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的确定方法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的确定方法

一、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确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玲玲[1](2020)在《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稠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蒸汽驱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的稠油开采技术。但在蒸汽驱中后期,易发生蒸汽超覆和窜流等现象,导致油层吸汽剖面不均匀、注入的蒸汽无效循环,影响开采效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注热蒸汽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理论和实施方案等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开展了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研究。在蒸汽驱初期通常采用较高的恒速注热速率;而在蒸汽驱中后期一般需要调整注热方案,以提高蒸汽的热利用效率、改善蒸汽驱的经济效益。以Neuman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蒸汽的热量组成及其对蒸汽带生长的贡献的分析,推导了蒸汽驱初期合理恒速注热(汽)速率方程和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汽)速率方程。递减注热的实施可以从连续递减注热、阶梯递减注热以及间歇注热这几种潜在模式中进行选择,其中间歇注热具有改善蒸汽驱效果的优势。进行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研究。保持蒸汽带稳定是实施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约束条件。根据在暂停注热期间蒸汽带因温度降低所释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带上下界面因散热而损失的热量与蒸汽带扩展而吸收的热量之和,证明了在蒸汽驱过程中暂停注热后油藏中的蒸汽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间歇注热在理论上可行。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只与注热总量相关,而与注热历程无关,表明在蒸汽驱中后期可以采用间歇注热模式来实施递减注热。结合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的表达式,推导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各轮次的间歇周期(可停注热时间)方程。以相同时间里间歇注热模式的注热量与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规律应注热量保持相等的原则,推导了间歇注热各轮次的周期注热速率方程。根据推导的理论方程,编制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的计算程序,结合辽河油田A区块间歇注热现场试验的井组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蒸汽驱时间的增加,蒸汽带体积逐渐增大、实施间歇注热的可停注热时间也逐渐增加。如果在蒸汽驱中后期3~6年的期间内实施间歇注热,计算得到的平均间歇周期为43.98d、周期注热速率为蒸汽驱初期平均注热速率的1.5倍。A区现场试验采用的间歇周期为30~40d、周期注热速率为前期连续蒸汽驱平均注热速率的1.2~1.5倍,现场试验注热参数与理论计算参数符合良好。通过室内实验对连续恒速注热蒸汽驱、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和间歇注热蒸汽驱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连续递减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恒速蒸汽驱的采出程度低,但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表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要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在注热量相当的情况下,间歇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2.24%、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0.012,表明注热量相同情况下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好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按照理论计算的间歇周期暂停注热后,蒸汽腔的体积没有发生急剧收缩;注热量相同,间歇注热和连续递减注热的蒸汽腔大小基本相同,证明本文建立的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纵横交替间歇注热方案、横排交替间歇注热方案以及整体间歇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分别比连续恒速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高0.44%、0.54%和0.73%,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随着间歇程度的增大而变好。整体间歇注热可能会给油田实际生产造成供液不足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开采效果和油田实际情况,优选横排交替间歇注热作为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实施方案。

郎成山[2](2020)在《蒸汽驱操作条件优化模型与动态调控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4-5万亿桶开发价值较高的稠油资源仍然埋藏在地下,因此,深入研究蒸汽驱等提高稠油采收率理论与实用技术的前景良好。稠油蒸汽驱开发实践证明,蒸汽驱不同阶段的工况不同,应该基于不同理论基础、采用不同的参数调控方法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前人的理论及其方法没有很好地注意这一点。因此,为了保证蒸汽驱全过程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运行、进一步提高稠油采收率,亟待开展蒸汽驱分阶段优化设计理论和技术参数调控方法研究。本文紧密联系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工业化试验区工程实际,结合蒸汽驱不同阶段出现的生产技术问题,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深入地研究了蒸汽驱分阶段优化理论模型与技术参数调控方法。基于蒸汽驱油藏上覆岩层热能损失速率、油层中热能散失速率、蒸汽带能量储存速率以及伴随采油过程被产出热能速率等参数与地面上热能注入速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纠正Marx-Langenheim经典理论忽略蒸汽超覆影响的缺陷,建立了蒸汽驱油藏能量平衡方程,奠定了蒸汽驱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计算基础。蒸汽驱油藏能量平衡分析表明,蒸汽带之上盖层和蒸汽带之下油层中存储着大约2/3的地面注入热能,有效利用这部分能量可以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以地下热能利用率最高为目标,建立了蒸汽驱油层中蒸汽带厚度、面积、体积计算数学模型和半解析半经验的蒸汽驱产量预测数学模型;提出了预测蒸汽驱经济开发年限及油汽比等重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蒸汽突破前后两种条件下地面最优化注热(注汽)速率方程;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稠油热采理论知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蒸汽驱全过程地面注热理论分析和操作技术体系。文中阐明了蒸汽驱蒸汽突破之前、之后的注热量、稠油采收率影响因素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的新理论模型和方法为实现蒸汽驱全过程注采参数优化设计和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蒸汽带覆盖面积数学模型解决了 Marx-Langenheim经典理论公式计算值小于实际值问题。研究发现:蒸汽带覆盖面积、蒸汽带体积不仅是地面注热时间、油藏岩石及流体热物性参数的函数,而且它与地面上恒速注热速率成正比例关系;蒸汽突破之前地面恒速注热总量对油层中蒸汽带的形成和扩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理论研究和深入地统计分析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等成功蒸汽驱案例,提出在蒸汽驱过程中分阶段优化操作条件和实时调控注采参数,可以保证蒸汽驱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成功运行,从而提高蒸汽驱采收率:第一阶段为恒定蒸汽干度/恒定注汽速率阶段。这一阶段从转汽驱开始至蒸汽突破时刻止:在这一阶段内要基于油藏实际,优选注汽速率、蒸汽干度;要在整个阶段应用优选得到的注汽速率、蒸汽干度恒定不变地运行。第二阶段为恒定蒸汽干度/变化注汽速率阶段。这一阶段从蒸汽突破时刻至之后某一时刻t1止:这一阶段内要以采收率最高为目标优选运行时间t1,在蒸汽突破时刻至时间t1之间,保持应用上一阶段使用的蒸汽干度不变,同时依据本文建立的递减注热方程合理变化注汽速率运行。第三阶段为恒定注汽速率/变化蒸汽干度阶段。这一阶段从时刻t1至蒸汽驱经济开发年限tn止:这一阶段内,保持应用t1时刻的注汽速率不变,同时依据本文建立的递减注热方程改变蒸汽干度运行。基于蒸汽驱不同阶段的特殊性,提出了蒸汽驱操作条件全过程分阶段最优化设计、计算和参数调控方法及其具体实施步骤。应用本文的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可以便捷地给出包括布井方式、井网密度、采注比等因素在内的蒸汽驱最优开发方案设计结果,可以为蒸汽驱全过程分阶段地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运行提供指导。应用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和剥蚀阶段变干度开发方式现场试验对本文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取得了现场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分析、设计计算结果符合良好的结论,充分证明了本文蒸汽驱理论模型、注采参数优化设计及其调控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本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的蒸汽驱全过程需要经历热连通、蒸汽驱替、蒸汽突破及开发后期的剥蚀调整等阶段,每个阶段都遵循各自的科学规律。本文针对不同生产阶段实际工况建立理论模型、提出追求蒸汽驱适用的最优操作条件的新方法,对于有效地提高蒸汽驱采收率具有科学意义和重要实用价值。

韩爽[3](2020)在《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文中提出蒸汽吞吐作为一种热采形式,在稠油油藏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埋藏深、粘度大、地层压力高的深层稠油油藏,常规蒸汽吞吐注汽困难,有效开发难度大。相较于常规蒸汽吞吐,超临界蒸汽吞吐的注入性更强,对稠油具有改制作用,更适应稠油开采。超临界蒸汽具备较高注入压力、对有机物的高溶解特性以及优良的导热性能,能够弥补饱和蒸汽不足的缺陷。对于原油粘度特别大、储层埋藏深、原始地层压力较大、吸汽能力弱、注汽困难的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能够满足其开采需求。为了实现稠油储量经济有效动用这一目标,本文以G21区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室内驱油机理实验以及驱油效果影响规律的数值模拟,综合现有矿场试验认识,给出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界限。通过临界热力学、流变学以及稠油热采等领域内相关知识,分析超临界蒸汽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利用室内物理实验确定稠油的组成、粘度以及流变性变化规律,确定超临界蒸汽可以将稠油中重组分转化为轻组分,从而降低稠油粘度;超临界蒸汽吞吐高压注入的特点,使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超临界蒸汽优良的导热性能有助于扩大加热范围等机理。建立数值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开发因素和地质因素对超临界蒸汽吞吐效果影响规律,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进行主控因素分析,确定超临界蒸汽吞吐各主控因素共同作用时对产油量的影响权重和影响次序为:注汽温度>注汽压力>周期注汽量>渗透率>原油粘度>注汽速度。结合现有超临界蒸汽吞吐矿场试验,分析储层构造、非均质性、注入参数等因素对超临界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评价超临界蒸汽吞吐适应性并优选超临界蒸汽吞吐参数,确定合理注入方案。

于伟男[4](2020)在《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L油田Y区块属于浅层特稠油复式背斜油藏,历经数十年热采阶段后日益凸显较多的开发问题,如边水推进程度过高导致近边水区域的吞吐井含水上升以及垂向和水平方向油层动用不均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等。Y区块经过高周期吞吐后,近边水区域剩余油逐渐推进至远离边水区域,剩余油整体分布不均,急需措施对区块低部位做到稳油控水,对高部位进行潜力挖掘。应用Petrel re地质建模软件以及CMG数值模拟软件对Y区块目的层分别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储量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对模型参数进行不断地修正。在完成数值模型全区及单井的历史生产动态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并对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布顺序。结合Y区块的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对目前开发方案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分析其全区及单井的周期产量递减规律。针对区块整体蒸汽吞吐高周期后产量下降、油汽比降低和高含水等现象需要将吞吐井的生产动态、生产参数与地质因素相互结合,分析高周期蒸汽吞吐收效差的原因。通过对高周期蒸汽吞吐井生产周期优化后对生产井进行细分类别逐步优化,分别优化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和氮气辅助注采参数后综合得出最佳优化方案及结果。结果表明,稠油油藏开发适应性评价适是经济有效提高浅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最佳前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井条件,以提高蒸汽吞吐后期单井产能及油汽比为出发点,论证对不同周期不同类型的井分别进行参数优化的开发意义和开发效果,综合优化后采出程度提高3.32%,提采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对稠油油藏的后期开发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王朔[5](2020)在《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常规油气资源的减少,如何对稠油油藏进行有效开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蒸汽吞吐是一种有效的注蒸汽热力采油方式,在开发初期就可以得到较高的采油速度。由于单井作业,生产风险也小于蒸汽驱、热水驱。但在进行多轮次吞吐之后,油汽比也随之降低,含水率随之上升。故在多轮次吞吐之后需要调整注采参数,利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在开发后期需要将蒸汽吞吐转为更具有优势的SAGD技术,以达到提高油汽比、降低含水率的目的。W区块属于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油汽比降低,含水率上升,开发效果变差。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根据地质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再利用CMG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井完成历史拟合。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区块剩余油分布特征、分类、成因及主控因素排序。结合区块生产数据对区块历史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得到产量递减率和产量递减值。通过数值模拟法及正交实验法优化注采参数、周期注氮量、氮气注入方式及注氮间隔期。在开发后期将蒸汽吞吐转为SAGD,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正交实验法确定蒸汽吞吐转SAGD时机、注入的辅助介质的种类、直井-水平井的组合方式、直井-水平井间的垂向距离、水平井水平段长度,并优化注汽速度、蒸汽干度、采注比、烃类溶剂注入浓度、焖井时间、井口 Sub-cool。为W区块有效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马剑坤[6](2020)在《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稠油油藏的不断发现,目前稠油油藏在国内开发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而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在天然能量损耗一定的情况下,大部分油田采取常规水驱开发方式开采原油来提高采收率。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水驱开发稠油油藏的开发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原油粘度增高,注入水突进严重;注水井网不完善;井网破坏严重,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平面压力分布不均,压力水平保持低。针对此类开发问题的存在,需要探索注水冷采后如何调整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本论文以新疆克拉玛依三2+3区克下组的普通稠油油藏为例,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调研相关文献,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开展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地层划分、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敏感性、流体性质以及温压特征研究。(2)开展注水冷采开发后采油能力特征分析,结合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以及注水利用率分析目前研究对象注水开发效果,认识目前注水冷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3)选取典型井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历史生产拟合,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为调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4)分析确定研究区粘温曲线特征,热采开采机理及开发特征,并对研究区稠油油藏进行热采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比油藏参数进行热采开发方式筛选。(5)CMG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热采开发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对比,论证注水冷采后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以及热采多种方式组合方式的开发效果,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并进行注采参数设计,最终对研究区确定合理开发方式。研究分析得出目前研究区注水开发效果差以及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差异大,而后通过热采理论上可行性与CMG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分析,验证了新疆三2+3区对于冷采后转热采的可行性,确定热采相关注采参数以及合理开发方式,对现存类似普通稠油冷采后采取合理热采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潘麒[7](2020)在《J油田蒸汽吞吐后注水开发方式研究》文中认为蒸汽吞吐是开采稠油油藏有效的一种方式,其原理为将高温高压蒸汽首先注入到生产井中,然后对注入蒸汽的井进行关井焖井处理,让注入的蒸汽在地层中进行有效扩散,从而降低原油粘度,达到增油的效果。但随着逐步开采,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同时井筒附近的温度,地层的含油饱和度,渗透条件变化等因素,蒸汽吞吐开发方式生产井的产液量、油汽比等指标均会随之降低。本文对J油田区块前期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及区块后期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J油田区块构造特征、储层特征、沉积相、区块剩余油分布、注水试验效果等内容,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储层特征及沉积相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注水试验效果评价。进一步建立了J油田地质模型,拟合了全区块及单井生产历史;模拟了J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动态监测分析法、动边界无网格的计算法,结合数值模拟法研究了油藏在纵向和平面上储量动用状况。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蒸汽吞吐后不同开发方式,模拟了直接水驱和蒸汽吞吐引效后水驱两种条件下开发15年后的开发效果,确定了合理井网及井距,优化了注水参数。优选了J油田蒸汽吞吐后水驱调整方案,采用常规水驱方式开采,累产油量较大,开发效果较好。

刘影[8](2019)在《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试验区生产实际为背景,紧密结合蒸汽驱不同阶段生产技术问题,重点开展蒸汽驱开发理论和现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以便为齐40块蒸汽驱中后期注采参数优化调控提供依据,研究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明显的实用价值。在研究工作中,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缺陷和经典蒸汽驱理论模型适用性需要扩展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蒸汽驱理论基础。建立了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定量描述了持续注热后,任一时间t内在盖层任一点z处的温度分布,基于此得到了注入半无限固体空间表面处的热流量方程。研究发现:蒸汽带内的含水饱和度取决于重力泄流速率与上覆岩层/油层接触面处蒸汽冷凝速率之间的平衡;蒸汽带下部油藏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几乎就是顶、底覆岩盖层内温度分布的镜像,同样遵循傅里叶定律,与其在顶、底覆岩盖层内的镜像之间差别仅在于油藏岩石导热性能参数上的不同,其它没有区别;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水体积流速减去蒸汽带内的水流速率,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移动产生的驱替水的体积流量;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油和水携带的焓减去蒸汽带下泄水携带的焓,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的移动速率与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上下焓差的乘积;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垂向移动不需要毗邻界面之下油藏内温度梯度的改变;界面的移动速率与冷凝水垂向流动速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纠正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的数学分析错误,重新建立并求解了蒸汽驱油藏能量平衡方程、蒸汽带覆盖面积、蒸汽带厚度和蒸汽带体积计算理论模型。揭示了油藏中各个参数间相互影响和变化的规律。建立了蒸汽驱蒸汽突破发生时、蒸汽带覆盖面积保持不变条件下的地面热量递减注入速率理论计算公式。扩展了Neuman蒸汽驱理论适用范围,给出了适用于蒸汽驱蒸汽突破前、突破后的蒸汽驱原油驱替量计算方法,构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分析与计算的完整理论体系。改进了Jones模型的不足,提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与产量之间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蒸汽驱原油产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计算蒸汽驱产量的数值分析方法。基于油藏实际参数,提出了一套经过现场实际验证的蒸汽驱最优注采参数确定方法和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估算方法。本文方法为蒸汽驱生产动态预测和现场施工技术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详细论述了作者参与完成的齐40块蒸汽驱现场先导试验(该试验的结果是业内公认的中深层普通稠油蒸汽驱成功范例);而且,还用此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计算值做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值与试验结果两者符合良好。这一对比结果充分地证明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实用价值。本文全部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蒸汽驱生产实际,其理论分析结论和试(实)验结果对推动蒸汽驱技术进步和进一步改善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陶冶[9](2019)在《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地质储量中,稠油(含沥青和油砂)储量占70%以上。蒸汽驱是最为有效,也是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且成功的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应用于地下原油粘度在1000 mPa×s以上的稠油或特稠油油藏。油藏数值模拟是利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油气田开发过程,拟合动态开发历史,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开发指标预测及参数优选等有效的工具。对于在地下原油粘度低于500 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进行蒸汽驱,由于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合理井网井距和最优注采参数均不同于地下原油粘度大于1000mPa×s的稠油油藏,目前尚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本文以中亚M油田M-Ⅲ油藏为例,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动态监测资料和实际生产数据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蒸汽驱剩余油分布规律、蒸汽驱开发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油藏工程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以及蒸汽驱中后期转换开发方式的时机与可行性的策略。取得以下认识:(1)蒸汽驱在浅层普通稠油油藏(M-Ⅲ油藏)的应用已取得成功,但也暴露出注汽速率低、层间矛盾突出、蒸汽前缘突进不均匀、井网井距不合理、油层厚度大导致开发效率低、稳产难度大等一些问题和矛盾;(2)普通稠油流变性实验结果反映出,当油藏温度在60 oC以上时,研究区原油为牛顿流体,油气渗流符合达西定律。不同温度下热水与蒸汽的驱油效率实验证明,蒸汽驱驱油效率明显高于热水驱,温度越高驱油效率越高;(3)蒸汽驱开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微相、油层有效厚度等,以及注汽量、注汽干度和完井方式等方面;(4)经过论证,合理井网密度在0.3-0.5ha/井之间,合理井距在73-114m之间;(5)对于地下原油粘度小于5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注汽速率应不低于1.0t/(d×ha×m),井底蒸汽干度大于30%,采注比大于1.1;(6)井网二次加密试验区生产实际反映出,油藏开发平面矛盾得到了改善,采油速度提高了0.5%,最终采收率达43%以上,与现井网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7)对油层厚度超过10m的区域应实施避射顶部油层,充分提高蒸汽热利用率,对油层厚度大于24m的区域应实施分层蒸汽驱开发,以提高纵向蒸汽驱波及系数;(8)通过论证对比蒸汽驱接替技术方案,水-汽交替段塞驱的开发效果优于热水驱、间歇蒸汽驱、连续蒸汽驱,综合考虑推荐水-汽交替段塞驱为蒸汽驱后期开发方式转换的接替技术。通过以上研究和取得的认识,明确了下步M-Ⅲ油藏蒸汽驱开发调整优化思路,即现阶段在平面上全面推进井网二次加密,纵向上在D2层和J1层之间实施分层注汽,同时优化注采参数,蒸汽驱后期适时转换开发方式为水-蒸汽交替段塞驱。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浅层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吴文炜[10](2019)在《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疆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新疆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物性差和稠油粘度大等特点。目前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但随着蒸汽吞吐轮次增加,油汽比降低,后期汽窜严重,地层热损失增大,开采效果明显变差。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稠油增产技术,在油田现场利用燃料与空气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中混合燃烧,并在发生器外部通过冷水降温、混合形成多种组分的高温高压多元热流体(包括热水、蒸汽、CO2和N2等),将其注入地层以开采原油,与常规蒸汽吞吐相比,多元热流体吞吐具有波及范围广、采油速度快、增产效果显着等优点。本文基于新疆浅层稠油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研究,开展了新疆稠油及其与N2、CO2、N2+CO2混合体系的流变性和PVT特性实验、高温高压驱替实验和吞吐实验,进而研究了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的增产机理。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对增产效果和气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定义气窜系数和经济油汽比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优选多元热流体开采方式,优化关键注采参数,制定合理的多元热流体热釆选井选层标准及相应的注采策略。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CO2溶解度最大,N2+CO2次之,而N2最小,且N2、CO2、N2+CO2溶解可分别使稠油粘度降低5%~18%、50%~95%和15%~40%;热水+CO2驱效果最好,250℃的采收率最高可达88%,剩余油饱和度可降至11%,热水+N2+CO2驱次之,热水+N2驱最低;多元热流体的采油速度可达冷采的1.5~3倍,为蒸汽吞吐1.2倍左右。其增产机理主要为溶解与加热降粘、扩大加热范围、增大地层压力、改变稠油流动形态等。影响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效果的因素依次是井距、层厚、注气强度、气水比、高渗带比例和注汽速度,最终确定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策略为:(1)当井距>70m时,不同浅层稠油油藏均可开展多元热流体吞吐,但要适当减小气水比;(2)当井距≤70m时,(1)新疆浅层普通稠油油藏(克浅、金003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先蒸汽后多元、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2;(2)新疆浅层特稠油油藏(红浅、红一4扩边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4。

二、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确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研究现状
        1.2.1 稠油蒸汽驱
        1.2.2 蒸汽驱中后期存在问题对策
        1.2.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
    2.1 蒸汽驱油藏中蒸汽带描述
        2.1.1 超覆蒸汽带下行式驱替
        2.1.2 蒸汽带数学方程
    2.2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速率方程
        2.2.1 蒸汽驱初期合理注热速率
        2.2.2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速率
    2.3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实施模式
        2.3.1 不停注变速注热模式
        2.3.2 间歇注热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
    3.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可行性理论证明
        3.1.1 间歇注热可行性
        3.1.2 蒸汽驱中后期以间歇模式实施递减注热可行性
    3.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方法
        3.2.1 注热参数计算公式建立
        3.2.2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
    3.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示例
        3.3.1 间歇注热现场试验案例概况
        3.3.2 间歇注热关键参数计算
    3.4 小结
第四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实验验证
    4.1 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4.1.1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
        4.1.2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参数
    4.2 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
        4.2.1 模型本体
        4.2.2 配套系统
    4.3 三维注蒸汽物理模拟实验过程
        4.3.1 三维模型填装及饱和
        4.3.2 实验运行与数据处理
    4.4 不同方式蒸汽驱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恒速连续蒸汽驱
        4.4.2 蒸汽突破后递减注热蒸汽驱
        4.4.3 蒸汽突破后间歇注热蒸汽驱
    4.5 小结
第五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实施方案优化
    5.1 齐40块蒸汽驱开发概况
        5.1.1 区块油藏特征
        5.1.2 区块开发效果
    5.2 井组选择及精细地质建模
        5.2.1 井组选择
        5.2.2 精细地质建模
    5.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5.3.1 储量拟合
        5.3.2 生产动态拟合
    5.4 不同注热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5.4.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方案设计
        5.4.2 不同注热方案效果对比
    5.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录A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代码

(2)蒸汽驱操作条件优化模型与动态调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蒸汽驱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1.3 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方式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蒸汽驱油藏热能平衡理论模型建立
    2.1 油藏上覆岩层中的热能损失速率
    2.2 蒸汽带下部储层中的热能散失速率
        2.2.1 蒸汽带之下油层内的水流速度
        2.2.2 蒸汽带之下油层内的温度分布
    2.3 满足蒸汽带扩展需要的油藏中热能储存速率
    2.4 油井采液过程伴随的热能产出速率
    2.5 蒸汽驱油藏热能平衡方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蒸汽驱不同阶段合理注热方式解析
    3.1 蒸汽突破前恒速注热方式
        3.1.1 蒸汽带覆盖面积数学模型
        3.1.2 蒸汽突破前的恒速注热方程
    3.2 蒸汽突破后连续变速注热方式
    3.3 蒸汽突破后周期性停/注交替注热方式
        3.3.1 蒸汽突破后蒸汽带体积数学模型
        3.3.2 停/注交替递减注热量的实施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蒸汽驱最优操作条件设计与调控方法研究
    4.1 蒸汽驱操作条件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4.1.1 操作条件优化设计理论模型
        4.1.2 操作条件优化设计方法
        4.1.3 操作条件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软件
    4.2 蒸汽驱分阶段优化和调控注采参数方法
        4.2.1 热连通阶段注采参数优化和调控方法
        4.2.2 蒸汽驱替阶段注采参数优化和调控方法
        4.2.3 蒸汽突破阶段注采参数优化和调控方法
        4.2.4 蒸汽剥蚀阶段注采参数优化和调控方法
    4.3 蒸汽驱开发效果预测与评价方法
        4.3.1 蒸汽驱产量预测
        4.3.2 蒸汽驱经济开发年限估算
        4.3.3 瞬时油汽比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蒸汽驱现场试验及效果分析
    5.1 齐40块蒸汽驱试验区概况
    5.2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与效果分析
        5.2.1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井组概况
        5.2.2 先导试验操作条件优化设计
        5.2.3 理论设计结果与试验实际效果对比分析
    5.3 齐40块蒸汽驱剥蚀阶段低干度汽驱试验与效果分析
        5.3.1 齐40块蒸汽驱剥蚀阶段低干度汽驱试验井组概况
        5.3.2 低干度汽驱试验操作条件优化设计
        5.3.3 理论设计结果与试验实际效果对比分析
        5.3.4 蒸汽驱后期剥蚀阶段低干度汽驱现场试验结果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成果情况
致谢

(3)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现状
        1.2.2 超临界蒸汽热物性研究现状
        1.2.3 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开发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区块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地层及构造特征
    2.2 储层特征
        2.2.1 储层岩石特征
        2.2.2 储层物性特征
    2.3 油藏类型
    2.4 油气藏流体特征及温压系统
        2.4.1 流体性质
        2.4.2 油藏压力和温度
    2.5 区块开发简况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3.1 超临界蒸汽热物理性质研究
        3.1.1 超临界蒸汽的密度与比容变化特征
        3.1.2 超临界蒸汽的焓值变化特征
        3.1.3 超临界蒸汽的介电常数变化特征
    3.2 超临界蒸汽吞吐机理研究
        3.2.1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产油量对比
        3.2.2 原油族组分变化分析实验
        3.2.3 原油流变性研究实验
        3.2.4 超临界蒸汽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温度及压力对比
        3.2.5 油水相对渗透率变化
    3.4 不同超临界参数对驱油效率影响
        3.4.1 温压对驱油效率影响
        3.4.2 原油粘度对驱油效率影响
        3.4.3 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率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临界蒸汽吞吐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4.1 超临界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建立
        4.1.1 岩石流体物性分析
        4.1.2 油藏模型初始化
    4.2 储量及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4.2.1 储量拟合
        4.2.2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4.3 剩余油分布特征
    4.4 油藏物性参数敏感性分析
        4.4.1 油藏地质因素
        4.4.2 油藏开发因素
        4.4.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区块开发效果评价与参数优选
    5.1 G21区块目前超临界注汽参数开发效果评价
        5.1.1 注汽温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2 注汽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3 注汽速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4 渗透率级差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5 回采水率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1.6 区块辅助效果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5.2 G21区块注汽参数优选
        5.2.1 注汽温度优选
        5.2.2 注汽压力优选
        5.2.3 注汽速度优选
        5.2.4 周期注汽量优选
    5.3 超临界蒸汽吞吐层、井优选研究
        5.3.1 根据温度损失进行选层
        5.3.2 根据油藏非均质性进行选层
        5.3.3 根据储层物性进行选层
        5.3.4 根据隔夹层厚度进行选层
        5.3.5 根据原油粘度进行选层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4)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蒸汽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层序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温压特征
        2.1.5 流体性质
    2.2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工区油藏数值模拟
    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3.1.1 构造模型的建立
        3.1.2 属性模型的建立
        3.1.3 储量拟合
        3.1.4 地质模型粗化
    3.2 数值模型建立
        3.2.1 网格模型的建立
        3.2.2 流体模型的建立
        3.2.3 数值模型初始化
    3.3 储量及生产历史拟合
        3.3.1 储量拟合
        3.3.2 生产动态模型的建立
        3.3.3 单井历史拟合结果
        3.3.4 全区历史拟合结果
第四章 高周期吞吐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4.2.1 储层非均质性
        4.2.2 井网控制不住
        4.2.3 边水锥进过快
    4.3 高周期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4.3.1 油藏地质因素
        4.3.2 油藏开发因素
        4.3.3 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第五章 注采参数优化
    5.1 目前注采参数适应性评价
        5.1.1 全区生产动态分析
        5.1.2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5.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5.1.4 单井开发特征分析
        5.1.5 边水油藏开发方式
    5.2 注采参数优化
        5.2.1 生产周期优化
        5.2.2 注采参数优化
        5.2.3 衰减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2.4 衰减后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3 氮气辅助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5.3.1 注氮量优化
        5.3.2 衰减期注氮方式优化
        5.3.3 衰减后期注氮方式优化
    5.4 综合优化方案及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5)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1.2.2 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1.2.3 稠油油藏有机溶剂辅助蒸汽开发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W区块地质概况及生产现状
    2.1 地层层序
    2.2 构造特征
    2.3 储层特征
    2.4 油水分布特征
    2.5 油层温度和压力
    2.6 流体性质及油藏类型
    2.7 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3.1 储层建模数据准备
    3.2 三维构造模型
        3.2.1 层面模型
        3.2.2 构造模型
    3.3 沉积相模型
    3.4 三维属性模型
第四章 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4.1 油藏参数设置
    4.2 油藏模型初始化
        4.2.1 模型描述
        4.2.2 水体设置
    4.3 历史拟合
        4.3.1 全区拟合结果
        4.3.2 单井拟合结果
第五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分类
    5.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5.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5.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5.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5.2.1 纵向上层间矛盾
        5.2.2 平面非均质性
        5.2.3 边水锥进过快
    5.3 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5.3.1 油藏地质因素
        5.3.2 油藏开发因素
        5.3.3 正交优化实验主控因素分析
第六章 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及氮气注入参数优化研究
    6.1 历史生产动态分析
        6.1.1 蒸汽吞吐产量递减规律
        6.1.2 全区注入产出分析
        6.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6.1.4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6.1.5 单井产量递减规律
    6.2 W区块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6.2.1 W区块注汽强度计算
        6.2.2 W区块采液强度计算
        6.2.3 前三周期注采参数优化
        6.2.4 后六周期注采参数优化
    6.3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注采参数优化
        6.3.1 氮气辅助蒸汽吞吐作用机理
        6.3.2 周期注氮量及氮气注入方式优化
        6.3.3 注氮间隔期优选
    6.4 生产效果预测
第七章 蒸汽吞吐后续转SAGD开发方案研究
    7.1 蒸汽吞吐转SAGD时机研究
    7.2 注入介质辅助SAGD作用机理
    7.3 辅助SAGD技术注入介质优选
        7.3.1 烟道气、烃类溶剂改善蒸汽驱油效果物理实验研究
        7.3.2 烟道气、烃类溶剂改善SAGD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7.3.3 基于地质情况的注入介质优选
        7.3.4 烃类溶剂种类优选
    7.4 SAGD直井-水平井部署方式优选
        7.4.1 直井-水平井组合方式
        7.4.2 直井-水平井垂向距离优选
        7.4.3 水平段长度优选
    7.5 正交实验优化注采参数
    7.6 生产效果预测
结论及认识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规水驱
        1.2.2 蒸汽吞吐
        1.2.3 蒸汽驱
        1.2.4 热水驱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地质及开发特征研究
        1.3.2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1.3.3 热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1.3.4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划分
    2.3 构造特征
    2.4 沉积微相特征
        2.4.1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2.4.2 沉积亚相分析
        2.4.3 沉积微相类型研究
    2.5 储层特征
        2.5.1 岩性与孔隙结构
        2.5.2 物性特征
        2.5.3 物性非均质及隔夹层特征
        2.5.4 储层敏感性
        2.5.5 流体性质及温压特征
    2.6 储量计算
    2.7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冷采开发特征分析
    3.1 开发概况
    3.2 采油能力特征分析
    3.3 注水开发综合分析
        3.3.1 注水井网不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3.3.2 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分析
        3.3.3 注水利用率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区域选取
        4.1.2 油藏参数选取
    4.2 生产历史拟合
        4.2.1 调参原则
        4.2.2 拟合结果分析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热力开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5.1 稠油热力开采机理
        5.1.1 注蒸汽开采
        5.1.2 注热水开采
    5.2 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可行性分析
        5.2.1 粘温曲线
        5.2.2 油藏参数
第6章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6.1 注蒸汽开发可行性论证
        6.1.1 蒸汽吞吐可行性论证
        6.1.2 蒸汽驱可行性论证
    6.2 热水驱开发可行性论证
    6.3 热采方式组合开发可行性论证
    6.4 合理开发方式确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J油田蒸汽吞吐后注水开发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J油田整体概况
    2.1 构造特征
        2.1.1 断裂系统特征
        2.1.2 构造格局及圈闭特征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相划分
    2.3 储层特征
        2.3.1 储层物性
        2.3.2 储层非均质性
        2.3.3 储层平面分布
        2.3.4 砂体连通性
    2.4 油层富集规律及油藏特征
        2.4.1 油层纵向分布
        2.4.2 油层平面分布
        2.4.3 油藏类型
        2.4.4 油藏油水界面
        2.4.5 油藏温度及压力
    2.5 流体性质
        2.5.1 原油性质
        2.5.2 地层水性质
    2.6 开发历程及开发阶段划分
        2.6.1 开发历程
        2.6.2 开发阶段划分
第三章 J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3.1 区块整体开发效果评价
        3.1.1 常规抽油生产特点
        3.1.2 吞吐采油生产特点
        3.1.3 油藏压力水平评价
        3.1.4 含水变化规律
        3.1.5 采收率分析
        3.1.6 油层射开动用情况分析
        3.1.7 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3.1.8 目前井况分析
        3.1.9 目前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3.2 注水试验井组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3.2.1 水驱采收率分析
        3.2.2 综合含水和含水上升率评价
        3.2.3 耗水量大小分析
        3.2.4 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小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J油田地质模型建立及数值模拟历史拟合
    4.1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4.1.1 构造模型的建立
        4.1.2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
        4.1.3 属性模型的建立
    4.2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4.2.1 地质模型的粗化
        4.2.2 模型初始化参数
    4.3 生产历史拟合
        4.3.1 全区指标拟合
        4.3.2 单井指标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J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5.1 纵向上储量动用情况研究
    5.2 平面上储量动用情况研究
    5.3 剩余油分布规律
    5.4 小结
第六章 J油田蒸汽吞吐后水驱调整方案优选
    6.1 开发方式筛选
    6.2 蒸汽吞吐引效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6.3 水驱调整方案优选
        6.3.1 开发层系的确定
        6.3.2 合理井网的选择
        6.3.3 合理井距的确定
        6.3.4 井网部署方案优选
        6.3.5 注水参数优化
        6.3.6 经济评价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蒸汽驱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第二章 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模型
    2.1 上覆岩层中一维温度分布模型
    2.2 上覆岩层中拟二维温度分布模型
    2.3 油层中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的下移速度分析
        2.3.1 水的质量平衡方程
        2.3.2 原油和蒸汽的质量平衡方程
        2.3.3 能量平衡方程
    2.4 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温度分布和流体流动
        2.4.1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水流速度
        2.4.2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温度分布
    2.5 温度分布模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层中蒸汽带体积计算新模型及分析
    3.1 蒸汽带厚度理论模型
    3.2 蒸汽带覆盖面积理论模型
    3.3 蒸汽突破之前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3.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3.4.1 蒸汽突破之前恒速注热速率确定方法
        3.4.2 蒸汽突破之后递减注热速率理论模型建立
        3.4.3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建立
        3.4.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变化速率理论模型
    3.5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开发指标预测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4.1 蒸汽驱产量预测模型
        4.1.1 原油驱替量模型改进与扩展
        4.1.2 驱替量与产量的转换计算方法
        4.1.3 产量预测模型
        4.1.4 日产量预测模型
        4.1.5 产量计算实例及分析
    4.2 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确定
    4.3 瞬时油汽比的计算
        4.3.1 蒸汽突破之前瞬时油汽比计算
        4.3.2 蒸汽突破之后瞬时油汽比计算
    4.4 适用的蒸汽干度确定方法
        4.4.1 蒸汽突破之前蒸汽干度计算
        4.4.2 蒸汽突破之后蒸汽干度计算
        4.4.3 蒸汽干度计算方法的验证和结果分析
    4.5 最优注汽(热)速率确定
        4.5.1 蒸汽突破之前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4.5.2 蒸汽突破之后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4.6 蒸汽驱最优方案设计方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及本文理论模型验证
    5.1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区油藏基本特征描述
    5.2 齐40 块莲花油层开发历程
    5.3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施
    5.4 基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的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
    5.5 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方案对比验证
    5.6 先导试验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5.6.1 热连通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2 驱替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3 突破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6.4 剥蚀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科研获奖
致谢
附录一 面积方程函数比较表
附录二 程序部分代码及步骤说明
附录三 各部分程序计算算法流程
附录四 基于本文理论的齐 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算例

(9)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蒸汽驱技术研究进展
        1.2.1 稠油开采技术
        1.2.2 蒸汽驱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1.2.3 稠油热采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2.4 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进展
    1.3 蒸汽驱现场应用现状
        1.3.1 美国克恩河油田(Kern River Field)
        1.3.2 印度尼西亚杜里油田(Duri oilfield)
        1.3.3 中国新疆油田六、九区
        1.3.4 中国辽河油田齐40块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基础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油田地层特征
    2.3 油田构造特征
    2.4 油田沉积特征
    2.5 研究区储层特征
        2.5.1 岩石学特征
        2.5.2 储层物性特征
        2.5.3 砂体和油层分布
        2.5.4 含油饱和度分布
        2.5.5 隔夹层分布
        2.5.6 储层非均质性
        2.5.7 储层敏感性评价
        2.5.8 岩石润湿性评价
    2.6 油藏性质
        2.6.1 油藏温度和压力系统
        2.6.2 原油性质
        2.6.3 地层水性质
第三章 普通稠油油藏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3.1 普通稠油流变性评价
        3.1.1 实验设计
        3.1.2 屈服应力
        3.1.3 流变性与本构方程
    3.2 高温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3.2.1 实验设计
        3.2.2 热水驱油效率
        3.2.3 蒸汽驱油效率
    3.3 温度对储层渗流特征的影响
        3.3.1 实验设计
        3.3.2 热水驱油相渗特征
        3.3.3 蒸汽驱油相渗特征
第四章 蒸汽驱开发效果与调整潜力分析
    4.1 开发历程与开发现状
    4.2 蒸汽驱生产特征与开发效果
    4.3 蒸汽驱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4.3.1 地质因素
        4.3.2 油藏工程因素
        4.3.3 完井工艺方式
    4.4 开发调整潜力研究
        4.4.1 采收率评价
        4.4.2 平面潜力分析
        4.4.3 纵向潜力分析
第五章 蒸汽驱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蒸汽驱油数学模型
    5.2 地质油藏模型
        5.2.1 油藏地质建模
        5.2.2 历史拟合
    5.3 剩余油分布特征
    5.4 注采参数优化
        5.4.1 注汽速率
        5.4.2 蒸汽干度
        5.4.3 采注比
        5.4.4 应用实例
    5.5 井网三次加密可行性
第六章 开发方式转换接替技术可行性分析
    6.1 间歇蒸汽驱
    6.2 热水驱
        6.2.1 热水驱原则
        6.2.2 转热水驱方案可行性及预测
    6.3 水-汽交替段塞驱
        6.3.1 作用机理
        6.3.2 方案预测与优选
    6.4 开发方式对比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10)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蒸汽吞吐
    1.2 蒸汽与气体复合采油
        1.2.1 蒸汽与氮气复合采油
        1.2.2 蒸汽与二氧化碳复合采油
        1.2.3 蒸汽与不同气体复合采油
    1.3 多元热流体采油
        1.3.1 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与应用
        1.3.2 多元热流体气窜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稠油油田地质开发概况
    2.1 金003区油藏地质特征
    2.2 金003区油藏开发特征
    2.3 多元热流体先导性试验
第3章 多元热流体采油室内实验研究
    3.1 原油组成和流变实验
        3.1.1 原油脱水实验
        3.1.2 原油四组分实验
        3.1.3 原油流变性实验
    3.2 多元热流体PVT及流变性实验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
    3.3 多元热流体驱替实验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设备
        3.3.3 实验方法
        3.3.4 实验结果
    3.4 多元流体吞吐模拟实验
        3.4.1 实验目的
        3.4.2 实验设备
        3.4.3 实验方法
        3.4.4 实验结果
第4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研究
    4.1 加热降粘作用
    4.2 溶解降粘作用
    4.3 扩大加热范围
    4.4 增大地层压力
    4.5 改变稠油流动形态
第5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5.2 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5.2.1 汽窜特征分析
        5.2.2 汽窜系数定义
        5.2.3 井距
        5.2.4 粘度
        5.2.5 渗透率
        5.2.6 高渗带比例
        5.2.7 平面渗透率级差
        5.2.8 韵律
        5.2.9 垂向渗透率级差
        5.2.10 干度
        5.2.11 注汽速度
        5.2.12 注汽强度
        5.2.13 焖井时间
        5.2.14 敏感性分析
    5.3 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气窜特征分析
        5.3.2 气窜系数定义
        5.3.3 井距
        5.3.4 粘度
        5.3.5 渗透率
        5.3.6 高渗带比例
        5.3.7 平面渗透率级差
        5.3.8 韵律
        5.3.9 气水比
        5.3.10 注汽速度
        5.3.11 注汽强度
        5.3.12 焖井时间
        5.3.13 敏感性分析
    5.4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吞吐对比分析
    5.5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方式优化
    5.6 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热釆注采策略研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确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D]. 郭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2]蒸汽驱操作条件优化模型与动态调控方法研究[D]. 郎成山.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稠油油藏超临界蒸汽吞吐技术机理及应用[D]. 韩爽.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 于伟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W区块氮气辅助蒸汽吞吐转SAGD数值模拟研究[D]. 王朔.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6]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D]. 马剑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J油田蒸汽吞吐后注水开发方式研究[D]. 潘麒.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 刘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6)
  • [9]普通稠油油藏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技术研究 ——以中亚M-Ⅲ油藏为例[D]. 陶冶. 西北大学, 2019(01)
  • [10]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D]. 吴文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的确定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