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年提供商品粮1150万吨(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李晨曦[2](2019)在《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318.4万吨,201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1623.9万吨,增长50305.5万吨,年均递增2.56%。与2004年以来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相伴的是,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粮食生产出现“三量齐增”、“三高并存”的局面,粮食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资源配置紊乱等。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结构发生了诸多变化。20世纪40年代吉林省玉米、大豆、杂粮约各占粮食总产量的1/3。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玉米生产持续增长。2015年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份额达到7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基本呈现“玉米型”单一格局。当前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粮独大”,粮食生产结构不合理。一是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过高。二是吉林省玉米产量在粮食作物中所占比例过高。面对这些问题,探究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未来的优化方向成为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符合国家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可以为吉林省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提高政策目标瞄准性提供决策借鉴,能够为下一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本文利用1949-2017年吉林省相关统计资料,梳理了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近70年的演变进程,厘清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寻粮食生产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基于对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的分析,根据既有的粮食生产结构,对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窥见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探讨未来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方向。(1)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总体思路应该坚持在玉米生产优势的客观前提下进行。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是历史演变的过程,目前“玉米独大”结构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对玉米有最好的适应性。二是玉米的科技进步最显着,取得了高产作物的地位。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建设政策为玉米生产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较厚的基础。(2)在市场供求关系下,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生态可持续原则和产业协调发展原则。总体优化思路是以纵向层级优化为主,横向层级优化为辅,将横向层级优化和纵向层级优化相结合。从目前的市场供求看,横向层级优化的空间较为有限。因此,以作物质量、用途以及所连带的产业为优化的突破口,实现纵向层级的优化更能发挥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实质效果。(3)各层级具体优化方向即:横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稳、减、增”的方向。“稳”即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玉米优势区的玉米种植。“减”即适当减少玉米非优势区的种植面积,调减籽粒玉米。“增”即适当增加大豆及其他杂粮的种植。根据区域发展布局以及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在粮食生产结构中,将玉米、水稻、大豆、杂粮种植面积比重设计调整为6:1.5:1.5:1。纵向层级的优化要把握“优粮、扩经、增饲、促牧”的方向。最主要的就是玉米内部结构要按照三元结构来调整。促进形成主粮、饲草、杂粮三元格局,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结构,推动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农业发展趋势。
隋安辉,杜金莹,李逢时[3](2018)在《“现代农业”绘就北大荒新华章》文中认为62年前年前,这里草莽丛生、沼泽密布、荒无人烟烟。然而,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8664名转业官兵进驻荒原进驻荒原,凭着一往无前的气概汇聚起磅礴之力,征服了这片土地征服了这片土地,把昔日渺无人烟的亘古荒原建成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了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江交汇处花江三江交汇处,下辖15个大中型国有农场个大中型国有农场,现有户籍人口22万人万人。辖区占地面积11.24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
佐赫[4](2013)在《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商品粮主产区在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布局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当前,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着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的重要发展时期,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已经不单单制约着产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影响着产区城乡和谐关系的构建,甚至影响着我们国家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为产区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品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关于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明确了商品粮主产区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农村公共品的理论内涵,并对农村公共品进行了有效分类;通过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政策制度的回溯,发现了制度因素是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的基础。并且,结合以黑龙江省为例的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现状,提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外部性分析,理清了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主体、客体,并将其纳入到放松假设的“二元结构”模型中,探讨了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确实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糊评价模型,确定了当前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而给出了其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模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见证了粮食生产是制约商品粮主产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进而完善了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利益补偿机制。最后,总结全文的结论,给出了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十二条对策建议。
王晓凌[5](2012)在《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文中认为东北地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的大粮仓,承担着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的重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10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45.60%。然而,近年来,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受到耕地面积、稻农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灌溉水缺乏、科技进步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过慢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地阻碍了东北地区稻米产业发展壮大。目前,如何克服现实或潜在的制约因素,保证东北地区粳稻产量稳定、发展优质粳稻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历史数据、模型构建、企业案例调研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研究,着重对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全国级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稻米供需预测、成本变动对稻米市场价格的影响、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定量定性研究,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基于稻米供需视角,分析了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了全球稻米供需状况。研究表明,从总体趋势来看,世界稻米生产和消费总量增长平稳,并且产需余缺起伏不大,但稻米供需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其次,基于历史数据,对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发展趋势、生产布局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优势指数(AAI)对中国各粳稻生产区粳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粳稻AAI大于1的省(市、区)依次为:江苏、云南、黑龙江、浙江、辽宁、宁夏、吉林和安徽,东北地区生产粳稻更具优势。第三,利用部门均衡模型预测东北地区2011—2015年水稻产量、农村居民水稻消费量、可外供量及出口量。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东北地区粳稻产量持续、稳步、小幅增长,当地农村居民对粳米的消费量逐年减少,因此东北地区粳稻除满足当地农民口粮需求剩余部分逐年增加,从而得出粳稻出口潜力不断增长;同时,通过建立最优规划模型,分析水稻生产成本变动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认为土地费用是影响水稻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农用物质等直接投入品的价格对水稻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比较大。第四,对东北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了企业调研案例分析,并根据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现有基础,运用SWOT方法对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分析表明,从近期看,我国应该采用防御战略,保障本国需求,健全粳稻产业化发展机制,努力拓宽延伸产业链,打造知名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通国内市场。根据研究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稳定并增加水稻种植面积;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水稻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努力进行科技攻关,提高水稻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四是继续改进稻米的生产加工技术,加速稻米质量安全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五是培养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提高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能力;六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稻农持续稳定增收;七是加快仓储流通体系建设,降低仓储运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夏日[6](2012)在《在首都地区发展咨询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1988年9月)各位同志、各位专家、各位老领导:今天,内蒙古伊克昭盟(以下简称伊盟,2000年改为鄂尔多斯市)党委、伊盟行政公署在首都召开这样一次咨询会,其目的是为了听取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对伊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一些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咨询和评估,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点、指导,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志了解伊盟,认识伊盟,为了开发建设伊盟寻求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伊克昭盟委员会、伊盟行政公署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刚才请大家看了录像,现在我从四个方面
李平,张景成,艾杰,李文[7](2012)在《在希望的田野上——吉林省“三农”工作交响曲》文中指出序曲:丰收的喜悦早春二月,一场瑞雪让吉林大地银装素裹。长白山下,松花江水已经有些耐不住春的召唤开始破冰涌动;广阔的黑土地上,村村户户已经开始张罗着新一年的备耕生产。按理说,不出正月,农村就不算过完年,但在伊通县大孤山镇的刘家村,一大早就听见张家叫李家,李家喊刘家,相约去县里买化肥、买种子。看着他们踩在雪地里咯吱作响的坚实的脚步,好像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摽着一股劲儿:今年一定要再大干一场,夺取
朱珏[8](2012)在《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精简城镇人口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以浙江省档案馆所藏档案为基础,结合调查访谈所获资料,对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是,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却导致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严重的困难。激进的工业化不仅使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也使短期内城镇人口出现了非正常的膨胀,国家财政和市场供应压力巨大。解决困难的办法,就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整,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精简城镇人口。精简城镇人口是一项全国性的工作。浙江省在精简工作中,无论是城镇人口减少的绝对数,还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下降率,在全国各省份中都处于中上水平。历时三年多的精简工作,涉及到浙江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从地区情况看,除台州地区本身人口较少外,其他几个地区被精简的城镇人口分布较为均匀。从各部门情况看,由于相互间部门特性的差异,被精简的人口数和构成也各不相同。关于浙江省被精简的人口数,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档案资料中出现了不同的数据。综合考实,全省被精简城镇人口数应为92.3万人,这部分人口的构成则相当复杂。安置是精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安置政策的落实,直接关系到精简工作的整体进展以及整项工作的实效。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安置政策和措施。就安置的政策和措施本身而言,兼顾到了精简时以及精简后的各个环节,较为完善。然而,这一系列安置政策和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点,乃至遗留了许多历史问题,久悬而不能彻底解决。精简工作造成了三个层面的不同结果。就政策层面而言,精简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就社会层面而言,大量人员离开城镇,进入农村,给城镇、农村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就个体层面而言,精简改变了全国两千多万人、几百万个家庭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尽管从1965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政策,对部分被精简人员进行救助,但由于救助的水平较低,且只涉及到少部分被精简人员,因此这些救助政策并未真正改善被精简人员的生活境况。时至今日,当年的被精简者由于在精简中失去了工作,同时失去了相应的社会保障等,以至生活普遍困难,个人养老及家庭子女问题突出。精简城镇人口,是一次“政治主导”下的人口“逆迁徙”。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在政策层面取得成功,是执政党的社会动员,国家体制、城乡差异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刘鑫渝[9](2011)在《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建国后土地制度变迁为着眼点,探讨哈萨克牧区社会在土地变革中的土地实践。由于自然条件、生产资料的差异与技术手段选择的不同,中国游牧地区的土地实践与内地农村存在着较大差异。民主改革以前,牧区牧地公有,即为部落、氏族共有,但实质上草场所有权归部落贵族、头人所有。而牧业民主改革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公营,牲畜私有私营。新疆草原的民族公有制延续了大约6年(1952~1958)。这6年中,牧民对自己的草牧场可以全面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牧业互助组和初级合作化阶段未触动草原集体所有和牲畜家庭经营的根基,符合哈萨克族游牧社会互帮互助抵御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的传统,受到了牧民的普遍欢迎,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尽管牧业初级合作社是对互助组的替代,但在初期牧场集体所有,牲畜私有,牧民拥有比较充分的退出权,且退出的自由度与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呈正相关。牧民不仅可以实施对合作社的监督,使管理者改善制度绩效,还可以参与对合作社的监督,对于社员来说,拥有较完整的退出权意味着有完整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初级社既成功地分割了部分私有产权,又通过给予社员较完善的退出权,有效化解初级社解散的风险。人民公社化实行草原全民所有,牲畜集体所有。变牲畜家庭个体经营为集体统一经营,加上国家控制商业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牧民没有退社自由,降低了劳动的机会成本以维持牲畜及畜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也迫使牧民放弃了可能的边际生产和可能取得的边际收益。牲畜及畜产品国家征购及诸如关闭集市、限制区域交换等一系列规则,剥夺了牧民对其产品——牧业剩余价值的支配权。草原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牲畜集体所有,牧民不再是独立的经济单元。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全面侵入农村。对单个牧民来讲,草原和牲畜都是一种公共物品,他不拥有相对于其它成员的对土地和牲畜的排他性使用、转让、收益和处置权,牧民土地和牲畜产权都出现“残缺”。人民公社、大跃进、公共食堂、牧业学大寨、牧民定居是与土地制度相伴生的国家自上而下理性设计的社会改造工程。这些体现了控制与改善逻辑的社会工程通过重新设计力图使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与清晰,以便更加有效地对公共和私人领域进行治理。这些项目始于官僚知识分子、革命精英作为“立法者”的远大抱负和无限雄心,他们不仅主张“人为自然立法”,而且主张通过行动来对自然界或整个社会秩序进行彻底和理性的改造;而在这种雄心的背后,则是对持续的线性进步、科学知识发展、生产的扩大、社会秩序的理性设计以及对自然甚至人类本性的控制能力的超强自信。“致命的自负”注定要走向失败。即使失败了的项目也并非没有任何积极的成效。我们是各种现代化项目的受益者,改善的目的本意是良善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是把自然和社会改造为容易被国家识别和控制的清晰而又简单的对象,还是站在人民的角度关心和改善人民的福祉。国家将建基于农耕社会的土地制度实施于牧区是国家强力推行下的简单化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牧民成了没有性别、传统和价值、特定个性的异常抽象的可以互换的个体。这种简单化设计因为忽视了牧民的生存传统、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而遭遇失败。草原生态恶化与牧民生计两难困境成为新项目实施的挚肘。为了避免仍然存活着的“国家乌托邦”,需要在牧区现代化现实路径选择的实施中,关注地方性知识和传统文化、注重项目谨慎推进、规划要有弹性,利用互助传统建设“新公共性”,建立完善的牧民参与机制。
曾靖[10](2010)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甚至还有一些国家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工业化仍然是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我国也是如此。自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快速发展经济,我国主要依靠包括粮食产业在内的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从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工业化建设也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从提供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现代化要素投入和“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面,增强了农业和粮食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但是也从占用水、土资源(特别是占用耕地资源)、提高粮食生产资料价格、增加粮食生产成本、使粮农收入相对降低、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方面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影响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而且从预测的情况来看,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仍然存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种情况促使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进程中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研究的基本宗旨是在现实的国际国内背景下,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影响的历史与现状,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借鉴国际经验,根据未来一个时期的客观需要,提出如何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有效地规避其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的作用,使二者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既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根据研究目标,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内容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其中第一章主要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本文所要研究解决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在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二者共同发展的问题。接着对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思路、方法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论述,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是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运用进行了阐述,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情况作了经济学分析。从理论分析中得到以下启示:保障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产业内部的问题,更是农业部门的问题,也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问题。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化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能力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会促使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以至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对把握我国国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的第二部分由第三章到第六章组成,这四章构成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是从总体上、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等四个方面就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从主体上甚至从根本上把握和处理好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其中第三章主要是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存在工业化对粮食安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负面影响,发挥正面影响的作用,确保工业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第四章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综合和个别等多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大幅度增加了粮食的消费量,对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构成了比较大的压力和威胁,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削弱和消除这种压力和威胁。第五章主要是从多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了工业化对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的影响,认为工业化从总体上来说促进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建设,为提高粮食供给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在分析了粮食产量“高、低、高”马鞍形变化轨迹以后,以及其与工业化发展不同步的状况,发现工业化对粮食生产与供给也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这是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处理二者的关系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第六章主要是从区域的角度分析研究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首先按不同的标准划分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粮食平衡区和余粮区与缺粮区,然后具体分析各区域在工业化影响下粮食生产与消费演变的情况,据此提出区域性粮食安全是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基础,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是由区域性粮食安全构成的,处理好区域性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确保工业化进程中全国整体性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第三部分为第七章,主要是针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将大幅度增加粮食消费需求、对粮食供给造成缺口、构成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工农关系,很少有学者关注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本文从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和粮食供求平衡是工业化平稳发展的保证的角度出发,针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对粮食消费、供给、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二者关系的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框架,在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2)本文设计的研究目标与研究主体内容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力图在总结和吸取过去与现在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探寻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般规律。为此,本文通过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我国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区域粮食安全三大领域的影响,认为工业化对粮食发展具有先促进、后制约、再促进的作用,但再次促进的关键是工业反哺农业,通过政策和宏观调控对粮食进行保护和支持。(3)在方法上,突出运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与多角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逐层深入分析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显示出详实性特色。同时,用广东省的典型实证研究,来检验本文要研究的命题。
二、今年提供商品粮1150万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今年提供商品粮1150万吨(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学术贡献 |
第二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 |
2.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的演变进程 |
2.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第三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的因素分析 |
3.1 自然条件 |
3.2 市场因素 |
3.3 科技因素 |
3.4 政策因素 |
第四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 |
4.1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依据 |
4.2 粮食生产结构合理性分析的指标 |
4.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现状分析 |
第五章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及优化方向 |
5.1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面临的困境 |
5.2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原则 |
5.3 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优化的方向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未来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范畴确定 |
2 相关理论综析 |
2.1 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 |
2.1.1 商品粮主产区的特征和地位 |
2.1.2 农村公共品的内涵 |
2.1.3 农村公共品的分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品供给模型理论 |
3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演变及现状 |
3.1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演变 |
3.1.1 人民公社时期 |
3.1.2 “家庭联产承包制”时期 |
3.1.3 农业税改革之后 |
3.2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 |
3.2.1 “生产型”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 |
3.2.2 “生活型”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 |
3.3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3.3.1 供给总量小于需求总量 |
3.3.2 供给效率低下 |
3.3.3 商品粮主产区经济发展落后 |
3.3.4 缺乏针对商品粮主产区的财政补偿政策 |
3.3.5 缺乏农村公共资源的监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根源剖析 |
4.1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相关利益群体 |
4.1.1 商品粮生产的外部性 |
4.1.2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的直接受益群体 |
4.1.3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的间接受益群体 |
4.2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矛盾的理论分析 |
4.2.1 两个相关的理论模型 |
4.2.2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矛盾的内在逻辑 |
4.3 本章小结 |
5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选择分析 |
5.1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选择依据 |
5.1.1 政府公共资源配置优化 |
5.1.2 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关系 |
5.2 对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5.2.2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阶段的模糊评价 |
5.2.3 模型结果分析 |
5.2.4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选择 |
5.3 本章小结 |
6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补偿机制分析 |
6.1 商品粮生产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
6.1.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6.1.2 样本选取 |
6.1.3 数据处理 |
6.1.4 模型计算及结果检验 |
6.1.5 模型结果分析 |
6.2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补偿政策依据 |
6.3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补偿政策目标 |
6.3.1 以财政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
6.3.2 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 |
6.4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供给补偿机制重构 |
6.4.1 中央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6.4.2 基于产区比较优势的供给结构调整 |
6.4.3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 |
6.5 本章小结 |
7 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
7.1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
7.1.1 消除城乡差别的户籍制度 |
7.1.2 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
7.1.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
7.2 规范各级政府的政府规制 |
7.2.1 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事权 |
7.2.2 精简政府管理结构 |
7.2.3 加强政府监管和监督机制的建设 |
7.2.4 完善农户需求表达机制 |
7.3 完善商品粮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
7.3.1 持续加强现有的商品粮补贴力度 |
7.3.2 倡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
7.3.3 拓宽原有的商品粮主产区政策支持思路 |
7.4 加强“软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
7.4.1 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法律法规体系 |
7.4.2 加强产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
1.2.2 外部因素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
1.2.3 科技进步对中国水稻生产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市场发展对中国水稻生产影响的研究 |
1.2.5 世界大米模型方面的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概况 |
2.1 全球稻米供需状况 |
2.1.1 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
2.1.2 亚洲主导稻米生产和消费,全球供需状况分化明显 |
2.2 全球稻米贸易格局 |
2.2.1 稻米出口总量增长幅度较大,但是贸易空间相对狭小 |
2.2.2 稻米出口国高度集中,国际稻米细分市场差异显着 |
2.3 世界各国稻米政策 |
2.3.1 正常情景下的长期稻米政策选择 |
2.3.2 应对危机中的短期稻米政策反应 |
第三章 中国粳稻(米)产业政策变化 |
3.1 中国粳稻(米)生产、流通政策的变化 |
3.2 中国粳稻(米)进出口政策的变化 |
3.3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演变及主要政策 |
3.3.1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的演变 |
3.3.2 现阶段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政策 |
第四章 全国及东北地区粳稻生产布局 |
4.1 全国粳稻发展趋势 |
4.1.1 全国粳稻产量变化趋势 |
4.1.2 全国粳稻面积变化趋势 |
4.1.3 全国粳稻单产变化趋势 |
4.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 |
4.2.1 全国粳稻生产总体格局 |
4.2.2 不同区域粳稻生产变化 |
4.2.3 生产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
4.3 东北地区粳稻生产情况 |
4.3.1 黑龙江省粳稻生产情况 |
4.3.2 吉林省粳稻生产情况 |
4.3.3 辽宁省粳稻生产情况 |
第五章 模型理论框架及预测模拟结果 |
5.1 模型概述 |
5.2 水稻供需均衡模型及预测结果 |
5.2.1 模型理论框架 |
5.2.2 模型结果及预测值 |
5.3 粳稻生产成本变动对粳米市场价格的影响 |
第六章 东北地区粳稻(米)农业产业化经营状况调研 |
6.1 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主要政策措施及发展情况 |
6.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
6.1.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政策措施 |
6.1.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情况 |
6.2 东北地区粳稻(米)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特征 |
6.3 东北地区调研案例分析 |
6.3.1 盘锦市东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产业化发展概况 |
6.3.2 北大荒米业集团产业化发展概况 |
6.3.3 案例分析结论 |
6.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发展的 SWOT 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 |
6.4.2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 |
第七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世界稻米产业发展结论 |
7.1.2 全国粳稻优势区域分析结论 |
7.1.3 计量经济分析结论 |
7.1.4 东北地区粳稻产业化现状分析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在首都地区发展咨询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伊盟是个好地方 |
二、伊盟正在开发建设中 |
1.发展战略 |
2.近期奋斗目标 |
3.开发建设现状 |
三、近期内要抓的重点项目 |
四、优惠政策 |
(8)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资料 |
2 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 |
2.1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
2.2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
2.3 激进的“工业化”与城镇人口的膨胀 |
3 精简城镇人口的过程 |
3.1 精简工作在全国的推进 |
3.2 浙江省精简工作的开展 |
3.3 浙江省被精简人口数及构成分析 |
3.4 基于部门和地区的分析 |
4 精简工作中的安置问题 |
4.1 安置工作的部署 |
4.2 安置政策与措施 |
4.3 安置工作的开展及存在的问题 |
5 精简城镇人口的结果 |
5.1 政策层面的分析 |
5.2 社会层面的分析 |
5.3 个体层面的分析 |
5.4 精简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
6 精简工作的评价 |
6.1 “政治主导”下的人口“逆迁徙” |
6.2 精简过程中的社会动员 |
6.3 国家体制、城乡差异与社会心理 |
结语 |
附录 调查采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牧区社会研究的知识谱系 |
1.2.1 关于游牧社会的研究 |
1.2.2 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的研究 |
1.2.3 研究的贡献与缺憾 |
1.3 典型个案、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个案简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资料来源 |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论资源、概念和分析框架 |
2.1 牧区社会:边缘社会研究的切入点 |
2.1.1 土地改革与牧区社会 |
2.1.2 土地制度变迁:牧区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
2.2 相关理论资源 |
2.2.1 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与“失败的逻辑” |
2.2.2 F·A·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与“限制国家权力” |
2.2.3 何·彼特的“空制度”理论 |
2.2.4 诺思的“制度及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2.3.1 土地制度 |
2.3.2 土地制度变迁 |
2.3.3 牧区社会 |
2.4 基本观点与基本思路 |
2.4.1 本研究的基本观点 |
2.4.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2.5 论文结构 |
第3章 哈萨克族群背景与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1 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历史演进 |
3.1.2 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1.4 草原承包时期的哈萨克族群 |
3.2 哈萨克牧区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 |
3.2.1 清代以降哈萨克族群的土地制度 |
3.2.2 民主改革时期的草原民族公有制 |
3.2.3 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哈萨克牧区的土地制度 |
3.2.4 草原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共存时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民主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民主改革 |
4.1.1 新疆哈萨克牧区的民主改革 |
4.1.2 新源县哈萨克牧区民主改革 |
4.1.3 草原民族公有:关照地方性的土地实践 |
4.2 牧业合作化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2.1 农业合作化的理论渊源 |
4.2.2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性设计 |
4.2.3 畜牧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路 |
4.3 牧业人民公社时期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4.3.1 大跃进和牧业人民公社:激进现代主义的牧区实践 |
4.3.2 公共食堂:牧民生活方式的乌托邦实践 |
4.3.3 阶级斗争:历史与传统的决裂 |
4.3.4 牧业学大寨:激进现代化意识的表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承包责任制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
5.1 牧业生产责任制下草原改革的时间序列 |
5.1.1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开端(1978-1984 年) |
5.1.2 家庭承包牧区实践的深化(1985-1991 年) |
5.1.3 从国家战略出发的产业调整(1992-2001 年) |
5.1.4 草原制度改革的战略转型期(2002 年以后) |
5.2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草原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
5.2.1 《草原法》符号化背景下的草原产权 |
5.2.2 牧区草原产权制度 |
5.2.3 新疆哈萨克牧区草原产权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
5.2.4 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与法律期望 |
5.3 牧民定居:强制村庄化运动 |
5.3.1 哈萨克游牧社会的终结 |
5.3.2 哈萨克牧民定居的运作逻辑 |
5.3.3 牧民定居模式的考量:以新源县为个案 |
5.3.4 游牧定居的生态后果 |
5.4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两难 |
5.4.1 草原生态状况:忽略牧民生存逻辑的土地实践结果 |
5.4.2 草原承包:草原生态退化根本原因 |
5.4.3 草原管理制度对牧民生计的影响 |
5.4.4 兼顾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相关措施 |
5.5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与整合 |
5.5.1 哈萨克牧区社会的结构分化 |
5.5.2 哈萨克牧区的社会整合 |
5.5.3 草原承包制后哈萨克牧区社会的变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现牧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牧区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
6.1.1 哈萨克牧区现代化现状 |
6.1.2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
6.1.3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状况 |
6.1.4 社会主义新牧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6.2 牧区现代化与哈萨克牧民的现代化 |
6.2.1 新牧村建设与人的现代化 |
6.2.2 哈萨克牧民的综合素质状况 |
6.2.3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牧民 |
6.2.4 新牧村建设与农牧民权益保障 |
6.3 新牧村建设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1 明晰草原产权与草原生态保护 |
6.3.2 新牧区建设中草原生态保护的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10)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诠释 |
1.2.1 粮食安全的界定 |
1.2.2 工业化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回顾与评述 |
1.3.1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3.2 文献综合评述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1.6.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2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有关工业化与粮食安全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与农业及粮食关系的重要论述 |
2.1.1 粮食是工业部门以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
2.1.2 资本主义把工业和农业分割开来,但二者必将在新的基础上结合 |
2.1.3 工农、城乡分割和对立阻碍经济发展,应逐步消除 |
2.2 张培刚关于工业化与粮食关系的理论 |
2.3 速水佑次郎关于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食物与农业问题的分析 |
2.4 粮食属性的相关理论 |
2.5 粮食供求平衡理论 |
2.6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7 区域经济理论 |
2.8 理论启示和运用 |
2.8.1 理论启示 |
2.8.2 理论运用 |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对粮食安全的总体影响 |
3.1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历史回顾 |
3.1.1 工业化起步阶段:"以农哺工"掠夺了大量粮食剩余 |
3.1.2 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补"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 |
3.1.3 工业化中期:"以工哺农"从多方面促进粮食安全 |
3.2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现状分析 |
3.2.1 我国工业化发展水平的现状分析 |
3.2.2 我国粮食安全水平的现状分析 |
3.2.3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 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未来形势判断 |
3.3.1 对我国未来10—30年工业化发展状况的预测 |
3.3.2 对我国未来10—30年粮食需求的预测和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的影响 |
4.1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总体情况分析 |
4.2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消费影响的具体分析 |
4.2.1 工业化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对粮食消费的影响 |
4.2.2 城镇居民数量增加和膳食结构改善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及实证分析 |
4.2.3 工业用粮是粮食消费新的增长点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化对我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
5.1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历史回顾 |
5.2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主要表现 |
5.2.1 粮食播种面积因占用耕地而受到限制 |
5.2.2 化肥投入使得粮食产量和生产成本同时增加 |
5.2.3 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但使用条件不成熟 |
5.2.4 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粮食生产劳动力素质低下 |
5.3 工业化对粮食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1 指标选择 |
5.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整理 |
5.3.3 运算与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业化对区域粮食安全影响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及粮食安全形势判断 |
6.2.1 多角度粮食区域划分 |
6.2.2 不同区域工业化水平与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
6.3 工业化对不同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
6.3.1 工业化发展占用资源并阻碍粮食生产 |
6.3.2 粮食主产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弱,阻碍了粮食生产发展 |
6.3.3 "地区利益剪刀差"阻碍了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 |
6.4 工业化对典型地区—广东省粮食安全的影响 |
6.4.1 广东省工业化发展的概况 |
6.4.2 广东省工业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情况分析 |
6.4.3 在工业化进程中广东省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 |
7.1 政策建议 |
7.1.1 工业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
7.1.2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粮食转化率 |
7.1.3 加强节粮建设,倡导适度消费 |
7.1.4 多渠道发展生物质能源 |
7.1.5 科学规划,缓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用地紧张的矛盾 |
7.1.6 推进土地规模经营 |
7.1.7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7.1.8 加快提升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程度 |
7.1.9 建立健全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 |
7.1.10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7.2.1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今年提供商品粮1150万吨(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演变及其现状分析[D]. 李晨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3]“现代农业”绘就北大荒新华章[J]. 隋安辉,杜金莹,李逢时. 奋斗, 2018(24)
- [4]商品粮主产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对策研究[D]. 佐赫.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5]中国东北粳稻供需及产业经营状况研究[D]. 王晓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6]在首都地区发展咨询会上的讲话[A]. 夏日. 《鄂尔多斯学研究成果丛书》我眼中的鄂尔多斯现象, 2012
- [7]在希望的田野上——吉林省“三农”工作交响曲[J]. 李平,张景成,艾杰,李文. 新长征(党建版), 2012(04)
- [8]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D]. 朱珏. 浙江大学, 2012(05)
- [9]土地制度变迁视野下的哈萨克牧区社会 ——以新疆新源县为例[D]. 刘鑫渝. 吉林大学, 2011(08)
- [10]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曾靖.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