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3能源管理子系统在一钢ERP上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鹏[1](2020)在《计及概率分布信息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理论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具有的波动性和间歇性使得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此,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不确定性调度决策方法相继被提出,其中,鲁棒调度方法以其计算效率高、所需信息少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鲁棒调度方法通常事先给定不确定集,而且忽略了不确定量的概率分布等信息,导致其决策结果往往过于保守,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过于保守的鲁棒调度方法可能出现无法应用的情形。因此,迫切需要将概率分布等信息引入到鲁棒调度方法中,以改善其决策结果的保守性。但由于建模误差、数据缺失等原因,基于历史数据估计获得的不确定量概率分布本身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基于精确概率信息的调度方法决策结果所对应的期望效用难以在实际运行中显现。因此,研究上述两难境地的解决之道,对发展和完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由此,本文以应对不确定性为背景,以协调系统运行经济性与运行风险为思路,以优化数学为工具,开展了计及概率分布信息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理论和算法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针对传统鲁棒调度方法决策结果过于保守、无法适用于系统灵活性短缺场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及精确概率分布信息的鲁棒经济调度方法。通过引入基于期望的风险指标度量系统运行风险,将不确定量精确的概率分布信息引入到鲁棒调度优化模型中,改善了决策结果的保守性。进而将期望运行风险转化为风险成本体现在目标函数中,在调度决策过程中自动优化系统运行风险水平和风电可接纳范围,实现了运行经济性与风险的折中,进一步改善了决策结果的保守性。同时,在备用的配置中兼顾了容量的充足性和连续时段上的响应速率,保证了调度决策结果所对应的系统灵活性能够在系统实际运行中可靠显现。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系统运行者的风险偏好,自动优化系统的运行风险水平和风电可接纳范围,保证风电接入的安全性,给出适应系统灵活性短缺情形的调度策略。针对所形成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将原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2)针对现实中不确定量的真实概率分布无法精确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方法。首先,根据风电功率分布不确定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风电概率分布不确定集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历史数据直接给出便于模型求解的风电概率分布不确定集,且能够充分利用历史数据中的信息,具有较强的数据挖掘能力。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风电接纳风险,并将其转化为风险成本体现于目标函数中,构建了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模型,实现了风电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系统运行风险水平和风电可接纳范围的自动优化。针对形成的复杂非线性优化模型,巧妙地结合了风电概率分布不确定集的特点和系统实际运行的特点,将原模型转化为迭代求解的线性规划问题。(3)针对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系统电压支撑能力制约有功调度决策的问题,基于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方法,提出了一种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有功-无功协调的鲁棒实时调度方法。该方法借助电压幅值与相角解耦的线性潮流模型,推导出了计及电压的线性潮流响应模型,结合功率扰动补偿策略,给出了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为了充分挖掘系统中的电压支撑能力,减少系统电压支撑能力不足对有功调度决策的影响,将有功鲁棒调度中的线性决策规则引入到无功调度中,并应用到风电场的电压支撑策略中,给出了火电机组和风电场协调的无功补偿策略。结合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和多元协调的无功补偿策略,构建了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有功-无功协调的鲁棒实时调度模型,在实现系统有功调度优化的同时,保证了节点电压安全。针对形成的非线性优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将原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4)针对新形势下配电网主动能力增强、输配电网出现互动需求等问题,基于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方法,提出了一种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输配协同的鲁棒实时调度方法。该方法在深入分析传统输配电网协同策略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满足输配电网动态互动需求的输配电网协同策略,能够同时优化期望场景和扰动场景下输配电网的交换功率。在此基础上,结合目标级联算法,构建了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输配分布式协同的鲁棒实时调度模型。针对若在优化模型中采用传统的线性仿射策略,则原模型形成非凸的双线性规划问题,无法保证分布式算法收敛的问题,在将风电概率分布不确定集等效转化的基础上,采用了新的仿射策略,将优化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从而在保证分布式算法收敛性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针对传统目标级联算法只能迭代求解输配电网调度优化子问题的缺陷,采用对角二次估计方法,给出了新的目标级联算法,实现了输配电网调度优化子问题的并行求解。
钱名军[2](2020)在《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该系统以国民经济大系统运转所产生的客货运输需求量为驱动,通过运输组织管理部门科学调配机车车辆等移动设备资源,将客流、货流合理地组织形成列车流,再依托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固定设施,由多部门彼此配合、协同联动共同完成旅客与货物的空间位移。由此可以看出,铁路运输系统的铁路网运营里程、机车车辆保有量只有与客货运输需求量保持规模适度匹配、能力均衡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出铁路运输系统的整体运输服务效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了改善交通运输环境、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和运营质量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需要运用科学方法理清铁路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三者之间的量化匹配关系,有效评价三者之间的协调匹配效果。从而确保铁路系统整体运输服务能力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基本适应,也为铁路交通部门编制铁路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制定机车车辆购置计划和运用计划等提供决策参考。基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协整理论等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物理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运用协整理论及相关模型分别对反映这三个子系统规模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和机车车辆保有量规模等三个表征指标进行建模测算,以期建立三个规模数值之间科学合理的量化计算关系;并基于铁路系统运输能力供需匹配协调性思想对三个子系统间的规模匹配效果和协调发展质量进行量化评价与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铁路运输系统存在多主体、多层级、彼此异构又相互嵌套的复杂结构与功能,将其划分为相互关联、彼此协同的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铁路网子系统和客货车流子系统三部分,便于清晰准确地描述这三个子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匹配关系。在论述各子系统的复杂特性及其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间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协调性内涵进行了界定,为后续的研究建模与评价分析做好铺垫。(2)鉴于铁路客货运量规模在铁路运输系统规模问题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综合运用季节模型和波动模型分别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先运用季节分解算法或HP滤波对客货运量时间序列的特征分量进行分解、提取,并结合各分量序列所呈现出的趋势性、周期性和随机波动性特征,选用基于协整理论的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进行定阶建模;再对所建立的SARIMA基础模型残差进行ARCH效应检验,确定其存在异方差效应后运用GRACH或ARCH异方差波动模型对残差建模;最后通过算例对所构建的客货运量融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精度和测算效果实证检验与对比分析。(3)根据国民经济大系统与铁路运输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运用Granger动态因果关系协整检验与NARX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神经网络对铁路网运营里程的合理规模进行测算。通过Granger检验筛选出国民生产总值GDP、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全社会客货运输量、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铁路运输系统内部的运营技术和组织效率等7项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影响变量,作为NARX神经网络模型的外部输入变量对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进行测算。并将测算结果与铁路网里程规划值、BP神经网络测算值、NAR无外部输入神经网络测算值等进行综合对比、检验。(4)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分别得到影响铁路客货车保有量的关键解释变量。并根据变量序列的单整性特征,分别选用基于Johansen协整检验的ARDL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铁路客车保有量、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准确可行的客货车保有量测算公式。并对相应模型的测算精度进行验证分析。(5)结合铁路运输系统三个子系统间宏观规模总量上的均衡匹配性以及内部微观分布结构上的彼此协调性,有针对性地将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铁路系统承认车比例、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这三项指标作为铁路系统运输能力的供需规模匹配协调性的量化评价指标。并通过设计相应算例,验证了这三个指标在计算方法上的可行性和评价分析上的有效性。总的来说,本论文将对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和运营组织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客货运量规模、铁路网运营里程规模与机车车辆设备保有量这三方面问题置于统一的系统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NARX神经网络及其他技术方法,从系统规模匹配协调的角度研究彼此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机理,准确刻画出彼此间的规模匹配关系,并对其匹配协调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铁路交通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客货运量计划、铁路网发展规划和机车车辆购置计划,使铁路系统的建设规模与发展质量更加适应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发挥铁路运输的骨干优势作用,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
钱瞳[3](2020)在《无协调者情景下的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文中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共享,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驱动力。伴随着电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涌现了独立的发电、输电和配电公司或者系统运营商,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另外,为了提升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的利用效率,不同能源资源的互补性质促使传统上独立的能源系统(例如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供热系统甚至是交通系统)集成在一起。这些因素导致未来的能源系统更大、更复杂,它是一个由多个互连微源或多个互联区域或多个耦合能源系统组成的大型非线性高度结构化的多主体系统,出于计算负担和信息安全考量,很难采用一个集中的协调者去控制和优化这种多主体系统。为了应对这个挑战,需要构建分布式控制和优化的框架,通过各个主体进行协同合作,完成系统的运行目标。本文针对这一课题,从由小及大的多主体对象出发,研究了无协调者情景下的协同控制和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微源孤岛微电网二次电压和频率恢复的协同控制策略,通过使用事件触发的方法来减少控制器更新的次数。所提出的方法以较少的计算资源来抵消孤岛微电网中的一次控制造成的频率和电压偏差。事件触发的条件是基于判断状态误差是否已达到与标准状态相关的触发条件来定义的。为了应对两种不同的通讯架构,本文设计了一种分布式事件触发控制策略(该策略不需要协调者,仅需要相邻微源的信息),并与集中式事件触发策略(需要一个协调者收集所有微源的状态)进行比较。另外,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结合通讯的拓扑结构,给出了相应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2)本文尝试构建了信息物理融合的微电网仿真平台。针对如何在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仿真测试台之间同步仿真时间的难题,基于MATLAB/Simulink的工具箱True Time,建立了微电网的协同仿真测试方法。将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常用的边际成本一致性引入微电网的下垂控制,形成分布式经济下垂控制。在此测试平台上测试了使用分布式经济下垂控制的对减少经济成本的有效性,并且仿真了丢包和带宽占用对控制策略的影响。(3)本文提出了完全分散(无需协调者)的对偶一致性优化方法,建立了基于全局和基于分区的含碳交易的电力系统动态调度数学模型,并将风电纳入碳排放交易系统。为了应对各个区域对隐私保护的客观需求,通过共享分区子问题之间的耦合约束相关联的拉格朗日乘子,而不是通常共享的相邻母线上的相角,实现了基于交替乘子法的分布式对偶一致性算法,从而保护了每个区域的关键私有信息。此外,通过采用有限时间平均一致性算法,使得对偶一致性转化为一种完全分散的算法,该算法可使每个分区以有限的步骤迭代地实现共享信息的一致。为了进行比较,首先实施了基于全局的集中式优化,然后用电力系统的三种不同的分区方式和对应的通讯拓扑对提出的无协调者的算法进行了测试。(4)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无协调者情景下的电-气互联系统协同优化的松弛交替乘子法,并考虑了风电不确定性对互联系统的影响。本文采用机会约束规划,通过数据驱动,得到风电预测误差概率分布的模糊集,并且基于不同的概率分布假设将机会约束和目标函数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形式。针对有无协调者的不同情景,本文分别给出了基于松弛交替乘子法的求解步骤。特别地,在无协调者的情景下,本文考虑了在电-气两个主体迭代计算的过程中,交换信息存在丢包率时对收敛效果的影响。
张玉[4](2019)在《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母线电压是衡量光伏直流微电网安全与稳定的核心指标,受光伏输出功率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负载功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微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难以预测的功率扰动,尤其是缺少公共大电网支撑的离网型微电网,当光伏出力与负荷需求不匹配时,容易引起母线电压波动,影响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现象,本文重点研究冲击性负载下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揭示影响微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因素,解决多储能变换器并行运行时的功率分配以及母线稳压问题,为光伏直流微电网的发展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1)光伏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研究大多集中在光伏输出功率波动、负载小范围扰动下的直流母线稳压问题,对于负载功率大范围变化,尤其是冲击性负载接入瞬间大扰动条件下引发的微电网稳定运行问题涉及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光伏电池、蓄电池、他励直流电机建模仿真,并对其控制策略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开环控制下的他励直流电机作为冲击性负载,构建了含冲击性负载特性的光伏直流微电网模型。(2)针对光伏直流微电网小扰动条件下的稳定运行问题,对微电网系统级的小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Boost、Buck、双向DC/DC变换器在不同控制策略下的小信号模型以及等效阻抗模型,分别研究母线电压、滤波电容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线电压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较小,而滤波电容对各变换器阻抗特性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中高频段,随着滤波电容的增大,各变换器阻抗呈减少趋势。在各变换器阻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阻抗比的稳定性分析法研究光伏直流微电网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小信号稳定性,提出以稳定性最差的工作模式作为该直流微电网系统级小信号稳定的判定指标。(3)充分考虑储能单元的充放电、负载的动态特性,围绕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扰动下的稳定条件开展研究。基于混合势函数理论对微电网的大信号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混合势函数模型,推导系统的大扰动稳定条件,并揭示影响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电机负载功率越大,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越差;接入阻性负载可以提高系统大信号稳定性,且阻性负载阻值越小,系统大信号稳定性越好;采用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相结合的混合储能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大信号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对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4)传统下垂控制对于同时提高储能单元功率分配精度和减小母线电压偏差之间存在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基于关联参数的下垂系数补偿法对传统下垂控制进行改进,将下垂控制系数设为其对应储能单元初始下垂系数与剩余容量(SOC)n次幂的比值,通过改变幂指数n的取值,实时调整储能单元充放电速率,实现多个储能变换器并行运行时的精确功率均分,在改进下垂控制的同时加入二次控制,减小母线电压跌落,提升电能质量。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下垂控制可以实时调控各储能单元充放电速率、更好地抑制母线电压波动。(5)传统的双闭环控制在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之间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PI双模控制器代替双闭环控制电压外环的PI控制器,能够根据母线电压的偏差自动切换工作模式。在母线电压偏差较大时,采用模糊控制器,可获得良好的瞬态性能;在母线电压偏差较小时,采用PI控制器,可获得良好的稳态性能。通过仿真以及实验证明,相对于PI控制和模糊控制,模糊-PI双模控制器集模糊控制与PI控制优点于一身,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同时也能有效抑制直流母线电压较大的波动和冲击,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彭文俊[5](2019)在《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怎样促进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建筑活动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工程和管理学科在新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生态位理论作为生态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已被拓展到建筑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建筑生态位理论作为研究建筑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新兴研究领域,对促进建筑功能提升和建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研究建筑生态位理论与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建筑生态位的理论与评价方法,取得以下成果:(1)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构成和特征属性。将生态位引入建筑领域,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建筑生态系统和建筑类生命体特征等建筑生态位形成要素;界定了建筑生态位的定义,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属性特征和基本类型;基于维度构成和资源谱系分析,提出了建筑生态位的超体积结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可应用性;探讨了建筑的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和潜在生态位之间的演变路径,分析了建筑生态位的生态因子的变迁范式。(2)探讨了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研究了建筑生态位适宜度、建筑生态位宽度、建筑生态位态势、建筑生态位扩充与压缩、建筑生态位重叠与分离、建筑生态位构建等作用机理;提出了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方式,从建筑环境的影响性和适应性两方面分析了建筑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匹配关系。(3)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建立了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方法。通过识别建筑生态位中生态因子与建筑生态环境之间的生态流,绘制了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关键能值流因子能流图;采用能值生态足迹法构建了建筑生态系统动态能量分析评价模型,用于评价建筑对所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负荷。(4)建立了基于建筑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模型。提出了由五类维度所形成的建筑生态位的特征向量,分析了各维度的生态影响因子划分,构建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准则;建立了建筑生态位的宽度、建筑生态位的重叠和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指数计测与评价模型,从建筑对生态因子的利用能力、建筑之间的生态关系和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宜性三方面综合评价建筑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5)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建筑生态位评价方法的可用性。以某住区建筑为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建筑生态因子现状,计测了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性影响;评价了建筑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分析了各建筑之间对不同维度生态因子的竞争和共享关系,提出了通过调整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提升建筑功能的改善策略。
张维[6](2019)在《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文中认为干燥是生活用纸生产过程能耗最大的工序,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降低干燥部生产过程能耗、保证生产质量,是一个业内研究的热点问题。建立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数学模型,从而优化干燥部工艺,对于降低生产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活用纸的干燥过程中,纸页的温度与水分相互耦合,受通风系统影响的同时又决定着干燥部的能耗。本文针对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的特点,以BF-12纸机为例建立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模型。将干燥部模型划分为三个模块:通风系统模块、纸幅干燥模块和干燥部能耗模块。首先针对通风模块,使用迭代求解的方法解决通风管道中温湿度相互依赖的问题,实现对通风系统各处温湿度和风量的软测量。然后基于基本的传质方程与牛顿冷却定量建立纸幅静态方程。最后根据通风系统地软测量的结果和纸页干燥过程的模拟求解干燥部的蒸汽消耗量与风机电耗。在模型的求解过程中,使用了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中的纸机历史运行数据来确定难以直接求解的模型参数。在模型精度的验证过程中,使用了人工测量数据对排风湿度进行验证。使用历史运行数据对排风温度、干燥能耗和干燥速率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对排风温湿度、蒸汽流量和干燥速率进行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在3%5%范围内。模型对风机电功率的模拟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6%。利用模型对相同产量下的不同操作参数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面,扬克烘缸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通风系统且较为稳定,而通风系统的热效率与气罩送风温度呈负相关,且在相同送风温度下,通风系统的热效率与排风湿度呈正相关。根据能效分析,制定了干燥部参数优化的策略。对历史数据进行优化运算后,发现参数优化存在约0.15t汽/t纸的节能潜力。开发了一套干燥部参数优化系统,将参数优化程序集成在了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中,为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指导。针对通风系统存在的热风回用不当的问题,使用模型对修改管道后的情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干侧气罩排风进入湿侧进行回用可显着降低气罩送风的湿度,并可降低烘缸蒸汽流量约0.1t/h。由此可见,本研究所建立的生活用纸纸机干燥能量系统模型与所提出的能耗优化方法,对提高干燥部能量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能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胡娟[7](2019)在《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主推绿色低碳经济的潮流下,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冷链物流作业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冷链物流模式发展的屏障。为了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冷链物流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冷链物流绿色化,推动冷链物流技术改进和绿色转型成为扫除发展屏障的第一步。在国家政策和企业内部成本的双重驱动下,冷链物流行业的绿色化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绿色冷链物流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引入了绿色冷链物流的概念。然后根据绿色冷链物流系统的组成,分析绿色冷链物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原因。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现有绿色冷链物流技术提出绿色冷链物流系统影响因素。然后,结合本文降低冷链物流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研究目的和冷链物流系统动态、复杂的特征,选择系统动力学作为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冷链物流各子系统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四个绿色冷链物流子系统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新能源车辆占比,冷库面积利用率,冷链包装循环利用率以及单位冷链流通加工量。通过分析关键要素在绿色冷链物流系统中相互作用和影响关系,阐述了关键要素的投入对实现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成本降低,减少二氧化碳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提出了实现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及其针对上述四个关键要素的优化建议。
李乘[8](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侯晓辉[9](2019)在《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与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民生也意义重大。近年来,为提升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发展的贡献,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计划和管理体系也进行了关键改革。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科技政策框架下开展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和重点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方面作用重大,但在创新质量和效率、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科技创新过程中妨碍创新进程的因素和发生机制,从而探索提升创新质量和效率的方式,是高校科技创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需求。因此,本文对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因素、机理和治理途径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包括:1.在分析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主要过程进行了研究。阐述国家科技体系的概念和内涵,应用政策计量法建立了近十余年的科技政策网络图,进行了点度中心度分析,从而明确高校科技创新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机制,及其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角色、作用、趋势和关联关系。阐述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系统分析了其结构框架、管理模式、主要过程及过程管理中存在的资源配置、项目过程管理、激励约束和合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根据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管理中的不同机制,将高校科技创新的过程划分为资源配置、项目实施与完成、成果转化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分析。2.运用信息不对称和演化博弈方法,研究了科技资源配置的系统性风险和治理策略。对科技资源配置主要模式,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从各参与群体的长期重复性演化博弈角度,分别对资源配置存在的寻租、合谋、逆向选择、信息隐藏等风险的产生机制、博弈群体演化稳定策略与相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条件组合完整的拓扑等价分类,分别从监管机制、惩罚措施、技术手段、政策协同、组织方式、信息共享、收益政策等方面提出了该过程的风险治理策略。3.研究项目实施与完成环节管理的系统性风险。建立项目实施中的道德风险演化博弈模型和验收中的寻租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参与项目实施的各主体与委托方之间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构成的收益机制,通过演化博弈分析明确了影响实施主体策略选择的要素及其相关性,明确了各条件组合下的演化稳定策略,从监督和惩罚机制、利润分享、信息传递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治理策略;对项目验收中寻租风险的演化博弈研究分析了项目承担方、评价方和监管方三个群体的策略选择机制和影响条件,并对应有利于抑制寻租行为的条件提出防范措施。分析重大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在组织体系、协同机制、管理制度、设施条件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改进方向。4.建立了成果转化校企合作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高校和企业分别作为成果提供方和产业投入方群体的策略选择与影响因素,分别研究了双方在成果质量和经费投入方面的逆向选择形成的条件,隐瞒信息的道德风险形成的条件,以及不同条件下的演化稳定策略。以模型分析的结论为基础,从技术市场环境、收益机制、合作与信任机制、完善孵化器等机构的角度提出了破除合作障碍,促进成果转化的措施。5.通过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了针对具体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价系统。分阶段归纳高校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来源和分类,按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合作项目两个过程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VM方法建立科研项目立项风险评估系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价指标为例,利用某校近几年的若干项目评审结果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形成了科技创新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系统和方法,为风险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张帅[10](2018)在《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中国大型露天煤矿应用轮斗工艺的实际需要出发,基于黑岱沟露天煤矿、元宝山露天煤矿、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伊敏露天煤矿的轮斗工艺生产实践和工艺流程等,应用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矿山系统工程原理、计算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技术经济学原理等研究手段,在中国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评价、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轮斗工艺系统可靠性、轮斗工艺系统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适用性及可行性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中国大型露天煤矿资源条件分析系统调研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区域分布情况,对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的开发现状、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系统整合归类,基于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区域分布特征、矿区气候特点、煤层赋存情况、地质复杂程度、矿山规模、矿区平面尺寸、采运排数据、剥采比等资源信息,对中国现有、即将开发、改扩建的主要露天采煤区进行资源条件的评价,为轮斗工艺的适用性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支撑。(2)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及评价体系研究以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调研、收集、分析上述矿山轮斗工艺及其他工艺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经济数据、技术参数数据、故障信息数据,定量研究轮斗工艺在中国露天煤矿应用的发展变化,分析影响轮斗工艺应用的关键性问题。以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伊敏露天煤矿轮斗工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研究上述4套轮斗工艺在各自矿山应用的地形条件特征、所在矿区的气候条件特征、表土层物料特征、工艺布置参数、经济效益对比、应用现状评价等,从各项细分研究要素中提炼轮斗工艺应用适用性的共性条件,形成轮斗工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中国主要露天煤矿的各项数据和特征特点,研究轮斗工艺对于中国露天煤矿资源条件的适用性。(3)基于故障树分析理论的轮斗工艺系统可靠性研究基于系统可靠性理论,轮斗工艺系统属于串联的可修复复杂系统。根据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的布置方式,研究总结提出了4种轮斗工艺系统的逻辑结构,通过系统调研、统计国内大型轮斗工艺和紧凑型轮斗工艺的故障类型、故障特点、故障数据等,引入故障树分析原理,构建了符合轮斗工艺系统故障特点的故障树,通过一系列运算对轮斗工艺的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为寻找轮斗工艺的主要故障模式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4)轮斗工艺作业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通过对黑岱沟、元宝山、扎哈淖尔露天煤矿轮斗工艺运行的现场调研,基于轮斗工艺运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轮斗工艺与其他工艺配合提升矿山整体综合效率的思路,对轮斗工艺在富水工作面条件下作业的工作面布置进行优化研究,对轮斗工艺之间联合作业提升表土剥离效率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对轮斗工艺与辅助工艺形成的联合工艺系统进行优化研究。(5)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可行性研究基于露天煤矿由于采煤区的过渡,轮斗工艺应用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变化,采区内表土层厚度降低、表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匀、地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沟壑多且深的条件特点形成了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行的现实条件。基于复杂地形矿区的地质数据,构建能够真实反映矿区地质复杂情况的三维地质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轮斗工艺的作业特点和作业条件要求,研究轮斗工艺在矿区内的若干种布置方案,通过系统优化,研究出二机-一线、一机一线的优化轮斗工艺布置方案,根据各自方案的布置特点,对各自方案的生产能力和辅助工艺的辅助工程量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计算,基于轮斗工艺和替代工艺单斗-卡车工艺的历史经济数据,详细对比了轮斗工艺与单斗-卡车工艺的经济性,通过系统工程的方法,定性分析了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运行的优劣关系,为轮斗工艺在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应用提出系统的研究方法。
二、L3能源管理子系统在一钢ERP上的应用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3能源管理子系统在一钢ERP上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计及概率分布信息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理论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回顾与评述 |
1.2.1 电力系统鲁棒调度方法 |
1.2.2 电力系统运行中不确定量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描述方法 |
1.2.3 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典型调度决策模型和求解算法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成果 |
第2章 计及精确概率分布信息的鲁棒经济调度 |
2.1 引言 |
2.2 系统运行风险与系统灵活性 |
2.2.1 不确定量有效可接纳范围与系统运行风险 |
2.2.2 系统灵活性及其对风电可接纳范围的影响 |
2.3 计及精确概率分布信息的鲁棒经济调度模型 |
2.3.1 目标函数 |
2.3.2 决策变量 |
2.3.3 约束条件 |
2.4 模型求解 |
2.4.1 运行风险的线性化 |
2.4.2 模型中不确定参量的消除 |
2.4.3 基于Big-M法的双线约束线性化 |
2.4.4 基于分解算法的无效约束筛选 |
2.5 算例分析 |
2.5.1 6节点测试系统介绍 |
2.5.2 调度决策结果分析 |
2.5.3 系统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2.5.4 运行的经济性与风险分析 |
2.5.5 计算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 |
3.1 引言 |
3.2 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系统运行风险 |
3.2.1 不确定量的概率分布不确定集 |
3.2.2 风电接纳风险评估 |
3.3 计及概率分布不确定性的鲁棒经济调度模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决策变量 |
3.3.3 约束条件 |
3.4 模型求解 |
3.4.1 运行风险成本的确定性转化 |
3.4.2 运行风险成本的线性化 |
3.4.3 不确定参量的处理 |
3.4.4 基于顺序凸优化方法的双线性约束处理 |
3.4.5 无效支路安全约束的快速滤除 |
3.5 算例分析 |
3.5.1 修改的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 |
3.5.2 实际电网等效的445节点系统算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有功-无功协调的鲁棒实时调度 |
4.1 引言 |
4.2 有功-无功协调优化策略和风电模糊集 |
4.2.1 有功-无功扰动补偿策略 |
4.2.2 线性潮流响应模型 |
4.2.3 风电模糊集构建 |
4.3 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有功-无功协调的鲁棒实时调度模型 |
4.3.1 目标函数 |
4.3.2 决策变量 |
4.3.3 约束条件 |
4.4 模型求解 |
4.4.1 运行风险成本的可解化处理 |
4.4.2 不确定参量的处理 |
4.4.3 双线性约束的线性化 |
4.5 算例分析 |
4.5.1 6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4.5.2 修改的IEEE 118节点系统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输配协同的鲁棒实时调度 |
5.1 引言 |
5.2 计及主动配电网备用容量支持的输配协同策略 |
5.3 概率分布不确定条件下输配协同的鲁棒实时调度模型 |
5.3.1 目标函数 |
5.3.2 输电网运行约束条件 |
5.3.3 配电网运行约束条件 |
5.3.4 输、配电网运行耦合约束条件 |
5.3.5 风电模糊集的构建 |
5.3.6 风电接纳风险的度量 |
5.4 模型求解 |
5.4.1 输配优化调度模型解耦 |
5.4.2 基于新仿射策略的不确定约束转化 |
5.4.3 机会约束的鲁棒近似估计 |
5.4.4 并行求解流程 |
5.5 算例分析 |
5.5.1 T6D2测试系统介绍 |
5.5.2 与传统调度方案对比分析 |
5.5.3 T118D20测试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5.5.4 关键参数灵敏度分析 |
5.5.5 计算效率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第4.6.2节中不同样本容量下风电置信带对比结果 |
附录B 6节点测试系统相关数据 |
附录C 第5章算例的T6D2测试系统中主动配电网相关数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研发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铁路系统发展规模问题研究现状 |
1.2.2 铁路系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协整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及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铁路运输系统的复杂特性分析 |
2.1 铁路运输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复杂性分析 |
2.1.1 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2 铁路网子系统的复杂性 |
2.1.3 铁路客货车流子系统的复杂性 |
2.2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及协调性内涵分析 |
2.2.1 铁路运输系统的规模内涵 |
2.2.2 铁路运输系统协调性内涵 |
2.2.3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及协调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季节模型与波动模型的铁路客货运量预测研究 |
3.1 预测模型与方法 |
3.1.1 SARIMA季节时间序列模型 |
3.1.2 ARCH(q)波动模型 |
3.1.3 GARCH(1,1)波动模型 |
3.1.4 季节分解算法 |
3.1.5 HP滤波方法 |
3.2 基于季节分解和SARIMA-G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客运量预测 |
3.2.1 铁路客运量序列季节分解及特征分析 |
3.2.2 SARIMA-G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2.3 SARIMA-G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2.4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3 基于HP滤波和AR-SARIMA-ARCH融合模型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
3.3.1 铁路货运量序列HP滤波及特征分析 |
3.3.2 波动分量SARIMA-ARCH预测模型构建 |
3.3.3 SARIMA-ARCH模型稳定性检验 |
3.3.4 趋势分量AR预测模型构建 |
3.3.5 预测精度对比及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Granger协整检验和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研究 |
4.1 影响铁路网规模的特征变量筛选 |
4.1.1 铁路网规模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4.1.2 影响因素的互信息值筛选 |
4.1.3 影响因素的Granger动态相关性检验 |
4.2 基于NARX动态神经网络的铁路网规模测算模型构建 |
4.2.1 NARX动态神经网络原理 |
4.2.2 NARX神经网络结构参数确定 |
4.3 铁路网规模测算实例 |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4.3.2 NARX网络训练与效果分析 |
4.3.3 模型测算性能检验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变量协整关系模型的铁路客货车保有量测算研究 |
5.1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ARDL模型的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 |
5.1.1 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1.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ARDL预测模型 |
5.1.3 铁路客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1.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2 基于多变量协整和ECM模型的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 |
5.2.1 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自变量筛选 |
5.2.2 基于多变量协整的ECM预测模型 |
5.2.3 铁路货车保有量测算模型构建 |
5.2.4 模型测算性能评价及结果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铁路运输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研究 |
6.1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关系分析 |
6.2 铁路系统规模匹配协调性评价指标 |
6.2.1 铁路网货车承载系数 |
6.2.2 承认车比例 |
6.2.3 铁路网区段通过能力负荷系数 |
6.3 算例 |
6.3.1 铁路网结构及相关数据说明 |
6.3.2 规模匹配协调性指标计算与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无协调者情景下的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微源孤岛微电网的协同控制 |
1.2.2 多区域电力系统的协同优化 |
1.2.3 电气互联系统的协同优化 |
1.3 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多微源孤岛微电网电压/频率二次恢复 |
2.1 引言 |
2.2 多微源系统建模 |
2.2.1 分布式电源模型 |
2.2.2 通讯网络模型 |
2.3 事件触发控制 |
2.3.1 集中式控制 |
2.3.2 分布式控制 |
2.4 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 |
2.5 仿真结果和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经济下垂控制的多微源孤岛微电网的信息物理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微电网控制策略 |
3.2.1 基于经济性的频率控制策略 |
3.2.2 基于一致性的电压控制策略 |
3.3 信息物理微电网联合仿真平台 |
3.3.1 信息物理微电网仿真平台的种类 |
3.3.2 True Time工具箱 |
3.4 算例分析 |
3.4.1 案例1: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 |
3.4.2 案例2:丢包率攻击的影响 |
3.4.3 案例3:带宽占用攻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考虑碳交易机制的多区域电力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优化 |
4.1 引言 |
4.2 系统建模和方法 |
4.2.1 基于全局的建模 |
4.2.2 基于分区的建模 |
4.2.3 求解方法 |
4.3 案例分析 |
4.3.1 全局优化的结果 |
4.3.2 分区优化的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机会约束的电气互联系统的分布式协同优化 |
5.1 引言 |
5.2 系统建模 |
5.2.1 风电不确定性 |
5.2.2 机会约束的集中式电-气互联模型 |
5.2.3 机会约束转换 |
5.2.4 目标函数转换 |
5.3 基于松弛交替乘子法的分布式优化 |
5.3.1 有协调者下理想通讯网络 |
5.3.2 无协调者下理想通讯网络 |
5.3.3 无协调者下有损通讯网络 |
5.4 案例分析 |
5.4.1 系统数据 |
5.4.2 不同分布特性假设对系统运行成本的影响 |
5.4.3 理想通讯网络下的分布式优化 |
5.4.4 有损通讯网络下的分布式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变换器功率分配策略研究现状 |
1.2.4 直流微电网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冲击性负载特性下的光伏直流微电网结构及建模 |
2.1 引言 |
2.2 直流微电网结构及组成 |
2.2.1 直流微电网母线结构 |
2.2.2 光伏直流微电网组成 |
2.3 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模与控制 |
2.3.1 光伏阵列建模 |
2.3.2 光伏发电控制策略 |
2.4 储能单元建模与控制 |
2.4.1 蓄电池模型及仿真 |
2.4.2 储能单元控制策略 |
2.5 负载类型及控制策略 |
2.5.1 他励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及仿真 |
2.5.2 直流电机控制策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阻抗模型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各单元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1 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结构 |
3.2.2 Boost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3 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2.4 Buck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
3.3 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1 Boost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2 双向DC/DC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3.3 Buck变换器阻抗特性分析 |
3.4 离网型光伏流微电网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4.1 阻抗比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
3.4.2 小信号稳定性判据 |
3.4.3 光伏直流微电网阻抗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势函数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大信号稳定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混合势函数理论 |
4.3 光伏直流微电网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分析 |
4.3.1 直流微电网混合势函数构建 |
4.3.2 大信号稳定性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SOC均衡的光伏直流微电网功率分配及母线稳压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统下垂控制 |
5.2.1 下垂控制原理 |
5.2.2 传统下垂控制的局限性 |
5.3 基于SOC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
5.4 仿真分析 |
5.4.1 储能单元SOC及功率分配仿真分析 |
5.4.2 母线电压仿真分析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模糊-PI双模控制器的光伏直流微电网母线稳压控制 |
6.1 引言 |
6.2 光伏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及传统的稳压控制策略 |
6.2.1 光伏直流微电网拓扑结构 |
6.2.2 光伏直流微电网电路结构图 |
6.2.3 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 |
6.3 模糊-PI双模控制器 |
6.3.1 模糊控制器 |
6.3.2 模糊-PI双模控制器工作原理 |
6.3.3 模式选择器 |
6.4 仿真及实验结果 |
6.4.1 仿真分析 |
6.4.2 实验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建筑生态位的构成与特征属性 |
2.1 建筑生态系统与建筑生态因子 |
2.2 建筑生命体的特征与组织结构 |
2.3 建筑生态位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
2.4 建筑生态位的演变与范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方法 |
3.1 建筑生态位的机理与测评要素 |
3.2 建筑生态位的测评与分析应用 |
3.3 建筑生态位在建筑项目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
4.1 建筑生态位的能量流影响分析 |
4.2 建筑生态位的能值足迹影响与计算 |
4.3 建筑能值生态足迹影响评价模型 |
4.4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影响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评价 |
5.1 建筑生态位的多维度因子 |
5.2 建筑生态位的评价指标构建 |
5.3 建筑生态位的宽度评价模型 |
5.4 建筑生态位的重叠评价模型 |
5.5 建筑生态位的适宜度评价模型 |
5.6 基于生态位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 |
5.7 本章小结 |
6 案例研究 |
6.1 评价建筑概述与数据获取 |
6.2 建筑的环境影响性评价 |
6.3 建筑的生态位宽度评价 |
6.4 建筑的生态位重叠评价 |
6.5 建筑的生态位适宜度评价 |
6.6 建筑生态位综合评价与环境改善策略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附录2 建筑L1-L6的生态位资源矩阵 |
附录3 建筑L1-L6的Ⅲ级评价指标加权评分值 |
(6)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纸页干燥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1.3.2 生活用纸的干燥研究现状 |
1.3.3 干燥部节能优化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1 生活用纸纸机基本结构与建模思路 |
2.1.1 生活用纸纸机结构 |
2.1.2 建模思路 |
2.2 通风系统模块 |
2.2.1 离心风机的通风量 |
2.2.2 通风系统的迭代计算 |
2.2.3 通风系统的余热回收 |
2.3 纸幅干燥模块 |
2.3.1 纸幅温度与含水量分布 |
2.3.2 接触传热系数 |
2.3.3 烘缸表面温度 |
2.3.4 对流传热系数 |
2.3.5 对流传质系数 |
2.4 能耗模块 |
2.4.1 烘缸能耗 |
2.4.2 气罩加热器能耗 |
2.4.3 风机电耗 |
2.5 物料的性质 |
2.5.1 湿空气性质 |
2.5.2 水和水蒸气性质 |
2.5.3 纸页的吸湿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模型验证 |
3.1 人工测量数据 |
3.1.1 纸机固定参数 |
3.1.2 人工拟合数据 |
3.2 运行数据的处理 |
3.2.1 数据预处理 |
3.2.2 模型的实现 |
3.2.3 待定参数的确定 |
3.3 模型验证 |
3.3.1 热风湿度验证 |
3.3.2 热风温度验证 |
3.3.3 干燥速率验证 |
3.3.4 蒸汽流量验证 |
3.3.5 风机电耗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的能量系统优化 |
4.1 参数优化 |
4.1.1 操作参数的筛选 |
4.1.2 能源成本分析 |
4.1.3 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
4.1.4 参数优化原则 |
4.2 参数优化系统的设计 |
4.2.1 优化策略 |
4.2.2 系统的实现 |
4.2.3 系统的界面设计与功能 |
4.2.4 参数优化案例 |
4.3 流程优化 |
4.3.1 当前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
4.3.2 流程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一、结论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色冷链物流及冷链物流系统相关理论 |
2.1 绿色物流相关理论 |
2.1.1 绿色物流的概念 |
2.1.2 绿色物流的特征 |
2.2 冷链物流基本理论 |
2.2.1 冷链物流相关概念 |
2.2.2 冷链物流特点 |
2.3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
2.3.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 |
2.3.2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发展模式 |
2.4 系统构建方法 |
2.4.1 理论构建方法 |
2.4.2 评价构建方法 |
2.4.3 仿真构建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分析 |
3.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的组成 |
3.2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绿色冷链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
3.2.2 绿色冷链仓储中存在的问题 |
3.2.3 绿色冷链包装存在的问题 |
3.2.4 绿色冷链流通加工存在的问题 |
3.3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绿色冷链运输系统因素分析 |
3.3.2 绿色冷链仓储系统因素分析 |
3.3.3 绿色冷链包装系统因素分析 |
3.3.4 绿色冷链流通加工系统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仿真与构建 |
4.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目的与原则 |
4.1.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目的 |
4.1.2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原则 |
4.2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分析方法选择 |
4.2.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分析方法的选取 |
4.2.2 系统动力学方法介绍 |
4.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模型 |
4.3.1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边界与假设 |
4.3.2 绿色冷链运输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3 绿色冷链仓储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4 绿色冷链包装系统动力学模型 |
4.3.5 绿色冷链流通加工系统动力学模型 |
4.4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保障措施 |
5.1 推行新能源车辆 |
5.2 建立冷链包装回收体系 |
5.3 增加流通加工设备作业能力 |
5.4 提高冷库容积利用率 |
5.5 推行包装减量化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各子系统DYNAMO语言方程式 |
附录B:绿色冷链物流各子系统模型检验 |
作者简介 |
(8)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
1.2 篇章结构组成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
2.1 经济社会背景 |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
2.8 本章小结 |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
3.5 本章小结 |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
5.6 本章小结 |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
6.3.2 FCEM基本步骤 |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1 主要结论 |
7.1.2 主要创新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高校科技创新文献综述 |
2.1.1 科技创新概念与内涵 |
2.1.2 科技创新理论与评价方法 |
2.1.3 高校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
2.1.4 高校科技创新管理制度与风险研究 |
2.2 博弈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1 博弈论概述 |
2.2.2 演化博弈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 风险管理 |
2.3.1 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2 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过程分析 |
3.1 高校创新体系概述 |
3.1.1 国家创新体系 |
3.1.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
3.2 高校科技创新过程分析 |
3.2.1 科研资源配置环节过程分析 |
3.2.2 项目实施和完成环节过程分析 |
3.2.3 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过程分析 |
3.3 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资源配置环节的错配与信息隐藏风险成因与对策 |
4.1 科技资源配置环节的寻租问题 |
4.1.1 科研资源配置环节寻租问题的模型构建 |
4.1.2 科研资源配置环节寻租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1.3 科技资源配置寻租模型分析的结论和治理策略 |
4.2 科研资源配置中的合谋风险研究 |
4.2.1 改革前后中央财政科研计划立项的流程分析 |
4.2.2 中央财政科研计划立项评审过程的合谋风险 |
4.2.3 单轮次评审过程的立项合谋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4 两轮次项目评审过程的合谋模型构建与分析 |
4.2.5 两种评审程序的立项合谋博弈对比与结论 |
4.3 科研资源配置环节的逆向选择分析 |
4.3.1 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 |
4.3.2 项目经费分配和收益机制的模型构建 |
4.3.3 项目经费分配和收益机制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4 项目经费分配和收益机制模型分析的结论和对策 |
4.4 松散组织模式下立项过程的风险信息隐藏问题 |
4.4.1 项目负责人为核心的立项风险模型假设 |
4.4.2 项目经费分配和收益机制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4.4.3 项目立项风险信息隐藏模型分析结论与治理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科技项目实施及验收中的质量与安全风险分析与对策 |
5.1 科技项目实施环节的合作机制与道德风险分析 |
5.1.1 科技项目实施的团队合作与道德风险模型构建 |
5.1.2 科技项目实施环节道德风险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5.1.3 科技项目实施环节道德风险模型的结论和对策 |
5.2 科技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的寻租分析 |
5.2.1 科技项目结题验收环节的寻租问题模型构建 |
5.2.2 科技项目结题验收环节寻租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5.2.3 科技项目结题验收环节寻租模型分析的结论 |
5.3 科技项目安全风险的防控管理体系 |
5.4 本章小节 |
6 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校企合作风险分析与机制优化 |
6.1 成果转化合作的逆向选择风险 |
6.1.1 成果转化合作选择机制的模型构建 |
6.1.2 成果转化合作选择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6.1.3 成果转化合作选择模型的结论与治理策略 |
6.2 成果转化环节的道德风险 |
6.2.1 成果转化环节道德风险模型构建 |
6.2.2 成果转化环节道德风险模型的演化博弈分析 |
6.2.3 成果转化环节道德风险模型的结论与对策 |
6.3 本章小结 |
7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创新活动风险评价方法 |
7.1 创新过程的风险因素 |
7.1.1 科技项目实施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2 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
7.2 科技创新实施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7.2.1 科技项目风险评价指标 |
7.2.2 成果转化风险评价指标 |
7.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风险评价一般过程 |
7.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风险评价系统实现——以项目评价为例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轮斗工艺应用研究发展及现状 |
1.2.1 国外轮斗工艺发展概况 |
1.2.2 中国轮斗工艺发展概况 |
1.3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动态及分析 |
1.3.1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成果综述 |
1.3.2 国外轮斗工艺系统代表性研究成果 |
1.3.3 轮斗工艺系统研究尚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中国露天煤矿资源条件及轮斗工艺应用内外部条件研究 |
2.1 中国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简要评价 |
2.1.1 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开发现状 |
2.1.2 中国主要大型露天煤矿资源赋存条件评价 |
2.2 轮斗工艺系统原理及适用性分析 |
2.2.1 轮斗工艺系统工作原理 |
2.2.2 轮斗工艺系统特点 |
2.2.3 轮斗工艺设备主要制造 |
2.2.4 轮斗工艺适用条件 |
2.2.5 轮斗工艺适用性分析 |
2.3 轮斗工艺选型 |
2.3.1 轮斗工艺选型影响因素分析 |
2.3.2 轮斗挖掘机的选型方法 |
2.3.3 轮斗挖掘机选型案例 |
2.4 中国主要应用轮斗国艺的露天煤矿内外部条件分析研究 |
2.4.1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概述 |
2.4.2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气候条件分析 |
2.4.3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挖掘物料特点分析 |
2.4.4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作业参数分析 |
2.4.5 中国露天煤矿轮斗工艺应用经济效益分析 |
2.4.6 轮斗工艺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故障树分析理论的轮斗工艺可靠性分析 |
3.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建立 |
3.1.1 轮斗工艺系统逻辑框图 |
3.1.2 故障树分析理论 |
3.1.3 故障树构建 |
3.1.4 轮斗工艺故障树 |
3.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运算及简化 |
3.2.1 故障树运算法则 |
3.2.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简化 |
3.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 |
3.3.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性分析目标 |
3.3.2 最小割集与最小路集的概念及作用 |
3.3.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最小割集和最小路集的求解 |
3.4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定量分析 |
3.4.1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基本事件故障率 |
3.4.2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顶事件发生概率计算 |
3.4.3 轮斗工艺系统故障树基本事件重要度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轮斗工艺作业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
4.1 轮斗工艺系统在富水表土工作面问题研究 |
4.1.1 工程问题分析 |
4.1.2 工艺优化流程 |
4.1.3 流程优化分析 |
4.1.4 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4.2 轮斗工艺系统与其他工艺联合作业推进度同步问题研究 |
4.2.1 工程问题分析 |
4.2.2 工艺优化流程 |
4.2.3 流程优化分析 |
4.3 轮斗工艺与单斗-卡车工艺联合作业问题研究 |
4.3.1 工程问题分析 |
4.3.2 工艺优化流程 |
4.3.3 流程优化分析 |
4.3.4 轮斗倒堆工艺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5 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可行性研究 |
5.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概述 |
5.2 黑岱沟露天煤矿二采区表土资源评价 |
5.2.1 表土层赋存概况 |
5.2.2 表土层沿西东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
5.2.3 表土层沿南北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
5.2.4 表土层沿垂直方向赋存特征分析 |
5.2.5 复杂地形资源条件综合评价 |
5.3 轮斗工艺系统布置技术方案优化研究与设计 |
5.3.1 轮斗系统年生产能力核定及可靠性评价 |
5.3.2 轮斗工艺系统剥离方案优化研究 |
5.3.3 轮斗工艺系统数量优化研究 |
5.3.4 轮斗工艺系统布置方案设计 |
5.3.5 轮斗系统布置方案总结 |
5.4 同比条件下单斗-卡车工艺方案研究与设计 |
5.4.1 单斗-卡车工艺方案研究及优化 |
5.4.2 单斗-卡车工艺系统布置方案设计 |
5.5 轮斗工艺系统经济性论证 |
5.5.1 轮斗工艺系统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基础数据分析 |
5.5.2 单斗-卡车工艺系统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基础数据分析 |
5.5.3 轮斗工艺系统与单斗-卡车工艺系统经济效益对比 |
5.6 复杂地形条件下轮斗工艺系统运行不利因素定性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及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L3能源管理子系统在一钢ERP上的应用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计及概率分布信息的电力系统鲁棒调度理论与算法研究[D]. 李鹏. 山东大学, 2020
- [2]基于协整理论的铁路运输系统规模测算及协调性研究[D]. 钱名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无协调者情景下的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同控制与优化[D]. 钱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离网型光伏直流微电网稳定性分析及母线稳压控制策略研究[D]. 张玉. 广西大学, 2019(06)
- [5]建筑生态位与评价方法研究[D]. 彭文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生活用纸纸机干燥部能量系统的建模与优化研究[D]. 张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绿色冷链物流系统构建研究[D]. 胡娟. 中国民航大学, 2019(02)
- [8]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9]高校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与对策研究[D]. 侯晓辉.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露天煤矿轮斗工艺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D]. 张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