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通双模服务世界首创 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李壮[1](2020)在《BJXM公司创新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掌握核心科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点受到广泛重视。尤其对于制造智能手机的高科技企业而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功能的诉求加大,使产品的更新速度需要更上一个台阶。BJXM公司是以智能手机产品发家的互联网服务和零售企业,目前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产品已覆盖智能硬件、生活消费用品、教育、游戏、社交网络、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汽车交通、金融等领域,于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6月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BJXM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以优质的产品和创新的经营策略迅速获得市场份额,但在BJXM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威胁与考验。本文希望通过对BJXM公司创新战略的选择、实施和保障措施进行研究,最终对我国的企业创新战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以BJXM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用EFE矩阵对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做出评价,之后从企业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同时用IFE矩阵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做出评价。本文根据创新战略理论,将BJXM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优势和劣势中的关键因素通过QSPM量化矩阵对四种基本创新战略(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得出BJXM公司应采取的渐进性创新战略。
王庚煜[2](2020)在《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网络信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重大改变,司法机关在信息化浪潮中逐步走上了接纳、融合、创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改革之路;电子送达作为司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具有送达效率高、送达成本低、送达无接触以及绿色环保等优势便利,是世界诸多国家新时代司法创新发展的共同选择。在中国的司法制度框架下,送达制度是司法机关与案件当事人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程序设计,对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和实体权利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电子送达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和送达方式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审判体系与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的直接表现,对提升审判支持能力、促进诉讼服务智能化、破解缓解“送达难”等具有重要意义。电子送达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司法实践,虽然直至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电子送达才正式成为一项被基本法律所认可的制度,但是此时的电子送达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拥有超过10年的发展历程和众多创新发展成果。这些实践探索为电子送达的全国性制度构建与统一性实践推广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样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背景下,观察电子送达的发展样态,探究电子送达给人民法院送达活动带来的影响,研究现阶段电子送达面临的问题,对之后的电子送达制度完善与实践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收集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整理实践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首先对电子送达产生的条件背景、具备的优势便利以及发展的必要性进行了梳理和论证;以美国、德国和韩国为重要样本,介绍了电子送达在世界代表性国家中的立法与司法实践。其次,文章着重梳理介绍了电子送达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现状,论证了电子送达与传统送达在制度体系上的衔接和司法实践中的转换,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细致总结了电子送达发展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难题。最后,基于电子送达发展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需求,在综合考量电子送送达发展价值导向并参考国外相关实践做法的基础上,论文阐释了电子送达发展应当坚持的原则,对新阶段电子送达的发展提出了制度与实践层面的优化构想。
王向阳[3](2020)在《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不同名称和外观的APP在移动互联网设备中已经被我们广泛接触和使用,APP标识一般由图形图像、文字、数字、颜色几部分构成,用户根据APP标识的这一显着性特征,能够在琳琅满目的APP应用程序中一眼找到自己想要下载安装或准备使用的程序软件。因此APP标识发挥着同商标一样的指示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功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商业标识。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我国允许未注册的商标存在并使用,但是在发生商标侵权纠纷时,法律优先保护的是在先注册的商标和未注册的有一定影响力的驰名商标。现实中很多APP标识并没有进行商标注册,但是这并不能否认APP标识本身具有的商标属性。在APP标识的使用过程中,APP标识的开发商、APP应用商店管理者都有可能侵犯到商标权人或者未注册的驰名商标权利人的某些权益,在实践中也发生了非常多的APP标识商标侵权纠纷的案件。因此,分析和研究APP标识导致商标侵权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挖掘出产生冲突的根源,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在研究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时,我们可以从依据《商标法》判定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入手,分析APP标识有无商标性使用,辨析APP标识所指示的商品或服务的种类与被侵权的商标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判断是否对社会公众造成一定的混淆及其可能性。APP开发商和APP应用商店管理者作为APP标识商标侵权的主体,主要表现在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两种侵权模式,在研究侵权情形时也要充分考虑在先使用和避风港原则等特殊抗辩事由的存在。为了规制和防范APP标识使用中的侵权发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大对APP标识的保护力度,发挥商标检索平台的作用,成立APP标识保护组织;加强APP开发商和APP商店管理者的信息披露义务;重视《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加强APP产业监管,做到部门职责具体化、监管程序规范化。
杜斌[4](2017)在《创新资源约束型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放经济环境下,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金融危机的余波使世界经济增速分化、结构转型、复苏放缓、格局重新洗牌。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新一轮科技变革酝酿迸发之际,先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创新型国家日益面临后发赶超型新兴市场国家的挑战。作为后发不均质的转轨发展大国,随着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等传统优势的弱化,中国经济己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了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处在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方式转型、空间拓展的调整换挡期。这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新形势促使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和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重大制度安排,为释放市场活力,激发创新潜能,培育发展新动力指明了方向。后进区域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短板”,是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薄弱一环。后进区域的落后固然有先天禀赋和后天政策因素,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化推进缓慢、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市场导向信号不明确,导致了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迟滞于经济发展需要而致使发展后劲不足。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创新型国家建设”及“一带一路”等多重战略叠加的历史关口,研究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提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潜能,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因此,本文立足后进区域技术创新赶超发展的重大现实需要,全面探讨健全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问题,为打造创新驱动、变道超速、赶超跨越的区域经济增长“升级版”探寻一条捷径。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动力学及数理统计等交叉学科知识,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相关文献、数据,在脉络梳理、理论整合、机理剖析、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借助Matlab、Eviews、VensimPLE等分析软件,深入探究了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理论根基、作用机理与实现机制,实证检验了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现状、模式与绩效,最终构建了健全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治理模式、路径选择与政策措施。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其一,创新资源的稀缺是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约束因素,但对后进区域来讲,创新资源的短缺却具有“双重性”。表现为静态绝对性短缺和动态的相对性短缺。创新资源短缺的双重加压倒逼后进区域重塑开放型市场投资环境,推进市场化进程,诱致制度创新变迁。其二,市场导向机制有别于市场机制,需要主动构建、动态调整、宏观监控。其理论包含了技术创新过程的市场理论、技术创新实现的市场结构理论、技术创新外溢的市场失灵理论和技术创新持续的市场机制设计理论;其实现机制包含动力机制、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对后进区域来讲,市场化水平低,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市场机制作用范围受限,市场结构不合理等深刻影响着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完善。其三,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环境是后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必备三要件,克服后进区域技术创新三要件不足的有效制度安排是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市场导向机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动态学习效应、价值实现效应、分担风险效应和激励与转移效应等对后进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显着的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亦从微观产品、中观产业及宏观总供求三个维度深挖和拓展后进区域内外市场,推进后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其四,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水平与能力、市场化水平与市场体系建设存在显着差异。从人均GDP、第三产业占比、GDP年增长率、技术创新水平及市场化程度的区际比较可以得出,甘肃、贵州、西藏、云南、山西、青海、宁夏、广西、新疆共9个省区属于典型的后进区域;从R&D投入来源、技术获取途径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的实证结果看,后进区域技术创新模式为企业主导、输入型、畸形的“自主创新”模式;从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计量关系模型结果看,市场导向对提升后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着的作用。最后,健全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需从“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路径选择与优化、政策措施与保障实施三个方面加以构建。其中,市场、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长效综合治理机制是以社会为平台,以市场导向为核心,发挥政府协调、扶持的功能性定位,实现融市场、政府、社会为一体的完善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路径选择与优化是充分利用区域内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从模仿创新、协同创新、逆向创新的阶梯分层推进实现后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保障措施是从推进市场化进程与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创新资源与完善区域创新系统、加强政策组合与制度协调三个方面进行整治,以实现“创新资源→市场配置→技术创新→产业提质增效→经济提速→市场扩大→创新资源聚集→技术创新→……”的持续良性循环。
陈璐颖[5](2015)在《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飞速发展,学界和业界对其关注度都不断攀升。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在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归纳、提炼的基础上,首先对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然后,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权威划分,将视听新媒体业务分为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音视频和公共视听载体七个类别,并对其分别展开详细分析。最后,在完成各类业务的分述之后,又回到整个视听新媒体行业的层面提出本文的结论。IPTV在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模式、用户服务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电视的全面突破,但是囿于技术、政策和用户观念上的壁垒,其发展过程仍然存在可优化之处;手机电视实现了视听节目承载终端的转变,具有便携性、互动性、私人化等传播特性,不过其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政策、内容和技术方面的困境,相关参与主体应当针对这些问题寻找对策;互联网电视行业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进程主要受到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不过相关政策仍需进一步优化以发扬互联网电视的开放性特征;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在我国采用自主研发的CMMB标准,从技术方面解决了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传输环境复杂等难题,搭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架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凭借其内容容量不受限制、用户参与性强、内容传播门槛低的媒介特性,聚集了最全面、最多样的视听节目内容,拥有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未来发展将继续在差异化定位、台网联动、版权保护等方向发力;移动互联网音视频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向移动终端发展的产物,其兼具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等多重优势,近两年内发展势头迅猛,未来还将在终端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中实现跨屏、跨终端运营;公共视听载体可以细分为车载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户外大屏幕电视三种,主要依靠广告盈利,其市场规模趋于饱和,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引入互动技术,增强内容建设,拓展盈利模式。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在篇末总结了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困境、内容困境、行业壁垒以及政策壁垒,并提出了本文的结论: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仍需通过产品、内容、政策的全面创新,顺应技术融合、媒体融合、产业融合的总体趋势,才能实现行业内所有市场参与主体互利共赢的局面。
马亮[6](2014)在《公有领域作品的市场研究 ——以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有领域(public domain)作品的范围广泛,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各种智慧成果如文章、图片、音乐、艺术作品、发明等,在超过版权保护期后都将进入到公有领域。当前对于拥有着作权等知识产权保护的作品的商业开发早已司空见惯并积累了大量的商业开发经验,可以说对市场图书等信息产品的开依然是信息产业开发的核心部分,但是已有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将目光投向了公有领域这个新的商业开发领域。公版图书资源作为公有领域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对其商业开发现状的研究是我们研究公有领域作品商业开发的最佳切入点。公版图书不仅包括我国的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传奇小说、医药民俗等古代典籍善本,也包括近代作家的传世名着以及国外大量优秀着作,可谓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公版图书是人类历史上优秀文化和知识的集合,并且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所有图书终究将进入公有领域成为公版图书资源。公版图书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资源,也是可供我们任意使用获利巨大的资源宝库。现阶段我国出版机构对于公有领域作品的商业开发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少出版发行单位都推出过公版类图书,形式也较为多样。但是不论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机构,在开发中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图书内容吸引力不足,市场发行成本高和产品加工程度低等方面,可以说现阶段我国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陷入了一个困境。不少出版机构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不具备对公版图书资源深加工的能力,即使看到了资源的开发潜力也无能为力。此外,公版图书资源的相关开发企业缺少合作意识和精品意识,这也使得资源难以得到较好的开发。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传统出版机构和数字出版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全面了解我国公版图书资源在开发中的具体情况,对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公版图书资源未来的商业开发利用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独特的创新点。第二部分将对公有领域和公版图书的内涵进行界定,包括公有领域及其作品的概念介绍,版权法对其边界范围的判定,阐述公有图书资源商业开发的意义。第三部分将对我国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现状进行系统介绍,包括我国出版业的发展进程,公版图书资源的储量、开发形式以及所蕴含的发展潜力。第四部分是对我国传统出版机构在公版图书资源开发的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对出版社在开发公版图书资源时所采取的模式进行系统介绍,阐述其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第五部分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陕西数字出版基地的公版图书项目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数字出版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组织机构进行介绍,系统全面的分析数字出版基地在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时所面临的困境。最后,文章将结合实际情况分别对传统出版机构和数字出版机构的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提出完善的建议和新思路。
毛晴杨[7](2013)在《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探索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手机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成熟,为取得手机产业突破性的进步,手机产业敏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间网络对产业敏捷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企业间网络能力反映了企业运用组织间关系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能力,企业间形成的网络被认为更能适应知识丰富的环境,为此亟需展开企业网络能力对手机产业敏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由于深圳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手机研发制造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拥有集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机集成和批发销售于一体的完整手机产业链,为此以深圳手机产业链为例,展开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探索性研究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企业网络、网络能力理论、供应链以及供应链敏捷性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和扎根分析,对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结构及其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运用扎根分析的方法,对案例资料进行开放性编码提炼相关范畴,归纳相应的主范畴,然后对主范畴及其它范畴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核心范畴,进而构建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模型。其次,对深圳手机产业链上节点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进行进一步研究,并通过文献加以验证,提出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的理论框架。最后,从案例资料中挖掘三家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产生影响的行为,进而探讨企业网络能力各维度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模型,首先对合作关系进行规划,然后与合作伙伴建立关系,之后对形成的合作关系进行管理;基于扎根分析的结果,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从网络活动的过程视角,可以划分为网络规划能力、网络构建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三个维度;网络规划能力对缩短研发时间、利用生产能力、获取营销渠道/消费者忠诚、核心能力互补和服务顾客五个维度有积极影响,网络构建能力对提高生产能力、获取营销渠道/消费者忠诚、核心能力互补三个维度有正向影响,网络管理能力对缩短研发时间、利用生产能力、获取营销渠道/消费者忠诚三个维度有积极影响。
李晶晶[8](2012)在《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自2008年电信体制改革重组,中国电信承接中国联通CDMA移动业务资产和用户以来,中国电信推出移动业务自主品牌“天翼”,并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截至2012年5月,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1.43亿,其中3G用户达到4800万,有线宽带用户达到8200万,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68亿。在网络建设方面,中国电信的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342个地市、2055个县(市)和6000多个发达乡镇,是中国大陆目前覆盖最广最好的3G网络。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辽宁省分公司成立于2002年10月,包括省分公司和14个地市分公司,是2002年电信拆分之后(南方21省中电信,北方10省中网通)中国电信在辽宁省成立的分支机构。随着2008年通信业重新分割,辽宁联通CDMA移动业务同时划转至辽宁电信承接经营。虽通过几年的探索经营,辽宁电信将CDMA移动业务从接手时不足80万用户发展到至今的300余万用户,但由于电信缺乏移动业务经营经验和南电信、北移动的潜在分配规则等因素,辽宁电信的移动业务市场拓展前景存在问题及困难,目前,中国电信CDMA业务仅占辽宁移动用户市场份额的10%。本论文通过辽宁电信内外部环境分析及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针对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在市场营销推广上的品牌策略、产品套餐设计、价格策略、营销体制、渠道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分析;深入阐述了辽宁电信在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与改进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此外,论文在营销策略的“营销模式选择”一节中提出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新的营销模式——“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即运用体验营销的方式提高移动增值业务的电话营销成功率,从而提升移动用户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及用户忠诚度。从目前通信业语音资费下调的政策看,运营商都将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重点转向增值产品的营销推广中,而作为增值业务的有效营销方式,“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模式必然是首选。论文也通过该电话营销模式的优劣势分析,制定出更好的实施策略,已达更优效果。
李薇薇[9](2012)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汽车工业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长期以来在“比较优势理论”和“技术借用理论”指引下“以市场换技术”的汽车产业政策使得中国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生产基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变成附庸,最终没能形成自主的核心专利、优势品牌和技术标准。尽管目前全球车市上传统动力汽车的霸主地位依旧牢不可破,但是面对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困局,汽车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业内共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虽然目前已有众多技术方案,但尚未达到完全定型的阶段,核心专利群还有待完善,该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体系还未成形。从现状来看,中国汽车企业之“弱”并不在制造,“弱”在知识产权,只有立足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路径创造”的效果。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完全有机会依靠自身技术能力完成主导设计,尽可能多地拥有相关产业领域中核心技术或“必要专利”,努力将其通过法定程序制定为同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的竞争战略。本文拟构建多层次、多维度、攻防兼备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揭示并激励其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专利与自主品牌的创新与扩散的“催化剂”的功能。首先阐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创新战略与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基础;再以改进的SWOT分析结论作为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选择模型的实践分析基础。笔者立足于前述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综合分析的结论,提出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是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双重困局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实之选。在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循环系统各阶段须体现“环保公益”的考量,因循新能源汽车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实施路径,分别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和绿色商标战略,此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鉴于新能源汽车专利现状,我国自主车企须将绿色环保内核作为其战略科学制定的基础和有效实施的动力,以激励高质量绿色专利产出为目标探讨绿色技术研发中模仿创新路径,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后发跨越目标,开放合作创新模式下应灵活运用绿色专利公开与共享策略,实现创新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效应。同时将环保因素作为合理抗辩事由以应对未来商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专利侵权纠纷和“标准”陷阱。加强绿色专利信息管理、绿色专利资产管理和绿色专利风险管理,实现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营能力提升的目标。绿色消费趋势下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依据,不是绿色专利而是绿色商标及其营销宣传。本文建议确定统一“绿色”标准,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设计绿色商标,树立绿色品牌意识。从立法、行政和司法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和环保声明进行严格审查与规制,杜绝“漂绿”营销行为,为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造真正的、可靠的绿色消费环境。本文最后通过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比亚迪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证分析,提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绿色”转型是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之选,构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预案。这对于充分挖掘我国自主车企研发的后发优势,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赖继年[10](2012)在《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1877年3月,清政府向英国派出了海军留学生,中国近代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民国时期,留英人数增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海军留英”及“庚款留英”是这一时期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制定了吸引留学生回国的政策,许多留英生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回国。建国初期,因为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始终与美国一致,所以中国没有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之间也没有教育交流活动。1954年6月,中英两国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56年,中国向英国派出了3名留学生,新中国的留英教育正式起步。“文革”爆发后,留英教育工作中止。1972年3月,中英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留英教育得以恢复。这一年年底,中国向英国派出了16名留学生。此后,中国每年向英国派出少量留学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1979年4月17日,31名留学生赴英学习,这标志着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工作正式启动。此后,留英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0年代初,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英国派遣留学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也应时而生。“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运行十年,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人才,而且也改善了中英关系。1986年,国家调整了留学政策,留英生的层次愈加高了,质量得到了保证。1990年代,国家继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并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这一时期,留英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英生越来越多,成为留英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赴英国学习相对应的是留英生回国。留英生回国后参与了社会建设,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留英生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学科建设方面,他们对传统的专业进行改造,并引进了新的专业,建立了新型实验室和研究所。在高校教学方面,他们编写了新教材,开设了新课程,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们不断地开拓进取,取得了优异的学术成绩。一些留英生还担任了中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他们在各自的学校进行了改革。留英生还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1980年代,中国的经济、教育、文化等正处在恢复发展阶段,科研条件较差,留英生开始了艰苦的科技创业。他们从组建实验室开始,将西方的先进知识引入中国,并发展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逐渐恢复并有所提高。1990年代后,中国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留英生的科技创业。留英生进一步引进新知识、新学科,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在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推出了“百人计划”,入选“百人计划”的留英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英生还在“863”计划、“973”计划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科技精英群体——留英院士群体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一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也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他们在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做出了贡献,推动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1980年代,一些留英生转变了观念,开始自主创业。1990年代,回国创业的留英生逐渐增多,他们从事的行业多种多样。进入21世纪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不断完善,自主创业的留英生也越来越多。在政府的引导下,留英生创办了许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留学生创业园。社会各界与政府部门对留英生的创业行为进行了评价。留英生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人际关系问题、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学术环境问题、创业园融资问题,创业园建设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留英生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二、联通双模服务世界首创 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通双模服务世界首创 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BJXM公司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论文框架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依据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JXM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 |
3.2.2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竞争能力分析 |
3.2.3 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分析 |
3.2.4 替代品替代能力分析 |
3.2.5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2.6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3 机会与威胁分析 |
3.3.1 BJXM公司的机会与威胁 |
3.3.2 EFE矩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JXM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BJXM公司的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4.1.1 BJXM公司发展历程 |
4.1.2 BJXM公司经营现状 |
4.1.3 BJXM公司组织结构和人员 |
4.2 BJXM公司资源与能力分析 |
4.2.1 公司资源分析 |
4.2.2 公司能力分析 |
4.3 优势与劣势分析 |
4.3.1 BJXM公司的优势与劣势 |
4.3.2 IFE矩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JXM公司创新战略确定 |
5.1 BJXM公司SWOT分析 |
5.2 BJXM公司QSPM矩阵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JXM公司创新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BJXM公司创新战略的实施 |
6.1.1 转变唯性价比至上思路,从重视性价比到重视“黑科技” |
6.1.2 加大投资与研发投入,解决“缺芯”问题 |
6.1.3 加速AIoT布局 |
6.1.4 抓住5G时代的风口 |
6.1.5 创新服务形式和渠道,提高用户体验 |
6.1.6 注重提升品牌价值,丰富企业文化 |
6.1.7 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
6.2 BJXM公司创新战略的保障措施 |
6.2.1 积极拓展国外市场 |
6.2.2 加强人才引入力度 |
6.2.3 开创智能手机之外的业务模块 |
6.2.4 创新用户体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电子诉讼研究 |
(二)电子送达研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子送达概述 |
一、电子送达的发展背景 |
(一)信息科技支撑 |
(二)制度与政策保障 |
二、发展电子送达的必要性 |
(一)诉案激增 |
(二)送达速率低 |
(三)送达成本高 |
(四)难以有效送达 |
三、电子送达的优势与便利 |
(一)速率高 |
(二)成本低 |
(三)无接触 |
(四)绿色环保 |
(五)提升送达成功率 |
(六)有效保障诉权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送达的域外实践 |
一、美国 |
(一)法律规定 |
(二)相关判例 |
二、德国 |
三、韩国 |
四、其他国家与地区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电子送达的实践 |
一、传统送达的制度建构 |
(一)传统送达方式 |
(二)送达方式的理论划分 |
二、电子送达的现行制度 |
(一)地方法院的早期探索 |
(二)最高人民法院制度设计 |
(三)国家基本法制度设计 |
三、电子送达方式 |
(一)电子邮件、传真 |
(二)手机短信 |
(三)电子送达平台与手机APP |
(四)微信公众号与小程序 |
四、电子送达应用实效 |
(一)速率分析 |
(二)成功率分析 |
(三)适用率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电子送达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一、电子送达的技术难题 |
(一)电子送达主体认证问题 |
(二)电子送达地址收集问题 |
(三)电子送达的安全性问题 |
(四)电子送达的便利性问题 |
二、电子送达的效力问题 |
(一)媒介选择问题 |
(二)到达标准问题 |
(三)文书效力问题 |
三、电子送达的权利保障 |
(一)方式选择问题 |
(二)群体差异问题 |
(三)隐私保护问题 |
(四)救济途径问题 |
四、电子送达的发展协调 |
(一)现阶段人科矛盾问题 |
(二)送达方式协调问题 |
(三)应用实效与差异问题 |
(四)全国统一平台建设问题 |
小结 |
第五章 电子送达的优化构想 |
一、明确发展原则 |
(一)经验需求原则 |
(二)法价值原则 |
二、完善制度构建 |
(一)统一制度规范体系 |
(二)协调电子送达方式顺位 |
(三)明确电子送达启动适用 |
(四)拓展电子送达适用范围 |
(五)统一电子送达到达标准 |
(六)衡平电子送达隐私保护 |
(七)建立电子送达安全机制 |
(八)创新电子送达救济途径 |
三、优化实施方法 |
(一)强化电子系统集约建设 |
(二)深化新兴媒介创新应用 |
(三)引入电子送达主体认证 |
(四)发展电子送达地址收集 |
(五)优化电子数据储存传递 |
(六)注重电子送达群体区分 |
(七)加强电子送达隐私保护 |
(八)完善电子送达专人聘组 |
(九)扩大电子送达实践宣传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中文论文 |
三、外文论文译本 |
四、外文论文 |
五、中文网络资料 |
六、外文网络资料 |
附录 |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前六条(重点部分及应用部分精译) |
美国案例检索来源 |
《韩国民事诉讼等利用电子文书的相关规则》相关法条 |
应用部分精译 |
致谢 |
(3)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概述 |
1.1 案例来源及问题的提出 |
1.1.1 案例来源 |
1.1.2 争议焦点 |
1.1.3 需要研究的问题 |
1.2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及其性质、法律属性 |
1.2.1 APP标识的组成形式 |
1.2.2 APP标识的性质及法律属性 |
第二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构成要件 |
2.1 商标性使用 |
2.1.1 商标性使用的法律概念 |
2.1.2 判定商标性使用的依据 |
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 |
2.2.1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判断的重要性 |
2.2.2 商品或服务的种类相同或相似性具体判断规则 |
2.3 APP标识与商标相同或相似性 |
2.4 混淆及其可能性 |
2.4.1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相关规定 |
2.4.2 混淆及其可能性的判断标准 |
2.5 主观责任考量 |
第三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主体及行为模式 |
3.1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主体 |
3.1.1 APP开发商 |
3.1.2 APP商店管理者 |
3.2 APP标识商标侵权的行为模式 |
3.2.1 APP开发商的直接侵权 |
3.2.2 APP商店管理者的间接侵权 |
第四章 APP标识商标侵权认定的适用限制 |
4.1 在先使用 |
4.1.1 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的相同或近似 |
4.1.2 APP标识先于商标申请人使用商标 |
4.1.3 商标申请日之前,APP标识已有一定影响 |
4.1.4 在先使用抗辩成立的法律后果 |
4.2 避风港规则 |
4.2.1 避风港规则的可适用性 |
4.2.2 避风港规则的适用更为严格 |
第五章 对APP标识商标侵权进行规制的建议 |
5.1 加大对APP标识的保护力度 |
5.1.1 发挥商标检索平台的作用 |
5.1.2 成立APP标识保护组织 |
5.2 加强APP开发商和APP商店管理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
5.3 重视《电子商务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补充作用 |
5.4 加强APP产业监管 |
5.4.1 监管现状 |
5.4.2 部门职责具体化 |
5.4.3 程序规范化 |
5.4.4 优化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创新资源约束型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框架(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与手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创新资源研究 |
2.1.1 创新资源起源、概念及特征 |
2.1.2 创新资源配置、整合与共享 |
2.1.3 区域创新资源相关研究 |
2.2 技术创新研究 |
2.2.1 技术创新概念、特征及分类 |
2.2.2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进程 |
2.2.3 技术创新相关实证研究 |
2.2.4 区域技术创新研究进展 |
2.3 市场导向研究 |
2.3.1 市场导向内涵与划分 |
2.3.2 市场导向理论、衡量与评价 |
2.3.3 区域市场导向相关问题研究 |
2.4 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关系研究 |
2.4.1 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理论与实证探讨 |
2.4.2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相关研究 |
2.4.3 国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模式对比研究 |
2.5 研究总体评述: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空间与趋势 |
第3章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理论研究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创新资源 |
3.1.2 资源约束型后进区域 |
3.1.3 技术创新 |
3.1.4 市场导向机制 |
3.2 资源理论:微观企业与宏观增长的视角 |
3.2.1 资源基础理论 |
3.2.2 从资源禀赋结构到资源诅咒假说 |
3.3 市场机制理论 |
3.3.1 市场由来与流派 |
3.3.2 市场构成与运行机制 |
3.3.3 技术创新的市场理论 |
3.3.4 技术创新的市场失灵与机制设计理论 |
3.4 区域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 |
3.4.1 基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定性视角 |
3.4.2 基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定量视角 |
3.4.3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同还是趋异 |
3.4.4 后进区域的发展理论:后发优势与赶超战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作用机理与实现机制 |
4.1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构成要件 |
4.1.1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主体 |
4.1.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客体 |
4.1.3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环境 |
4.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作用机理 |
4.2.1 市场对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导向机理 |
4.2.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对市场创新的影响机理 |
4.3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实现机制 |
4.3.1 动力机制 |
4.3.2 运行机制 |
4.3.3 约束机制 |
4.3.4 保障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的机制模型与实证检验 |
5.1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和市场的现状分析 |
5.1.1 后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
5.1.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 |
5.1.3 后进区域市场化程度 |
5.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模式判定与效率测度 |
5.2.1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模式判定 |
5.2.2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 |
5.3 后进区域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的关系模型 |
5.3.1 模型构建与说明 |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3.3 估计过程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健全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路径优化与政策措施 |
6.1 市场、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 |
6.2 以市场为导向,提升后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与优化 |
6.2.1 路径一: 基于市场交易的“技术差距-技术转移-模仿创新” |
6.2.2 路径二: 基于非市场扩散的“技术差距-技术外溢-模仿创新” |
6.2.3 路径三: 基于区域内外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 |
6.2.4 路径四: 基于域内特色产业的“适宜性”逆向创新 |
6.3 健全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 |
6.3.1 推进市场化进程,完善市场体系 |
6.3.2 培育创新资源,完善区域创新系统 |
6.3.3 加强政策组合和制度协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视听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
2.1 视听新媒体的界定 |
2.2 视听新媒体的特性 |
2.3 我国视听新媒体的主要业务种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 IPTV 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3.1 IPTV 的界定和主要业务 |
3.2 IPTV 对传统“电视”概念的突破 |
3.3 我国 IPTV 行业的运营现状 |
3.4 我国 IPTV 行业的发展瓶颈及策略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手机电视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4.1 手机电视的界定及其基本情况 |
4.2 我国手机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 |
4.3 我国手机电视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互联网电视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5.1 互联网电视的界定及传播特性 |
5.2 我国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历程及运营现状 |
5.3 我国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6.1 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
6.2 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及运营现状 |
6.3 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7.1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界定及基本情况 |
7.2 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运营概况 |
7.3 我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我国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8.1 移动互联网音视频的界定和基本情况 |
8.2 我国移动互联网音视频行业的发展现状 |
8.3 我国移动互联网音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我国公共视听载体的行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
9.1 公共视听载体节目服务的界定及基本情况 |
9.2 我国公共视听载体行业的发展现状 |
9.3 我国公共视听载体行业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
10.1 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0.2 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展望 |
本章小结 |
附录:我国视听新媒体业务分类简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公有领域作品的市场研究 ——以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西方对于公有领域的研究和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 |
1.2.2 我国对于公有领域的研究和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利用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有领域及公版图书的内涵分析 |
2.1 公有领域的概念 |
2.1.1 公有领域的产生 |
2.1.2 公有领域的存在意义 |
2.1.3 公有领域作品在信息时代的新特征 |
2.2 版权法对于公有领域的判定 |
2.3 公版图书的概念 |
2.4 我国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公版图书的商业开发现状 |
3.1 我国出版业发展状况 |
3.2 我国公版图书资源的现状 |
3.3 我国公版图书资源的开发形式 |
3.3.1 图书出版社对于公版图书资源的开发形式和商业利用 |
3.3.2 数字出版机构对公版图书资源的数字化和商业利用 |
3.3.3 民营书商对公版图书资源的选题策划和商业利用 |
3.4 我国公版图书资源的开发潜力 |
第4章 传统出版机构的公版类图书运营状况 |
4.1 出版社的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运营 |
4.1.1 出版社的公版类图书出版历程 |
4.1.2 出版社对公版类图书的开发流程 |
4.2 公版类图书开发的新模式 |
4.3 公版类图书在商业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
第5章 个案分析: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的共版图书项目 |
5.1 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的运营模式 |
5.1.1 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的结构和运营 |
5.1.2 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运营中的问题 |
5.2 陕西出版集团数字出版基地公版图书项目 |
5.2.1 共版图书资源的收录和制作过程 |
5.2.2 数字出版基地对共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利用 |
5.2.3 公版图书资源商业运营中存在的困难 |
第6章 对于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6.1 对传统出版机构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
6.1.1 改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经营意识 |
6.1.2 坚持深加工,走精品化路线 |
6.1.3 加强多渠道开发,建立合作意识 |
6.1.4 完善营销策划,找准核心读者群 |
6.2 对数字出版基地公版图书资源商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
6.2.1 实现企业组织机构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优势 |
6.2.2 网络营销平台的创建和完善 |
6.2.3 学习国外数字出版机构公版图书资源的开发模式与经验 |
6.2.4 培养技术人才,争取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对象 |
1.2.3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网络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企业网络相关研究 |
2.1.2 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界定 |
2.1.3 企业网络能力的要素构成 |
2.2 敏捷供应链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供应链内涵界定 |
2.2.2 敏捷供应链 |
2.3 研究评述 |
3 研究设计及案例背景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样本 |
3.1.3 数据收集 |
3.2 案例描述 |
3.2.1 经纬科技案例 |
3.2.2 中信太和案例 |
3.2.3 宇龙通信案例 |
4 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研究 |
4.1 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形成模型研究 |
4.1.1 开放性编码 |
4.1.2 主轴编码 |
4.1.3 选择性编码 |
4.2 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理论框架研究 |
4.2.1 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的内涵特征 |
4.2.2 深圳手机企业网络能力的构成维度 |
5 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影响研究 |
5.1 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衡量指标 |
5.2 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 |
5.2.1 网络规划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 |
5.2.2 网络构建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 |
5.2.3 网络管理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影响作用 |
5.3 结果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行业背景 |
1.2 公司简介及面临的问题 |
1.2.1 公司简介 |
1.2.2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
2 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经济及政策环境分析 |
2.1.2 技术环境分析 |
2.2 客户需求及消费者行为分析 |
2.2.1 辽宁省移动用户总规模预测 |
2.2.2 移动用户需求分析 |
2.2.3 消费者行为分析 |
2.3 竞争环境分析 |
2.3.1 辽宁移动优劣势分析 |
2.3.2 辽宁联通优劣势分析 |
3 内部环境及营销现状分析 |
3.1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3.1.1 组织结构及人员状况 |
3.1.2 成本效率分析 |
3.2 辽宁电信SWOT分析 |
3.2.1 辽宁电信优劣势分析 |
3.2.2 辽宁电信机会与威胁分析 |
3.3 辽宁电信移动业务营销现状分析 |
4 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定位 |
4.1 市场细分 |
4.1.1 市场细分变量 |
4.1.2 市场细分潜在发展机会 |
4.2 目标市场定位 |
5 市场营销策略优化与改进 |
5.1 品牌及产品策略 |
5.1.1 品牌策略 |
5.1.2 融合产品套餐设计 |
5.1.3 完善无线上网业务 |
5.2 价格策略 |
5.2.1 客户群划分 |
5.2.2 避免价格战 |
5.2.3 提升移动增值业务收入 |
5.3 渠道建设策略 |
5.3.1 销售及服务渠道建设 |
5.3.2 移动终端渠道拓展 |
5.4 营销策略 |
5.4.1 广告宣传 |
5.4.2 慎用“全员营销” |
5.4.3 电话营销模式应用 |
5.4.4 “体验跟进式”外呼营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4 研究对象、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我国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理论分析 |
2.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理论 |
2.2 新能源汽车的创新战略理论 |
2.3 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选择模型—以改进型SWOT分析为基础 |
3.1 SWOT分析法在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中的运用 |
3.2 新能源汽车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3.3 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3.4 依据改进型SWOT分析的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模型构建 |
3.5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战略 |
4.1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创造战略 |
4.2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运用战略 |
4.3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保护战略 |
4.4 新能源汽车绿色专利管理战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品牌创新的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战略 |
5.1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创造战略 |
5.2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运用战略 |
5.3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保护战略 |
5.4 新能源汽车绿色商标管理战略 |
5.5 本章小结 |
6 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预案——以比亚迪为例 |
6.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的SWOT分析 |
6.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战略选择 |
6.3 比亚迪构建新能源汽车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的对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和主持的科研项目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概念辨析与界定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晚清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海军留英教育 |
二、 其他留英教育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留英教育 |
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留英教育 |
第三节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留英教育 |
一、 建国初期留英生回国 |
二、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留英生群体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的留英教育 |
第一节 留英教育工作的启动 |
一、 邓小平的指示及新时期留学工作的启动 |
二、 首批留英生的派遣 |
第二节 留学政策的演变 |
一、 中国公派留学政策的演变及中英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的演变 |
二、 英国的外国留学生政策及吸引留学生的措施 |
第三节 留英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一、 留英教育的演变 |
二、 留英学生统计 |
三、 留英生的学习与生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执行——兼述典型的留英生群体 |
第一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背景 |
二、 包玉刚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启动 |
第二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实施 |
一、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留英生的选派 |
二、 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三、 留英生的留学生涯 |
第三节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影响 |
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正是这些人才提高了中国的科研水平,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留学教育模式(为以后留英教育提供了经验,加强了华人华侨的联系,发展了中英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留英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 |
第一节 高等院校留英生群体分析 |
一、 高等院校留英生回国原因分析 |
二、 高等院校留英生情况介绍及其专业分析 |
三、 高等院校留英生的群体特征 |
第二节 留英生群体与高校发展 |
一、 留英生与学科建设 |
二、 留英生与高校教学 |
三、 留英生与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留英生与大学管理 |
一、 留英回国的大学领导 |
二、 留英校长与高校改革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留英生与中国科技 |
第一节 留英生群体的科技创业 |
一、 1980 年代的科技创业 |
二、 1990 年代以后的科技创业 |
第二节 留英生的重要科技角色 |
一、 留英生与“863”计划 |
二、 留英生与“973”计划 |
三、 留英生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
第三节 两院院士中的留英生 |
一、 具有留英背景的院士群体统计 |
二、 留英院士的科技贡献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留英生与人文社会科学 |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留英生 |
一、 留英生学科统计分析——以学科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中心 |
二、 部份优秀留英生分析 |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留英生的成就 |
一、 经济学与法学 |
二、 历史学与社会学 |
三、 哲学、文学及其它学科 |
四、 留英生与当代艺术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八章 留英生创业 |
第一节 留英生的创业轨迹 |
一、 留英生的早期创业 |
二、 留英生创业的新时期 |
第二节 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一、 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二、 中关村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三、 其它留学生创业园中的留英生 |
第三节 三个典型的留英创业者 |
一、 张欣:优秀的留英创业人员 |
二、 沈锟:回国卖鸡的留英双硕士 |
三、 隋涛:一般的留英创业者 |
第四节 留英生创业的评价 |
一、 社会评价 |
二、 政府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九章 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一节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人际关系问题及其对策 |
二、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
三、 高校与科研机构留英生面临的学术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
第二节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一、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
二、 自主创业留英生面临的创业园建设问题及其对策 |
第三节 留英生面临的其它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
一、 留英生子女就学问题及其对策 |
二、 留英生待业问题及其对策 |
第四节 小结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四、联通双模服务世界首创 已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BJXM公司创新战略研究[D]. 李壮.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研究[D]. 王庚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3]APP标识商标侵权问题研究[D]. 王向阳. 兰州大学, 2020(01)
- [4]创新资源约束型后进区域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研究[D]. 杜斌.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我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发展研究[D]. 陈璐颖. 北京印刷学院, 2015(03)
- [6]公有领域作品的市场研究 ——以公版图书资源的商业开发为例[D]. 马亮.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7]企业网络能力对深圳手机产业敏捷性的探索性研究[D]. 毛晴杨.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9)
- [8]辽宁电信移动通信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李晶晶.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9]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 李薇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10]留英生与当代中国 ——以回国人员为中心[D]. 赖继年. 南开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