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重道远 曙光在即──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侧记(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刘苗苗[2](2018)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绿色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传统工业文明曾带来世界经济的繁荣,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此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其后果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不可承受之重。因此,全球经济若要健康向前发展,就必须在省思传统发展理念教训的基础上向新型发展方式转轨。“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契合了国内经济发展遭遇生态挑战与全球绿色意识觉醒的时代大潮,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绿色发展思想、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智慧、吸收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绿色发展经验成果,时代呼唤与历史沉淀的交融构成了其生成的动力条件。“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蕴蓄、发展与成熟来自于习近平长期深入基层的绿色实践探索,探赜其发展历史,可分为四大阶段。在此历程中,绿色发展思想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展现了习近平坚定的民生立场、深厚的绿色情怀及务实的实践精神。回溯历史,立足现实。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可从三重维度阐述:一是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二是从惠民、富国、大国承诺三方面分析习近平谋划绿色发展的初心、信心与雄心;三是从政府、企业、社会、人民四层主体切入探讨习近平推动绿色发展的践履路径,以深度理解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这一科学体系。思想的伟大在于其价值。在理论价值上: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创新与发展,回应了新时代下“怎样发展”的历史课题,为全球绿色治理(特别是为那些既想发展又想保持民族独立性的国家)贡献出了负责任大国的中国智慧与方案,彰显了深湛的理论菁华;在实践价值上:它是引领经济新常态、变革传统发展观的思想动力,是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能力、建设新时代政党的基本遵循,是满足人民美好环境需求、消解新矛盾的行动指南,是实现美丽中国梦、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宣言。
张学亮[3](2017)在《“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处于高校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表面上它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实质上同样担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功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的提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就业形势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推动大学生由就业转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就成为“双创”的客观要求。由此,要求大学生就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推动大学生在契合“双创”要求的同时,树立理性的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本研究分为导论、六章和结论导论部分:回答了“双创”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是提出本论题的主要缘由。助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彰显就业教育的时代价值、推动就业教育学科发展是研究的理论意义。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就业教育实效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其实践意义。另外,通过文献梳理,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第一章:开展“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双创”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双创”蕴含着“动力”“公平”“富民”“强国”的时代价值。据此提出了“双创”的内涵。同样,结合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功能,通过理清就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结合“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提出“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具有目标导向、理念更新、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并据此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就业教育活动要体现协同性、就业教育方式要把握规律性。第二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访谈等方式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目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呈现政策支持扎实推进、创业就业趋向明显、教育模式面临转型、队伍建设日趋重视的发展态势。但同时大学生就业教育也存在被弱化、教育目标模糊、队伍能力不适、教育方式简单僵化等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认知不清、就业教育目标缺乏全面认识、就业教育队伍整体推进不力、就业教育方式创新程度不够是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三章:开展“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与理念的研究。理念与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应该如何定位的问题。依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依据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现实状况,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树立引导学生规划职业人生、树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提出应该确定“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理性就业创业观念”“实现职业稳定发展”的就业教育目标。第四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目的是回答“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要采用何种教育方式。结合“双创”人才培养需求,提出要采用就业创业教育转化模式、就业专业教育渗透模式、创新创业价值引领模式。并结合新的教育模式,提出就业需求导向机制、就业创业分流机制、协同合力发挥机制,以推动就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第五章:开展对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研究。提出“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要按照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总体思路建设;同时,要按照有能力、有担当、有条件的具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第六章:为保障“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序推进,提出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以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建立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以落实就业教育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要求;建立就业跟踪服务制度,以落实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建立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以推动就业教育沿着设定的轨道与时俱进的发展。结论部分:进一步指出了研究“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必要性,总结了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方向。
郭晓琳[4](2016)在《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文中认为我国现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发端于民国初年,此后,职业指导理论研究在一批有志之士的推动下不断发展。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职业指导的重要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职业指导以变形的方式(宏观职业指导)继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就业形式发生变化,在社会自发力量的推动下,政府积极引导个体双向择业,中国职业指导才再次迈出步伐。90年代以后中国职业指导日益引起政府及高校的关注,进入21世纪,就业指导在政策、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及健全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受到极大重视。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阐释近代中国职业指导产生的背景。第三部分,论述计划安置型的职业指导实践(1949-1979年),重点分析失业治理和就业安置。第四部分,分析职业指导从计划安置向市场调剂演变(1980-1993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该时期的职业指导出现新形式、新气象,政府、学校及社会开始关注并重视职业指导对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及配置中的重要作用。第五部分,剖析近二十年(1994年—)以来职业指导的新进展,政府建设公共职业指导机构,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程,社会上出现各种形式的职业指导及生涯咨询公司等。第六部分,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职业指导的发展规律并作出评价,论述启示并提出未来设想。本论文研究目的在于探析职业指导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职业指导发展的经验,丰富职业指导思想,为中国职业指导史的研究增添内容。并通过总结职业指导发展的规律,提出当代启示。
严暄暄[5](2016)在《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通 ——以英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对西方社会而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他们眼中不折不扣的“他者”;而对于我(们),研究中医在海外传通的中国学者和读者,“老外”是相对于中医源文化的“他者”。“他者”(中医药)在“他者”(西方)的社会中现状如何?中医药跨文化传通有着怎样的境遇和问题?本研究以传播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以人类学田野调查作为实证方法,以英国中医药跨文化传通为区域研究目标,结合文献资料和实地获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临床活动、教育学会、商业运作、政策立法等方面,考察中医药作为“他者”在英国跨文化传通中的传播者、受传者、内容、方式、过程和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境遇,及其在与异文化的传通互动中作出的适应性调整和改变,分析传通活动的规律、特点和传播障碍,为找到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系统的良性运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观察。这些人类学观察揭示了中医药跨文化传通中的复杂具体的社会文化互动和政治经济境遇,这些远远超出了纯粹医学的领域。在英国,中医药是对主流的国民健康体系NHS的补充,与其他替代医学多元共存和竞争。英国中医形态以针灸、个体经营为主,无论在临床、教育还是商业运营中,呈现非常明显的本地化倾向。英国中医药表现出明显的“东方文化”“异国情调”“自然疗法”色彩,以“古老文明的医疗技艺”的面目大行其道,这凸显了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东方主义”等社会文化的本地构建作用。英国中医现貌是中医及中国文化与“他者”社会文化在传通中双方互动、进行意义协商和文化调适的结果。中医在英国立法的曲折历程揭示了“他者”在“他者”社会中制度层面的脆弱和多方利益角力纷争的政治境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研究表明,中医在英国的传播隔阂仍非常明显,传播系统不够完善,传播手段简单,传播能力有限,明显“去中国化”。建议树立传播意识,多领域多学科介入,完善传播体系,把传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完善传播途径,改善传播手段,提高传播有效性;注重人才培养,普及跨文化交际培训,提高传播能力;发展国内中医,形成对海外中医的有力支持;政府主导作为传播的组织者,把中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来打造;把握话语权,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蒋华林[6](2015)在《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短时间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呈现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与解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一样,学术界出现了若干关于我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或因果解释。但现有研究更多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的宏观层面进行的,对地方政府(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不够。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社会转型),使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可以说,如果离开了对地方政府的考虑,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解将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可能也是难以想象的。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制度分析法、博弈论方法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等研究方法,围绕为什么要从地方政府来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化历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对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表现及效应):是什么原因导致地方政府采取块块分割策略行为(制度分析);以及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调整地方政府行为模式(规范竞争秩序)等问题展开研究。其根本目的旨在探讨我国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形成的演化路径、表现及效应,并给予其生成与存在的制度性因素解释,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基于地方政府竞争的新的解释框架。我国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从根本上说是地方分权的结果。经过多次放权—收权反复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持续推进地方分权,地方政府的权限持续扩大。特别是1994年分税制实施以来,“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式确立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获得了越来越大的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形成了以省级行政区为边界的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格局。高等教育逐步由以中央政府的条条管理为主、条块分割体制,演化为以地方政府的块块管理为主、块块分割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克服了“条块分割”的弊端,但其本身又存在“诺斯悖论”和“双重效应”:一方面,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激励地方政府重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为创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奇迹”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一,各省区基本形成了各自比较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二,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各省区高等教育规模显着增长;第三,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空前紧密;第四,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取得积极成效。但另一方面,“块块分割”又产生若干新的问题和矛盾:第一,区域高等教育差距不减反增,高等教育公平受到极大威胁;第二,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明显损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第三,高等教育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极大阻碍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第四,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下降,高等教育国家能力受到损害。高等教育“块块分割”格局形成的根本制度因素在于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改革、地方政府为晋升而博弈、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的三重作用。在三重作用之下,地方政府之问展开了囚徒困境式的激烈高等教育竞争。首先,政治集权下的地方分权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承包人,成为与地方利益直接相关的独立利益主体,集辖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利益主体和管理主体于一身,直接管控和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辖区高等教育竞争主体;其次,只有晋升才是地方政府官员利益的最大化。参加晋升锦标赛的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成为中央政府的晋升候选人并在零和博弈的晋升中胜出,只能理性地采取非合作标尺竞争搏取高等教育发展政绩,机会主义地追求自我利益,阻碍高等教育区域专业分工与合作:第三,中央政府关于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滞后,协同乏力,不能有效规制地方政府进行块块分割的消极竞争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式发展模式。可以说,正是地方分权、晋升博弈与约束乏力的联合打破了“条块分割”,催生了“块块分割”。事实上,高等教育“块块分割”具有深刻的博弈内涵。运用囚徒困境机制设计的晋升锦标赛,使地方政府只能理性地选择分割而不是协调发展策略。数学模型分析表明,高等教育投资高速增长、规模过快扩张等现象,实质上是地方政府之间基于理性决策和晋升锦标赛而采取块块分割策略的博弈结果。中央政府的调控是否有效,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是否采取块块分割的博弈策略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逻辑联系,要克服块块分割弊端,处理好块块高等教育发展关系,必须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秩序。为此,要在把握效率与公平兼顾、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和保障高等教育国家能力三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加强块块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制度建设,加快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以及在深化联合开放中构建起新型的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合关系等制度建设举措,使协调而不是分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占优策略,成为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而形成有助于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地方政府关系及区域高等教育关系新格局。高等教育块块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地方政府之间将面临着更加尖锐的竞争搏斗。但“块块分割”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恒常态”,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实现政校分开,落实高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破除对各区域、各层次高等教育内在联系的分割。
吴云才[7](2014)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发展轨迹,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密切联系的社会思潮。它是中华民族民族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年政治观和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青年对民族命运、民族利益、国际关系、国家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对于增强青年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研究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我国理论界关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但不够系统、深入、全面。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研究更加薄弱,仅限于对某些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还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评价褒贬不一、研究零碎片面等问题。这种状况难以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及其对青年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也难以更好地发挥其动员和凝聚广大中国青年的积极进步作用。本文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为背景,对近代以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发生、演变过程,及其对中国青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地研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历史学、青年学等学科理论,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方法,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总结了它在每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它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青年的重要影响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它的非理性倾向,提出了对它进行教育和引导的内容和措施。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本文试图澄清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模糊认识,探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其动员和凝聚青年作用的途径;构建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从而拓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引导和鼓励青年正确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新的途径。本文除了绪论和结论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的现状,认为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中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为背景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界定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青年民族主义、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基本概念。分析了中国青年群体、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简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四种青年民族主义类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性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初步提出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的观点。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内容,是本文的历史分析部分。以时间顺序对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了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历史作用。本文认为,中华民族在近代的危机是产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和启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的历史条件。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过程中,尽管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历经曲折,但它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始终紧密相连,并主要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时期,它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青年运动,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核心内容;在当代,它主要表现为各种爱国行为,以实现祖国统一和富强为核心内容。该部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试图用历史事实纠正人们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偏见和误解。第三部分即第六章的内容,是本文的意识形态分析部分。主要论述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和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及其危害和根源;探讨了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领和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该部分是本文立论基础的深化。第四部分即第七章的内容,是本文的理论构建部分。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这种引导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培育中国青年的民族精神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更好地发挥他们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为目标,重点进行三大主题教育和八项专题教育,并以五项引导教育措施相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拓展,也是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深化和探索,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无疑是凝聚和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科学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提出了把青年民族主义教育纳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观点;特别是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进行引导和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体系的构建将增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广大青年树立科学正确的政治观和民族观,不断强化青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使青年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王荣华[8](2014)在《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时间为经,以西北五省和主要领域为纬,主要论述在战前与战时各省在交通、水利、移民垦殖及工业四个开发呼声最高,成效最为显着,对西北地区影响最巨的经济开发活动。本研究力图以危机的视角,通过文本来考察和分析经济开发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特点,探究其未臻理想的原因。本研究所论述的危机包含西北地区内部危机与外部危机及其互相交织的各种危机。战前西北最严重的内部危机是1928-1933年大旱灾,但此一时期尤其是1931年以前,国民政府对西北的政策以救济旱灾为主,而少有实际举措。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外患日益严重,国家危机逐渐明朗化并日渐加深,为了应对此一危机,国民政府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口号,出现了第一次开发热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面临的危机更加严峻。为了救亡图存,早日取得战争胜利,恢复统治区域,国民政府只能在战争状态对控制下的西南与西北予以有限度的开发建设。战争初期的工厂内迁为后方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进入相持阶段后,对外军事压力稍有纾缓,而此时国共合作出现裂痕,国民政府对中国共产党扎根的西北地区的注意力迅速上升。滇缅路被切断后,西北国际通道重要性增加,西北的政治地位再次被提升。在国民政府的努力下,新疆问题也得到解决,开发亦属必然。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战后复员与接收,对于西北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内战风云急起,各项经济举措及计划只能让位于“更大的”政治,无形中大大放缓了建设的步伐或停顿下来。本文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是一项国民政府主导下的时间较长、范围广阔、门类众多、成效较大、影响深远的活动。从目的性而言,并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而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对西北地区而言,社会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过度强调军事性掩盖了开发的经济性,亦折射出军事性对经济性的妨碍与消解。就时间而言,是近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这一过程未因战争而中断,成果更为显着。就开发领域来说,在传统模式中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虽然规模有限,但开创性不容忽视,并且这些领域都是步入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符合历史发展潮流。西北经济开发未能取得当时人们期许的更大成效,其原因有如下诸端:第一缺乏一个民主、高效的政府及和平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来保证开发活动有序、顺利地进行,这是最根本的原因;第二,西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无交通区位优势,经济情势要想在短期内有根本改观殊不可能;第三,国民政府及西北各地方政府无力投巨资进行这一需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活动;第四,虽然制定了各种计划,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关和系统的机构来指导开发;第五,极强的军事性妨碍了经济开发的效果;第六,各级各类教育落后,专业人才缺乏;第七,国民政府兼顾西南与西北开发,而开发西北与开发西南相比,并不占优。国民政府时期乃至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轨迹显示出,西北乃至后发展地区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中央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其背后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在西北地区的经济开发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危机越严重,西北地位的重要性上升越快,则越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随之开发的力度也越大,取得的开发成果也越丰富。反之则越小,以至于无。交织在一起的重重危机促成了经济开发活动,即所谓“危机下的转机”。西北及后发展地区没有持续地被中央政府重视甚至被长期漠视,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因此得不到持续的发展,这是导致西北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而一旦被重视,则会极大地推动这一地区的快速发展。
曹爱民[9](2014)在《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围绕“新闻人”这一中心,梳理了黄天鹏的人生历程,系统探讨了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新闻学术活动和新闻思想观念,并希冀对民国新闻史研究有所补益,对中国当代新闻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考。论文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展开,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结合时代背景,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地点的变换为纬,对黄天鹏新闻人生历程进行总体概括。展示了他在普宁、汕头、厦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活动,着重揭示黄天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追求和理想以及他人生之路选择的历史背景和内在原因。第二部分包括论文第二、三和四章,主要是在横向上展开,分别从新闻实践、新闻学术和新闻思想观念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在黄天鹏的新闻实践活动方面,重点阐释他在《时事新报》的业务改革以及负责《重庆各报联合版》出版和发行工作的情况,对黄天鹏离开《申报》赴日留学的原因进行考证和分析,概括黄天鹏主编期间《青光》副刊的内容特点,然后总结了他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黄天鹏不断革新新闻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发挥新闻事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黄天鹏的新闻学术活动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也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他通过创建北京新闻学会,主编新闻学术刊物,写作和编撰大量新闻学着作,建立新闻学研究室,开展新闻学术史分期研究等活动,旨在追求实现“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的目标,推进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等开启的新闻学科建设事业,将新闻学科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黄天鹏的新闻思想观念是他一切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章是在思想观念层面上对前两章内容进行归纳和提升,主要从新闻内涵、新闻事业性质、新闻事业管理、新闻记者素质要求及新闻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对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内涵、发展、演变过程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天鹏试图改变当时中国新闻事业状况的努力和探索。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本章认为黄天鹏新闻实践、新闻学术研究以及新闻思想观念的总体特征就是新闻专业主义,并从政治视角、专业视角、价值视角对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予以评价,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为当前新闻学科和新闻理论建设提出一些富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思考。
王焕芝[10](2013)在《抗争与坚守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侨华人保留和突出族群身份的典型个案,马来西亚华文教师是海外华文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典型个案。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历史演进研究不仅对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其他国家更好地开展华文师资培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少数族裔在移民国家保留和突出族群身份的抗争与坚守过程。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是一部华人社会与所在国单元化教育政策斗争的历史。从1906年的“槟榔屿中华师范传习所”到2006年的“新纪元学院教育系”,华社兴办师范教育的百年奋斗史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史中的重要篇章。华文教师问题是折射马华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透视马华社会发展的一把钥匙。本论文运用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历史演进及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研究。鉴于问题本身的独特性,论文在纵向结构上主要从历史发展进程出发,以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华文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征作为阶段划分的依据;同时为了突出华文教师的抗争与坚守,在横向结构上主要从华文教师同所在国执政当局不合理的语言和文教政策的抗争出发,再现华社的诉求与行动。从内容上看,论文主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华文教育政策和华文教师教育政策以及华文教师对这些政策的回应,同时本文还重点研究了在抗争与坚守的过程中华文师资培养培训的内容、组织形式以及特点等问题,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力争还原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本真状态。论文最后从政治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分析了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问题。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经历了初步发展、本土化、国民化、双轨化和专业化等五个发展阶段。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发展历程是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移民国家保留和突出族群身份的抗争与坚守过程,这种抗争与坚守过程再现了移民社会对待少数族群母语教育问题的历史变迁。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华文教师的抗争与坚守。和谐的族群关系是华文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证,常态的政治参与是华文教师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前提,华文教师在马华文化传承过程中作用重大,华文教师的抗争与坚守成为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华文教师在保留和突出族群文化方面仍任重道远。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东南亚其他国家应将少数族裔母语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华文教师应坚持“超越政党,但不超越政治”的理念,中国大陆应为华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华文师资培训应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马来西亚政府应继续坚持民族平等的文化适应模式。
二、任重道远 曙光在即──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侧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任重道远 曙光在即──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文化的概念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
2.2.1 历史背景 |
2.2.2 经济社会背景 |
2.2.3 国际背景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
5.1 文艺论 |
5.1.1 文艺的特性 |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
5.2 宗教论 |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
5.3 网络文化论 |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
8.1.1 文化交往 |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
9.3.1 理论意义 |
9.3.2 实践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
(2)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前提 |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国内背景:传统发展观难以为继 |
(二) 国际背景:绿色发展已成全球共识 |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前提 |
(一) 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绿色发展的基本论点 |
(二) 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绿色发展智慧 |
(三) 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绿色发展的理论成果 |
第二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 |
一、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尝试性探索(1969.1-1985.5) |
(一) 习近平插队陕西梁家河的绿色农业试验 |
(二) 习近平在河北正定的绿色产业实践 |
二、习近平绿色城乡建设思想的形成实践(1985.6-2002.10) |
(一) 以林脱贫:什么时候闽东的山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 |
(二) 长汀经验:提出了水土治理模式新思路 |
(三) 生态立省:形成了“城市生态建设”理论 |
三、习近平对绿色发展理论的创新思考(2002.11-2012.10) |
(一) 绿色生产力理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二) 绿色政绩观: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
(三) 经济绿色化转型: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盘” |
四、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思想的系统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 |
(一)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规划 |
(二) 以绿色发展引领发展新时代 |
第三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绿色发展的内涵 |
二、谋划绿色发展的现实目标 |
(一) 初心不忘:绿色发展惠及民生福祉 |
(二) 信心不移:绿色发展关乎富国战略 |
(三) 雄心不渝:向世界展现负责任大国的绿色承诺 |
三、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
(一) 政府主导:完善绿色制度,严守绿色红线 |
(二) 企业主责:创新绿色科技,助力绿色产业 |
(三) 社会协同:崇尚绿色消费,构筑绿色生活 |
(四) 国民自觉:普及绿色教育,培育绿色文化 |
第四章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价值分析 |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时代新形态 |
(二) 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三) 回应了新时代下“怎样发展”的历史课题 |
(四) 贡献了全球绿色治理的中国智慧 |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 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变革传统发展观的思想动力 |
(二) 是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能力,建设新时代政党的基本遵循 |
(三) 是满足人民美好环境需求,消解新矛盾的行动指南 |
(四) 是实现美丽中国梦,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宣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价值及时代要求 |
一、“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一)“双创”的内涵 |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及特性 |
二、“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价值 |
(一)“双创”作为一种政策措施:具有教育目标导向的价值 |
(二)“双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教育理念更新的价值 |
(三)“双创”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具有教育转型发展的价值 |
三、“双创”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要体现时代性 |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要增强协同性 |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方式要把握规律性 |
第二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成就分析 |
(一)政策支持扎实推进 |
(二)创业就业趋向明显 |
(三)教育模式面临转型 |
(四)队伍建设日趋重视 |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被“弱化”的问题 |
(二)“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存在认知缺位 |
(三)“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专业性不强 |
(四)“双创”视阈下现有大学生就业教育方式科学性不够 |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对“双创”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准 |
(二)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缺乏深入思考 |
(三)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推进不力 |
(四)对“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实施方式缺乏创新 |
第三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
一、“双创”视阈下确定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与目标的依据 |
(一)依据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出台的就业创业政策 |
(二)依据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三)依据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行为现实表现 |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 |
(一)树立服务更高质量就业的理念 |
(二)树立引导学生规划人生的理念 |
(三)树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理念 |
三、“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目标 |
(一)实践目标:就业转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
(二)态度目标:树立理性就业创业观念 |
(三)价值目标:实现职业稳定持续发展 |
第四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 |
(一)就业创业教育转化模式 |
(二)就业专业教育渗透模式 |
(三)创新创业价值引领模式 |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
(一)就业需求导向机制 |
(二)就业创业分流机制 |
(三)协同合力发挥机制 |
第五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 |
一、“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
(一)坚持职业化建设稳定就业教育队伍 |
(二)坚持专业化培养增强教育的专业性 |
(三)坚持专家化发展增强队伍的发展性 |
二、“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 |
(一)有能力:具有就业创业教育能力 |
(二)有担当:承担起就业教育的责任 |
(三)有条件:落实专心从教的客观条件 |
第六章“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制度保障 |
一、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 |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的必要性 |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资源整合制度的实践要求 |
二、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 |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的必要性 |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管聘制度的实践要求 |
三、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 |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跟踪制度的必要性 |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跟踪服务制度的实践要求 |
四、建立“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 |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必要性 |
(二)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
(三)建立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实践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4)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概念界定 |
四 研究综述 |
五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发展的渊源 |
第一节 职业指导实践的历史渊源 |
一 氏族社会及奴隶社会:职业指导的源头 |
二 封建社会:职业指导缓慢发展 |
第二节 近代职业指导实践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职业指导的需求 |
二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促发职业指导 |
三 早期留学归国者宣传职业指导 |
第二章 计划安置型职业指导(1949-1979年) |
第一节 计划安置型职业指导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人才缺乏需进行计划配置 |
二 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认识的结果 |
三 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 |
第二节 宏观职业指导关注失业治理与就业安置 |
一 失业治理阶段(1949-1958年) |
二 就业安置阶段(1959-1979年) |
第三节 中微观职业指导强调劳动教育 |
一 学校职业指导:就业安置与劳动教育 |
二 职业指导遇转机:社会力量介入 |
第四节 计划安置型职业指导阶段的特征及评价 |
一 特征 |
二 评价 |
第三章 从计划安置向市场调节过渡的职业指导(1980-1993年) |
第一节 过渡阶段的时代背景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登上历史舞台 |
二 户籍制度有所松动 |
三 职业指导权力开始转移至劳动力市场 |
四 出现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 |
第二节 宏观职业指导重在职业指导制度化和专业化建设 |
一 职业指导制度化 |
二 职业指导专业化 |
三 职业指导面临新任务 |
第三节 中微观职业指导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
一 学校职业指导得到重视 |
二 社会职业指导逐步发展 |
第四节 过渡阶段职业指导实践的特征及评价 |
一 特征 |
二 评价 |
第四章 市场调节型职业指导(1994年—) |
第一节 市场调节型职业指导形成的时代背景 |
一 择业观念的转变 |
二 教育诉求的变化 |
三 就业需求增大 |
第二节 宏观职业指导重在政策引导与扶持 |
一 制定政策以推动就业创业 |
二 加强顶层设计和机构建设以提高职业指导服务水平 |
第三节 中微观职业指导走向学科化和市场化 |
一 高校职业指导学科化 |
二 中小学职业指导方兴未艾 |
三 职业指导市场火热发展 |
第四节 市场调节型职业指导阶段的特征及评价 |
一 特征 |
二 评价 |
第五章 结论、启示与设想 |
第一节 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的结论 |
一 政府治理能力决定职业指导从宏观向中微观演变 |
二 国家人才观念决定职业指导从补救型向预防型发展 |
三 劳动力成为生产要素决定了职业指导的科学化走向 |
四 教育发展理念决定职业指导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
第二节 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的启示 |
一 职业指导关系社会稳定 |
二 职业指导影响教育改革 |
三 职业指导关乎个体生存 |
第三节 职业指导实践的未来设想 |
一 国家层面:科学规划提供制度保障 |
二 学校层面:全面普及夯实教育根基 |
三 社会层面:全员参与实现协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通 ——以英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主题与方法 |
1. 缘起与背景 |
2. 相关概念厘定 |
3. 研究现状及问题 |
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5.1 人类学方法 |
5.1.1 为何本研究使用人类学方法 |
5.1.2 田野调查 |
5.1.3 其他研究方法 |
5.2 为何以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英国中医为个案 |
5.3 关于田野志撰写 |
6.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田野志:“他者”在“他者”的社会 |
1.速写“他者”:中医在英国 |
1.1 历史:上世纪70年代至今 |
1.1.1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缓慢增长 |
1.1.2 上世纪90年代早期—90年代中后期迅速增长 |
1.1.3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2005年前后爆发式增长 |
1.1.4 2005年-2008年之后市场淘汰休整期 |
1.2 英国中医现存形态 |
2.中医药跨文化传通(一):卫生保健体系,医患与临床活动,交流与传播 |
2.1 中医,NHS与CAM:补充什么?替代谁? |
2.1.1 中医与NHS(国民健康体系) |
2.1.2 中医与CAM(补充与替代医学) |
2.2 作为“他者”的移民中医从业者 |
2.2.1 移民动机 |
2.2.2 移民生活 |
2.3 顾客及常见疾病 |
2.3.1 顾客 |
2.3.1.1 群体特点 |
2.3.1.2 就医动机 |
2.3.2 常见疾病与文化 |
2.4 作为私人医疗的服务过程、价格及“规则” |
2.5 医患交流与传播 |
2.5.1 对客人解释“什么是中医” |
2.5.2 在沟通中如何处理中医术语 |
2.5.3 如何解释针灸 |
2.5.4 如何处理对中药的质疑 |
2.6 小结 |
3. 中医药跨文化传通(二):教育出版,行业学会,本土化 |
3.1 教育体系与课程 |
3.1.1 学位学制设置 |
3.1.2 课程体系和课程安排 |
3.2 教师 |
3.3 学生 |
3.4 教材与出版物 |
3.5 行业学会 |
3.5.1 主要学会 |
3.5.2 学会功能 |
3.6 奇葩还是怪胎:“西方中医” |
3.7 小结 |
4.中医药跨文化传通(三):商业经营,立法管制,政治境遇 |
4.1 英国政府对中医药的管制 |
4.2 商业运营 |
4.2.1 开店 |
4.2.2 经营模式 |
4.2.2.1 高街模式(High Street Shops) |
4.2.2.2 社区/家庭模式(Community-based Shops/Clinics) |
4.2.2.3 其他模式 |
4.2.3 与商业经营相关的“临床经验” |
4.3 英国中医立法 |
4.3.1 立法背景 |
4.3.2 英国中医立法进程记要 |
4.3.2.1 第一阶段:第一次中医药立法管理工作组与第一次公众咨询(2001—2005年) |
4.3.2.2 第二阶段:第二次立法管理工作组(2006—2008年) |
4.3.2.3 第三阶段 : 第二次公众咨询及之后 (2008年 -2012年) |
4.3.2.4 第四阶段:第三次立法工作组及报告(2013年以后) |
4.3.3 利益角逐的场域:英国中医立法的政治境遇 |
4.3.3.1 国家作为立法者: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
4.3.3.2 三次立法管理工作组的人员组成与权力结构 |
4.3.3.3 中医药界与西医药界的博弈 |
4.3.3.4 华裔中医师与英国本地中医、针灸从业者的博弈 |
4.3.3.5 中医师团体和针灸师团体的博弈 |
4.3.3.6 中医师团体与西草药师团体的博弈 |
4.3.3.7 华裔中医师团体之间的内耗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的“互动律” |
1. 传通的主体性:谁主动? |
1.1 西方的主动“来拿” |
1.2 中国的主动输出 |
2. 传通中的文化适应与互动:英国中医的“求同”与“排异” |
2.1 地方性知识与文化“求同” |
2.1.1 共鸣的地方性知识 |
2.1.2 臆想的求同:“东方主义” |
2.2 文化差异与文化“排异” |
2.3 文化调适与意义协商 |
第四部分: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的问题与决策建议 |
1.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的问题 |
1.1 传播隔阂非常明显 |
1.2 传播系统不够完善 |
1.3 传播手段简单,传播能力有限 |
1.4 去中国化 |
2.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的决策建议 |
2.1 树立传播意识,多领域多学科介入,完善传播体系,把传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
2.2 完善传播途径,改善传播手段,提高传播有效性 |
2.3 注重人才培养,普及跨文化交际培训,提高传播能力 |
2.4 发展国内中医,形成对海外中医的有力支持 |
2.5 政府主导作为传播的组织者,把中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来打造 |
2.6 把握话语权,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综述《“他者”在“他者”的社会——关于中医药跨文化传通的人类学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二:《英国中医立法大事记》 |
附录三: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论 |
1.1 问题提出:应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新常态 |
1.2 选题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 |
2 基本概念与研究述评 |
2.1 基本概念 |
2.2 文献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理论基础 |
3.1 地方政府竞争的基础理论 |
3.2 地方政府行为的理性假设 |
3.3 地方政府竞争的外部性 |
4 高等教育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的演化路径——地方分权的视角 |
4.1 地方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与权限的演化 |
4.2 “条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
4.3 “块块分割”高等教育格局的形成与演化 |
5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表现及效应 |
5.1 “块块分割”的主要表现 |
5.2 “块块分割”的效应分析 |
6 高等教育“块块分割”的制度分析——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 |
6.1 职责所在:高等教育是地方分权下区域发包的重要内容 |
6.2 担纲操盘:地方政府直接介入辖区高等教育发展 |
6.3 利益驱动: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之重要利益所在 |
6.4 晋升博弈:高等教育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竞争的重要领域 |
6.5 约束乏力: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制度建设滞后 |
7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块块分割”形成的微观解释 |
7.1 中央政府调控缺位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7.2 中央政府强力调控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7.3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行为的实证研究 |
7.4 囚徒困境式晋升锦标赛的博弈分析 |
8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与治理对策 |
8.1 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原则 |
8.2 规范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竞争的基本对策 |
9 结论与讨论 |
9.1 基本结论 |
9.2 创新之处 |
9.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学研究、学术会议 |
附录3 图表目录 |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
1.1.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
1.1.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选择 |
1.2 研究意义 |
1.2.1 是更好地发挥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积极作用的需要 |
1.2.2 是应对“中国威胁论”,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 |
1.2.3 是建立新型国家、民族关系的需要 |
1.2.4 是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
1.2.5 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方法 |
1.4.2 比较分析方法 |
1.4.3 文献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4 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
2 中国青年与民族主义 |
2.1 青年的主体性与社会价值 |
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和发展 |
2.2.1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形成 |
2.2.2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历史使命 |
2.2.3 中国近代知识青年群体的发展 |
2.3 民族主义 |
2.3.1 纷繁复杂的民族主义 |
2.3.2 民族主义在西方的演变 |
2.3.3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形成和演变 |
2.4 青年民族主义 |
2.4.1 以建立民族国家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2 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实现民族解放为目标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3 作为法西斯工具的青年民族主义 |
2.4.4 以网络为活动平台的青年民族主义 |
2.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2.5.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含义 |
2.5.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
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青年民族主义 |
3.1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1.1 古代中华文明的衰落 |
3.1.2 近代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 |
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
3.2.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启动和初步探索 |
3.2.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确立和胜利前进 |
3.2.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的奠定和历史性跨越 |
3.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3.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述的变迁 |
3.3.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性质 |
3.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挑战 |
3.4.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外部挑战 |
3.4.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的内部挑战 |
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体现 |
3.5.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不懈的追求 |
3.5.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 |
3.5.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 |
3.5.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
3.6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
3.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凝聚青年力量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
3.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是团结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旗帜 |
3.7.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共同作用 |
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一) |
4.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1.1 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形势和中国青年 |
4.1.2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社会作用 |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4.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4.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作用和特点 |
4.3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4.3.1 思想来源和价值取向复杂 |
4.3.2 青年的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步 |
4.3.3 中国共产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不断增强 |
4.3.4 近现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相促进 |
4.4 近现代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 |
4.4.1 强化了中华民族意识、催生了新的爱国观念 |
4.4.2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比较、引领了中国人的开放意识 |
4.4.3 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
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历史分析(二) |
5.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年-1956 年)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1.1 中国青年历史使命的转变 |
5.1.2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 |
5.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3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期间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3.1 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爱国强国热情高涨 |
5.3.2 民族主义被爱国主义所取代 |
5.3.3 经历了从激进到反思的转变历程 |
5.4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4.1 “新启蒙运动”对青年的深远影响 |
5.4.2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5.1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5.5.2 关于对 90 年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争论 |
5.6 21 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民族主义 |
5.6.1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的特点 |
5.6.2 21 世纪初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 |
6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及其非理性倾向 |
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 |
6.1.1 民族主义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员机制 |
6.1.2 民族主义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 |
6.1.3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发展的凝聚力量 |
6.1.4 民族主义是地区动荡冲突的意识形态支撑 |
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 |
6.2.1 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和边缘性 |
6.2.2 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感 |
6.2.3 以实现祖国强大和维护祖国统一为核心诉求 |
6.2.4 具有一定的中华民族优越感 |
6.2.5 具有明显的依附性和应激性 |
6.3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表现 |
6.3.1 民族心理不够自信、理性 |
6.3.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对国内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 |
6.3.3 情绪化民族主义在网络上较为泛滥 |
6.4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根源 |
6.4.1 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
6.4.2 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使部分中国青年对西方心怀警惕 |
6.4.3 西方国家的霸权行径使部分青年反应激烈 |
6.4.4 民族文化差异与民间交流隔阂 |
6.5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非理性倾向的危害 |
6.5.1 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 |
6.5.2 给“中国威胁论”以把柄 |
6.5.3 影响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顺利推行 |
6.6 当代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统一 |
6.6.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6.6.2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 |
6.7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需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规范和引领 |
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青年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 |
7.1 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目标 |
7.1.1 培育广大青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7.1.2 培养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
7.1.3 更好地发挥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
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统领 |
7.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年民族主义的必要性 |
7.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措施 |
7.3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内容 |
7.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 |
7.3.2 中国共产党青年成长理论教育 |
7.3.3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教育 |
7.3.4 世界历史与地缘政治教育 |
7.3.5 国家安全与国际风险教育 |
7.3.6 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教育 |
7.3.7 国家主权与核心利益教育 |
7.3.8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教育 |
7.3.9 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教育 |
7.3.10 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教育 |
7.3.11 担当重任与社会实践教育 |
7.4 对中国青年民族主义引导与教育的主要措施 |
7.4.1 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民族主义教育 |
7.4.2 加强对青年民族主义舆论的正确引导 |
7.4.3 重视青年民生关怀,增强当代青年的现实担当 |
7.4.4 用道德和法律手段约束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倾向 |
7.4.5 增强高校研究和引导中国青年民族主义的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8)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区域的界定 |
二、资料状况与研究现状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四、本文研究路径 |
第一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北社会 |
第一节 西北自然概况和资源蕴藏 |
一、西北自然概况 |
二、西北资源蕴藏 |
第二节 民国以来纷乱扰攘的西北政局 |
一、濒临战区、更替频繁的陕西政局 |
二、民元后甘肃政局的变迁 |
三、宁夏、青海独立设省 |
四、政变阴影下的新疆政局 |
第三节 西北经济社会概况 |
一、自然条件较差,各种灾害频繁 |
二、交通落后,工商业不发达 |
三、苛捐杂税繁重,摊派严重,高利贷盛行 |
四、鸦片的毒害 |
五、教育落后,风气闭塞 |
小结 |
第二章 危机袭来时的经济开发(1927.4-1937.7)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经济开发 |
第二节 救济旱灾而非开发经济(1927.4-1931.9) |
第三节 “甜蜜的事业”:民间的主张、声势与活动 |
一、开发主张 |
二、浩大的声势 |
三、毕竟是民间:软弱无力的活动 |
第四节 一箭多雕: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的动机与姿态 |
一、3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
二、官方开发西北的言论、主张与举措 |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经济动因分析 |
第五节 西北经济开发的主要成果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小结 |
第三章 危机高涨下的战时经济开发(1937.7-1945.8) |
第一节 抗战全面爆发,危机空前高涨 |
一、抗战经济损失概况 |
二、危机再次催生经济开发热潮 |
第二节 工厂内迁:西北工业的春天 |
第三节 战时主要建设成就 |
一、交通 |
二、农田水利 |
三、移民垦殖 |
四、工业 |
第四节 战后经济开发的余波 |
小结 |
第四章 评价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是经济开发,还是政治开发?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征引文献 |
一、档案资料 |
二、着作 |
三、报刊 |
四、文史资料 |
五、英文资料 |
表格索引 |
后记 |
(9)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
一、文献综述 |
二、文献评析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结构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黄天鹏的时代和人生历程 |
第一节 家世与影响:家学的熏陶 |
一、黄天鹏的家世渊源 |
二、黄天鹏的出生年份考 |
三、黄天鹏的家世对他的影响 |
第二节 辗转与探寻:从普宁到京城(1905-1928) |
一、普宁求学 |
二、涉足报界 |
三、步入新闻学术界 |
第三节 彷徨与革新:离上海又返上海(1928-1937) |
一、上海办刊编报 |
二、离沪赴日留学 |
三、重回上海新闻界 |
第四节 拼搏与转折:从重庆回南京(1937-1949) |
一、参与重建“新闻长城” |
二、开展新闻专业教育 |
三、从事文化出版业管理和研究 |
四、当选国大代表 |
第五节 坚持与梦想:从大陆到台湾(1949——1982) |
一、继续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 |
二、担任“新闻记者出生的民意代表” |
三、考察指导东南亚侨报 |
第二章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初入报界,立志革新 |
一、学生时代的报刊活动 |
二、进入《申报》,尝试改革 |
三、离开《申报》,事出有因 |
第二节 《时事新报》十年 |
一、组办新闻讲习班 |
二、改革报纸版面 |
三、采写系列调查报道 |
四、主编《青光》副刊 |
五、离开《时事新报》 |
第三节 主持出版《重庆各报联合版》 |
一、不惧生命危险坚持“联合版”正常出版 |
二、积极协调关系提高“联合版”工作效率 |
三、努力增加发行扩大“联合版”社会影响 |
第四节 黄天鹏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
一、以“革新新闻业”为出发点 |
二、因“兴趣”而投身新闻界 |
三、勇于承担“记者”的历史使命 |
第三章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研究 |
第一节 倡建北京新闻学会 |
一、北京新闻学会创建的学术背景 |
二、北京新闻学会的创建和发展 |
三、北京新闻学会与北大新闻学研究会之比较 |
第二节 创编新闻学术刊物 |
一、主编北京新闻学会会刊《新闻学刊》 |
二、改组《新闻学刊》扩大为《报学月刊》 |
三、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主要内容特点 |
四、黄天鹏所办新闻学刊物的历史贡献 |
第三节 整理出版新闻文献资料 |
一、进行新闻学书籍和作品的编目工作 |
二、编辑出版早期中国新闻学研究文集 |
三、主持与计划编辑新闻学研究大型丛书 |
四、编辑出版个人新闻作品文集 |
第四节 构建新闻学科体系框架 |
一、侧重新闻规律探讨的新闻理论研究 |
二、重在总结实际经验的新闻实务研究 |
三、梳理新闻业发展理路的新闻史研究 |
第五节 创建全国性新闻学术研究中心 |
一、黄天鹏组建新闻学研究室缘起 |
二、复旦大学新闻学研究室的筹建及其运作 |
第六节 开启中国新闻学史分期研究先河 |
一、计划编撰《中国新闻学史》 |
二、“五阶段说”与“四阶段说”之比较 |
三、三种不同时域下新闻学史分期之比较 |
第七节 黄天鹏新闻学术活动的特征探析 |
一、明确的学科目标:“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坚定的路径选择:专业化建设与普及推广并重 |
三、科学的史料意识:注重史料收集与整理 |
第四章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探微 |
第一节 黄天鹏的主要新闻思想观念 |
一、建设“中国式的新闻学” |
二、建设“新时代的新Journalism” |
三、建设“崭新而完美的新闻学” |
第二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内涵 |
一、“新闻”中的“事实”具有“四种属性” |
二、报纸是“公共利益代言人” |
三、社会应该“尊重、扶植和善待新闻界” |
四、新闻记者应“专业技能与职业修养兼备” |
五、应该对大众“普及新闻教育” |
第三节 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特征探析 |
一、“西方新闻学”是黄天鹏新闻思想观念的主要来源 |
二、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的新闻本体意识明显 |
三、注重“新闻记者伦理”的作用和培养 |
第五章 黄天鹏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政治视角: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责任感的新闻人 |
一、大胆针砭社会时弊 |
二、积极主张奋力抗日 |
三、努力倡导民主政治 |
第二节 专业视角:中国新闻学科体系建构的积极探索者 |
一、最先提出“建设中国本位新闻学”的目标和路径 |
二、促进了新闻学研究的学术化和专业化 |
三、填补了新闻教学和研究的诸多空白 |
第三节 价值视角:充满新闻理想的悲情人物 |
一、新闻专业主义追求遭遇尴尬而“罢笔” |
二、新闻学术理想停留在“设想层面”留下“遗憾” |
三、放弃挚爱新闻业转上仕途使学术理想成“黄粱梦” |
第四节 民国新闻人黄天鹏对当前新闻学研究的启示 |
一、应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
二、应该“理性看待”新闻专业主义 |
三、通过“新闻普及化”促进新闻专业化 |
四、应以“己严人宽”态度对待新闻批评 |
结语:新闻人与“黄粱梦” |
附录 |
A、黄天鹏生平大事记(1905—1982) |
B、黄天鹏新闻学着述全览与简评 |
C、黄天鹏参与创办或主编的报刊简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活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抗争与坚守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初步发展(1819-1941年) |
第一节 马来亚华文私塾教师的产生 |
一、早期华人移民及生活概况 |
二、华人社会的教育传承及私塾的出现 |
三、早期华文私塾教师的特点 |
第二节 新式华校教师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
一、早期新式华校及教师 |
二、马来亚本土华文教师的境遇与发展 |
三、中国国内开展的侨校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
第三节 初步发展时期华文教师队伍的分析与评价 |
一、华文私塾教师唤醒华人的民族意识 |
二、华文教师的“中国意识”影响华文教育本土化进程 |
三、华社自创的“师范班”开启了师资本土化序幕 |
四、华文教师成为传承华族文化的生力军 |
五、微薄的薪金影响华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
第二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本土化(1945-1957年) |
第一节 华文教师队伍本土化的社会背景 |
一、战后初期马来亚地区的政治和文化概况 |
二、国民政府筹建“马来亚复校辅导委员会” |
第二节 联合邦政府华文教师队伍本土化的政策与实施路径 |
一、华文教师队伍本土化的政策背景 |
二、华文教师队伍本土化的实施路径 |
第三节 华社面对华文教师本土化的诉求与行动 |
一、华人马来亚化的政治标志——公民权的获得 |
二、本土化到何种程度?——认同的困惑 |
三、单元化教育政策的反抗——华社团结一致 |
四、南洋大学的筹建——培养华文中学教师 |
五、积极寻求祖籍国的援助 |
第四节 本土化阶段华文教师队伍的分析与评价 |
一、华文教师转变政治认同、争取族群文化平等权利 |
二、华文教师成为华文教育本土化转型方向的引领者 |
第三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国民化(1957-1970年) |
第一节 华文教师队伍国民化的社会及政策背景 |
一、国家独立后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 |
二、华文教师队伍国民化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华文教师队伍国民化的实施路径 |
一、颁布教育法令来推进 |
二、改革薪金制来推进 |
三、完善师训计划来推进 |
第三节 华社面对华文教师队伍国民化的诉求与行动 |
一、发起争取华文列为官方语文运动 |
二、华校教师抗议《1967年国语法案》 |
三、继续寻求以台湾为主的海外援助 |
第四节 国民化阶段华文教师队伍的分析与评价 |
一、华文教师的抗争与坚守为华文教育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
二、意识形态影响海外华文教师的来源 |
三、形式上的国民化与非国民化的实质 |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双轨化(1971-1990年) |
第一节 华文教师队伍双轨化的社会及政策背景 |
一、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 |
二、华文教师队伍双轨化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双轨之国民教育体制内的华文教师 |
一、国民教育制度的特点 |
二、国民教育体制内师资培养现状 |
三、国民型小学(华文小学)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双轨之国民教育体制外华文教师的生存与发展 |
一、华文独中复兴运动 |
二、华文独中教师的发展 |
第四节 双轨化阶段华文教师队伍的分析与评价 |
一、体制内华文教师遭受政治打压 |
二、“固打制”限制华文师训 |
三、不同源流学校的师训内容存在不对等性 |
四、体制外华文教师不断开拓发展空间 |
第五章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1991—2012年) |
第一节 华文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及政策背景 |
一、政治经济及文化环境 |
二、华文教师专业化的政策背景 |
第二节 华文教师专业化的实施路径与问题 |
一、以教师专业化为主旨的教师教育 |
二、国民型学校华文教师专业化的问题 |
第三节 华社面对华文教师专业化的诉求与行动 |
一、诉求:争取平等的教育权 |
二、行动之一:以教师专业化为主旨的师资培训 |
三、行动之二:教总积极发挥华小师资培训的辅助功能 |
四、行动之三:寻求中国大陆及台湾的援助 |
第四节 专业化阶段华文教师队伍的分析与评价 |
一、政治生态环境影响华文教师的生存环境 |
二、族际关系影响华文教师教育政策 |
第六章 华文教师问题的多维度分析 |
第一节 华文教师问题的政治学分析 |
一、“分而治之”政策与华文教师 |
二、国家关系与华文教师 |
三、国内政治格局与华文教师 |
第二节 华文教师问题的民族学分析 |
一、种族关系的循环性与华文教师 |
二、族群融合与华文教师 |
三、民族主义与华文教师 |
四、公民身份、族群意识与华文教师 |
第三节 华文教师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
一、宗教文化差异与华文教师 |
二、不同的民族想像与华文教师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附录1 2010年马来西亚华文独中教师基本资料统计简报 |
附录2 董教总独中工委会对于独中教师专业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任重道远 曙光在即──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侧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研究[D]. 刘苗苗. 广西大学, 2018(12)
- [3]“双创”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张学亮. 西南大学, 2017(04)
- [4]建国后职业指导实践的历史进程[D]. 郭晓琳. 郑州大学, 2016(03)
- [5]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医药跨文化传通 ——以英国为例[D]. 严暄暄.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从“条块分割”到“块块分割”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研究[D]. 蒋华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7]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青年民族主义研究[D]. 吴云才.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8]危机下的转机 ——国民政府时期的西北经济开发研究[D]. 王荣华. 南京大学, 2014(03)
- [9]民国时期新闻人黄天鹏研究[D]. 曹爱民.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10]抗争与坚守 ——马来西亚华文教师队伍历史演进研究[D]. 王焕芝.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