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学及其存在论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程从柱[1](2021)在《论教育可能性的人学存在论基础——基于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思想的考察》文中指出哲学性地探讨教育可能性,关涉到对人的本质属性所持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类本质"思想,从人学存在论意义上为教育可能性确立了科学的逻辑根基。人作为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本质活动存在物,其生命开始于"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劳动,确证了人对自身的创造及其教育的源起。教育的可能性正是建基于人的类本质特性。作为人超越性生成自我的类本质实践活动,教育以文化的类本质活动方式不断承续与展开自身的可能性,并通过类本质活动关系的建构不断显现自身的可能性,承载了人的类本质实现的深远要旨。
刘欣然,杨文凯[2](2021)在《生命·感性·实践:马克思主义视域体育人学存在论研究》文中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探讨体育人学存在论的理论意涵,进而确立体育与人学存在论的哲学联系。马克思主义人学通过存在论转向,将人的存在拉向了生存论境况中,感性、实践、现实、生活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哲学意义,体育也在此路向中获得了哲学生机。面向人学的发生,体育与人交织在一起,融入生存的境况,体育与人的存在紧密联系,体育在感性实践中进入到人学存在论的哲学场域。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开启,在实体的思想禁锢中,人的遗忘导致了体育的遮蔽;在感性的实践包容中,人的显露促使了体育的出场;在生存的具体立场中,人的活动推动了体育的呈现;在生活的现实轨迹中,人的存在成为了体育的确证,体育人学存在论在人的生命现实中获得了理论奠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实践范式革命,牵引出体育人学存在论的理论路向,感性活动、实践自由、现实生活、主体存在等成为体育哲思的基础,体育哲学获得了理论空间与生机。在感性实践的理论空间中,体育关注并践行着对于人生命保护的历史承诺。
张恒[3](2020)在《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在中国哲学这条大河之中,宋明理学总可算作湍急壮丽之一处。然而明清以降,理学的命运却往往因政治、社会等因素而颠簸不定,一度遭到彻底否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理学重又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重点、热点,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多集中于朱熹、王阳明等“大人物”,掀起了“朱子热”“阳明热”等研究热潮。当然,从思想的成熟性、深刻性而言,“大人物”自有其研究价值,但任何一种哲学形态的出现都是其哲学使命驱动的结果,要想准确理解某一思潮、学派、学者,不仅要认识其巅峰形态,还应不断返回其原初形态,因其思想密码早已蕴含在发生之时。由此,要想准确理解理学思潮、反理学思潮并实现理学现代化,必须对“理学的发生”问题给予足够重视。鉴于以往学界关于“理学的发生”问题研究的经验教训,从“范式转换”的动态视角切入理学发生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这一视角下,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魏晋玄学、佛道宗教、隋唐儒学)之间的关联,确认它们各自所属的哲学范式,并揭示范式转换背后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须正视早期理学内部及其与巅峰理学之间的关联,承认它们之间真真切切地存在着“比较级”——逻辑发展意义上的“比较级”,以揭示理学范式形成过程及其经验教训。早期理学以“北宋五子”为代表,通过对他们进行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哲学的特点。其中,邵雍在“象数”上用力颇多,创建了精致繁复的象数体系,但这并不构成其在哲学史上的真正贡献。邵雍的贡献恰在于对“象数”终极性的否定以及对“象数”背后之“理”的探赜求索。邵雍所谓“理”主要指物理、数理,其中最为核心的“至理”是体现于“坤复之变”的阴极阳动、动静之变,邵雍又谓之“天地之心”或“太极”。“天地之心”作为神妙万物的几微之理,有经验的一面但也有试图超越经验的倾向。可见邵雍之学并非“数术”而是“心学”,它构成了对佛教“心学”的解构,也启发了程朱、陆王两大学派。对于周敦颐哲学的形态,学界历来有宇宙生成论与思辨存在论之争,而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判定周敦颐的本原概念“太极”究竟属“气”还是属“理”。历史地看,“太极元气说”诠释进路在周敦颐那里是行得通的;哲学地看,周敦颐又赋予“太极”以超越意涵,这集中体现在“神”的超越性上;再一方面,“太极”的超越性还体现在它是人伦的终极本原。总之,从历史话语、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综合考察,周敦颐哲学与邵雍哲学一样展现出了从宇宙生成论跃向思辨存在论的努力,尽管两种范式的共存说明他们的形态尚不成熟,但这种努力已使他们成为事实上的理学开拓者。张载以“太虚”为核心范畴,一方面他有将“太虚”还原为“气”的倾向,亦即沿革传统“气论”;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对“太虚”之“神”的揭示,使“太虚”具有了一定超越性,具有了成为超越本原之可能,这是张载哲学的创新之处。基于后一重向度,“太虚”不等同于“气”,二者是体用关系,即太虚之体借助气实现了万物的化生,其关系展现为“太虚→气→万物”架构。与此同时,太虚还是价值之体,借助“仁”实现人间的伦理秩序,其关系展现为“太虚→仁→礼义”架构。张载试图辨析“太虚”与“气”,并试图将“太虚”提升为超越本原,这比邵雍、周敦颐以“太极”熔铸一切的做法有所进步。中国哲学对“道”的追问至程颢、程颐兄弟转变为对“理”的追问,“理”从此走上了中国哲学话语与思想系统“金字塔”的塔尖。“由道而理”的话语转换是中国哲学逻辑发展或范式转换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这是中国本土哲学思维方式走向成熟的内在要求,即“本末”思维亟待向“体用”思维转变;另一方面,这又是时代价值观念重建的迫切要求,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强调“理”的实在性、道德性,以重建儒家价值观念的哲理基础。二程以“理”为中心范畴的哲学体系是通过对理与气、理与性、理与欲等范畴的辨析建立起来的,“理”相较于“气”具有了更加自足与超越的品格,比邵雍、周敦颐、张载等人的观念都更为成熟。通过对“北宋五子”进行分别研究、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他们作为学术共同体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话语体系上的范式特点。就哲学使命而言,从天人学视角来看,理学家普遍推重的“天人合一”观念初步形成于魏晋时期,以“天人合一于气”为主要形态,而隋唐时期兴盛的佛教则主张“万法唯心”亦即“天人合一于心”,二者产生了张力。有鉴于此,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家针对佛教的“心学”体系,试图赋予“心”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以使之既区别于佛教的虚空性,又区别于中国本土哲学的经验性。对“天地之心”的追问成为理学的哲学使命及其最为核心的问题意识。就思维方式而言,中国本土哲学以“道”为本原追问之鹄的,以“本末论”为本原追问之方法,这种思维在追问“经验的存在之先”时简洁有效,但有不可消解的理论困境,即容易导向相对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多元论、本末分离。为解决上述困境,玄学与佛教作了许多探索,逐渐建立起“体相用”思维,但这种思维具有否弃现实与伦理的倾向,走上了宗教超越之路。为了走向哲学超越,早期理学家扬弃上述两种思维方式,发展出“体用”思维,既实现了对“超验的存在之先”的追问,又不舍弃现实与伦理。思维方式之变是理学发生的核心机制。就价值观念而言,理学对“天地之心”的追问不单是形式逻辑问题,更是价值观念问题,价值重建构成了理学范式转换的重要一环。儒学自初唐开始复兴,强调道德,尊崇孟子,抬升“四书”,注重义理。在这些准备工作基础上,“北宋五子”直入“心性”问题,赋予“性”以超越性、实在性与道德性,使之既区别于佛教思辨性的“空”,又区别于传统儒家经验性的“有”。二程“性即理”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上述工作的基本完成,理学实现了儒家价值形上化,儒家价值在哲理上获得了重建。此外,“北宋五子”关于“太极”“太虚”“天理”等的言说也集中体现了早期理学家较之以往的话语体系之变。总而言之,从哲学发生学视角来看,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早期理学与“前理学”时期诸哲学形态如佛学、玄学等相比,其哲学范式在哲学使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话语体系四个向度上发生了显着转换,或者说,理学就发生于这四个向度的范式转换之中。
李慧荣[4](2020)在《海德格尔诗性空间观研究》文中提出海德格尔哲学一直是学界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其诗学思想也备受关注。海德格尔诗学有意避开形而上学传统而另辟蹊径以对存在的追问为核心,当人们试图从西方传统的哲学、美学或艺术研究角度入手对其诗学做出阐释时,往往无法对其中一些问题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从传统哲学、美学或艺术研究角度出发无法达及其诗学的内在本质——诗性。也就是说,海德格尔阐释诗歌,其真正用意不在诗歌,而在发现和揭示诗的本性,即诗性;并以诗,以这种诗性来发现和揭示他所一直追问的存在问题。诗性正是海德格尔诗学的内在精神和真正意义所在。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将诗性贯彻到底,在“作诗”“运思”和“筑造”“栖居”中他更是为我们筑造了本真可栖居的“诗性空间”。关于海德格尔诗学思想已有较多的研究,但其“诗性空间”的研究较少,本文意在纵向深挖、细挖海德格尔的“诗性空间”,但限于篇幅只能展示海德格尔诗性空间的冰山一角,只是为诗性空间的研究提供一条思路。本文的正文主要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从传统形而上学中的空间观和空间的主体-身体向度两条线索梳理海德格尔之前的空间观,进而引出海德格尔的空间观,海德格尔的空间观主要从《存在与时间》中日常此在的生存论-存在论空间观、物本身的空间与本真此在的空间两部分来论述。第二章先从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存在的被考察与被支配性来考虑“诗性空间”存在的必要性。自柏拉图以降人们对“存在”的考察逐渐地变为对“存在者”的考察,对人和事物为什么存在的本源停止追问。因此,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开篇就重提存在问题,也正是从“存在”之思开始海德格尔开始了他的追问;接着从现代人对存在的遗忘、世界黑夜时代的到来、技术与现代人的关系三方面论述了“诗性空间”存在的迫切性。对“存在”的追问不但偷换成了对“存在者”的追问,更有甚者直接遗忘存在;在旧神远遁、新神未到的时代,世界陷入黑夜时代,逐渐迈向深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甚至到了技术控制人的地步;这三方面的无不彰显着“诗性空间”对于“此在”生存-存在的迫切性。第三章从“作诗”与“运思”和“筑造”与“栖居”来论述诗性空间的构建,呈现出海德格尔“诗性空间”的面貌。在海德格尔思想转型的后期,“语言”逐步进入他的思考视野,语言能够命名并显现世界,并且“语言是存在之家”,在所有语言中海德格尔认为诗歌语言是最本真的语言,“作诗”是“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运思”更是将我们带回最本己本真的状态。在“思与诗的对话”中“运思”与“作诗”并非相互独立没有连接的两个独立部分,更是有其可对话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筑造”为我们创建可居住的场地,但这种居住并不仅仅指可供居住的地方,而是在居住中寻找人生来就有的“诗意”,最终实现“诗意地栖居”。第四章从最本己本真的“此在”的讨论出发进而表明“诗意地栖居”才是人本应该居住的基本要求,之所以现代人有如此这样的生存状态是因为“此在”的存在是一种“非本己本真”的状态,忽略了原本“存在”的那种诗意。人们的存在显现出了其居住的困境,一方面是累于技术而困,另一方面是无家可归而困。在这种困境中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迈向诗意的道路,在“诗性空间”中找寻人存在的本真。
毛华威[5](2019)在《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文中指出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不仅丰富了现象学发展的新样态,而且还开启了法国生存论现象学的研究。他的身体现象学所针对的不只是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不同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对身体遗忘问题的追寻。由于西方传统哲学崇尚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得其高扬理性、灵魂与精神的地位,而贬低感性、身体与物质的重要性。在这种思维方式下较易形成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身体、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对立二分关系,进而造成对存在和身体的遗忘以及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矛盾问题。梅洛-庞蒂基于现象学的维度提出身体的交织是解决该问题的路径。本文诉诸于身体的视角,不仅从纵向揭示了梅洛-庞蒂从意识现象学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而且从横向比较研究了梅洛-庞蒂关于身体、知觉、肉身、语言以及世界的理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是,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的探索,以及在具体的“生活世界”中展现“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既促进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又赋予了现象学生存论的意蕴。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第二章阐述身体的遗忘与复归和梅洛-庞蒂以身体现象学取代意识现象学的研究,第三章在现象学的视域下考察梅洛-庞蒂对身体与语言的诠释,第四章阐述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第一章阐述身体的遗忘与复归。哲学所展现出的穷根究底之追问精神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在这种追问精神的驱使下,身体的遗忘历程表现为:从古希腊时期身体与心灵的区分开始,中经近代笛卡尔的哲学转向,再到康德基于思维内在性原则对认识论的阐释。尤其是,笛卡尔开辟的“我思故我在”之哲学先河,使得身体的遗忘达到顶峰。面对身体的遗忘所带来的问题,梅洛-庞蒂主张复归于身体的交织,在原初意义的世界中说明内在性与超越性的问题。在梅洛-庞蒂那里,行为、目光、声音和语言都与身体关系紧密,他对内在性与超越性问题的分析也是基于“被知觉世界”的原初意义展开的。第二章论述从意识现象学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转向表现为立足于身体与知觉描述的立场,重新诠释意识的内在性问题。梅洛-庞蒂不再将自我视为哲学的核心和出发点,而是诉诸于活生生的生命有机体,以有机整体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哲学问题。正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梅洛-庞蒂从意识现象转向身体现象学的研究。身体不再是认识的对象,而是身体-主体的象征。用“我拥有我的身体”来形容梅洛-庞蒂所提出的身体概念较为贴切。身体与“世界之肉”共同构成解释人与他人以及世界之间关系问题的重要因素。梅洛-庞蒂提出“世界之肉”的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人与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章在现象学的视域下考察梅洛-庞蒂哲学中的身体与语言。依据梅洛-庞蒂的理解,“肉”所表征的是身体深层的循环性,它是一种类似“元素”意义的存在状态。他对“肉”的解释之实质在于,以“肉”的存在论意义来超越身心二分的问题,同时“肉”作为隐喻之身体,必将显现出身体的存在论意蕴。梅洛-庞蒂通过身体或肉身的存在说明了人与他人之间的“共在”关系,而语言作为一种“基质(matrix)”恰恰是显现这种“共在”关系的基础。梅洛-庞蒂关注的是语言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他诉诸于“本己身体”(corps propre)和“表达”(expression)两个概念来阐述语言与身体以及表达之间的关系,而语言表达是带有一定主动性的表达活动。第四章阐述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体现在三重相互关联的转向:其一,从逻辑转向知觉;其二,从意识转向身体;其三,从观念转向肉身。这三重转向不仅使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突破唯我论的困境,而且从生存论的视角对意识现象学所面临难题给予解决。此外,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对身体与知觉以及“共在”的阐述,深化和拓展了当代认识论与生存论的研究。总之,从现象学研究的视域看,对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的研究以前存在现在存在,而且将来依然如此。“梅洛-庞蒂的宝贵精神遗产不但属于法国,属于欧洲,属于西方,也同样属于中国,属于东方。”1诚如施皮格伯格所评价的那样,“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是人的现象学;它是关于人的不可能完成的事业的现象学”。
叶长红[6](2019)在《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担负文化建设和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的责任,注重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培育是提高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从理论归属上讲,大学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范畴,其文化建设与高校的职能息息相关,高校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其目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以灵活化、终身化为特质,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群体,提高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高等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关注,从学生个体——人,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点”现实的人“入手,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实施文化育人,以文化整体观贯穿教育过程,以文化的有机整体,实现“文而化之,以文化人”,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兼顾文化自觉。在文化育人的内容上,注重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注重文化自觉,在育人过程中,实现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与培育作用,重点是以化成天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是以人学理论为指导,界定清楚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视角,分析文化育人在高校的实施中对人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学界对于人学理论的讨论与新进展,并关注其他育人理论,主要以人学理论为理论支撑展望文化育人的发展前景,更好地研究关注文化对于人的积极内化作用,培育出更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并将积极关注学界关于人的理论的新进展,为文化育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推进高校文化育人。首先,以人学理论为视角,在本文中将文化育人的内涵与外延界定清楚,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四个方面阐述文化育人对现实的人的影响。以人学理论透视高校文化育人,其目标是通过文化价值观的整体贯穿,文化对人的影响,实现文化的内化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文化育人的目标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所追求的目标是契合的,体现了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关注的理论诉求。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一部分,人既可以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实施者,同时也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对象,在高校文化育人中,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文化育人实施的对象与基础,而人的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的展开是文化育人所应有的目的。其次,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和发展论出发,分别探讨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人的存在论之人的实践性存在、主体性存在和能动性存在是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个体性是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紧紧抓住人的本质的特点必不可少。当前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观建设中必须厘清人的价值论之人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以及价值的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也要求准确把握价值的属性和特点。人的发展论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也是文化育人的人学诉求。本文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价值论以及发展论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了当前文化育人在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建议,丰富了文化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最后,从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人学制度建构和人学实践建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人学理论建构包括人学理念、人学目标和人学内容的建构,人学制度建构要以人为本,建立文化育人的行政组织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和机制,人学的实践建构主要从文化育人的课堂建设入手,从传统的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入手,关注当前的网络课堂建设,形成文化育人的课堂合力,以文化育人的理论、路径和课堂建设三方面的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发展。本研究的难点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有很多的欠缺,在二者的理论分析以及方法论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这也是本研究后续会注意的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将面临新的态势,因此,将更加注重研究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胡玥[7](2019)在《《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谈到社会发展“三形态”时,相对应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讨论的人是其中的第二个阶段的人,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物的依赖”中所谓的“物”是商品、货币、资本,人对物的依赖即是人对“商品、货币、资本”的依赖,而人主要是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中的人。也就是说,《资本论》中讲的人是资本主义特殊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本文探讨《资本论》中的人学,是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等方面的思想,具体探讨:雇佣劳动中所形成的人的社会关系,人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存在,社会片面分工、异化劳动与人的片面畸形发展问题,人的异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问题,资本逻辑对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限制与阻碍问题。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分析商品出发,研究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现象,进一步探寻了剩余价值形成的奥秘。马克思指出,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隐藏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人的劳动是资本增值的基础,劳动中产生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的关键因素,而剩余价值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种被剥削的产物。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增值逻辑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只是资本增值过程中的一个经济因素。这样,人的劳动成为了对象化的劳动,人成为了人格化的“特殊的商品”。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特殊的商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表征,出现了“社会关系的物化”现象,产生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等社会现象。可见,“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资本论》里马克思表达为“物化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了人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实际意义,这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深刻结论。在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分工形式使得社会劳动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作为社会总劳动自然物质性的具体劳动和作为社会总劳动社会关系性的抽象劳动构成了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的物化形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的物化形成商品的价值,也就是说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的二重性是相互联系的。在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中,人的二重性即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呈现出了特殊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的自然性作为人的存在的基本条件在对象化的劳动中,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而存在。而人的社会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则是一种“以物为依赖性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状态。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用“机械怪物”、“吸血鬼”与“魔术师”来形容资本主义社会,而在这三个隐喻下形象地描述了人在机器大工业分工劳动中以及资本增值和贫困积累过程中的生存境遇。其中,“机械怪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大工业时期庞大机器大工业生产面貌的一个形象的比喻。在机器大工业时期,人们受着机器的奴役,机器为资本服务,并受着资本的控制。因此,人在操控机器的劳动环境中劳动,却受着机器的操控,在这样的形态下,人总体性地受资本的控制。“吸血鬼”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一种形象描述,资本增值的欲望就如同“吸血鬼”的欲望一样,在资本增值的过程中,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的存在,而工人转化成了雇佣劳动力的存在;“魔术师”比喻的是资产阶级像变魔术一样创造了社会庞大的生产资料,然而“魔术师”在自己魔术道具“资本”的逐渐快速发展下,已经无法控制其魔术结果了。在资本不断增值和社会不断发展的状态下,工人处于异化状态。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存在境况中,人的发展是片面和畸形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与资本增值为目的,这种资本逻辑必然导致人的发展的危机。“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人的自然力”是蕴含在人类有机体或者社会关系中的一项潜能,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运行一方面促使这一潜能转变为了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的潜能失去了发展空间,造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畸形发展,最终导致人的发展危机。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不断的吮吸“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和“个体劳动的自然力”,并使这种自然力“贫困累积”不断加剧的过程。而且,资本的积累过程还吮吸着自然界的自然力,致使自然界陷入环境的“贫困积累”中,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进行剖析,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悲惨命运和人的存在窘境,最终得出的革命性结论: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就是彻底摧毁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共产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劳动力价值论思想与剩余价值理论为我们探寻人的价值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基础。在《资本论》里,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手稿》中关于人的异化的探讨和研究,从“人的异化”到“劳动力的商品化”的分析,是马克思对人的异化问题的进一步展开。而人的劳动异化逻辑与资本增值逻辑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本运动逻辑也就是劳动异化逻辑,资本运动趋势也就是劳动异化的趋势,同时也是人的价值贬值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资本虽然可以突破自然的界限、劳动力的界限以及技术的界限等,但是由于资本逻辑中的内在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本身”是它无法突破的一个界限,资本自我否定的最后发展趋势就是资本的自我解体,这是由资本运动逻辑的规律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自我肯定必然导致异化劳动的存在,而资本的自我否定也是异化劳动的克服和扬弃的过程,这是资本与异化劳动之间的最后解决方式,也是资本逻辑和异化劳动逻辑的最终结果。而人的价值在人的劳动异化过程中处于贬值甚至丧失状态,在异化劳动被克服和被扬弃的过程中,人的价值也逐渐的复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最高追求和最终归宿,马克思关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是对人类解放的最高期许。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但人类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资本的增值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给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丰裕的物质文明,但是资本增值过程中也带给了人类和自然巨大的伤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存在负面效应。当今中国致力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应当在积极利用资本正面效应的同时,努力克服资本带来的负面效应。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厘清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区别。
石国辉[8](2019)在《政治之为政治的再发现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的一位卓越的西方政治理论家。近年来,阿伦特的政治理论无论是在西方学界,还是在中国学界,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阿伦特政治理论内在的复杂特性,因此,迄今为止,在有关“阿伦特政治理论的核心关切究竟是什么?”、“阿伦特政治理论的内部结构究竟是什么样的?”、“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关系究竟如何?”以及“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等基本问题上,国内外的研究者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争论不已。面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阿伦特政治理论的种种解读,本文的基本观点是:阿伦特政治理论的最重要价值和最主要贡献,并非是通常所谓的对公共领域和古典共和主义的理论复兴,而在于从生存论-现象学的视野出发,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进行的全面解构,重新揭示了政治之为政治的存在论基础、存在论特征、存在论地位和源初性经验。因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首先将阿伦特政治理论的主导性关切论定为对政治之为政治的重新发现,并进而围绕这一判断,分五个部分对之进行了详细的阐发。论文的第一个部分探讨的是阿伦特有关政治之为政治的基本规定。这一探讨意在论证:人的境况论和活动类型学乃是阿伦特政治理论的基础性部分。阿伦特正是通过在人的境况论中提出的新生性和复多性概念,以及在活动类型上对劳动、制作和行动这三种基本人类活动的区分,奠定了其政治理解的基础。按照这一理解,政治活动既是奠基于人的新生性和复多性境况的,又是对于人之境况的这两个基本方面的充分展开。因此,真正的政治活动既是一种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也是最能够彰显人之为人的活动,而且它内在地具有一种行动特性。进而,政治活动的领域本质上是一个以自由和平等为原则的公共场域,政治活动的内在关切一方面是实现人的自由;另一方面则是守护和维持世界空间的持续敞开。论文的第二个部分探讨的是阿伦特有关政治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之相互关系的思想。这一探讨意在表明:对于阿伦特来说,政治活动既是一种具有特殊本质的人类活动,同时也与其他人类活动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此而言,政治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之间既可能是一种对抗性的关系,也可能是一种积极性的支撑关系;而阿伦特进行这方面探讨的内在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突显政治活动的特殊本质;另一方面则是要从理论上论证政治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之间可能具有的积极性关联。以上述两个方面的探讨为基础,论文的第三个部分进而探讨了阿伦特政治理论所具有的批判性向度。这一探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梳理了阿伦特针对二战历史、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以及西方现代性社会所做的批判工作。这一梳理意在表明:阿伦特在这三个方面进行的批判性工作在本质上是一体的。而阿伦特的政治理论既是从这一系列的批判工作中生发出来的,同时也是对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及其现实后果的一种理论上的克服和超越。论文的第四个部分转而探讨了阿伦特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这一探讨意在表明:显象世界的理论、意见-真理观、共通感理论、政治的审美化以及存在领域观这五个方面的理论,既是阿伦特的政治理论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一种克服。因此,阿伦特的政治理论既具有重要的政治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哲学意涵,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论文的第五个部分集中探讨了阿伦特政治理论的理论语境,指出了其现实的理论价值。在这一部分,笔者经由在阿伦特的政治理论与其同时代的科耶夫、施密特和施特劳斯的政治思想之间进行对比来进一步表明:阿伦特的行动-政治观既是对历史终结说的一种挑战,又是对主权决断论和自然正当论的一种挑战。她既反对将政治视为普遍历史的一种工具,又反对将政治活动理解为敌友斗争,而且拒绝将某种道德标准强加到政治活动中。因此,阿伦特与科耶夫、施密特和施特劳斯这一类西方传统的保守者不同,她对于西方传统的克服既彻底又坚决,而且她的这一政治理论有助于我们在政治实践的层面上对西方现实政治的运作逻辑做出判断。在对阿伦特政治理论的上述探讨中,笔者一方面肯定了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也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指出了其存在的种种局限。因此,综合前此的分析,论文的结论部分强调:阿伦特的政治理论其实内在地是一种以政治观政治的、以对人之为人的生存论分析为基础的政治人学。这种政治人学与西方传统的政治哲学、政治神学和政治科学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拒绝赋予政治活动以任何的超越性的根基,并因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颠覆性的和开创性的意义。进而,它一方面为中西方传统政治理论之间的深度对话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通道,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话语的建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终究还是以西方文明和西方历史为其视野的,而目且具有不可避免的理论局限和时代局限;因此,在面对阿伦特的政治理论时,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立场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对之进行辨析和取舍。
陶涛涛[9](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文中提出在关于人的认识问题上,传统实体论哲学将人理解为实体,从而导致人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陷入了困境。马克思从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进而将人视为从事着实践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怀特海则用机体论哲学对实体论人学展开批判。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来看,怀特海机体论具有重要的人学价值。本文认为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机体论通过对人在形上层面的理解和透视,用具有高度隐喻性的哲学语言归纳出人的存在状态的三大基本特征:过程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和解决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悖论;二是其富有创见的有机教育理念从人性论的角度反思和批判了现代教育所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困境,并给未来的教育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指明了出路。本文试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上探讨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具体内容按照各部分研究的重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对人的科学解读。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实体论人学所存在的困境以及怀特海机体论思想的诞生和发展,进而凸显机体论所开辟的人学研究的新思维和新视角。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怀特海的有机人论对人的存在的新阐释。怀特海将“人”视为过程性存在、整体性存在和创造性存在的有机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机哲学对“人”的独特理解。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教育在“人的培养”问题上的缺憾,继而强调怀特海的有机教育思想在对“人的培养”问题上的重要意义。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近年来兴起的有机马克思主义对怀特海机体论在人学思想上的回应,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其人学思想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和评价,以期更好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与时俱进。
王国兵[10](2019)在《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理论与现实的对立是哲学史的中心问题之一。以往学者在对理论为什么与现实对立和理论为什么总是在忽略现实的研究中,对理论与现实做了偏颇式诠释。这种诠释导致理论与现实的对立和紧张,并表现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各种“常识性悖谬”,但是如何更好揭示这个悖谬导致的疑惑。以往不同学者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而马克思把它引向了人类的具体实践和总体实践的视域中,并通过揭示实践在竞合同进内的历史性张力来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绝对性对立和紧张,其原因是历史性张力是实践概念生成的原始动力。如何理解马克思用实践的竞合同进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对立和紧张,这个问题实际就是如何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生成问题。针对以上难题,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四个问题。在对这四个问题的研究中,运用理论与现实竞合同进的实践历史性方法揭示实践概念生成的逻辑。然而,如何理解这四个问题之间的逻辑生成关系,成为本论文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这四重关系之间既有认识论层次的问题递进逻辑,又有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实践逻辑,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哲学史的整体性逻辑。这意味着这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式罗列,而是递进式的综合和继承性的综合,必须要清楚这种逻辑必然,因为罗列式的理解并不是我自已的想法。马克思从时代哲学问题属性的论辩中抽象出感性与理性之间何谓本性的哲学问题,并从时代现实中证实了理性逻辑与现实逻辑之间的对立问题。首先,马克思按照哲学史中“理论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批判了思辨竹学构造的虚假现实,并用竞合同进的实践逻辑生成了感性的实践现实,并把它作为实践概念生成的奠基性范畴。其次,马克思紧扣时代现实的在场性特征,指出时代的现实形态实际上指向宗教化的现实交互性关系,或者说,基督教的宗教现实。他从宗教现实和抽象理论中提出了“人与宗教的关系”,并指出这个关系是时代问题的聚焦。他批判了基督教的根本观念即“上帝创造人”,肯定了费尔巴哈的“人创造了上帝”的观点,并指出费尔巴哈关于“现实的人”困乏和欠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一自然性”进行了结构性的批判,指出“现实的人-实践”属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屮成了实践性的“现实的人”。再次,马克思在强调的“现实的人”的实践属性过程中,发现费尔巴哈式的“现实的人-自然性”和黑格尔的“现实的人-理性”实际是脱离实践的,或者说是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制性符合。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实践指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并对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分析后,批判黑格尔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思想,发现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通过批判提出实践的“现实的人”的时代现实性问题指向“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马克思重点研究了市民社会现实属性即“私有关系”,并在批判市民社会本质属性中生成了“人类社会范畴”。最后,马克思在资本生产逻辑和价值生产逻辑的研究中,发现现实的人的社会规定性呈现为“劳动-生产”,但是在资本生产逻辑中的劳动并不是劳动本质规定的实现,而是异化。他就指出政治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研究“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精细化地研究了资本生产逻辑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对资本生产逻辑导致劳动的异化进行了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生成“实践劳动”的范畴。总之,马克思通过运用批判与生成的实践竞合同进推动“四个问题”的转换,并且每一次转换都综合着前面范畴的意涵,从而生成新的实践概念。具体说,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就是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中生成的,同时还是伴随着人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逻辑不断地生成,并在这种实践中对人类-世界命运问题给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回答。这种回答的启示就是理论和现实是在实践竞合同进中根据历史内在的多元张力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在现实的人类的革命创造中生成实践的多元共生形态。
二、人学及其存在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学及其存在论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论教育可能性的人学存在论基础——基于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思想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类活动”本质 |
1.“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作为人的存在的“类本质” |
2.人的“类活动”开始于“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劳动 |
二、人的“类活动”本质:教育可能性的人学存在论阐释立场 |
1.作为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劳动确证了人对自身的创造及教育的源起 |
2.人的“类活动”本质为教育可能性确立了人学存在论基础 |
三、教育以人的类本质活动方式确证自身的可能性 |
1.教育:人超越性地生成自我的类本质实践活动 |
2.教育以文化的类本质活动方式不断承续与展开自身的可能性 |
3.教育通过类本质活动关系的建构显现自身的可能性 |
(2)生命·感性·实践:马克思主义视域体育人学存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学的发生——体育面向人学的审问 |
1.1 人的问题 |
1.2 体育的人 |
2 存在的立场——体育融入存在的境况 |
2.1 存在之“思” |
2.2 体育之“在” |
3 思想的张力——体育人学存在论的内涵 |
3.1 思维的奠基:人学存在论的理论规约 |
3.2 理论的出场:体育人学存在论的思想意涵 |
4 路向的选择——体育人学存在论的视域开启 |
4.1 实体的禁锢:人的遗忘与体育的遮蔽 |
4.2 感性的包容:人的显露与体育的出场 |
4.3 生存的立场:人的活动与体育的呈现 |
4.4 生活的现实:人的存在与体育的确证 |
5 实践的自由——体育人学存在论的意义向度 |
5.1 体育实践性活动的目的呈现 |
5.2 体育自由性活力的本质黏连 |
5.3 体育主体性能动的实践自由 |
6 结 语 |
(3)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重回理学发生的“现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为何研究“理学的发生” |
第二节 回顾与评析: 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 |
一、道统叙事: 文献学视野下的理学探源 |
二、使命追问: 从哲学视角看理学的发生 |
三、逻辑演绎: 史思结合看理学发生机制 |
四、评史论世: 大历史视域中的多元探索 |
五、既往研究的经验与不足 |
第三节 思路与创新: 基于“范式转换”视角的尝试 |
一、基本思路与结构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上篇 早期理学的范式转换 |
第一章 哲学使命: 从天人观看理学的本原追问 |
第一节 由分到合: 古代天人观源流新考 |
第二节 宋承魏晋: 早期理学的“天人合一”观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理学的“寻根”使命 |
小结 |
第二章 思维方式: 从“本末论”到“体用论” |
第一节 本末思维: 历史传统及其理论困境 |
第二节 思维谋变: 从玄学到佛教的努力 |
第三节 体用思维: 早期理学家的多元实践 |
小结 |
第三章 价值观念: 儒家道统构造与伦理重建 |
第一节 道统建构: 经典与学术的嬗变 |
第二节 性论复兴: 应对佛道的哲理依据 |
第三节 性理合一: 儒家道德本体的确立 |
小结 |
下篇 “北宋五子”的多元开拓 |
第四章 邵雍: “心法”先天 |
第一节 心迹之判: 辟佛与先天学的提出 |
第二节 一己之心: “以我观物”及其困境 |
第三节 天地之心: “以物观物”及其超越 |
一、观之以理: 理是数理 |
二、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之至理 |
第四节 圣人之心: 合天心而顺至理 |
小结 |
第五章 周敦颐: “太极”无极 |
第一节 一个争议: 生成论还是存在论 |
第二节 从话语源流看“太极”的元气向度 |
第三节 从思维方式看“太极”的实理向度 |
第四节 从价值观念看“太极”的伦理内涵 |
小结 |
第六章 张载: “太虚”即德 |
第一节 惟“虚”为实: 超越性本原的确立 |
一、哲学形态之争: 一个历史考察 |
二、另一种“太虚”: 应对佛老与本原重建 |
三、虚体气用:太虚何以实在 |
四、虚则生仁:人伦何以实在 |
第二节 合虚与气: 性的“二分”与“一本” |
一、性之名: “合虚与气”与辟佛辟道 |
二、性之实: “性无不善”与兼祧孟荀 |
三、性与命: “性命通一”与命运安顿 |
第三节 诚礼兼修: 工夫论的使命与取径 |
一、重思张载工夫论的问题意识 |
二、内修为体: 虚心以致德性之知 |
三、外修为用: 学礼以至变化气质 |
小结 |
第七章 二程: “道”“理”变奏 |
第一节 由道而理:话语转换及其逻辑 |
一、话语之变: 从“以道释理”到“以理释道” |
二、思维之变: 从“崇本举末”到“体用一源” |
三、价值之变: 从“凌空蹈虚”到“惟理为实” |
第二节 惟理为实: 二程理学的多重向度 |
一、理体气用: 世界何以存在 |
二、性即理也: 人何以存在 |
三、明理灭欲: 人如何生存 |
第三节 明理达道: 即存在即工夫 |
一、内外之辩: 传统修养工夫及其困境 |
二、内体外用: 新的修养机制的构建 |
三、涵养须用敬: 直内还是方外 |
四、进学在致知: 知识抑或德性 |
第四节 理体神用: 鬼神观念及其人学意义 |
一、气化感通: 辟佛辟道与鬼神新说 |
二、理体礼用: “事神”易“为尸”难 |
三、卜祭在我: 人学意义及其限度 |
小结 |
余论 早期理学的特点、影响及限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海德格尔诗性空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其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学者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 |
(二)国内学者对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海德格尔“诗性空间”概念述略 |
第一节 “空间”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第二节 西方流俗的“空间”概念阐释 |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空间观 |
二、空间的主体-身体向度 |
第三节 海德格尔的基本空间 |
一、日常此在的生存-存在论空间 |
二、物本身的空间与本真此在的空间 |
第二章 为什么要讨论海德格尔的“诗性空间” |
第一节 “诗性空间”存在的必要性 |
一、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
二、存在的被考察与被支配性 |
第二节 “诗性空间”对于“此在”生存存在的迫切性 |
一、现代人“对存在的遗忘” |
二、“世界黑夜时代”的到来 |
三、技术与现代人的关系 |
第三章 “诗性空间”的创造 |
第一节 “作诗”提供诗性栖居 |
一、语言:“命名并召唤世界” |
二、作诗:“为人的栖居采纳尺度” |
三、思与诗的对话 |
第二节 筑造与人之栖居 |
一、筑之为栖居 |
二、筑造何时才能栖居 |
第四章 “诗性空间”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 |
第一节 诗意栖居是人之所是的本真 |
一、“此在”之为存在 |
二、“此在”的诗性本质 |
第二节 、现代人栖居的困境 |
一、累于技术 |
二、无家可归 |
第三节 “诗性空间”实现人精神世界的建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研究主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章 身体的遗忘与复归 |
1.1 身体的遗忘历程 |
1.1.1 身体与灵魂 |
1.1.2 身体与“思” |
1.2 遗忘身体所带来的问题 |
1.2.1 身体与“思”的对立 |
1.2.2 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困境 |
1.3 从身体的遗忘到身体的复归 |
1.3.1 身体与处境 |
1.3.2 身体的交织 |
1.4 小结 |
第2章 从意识现象学到身体现象学 |
2.1 现象与“实事” |
2.1.1 现象学的还原 |
2.1.2 “实事本身” |
2.1.3 “现象场”与直观 |
2.2 意识与存在 |
2.2.1 意向性与“晕圈” |
2.2.2 “纯粹意识”与绽出 |
2.2.3 “介入的意识”与“此在” |
2.3 身体与知觉 |
2.3.1 重估知觉 |
2.3.2 知觉与身体经验 |
2.3.3 “被知觉世界” |
2.4 身体与世界 |
2.4.1 身体与肉身 |
2.4.2 “肉”的双重性 |
2.4.3 “世界之肉” |
2.5 小结 |
第3章 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与语言 |
3.1 身体-主体 |
3.1.1 身体-主体:在世存在 |
3.1.2 重估“我思” |
3.1.3 从主体到主体间 |
3.2 他人与世界 |
3.2.1 自我与他人 |
3.2.2 从“我”到“我们” |
3.2.3 共居与世界 |
3.3 文化世界 |
3.3.1 语言与表达 |
3.3.2 “含混之诗”与散文 |
3.3.3 绘画与摄影 |
3.4 自然世界 |
3.5 小结 |
第4章 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及其效应 |
4.1 身体现象学的新维度 |
4.1.1 从逻辑到知觉 |
4.1.2 从意识到身体 |
4.1.3 从观念到肉身 |
4.2 身体现象学的效应 |
4.2.1 认识论与生存论 |
4.2.2 身体与“共在” |
4.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2 高校文化育人的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2.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视角选择 |
2.4 高校文化育人的经验与教训 |
3 高校文化育人的存在论透视 |
3.1 人的存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起点 |
3.2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 |
3.3 高校文化育人对人的存在特质认识不足的成因 |
3.4 以重视人的存在的特质促进文化育人 |
4 高校文化育人的本质论透视 |
4.1 人的本质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立足点 |
4.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存在的问题 |
4.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本质把握方面问题的成因 |
4.4 以全面把握人的本质促进文化育人 |
5 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论透视 |
5.1 人的价值论:高校文化育人的重点 |
5.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存在的问题 |
5.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价值引导方面问题的成因 |
5.4 注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与教育 |
6 高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论透视 |
6.1 人的发展论:高校文化育人的现实归宿 |
6.2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
6.3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成因 |
6.4 高校文化育人在人的发展方面问题的解决建议 |
7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建构 |
7.1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理论建构 |
7.2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制度建构 |
7.3 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实践建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情况 |
(7)《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四、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马克思人学的发展历程与《资本论》中人学的理论特点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一、唯物史观形成之前马克思关于人学问题的探索 |
二、唯物史观的形成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建构 |
三、唯物史观形成以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第二节 《资本论》人学思想的理论特质 |
一、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的“现实的人”的研究 |
二、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阈的确立 |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阈下的马克思人学的理论价值 |
第二章 雇佣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异化 |
第一节 雇佣劳动关系中的人 |
一、以“劳动力”取代“劳动能力”的术语转变 |
二、雇佣劳动过程中劳动力的商品化 |
三、雇佣劳动过程中人的“经济范畴的人格化” |
第二节 雇佣劳动形态下人的本质的异化 |
一、人的异化始于劳动力的买卖 |
二、人与人关系之间的异化 |
三、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异化 |
第三节 作为社会关系的人的本质物化与异化 |
一、拜物教下人的社会关系的物化 |
二、雇佣劳动形态下社会关系的物化 |
三、抽象化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的异化 |
第三章 作为特殊商品的人与人的存在 |
第一节 劳动二重性的人学意蕴 |
一、个体劳动与人作为个体的存在 |
二、共同劳动与人作为共同体成员的存在 |
三、劳动二重性和人的存在二重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
第二节 从劳动二重性到作为特殊商品的人的存在 |
一、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之间的逻辑关系 |
二、作为特殊商品的人存在的特殊二重性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的存在境况 |
一、机械大规模生产下人作为劳动工具的存在 |
二、资本增值下人作为活劳动力的存在 |
三、资本负面效应对人的存在的影响 |
第四章 资本统治下人的畸形发展 |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人的片面发展 |
一、工场手工阶段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 |
二、机器大工业阶段的社会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制约 |
第二节 资本增值逻辑下人的发展危机 |
一、作为总体工人的社会劳动自然力的发展危机 |
二、作为劳动者个体的个人自然力的发展危机 |
三、资本增值逻辑中的人学悖论 |
第三节 物化社会中资本积累下人的发展的贫困积累 |
一、对资本主义社会物化问题的分析 |
二、物化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三、消除物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五章 人的解放和人的价值复归 |
第一节 异化劳动的扬弃与人的价值的实现 |
一、“异化劳动”对“人的价值”实现的制约 |
二、异化劳动的扬弃是人的价值的实现之路 |
第二节 资本逻辑的超越与人的解放 |
一、资本逻辑下人的解放的必要性 |
二、对资本逻辑下“抽象统治”的批判 |
三、人的解放: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政治之为政治的再发现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的内涵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阿伦特研究综述 |
1.2.1 国内阿伦特研究综述 |
1.2.2 国外阿伦特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思路与结构 |
1.3.1 阿伦特政治理论的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3 论文写作的思路与结构 |
2 政治之为政治的基本规定 |
2.1 政治活动的人学基础 |
2.1.1 人是一种境况性的存在 |
2.1.2 人之为人的基本活动 |
2.1.3 政治与人之为人 |
2.2 政治活动的存在论特征 |
2.2.1 政治之为政治的前提与原则 |
2.2.2 阿伦特的行动-政治观 |
2.2.3 政治之为政治的内在特征 |
2.3 政治活动的领域与关切 |
2.3.1 政治活动的特定领域 |
2.3.2 政治的意义、目的和目标 |
2.3.3 政治的、非政治的和反政治的 |
2.4 本章小结 |
3 政治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 |
3.1 政治与其他积极性活动之间的关联 |
3.1.1 政治与劳作 |
3.1.2 政治与立法 |
3.1.3 政治与教育 |
3.2 政治与人的精神性活动的关联 |
3.2.1 政治与诗学-史学活动 |
3.2.2 政治与哲学-科学活动 |
3.2.3 政治与宗教-道德活动 |
3.3 政治活动与人的精神活动 |
3.3.1 政治活动与思考活动 |
3.3.2 政治活动与意志活动 |
3.3.3 政治活动与判断活动 |
3.3.4 政治行动与非政治性行动 |
3.4 本章小结 |
4 阿伦特政治理论的批判向度 |
4.1 阿伦特对二战历史的批判 |
4.1.1 集中营的暴行与根本之恶 |
4.1.2 艾希曼审判与恶的平庸性 |
4.1.3 西方精神文明传统的断裂 |
4.2 阿伦特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批判 |
4.2.1 对柏拉图理念政治的批判 |
4.2.2 对基督教神学政治的批判 |
4.2.3 对近代以后的生命政治的批判 |
4.3 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 |
4.3.1 人类活动的劳动化 |
4.3.2 人类生存的技术化 |
4.3.3 双重的世界异化 |
4.4 本章小结 |
5 阿伦特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 |
5.1 显象世界的理论与意见-真理观 |
5.1.1 传统的存在论和知识论 |
5.1.2 阿伦特的显象世界的理论 |
5.1.3 阿伦特的意见-真理观 |
5.2 共通感理论与政治的审美化 |
5.2.1 共通感:意见与常识 |
5.2.2 政治活动的艺术性特征 |
5.2.3 存在之真与公共之善 |
5.3 诸种不同存在领域的划分 |
5.3.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区分 |
5.3.2 政治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区分 |
5.3.3 感性领域与超感性领域的区分 |
5.4 本章小结 |
6 阿伦特政治理论的理论语境 |
6.1 传统的终结与历史的开端 |
6.1.1 历史:从“事件”到“过程” |
6.1.2 传统的终结与历史的终结 |
6.1.3 行动的奇迹与历史的开端 |
6.2 政治的内涵及其可能性问题 |
6.2.1 主奴辩证法与普遍均质国家 |
6.2.2 区分敌友与主权决断论 |
6.2.3 政治:区分敌友与化敌为友 |
6.3 政治活动的根基与规则问题 |
6.3.1 现代性危机与自然正当论 |
6.3.2 政治的道德化、绝对化和隐秘化 |
6.3.3 非道德化政治世界的开放性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述 |
(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人学道路 |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科学解读 |
二、机体论:怀特海为人学研究提供新视角 |
(一)实体论视野中的人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从实体到机体:人学研究的思维转向 |
三、有机人论:怀特海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认识 |
(一)作为过程性存在的人 |
(二)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人 |
(三)作为创造性存在的人 |
四、有机教育:怀特海提供了“人的培养”的新路径 |
(一)现代教育:“人的培养”的问题与困境 |
(二)有机教育:“人的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
(三)怀特海有机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 |
五、回应与反思 |
(一)有机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回应 |
(二)怀特海机体论人学思想的局限性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本人读研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问题证明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和不足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及其不足 |
第2章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哲学史缘起与实践结构的总逻辑 |
2.1“实践”范畴在哲学史上的本质追溯 |
2.1.1 “存在”与“实践”的哲学义理追溯 |
2.1.2 “实践-现实”和“实践-伦理”的哲学语义学发问 |
2.1.3 “实践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发展演进 |
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和实践的逻辑证成 |
2.2.1 马克思哲学中“实践”范畴的哲学史“论理根据” |
2.2.2. 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现实问题证成及申认 |
2.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实践问题的结构总逻辑 |
2.3.1 从哲学问题中引绎出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问题及其路向 |
2.3.2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出发点与总逻辑 |
2.3.3. 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的现实-主体-社会-劳动的生成逻辑 |
第3章 重思哲学问题—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的现实范畴 |
3.1 在批判哲学思想中重新确立哲学的性质及其问题域 |
3.1.1 对古希腊哲学史中的哲学性质及思想的批判 |
3.1.2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 |
3.1.3 对费尔巴哈哲学中自然唯物-直观和唯心历史观的批判 |
3.2 从哲学问题中生成实践世界的“现实范畴” |
3.2.1 从现实世界的实践指向中还原“存在的现实” |
3.2.2 从抽象感性的实践活动中生成人的现实 |
第4章 从批判宗教化的人的分裂中生成目的性的主体范畴 |
4.1 批判宗教思想对现实世界的构想 |
4.1.1 “人创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创造了人” |
4.1.2 宗教观念中人的世界与上帝世界的颠倒 |
4.2 宗教世界观异化出权力化-社会化意识 |
4.2.1 宗教社会化意识对自我独立意识的强制“规制” |
4.2.2 宗教化的社会化意识使人的现实存在与精神存在发生着“结构性分离” |
4.3 从批判宗教观念到批判现实世界的抽象逻辑中生成实践主体 |
4.3.1 从批判宗教观念的普遍化公共意识中生成实践的现实的人 |
4.3.2 从批判直观感性的抽象逻辑规定走向独立实践现实的人 |
第5章 批判封建制国家—从市民社会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1 澄清哲学史中的政治社会思想-共同体价值的总体审视 |
5.1.1 对哲学史中国家与社会理论-思想继承性综合的追溯 |
5.1.2 对黑格尔法哲学中共同体价值的思辨逻辑揭示 |
5.2 对封建国家中现实关系的现实性和本真性的批判性分析 |
5.2.1 对哲学的同时代人与历史的同时代人对立的批判 |
5.2.2 对基督教封建国家的法权关系及其社会结构的批判 |
5.3 从市民社会的政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范畴 |
5.3.1 从国家政治制度批判中确立起市民社会 |
5.3.2 从市民社会本身的关系批判中生成实践的人类社会 |
第6章 从批判资本生产逻辑和资本价值逻辑中生成实践的劳动范畴 |
6.1 “需求”和“生产”之间本质属性的政治经济学诠释 |
6.1.1 “需求体系”与“劳动体系”的事情本质性关系追问 |
6.1.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具体路径诠释 |
6.2 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异化劳动 |
6.2.1 从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揭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
6.2.2 对现代资本生产逻辑导致的全面异化进行批判 |
6.3 从对资本价价逻辑的批判中生成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范畴 |
6.3.1 对资本价值逻辑的核心枢纽-私有制的革命性批判 |
6.3.2 从私有制的实践革命性批判中生成社会性的实践劳动范畴 |
第7章 从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到实践哲学范式的生成 |
7.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的生成以及引起的实践哲学变革 |
7.1.1 马克思实践范畴群生成的问题式阐释 |
7.1.2 马克思从实践范畴群生成到实践哲学-新哲学观的生成 |
7.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的新挑战 |
7.2.1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挑战 |
7.2.2 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着现代性问题的挑战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人学及其存在论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教育可能性的人学存在论基础——基于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思想的考察[J]. 程从柱. 高等教育研究, 2021(10)
- [2]生命·感性·实践:马克思主义视域体育人学存在论研究[J]. 刘欣然,杨文凯.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1(02)
- [3]理学的发生 ——基于范式转换的视角[D]. 张恒. 山东大学, 2020(08)
- [4]海德格尔诗性空间观研究[D]. 李慧荣.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D]. 毛华威. 吉林大学, 2019(02)
- [6]高校文化育人的人学透视[D]. 叶长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资本论》的人学思想研究[D]. 胡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8]政治之为政治的再发现 ——汉娜?阿伦特的政治理论研究[D]. 石国辉.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怀特海机体论的人学价值[D]. 陶涛涛.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马克思实践概念生成研究[D]. 王国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