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战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宋祥林[1](2021)在《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日趋成熟,房地产企业数量也随之增加。有的房地产企业以一二线城市繁华地段为核心开发区域,追求高周转频繁拿地获取现金流,有的房地产企业深耕竞争压力小、土地成本低的三四线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开发路线。由于企业性质和发展战略不同导致企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开发资源开始向头部企业靠拢。因此,房地产战略发展已经成为各大开发商需要重点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BF地产梅州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战略管理的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和能力理论、多元化理论,以PEST、五力模型、VRIO模型、SWOT分析、EFE和IFE矩阵等方法从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者分析三方面对BF地产梅州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并从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土地资源、企业文化、设计研发及营销策划能力方面分析了BF地产梅州公司的内部环境状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BF地产梅州公司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并应用EFE和IFE矩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BF地产梅州公司以SO战略(积极战略)为主,以ST战略(克服威胁战略)为辅的战略选择方向,在利用SPACE矩阵对梅州公司的战略选择进行解析后,本文从愿景、战略目标明确了BF地产梅州公司的战略选择,提出立足梅江区江南新城核心区,向经济强县区发展,并进行酒店、文旅、康养等多元化发展战略,并从土地资源获取、人力资源与组织运营支持、财务融资支持、产品力提升保障、降本增效和打造品牌影响力六个方面提出了战略保障措施。
罗公央[2](2021)在《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乘着改革春风,顺应全球发展大势,包装印刷市场全球范围需求旺盛,市场容量巨大。加上中国加入WTO的机遇,包装印刷近年来成为印刷行业和包装行业中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之一。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投资迅猛,并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核心区域聚集发展,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海外市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西欧市场自然成为了大大小小包装印刷企业的必争之地,这大军中也包括众多中小外贸导向型加工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小,自身固有一些短板,需要承受来自国内同行特别是同质化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同时近年来以东南亚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快速发展形成直接竞争,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波动频繁等不利因素,使得这类企业现实竞争多元而激烈,生存状况堪忧。本文基于战略管理和波特竞争战略理论,选择恒信惠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经济发达的西欧市场为研究区域,开展竞争战略的研究。首先,借助PEST模型和竞争分析工具波特五力模型,结合相关数据,深入透彻的分析了公司外部和内部环境,进而分别运用外部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以量化的方式评价了恒信惠公司外部和内部的关键要素;其次,通过SWOT矩阵,结合之前进行的分析,对外部和内部关键因素进行了组合分析,接着对企业竞争战略备选方案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然后,运用定量战略计划(QSPM)矩阵对企业竞争战略做出相对最优化选择是集中化竞争战略,并通过对比分析将集中化战略市场定位于细分领域珠宝首饰工艺品行业。最后,通过对竞争战略实施目标,实施措施,实施步骤,实施保障及风险控制的深入分析保证了集中化竞争战略的有效落地。本文通过对恒信惠公司所做的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在当下及未来可预知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无疑会对恒信惠公司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类似中小型外贸导向型加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改善现状赢得竞争优势,具有现实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蔡素怡[4](2020)在《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工业革命开始,技术的更替、产业结构的变化,都在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知识经济发展时代,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源要素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影响更加突显,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部分。德高中国公司是一家澳洲在华企业,90年代末进入中国市场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而当下公司处于一个复杂多样的环境,一方面技术砂浆产品正处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对企业与产品的质量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内竞争也日趋激烈。本案例主要在德高中国公司案例为基础,对传统制造行业中的预拌砂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何以利用无形资产提升业竞争优势进行研究。首先对所在的特种技术砂浆制造行业环境进行了需求和竞争研究,进而研究包括无形资产在内的资源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竞争优势的关系。德高中国公司需要针对新情况重新定位,即,德高中国公司应该在竞争中选择差异化竞争战略,本文最后创新性地提出来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德高中国竞争战略的“P-C-M-IR-C战略执行力体系”。德高中国公司的成功案例,证明了企业在实施战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无形资产的利用来形成企业的特有的核心竞争力,并且持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期望本案例能够对相关企业实施成功的竞争战略提供有益的启发。
万运华[5](2020)在《基于价值链整合的F公司BP产品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全球化逐渐走向水平分工和垂直整合的一体化,借由中国-美国贸易战背景,导入中国技术标准的替代方案,以F公司BP产品项目联合国内同行J公司为例,结合欧美同行优势,瞄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龙头企业5G巨大市场前景,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共赢发展,共享成果,从F公司角度分析论证F公司选择什么样的竞争战略和怎么样通过价值链整合的方式构建F公司竞争优势,以助推企业在专属领域永续经营,保持强劲核心竞争力,也为实现国产替代和中华复兴贡献企业的责任和使命。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对比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权威机构和市场公开的数据、资料和同行项目评审的报告,综合用定位理论、价值链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参考波特三种基本战略利弊,结合竞争要素,考虑效率因素,辩证地论证具体的产业产品选择竞争战略的方法,以与同行和客户的价值链整合方式实施F公司竞争优势构建,同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公司竞争优势的构建需要与公司具体的产业产品相联系,并根据公司所处的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客户制定竞争战略,同时也需要管理层的重视,瞄准产业趋势,跟上时代发展,于危机中发现契机,彼此借重,同行联手合作为客户创造并提供更多价值。另制定公司战略时,要以价值为导向,获得客户认知价值,要在价值链纵横向中进行广泛的互动、服务和协作。然而,本论文仅限于F公司与J公司的BP产品项目合作的研究,从同行和客户方面作价值链整合阐述F公司竞争优势的构建,内外环境分析深度上可能有欠缺,另外假定未来是可预测的,难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实践意义方面,除了为同行或相似企业的价值链整合构建公司竞争优势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建议制定竞争战略与竞争要素相结合,需要从具体的产品入手构建竞争优势;还从实践角度又一次丰富了企业战略管理中的竞争-合作理念,突出了生态共建和共赢共享的核心逻辑,积极推动了国产替代向前迈进。
薛飞[6](2020)在《基于人单合一模式的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研究 ——以海尔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管理和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要素协同和组织优化的角度看,创业者资源平台比传统的人力资源平台更具竞争优势。创业者资源平台随着用户需求和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动态升级演进,同时其落地实施更需要具备充分的前提条件,探究基于“人单合一”的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海尔集团为例,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创业者资源平台、人单合一模式概念以及相关典型理论,然后分析探究了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并根据创业者资源平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其动态模型。最后,提出了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路径和对策,即从组织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平台构建以及小微平台优化等方面为创业者资源平台构建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海尔集团发展以及创业者资源平台提供借鉴,而且可以为其他企业创新组织形式提供参考。
滕飞[7](2021)在《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文中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积累不少结构性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审时度势,在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为新形势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方向。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无疑将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增加有效金融供给与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去杠杆与严监管的趋势下,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提出更严峻挑战。实体经济调整与金融深化改革都在呼唤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因此,探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传导机制进而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与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按照“需求分析-现状与问题梳理-相关性与作用机制分析-路径政策建议”的逻辑框架开展研究。首先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行了系统性分析进而对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商业银行有效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理,并结合2006-2018年13年省域横向面板数据和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全国纵向时序数据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验证。最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从“紧扣供给侧主旋律、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以及因地制宜展开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基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总体方向,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前沿底层技术围绕实体重点产业链发展与补充薄弱环节从“业务创新、金融科技创新、组织与制度创新”等三方面提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金融创新的行动路径。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分析,包括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总结了本文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创新处等;第二章对相关重要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包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供给侧改革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以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等进行系统梳理和评析,进而提炼出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第二部分:现状与需求分析,即第三章,系统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进而深入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充分揭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深层次需求以及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适度性要求。具体包括:(1)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需求分析。首先,运用拓展费雪方程式(Fisher Extension)论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而这需要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更好向实体经济发挥正向反馈作用;其次,运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Bank gambling equilibrium model)进行参数模拟,揭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须通过有效创新(如降低监督成本)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并确保自身业务可持续性,以更好地融入到供给侧改革之中。(2)分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扩大供给和丰富产品等方式支持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无法有效满足实体金融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支持重点领域存在创新不足等问题。(3)分析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经验与教训,特别应吸取国外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导致非理性扩张以及与实体经济需求脱节方面的教训。第三部分:运用规范性分析方法分析系统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即本文第四章。包括:(1)分析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积极影响和过度创新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说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两面性。(2)系统归纳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本文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通过影响消费需求、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推动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要素与结构路径);将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供给、优化金融配置、增强金融功能,进而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称之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金融发展路径)。(3)运用数理推导的方法论证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通过搭建六部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框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剖析商业银行存贷和金融创新部门与实体经济下资源要素作用的内生机制,求解最优增长路径。结果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拉动作用,且金融创新效率弹性对经济稳态增速拉动作用比较显着,产品弹性(即业务规模)对经济稳态增速同样具有非线性效应。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相关性及作用机制,主要从省域横向面板和全国纵向时序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分析,包括本文第五章、第六章。具体包括:第五章,本文利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基于2006-2018年31个省市相关数据,从面板横向角度实证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阶段差异,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总体是积极的,但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实证表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低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效应较弱甚至是负面的;当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与效率指标处于高体制时,其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呈现正向效应且逐步增强,基准模型在体制转换过程中整体呈现渐进正向的非线性转换趋势,上述结果说明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总体效应是适度的。但是,通过对PSTR模型的非线性转换体制分析,发现不同省市转换函数值(g值)分布范围广且体制转换速度较慢,结合各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标样本期间所处体制情况,说明不同省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2)中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创新规模的同时注重开展内涵式效率创新。通过比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规模指标与金融创新效率指标的非线性效应,金融创新规模指标的非线性效应更强体制转换速度更快。本文发现: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依靠“金融创新规模效应”拉动实体经济增长,但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率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要优于金融创新规模指标,说明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金融创新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提高金融创新效率。(3)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效应存在阶段性差异。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的促进作用较供给侧改革前更显着,说明供给侧改革后商业银行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采取的金融创新措施是有效的。(4)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区域差异性。本文通过分区域实证分析可得: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局部过度创新(东部、中部)和创新不足(西部)并存的现象,东部和中部区域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规模经济边际递减现象。(5)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核心产业(制造业)发展同样具有渐进正向的非线性影响。通过替换自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得到基准模型相似结果,其中对制造业增长指标的正向影响较为显着但对制造业结构优化指标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6)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入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基准模型结果的稳定性,并可得: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协同效应差异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资本积累指标对实体经济增长发挥协同效应趋于正向,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研发指标发挥协同效应则趋于负向。第六章,主要基于2009年3季度至2019年2季度共40期的全国经济变量数据和十六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数据,从时间序列角度纵向验证商业银行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对宏观实体经济增长“微观-宏观”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1)本文选取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规模)维度、金融业务创新效能维度、金融创新风控维度、金融科技创新维度以及创新支持实体经济需求维度等五大维度下16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9Q3-2019Q2的15项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量化微观视角下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结果表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交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占据前四位主要得益于上述银行业务创新规模较大,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信银行等创新效能高的中型银行紧随其后。(2)基于16家上市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构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BII)并观察该指数趋势,分析其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该指数在样本期间内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分阶段来看,BII经历持续增长期(2009Q2-2012Q4),波动调整期(2013Q1-2017Q4)以及转型回升期(2018Q1-2019Q2)等三个阶段。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在经历一段时期的波动后,商业银行经过业务转型与调整金融创新指数稳步回升。(3)构建供给侧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间接作用机制(包含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升级等宏观指标)和直接作用机制(包含实体经济融资规模与融资成本、储蓄投资转换等金融指标)的SVAR实证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无论是在间接作用机制还是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并呈现短期快速拉动,中期波动,长期相对平稳的态势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第二,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直接作用机制更明显相关系数更大,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应更注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要素积累与结构优化;第三,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资本积累影响存在反复,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第四,直接作用机制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融资规模具有微弱正向作用且存在时滞性,但有利于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优化储蓄投资转换职能。第五部分,基于第三章需求分析、第四章机理分析与数理推导、第五章和第六章实证分析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和行动路径建议,即本文第七章。具体包括:(1)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总体方向。即:紧扣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因地制宜开展差异化金融创新;有效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以及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等。(2)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包括: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整合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以及优化资产负债管理等。(3)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包括: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业务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智能化改造、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以及综合应用技术实现融合创新等。(4)提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包括:搭建以业务为导向的矩阵式组织架构、完善金融创新制度、构建金融创新协同保障机制等。总之,本文通过相关研究丰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有效开展金融创新以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增长提供可行建议。
张媛媛[8](2020)在《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自然资源基础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期望违背理论的相关研究,从企业环境责任的收益观和成本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实现的内部机制和环境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提升对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的理解,为企业开展环境责任实践和创新提供决策支撑。具体来看,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本文探索求职者在企业环境污染丑闻情景下求职意向的前因(企业环境责任形象、企业产品质量形象和负面舆情感知)、内部机制和调节因素。本文问卷调查了 432位来自中国南京三所大学的学生在大众汽车2015年的尾气门丑闻曝光后的求职意愿。结果表明,企业环境责任形象和企业产品质量形象通过影响企业吸引力从而间接提升了求职意向。此外,企业环境责任形象和企业产品质量形象调节了负面舆情感知对求职意向的影响,即企业环境责任形象(企业产品质量形象)不利于(有利于)缓解负面舆情感知对求职意向的负面影响。其次,自然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表明,企业履行环境责任(CER)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无形资产,因此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CFP)。但是,企业声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中介作用尚待实证研究。我们通过验证企业声誉两个维度——企业知名度和企业美誉度的中介作用和交互作用从而填补了这一空白。基于中国10995个公司年度的样本,我们发现企业环境责任可以增强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间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此外,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的中介作用随着美誉度(知名度)的提高逐渐增强。再次,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的确定始终存在一个困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从战略角度来看,一项决策的战略价值体现在决策的收益超过决策成本。在此观点基础上,本研究通过收益-成本分析来解开长期困扰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战略价值问题。从收益观的角度来看,环境责任有利于企业创新、获取资源和建立声誉。从成本观的角度来看,履行环境责任也会造成成本压力。通过整合和拓展企业环境责任的收益观和成本观的观点,本文假设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变化趋势。这一发现有利于解决长久以来有关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的争论。最后,不确定性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属性,对企业战略的价值实现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动态性、丰腴性和复杂性的对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调节作用。我们使用来自1455家工业企业的8364个公司年度的面板数据集,为假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结果显示,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在高不确定性(高动态性、低丰腴性和高复杂性)的环境中更陡峭,位置更加靠下。这意味着在转折点之前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了环境责任-财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对比之下,转折点之后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了环境责任-财务绩效的负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证实了环境不确定性是调节环境责任-财务绩效关系的双刃剑。本文的创新点和理论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以往研究很少将企业环境责任形象和企业产品质量形象作为权变因素来研究人力资源问题,且没有关注企业形象的不同维度在企业经历丑闻时发挥的不同作用。虽然以往的研究证明企业能力和道德方面的形象都可以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本文的结论显示在特定情况下,企业环境责任形象也可能成为企业的负担。这也证明了企业的伪善行为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第二,长久以来,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充满争议。通过探索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中间机制,可以为确立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价值提供切实的路径依据。本文验证了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丰富了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声誉的评价性维度与非评价性维度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也为企业声誉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本文实证证明了企业环境责任与财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且检验了环境不确定性的三个维度——即动态性、丰腴性和复杂性在调节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关系时的双刃剑效应,解决了该研究领域长久以来关于两者关系的争论,确立了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应用边界。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设计,不同的变量度量方式,OLS线性回归、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动态面板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多项稳健性检验,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杨金玉[9](2020)在《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而创业者无疑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人群之一。创业者们通过创建新的公司,研发新的产品、服务、或是商业模式,以带动行业的创新,推动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看,全国各地的初创企业都在迅速增长,并在现代创新驱动型经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结束创业并重新回归劳动力市场的创业者也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企业界和学术界都关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该部分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经历是否能够带来独特的价值?一些学者开始意识到个体创业经历可能具有重要的人力资本价值,创业过程本质是上一种学习、修行,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对后续职业生涯的态度、思维方式及行为带来积极的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创业群体及其行为的相关文献更多地聚焦于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本身:一是关注于从事创业活动的前因要素,重在于探讨什么样的因素增加了创业的可能性;二是关注于影响新创企业存活及绩效的关键因素,旨在探索什么样的因素利于成功创业。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部分研究关注于创业经历可能带来的影响,但是大多数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创业经历对个体再次创业及新创企业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受制于创业人群职业变动数据的可获取性——创业人群的流向具有分散性,很难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查询公开数据库等传统数据收集方式集中获取这一群体的相关信息。在线简历大数据的可获得性,则为本文研究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本研究基于多层面的学习机制与理论,分别在个体层面与企业层面对创业经历的作用机理与持续影响进行考察,以揭示创业经历在人力资本与创新中的独特价值。通过获取领英职业社交网络平台(LinkedIn.com)上的真实人才简历数据,本文形成了能够追踪到个体职业生涯相关的教育背景、学历、技能、工作经历等的数据集。并将简历数据集与其他数据集,包括与哈佛专利发明人数据集(Harvard Database)、中国专利数据工程(CPDP)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专利数据以及上市企业其他相关的数据(财务数据、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等)进行匹配,构成本文数据集,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检验。本研究发现,从个体层面来看:(1)创业经历显着提高了个体后续的创新绩效,并且相比于利用式创新,创业经历对个体探索式创新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和合作研发程度对上述关系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2)创业经历拓宽了社会网络资本,促使个体能够在后续的合作研发网络中处于良好的位置(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继而提高了个体创新绩效。同时,合作研发网络中心度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作用大于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而结构洞对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3)创业经历显着提高了个体岗位晋升的可能性,减少了晋升所用的平均时间。个体探索式创新绩效在创业经历和岗位晋升中具有中介效应,而利用式创新却没有显着影响。从企业层面来看:(1)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能够同时提高企业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路径依赖导向负向调节了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而雇佣对象的受教育程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2)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同样完善拓宽了企业后续合作研发网络,提高了企业后续创新绩效。(3)雇佣具有创业经历的员工有利于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的实施,而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显着提高了企业两类型的创新绩效,并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完善并丰富了当前创业研究领域对创业经历的内在价值的理解。一方面当前研究创业者特点及行为的相关文献多聚焦于创业过程与新创企业本身,忽略了创业经历对创业者后续职业生涯的影响。基于边做边学(learning by doing)的学习机制,本文利用创业者职业生涯数据探讨了创业经历对创业者职业生涯创新绩效、社会网络资本及岗位晋升的影响。另一方面,已有研究指出通过雇佣新员工可以提升自身的绩效。然而,尚缺乏研究进一步考察企业在雇佣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例如雇佣谁、又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企业绩效等问题。基于雇佣学习机制(learning by hiring),本文探究了具备的创业经历如何影响雇主企业多维度的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发掘创业经历的内在价值及其影响。此外,研究也从社会关系网络和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角度贡献于现有研究。本文也为个人创业、企业雇佣及政府决策提供有益启示及科学依据:(1)为个人创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提供借鉴。通过利用在线简历大数据等多数据源,本文揭示了个体创业经历对于个人人力资本价值与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与持续影响。这将有助于个人在正确评估创业风险的同时,深入地认识创业经历的价值所在,为个人做出合理的创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提供参考与依据。(2)为企业的雇佣决策提供建议和依据。通过深入理解雇佣学习机制及创业经历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及其机理,企业管理者在雇佣、培养乃至使用人才的时候,可以着重关注拥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个体,合理调整用人策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3)为政府鼓励创新创业提供新的依据。具体地,尽管创业成功的低概率限制了创业群体所带来的直接效益,但个体的创业经历可在客观上提高创业者群体乃至后续雇佣企业的人力资本以及创新潜能,优化了人力资本,为创新与经济增长提供了助力。相关结论将为当前政府鼓励创业政策的制订与评估提供实证依据与新思路。
张姣[10](2020)在《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内各层级收入分配不均、极端分化现象愈加严重,如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乐视网前三高管、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等一系列“天价薪酬”事件,从而导致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强烈的关注,因此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形成机理刻不容缓。竞争战略作为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的总体规划,决定着内部人员的类型、规模和数量结构,进而影响薪酬的支付对象和支付规模等,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实践证明,人力资源薪酬激励与竞争战略的匹配关系和契合程度会深刻影响竞争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及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竞争战略和薪酬体系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有必要从竞争战略视角探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背后的合理之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市场化进程将如何影响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为探究其中的作用机理,本文尝试运用上市数据,实证探究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以及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在整理与归纳关于竞争战略、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以及市场化进程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视角,提出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假设以及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假设。运用2008至2017年我国主板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框,以国泰安数据库、锐思数据库和巨潮资讯网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对数据进行搜集、手工录入、筛选、整理等,最终获得390家上市公司,共计3900条平衡面板观测数据。此外,采用正态性检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重共线性分析等进一步确保了样本数据的可靠性。使用SPSS23.0和STATA14.0为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普通最小二乘多元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异方差检验、Hausman检验、GMM的内生性处理方法等一系列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本文研究结论:(1)差异化战略能够正向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而低成本战略能够负向影响企业内部薪酬差距。(2)无论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还是低成本战略,竞争战略对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总是低于其对非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3)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提高,差异化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促进作用更强,低成本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强。(4)不论是差异化战略,亦或是低成本战略,在合理区间内与适高的薪酬差距相匹配,均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绩效。本文开启了从竞争战略探索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形成机理的新视角,实证检验了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及传导机理,还区分了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效应。此外,突破绝对效应视角,证实了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权变性本质。最后,检验了竞争战略与之伴随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从而引发的经济后果,发现了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合理匹配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经营业绩。本文通过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两个层面,从股东与董事会、管理者、政府、社会公众这几个方面提出对企业治理实践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二、人力资源战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源战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本章小结 |
二、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战略的含义与类型 |
2.战略管理的含义 |
(二)研究的相关理论 |
1.竞争优势理论 |
2.资源和能力理论 |
3.多元化理论 |
(三)战略研究方法与工具 |
(四)本章小结 |
三、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一)宏观环境分析 |
1.政治环境分析 |
2.经济环境分析 |
3.社会环境分析 |
4.技术环境分析 |
(二)产业环境分析 |
1.梅州房地产开发商竞争分析 |
2.潜在进入者威胁 |
3.可替代品威胁 |
4.购房者的议价能力 |
5.梅州土地供应及下游供应商市场分析 |
(三)竞争者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四、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一)公司概述 |
(二)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1.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
2.财务资源状况分析 |
3.土地资源状况分析 |
4.企业文化及制度状况分析 |
5.设计研发及营销策划能力分析 |
(三)公司的VRIO模型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五、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的SWOT分析 |
(一)BF地产梅州公司的机会与威胁分析 |
1.BF地产梅州公司的机会分析 |
2.BF地产梅州公司的威胁分析 |
3.BF地产梅州公司的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 |
(二)BF地产梅州公司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
1.BF地产梅州公司的优势分析 |
2.BF地产梅州公司的劣势分析 |
3.BF地产梅州公司的内部评价矩阵(IFE) |
(三)BF地产梅州公司SWOT矩阵分析 |
(四)本章小结 |
六、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实施 |
(一)企业发展愿景 |
1.企业愿景的内涵 |
2.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愿景 |
(二)企业战略目标 |
(三)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1.BF地产梅州公司的SPACE矩阵分析 |
2.BF地产梅州公司战略选择 |
(四)BF地产梅州公司战略实施的建议 |
1.抓住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机遇 |
2.开发新型房产项目突出产品特色 |
3.多元化战略实施措施 |
(五)本章小结 |
七、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一)土地资源获取保障 |
(二)人力资源与组织运营支持 |
(三)财务融资支持 |
(四)产品力提升保障 |
(五)降本增效获取成本优势方式 |
(六)打造品牌影响力 |
(七)本章小结 |
八、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工具综述 |
2.1 基础理论综述 |
2.1.1 战略管理理论 |
2.1.2 竞争战略理论 |
2.2 主要研究工具 |
2.2.1 PEST分析模型 |
2.2.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
2.2.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2.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2.2.5 SWOT矩阵 |
2.2.6 定量战略计划(QSPM)矩阵 |
第三章 恒信惠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西欧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2.1 行业发展现状 |
3.2.2 行业发展趋势 |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3.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3.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3.3.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4 替代品的威胁 |
3.3.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3.4 竞争对手分析 |
3.4.1 .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
3.4.2 直接竞争对手分析 |
3.5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
第四章 恒信惠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简介与现状分析 |
4.1.1 公司简介 |
4.1.2 公司经营现状分析 |
4.2 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1 营销能力 |
4.2.2 创意设计能力 |
4.2.3 制造能力 |
4.2.4 供应链能力 |
4.2.5 人力资源能力 |
4.3 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
4.4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 |
第五章 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选择 |
5.1 企业使命与愿景 |
5.2 SWOT矩阵 |
5.3 竞争战略备选方案可行性分析 |
5.3.1 成本领先战略 |
5.3.2 差异化战略 |
5.3.3 集中化战略 |
5.4 竞争战略选择 |
第六章 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实施与控制 |
6.1 战略实施目标 |
6.2 战略实施措施 |
6.2.1 品牌形象集中化体现 |
6.2.2 产品集中化 |
6.2.3 生产配套集中化 |
6.2.4 基于集中化的工艺和设计 |
6.2.5 基于集中化的营销 |
6.2.6 基于集中化的供应链服务 |
6.3 战略实施步骤 |
6.4 战略实施的保障 |
6.4.1 建立高效组织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
6.4.2 高效可控的供应链管理,“借船出海”战略联盟 |
6.4.3 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 |
6.4.4 优化采购管理,打实成本和质量根基 |
6.4.5 加强财务管理,发展资金储备 |
6.4.6 构建积极务实的企业文化 |
6.4.7 安全、环保可持续绿色发展 |
6.5 战略风险控制 |
6.5.1 国际国内政策风险 |
6.5.2 集中化战略本身带来的风险 |
6.5.3 技术和设备更新的风险 |
6.5.4 供应链的风险 |
6.5.5 财务方面的风险 |
6.5.6 客户信息保密的风险 |
6.5.7 后进入者模仿的风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2 战略分析方法和工具 |
2.3 有关德高中国公司研究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拌砂浆产业市场环境分析 |
3.1 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 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现状分析 |
3.3 技术砂浆行业竞争环境的五力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德高中国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4.1 德高品牌中国市场阶段性发展历史分析 |
4.2 德高中国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定位与竞争战略选择 |
5.1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远景 |
5.2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目标 |
5.3 德高中国公司基于SWOT的战略定位分析 |
5.4 德高中国公司基于远景的战略目标确定 |
5.5 德高中国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德高中国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6.1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实施 |
6.2 德高中国公司战略实施的支持与保障措施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7.2 本文不足之处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访谈记录1 |
访谈记录2 |
后记 |
(5)基于价值链整合的F公司BP产品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定位理论 |
2.1.2 价值链理论 |
2.1.3 竞争优势理论 |
2.1.4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模型 |
2.2.2 波特五力模型 |
2.2.3 EFE/IFE矩阵模型 |
2.2.4 SWOT矩阵 |
2.2.5 QSPM矩阵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研究现状总结 |
3 F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连接器市场现状分析 |
3.2.2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2.3 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
3.2.4 新进入和替代品的威胁 |
3.2.5 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 F公司机遇与威胁 |
3.3.1 F公司机遇 |
3.3.2 F公司威胁 |
3.3.3 权重及评分说明 |
3.3.4 分数解读 |
4 F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公司简介 |
4.1.1 概况 |
4.1.2 产品 |
4.1.3 市场 |
4.1.4 客户 |
4.2 公司资源分析 |
4.2.1 人力资源 |
4.2.2 财务资源 |
4.2.3 市场资源 |
4.2.4 技术资源 |
4.2.5 品牌资源 |
4.3 公司能力分析 |
4.3.1 研发能力 |
4.3.2 财务能力 |
4.3.3 营销能力 |
4.3.4 生产能力 |
4.3.5 成本控制能力 |
4.3.6 质量控制能力 |
4.4 F公司优势与劣势 |
4.4.1 F公司优势 |
4.4.2 F公司劣势 |
4.4.3 权重及评分说明 |
4.4.4 分数解读 |
5 F公司价值链整合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制定和实施 |
5.1 F公司波特竞争战略实施评价 |
5.1.1 当前战略实施检讨 |
5.1.2 波特竞争战略评价 |
5.2 竞争优势构建的战略匹配分析 |
5.2.1 SWOT定性分析 |
5.2.2 比较优势分析 |
5.2.3 竞争优势构建的战略选择 |
5.3 竞争优势构建的战略实施 |
5.3.1 横向价值链整合---同行合作 |
5.3.2 纵向价值链整合---客户需求 |
5.4 竞争优势构建战略的过程控制 |
5.5 竞争优势构建的阶段成果 |
6 F公司价值链整合构建竞争优势的保障措施 |
6.1 人力资源保障 |
6.1.1 培育专业人才 |
6.1.2 检讨薪酬体系 |
6.1.3 创造有利的雇佣关系和工作环境 |
6.2 企业文化保障 |
6.2.1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
6.2.2 深度结合公司经营理念 |
6.2.3 注重培育与沉淀企业文化 |
6.3 组织和流程保障 |
6.4 信息系统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F公司内外部关键因素评分调查问卷 |
致谢 |
(6)基于人单合一模式的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研究 ——以海尔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基础概念及相关理论 |
2.1 概念 |
2.1.1 创业者资源平台 |
2.1.2 人单合一 |
2.2 相关理论 |
2.2.1 企业行为理论 |
2.2.2 综合优势竞争战略理论 |
2.2.3 三支柱理论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分析 |
3.1 海尔创业者资源平台体系 |
3.1.1 开放的生态圈平台组织 |
3.1.2 创业者吸引平台 |
3.1.3 创业者激励机制 |
3.2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的生成 |
3.2.1 构建“人单合一”模式的原因分析 |
3.2.2 “人单合一”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
3.3 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创新 |
3.3.1 从正三角到倒三角的组织结构转型创新 |
3.3.2 投资驱动平台和用户付薪平台转型创新 |
3.3.3 发展平台的转型创新 |
3.4 基于“人单合一”模式的创业者资源平台发展趋势 |
3.4.1 “人单合一”对于创业者资源构建的作用 |
3.4.2 海尔集团创业者资源平台构建趋势分析 |
3.4.3 海尔集团创业者资源平台实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模型分析 |
4.1 创业者资源平台构建的影响因素 |
4.2 变量测量和数据收集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的路径与建议 |
5.1 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路径 |
5.2 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建议 |
5.2.1 转变企业的组织结构 |
5.2.2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
5.2.3 优化信息化平台构建 |
5.2.4 创新小微创业平台发展方式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企业经营情况及创业者资源平台调查问卷 |
(7)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实体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
1.2.2. 有关金融发展的文献综述 |
1.2.3.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 |
1.2.4.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1.2.5. 文献简评与本文努力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之处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有关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 |
2.1.2 有关实体经济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2.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金融发展理论 |
2.2.4. 关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运行机制理论 |
2.3 相关理论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3.1.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
3.1.2. 供给侧改革是实体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
3.1.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
3.1.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实体经济增长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开展金融创新 |
3.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动因 |
3.2.2.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历程 |
3.2.3.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现状与成效 |
3.2.4. 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问题 |
3.3.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与教训 |
3.3.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经验 |
3.3.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教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影响实体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
4.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 |
4.1.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
4.1.2. 商业银行金融过度创新的消极作用 |
4.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2.1. 加强资本积累 |
4.2.2. 推动技术进步 |
4.2.3. 升级供给端 |
4.2.4. 优化需求端 |
4.3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分析 |
4.3.1. 增强金融功能 |
4.3.2. 推动金融发展 |
4.3.3. 优化金融结构 |
4.3.4. 影响货币深化 |
4.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数理分析 |
4.4.1 假设 |
4.4.2 最优路径推导 |
4.4.3 平衡增长路径 |
4.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非线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 |
5.1. 关系特征及实证假设 |
5.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取 |
5.2.1. 计量模型的建立与说明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3. 相关检验 |
5.3.1. 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
5.3.2. 位置参数的确定 |
5.4. 实证结果 |
5.4.1. 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2. 非线性模型的结果分析 |
5.4.3. 非线性转换体制的分析 |
5.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分析 |
5.5.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阶段差异分析 |
5.5.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实体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6.1. 替换自变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核心实体产业(制造业)发展的非线性关系 |
5.6.2. 加入交互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 |
6.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的创建与衡量 |
6.1.1. 金融创新指数构建思路 |
6.1.2. 金融创新指数维度与指标选取的说明 |
6.1.3. 金融创新指数测度过程 |
6.1.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数测度结果 |
6.2.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
6.2.1.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和实证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
6.2.3. 模型稳定性与格兰杰检验 |
6.2.4.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2.5.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及行动路径 |
7.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总体方向 |
7.1.1 紧扣供给侧主旋律,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
7.1.2 坚持适度创新,抑制过度创新 |
7.1.3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差异化金融创新 |
7.1.4 推进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效能 |
7.1.5 建立适应外部经济转型特征的组织架构和制度 |
7.2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业务创新行动路径 |
7.2.1. 开发符合动能转换需求的金融产品支持产业优化升级 |
7.2.2. 整合金融综合服务能力,支持三去一补 |
7.2.3. 完善融资产品利率定价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
7.2.4. 线上与线下业务融合发展,丰富民生类金融产品 |
7.2.5. 优化资产负债管理,提升银行经营稳健性 |
7.3 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金融科技创新行动路径 |
7.3.1. 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和评价客户 |
7.3.2. 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集约化业务平台 |
7.3.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改造 |
7.3.4. 运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高效产品和服务体系 |
7.3.5. 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实现融合创新 |
7.4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行动路径 |
7.4.1. 商业银行主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2.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组织架构创新的框架设计 |
7.4.3. 建立与完善适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制度 |
7.4.4. 构建商业银行组织架构与制度协同运行保障机制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研究不足 |
8.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自然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3 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2.1.4 期望违背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环境责任内涵及测量综述 |
2.2.2 企业声誉内涵及测量综述 |
2.2.3 环境不确定性内涵及测量综述 |
第3章 企业环境责任获取战略收益的人力资源路径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3.2.1 企业环境责任形象与企业吸引力 |
3.2.2 企业产品质量形象与企业吸引力 |
3.2.3 企业吸引力的中介作用 |
3.2.4 环境污染丑闻的影响 |
3.3 研究方法 |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3.2 相关变量的描述与度量 |
3.4 研究结果 |
3.5 总结和讨论 |
第4章 企业环境责任获取战略收益的企业声誉路径研究 |
4.1 引言 |
4.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4.2.1 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知名度 |
4.2.2 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美誉度 |
4.2.3 企业知名度与企业美誉度的中介作用 |
4.2.4 企业知名度与企业美誉度的交互作用 |
4.3 研究方法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4.3.2 相关变量的描述与度量 |
4.3.3 混合线性回归模型 |
4.4 研究结果 |
4.5 总结与讨论 |
第5章 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收益-成本分析 |
5.1 引言 |
5.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5.2.1 企业环境责任的收益观 |
5.2.2 企业环境责任的成本观 |
5.2.3 企业环境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倒U型关系 |
5.3 研究方法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 |
5.3.2 相关变量的描述与度量 |
5.3.3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
5.4 研究结果 |
5.5 总结和讨论 |
第6章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环境责任战略价值的影响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
6.2.1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6.2.2 环境丰腴性的调节作用 |
6.2.3 环境复杂性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方法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6.3.2 相关变量的描述与度量 |
6.3.3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
6.3.4 动态面板模型 |
6.4 研究结果 |
6.5 总结和讨论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意义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创业经历对创业者人力资本和创新是否具有重要价值 |
1.2.2 创业经历对雇主企业创新是否具有重要价值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4.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 |
2.2 文献综述 |
2.2.1 创业及创业经历相关研究 |
2.2.2 创新与二元式创新相关研究 |
2.2.3 社会关系网络相关研究 |
2.2.4 人力资本流动和知识溢出相关研究 |
2.2.5 企业战略导向和企业创新描述 |
2.2.6 相关理论基础回顾 |
2.3 文献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受教育程度和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
3.1 引言 |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 |
3.2.2 创业经历与二元创新 |
3.2.3 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3.2.4 个体合作研发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设计 |
3.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3.3.2 变量测量 |
3.3.3 研究模型 |
3.4 实证分析 |
3.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3.4.2 回归结果 |
3.4.3 稳健性检验 |
3.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业经历、合作研发网络与个体创新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创业经历与合作研发网络 |
4.2.2 合作研发网络中心度与个体创新 |
4.2.3 合作研发网络结构洞与个体创新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4.3.2 变量测量 |
4.3.3 研究模型 |
4.4 实证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4.4.2 回归结果 |
4.4.3 进一步研究:创业经历、个体创新绩效与岗位晋升 |
4.4.4 稳健性检验 |
4.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路径依赖和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1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 |
5.2.2 员工受教育程度的调节作用 |
5.2.3 企业路径依赖导向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5.3.2 变量说明 |
5.3.3 研究模型 |
5.4 实证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5.4.2 回归结果 |
5.4.3 进一步研究 |
5.4.4 稳健性检验 |
5.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创新描述与企业创新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描述 |
6.2.2 企业创新描述与创新绩效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
6.3.2 变量说明 |
6.3.3 研究模型 |
6.4 实证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 |
6.4.2 回归结果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创业经历与个体创新 |
7.1.2 创业经历、合作研发网络与个体创新 |
7.1.3 创业经历、个体创新绩效与岗位晋升 |
7.1.4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与企业创新 |
7.1.5 雇佣有创业经历员工、合作研发网络与企业创新 |
7.1.6 雇佣有创业经历的员工、差异化创新描述与企业创新 |
7.2 研究贡献和启示 |
7.2.1 研究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7.3.1 研究局限性 |
7.3.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领英简历及样本数据匹配 |
附录2 高新技术行业及其SIC代码表 |
附录3 企业差异化创新描述和成本化创新描述关键词表 |
附录4 2005年部分发明家合作研发网络图示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
1.5 论文创新点 |
2.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研究综述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竞争战略的识别 |
2.1.3 竞争战略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4 竞争战略的影响效应研究 |
2.2 薪酬差距研究综述 |
2.2.1 薪酬差距的分类及度量 |
2.2.2 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研究 |
2.2.3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应研究 |
2.2.4 高管性别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 竞争战略、市场化进程、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研究 |
2.3.1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研究综述 |
2.3.2 市场化进程的概念及其影响效应研究 |
2.3.3 市场化进程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竞争战略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2 竞争战略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3 竞争战略与高管性别薪酬差距关系分析 |
3.4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研究假设 |
3.5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6 本章小结 |
4.研究设计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4.2 变量操作定义 |
4.2.1 竞争战略 |
4.2.2 企业内部薪酬差距 |
4.2.3 市场化进程 |
4.2.4 控制变量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4.4 主要研究变量的正态性检验 |
4.5 主要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 |
4.6 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
4.7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8 多重共线性分析 |
5.实证分析 |
5.1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1 竞争战略与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2 竞争战略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1.3 竞争战略与高管性别薪酬差距的关系检验 |
5.2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调节作用 |
5.3 稳健性检验 |
5.3.1 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
5.3.2 市场化进程调节作用的稳健性检验 |
5.4 研究拓展 |
5.4.1 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比较分析 |
5.4.2 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影响效应趋势分析 |
5.4.3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匹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6.结果讨论与对策建议 |
6.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6.2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1 竞争战略对高管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2 竞争战略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2.3 竞争战略对高管性别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3 市场化进程对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调节作用的结果讨论 |
6.4 不同产权性质下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关系的结果讨论 |
6.5 竞争战略与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匹配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结果讨论 |
6.6 对策建议 |
7.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人力资源战略: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BF地产梅州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宋祥林.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恒信惠公司西欧市场竞争战略研究[D]. 罗公央. 兰州大学, 2021(02)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德高中国公司在华竞争战略案例研究[D]. 蔡素怡. 中山大学, 2020(03)
- [5]基于价值链整合的F公司BP产品竞争战略研究[D]. 万运华. 河南大学, 2020(06)
- [6]基于人单合一模式的创业者资源平台搭建研究 ——以海尔集团为例[D]. 薛飞.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7]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D]. 滕飞. 广西大学, 2021(07)
- [8]企业环境责任的战略价值研究[D]. 张媛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9]创业经历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杨金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竞争战略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D]. 张姣.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