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开发中教育优先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徐曼[1](2021)在《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问题在21世纪伊始就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以及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使该地区凸显出的经济价值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对北极地区巨大经济潜力和地缘政治地位的再认识使环北极国家和域外国家开始围绕北极发展勾织蓝图。在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北极地区的发展是环北极国家整体实力的综合表现,国家能否采用合理开发政策来适应经济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本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是北极开发的关键问题。俄罗斯作为北极地区面积最大、拥有最长海岸线的国家,在北极开发问题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出台了积极的开发政策,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实际上,俄罗斯北极开发在21世纪初的酝酿阶段到至今的强化运行阶段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试图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极开发进行宏观性研究以窥探其开发路线与逻辑,并将重点放在21世纪以来的开发政策,主要研究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发以及“支撑区”建设领域。本文以要素禀赋、“增长极”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俄罗斯北极地区十多年的开发演变进行归纳与剖析。本文发现,俄罗斯北极开发是在北极战略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实质上是安全与发展两大主题,两者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其中,北极地区核战略威慑的军事安全、北极大陆架划分的领土安全、北方航道通行控制的航道安全、自然资源开采的能源安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社会安全以及对气候环境进行保护的生态安全,都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这种战略逻辑下,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路径主要表现在开发动因和现实目标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态以及安全的政策实施。在这一路径下,俄罗斯北极开发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由笼统向重点领域展开、开发范围由宽泛向某些具体项目展开,开发方式由粗放向可持续发展展开,开发措施由单边管控向寻求国际合作展开。目前,北极开发的某些领域向良好的态势发展。21世纪以来,俄罗斯联邦在采取投资和税收等优惠经济政策,数字化医疗、住房安置和教育等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生态监控、消除积累污染物和保护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等环境保护政策以及强化军事力量部署和应对开发中的紧急事故等地区安全政策的背景下,对北方航道通行、油气资源开采以及“支撑区”建设三个方面采取了既具共性也具特性的领域开发。共性主要体现在,首先,三个领域的开发与本国经济水平、世界格局和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相关,经济的繁荣程度决定着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其次,由于北方航道运输的主要货物集中在能源资源领域,能源资源开采程度以及“支撑区”项目建设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航道通行的效率,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特性则主要表现在,航道通行、油气开采和支撑区建设的模式、方向和评估的方法完全不同。首先,在开发模式和方向上,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俄罗斯对航道进行了管理框架的构建、通航法律制度的规范以及发展一切与运行相关的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支持。利用资源禀赋的特点对北极地区陆上和大陆架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总结了油气综合体战略管理模式和国际勘探开发模式,并探究油气未来发展的方向。运用增长极理论方法继续对推进北方海航道建设和能源资源开发两个战略目标而规划出的重点建设区域,虽然区域轮廓模糊,但也是旨在实现俄罗斯北极战略利益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前瞻区域;其次,在评价方法上,北方航道采用了总货物运输量、过境货物运输量及货物、重要港口货运量以及破冰船运行时给俄罗斯带来的经济收入分析了航道的利用率。油气资源开发从北极地区资源开采所占份额、开采量、对主要合作伙伴国的运输量以及促进本国技术和设备进口替代化的角度分析开采效率。因“支撑区”概念落实较晚,仅取得了一些效果,而它是以总体规划的实施阶段和项目开发进程以及是否建立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产业集聚为评判标准。通过对航道、油气和支撑区建设三个层面的开发过程和成效分析,俄罗斯北极的主要开发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与取得的成果相比,实际上面临的阻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主要由整体上存在的短时间难以解决或调和的矛盾以及各领域在开发中面临的问题所组成。从整体来看,国际经济制裁的延长、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投资环境的持续恶劣、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减少、爆发地区冲突的预期以及生态环境的脆弱,这些都加大了俄罗斯北极开发难度,影响了北极开发进程。从重要领域来看,在航道通行方面,国际航运业危机、油气价格下跌、与传统航线的竞争以及气候条件的恶劣等降低了北极航道通行的红利;在油气资源开采方面,油气项目开采风险高以及俄联邦为保障能源安全而限制国内外企业参与油气使原本规划好的项目举步维艰;在“支撑区”建设方面,俄联邦对各支撑区投入的融资结构差距大、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难度大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距太大使“支撑区”难以均衡发展。俄罗斯北极地区开发对本国经济的重要作用为其他国家发展进行北极活动提供了依据,为了最大限度地营造有利于北极开发的国际环境和氛围,俄罗斯以和平、开放的姿态加强同北极域内外国家的合作,可以说,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效果和克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合作的发展。但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与美欧开发合作的项目或推迟或停滞。在此情况下,中俄北极合作存在着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实现全方位战略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的必要性,虽然两国合作存在一定的制约,但从长远来看,中俄北极合作不仅有利于成为两国关系中合作的新亮点,更有助于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时,树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大国典范。
胡鹏[2](2020)在《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的不断深化、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现实重任、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人才的强劲需求与现实的人才瓶颈,使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民族地区,这一工作的急迫性、重要性更为突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恩施州茶产业研究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倍受党和国家特别关注的地区。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恩施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恩施茶产业历史悠久,具有自然环境好、茶叶自然品质优异、茶叶天然含硒量高和茶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是恩施州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体力农业,需要新型的知识、智力人才作支持。而与此同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整体还比较薄弱,极大制约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全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是关键,否则茶产业发展就难以成功,难以为继,进而地方农业振兴、乡村振兴,就无法顺利推进。因此,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对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农业、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发展,恩施州茶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主体共分九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导论,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恩施州茶产业及人力资源发展概况,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从第四部分开始进入对主题的论述,结合恩施州茶产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提出创业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分析工具,并运用这个工具研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两个,一是工具创新。基于现实约束条件,提出创业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的分析工具,研究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特殊问题。二是观点创新。基于新的分析工具,重新审视人力资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整体战略,即整体强力超常规开发,创业人力资源与关联产业人力资源重点开发,基础人力资源整体协同开发,市场人力资源融合开发。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定量研究与微观分析方面。一是定量研究不足,对茶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的研究,缺少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影响了论文研究的精度与深度。二是微观分析不足,对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与中观层面,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的实际生产生活条件、发展需求调查了解不充分,提出的对策不够细致、不够精准。下一步针对这两个不足予以改进,一是充分运用计量分析的工具,在“显微镜”下精准观察分析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问题,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二是聚焦微观层面,进一步开展人力资源开发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实际状况与需求,精准出策。
韩联郡[3](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杨志勇[4](2015)在《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着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于1961年首次区分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把经济增长归功于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口质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他特别强调教育投资的收益比非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要高。这种收益我理解为既包含直接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包含人力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是间接的社会收益。尤其对相对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来讲,教育援助是人力资源开发重要的方式。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国国土面积超过60%为民族自治地方,从历史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显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就横向比较而言,大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即便是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总体较快,其人力资源的质量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为当今民族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为缩小差距,达到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其中对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应成为重点之一,我国对西藏、新疆、青海、云贵川等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区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教育援助政策。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是其内生力量,也关系到整个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繁荣与稳定,影响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速度,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需要通过必要的教育投资和教育资源科学配置来实现,因此对广大经济欠发达或者贫困的民族地区来讲,必要的教育援助是不可或缺的。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区,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一直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对新疆实行了一系列力度较大,时间较长的教育援助项目,影响着新疆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源开发,其中一些教育援疆项目已成为民族地区教育援助的典型。同时,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彝区的贫困问题也逐渐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其贫困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由于贫困而引发社会和经济问题也逐渐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西南彝族地区贫困的有效手段之一也应该是用教育援助来达到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的目的,从而促进其地区和民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以及相关理论的阐述,;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国外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情况;第三章对新疆与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情况作了阐述并进行了一定的对比;从第四章开始结合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特点,立足于现实,就教育援助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选题,对新疆和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别阐述和分析,在对西南彝区的阐述中以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典型。教育援疆的项目多,时间长,力度大,因此主要通过教育援疆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的阐述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彝区的相关情况进行阐述,并在该章最后一节作了一定的比较小结,第五章主要就两地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别的阐述,同样也在该章最后一节作了一定的比较小结;第六章对两地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相应思考和建议,并在该章最后部分根据两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相关的建议做出了一定的比较阐述;论文的最后一部分为结语与思考,对本研究做了一个总结和对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以及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期望。
乌拉尔·沙尔赛开[5](2014)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背景及目的在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如今,加快人力资本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中,人力资本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民族地区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加快形成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本。而人力资本不会自动产生和积累,更不会自动高效运转,产生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人力资本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中,必然经历人力资本运营过程,即人力资本投资、流动、配置和保护,每个环节都充满着不确定因素,它需要以人力资本运营观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较为充裕的物质资本,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远远滞后于物质资本的积累。支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本严重不足,直接导致经济的活力和持续快速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够强劲,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日趋扩大。从人力资本运营的全过程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短缺,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人力资本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本保护措施不到位,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缺乏各个领域的人力资本,大量劳动力失业,弱势群体增多,给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加快少数民族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才是缩小一切差距的根本,也是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维护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也只有促进人力资本运营,才能确保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二研究内容本文试图以人力资本运营的理论为指导,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和历史演变进行梳理。进一步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想、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同时也就本文所要说明的研究内容进行阐述。通过梳理相关国内外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理论的研究进展,并且对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本运营问题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并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意在提出本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运营的内涵和外延、人力资本运营主体、人力资本运营客体、人力资本运营机制和绩效评价的理论进行介绍。第三章,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首先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性,分别分析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的作用和影响。其次,通过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的特征试对少数民族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状况作一个历史回顾。分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和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四个阶段。最后,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进行梳理。第四章,少数民族地区以新疆为例人力资本运营运行状况,首先对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进行介绍,分别从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转变、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对内、对外贸易合作水平、社会事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其次,从人力资本总量、人力资本质量和人力资本结构等方面介绍了新疆人力资本基本状况。再次对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从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率方面来分析。然后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配置使用状况中通过调研数据来分析出新疆人力资本流失现状。最后对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和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论文的实证研究部分,意在充分结合宏微观数据,在已有研究的人力资本运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力资本运营进行绩效评价,分别从教育水平、研究与开发(R&D)水平、卫生支出水平、对外开放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稳定、民族文化七个方面,构成了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六章,论文的对策研究部分,意在基于新疆人力资本运营实证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目标,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张菁[6](2010)在《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多年来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不仅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经济发展程度较为成熟的中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并且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矿业势必成为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矿产资源开发所得利益的分配不均,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不明确,导致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比如,由于开发或治理不当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矿区居民获利甚少而生活困苦,各级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利益争斗等等。在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试从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特征(脆弱的地理环境特征、多民族的人文历史特征、以及发展落后的经济社会特征)出发,在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肯定矿产资源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政府、开发企业、矿区居民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探讨通过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使得矿产资源开发所得利益在各主体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在对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在进一步的开发中,解决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关系矛盾,最终实现和谐矿区的建设。本文的几点说明如下:一.在分析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问题时,考虑到了民族性这一特征,西部地区很多矿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一点有别于其他矿区,这一民族性的特征就决定了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对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习惯的尊重等问题。二.本文在分析矿产资源利益关系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贯穿全文,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一个纵向的关系,也就是代际间的矛盾关系,矿产资源是全人类的,不仅仅属于当代人,更属于后代,因此,要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有序开发并避免对矿区环境的污染而影响以后子孙万代的生存;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政府、企业、矿区居民之间的横向关系,当然之中还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区域关系,在开发中要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利益共享,进而构建和谐矿区。三.本文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资源开发与民族利益关系的和谐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07MZ019)的调查资料为基础,试从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结构关系的角度,‘即根据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关系以及分配矛盾,通过构建一种利益共享的框架,来解决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通过和谐矿区的建设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恩和特布沁[7](2010)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将围绕着人才竞争展开。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人才资源共同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宝库。少数民族人才是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人才的开发和培养相对滞后。建设一支素质高、规模大、结构合理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人成才、行行成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是民族地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也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在浩繁的人才资源开发及人才强国战略研究中,对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问题的研究还很薄弱,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西部地区人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或以某一具体民族地区为个案进行调查分析,而对于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方面具有广泛意义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理论支持。为此本文以人力资源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实施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归纳并梳理了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性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自己对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和培养的研究尽一己之薄力。第一章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介绍了文章的结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归纳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历史和现实。首先归纳总结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历史,梳理并分析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现状,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加快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第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首先,归纳总结了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的人才观以及对我国开发少数民族人才资源的指导意义。其次,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人才观及其对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贡献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总结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含义及内容,科学人才观与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和重要性。最后,归纳分析了国内外主要人力资本与人才资源开发的理论,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人才资源开发的积极经验以及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战略构想。实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战略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实施加快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当然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好人才开发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此外,“人人可以成才,行行可以成才”应该成为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价值取向和目标。第五章提出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首先,要创新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制度和机制,从而使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有制度保障和机制制约;其次,要优化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再次,确立了中国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目标,使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后,提出了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结语指出,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宏伟的战略规划,本文只是对该问题关注和研究的起始,接下来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将会继续关注并作进一步的研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的政治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加快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需要。只有在此基础上我国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实现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和谐、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艳霞[8](2009)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文中提出民族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都比较突出,农业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生活恶劣于全国水平。对于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闭塞、思想封闭、教育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本地劳动力市场发育落后、信息不对称、民族文化习惯制约等因素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体现出难度大、成本高、进展慢、收入低等限制。如何根据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高度欠发达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求一条能够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是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受到三大难点问题的困扰:一是“劳动力转移悖论”,即转移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不断流出,形成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转移越多,城乡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愈加扩大这一恶性循环。二是“城乡就业怪圈”,即在相对发达的工业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城乡预期收入差异使城镇就业概率越高,流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就越多,从而形成“城镇现代部门扩张得越快,就业机会创造得越多,失业率就越高”的怪圈。三是“异地转移难题”,即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各大中城市流动为主要途径,这一模式不仅带来“民工潮”等诸多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与劳动力自身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问题,也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等带来了一定隐患。本文认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具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宗教与文化拉力强大等特色,围绕上述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经济,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就近就地向旅游产业转移,实现“离业不离家”式的生产结构而非生活地域的转移,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和甚至解决上述“三大难题”:一是可以有效吸收民族地区高素质旅游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解决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失和农村产业空心化现象,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二是可以通过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消费吸引资金回流农村,从而实现资本积累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是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改变城乡收入预期差异,从而改善农村劳动力长期异地转移给城市社会、就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旅游经济是解决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最佳劳动力转移模式。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目的是分析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剩余劳动力转移、流动特征与影响因素、经济效益、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旅游经济发展对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若干重要影响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探讨通过发展旅游经济扩大西部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的途径。论文按照“文献综述”→“理论局限”→“模型修正”→“模式选择”→“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证。首先,论文在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地区当前劳动力转移中面临着若干重要理论局限和现实难题,必须探索一条适合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创新性转移模式。其次,论文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对经典“推-拉”模型、刘易斯模型、托达罗模型进行修正和重述,证明大力发展以旅游经济是有效解决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难题的重要有效途径。随后,论文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转移效应、现实障碍三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个案分析,并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旅游扶贫、社区参与、人才培训等多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李晓曼[9](2009)在《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除与大系统具有共同的特征、属性、层次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倘若在构建全国和谐社会系统中,只强调一般而忽视“特殊”,显然这一大系统仍然还不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系统。学术界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从经济学视角对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构建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论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出发,针对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区域经济差距、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根据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叉、制约以及协调促进的辩证关系,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分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就多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刘永弘[10](2007)在《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文中认为西部开发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本,确立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政府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进程中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社会舆论与价值导向,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整,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确保西部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二、西部开发中教育优先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中教育优先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北极地区开发的研究 |
1.2.2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总体研究 |
1.2.3 关于俄罗斯北极开发具体领域的研究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概念 |
2.1.1 北极地区范围及开发概念 |
2.1.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围 |
2.1.3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范畴 |
2.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动因 |
3.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历史沿革 |
3.1.1 探索发现-奠定基础阶段(1917-1990) |
3.1.2 机制重组-机制转型阶段(1991-1999) |
3.1.3 政策酝酿-实际启动阶段(2000-2011) |
3.1.4 政策强化-全面开展阶段(2012-至今) |
3.2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现实动因 |
3.2.1 北极开发的经济利益动因 |
3.2.2 北极开发的社会环境动因 |
3.2.3 北极开发的政治安全动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与政策 |
4.1 俄罗斯北极开发目标 |
4.1.1 促进俄罗斯北极地区经济增长 |
4.1.2 推动俄罗斯北极地区社会发展 |
4.1.3 保护俄罗斯北极地区生态环境 |
4.1.4 保障俄罗斯北极地区国家安全 |
4.2 俄罗斯北极开发政策 |
4.2.1 北极开发的招商引资政策 |
4.2.2 北极开发的财政税收政策 |
4.2.3 北极开发的社会保障政策 |
4.2.4 北极开发的环境保护政策 |
4.2.5 北极开发的地区安全政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重点领域及推进措施 |
5.1 挖掘地理禀赋:完善北方海航道运营管理体系 |
5.1.1 构建联邦、区域、公司三级管理架构 |
5.1.2 遵循无害通行和过境通行的法律制度 |
5.1.3 建设“北方海航道”通行的运营模式 |
5.2 利用资源禀赋: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
5.2.1 北极陆上及大陆架的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5.2.2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模式 |
5.2.3 俄罗斯北极油气资源的开发方向 |
5.3 培育新增长极:建设“北方发展支撑区” |
5.3.1 “支撑区”构想的政策出台 |
5.3.2 基于经济地理方法探究的“支撑区”内项目选择标准 |
5.3.3 “支撑区”的规划:打造北极开发增长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成效及制约因素 |
6.1 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通行的效果评估 |
6.1.1 “北方海航道”的物流运输成效显着 |
6.1.2 “北方海航道”开发面临的困境 |
6.2 俄罗斯北极地区油气开采的效果评估 |
6.2.1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占比逐年提升 |
6.2.2 北极油气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6.3 俄罗斯北极“支撑区”建设的效果评估 |
6.3.1 北极“支撑区”建设实施效果尚未明显体现 |
6.3.2 北极“支撑区”建设面临的局限性 |
6.4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制约因素 |
6.4.1 投资环境较差影响北极项目运行潜力 |
6.4.2 劳动力潜力弱难以支撑北极开发力度 |
6.4.3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加大“资源诅咒”风险 |
6.4.4 生态环境脆弱增加可持续发展难度 |
6.4.5 西方国家制裁严重延缓北极开发进程 |
6.4.6 对北极地区爆发冲突的担忧降低合作意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 |
7.1 俄罗斯北极开发的国际化趋势 |
7.1.1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
7.1.2 俄罗斯北极开发国际合作的可行性 |
7.2 中俄北极开发的重点合作领域 |
7.2.1 依法并合理利用北极资源的合作 |
7.2.2 建设并开发北极航道通航的合作 |
7.2.3 开拓并实现北极旅游休闲的合作 |
7.2.4 保护北极气候与生态环境的合作 |
7.2.5 积极探索并认识北极科考的合作 |
7.3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制约因素 |
7.3.1 中俄关于“冰上丝绸之路”概念的分歧 |
7.3.2 航道通行问题制约合作项目的收益 |
7.3.3 积极寻求北极合作的国家间竞争带来的压力 |
7.4 中俄北极开发合作的模式探索 |
7.4.1 本国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本参与相结合 |
7.4.2 北极项目开发与生态理念相结合 |
7.4.3 选择可行建设项目与模块化架构相结合 |
7.4.4 支撑区建设与中俄“冰上丝绸之路”相结合 |
7.4.5 中俄北极“公域”合作与参与俄罗斯国内建设相结合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
(三)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人力资源开发 |
(四)恩施州茶产业相关研究 |
(五)研究述评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点 |
(一)工具创新 |
(二)观点创新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概念界定 |
(一)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开发 |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 |
(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
(四)特色农业 |
二、相关理论 |
(一)人力资源理论 |
(二)产业发展理论 |
(三)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恩施州茶产业及其人力资源概况 |
一、恩施州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类型与特点 |
二、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
(一)茶产业链情况 |
(二)茶叶种植基地现状 |
(三)茶叶加工业发展现状 |
(四)茶叶品牌建设现状 |
(五)市场营销与茶文化建设现状 |
(六)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
(七)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
三、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与不足 |
(一)恩施州人口基本情况 |
(二)茶农群体 |
(三)茶企茶叶合作社创业者 |
(四)茶企茶叶合作社从业者 |
(五)茶产业技术推广队伍 |
(六)茶产业管理队伍 |
(七)高校茶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 |
第三章 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与发展探究 |
一、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存在的不足 |
(一)没有紧扣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人力资源开发重点不突出力量不集中 |
(二)人力资源范围的界定比较狭窄,与茶产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
(三)恩施茶设立了远大的发展目标,相应的未来人力资源开发考虑不足 |
(四)茶文化并非恩施独有,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力度不够 |
(五)人力资源开发整体层次不清晰,体系不健全 |
二、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工具 |
(一)创业人力资源 |
(二)基础人力资源 |
(三)关联产业人力资源 |
(四)市场人力资源 |
三、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
(一)创业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制约产业发展与后续人力资源开发 |
(二)开发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基础人力资源未能充分扬长避短 |
(三)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缺位,“茶+X”复合型领军型人才严重缺失 |
(四)市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产业未来发展人才储备不足 |
四、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一)整体强力与超常规开发 |
(二)创业人力资源与关联产业人力资源重点开发 |
(三)基础人力资源整体协同开发 |
(四)市场人力资源融合开发 |
五、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结构与整体目标 |
第四章 创业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农业管理干部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领导干部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创业引领作用 |
(二)政府基层管理干部在茶产业发展中基础作用 |
(三)政策建议 |
二、茶产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力资源开发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的途径与方式 |
(三)培养的方向与规格 |
(四)政策建议 |
三、茶企茶叶合作社创业者人力资源开发 |
(一)政府开发的途径与方式 |
(二)自我开发的途径与方式 |
第五章 基础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农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农人力资源开发的难点分析 |
(二)茶农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与规格 |
(三)政策建议 |
二、茶企茶叶合作社从业者人力资源开发 |
(一)茶企茶叶合作社主动开发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
(二)茶企茶叶合作社在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三)政策建议 |
三、传统制茶艺人的人力资源开发 |
(一)新时期传统制茶艺人面临的形势与机遇 |
(二)传统制茶艺人培养的方向与规格 |
(三)政策建议 |
四、地方院校茶学专业人才培养 |
(一)恩施州茶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高度—硒茶学院解析 |
(二)地方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胜伟为例 |
(三)政策建议 |
第六章 关联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
一、关联产业人力资源的界定与内涵 |
(一)界定与内涵 |
(二)定位与开发 |
二、茶叶金融复合型人才的开发 |
(一)茶叶金融复合型人才开发的作用与意义 |
(二)政策建议 |
三、茶旅复合型人才的开发 |
(一)茶旅复合型人才开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
(二)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市场人力资源开发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能性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
三、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方针与路径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方针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与方式 |
四、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
(一)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硬件环境建设 |
(二)市场人力资源开发的软件环境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4)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4.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5 相关理论基础及评论 |
1.5.1 新增长理论 |
1.5.2 人力资源的内涵 |
1.5.3 人力资源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1.5.4 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
1.5.5 教育学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
1.5.6 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的主要观点 |
1.5.7 教育援助与教育投资 |
1.5.8 发展经济学中的相关援助理论在本选题的应用 |
2 国外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 |
2.1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2.2 日本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2.3 德国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2.4 以色列的人才强国之路 |
2.5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2.5.1 印度的农村发展计划 |
2.5.2 马来西亚政府的教育发展计划 |
2.6 本章小结 |
3 新疆与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概况 |
3.1 新疆的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情况 |
3.1.1 新疆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
3.1.2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数量 |
3.1.3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质量 |
3.1.4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构成 |
3.2 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概况 |
3.2.1 西南彝区总体人口分布以及人力资源现状 |
3.2.2 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比例分布和人力资源结构与新疆的相似性 |
4 新疆与西南彝区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
4.1 将教育援疆与西南彝区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研究的初衷 |
4.2 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以教育促进人的素质发展 |
4.3 教育援疆的产生和其必要性 |
4.4 教育援疆的主要模式与现状 |
4.4.1 “内地班”的开办与发展 |
4.4.2 “新疆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项目”的设立和实施情况 |
4.4.3 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职业教育现状 |
4.5 新一轮对口援疆中的教育援疆与人力资源开发举措 |
4.5.1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支援 |
4.5.2 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育工程 |
4.6 教育援疆的成效分析 |
4.7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 |
4.7.1 四川省十年教育行动计划 |
4.7.2 省内四市对凉山的对口教育援助 |
4.7.3 非政府组织对凉山教育的援助 |
4.7.4 凉山的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 |
4.7.5 凉山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新动向 |
4.8 两地教育援助与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比较小结 |
5 新疆和西南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5.1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
5.1.1 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数量充足,质量不高 |
5.1.2 新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低、结构不合理 |
5.1.3 教育资源不均衡,人口教育水平低 |
5.1.4 当地对教育投入的增长相对不足 |
5.1.5“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进程 |
5.2 制约彝区教育援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 |
5.2.1 重视程度小,教育投资与援助不够 |
5.2.2 严峻的贫困问题困扰人力资源开发 |
5.2.3 相关项目的扶持性弱持续性差 |
5.2.4 凉山经济结构和就业政策未能充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人力资源 |
5.2.5 传统教育观念和宗教、文化影响 |
5.2.6“双语”教学模式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 |
5.3 两地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比较小结 |
6 新疆与西南彝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
6.1 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
6.1.1 合理制定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
6.1.2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创新能力 |
6.1.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
6.1.4 合理增加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实现人才差异化开发 |
6.1.5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双语”教育 |
6.2.结合教育援疆对彝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
6.2.1 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政策,加大对西南彝区的教育援助 |
6.2.2 加大对彝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有效解决贫困问题 |
6.2.3 尽快开办彝区内地班,长期实施对彝区教育援助的相关项目 |
6.2.4 优化彝区的产业结构,落实政策促进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
6.2.5 针对彝族实际情况,大力培养彝族经济相关人才 |
6.2.6 大力科学地发展“双语教育“,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 |
6.2.7 尽快开展彝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特殊培养计划 |
6.3 两地对策建议方面的比较小结 |
结语与思考 |
附录 |
附表 |
访谈摘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读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
后记 |
(5)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的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论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本概念 |
2.1.2 人力资本运营 |
2.1.3 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运营理论 |
2.2.2 绩效评价理论 |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和特殊意义 |
3.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意义 |
3.1.1 人力资本运营对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特殊作用 |
3.1.2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的影响 |
3.1.3 人力资本运营对少数民族地区国际交流的影响 |
3.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历史演变 |
3.2.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空白期(1949年前) |
3.2.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萌芽期(1949-1978) |
3.2.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初创期(1978-1990) |
3.2.4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发展期(1990至今) |
3.3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特殊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4.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状况分析 |
4.1 新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概况 |
4.2 新疆人力资本的基本现状 |
4.2.1 新疆人力资本总量 |
4.2.2 新疆人力资本质量 |
4.2.3 新疆人力资本结构 |
4.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
4.3.1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总量 |
4.3.2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
4.3.3 新疆人力资本投资效率 |
4.4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流动状况 |
4.4.1 新疆人力资本流动概况 |
4.4.2 新疆人力资本配置手段及其效应 |
4.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保护现状 |
4.6 本章小结 |
5. 新疆人力资本运营的绩效评价 |
5.1 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5.2. 绩效评价的方法及指标设计 |
5.2.1 人力资本运营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说明 |
5.2.2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
5.3 产出部分的分析 |
5.4 效率部分的分析 |
5.5. 结果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战略构想和对策建议 |
6.1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总体思路 |
6.2 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战略构想 |
6.3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博士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6)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及评论 |
三. 研究思路及框架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的目标 第一章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特征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类型 |
一. 西部地区的能矿资源 |
(一) 煤炭资源 |
(二) 石油、天然气资源 |
(三) 地热资源 |
二. 西部地区的金属矿产 |
三. 西部地区的非金属矿产 |
(一)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
(二)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的特征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 |
一. 西部地区脆弱的地理环境特征 |
二. 西部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特征 |
(一) 地域性 |
(二) 民族性 |
(三) 多元性 |
(四) 脆弱性 |
三. 西部地区较东部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 |
(一) 自然历史原因 |
(二) 产业结构的原因 |
(三) 国家的政策倾斜原因 |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的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影响 |
一. 西部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基础 |
(一) 矿产资源开发给西部地区经济带来的转变 |
(二) 巨大的矿产资源开发潜力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 |
(三) 矿产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各民族富强繁荣的期望 |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矿产资源开发对西部生态环境的影响 |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利益分配不均问题 第二章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结构分析 |
第一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主体 |
第二节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 |
一.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人与人的关系 |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
(二) 开发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关系 |
(三) 开发企业与矿区居民的利益关系 |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方式 |
一.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实现形式 |
二.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现状 第三章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关系的区域案例分析:新疆矿产资源开发 |
第一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概况 |
第二节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的贡献 |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带给新疆的负面影响 |
一.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负外部性问题 |
(一) 诱发地质灾害 |
(二) 恶化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环境 |
二. 新疆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单一问题 |
三. 中央政府、新疆地方政府与开发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 第四章 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 |
第一节 资源利益共享和谐的理念 |
第二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共享和谐机制的建立 |
一. 建立能够保证公平性的机制 |
(一) 纵向的公平—代际公平 |
(二) 横向的公平—区域间的公平 |
二. 建立开发地居民的优先受惠权机制 |
三. 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
四. 建立民族文化的保护机制 |
(一) 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
(二) 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信仰 |
(三)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
五. 建立西部矿产资源形态演替升级机制 |
第三节 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谐的保障 |
一. 区域自治法对民族利益关系和谐的制度保障 |
二. 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资源利益实现的支持 |
三. 矿区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在和谐关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
(7)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二章 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斯大林的人才观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观 |
二、列宁、斯大林的人才观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才观 |
一、毛泽东的人才思想 |
二、邓小平的人才理论 |
三、江泽民的人才观点 |
第三节 科学人才观与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开发 |
一、民族地区与科学人才观 |
二、健全制度有序开发 |
第四节 现代西方人力资源理论 |
一、现代西方主要人力资本理论 |
二、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开发实践 |
三、新时期我国人才开发战略 |
第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历史 |
一、革命战争时期:吸纳少数民族优秀分子参加革命 |
二、建国初期:注重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 |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
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现状 |
一、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状况 |
二、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政策措施 |
三、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特点 |
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意义 |
第三节 中国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战略选择 |
一、改变狭隘的人才观 |
二、转变少数民族人才开发观念 |
三、树立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意识 |
四、创新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机制 |
五、实施民族地区人才强区战略 |
第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战略构想 |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战略的时代性与必然性 |
一、经济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人才开发 |
二、知识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人才开发 |
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少数民族人才创新 |
第二节 加快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 |
一、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的指导思想 |
二、关键在于少数民族人才的数量和素质 |
三、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与少数民族人才开发 |
第三节 因地制宜制定少数民族人才开发规划 |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少数民族人才开发规划 |
二、依据规划优化配置少数民族人才资源 |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战略的价值取向 |
一、创新少数民族人才工作的评价体系 |
二、"人人可以成才,行行可以成才"的整体人才观 |
三、实施整体开发少数民族人才战略 |
四、创建学习型少数民族人才社会 |
第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对策 |
第一节 创新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的体制和机制 |
一、坚持党管少数民族人才 |
二、以少数民族能力为核心 |
三、选少数民族用少数民族 |
四、少数民族人才合理流动 |
五、少数民族人才激励保障 |
六、少数民族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
七、创新人才开发观念,促进少数民族人才协调发展 |
第二节 优化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环境 |
一、优化民族地区舆论环境 |
二、优化民族政策环境 |
三、优化少数民族人才用人环境 |
四、优化少数民族人才生活环境 |
五、优化民族法制环境 |
六、优化民族地区人文环境 |
第三节 确立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重点目标 |
一、培养少数民族党政人才 |
二、培养少数民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
三、培养少数民族骨干教师队伍 |
四、培养和开发少数民族高技能人才 |
五、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 |
六、开发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 |
七、大力开发少数民族旅游人才 |
八、大力开发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 |
第四节 落实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措施 |
一、少数民族党政人才培养措施 |
二、少数民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措施 |
三、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养措施 |
四、少数民族高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
五、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措施 |
六、少数民族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措施 |
七、大力开发少数民族旅游人才资源 |
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开发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 |
1.2.1 西部民族地区相关概念 |
1.2.2 劳动力转移相关概念 |
1.2.3 旅游经济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假定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假定 |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西方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
2.1.1 西方早期劳动力转移理论 |
2.1.2 马克思的人口迁徙思想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
2.1.3 “推—拉理论”及后人对人口迁移理论的发展 |
2.1.4 二元结构论——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阐释 |
2.1.5 以舒尔茨、斯塔克等为代表的其他劳动力转移理论 |
2.2 国内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
2.2.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研究 |
2.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 |
2.2.4 文化和宗教因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2.3 旅游经济与劳动就业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3.1 旅游经济效应 |
2.3.2 旅游乘数理论 |
2.3.3 TSA与OECD旅游就业模型 |
2.3.4 旅游经济与劳动力就业理论 |
2.4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 |
2.4.1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 |
2.4.2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 |
2.4.3 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劳动力转移 |
2.5 文献综述分析与评价 |
2.5.1 劳动力转移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导向问题,经济利益是决定劳动力转移的根源,也是解决劳动力转移难题的根本出路 |
2.5.2 劳动力转移没有普适性的固定模式,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应充分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实际情况,探索一条特色化的最佳模式 |
2.5.3 劳动力是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劳动力转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现象,必须全面考虑宗教、文化、社会等对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 |
2.5.4 必须认真研究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和民族特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设计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模式和转移路径 |
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与理论修正 |
3.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
3.1.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现状 |
3.1.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现状 |
3.1.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现状 |
3.1.4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就业现状 |
3.2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 |
3.2.1 区域环境的特殊性 |
3.2.2 城乡差异的特殊性 |
3.2.3 宗教文化的特殊性 |
3.2.4 制度背景的特殊性 |
3.3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局限 |
3.3.1 民族地区“推—拉”力量格局特殊 |
3.3.2 民族地区异地转移的负面因素突出 |
3.3.3 民族地区“成本—收益”决策复杂 |
3.3.4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合成悖论” |
3.4 均衡城乡就业流动推拉力量格局——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推—拉”模型的修正 |
3.4.1 经典的“推—拉”机制劳动力流动理论 |
3.4.2 推—拉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4.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反推拉”模型 |
3.5 改善城乡二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劳动力转移经典二元结构模型的修正 |
3.5.1 刘易斯二元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流动模型 |
3.5.2 刘易斯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5.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城乡二元分割”模型 |
3.6 改变城乡就业“收入—成本”预期——对劳动力转移经典托达罗模型的修正 |
3.6.1 托达罗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
3.6.2 托达罗模型应用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限制 |
3.6.3 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收入—成本”模型 |
4.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模式的选择与旅游经济发展 |
4.1 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发展与历史进程 |
4.1.1 第一阶段(1979—1983年)向农业深度发展转移阶段 |
4.1.2 第二阶段(1984—1988年)高速转移阶段 |
4.1.3 第三阶段(1989—1991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回流 |
4.1.4 第四阶段(1992—1996年)超常转移阶段 |
4.1.5 第五阶段(1996—1997年)调整重组阶段 |
4.1.6 第六阶段(1998—今)劳动力转移新阶段 |
4.2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现实挑战 |
4.2.1 如何将西方劳动力转移二元结构理论与我国转型期社会经济相结合 |
4.2.2 如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多重不平衡问题 |
4.2.3 如何解决我国劳动力转移中农村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流出的悖论 |
4.2.4 如何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失业的两难问题 |
4.2.5 如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异地转移为主向异地、就地转移相结合 |
4.2.6 如何结合“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寻求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地区最佳的劳动力转移模式 |
4.3 发展旅游经济——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与模式创新 |
4.3.1 从转移地域看,会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异地转移”向“就地转移”转变,减少城乡社会矛盾和城镇就业压力 |
4.3.2 从转移产业看,将引导劳动力转移主渠道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充分发挥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潜力,推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
4.3.3 从转移模式看,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其自身“造血机能”培育和“后发优势”建立 |
4.3.4 从转移主体看,可吸纳民族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和层次的社区居民参与,避免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流出和“农村空洞化”等社会矛盾 |
4.3.5 从转移效果看,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三农问题”解决和新农村建设,保证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
5.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多重特征 |
5.1 阶段特征 |
5.1.1 人力资源素质随时间推移逐步提高 |
5.1.2 产业结构由单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
5.1.3 地域结构由中心集中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 |
5.2 人口特征 |
5.2.1 性别比例比传统转移方式更加均衡 |
5.2.2 年龄构成突破高度集中的传统分布 |
5.2.3 就业人员受教育培训程度相对较高 |
5.3 地域特征 |
5.3.1 以本区域就地转移和周边民族地区异地转移为主 |
5.3.2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和旅游小城镇成为异地转移重点 |
5.3.3 与周边或其他地区间跨区域流动呈双向或多向关系 |
5.4 地位特征 |
5.4.1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规模仍然偏低 |
5.4.2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收入有所增加 |
5.4.3 劳动力转移旅游经济中的城乡差距相对较小 |
5.4.4 旅游经济中劳动力转移的后续矛盾较为缓和 |
6.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转移效应 |
6.1 经济效应 |
6.1.1 增加经济收入 |
6.1.2 调整产业结构 |
6.2 社会效应 |
6.2.1 改变就业结构 |
6.2.2 影响人口结构 |
6.2.3 影响教育结构 |
6.2.4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 |
6.3 文化效应 |
6.3.1 促进文化交流 |
6.3.2 实现文化保护 |
6.3.3 推动文化发展 |
6.4 生态效应 |
6.4.1 保护自然环境 |
6.4.2 节约自然资源 |
7.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障碍 |
7.1 旅游开发浅层性明显,劳动力有效吸纳不足 |
7.1.1 旅游产品的相似性和低层次竞争 |
7.1.2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低容量限制 |
7.1.3 地缘政治的敏感性和风险隐忧 |
7.2 旅游产业关联度较低,旅游就业乘数比较小 |
7.2.1 产业水平较低,以旅游为主的三产发展不足 |
7.2.2 产业联动不足,产业结构和质量有待升级 |
7.2.3 旅游设施滞后,影响产业发展和就业转移 |
7.3 旅游经济总体规模小,劳动力吸纳总量不大 |
7.3.1 旅游经济规模小,拉动就业作用有限 |
7.3.2 旅游开发难度大,吸引投资力度较小 |
7.4 旅游发展区域不平衡,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7.4.1 不同地区间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7.4.2 同一地区内就业分布及结构不均 |
8.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
8.1 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有效推动劳动力转移 |
8.1.1 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 |
8.1.2 延伸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经济乘数效应 |
8.1.3 加速旅游产业发展,扩大旅游就业规模 |
8.2 重视旅游城镇建设,打造劳动力转移平台 |
8.2.1 科学规划,完善旅游城镇支撑服务功能 |
8.2.2 打破城乡分割,健全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
8.2.3 依托城镇发展特色经营,充分吸纳就业转移 |
8.3 实施旅游扶贫联合化,优化劳动力转移分布及结构 |
8.3.1 合理定位,找准最佳旅游开发类型 |
8.3.2 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旅游扶贫模式 |
8.3.3 适度引资,最大化就地转移的拉动效应 |
8.3.4 多方培育,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主体作用 |
8.4 加强人力培训及政策支持,提升劳动力转移续动力 |
8.4.1 加快知识化进程,提高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 |
8.4.2 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就业转移与信息分享 |
8.4.3 加强旅游就业引导,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
8.5 重视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保证劳动力转移可持续发展 |
8.5.1 重视社区参与的意义与作用,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 |
8.5.2 充分重视社区利益主体,鼓励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 |
8.5.3 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分配机制,保证对社区的就业拉动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9)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2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1 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
2.1.1 工业化水平 |
2.1.2 产业结构 |
2.1.3 就业结构 |
2.2 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 |
2.2.1 生活水平 |
2.2.2 基础设施 |
2.2.3 科技事业 |
2.2.4 贫困问题 |
2.3 多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现状 |
2.3.1 资源状况 |
2.3.2 环境生态 |
第三章 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面临的重大问题 |
3.1 区域经济差异 |
3.1.1 静态差距 |
3.1.2 动态差距 |
3.2 生态环境脆弱 |
3.2.1 植被退化 |
3.2.2 土地荒漠化 |
3.2.3 水资源短缺 |
3.2.4 环境污染 |
3.2.5 开发过度 |
3.3 社会稳定问题 |
3.3.1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
3.3.2 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
3.3.3 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
3.3.4 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
第四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评价的对象 |
4.1.3 指标体系评价目的 |
4.1.4 指标选取 |
4.1.5 指标体系框架 |
4.2 权重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
4.2.1 权重的设定 |
4.2.2 评价标准的设定及评分方法 |
第五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系统评价和分析 |
5.1 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
5.1.1 经济发展水平 |
5.1.2 经济发展质量 |
5.1.3 经济调控能力 |
5.1.4 经济发展潜力 |
5.2 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评价 |
5.2.1 科技教育 |
5.2.2 文体卫生 |
5.2.3 社会保障 |
5.2.4 城乡差距 |
5.2.5 人口结构 |
5.2.6 社会公正 |
5.3 多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保护评价 |
5.3.1 生态质量 |
5.3.2 资源环境水平 |
5.3.3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
5.3.4 资源重复利用水平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六章 多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 |
6.1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6.1.1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
6.1.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启示 |
6.2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
6.2.1 生态补偿及机制的理论基础 |
6.2.2 国外环境及生态补偿机制 |
6.2.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6.2.4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启示 |
6.3 人力资本理论 |
6.3.1 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 |
6.3.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
6.3.3 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
6.3.4 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
第七章 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以人为本——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的核心理念 |
7.1.1 科学发展观 |
7.1.2 和谐利益观 |
7.1.3 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原则 |
7.2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
7.2.1 发展模式创新 |
7.2.2 财政转移支付 |
7.2.3 资源配置与资源转换 |
7.2.4 税制改进 |
7.3 保护生态——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
7.3.1 生态补偿 |
7.3.2 生态移民 |
7.3.3 生态保护 |
7.4 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
7.4.1 投资于各族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7.4.2 教育优先,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
7.4.3 减缓和消除贫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西部大开发应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本 |
2.西部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3.政府在推进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中的几个重点 |
四、西部开发中教育优先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北极开发及其效应研究[D]. 徐曼. 吉林大学, 2021(01)
- [2]恩施州茶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胡鹏. 中南民族大学, 2020
- [3]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教育援助与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基于新疆和西南彝区的研究[D]. 杨志勇. 新疆师范大学, 2015(03)
- [5]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研究 ——以新疆为例[D]. 乌拉尔·沙尔赛开.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西部和谐矿区的建设研究[D]. 张菁.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5)
- [7]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D]. 恩和特布沁.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8]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修正与路径问题研究 ——基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分析[D]. 马艳霞.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4)
- [9]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D]. 李晓曼. 新疆大学, 2009(12)
- [10]西部开发大潮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J]. 刘永弘.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标签:人力资本论文; 人力资源开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资源基础理论论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