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新闻失实现象”与编辑的把关人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晨曦[1](2021)在《智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研究 ——以新闻聚合平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史晓云[2](2021)在《平台型移动媒体新闻直播把关流程再造研究》文中指出
张雯雯,赵迎红[3](2019)在《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公众参与及媒介失范——以“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移动互联网趋势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及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持续冲击着传统新闻传播流程,加速后真相时代的到来。依托公众的道德审判和舆论导向成为新闻事件反转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闻不再是单次传播,而是多次传播,几度循环,使"真相"被层层掩埋,公众沉浸在多种意见的交锋中,导致反转新闻屡屡产生。这不仅会让人质疑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大大损坏了媒体的公信力。文章主要以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为例,分析后真相时代的特征以及公众参与对事件走向的影响和媒体在此次事件中的失范行为。
陈宇迪[4](2019)在《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网络新闻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也产生着更大的影响。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网络新闻也因海量性、互动性等新特点与传统把关人理论产生冲突,进而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也给政府治理和我国新闻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挑战。重新审视和思考新时代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的建构,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业发展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当前,网络新闻把关还面临者许多严重的挑战。由于网络媒介的去中心化和极速化,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匿名性,网络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缺失,网络新闻“弱”把关现象突出,在某种意义上,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尚未有效建立,其主要表现为网络新闻把关主体的泛化以及把关责任的虚化,这也在总体上影响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规范性和导向性,影响了网络新闻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建构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规范网络新闻的发展刻不容缓。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的建构,不是无源之水和一厢情愿,它来自实践的呼唤,也可从传统新闻把关人理论中得到有益借鉴。今后一段时期,提升网络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要正视网络虚拟性与新闻真实性的矛盾,平衡媒体运营商业化与媒介社会责任的对立,协调网络主体多元化与新闻质量保障的冲突,在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中建构起新的网络新闻生态。在即将步入全媒体和智媒体的时刻,网络新闻把关人弱化和把关人制度的缺失,绝非新闻业界和社会生活之福。面对复杂的网络生态,网络新闻领域急需建构起科学、管用的把关人制度。建构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首先,要坚持传统主流媒体把关人制度的基本经验,秉承新闻的真实、客观原则,发挥新闻导向性功能。其次,要明确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的主体、内容、流程与方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受众要求。最后,要立足于网络传播实际,切实推进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的配套创新,完善新闻准入和发播审批制度,建立效果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陈嘉贤[5](2018)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新闻于社会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其对公共性的追求,而如何达成这种公共性则由新闻编辑力完成。新闻编辑力包含如何发现与确证事实以探明真相、如何达成社会共识、如何建构协调性社会行动的事实基础。移动互联时代,激活了个人生产与传播的欲望,公众利用移动互联设备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生产与分享了大量的个人信息,弱化了新闻的社会守望与协调功能;另外,新媒体平台过于强化商业性追求,弱化媒体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将用户需求当做生产与传播信息的唯一标准,新媒体编辑通过构建“个人日报”将用户困于基于自己兴趣爱好所建立的狭隘场域中,导致了“信息泛化”与“信息窄化”现象的出现。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给新闻公共性追求带来了巨大冲击。通过对新闻业的历史追问可以发现,新闻业并不是基于媒介的,它是基于社会公共性和理性交往的,因此无论媒介环境如何改变,新闻恪守公共性、追求公共善的内核是不变的,新闻的本质就是为人们做出准确判断供真相。移动互联时代对新闻生产与公共性担当的冲击迫切要求新闻编辑重构新闻编辑力。在应对信息泛化问题上,新闻编辑首先需将自己从新闻编制者的角色转变为向公众供信息、事实真相以及社会现象深度解读的服务者角色;其次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业务素养的升,使新闻客观性与公共性成为贯穿整个编辑活动的重要原则;最后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合理、高效的运用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在应对信息窄化问题上,新闻编辑需将对公共性的追求贯穿于编辑活动的一生,承担起告知公众真相与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移动互联时代的新闻编辑力是应对大规模业余化对公众造成认知偏差、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保障,新闻编辑力的建构变得十分必要。这要求新闻编辑自身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新闻公共性的追求,高新时期新技术的运用能力;高校在培养新闻编辑人才时,坚持与时俱进的观念,一方面坚守新闻公共性的伦理追求,同时尝试强化新媒介环境下技术与能力的建构,培养既有伦理底线坚守,同时又兼具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处理技能的全能型的新闻编辑人才。
张江[6](2017)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4G网络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移动终端设备价格的大幅跳水和IOS、An droid等操作系统不断更新换代,自2010年开始中国已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以咄咄逼人之势变革一切、链接一切,使一切成为可能。其主要原因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高度赋予人们媒介接近与使用权,不断满足人们维系情感与维持关系的需求,并催生出一系列的传播现象。为了更好地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社交化趋向与现象,文章不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概念、标志做出了阐释,还从新闻来源进行了详尽区分。笔者认为社交化新闻共有三种类型,即“传统”新闻,“马甲”新闻和朋友圈新闻,并接着对其传播内涵进行了归纳。新闻的社交化传播革新了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让原有的新闻生产者拓展为专业内容生产者(OGC)、职业内容生产者(PGC)和用户内容生产者(UGC)三者共存的局面。移动互联网对于新闻传播业而言,主要从生产来源、内容呈现、传播渠道及传播功能等方面凸显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消除技术障碍、压缩时空限制、分解社会权威、重构人际关系、聚合传播方式、扁平化社会结构、获得新闻赋权、构建公共领域等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新闻传播已经彰显出手段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等优势特征,人们却仍然不能“随时随地”地使用它。基于此,笔者结合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传统媒体及其管理规范,针对把关人变异、公信力较弱、版权意识欠缺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优化策略:重塑新生代“把关人”、重造社交化新闻内核及激励原创动力,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文美玉[7](2016)在《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伦理审视》文中研究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到自媒体时代,公民新闻是自媒体背景下新闻呈现的典型形态。从伦理学的视角对自媒体背景下我国公民新闻现象进行分析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伦理学是追求“善”的学科,从最初的意义上来说,是追求一种良好的秩序。基于此种理解,对当前我国公民新闻进行伦理的分析其实质也就是对此领域的秩序状态进行整体把握,对已然失序和可能失序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调试。本文按以下逻辑思路进行研究:首先,我们从新闻实践中新闻自由和新闻真实这两个核心概念入手,进行了新闻的伦理分析,构建了新闻的伦理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新闻自由是人的自由在表达权上的集中呈现,是根源于和服务于人的自由这一最终目标的,新闻自由既能给公共群体和个人带来福祉也能带来灾难,具有两重性。而新闻真实是基于新闻自由而建立的新闻伦理实践判断标准,是我们在具体分析新闻事件时所运用的分析工具。我们承认公民新闻是新闻的一种,从而也适用于此伦理分析框架的逻辑前提性。其次,根据前面构建的这一伦理分析框架,从新闻自由和新闻真实的角度对公民新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认为公民新闻自由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在整体意义上善的促进主要表现为自由精神的张扬和公共事务议程的推动,在个体意义上善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及言论自由权的满足。而新闻自由对个体最大的伤害则是隐私权的侵犯。从新闻真实的角度来分析公民新闻,我们重点探讨了公民新闻失实问题。公民新闻失实的伦理判断要具体分析,对于那种公民新闻故意失实的恶,我们要坚决抵制和谴责,不能获得伦理上的支持;对于那种因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和价值观多元造成的新闻失实我们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根据以上公民新闻的伦理分析,我们主张从坚持专业媒体与公民新闻的协调整合、提高公民的媒介伦理素养和强化保障新闻自由的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手构建良好的公民新闻伦理秩序。在诸多对策中我们认为提高公民的媒介伦理能力是关键点,借助波特模式提供的道德训练方法,我们相信公民媒介伦理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改善,有利于良好公民新闻伦理秩序的形成。
谢欣[8](2016)在《媒介素养视阈下的断言式新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80年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开播,世界范围内的新闻竞争更趋白热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为了抢夺新闻时效而放弃对内容准确性的验证,断言式新闻(Journalism of Assertion)由此诞生。仅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断言式新闻因为能满足大量受众对信息的原始欲求,并为新闻传播者带来更多利益,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确证式新闻(Journalism of Verification),成为主要的新闻模式。断言式新闻盛行带来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断言式新闻的内涵及外延进行了详细分析,既而提出断言式新闻的成因,认为不同媒体间竞争加剧,网络时代信息发布便捷性提高,受众(用户)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和新闻版面(节目时长)的增加等,都是断言式新闻产生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文章还认为,由于断言式新闻缺乏调查,未能质疑断言、要求证据和检验证据等特点,新闻媒体从具有"把关人"作用的信息聚合器,变成了简单的信息通道,断言式新闻生产一再挑战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理念,严重影响了受众的现实判断与行为方式,甚至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巨大损害。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角度着眼,详细分析了传受双方媒介素养的高低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就新闻从业者来说,较高的职业道德是他们拒绝断言式新闻的内在动力,准确的专业认知则从理念与能力两个方面促使他们杜绝采写断言式新闻,公众权益观则是抑制断言式新闻泛滥的有力武器。就受众(用户)方面,媒介素养的高低虽不能直接影响断言式新闻生产,却能影响断言式新闻的生存环境,从需求的角度抑制断言式新闻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信息消费的理性程度决定断言式新闻的生产动力,新闻要素的核查能力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辐射范围,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走向,"新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决定断言式新闻的发展空间。最后,本文从媒介素养的视阈提出了使断言式新闻向确证式新闻回归的两条途径:其一,从微观(新闻从业者个体)与宏观(新闻行业及社会)两个角度出发,着手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其二,从新闻的接收者与新兴的新闻生产和传播者的角色出发,提升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
石晶[9](2015)在《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嬗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播技术有了极大进步,媒体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新闻在传播方式等方面有所改变,新闻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新闻价值要素也呈现出新的特征。新闻价值更重视新颖性及纵深分析。接近性由地域上的接近更倾向于心理、兴趣、情感等的贴近。在新闻价值中的占比,趣味性、人情味等要素大大增加,因过分追求趣味性甚至出现过度娱乐化现象。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新闻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全球化。此外,对新闻实用性的需求增强。这些价值要素的变化对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新闻采编人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传播效果最大化,更好地实现采编人员的主体价值。本文将从理论结合实践的角度出发,重点结合实例具体分析新闻价值嬗变对采编工作的影响。在新闻策划方面,创新性思维是进行新闻策划的主要思维方式。采编人员应该提前介入,策划应有创新、有创意,还要考虑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增加开放性,让受众广泛参与,力求报道内容更丰富,起到深化报道的目的。在版面语言方面,应在相对统一中突出个性,在个性化的外观中展现内容。版式要简洁易读,简化阅读行为,让有效信息得到直接展现。报纸还必须树立自己独特的风格,拥有个性与独特的气质,在保持版面的整体风格中有所调整与突破。在内容整合延展方面,应对新闻价值有准确的判断,对海量信息进行取舍,这需要采编人员个人的思考与积累,重点挖掘展开幕后的东西,赋予新闻思想深度,体现编辑思想。组织稿件时将更丰富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体现新闻的深度与广度。
吴佳璇[10](2015)在《反腐报道怪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民主法治的逐渐加强,反腐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门类,其重要性也得到不断提升,此类报道具有冲突性、突发性、轰动性、刺激性等显着特点,并能够对政府行政权和司法权的使用起到监督作用,因此得到广大受众和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广泛关注。因此,反腐报道的优劣对于能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起着极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腐败报道的时间序列分析和横截面数据分析,发现这类报道在指导思想、新闻选择和写作手法上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故意歪曲事实,炮制新闻,造成报道不实的现象;有些媒体为追求报道效果过多描写贪官情色故事、过分渲染官员奢侈生活、错误塑造“反面英雄”、不够中立;有的媒体出现新闻“标题党”现象、对贪腐案件妄加评论;而有关部门对相关反腐报道的尺度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缺乏监管,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现阶段反腐报道出现低俗化等怪现象。这种歪曲的、低俗的报道将会使媒体的公信力受到损害,间接导致整个社会道德的滑坡,严重背离了新闻媒体应有的舆论监督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反腐新闻报道事实的研究,对现阶段反腐报道怪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阐述反腐报道怪现象对社会及新闻媒体自身的影响,并从加强他律、加强自律、加强人文关怀等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净化新闻环境,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从而使反腐报道更加有效地发挥矫治腐败和舆论监督的职能。
二、“新新闻失实现象”与编辑的把关人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新闻失实现象”与编辑的把关人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3)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公众参与及媒介失范——以“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出现的成因分析 |
(一)后真相时代下的新闻消费主义 |
(二)后真相时代公众参与的话语转向 |
(三)后真相时代深度新闻调查的缺失 |
二、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公众参与及媒介失范 |
(一)媒体对女性形象的框架建构 |
(二)受众匿名性心理导致情绪化表达 |
(三)自媒体时代把关机制的缺失 |
三、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反思与规制 |
(一)媒体:明确责任,严于律己 |
(二)受众:理性思考,客观传播 |
(三)监管:信息公开,强化治理 |
(4)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新闻的“弱”把关及其危害 |
第一节 网络新闻把关的弱化 |
一、把关主体泛化 |
二、把关责任虚化 |
第二节 网络新闻把关弱化的原因 |
一、网络传播的极速化和去中心化 |
二、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匿名性 |
三、网络新闻传者社会责任的缺失 |
第三节 网络新闻把关弱化的后果 |
一、把关弱化影响真实性 |
二、把关弱化消解客观性 |
三、把关弱化破坏规范性 |
四、把关弱化虚化导向性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建构的依据与要求 |
第一节 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的理论来源 |
一、传统新闻把关人理论的基本内涵 |
二、新闻把关人制度在网络时代的拓展 |
第二节 网络新闻健康发展的实践要求 |
一、解决网络虚拟性与新闻真实性的矛盾 |
二、平衡媒体运营商业化与媒介社会责任的对立 |
三、协调网络主体多元化与新闻质量保障的冲突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建构的原则与任务 |
第一节 坚持传统主流媒体把关人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坚守新闻真实性底线 |
二、秉承新闻客观性原则 |
三、发挥新闻导向性功能 |
第二节 厘清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内容建构的核心要点 |
一、明确把关主体 |
一、界定把关内容 |
二、确立把关流程 |
第三节 立足网络传播实际推进把关人制度配套创新 |
一、完善新闻准入制度 |
二、施行发播审批制度 |
三、建立效果评估制度 |
四、贯彻责任追究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课题的创新性 |
第一章 新闻编辑力与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的消解 |
第一节 新闻编辑力 |
一、编辑力的含义及要素 |
二、新闻编辑力的含义及要素 |
第二节 移动互联时代对新闻业的冲击 |
一、个人被激活:信息的生产与发布方式改变 |
二、信息窄化:“信息茧房”现象愈演愈烈 |
第三节 新闻编辑力的消解 |
一、角色消解:新闻源泛化削弱编辑角色 |
二、功能消解:新闻媒体忽视新闻公共性 |
第二章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的重构内容 |
第一节 思想重构:走向公共与重建边界 |
一、走向公共:新闻专业主义再出发 |
二、重建边界:新闻编辑能力再塑造 |
第二节 角色重构:由新闻编辑者到信息供者 |
一、信息的挖掘者:全面化发掘信息 |
二、信息的建构者:科学化重构信息 |
三、信息的传播者:多元化呈现信息 |
第三节 技能升:巧用大数据 |
一、大数据改变新闻生产方式 |
二、移动互联时代大数据发展现状 |
第四节 观念创新:场景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入口 |
一、场景:移动互联时代媒体新要素 |
二、场景适配与新闻生产 |
第三章 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建构策略 |
第一节 新闻编辑自身编辑力的建构 |
一、专业知识积累与新闻公共性追求 |
二、与时俱进,升专业技术水平 |
第二节 高校新闻编辑人才的培养 |
一、理论知识与时俱进,树立新闻伦理观念 |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数据与场景意识 |
第三节 行业内外培养方略与政策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移动互联网概述 |
2.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界定 |
2.1.1 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
2.1.2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标志 |
2.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性 |
2.2.1 高度的娱乐化 |
2.2.2 走向数字化 |
2.2.3 分众化明显 |
2.2.4 地球村形成 |
2.2.5 互动性极强 |
3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社交化传播内涵及特征 |
3.1 三类社交化传播新闻的定义 |
3.1.1 以新媒体为载体的“传统新闻” |
3.1.2“马甲”新闻 |
3.1.3 朋友圈新闻 |
3.2 新闻的社交化传播内涵 |
3.2.1 技术障碍消除,时空得以压缩 |
3.2.2 社会权威分散,人际关系重构 |
3.2.3 传播方式聚合,社会结构扁平化 |
3.2.4 获得新闻赋权,构建公共领域 |
3.3 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特征 |
3.3.1 生产的社会化 |
3.3.2 内容的多样化 |
3.3.3 传播的有效化 |
3.3.4 传播的分享化 |
4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社交化传播面临问题 |
4.1 把关人变异 |
4.2 公信力较弱 |
4.3 知识产权意识缺失 |
5 优化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策略 |
5.1 重塑新生代“把关人” |
5.1.1 把关功能转化 |
5.1.2 新把关人的诞生 |
5.2 重造社交化新闻内核 |
5.3 强化版权意识,健全法律法规 |
5.3.1 强化版权意识,降低维权成本 |
5.3.2 激励原创动力,健全法律法规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7)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伦理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新闻的伦理分析框架 |
2.1 新闻自由:整体善与个体善 |
2.1.1 整体善意义上的新闻伦理理念 |
2.1.2 个体善意义上的新闻伦理理念 |
2.1.3 整体善与个体善的两难 |
2.2 新闻真实: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2.2.1 新闻真实的客观性基础 |
2.2.2 新闻真实的价值观渗透 |
第三章 我国公民新闻发展情况的整体梳理 |
3.1 我国公民新闻发展基本脉络 |
3.2 我国公民新闻发展整体特征 |
3.3 我国公民新闻发展的原因分析 |
3.3.1 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的需要 |
3.3.2 我国社会本身发展现实境遇的推动 |
第四章 我国公民新闻的伦理审视 |
4.1 公民新闻的自由问题 |
4.1.1 公民新闻自由与整体善 |
4.1.1.1 自由精神的张扬 |
4.1.1.2 公共事务议程的推动 |
4.1.1.3 公共利益的损害 |
4.1.2 公民新闻自由与个体善 |
4.1.2.1 个体自我意识的增强及言论自由权的满足 |
4.1.2.2 隐私权的困扰 |
4.2 公民新闻的失实性问题 |
4.2.1 新闻故意失实的恶 |
4.2.1.1 捏造新闻事实、凭空构造 |
4.2.1.2 偷换新闻素材,虚假加工 |
4.2.1.3 新闻过度策划,网络炒作 |
4.2.2 新闻专业主义缺失的困惑 |
4.2.3 公民新闻价值取向的多元 |
第五章 构建我国公民新闻伦理秩序的对策 |
5.1 专业媒体与公民新闻的协调整合 |
5.2 提高公民媒介伦理素养 |
5.3 强化保障新闻自由的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8)媒介素养视阈下的断言式新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断言式新闻研究 |
1.2.2 媒介素养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2 断言式新闻 |
2.1 断言式新闻的概念 |
2.1.1 断言式新闻的定义及特点 |
2.1.2 两类典型的断言式新闻 |
2.2 断言式新闻的成因分析 |
2.2.1 媒体竞争的加剧迫使新闻从业者采写断言式新闻 |
2.2.2 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断言式新闻的传播 |
2.2.3 受众(用户)信息接收习惯的改变为断言式新闻提供了土壤 |
2.2.4 版面(节目时长)的增加是断言式新闻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 |
2.3 断言式新闻的不良影响 |
2.3.1 基于社会责任的新闻理念面临严峻挑战 |
2.3.2 受众的现实判断与行为遭受影响 |
2.3.3 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严重威胁 |
3 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与断言式新闻 |
3.1 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的内涵 |
3.2 新闻从业者媒介素养的现状 |
3.2.1 较少接受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 |
3.2.2 专业认知存在较大程度的偏差 |
3.2.3 职业道德观念还远未落到实处 |
3.2.4 过度注重经济利益而忽视媒体责任 |
3.3 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 |
3.3.1 职业道德——拒绝断言式新闻的内心趋动 |
3.3.2 专业认知——杜绝断言式新闻的关键一环 |
3.3.3 公众权益观——减少断言式新闻的有力武器 |
4 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与断言式新闻 |
4.1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的内涵 |
4.2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的现状 |
4.2.1 对媒介的使用行为更加积极 |
4.2.2 媒介素养教育严重缺乏 |
4.2.3 注重信息的轰动性与新奇性 |
4.2.4 对信息缺乏判断,人云亦云 |
4.2.5 缺乏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 |
4.3 受众(用户)媒介素养对断言式新闻生产的影响 |
4.3.1 信息消费的理性程度决定断言式新闻的生产动力 |
4.3.2 新闻要素的核查能力影响断言式新闻的辐射范围 |
4.3.3 对新闻媒体的监督意识影响断言式新闻的发展走向 |
4.3.4 "新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决定断言式新闻的发展空间 |
5 媒介素养视阈下断言式新闻向确证式新闻回归 |
5.1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媒介素养 |
5.1.1 新闻从业者个体的角度 |
5.1.2 新闻行业及社会的角度 |
5.2 提高受众(用户)的媒介素养 |
5.2.1 受众(用户)作为新闻的接收者 |
5.2.2 受众(用户)作为新闻的生产者与传播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嬗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的嬗变 |
2.1 新闻价值的理论背景 |
2.2 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出现嬗变 |
2.3 新闻价值嬗变的主要表现 |
2.3.1. 新闻价值不单纯体现在时效性、事件性,更重视纵深分析 |
2.3.2 接近性的着重点由地理距离上的接近趋向于心理趣味上的接近 |
2.3.3. 新闻价值观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全球化,新闻互动性增强 |
第三章 新闻价值嬗变背景下如何实现采编人员主体价值 |
3.1 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新闻主体价值 |
3.2 采编人员如何实现主体价值 |
3.2.1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策划追求新颖性,报道实现纵深化 |
3.2.2 在相对统一的版面语言中突出个性 |
3.2.3 内容整合体现思想性,延展体现深度与广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10)反腐报道怪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创新点 |
(六) 存在的不足 |
二、反腐报道现状 |
(一) 反腐报道的基本发展趋势 |
(二) 反腐报道媒体现状 |
(三) 反腐报道的受众情况 |
(四) 反腐报道的新闻质量 |
(五) 目前对反腐报道原则、特征、作用的认知 |
三、反腐报道的怪象 |
(一) 过多描写贪官的奢侈生活 |
(二) 过多渲染贪官情色问题 |
(三) 对“反面英雄”形象的错误塑造 |
(四) 过于偏袒一方,不够中立 |
(五) 报道故事化较强 |
(六) 新闻报道“标题党” |
(七) 反腐报导评论娱乐化 |
四、造成反腐报道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 对于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 |
(二) 受众本位思想的偏差 |
(三) 新闻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 |
五、反腐报道怪象所产生的影响 |
(一) 损害媒体自身公信力 |
(二) 妨碍了人民群众对社会现状的正确认识,对社会失去信心 |
(三) 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 |
(四) 背离反腐报道本来意义,削弱受众对腐败深层问题关注 |
六、解决反腐报道怪象的方法 |
(一) 加强他律 |
(二) 加强自律 |
(三) 加强人文关怀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新新闻失实现象”与编辑的把关人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智媒体背景下新闻编辑业务创新研究 ——以新闻聚合平台为例[D]. 张晨曦. 吉林大学, 2021
- [2]平台型移动媒体新闻直播把关流程再造研究[D]. 史晓云. 河北大学, 2021
- [3]后真相时代反转新闻的公众参与及媒介失范——以“重庆公交车坠江案”为例[J]. 张雯雯,赵迎红. 传播与版权, 2019(07)
- [4]网络新闻把关人制度建构研究[D]. 陈宇迪.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移动互联时代新闻编辑力探析[D]. 陈嘉贤.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6]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社交化传播研究[D]. 张江.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3)
- [7]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伦理审视[D]. 文美玉. 湖南工业大学, 2016(05)
- [8]媒介素养视阈下的断言式新闻研究[D]. 谢欣. 江西财经大学, 2016(06)
- [9]互联网时代新闻价值嬗变对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D]. 石晶. 山东大学, 2015(08)
- [10]反腐报道怪象研究[D]. 吴佳璇. 山东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