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政区划 建立整合经济圈(论文文献综述)
公丕宏[1](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杨亮洁[2](2017)在《企业联系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动世界经济向网络化、扁平化格局演进,形成复杂多样的城市网络。企业区位选择是推动城市空间重构的核心力量。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加速,推动了企业空间组织的变化与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地方走向全球,并将更多的城市纳入到世界城市网络之中。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是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来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议题。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动者载体”,而城市是各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在“流动空间”中,人类的各种重要活动通过“行动者载体”以各种要素流的形式在“空间载体”中完成,将大大小小的城市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城市网络。企业区位空间格局与城市空间格局之间、企业联系网络与城市网络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企业空间格局演变从微观层面表征着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空间的重构。那么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什么?怎样构建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概念模型及其数理分析模型?基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分支机构(全行业和分行业)联系网络的西部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因此,本论文立足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研究企业联系对比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尝试融合社会网络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世界城市网络理论以及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以taylor的连锁网络模型和Alderson的总部-分支机构模型为基本模型,构建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耦合的数理分析模型,从产业维度探讨区域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城市尺度上的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本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首先,以嵌入性理论、流空间理论和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为理论基石,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和图论方法为基本方法,根据Taylor连锁网络模型和Alderson的总部-分支机构模型,尝试构建了连锁-隶属网络的数理分析模型。其次,对基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全行业、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网络的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全面对比分析;采用了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重孙公司…多层次的分析方法,结果更精确。再次,从西部地区、西部城市群和城市内部(成都)三个嵌套的空间尺度,用多时相数据(2005、2010、2015)进行城市网络时空特征系列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对上述研究内容开展深入探索。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和数量分析模型的构建。第三至六章为实证部分,主要进行了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分支机构在中国西部的分布格局及演变研究;从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市内部三个尺度对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为结论和展望部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分支企业在中国西部城市的分布格局呈现差异性、趋同性两大基本特征。西部城市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少,空间集聚明显,区位选择上更倾向(特)大城市,核心边缘结构强化;中国500强企业数量多,分布相对分散和均衡。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区位选择趋同,企业空间分布均呈大分散小集聚的格局,即以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城市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形成明显的集聚中心,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群尺度上,成渝、关中、兰西、滇中和北部湾五大城市群以成渝城市群为核心,形成菱形空间结构;企业密度分布以呼和浩特-银川-兰州-成都-昆明一线为界,分为东部高密度区和西部低密度区。第二,基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联系网络的西部城市网络差异性、趋同性明显。基于世界500强的城市网络的发育程度低,密度小和集聚明显,对称性低,等级化强,均衡性差,邻近扩散效应较弱,但各省会大城市间联系强于其他城市间联系,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由星形结构向类鸟巢状结构演进;基于中国500强的城市网络联系紧密、网络发育程度高和区域一体化程度高,网络密度高,对称性高,均衡性高,等级化和邻近扩散效应明显,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由类鸟巢状向鸟巢状结构演进。同时,以成渝为核心,呼银兰成昆线以东区域形成明显的扩散区,跨行政地域联系特征明显。与此相对应,两者企业联系的城市网络中,成都、重庆、西安三大核心城市在城市网络中始终处于强核心,核心-边缘结构明显。根据点出度和点入度,节点城市可分为四类:高点出度-高点入度的综合全能型城市、低点出度-高点入度的黑洞型城市、低点出度-低点入度的世外桃源型城市、高点出度-低点入度的太阳型。第三,基于制造业网络的城市网络趋同性强。制造业与全行业城市网络中节点城市的中心度的“趋同性”非常高,基于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制造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结构趋同性较大,强者恒强的极化现象显着。基于中国500强制造业联系的城市网络发育程度比世界500强的高,城市网络联系紧密,结构复杂,均衡程度较高。第四,基于中国500强生产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发育程度远高于基于世界500强生产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基于世界500强生产服务业网络的西部城市网络的中心度极低,网络密度极低,处于网络初建期,其结构形态是简单的放射状或放射状与星形状的组合,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基于中国500强产生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与全行业城市网络格局“趋同性”极高,发育相对成熟,层级性显着,各省会大城市间联系强于其他城市间联系,呈现大城市流出、小城市流入的非对称性,重庆、成都、西安、南宁、昆明五城市始终处于强核心地位,网络结构由类鸟巢结构向鸟巢结构演变;二者都呈现点出度高的城市点入度也高,存在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第五,基于世界500强生活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发育程度远低于基于中国500强生活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基于世界500强生活服务业网络的西部城市网络发育程度极低;基于中国500强生活服务业联系网络的城市网络联系增强,等级效应明显,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对称性增加,呈现大城市流出、小城市流入的非对称性,各省会大城市间联系强于其他城市间联系,省内、城市群内邻近扩散效应明显,网络结构由放射状向星状再向类鸟巢状演进。第六,西部城市群城市网络差异性显着。基于世界500强企业联系的中国西部的9个城市群网络空间维度的拓扑结构差异大,发育程度差异大,但在时间维度上的网络拓扑结构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基于中国500强企业网络的西部9个城市群的拓扑结构的差异较小,在时间维度上其差异也在缩小。基于世界500强企业网络的9个城市群内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育不完善,联系矩阵呈现稀疏矩阵特征,网络对称性低,层级性明显,集聚特征明显;基于中国500强企业网络的城市群城市网络拓扑结构发育较好,网络联系矩阵由稀疏矩阵向完全矩阵演变,对称性较高,网络联系分散效应明显。基于世界500强企业联系的西部城市群网络中,只有成渝城市群的内部网络联系较紧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双核心的一体化网络特征,其余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较弱且相对较为松散,即大多呈现以省会为核心的离心式联系,整体城市群网络发育程度低;基于中国500强企业网络的西部城市群内部网络联系紧密程度增加,成渝、兰西、关中城市群城市网络存在明显的集聚核心。城市群的网络拓扑结构关系生成有两个关键的过程:一是城市间不同等级的企业分支机构的异地分离所形成的直接联系动力;二是发育较好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高等级的分支机构的空间集聚。第七,成都城市网络呈多核心结构,权力和威望空间极化不明显。基于世界500强企业联系网络的城市内部网络联系较弱,网络密度很小,结构稳定性差,对称性低,层级性不突出,自溶性较大,区域一体化程度较低,属于低水平上的分散均衡状态,逐渐向复杂多中心网络结构演变。相对应,基于中国500强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联系紧密,对称性较好,发育程度高,拓扑结构趋于完善和相对均衡;企业联系活动呈现较好的对称双向流动,呈现多核心网络结构,武侯、金牛、青羊始终处于网络核心地位。
牛宗斌[3](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全面转型的重要阶段,以高时空可达性和高密度人口、经济为基础的生产要素集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分工细化所形成的新型地域综合体日渐成熟并逐步发展壮大。其中,一定区域范围内主次分明、分工明确、空间联系紧密、协同发展的众多城市所构成的城市群日益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关中-天水城市群、兰白西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近年也渐渐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本研究通过定量分析手段对以上4个城市群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首先,对4个城市群的空间范围作出界定;然后,定量测度了西北4个省(自治区)各市(县)的经济势力场强;其次,对城市群内部、外部空间相互引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每个城市群2003-2012年间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位移轨迹进行刻画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各市(县)的经济势力场强可以判断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来确定每个城市群的范围边界具有合理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市(县)经济势力场强明显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不合理的空间格局。(2)4个城市群109个市(县)对外经济联系总量以西安市为最大,紧随其后的分别是关中-天水、兰白西和天山北坡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较大的市(县)主要集中在关中-天水城市群。(3)市(县)层面,关中-天水城市群对群内经济联系强度占绝对优势;兰白西城市群对群内经济联系强度总体上强于关中-天水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对群内经济联系强度低于关中-天水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对群内经济联系强度优势较明显。(4)关中-天水、兰白西、酒嘉玉和天山北坡4个城市群各自的中心城市在群中的中心地位明显不同,它们对群内其他市(县)的空间引力强度也相差甚远,对城市群整体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西安市,乌鲁木齐市,兰州市,酒泉市。(5)城市群内部引力中,关中-天水城市群表现为多中心高强度向外辐射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其空间结构非常合理;兰白西城市群呈现出以双中心低强度向外发散的空间格局,其空间结构较为合理;而酒嘉玉城市群内部引力微弱,空间结构极不合理;天山北坡城市群为明显的单中心低强度向周边发散的空间格局,空间结构不尽合理。(6)2003-2012年,城市群间空间引力强度持续较快的增强;在相同年份中,关中-天水和兰白西之间空间引力强度最大,然后从大到小依次为:天山北坡分别和关中-天水、兰白西,酒嘉玉分别和关中-天水、兰白西、天山北坡。(7)分市(县)城市群间空间相互引力中:关中-天水和兰白西之间引力较强;酒嘉玉和关中-天水、兰白西之间引力均很弱;天山北坡和关中-天水、兰白西之间都表现为两个城市群核心城市之间的引力;天山北坡和酒嘉玉之间的引力极其微弱。(8)关中-天水城市群重心呈现出“离心式”位移;兰白西城市群重心呈现出“向心式”位移;酒嘉玉城市群重心表现出向省级区域中心的偏移;而天山北坡城市群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位移轨迹波动较大,总体上两个重心呈反向位移趋势。
马红[4](2014)在《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及模式选择》文中认为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求取消经济发展的各种地域限制,地区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并不是要求共同发展,而在区域内让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地区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形成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自在2000年国家西部大开发计划中被提出,以其明显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随着天北经济带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天北经济带的范围也不断扩大。2011年,天北经济带按照各自的地域优势与特点被划分为了六个经济区,这为天北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拉开了序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国内外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发展模式;其次,对天北经济带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天北经济带需要一体化发展的结论;接着,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对天北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探索出适应天北经济带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终本文得出的结论是: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天山北坡经济带需要根据国内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模式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形成独特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天北经济带的一体化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联动效应,为推动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不可小觑的强大动力。
汪存华[5](2013)在《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都对分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亚当·斯密认为分工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分工促进技术发展,分工缩减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的效率,增进社会财富的积累。马克思认为,地域分工是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按地域空间进行的一种分工形式,分工与合作相互依存、相互给对方以保障与促进,并通过分工与合作提高效率、增进效益。杨格认为分工引起报酬递增,舒尔茨(Schultz)、霍撒克(Houthakker)、贝克尔(Becker)、杨小凯、黄有光、厉以宁等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进行扩展和深化,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国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有47个民族,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达1307万人,占新疆自治区总人口的59.90%(2010年,第六次普查),是中国社会民族问题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新疆被天山自然地分割为南疆和北疆,而且南北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研究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防止新疆南北差距过大,对于实现和谐新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研究,本文期望达到四个目标:第一,通过对新疆产业分工发展的历程研究,揭示新疆产业发展的变动轨迹;第二,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角度,探索导致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的原因;第三,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产业经济不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第四,提出保持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新疆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运用加权变异系数对新疆地区产业差距进行测算,从不同产业角度对新疆总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揭示了地区产业差异是新疆南疆和北疆差距问题的关键所在。然后揭示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禀赋、政策、区位及社会因素等四大角度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分析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的理论框架,并运用1978~2010年新疆15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还依据新疆60年间88个县级数据分析了新疆南疆和北疆发展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还利用偏离份额法、区位商对新疆南疆和北疆地区进行了重新分工与合理布局研究,最后借鉴适当的产业政策措施,促进新疆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和创新:第一,从行政区划方面将新疆划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不同但有联系的行政区对新疆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第二,从四大维度揭示影响新疆南疆和北疆区域差异的深刻原因,明确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的关键在于产业分工。第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新疆产业分工变迁及其影响;第四,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新疆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进行验证,得出南疆和北疆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建议,为新疆实现新的跨越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研究认为:新疆产业分工是南北疆区域协调问题的关键所在,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已经对新疆产生特殊影响;新疆资源禀赋、政策因素、区位特征和社会因素的差别是导致新疆南北疆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新疆产业分工和合理布局,促进南北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付文娟[6](2013)在《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关系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国防安全、对外开放、民族团结以及生态安全的关键,而城镇群落则是带动西北地区新时期发展的引擎,是整个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在带动西北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断裂点理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预测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西北地区城镇群落进行研究,为未来西北地区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在介绍研究基础、梳理城镇群落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两种形式(城镇群与经济区城镇群落)的形成背景与发展特征,评判了西北地区主要城镇群的发展规模,比较分析了主要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综合发展水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进程与特点,同时分析了影响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为例进行研究,在分析其水资源承载力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方案。
李江[7](2012)在《新疆乌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经济一体化分为产业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区域化。前者主要发生在产业内部,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等形式来实现;而后者主要发生在政府层面,地方政府通过契约协议来整合区域内部经济,以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的竞争力。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域相连、人文相同,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全疆最具实力与发展活力的地区。本文以乌昌地区作为分析研究的特定对象,在充分研究乌昌地区的一般属性之后,系统梳理乌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孔维巍[8](2012)在《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人类的城市化进程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大多数人口也将生活在城市里。因此,未来城市如何发展将关系到人类以后的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客观的分析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的现状,深刻的探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城镇化道路,不仅可以提高该区域的竞争力,同时也适应了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模式,对该区域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城镇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域范围内由相互联系、距离较近、交通发达的各个城镇所构成的整体,各城镇结合自身特点,发掘自身优势资源,以发展自身实力,相互扶持,相互依存为目的的某种特定的方式。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体系不够完善,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新型城市化的内涵出发,以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的城镇规模、城镇空间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这几个方面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天山北坡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与机遇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规模呈1:1:3:8的非“金字塔”模式,城镇规模不合理;第一产业发展不足,第二产业比重较大达到近60%,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各城镇之间协作性低、大城镇的带动能力弱;城镇间行政区划复杂等问题。研究发现,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逐步成熟,城市化水平较高到2010年达到70%,高出全疆平均水平近25个百分点等,同时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政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天山北坡城镇带在发展前期走乌鲁木齐都市圈“强核心、两条发展轴、四个副中心、八个集镇群”优先发展城市化道路。随着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乌鲁木齐都市圈模式出现了一些弊端。现阶段,天山北坡经济带应选择外部组团及内部联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达到该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为保障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正常运营,本文提出了推进机制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提升区域产业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科研机构对社会的服务能力等建议。希望能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达到质与量共同发展及新疆的城镇化全面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李龙姣[9](2011)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心,社会未来的经济发展寄托在城市群联动发展中。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是城市群成为区域内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重心。2000年,新疆提出率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以此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目前天山北坡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核心经济发展区域,更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带。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乌昌经济区为核心,以城镇组群和区域中心城市为支撑,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以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主要从城市群概况和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方面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客观基础条件进行分析。城市群具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基础设施的整体性、区域资源禀赋的联动性、产业分布的差异性等优越的现实基础,可以为城市群经济的联动发展提供支撑。其次,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该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总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将城市群划为三个经济圈,然后分别对城市群人口地理概况、经济发展能力、经济发展动力以及区域联动性方面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分析得出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存在整体实力不强、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辐射力小、产业结构不合理、教育科技水平差距大等问题。然后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构想与发展思路。从对国内外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得出对该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具体启示;以使该城市群成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为联动发展总体构想;以成为经济建设的增长极、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实现全方位的空间整合为目标;以基础设施的整合、空间体系建设、产业联动发展、科技教育的互补和合作等方面阐述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具体思路。最后,提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从联动建设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全面进行城市体系建设、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的城市群产业联动、加强政府职能来提出该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分析得出,第一,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该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分成三类,按照经济发展以强带弱形成经济联动发展的三个经济圈,即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城市的第一经济圈、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城市的第二经济圈和以克拉玛依市为中心城市的第三经济圈,在圈内联动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群的整体联动来解决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小等问题。第二,通过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各县市的经济发展能力和经济发展动力的分析得出,各县市经济发展相差悬殊,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第一经济圈经济发展较快,而第二和第三经济圈发展结构单一,发展相对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发展。第三,通过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得出,乌鲁木齐市与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其他各县市的经济联系量普遍高于与疆内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量,说明该城市群区域联动性非常紧密,可以发挥有效的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模式。
张杰[10](2011)在《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城镇是一国或地区富足与文明的象征,是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镇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学者们一致认为城镇化是由经济系统演进所引致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空间集聚与分化过程,它的发生机理与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并最终取决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结构。实践表明,城镇化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经济、人口、政治、文化、科技、环境和社会等因素,没有任何一种要素能够独立驱动城镇化的发展,但推动和塑造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变化。现阶段,新疆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西北边疆安全的隐患。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会议都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城镇化发展理论、边疆安全理论、绿洲经济理论,从内源动力机制、外向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和政府动力机制四个方面,对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对新疆城镇化现状进行概述。回顾新疆城镇化的发展历程,阐述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在考察新疆城镇化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新疆特色城镇化具有保障西北边疆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其次,对新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简述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阐释新疆城镇化的内源动力支撑机制、外向动力拉动机制、市场动力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动力调控机制。再次,对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绩效评价。构建城镇化动力机制绩效评价的计量分析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将内源动力、外向动力、市场动力和政府动力各子指标合成四种动力的综合指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进行回归检验,并对新疆各地州市及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进行评价。第四,探讨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缺陷。分别分析内源动力机制、外向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和政府动力机制的缺陷,探讨动力机制系统运行中的协调性及存在缺陷的深层原因。第五,分析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对新疆的启示。回顾美国、巴西等国外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历程,分析东部地区温州、苏南和珠三角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借鉴西部民族地区宁夏、云南德宏州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探讨其对新疆的启示。最后,对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重构与完善。针对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存在的缺陷,结合新疆地理特征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东疆经济区、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及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重构,提出保障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措施。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从新疆整体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新疆城镇化发展滞后,发展速度缓慢,规模结构不合理,布局依托绿洲分布,地区差异大,城镇经济水平低;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利益分化,不同区域城镇化水平与民族人口比重呈负相关,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变化缓慢。第二,由面板数据混合模型回归结果来看,目前在推动新疆城镇化发展的四种动力中,政府动力最大,其次是内源动力,再次是市场动力,最后是外向动力;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北疆和东疆城镇化基础较好,南疆城镇化基础较差;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城镇化动力差别较大,其中北疆地区城镇化动力较大,东疆地区次之,南疆三地州最小。第三,从动力机制的绩效来看,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绩效由高到低依次是市场动力机制、政府动力机制、内源动力机制和外向动力机制;北疆和东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绩效较高,南疆绩效较低。第四,新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开发,内源动力对城镇化支撑作用不强;新疆利用外资水平低、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外向动力对城镇化拉动作用弱;新疆劳动力市场化配置易产生边疆安全隐患,市场动力在城镇化进程中资源配置效率低;新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宏观调控能力弱。第五,根据新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和人文社会条件,天山北坡经济带适宜构建以市场动力主导的动力机制、东疆经济区适宜构建以内源动力主导的动力机制、北疆西北部经济区适宜构建以外向动力主导的动力机制、南疆东北部经济区适宜构建内源动力与市场动力并重的动力机制、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和兵团适宜构建政府动力主导的城镇化动力机制。
二、调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政区划 建立整合经济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政区划 建立整合经济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经典区位理论 |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新经济地理学 |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体框架 |
第二节 几何分析 |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
一、乡村演化散点 |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
四、区域演化域面 |
五、海洋演化立体 |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
一、经济空间势 |
二、经济空间熵 |
三、经济空间流 |
四、经济空间集 |
五、经济空间域 |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一、可能创新之域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企业联系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于企业联系的全球城市网络化发展不断强化 |
1.1.2 基于企业联系的中国城市网络化发展趋势 |
1.1.3 基于企业联系的中国西部城市的网络化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企业网络 |
1.3.2 城市网络 |
1.4 研究进展 |
1.4.1 节点等级结构—城市要素规模等级研究 |
1.4.2 节点经济联系—基于属性数据的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方法的网络化 |
1.4.3 节点联系结构—城市设施与要素流联系研究 |
1.4.4 节点网络结构—城市网络研究范式 |
1.4.5 研究评述 |
1.5 研究思路、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区界定及数据来源 |
1.6.1 研究区界定 |
1.6.2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假设和数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
2.1 理论基础 |
2.1.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网络的根本动力 |
2.1.2 流动空间理论—城市网络的理论基石 |
2.1.3“嵌入性”理论—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的纽带 |
2.1.4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城市网络关系的定性描述 |
2.1.5 社会网络分析(SNA)—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的定量表征 |
2.1.6 图论—城市网络的模型化与可视化呈现 |
2.1.7 世界城市网络理论—城市网络的模型实现 |
2.1.8 连锁-隶属城市网络理论模型构建 |
2.2 科学问题与研究假设 |
2.2.1 科学问题 |
2.2.2 研究假设 |
2.3 数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
2.3.1 城市联系网络模型—连锁-隶属网络模型 |
2.3.2 城市网络节点城市分析模型 |
2.3.3 城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西部城市的企业分布时空格局 |
3.1 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总体分布格局 |
3.1.1 世界500强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
3.1.2 中国500强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 |
3.1.3 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总体分布特征比较 |
3.2 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1 全行业的空间格局 |
3.2.2 分行业地域结构分析 |
3.3 中国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空间相关分析 |
3.3.1 全局自相关整体特征分析 |
3.3.2 局部自相关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
4.1 全行业中国西部城市网络分析 |
4.1.1 城市网络联系时空特征分析 |
4.1.2 城市网络节点中心性分析 |
4.1.3 西部城市网络拓扑结构分析 |
4.2 分行业西部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4.2.1 基于制造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4.2.2 基于生产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4.2.3 基于生活服务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4.3 西部城市网络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影响因素的选取与理论假设 |
4.3.2 全行业城市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分行业城市网络影响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西部城市群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
5.1 西部城市群界定 |
5.2 城市群网络拓扑结构研究 |
5.2.1 网络拓扑结构的各项特征 |
5.2.2 城市群空间网络的类型特征分析 |
5.3 城市群空间网络的联系特征分析 |
5.3.1 成渝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2 关中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3 北部湾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4 天山北坡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5 兰西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6 呼包鄂榆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7 黔中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8 滇中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3.9 宁夏沿黄城市群网络联系结构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成都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
6.1 成都市企业时空格局分析 |
6.1.1 成都市企业的总体分布格局 |
6.1.2 成都市企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 成都市城市网络结构分析 |
6.2.1 城市网络联系特征 |
6.2.2 城市网络节点中心性特征 |
6.2.3 成都城市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城市群研究起始与发展阶段(1915-1957) |
2.1.2 城市群研究的丰富与深化阶段(1957- )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理论探索 |
2.2.2 实证分析 |
2.3 述评与展望 |
2.3.1 述评 |
2.3.2 展望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4 各个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及基本情况 |
4.1 关中-天水城市群 |
4.2 兰白西城市群 |
4.3 酒嘉玉城市群 |
4.4 天山北坡城市群 |
5 城市群经济势力场强 |
5.1 经济势力场强模型的构建 |
5.2 区域内市(县)经济势力场强计算与表达 |
5.2.1 经济势力场强计算 |
5.2.2 克里格插值法和Surfer8.0 对场强的三维表达 |
5.3 经济势力场强分析 |
6 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 |
6.1 引力模型的构建 |
6.2 城市对外经济联系 |
6.2.1 城市对外经济联系总量 |
6.2.2 城市对外经济联系强度 |
6.3 城市群内部空间引力 |
6.3.1 中心城市和一般市(县)的空间引力强度 |
6.3.2 主要城市的空间引力方向 |
6.4 城市群之间空间引力 |
6.4.1 城市群之间空间引力强度 |
6.4.2 城市群之间空间引力方向 |
7 城市群重心位移轨迹 |
7.1 重心模型的构建 |
7.2 关中-天水城市群 |
7.3 兰白西城市群重心位移轨迹 |
7.4 酒嘉玉城市群重心位移轨迹 |
7.5 天山北坡城市群重心位移轨迹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4)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及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 |
1.2.3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1.2.4 本人对综述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经济分工协作理论 |
2.1.1 要素禀赋理论 |
2.1.2 比较成本理论 |
2.1.3 技术差距理论 |
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1 平衡发展理论 |
2.2.2 非平衡发展理论 |
2.3 经济一体化理论 |
2.4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界定 |
3 国内外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3.1 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3.1.1 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 |
3.1.2 南方“共同市场”发展模式 |
3.1.3 欧盟“广泛领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
3.1.4 启示 |
3.2 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启示 |
3.2.1 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
3.2.2 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
3.2.3 启示 |
4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现状 |
4.1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历史沿革 |
4.2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优势 |
4.2.1 自然资源丰富 |
4.2.2 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大 |
4.2.3 便利的交通优势 |
4.2.4 区域国际合作优势 |
4.3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劣势 |
4.3.1 对资源依赖性过重 |
4.3.2 产业结构落后 |
4.3.3 行政区划制约严重 |
4.3.4 经济带城市间相距太远 |
4.4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成因分析 |
5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实证分析 |
5.1.1 方法介绍 |
5.1.2 分析过程 |
5.1.3 分析结论 |
5.2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实证分析 |
5.2.1 模型构建 |
5.2.2 研究对象 |
5.2.3 数据计算与处理 |
5.2.4 方法介绍 |
5.2.5 分析过程 |
5.2.6 结论分析 |
6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及发展建议 |
6.1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选择 |
6.1.1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发展模式 |
6.1.2 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6.1.3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经济模式 |
6.1.4 优先发展与共同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6.1.5 优惠政策与公平竞争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6.2 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建议 |
6.2.1 设立专门的区域开发与管理机构 |
6.2.2 创造良好的一体化发展环境 |
6.2.3 大力发展天北经济带特色支柱产业 |
6.2.4 重点发展经济区的第三产业,优化产业格局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5)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产业分工的相关研究 |
1.2.2 区域产业分工及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
1.2.3 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
1.2.4 国外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5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研究 |
1.2.6 新疆及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 |
1.2.7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 |
2.1.1 产业分工 |
2.1.2 区域协调发展 |
2.1.3 产业分工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 |
2.2 理论依据 |
2.2.1 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
2.2.2 产业区位理论 |
2.2.3 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论 |
2.2.4 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论 |
2.2.6 经济发展阶段论 |
第三章 新疆产业分工发展变迁历程 |
3.1 改革开放以前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
3.1.1 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逐渐过渡(1949-1958) |
3.1.2 二元经济进入稳定协调发展时期(1958-1966) |
3.1.3 工业经济大幅度波动,生产进入缓慢期(1966-1978) |
3.2 改革开放以后的新疆产业分工变迁 |
3.2.1 要素价格放开,竞争机制引入(1978-1992) |
3.2.2 市场开放,产业先行(1993-1999) |
3.2.3 结构调整,战略转型(2000-2010)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工发展现状及评价 |
4.1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分布现状及特征 |
4.1.1 南北疆区域的界定 |
4.1.2 南北疆区域产业现状 |
4.1.3 新疆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
4.2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差异性评判指标与方法 |
4.2.1 静态、动态指标 |
4.2.2 综合指标与单指标相结合的分析 |
4.2.3 变异指标比较 |
4.2.4 综合指数法 |
4.3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测度 |
4.3.1 新疆南北疆产业发展不平衡指数 |
4.3.2 农林牧渔业不平衡性测度 |
4.3.3 工业、建筑业不平衡性测度 |
4.3.4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不平衡性测度 |
4.4 新疆南北疆地区产业发展比较 |
4.4.1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与农业经济 |
4.4.2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
4.4.3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业等 |
4.4.4 产业结构 |
4.5 新疆南北疆地区收入差异的部门分解 |
4.5.1 指标与方法选取 |
4.5.2 地区间产业不平衡度的部门分解 |
第五章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与效应分析 |
5.1 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现状 |
5.1.1 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情况 |
5.1.2 地区就业情况 |
5.1.3 地区劳动生产率 |
5.1.4 产业劳动生产率 |
5.2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因素 |
5.2.1 资源禀赋因素分析及实证 |
5.2.2 政策因素分析与实证 |
5.2.3 区位因素分析与实证 |
5.2.4 社会因素分析与实证 |
5.2.5 小结 |
5.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效应分析 |
5.3.1 平衡-不平衡增长的测度-离散测度 |
5.3.2 数据进行简单的统计描述 |
5.3.3 效应分析 |
第六章 促进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疆产业分工与布局 |
6.1 新疆产业分工依据与原则 |
6.1.1 产业选择的依据 |
6.1.2 新疆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
6.2 对南北疆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竞争优势的判断与实证 |
6.2.1 南北疆区域发展水平判断 |
6.2.2 南北疆产业发展阶段判断 |
6.2.3 新疆南北疆区域产业优势实证分析 |
6.3 新疆南北疆第一产业构成与竞争力分析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一产业竞争力分析 |
6.3.3 南北疆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
6.3.4 南北疆第一产业分工的差异比较 |
6.4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
6.4.1 南北疆第二产业数据来源 |
6.4.2 新疆南北疆第二产业偏离-份额分析 |
6.4.3 南北疆工业内部分行业竞争优势评价 |
6.4.4 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偏离份额分析 |
6.4.5 南北疆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
6.4.6 南北疆地州第二产业区位熵 |
6.4.7 南北疆第二产业分工差异 |
6.4.8 南北疆工业产业布局 |
6.5 新疆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分析 |
6.5.1 第三产业数据来源 |
6.5.2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新疆南北疆地区第三产业竞争力分析 |
6.5.3 南北疆地州第三产业区位熵 |
6.5.4 南北疆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
6.5.5 南北疆第三产业分工与布局 |
6.6 促进南疆和北疆协调产业空间布局建议 |
6.6.1 重点发展天山南坡产业带 |
6.6.2 加强发展南疆三地州地 |
6.6.3 建立南疆塔里木博彩城 |
6.6.4 推进沿边高寒地区发展 |
6.6.5 继续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 |
6.6.6 创新对口支援新疆产业模式 |
第七章 推动新疆南北疆区域分工与协调发展的产业政策导向 |
7.1 国外产业政策 |
7.1.1 美国产业发展政策 |
7.1.2 日本产业发展政策 |
7.1.3 德国产业发展政策 |
7.2 国外产业政策三大模式 |
7.2.1 “市场主导型”的美国模式 |
7.2.2 “政府主导型”的日本模式 |
7.2.3 “跨国家型”的欧盟模式 |
7.3 国外产业协调发展对南北疆的启示 |
7.3.1 注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
7.3.2 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 |
7.4 促进新疆协调发展的产业对策 |
7.4.1 调整结构,政企协作,建立产业经济整体发展及区域合作机制 |
7.4.2 实施产业与资源对接 |
7.4.3 加速城镇化进程 |
7.4.4 整合南北疆产业发展的空间经济区域 |
7.4.5 完善支撑系统 |
第八章 新疆南北疆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保障措施 |
8.1 不拘一格引人才,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发展提供活力 |
8.1.1 建立南疆大学城,培训各种奇缺人才 |
8.1.2 通过“挂职锻炼”进行人才引进 |
8.1.3 设立大学创业园聘用人才 |
8.1.4 以创新手段营造创业环境留住人才 |
8.1.5 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培养人才 |
8.2 奖励基金支持 |
8.2.1 设立国家专项基金,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
8.2.2 建立企业转产基金,有效处理衰老废旧矿业 |
8.2.3 建立环保基金,加大环保治理 |
8.2.4 实行资源分享政策,中央地方共享资源 |
8.2.5 设立社保基金,为南疆和北疆区域的百姓谋求福利 |
8.3 优惠政策机制 |
8.3.1 制定偏向南疆的产业投资优惠政策 |
8.3.2 设立偏向南疆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
8.3.3 建立衰退产业援助机制 |
8.4 实施偏向南疆的交通设施改进 |
第九章 结论和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存在的局限 |
9.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新疆产业结构演进表(1978 年-2010 年) |
附表2 全国产业结构演进(1978 年-2010 年) |
附表3 全国与新疆三次产业结构对比表(1978 年-2010 年) |
附表4 新疆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0 年)(%) |
附表5 改革开放前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
附表6 改革开放 30 年新疆地区发展不平衡指数与人均地区产值增长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6)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区综合环境特征分析 |
1.2.1 自然环境特征 |
1.2.2 社会经济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论述 |
2.1.1 城镇群落的界定 |
2.1.2 城镇群落相关概念 |
2.1.3 西北地区城镇群落的分类形式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进展 |
2.3.1 国内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相关规划实践 |
2.3.3 西北城镇密集区的研究综述 |
2.3.4 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2.4 区域城镇群落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
2.4.1 区域发展传统理论 |
2.4.2 区域新发展理论 |
第3章 西北地区城镇群的形成发展 |
3.1 关中城镇群 |
3.1.1 形成背景分析 |
3.1.2 发展特征 |
3.2 兰西城镇群 |
3.2.1 形成背景分析 |
3.2.2 发展特征 |
3.3 银川城镇群 |
3.3.1 形成背景分析 |
3.3.2 发展特征 |
3.4 乌鲁木齐城镇群 |
3.4.1 发展背景分析 |
3.4.2 发展特征 |
3.5 西北地区城镇群发展比较分析 |
3.5.1 城镇群发展规模判断 |
3.5.2 城镇群发展比较 |
3.6 城镇群发展特点 |
第4章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
4.1 经济区城镇群落形成的背景 |
4.1.1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 |
4.1.2 产业转移日趋强盛 |
4.1.3 城镇化水平提升 |
4.1.4 跨省域城镇密集区的形成发展 |
4.1.5 能源地位上升 |
4.2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
4.2.1 关天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3 天山北坡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4 宁夏沿黄经济区城镇群落 |
4.2.5 陕甘宁革命老区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现状特征 |
4.3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系统构建 |
4.3.2 各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 |
4.3.3 结果分析 |
4.4 西北地区经济区城镇群落的特点 |
第5章 西北城镇群落发展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
5.1 城镇群落发展进程 |
5.1.1 城镇群落形成基础 |
5.1.2 城镇群落形成前奏 |
5.1.3 城镇群落的形成发展 |
5.2 发展特征总结 |
5.3 发展影响机制分析 |
5.3.1 资源环境条件 |
5.3.2 社会发展 |
5.3.3 经济发展 |
5.3.4 新技术支撑下的区域基础设施发展因素 |
5.3.5 规划与管理 |
5.3.6 城镇自身发展与联系 |
第6章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 |
6.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1.1 模型的建立 |
6.1.2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6.1.3 兰西格经济区城镇群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
6.2 城镇化发展条件评价 |
6.2.1 构建指标体系 |
6.2.2 主要城镇发展条件主成分分析评价 |
6.3 城镇化水平预测与目标确定 |
6.3.1 城镇化水平预测 |
6.3.2 目标的确立 |
6.4 兰西格城镇群落系统未来发展方案 |
6.4.1 城镇空间结构优化 |
6.4.2 职能结构定位与优化 |
6.4.3 等级规模结构划分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城市化国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化研究 |
1.2.2 国内城市化研究 |
1.3 新型城市化的内涵 |
1.3.1 对新型城市化的理解 |
1.3.2 新型城市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图 |
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现状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规模现状分析 |
2.3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
2.4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
2.5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结构分析 |
3 天山北坡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 |
3.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存在的问题 |
3.1.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规模不合理 |
3.1.2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
3.1.3 各城镇之间协作性低、带动能力弱 |
3.1.4 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构架有待进一步优化 |
3.1.5 行政区划限制 |
3.2 天山北坡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优势与机遇 |
3.2.1 区域的外部优势 |
3.2.2 区域发展的内部优势 |
3.2.3 政策优势 |
3.2.4 城镇规划的引导 |
4 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4.1 国内外城市化模式分析 |
4.1.1 国外典型的城市化模式 |
4.1.2 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分析 |
4.2 天山北坡经济带现阶段城镇化模式分析-都市圈发展模式 |
4.3 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外部组团、内部联动统筹协调发展模式 |
4.3.1 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内部发展结构 |
4.3.2 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城镇组团发展方向 |
4.3.3 外部分区内部联动模式最终目标—城镇的统筹协调发展 |
4.4 小结及讨论 |
5 天山北坡经济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议 |
5.1 推进机制创新,深化体制改革 |
5.2 提升区域产业升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
5.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发展 |
5.4 进一步提高科研机构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
5.5 打破户籍制度,完善区域一体化 |
6 基本结论及展望 |
6.1 基本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城市群的概念 |
2.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界定 |
2.3 城市群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增长极理论 |
2.3.2 中心地理论 |
2.3.3 点轴——网络开发理论 |
2.3.4 弗里德曼的城市群理论 |
2.4 区域联动与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4.1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4.2 区域联动与协调发展模式理论 |
第三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3.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总体概况 |
3.1.1 区位条件 |
3.1.2 自然资源禀赋 |
3.1.3 社会经济发展 |
3.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各城市的基本概况 |
3.3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3.3.1 国家战略背景 |
3.3.2 基础设施的整体性 |
3.3.3 区域资源禀赋的联动性 |
3.3.4 产业分布的差异性 |
第四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总体水平比较分析 |
4.1.1 城市群联动发展总体水平指标体系的确立 |
4.1.2 联动发展总体水平分析方法 |
4.1.3 城市群联动发展总体水平比较分析 |
4.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地理概况分析 |
4.3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发展能力分析 |
4.3.1 经济规模 |
4.3.2 经济增长速度 |
4.3.3 三次产业结构 |
4.3.4 经济效益的比较 |
4.4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经济发展动力分析 |
4.4.1 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4.4.2 科技创新能力 |
4.4.3 人力资源开发 |
4.5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区域联动性分析 |
第五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经济初具规模,但整体发展实力不强 |
5.2 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
5.3 中心城市辐射力小 |
5.4 产业结构不合理 |
5.5 教育与科技水平差距大 |
5.6 交通运输体系不够完善 |
第六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构想与发展思路 |
6.1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启示 |
6.1.1 国外城市群发展经验 |
6.1.2 国内城市群发展经验 |
6.1.3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经验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启示 |
6.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总体构想 |
6.3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目标 |
6.3.1 参与与其他城市群的合作,使之成为西部经济建设的增长极 |
6.3.2 参与西部地区良性竞争,使之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
6.3.3 促进城市间内外联动,实现全方位空间整合 |
6.4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思路 |
6.4.1 基础设施的整合 |
6.4.2 城市群的空间体系建设 |
6.4.3 产业的联动发展 |
6.4.4 科技教育方面的互补和合作 |
6.4.5 共同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
6.4.6 实现城市群可持续的联动发展 |
第七章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联动建设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 |
7.2 全面进行城市体系建设 |
7.2.1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打造联动发展的城市群 |
7.2.2 发展城市群内部三个经济圈,构建紧密联动群 |
7.2.3 整合外围,大力发展小城市 |
7.3 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形成城市群产业联动 |
7.3.1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产业联动发展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
7.3.2 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联动发展要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
7.3.3 在新型工业化带动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要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
7.4 加强政府职能,促进城市群联动发展 |
7.4.1 拓宽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
7.4.2 加强政府对城市群体系规划和监管职能 |
7.4.3 发挥政府对区域联动的调节作用 |
7.4.4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完善市场机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关于城镇化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
1.2.3 关于城镇化与生态安全的研究 |
1.2.4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边疆安全的研究 |
1.2.5 关于新疆城镇化的研究 |
1.2.6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城镇化动力机制 |
2.1.3 边疆安全 |
2.1.4 绿洲经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城镇化理论基础 |
2.2.2 城镇化发展规律 |
2.2.3 边疆安全理论 |
第三章 新疆城镇化发展概况 |
3.1 新疆城镇化的发展状况 |
3.1.1 新疆城镇化发展历程 |
3.1.2 新疆城镇化发展水平 |
3.2 新疆城镇化的发展特征 |
3.2.1 城镇布局依托绿洲分布 |
3.2.2 城镇化多种模式并存 |
3.2.3 城镇化区域差异大 |
3.2.4 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利益分化 |
3.3 新疆城镇化的特殊性与功能定位 |
3.3.1 新疆城镇化的特殊性 |
3.3.2 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功能定位 |
3.3.3 新疆特色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
4.1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演变 |
4.1.1 古代城镇的形成机理 |
4.1.2 近代城镇的发展机制 |
4.1.3 现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4.2 新疆城镇化内源动力机制 |
4.2.1 区位条件和优势资源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
4.2.2 人文社会文化对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
4.2.3 城镇建设资金支撑城镇化发展的基础 |
4.3 新疆城镇化外向动力机制 |
4.3.1 利用外资促进城镇化发展 |
4.3.2 对外贸易拉动城镇发展 |
4.3.3 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 |
4.4 新疆城镇化市场动力机制 |
4.4.1 要素市场发展加速城镇化 |
4.4.2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 |
4.5 新疆城镇化政府动力机制 |
4.5.1 政府直接投资促进城镇化发展 |
4.5.2 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城镇化建设 |
4.5.3 相关制度安排促进城镇化发展 |
4.6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系统 |
4.6.1 内源动力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4.6.2 外向动力对城镇化的拉动作用 |
4.6.3 市场动力在城镇化发展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
4.6.4 政府动力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
第五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5.1 计量模型和方法 |
5.1.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5.1.2 指标的选取及处理 |
5.1.3 计量方法 |
5.2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回归检验 |
5.2.1 回归检验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3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5.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绩效评价 |
5.3.2 动力系统对城镇化功能的支撑作用 |
第六章 新疆城镇化动力机制的缺陷及成因 |
6.1 四种动力机制的缺陷 |
6.1.1 内源动力机制的缺陷 |
6.1.2 外向动力机制的缺陷 |
6.1.3 市场动力机制的缺陷 |
6.1.4 政府动力机制的缺陷 |
6.2 动力机制系统运行中的协调性分析 |
6.2.1 内源与外向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6.2.2 市场与政府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6.2.3 四种动力机制的协调性分析 |
6.3 动力机制存在缺陷的成因分析 |
6.3.1 生态地理环境的制约 |
6.3.2 人文社会条件的制约 |
6.3.3 对外开放水平较低 |
6.3.4 市场发育不完善 |
6.3.5 行政体制改革缓慢 |
第七章 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经验及对新疆的启示 |
7.1 国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
7.1.1 美国城镇化动力机制 |
7.1.2 巴西城镇化动力机制 |
7.2 国内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经验 |
7.2.1 东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7.2.2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7.3 国内外城镇化动力机制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
7.3.1 推动城镇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发展 |
7.3.2 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优化是城镇化的内在推动力 |
7.3.3 外向型动力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7.3.4 政府推动是城镇化不可或缺的力量 |
7.3.5 市场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动力 |
第八章 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重构与完善 |
8.1 重构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原则 |
8.1.1 以人为本原则 |
8.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8.1.3 城乡一体化原则 |
8.1.4 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
8.1.5 维护边疆安全的原则 |
8.1.6 城镇适度规模原则 |
8.2 新疆各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构建 |
8.2.1 市场动力主导的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动力机制 |
8.2.2 内源动力主导的东疆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8.2.3 外向动力主导的北疆西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8.2.4 内源与市场并重的南疆东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8.2.5 政府动力主导的南疆西南部经济区城镇化动力机制 |
8.2.6 政府动力主导的兵团城镇化动力机制 |
8.3 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 |
8.3.1 做好城镇体系规划,协调区域城镇发展 |
8.3.2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
8.3.3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自我发展能力 |
8.3.4 实施行政体制改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8.3.5 构筑对外开放平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8.3.6 加强公民社会建设,促进民族文化融合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调整天山北坡经济带行政区划 建立整合经济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企业联系视角下的中国西部城市网络研究[D]. 杨亮洁. 兰州大学, 2017(12)
- [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研究[D]. 牛宗斌.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 [4]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一体化发展及模式选择[D]. 马红. 新疆大学, 2014(02)
- [5]新疆产业分工与南北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 汪存华. 石河子大学, 2013(03)
- [6]西北地区城镇群落发展研究[D]. 付文娟. 兰州大学, 2013(11)
- [7]新疆乌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研究[J]. 李江. 西部发展评论, 2012(00)
- [8]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D]. 孔维巍. 新疆师范大学, 2012(04)
- [9]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联动发展研究[D]. 李龙姣.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10]新疆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 张杰. 石河子大学, 2011(05)
标签:天山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新疆天山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