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特制高温麦曲提高半甜酒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晶[1](2021)在《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文中指出黄酒是中国传统酿造酒的代表,其“用曲制酒、双边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发现,黄酒中含有极为丰富的活性肽、多酚、低聚糖、矿物质等功能活性物质,具有降血压、延缓衰老、抗氧化、降胆固醇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功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低酒度、高营养已逐渐成为酒类饮料的消费趋势。阿魏酸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活性和细胞保护能力,在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肥胖、肠缺血、皮肤病、癌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一定功效。目前将阿魏酸作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功能因子应用于食品饮料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研究阿魏酸在黄酒酿造中的产生机制是开发健康黄酒的重要突破点。本课题以传统酿造黄酒为研究背景,以提高黄酒中功能物质阿魏酸含量为目标,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了麦曲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和微生物的多样性,从黄酒麦曲中筛选到3株产酶功能菌,并对其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验证,确定了1株最佳产酶菌株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此基础上从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风味物质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探究了P.oxalicum M1816强化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的影响;采用二代Illumina和三代Nanopore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对该菌株在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潜力方面进行了挖掘分析。首先,考察了黄酒麦曲的理化指标、阿魏酸含量、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等酶活力,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解析了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分析表明,种水平上,KJS麦曲中优势种(0.5%)主要包括S.rectivirgula、S.shandongensis、S.hirsuta、S.spinosa、S.erythraea)和S.marina。GYLS麦曲优势种主要包括S.hirsuta、S.rectivirgula、S.shandongensis、S.erythraea、S.spinosa和R.emersonii。KEGG、eggNOG和CAZy功能注释表明,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是麦曲发酵中的重要功能。基于麦曲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一步探究了麦曲阿魏酸产生功能酶基因和微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发现共有8个细菌属和2个真菌属的微生物注释到阿魏酸酯酶;共有23个细菌属和13个真菌属注释到的5种参与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类基因;共有29个细菌属和15个真菌属注释到15种参与半纤维素降解相关的酶类基因。其中,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糖多孢菌属、青霉属和曲霉属是参与小麦细胞壁中阿魏酸水解释放的主要产酶功能微生物。其次,以高产功能酶为目标,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麦曲中分离获得了50株具有阿魏酸酯酶活性,43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和38株具有木聚糖酶活性的菌株。根据酶活指数从初筛菌种中选取出18株菌株进行复筛,通过评估其固态发酵产酶活性,筛选出了3株高产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Aspergillus nidulans M1605、Aspergillus tritici M1612和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再次,为进一步提高筛选菌株的产酶能力,对筛选菌株A.nidulans M1605、A.tritici M1612和P.oxalicum M1816的固态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通过优化验证实验确定了最佳产酶菌株为P.oxalicum M1816。结果表明,P.oxalicum M1816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96h、初始水分含量为80%、初始pH5.0和发酵温度32℃。优化后,P.oxalicum M1816麸曲的阿魏酸酯酶活力分别达到1569.07±77.48mU/g DW(MFA为底物)和499.26±47.71mU/g DW(DSWB为底物),相较于优化前分别提高了24.54%和17.24%;纤维素酶活力提高了79.49%,达到273.16±17.62U/g DW,木聚糖酶酶活力提高了22.03%,达到697.68±61.18U/g DW。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的添加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不改变传统黄酒特色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黄酒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挥发性性风味物质含量等指标,确定了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发酵中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w/w),在此添加比例下发酵黄酒中阿魏酸含量达到32.56±3.04mg/L。第四,基于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的优化结果,本研究进一步探究了P.oxalicum M1816麸曲的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阿魏酸、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并应用PacBio SMRT测序技术揭示了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验组(PO组)与对照组(CK组)黄酒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有机酸、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相似,且两组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差异不显着(P>0.05)。发酵结束后PO组黄酒中阿魏酸含量显着提高到34.90mg/L,约为CK组的14倍。此外,发酵结束PO组酒精度显着高于CK组(P<0.05),表明P.oxalicum M1816麸曲的添加还可提高原料利用率。最后,采用基于Nanopore Prometh ION测序平台的第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和基于Illumina Nova Seq PE150测序平台的第二代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构建了包含8个Contigs的真菌P.oxalicum M1816全基因组序列,其大小为30.54 Mb,GC含量为54.59%,在基因组中共预测到8301个CDS序列,191个t RNA基因和47个r RNA基因。采用GO、KEGG、KOG和CAZy数据库对P.oxalicum M1816进行了功能注释,并预测到了43个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为了探究P.oxalicum M1816降解麦麸产生阿魏酸的潜力,进一步对其产阿魏酸功能酶基因进行了挖掘。结果表明P.oxalicum M1816基因组中共预测到了150个与阿魏酸产生相关的功能酶基因,包括39种纤维素酶基因和111种半纤维素酶基因(含有5个阿魏酸酯酶基因)。
刘红微[2](2021)在《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牧区醪糟自然发酵存在着工艺水平低且参数不明确、现代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从传统牧区醪糟中进行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利用获得的醪糟分离菌对燕麦醪糟进行接种发酵,并研究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分析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关键香气及其与微生物、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燕麦醪糟的发酵工艺参数,明确燕麦醪糟的关键香气成分、形成规律及产香因素,从而为燕麦醪糟规模化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为实现燕麦醪糟关键香气的调控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由牧区醪糟中分离得到六株菌,六株菌均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LZ4#、LZ3#、LZ6#在盐分为10%时,能够生长,耐盐性较好;六株菌对不同氮源、不同碳源及其他成分的利用情况各有不同;经16s r RNA鉴定知,LZ1#,LZ2#与LZ5#为乳酪短杆菌、LZ3#,LZ4与#LZ6#为枯草芽孢杆菌;LZ1#、LZ3#、LZ5#能够产生淀粉酶,六株菌均产生蛋白酶、脂肪酶。2、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参数为:燕麦粉添加量为30%;液化条件为玉米芽粉的添加量为10%、液化温度65℃、液化时间10 min;酵母菌与醪糟分离菌的比例为1:3;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30℃发酵24 h后,50℃继续发酵48 h。3、接种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酯类物质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醇类物质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酸类物质含量升高,醛酮类成分先下降后升高,杂环类成分先升高后下降,烃类成分先降低后升高;糖酸比与p H值呈下降趋势,总酸的含量缓慢上升,氨态氮先升高后降低,总氨基酸先上升后下降,为香气成分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酵母菌、细菌的菌落数先上升后降低。4、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的对比分析结果:发酵结束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p H值、糖酸比低于自然发酵组,总酸的含量、感官评分高于自然发酵组。自然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没有酵母菌参与,细菌变化不大;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菌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自然发酵组与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分别为62、65种,接种发酵组燕麦醪糟酯类、醇类、杂环类、烃类成分的相对含量高于自然发酵组,酸类成分的含量显着低于自然发酵组(P<0.05)。同时,PCA揭示了两种发酵方式下,酯类、杂环类、烃类、醇类与燕麦醪糟挥发性香气高度正相关。5、燕麦醪糟中测得29种关键香气成分,包括9种酯类,7种酸类,7种醇类,4种羰基化合物,2种杂环类化合物,主要的关键香气依次为丁酸乙酯、己酸、戊酸、丙位壬内酯。主成分分析可知,燕麦醪糟不同发酵阶段的29个关键香气成分可由4个主成分进行区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6%。6、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各关键香气成分与微生物及氨基酸之间的相关性不同。乙酸乙酯、壬酸乙酯、辛酸乙酯与酵母菌显着正相关(P<0.05),乙醇与酵母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壬酸乙酯、丁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与细菌相关性显着(P<0.05),反-2-辛烯醛与细菌相关性极显着(P<0.01);辛酸及己醛与氨基酸显着正相关(P<0.05)。
蒋彰[3](2021)在《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种,由于其复杂的香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黍米黄酒以黍米作为主要原料,主要产于我国北部地区,以黍米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由于特殊的原料及工艺而具有独特的风味。然而,目前对黍米黄酒的风味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定量地分析挥发性化合物,黍米黄酒的关键风味物质尚不清晰,生产工艺对黍米黄酒风味的影响尚不明确,制约了黍米黄酒进一步的发展和品质提升。因此,本课题使用分子感官科学确认黍米黄酒中关键风味物质,并进一步探究了工艺对风味物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使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Comprehensive two-dimensional gas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GC-TOFMS)对黍米黄酒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全面解析。比较了顶空固相微萃取和固相萃取结合GC×GC-TOFMS技术提取挥发性化合物的效果。在黍米黄酒中共检出460种物质,进一步分析了其中的酯类、呋喃、吡喃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2)使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描述了3种典型黍米黄酒的感官特征。在3种甜型黄酒的感官描述中焦糖香、糊香、果香、烟熏香、坚果香、花香的香气强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使用气相色谱-嗅闻联用仪结合GC×GC-TOFMS定性共鉴定出73个香气化合物。进一步对70个香气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香气化合物在黍米黄酒中的贡献。菠萝酮、苯酚、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甲基环戊烯醇酮、辛酸乙酯、己酸乙酯等46个香气物质对黄酒的贡献较大(OAV>1)。重构模型与样品黄酒有较高的相似性。进一步通过香气缺失实验确认菠萝酮、苯酚、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异戊酸乙酯、甲基环戊烯醇酮、对甲酚、乙酸乙酯、2-乙酰基吡啶、葫芦巴内酯这10种物质对黍米黄酒的整体香气有重要贡献。(3)使用σ-τ强度法研究具有烟熏香、坚果香、焦糖香对应的10种香气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45组香气中有8组发生协同作用,22组发生加成作用,11组发生折中作用,4组发生掩盖作用。有相似化学结构、香气描述的组更易发生协同作用。(4)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山东、辽宁地区和山西、陕西地区黍米黄酒分为两组,发现麦芽酚、甲基环戊烯醇酮、乙基环戊烯醇酮、苯酚、3-甲基-2-5(H)-呋喃酮、对甲酚、糠醇、菠萝酮、γ-丁内酯这9种物质是造成两组差异的标志性香气化合物。(5)通过感官和定量研究酿造工艺对黍米黄酒风味的影响。发现煮糜阶段产生大量的呋喃、吡喃类、酮类、酚类、含氮化合物,使得黍米黄酒产生焦糖香、糊香、坚果香、烟熏香的风味;前酵、后酵阶段是醇类、酯类物质大量产生的阶段;杀菌阶段由于持续加热导致易挥发的酯类、醛类物质含量减少;陈酿阶段中酯类、醛类物质含量持续上升,酮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持续下降。
徐晨雅[4](2021)在《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全麦食品营养丰富,符合消费者对营养健康膳食的需求,半干面口感劲道爽滑,因此全麦半干面的发展前景广阔。但是,麸皮的引入降低了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且水分含量相对较高导致其货架期较短。因此本课题将麸皮发酵用于全麦半干面的制作,在半干面已有的加工工艺基础上,使用酒曲和酵母对麸皮进行发酵,然后将麸皮与面粉混合,和面、压延成型后进行面条发酵、干燥脱水,得到全麦半干面,旨在改善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营养风味及贮藏特性。首先,研究了全麦半干面制作参数(酵母添加量、酒曲添加量、麸皮发酵时间、面条成型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表观状态、蒸煮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在1.0%酵母添加量、1.5%酒曲添加量、210 min麸皮发酵时间、180 min成型发酵时间下,全麦半干面的食用品质明显改善。与未添加酒曲酵母发酵组相比,上述制作参数下全麦半干面的截面出现明显孔隙,面条轻微膨胀且表观色泽改善,最佳蒸煮时间显着降低,从533 s降至377 s,同时蒸煮损失率明显降低了22%(p<0.05)。其次,研究了麸皮发酵方式(未发酵、自然发酵、酒曲发酵、酵母发酵、酒曲酵母发酵)对全麦面团及麸皮特性、全麦半干面主要组分(淀粉、蛋白)和面条截面微观结构的影响。低场核磁共振分析表明,比起空白未发酵组,酒曲酵母发酵组全麦面团的T21值增加,T22值降低(p<0.05),全麦面团的水分分布改变。动态流变学实验表明,酒曲酵母发酵麸皮后全麦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低于未发酵组,成型发酵后全麦面团的弹性模量G′和黏性模量G″高于成型发酵前,面团黏弹性改善。同时,经酒曲酵母发酵后麸皮中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的含量从1.01%(未发酵麸皮)显着增加至6.15%(p<0.05),麸皮的持水力下降,这与面团特性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进一步研究了全麦半干面的淀粉、蛋白组分的变化,发现经酒曲酵母发酵后,全麦半干面中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膨胀势比未发酵组显着增加(p<0.05)。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体积排阻液相色谱结果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部分蛋白发生了轻微降解。SEM和CLSM对面条截面的微观结构观察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面条截面出现明显的孔隙,内部结构较为疏松,蛋白均匀包裹淀粉且连续分布,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全麦半干面的内部结构。然后,研究了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营养与风味特性的影响。与未发酵组相比,经酒曲酵母发酵,全麦半干面中的植酸含量显着降低,游离酚含量显着增加,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着降低(p<0.05);同时,与未发酵组相比,酒曲酵母发酵组全麦半干面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从149.94 mg/100 g增加至399.39 mg/100 g,必需氨基酸含量从32.14mg/100 g增加至121.28 mg/100 g,改善了氨基酸的组成。淀粉体外消化实验表明,酒曲酵母发酵组的全麦半干面消化过程中的葡萄糖释放量高于未发酵组。GC-MS分析结果表明,酒曲酵母发酵后全麦半干面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总相对含量和种类比未发酵组多,乙醇、异戊醇、乙酸乙酯、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等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全麦半干面风味特性改善。最后,研究了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贮藏特性的影响。在25°C下,酒曲酵母发酵全麦半干面的货架期比未发酵组延长了4天,p H值显着低于未发酵组(p<0.05);气相色谱分析表明,贮藏过程中酒曲酵母发酵组的乙醇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在酒曲酵母发酵方式的基础上,选用了合适的包装材料并结合脱氧剂对全麦半干面进行综合保鲜,货架期有效延长至两个月以上。
陈孝[5](2020)在《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氨基态氮和氨基甲酸乙酯是影响黄酒品质的主要因素,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是黄酒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氨基酸是生成氨基甲酸乙酯重要的前体物质,在提高氨基态氮含量的同时需要减少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筛选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降低黄酒中尿素含量是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通过筛选目的菌株、优化制曲工艺、优化发酵工艺、双菌种混合发酵,来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含量和降低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通过牛奶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筛选出高蛋白酶活力菌株CX1,发酵产物中氨基态氮含量为1.1 g/L。序列比对鉴定为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flavus)。通过选择培养基,进行尿素含量检测复筛,得到尿素利用菌株CS1,尿素利用率为56%,序列比对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利用CX1菌株,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und Design,CCD)、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制曲工艺进行氨基态氮优化。在中心复合试验最优条件加水量为9.50 ml、接种量15.50 ml和麸皮量21.00%下,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39 g/L。优化后氨基态氮含量提高了148%。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寻优,获得最佳制曲条件为加水量9.50 ml、接种量14.50 ml和麸皮添加量27.00%和,此时氨基态氮含量为1.40 g/L。氨基态氮产量提高了150%。神经网络优化预测结果的产量和准确度更高。2.利用Box-Behnken Design(BBD)和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黄酒发酵工艺进行氨基态氮产量优化,在浸泡时间25 h、加曲量12.00‰和发酵时间11 d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54 g/L,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0.05 g/L。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寻优,在浸泡时间28.50 h、加曲量11.50‰和发酵时间11.50 d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得到其氨基态氮含量为1.62 g/L,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差0.02 g/L。相较于制曲工艺优化,氨基态氮产量提高15.7%。通过双工艺优化,产量最终提高了189%。3.通过复配菌株CS1,最终得到的黄酒含有氨基态氮含量1.58 g/L、尿素含量20 ug、氨基甲酸乙酯含量17.52μg/L、酒精度11.1 vol%、糖度值81.79 g/L和p H值为4.21。检测指标符合国家黄酒检测标准GB/T 13662-2018。提高黄酒中氨基态氮产量和降低氨基甲酸乙酯产量,利用尿素利用菌株降低氨基甲酸乙酯产量,是一个提高黄酒品质的新颖尝试。对提高黄酒品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牛天娇[6](2020)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酒是世界上三大酿造酒之一,独特的酿造工艺赋予了黄酒醇厚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中较高含量的生物胺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主要源于发酵微生物,从微生物组成和构成上控制生物胺的形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规律;分析了黄酒酿造原料和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生物胺形成/降解的相关性;从黄酒发酵醪液中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生物胺的植物乳杆菌菌株,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胺氧化酶特性;明确了该菌株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最终完成了该菌株应用黄酒酿造的中试实验。对市售20个黄酒样品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样品之间生物胺含量差异较大,总生物胺含量在2.8~142.3 mg/L,个别样品中高含量的组胺和酪胺具有潜在食品安全隐患。在绍兴某黄酒厂的冬酿、春酿、秋酿黄酒生产线采集原料、预发酵期、发酵期、成熟期171个样品,系统地研究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和降解特点及规律。黄酒酿造原料含有一定量的生物胺(7.0~35.0 mg/kg),这些生物胺随着原料进入发酵醪液中。冬酿黄酒生物胺含量很高,在前酵期和后酵初期生物胺大量形成(402.6 mg/kg),后酵末期生物胺降解,成熟期生物胺变化不显着,成品总生物胺为210.2 mg/kg。春酿黄酒生物胺含量较低,在前酵期生物胺大量积累(30.3 mg/kg),后酵期发生了降解(23.3 mg/kg),成熟期略有增加,黄酒成品总生物胺为28.9 mg/kg。秋酿黄酒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逐渐增加,后酵期生物胺达到最大值(186.7 mg/kg),后酵末期和成熟期生物胺降解,成品中生物胺为53.6 mg/kg。腐胺、酪胺、色胺是黄酒中主要生物胺,三者总和占总生物胺90%以上。采用MiSeq测序技术对绍兴冬酿、秋酿、春酿黄酒酿造原料及发酵醪液的72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黄酒酿造原料(酒母、麦曲、蒸饭)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是黄酒发酵醪液中微生物的主要来源;发酵醪液中细菌和真菌在门水平和属水平的组成与原料一致。发酵过程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落缸到后酵初期,细菌生物多样性逐渐升高,到后酵末期有所下降,发酵后期乳酸菌(乳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属等)是优势菌群;在发酵过程中真菌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酵母菌始终保持较高丰度,丝状真菌(曲霉属、根霉属等)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性分析,黄酒中生物胺的形成/降解与细菌具有显着的相关性,乳酸菌是参与生物胺形成与降解的主要细菌;酵母菌属和霉菌属与部分生物胺的形成有关,但不是生物胺形成的主要微生物。从绍兴某黄酒厂分别采集了春酿、秋酿和冬酿黄酒五个主要发酵阶段(浸米、米浆水、落缸、前酵和后酵)的45个酒醪样品,筛选出不产生物胺乳酸菌45株;根据菌株对生物胺的降解率,筛选出9株对生物胺降解率超过30%的乳酸菌;根据对乳酸菌形态、16S r RNA测序、菌株的安全性、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生物胺降解率综合研究,从9株菌中筛选出一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DN2,该菌株来源于秋酿黄酒前酵阶段,其对8种生物胺均具有降解作用,对总生物胺的降解率为48.3%。系统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酿造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及产胺氧化酶特性。植物乳杆菌DN2在黄酒发酵温度(28~33℃)下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可耐受的pH范围为4.0~6.5,可耐受的乙醇范围为≤14%。植物乳杆菌DN2可分泌7种不同的胺氧化酶,其中胺氧化酶A(含黄素)和单胺氧化酶具有相对稳定的蛋白结构;胺氧化酶、胺氧化酶B(含黄素)和组胺氧化酶为相对不稳定的蛋白质。胺氧化酶活性组分降解生物胺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宜pH在5.2~5.8,微量的Cu2+、Fe2+、Zn2+、Ca2+、Mg2+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能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黄酒发酵前酵期、后酵期和前后酵期分别加入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以及对黄酒品质质量的影响。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时,总生物胺降解率可达到49.5%,并保持黄酒的品质;后酵期加入等量植物乳杆菌DN2会降低总生物胺降解率(37.0%)并降低黄酒品质和感官质量;前酵和后酵分别加入高剂量植物乳杆菌DN2(1.0×107 CFU/g),总生物胺降解率达到61.4%,但黄酒的质量和感官不符合黄酒质量标准。在绍兴某酒厂完成了发酵醪液量为360 kg的中试试验,在前酵期加入1.0×106 CFU/g植物乳杆菌DN2,总生物胺降解率为50.3%,成品黄酒质量和感官品质符合特定绍兴黄酒品质要求。
张馨月[7](2018)在《沙洲优黄酿造技艺的历史演变与遗产保护》文中认为黄酒是世界三大古老的酿造酒之一,也是世界最早的酿造谷物酒。黄酒作为中国特有的酿造酒,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酒的历史。沙洲优黄作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半甜型黄酒代表,具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沙洲优黄发源于江南小镇后塍,后塍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适合黄酒酿造原料水稻的生长,这是孕育沙洲优黄的自然环境。后塍地处吴地,深受吴地饮酒之风的影响,是沙洲优黄诞生的人文摇篮。始于清朝的沙洲优黄酿制工艺独特而讲究,传统的生产过程工序复杂,且需要严格按照特定季节进行。沙洲优黄严格遵循着时令季节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工序制作,每一步的操作都必须认真严谨。除此之外,使沙洲优黄从众多黄酒中脱颖而出的功臣就是酒曲。沙洲优黄使用的是传统草包曲为糖化剂,以及淋饭酒母为发酵剂。但是沙洲优黄的制曲过程与传统黄酒略有不同,它在进行覆盖的时候没有使用稻草,用的是来自当地山区的茅草。茅草不容易腐烂且有空隙,使用茅草制成的酒曲没有异味,并且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对提高酒的品质有重要作用。沙洲优黄的成品颜色清亮醇红,口味清雅独特,因此沙洲优黄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张家港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代表名录,同时沙洲优黄的酿造技艺也作为苏派黄酒的酿造技艺之一列入了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洲优黄不仅具有营养和药用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因此对于沙洲优黄的遗产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地政府和传承单位在沙洲优黄的保护与传承上,都有着积极的行动。但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宣传方式不够新颖等。论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如政府需要加强对沙洲优黄酿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大保护力度;企业调整市场定位,利用合适的宣传手段对沙洲优黄酿造技艺进行保护等。
赵文红[8](2018)在《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东客家黄酒是我国黄酒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岭南及客家地区久负盛名,但目前尚未有对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影响风味物质形成的系统研究。本文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研究广东客家黄酒发酵用曲和发酵过程中菌群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酿造过程中的风味物质,研究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阐述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菌群结构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采用宏转录组测序分析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研究结果对于解析广东客家黄酒的发酵理论及风味形成机理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解析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红曲中真菌分布于10个属的10个种,其优势真菌为紫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96.189%)。麦曲中真菌分布于9个属的9个种,其优势真菌为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83.224%)、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6.538%)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1.762%)。酒曲中真菌分布于5个属的6个种,其优势真菌为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48.385%)、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32.980%)和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7.208%)。红曲中细菌分布于17个属的16个种,其优势细菌为唐昌蒲伯克霍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51.524%)、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36.933%)、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3.130%)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666%)。麦曲中细菌分布于16个属的14个种,其优势细菌为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41.410%)、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1.013%)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5.737%)。酒曲中细菌分布于18个属的15个种,其优势细菌为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79.589%)、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4.979%)、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3.148%)和唐昌蒲伯克霍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2.687%)。(2)发现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变化规律。广东客家黄酒酿造初期,占优势的真菌均为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随着酿造过程进行,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的丰度逐渐变大。传统客家黄酒和不添加红曲黄酒中,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发酵初期是优势细菌;对于传统客家黄酒,分散泛菌(Pantoea dispersa)、巴厘岛公崎杆菌(Kozakia baliensis)和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在发酵初期是优势菌。随着发酵过程进行,四种乳酸菌: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逐渐变成优势菌。传统和不添加红曲酿造过程中,最主要的真菌之间差异不显着;而在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这些细菌菌群之间有显着性差异。(3)探讨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与所有真菌均是竞争关系;而与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鱼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等细菌存在互利关系。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与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叶下小粉孢(Microidium phyllanthi)、总状共头霉(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有互利关系;而与扣囊复膜酵母菌(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戊糖足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的存在对于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对真菌的生长起拮抗作用。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与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3954)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乳酸菌对黄曲霉的生长存在非常强的拮抗关系。(4)阐述了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与挥发性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扣囊复膜孢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与广东客家黄酒中的苯甲醇、1-壬醇、6-甲基-5-庚烯-2-酮、1-辛醇和1-已醇等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而与酯类物质基本没有相关性。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与酯类,特别是庚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辛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及乳酸异戊酯等有较大的相关性。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与重要的呈味酯类及醇类有较强的相关性。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与重要的呈味酯类如丁二酸二乙酯、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乳酸异戊酯、十六烷酸乙酯及油酸乙酯等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主要与酚类及醛类等风味物质相关。黄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3-甲基-1-丁醇、2-甲基-1-丙醇和苯乙醇主要与乳杆菌NBRC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等细菌相关,与真菌的相关性不大。2-羟基丙酸乙酯(乳酸乙酯)、乳酸异戊酯主要与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和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相关。十六烷酸乙酯、十四烷酸乙酯及油酸乙酯主要与乳杆菌NBRC 3954(Lactobacillus sp.NBRC 3954)和佛莱辛草螺菌(Herbaspirillum frisingense)及芽孢杆菌属BH072(Bacillus sp.BH072)相关。(5)研究了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风味及品质的影响。传统酿造,使用红曲增加了酒中醇类、酯类、醛酮类及酸类等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醛酮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对客家黄酒的特征风味异戊醇、苯乙醇、乙酸异丁酯、异丁醇、棕榈酸乙酯、癸酸乙酯有显着性影响;并有利于酒中氨基酸及多肽含量的提高。(6)初步确定了广东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功能基因表达变化。对传统客家黄酒进行发酵零时刻、发酵初期和发酵中期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组装出103023个Unigene,并进行了功能注释。通过差异基因KEGG富集,得出样品间的差异代谢通路。由于基因表达的差异,发酵前期有利于丁醛、正丁醇、肌醇半乳糖苷、丙三醇、D-甘露醇、D-山梨糖醇、肌醇、蔗糖、水苏糖、D-半乳糖的生成;不利于2,3-丁二醇、R-2-乙偶姻和琥珀酸的生成。发酵中期有利于D-葡萄糖、D-乳酸的生成,不利于乙醛、乙醇、乙酸和脂肪酸类物质的生成。
黄晓丽[9](2016)在《浙产黄酒氨基甲酸乙酯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氨基甲酸乙酯,英文名称Ethyl carbamate简称EC,也可称作Urethane,常伴随发酵过程产生,在发酵酒中含量较高。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黄酒各类别及年份酒分类测定研究及生产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产生的分析,对浙江省内644个黄酒样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控制黄酒中EC含量的方法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如下:传统型干黄酒中EC含量平均值:55.2μg·kg-1,范围:4.8-126.5μg·kg-1,EC含量小于100.0μg·kg-1占95.3%;传统型半干黄酒中EC含量平均值:67.6μg·kg-1,范围:10.5-189.4μg·kg-1,EC含量小于100.0μg·kg-1占87.00%;传统型半干黄酒三年陈中EC含量平均值:81.9μg·kg-1,范围:43.7-178.8μg·kg-1,EC含量小于100.0μg·kg-1占82.93%;传统型半甜黄酒普通酒中EC含量平均值:51.8μg·kg-1,范围:34.4-64.6μg·kg-1;传统型半甜黄酒三年陈酒中EC含量平均值:72.2μg·kg-1,范围:48.3-85.0μg·kg-1;传统型半甜黄酒五年陈酒中EC含量平均值:98.1μg·kg-1,范围:87.9-109.5μg·kg-1;传统型半甜黄酒八年陈酒中EC含量:134.2μg·kg-1,范围:122.1-159.8μg·kg-1;传统型半甜黄酒十年陈中EC含量:180.6μg·kg-1。传统型普通酒、三年陈酒、五年陈酒、八年陈酒、十年陈酒中EC含量随着黄酒贮存年份的增加而增加。干型黄酒,半干型黄酒,半甜型黄酒中EC含量随着总糖的增加而增加。黄酒发酵中,原料中精氨酸含量越多,发酵过程中尿素含量越高,同时EC含量随之增加;发酵中添加适量谷氨酸可以减少发酵中尿素含量,从而控制黄酒中EC的含量。
郭旭[10](2015)在《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表明,中国酿酒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8000年前。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先民已经准确了解了酿酒的相关知识及饮酒礼仪。中国古代的酒以谷物酿制为主,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密切。酒在中国农业文明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举凡祭祀、丧葬、嫁娶、交际、礼仪、节日,均少不了酒这种道具,饮酒贯穿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另一方面,酿酒业的发展又必须消耗部分粮食,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灾荒和战乱频繁,政府又不得不考虑限制酿酒业的发展以部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饮酒被当作一个普遍接受的行为,而较少将其看作是一个社会问题。酗酒顶多被看成是个人道德修养的缺陷,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被认为是个人因素造成的。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酿酒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饮酒及相关问题开始变得严重。加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方兴未艾。但在现有研究中,无论是酿酒历史还是酒文化,都未将中国酒业和酒文化视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多是静态的、共时性的描述。近代中国经历了社会文化的急遽变迁,在中国历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近代酒业和酒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如洋酒大规模输入,啤酒、葡萄酒等新式酒类的普遍消费,国家酒类管理制度的变迁等等,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力图真实展现近代酒业发展及其生产、运输、销售、消费情形,总结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及人们对健康饮酒的科学认识,深入研究近代酒税制度及其变迁,剖析贵州茅台酒在近代的发展,为了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提供个案。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主体由七章组成,主要探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这里所说的传统酿酒业,是指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黄酒、白酒酿造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统酿酒业在近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地域特征,在北方以高粱酒、烧酒为主,南方以黄酒、米制烧酒为主,西南、西北等地则以杂粮酒为主。从酿制技术上言,也渐趋成熟,无论是黄酒还是白酒的酿造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已与今日无异。二,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在近代中国,随着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加上外国列强在不平等条约中所攫取的权利,洋酒也开始随着其他商品大肆涌入中国。这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是直接改变了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结构,丰富了酒类品种;其次是刺激了诸如葡萄酒、啤酒等新式酿酒业在中国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近代酿酒产业的结构。三,近代中国酒类生产、运输和消费情形。在近代中国,酒类生产多是作坊式生产组织,但也开始出现公司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它们虽然在数量上未占多数,但代表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酒业资本规模、效益、成本、利润、工人及工资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近代酒类运输、推销、广告、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酒类消费方面,近代酒类消费场所、消费文化出现了中西合璧、新旧杂糅的特征。四,对酒的科学认识。这主要体现在酿酒科技和健康饮酒两个方面。酿酒科技的发展首先体现在专业研究机构的建立上,研究人才的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发酵和酿造研究的群体,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酿酒知识开始向大众传播和普及。在这一时期,国人也开始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关注和审视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人们认识到饮酒会对饮酒者的身体、行为、道德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大力倡导健康饮酒。五,近代酒税制度的变迁。清末财政困窘,支出浩繁,政府在维持旧有税收的同时,力图开辟新的税源,并因应时势而不断变化,酒税从厘捐到烟酒税这样的变化就体现了这一发展历程。1915年,北京国民政府将酒类管理纳入国家政策层面。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和规章,对酒税制度进行重新设计,意欲将其纳入国家财政收支预算决算系统的正轨。并对原有酒税税率及征收制度加以改革,实行类似于专卖的公卖制度,征收公卖费,新征营业税性质的烟酒牌照税,对酒类生产和流通领域加强管理。1927年,国民党取得全国政权后,对酒税制度又进行了一些改革,相继开征了土酒定额税和国产烟酒类税,并实现关税自主权,加强了对进口酒类税收稽征和管理。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各地也因灾荒实行过不同程度的禁酒,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六,近代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个案分析。近代是贵州茅台酒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形成了成义、荣和、恒兴三家烧房鼎足生产的态势,时人对茅台酒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这一时期,茅台酒酿造原料使用、粮曲比、操作设备,乃至制曲、发酵、酿造、蒸馏、储存等工艺流程,已与今日相差无几,酿造工艺趋于成熟和定型。茅台酒的影响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市场上,品饮者无不对茅台酒表示赞赏之情。同时,茅台酒的发展也受酒税制度、交通、经营方针与策略、原料、包装、价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茅台酒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透视近代中国酒业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采用特制高温麦曲提高半甜酒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特制高温麦曲提高半甜酒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传统酿造黄酒 |
1.1.1 麦曲及其生产工艺 |
1.1.2 麦曲的分类和功能 |
1.1.3 麦曲微生物群落 |
1.1.4 传统酿造黄酒及其生产工艺 |
1.1.5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群落 |
1.2 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
1.2.1 阿魏酸 |
1.2.2 阿魏酸功效 |
1.2.3 阿魏酸的生物利用度 |
1.2.4 阿魏酸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
1.2.5 阿魏酸在酒中的研究进展 |
1.3 微生物发酵对麦麸中结合型阿魏酸的释放研究进展 |
1.3.1 小麦麸皮 |
1.3.2 阿魏酸与麦麸 |
1.3.3 微生物发酵释放阿魏酸的研究进展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黄酒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理化指标分析 |
2.3.2 阿魏酸含量测定 |
2.3.3 麦曲酶活力测定 |
2.3.4 麦曲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提取 |
2.3.5 麦曲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 |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麦曲理化指标、阿魏酸含量和酶活力分析 |
2.4.2 麦曲宏基因组测序数据概述 |
2.4.3 麦曲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4.4 麦曲微生物功能分析 |
2.4.5 麦曲中阿魏酸产生相关功能酶基因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黄酒麦曲中产酶功能菌的筛选及鉴定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产酶菌株的分离和透明圈初筛 |
3.3.2 产酶菌株固态发酵麸曲的酶活复筛 |
3.3.3 阿魏酸酯酶活力的测定 |
3.3.4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3.3.5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3.3.6 筛选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3.3.7 筛选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产阿魏酸酯酶菌株的初筛 |
3.4.2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初筛 |
3.4.3 产木聚糖酶菌株的初筛 |
3.4.4 产酶菌株的酶活复筛 |
3.4.5 筛选菌株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产阿魏酸酯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功能菌麸曲的制备及发酵条件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4.3.2 阿魏酸酯酶活力的测定 |
4.3.3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 |
4.3.4 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 |
4.3.5 产酶功能菌麸曲的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
4.3.6 产酶功能菌麸曲固态发酵产酶条件优化验证及评价 |
4.3.7 黄酒酿造方法 |
4.3.8 产酶功能菌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优化 |
4.3.9 黄酒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4.3.10 黄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4.3.11 黄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4.3.12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时间优化 |
4.4.2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初始含水量优化 |
4.4.3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培养基初始p H优化 |
4.4.4 产酶功能菌固态发酵温度优化 |
4.4.5 产酶功能菌麸曲固态发酵产酶优化条件验证及评价 |
4.4.6 P.oxalicum M1816麸曲在黄酒中添加量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麸曲强化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P.oxalicum M1816麸曲强化添加试验设计 |
5.3.2 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5.3.3 黄酒发酵过程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
5.3.4 黄酒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测定 |
5.3.5 黄酒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测定 |
5.3.6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
5.4.2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阿魏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3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中有机酸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4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 |
5.4.5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演变 |
5.4.6 PacBio SMRT测序分析黄酒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演变 |
5.4.7 P.oxalicum M1816麸曲添加对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演变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产阿魏酸功能酶基因挖掘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基因组DNA提取 |
6.3.2 基因组测序及组装 |
6.3.3 基因组组分分析 |
6.3.4 基因功能注释及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基本特征 |
6.4.2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GO功能分析 |
6.4.3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KEGG功能分析 |
6.4.4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KOG功能分析 |
6.4.5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CAZy功能分析 |
6.4.6 P.oxalicum M1816基因组次级代谢基因簇分析 |
6.4.7 P.oxalicum M1816阿魏酸产生相关功能酶基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燕麦的营养与功能特性 |
1.2 谷物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 |
1.3 醪糟 |
1.3.1 醪糟的营养成分 |
1.3.2 醪糟的功能 |
1.4 发酵微生物 |
1.4.1 酵母菌 |
1.4.2 霉菌 |
1.4.3 细菌 |
1.4.4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1.4.5 多菌种混合发酵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1.5 醪糟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
1.5.1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提取 |
1.5.2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分析 |
1.5.3 重要香气物质的判定方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2 牧区醪糟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微生物分离 |
2.1.5 微生物生理生化试验 |
2.1.6 不同温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
2.1.7 不同盐浓度对分离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
2.1.8 16S rRNA序列分析 |
2.1.9 菌株产酶特性分析 |
2.1.10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醪糟分离菌菌株的形态特征 |
2.2.2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
2.2.3 醪糟分离菌在不同盐分下的生长情况 |
2.2.4 醪糟分离菌生理生化的结果 |
2.2.5 16S rRNA同源性比对结果 |
2.2.6 醪糟分离菌的产酶特性 |
2.3 小结 |
3 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3 燕麦添加量试验 |
3.1.4 液化试验 |
3.1.5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试验 |
3.1.6 发酵工艺的研究 |
3.1.7 燕麦-黍米复合粉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 |
3.1.8 水解液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 |
3.1.9 燕麦醪糟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
3.1.10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 |
3.1.11 感官评价 |
3.1.12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燕麦添加量对醪糟品质的影响 |
3.2.2 燕麦醪糟发酵前液化工艺的试验结果 |
3.2.3 复合发酵菌的筛选结果 |
3.2.4 牧区醪糟分离菌发酵燕麦醪糟的研究结果 |
3.3 小结 |
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1.3 样品制备 |
4.1.4 pH值、总酸的测定 |
4.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4.1.6 氨基酸的测定 |
4.1.7 氨态氮的测定 |
4.1.8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酸、pH值、糖酸比的变化 |
4.2.2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 |
4.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态氮的变化 |
4.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总氨基酸的变化 |
4.2.5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
4.3 小结 |
5 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对燕麦醪糟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1.3 工艺流程 |
5.1.4 pH值、总酸、还原糖的测定 |
5.1.5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5.1.6 氨态氮的测定 |
5.1.7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总酸、pH值、糖酸比的差异 |
5.2.2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微生物的差异 |
5.2.3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氨态氮的差异 |
5.2.4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
5.2.5 两种发酵方式下燕麦醪糟挥发性成分的PCA |
5.3 小结 |
6 燕麦醪糟关键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 |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1.3 样品制备 |
6.1.4 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 |
6.1.5 关键香气气味活度值和贡献率的计算 |
6.1.6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 |
6.2.2 发酵过程中燕麦醪糟关键香气成分的PCA |
6.2.3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
6.2.4 燕麦醪糟发酵过程中氨基酸与关键香气成分的相互关系 |
6.3 小结 |
7 全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2 创新点与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黄酒风味研究进展 |
1.2.2 酒类风味化学研究方法 |
1.2.3 工艺对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1.3 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黍米黄酒样品 |
2.1.2 主要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感官定量描述方法 |
2.3.2 多种前处理方法提取挥发性化合物 |
2.3.3 气质联用条件 |
2.3.4 香气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 |
2.3.5 香气阈值测定 |
2.3.6 香气重构与缺失 |
2.3.7 香气相互作用 |
2.3.8 煮糜样品理化检测 |
2.3.9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解析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 |
3.1.1 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提取方法比较 |
3.1.2 黍米黄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的GC×GC-TOFMS分析 |
3.2 黍米黄酒关键香气物质鉴定与分析 |
3.2.1 黍米黄酒香气特征轮廓 |
3.2.2 黍米黄酒GC-O分析 |
3.2.3 黍米黄酒香气化合物含量及OAV分析 |
3.2.4 黍米黄酒香气重构 |
3.2.5 黍米黄酒香气缺失 |
3.2.6 黍米黄酒特征香气相互作用 |
3.2.7 黍米黄酒香气化合物多元统计分析 |
3.3 黍米黄酒工艺对香气形成的影响 |
3.3.1 工艺阶段感官轮廓分析 |
3.3.2 工艺阶段中香气物质形成规律 |
3.3.3 煮糜工艺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
3.3.4 煮糜时间对关键焦糖香物质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1 绪论 |
1.1 全麦粉 |
1.2 麸皮处理在全麦食品中的应用 |
1.2.1 物理方式 |
1.2.2 生物方式 |
1.3 半干面的研究现状 |
1.3.1 半干面的保鲜研究 |
1.3.2 半干面的品质研究 |
1.4 发酵工艺在面条中的应用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及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基本成分测定 |
2.3.2 全麦半干面的制作 |
2.3.3 全麦半干面的蒸煮品质测定 |
2.3.4 全麦半干面的质构特性测定 |
2.3.5 全麦半干面的感官评定 |
2.3.6 麸皮持水力的测定 |
2.3.7 麸皮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 |
2.3.8 全麦面团水分分布状态的测定 |
2.3.9 全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测定 |
2.3.10 全麦半干面淀粉特性的测定 |
2.3.11 全麦半干面蛋白特性的测定 |
2.3.12 全麦半干面的游离氨基酸分析 |
2.3.13 全麦半干面的截面微观结构观察 |
2.3.14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酚含量的测定 |
2.3.15 全麦半干面中植酸含量的测定 |
2.3.16 全麦半干面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 |
2.3.17 全麦半干面的淀粉消化特性测定 |
2.3.18 全麦半干面的风味特性分析 |
2.3.19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的微生物测定 |
2.3.20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乙醇含量的测定 |
2.3.21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p H和TTA的测定 |
2.3.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制作工艺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1 不同酵母添加量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2 不同酒曲添加量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3 不同麸皮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1.4 不同面条发酵时间对全麦半干面食用品质的影响 |
3.2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及全麦半干面特性的影响 |
3.2.1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水分分布的影响 |
3.2.2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
3.2.3 麸皮持水力的变化 |
3.2.4 麸皮的水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含量变化 |
3.2.5 全麦半干面中淀粉特性的变化 |
3.2.6 全麦半干面中蛋白特性的变化 |
3.2.7 全麦半干面截面微观结构的变化 |
3.3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营养与风味特性的影响 |
3.3.1 全麦半干面中植酸含量的变化 |
3.3.2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酚含量的变化 |
3.3.3 全麦半干面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变化 |
3.3.4 全麦半干面中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
3.3.5 全麦半干面淀粉消化特性的变化 |
3.3.6 全麦半干面的风味分析 |
3.3.7 全麦半干面的感官特性 |
3.4 麸皮发酵方式对全麦半干面贮藏特性的影响 |
3.4.1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
3.4.2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霉菌和酵母总数的变化 |
3.4.3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的p H和TTA变化 |
3.4.4 全麦半干面贮藏过程中的乙醇含量变化 |
3.4.5 全麦半干面的综合保鲜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详细图表 |
(5)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酒曲概述 |
1.1.1 酒曲的种类 |
1.1.2 微生物功能 |
1.2 黄酒概述 |
1.2.1 黄酒的种类与分布 |
1.2.2 黄酒的功能性成分 |
1.3 氨基态氮概述 |
1.3.1 氨基态氮的产生机制 |
1.3.2 氨基态氮的检测 |
1.4 氨基甲酸乙酯概述 |
1.4.1 氨基甲酸乙酯产生机制 |
1.4.2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
1.4.3 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本文创新点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原材料 |
2.1.2 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酒曲预处理 |
2.2.2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初筛 |
2.2.3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复筛 |
2.2.4 高产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鉴定 |
2.2.5 黄曲霉菌株毒理实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初筛 |
2.3.2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复筛 |
2.3.3 蛋白酶菌株和尿素利用菌株鉴定 |
2.3.4 黄曲霉菌株毒理试验 |
2.4 小结 |
第3章 黄酒酿造酒曲制曲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原材料 |
3.1.2 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酒曲制作与黄酒发酵工艺初探 |
3.2.2 酒曲制作过程中添加物的选择 |
3.2.3 酒曲制作过程中单因素实验 |
3.2.4 CCD响应面优化 |
3.2.5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酒曲制作过程中添加物的选择 |
3.3.2 制曲单因素对氨基态氮的影响 |
3.3.3 CCD响应面优化 |
3.3.4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3.4 小结 |
第4章 黄酒发酵工艺优化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黄酒发酵过程中单因素实验 |
4.2.2 BBD响应面优化 |
4.2.3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黄酒发酵过程中单因素对氨基态氮的影响 |
4.3.2 BBD响应面优化 |
4.3.3 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降低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措施初探 |
5.1 材料与仪器 |
5.1.1 原材料 |
5.1.2 试剂 |
5.1.3 培养基 |
5.1.4 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菌株抗性试验 |
5.2.2 黄酒发酵实验 |
5.2.3 黄酒中尿素含量检测 |
5.2.4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 |
5.3 结果分析 |
5.3.1 菌株抗性试验 |
5.3.2 黄酒发酵实验 |
5.3.3 黄酒中尿素含量检测 |
5.3.4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黄酒及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2.1 黄酒酿造 |
1.2.2 黄酒的生物安全性 |
1.3 生物胺和发酵食品中生物胺安全性 |
1.3.1 生物胺及其安全性 |
1.3.2 发酵食品中的生物胺 |
1.3.3 发酵食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 |
1.4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形成及降解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微生物与生物胺形成和降解的相关性 |
1.4.2 生物胺的合成机制 |
1.4.3 生物胺的降解机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培养基 |
2.1.4 样品采集 |
2.2 测定方法 |
2.2.1 生物胺测定 |
2.2.2 胺氧化酶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测定 |
2.2.3 黄酒理化指标测定和微生物菌落计数 |
2.2.4 感官评价 |
2.2.5 HPLC-MS/MS测定蛋白质组成 |
2.3 黄酒生物胺分析 |
2.4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分析 |
2.5 样品基因组DNA的提取 |
2.6 高通量测序方法 |
2.6.1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测定 |
2.6.2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7 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2.8 降解生物胺微生物的乳酸菌筛选 |
2.8.1 乳酸菌的分离 |
2.8.2 不产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2.8.3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 |
2.8.4 不产生物胺菌株形态观察 |
2.8.5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16SrRNA鉴定 |
2.8.6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的耐受性 |
2.8.7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乙醇的耐受性 |
2.9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2.9.1 植物乳杆菌DN2生长曲线 |
2.9.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9.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的影响 |
2.10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2.10.1 胺氧化酶分离纯化 |
2.10.2 胺氧化酶的鉴定 |
2.11 胺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
2.11.1 最适反应温度 |
2.11.2 最适反应pH |
2.11.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 |
2.12.1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 |
2.12.2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2.3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2.13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2.14 统计分析 |
第3章 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形成及变化 |
3.1 引言 |
3.2 黄酒生物胺方法建立及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2.1 HPLC法测定生物胺方法的建立 |
3.2.2 精密度与回收率 |
3.2.3 市售黄酒生物胺分析 |
3.3 冬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3.1 原料生物胺变化 |
3.3.2 预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3 发酵段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4 成熟期物料生物胺变化 |
3.3.5 冬酿黄酒酿造过生程中物胺的消长 |
3.4 春酿和秋酿黄酒酿造过程生物胺的消长 |
3.4.1 春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4.2 秋酿黄酒酿造过程中生物胺的消长 |
3.5 不同季节生产黄酒中生物胺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黄酒酿造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多样性 |
4.2.1 黄酒酿造过程细菌的多样性 |
4.2.2 黄酒酿造过程中真菌的多样性 |
4.3 黄酒酿造原料微生物菌群结构 |
4.3.1 原料细菌菌群结构 |
4.3.2 原料真菌菌群结构 |
4.4 黄酒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群结构 |
4.4.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菌群结构 |
4.4.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菌群结构 |
4.5 黄酒发酵醪液微生物菌群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1 黄酒发酵过程细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5.2 黄酒发酵过程真菌群落与生物胺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解生物胺菌株筛选及其产胺氧化酶特性 |
5.1 引言 |
5.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5.2.1 黄酒发酵物中不产生物胺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
5.2.2 降解生物胺菌株的筛选 |
5.2.3 降解生物胺乳酸菌的鉴定 |
5.2.4 降解生物胺菌株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
5.3 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特性 |
5.3.1 不同温度下植物乳杆菌DN2的生长曲线 |
5.3.2 pH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3.3 乙醇对植物乳杆菌DN2生长特性的影响 |
5.4 植物乳杆菌DN2中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 |
5.4.1 植物乳杆菌DN2产胺氧化酶的特性 |
5.4.2 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
5.4.3 胺氧化酶结构表征 |
5.5 胺氧化酶活性组分的酶学特性研究 |
5.5.1 温度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2 pH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5.3 金属离子对胺氧化酶活性组分活力的影响 |
5.6 胺氧化酶降解生物胺的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中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1 引言 |
6.2 前酵期加植物乳杆菌DN2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1 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2 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2.3 植物乳杆菌DN2的产酸特性 |
6.3 后酵期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1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2 缺氧条件下植物乳杆菌DN2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3.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4 前后酵期分别加植物乳杆菌对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1 植物乳杆菌对总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2 植物乳杆菌对各种生物胺的降解作用 |
6.4.3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酸度的影响 |
6.5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
6.5.1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质量品质的影响 |
6.5.2 植物乳杆菌DN2对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
6.6 植物乳杆菌DN2降解黄酒生物胺的中试实验 |
6.6.1 黄酒中试产品生物胺残留量 |
6.6.2 中试黄酒成品的质量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沙洲优黄酿造技艺的历史演变与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沙洲优黄的历史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黄酒概述 |
一、黄酒的定义 |
二、黄酒的起源 |
三、黄酒的种类 |
第二节 沙洲优黄酿造技艺产生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 |
一、自然条件 |
二、社会环境 |
第三节 沙洲优黄的历史演变 |
一、起源(1886—1951)——酿酒糟坊争奇斗艳 |
二、发展(1951—1999)—从酿酒糟坊到酿酒企业 |
三、繁荣(1999—至今)——酿酒企业不断扩大 |
第二章 沙洲优黄的酿造工艺及其特点 |
第一节 沙洲优黄制作原料 |
第二节 沙洲优黄独特的制作技艺 |
一、传统技艺的保留 |
二、现代工艺的革新 |
三、沙洲优黄的主要产品 |
第三节 沙洲优黄酿造技艺的特点 |
一、与众不同的选材 |
二、独有千秋的技艺 |
三、别有风味的成品 |
第三章 沙洲优黄的遗产价值及其保护 |
第一节 沙洲优黄的保护价值 |
一、沙洲优黄的历史价值 |
二、沙洲优黄的文化价值 |
三、沙洲优黄的经济价值 |
四、沙洲优黄的药用价值 |
五、沙洲优黄的营养价值 |
第二节 沙洲优黄遗产保护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
一、沙洲优黄的遗产保护现状 |
二、沙洲优黄保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
第三节 沙洲优黄遗产保护对策与建议 |
一、政府加强保护意识,增大保护力度 |
二、企业调整市场定位以及经营管理 |
三、企业和政府利用合适的传播媒介对沙洲优黄进行传承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广东客家黄酒简介 |
1.1.1 广东客家黄酒特色 |
1.1.2 广东客家黄酒传统酿造工艺 |
1.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研究进展 |
1.2.1 红曲 |
1.2.2 麦曲 |
1.2.3 酒药 |
1.3 黄酒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 |
1.4 微生物菌群对黄酒风味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及挥发性组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性能鉴定 |
2.2.4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
2.2.5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挥发性组分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性能鉴定 |
2.3.2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菌群结构分析 |
2.3.3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用曲挥发性组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及变化规律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广东客家黄酒制备 |
3.2.4 样品处理 |
3.2.5 广东客家黄酒酿造过程中菌群结构分析 |
3.2.6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酿造过程中真菌菌群分析 |
3.3.2 酿造过程中细菌菌群分析 |
3.3.3 酿造过程中菌群互作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酿造过程中挥发性组分与菌群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酿造过程中挥发性组分分析 |
4.2.4 菌群与挥发性组分相关性分析 |
4.2.5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酿造过程中传统客家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2 酿造过程中未添加红曲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3 酿造过程中只添加红曲黄酒挥发性组分分析 |
4.3.4 三种酒挥发性组分对比分析 |
4.3.5 酿造过程中菌群与挥发性组分相关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广东客家黄酒成品酒风味物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试剂 |
5.2.2 试验仪器 |
5.2.3 挥发性组分测定 |
5.2.4 非挥发性组分测定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三种成品酒中挥发性组分分析 |
5.3.2 三种成品酒中非挥发性组分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酿造过程中菌群宏转录组研究 |
6.1 前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设备 |
6.2.3 样本准备与RNA提取 |
6.2.4 RNA转录组测序流程 |
6.2.5 RNA检测方法 |
6.2.6 构建文库 |
6.2.7 功能注释 |
6.2.8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RNA样品制备及质量评价 |
6.3.2 从头组装 |
6.3.3 功能注释 |
6.3.4 基因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 |
6.3.5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
6.3.6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结论 |
7.2 全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试验数据附表及附图 |
附录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
(9)浙产黄酒氨基甲酸乙酯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黄酒的特点[1,6]及分类 |
1.1.1.1 黄酒发酵状态的多样性 |
1.1.1.2 黄酒醪发酵的独特性 |
1.1.1.3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
1.1.1.4 黄酒分类 |
1.1.2 氨基甲酸乙酯控制的迫切性 |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测定方法与结果分析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样品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主要仪器 |
2.1.4 实验方法[19~22] |
2.1.4.2.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4.2.2 测定 |
2.1.4.2.3 平行试验 |
2.1.4.2.4 精密度 |
2.1.4.2.5 回收率 |
2.2 测定结果与分析 |
2.2.1 黄酒样品中EC测定结果 |
2.2.1.1 传统型半干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2 传统型干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3 传统型半甜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4 传统型甜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5 清爽型干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6 清爽型半干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7 清爽型半甜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1.8 特型黄酒中EC测定结果 |
2.2.2 分析 |
2.2.2.1 传统型半干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2 传统型干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3 传统型半甜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4 传统型甜黄酒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5 清爽型干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6 清爽型半干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7 清爽型半甜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8 特型黄酒和年份酒中EC含量变化 |
2.2.2.9 不同类型黄酒中EC含量的比较 |
2.2.2.10 绍兴酒企业和非绍兴酒企业黄酒中 EC 含量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氨基甲酸乙酯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初探 |
3.1 EC来源分析 |
3.1.1 原料中EC前体物带入 |
3.1.2 从浸米浆水中带入 |
3.1.3 氨基甲酰磷酸和乙醇反应生成EC |
3.1.4 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EC |
3.1.5 精氨酸降解产物和乙醇反应生成EC |
3.2 EC控制措施初探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材料与试剂 |
3.2.1.2 仪器与设备 |
3.2.1.3 酿酒方法 |
3.2.1.4 尿素的测定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标准曲线 |
3.2.2.2 添加谷氨酸与精氨酸对与尿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
3.2.2.3 处理酒煎酒后的EC含量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论题说明 |
1.1.1 选题意义 |
1.1.2 论题说明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嬗变 |
2.1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1.1 近代酒业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
2.1.2 传统酿酒业发展概况 |
2.2 各地区酿酒业发展情形 |
2.2.1 东北地区 |
2.2.2 北方地区 |
2.2.3 南方地区 |
2.2.4 西南、西北地区 |
2.3 传统酒类酿制工艺的发展与成熟 |
2.3.1 绍兴酒酿造工艺与鉴别 |
2.3.2 高粱酒酿造工艺 |
2.3.3 米制烧酒酿造工艺 |
2.3.4 市酒酿造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洋酒输入与新式酿酒业的发展 |
3.1 中西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洋酒输入 |
3.1.1 近代早期洋酒在中国的传播 |
3.1.2 20 世纪上半叶洋酒输入状况 |
3.1.3 上海的洋酒品牌 |
3.1.4 洋酒在华市场与价格 |
3.2 葡萄栽培与葡萄制酒的历程 |
3.2.1 近代中国的葡萄种植 |
3.2.2 葡萄酒业发展的思路设计 |
3.2.3 葡萄制酒的认识与发展 |
3.2.4 近代张裕酿酒公司发展情形 |
3.3 啤酒业的产生与发展 |
3.3.1 中国啤酒业的早期发展 |
3.3.2 国产啤酒之一:双合盛啤酒汽水公司 |
3.3.3 国产啤酒之二:烟台醴泉啤酒公司 |
3.3.4 近代啤酒酿制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酒类的生产、运输与推广 |
4.1 近代酒业生产基本情形 |
4.1.1 酒业生产组织形式 |
4.1.2 酒业生产资本及其构成 |
4.1.3 酒业营业成本与利润 |
4.1.4 酒业工人与工资 |
4.2 酒类运输与推销 |
4.2.1 酒类运输及其地域范围 |
4.2.2 近代酒类的推销 |
4.3 酒类品牌推广与保护措施 |
4.3.1 广告:酒类品牌推广新方式 |
4.3.2 展览会、招幌与酒类品牌展示 |
4.3.3 酒票与商标:酒类防伪与法律保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酒类消费及其变迁 |
5.1 近代中国的酒类消费场所 |
5.1.1 北京的酒店与“大酒缸” |
5.1.2 上海的酒店与酒馆 |
5.1.3 绍兴酒店 |
5.1.4 下层民众的街头饮酒场景 |
5.2 近代酒类消费文化的变迁 |
5.2.1 饮酒场所与环境的变化 |
5.2.2 酒的侍应方式发生变化 |
5.2.3 饮酒诉求出现新的变化 |
5.2.4 饮用酒类品种出现变化 |
5.2.5 名酒成为消费时尚 |
5.2.6 鸡尾酒开始流行 |
5.2.7 啤酒文化的发展 |
5.2.8 酒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淡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酿酒科技的发展和饮酒危害性的科学认识 |
6.1 近代中国酿酒科技的发展 |
6.1.1 近代酿酒科技的成就 |
6.1.2 中国酿酒研究科学化的先驱:魏喦寿、金培松 |
6.1.3 传统酿酒技术的总结与提高:以孙学悟、方心芳为中心 |
6.2 饮酒与健康的探索之路:近代对酒的医学认识 |
6.2.1 对酒之危害的科学认识 |
6.2.2 多举措促进健康饮酒 |
6.2.3 关于酒与健康的一些争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国酒税制度的变迁 |
7.1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1.1 清末酒类厘金制度 |
7.1.2 从“厘金”到“烟酒税”:清末酒税制度的初步建构 |
7.2 北京国民政府的酒税制度设计 |
7.2.1 民国初年酒税征收情形 |
7.2.2 将酒税列入国家财政预算,改进征收管理 |
7.2.3 开征烟酒营业特许牌照税 |
7.2.4 建立公卖机构,推行公卖制度 |
7.2.5 北京国民政府烟酒税收入状况 |
7.2.6 烟酒公卖制度剖析 |
7.3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酒税制度的变迁 |
7.3.1 南京国民政府对酒税管理的整顿 |
7.3.2 土酒定额税的开征 |
7.3.3 国产烟酒类税沿革 |
7.3.4 国产烟酒类税稽征管理 |
7.3.5 南京国民政府的烟酒类税收入 |
7.4“维民食”与“重国课”:民国禁酒政策演变 |
7.4.1“以维民食”:禁酒的初衷 |
7.4.2 禁酿与限饮:民国禁酒的主要内容 |
7.4.3“以重国课”:财税部门对禁酒的干预 |
7.4.4 民国禁酒的贵州案例 |
7.4.5“停酿莫如禁饮”:对民国禁酒的考察 |
7.5 近代酒税制度构建与酒业发展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酒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以贵州茅台酒为个案 |
8.1 近代茅台酒生产概况 |
8.2 茅台酒酿制技术的成熟 |
8.3“仿茅酒”新品类的形成 |
8.4 茅台酒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
8.5 限制茅台酒发展的因素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I:图(表) |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采用特制高温麦曲提高半甜酒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黄酒麦曲中产阿魏酸功能菌群解析及Penicillium oxalicum M1816在黄酒中的强化应用[D]. 张晶. 江南大学, 2021
- [2]牧区醪糟菌分离、发酵燕麦醪糟工艺及关键特征香气的研究[D]. 刘红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黍米黄酒关键风味物质研究[D]. 蒋彰. 江南大学, 2021(01)
- [4]麸皮发酵对全麦半干面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D]. 徐晨雅. 江南大学, 2021(01)
- [5]高产氨基态氮菌株的筛选及在黄酒中的应用[D]. 陈孝.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6]黄酒酿造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对生物胺降解作用研究[D]. 牛天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沙洲优黄酿造技艺的历史演变与遗产保护[D]. 张馨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广东客家黄酒酿造体系中菌群及其对风味物质影响的研究[D]. 赵文红.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浙产黄酒氨基甲酸乙酯检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 黄晓丽.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6)
- [10]中国近代酒业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郭旭. 江南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