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生命第六要素——甲壳素(论文文献综述)
康雨[1](2021)在《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含氮碱性聚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促渗透性、抗菌性等独特的生理功能,是生物医用材料的一种理想原料。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与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与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规律,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将为具有优异性能的壳聚糖基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本论文从壳聚糖链结构的准确表征出发,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季铵盐,并研究其与多种不同模型生物膜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对彼此构象和形态结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体积排除色谱和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AF4-MALLS)方法表征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壳聚糖样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和链构象。详细研究了各种实验条件,如流动相组成、聚合物浓度、流动相流速和色谱柱特性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壳聚糖的SEC实验必须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加入足够的盐以避免壳聚糖在色谱柱上吸附的影响(盐浓度cs>200 mM);壳聚糖样品的浓度必须在足够低的稀溶液范围内(0.125~0.25 mg/mL)以避免在色谱柱中出现超载现象;流动相流速必须足够低以避免色谱模式发生转变。阐明了高分子量壳聚糖样品在高流速下的滞后流出行为,是壳聚糖链在流经色谱柱时发生的线团一伸展构象转变所引起的色谱模式从SEC到障碍色谱的转变造成的。壳聚糖链在200mM醋酸缓冲溶液(pH=4.5)中的持续长度Lp=10 nm,具有半刚性链结构。AF4避免了壳聚糖样品在SEC色谱柱中存在的吸附和分子链降解甚至变形的难题,可在很宽的盐浓度范围内研究壳聚糖链在醋酸缓冲溶液中的构象和持续长度。结果表明:壳聚糖链的持续长度Lp与德拜长度K-1成线性关系:Lp(nm)=4.1K-1+7.7,随着盐浓度从1.25mM增至800mM,壳聚糖的Lp从45 nm减小至9nm,其固有的持续长度Lp,0=7.7 nm。2、利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了 3个不同分子量的N,N,N-三甲基壳聚糖(TMC)样品,季铵化程度在70~82%之间,分子量在29~136 kg/mol之间。TMC链在200 mM醋酸缓冲溶液(pH=4.5)中呈现无规线团构象,持续长度Lp约为3.2 nm,小于壳聚糖样品的Lp,这是由于氨基上甲基的引入,增大了侧基体积,破坏了壳聚糖分子链内的氢键,导致分子链的柔顺性增加。TM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优异的抗菌效果,抑菌率几乎接近100%。3、由电中性的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OPC)与带负电的二油酰磷脂酰甘油(DOPG),通过挤出法成功制备了不同负电含量的DOPG/DOPC脂质体,并利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和Zeta电位仪进行表征。确定了利用AF4-MALLS分离表征脂质体的最佳条件:浓度为0.2 mg/mL,进样量为50 μL,淋洗阶段流速程序:平行流道流速一直保持为0.5 mL/min,交叉流采取指数衰减在20分钟内从1.0 mL/min降至0.1 mL/min。结果表明AF4-MALLS是一种分离表征脂质体的有效手段,得到了与DLS一致的结果。4、利用DLS和Zeta电位仪研究了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经TMC 95-5、95-50、95-200修饰的不同负电含量DOPG/DOPC脂质体的尺寸和电位的结果表明,TMC与低带电量(5%)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导致TMC修饰低带电量脂质体的尺寸几乎不变。TMC与高带电量脂质体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经TMC修饰后DOPG含量为20~40%脂质体的尺寸都有所增大,且随TMC/脂质体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大,直至出现聚集体。而带电量为10%的脂质体,经低分子量的TMC 95-5修饰后尺寸几乎不变,但经分子量较高的TMC95-50和95-200修饰后尺寸变大。因此,TMC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脂质体带负电量、TMC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利用AF4成功分离并表征TMC-脂质体复合物及其形成聚集体的尺寸分布,得到了与DLS一致的结果。5、利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TMC在带不同负电含量的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表面的吸附行为。发现不同分子量的TMC样品在DOPC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没有发生吸附,两者没有相互作用;但TMC在不同负电含量的DOPG/DOPC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吸附。TMC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随TMC分子量和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当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大于5~10%时,TMC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相互作用逐渐饱和而不再受支撑磷脂双分子层负电含量的影响。
张文昌[2](2020)在《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多种特性,用途十分广泛。然而,甲壳素中存在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具有致密的结晶结构和高度有序的三维网络,导致其难以溶解在一般的水性溶剂和有机溶剂中,加工十分困难。甲壳素的开发利用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本文以阿拉斯加雪蟹壳中提取的甲壳素为原料,通过超微碾磨处理破坏其结晶结构和分子间氢键,制备出各种结晶度的甲壳素。其中,经超微碾磨(转速为40 rpm,压力为501 N)处理60 min后得到的甲壳素的结晶度为8.39%,接近完全非晶化。这些结晶度降低的甲壳素在NaOH溶液中的溶解速率大幅提高,其中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仅需一个冻融循环就实现了 96.6%的溶解率。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甲壳素在超微碾磨过程中所受的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剪切力,是破坏甲壳素分子结构的主要力量,另一种是压揉力,可使甲壳素变形和重构,并使小颗粒甲壳素重新聚集在一起。这两种力优先破坏分子间较弱的力-氢键,从而破坏甲壳素分子间的网络结构,使甲壳素非晶化。甲壳素的非晶化降低了甲壳素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其溶解再成型制备各种功能化材料。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甲壳素的化学反应活性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重点研究了结晶度的变化对甲壳素酸降解,羧甲基化和脱乙酰反应的影响:(1)对不同结晶度的甲壳素进行降解,发现随着结晶度的降低,甲壳素的降解速率大幅提高,活化能大幅降低。原料甲壳素的降解活化能为218.710 kJ/mol,而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的降解活化能下降到114.781 kJ/mol。结晶度的降低不仅可以加速溶剂的渗透,增强糖苷键与氢离子的结合能力,而且可以降低形成碳正离子的空间阻力,从而有利于糖苷键的断裂。(2)甲壳素的羧甲基化反应同样受结晶度的影响,随着结晶度的降低,制备的羧甲基甲壳素的羧甲基化程度有所提高,而且羧甲基化取代位点的选择性增强,其中结晶度为8.39%的甲壳素在C6-OH位取代的羧甲基甲壳素含量是在C3-OH位取代的羧甲基甲壳素含量的2.89倍。(3)对不同结晶度的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反应,反应速率随甲壳素结晶度的降低而增大,反应活化能随结晶度的降低而大幅降低,原料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为58.216kJ/mol,而结晶度为8.3%的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降低至31.753kJ/mol,其原因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为SN2反应,结晶度的降低有利于NaOH分子向甲壳素分子链的渗透,同时降低乙酰基的脱落阻力,加速低分子电解质向溶液的扩散,减少溶剂化结构的形成。总之,甲壳素的非晶化有利于溶剂向甲壳素分子内的扩散,可以降低其各种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活性,在制备各种甲壳素衍生物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将甲壳素脱乙酰和羧甲基化改性后获得了水溶性良好的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与氧化透明质酸通过席夫碱反应制备出可注射水凝胶。水凝胶的凝胶时间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和氧化透明质酸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氧化透明质酸的氧化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当氧化透明质酸的氧化度为38.1%,浓度为4%,羧甲基壳聚糖的浓度为2%时,得到的水凝胶具有合适的凝胶时间(大约70 s)和机械强度(应变为80%时的压缩应力为76.0 kPa)。选择此水凝胶(OHA-2/CMCS)作为负载蓝莓花色苷(BA)的载体进行创面愈合实验。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负载BA的水凝胶(BA/OHA-2/CMCS)在前期能快速释放BA,为愈合初期的创面提供充足的BA,随后释放速度变慢并可持续至54 h左右,具有良好的控释效果。皮肤刺激实验显示负载各种浓度BA的水凝胶均未引起大鼠伤口出现红斑或水肿,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创面愈合实验表明,OHA/CMCS和BA/OHA/CMCS水凝胶能够显着促进创面愈合,促进上皮和组织再生。与OHA/CMCS水凝胶相比,BA/OHA-2/CMCS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促进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究水凝胶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发现OHA/CMCS水凝胶在创伤修复前期能够抑制iNOS蛋白生成,促进iL-10蛋白表达,维持伤口处较低水平的NO浓度,避免细胞损伤,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BA/OHA-2/CMCS 水凝胶可以显着上调VEGF、JAK2和iL-10蛋白的水平,抑制NF-κB和iNOS蛋白的表达,显着促进血管生成,抑制促炎因子表达,提高抗炎蛋白水平。在创伤修复中期,OHA-2/CMCS水凝胶表现出较强的促血管生成能力,而BA/OHA-2/CMCS水凝胶表现出更强的抗炎活性。以上结果表明,OHA-2/CMCS水凝胶及其用于负载活性物质的水凝胶是一类具有相当潜力的伤口敷料。
李雨霖,余炼,倪婕,姜毅,江虹锐,刘小玲[3](2020)在《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对虾加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加工下脚料也急剧增多,主要包括虾头、虾壳和虾尾,这些下脚料中有很大一部分未被利用导致了资源浪费。工厂一般采用化学法等较简易的方法提取甲壳素、蛋白质、虾青素和虾油,得率低、纯度不高、综合利用率较差,且由于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也易造成环境污染。近期的研究发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离子液体等新的提取工艺对虾加工下脚料中营养物质的方法,不仅更环保,还能提高得率和纯度以及避免活性物质的破坏和损失。本文针对对虾加工下脚料中营养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比较并分析了化学法、酶法等传统提取技术与微生物发酵法、离子液体法、超临界及亚临界等新的工艺技术的特点,并对其综合提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高效开发利用对虾的加工下脚料资源提供一定借鉴。
于彤彤[4](2019)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生物媒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艺术中,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已然成为一种不可规避的趋势。艺术家在新媒体环境下以生物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社会各界对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褒贬不一。现如今艺术的表达方式不仅局限于单一的形式和艺术本体,艺术作品更是离不开媒介的承载与观念的表达,媒介在艺术表达中占据了重要的角色地位。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对社会现实、人工与自然以及“生命”的关注和重新审视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热议的话题,以及艺术家重要的创作来源。以生物为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新媒体环境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多元化的拓展空间。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对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以生物为媒介的艺术作品进行思考,并且从中反思其现实意义,及对传统“生命”知识结构的重新认知与审视。全文共由五大章节组成,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简要介绍媒介在艺术中的重要性,生物媒介作为艺术创作新的媒介形式的缘起及笔者的界定,并且交代了生物媒介出现在当代艺术中的缘由及人类行为与生物的进化关系。第二章主要探讨生物界的共生现象及生物媒介所隐含“生命、生存、生长”的概念性问题,并且提出了“可生长”的设计理念。第三章重点在于分析生物媒介运用在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中的案例,探讨艺术家对生命知识结构新的认知方式及生物媒介多元化呈现的方式,并且体现出以生物为媒介艺术作品的跨学科性。第四章主要概述生物媒介涉及到的“后生命”领域,及以生物为媒介这种新的艺术媒介在进行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引发的一些争议问题,以及所遇到的道德伦理困境。最后对以生物为媒介的艺术形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李璐[5](2019)在《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规模化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业从古代以来就一直被各朝的统治者重视,到了近现代,国家领导人也没有放松过。中央“一号文件”自1982年开始连续五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此后,“一号文件”与“三农”问题便开始紧密地联系了起来,甚至成了“三农”的代名词。而我国的经济、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便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展形势喜人,已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军事强国。但纵观全局来看,农业却成为了我国发展的短板:规模不足、基础设施不配套、机械化水平不高、留不住人才也难以吸引人才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掣肘,阻碍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展与发展过程。假如不把农业这块短板补齐,我国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完整甚至是落后的。因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或地区如美国、欧洲等国家,其现代化是非常完整的现代化,并没有将农业的发展落在后面,这些无一不在农业上花了大量的精力与政策来进行扶持与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均衡发展,“三农”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我国的社会才算整体上实现了现代化。潜江市的小龙虾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上非常具有代表性,该市能够将小龙虾产业在十几年内,从单纯的养殖到后来的餐饮,再到加工、出口、与文化相结合的全方位发展、跨产业带动全局发展,其过程不可不谓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一个典范。因此,研究潜江市的小龙虾产业规模化的路径,对我国其他农业产业的现代化道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全国的小龙虾产业出发,透过全国小龙虾产业的概况分析出潜江小龙虾的产业发展情况在全国所占的地位,从而得出研究潜江小龙虾产业的意义。在内容上,主要研究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产业,其路径选择情况,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郭平强[6](2018)在《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壳寡糖是由壳聚糖通过降解而得到的一种易溶于水、功能更为强大的、生物活性更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其功效是壳聚糖的数十倍,具有包括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保肝护肝、抗肿瘤和改善心肺功能等作用。方法:本文利用酶法制备壳寡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法优化,确定最适酶解用酶及酶解条件;选用果胶酶进行降解壳聚糖,经过膜分离及喷雾干燥制备得到小于3000 Da的壳寡糖;以分子量为1200 Da(聚合度约为6)的壳寡糖作为主要原料,并采用复方设计,研制出两种壳寡糖胶囊(A和B),并进行功能评价。结论如下:果胶酶对壳聚糖的降解效果优于纤维素酶和壳聚糖酶;选用果胶酶进行壳寡糖的制备,最终得到分子量为1907 Da的壳寡糖。壳寡糖胶囊(A)的功能评价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中,高剂量组的吞噬指数显着性高于对照组,说明壳寡糖胶囊(A)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鼠碳廓清能力;小鼠耳肿胀实验中,中、高剂量组耳肿胀程度显着高于对照组,说明壳寡糖胶囊(A)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耳肿胀实验结果阳性;体液免疫-血清溶血素实验中,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抗体积数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组,表明壳寡糖胶囊(A)的小鼠血清溶血素实验结果阳性。结论:壳寡糖胶囊(A)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壳寡糖胶囊(B)的功能评价实验:大鼠血清中TC检测结果显示,三个剂量组的TC与高脂对照组的TC相比,均有显着性降低,表明壳寡糖胶囊(B)辅助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结果阳性;大鼠血清中TG检测结果显示,与高脂对照组的TG相比,低、高剂量组的TG含量均有显着性降低,表明壳寡复合糖胶囊(B)辅助降低血清甘油三酯结果阳性;HDL-C含量检测显示,三个剂量组的HDL-C含量均比高脂对照组高,且中剂量组的HDL-C水平显着高于高脂对照组。结论:壳寡糖胶囊(B)具有辅助降血脂功能。
本刊编辑部,郭燕茹,司慧,赵黎明[7](2017)在《神奇的甲壳素》文中研究说明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发现了甲壳素,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学界才开始进行大量研究。1991年欧美学术界相关研究专家提出,甲壳素类物质是继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甲壳素虽然被专家们赋予如此盛名,但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却是通过保健或减肥产品的广告来了解甲壳素的。那么,五彩光环之下的甲壳素到底是什么?为此,我们采访了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黎明教授,为大家解开甲壳素的奥秘。
陈思宇[8](2016)在《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提高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性能,本文设计了一种非离子体系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采用浸渍吸附法制备了载银甲壳素纤维。研究了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性能,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甲壳素纤维负载/吸附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方向。以丙烯酸甲酯、二乙醇胺和1,1,1-三羟甲基丙烷(TMP)为原料,合成了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HBP-OH),利用合成的HBP-OH制备了一种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采用UV-vis、DLS和T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银溶液具有良好分散性和均匀性,纳米银平均粒径约为15 nm,且符合非离子体系纳米银溶液的ζ电位变化规律。研究了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耐化学性、耐温性及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对E.coli和S.aureus均具有显着的抗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均约为4 mg/L。采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性能并探讨了吸附机理。最优吸附工艺为:纳米银溶液浓度为80 mg/L,浸渍温度为90℃,浸渍时间为120 min。当纳米银溶液浓度为80 mg/L时,甲壳素纤维对纳米银的吸附量高达3390 mg/kg。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具有较强吸附性能的吸附机理在于两方面:静电吸附作用和氢键缔合作用。采用SEM、XRD、XPS、FTIR对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微观形貌、表面元素成分以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载银甲壳素纤维(织物)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和透气性能。结果表明,载银甲壳素纤维表面负载的纳米颗粒为单质银,且未被氧化,甲壳素纤维的化学性质也未发生改变;载银甲壳素纤维具备了优异的抗菌性能;经纳米银处理后,甲壳素织物断裂强力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甲壳素织物良好的透气性能并未受到影响。
刘婉[9](2015)在《甲壳素纤维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甲壳素纤维的结构、性能、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甲壳素纤维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其原料来源于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抗菌性和透气性,其废弃物可自然降解,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张正华[10](2015)在《基于全养生理念对服饰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在导师全养生理念指导下,通过搜集服饰、面料与健康的相关文献资料以及用网上问卷形式和采访形式得到人们对服饰和面料功能的认识以及他们着装的习惯,以中医养生理论加以分析,指导人们怎样理解服饰养生的理念,构建服饰-健康“衣养”体系,提倡“衣养”养生,即通过合理选用服饰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方法收集服饰面料与健康相关的文献资料,从服饰文化、现代服饰面料的发展等不同角度,利用中医理论,如天人相应、五行学说等,整理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人群的服饰健康资料,并归纳总结。设计一份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信息(性别、年龄、工作环境等一般情况);面料信息(喜欢哪种面料,对面料功能的认识);服饰品质与安全的问题信息(缩水、脱色、变形、安全性、化学污染、重金属残留等);以何种条件选择服饰(调查人们购买服饰时是否考虑到健康因素):习惯穿着的服饰(超短衫/裤、紧身时尚、低胸无领、较为暴露、传统、宽松等)。设计空调病症状分级量化观察表,用于职业出租车司机对空调综合症症状分级量化。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人们对服饰的使用安全性,化学物质污染及重金属残留的隐患认识,现代人着装与某些疾病的关系(如空调病、妇科病);现代人对服饰与健康关系了解的现状等内容。结果1.古今中外有很多文献资料表明服饰与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不同特色的服装,与所处的环境、气候因素有关;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在服饰及服饰面料的选择也不同;不同颜色的服饰也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可用于辅助调节情志。2.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选择服饰是以时尚(34%)、合身(30%)、颜色(20%)为首选要素,而不是从是否适合自己的健康因素来考虑;仅有少部分人会考虑到面料(10%)、保健作用(4.9%)的因素。3.调查研究发现,职业司机常见的空调病症状:倦怠乏力、头痛、咽喉干燥、鼻塞流涕、腰膝酸痛、肩肘关节痛等,可通过改变着装方式来改善(P<0.05)。总体症状改善有效率达21.73%。其中改善最明显的症状是鼻塞流涕,有效率可达44.52%。4.调查研究发现,很多患有妇科病的女性在着装方面存在误区,在调查的452名妇科病患者中,习惯穿着短衣短裤、紧身衣裤、暴露较多服饰(如露脐装)以及无领服饰的人占到82%;而习惯穿着舒适合身及宽松衣服的仅有18%。5.在文献研究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全养生理念为指导,对健康着装进行总结,提出构建服饰-健康“衣养”体系的思路。结论服饰与健康的关系不容忽视,人们的“衣养”观念有待加强,构建服饰-健康“衣养”体系极其重要。服饰不仅只是用来御寒、遮羞或好看美观,更重要的是运用适合的面料制作适时、合身的衣服,除可达到护体、保暖、御寒、透气散热、吸湿保湿等功能外,还要有预防疾病及治疗功能。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也提示:人们不要被服饰表面的美所蒙蔽,必须深层次了解服饰的安全和隐患,树立正确的着衣观念,不合适、不合身、不合时的服饰的确会造成人身健康的损害,明确地道出“衣养”的重要性。
二、人体生命第六要素——甲壳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生命第六要素——甲壳素(论文提纲范文)
(1)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1.1 壳聚糖的结构与特性 |
1.1.2 壳聚糖衍生物 |
1.2 模型生物膜 |
1.2.1 脂质体 |
1.2.2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 |
1.3 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 |
1.3.1 壳聚糖与脂质体的相互作用 |
1.3.2 壳聚糖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 |
1.4 主要研究方法 |
1.4.1 体积排除色谱(SEC) |
1.4.2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AF4) |
1.4.3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二章 壳聚糖的分子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 |
2.2.2 脱乙酰度的测定 |
2.2.3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
2.2.4 折光指数增量的测定 |
2.2.5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
2.3.2 壳聚糖的折光指数增量 |
2.3.3 体积排除色谱表征壳聚糖的链构象 |
2.3.3.1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影响 |
2.3.3.2 进样浓度和体积的影响 |
2.3.3.3 流动相流速的影响 |
2.3.3.4 SEC-SC色谱模式转变 |
2.3.3.5 壳聚糖的分子量和链构象 |
2.3.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表征壳聚糖的链构象 |
2.4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 |
3.2.2 二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2.3 三甲基壳聚糖的制备 |
3.2.4 红外光谱(FT-IR) |
3.2.5 核磁共振波谱(NMR) |
3.2.6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
3.2.7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
3.2.8 壳聚糖季铵盐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
3.2.9 抗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壳聚糖季铵盐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壳聚糖季铵盐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
3.3.3 壳聚糖季铵盐的分子量和链构象 |
3.3.4 抗菌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 |
4.2.2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
4.2.3 脂质体囊泡的尺寸和电位的测定 |
4.2.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脂质体囊泡的尺寸和电位 |
4.3.2 AF4-MALLS联用分离和表征脂质体囊泡 |
4.3.2.1 进样量的影响 |
4.3.2.2 交叉流流速的影响 |
4.3.2.3 交叉流衰减时长的影响 |
4.3.2.4 平行流道流速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 |
5.2.2 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
5.2.3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制备 |
5.2.4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
5.2.5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的粒径和电位 |
5.3.2 AF4-MALLS分离表征壳聚糖季铵盐与脂质体囊泡复合物 |
5.4 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季铵盐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相互作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原料 |
6.2.2 仪器 |
6.2.3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制备 |
6.2.4 壳聚糖季铵盐在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吸附行为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的制备 |
6.3.2 壳聚糖季铵盐在支撑磷脂双分子层上的吸附行为 |
6.3.3 壳聚糖季铵盐与支撑磷脂双分子层相互作用的机理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第七章 聚乙烯醇的链结构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原料 |
7.2.2 醇解度的测定 |
7.2.3 体积排除色谱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 |
7.2.4 非对称流场流分离与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AF4-MALLS)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PVA的醇解度 |
7.3.2 醇解度对利用SEC和AF4表征PVA的影响 |
7.3.3 PVA从SEC色谱柱解吸附的动力学 |
7.4 小结 |
附录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甲壳素简介 |
1.2.1 甲壳素的来源 |
1.2.2 甲壳素的结构 |
1.2.3 甲壳素的性质 |
1.3 甲壳素的应用 |
1.3.1 甲壳素溶解再成型 |
1.3.2 甲壳素的降解 |
1.3.3 甲壳素的改性 |
1.4 甲壳素的非晶化方法 |
1.4.1 碱冻处理固态甲壳素 |
1.4.2 蒸汽爆破处理 |
1.4.3 球磨法 |
1.4.4 超声处理法 |
1.4.5 超微碾磨处理 |
1.5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甲壳素的超微碾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及试剂 |
2.2.2 非晶化甲壳素的制备 |
2.2.3 非晶化甲壳素的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碾磨压力对甲壳素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影响 |
2.3.2 碾磨转速对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影响 |
2.3.3 甲壳素的粒径、比表面积和分子量 |
2.3.4 甲壳素的微观结构形态 |
2.3.5 通过FTIR、XRD和TG-DSC表征甲壳素微观结构 |
2.3.6 溶解性表征 |
2.3.7 超微碾磨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晶度对甲壳素降解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及试剂 |
3.2.2 甲壳素的降解 |
3.2.3 甲壳素降解产物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甲壳素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
3.3.3 甲壳素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
3.3.4 甲壳素的酸降解活化能计算 |
3.3.5 甲壳素的酸降解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晶度对羧甲基甲壳素制备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试剂 |
4.2.2 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 |
4.2.3 羧甲基甲壳素的表征 |
4.2.4 羧甲基甲壳素的pH敏感性和温度敏感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羧甲基甲壳素的制备 |
4.3.2 羧甲基甲壳素的结构表征 |
4.3.3 羧甲基甲壳素的pH/温度双重敏感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晶度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 |
5.2.3 脱乙酰度的测定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壳素的脱乙酰反应 |
5.3.2 甲壳素脱乙酰反应动力学 |
5.3.3 不同结晶度甲壳素的脱乙酰活化能 |
5.3.4 结晶度对甲壳素脱乙酰反应的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甲壳素基材料制备水凝胶用于伤口愈合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材料与试剂 |
6.2.2 羧甲基壳聚糖的制备和表征 |
6.2.3 氧化透明质酸的制备和表征 |
6.2.4 OHA/CMCS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6.2.5 负载蓝莓花色苷的水凝胶(BA/OHA/CMCS)的制备与表征 |
6.2.6 形态学和溶胀行为表征 |
6.2.7 流变学表征 |
6.2.8 水凝胶的体外降解 |
6.2.9 皮肤刺激试验 |
6.2.10 体内伤口愈合 |
6.2.11 组织学分析 |
6.2.12 Western Blot法测定皮肤组织中蛋白表达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羧甲基壳聚糖的表征 |
6.3.2 氧化透明质酸的表征 |
6.3.3 OHA/CMCS水凝胶的表征 |
6.3.4 BA/OHA-2/CMCS水凝胶的表征 |
6.3.5 BA/OHA-2/CMCS水凝胶中BA的释放情况 |
6.3.6 皮肤刺激评价 |
6.3.7 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
6.3.8 组织形态学分析及基因表达 |
6.3.9 BA/OHA-2/CMCS水凝胶的促伤口愈合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壳素 |
1.1 概述 |
1.2 提取方法 |
1.2.1 酸碱法 |
1.2.2 酶解法 |
1.2.3 微生物发酵法 |
1.2.4 离子液体法 |
2 蛋白质 |
2.1 概述 |
2.2 提取方法 |
2.2.1 碱法 |
2.2.2 酶法 |
2.2.3 微生物发酵法 |
3 虾青素 |
3.1 概述 |
3.2 提取方法 |
3.2.1 碱法 |
3.2.2 溶剂萃取法 |
3.2.3 酶法 |
3.2.4 超临界CO2萃取法 |
3.2.5 离子液体-盐双水相萃取 |
4 脂肪 |
4.1 概述 |
4.2 提取方法 |
4.2.1 溶剂萃取法 |
4.2.2 酶辅助法 |
4.2.3 超临界CO2萃取法 |
4.2.4 亚临界萃取法 |
5 结语 |
(4)新媒体语境下的生物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二章 艺术的新媒介——生物媒介 |
2.1 生物媒介的来源与界定 |
2.2 自然生物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先知 |
第三章 新媒体语境下生物媒介的拓展与延伸 |
3.1 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生物媒介的生命形式体现 |
3.2 共生概念下的生物媒介 |
3.3 生物媒介形成的新设计形式 |
第四章 生物媒介的跨界性多元化体现 |
4.1 生物媒介——细菌在服装领域的体现 |
4.2 生物媒介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形式体现 |
4.3 生物媒介中的材料生态系统 |
4.4 混合生物装置——生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
4.5 倾听湿件艺术中生物媒介的声音 |
第五章 “后生命”概念下的生物媒介 |
5.1 “后生命”的提出 |
5.1.1 “后生命”的内容解析 |
5.1.2 “后人类”的生物界定 |
5.1.3 合成生物与“第二自然” |
5.2 以生物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在后生命中的形式表现 |
5.3 以生物为媒介的新媒体艺术面临的伦理困境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作品集 |
(5)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规模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相关理论 |
(一)规模经济理论 |
(二)农业规模化经营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规模化经营的研究 |
(二)关于农业产业规模化的研究 |
(三)关于小龙虾产业的研究 |
第三章 小龙虾产业总体情况 |
一、全国小龙虾产业总体情况 |
(一)产值情况 |
(二)养殖生产情况 |
二、潜江小龙虾产业总体情况 |
(一)产值情况 |
(二)养殖生产情况 |
(三)潜江小龙虾产业特征总结 |
第四章 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
一、小龙虾在潜江的传入:庄稼之害 |
二、发展初期: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 |
三、繁育困境及破解:从自然繁育到人工繁育 |
四、发展高峰:从“一虾两吃”到“一虾多用” |
第五章 潜江小龙虾产业规模化路径 |
一、生产规模的扩大 |
(一)生产组织模式变化 |
(二)生产技术模式变化 |
二、销售规模的扩大 |
(一)餐馆市场打开销售渠道 |
(二)现代物流和电商齐发力 |
三、产品深化 |
(一)甲壳素精深加工技术 |
(二)加工发展及疫病防控 |
四、政府扶持 |
(一)政策扶持 |
(二)举办节会在全国扩大影响 |
第六章 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一、存在问题 |
(一)品质和标准问题 |
(二)品牌问题 |
(三)组织化问题 |
(四)生产技术问题 |
(五)加工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
(六)消费者偏好问题 |
二、政策建议 |
(一)源头把控,确保小龙虾品质 |
(二)政府牵头,制定统一的生产标准 |
(三)提高组织化程度 |
(四)防微杜渐,及时更新和普及生产技术 |
(五)深度研发,普及推广加工技术 |
(六)稳定消费,提高市场份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1 壳寡糖的简介 |
1.2 壳寡糖的制备 |
1.2.1 化学法降解 |
1.2.2 物理降解法 |
1.2.3 生物酶法降解 |
1.3 壳寡糖生物学活性 |
1.3.1 抗氧化 |
1.3.2 抑菌 |
1.3.3 抗肿瘤、增强免疫力 |
1.3.4 抗炎 |
1.3.5 调节血脂和血糖 |
1.4 壳寡糖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 |
1.5.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2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酶法制备壳寡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酶法制备壳寡糖单因素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方法 |
1.3.1 酶的选择 |
1.3.2 DNS法测定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1.3.3 三种酶的酶活力测定 |
1.3.4 酶法制备壳寡糖条件的确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氨基葡萄糖标准曲线 |
2.2 三种酶酶活力 |
2.3 三种酶的最适酶解条件的确定 |
2.3.1 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2 壳聚糖浓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3 加酶量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4 酶解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2.3.5 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
3 小结 |
第二节 正交法优化酶解工艺及壳寡糖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正交试验设计 |
1.4 壳寡糖分离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果胶酶正交结果 |
2.2 纤维素酶正交结果 |
2.3 壳聚糖酶正交结果 |
2.4 复合酶正交结果 |
2.5 壳寡糖数均分子量检测 |
3 小结 |
第二章 壳寡糖胶囊(A)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1.1 实验材料 |
1.1.2 仪器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受试物 |
2.2 分组 |
2.3 灌胃溶液 |
2.4 灌胃剂量与体积 |
2.5 小鼠碳廓清能力 |
2.5.1 实验原理 |
2.5.2 实验步骤 |
2.6 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
2.6.1 实验原理 |
2.6.2 实验步骤 |
2.7 小鼠血清溶血素(血凝法) |
2.7.1 实验原理 |
2.7.2 实验步骤 |
2.7.3 凝集反应 |
3 结果和分析 |
3.1 小鼠碳廓清能力 |
3.2 迟发型变态超敏反应 |
3.2.1 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
3.2.2 迟发型超敏反应 |
3.3 小鼠血清溶血素(血凝法)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第三章 壳寡糖胶囊(B)辅助降血脂功能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原理 |
1.3.2 分组 |
1.3.3 饲料 |
1.3.4 受试物与剂量选择 |
1.3.5 受试样品与给药时间 |
1.3.6 实验步骤 |
1.4 TC、TG、HDL-C检测原理 |
1.4.1 大鼠血清TC检测原理 |
1.4.2 大鼠血清TG检测原理 |
1.4.3 大鼠血清HDL-C检测原理 |
1.5 TC、TG、HDL-C含量检测 |
1.5.1 TC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1.5.2 TG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1.5.3 HDL-C含量测定加样操作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模型建立判定 |
2.2 体重 |
2.3 血清总胆固醇检测 |
2.4 血清甘油三脂检测 |
2.5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甲壳素纤维 |
1.1.1 甲壳素纤维的来源 |
1.1.2 甲壳素纤维的国内外发展情况 |
1.1.3 甲壳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1.1.4 甲壳素纤维的应用 |
1.2 纳米银溶液体系 |
1.2.1 纳米银溶液体系概述 |
1.2.2 不同电荷体系纳米银溶液的研究现状 |
1.2.3 不同电荷体系纳米银溶液的比较 |
1.2.4 纳米银溶液体系的研究方向 |
1.3 载银纤维的研究现状 |
1.3.1 载银纤维的制备方法 |
1.3.2 载银纤维的应用 |
1.4 超支化聚合物 |
1.4.1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 |
1.4.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4.3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4.4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的结构与性能 |
1.4.5 端羟基超支化聚(胺-酯)制备纳米银粒子 |
1.5 本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合成及其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B2单体和HBP-OH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HBP-OH的溶解性能分析 |
2.3.3 HBP-OH的凝胶色谱分析 |
2.3.4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
2.3.5 纳米银溶液的 ζ 电位测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的性能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的耐化学性分析 |
3.3.2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的耐温性分析 |
3.3.3 羟基功能化纳米银溶液的抗菌性分析 |
3.3.4 纤维材料对纳米银溶液吸附能力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制备 |
4.3.2 纳米银溶液定量测定方法的确定 |
4.3.3 纳米银溶液浓度对甲壳素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4 浸渍温度对甲壳素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
4.3.5 浸渍时间对甲壳素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甲壳素纤维对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吸附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吸附机理分析 |
5.3.2 甲壳素纤维对纳米银的吸附动力学 |
5.3.3 甲壳素纤维对纳米银的吸附等温线 |
5.3.4 甲壳素纤维对纳米银的吸附热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测试与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纵向微观形貌分析 |
6.3.2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X射线衍射分析 |
6.3.3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 |
6.3.4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6.3.5 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性能分析 |
6.3.6 甲壳素织物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甲壳素织物的透气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甲壳素纤维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甲壳素 |
2甲壳素纤维性能 |
2.1纤维形态结构[8] |
2.2纤维性能 |
2.2.1物理机械性能 |
2.2.2卷曲性能 |
2.2.3吸湿保湿性 |
2.2.4抗菌性 |
2.2.5生物活性和相容性 |
2.2.6生物降解性 |
3甲壳素纤维的应用和产品开发 |
3.1加工和制备 |
3.2应用及产品开发 |
4结语 |
(10)基于全养生理念对服饰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章 服饰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服饰纺织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服饰文化的内涵 |
三、西方服饰的发展概况 |
四、地理环境与服饰的发展 |
五、服饰与健康的关系 |
第二章 服饰养生中的天人相应理念 |
一、顺四时的着装特点 |
二、不同地域的着装特点 |
第三章 服饰颜色与疾病及情志的关系 |
一、服饰颜色的概述 |
二、服饰颜色与中医五色病的调节 |
三、服色对情志病的调节 |
第四章 服饰面料的研究进展 |
一、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的面料 |
二、以动物纤维为来源的面料 |
三、以化学纤维为来源的面料 |
四、新型面料 |
第五章 合理运用面料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
一、不同肤质的服饰选料 |
二、不同季节的服饰选料 |
第六章 残留在纺织品中的有害物质 |
一、纺织品有毒物质的来源 |
二、纺织品中有害重金属残留 |
三、纺织品服装中对有害物质的规定 |
第二部分 服饰与健康相关关系的调查研究 |
第一章 本课题研究方案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内容 |
三、创新性 |
第二章 人们对服饰与健康关系认知度的调查研究 |
一、调查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二、一般性资料 |
三、人们对面料的认识情况调查 |
四、人们对服饰与健康关系认知的调查 |
第三章 服饰与空调综合症的相关调查研究 |
一、资料来源、录用标准及方法 |
二、一般性资料 |
三、着装变换前后症状分级量化及改善状况 |
四、症状改善判定 |
五、小结 |
第四章 服饰与妇科疾病的相关调查研究 |
一、调查情况 |
二、服装与妇科病的关系 |
三、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着装与健康的关系 |
一、时令误区与隐患 |
二、人为因素的误区与隐患 |
第二章 依据文献及调查总结健康着装的要点 |
一、合宜 |
二、生态 |
第三章 依据高科技开发、研制利于健康的服饰 |
一、中草药保健服饰 |
二、防紫外线服饰 |
三、防辐射服饰 |
四、抑菌保健服饰 |
第四章 全养生指导下建立服饰-健康“衣养”体系的构想 |
一、全养生理念为服饰-健康“衣养”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
二、建立服饰-健康“衣养”体系的构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人体生命第六要素——甲壳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壳聚糖与模型生物膜的相互作用[D]. 康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基于超微碾磨诱导的甲壳素非晶化及其应用研究[D]. 张文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对虾加工下脚料的综合提取技术研究进展[J]. 李雨霖,余炼,倪婕,姜毅,江虹锐,刘小玲. 食品工业科技, 2020(23)
- [4]新媒体语境下的生物媒介研究[D]. 于彤彤.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5]湖北潜江小龙虾产业规模化路径研究[D]. 李璐.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6]酶法制备壳寡糖及其保健食品的功能研究[D]. 郭平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5)
- [7]神奇的甲壳素[J]. 本刊编辑部,郭燕茹,司慧,赵黎明. 食品与生活, 2017(10)
- [8]羟基功能化纳米银的制备及其载银甲壳素纤维的性能研究[D]. 陈思宇. 苏州大学, 2016(01)
- [9]甲壳素纤维及其应用[J]. 刘婉. 纺织科技进展, 2015(03)
- [10]基于全养生理念对服饰与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D]. 张正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