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荒山刺槐四倍体成活率试验

提高荒山刺槐四倍体成活率试验

一、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彦峰,彭祚登,马履一[1](2012)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造林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以品种、密度和整地方式为试验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各因素不同组合对刺槐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栽植密度和不同整地方式对刺槐成活率、苗木质量指标影响显着。提高刺槐造林成活率的首选培育方案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全面整地;其次为普通刺槐,栽植密度1.5 m×1.0 m,穴状整地植后扩穴。3种不同整地方式单位面积造林成本差异不大,以机耕整地造林成本最低,穴状整地栽植后扩穴成本最高。

史红,胡青,姚洪军,汪涛[2](2012)在《北京延庆生态建设绿化工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探讨研究国内已有的防风固沙各项技术在延庆风沙危害严重地区治理中的综合运用,总结出适合延庆地区防风固沙的综合技术模式,以期为本地区以及全国范围内相同立地条件的绿化工作提供更好的经验。

王小玲[3](2011)在《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倍体刺槐是由人工诱导二倍体刺槐(2n)体细胞加倍(4n)而育成的优良品种。引种试验证明:四倍体刺槐在我国东经86。~124。、北纬23。~46。的广大地区、甚至西藏高原都可种植,可作为普通刺槐的替代品种。生产上四倍体刺槐主要以嫁接繁殖为主,因繁殖速度慢、繁殖系数低、育苗周期长,难于满足需求,致使苗木价格居高不下;利用组织培养繁殖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在基层单位广泛应用存在一定难度;播种繁殖不能很好的保持母本优良性状,林分生产力低。扦插繁殖作为一种典型的、简单的繁殖方法,已经在许多树种中广泛应用。四倍体刺槐属于扦插难生根树种,国内外虽已有报道解决了扦插成活率低的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调控机理的研究,其快速育苗技术仍不成熟,成为制约其大范围推广的瓶颈。本研究主要以1 a、3 a和5 a生四倍体刺槐母树上剪取的1 a生硬枝和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嫩枝为材料,运用阳畦和配有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装置的育苗池育苗法,系统开展了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通过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插穗下端形态和解剖学特性变化研究,划分不定根发生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扦插技术对插条内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定根不同发育阶段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有:1.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率和不定根发生速度大于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生根率最高为87.26%,不定根生成需30 d~40 d;硬枝扦插生根率最高为73.33%,不定根生成60 d左右。2.生长调节物质IBA处理硬枝和嫩枝插穗,可显着促进生根效果。硬枝扦插以IBA1000 mg·L-1,浸泡6 h的处理最佳;嫩枝扦插以IBA1400 mg·L-1,浸泡4 h处理最佳。3.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不定根发生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不定根发生的最低积温是121.32℃,不定根大量形成的最低积温是276.0℃,当积温提高98.26℃时,生根率可提高13.16%。4.采穗圃母树年龄对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条的生根能力影响很大。随着母树年龄的增加,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能力下降。嫩枝扦插随着扦插时间的推迟,生根能力也下降。因此,建议四倍体刺槐扦插采用1~3 a生母树,嫩枝扦插以5月中旬~7月中旬为宜。5.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可划分为3个主要时期:a愈伤组织诱导期,b不定根形成期(根原基诱导期),c不定根表达与伸长期。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扦插前插穗内无潜伏根原基,扦插后在切口愈伤组织中诱导产生根原基,不定根从愈伤组织伸出。6.扦插过程中,内源IAA是影响四倍体刺槐生根的关键因子,内源IAA含量与生根率呈明显的负相关。硬枝插穗体内IAA含量高于嫩枝插穗,也是硬枝扦插生根率低于嫩枝的主要原因之一。内源ZR可促进插穗生根,其含量与生根率呈正相关。ABA含量的高低不是抑制生根的主要原因,而在生根过程中起协助作用。IAA/ABA比值的高低,可作为衡量其生根的指标之一,比值越低,生根率越高。7. IAAO、POD和PPO是与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有一定关系的3种酶。扦插前,插穗体内IAAO活性对生根率的影响最大,PPO次之,POD影响最小。根原基诱导期,插穗体内PPO活性对生根率的影响最大,IAAO次之,POD影响最小。因此,生根过程中,插穗体内IAAO活性和PPO活性与生根关系密切,POD活性与生根关系不密切。8.四倍体刺槐扦插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C/N比与生根率之间呈正相关。淀粉含量与生根率呈负相关。总氮含量对生根率的影响很小。9.硬枝扦插,基质温度提高后,主要是通过降低插穗体内IAA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积累,并促进淀粉水解来影响生根。温度对硬枝插穗体内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权金娥[4](2011)在《四倍体刺槐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插壤温度、插穗处理措施、扦插季节对生根的影响是难生根树种插条生根调控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四倍体刺槐1年生嫩枝插条和1年生硬枝插条为材料,分别采用全光照喷雾和阳畦扦插育苗,定期采集插穗基部样品,制作石蜡切片,观察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插穗生根部位的解剖学特征的变化,研究了插壤温度对IBA处理后的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不定根发生及生根进程的影响以及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条不定根生根的影响。主要结果有:(1)在插壤加温(26±0.5℃)阳畦中,硬枝插条的初始生根率(30d)和最终生根率(50d)均极显着高于未加热阳畦(P < 0.01),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插穗的生根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不定根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2)加温阳畦中,插壤有效积温升高,可明显促使硬枝插穗愈伤组织诱导期、根原基诱导期和不定根表达与伸长期提前。插壤有效积温只有高于109.25℃、211.68℃和301.38℃时,才可诱导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愈伤组织、根原基和不定根表达与伸长发生。IBA处理与否,只能改变插条生根率效果,但对诱导插条生根各阶段发生的时间的提前没有影响。(3)5月中旬中各处理的插穗15d已开始陆续生根,较6、7月提前了5 d,说明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插穗的生根速度和生根有着显着的影响。(4)5月中旬的插穗能显着提高生根率,5月中旬第35d对照处理的插穗已达到56.66%的生根率,附加IBA 1400 mg / L的处理后,生根率可提高到85.83 %;而同期7月中旬中IBA 1400 mg / L处理的生根率仅为26.67 %。5月中旬初始生根率(15d)和最终生根率(40 d)差异极显着(P<0.01)6月中旬和7月中旬。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插穗不定根生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IBA处理与否,只能改变插条生根率效果,但对诱导插条生根各阶段发生的时间的提前没有影响。(5)硬枝插穗的根原基产生于髓射线与皮层交界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2个部位,未加温阳畦中插穗的根原基仅产生于愈伤组织。嫩枝插穗解剖学方面, 3个不同时期中插穗的根原基都产生于愈伤组织。(6)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条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发育。形成的愈伤组织最初为一团薄壁细胞,细胞个大,近圆形,排列疏松,细胞核不明显。第二阶段:根原始体和诱生根原基分化。愈伤组织在细胞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其内部的一些细胞开始分化,伴随细胞壁的增厚一些细胞分化成根原始细胞。有些细胞特化成具有根原始体特征的细胞,与周围的愈伤薄壁细胞有明显的界限,这一团细胞内部产生输导组织导管的管状细胞,这些管状细胞分裂分化同时愈伤组织中段可形成自己的形成层,在其发展过程,有近圆形的细胞团形成较尖诱发根原基。第三阶段:不定根形成期与伸长期。不定根原基在发育扦插后分化的不定根可伸出体外。

高云峰[5](2011)在《四倍体刺槐在甘肃天水地区引种栽培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倍体刺槐是优良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荒山绿化的先锋树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2008年,通过对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对当地生态条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强,造林成活率大于85%,3年生平均树高4.05 m,胸径4.95 cm,优于当地普通刺槐,适宜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引种栽培和推广。

汪芳[6](2010)在《四倍体刺槐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四倍体刺槐是一种引进树种,集用材、饲料、蜜源、薪炭于一身,具有耐旱、耐寒,生长速度快,木材性能好、用途广,叶量大和营养丰富等特点。现已成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及荒山绿化的首选及先锋树种。陕西省榆林市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四倍体刺槐适生区,发展四倍体刺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解天波,李燕玲[7](2010)在《银川市新树种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介绍银川市引进的中天杨、苏柳172、四倍体刺槐3个新树种特性及表现的基础上,总结出各树种的苗木繁育技术、大苗培育技术、造林技术及害虫防治技术,以为困难地段造林提供参考。

隋莹莹[8](2009)在《天水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引种的四倍体刺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人工林的物候、生长状况及土壤含水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四倍体刺槐的冠幅、标准枝、基径、新梢长、叶面积均大于本地刺槐,更适宜作为绿肥植物,且在5月20日至6月26日之间为最佳刈割时期。2.不同栽培模式各林木生长指标差异显着,除地径外,各项指标生长量排序均为:低密度纯林>高密度纯林>中密度混交林。3.不同栽培模式年均土壤含水量排序:中密度混交林>低密度纯林>高密度纯林,且中密度混交林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最为平稳。4.四倍体刺槐低密度纯林模式林木生长较快,全年需水量适中,可在研究地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块应用;中密度混交林模式林木生长尚可,全年需水量少,林分结构稳定,可在研究地广泛应用;高密度纯林模式林木生长适中,但全年需水量较多,不宜在研究地应用。

黄禄君[9](2009)在《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源四倍体刺槐(Tetraploid Robinia pseudoacacia L.)是从韩国引进的人工诱变的大叶四倍体刺槐树种,由人工诱导天然二倍体刺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而育成,具有速生、叶大肥厚、条粗、枝密、营养价值高,抗逆性强等十分优良的特性,是水土保持、发展畜牧业的优良品种。天然二倍体刺槐(2n)染色体加倍变成同源四倍体刺槐(2n=4x)之后部分花序由原来的单总状花序变异为复总状花序。研究花序复化的分子遗传机制能为解释同类现象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用于花卉或作物的花序复化改良能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进程及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DNA甲基化抑制剂5-azaC处理效应两个方面解释DNA甲基化对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影响。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全过程的细胞观察,及其相应时期的花芽形态相关性的讨论表明: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经过冬季休眠,从春季开始进行花序的发育。其复花序起源于同源四倍体总花轴原基,与次一级小花发育同步。5-aza C(五氮杂胞苷)棉浸法处理花序分化时期的花芽,结果表明:5-aza C浓度为100μmol/L,处理时间为3日时,去甲基化效果最好。5-aza C浓度为100μmol/L溶液处理分化时期的花芽,结果显示处理后的花芽的过程和对照相似,但是发育时间比对照早一个时期。

徐兆翮[10](2009)在《几个地区刺槐能源林栽植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对华中地区河南省洛宁县普通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和华北地区北京市延庆县四倍体刺槐试验林地,进行了包括4个密度、3个采伐周期和3个留茬高度的对比试验,并且调查了河北省承德县普通刺槐次生林3个生长时间的生长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密度和不同采伐周期对刺槐的萌条数、最粗单枝地径、树高、单位面积生物量、热值、干物质含量等指标的影响情况。使用单位面积年均热量来量化植物生产热能的能力。定义公式为:单位面积年均热量=热值×单位面积干生物量/生长时间。通过试验发现,刺槐根桩萌条数随着平茬时间推移逐渐减少,弱小萌条逐渐枯死;热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在目前的设计方案中,洛宁普通刺槐,栽植密度0.4m×0.6m、留茬高度30cm、平茬后一年生,获得了最大单位面积年均热量83495.3KJ/(m2·a),明显高于其它洛宁普通刺槐的试验方案,甚至是某些试验方案的数倍。延庆四倍体刺槐试验方案中,栽植密度0.8m×1.2m、留茬高度30cm、平茬后一年生的方案,获得了最大单位面积年均热量9418.127KJ/(m2·a),略高于其它延庆四倍体刺槐的试验方案。承德普通刺槐为天然密度约1m×2m的次生林,生长时间二年的试验方案,获得了最大单位面积年均热量3720.424KJ/(m2·a),略高于其它承德普通刺槐次生林的试验方案。

二、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造林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造林与苗期管理
    2.4 调查项目与测定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处理组合成活率差异性分析
    3.2 不同处理组合对苗高、地径的影响
    3.3 不同处理组合对单株萌生枝数的影响
    3.4 不同处理组合对单株生物量鲜重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干重的影响
    3.5 不同整地方式造林成本比较
    3.6 整地方式的选择
4 结论与讨论
    4.1 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和不同整地方式对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单株萌生枝数和生物量影响显着。
    4.2 四倍体刺槐和速生槐在我国西部已引种成功[8-9]。
    4.3 高径比是衡量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7]。
    4.4 不同整地方式对各树种成活率、苗高、地径等生长的影响在造林当年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2)北京延庆生态建设绿化工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生态环境基本情况
2 主要绿化工程技术
    2.1 爆破造林地区采用的综合治理技术
    2.2 水源涵养林植被空间配置与结构优化技术
    2.3 抗旱保水材料的应用技术
    2.4 环保型椰棕覆盖垫应用
    2.5 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地区采用的综合治理技术
        2.5.1 四倍体刺槐引种试验
        2.5.2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控制技术
        2.5.3生态经济型林草复合生物群落建植技术
        2.5.4 干旱半干旱丘陵山区经济林抗旱丰产栽培技术
        2.5.5 不同类型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2.5.6 干旱阳坡抗旱集水造林技术
        2.5.7 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的应用技术
3 讨论
4 结论

(3)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1.3 四倍体刺槐国内的研究概述
        1.1.3.1 引种与造林
        1.1.3.2 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1.1.3.3 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1.2 国内外树木扦插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1.2.1 插穗年龄与生根
        1.2.2 枝条的着生部位与生根
        1.2.3 同一枝条的不同部位与生根
        1.2.4 芽和叶与生根
        1.2.5 生长调节物质与生根
        1.2.6 温度、湿度和光照与生根
    1.3 国内外树木扦插生根机理研究进展
        1.3.1 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1.3.2 插穗内源激素水平与生根
        1.3.3 插穗氧化酶活性与生根
        1.3.4 插穗营养物质水平与生根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四倍体刺槐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插床准备
        2.1.2 试验地概况和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1 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
        2.1.3.2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
        2.1.4 扦插与管理
        2.1.5 生根情况观测
        2.1.6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结果与分析
        2.2.1.1 处理时间
        2.2.1.2 外源促根物质组合
        2.2.1.3 IBA 和GGR6 浓度
        2.2.1.4 母树年龄和扦插基质温度
        2.2.2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结果与分析
        2.2.2.1 IBA 浓度
        2.2.2.2 处理时间
        2.2.2.3 母树年龄和扦插时间
    2.3 讨论
        2.3.1 四倍体刺槐扦插的激素效应
        2.3.2 四倍体刺槐扦插处理时间效应
        2.3.3 四倍体刺槐扦插的母树年龄效应
        2.3.4 四倍体刺槐硬枝扦插温度效应
        2.3.5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季节效应
第三章 四倍体刺槐扦插形态与解剖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四倍体刺槐插穗生根过程的外部形态观察
        3.2.1.1 硬枝扦插生根过程的外部形态观察
        3.2.1.2 嫩枝扦插生根过程的外部形态观察
        3.2.2 四倍体刺槐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3.2.2.1 硬枝插穗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3.2.2.2 嫩枝插穗生根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3.3 讨论
第四章 四倍体刺槐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样品提取
        4.1.3 激素含量测定与计算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变化
        4.2.1.1 IAA 含量变化
        4.2.1.2 ABA 含量变化
        4.2.1.3 ZR 含量变化
        4.2.1.4 IAA/ABA 比值变化
        4.2.1.5 IAA/ZR 比值变化
        4.2.1.6 ABA/ZR 比值变化
        4.2.1.7 扦插基质积温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4.2.2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及比值变化
        4.2.2.1 IAA 含量变化
        4.2.2.2 ABA 含量变化
        4.2.2.3 ZR 含量变化
        4.2.2.4 IAA/ABA 比值变化
        4.2.2.5 IAA/ZR 比值变化
        4.2.2.6 ABA/ZR 比值变化
        4.2.2.7 嫩枝扦插时间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4.2.3 母树年龄效应对内源激素及比值的影响
        4.2.4 激素含量及比值与生根率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四倍体刺槐插穗IAA 含量变化
        4.3.2 四倍体刺槐插穗ABA 含量变化
        4.3.3 四倍体刺槐插穗ZR 含量变化
        4.3.4 四倍体刺槐插穗内源激素比值变化
        4.3.5 基质积温、母树年龄和扦插季节对激素及比值的影响
第五章 四倍体刺槐插穗氧化酶活性变化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样品提取
        5.1.3 测定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四倍体刺槐插穗IAAO 活性变化
        5.2.1.1 硬枝IAAO 活性变化
        5.2.1.2 嫩枝IAAO 活性变化
        5.2.2 四倍体刺槐插穗POD 活性变化
        5.2.2.1 硬枝POD 活性变化
        5.2.2.2 嫩枝POD 活性变化
        5.2.3 四倍体刺槐插穗PPO 活性变化
        5.2.3.1 硬枝PPO 活性变化
        5.2.3.2 嫩枝PPO 活性变化
        5.2.4 IAAO、POD、PPO 活性的变化与生根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四倍体刺槐插穗IAAO 活性变化
        5.3.2 四倍体刺槐插穗POD 活性变化
        5.3.3 四倍体刺槐插穗PPO 活性变化
第六章 四倍体刺槐插穗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样品提取
        6.1.3 测定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四倍体刺槐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6.2.2 四倍体刺槐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6.2.3 四倍体刺槐插穗淀粉含量变化
        6.2.4 四倍体刺槐插穗植物总氮含量变化
        6.2.5 四倍体刺槐插穗C/N 比变化
        6.2.6 四倍体刺槐插穗营养物质与生根率的关系
    6.3 讨论
        6.3.1 四倍体刺槐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与生根率的关系
        6.3.2 四倍体刺槐插穗可溶性糖含量与生根率的关系
        6.3.3 四倍体刺槐插穗淀粉含量与生根率的关系
        6.3.4 四倍体刺槐插穗植物总氮含量与生根率的关系
        6.3.5 四倍体刺槐插穗C/N 比与生根率的关系
第七章 总结
    7.1 四倍体刺槐扦插技术研究
    7.2 四倍体刺槐形态解剖学研究
    7.3 四倍体刺槐插穗内源激素水平研究
    7.4 四倍体刺槐插穗氧化酶活性研究
    7.5 四倍体刺槐插穗营养物质研究
    7.6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4)四倍体刺槐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林木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1.2.2 扦插繁殖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1.2.3 植物扦插生根的类型
        1.2.4 愈伤组织的形成研究
        1.2.5 扦插的插条不定根的发育过程研究
        1.2.6 刺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2.7 四倍体刺槐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地点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硬枝苗床处理
        2.2.2 硬枝试验处理
        2.2.3 嫩枝苗床处理
        2.2.4 嫩枝试验处理
        2.2.5 插穗生根过程的形态学与解剖学观察
        2.2.6 硬枝试验的生根率处理
        2.2.7 嫩枝试验的生根率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硬枝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形态特征的变化
    3.2 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生根阶段及其解剖学特征
    3.3 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生根率的影响
    3.4 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条生根进程的影响
    3.5 嫩枝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形态特征的变化
    3.6 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3.7 四倍体刺槐嫩枝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特征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4.1.2 扦插季节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4.1.3 四倍体刺槐硬枝和嫩枝插穗的解剖学研究
    4.2 讨论
        4.2.1 插壤温度对四倍体刺槐硬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4.2.2 插壤季节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不定根发生的影响
        4.2.3 四倍体刺槐硬枝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四倍体刺槐在甘肃天水地区引种栽培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造林与苗期管理
    2.3 调查项目与测定方法
        2.3.1 调查时间
        2.3.2 物候观察
        2.3.3 形态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期
    3.2 不同立地条件造林成活率
    3.3 不同立地条件林木生长情况
    3.4 不同立地条件林木生长节律
    3.5 适应性及抗性
    3.6 病虫害防治
4 结论

(6)四倍体刺槐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四倍体刺槐简介
    1.1 分类
    1.2 优点
2 四倍体刺槐栽培要点
3 四倍体刺槐发展前景

(7)银川市新树种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3种新树种特性及表现
    1.1 中天杨
    1.2 苏柳172
    1.3 四倍体刺槐
2 3种新树种物候期观测及生长量调查
3 3种新树种育苗技术
    3.1 中天杨及苏柳172
    3.2 四倍体刺槐
4 大苗培育技术
    4.1 大苗规格
    4.2 定植密度
    4.3 修剪养干
5 混交造林技术
    5.1 造林地段选择
    5.2 细致整地
    5.3 挖坑施肥
    5.4 起苗
    5.5 截干
    5.6 栽植
    5.7 混交模式
    5.8 林带抚育管理
6 新树种病虫害防治
    6.1 虫害种类
    6.2 病虫害防治

(8)天水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刺槐及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国内外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地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研究材料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1 样地设置
        3.2.2 研究方法
    3.3 存在的问题
4 结果与分析
    4.1 物候观测与分析
    4.2 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年生长规律
        4.2.1 树高生长
        4.2.2 地径生长
        4.2.3 冠幅生长
        4.2.4 枝条数量
        4.2.5 标准枝长度
        4.2.6 基径
    4.3 不同栽培模式对四倍体刺槐生长的影响
        4.3.1 不同栽培模式对树高、冠幅、地径的影响
        4.3.2 不同栽培模式对枝条数量、标准枝长、新稍长的影响
    4.4 四倍体刺槐与本地刺槐生长差异性分析
        4.4.1 不同树种树高生长量
        4.4.2 不同树种地径生长量
        4.4.3 不同树种冠幅生长量
        4.4.4 不同树种枝条数量
        4.4.5 不同树种标准枝生长量
        4.4.6 不同树种基径生长量
        4.4.7 四倍体刺槐与本地刺槐生长量比较
    4.5 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生长与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关系
        4.5.1 不同栽培模式林地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
        4.5.2 不同栽培模式林地土壤水分年动态变化
        4.5.3 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4.6 四倍体刺槐生长指标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四倍体刺槐及其研究概况
    2 本文研究目的
1 文献综述
    1.1 花序复化机制的分析
        1.1.1 花发育
        1.1.2 同源多倍体化
        1.1.3 表观遗传学理论
        1.1.4 遗传学理论
    1.2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2.1 DNA甲基转移酶及其调节机制
        1.2.2 DNA甲基化的机理
        1.2.3 DNA甲基化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
        1.2.3.1 DNA甲基化调节的假说
        1.2.3.2 MBPs与转录抑制
        1.2.3.3 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相互作用
        1.2.4 植物DNA甲基化调控基因转录的方式
        1.2.4.1 DNA甲基化与植物转座子活性
        1.2.4.2 DNA甲基化与DNA次甲基化
        1.2.4.3 DNA甲基化酶基因对反义转化植物的调控
        1.2.5 DNA甲基化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意义
        1.2.5.1 在基因组的防御中起作用
        1.2.5.2 调节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1.2.5.3 与植物的春化作用及开花
        1.2.5.4 可引起转基因沉默
    1.3 选题思想及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与花序形态发育的研究
        3.2.1.1 秋季取样
        3.2.1.2 春季取样
        3.2.1.3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3.2.2 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
        3.2.2.1 花芽发芽率
        3.2.2.2 花芽生长情况
        3.2.2.3 花芽复化率
        3.2.3 5-azaC处理对四倍体刺槐复花序发育的影响
        3.2.3.1 取样及样品处理
        3.2.3.2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4 结果与分析
    4.1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与花序形态发育的研究
        4.1.1 花芽的冬季发育
        4.1.2 花芽的春季发育
        4.1.2.1 小花的形成
        4.1.2.2 小花的发育
        4.1.2.3 复花序的形成
        4.1.2.4 复花序与单花序的区别
        4.1.3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及外部形态关系
    4.2 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
        4.2.1 5-azaC溶液处理后的花芽发芽率
        4.2.1.1 处理后二倍体刺槐花芽发芽率
        4.2.1.2 处理后四倍体刺槐花芽发芽率
        4.2.2 5-azaC溶液处理后的花芽生长情况
        4.2.2.1 5-azaC溶液处理后的花芽长度生长情况
        4.2.2.2 5-azaC溶液处理后的花芽直径生长情况
        4.2.3 5-azaC溶液处理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复花序的影响
    4.3 5-AZAC处理对四倍体刺槐复花序发育的影响
        4.3.1 次级花轴原基的形成
        4.3.2 处理后的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及外部形态关系
5 小结与讨论
    5.1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与花序形态发育的研究
        5.1.1 花芽的冬季发育
        5.1.2 花芽的春季发育
        5.1.3 复花序的形成
        5.1.4 单花序与复花序的区别
        5.1.5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及外部形态关系
    5.2 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
    5.3 5-AZAC处理对四倍体刺槐复花序发育的影响
        5.3.1 次级花轴原基的形成
        5.3.2 同源四倍体刺槐花序发育及外部形态关系
6 结论及讨论
    6.1 关于同源四倍体刺槐复花序形态的研究
    6.2 关于5-AZAC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复花序数量的研究
    6.3 同源四倍体刺槐复花序的发育
    6.4 对同源四倍体刺槐复花序的研究的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几个地区刺槐能源林栽植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能源林的研究现状
    1.1 刺槐用作能源林建设意义重大
        1.1.1 刺槐简介
        1.1.2 四倍体刺槐简介
    1.2 热值研究现状
        1.2.1 植物热值研究进展
        1.2.2 植物热值的影响因素
    1.3 本研究的目的
2 河南省洛宁县普通刺槐试验林密度和生长时间选择的研究
    2.1 试验地条件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萌条数的影响
        2.4.2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最粗单枝地径的影响
        2.4.3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树高的影响
        2.4.4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影响
        2.4.5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热值的影响
        2.4.6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洛宁普通刺槐的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3 北京市延庆县四倍体刺槐试验林密度和生长时间选择的研究
    3.1 试验地条件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萌条数的影响
        3.4.2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最粗单枝地径的影响
        3.4.3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树高的影响
        3.4.4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单位面积生物量的影响
        3.4.5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热值的影响
        3.4.6 不同密度不同生长时间对延庆四倍体刺槐的干物质含量的影响
4 河北省承德县普通刺槐次生林用作能源林时生长时间的研究
    4.1 试验地条件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 单位面积年均热量分析
    5.1 单位面积年均热量定义和公式
    5.2 各个试验方案的单位面积年均热量数据
        5.2.1 洛宁普通刺槐12个设计方案的单位面积年均热量
        5.2.2 延庆四倍体刺槐12个设计方案的单位面积年均热量
        5.2.3 承德普通刺槐三个年龄的设计方案的单位面积年均热量
        5.2.4 不同留茬高度的选择
    5.3 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提高四倍体刺槐荒山造林成活率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丘陵沟壑区刺槐造林试验研究[J]. 何彦峰,彭祚登,马履一. 林业科技, 2012(06)
  • [2]北京延庆生态建设绿化工程技术研究[J]. 史红,胡青,姚洪军,汪涛. 中国园艺文摘, 2012(01)
  • [3]四倍体刺槐插条不定根发生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D]. 王小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4]四倍体刺槐不定根发生的解剖学研究[D]. 权金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5)
  • [5]四倍体刺槐在甘肃天水地区引种栽培试验[J]. 高云峰. 防护林科技, 2011(02)
  • [6]四倍体刺槐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J]. 汪芳. 南方农业, 2010(06)
  • [7]银川市新树种引种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J]. 解天波,李燕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0(20)
  • [8]天水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四倍体刺槐适应性研究[D]. 隋莹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9]四倍体刺槐花序复化的5-azaC处理效应初步研究[D]. 黄禄君.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 [10]几个地区刺槐能源林栽植密度与生长时间的初步研究[D]. 徐兆翮.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1)

标签:;  ;  ;  ;  

提高荒山刺槐四倍体成活率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