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良Polybrene交叉配合试验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梁晓明[1](2021)在《非结构化道路上加装摩托车的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智能车辆的自动驾驶是减少交通事故和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自动驾驶系统一般可分为环境感知、导航、运动控制以及用户交互四个部分,实现道路交通环境的准确感知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在城市非主干道、乡村街道等非结构化道路上,由于没有清晰的道路标识和边界,路旁的移动目标进入路面并引起交通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而且在非结构化道路中,摩托车和电动摩托的数量远大于汽车,据统计,每年由它们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占比最高。现在部分摩托车往往会在秋冬季节加装上防风被,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会在摩托车上加装挂箱,这些情况都会给现有目标检测视觉模型带来挑战。本文以智能车辆的环境感知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的道路识别与障碍物检测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非结构化道路上加装部件的摩托车的实例分割模型(VACDM,Vision-based Motorcycle with Additional Components Detection Model)。该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摩托车普通挂箱样本过少、加装部件降低摩托车检测准确率以及道路旁一定区域内的目标的预测和跟踪的问题。该模型包括道路区域分类算法(RCM,Road Classification Model)、针对加装摩托车的实例分割网络(DISNET,Dual Backbone Instance Segmentation Network)和针对挂箱的图像编辑算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图像编辑算法。针对采集到的挂箱样本大部分都是外卖箱,普通挂箱的样本数据很少并不足以训练出性能良好的分割网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图像编辑算法。该算法可以将三维摩托车模型适配到真实图像中的摩托车上,使用对齐的三维模型直接编辑真实的摩托车图像,产生有效的训练数据,该算法可以解决普通挂箱训练样本匮乏的问题。为了检验合成样本的质量,针对使用不同方法所合成的样本对网络训练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实验表明,使用组合数据集训练可以提高网络的实例分割的准确率,该组合数据集中90%的样本由图像编辑算法合成,其余10%的样本是从真实数据集中随机选取的。(2)提出了一种双骨架实例分割网络(DISNET)。针对传统多目标检测算法一般仅考虑基于整体语义的卷积特征所导致鲁棒性不强问题,增加附加部件特征,提出了一种双骨架实例分割网络。该网络将摩托车的输出结果分为三类:加装防风被,加装挂箱和无加装。利用自采集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并进行了DISNET与其它实例分割网络的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DISNET能够在单显卡上实现实时多目标实例分割并与其他先进算法相比在数据集测试中性能领先。通过引入可变形卷积网络(DCNs,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对DISNET网络中的骨架网络(Backbone)进行了改良以提升准确率。在保证VACDM可以进行实时分割的前提下,对可变形卷积网络的替换方案进行了穷举实验,找出了最适合DISNET的替换方案。(3)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分类算法(RCM)。针对道路旁一定区域内的目标会对行车安全产生重要影响,此影响在非结构化路面上更明显,也更容易因此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分类算法(RCM)。RCM将整个图像分为4个部分:可行驶区域、路旁区域、交叉区域和其它区域,对各个区域执行不同的安全策略。在此基础上,在实际道路上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可行驶区域、交叉区域以及路旁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并预测,并在目标冲入道路前及时向驾驶员提供报警信息。
丁宁[2](2021)在《季冻区改良土路基抗冻效果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道路建设工程量日渐增长,超过半数的道路建设在我国寒冷地区,巨大的工程量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土石方原材料,为满足对路基填料数量及稳定性的要求,需要新材料加入道路路基中。我国油页岩的储量丰富,其用于工业产生的废料数量庞大且难以处理,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其作为路基填土原材料与道路工程结合起来,并应用于我国季节性冻土地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可保持路基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本文将油页岩废渣和粉煤灰两种废料掺入粉质黏土获得新型路基改良土,分析了季冻区路基病害产生的原因及保护方法,对不同配合比改良土的热学参数及其作为路基填料时的抗冻性能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结合冻土路基水热耦合作用对改良土的实际应用进行数值模拟。具体试验内容如下:(1)在满足路基强度的前提下,选取五种配合比油页岩废渣-粉煤灰改良土,通过试验获得改良土导热系数、比热容的具体数值,以及在冻结和多次冻融循环等条件下热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分别选取抗冻性能最好和力学性能最好的改良土,对比粉质黏土做进一步的保温性能的研究。(2)在理论分析冻土路基水热耦合的基础上,研究道路病害产生的原因,结合物质连续性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本构方程和边界条件构建季节性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数学模型,用以分析路基内部的液态水迁移、冰水相变和热量分布的变化情况,结合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等热学基础参数,探究了不同配合比改良土抗冻性能的差异。(3)针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所在的环境,模拟季节性冻土区路基顶底温度条件,使用课题组设计的路基土柱水-热-力耦合试验系统,对力学性能最佳组改良土和抗冻性能最佳组改良土进行室内冻结试验,设置粉质黏土对照组,采集土体内部各处温度、水分、应力和应变的数据,通过试验结果论证改良土抗冻性。其中抗冻性能最佳组改良土延缓了路基进入负温的时间,内部各部分土体温度更高,冻结深度减小,水分迁移和应力集中的情况更少。(4)结合季节性冻土区水热耦合数学模型和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季节性冻土区水热耦合模型,结合室内土柱冻结试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粉质黏土、抗冻性能最好和力学性能最好的改良土作为路基材料进行数值模拟,预测长期的温度分布、水分迁移和冰水相变等情况,分析油页岩废渣-粉煤灰改良土作为路基材料的有益效果。
陈佳豪[3](2021)在《钢铁工业模型库炼钢-连铸系统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产业,钢铁工业模型是支撑钢铁工业智能制造的基础。但是,由于钢铁工业模型开发专业性强,模型开发者习惯独立开发,存在大量重复工作,行业知识和数据壁垒使得模型存在“孤岛效应”。为此,亟需国家级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立足钢铁行业特点,整合钢铁工业模型开发环境和开发者社区,将钢铁企业业务需求和开发者进行精准匹配,将工业机理、先进工艺、产业技术等封装成工业模型,构建钢铁工业模型库系统并逐步推广到钢铁企业。本文研究探讨了钢铁工业模型支撑环境,研究了构建和管理钢铁工业模型库的方法,初步形成一种模型开发和管理规范,将已开发的钢铁工业模型集成在ModelArts平台,比如应用于钢厂炼钢-连铸系统的基于改良遗传算法的炼钢-连铸调度模型和炼钢生产计划模型。(1)研究钢铁工业模型支撑环境,从模型开发者和模型用户两个角度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采用华为云ModelArts平台作为模型集成开发环境的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ModelArts现有开发环境和相关钢铁工业行业知识,提出了需要增加的具体功能模块。以钢铁行业知识为背景,对开发者社区环境管理机制比如用户管理机制、开发过程管理机制、模型管理机制和开发者培养机制进行了介绍。(2)基于钢铁行业需求和工艺特点,参与研究设计了钢铁工业模型库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分析了模型分类规则,采用图数据库的方法构建知识图谱,然后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模型搜索引擎。在模型库跨平台数据交换方面,使用Open API架构实现模型接口的对外开放,采用JSON作为数据交换格式,研究了模型库测试方法。最后初步形成了一种模型开发和分类管理标准规范。(3)针对钢厂炼钢-连铸系统,本文通过提出自适应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改良了基本遗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炼钢-连铸调度问题,对炼钢-连铸调度问题进行建模,通过仿真数值实验,验证了改良算法的有效性。同时,开发了炼钢生产计划模型,并且上述模型在相关钢铁企业有了一定的应用。最后对模型的部署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董鹏林[4](2021)在《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政协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唯一由界别组成的政治组织,其性质定位和功能优势都需要依托界别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在中国制度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制度意义。随着新时代国家治理复杂性的日益增长,基于界别组成的人民政协具有应对国家治理复杂性日益增长问题的制度优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彰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不断赋予人民政协新定位新使命,开始深度挖掘人民政协界别制度所蕴含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基于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规定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步骤,提出了界别优化的问题,足见人民政协界别问题的重要性。既然人民政协界别制度蕴含着丰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什么其仍面临社会影响力偏弱,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问题呢?其原因是复杂的。由此,从其生成演进的历史进程、理论渊源和实践经验、面临的问题与不足等方面来全方位认识和把握人民政协界别相关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界别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学术界在中共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支撑的基础上,采用政治学、社会学和组织学等学科的理论工具对界别问题进行了丰富的深具启发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为实现界别进一步优化,推进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深化界别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资源。尽管如此,学术界对人民政协界别问题仍存在认识不清、论述不透,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质性研究方法、制度比较方法等方法,对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理论基础、历史演进、面临的不足与优化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在强调系统全面的同时也注重针对性,以此来加深社会对人民政协界别制度价值和制度优势的认识和理解。具体而言,论文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价值、国内外关于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章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首先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如职业代表制、统一战线、协商民主、人民政协以及界与界别等几个概念,为认识界别问题提供良好的理论视角;其次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产生的政治上的包容性、设置上的平等性、组织上的精英性与运行上的协商性等几方面特征。之后论述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有助于政治吸纳、政治社会化以及政治协调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对人民政协界别有了一个直观和整体的认识与印象。第三章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如统一战线思想、政党理论、人民政协思想与人民民主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如和同思想、中庸思想、仁政思想和天下为公思想等。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基于人民政协界别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制度产物的学术判断,将在鸦片战争后产生的“合群”思想作为人民政协界别制度开始萌发的起点。由此可分为,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2012),快速发展阶段(2012至今)等四个阶段,这表明了界别制度的内生性。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与酝酿而厚积薄发的演进过程,是中国人民的重大制度创造,不仅在中国具有重要制度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性的意义。第五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本章是由第四章衍生出来的,是对第四章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深入分析,主要分析了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也就是推动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动力;界别历史演进的主要趋势与主要经验。以此为认识界别面临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奠定基础。第六章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不足与优化路径。主要论述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包括社会影响力不足、界别设置重叠交叉、界别委员身份认同感不强、界别履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优化界别的主要原则,要处理好一元与多元、吸纳性与代表性、扩大政治参与和实现政治稳定三个方面的张力,将这些张力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保证界别制度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提出界别优化的具体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调整与优化政协界别设置,改善界别委员结构与履职效果,建立健全界别履职常态化机制平台等几个方面优化策略。本文的创新观点有:一是提出人民政协界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制度成果,是对各类民主制度实践经验的集大成的结果。二是人民政协界别呈现出差序结构,具有政治社会化、政治吸纳与政治协调的功能。三是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是在统战逻辑、资政逻辑和社会逻辑等三重逻辑的互动共构之下实现的。总之,本文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来系统研究人民政协界别,丰富了人民政协界别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董晓宁[5](2021)在《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的统制与掠夺(1937-1945)》文中研究表明棉花作为纤维作物,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军需资源。棉纺织业是日本国内重要的产业支柱,对棉花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而日本国内的棉花产量却相对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其发展的需求量。因此日本只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棉花资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印度等国切断了日本的棉花资源供应,于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沦陷区开启了更加疯狂式的掠夺,以弥补棉花资源的短缺。河北因其适宜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因素等原因,其植棉业一直具有举足若轻的地位,是中国产棉的重要区域。日本帝国主义对河北棉花资源的觊觎由来已久,早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展开了一系列详尽的调查和活动。日本驻天津领事曾在南开八里台买地建立农场进行植棉,可以说日本为掠夺棉花资源作了一定程度的准备。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以武力迅速占领河北后,亦把河北的棉花资源列为重点的统制与掠夺对象。日军主要通过扶植建立的伪政权、伪组织,以及设立专门的植棉指导奖励机构、棉花交易管理机构等,来对棉花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实施统制与掠夺。在棉花生产方面,华北棉产改进会具体负责实施,采取了诸如培养植棉技术人员、建设水利设施、提供资金支持等多项增产措施,以力求河北棉花产量的增加。与此同时,在棉花购买方面,日伪通过成立华北棉花协会,实施公定价格来控制棉花交易价格,垄断棉花市场,这样便严重违反了价值规律。在棉花输出方面,日伪颁布了具有法律性质的条例,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惩罚规则。总之,日伪的目的就是利用绝对统制的方式,使无论棉花的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都在其严格的管控之下。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发展,日伪在河北沦陷区的掠夺政策、方针也在不断的调整、改进,本质意图在于配合日军在政治、军事上的行动。日伪在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进行统制与掠夺过程中,统制是手段,掠夺才是本质,其最终目的终究是为了实现“以战养战”,来为发动的侵略战争服务。此种行径不仅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本质和意图,同样给河北沦陷地区带了深重的灾难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石磊[6](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丁俊[7](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提出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王中华[8](2021)在《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在传统头盆环技术上进行改良后的改良头盆环,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传统的头盆环操作技术步骤为:(1)头环的安装、(2)徒手行双针髂骨环的安装、(3)连接支撑杆、(4)每日拉伸牵引、(5)牵引到达极致、(6)行II期矫形手术;而改良头盆环则将步骤(2)改为:导向器行交叉四针髂骨环的安装,而后以此进行相同步骤。选取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将导向器和髂骨交叉四针分别进行独立的临床试验,以验证改良的有效性。方法:分别进行2个相互独立的临床试验,以此验证改良点在矫正重度脊柱侧弯中的有效性。试验1: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月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40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均施行I期头盆环牵引,牵引时长平均为150天,依据穿针方式不同分为导向器组和徒手组,导向器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80±3.365)岁,采用髂骨克氏针导向器进行穿针;徒手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14.15±3.407)岁,采用徒手穿针。所有患者或其直系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2: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40名重度脊柱侧弯畸形患者,施行I期头盆环牵引,II期截骨矫形的手术方案,髂骨交叉四针组共20名(9名男性儿童11名女性儿童,平均年龄15.05±5.384岁),采用髂骨交叉四克氏针头盆环牵引;髂骨双针组共20名(7名男性儿童13名女性儿童,平均年龄14.75±5.418岁),采用双克氏针头盆环牵引。所有患者或其直系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试验1:相较于徒手组穿针,导向器组穿针次数更少,对患者皮肤组织损伤较小,且同时手术时间更短,导向器组穿针,偏离标准的距离更小、偏离角度也更小,相比较徒手组,导向器组更优于徒手组(P<0.05)。导向器组有1例出现轻度针道入口感染,进行双氧水清洁,并添加抗生素软膏,感染消退;徒手组中有2例出现针道入口处感染,1例出现出口处感染,同样进行针道出入口处碘伏擦拭,棉签进行换药,控制感染。徒手组有1例出现股骨外侧皮神经麻痹,指导患者每天进行肌肉强化练习,最终感觉及运动均恢复,随后行完整头盆环的安装且行头盆环I期牵引,两组患者牵引时间以及术后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8月。试验2: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在稳定性(克氏针移位)明显优于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P<0.05)。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在身高的增加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在脊柱Cobb’s角度矫正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组有1例出现针道入口感染,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有2例分别出现针道入口及出口的感染,进行双氧水清洁,并可以添加抗生素软膏,感染消退;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1例出现克氏针入口的松动,而髂骨双针头盆环牵引则出现2例,重新调整延长垫以及螺母恢复正常。随后行II期矫形手术,矫形手术后两组在身高的增加、以及Cobb’s角的矫正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所有患者脊柱行内固定的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结论:试验1:相比徒手,髂骨克氏针导向器可辅助年轻医师精准穿针,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提高髂骨穿针准确率,避免过多软组织及骨质的损坏,同时也间接的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可有效保证头盆环牵引的有效性。试验2:相比髂骨双针牵引,髂骨交叉四针头盆环牵引突出了优越的稳定性,解决了头盆环牵引术中针道松动、克氏针移位、并发感染的诸多问题,使I期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更加高效,稳定。改良后的头盆环牵引为II期矫形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术前准备。
张杨[9](2021)在《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有一种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即企业成功的能力取决于其新产品研发的能力。因此,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的过程、将创意商业化的过程以及他们使用的策略定位和建立主导竞争地位都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产品研发流程是S公司的核心流程,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S公司注意到此前的研发流程存在产品不满足客户需求、研发周期过长、部门沟通不畅、流程繁琐复杂等问题,对产品研发流程进行优化就非常必要。戴明W.Edwards Deming认为,在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以及关于优化的研究中,有94%是由流程的问题引起的,仅有6%是由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本论文以S医疗器具公司为例,针对S公司医疗新产品研发流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并行工程理论和流程优化论系统性地分析了S医疗器具公司的研发流程。首先对S公司整体概况及其研发流程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产品研发流程中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并行工程理论、流程优化理论,提出对S公司医疗新产品研发流程的优化方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拓宽需求来源,医工结合(2)引入并行工程,缩短研发周期;(3)打破部门沟通壁垒,建立跨职能的项目团队。(4)运用ESIA方法优化流程,压缩非增值项。最后,为了确保新产品研发流程有效执行,提出了包括领导层的支持,建立奖惩机制等流程实施必不可少的保障措施。本文对S公司医疗新产品研发流程的研究和优化,不仅对于S公司的研发流程改进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跟S公司具有同样问题的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察应坤[10](2020)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山东实力派人物王鸿一联合了一批志趣相同者在北京创办了《村治月刊》,旨在全国推行以河北定县翟城村、山西村政为基本模式的“村本政治”。时人对此知识人群体以“村治派”称之。在王鸿一整合下,村治派不仅在学理上有吕振羽、梁漱溟、茹春浦等理论派人物鼎力加持,也获得了米迪刚、梁仲华、彭禹廷等地方自治力行者的实践响应,遂使村治思潮在全国渐成蓬勃之势。后在梁仲华、梁漱溟、孙则让苦心经营之下,村治派与其他团体相呼应,全国各地乡村建设运动纷纷兴起。以往的研究中,常常把“村治派”作为“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附庸来展开,未曾追溯村治派的起源,也没有考察它的发展历程,对于村治派的理论实践及其对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发挥的作用也没有专题的研究。本文将村治派从起源到巅峰再到沉寂的过程作一事实的梳理,以弥补、校正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及成见;同时将村治派置于近代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长时段历史进程中,清理出它的学理主线,并与政党介入、宗教介入的社会改革相对比,以探求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由主义三种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社会改革所呈现的不同面貌,进而观察国家力量渗透和基层社会改革张力下的近代中国乡村问题解决之道。村治思潮产生于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20世纪初叶中国农村的衰败,本质上是中国传统社会受到外来力量的冲击造成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发外生型”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晚清民国政府为应对国际国内新局面,出台了若干地方自治政策,试图缓解社会危机,由此催生了三个区域的早期村治实验:河北翟城村治、山西村政和曹州府善后局设立。正是这种社会生态,促成了“村治派”的产生及其对中国农村出路的不懈探索。1929年,王鸿一联合米迪刚等人创办《村治月刊》,标志着村治派的正式形成。早在1922年王鸿一和米迪刚在推动实行西北垦殖时相识相知,并在“村落自治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这一认识上达成一致。米迪刚亲身参与并主导的翟城村治为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的思想体系提供了样本参考和理论借鉴。1924年,两人在北京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以村落为单位进行乡村改革,并提出了一套以村治实践为基础的建国方案,但在时局动荡之下,影响极为薄弱。1929年3月,在阎锡山、冯玉祥支持下,王鸿一集合米迪刚、吕振羽等一批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号召“实现革命主义、恢复民族精神”,创办了《村治月刊》,并以此为大本营研究村治学理、推行村治实践。众多学校、媒体、社团纷纷响应,一时间研究与推广村治成为全国潮流。民主政治的激进化是村治派主张的歧出。吕振羽由“改良”转向“革命”和彭禹廷由“民主”转向“封闭”是民主政治激进化的两个方向。“民主政治之如何确立”,是《村治月刊社宣言》里的重要内容,作为《村治月刊》的主编和主要理论旗手,吕振羽最初将“民主政治”定位为“三民主义的村治”,主张“非暴力的革命建设”,这与王鸿一“全民政治”和米迪刚“民主传贤”的主张是一致的。随着社会情境和个人际遇的变化,吕振羽开始由“改良”转向“革命”,认为发动农民斗争、革命夺取政权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正确路径。彭禹廷提倡以“缩小的三民主义”在宛西实施地方自治,后在多重重压之下,转向了一种封闭的权威性地方自治,最后以失败告终。与彭禹廷将地方自治缩小在局部的、封闭的、独立的空间范围不同,吕振羽更强调在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整体解决方案中来解决农村问题。两者之于村治派的歧出,恰恰是两种相反方向民主政治主张的激进化,由此得出的行动逻辑和实践行为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后果。梁仲华和梁漱溟的倾力合作推动村治事业走向巅峰。在韩复榘的支持下,梁仲华和梁漱溟接续王鸿一开创的“村治”事业,先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相继设立,再有邹平、菏泽、济宁等实验县开办,乡村建设运动浪潮持续高涨。梁仲华负责乡建工作的组织与具体的行政事务,梁漱溟从社会与人心问题的逻辑出发,对“研究”“训练”“实验”等各项乡建具体内容进行理论建构和路径设计。村治派的理论主张有了广阔的实践区域,并把社会影响力扩散到了全国政商学各界,国民政府内政部以村治派的社会改革实践为参考,进行了全国县政改革设计和区域实验。在这种政治力量收纳、社会力量欢迎的态势下,乡村建设浪潮在全国兴起。三次全国乡村讨论会的举办标志着乡村运动的大发展和高涨,村治派的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声望日隆。但在这种蓬勃壮阔的表象下,现实行政力量与社会改革运动的纠葛也在其中暗流涌动并日益激化。在政权对乡村社会的强力渗透和控制下,村治派的社会改革最终归于沉寂。菏泽成为第二实验县后,孙则让主导的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带动社会改革卓有成效,这一模式很快被韩复榘在全省区域推广以实现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控制。村治派所秉持的乡村改革的独立性全面消解。1932年第二次全国内政会议确立设置县政改革实验区,山东省政府在原来邹平实验县基础上加设菏泽为乡村建设实验县,并由王鸿一的学生兼同乡、时任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的孙则让亲往家乡主持实验工作。孙不负众望,在应对黄河水灾的同时,以“乡农学校”组织民众自卫训练,很快在地方治安、农村经济、乡村教育、地方自治等诸多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韩复榘从这一改革模式中看到了社会控制的极佳效果,遂令设立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其后在抗战形势下,又根据梁漱溟等制定的三年计划,于全省逐次设立行政专员公署。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施政区域和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基层中间组织的设立,有效抑制了土豪劣绅、奉官为匪等恶劣势力在乡村社会的蔓延趋势。但此区域的扩大,更多体现了韩复榘主导的政府控制体系对基层社会的强力渗透。韩复榘被罢免后,新任政府主席沈鸿烈撤销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村治派成员各分西东,从此沉寂。作为村治派改革成效的参照,考察国民党政权控制下以纯行政力量推动或是宗教合作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改革,考察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包括没有获得政权的早期海丰农民运动和获得局部行政权力的陕甘宁边区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近代乡村改革无论是在何种意识形态指导下,乡村改革最初阶段的成效与尊重当地民众伦理情感认同的程度呈正向关联关系;乡村改革中政治权力介入呈现加强态势,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追求目标或是共存,或是后者让位于前者。乡村建设运动激起了巨大的理论波澜。针对村治派的理论与实践,诸多批评纷至沓来。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很多受到王鸿一的启发和影响,特别是“反对欧化俄化,恢复民族精神”这一主张,是对王鸿一“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的承继和发扬。村治派对于“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和社会组织基础”的看法有着高度的认识一致性。当时的着名评论家孙伏园观察认为“乡村建设为时代大势和国家命脉延续所需”,并把乡村建设运动与近代挽救国运衰败的五次大运动作为相互承接的脉络加以叙述。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于三个思想流派:东方文化主义派、自由主义西化派、左派经济学家。梁漱溟在与这三大派别的论辩中仍然坚持认为中国问题必须走理性解决之路即乡村建设道路,即坚持文化改造下的乡村建设路径,从正面培养公众意识,健全乡村团体组织,以新道德建设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梁漱溟在这些论辩中所展现出的变革、理性、独立的理论品质,正对应了村治派一贯对于道德原则的坚持和扞卫。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和拯救最终归于沉寂,但他们对农村社会的发现,是近代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一种有益尝试。村治派在“恢复民族精神,保持固有道德之乡村自治”这个大方向下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在长时间轴和多空间维度上呈现了近代知识人对于民族国家塑造的努力和创造中国本土现代性的冲动。虽然这种努力和冲动未曾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调,但反思这一历史过程,可以更为理性地看到中国乡村社会发展改革的关键性法则。其一,尊重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为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总量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其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实现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促进国家权力渗入与村落自主性之间的良性平衡。村治派对儒家伦理的坚守,在今天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其现实意义。如韦伯所言,革命的真正起因在于一种新精神的作用,“村治派”的主张在当时乡村社会边缘化的状态下提出,并抛开各种龃龉与桎梏而付诸实施,这是一种理性审视后逆流而上的奋勇行动。发现农民,认清乡土社会,这是王鸿一、米迪刚、梁漱溟等村治派知识人对近代中国现代转型的最大启蒙。
二、改良Polybrene交叉配合试验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良Polybrene交叉配合试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非结构化道路上加装摩托车的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技术 |
1.2.1 基于视觉的道路检测 |
1.2.2 基于视觉的目标检测 |
1.3 本文总体设计 |
1.3.1 非结构化道路检测模型框架 |
1.3.2 本文的章节内容 |
2 基于三维模型的图像编辑算法 |
2.1 自采集数据集 |
2.2 样本合成算法 |
2.3 图像编辑算法的设计 |
2.3.1 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
2.3.2 摩托车挂箱的位置 |
2.4 图像编辑算法的流程 |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双骨架实例分割网络 |
3.1 分割网络构架设计 |
3.1.1 骨架网络和特征金字塔网络 |
3.1.2 并行检测结构 |
3.1.3 结果输出 |
3.2 网络训练 |
3.3 DCNs网络改良方案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DCNs替换策略实验 |
3.4.2 双骨架网络检测实验 |
3.4.3 网络对比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提取和时序预测算法 |
4.1 特征提取算法 |
4.2 时序预测算法 |
4.3 预测模型结果评估指标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特征提取算法对比试验 |
4.4.2 预测结果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道路分类算法及VACDM实验 |
5.1 道路分类算法 |
5.1.1 道路分类算法的分析 |
5.1.2 道路分类算法的建立过程 |
5.1.3 不同区域的安全策略 |
5.2 VACDM算法模型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道路分类预测算法实验 |
5.3.2 VACDM网络对比仿真试验 |
5.3.3 VACDM网络真实路面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 |
6.2 本文主要贡献及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季冻区改良土路基抗冻效果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油页岩废渣的综合利用及改良土发展现状 |
1.3.2 寒区路基土防冻害保护措施 |
1.3.3 水热耦合方程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季冻区路基水热耦合模型及热学基础 |
2.1 水热耦合作用综合分析 |
2.2 路基水分场方程及求解原理 |
2.2.1 达西定律 |
2.2.2 质量守恒原理 |
2.2.3 瞬态饱和流 |
2.2.4 瞬态非饱和流 |
2.2.5 路基水分场控制方程 |
2.3 路基温度场控制方程及求解原理 |
2.3.1 温度场 |
2.3.2 温度梯度 |
2.3.3 傅里叶定律(Fourier定律) |
2.3.4 路基温度场控制方程(导热微分方程) |
2.4 路基土水热耦合方程组 |
2.4.1 温度场耦合水分含量控制方程 |
2.4.2 水分场耦合温度控制方程 |
2.5 导热系数定义及热学基础 |
2.6 比热容定义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油页岩废渣-粉煤灰改良土传热参数试验 |
3.1 油页岩废渣-粉煤灰改良土原材料的基本性质 |
3.1.1 油页岩废渣-粉煤灰土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
3.1.2 原材料的颗粒分析 |
3.1.3 原材料的液塑限指标 |
3.1.4 原材料的微观结构 |
3.2 配合比初拟及传热参数试验试件制备 |
3.3 导热系数试验及分析 |
3.3.1 导热系数测定试验仪器及试验过程 |
3.3.2 不同条件下改良土导热系数测定与分析 |
3.3.3 结果分析 |
3.4 比热容试验及结果分析 |
3.4.1 比热容的测定仪器及试验过程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室内土柱水-热耦合试验 |
4.1 室内水热耦合试验装置介绍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土柱制备 |
4.4 试验步骤 |
4.5 试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
4.5.1 粉质黏土冻结过程试验数据分析 |
4.5.2 力学性能组改良土冻结过程试验数据分析 |
4.5.3 热学性能组改良土冻结过程试验数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季冻区改良土应用效果数值模拟 |
5.1 基于COMSOL软件二次开发的水热耦合数值模拟 |
5.1.1 COMSOL Multiphyscis软件介绍 |
5.1.2 水热耦合数值模型求解及验证 |
5.2 季冻区改良土应用效果数值模拟 |
5.2.1 工程概况 |
5.2.2 几何模型及物理参数 |
5.2.3 边界条件 |
5.2.4 模型计算初始值 |
5.2.5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钢铁工业模型库炼钢-连铸系统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模型库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钢铁工业模型库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钢铁工业模型支撑环境 |
2.1 集成开发环境 |
2.1.1 集成开发环境架构 |
2.1.2 模型开发环境开发方案 |
2.2 开发者社区环境 |
2.2.1 用户管理机制 |
2.2.2 开发过程管理机制 |
2.2.3 模型管理机制 |
2.2.4 开发者培养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铁工业模型库构建方法 |
3.1 模型库系统架构 |
3.2 模型库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3 模型库系统数据库设计 |
3.4 模型库系统实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铁工业模型库管理方法 |
4.1 模型分类规则 |
4.2 模型搜索方法 |
4.3 基于ModelArts平台的模型管理 |
4.3.1 模型跨平台数据交换 |
4.3.2 基于平台的模型库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炼钢-连铸系统模型 |
5.1 基于改良遗传算法的炼钢-连铸调度模型 |
5.1.1 基本遗传算法 |
5.1.2 基于改良遗传算法的炼钢-连铸调度模型建模 |
5.1.3 仿真数值实验 |
5.2 炼钢生产计划模型 |
5.3 模型部署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价值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内涵 |
2.1 人民政协界别的相关概念 |
2.1.1 职业代表制 |
2.1.2 统一战线 |
2.1.3 人民政协 |
2.1.4 协商民主 |
2.1.5 界与界别 |
2.2 人民政协界别的基本特征 |
2.2.1 政治上的包容性 |
2.2.2 设置上的平等性 |
2.2.3 组织上的精英性 |
2.2.4 运行上的协商性 |
2.3 人民政协界别的结构与功能 |
2.3.1 人民政协界别的差序结构 |
2.3.2 人民政协界别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理论基础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1.1 统一战线理论 |
3.1.2 政党理论 |
3.1.3 民主政治理论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思想 |
3.2.1 统一战线思想 |
3.2.2 人民政协思想 |
3.2.3 人民民主思想 |
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和同思想 |
3.3.2 中庸思想 |
3.3.3 仁政思想 |
3.3.4 天下为公思想 |
第4章 人民政协界别的演进历程 |
4.1 人民政协界别的生成阶段(1840-1948) |
4.1.1 合群救国思想的兴起与各界联合的实践(1840-1910) |
4.1.2 政党中心主义的确立与职业代表制思想的传播(1911-1926) |
4.1.3 国共政争与职业代表制的制度实践(1927-1948) |
4.2 人民政协界别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8-1978) |
4.2.1 “五一口号”的发布与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1948-1949) |
4.2.2 代行人大职权期间政协界别的设置与运行(1949-1954) |
4.2.3 人大召开后政协界别的曲折发展(1955-1966) |
4.3 人民政协界别巩固与发展阶段(1978至2012) |
4.3.1 “阶级”话语的空间压缩和重塑 |
4.3.2 改革开放新时期各界别整合与发展 |
4.3.3 “界别”概念的提出与界别设置的不断调整 |
4.4 人民政协界别快速发展阶段(2012 至今) |
4.4.1 新时代大统战格局的提出及对界别发展的意义 |
4.4.2 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与各界别的发展 |
4.4.3 政协界别优化问题提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日程 |
第5章 人民政协界别历史演进的逻辑、特征与经验 |
5.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三重逻辑 |
5.1.1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统战逻辑 |
5.1.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资政逻辑 |
5.1.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社会逻辑 |
5.2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主要特征 |
5.2.1 宏观层面:政协界别基本结构的日趋完善 |
5.2.2 微观层面:政协界别调整策略的综合运用 |
5.3 人民政协界别演进的基本经验 |
5.3.1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
5.3.2 坚持同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相适应 |
5.3.3 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
第6章 新时代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问题与优化路径 |
6.1 当前人民政协界别面临的主要问题 |
6.1.1 政协界别制度的社会影响力不足 |
6.1.2 政协界别设置重叠交叉与涵盖面不足 |
6.1.3 政协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
6.1.4 政协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不健全 |
6.2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基本原则 |
6.2.1 处理好一元领导与多元合作间的张力 |
6.2.2 处理好政治吸纳与利益代表间的张力 |
6.2.3 处理好政治稳定与政治参与间的张力 |
6.3 人民政协界别优化的主要路径 |
6.3.1 扩大政协界别的社会影响力 |
6.3.2 优化政协界别设置与界别委员结构 |
6.3.3 增强界别委员的身份认同感 |
6.3.4 建立健全界别常态化履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的统制与掠夺(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近代河北植棉业问题的研究 |
1.2.2 战时沦陷区经济掠夺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界定 |
1.4.1 区域界定 |
1.4.2 概念界定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全面抗战前河北省植棉发展概况 |
2.1 河北省植棉条件 |
2.1.1 自然条件 |
2.1.2 历史条件 |
2.2 植棉区域的形成与主要植棉品种 |
2.2.1 三大产棉区域的形成 |
2.2.2 主要植棉品种 |
2.3 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的河北植棉业 |
2.3.1 植棉面积与产量 |
2.3.2 呈商品化发展趋势的植棉业 |
2.4 战前棉业改良机关——河北省棉产改进会 |
2.4.1 成立的背景及其宗旨 |
2.4.2 组织运行方式 |
2.4.3 开展实施活动 |
第三章 日伪在河北沦陷区对棉花资源的“开发” |
3.1 “开发”机构——华北棉产改进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
3.1.1 成立背景和目的 |
3.1.2 组织结构 |
3.1.3 棉花改良与推广活动 |
3.2 日伪增产下的棉花资源“开发”计划 |
3.3 日伪棉花增产计划下的“开发”措施 |
3.3.1 训练植棉技术人员 |
3.3.2 兴办棉田水利设施 |
3.3.3 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
3.3.4 组织棉花运销合作社 |
3.3.5 大力进行宣传工作 |
第四章 日伪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的统制与掠夺活动 |
4.1 日伪统制和掠夺棉花资源的原因 |
4.2 对棉花生产的统制 |
4.3 对棉花购买的统制 |
4.3.1 价格统制 |
4.3.2 市场统制 |
4.3.3 强制性分摊任务 |
4.4 对棉花输出的统制 |
4.4.1 法律性条例的颁布 |
4.4.2 制定严格的惩罚规则 |
4.5 关于相关棉制品的统制 |
4.5.1 对日常生活棉制品的统制 |
4.5.2 对旧棉、废棉、棉籽的统制 |
第五章 日伪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统制与掠夺的方式和特点 |
5.1 统制与掠夺的方式 |
5.2 统制与掠夺的特点 |
5.2.1 统制与掠夺机构完备 |
5.2.2 殖民性—大力扶植傀儡政权与组织 |
5.2.3 计划性、灵活性与阶段性相统一 |
5.3 与日伪对东北棉花资源统制掠夺方式之比较探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
(一)时空范围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六、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
一、基层性 |
二、指导性 |
三、实用性 |
四、多样性 |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
结论 |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架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试验1: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改良设计 |
3 手术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1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围手术期评价指标的比较 |
试验2: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改良技术 |
3 手术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2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稳定性及牵引效果比较 |
3 矫形手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
讨论 |
1 脊柱侧弯 |
2 头盆环牵引治疗重度脊柱侧弯的生物力学基础 |
3. 改良头盆环 |
4 Ⅰ期头盆环牵引Ⅱ期截骨矫形治疗重度脊柱侧弯 |
5 头盆环牵引并发症及其防治 |
6 改良盆环牵引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重度脊柱侧弯治疗的有效性因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新产品研发知识 |
2.1.1 新产品研发的概念及过程 |
2.1.2 新产品研发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并行工程理论 |
2.2.2 流程优化理论 |
第3章 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公司简介及组织框架 |
3.2 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现状 |
3.2.1 研发组织架构分析 |
3.2.2 产品研发流程解析 |
3.3 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问题解析 |
3.3.1 基于访谈法对S医疗器具公司的现有研发流程问题进行解析 |
3.3.2 基于问卷调查法对S医疗器具公司的现有研发流程问题进行解析 |
3.3.3 基于研发数据对S医疗器具公司的现有研发流程问题进行解析 |
3.4 现有研发流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4.1 产品不满足客户需求 |
3.4.2 研发周期过长,研发效率低下 |
3.4.3 部门沟通不畅 |
3.4.4 流程繁琐复杂,非增值项过多 |
第4章 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 |
4.1 产品研发流程优化的目标 |
4.1.1 准确获取市场信息及客户需求 |
4.1.2 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 |
4.1.3 降低新产品研发成本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
4.1.4 提高公司的利润 |
4.2 S公司医疗器具研发流程优化设计原则 |
4.2.1 以市场为导向 |
4.2.2 合理的组织 |
4.2.3 设定“以人为本”的人力管理理念 |
4.3 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方案的制定 |
4.3.1 拓宽需求来源,创建产学研医结合的平台——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 |
4.3.2 引入并行工程,缩短研发周期 |
4.3.3 关键路径法在并行工程应用的预期效果 |
4.3.4 打破部门沟通壁垒,建立跨职能的项目团队 |
4.3.5 运用ESIA方法优化流程,压缩非增值项 |
4.4 预期优化后的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 |
4.4.1 立项阶段 |
4.4.2 开发阶段 |
4.4.3 试做及验证阶段 |
4.4.4 小量生产阶段 |
4.4.5 正式生产阶段 |
4.4.6 预期新研发流程对比效果总结 |
4.5 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
第5章 产品研发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
5.1 产品研发流程优化方案的实施 |
5.1.1 实施步骤 |
5.1.2 实施计划时间表 |
5.2 产品研发流程优化的保障 |
5.2.1 领导层的支持 |
5.2.2 建立奖惩机制 |
5.2.3 持续优化的管理方案 |
第6章 结论 |
6.1 基本结论 |
6.2 本文研究中的不足 |
6.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
一、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村治思潮的时代背景及起源 |
第一节 20世纪初农村危机与地方自治政策推出 |
一、农村衰败无序:近代“中国问题灼点” |
二、晚清民初地方自治规约颁布:一剂良药还是虚幻泡影? |
第二节 村治实验的萌芽 |
一、早期翟城村自治 |
二、山西村政 |
三、曹州府善后局的设立 |
第二章 村治派的形成 |
第一节 米迪刚对翟城村治的主导及其实践理论的总结 |
一、翟城新政:旧文化网络和新法团主义的较量 |
二、村为起点“民主传贤”:中国社会修缮良法 |
三、“井”字结构新村布局:社会公共空间营造 |
第二节 王鸿一的“恢复民族自信力”思想主张与实践 |
一、“民族自信力”:民族自救运动的发动机 |
二、儒家伦理:揭橥民族文化重心 |
三、“村本政治”:中国民族出路 |
第三节 王鸿一与米迪刚的合作及村治派大本营的设立 |
一、实行西北垦殖: 纾困内地边疆农村民生 |
二、创办《中华日报》:呼吁乡村改革共和建国 |
三、出版《村治月刊》:研究学理推行村政 |
第三章 村治派的歧出:民主政治的激进化 |
第一节 由“改良”到“革命”: 吕振羽村治思想转向 |
一、三民主义的村治:非暴力的革命建设 |
二、村治理想的破灭:转向国家视角 |
三、革命夺取政权:发动农民斗争 |
第二节 从“民主”到“封闭”:彭禹廷领导下的宛西自治 |
一、自卫、自治、自富:民众自治共同体的内聚 |
二、不顾官厅、不顾法律、不顾手续:地方自治的封闭 |
三、“再造权威性自治”:局部地方专制的失败 |
第四章 走向巅峰:乡村建设浪潮的兴起与高涨 |
第一节 梁仲华主持下的村治派大集结 |
一、“思想阐发”与“人才储育”: 河南村治学院 |
二、“研究”“训练”“实验”: 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三、组织与行政:梁仲华乡建工作的事功 |
第二节 梁漱溟领导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
一、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梁漱溟思想的逻辑出发点 |
二、乡村开出新组织:邹平实验县的改革设计 |
三、“政”“教”“富”“卫”合一:邹平实验实施及七大成效 |
四、玄学的理论与妥协的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
第三节 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 |
一、成立联合组织为各地乡村工作人员一致诉求 |
二、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举行 |
三、有限度的联合与有限度的影响 |
第五章 政治权力强力渗透下村治派的沉寂 |
第一节 村治派主导社会改革独立性的消解 |
一、民众自卫训练:菏泽实验模式社会改革的有效性 |
二、从社会改革到社会控制:韩复榘设立山东乡村自卫训练试办区 |
三、全域推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逐次分区设置 |
第二节 国民党政权下的乡村社会改革实验 |
一、纯以行政力量促进农村建设:江宁和兰溪实验 |
二、基督教和国民党行政的乡村建设合作:黎川实验 |
第三节 中共农村道路的探索 |
一、适应性动员:前期海丰农民运动政治策略 |
二、“三三制”:陕甘宁边区改革资源总量控制框架 |
第六章 批评与回应:围绕村治派理论的争议 |
第一节 批评箭靶:村治为解决中国问题唯一办法 |
一、一脉相承之认识:村治为国家政治根本 |
二、进入主流视野:乡村建设是时代大势所需 |
第二节 东西之间:梁漱溟与其他派别的论战 |
一、融合东西方还是中国文化坚守:与东方文化派的辩论 |
二、农业工业孰先孰后:与自由主义西化派的交锋 |
三、阶级的融合还是斗争:与左派经济学家的论争 |
结语 |
一、民众伦理情感认同:乡村社会改革的基本原则 |
二、渐进实施社会调控:保持社会资源对新体制实施的有效支撑 |
三、适度区分有效衔接:行政力量与社会运动的良性互动 |
四、儒家伦理固本开新:村治派中国乡村现代性出路的理论建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改良Polybrene交叉配合试验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结构化道路上加装摩托车的检测方法研究[D]. 梁晓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季冻区改良土路基抗冻效果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丁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3]钢铁工业模型库炼钢-连铸系统研究与实践[D]. 陈佳豪.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2021(01)
- [4]人民政协界别演进与优化研究[D]. 董鹏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5]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对河北沦陷区棉花资源的统制与掠夺(1937-1945)[D]. 董晓宁. 河北大学, 2021(02)
-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8]改良头盆环牵引在重度脊柱侧弯矫正中的应用[D]. 王中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S公司医疗器具新产品研发流程优化研究[D]. 张杨.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10]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村治派”对农村危机的思考与拯救[D]. 察应坤. 山东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