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相对性与科学发展观(论文文献综述)
魏蓓蓓[1](2020)在《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问题的热切关注。在当前这个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幸福问题既是一个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在理论问题上有待解决的认识论的难题。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社会实践为现实路径,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为目标,确立了科学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不仅为我们诠释了实现人类幸福的真谛和内涵,更为人类实现幸福指明了根本途径。本文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着手点对马克思幸福观进行总结和提炼,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从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发展过程着手,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重点论述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提出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马克思幸福观最新发展成果的现实价值。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幸福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为实现幸福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些思想的提出既一脉相承,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独特优势。本文最终落脚于马克思的幸福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的新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应有之意。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理论来源、现实基础,分析习近平新时代“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从而着重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意蕴,进而深入探讨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现实价值。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不仅是引导人们获取幸福的观念指引,也是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的行动指南,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下,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将以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人民以奋斗的姿态勇往前行。
梁昊[2](2019)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发展理论的历史进程,中国事业起步、发展和壮大于马克思主义。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运动,继承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文选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追溯其来源,分析其结构,阐述其内容。文章以实践性、物质运动性和统一性解读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继而梳理中国对其的运用和发展。通过总结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中国梦想的历史过程及其辩证智慧,在当代发展中凸显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并彰显其无可取代的特殊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理论的哲学来源于实践,也只有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伟大建设,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胜利的前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丰富的发展历程,并经由中国反复的实践验证其真理性和价值性。全文共四个章节,第一章简要概述研究意义、现状、思路与重难点;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第三章梳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中国化运动及其理论成果,用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展示其当代发展;第四章论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杨小龙[3](2019)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内容的焦点之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产生以来便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当中,并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参与工人运动和对社会的观察与理解而不断发展和深化,继而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实践观点。我国建国后,历届领导人均对实践的思想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结合,进而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下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实践发展道路。近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直面我国社会、经济等各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了继承与发扬,并始终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进一步表明了实践对于国家发展的内涵,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我国各领域实践发展的指导意义所在。基于此,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基础出发,在结合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是相关背景与意义的研究,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确定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是相关概念和理论的阐述,主要包括实践、实践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相关理论基础,而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涵做出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包括其中的生产实践论、主客体统一论和全面发展论;再次,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中国化体现予以研究,包括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中的实践观,并对新时代下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观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在了解这一实践观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
谭诗杰[4](2018)在《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顺应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丰富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思想,最终凝练提出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共享”这一特质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深度总结,是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新形势新条件下党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的新表达,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新指向。它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也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度的理论创新自觉。共享发展理念对于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以共享发展理念为逻辑参照,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共享发展思想,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落实好共享发展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从理论溯源的角度考察,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以及西方世界的公正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揭示“共产主义社会”是共享的社会形式;其人本主义思想明确“全体社会成员”是共享的主体;其社会分配思想指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共享的实践路径。列宁和斯大林的共享观强调,人民共享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内在上的本质联系,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注重人民共享的社会。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在本质上就是共享发展理念在传统文化中孕育的胚胎,它包括孔子的“大同社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康有为在《大同书》中系统阐述的“大同世界”,以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以及由此在社会实践中衍生的福利共享观,对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改革开放前,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主要内容表现在: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注意兼顾民生。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使中国避免了西方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贫富分化,为改革开放后党开拓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基础,其失误也为党和国家继续探索共同富裕之路提供了经验教训。但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在极少考虑客观条件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绝对化的公平、强调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强调纯粹的精神激励,最终反而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共同贫穷。改革开放后,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重点上实现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都以共同富裕为逻辑载体,一以贯之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突出发展效率,集中全力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仍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内涵,并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胡锦涛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思想作了进一步升华,使之更加趋向于共享发展的核心逻辑: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先富与后富、反平均主义和反两极分化的有机统一。它不仅在思维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在实践上作为理论武器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极大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但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现实困境:发展好了,但没有分配好,导致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个体差距不断拉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却越来越感觉到公平正义感的缺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在深刻把握发展规律、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发展理念,把发展的评价标准从“物”提升到“人”本身,并系统阐述了共享发展的内涵规定、意义价值、实践路径等等重大理论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在历史演进的进程中既有坚持根本原则的理论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理论传承体现在: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创新表现在: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升级到“全面性”。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精神脉络,它启示我们: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姚爽[5](2016)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理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哲学研究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领域内,人们大都自觉地贯穿着对人类自身和事物的存在及本性的深切关注,都有意识地对真理问题进行探究。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超越近代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真理观的对立、扬弃德国古典哲学真理观的思辨色彩,立足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将真理观从认识论和唯心史观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真理观的根本变革。准确的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全面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对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实践的视角出发,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践真理观论述的经典文献,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剖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主要内容,揭示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首先对西方哲学真理观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近代西方哲学中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真理观的缺陷,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产生做了逻辑的铺垫。重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其对以往真理观的超越。其次,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本质、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实践真理观是主观反映客观,主体反映客体的真理观。实践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的特征。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理想旨归的人的自由和解放。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价值。首先从理论价值方面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开拓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涵,同时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提供了指导。其次从实践价值方面分析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同时为我们构建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以实践作为真理的坚实的逻辑起点,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和把握真理问题,使得全部有关真理的问题获得了全新的理解和阐释,创立了实践真理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指导人的实践。
蒋道平[6](2016)在《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文中指出近现代以来,科学精神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探讨话题,根本原因是科学精神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科学不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创新,也包含科学精神的弘扬。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厘清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要素与表现、结构与功能等问题以及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对于繁荣科学文化和发展科学事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今时代,科学社会化和社会科学化深刻交融,科学已体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体系,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科学精神贯穿于科学体系的全过程,它是科学的灵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科学精神体现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内化在科学主体的科学意识中,渗透在科学研究方法中,凝结在科学思想体系中。在综合分析中外学者关于科学精神概念基础上,本文将科学精神的现代解释定义为: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以理性精神追求真理所表现出的态度和规范,是质疑、实证、创新、自由、平等、包容等科学态度和精神气质凝结在人的意识和行为层面的精神面貌。科学精神作为追求真理的思想源泉,本文不仅在狭义上研究了科学系统的科学精神,还在广义上探讨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智能发展中的科学精神。科学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科学精神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科学精神具有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精神,是源自于科学探索活动的追求真理的精神气质和坚定信念,现代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认识层次的理性精神、功能层次的创新精神和价值层次的人文精神,其实质是求真、求善、求美的和谐统一。所以,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包括为科学探索提供原动力、为人类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发展人文精神与先进文化。本文认为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有着必然的内在关联。首先,科学精神直接影响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发展观念;其次,科学精神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赋予了人类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现了人类文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最后,科学精神通过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和智力素质,其目的和归宿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培育与普及。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和科学精神属于外发型的,因此,科学精神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具有特殊性。首先,科学精神在中国逐步传播,引导了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科学观念的革新。其次,随着西方科学的植入,科学精神推动了科学本土化的实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大科学体制下的科学成就和精神气质是难能可贵的,“科学救国”、“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是符合中国社会实情的,是理性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是如此,中国社会进步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特别是实事求是思想的建立、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了科学精神在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中发挥了进步引领作用。科学精神在中国传播与孕育已取得了基本成效,但在总体上是缺乏科学精神的,特别是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普遍失范,在公民素养、科学管理、学校教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科学精神缺失现象。近现代中国,由于科学精神的缺失而阻碍社会进步的历史教训比比皆是,最为突出的就是科学主义的盛行和科学政治化的畸形发展。科学精神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特定时期的历史局限性,又有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性,既有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又有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性。科学精神的形成与培育并非一蹴而就,是有其自身的条件和规律的,需要科学主体、文化环境、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培育条件。本文尝试从理论上提出塑造科学精神的构建逻辑。同时,客观分析有利于培育科学精神的现实条件,比如,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规模发展和全社会共同愿景等,都是当前培育科学精神的有利因素。弘扬和培育科学精神,需要正确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提出了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变革科学教育模式、构建完善的科学制度规范体系、增强科学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科学家群体加强修养和自我约束、营造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条件等培育途径,对如何培育科学精神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最后,本文把弘扬科学精神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紧密结合,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文化强国紧密结合,强调培养和普及科学精神的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申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动力,也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生动实践。
晏汉生[7](2014)在《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方向。在整个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代价和发展总是如影相随。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和发展代价问题不断凸显,代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广泛而深刻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代价,从而寻求良性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系统梳理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的思想,揭示其形成的思想前提和逻辑进程,尝试建构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社会发展代价观的研究,可以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实质、特点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同时,针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全新性,系统研究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还有助于我们积极面对当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是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概述,主要包括相关概念辨析、代价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说明、社会发展代价的内涵与类型以及把控社会发展代价的原则和方法等基本内容。第二章梳理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形成的思想源流,主要说明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演变,探讨近代着名思想家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其演变的历史脉络,并对其进行简短的评价。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剖析马克思对先前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说明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同时说明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在唯物史观中的重要地位。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阐释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代价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代价的原因、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要特征、社会发展代价的表现类型,最后分析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的价值旨趣等五个方面。第五章则立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对发展观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代价反思,针对中国社会当前社会发展代价的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以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为指导,当今中国实现低代价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实现的路径。
谷耀宝[8](2014)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下,立足国情,顺应大势,在多元主体的交往互动关系中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明确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基本内涵、发展规律和趋势,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价值理论体系,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制度认同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展现,备受世界的瞩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彰显在于它本身所承载的价值意蕴,这是其它制度所无法比拟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一是可以继续丰富完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问题研究的理论成果;二是可以用以回答转型时期的中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其内在价值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三是通过从价值论角度对制度问题进行探讨,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视角。论文主要包括导论、正文(1-6章)和结语三大部分。主要探讨了制度、价值及制度价值等概念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梳理了关于制度价值理论自古以来的中外理论资源,接着以此为理论基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确定条件、标准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最后,从理论到实践,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尝试提出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导言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以及论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制度、价值及制度价值”:本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分析了制度、价值、制度价值的本质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二章“制度价值的理论资源”:探讨历史上中外众多思想家们对于制度价值的追问和探索,挖掘制度价值理论研究的宝藏。对中国传统社会仁政思想、法制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西方社会古典主义德性思想、正义思想、人本思想,近代启蒙思想以及现代新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制度价值思想作出梳理和评价,最后对马克思的制度价值思想进行论述。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确立条件及标准”:本章的目的是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确立条件,并构建出制度价值的确立标准,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包括基本价值、核心价值及终极价值。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本章以价值评价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包括生产力标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落脚点。本章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现实实现中的制约因素,形成制约因素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提出突破现实制约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建议。
张旭[9](2014)在《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经过不断摸索,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引领中国人民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不断完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断地发展我国社会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直的信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领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调发展生产力的总要性,将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是一切的基础。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归纳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系统科学论述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首先,从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为出发点,阐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其次,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实践过程,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得出结论,即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利益至上;再次,结合中国发展几十年的现状,论述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对分别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影响和价值。本文认为,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在当代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路线保证。
尚英慧[10](2013)在《论生产力标准的主体尺度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发展的历史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因此衡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标准不仅要看经济积累更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在总体上分析和解答了论题研究的来龙去脉。第三部分是结语,归纳论题研究的结果。第二部分是主体,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指明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针对衡量社会发展“见物不见人”的不当标准而提出,其内涵着力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且具有历史发展性等特征;第二章,论述生产力标准与主体尺度结合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其关键在于理清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三章,阐明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是与时俱进的,其当代诉求是生产力主体人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利益取向;第四章,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现实意义在于理论上开拓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的新视阈,在实践中为五位一体建设中人的发展指出了明确方向。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现实意义的阐述主要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为蓝本并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进行分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进而展现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相对性与科学发展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相对性与科学发展观(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
1.5.1 研究方法 |
1.5.2 重点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渊源 |
2.1 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 |
2.1.1 幸福概念的内涵 |
2.1.2 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
2.1.3 马克思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
2.2 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渊源 |
2.2.1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
2.2.2 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 |
3.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与特征 |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提出与发展 |
3.1.1 幸福思想的萌芽 |
3.1.2 幸福思想的发展过程 |
3.1.3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确立 |
3.2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
3.2.1 人类幸福的根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
3.2.2 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
3.2.3 人类幸福的核心: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的统一 |
3.2.4 人类幸福获得的保障:人的自由和发展 |
3.2.5 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
3.3 马克思幸福观的特征 |
3.3.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
3.3.2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
3.3.3 虚幻性和真实性的一致 |
4.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4.1 毛泽东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
4.1.1 “人民群众”是实现幸福的主体 |
4.1.2 人民幸福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相统一的幸福观 |
4.2 邓小平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
4.2.1 “人民利益”是党的一切政策选择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
4.2.2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奋斗目标 |
4.3 江泽民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
4.3.1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出富民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
4.3.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
4.4 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
4.4.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 |
4.4.2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人民幸福社会 |
5.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
5.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提出过程 |
5.1.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理论来源 |
5.1.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
5.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 |
5.2.1 为谁而奋斗——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幸福观 |
5.2.2 如何去奋斗——以劳动创造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观 |
5.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
5.3.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基石:实践观 |
5.3.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逻辑起点:人民观 |
5.3.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本质属性:劳动观 |
6.马克思幸福观最新理论成果的现实价值 |
6.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幸福生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
6.1.1 树立正确幸福观,在正确幸福观引领中追求幸福 |
6.1.2 加强幸福观教育,在强化道德修养中提升幸福 |
6.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幸福提供“中国方案” |
6.2.1 “中国方案”为全球共同应对挑战提供重要样板 |
6.2.2 “中国方案”为世界呈现中国价值 |
6.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实现路径 |
6.3.1 推进经济建设,提升人民的物质满足感 |
6.3.2 推进政治建设,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 |
6.3.3 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满足感 |
6.3.4 推进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满足感 |
6.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的环境舒适感 |
7.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类 |
论文期刊类 |
外文类 |
其他类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2.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内涵 |
2.1 物质世界的辩证运动 |
2.1.1 普遍联系的事物以对立统一的方式运动和发展 |
2.1.2 在事物的发展程度上呈现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
2.1.3 唯物的否定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活的灵魂 |
2.1.4 辩证范畴是对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的把握 |
2.2 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 |
2.2.1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
2.2.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2.2.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
3.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发展 |
3.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
3.1.1 辩证处理“一化三改”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3.1.2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十大关系”和“两对矛盾”辩证探索 |
3.2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
3.2.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
3.2.1.1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历史 |
3.2.1.2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国情和制定政策 |
3.2.1.3 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 |
3.2.2.1 发展才是硬道理 |
3.2.2.2 在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3.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发展的有机体系 |
3.3 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
3.3.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与时俱进 |
3.3.1.1 与时俱进是发展、改革、开放的辩证统一 |
3.3.1.2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坚持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3.3.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
3.3.2.1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进经济建设 |
3.3.2.2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政治建设 |
3.3.2.3 以党的建设为基础推动文化建设 |
3.4 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
3.4.1 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制定发展战略 |
3.4.1.1 实事求是地把握世情国情党情 |
3.4.1.2 以与时俱进精神制定发展战略的思想进路 |
3.4.2 辩证的创新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 |
3.4.2.1 发展要义的辩证思想 |
3.4.2.2 以人为本的辩证思想 |
3.4.2.3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辩证思想 |
3.4.2.4 统筹兼顾的辩证思想 |
3.5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 |
3.5.1 实事求是地把握和开创新时代 |
3.5.1.1 开创新时代是对新的历史方位的辩证思考 |
3.5.1.2 开创新时代是对矛盾运动的辩证把握 |
3.5.2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内涵 |
3.5.2.1 “两个一百年”和“四个伟大”的关系 |
3.5.2.2 “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关系 |
3.5.2.3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关系 |
3.5.2.4 “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的关系 |
3.5.3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
3.5.3.1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3.5.3.2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3.5.4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辩证升华 |
3.5.4.1 “一带一路”是联系中国与世界的纽带 |
3.5.4.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智慧的辩证升华 |
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
4.1 指引社会进步的世界观 |
4.2 观察当代世界发展的认识工具 |
4.3 实践和谐社会的辩证方法论 |
4.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性与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理论概述 |
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关概念 |
2.1.1 实践 |
2.1.2 实践观 |
2.1.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2.2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
2.2.1 古希腊哲学家实践思想 |
2.2.2 德国古典哲学家实践思想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涵 |
3.1 生产实践论 |
3.1.1 物质生产理论 |
3.1.2 精神生产理论 |
3.2 主客体统一论 |
3.2.1 人的体性与客体性理论 |
3.2.2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相统一理论 |
3.3 全面发展论 |
3.3.1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相统一理论 |
3.3.2 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4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4.1 毛泽东的实践观 |
4.1.1 社会实践形式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
4.1.2 基于实践的个体意识的变化与真理的检验标准 |
4.2 邓小平理论中的实践观 |
4.2.1 实事求是 |
4.2.2 解放思想 |
4.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实践观 |
4.3.1 与时俱进 |
4.3.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4.4 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观 |
4.4.1 科学发展管理的提出 |
4.4.2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
4.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实践观 |
4.5.1 继往开来,对实践的历史性加以明确 |
4.5.2 大胆创新,深化马克思实践观的生产实践论 |
4.5.3 从现实出发,强化社会实践的调整和改革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
5.1 建设和谐自然的生态价值 |
5.1.1 指明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 |
5.1.2 探索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 |
5.2 促进人类发展的人文价值 |
5.2.1 指导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
5.2.2 指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5.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价值 |
5.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 |
5.3.2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 |
5.3.3 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方法论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综述情况 |
0.2.2 综述分析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 |
0.5 相关概念关系的界定和说明 |
0.6 论文创新处及不足 |
第1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共享思想 |
1.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享思想 |
1.1.2 列宁的共享思想 |
1.1.3 斯大林的共享思想 |
1.2 中国传统社会朴素的“大同”思想 |
1.2.1 孔子的“大同社会” |
1.2.2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理想 |
1.2.3 康有为的《大同书》 |
1.2.4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
1.3 西方国家的公正思想 |
1.3.1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讨 |
1.3.2 西方近代思想家对公正的研究 |
1.3.3 西方当代思想家对公正的探索 |
第2章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公平,强调共享的社会正义 |
2.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2.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2.2.1 初提共同富裕理念,严防两极分化 |
2.2.2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共同富裕的制度根基 |
2.2.3 执行按劳分配原则,强调“公平优先,均中求富” |
2.2.4 践行党的“性质”“宗旨”,保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
2.2.5 追求政治平等,反对官僚主义和等级特权 |
2.2.6 理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注意兼顾民生 |
2.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2.3.1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2.3.2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2.3.3 毛泽东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3章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效率,夯实共享的物质基础 |
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3.2.1 邓小平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
3.2.1.2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3.2.1.3 先富带后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 |
3.2.1.4 公有制主体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
3.2.1.5 “三步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 |
3.2.2 江泽民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2.1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铸造共同富裕的思想旗帜 |
3.2.2.2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根基 |
3.2.2.3 执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策略,确立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则 |
3.2.2.4 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扩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范围 |
3.2.2.5 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 |
3.2.2.6 制定新“三步走”战略,细化共同富裕的路线蓝图 |
3.2.3 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 |
3.2.3.1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3.2.3.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同富裕互相促进 |
3.2.3.3 贯彻“更加注重公平”的分配原则,提升共同富裕的实现水平 |
3.2.3.4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 |
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3.3.1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特点 |
3.3.2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价值 |
3.3.3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局限 |
第4章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实线“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
4.1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形成背景 |
4.2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4.2.1 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规定 |
4.2.1.1 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 |
4.2.1.2 共享发展是全面共享 |
4.2.1.3 共享发展是共建共享 |
4.2.1.4 共享发展是渐进共享 |
4.2.2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价值 |
4.2.2.1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2.2.2 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根本 |
4.2.2.3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动力 |
4.2.3 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践路径 |
4.2.3.1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共享发展的潜在动力 |
4.2.3.2 全面依法治国,巩固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
4.2.3.3 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共享发展的领导力量 |
4.2.3.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阶段成果 |
4.2.3.5 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打牢共享发展的民生底线 |
4.3 习近平的共享发展思想评析 |
4.3.1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 |
4.3.2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反思 |
4.3.3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4.3.4 共享发展理念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和创新 |
5.1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传承 |
5.1.1 坚持共同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 |
5.1.2 坚持共同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
5.1.3 坚持共同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 |
5.1.4 坚持共同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5.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 |
5.2.1 共享发展的实践思路:从“理想化”转变到“理性化” |
5.2.2 共享发展的价值指向:从重“物”过渡到重“人” |
5.2.3 共享发展的实质内容:从“片面性”到“全面性”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历史演进的经验启示 |
6.1 共享发展要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 |
6.2 共享发展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 |
6.3 共享发展要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
6.4 共享发展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
6.5 共享发展要坚持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2.1.1 经验论和唯理论真理观及其缺陷 |
2.1.2 先验主义和思辨主义真理观及其缺陷 |
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形成过程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萌芽时期 |
2.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发展时期 |
2.2.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成熟时期 |
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主要内容 |
3.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和本质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内涵 |
3.1.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本质 |
3.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特征 |
3.2.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客观性 |
3.2.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绝对性 |
3.2.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相对性 |
3.3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评价尺度和理想旨归 |
3.3.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评价尺度 |
3.3.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的理想旨归 |
4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价值 |
4.1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理论价值 |
4.1.1 开拓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的理论视野和思想内容 |
4.1.2 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践真理观提供了指导 |
4.2 马克思恩格斯实践真理观的当代实践价值 |
4.2.1 为构建当代科学的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
4.2.2 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灵魂 |
1.1.2 当代中国亟需塑造科学精神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4.1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1.4.2 研究的基本思路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章 科学精神概论 |
2.1 科学精神释义 |
2.1.1 文化语境差异下的科学精神 |
2.1.2 科学精神的现代释义 |
2.2 科学精神的演进 |
2.2.1 传统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
2.2.2 科学精神的现代嬗变 |
2.3 科学精神再分析 |
2.3.1 认识层次的理性精神 |
2.3.2 功能层次的创新精神 |
2.3.3 价值层次的人文精神 |
2.4 科学精神的社会功能 |
2.4.1 科学活动的原动力 |
2.4.2 认识世界的元方法 |
2.4.3 科学研究的总指南 |
2.4.4 人文精神的新融合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章 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内在关联 |
3.1 科学精神推动社会整体发展 |
3.1.1 造就繁荣的经济发展 |
3.1.2 形成健康的民主政治 |
3.1.3 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念 |
3.2 科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
3.2.1 赋予人类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
3.2.2 实现人类文化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
3.3 科学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3.3.1 提高认识能力和智力素质 |
3.3.2 提升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章 科学精神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影响 |
4.1 引导科学思想与方法的进步 |
4.1.1 科学精神的传播 |
4.1.2 科学方法的启蒙 |
4.1.3 科学观念的革新 |
4.2 推动现代科学中国化 |
4.2.1 科学本土化的实践探索 |
4.2.2 大学科体制下的科学成就与精神气质 |
4.2.3 科技战略思想的合理性选择 |
4.3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进步表现 |
4.3.1 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 |
4.3.2 生产力标准的确立 |
4.3.3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4.4 科学精神缺失阻碍社会发展的教训 |
4.4.1 唯科学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
4.4.2 科学政治化下的畸形发展 |
4.4.3 忽视科学民主的丛林之殇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章 当代中国科学精神的现状分析 |
5.1 弘扬科学精神的基本成效 |
5.2 当前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 |
5.2.1 科学研究中学术失范 |
5.2.2 科学组织中管理缺位 |
5.2.3 公民科学素养缺乏 |
5.2.4 学校育人观念落后 |
5.2.5 社会建设中丧失求真务实 |
5.3 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根源 |
5.3.1 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局限性 |
5.3.2 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性 |
5.3.3 现实社会的功利性 |
5.3.4 制度体系的不合理性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科学精神的形成条件与构建逻辑 |
6.1 科学精神的形成条件 |
6.1.1 科学主体条件 |
6.1.2 生存环境条件 |
6.1.3 社会因素条件 |
6.2 科学精神的构建逻辑 |
6.2.1 科学精神的内在逻辑 |
6.2.2 从认识论上树立科学活动的理性精神 |
6.2.3 从方法论上提升科学规范的行动自觉 |
6.2.4 在价值观上追求科学精神的最高境界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章 科学精神的现代培育及时代使命 |
7.1 培育科学精神具备的有利条件 |
7.1.1 具有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基础 |
7.1.2 教育规模和公民科学素养得到新发展 |
7.1.3 科技战略和社会愿景成为强大推力 |
7.2 培育科学精神的主要途径 |
7.2.1 变革学校科学教育模式 |
7.2.2 构建完善的科学制度和规范体系 |
7.2.3 增强科学普及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7.2.4 科学家群体自觉提升修养和责任感 |
7.2.5 营造民主自由的社会氛围和文化条件 |
7.3 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科学精神 |
7.3.1 科学精神是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动力 |
7.3.2 科学精神是反映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
7.3.3 弘扬科学精神是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8.3 余论 |
附件 关于科学精神相关问题的调查问卷(QSSS)及统计 |
附录 科学名着及科学大师启示录 |
附录一 《墨经》与《工具论》的理性精神萌芽 |
附录二 中国明代科学名着的成就与缺憾 |
附录三 从哥白尼到牛顿的科学革命气质 |
附录四 《物种起源》蕴含的科学真谛 |
附录五 爱因斯坦与完美的物理科学体系 |
参考文献 |
专有名词索引 |
中外人名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
第一章 社会发展与代价界说 |
第一节 代价及其与发展的关系 |
一、代价及其相关概念 |
二、发展与代价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发展代价的内涵与类型 |
一、社会发展代价的内涵 |
二、社会发展代价的类型 |
第三节 把握社会发展代价的原则和方法 |
一、充分认识社会发展代价的辩证实质 |
二、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代价的基本原则 |
三、合理确定社会发展代价的评价维度 |
四、正确把控社会发展代价的途径与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形成的思想源流 |
第一节 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历史透视 |
一、霍布斯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二、卢梭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三、康德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四、黑格尔的社会发展代价思想 |
第二节 对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简要评价 |
一、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合理方面 |
二、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消极方面 |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和唯物史观 |
第一节 马克思对前人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一、实践视角的确立和对前人旧实践观的扬弃 |
二、对人的重新认识和对先前哲学人性观前提的扬弃 |
三、对先前哲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扬弃 |
四、对前人异化思想的扬弃 |
第二节 社会发展代价的存在论证明 |
一、社会发展代价产生的必然性分析 |
二、社会发展代价存在的合理性探源 |
第三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 |
一、社会发展代价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社会发展代价与人类实践的辩证关系 |
一、代价付出是实践得以可能的条件 |
二、代价付出是实践活动的消极后果 |
三、代价付出与人类实践的发展统一在历史进步中 |
四、社会发展代价体现在具体实践形式中 |
第二节 社会发展代价的成因 |
一、社会历史条件的束缚和限制 |
二、社会发展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平衡 |
三、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相对局限性 |
四、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价值选择多元性之间的冲突 |
第三节 社会发展代价的主要特征 |
一、社会发展代价的客观普遍性 |
二、社会发展代价的不平衡性 |
三、社会发展代价的价值补偿性 |
四、社会发展代价的具体历史性 |
第四节 社会发展代价的表现类型 |
一、人与自身关系层面:个体劳动与本质力量的异化 |
二、人与人关系层面:社会灾难 |
三、人与自然关系层面:自然环境危机 |
第五节 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思想的价值旨趣 |
一、把握社会发展与代价之间的辩证关系 |
二、跨越社会发展代价的“卡夫丁峡谷” |
三、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
第五章 立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的反思 |
第一节 对传统发展观的代价反思 |
一、经济增长发展观的由来及困境 |
二、对经济增长发展观的代价反思 |
三、走全面综合的、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发展代价的现状分析 |
一、自然环境恶化 |
二、社会问题突出 |
三、信仰缺失与道德滑坡 |
第三节 走低代价的科学发展之路 |
一、低代价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
二、低代价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
三、低代价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 |
参考文献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
(一)研究原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制度的研究现状 |
(二)中外思想家对于制度价值的研究 |
(三)学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探讨 |
四、研究的理路 |
五、学术目标及其创新点 |
(一)学术目标 |
(二)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制度、价值及制度价值 |
第一节 制度 |
一、制度的学理研究 |
二、制度的生成逻辑 |
三、制度的内涵特征 |
第二节 价值 |
一、价值的内涵 |
二、价值的特征 |
三、价值的类型 |
第三节 制度价值 |
一、制度价值的涵义 |
二、制度价值的属性 |
三、制度价值体系 |
第二章 制度价值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制度价值思想 |
一、儒家理想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 |
二、法家功利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 |
三、道家自然主义的制度价值思想 |
第二节 西方制度价值思想 |
一、古希腊制度价值思想 |
二、西方近代制度价值思想 |
三、西方现代制度价值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的制度价值思想 |
一、对以往制度价值思想的批判 |
二、制度价值的终极诉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三、制度终极价值诉求的实现:共产主义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条件及标准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条件 |
一、经济条件 |
二、文化条件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确立的标准 |
一、符合社会主义本质 |
二、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实践 |
三、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内涵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 |
一、秩序 |
二、效率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 |
一、自由 |
二、平等 |
三、公正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终极价值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 |
第一节 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的理论审视 |
一、制度的价值评价本质 |
二、制度的价值评价形式 |
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评价标准 |
一、生产力标准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标准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 |
一、体制异化导致价值偏转 |
二、制度执行不力导致运行低效 |
三、利益冲突凸显社会矛盾 |
四、价值多元冲突导致认同缺失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实现的困境成因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的实现进路 |
一、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
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
三、培养现代制度文化 |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1 本选题的目的 |
1.1.2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 |
1.1.3 本选题的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方法 |
1.4 本课题的特点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产生的背景和理论来源 |
2.1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国内背景 |
2.1.2 国际背景 |
2.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产力标准思想 |
2.2.2 列宁、斯大林的生产力标准思想 |
2.2.3 毛泽东的生产力标准思想 |
2.3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形成 |
第3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发展 |
3.1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1 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
3.1.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
3.1.3 社会主义必须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作为根本的特征 |
3.1.4 只有加快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
3.1.5 发展生产力,必须走改革开放之路 |
3.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发展 |
3.2.1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3.2.2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主义具体制度的根本标准 |
3.2.3 衡量我党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
3.3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实践的三个阶段 |
3.3.1 经济体制改革 |
3.3.2 政治体制改革 |
3.3.3 南巡讲话,正本清源 |
第4章 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意义 |
4.1 江泽民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4.1.1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征 |
4.1.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4.1.3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践意义 |
4.2 胡锦涛对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4.2.1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特征 |
4.2.2 胡锦涛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2.3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 |
4.3 “中国梦”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4.3.1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4.3.2 习近平“中国梦”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 |
4.3.3 习近平“中国梦”的实践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论生产力标准的主体尺度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思路、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
(一)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基本概念及历史追溯 |
一、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基本概念分析 |
(一) 生产力 |
(二) 生产力标准 |
(三)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 |
二、 生产力标准从物到人的演变历程 |
(一) 生产力标准物的尺度 |
(二) 生产力标准人的尺度 |
第二章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一、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基本内涵 |
(一) 主体需要得到合理满足 |
(二) 主体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
(三) 主体社会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四) 主体个性得到充分展现 |
二、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特征 |
(一)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
(二)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各要素的整体性特征 |
第三章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理论依据 |
一、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一)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 |
(二) 生产力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二、 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一) 人对生产力的决定意义 |
(二) 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 |
三、 生产力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于历史实践中 |
(一)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于我国社会建设实践中 |
(二)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四章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当代诉求 |
一、 生产力主体在经济建设中对共同富裕的诉求 |
(一)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共同富裕原则 |
二、 生产力主体在政治建设中对体制改革的诉求 |
(一)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
三、 生产力主体在文化建设中对文化强国的诉求 |
(一) 文化强国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
(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四、 生产力主体在社会建设中对改善民生的诉求 |
(一) 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
(二)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
五、 生产力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美丽中国的诉求 |
(一) 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二)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
第五章 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的价值分析 |
一、 理论意义:赋予生产力标准主体尺度时代内涵 |
(一) 拓宽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维度 |
(二) 契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
二、 实践意义: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一)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二)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四) 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
(五) 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生产力标准的绝对性、相对性与科学发展观(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D]. 魏蓓蓓.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2]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其价值[D]. 梁昊.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5)
- [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小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4]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思想研究[D]. 谭诗杰. 湘潭大学, 2018(04)
- [5]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真理观探究[D]. 姚爽.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6]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D]. 蒋道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12)
- [7]马克思社会发展代价观研究[D]. 晏汉生.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7)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价值简论[D]. 谷耀宝.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9]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当代价值[D]. 张旭. 沈阳理工大学, 2014(03)
- [10]论生产力标准的主体尺度及其现实意义[D]. 尚英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