Aspen Economic对优化苯胺生产过程设备以及公用工程进行经济估算,苯胺生产过程总操作费用为3071万元/a,总投资7759万元,总安装费用为3154万元,公用工程成本169.1万元,用电费用为31.03元/h,设备费用1513万元,总期望回报率为30%,可实现并得到较好的收益。
李琳,魏峰,张丽婷,吴迪[9](2018)在《烷基二苯胺类抗氧剂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简介了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市场现状、抗氧机理,重点介绍了烷基二苯胺抗氧剂的分类和研究现状,展望了烷基二苯胺抗氧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瑞涛[10](2018)在《聚苯胺的制备以及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聚苯胺(PANI)作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导电高分子之一,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廉,高理论比容量,氧化还原可逆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既可以充当导电剂又可以当成活性物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纯的聚苯胺容易发生团聚,其综合性能往往不能完全利用。为了充分发挥聚苯胺材料的性能,本文采用吸附双氧化剂法制备出不同状态的聚苯胺,探究聚苯胺状态和性能的关系。然后将不同状态的聚苯胺与LiFePO4材料进行复合,得到LiFePO4/PANI复合材料,用不同状态的聚苯胺对LiNi0.5Co0.2Mn0.3O2材料进行复合改性处理,得到LiNi0.5Co0.2Mn0.3O2/PANI复合材料,探讨了PANI对传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及PANI自身性能的发挥。首先,采用吸附双氧化剂法制备出四种不同状态的聚苯胺,分别为掺杂盐酸的聚苯胺(y-PANI)、本征态聚苯胺(PANI)、还原态聚苯胺(r-PANI)和掺杂高氯酸的聚苯胺(d-PANI)。物理和电化学方面的性能分析表明,在以上四种聚苯胺中r-PANI具有最好的空间结构,比表面积较大,结构最为规整,具有最大的放电比容量为124 mAh/g(0.1 C)。经过掺杂的d-PANI的导电性和循环性能良好,电导率为7.5 S/cm,0.1 C条件下,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达96.2%。然后,将不同状态的聚苯胺(PANI、r-PANI和d-PANI)按照不同比例(5%、10%、15%)与LiFePO4材料进行复合得到一系列LiFePO4/PANI复合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分析表明聚苯胺的加入并未改变LiFePO4材料的结构,聚苯胺自身的状态也未发生改变。其中,LiFePO4/r-PANI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好,条棒状的r-PANI在LiFePO4材料周围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LiFePO4/r-PANI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高于纯的LiFePO4材料,0.2 C条件下的含量在5%、10%时放出接近150 mAh/g的电量,且经过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在96%,在5 C条件下依然能放出98 mAh/g的容量。将不同状态的聚苯胺(PANI、r-PANI和d-PANI)按照不同的比例(3%、6%、9%)与LiNi0.5Co0.2Mn0.3O2材料复合,得到一系列LiNi0.5Co0.2Mn0.3O2/PANI复合正极材料。物理化学性能表明聚苯胺的加入并未改变LiNi0.5Co0.2Mn0.3O2材料的结构,聚苯胺自身的状态也未发生改变。随着聚苯胺加入量增加,LiNi0.5Co0.2Mn0.3O2/PANI复合材料的比容量略有下降,但是其循环倍率性能明显优于纯LiNi0.5Co0.2Mn0.3O2材料。在复合材料中LiNi0.5Co0.2Mn0.3O2/r-PANI材料形貌结构最好,循环和倍率性能也较其它复合材料好。最后,对聚苯胺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市场经济分析。与其它正极材料相比,聚苯胺锂离子电池以及聚苯胺/锂电正极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锂二次电池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
二、苯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硝基苯市场现状及未来营销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硝基苯行业现状 |
1.1 产品性质及主要用途 |
1.2 硝基苯行业概况 |
2 国内市场供需分析及预测 |
2.1 供应情况分析 |
2.2 下游需求分析 |
2.3 近5年来硝基苯价格分析 |
3 市场环境及竞争分析 |
3.1 市场风险分析 |
3.1.1未来3年硝基苯行业产能及产需变化 |
3.1.1.1未来3年上游原料纯苯的变化预测 |
3.1.1.2未来3年硝基苯行业产能及产量变化 |
3.2 未来3年硝基苯下游行业的需求变化 |
3.3 未来3年市场基本面预判 |
4 未来行业营销对策 |
(2)微波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有机药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典型选矿药剂的理化性质和危害 |
1.2.1 典型选矿药剂的理化性质 |
1.2.2 典型选矿药剂的危害 |
1.3 选矿药剂处理方法 |
1.3.1 自然降解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生物处理法 |
1.4 基于羟基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 |
1.4.1 Fenton法 |
1.4.2 光催化氧化法 |
1.4.3 臭氧氧化法 |
1.4.4 电催化氧化法 |
1.5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 |
1.5.1 热活化 |
1.5.2 紫外活化 |
1.5.3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 |
1.5.4 超声活化 |
1.5.5 微波活化过硫酸盐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仅在自然条件降解选矿药剂 |
2.2.2 仅添加过硫酸盐降解选矿药剂 |
2.2.3 仅微波辐射降解选矿药剂 |
2.2.4 实验反应装置 |
2.3 分析方法 |
2.3.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2.3.2 液相色谱法 |
2.3.3 离子色谱法 |
2.3.4 总有机碳分析 |
第三章 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选矿药剂影响因素研究 |
3.1 不同反应体系对选矿药剂降解的影响 |
3.1.1 仅自然条件降解选矿药剂 |
3.1.2 仅添加过硫酸盐降解选矿药剂 |
3.1.3 仅微波辐射降解选矿药剂 |
3.1.4 不同微波功率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选矿药剂 |
3.2 过硫酸盐投加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3 选矿药剂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4 初始p H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5 选矿药剂混合存在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存离子对微波活化过硫酸盐降解选矿药剂效果的影响 |
4.1 共存金属离子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1 金属离子Fe~(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2 金属离子Cu~(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3 金属离子Mn~(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4 金属离子Ca~(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1.5 金属离子Mg~(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 水中常见无机阴离子对各选矿药剂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1 Cl~-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2 HCO_3~-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3 NO_3~-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4 SiO_3~(2-)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2.5 腐殖酸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波活化过硫酸盐机制及选矿药剂降解机理研究 |
5.1 微波活化过硫酸盐机制分析 |
5.1.1 微波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 |
5.1.2 自由基鉴定 |
5.2 选矿药剂矿化效果分析 |
5.3 水杨羟肟酸和苯胺黑药降解途径分析 |
5.3.1 水杨羟肟酸降解途径分析 |
5.3.2 苯胺黑药降解途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臭氧/微电解工艺对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处理印染废水的难题 |
1.1.1 废水处理现状 |
1.1.2 国内外废水处理的差异 |
1.1.3 印染废水排放标准 |
1.2 染料、废水特点 |
1.2.1 染料的类别 |
1.2.2 印染加工 |
1.2.3 印染废水 |
1.3 活性偶氮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处理技术的对比分析 |
1.3.2 芬顿法 |
1.3.3 臭氧氧化法 |
1.3.4 微电解法 |
1.4 臭氧/微电解耦合工艺的应用 |
1.4.1 臭氧与微电解耦合的可行性 |
1.4.2 臭氧与微电解耦合方式 |
1.5 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试剂 |
2.1.2 微电解材料 |
2.1.3 惰性填料 |
2.1.4 实验水质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设计 |
2.3 检测和计算方法 |
2.3.1 检测指标与主要仪器 |
3 臭氧与微电解耦合方式和工艺 |
3.1 工艺耦合方式的选择 |
3.1.1 三种耦合方式对色度的去除效果 |
3.1.2 三种耦合方式对COD的去除效果 |
3.1.3 三种耦合方式中pH的变化 |
3.1.4 苯胺浓度及生物毒性的变化趋势 |
3.1.5 总铁离子溶出结果比较 |
3.2 OIE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验证 |
3.2.1 处理染料模拟废水 |
3.2.2 处理实际染料废水 |
3.3 本章小结 |
4 臭氧/微电解体系对染料的作用机制 |
4.1 臭氧与微电解的协同作用 |
4.2 电化学过程 |
4.3 铁与臭氧的协同 |
4.4 臭氧氧化过程 |
4.5 活性炭与臭氧的协同 |
4.6 微电解填料的变化 |
4.7 本章小结 |
5 RR2 降解的中间产物分析 |
5.1 RR2 染料降解的主要中间产物 |
5.2 主要中间产物的浓度或峰面积变化 |
5.3 OIE反应体系中苯酚的降解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工艺运行参数优化 |
6.1 参数的正交试验分析 |
6.2 初始pH值对OIE处理RR2 效果的影响 |
6.3 初始染料浓度对OIE处理效果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屏蔽机理 |
1.3 电磁屏蔽材料概述 |
1.3.1 膜结构屏蔽材料 |
1.3.2 隔离结构屏蔽材料 |
1.3.3 三维结构屏蔽材料 |
1.3.4 织物基屏蔽材料 |
1.4 电磁屏蔽织物的研究现状 |
1.4.1 导电金属电磁屏蔽织物 |
1.4.2 碳基电磁屏蔽织物 |
1.4.3 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织物 |
1.4.4 MXene基电磁屏蔽织物 |
1.5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基材和试剂 |
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层层包覆型PANI/MXene/碳纤维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 |
2.3.2 导电交联网络型PANI/MXene/碳纤维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 |
2.4 样品表征与性能测试 |
2.4.1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4.2 X射线衍射物相(XRD)分析 |
2.4.3 X射线能谱(EDS、XPS)测试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 |
2.4.5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6 导电性能测试 |
2.4.7 电磁屏蔽性能(SE)测试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层层包覆型PANI/MXene/碳纤维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1 微观表面形貌的表征 |
3.1.2 能谱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3.1.3 导电和介电性能分析 |
3.1.4 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1.5 电磁屏蔽机理分析 |
3.1.6 应用性能分析 |
3.2 导电交联网络型PANI/MXene/碳纤维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2.1 微观表面形貌的表征 |
3.2.2 X射线能谱分析 |
3.2.3 导电性能分析 |
3.2.4 电磁屏蔽性能分析 |
3.2.5 热管理性能分析 |
3.2.6 疏水性和自清洁功能分析 |
3.2.7 应用性能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改性PVA载体对苯胺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苯胺废水的处理现状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微生物固定化载体 |
1.3.1 载体类型 |
1.3.2 研究进展 |
1.3.3 PVA载体 |
1.4 凹土改性 |
1.4.1 凹土的性质 |
1.4.2 改性方法 |
1.4.3 离子改性 |
1.5 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不足 |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凹土/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
2.1.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2.1.2 凹土/聚乙烯醇载体的制备 |
2.1.3 载体表征 |
2.2 污水处理实验及方法 |
2.2.1 化学试剂及仪器 |
2.2.2 实验接种污泥 |
2.2.3 实验用水水质 |
2.2.4 实验装置及运行 |
2.2.5 水质指标及测试 |
3 改性PVA载体的性能分析 |
3.1 载体的微观形貌分析 |
3.2 比表面积及孔径 |
3.3 接触角 |
3.4 Zeta电位 |
3.5 FT-IR |
3.6 本章小结 |
4 改性PVA载体对苯胺废水阶段性处理效果研究 |
4.1 实验参数设置 |
4.2 出水COD对比 |
4.3 出水苯胺对比 |
4.4 出水NH_4~+-N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5 CTAB/AT-PVA载体SBBR工艺影响因素研究 |
5.1 实验参数设置 |
5.2 填充率对处理效果影响研究 |
5.3 pH对处理效果影响研究 |
5.4 温度对处理效果影响研究 |
5.5 降解过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磁防护材料简介 |
1.2.1 电磁屏蔽材料简介 |
1.2.2 吸波材料简介 |
1.2.2.1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
1.2.2.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3 电磁参数 |
1.2.3.1 屏蔽效能 |
1.2.3.2 介电常数及损耗角正切 |
1.2.3.3 磁导率 |
1.2.3.4 反射损耗 |
1.3 石墨烯基电磁防护材料 |
1.3.1 石墨烯简介 |
1.3.2 石墨烯基电磁防护材料研究现状 |
1.4 导电聚合物基电磁防护材料 |
1.4.1 导电聚合物简介 |
1.4.2 导电聚合物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磁性金属微粉基电磁防护材料 |
1.5.1 磁性金属微粉简介 |
1.5.2 磁性金属微粉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的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制备工艺 |
2.3.1 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制备工艺 |
2.3.2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涤棉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工艺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4.1 屏蔽效能 |
2.4.2 表面电阻 |
2.4.3 介电常数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聚苯胺的合成 |
2.5.1.1 苯胺浓度的优化 |
2.5.1.2 掺杂剂种类的优化 |
2.5.1.3 掺杂剂浓度的优化 |
2.5.1.4 氧化剂种类的优化 |
2.5.1.5 氧化剂浓度的优化 |
2.5.2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2.5.2.1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2 聚苯胺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3 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工艺 |
3.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3.4.1 屏蔽效能 |
3.4.2 表面电阻 |
3.4.3 介电常数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2 金属铁粉粒径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3 金属铁粉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4 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与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表征 |
4.1 引言 |
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 X射线衍射分析 |
4.4 磁性分析 |
4.5 微观形貌分析 |
4.6 力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污染 |
1.1.1 电磁污染的危害与防护 |
1.1.1.1 电磁污染的危害 |
1.1.1.2 电磁污染的防护 |
1.1.2 电磁防护效果的评价指标 |
1.1.2.1 屏蔽效能 |
1.1.2.2 反射损耗 |
1.1.2.3 介电常数 |
1.1.2.4 磁导率 |
1.1.2.5 损耗角正切 |
1.1.2.6 有效频宽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苯胺 |
1.2.1.1 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质 |
1.2.1.2 聚苯胺的制备方法 |
1.2.1.3 聚苯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2 铁氧体 |
1.2.2.1 铁氧体的结构与性质 |
1.2.2.2 铁氧体的制备方法 |
1.2.2.3 铁氧体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3 铁氧体/聚苯胺涂层织物 |
1.2.3.1 铁氧体的预处理 |
1.2.3.2 铁氧体/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2.3.3 涂层织物的制备方法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第二章 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2.3.1 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2.3.2 聚苯胺的合成机理 |
2.3.3 聚苯胺/涤棉织物的屏蔽机理 |
2.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4.1 屏蔽效能 |
2.4.2 介电常数 |
2.4.3 电损耗角正切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1.1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1.2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1.3 苯胺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2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1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2.2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2.3 掺杂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3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3.1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3.2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3.3 掺杂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4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4.1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4.2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4.3 氧化剂种类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5.5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5.1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2.5.5.2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2.5.5.3 氧化剂浓度对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3.3.1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3.3.2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3.3.3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合成机理 |
3.3.4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屏蔽机理 |
3.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3.4.1 屏蔽效能 |
3.4.2 介电常数 |
3.4.3 电损耗角正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KH550 含量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1.1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1.2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1.3 KH550 含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5.2 反应温度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2.1 反应温度对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2.2 反应温度对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2.3 反应温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5.3 反应时间对四氧化三铁有机改性的影响 |
3.5.3.1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屏蔽效能的影响 |
3.5.3.2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介电常数的影响 |
3.5.3.3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4.3.1 四氧化三铁的有机改性 |
4.3.2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4.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4.4.1 屏蔽效能 |
4.4.2 介电常数 |
4.4.3 电损耗角正切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苯胺浓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1.1 苯胺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1.2 苯胺浓度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1.3 苯胺浓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2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2.1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2.2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2.3 改性四氧化三铁用量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3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3.1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3.2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3.3 左旋樟脑磺酸浓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4 三氯化铁浓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4.1 三氯化铁浓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4.2 三氯化铁浓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4.3 三氯化铁浓度对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5 反应温度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5.1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5.2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5.3 反应温度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5.6 反应时间对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4.5.6.1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
4.5.6.2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介电常数的影响 |
4.5.6.3 反应时间对涂层织物电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3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3.1 改性四氧化三铁粉末的制备 |
5.3.2 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 |
5.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5.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5.4.2 X射线衍射(XRD) |
5.4.3 红外光谱(FTIR) |
5.4.4 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XPS分析 |
5.5.2 XRD分析 |
5.5.3 FTIR分析 |
5.5.4 VSM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苯胺概述 |
1.1.1 苯胺简介 |
1.1.2 苯胺的应用 |
1.2 苯胺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1 苯胺生产现状 |
1.2.2 苯胺消费现状 |
1.2.3 苯胺发展前景 |
1.3 苯胺生产技术概况 |
1.3.1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 |
1.3.2 苯酚氨化法 |
1.3.3 硝基苯催化加氢技术 |
1.3.4 苯胺生产技术对比 |
1.4 流化床气相加氢工艺 |
1.4.1 苯胺生产改造前工艺 |
1.4.2 反应器设计 |
1.5 化工过程模拟 |
1.5.1 过程模拟 |
1.5.2 化工过程模拟系统 |
1.5.3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硝基苯气相催化加氢工艺过程模拟 |
2.1 反应原理 |
2.1.1 原料预处理 |
2.2 工艺简介 |
2.2.1 工艺原理 |
2.2.2 工艺特点 |
2.3 单元模块的选取 |
2.3.1 流化床反应器 |
2.3.2 简单分离器 |
2.3.3 换热器 |
2.3.4 压缩机 |
2.3.5 精馏塔 |
2.4 物性方法的选择 |
2.5 建立全流程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苯胺生产工艺优化 |
3.1 脱水塔 |
3.1.1 塔板数的影响 |
3.1.2 进料位置的影响 |
3.2 废水精馏塔 |
3.2.1 理论塔板数 |
3.2.2 进料位置 |
3.3 精制精馏塔 |
3.3.1 理论塔板数 |
3.3.2 进料位置 |
3.4 产品单元优化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动态模拟 |
4.1 添加泵和阀门 |
4.2 计算设备结构尺寸 |
4.2.1 访问动态数据输入页面 |
4.2.2 导出模拟文件 |
4.2.3 设定塔的水力学参数 |
4.3 动态模拟 |
4.3.1 选择温度灵敏板 |
4.3.2 搭建控制结构并整定控制器参数 |
4.3.3 测试控制效果 |
4.4 本章结论 |
5 过程节能及能耗计算 |
5.1 过程系统节能 |
5.2 工艺过程中流股信息 |
5.3 换热网络集成 |
5.4 优化换热网络的构建 |
5.5 本章总结 |
6 苯胺生产工艺经济核算 |
6.1 经济分析 |
6.2 苯胺生产工艺经济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题目 |
(9)烷基二苯胺类抗氧剂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烷基二苯胺的抗氧机理 |
烷基二苯胺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商品化烷基二苯胺 |
非商品化烷基二苯胺 |
烷基二苯胺的发展趋势 |
烷基二苯胺的低聚物 |
含酚结构的烷基二苯胺 |
大相对分子质量烷基二苯胺 |
结论与展望 |
(10)聚苯胺的制备以及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1.3 聚苯胺材料概述 |
1.3.1 聚苯胺简介 |
1.3.2 聚苯胺结构 |
1.3.3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
1.3.4 聚苯胺的掺杂 |
1.3.5 聚苯胺的应用 |
1.4 锂-聚苯胺二次电池 |
1.4.1 锂-聚苯胺二次电池充放电机理 |
1.4.2 聚苯胺/无机氧化物复合材料 |
1.4.3 聚苯胺/碳复合材料 |
1.4.4 聚苯胺/硅复合材料 |
1.4.5 聚苯胺/硫复合材料 |
1.4.6 聚苯胺/商用锂电正极复合材料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原料与测试方法 |
2.1 试验药品及仪器 |
2.1.1 试验药品 |
2.1.2 试验仪器 |
2.2 材料表征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 |
2.2.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2.4 比表面积测试 |
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1 扣式电池的组装 |
2.3.2 充放电性能测试 |
2.3.3 循环伏安法分析测试 |
2.3.4 交流阻抗法分析测试 |
第3章 聚苯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苯胺的制备 |
3.2.1 掺杂盐酸的聚苯胺(y-PANI)的制备 |
3.2.2 本征态聚苯胺(PANI)的制备 |
3.2.3 还原态聚苯胺(r-PANI)的制备 |
3.2.4 掺杂高氯酸的聚苯胺(d-PANI)的制备 |
3.3 不同状态聚苯胺材料的物性表征 |
3.3.1 聚苯胺的红外光谱测试 |
3.3.2 聚苯胺的XRD测试 |
3.3.3 聚苯胺的SEM测试 |
3.3.4 聚苯胺的电导率和比表面积测试 |
3.4 不同状态聚苯胺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3.4.1 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性能测试 |
3.4.2 聚苯胺电池循环性能测试 |
3.4.3 聚苯胺电池循环伏安性能测试 |
3.4.4 聚苯胺电池交流阻抗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1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扣式电池的制作 |
4.3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物性表征 |
4.3.1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测试 |
4.3.2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XRD测试 |
4.3.3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SEM测试 |
4.4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4.4.1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充放电测试 |
4.4.2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循环性能测试 |
4.4.3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倍率性能测试 |
4.4.4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循环伏安测试 |
4.4.5 LiFePO_4/PANI复合材料交流阻抗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1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2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扣式电池的制作 |
5.3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表征 |
5.3.1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测试 |
5.3.2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XRD测试 |
5.3.3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SEM测试 |
5.4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5.4.1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充放电测试 |
5.4.2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循环性能测试 |
5.4.3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倍率性能测试 |
5.4.4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测试 |
5.4.5 LiNi_(0.5)Co_(0.2)Mn_(0.3)O_2/PANI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市场经济分析 |
6.1 引言 |
6.2 二次电池的市场现状 |
6.3 锂-聚苯胺电池的市场竞争分析 |
6.3.1 竞争优势 |
6.3.2 竞争劣势 |
6.3.3 成本分析 |
6.4 市场需求 |
6.5 市场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四、苯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硝基苯市场现状及未来营销对策分析[J]. 刘锦桂. 能源化工, 2021(06)
- [2]微波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选矿废水中残余有机药剂的研究[D]. 张磊.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3]臭氧/微电解工艺对活性偶氮染料废水的处理及性能研究[D]. 徐向枝. 常州大学, 2021(01)
- [4]基于层层组装技术的电磁屏蔽复合织物的结构设计与性能研究[D]. 殷光. 东华大学, 2021(01)
- [5]改性PVA载体对苯胺废水生物强化处理特性研究[D]. 常亚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6]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D]. 刘凡.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7]改性四氧化三铁/聚苯胺涤棉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D]. 于永涛.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8]苯胺生产工艺过程研究与开发[D]. 任琪.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9]烷基二苯胺类抗氧剂现状及发展趋势[J]. 李琳,魏峰,张丽婷,吴迪. 石油商技, 2018(05)
- [10]聚苯胺的制备以及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D]. 张瑞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