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壳聚糖与己内酯接枝材料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殷茂力[1](2021)在《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现代医用材料的迅速发展以及病原微生物危害的复杂化,应用于伤口愈合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的抗菌医用材料在需求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高性能化要求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持续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生物机体的危害,还应具备安全无毒、不引起宿主反应等特点。但是,目前多数添加型抗菌医用材料存在抗菌剂易溶出、抗菌效果持久性差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缺点。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选用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广谱抗菌性的壳聚糖为基材,利用物理或化学改性手段制备了一系列抗菌性能优异的壳聚糖衍生物,而后通过溶液浇筑、化学交联和静电纺丝等技术构建了不同结构形态的抗菌医用材料:抗菌保护膜、水凝胶以及纳米纤维。探究了壳聚糖衍生物及其抗菌医用材料结构形态对吸水溶胀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开发不同领域需求的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设计制备奠定理论与科学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丙烷磺内酯和均三嗪为原料,合成一种带有反应性基团的两性离子磺酸甜菜碱中间体,然后以三嗪为桥基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CS-SNCC),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测试方法确定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衍生物通过溶液浇筑法制膜,研究膜的溶胀性能、降解性能、生物相容性、抗细菌粘附性能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SNCC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可降解45.54%;经过24 h和48 h培养,NIH-3T3成纤维细胞在膜上的存活率可达97.03%和92.36%;此膜可以在60 min内杀死93.43%的大肠杆菌和9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与CS膜相比,CS-SNCC膜表面粘附的细菌数目分别减少了86.89%和94.19%,可以有效地抵抗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2)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取代度较低,且制备的膜材料的力学性能较差,刚性大。基于此,选用甲基丙烯酸酯磺酸甜菜碱(SBMA)通过过硫酸盐引发来对壳聚糖进行接枝共聚改性,以提高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的取代度。然后通过与聚乙烯醇(PVA)复合来改善磺酸甜菜碱壳聚糖(CS-SBMA)膜的力学性能。CS-SBMA共聚物中的磺酸甜菜碱部分与壳聚糖及乙酰壳聚糖的比例达103.43:89.42:10.58,有效地提高了磺酸甜菜碱部分的含量和原料的使用效率。CS-SBMA/PVA复合膜具有与人类皮肤相适应的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6.27-21.63 k Pa和41.27%-74.82%;此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吸液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在PBS溶液中浸泡1 h吸液溶胀率最高可达188%,在溶菌酶的作用下21天内最大可降解55.74%;另外复合膜对NIH-3T3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了优异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能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3)甜菜碱改性的壳聚糖能明显改善壳聚糖的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性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但溶液浇筑法制备的膜材料结构致密,在医用伤口处理中有一定局限性。而水凝胶作为一类以水为分散介质的网络交联结构材料具有较强吸水保水性能,在生物医用伤口材料应用方面有一定潜力。以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醚为改性试剂,合成了带有双键的壳聚糖衍生物(CS-GMA),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其化学结构,在紫外光的引发下与带双键的磺酸甜菜碱小分子交联制备得到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对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吸水性、酶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抗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进行研究。制备的CS-GMA/SBMA水凝胶具有空间网络多孔结构,可容纳更多的水分子,溶胀率和酶降解率分别可达3313%-3831%和56.77%-58.99%,比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更优异。该水凝胶在60 min接触时间内可使97.76%-99.8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96.65%-98.27%的大肠杆菌失活,且能有效地降低细菌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无明显刺激性。(4)由于水合作用强,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吸水多易破碎,力学性能较差会影响其应用性能。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聚氨酯片段结构,交联形成的水凝胶具有可控的力学性能,同时氨基酸伪蛋白生物材料因其结构中肽键和非肽键的存在,具有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双重特性,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性质。以带有交联性双键的精氨酸-聚酯脲聚氨酯伪蛋白与双键改性的壳聚糖进行交联制备了一类新型的可降解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抗菌水凝胶材料,并对水凝胶的物理形貌、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不同p H条件下水溶胀性能以及在酶降解性能;并用NIH-3T3成纤维细胞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研究了该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该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压缩力学性能,p H响应的高吸水溶胀性,在酶的存在下能加速降解,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1.81%和85.59%。另外该复合水凝胶无明显细胞毒性,能有效地活化RAW 264.7巨噬细胞,提高NO的产量和TNF-α的释放,具有良好的生物响应能力。(5)纳米纤维膜是一类具有高度孔隙率的柔性膜材料,兼具了薄膜柔韧性和凝胶网络多孔性。以5,5-二甲基海因和N,N-二甲基氯乙胺盐酸盐为原料,合成含有叔胺基团的海因衍生物,然后与环氧氯丙烷通过季铵化反应合成一种环氧季铵/卤胺化合物,将其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得到季铵/卤胺化的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并对此壳聚糖衍生物进行表征,通过元素分析、核磁氢谱、红外等测试方法确定其化学结构。将改性后的壳聚糖与PVA混合制备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特征、溶胀性能、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止血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致密的孔结构及较高的孔隙率(大于70%),同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能和良好的拉伸力学性能。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细胞相容性,氯化后的纳米纤维膜形貌发生变化,但依然保留多孔性,并且抗菌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能在30 min内杀死100%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上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构建的多种形式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既有可降解的生物相容性膜材料,也有可降解高吸收性的生物响应水凝胶材料,还有兼具抗菌止血功能的纳米纤维材料,具备良好抗菌效果且安全无毒,可适用于不同生物医用领域需求,为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借鉴意义。
刘洪祥[2](2020)在《以改善机械及渗漏特性为目标的海藻酸钠凝胶液芯球的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液芯球作为具有独特口感的一类食品和有潜力的营养风味物质载体,在多个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关注。随着近些年人们对饮品热爱程度和感官享受期望的增加,在饮品配料中,具有独特食用体验的毫米级海藻酸钙基液芯球——爆爆珠的生产规模也逐年增大。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出于对感官体验、生产控制、产品稳定性和储藏性等方面的要求,理想液芯球必须具备球形度良好、机械性能稳定和渗漏性能低的特征,但还未有针对于此的相关系统性研究报道。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影响毫米级液芯球球形度、机械性能和渗漏性能的制备因素及其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影响液芯球球形度的因素分析。采用反滴法制备毫米级液芯球,即将含有Ca2+的芯料液滴入海藻酸钠凝固浴中,Ca2+向外扩散,在两液体界面处形成凝胶膜层。固定滴落高度、滴头直径、流速和凝固浴转速,研究芯料液粘度、芯料液种类、凝固浴粘度、凝固浴表面张力和海藻酸钠与Ca2+浓度等变量对毫米级液芯球球形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凝固浴粘度的升高,芯料液粘度也需要相应增大才可得到球形度理想的液芯球;以两液体粘度为数值点呈现球形度结果,理想球形度条件边界类似线性,且此线性范围适用于不同种类芯料液以及不同种类和浓度凝固浴的情况。而随着凝固浴表面张力的降低,对于相同粘度的凝固浴,形成理想球形度所需的芯料液最低粘度也降低。芯料液液滴在刺穿液面后受到凝固浴施加的曳力是使其形变发生的原因,当两液体间表面张力差和密度差可忽略不计时,曳力主要由与两液体粘度相关的粘滞曳力组成;而当凝固浴表面张力显着低于芯料液的表面张力时,与表面张力相关的毛细曳力也会使促使液芯球维持在球形状态,使成球边界条件范围变大。除曳力外,新生成凝胶膜层的强弱也会对最终液芯球的球形度产生影响,相较于含2%(w/v)CaCl2的芯料液,1%(w/v)CaCl2浓度的芯料液滴入凝固浴后形成的凝胶膜层强度更弱,因此对于粘度为163.3 mPa·s的凝固浴,前者粘度≥341.5 mPa·s可达到理想球形度,而后者需≥563.0 mPa·s才能达到理想球形度。影响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因素分析。基于液芯球“爆感”和“弹性”的特性,分析了各制备因素对液芯球爆破力、爆破应变、弹性模量和膜层厚度等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芯料液种类、海藻酸钠浓度和结构、Ca2+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储藏环境pH均会影响液芯球的机械性能。以壳聚糖为芯料液的液芯球在成型过程中会与凝固浴中的海藻酸钠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因此其形成的凝胶膜层薄、疏松、强度弱,呈现脆性大和不耐挤压的特点。低浓度Ca2+和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膜层薄且不紧密,制得的液芯球强度和弹性不佳;Ca2+和海藻酸钠的反应具有一定限度,如对0.6%(w/v)海藻酸钠溶液来说,芯料液中的Ca Cl2浓度若>2.5%(w/v),过量的Ca2+会使新生膜层的凝胶结构过于致密,影响Ca2+向外扩散,阻碍膜层增厚,使爆破力下降;Ca2+和海藻酸钠间的反应限度与其两者的浓度均有关。当凝胶反应时间≤5 min时,膜层致密程度不会发生显着变化,若反应继续,液芯球凝胶膜层结构会变疏松,强度和弹性发生下降。根据本研究得出的机械性能影响规律,可获得具有良好的储藏稳定性的液芯球:以含2.5%(w/v)CaCl2浓度的1.8%(w/v)CMC为芯料液,以0.8%(w/v)海藻酸钠溶液为凝固浴,反应4 min的制备的液芯球凝胶膜层具备理想致密程度,杀菌后30 d其爆破力从2257.06g仅降至2238.61 g,其爆破应变仅从89.46%降至88.38%。液芯球渗漏性能的改善研究。改变制备条件、疏水接枝改性、表面疏水改性和乳化复配涂层等手段对液芯球的阻水性能无显着改善效果,其凝胶膜层的亲水性和高渗透性本质未得到改善。通过对不同粒径包含物释放性能的研究,发现海藻酸钙凝胶膜层的排阻极限大小范围约为6.7-10.0 nm;而采用具有柔性、粘合性和均一性的疏水高分子材料,在合适的喷涂温度与时间下涂覆,可使液芯球阻水性能得到改善,不会出现由于水分散失造成的瘪塌。液芯球对于合成色素等小分子物质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均在10 h左右达到释放平衡(释放率>90%);利用反溶剂沉降法,经玉米醇溶蛋白溶液浸洗,可使具有羧基和酚羟基官能团的合成色素的释放率降低。通过ζ电位、粒径、圆二色光谱、荧光光谱和红外等测定表征手段,证实了色素与zein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静电相互作用、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反溶剂化的玉米醇溶蛋白包覆着色素沉积到凝胶膜层上,阻碍了色素向外渗出。储藏48 h后,含赤藓红的液芯球释放率仅为2.76%,胭脂虫红的释放率仅为5.11%。
魏书鑫[3](2020)在《乳酸基聚酯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乳酸(PLA)及其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是目前在组织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脂肪族聚酯材料,如何赋予这类材料以形状记忆特性,对于设计制备具有微创植入特性的组织工程支架意义明显。因此,本研究基于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聚(L-丙交酯)(PLLA)、聚(L-丙交酯-乙交酯)(PLGA)和聚(L-丙交酯-ε-己内酯)(PLCL),通过不同增强方式设计,研究了 PLLA、不同组成PLGA及PLCL的温度响应性形状记忆行为,目标是获得一种在人体温度下具有温度响应性的形状记忆组织工程支架。针对骨组织工程,本研究:①选用了羟基磷灰石(HA)、二氧化硅(SiO2)和埃洛石纳米管(HNTs)这三种在骨再生修复中常用的纳米无机材料,结合表面硅烷偶联剂或PLA接枝改性,与PLLA、PLCL复合,考察它们与聚合物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规律;②利用PLLA和右旋聚(D-丙交酯)(PDLA)能生成立构复合物的特性,制备了 PLGA/PDLA复合材料,通过调节共聚物中PLLA链段长度,研究了 PLLA/PDLA立构复合相互作用影响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行为的规律;③基于Tg接近人体温度的共聚物PLCL(75:25),研究了 PLCL/HA和PLCL/PDLA复合材料在37℃下的形状记忆行为和形状恢复能力。主要研究发现简述如下:(1)通过溶液浇铸/溶剂挥发制备了 PLLA/HA、PLLA/SiO2和PLLA/HNTs复合材料薄膜,研究发现:无机纳米颗粒在PLLA中分散良好,PLLA中的酯基和无机颗粒表面羟基间的氢键相互作用限制了链段运动,相比于PLLA薄膜,复合材料的Tg和热稳定性提高,力学性能和形状记忆能力改善,其中,PLLA/HA表现出最佳形状恢复率(Rr=70.5%),显着高于PLLA的Rr(60.8%)。(2)分别用硅烷偶联剂KH550、PLLA或PDLA对HA进行表面接枝改性,通过FTIR和TGA表征三者的接枝率分别达到1.9%、4.8%和5.1%,将它们与PLCL(75:25)复合,通过溶液浇铸/冷冻干燥法制备了PLCL/HA、PLCL/HA-KH550、PLCL/HA-PLLA 和 PLCL/HA-PDLA 复合材料多孔支架,研究结果表明:与PLCL/HA支架相比,改性HA对PLCL支架的增强作用更显着,复合材料支架的热稳定性和压缩强度等性能与HA和PLCL的界面结合强度成正比,呈现PLCL<PLCL/HA<PLCL/HA-KH550<PLCL/HA-PLLA<PLCL/HA-PDLA 的趋势,证明HA-PDLA可以通过PDLA与PLCL中的PLLA链段的立构复合相互作用形成强的界面结合。进一步比较研究了 PLCL/HA-PDLA复合材料多孔支架孔径与形状记忆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小孔径不利于支架的压缩恢复,当支架孔径处于100μm以上时,支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压缩性能,DMA测试结果显示,在37℃,PLCL/HA-PDLA的Rr达到93.8%,高于PLCL的 Rr(91.3%)。(3)分别将 PLGA(50:50)、PLGA(75:25)和 PLGA(90:10)与不同分子量的PDLA(5000、20000)共混,并改变PDLA的添加量,研究了立构复合相互作用对PLGA/PDLA共混浇铸膜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PLGA(75:25)和PLGA(90:10)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较长的PLLA链段,可以与PDLA形成立构复合PLA(SC-PLA),而PLGA(50:50)与PDLA没有检测到这种相互作用。SC-PLA的形成增强了 PLGA与PDLA的相容性,随着PDLA含量上升,所形成的SC-PLA的结晶度也逐渐升高,共混膜的力学性能、热力学性能以及形状记忆能力都随之提高,其中,PLGA(90:10)/PDLA共混膜的Rr接近100%,并且发现,低分子量的PDLA更有益于改善共混物的形状记忆能力。在此研究基础上,将PLCL(75:25)与PDLA复合所制备得到的多孔支架,表现出在37℃下的良好形状记忆行为和快速形状恢复能力。综上,无机纳米颗粒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可以作为改善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经过表面PDLA接枝改性的HA通过PLLA/PDLA立构复合作用,增强了与PLCL的界面结合强度,显着提高了 PLCL/HA-PDLA复合材料在37℃下的形变恢复能力。基于SC-PLA的形成,PDLA还可以直接与PLGA或PLCL复合提高共混材料的形状记忆能力,在生理温度下实现快速的形状恢复。本论文研究结果为智能骨修复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雷芸娜[4](2020)在《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塑料薄膜的使用量极大,且以不可降解的各种石油基塑料薄膜为主,为有效的减缓和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开发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势在必行。本课题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出了PVA/淀粉可气调水溶膜。并用合成的ZIF-8对其进行了改性,优化了PVA/淀粉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别用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与PVA混合制膜,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微观形貌,并通过万能拉力机测试了其机械性能。结果显示马铃薯淀粉与PVA的相容性欠佳,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十分低,因而选择玉米淀粉与PVA混合制膜。(2)为改善膜的机械性能,分别用1,4-丁二醇和甲基纤维素对PVA/淀粉膜进行了相应的增塑和增强改性,测试了膜机械性能,热稳定性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分析得出1,4-丁二醇含量为40%,甲基纤维素的含量为5%时膜的性能最佳。(3)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8),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合成的ZIF-8颗粒粒径约90nm左右,呈不规则的多面体形状。用乙二胺对ZIF-8进行了后改性,探究了改性时间,改性温度以及改性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改性剂用量为7%,在60℃改性2小时最佳。(4)用ZIF-8对PVA/淀粉膜进行气体透过性改性,以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率来表征其气体透过性,结果表明在引入ZIF-8颗粒之后,随着ZIF-8颗粒含量的增加,可气调水溶膜的氧气和水蒸气透过率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ZIF-8颗粒的添加量为0.01%时可气调水溶膜气透性最高。
胡亚男[5](2020)在《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各地。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作为天然和合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典型代表,它们的开发和应用是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CS强度低和PLA脆性大的不足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纤维素纳米晶体(CNCs)是一种来源丰富的生物基纳米材料,因具有高结晶度、高强度、高杨氏模量、高比表面积比等优势,非常适合作为高性能聚合物的改性材料。因此,本文利用CNCs改性聚合物,研究CS纳米复合材料、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CNCs的热稳定性差、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差是限制其在聚合物改性应用中的巨大障碍,所以对CNCs进行表面修饰是提高聚合物/CNCs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为此在改性CS高分子材料时,先采用了同样是生物可降解材料的聚乙烯醇(PVA)对CNCs进行表面修饰。然后采用溶液混合的方法将改性后的CNCs和CS结合制备纳米复合材料,讨论了不同方法对CNCs在基体中分散性的影响,进而对CS/CNCs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CNCs在CS基体中有着良好的分散性。改性CNCs的添加量在5%时,C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了约26%、断裂伸长率增加了 42%、杨氏模量增加了 12%。而且,纳米复合材料可以使大肠杆菌的代谢活动减少,抗菌率提高了 41%,抗菌效果明显。PLA的结晶速率慢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而PLA的成核剂能够明显改善其结晶性能,所以选择采用自组装成核剂癸二酸二苯甲酰肼(TMC300)对CNCs进行物理吸附改性,改善CNCs与PLA相容性的同时提高其结晶速率。结果表明,TMC300吸附在CNCs表面,将CNCs上的磺酸盐屏蔽,使CNCs的热稳定性得到显着提高。然后,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 PLA/CNCs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微观形貌的观察分析,改性后的CNCs在受限空间和自由空间中形成了不同的自组装形貌,改性后的CNCs改变了 PLA纳米复合材料的原有的球晶结构,形成了串晶结构。对复合材料结晶动力学的分析表明,改性CNCs能够提高PLA材料的结晶速度。成核剂的自组装行为诱导PLA生成的shish-kebab晶体结构,增强了 PLA和CNCs两相之间的界面结构,同时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动态力学的结果表明改性CNCs提高了 PLA的储能模量,因此PLA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显着增强。对于这种物理和经济的CNCs改性方法有望成为充分利用CNCs对CS、PLA或其他聚合物进行改性的方法之一。
段雨萌[6](2020)在《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功能性修复膜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姜黄素(Cur)是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各种生物活性,如促进伤口愈合,抗菌,抗癌和免疫调节等。透明质酸接枝普鲁兰糖(HA-SPu)是一种生物相容且无毒的聚合物,可促进伤口愈合。然而,这种材料抗菌和抗氧化性能较差,为了引入抗菌和抗氧化性能,采用酯化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Cur-HA-SPu),该膜材料可促进伤口愈合,且有助于抗感染。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图谱(1H-NMR)对Cur-HA-SPu产物进行结构确证,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的结果,表明Cur-HA-SPu成功合成。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Cur-HA-SPu中姜黄素的含量。溶胀率实验结果显示,与HA-SPu相比,Cur-HA-SPu膜材料具有更高的溶胀吸水性,利于迅速吸收伤口渗出组织液。将10 mg/mL的Cur-HA-SPu溶液涂敷在脱毛大鼠背部,未发现红肿等刺激性现象,表明材料安全无刺激性。将不同浓度的Cur-HA-SPu材料与稀释血液接触后,均未发生溶血现象。Cur-HA-SPu材料溶液与L929细胞共孵育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Cur-HA-SPu材料无明显细胞毒性。细胞增殖实验表明,材料可促进细胞增殖与生长,具较高的生物安全性。抑菌圈及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实验显示,Cur-HA-SPu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一定的抑制能力。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Cur-HA-SPu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优于HA-SPu。通过Wistar大鼠表皮创伤修复实验显示,第3天,与HA-SPu组及对照组相比,Cur-HA-SPu组伤口炎症轻微,伤口明显缩小;第21天,Cur-HA-SPu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伤口瘢痕不明显,新生皮肤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可见,Cur-HA-SPu对于伤口愈合能力强于HA-SPu。本文采用酯化的方法将姜黄素接枝到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材料上,Cur-HA-SPu材料具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具一定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可有效促进大鼠伤口愈合。本文为Cur-HA-SPu膜材料用于促进伤口愈合提供了初步的实验数据支持。
陈彤[7](2020)在《壳聚糖/PCL/PHBV包装膜制备与性能》文中认为以PCL(聚己内酯)和PHBV(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为原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挤出造粒,切粒后再热压成膜。在最佳性能比例的基础上添加不同含量的增容剂和不同含量的抗菌材料进行改性,以获得力学性能良好并且有较好热稳定性的包装薄膜,同时具备一定的抗菌性。此类包装薄膜的的制备,可应用于水果蔬菜的包装,并且污染小。通过改变PCL和PHBV的配比,制备出质量分数不同的PCL/PHBV复合膜并研究其性能。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发现PCL和PHBV为两相结构,界面不相容;同时力学测试显示随着PHBV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最大载荷先下降后上升,断裂伸长率先下降再上升在下降。PHBV的加入增加了复合膜的亲水性。同时增加了紫外光的屏蔽作用,并且因为PHBV的大尺寸晶体的加入降低了 PCL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强度。添加ATBC(乙酰柠檬酸三丁酯)对20%PHBV/PCL复合包装膜进行改性。力学测试显示,ATBC/PCL/PHBV复合膜的最大载荷先增大再减小,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再减小再增大。ATBC使得复合膜的光线屏蔽作用增强,亲水性能小范围增强。从DSC来看较多的ATBC降低了 PCL和PHBV两相材料的分子链运动能力,复合膜的温度和结晶度。在XRD分析图谱中,ATBC/PCL/PHBV复合膜的X衍射峰强度明显降低。添加CMCS(羧甲基壳聚糖)制备抗菌复合膜。力学测试显示,复合膜的最大载荷和断裂生产率均先降低再上升。CMCS的加入降低了复合膜的可见光和紫外光透射率,并小幅度降低了复合膜的结晶温度和强度,从XRD和DSC中看出,随着CMCS质量分数的增加,结晶峰的面积减小。在抗菌实验中,随着CMCS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膜的抗菌效果增强,几乎与质量成正比。研究得出:在第一阶段20%PHBV/PCL性能最佳,从力学性能和结晶方面都较好,并且有一定的光屏蔽作用和亲水性;第二阶段综合性能选取5%ATBC/PCL/PHBV复合膜继续之后的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力学性能较好,ATBC对改善PHBV与PCL的相容性具有促进作用。第三阶段综合来看10%CMCS/ATBC/PCL/PHBV复合膜的性能较好。
成培芳[8](2019)在《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调控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关键要素之一——果蔬的呼吸作用为根本出发点,首先以茼蒿为保鲜对象,以聚己内酯(PCL)/聚碳酸亚丙酯(PPC)为包装薄膜,研究其对茼蒿采后贮藏货架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熔融共混的物理方法,进一步以完全生物可降解树脂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共混改性剂,制备含不同共混改性剂质量比的PCL基非均相共混薄膜体系,旨在制备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且具有不同气体透过性能的适宜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的可生物降解共混薄膜体系,并考察其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葡萄采后冷藏期间贮藏品质、抗衰老性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的影响,以探索其延长葡萄货架期的关键原因及其保质保鲜机理。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实验室自制的PCL/PPC共混薄膜,通过测定其在茼蒿贮藏过程中包装内部的气体组成、理化品质和感官品质的变化,探索其对茼蒿采后贮藏品质及其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PCL/PPC共混膜能在包装内形成O2含量为2.3~4.9%,CO2含量为2.9~7.3%的相对稳定的气体环境,从而显着降低茼蒿采后的呼吸代谢速度,减缓呼吸基质消耗,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较常用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延长6 d的货架期。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PCL进行改性研究,可制备适合果蔬保鲜的自发气调包装共混薄膜。(2)以生物可降解性PCL作为自发气调保鲜包装薄膜的基质,以具有不同气体透过性的PLLA和PBS为共混改性剂,采用熔融挤出共混法制备PCL/PLLA(PBS)改性共混薄膜,并探讨不同PLLA(PBS)共混组成对共混膜体系相结构形态、相容性以及热学性能、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PLLA(PBS)共混改性剂的组成对分散相颗粒的大小、形状、分散均匀性及两相的转变等相形态结构有显着影响;两相之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二元“海岛”状微相分离结构,当PLLA(PBS)的共混组成低于50%时,PLLA(PBS)以球形颗粒状结构分散于PCL中。但颗粒直径随着PLLA(PBS)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且分散均匀性变差;而当PLLA(PBS))的共混质量分数高于50%时,PCL与PLLA(PBS)两相之间发生相转变,相分离程度得到改善,从而制备了兼具力学性能和不同气体和水蒸气透过性能的共混薄膜体系。这也说明,通过对微相分离结构的调控,可制备出可控型的气调保鲜包装膜材料。(3)基于薄膜性能测试结果,分别采用优选后的PCL基共混薄膜对葡萄进行低温自发气调包装。结果发现,与PCL和PCL/PBS共混薄膜相比,PCL/PLLA自发气调包装处理能使包装内部的O2和CO2浓度分别保持在2.2%和12%左右。感官评价结果发现,PCL/PLLA包装处理组葡萄贮藏至第40 d时,外观品质良好,无霉变,较对照组和PCL处理组分别延长16 d和10 d的货架期;此外,PCL/PLLA包装处理能显着延缓葡萄浆果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这两大呼吸基质的消耗,同时能保持65%左右的维生素C含量。这是因为PCL/PLLA共混包装薄膜能通过保持包装内部适宜的气体组成来抑制和延缓葡萄果穗的呼吸代谢速度,从而减缓因呼吸作用而发生的果实感官和生化品质的劣变。(4)为更进一步探索共混膜自发气调包装的保质保鲜机理,采用贮藏品质较好的PCL/PLLA共混包装膜,以纯PCL包装膜和CK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处理对葡萄冷藏期间抗衰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CL/PLLA共混包装处理组能较好地保持葡萄果皮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性,延缓葡萄果实中总酚的降低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保持较高的POD和CAT活性。以上结果表明,自发气调包装处理能延缓呼吸代谢中活性氧生成的速度,从而增加葡萄的抗衰老性,延缓果实衰老。(5)通过采用高效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连用(GC-MS)技术,研究了冷藏条件下葡萄在贮藏期间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贮藏至24d时,PCL/PLLA包装处理组能较好地保持该品种葡萄的特征香气成分——醇类和醛类物质,且无乙醇生成,较好地保持葡萄原有的风味,且无不良气味产生。
张雪琴[9](2017)在《半纤维素均相化学改性及其材料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半纤维素是木质纤维生物质的主要组分之一,具有廉价易得、可再生、可生物相容、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但同时亦具有结构异质、聚合度(DP)低、亲水性强以及溶解性差等缺点,因而长久以来并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本论文以木聚糖型半纤维素为原料,研究了半纤维素的均相酯化与接枝共聚改性,阐明了半纤维素衍生物的结构调控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半纤维素衍生物的潜在应用,以期为半纤维素高值化转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在室温条件下,以二甲基亚砜/N-甲基咪唑(DMSO/NMI)为溶剂,研究了木聚糖同多种线性酸酐与酰氯的均相酯化改性,并探讨了酯化反应条件对木聚糖酯取代度(DS)和得率(WPG)及其分布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NMI具有溶剂、缚酸剂和催化剂三重作用,简化了木聚糖衍生化反应条件。在乙酸酐与木聚糖无水木糖单元(AXU)摩尔比为8:1时,即可获得最大DS为1.98的全乙酰化木聚糖。在丁酸酐与AXU摩尔比为8:1时,可获得最大WPG为86.88%的木聚糖丁酸酯。溶解性分析结果表明,酯化改性后木聚糖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氯仿(CHCl3)中的溶解性随DS的增加而提高。TGA/DTG结果表明,使用酸酐对木聚糖进行酯化改性可提高其热稳定性;使用酰氯对木聚糖进行酯化改性,生成的盐酸副产物易导致产物部分降解,从而使得热稳定性降低。(2)研究了木聚糖与ε-己内酯(ε-CL)在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DMF/LiCl和1-甲基-2-吡咯烷酮(NMP)/Li Cl中的均相开环接枝共聚改性。探讨了反应温度、ε-CL与AXU的摩尔比以及溶剂种类对木聚糖接枝聚己内酯(xylan-g-PCL)共聚物DS和DP的调控机制。结果发现,该类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具有溶剂和催化剂双重作用。在NMP/LiCl体系中,当ε-CL与AXU的摩尔比为20:1时,100 ℃条件下反应24 h可制备得到DS和DP分别为0.55和1.53的xylan-g-PCL共聚物。二维1H-13C HSQC和1H-13C HMBC结果表明,木聚糖C-3位羟基活性高于C-2位羟基活性,接枝的聚己内酯(PCL)侧链更多。TGA/DTG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S和DP的增加有助于改善xylan-g-PCL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成膜性。研究了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中,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催化木聚糖与ε-CL的均相开环接枝共聚反应。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浓度以及单体用量可有效地调控xylan-g-PCL共聚物的DS和DP。溶解性测试结果表明,得到的xylan-g-PCL共聚物均能溶解在DMSO和DMF中,在水中的溶解性则由DS大小决定。当DS小于0.09时,xylan-g-PCL共聚物在水中可溶胀;当DS为0.14-0.56时,xylan-g-PCL共聚物在水中可溶解;当DS大于0.65时,xylan-g-PCL共聚物在水中不溶。使用FT-IR、NMR和TGA/DTG等测试手段对xylan-g-PCL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与分析。NMR结果表明木聚糖C-3位羟基活性高于C-2位羟基。TGA/DTG结果表明,xylan-g-PCL共聚物热稳定性随DS的增加而提高。对比可知,木聚糖与ε-CL在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和离子液体[Amim]Cl中的均相开环接枝共聚反应存在异同。其中,相同点有:(a)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增加ε-CL用量有利于xylan-g-PCL共聚物接枝效率的提高;(b)接枝PCL侧链后,木聚糖溶解性提高。不同点有:(a)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具有溶剂和催化剂双重作用,反应过程中无需额外添加催化剂;(b)Xylan-g-PCL共聚物在离子液体[Amim]Cl中的接枝效率高于在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中的接枝效率。(3)研究了在离子液体[Amim]Cl中使用有机碱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催化木聚糖与左旋丙交酯(L-LA)的均相开环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单体用量以及催化剂浓度对木聚糖接枝聚丙交酯(xylan-g-PLA)共聚物DS和DP的调控机制。在L-LA与AXU摩尔比为20:1、DBU浓度为4 wt%、反应温度为50 ℃以及反应时间为12 h条件下,可制备得到最大DS和DP分别为0.58和5.51的xylan-g-PLA共聚物。二维1H-13C HSQC和1H-13C HMBC结果表明,木聚糖C-3位羟基接枝的聚丙交酯(PLA)侧链多于C-2位羟基。TGA/DTG结果表明,与L-LA的接枝改性有利于木聚糖热稳定性的提高。DSC结果表明,随着摩尔取代度(MS)的增加,xylan-g-PLA共聚物的玻璃转化温度(Tg)降低,即具有可调控Tg,拓宽了木聚糖在热塑性材料领域的应用。XRD结果表明,因接枝的PLA侧链不足以形成新的结晶结构而使得xylan-g-PLA共聚物的结构是无定形的。(4)对有机碱DBU在离子液体[Amim]Cl中催化木聚糖与碳酸丙烯酯(PC)的均相开环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单体用量对木聚糖接枝聚碳酸丙烯酯共聚物(xylan-g-PPC)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C与AXU摩尔比为10:1、DBU浓度为2 wt%、反应温度为120 ℃、反应时间为12 h条件下,可制备得到DS和DP分别为0.47和1.73的xylan-g-PPC共聚物。使用FT-IR、NMR、TGA/DTG和力学性能测试对xylan-g-PPC共聚物结构及膜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TGA/DTG结果表明,PPC侧链的引入有利于木聚糖热稳定性的提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膜的抗张强度与杨氏模量随DS和DP的增加而降低,断裂伸长率呈上升趋势。(5)对木聚糖与对二氧环己酮(PDO)发生开环接枝共聚反应后再与聚乙烯醇(PVA)共混以构建复合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木聚糖接枝聚对二氧环己酮(xylan-g-PPDO)共聚物与PVA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探讨了PPDO含量(采用WPG衡量)对膜力学性能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当PDO与AXU的摩尔比从0.5:1增加到20:1时,xylan-g-PPDO共聚物的WPG由5.30%增加到86.97%。FT-IR和SEM结果表明,xylan-g-PPDO共聚物与PVA间存在强的相互氢键作用。DSC和XRD结果表明,PVA的加入有助于xylan-g-PPDO共聚物Tg和结晶度(Xc)的提高。TGA/DTG分析表明,与PVA共混有利于xylan-g-PPDO共聚物热稳定性的改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xylan-g-PPDO共聚物中PPDO含量的增加有利于膜弹性的提高。当WPG为86.97%时,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33.5%。鉴于该材料具有可调控Tg和优异弹性,可潜在用作热塑性包装膜。(6)研究了在离子液体[Amim]Cl中以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偶联剂制备具有吸湿保湿性的木聚糖接枝聚乙二醇(xylan-g-PEG)共聚物,探讨了xylan-g-PEG共聚物DS、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分子量(1000和5000 g/mol,分别表示为1K和5K)以及环境相对湿度(RH,43%和81%)对xylan-g-PEG共聚物吸湿率和保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PEG与AXU的摩尔比从1:1增加到5:1时,xylan-g-PEG1K和xylan-g-PEG5K共聚物的DS分别由0.07和0.03增加到0.21和0.14。随着DS、mPEG分子量以及RH的提高,xylan-g-PEG共聚物吸湿率和保湿率增加。96 h后,xylan-g-PEG共聚物的最大吸湿率和保湿率分别为39%和47%。五日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结果表明,xylan-g-PEG共聚物可生物降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毒性测试(MTT)结果表明,xylan-g-PEG共聚物无明显细胞毒性,可用作吸湿保湿性生物材料。
王寅[10](2016)在《纳米粘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性聚氨酯(WPU)以水为分散介质,具有无毒环保、不易燃烧、耐磨性与粘附性强等特点,其在涂料、胶粘剂和油墨等领域的应用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水性聚氨酯分子链大多为线性结构,分子量较小,且分子链间缺少交联,导致水性聚氨酯涂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耐水性和耐溶剂性能较差,难以满足实际工业应用需求,因此需要对水性聚氨酯改性。纳米粘土价廉易得,适合用来提高水性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本论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先采用壳聚糖作为偶联剂对埃洛石纳米管改性,再以原位聚合法将改性的埃洛石纳米管(CHTs)引入到水性聚氨酯基质中,制得改性埃洛石/水性聚氨酯(CHTs/WPU)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与元素分析表征了壳聚糖对埃洛石纳米管的改性。并采用热重分析仪、差式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分析仪与接触角测量仪等测试仪器表征了CHTs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HTs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变好,硬段与软段间的微相分离程度增大。而WPU/CHTs复合材料的表面能、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CHTs含量为2 wt%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同时赋予其抗菌性能,用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壳聚糖改性埃洛石纳米管,再将银纳米粒子负载在改性的埃洛石上,得到带有反应官能团的载银埃洛石纳米管。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载银埃洛石引入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中,制得载银埃洛石/水性聚氨酯(WPU/Ag-HNT)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银纳米粒子成功负载在埃洛石上。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拉伸试验结果证实载银埃洛石在聚氨酯基质中均匀分布,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容性好且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有效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热性能。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的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为了研究纳米粘土的形貌与表面结构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将三种具有不同形貌与表面结构的纳米粘土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后加入到水性聚氨酯材料中。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与元素分析等表征了纳米粘土的形貌与表面结构对其有机化改性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层状结构且表面羟基丰富的纳米粘土更容易被有机化改性,且有机化程度更高。采用扫描电镜与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形态,并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接触角测试等表征了纳米粘土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与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化程度高的改性的蒙脱土与聚合物基质间的相容性更好,且蒙脱土的层状结构能够更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一维的凹凸棒土与埃洛石纳米管也能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机械性能,特别是能起到对复合材料同时增强与增韧作用。
二、壳聚糖与己内酯接枝材料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壳聚糖与己内酯接枝材料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菌医用材料 |
1.3 抗菌剂 |
1.3.1 无机抗菌剂 |
1.3.2 有机抗菌剂 |
1.3.3 天然抗菌剂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概述 |
1.4.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4.3 壳聚糖的抗菌改性 |
1.4.4 壳聚糖及衍生物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的合成 |
2.3.2 三嗪类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 |
2.3.3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膜的制备 |
2.3.4 磺酸甜菜碱在壳聚糖上取代度的测定 |
2.3.5 CS-SNCC物理化学结构表征 |
2.3.6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2.3.7 抗菌性能测试 |
2.3.8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2.3.9 细胞相容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CS-SNCC结构分析 |
2.4.2 CS-SNCC化学元素分析 |
2.4.3 CS-SNCC结晶和热稳定分析 |
2.4.4 CS-SNCC膜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2.4.5 CS-SNCC膜的抗菌性能 |
2.4.6 CS-SNCC膜的抗粘附和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2.4.7 CS-SNCC膜的细胞相容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烯丙基磺酸甜菜碱改性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共聚物(CS-SBMA)的合成 |
3.3.2 CS-SBMA/PVA复合膜的制备 |
3.3.3 样品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3.3.4 力学性能测试 |
3.3.5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3.3.6 抗菌性能测试 |
3.3.7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3.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S-SBMA结构分析 |
3.4.2 CS-SBMA/PVA复合膜的物理化学结构 |
3.4.3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力学性能 |
3.4.4 CS-SBMA/PVA复合膜的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3.4.5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菌性 |
3.4.6 CS-SBMA/PVA复合膜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3.4.7 CS-SBMA/PVA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壳聚糖(CS-GMA)的合成 |
4.3.2 磺酸甜菜碱-壳聚糖水凝胶(CS-GMA/SBMA)的制备 |
4.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分析 |
4.3.4 吸液溶胀性和酶降解性测试 |
4.3.5 抗菌性能测试 |
4.3.6 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测试 |
4.3.7 细胞相容性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S-GMA化学结构分析 |
4.4.2 CS-GMA/SBMA水凝胶的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4.4.3 CS-GMA/SBMA水凝胶的溶胀性能和酶降解性能 |
4.4.4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菌性 |
4.4.5 CS-GMA/SBMA水凝胶的抗粘附及生物被膜控制功能 |
4.4.6 CS-GMA/SBMA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精氨酸伪蛋白-壳聚糖水凝胶(CS-GMA/Arg-PEUU)的制备 |
5.3.2 物理化学结构分析 |
5.3.3 不同p H条件下溶胀性能测试 |
5.3.4 酶降解性能测试 |
5.3.5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
5.3.6 细胞相容性测试 |
5.3.7 巨噬细胞激活研究(NO和 TNF-α释放) |
5.3.8 抗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设计与制备 |
5.4.2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内部结构 |
5.4.3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溶胀性能 |
5.4.4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酶降解性能 |
5.4.5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压缩力学性能 |
5.4.6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巨噬细胞激活性能 |
5.4.7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抗菌性能 |
5.4.8 CS-GMA/Arg-PEUU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仪器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CSENDMH)的制备 |
6.3.2 CSENDMH/PVA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氯化 |
6.3.3 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形貌表征 |
6.3.4 溶胀性能测试 |
6.3.5 力学性能测试 |
6.3.6 凝血及血小板粘附性能测试 |
6.3.7 抗菌性能测试 |
6.3.8 细胞相容性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季铵/卤胺化壳聚糖衍生物的表征 |
6.4.2 CSENDMH/PVA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物理性能 |
6.4.3 CSENDMH/PVA纤维膜的凝血性能 |
6.4.4 CSENDMH/PVA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
6.4.5 CSENDMH/PVA纤维膜的细胞相容性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以改善机械及渗漏特性为目标的海藻酸钠凝胶液芯球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藻酸钠基凝胶球概述 |
1.1.1 海藻酸钠基凝胶球的制备 |
1.1.2 海藻酸钠基液芯球的应用与现存问题 |
1.2 影响凝胶液芯球球形度的因素研究 |
1.2.1 凝胶球球形度影响因素的趋势性描述 |
1.2.2 凝胶球在成型过程中的能量耗散 |
1.2.3 凝胶球球形度的预测模型 |
1.3 影响凝胶液芯球机械性能的相关因素研究 |
1.3.1 评价凝胶球机械性能的方法研究 |
1.3.2 海藻酸钙凝胶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
1.4 改善凝胶液芯球渗漏性能的研究进展 |
1.4.1 化学改性 |
1.4.2 疏水表面的构建 |
1.4.3 疏水物质复配共混 |
1.4.4 反溶剂粒子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藻酸钠基凝胶球的制备及球形度影响因素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海藻酸钠基凝胶液芯球的制备 |
2.3.2 原料分析 |
2.3.3 芯料液滴和液芯球的形貌测定 |
2.3.4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滴落高度和凝固浴搅拌程度对芯料液液滴形貌的影响 |
2.4.2 芯料液和凝固浴粘度对球形度的影响规律 |
2.4.3 凝固浴的表面张力对球形度的影响规律 |
2.4.4 凝固浴中SA结构对球形度的影响规律 |
2.4.5 芯料液中钙离子浓度对球形度的影响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钠基凝胶球的机械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液芯球洗液的电导率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3 液芯球机械性能测定 |
3.3.4 液芯球凝胶膜层微观形貌观察 |
3.3.5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芯料液和凝固浴粘度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2 凝固浴的表面张力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3 凝固浴中SA结构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4 芯料液中钙离子浓度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5 钙浴固化处理对不同反应时间的液芯球机械性能影响 |
3.4.6 pH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7 制备温度条件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4.8 杀菌处理对液芯球机械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藻酸钠基凝胶球的渗漏性能及其改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失重率的测定 |
4.3.2 释放率的测定 |
4.3.3 海藻酸钙凝胶的制备与改性 |
4.3.4 机械性能测定 |
4.3.5 动态流变学及温度扫描分析 |
4.3.6 自由基热引发接枝甲基丙烯酸丁酯 |
4.3.7 乙醇浓度的测定 |
4.3.8 浊度的测定 |
4.3.9 粒径和ζ电位测定 |
4.3.10 圆二色谱分析 |
4.3.1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12 荧光光谱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液芯球失重率的优化探究 |
4.4.2 液芯球中小分子物质释放率的优化探究 |
4.4.3 Zein浸洗对液芯球中合成色素渗漏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工作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3)乳酸基聚酯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形状记忆效应原理 |
1.3 形状记忆材料 |
1.3.1 热致形状记忆材料 |
1.3.2 电致形状记忆材料 |
1.3.3 磁致形状记忆材料 |
1.3.4 光致形状记忆材料 |
1.4 形状记忆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1 形状记忆材料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
1.4.2 形状记忆材料在外科矫正中的应用 |
1.4.3 形状记忆高分子在药物控释中的应用 |
1.4.4 形状记忆材料在组织修复中的应用 |
1.4.5 形状记忆材料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1.5.1 高分子材料 |
1.5.2 生物活性无机材料 |
1.5.3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
1.6 基于生物可降解聚酯的形状记忆材料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乳酸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行为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名称及型号 |
2.2.3 实验方法和制备过程 |
2.2.3.1 HA的合成 |
2.2.3.2 SiO_2的合成 |
2.2.3.3 HNTs的提纯 |
2.2.3.4 PLLA/无机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材料的表征 |
2.2.4.1 HA、SiO_2和HNTs的表征 |
2.2.4.2 PLLA/无机颗粒复合材料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HA、SiO_2和HNTs的合成 |
2.3.2 PLLA基复合材料的SEM分析 |
2.3.3 PLLA基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2.3.4 PLLA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5 PLLA基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HA表面改性和PLCL/HA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名称及型号 |
3.2.3 实验方法和制备过程 |
3.2.3.1 PLCL合成 |
3.2.3.2 PLLA与PDLA合成 |
3.2.3.3 HA的合成 |
3.2.3.4 HA接枝KH550 |
3.2.3.5 HA接枝PLLA或PDLA |
3.2.3.6 PLCL/HA支架的制备 |
3.2.3.7 PLCL/HA复合材料膜的制备 |
3.2.4 材料的表征 |
3.2.4.1 PLCL、PLLA和PDLA的表征 |
3.2.4.2 改性HA的表征 |
3.2.4.3 PLCL/HA复合材料膜的表征 |
3.2.4.4 PLCL/HA复合材料支架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LCL与PLA的合成 |
3.3.2 HA表面改性 |
3.3.3 PLCL/HA复合材料的热性能 |
3.3.4 PLCL/HA复合材料的断面分析 |
3.3.5 PLCL/HA复合材料的动态热力学分析 |
3.3.6 PLCL/HA复合材料膜的形状记忆性能 |
3.3.7 PLCL/HA支架的力学性能 |
3.3.8 PLCL/HA支架的孔径与形状记忆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SC-PLA增强PLGA共聚物的形状记忆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名称及型号 |
4.2.3 实验方法和制备过程 |
4.2.3.1 PLGA合成 |
4.2.3.2 PLCL合成 |
4.2.3.3 PLGA(PLCL)/PDLA(5K, 20K)共混物制备 |
4.2.3.4 PLCL/PDLA(5K)三维支架的制备 |
4.2.4 材料的表征 |
4.2.4.1 PLCL和PLGA的表征 |
4.2.4.2 PLGA/PDLA共混物的表征 |
4.2.4.3 PLCL/PDLA共混物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LGA的合成 |
4.3.2 PLGA共聚物与PDLA的立构复合相互作用 |
4.3.3 PDLA分子量对立构复合相互作用的影响 |
4.3.4 PLGA(90:10)/PDLA共混物的动态热力学性能 |
4.3.5 PLGA/PDLA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
4.3.6 PLCL/PDLA共混物的形状记忆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附件 |
(4)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传统高分子膜材料概述 |
1.1.2 白色污染 |
1.1.3 可降解高分子膜材料概述 |
1.2 气调、水溶膜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气调膜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1.2.2 水溶膜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
1.3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研究进展 |
1.3.1 PVA、淀粉概述 |
1.3.2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的制备方法 |
1.3.3 PVA/淀粉气调水溶膜的功能化改性研究现状 |
1.4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
1.4.1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概述 |
1.4.2 类沸石咪唑骨架化合物(ZIF-8) |
1.4.3 ZIF-8的改性研究 |
1.4.4 ZIF-8的应用 |
1.5 MOFs在高分子薄膜改性中的应用 |
1.5.1 物理混合 |
1.5.2 原位生长 |
1.5.3 静电纺丝 |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类沸石咪唑化合物(ZIF-8)的合成与改性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2.2.2 ZIF-8的合成方法 |
2.2.3 ZIF-8的改性方法 |
2.2.4 表征与测试 |
2.3 ZIF-8的结构表征 |
2.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3.4 比表面积及孔隙(BET)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VA/淀粉膜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
3.2.2 PVA/淀粉膜的制备与改性 |
3.2.3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淀粉适用性分析 |
3.3.2 增塑剂效果及用量分析 |
3.3.3 甲基纤维素增强效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A/淀粉/ZIF-8 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PVA/淀粉膜的制备 |
4.2.3 ZIF-8 改性PVA/淀粉膜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3.3 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 |
4.3.4 热稳定性(TGA)分析 |
4.3.5 亲水性分析 |
4.3.6 氧气透过率(OP)分析 |
4.3.7 紫外光透过率(UV-vi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简述 |
1.3 复合材料的加工改性及应用 |
1.4 纤维素纳米晶体的简介 |
1.5 研究内容 |
2 CS/p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CS/p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 PVA改性CNCs的性能研究 |
2.3 CS/pCNCs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PLA/m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PLA/m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 TMC300改性CNCs (mCNCs)的表征 |
3.3 PLA/m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分析 |
3.4 PLA/m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 PLA/mCNCs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工作总结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功能性修复膜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姜黄素简介 |
1.1.1 姜黄素用于伤口治疗的潜在特性 |
1.1.2 姜黄素局部制剂研究进展 |
1.1.3 姜黄素衍生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
1.2 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简介 |
第二章 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Cur-HA-SPu)的制备 |
2.3.2 载药量的测定 |
2.3.3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3.4 氢核磁波谱(1H-NMR)表征 |
2.3.5 扫描量热(DSC)表征 |
2.3.6 溶胀率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红外光谱解析 |
2.4.2 核磁共振波谱解析 |
2.4.3 扫描量热分析 |
2.4.4 载药量测定 |
2.4.5 溶胀率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的体外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动物 |
3.2.4 实验细胞/细菌 |
3.3 实验方法 |
3.3.1 皮肤刺激性实验 |
3.3.2 体外溶血实验 |
3.3.3 体外细胞实验 |
3.3.4 体外抗菌实验 |
3.3.5 抗氧化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分析 |
3.4.2 体外溶血实验分析 |
3.4.3 体外细胞实验分析 |
3.4.4 抗菌实验分析 |
3.4.5 抗氧化实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修复膜用于大鼠表皮创伤修复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体外凝血实验 |
4.3.2 大鼠创伤模型的建立和修复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体外凝血时间 |
4.4.2 大鼠创伤愈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7)壳聚糖/PCL/PHBV包装膜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聚己内酯 |
1.1.1 研聚己内酯的合成 |
1.1.2 聚己内酯的基本特性 |
1.1.3 聚己内酯的应用 |
1.1.4 聚己内酯的改性 |
1.2 3-羟基丁酸脂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 |
1.2.1 PHBV的合成 |
1.2.2 PHBV的基本特性 |
1.2.3 PHBV的应用 |
1.2.4 PHBV的改性 |
1.3 3-羟基丁酸脂3-羟基戊酸酯共聚物与聚己内酯材料复合 |
1.3.1 共静电纺丝PHBV/PCL |
1.3.2 PCL改性PHBV |
1.3.3 PCL/PHBV/双相磷酸钙药物负载 |
1.3.4 PCL/PHBV嵌段共聚 |
1.3.5 PHBV/PCL共混 |
1.4 壳聚糖 |
1.4.1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 |
1.4.2 壳聚糖的特性 |
1.4.3 壳聚糖的改性 |
1.5 课题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包装膜的吹塑成型 |
2.3.2 包装膜的热压成型制备改性 |
2.3.3 包装膜的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热压过程工艺参数的确定 |
3.2 PHBV比例不同对PCL/PHBV复合包装薄膜性能的影响 |
3.2.1 PCL/PHBV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2.2 PCL/PHBV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3.2.3 PCL/PHBV复合膜的紫外透射率光谱图分析 |
3.2.4 PCL/PHBV复合膜微观断面图分析 |
3.2.5 PCL/PHBV复合膜水接触角分析 |
3.2.6 不同比例PHBV对PCL/PHBV复合膜的熔融结晶性能影响 |
3.2.7 PCL/PHBV复合膜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
3.3 不同ATBC含量对ATBC/PCL/PHBV薄膜性能的影响 |
3.3.1 ATBC/PCL/PHBV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3.2 PCL/PHBV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3.3.3 ATBC/PCL/PHBV复合膜的紫外透射率光谱图分析 |
3.3.4 ATBC/PCL/PHBV复合膜微观断面图分析 |
3.3.5 ATBC/PCL/PHBV复合膜水接触角分析 |
3.3.6 不同比例ATBC对ATBC/PCL/PHBV复合膜的熔融结晶性能影响 |
3.3.7 ATBC/PCL/PHBV复合膜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
3.4 不同CMCS含量对CMCS/ATBC/PCL/PHBV薄膜性能的影响 |
3.4.1 CMCS/ATBC/PCL/PHBV复合膜的红外光谱图分析 |
3.4.2 CMCS/PCL/PHBV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分析 |
3.4.3 CMCS/ATBC/PCL/PHBV复合膜的紫外透射率光谱图分析 |
3.4.4 CMCS/ATBC/PCL/PHBV复合膜微观断面图分析 |
3.4.5 CMCS含量对CMCS/ATBC/PCL/PHBV复合膜的熔融结晶性能影响 |
3.4.6 CMCS/ATBC/PCL/PHBV复合膜X射线衍射谱图分析 |
3.4.7 CMCS/ATBC/PCL/PHBV复合膜抗菌性能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8)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鲜果蔬采后品质劣变机制 |
1.2 国内外生鲜果蔬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低温保鲜 |
1.2.2 气调保鲜 |
1.2.3 辐照保鲜 |
1.2.4 超高压处理 |
1.2.5 化学保鲜 |
1.2.6 生物保鲜 |
1.3 生物可降解材料 |
1.3.1 生物可降解材料概述 |
1.3.2 常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 |
1.4 聚己内酯的研究进展 |
1.4.1 聚己内酯的结构与性质 |
1.4.2 聚己内酯的改性研究现状 |
1.4.3 聚己内酯在食品保鲜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PCL/PPC自发气调包装对茼蒿采后货架期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设备 |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试剂 |
2.2.2 试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茼蒿贮藏包装 |
2.3.2 薄膜力学性能测试 |
2.3.3 薄膜透气性能测试 |
2.3.4 薄膜透湿性能测试 |
2.3.5 茼蒿包装内部顶空气体组成 |
2.2.6 茼蒿贮藏期间感官评分 |
2.3.7 茼蒿贮藏期间理化指标测试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薄膜力学性能分析 |
2.4.2 薄膜透气性能分析 |
2.4.3 薄膜水蒸气透过性能分析 |
2.4.4 茼蒿包装内部顶空气体组成变化 |
2.4.5 茼蒿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变化 |
2.4.6 茼蒿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变化 |
2.5 小结 |
3 PCL基自发气调薄膜的制备及其相分离结构对包装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料与设备 |
3.2.1 试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原料预处理 |
3.3.2 PCL基共混膜的制备 |
3.3.3 PCL基共混膜的结构表征 |
3.3.4 PCL基共混膜的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PCL基共混膜的相容性与相结构分析 |
3.4.2 PCL基共混膜的结晶性能分析 |
3.4.3 PCL基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分析 |
3.4.4 PCL基共混膜的透气性能分析 |
3.4.5 PCL基共混膜的透湿性能分析 |
3.4.6 PCL基共混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4 PCL基共混薄膜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冷藏期间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原料与试剂 |
4.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4.2.3 PCL基共混膜的制备 |
4.2.4 PCL基共混膜袋的制作及试验设计 |
4.2.5 葡萄包装内部CO_2和O_2含量的测试 |
4.2.6 感官评价 |
4.2.7 葡萄生化指标测试 |
4.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贮藏期间葡萄包装内部O_2和CO_2含量变化 |
4.3.2 贮藏期间葡萄感官品质变化 |
4.3.3 贮藏期间葡萄生化品质变化 |
4.4 小结 |
5 PCL基自发气调包装薄膜处理对低温冷藏葡萄抗衰老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原料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5.3 试验方法 |
5.3.1 样品准备 |
5.3.2 总酚含量测定 |
5.3.3 MDA含量测定 |
5.3.4 POD活性测定 |
5.3.5 CAT活性测定 |
5.3.6 PPO活性测定 |
5.3.7 果皮细胞壁结构观察 |
5.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
5.4.2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中MDA含量的影响 |
5.4.3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POD活性的影响 |
5.4.4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CAT活性的影响 |
5.4.5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PPO活性的影响 |
5.4.6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浆果细胞壁结构的影响 |
5.5 小结 |
6 PCL/PLLA共混膜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对葡萄挥发性物质变化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原料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2.3 试验方法 |
6.2.4 测试方法 |
6.2.5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固相微萃取纤维头的选择 |
6.3.2 贮藏初期葡萄中挥发性物质的组成 |
6.3.3 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葡萄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
6.4 小结 |
7 全文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半纤维素均相化学改性及其材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半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
1.3 半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
1.3.1 酯化改性 |
1.3.2 接枝共聚改性 |
1.4 半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1.4.1 半纤维素膜 |
1.4.2 半纤维素基多孔泡沫和凝胶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元体系DMSO/NMI中全酯化半纤维素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DMSO/NMI中木聚糖的均相酯化改性 |
2.2.3 取代度的测定 |
2.2.4 溶解性测定 |
2.2.5 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对取代度和得率的影响 |
2.3.2 溶解性分析 |
2.3.3 红外图谱分析 |
2.3.4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2.3.5 热稳定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木聚糖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中木聚糖与己内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3.2.3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与己内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3.2.4 取代度和聚合度的测定 |
3.2.5 溶解性测定 |
3.2.6 膜的制备 |
3.2.7 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二元极性非质子体系中木聚糖与己内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3.3.2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与己内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机碱催化制备热塑性木聚糖接枝聚丙交酯共聚物及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 |
4.2.2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与丙交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4.2.3 取代度、聚合度和摩尔取代度的测定 |
4.2.4 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反应条件对取代度和聚合度的影响 |
4.3.2 红外图谱分析 |
4.3.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4.3.4 热稳定性分析 |
4.3.5 热转变行为分析 |
4.3.6 结晶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液体中木聚糖接枝聚碳酸丙烯酯及膜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原料 |
5.2.2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与碳酸丙烯酯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5.2.3 取代度和聚合度的测定 |
5.2.4 膜的制备 |
5.2.5 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反应条件对取代度、聚合度和得率的影响 |
5.3.2 红外图谱分析 |
5.3.3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5.3.4 热稳定性分析 |
5.3.5 力学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聚糖接枝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 |
6.1 引言 |
6.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6.2.1 实验原料 |
6.2.2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与对二氧环己酮的开环接枝共聚改性 |
6.2.3 膜的制备 |
6.2.4 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木聚糖接枝聚对二氧环己酮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
6.3.2 表面形貌分析 |
6.3.3 复合膜中的相互氢键作用 |
6.3.4 热转变行为分析 |
6.3.5 结晶结构分析 |
6.3.6 热稳定性分析 |
6.3.7 力学性能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木聚糖接枝聚乙二醇吸湿保湿性生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7.1 引言 |
7.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7.2.1 实验原料 |
7.2.2 离子液体[Amim]Cl中木聚糖接枝聚乙二醇的制备 |
7.2.3 取代度的测定 |
7.2.4 表征 |
7.2.5 吸湿保湿率的测定 |
7.2.6 可生物降解性及细胞毒性检测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反应条件对取代度的影响 |
7.3.2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7.3.3 红外图谱分析 |
7.3.4 核磁共振图谱分析 |
7.3.5 热稳定性分析 |
7.3.6 结晶结构分析 |
7.3.7 吸湿保湿率分析 |
7.3.8 可生物降解性及细胞毒性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三、对未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10)纳米粘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
1.3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1.4 纳米粘土的有机化改性方法 |
1.4.1 共价键改性 |
1.4.2 非共价键改性 |
1.5 无机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
1.5.1 粘土矿石类纳米材料改性 |
1.5.2 纳米碳素材料改性 |
1.5.3 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改性 |
1.6 本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6.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性聚氨酯/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仪器装置 |
2.2.3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 |
2.2.4 水性聚氨酯/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表征 |
2.3.2 WPU/CHTs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载银埃洛石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仪器装置 |
3.2.3 载银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 |
3.2.4 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载银埃洛石抗菌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5 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膜制备 |
3.2.6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载银埃洛石的表征 |
3.3.2 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载银埃洛石纳米复合材料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粘土的形貌与表面结构对水性聚氨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装置 |
4.2.3 水性聚氨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有机化改性纳米粘土的表征 |
4.3.2 纳米粘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膜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壳聚糖与己内酯接枝材料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壳聚糖基抗菌医用材料的构建与性能研究[D]. 殷茂力. 江南大学, 2021(01)
- [2]以改善机械及渗漏特性为目标的海藻酸钠凝胶液芯球的工艺研究[D]. 刘洪祥. 江南大学, 2020(01)
- [3]乳酸基聚酯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行为研究[D]. 魏书鑫.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可气调水溶膜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 雷芸娜.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纤维素纳米晶体改性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 胡亚男.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6]姜黄素接枝透明质酸基普鲁兰糖功能性修复膜的制备与评价[D]. 段雨萌. 河北大学, 2020(08)
- [7]壳聚糖/PCL/PHBV包装膜制备与性能[D]. 陈彤.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8]聚己内酯基可降解薄膜的制备及其对果蔬保鲜机理的研究[D]. 成培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半纤维素均相化学改性及其材料制备[D]. 张雪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纳米粘土/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