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与借代的构成原理新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卫杰[1](2021)在《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身物互喻”指“身”与“物”的互相比喻,即:用人的身体比喻某一事物,或用某一事物比喻人。“身物互喻”词是所有语言中的基础词汇,本文结合“斯瓦迪士核心词表”考察现代汉语中的“身物互喻”词,并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本文研究,分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下:绪论,解释“身物互喻”词,提出本选题的意义,分析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对语料分析、研究方法等进行说明。从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着手对“身物互喻”词引申的隐喻、转喻成果进行梳理。第一层面,将“身物互喻”词分为“以身喻物”词和“以物喻身”词两大类,并分别对两类词进行本体研究及教学思考。具体词的考察,先逐一详析各义项,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归总。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词的个性特点及“身物互喻”词的共性特征,进行相关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二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的探讨。根据“身物互喻”词的特征,本部分选择适合“身物互喻”词教学的“语义场”教学法理论、语境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案设计与方法讨论,并延伸至对“身物互喻”词文化教学问题的讨论。第三层面,进行“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的探讨。将“身物互喻”词的课外教学聚焦在预习、课后练习、活动设计这三个大环节之上,各环节用较为丰富的内容、形式为“身物互喻”词设计相应的课外教学练习与活动。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相关研究做出展望。
宋凯月[2](2020)在《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新词语自出现以来,国内学界对其研究不断,本学术论文以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文章中出现的“近三年”均指2014-2016年,后文对此不再说明)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汉语新词语的监测理念,即“新词语的监测,监测的不只是语言,还有社会生活的实态。”1,本学术论文从语言学本身和社会学两个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展开研究。本学术论文的研究目的有两个,一是借助语言学研究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汉语新词语,同时为汉语新词语的监测提供参考;二是针对社会知晓度问卷调查的结果,研究汉语新词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提出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论文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语新词语的特征。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从新词语反映的领域分布和社会热点两个层面展开,结合部分例词详细说明。其次,介绍汉语新词语的总体特征,从词语长度、结构方式等方面展开。最后,介绍汉语新词语与修辞手法的关系。第二部分从社会学角度展开社会知晓度调查,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首先,介绍本次的社会知晓度调查,包括问卷设计、可信度检验、问卷收发情况、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其次,从目标词语不分群、分群角度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对目标词语知晓度和使用态度的影响。继而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研究样本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第三部分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首先介绍汉语新词语的规范意义,其次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原则,最后,结合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汉语新词语的规范建议。
裴红幸[3](2020)在《汉越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俚语(Slang)是指民间非正式、较口语化的词语,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通俗易懂顺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长期以来,汉、越俚语对比并未得到语言学者的应有关注,关于汉、越俚语研究的书籍、资料目前仍然比较稀缺。正因为如此,本人以“汉、越俚语比较研究”为题开展分析和研究。汉、越俚语的共同点有:首先,从语音来看,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有很多相同之处。如汉、越俚语的音节结构都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五音节等几种主要形式;其次,从分类来看,汉、越俚语的分类都有音节构成分类和内容分类;最后,在表达方面,越南俚语借鉴了大量汉语因素,融合到自身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当中,使之发展出全新的自我特色。汉、越俚语的不同点有:首先,在语法结构方面,汉语俚语里很多不好的事物都可以变成骂人的载体,如:书呆子、垃圾、贼等。但是越南语俚语的结构是“??+X”(东西+X)(其中X指被骂者的缺点);其次,在分类方面,汉、越俚语的分类大致一样,但是小类里面的内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再次,在构成方面,汉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社会方言和社会流行语,而越南语俚语中的大部分来源于原有词语的词义改变;最后,在语义表达方面,汉语俚语的语义表达主要有字义与实义、本义与喻义、并义与偏义的特点,而越南语俚语的语义表达的主要特点是多义性和转义性。汉、越俚语之间之所以有诸多共同点和不同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俚语产生于现实的生活,是人类思维的表现。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在历史上有过频繁的人类活动交往和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俚语是各自国家的历史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的真实反映,有各自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从而产生了各自的特色。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汉越俚语的比较研究,一方面为相关学者和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素材、线索和思路,以便揭示中国和越南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俚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排除使用俚语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减少文化冲突,使他们能够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并自如地运用汉语俚语。
马磊[4](2020)在《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辞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言语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的活动。修辞素养是影响言语交际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修辞教学是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修辞教学面临严重困境,课程标准对修辞教学要求的“局限性”、教科书中修辞教学内容编排的“随机性”、教学实施中修辞教学安排的“偶然性”、学业评价中修辞素养评价的“片面性”,以及语文教师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的匮缺,反映出修辞教学的多重危机。修辞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修辞教学的重要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从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出发,有必要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得到历史的启示,改进修辞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通过搜集、整理、考证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史料,诸如修辞研究的论着论文、修辞学史的论着论文、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文件、有代表性的语文教科书和辅助性教材、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的相关着述等,梳理修辞教学思想和实践演变的历史事实,兼顾语文教育的历史演进和修辞研究的历史演进,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可将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史划分五个阶段,即:萌发期(1904-192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和现代语文课程的独立开始萌发;勃兴期(1929-1949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和语文课程的稳步发展而勃兴;成熟期(1949-197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和语文课程的命名而趋于成熟;繁荣期(1977-1997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兴盛和语文课程的科学化热潮而走向繁荣;重生期(1997-2020年),现代修辞教学随着修辞学研究的跨学科拓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开启新生。中国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绩是一代又一代修辞学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而这条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在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修辞教学探索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分别完成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在萌发期,语文课程的独立设置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在勃兴期,修辞学科的初步建立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在成熟期,双基教学的讨论明确了修辞教学的基本方法;在繁荣期,能力本位的确立理清了修辞教学的价值追求;在重生期,语境观念的凸显强化了修辞教学的情境性。现代以来,特定的社会环境为开展修辞教学提供了外部条件,修辞学科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学科基础,语文课程的独立和发展为修辞教学提供了课程基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因。修辞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和修辞教学策略的现代化均有了历史性突破,但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仍任重道远。现代以来的修辞教学内容在学科来源、呈现方式、价值追求上有了重要发展,但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构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内容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在学科来源上,吸收了现代修辞研究的成果并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而更新,但并不总是即时和全面地将修辞的学科内容转化为语文的课程内容。第二,在呈现方式上,课程文件和教科书中既有显性的修辞知识内容,也有寓于言语作品积累和言语实践活动中的隐性教学内容;显性的修辞知识,既有系统化的呈现方式,也有零散的呈现方式。第三,在价值追求上,不仅重视修辞静态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修辞知识在具体的言语情境中的动态运用,在表述上经历了“技能”“能力”“素养”的演进。推进修辞教学内容现代化,就要综合吸收现代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成果,汲取历史上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经验,并积极引入修辞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引入关于修辞动态过程研究的成果,积极重建修辞教学内容系统。语言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之外因素的制约作用,对于语境的分析不断深化,因此应把修辞的基本原则作为修辞教学的基础内容;结构主义语言学尽管受到了挑战,但仍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因此仍应把不同语言层级的具体修辞手段作为修辞教学的主体内容;语言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学习要关注言语活动承载的文化因素,因此应把修辞的情感态度作为修辞教学的高层内容。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还要划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学层次,设计三个阶段的修辞学业质量标准,为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现代修辞教学策略在情境性、实践性、程序性三方面作了积极追求,但教学策略的探讨仍不充分。现代修辞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一是情境性,历来强调修辞要适应语言环境的基本要求,这一思想随着修辞研究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二是实践性,历来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品质,将修辞教学置于言语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开展修辞教学。三是程序性,历来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对教学的程序系统作过积极的探索,但教学程序系统没有较为稳定地得以传承和发展。推进修辞教学策略现代化,就要科学认识修辞学习的路径。依据“习得”与“学得”的语言学习理论,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现实基础,可以对“习得”和“学得”作进一步的划分,形成“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层次。在语文课程中,修辞学习存在着自然习得、引导习得、情境学得、系统学得四个路径,四个路径的理性程度递进提高。对具体修辞教学方法的探讨,应该在上述修辞学习四个路径的框架下进行,才能使教学方法的探讨走出经验主义的范式,建构教学方法的科学系统。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应该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指引,基于上述对现代修辞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认识,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语文学业评价的开展诸方面,作出相应变革。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要大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素养和修辞教学素养。一方面,要改进语文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更新充实修辞学相关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理论素养和修辞实践素养;另一方面,要变革语文教师教育的课程实施方式,通过“答辩式说课”“追问式评课”等途径,提升修辞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培育语文教师的修辞教学素养。要努力培养面向未来修辞教学需要的、能继续推进修辞教学现代化的语文教师。对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的专门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将修辞学与教育学更加密切地结合起来,争取建立起较成熟的汉语修辞教学理论,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修辞教学现代化。
马媛[5](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文中认为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与之相应,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变革。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加,这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同时也是提升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与能力的需要。古诗文注释作为师生教学古诗文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古诗文教学的成效。因此,对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文注释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立足于科学理论、原则探讨问题,具体结合传统训诂学的理论以及注释的原则,对整套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考察,重点对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从编者、教师、学生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本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首先,对相关的训诂学理论进行界说,以便从科学的角度对教材古诗文注释进行探讨。然后对注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阐述,明确提出准确性、适切性、简洁性、平实性、系统性等五个原则,并重点对系统性原则进行分析。第二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这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笔者对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进行详尽地描写分析,将其作为研究的重要语言材料。针对教材古诗文注释的具体情况,笔者将其在系统性上存在的问题按照注释条目、注释提示用语、注释格式进行分类,结合数据、表格形象直观地展示其存在的不足,并用教材中的相关例证进行说明。而后,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以供教材编者参考。第三部分: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笔者从教材编写者、教材使用者—教师、学生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从编者而言,首先,要建立具体、统一、规范的注释标准,这是注释系统化的前提。其次,注释要遵循相关的理论、原则,科学的指导能有效促进注释的系统化。最后,注释应要考虑到师生古诗文学习的现实需要,以此作为注释的现实依据。从教师而言,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弥补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系统性不足。课前,要做好备课工作,认真审视教材注释。课中,要合理利用教材注释,对于其不足之处,要设法补救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课后,要善于指导学生使用注释。从学生而言,首先,要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工作,形成良好的心理预期。其次,要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进行自主探究。最后,要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积累。目前,有关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系统性予以关注的更是有限。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期望能够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以推动部编版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系统化。
顾艳[6](2020)在《《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陵梵刹志》是明万历年间官修的一部佛寺志,书中收录了明代与佛教相关的皇帝诏令、政府文书、文人游记、墓铭碑记,详细记录了南京大小佛寺的历史和当时的状况,更有田产赋税、买办交易记录等,语料丰富,词汇成分复杂。本文以《金陵梵刹志》中写作于明代的内容为基础语料,对其中的承古词、新词和特色词语进行了分析。《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中夹杂了一些承古词和新词。单音节承古词留存的主要原因是书面语的特殊性,其次是语义的独特性,第三是同义词的文白分工。双音节单纯词主要有联绵、叠音、音译三类,大部分联绵词的用字偏旁能够反映词义类属。叠音词以描写景物的词语居多,一些叠音词在句中前后对仗出现,节奏分明。音译词多源自梵语。部分复合词涉及同音通假。新词产生的途径比较复杂,包括缩略成词、添加语素和旧词新义等。部分新词存在同素异序和变换语素的现象。新词语素通俗易懂,大多数在现代汉语中仍然活跃。《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中包含了一些特色词语。主要涉及经济制度、佛教文化、官职名称和生产作料四个领域。经济制度词反映了明代田产赋税的用途、性质、对象和方法。佛教文化词包括名物词、行为词和教义词等。不少词语源自梵语,一些音译词的全称和省称在书中同时出现。官职名称词包括宗教官职和普通官职名词。明代僧道官职的名称多取自宗教行为和教义等,都为双音节词,采用偏正或动宾结构。同级别的佛教官职和道教官职名称可能意义对应,结构统一,或共用语素。生产物料词语包括佛经的装裱材料词和其他材料词,部分词语具有佛教特色。《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中还有许多地理名词。地理名词结构均为“专名+通名”。通名均为单音节词,个别词语具有地域特色,源自方言。专名中名词最多,其中又以动植物名称居多。地理名词的来源有历史、宗教、现实和主观态度评价等,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借代。造成地理名词异称的原因有避讳心理、雅俗差异和视角不同等。
丁明月[7](2019)在《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理据及其教学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古人用“万物”一词来概括存在世界上的物质实体,也正说明了其庞杂的特点。我们无法穷尽物质实体的名词,但是我们可以对物质实体名词进行研究并探索出其造词的理据性和逻辑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虽然可以很快就掌握汉语语法规则,但对词汇的理解和正确运用并非易事,就现代汉语词汇而言,复合词的数量之多、语言应用的价值之大不言而喻。本文将研究复合词中的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理据,进而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以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汉语的效率。本文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理论基础、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阐释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和“内部形式”理论,最后阐释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所涉及的“属性聚焦”机制与“名属相指”现象等本体知识。第二章阐述现代汉语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机制,将不同类属的名词做精微化分析,分析名词内部的语义结构、语义特征并描述语义结构的逻辑图式,最后归纳相同类型物质实体类名词的内部形式和词形构建的规律。第三章在前述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进行调查分析。首先,对目前大纲和中高级综合课教材中的物质实体类名词进行整理,并分析其语义范畴,梳理造词的基本语义模式。其次,对学生物质实体类名词的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重点调查留学生对词形与语义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提出教学建议提供实际依据。第四章依据相关的理论和调查分析的结论,为物质实体类名词的教学提出建议。结语部分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强调本文研究成果及应用价值,总结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8](2019)在《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文中认为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说,委婉语是一种通过语言来表达的文化。在日常社会交际中,人们有时需要表达一些微妙之事或难言之隐,但这些话题不便直接表达,于是促成了大量委婉语的产生。委婉语可以清楚地反映社会群体成员对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或事物体现的文化观与道德观。委婉语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展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以及包含在一举一动中的文化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讲究文明礼貌,也会越来越多地运用委婉语,委婉语正逐步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随着中越两国的合作日益深入,加强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相互学习,可以进一步促进中越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汉越委婉语中可待挖掘的研究素材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利用比较分析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深入比较汉越委婉语的异同,阐发汉越委婉语产生的文化影响因素,进而讨论在越南对汉语委婉语的教学实践,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于汉越委婉语的构成手段对比分析,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四个角度深入剖析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关于语音方面,汉语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谐音的形式实现婉指;而越南语既可通过非完全式语音形式实现婉指,也可通过省略音节(Tinh luoc am)和重叠音节(Diep am)实现婉指。关于词汇方面,汉越委婉语中大多都会选用相对褒义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或直接选用外来词来代替所要婉称的事物。与此同时,汉语会使用反义词和对义词来避讳所要表达之意,如用“走水”代替“失火”之义;而越南语则会用汉越词来代替所要避讳的词,如“Quytich”(归寂)、“Hi sinh”(牺牲)等词表示死亡。汉语与越南语都会通过使用否定副词“不”或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成委婉语等。最后,针对委婉语修辞构成方法进行比对。汉越委婉语均使用隐喻、模糊化、借代等修辞手段。此外,汉语还使用拆字法和歇后语,而越南语还使用倒读法(Noilai)。第二章是对委婉语的语义类型进行细致划分。汉语中关于委婉语的语义类型的划分可以细致至十三大类三十六小类,纷繁复杂,转之汉语,越南语语义类型比较少。本章根据汉越可以对应的委婉语的常用频率与数量进行归类,可以从主要语义类型与次要语义类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主要语义类型包括“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性爱与生育”三大类。由于这三类语义类型中包含了大量辞例,进而本文将利用相关语言学理论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说明,例如词语搭配、语义借代等。而次要语义类型部分主要包括“分泌与排泄”、“怀孕和生理变化”、“有关职业的委婉语”三种相对辞例较少的委婉语。本章主要通过分析语义结构归纳语义类型,辨析异同。第三章围绕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委婉语的构造都要遵循距离、相关、动听三原则。距离原则指委婉语在构造上通过变换能指即语言符号,使能指与所指不直接对等,在心理上增加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距离;相关原则要求委婉语与原语言符号有一定的联系,能提供人们理解其所指的线索;动听原则要求委婉语具有好的伴随意义,能给人以好的联想。在委婉语构成的语用原则的影响下,汉越委婉语都拥有避讳、礼貌、掩饰、求雅这四种语用功能。避讳是为了表示禁忌而产生,礼貌是为了体现文明而衍化,掩饰是为了维护尊严而选用,求雅是为了规避低俗而使用,汉语与越南语之间在这四种语用功能中都有不一样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汉语委婉语还是越南委婉语,四种语用功能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由两种与两种以上语用功能互动而产生实际交际效果。第四章论及汉越委婉的文化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比较。本章从儒家思想、宗教思想、其它思想观念、风俗制度以及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等角度深入剖析。其中,对于儒家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主要从儒家“礼乐”、“仁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宗教思想,主要分道教神仙思想以及佛教思想进行分析。此外,本章还探讨了阴阳观念与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中体现的,并对从“道家”和“佛家”两大宗教信仰的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也会通过诗歌、社会制度和习俗等各方面来对综合分析,展示汉越两者之间的民族文化特点。最后,从中越两国反映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提取两者所共同存在的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说明各自形象塑造缘由,揭示社会文化对委婉语的影响。第五章将在对汉越委婉语深入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尝试。首先,本文对在越南各大高校汉语专业中开设委婉语课程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在越南,汉语学习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学生通过学习汉语以获取前往中国留学的机会,但由于汉语与越南语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对于越南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学习难度较高。而委婉语教学需在学生习得一定的汉语的语法、语义、语用基础上展开,并对委婉语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汉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本文将对汉语委婉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应对预案策略。委婉语长期受到思想观念、风俗制度、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的影响,对委婉语的学习不仅需要对中国文化有较为深入的涉猎,还需对于汉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作更加深入的探索。同时,委婉语的教学需要与一定的语境教学相结合。最后,形成具体的汉语委婉语的课程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总结进行较为具体的说明,并以“职业委婉语”为例进行教学实例内容的展示。长期以来,委婉语研究都是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总会选取不同的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分析,但是鲜有涉及全面地、系统地对比汉越两种语言之间的委婉语的研究。本文不仅花大力气尽可能搜集更多的材料,例如网络语言材料,力求完整性,还从语言学的各个角度对汉越委婉语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对汉越委婉语对比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定义进行仔细斟酌,提出一些新看法,进行更为科学的界定。此外,本文对越南汉语委婉语的教学设计也是一次新的实践尝试。
肖莹[9](2019)在《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辨察》文中指出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中的“不是”是一种语用否定,经常用来表达主观强调和补充修正语义。随着“寂寞”句式的流行,句式所体现出的语义关系、隐喻思维、超常搭配等特殊性也常被学者们研究思考,但仍有一些可挖掘的内容。本文拟从主观视点的角度,对句式的“语表-语里-语值”进行细致的描写分析,并通过与同类句式的对比印证该句式的特殊性。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内容主要是对文章的选题缘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句式研究概况的陈述。其中句式的研究现状包括对原型句式的研究。第二章重点分析了“V的不是X,而是Y”的句式特征。句法形式上,主要从组成成分的多寡、与副词同现与否、表达变体三个方面展开;构成成分上,主要从音节特征、功能特征及组合特征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三章重点探讨了“V的不是X,而是Y”的语义关系。语义关系上,分别对X和Y的语义关系、V和X的语义关系、V和Y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X和Y的语义关系最为复杂。句式语义上,主要从主观强调和补充修正两个方面来探讨。第四章着重分析了“V的不是X,而是Y”的语用功能,主要从主观强调、修辞联想、设疑求新、娱乐达情这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挖掘句式所体现出的会话含义、修辞意义和主观视点。第五章是将“V的不是X,而是Y”与相关句式“V的不仅是X,而且/还/更是Y”进行对比,主要从能否互相替换、主观预期程度来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进而论述“V的不是X,而是Y”的特殊性和适用性。第六章为结语,是对文章的总结和反思。
胡朝阳[10](2019)在《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是人类作为交际工具的表现符号,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思想的手段。教学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指向,以教与学的对成为发生机制和存在方式的师生之间特殊的交往活动。语言与教学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天然的联系通过教学语言得以建立。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中用于教学交往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指向的语言符号系统。研究教学语言是深化教学理论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对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分析,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可以实现教学语言研究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然与应然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深化教学语言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共分为五章,阐释了“具有何种教育素养的教师如何运用教学语言实现了好的教学效果”。第一章,阐释了教育性是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基于功能主义的视角,教学语言是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是教学交往的工具。教育性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特性,它是社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价值规范与实际效果的统一。教育性是教育目的的协同性、教育过程的规范性和教育效果的发展性的融合。真正的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交往的工具,同时构成教学本体。教育性是教学语言所表现出的根本特性,是教学语言的价值预设与功能实现的融合。第二章,阐释了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真正的教学“是立于科学达于艺术之伦理性活动”,它是“向善、求真、趋美”的,它具有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语言既是教学的工具,也构成教学本身。教学语言要具有教育性就应该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即“向善、求真、趋美”,它们分别表现为教学语言的伦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科学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基础,伦理性是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灵魂,艺术性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表现力。符合教学的价值预设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根本前提。第三章,基于事理的逻辑,以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实现过程为线索,阐释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标准。首先,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前提性标准。师生是一种资格,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在教学目的的协同下,师生的相互作用建构了教学关系,使得教学语言成为自身,因而建构教学关系是教学语言具有教育性的先决条件。其次,形成教学交往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就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最后,实现教学目的是教学语言实现其教育性的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学语言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实现了它的教育功能,就表现出它的教育性。第四章,分析了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机制。基于功能主义的观点,制约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因素是教学目的、教师和教学语境。教师既是教学语言的“创造者”,也是教学语言的“使用者”,其言说条件和言说的原则直接决定了教学语言的功能实现。教师的教育素养构成教师的言说条件。教师应遵循的言说原则包括适应原则、合作原则和得体原则。教学语境是教学语言实现其功能的另一重要制约因素,它制约着教学语言的语义生成、表达和理解的过程。学生是最重要的语境因素。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语义的理解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最终保证。第五章,探讨了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首先,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根本策略。教师要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并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其次,要完善教师的言说条件,即确立言说的前提,明确言说的目的,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并形成教学语言的风格。最后,要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即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二、比喻与借代的构成原理新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喻与借代的构成原理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前人的研究成果 |
三、选题意义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 |
五、方法与语料说明 |
第一章 “以身喻物”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肢体部位词 |
二、内脏器官词 |
三、面部器官词 |
第二章 “以物喻身”词的考察与教学思考 |
一、植物的“喻身”分析 |
二、动物的“喻身”分析 |
第三章 “身物互喻”词课堂教学探讨 |
一、“身物互喻”词的语义场教学法探讨 |
二、“身物互喻”词的语境教学法探讨 |
三、“身物互喻”词的文化教学探讨 |
第四章 “身物互喻”词课外教学探讨 |
一、课前预习 |
二、课后练习 |
三、活动设计 |
第五章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斯瓦迪士核心词列表 |
二、“身物互喻”词教学片段式设计 |
致谢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1.研究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汉语新词语 |
2.词汇学的研究 |
3.修辞学的研究 |
4.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1.定量定性研究法 |
2.文献资料分析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语料来源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本体研究 |
(一)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语言面貌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领域分布特征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词汇总体特征 |
3.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修辞特征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及原因 |
1.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途径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 |
二、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 |
(一)调查问卷相关情况说明 |
1.问卷设计 |
2.问卷可信度分析 |
3.问卷收发情况 |
4.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1.目标词语不分群分析 |
2.目标词语分群分析 |
3.调查对象知晓汉语新词语的途径分析 |
4.调查对象对汉语新词语的态度分析 |
三、汉语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汉语新词语的意义 |
1.便利人们的生活 |
2.丰富汉语词汇 |
3.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
(二)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原则 |
(三)规范汉语新词语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近三年部分汉语新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 |
附录三 :近三年汉语新词语结构类型分布表 |
附录四 :近三年网络类新词语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内容与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中国俚语研究现状 |
二、越南俚语研究现状 |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四、汉、越俚语比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语料来源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四节 俚语的界定、研究范围及目标 |
一、俚语的界定 |
二、研究范围 |
三、研究目标 |
第五节 选题理由、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俚语的概况、形成机理及其与其他词语的联系 |
第一节 俚语的性质和特点 |
一、俚语的性质 |
二、俚语的特点 |
三、俚语的特殊性 |
四、与汉语俚语对应的越南语俚语 |
第二节 俚语在词语中的功能 |
一、文化认同功能 |
二、交际改善功能 |
三、情感宣泄功能 |
四、禁忌回避功能 |
五、时尚展现功能 |
六、其他功能 |
第三节 俚语的分类及传播方式 |
一、俚语的分类 |
二、俚语传播与扩散的方式 |
第四节 汉越俚语的产生与形成机理 |
一、俚语的缘起 |
二、俚语的形成机制 |
三、汉越俚语形成机理的对比 |
第五节 俚语与俗语、行话、黑话、詈词及流行语的联系 |
一、俚语与俗语的异同 |
二、俚语与行话、黑话、詈词与流行语的不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构成方式比较 |
一、汉越俚语的结构对比分析 |
二、汉越俚语的句法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汉越俚语的语音结构对比 |
一、单音节词 |
二、同音词比重差异 |
三、声调差异 |
四、叠词 |
五、语素重组带来的音节差异 |
第三节 汉越俚语构造形式的异同 |
一、汉语俚语构造形式 |
二、越南语俚语构造形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越俚语的修辞方式对比 |
第一节 俚语中的修辞方式 |
一、汉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二、越南语俚语的修辞方式 |
三、汉越俚语修辞方式的对比 |
第二节 俚语修辞的来源分析 |
一、来源一——颜色 |
二、来源二——动物 |
三、来源三——植物 |
第三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口语表达中的效果 |
一、适配环境 |
二、结合对象 |
三、注重内容 |
第四节 俚语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中的举例说明 |
一、汉语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二、越南俚语在文学作品里的例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越俚语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越俚语的思维方式 |
一、辩证思维 |
二、意象思维 |
第二节 汉越俚语展现的人民思想意识对比 |
一、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世界观与宗教信仰 |
二、汉、越俚语所反映的价值观 |
第三节 俚语中的生活哲理 |
一、社会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二、经济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三、政治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四、文化生活类俚语中的哲理 |
第四节 汉越俚语中的民族风俗 |
一、风俗介绍 |
二、例子说明 |
第五节 汉越俚语中的农业民俗 |
一、俚语中表达相似的农业意象 |
二、俚语中含有不同的农业意象 |
第六节 汉越俚语中的数字文化 |
一、文化内涵相同的表达 |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表达 |
三、文化内涵相近或相近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统计的汉越俚语对应的表达形式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4)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追求 |
第一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背景 |
一、古代修辞研究的发展 |
二、古代语文教育的发展 |
第二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内容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体现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分化凸显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充实丰富 |
四、修辞教学内容的近代转型 |
第三节 古代修辞教学的策略 |
一、将“修辞立其诚”作为教学基本要求 |
二、将修辞教学融入言语实践的过程 |
三、力求“盈科而进”探索程序系统 |
第二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萌发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萌发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的草创 |
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语文课程的正式独立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初步探索 |
一、语文独立设科背景下对“言语形式”的重视 |
二、国文课程中“文法要略”教学内容的登场 |
三、国语课程中“修辞学大意”教学内容的明确提出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初步寻求 |
一、以“贵明通”作为修辞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重视“于练及言语与文章之际”开展修辞教学 |
三、对特设教学时间和单独编写教材的追求 |
第三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勃兴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勃兴的背景 |
一、现代修辞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
二、教育战线的坚守与国文国语课程的稳步建设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基本成型 |
一、修辞教学内容的自立门户 |
二、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建构 |
三、修辞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良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全面探究 |
一、确立“适应题旨情境”的修辞教学要求 |
二、强调修辞要“随选文”依次教授 |
三、追求修辞教学“有系统的概念” |
第四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成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成熟的背景 |
一、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正式建立 |
二、教育事业的新纪元和语文教育的新开拓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继续充实 |
一、“语文”课程中白话修辞教学地位的提升 |
二、汉语文学分科试验与汉语修辞教学系统的建设 |
三、“工具说”的确立与修辞“双基”教学的探讨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持续推进 |
一、“文道统一”教学观的确立和“语境”思想的提出 |
二、从强调“相机教学”到重视“基本训练” |
三、基于语文课程内容整体的修辞教学程序系统建设 |
第五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繁荣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繁荣的背景 |
一、修辞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
二、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与语文课程的科学化追求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回归与丰富 |
一、修辞知识的回归与“精要好懂有用”知识观的提出 |
二、能力本位的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建设 |
三、能力训练的强化与篇章修辞教学的突显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改进与提升 |
一、“得体”原则的确立和“语体中心论”的提出 |
二、对修辞“训练”的重视与“习得”观念的引入 |
三、从知识教学程序系统到能力训练程序系统的建设 |
第六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重生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重生的背景 |
一、跨学科背景下修辞学研究的演进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突出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与调整 |
一、“语感”的讨论与修辞教学内容的淡化 |
二、课程内容的泛化与修辞教学的失落 |
三、语言本位的重新确立与修辞教学内容的重构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转向与变革 |
一、修辞教学对“语言运用情境”的关注 |
二、从“感悟”到“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
三、修辞教学系统的解构与重构 |
第七章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与前瞻 |
第一节 现代修辞教学的反思 |
一、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特征 |
二、现代修辞教学的发展动因 |
第二节 现代修辞教学内容系统的建设 |
一、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二、修辞教学内容系统建设的构想 |
三、修辞学业质量标准建设初探 |
第三节 现代修辞教学策略的探讨 |
一、“引导习得”的策略 |
二、指导“情境学得”的策略 |
三、指导“系统学得”的策略 |
第四节 语文教师修辞素养与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一、语文教师修辞素养的培育 |
二、语文教师修辞教学素养的培育 |
结语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史大事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综述 |
0.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和原则 |
1.1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理论 |
1.1.1 有关训诂的基本理论 |
1.1.2 训诂学及其实践与运用 |
1.2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的相关原则 |
1.2.1 准确性原则 |
1.2.2 适切性原则 |
1.2.3 简洁性原则 |
1.2.4 平实性原则 |
1.2.5 系统性原则 |
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在系统性上存在的不足 |
2.1 注释条目的系统性 |
2.1.1 当注未注 |
2.1.2 不当注作注 |
2.1.3 重复注释 |
2.1.4 前未注后注 |
2.2 注释提示语使用的系统性 |
2.2.1 注释专门术语使用的系统性 |
2.2.2 注释一般提示用语使用的系统性 |
2.3 注释格式的系统性 |
3 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系统性不足的应对策略 |
3.1 教材编写者方面 |
3.1.1 确立统一、具体、完善的注释标准 |
3.1.2 遵循初中古诗文注释的理论与原则 |
3.1.3 关注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需要 |
3.2 教师方面 |
3.2.1 课前:认真审视教材注释 |
3.2.2 课中:合理利用教材注释 |
3.2.3 课后:科学指导学生使用教材注释 |
3.3 学生方面 |
3.3.1 充分利用注释做好预习 |
3.3.2 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
3.3.3 延伸拓展,做好古诗文知识积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金陵梵刹志》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葛寅亮与《金陵梵刹志》 |
第二节 《金陵梵刹志》体例及语料特点 |
第三节 《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特点 |
第二章 《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的时代性 |
第一节 承古词 |
第二节 新词 |
第三章 《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的独特性 |
第一节 经济制度词 |
第二节 佛教文化词 |
第三节 官职名称词 |
第四节 生产物料词 |
第四章 《金陵梵刹志》中的地理名词 |
第一节 地理名词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地理名词的来源 |
第三节 地理名词中的修辞手法 |
第四节 地理名词的异称现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理据及其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献综述 |
(一)“造词法”的研究 |
(二)名词教学研究 |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 |
第二节 内部形式理论 |
第三节 词的语义结构分析理论 |
第二章 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机制 |
第一节 内部形式的构建机制 |
第二节 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范畴性及内部形式构建的共性 |
第三节 物质实体类名词内部形式的种差性语义特征分布 |
第四节 词形的构建机制与方式 |
第三章 物质实体类名词的教学考察 |
第一节 教材方面的考察 |
第二节 对学生的调查 |
第三节 物质实体类名词与语义关系的考察情况 |
第四章 物质实体类名词的教学建议 |
第一节 词的语义逻辑机制引入词汇教学的可行性 |
第二节 课堂教学中实体类名词的教学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
(8)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委婉语的定义与辨析 |
二、委婉语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汉越委婉语构成手段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语音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
二、越南语委婉语的主要语音构成手段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词汇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词汇构成手段 |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词汇构成手段 |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语法构成手段比较 |
一、借助否定副词“不”构造委婉语 |
二、借助“家”“师”等类语素构造委婉语 |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修辞构成手段比较 |
一、汉越委婉语的相同修辞构成手段 |
二、汉越委婉语的不同修辞构成手段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义类型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主要语义类型比较 |
一、汉越“死亡与殡葬”委婉语语义比较 |
二、汉越“疾病与伤残”类委婉语语义比较 |
三、汉越“性爱”及与“性”有关的身体器官、部位委婉语语义比较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次要语义类型比较 |
一、汉越分泌与排泄委婉语语义比较 |
二、汉越怀孕和生理变化委婉语语义比较 |
三、汉越职业委婉语语义比较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汉越委婉语的语用功能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避讳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
第二节 汉越委婉语的礼貌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礼貌功能 |
第三节 汉越委婉语的掩饰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掩饰功能 |
第四节 汉越委婉语的求雅功能对比 |
一、汉语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
二、越南委婉语的求雅功能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汉越委婉语的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
第一节 汉越委婉语的儒家思想影响比较 |
一、“礼乐”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仁义”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二节 宗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道教神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佛教思想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三节 其它思想观念和风俗制度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阴阳”观念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二、丧葬风俗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第四节 典型文学形象对汉越委婉语的影响比较 |
一、负心汉形象:陈世美与“So Khanh”(楚卿) |
二、吝啬鬼形象:严监生与“Nghi (?)”(仪桂)、“(?)”(霸建) |
三、好色者形象:登徒子与“Bui Kiem”(棐约)、“Yeu rau xanh”(蓝须妖)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Ly Thong”(李通)、Va-ren、“Ho Ton Hien"(胡孙献) |
四、背叛者形象:中山狼与“(?)”(李通)、Va-ren、"(?)"(胡孙献)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对越汉语教学中的汉语委婉语教学 |
第一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教学对象 |
第二节 越南语母语者在汉语委婉语学习中的困难及应对策略 |
第三节 汉语委婉语课程设计与教学示例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9)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辨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原型句式“不是X而是Y”的研究现状 |
1.3.2 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的语表分析 |
2.1 “V的不是X,而是Y”的句法形式 |
2.1.1 “V的不是X,而是Y”的语表形式 |
2.1.2 “V的不是X,而是Y”的变体 |
2.2 “V的不是X,而是Y”的构成成分 |
2.2.1 “V的不是X,而是Y”中的V |
2.2.2 “V的不是X,而是Y”中的X和Y |
2.2.3 X和Y的组合特征 |
第三章 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的语义分析 |
3.1 X和Y的语义关系 |
3.1.1 X和Y具有事物和属性的关系 |
3.1.2 X和Y具有语义逻辑关系 |
3.1.3 X和Y具有修辞关系 |
3.1.4 X和Y具有层级关系 |
3.1.5 X和Y具有其他关系 |
3.2 V和X的语义关系 |
3.2.1 动作与施事 |
3.2.2 动作与受事 |
3.2.3 动作与结果 |
3.2.4 动作与工具 |
3.3 V和Y的语义关系 |
3.3.1 常规搭配 |
3.3.2 超常搭配 |
3.4 句式的语义特征 |
3.4.1 主观强调义 |
3.4.2 补充修正义 |
第四章 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的语用分析 |
4.1 主观强调功能 |
4.2 修辞联想功能 |
4.2.1 比喻 |
4.2.2 比拟 |
4.2.3 借代 |
4.2.4 夸张 |
4.2.5 双关 |
4.2.6 对比 |
4.3 设疑求新功能 |
4.4 娱乐达情功能 |
4.4.1 警醒 |
4.4.2 吐槽 |
4.4.3 愤懑 |
4.4.4 感怀 |
第五章 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与同类句式比较 |
5.1 “V的不仅是”句与“V的不是”句相通之处 |
5.2 “V的不仅是”句与“V的不是”句的相异之处 |
5.2.1 语义关系的差异 |
5.2.2 主观预期的差异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学语言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二、“教育性”的相关研究及反思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与视角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的视角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性:教学语言的根本特性 |
第一节 教学语言的功能主义阐释 |
一、功能主义:阐释教学语言的理论视角 |
二、教学语言:存在于教学关系之中的语言 |
三、教学语言:教学交往的工具 |
第二节 教育性:教学语言作为教学工具所表现出的特性 |
一、教育性的内涵和结构 |
二、教学语言的教育性的内涵和表现 |
小结 |
第二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价值预设 |
第一节 求真: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
一、“求真”:教学的科学性 |
二、教学语言的“真”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科学性的核心意蕴 |
第二节 向善:教学语言的伦理性 |
一、“向善”:教学的伦理性 |
二、教学语言的“善”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伦理性的核心意蕴 |
第三节 趋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
一、“趋美”:教学的艺术性 |
二、教学语言的“美”的内涵 |
三、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的核心意蕴 |
小结 |
第三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上):标准分析 |
第一节 前提性标准:建构教学关系 |
一、建构教学关系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先决条件 |
二、师生是建构教学关系的主体 |
三、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心理关系是建构教学关系的基础 |
四、教学目的的协同运动是建立教学关系的契机 |
第二节 过程性标准:形成教学交往 |
一、形成教学交往是实现教学语言教育性的过程 |
二、教学交往的形成依赖于教学对话的展开 |
三、形成教学交往的关键是实现师生的心理沟通 |
第三节 结果性标准:实现教学的目的 |
一、实现教学目的是教育性现实生成的标志 |
二、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
三、教师通过教学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功能实现(下):机制探讨 |
第一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影响因素 |
一、言说主体——教师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决定性因素 |
二、言说环境——教学语境是影响教学语言教育性的重要因素. |
第二节 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过程 |
一、语义的生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起点 |
二、语义的表达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展开过程 |
三、理解的达成是教学语言功能实现的完成 |
小结 |
第五章 提升教学语言教育性的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教师的教育素养 |
一、形成良好的教育思维 |
二、具备丰富的教育知识 |
三、拥有卓越的教育能力 |
四、确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
五、涵养通达的教育智慧 |
第二节 完善教学语言的言说条件 |
一、确立言说的前提 |
二、明确言说的目的 |
三、精心准备教学语言的内容与风格 |
第三节 改进教学语言的表达 |
一、遵循基本的表达原则 |
二、掌握丰富的表达技巧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比喻与借代的构成原理新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身物互喻”词教学研究 ——以兰州大学国际交流文化学院汉语教学为例[D]. 李卫杰. 兰州大学, 2021(02)
- [2]近三年汉语新词语探究及社会知晓度分析[D]. 宋凯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汉越俚语比较研究[D]. 裴红幸.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8)
- [4]中国现代修辞教学发展研究[D]. 马磊. 扬州大学, 2020(01)
- [5]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注释研究[D]. 马媛. 西南大学, 2020(01)
- [6]《金陵梵刹志》明代词汇研究[D]. 顾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物质实体类名词造词的语义逻辑理据及其教学策略[D]. 丁明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8]汉越委婉语对比及对越教学[D]. DUONG NHU NGOC HIEU(杨如玉孝). 扬州大学, 2019(02)
- [9]假性否定句式“V的不是X,而是Y”辨察[D]. 肖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教师教学语言的教育性之研究[D]. 胡朝阳.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