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们解释“西游记”的方式

这就是他们解释“西游记”的方式

一、他们这样解释《西游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子涵[1](2021)在《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汉学家杜德桥(Glen Dudbridge,1938—2017)是二战后英国汉学转型期的代表人物,曾先后在剑桥、牛津大学任教,并从1994年起担任牛津大学东方学院中国学术研究所所长,为牛津大学的中国学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还曾同时兼任英国皇家学院院士、欧洲汉学家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等职务,是欧洲现代汉学界的佼佼者。杜德桥致力于汉学研究五十余年,共出版专着11部,发表学术论文23篇,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即立足于其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全部学术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整理其研究内容和观点,分析研究方法及特色,以期全面了解其学术价值及贡献。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总结三个部分。绪论作为全文的领起,首先对英国汉学各个发展阶段中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情况进行了整体论述,以突出杜德桥及其研究的历史地位;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主要对杜德桥本人的生平及学术经历进行了梳理,试图厘清其汉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阶段。第二章从本文研究的核心——“小说”一词出发,尝试对其中西含义进行清楚辨析,并通过具体的观点和例证,说明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认识。第三章主要论述杜德桥对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具体研究,包括借鉴西方莎士比亚学研究方法的“百科全书式”的《李娃传》研究、运用经典叙事学方法分析作品结构的《柳毅传》研究以及对边缘作品《广异记》进行的文献、历史、宗教、文化等多角度关照的研究。第四章则对杜德桥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进行探析,包括其对《西游记》的考据研究以及社会学角度切入的《醒世姻缘传》研究。总结部分将对全文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尝试对杜德桥的古代小说研究特色进行系统评述,发掘其研究的独特价值,思考其对国内学界的借鉴意义。

刘月月[2](2021)在《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道教星宿神仙太白金星是明清神魔小说中常见的神仙人物,太白金星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它有一个从最初的星辰形象到后来的老者形象的转变过程。随着形象的改变,太白金星的职能也由主战转变为主张和平,探究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的形象和职能变化,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从明清时期小说中太白金星的形象体会神魔小说不同于其他通俗小说的特点以及蕴藏其中的文化意蕴。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描述明清之前和明清时期太白金星的形象特点,明清之前太白金星在文献资料中只是基于星辰特点被简单提及,后来衍生出主杀伐的功能,被当作行军治国的重要参考对象。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多为提倡和平的老者形象,相较之前太白金星的形象被塑造得更加丰满,描写手法也更加多元化。第二章从政治、经济、创作者个人三个方面分析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转变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僵化与统治者的示范,让一批有才华的科考生不愿受限于八股文的形式,转向创作通俗小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印刷行业的繁荣,神魔小说作为通俗小说受欢迎的文体,拥有广大的消费者群体,商人抓住商机,太白金星神仙形象应势而生。明清两代都有战乱发生,创作者一改太白金星之前主战形象变为提倡和平的神仙老者,希望通过改变太白金星的形象寄寓天下安定的心愿。第三章分析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呈现出的神魔小说文体特征。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的全知视角以及作者在无关紧要情节的文字铺排,都体现神魔小说中作者时刻存在的叙述模式。以太白金星为代表的神仙形象拥有凡人的特点,在其他小说中法术、能力等也能通用,虽然作为次要人物形象,与主要人物形象相互塑造,他们能在三界中自由转换空间,代表正义一方与妖魔对立。创作者在塑造他们拥有无所不能的法术、来去自如的能力等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形象特点时,也将各种道理寓于其中。

安汝杰[3](2020)在《《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文中提出《西游记》的空观亦具有审美意义。西天取经本质上就是取经者通过禅修的本真体验而获得身心的解脱。修行就是从虚妄中发现真心、自性,若能悟此真心,依之而修,即可当体即空、即幻悟真,其次第是因见道而修道,因修道而证道。《西游记》中的取经者因十四余年的苦修而成正果,表明禅修就是于瞬间的顿悟契入空境,彻见真性当下即是、不假言说的本来面目。但顿悟不废渐修,禅修本身也是空性渐显的过程,而顿悟是空义显现的契机,其中内蕴着美的意象、意境的形成。论文以般若类与中国禅宗经典《坛经》的观空法门为中心,从“空”义的历史流变进行寻绎,以《西游记》中“空”的语义解析为基础,得出“空”“有”圆融是《西游记》的空观的本质的结论。《西游记》遵循的是“空”“有”不住、“空”“有”圆融的中道审美观,具体到审美实践即修行上就是“无住”的工夫,成就的是“无相”的审美境界,并通过顿悟瞬间之美的生成与“无念”本体相通约。“心”在取经僧徒的禅修实践中占据关键位置。“空”由心“悟”,“空”是禅修者于自心、本性上悟得的意境,“自心”、“本性”就是“心性修持”的具体内涵,《西游记》的“心性”指的是禅宗“识心见性”的修行总纲。修行在《西游记》中就是禅宗心性思想由理论到实践的感性显现,这种显现本身由于修行者本真生命的参与而是“空”的审美体验及“相”的审美意象的生成过程。空、有在取经僧徒的心性实践中是平等的,禅诗作为空有圆融之相在《西游记》中形成“幻有”之诗境,“境”由“心”生,诗境是修禅者当下之“念”妄动的产物,是需要否定的心之对境,否定“幻有”,以肯定真空、妙有。“幻有”指的是《西游记》中禅诗意境的当下生成。“当下即住”的“诗境”也念念不住,“诗境”幻有,“诗境”与“空”发生关联的关键在于其与禅者“念”的时间性体验密切相关。承载禅诗和佛经的语言文字也是性空的。《西游记》中文字性空的审美意境的内容是“无字真经”与“有字真经”的空有圆融。既以“无字真经”明“性空”之理,又不碍依此理修行以契入“妙有”而悟“自性”的审美意境。进一步言之,取经僧徒与如来佛祖之间的“有字”、“无字”之争是空有圆融的审美观在经卷文本上的显现,而“美”就在这非言非默的有无之间。

张伟伟[4](2020)在《《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等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这些新的媒介形式形成了跨媒介传播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新路径,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口头传播和纸质媒介的单一维度,使得传统经典文学的传播具有了新的形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其中,《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在这一类改编中尤为引人注目,进入21世纪甚至成为了一个超级文化IP,走上产业化之路。研究这一现象不仅可以从媒介史考察《西游记》在不同时代的传播形态,也可以从改编、产业化角度了解人类社会、思想史的变迁,还可以为其他经典文本的当代传承与价值弘扬问题提供参考。第一章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展示了《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现状。口头、纸质、戏曲等旧媒介虽然日渐衰微,但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发挥着应有的价值。新兴媒介成为主流,影视改编经历了80年代的忠实、90年代的大话、21世纪的奇观后逐渐走向成熟;游戏改编遍布冒险、休闲、动作、角色扮演等各种类型,不断朝新鲜灵活的方向努力;动漫改编在新技术的支撑下走向逼真写实,但低龄化定位使得承载力较弱等。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西游记》文本跨媒介改编的优势。“文化输出”战略的提出凸显了《西游记》承载的文化价值,媒介更新传播技术发展、消费社会出现大众文化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它本身的经典价值与魔幻情节符合当下市场口味,主题多元易形成多种解读模式、价值普世易满足多元文化需求、版权开放易避免知识产权冲突等。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西游记》形成各种改编版本,甚至跨越媒介间的限制,走向跨媒介改编之路。第二章从后现代反叛权威、解构一切的原则出发,分析了改编作品主题内容的移位,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被动解构了对自由、平等的主动追求;师徒西行宿命论的消失解构了原罪与救赎的主题;妖怪神仙背景的丧失解构了仙佛救世的主题;师徒和谐伦理的颠覆解构了传统的道德观念等。消费社会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改编作品以利润为旨归强调数量的同时失却了人文内涵。在娱乐泛化非理性主义带来世俗化的过程中大众审美出现异化,没有神、没有英雄,跨媒介改编颠覆了原作固有的人物形象,正面人物消解神性、反面人物更加圆融,孙悟空英雄形象消解、唐僧圣僧观念退却等。第三章从互文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点入手,考察《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另类主题重构。传承与反叛是互文的两种模式,后文本在前文本的基础上派生出来,解构原有脉络,为重新建构扫除障碍并无限延伸,形成新的文本,爱情主题的出现为原着传承增添了人性人情之美,金箍宿命的重置表现出人逃避不了命运的苦涩,残酷世间的大胆勾勒展现了一体两面的哲思。日常审美模式兴起,人们的观照对象转向生活中的点滴细微,《西游记》的跨媒介改编者在原文本的基础上考虑人们期待视野的转变而进行剔除创新,重构出符合日常审美观照的人物形象,孙悟空、唐僧开始了向人的回归。现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差距,“诗无达诂”与“误读”理论的佐证,清楚解释了作者预设了重构的可能,读者保证了重构的完成这一环节的实现,后代创作者在前人作品的光芒下产生“影响的焦虑”,为了破除它而突出自己,就不得不以另类方式重构原有故事。第四章从《西游记》跨媒介改编所形成的产业化角度入手,反思IP产业化过程中的益处与问题。在解构与重构的相互作用下,西游IP形成雅俗共赏格局。多渠道多媒介之路为《西游记》塑造出全新的文化传播路径,构建出多维的产业生态链路,在追逐意识形态的同时扩展了商业需求,充实了产业市场。但文化产业毕竟是内容产业,创意不足、人才缺失、品牌淡薄、规划缺位等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同质化、媚俗化问题频出,让人们不得不担心过度消费经典符号引发的价值流失。在市场化的大潮下,坚守文本阵营并不能更好地继承经典,反而商品化更能扩大它的影响,且艺术追求与利益追求不存在绝对冲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以得到兼顾。

张佳颖[5](2020)在《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对1735-1949年间的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活动进行编年,且在编年的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期,对作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研究思路与内容如下:(1)详尽搜集1735-1949年间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的原始文献,以真实可靠的一手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2)秉持着“考订事实”、“追溯源流”的学术态度,详细厘清西译作品的翻译情况、出版史实、译者身份等信息;(3)以“编年”为纵向主线、“纪传”为横向辅线进行编年与作品信息的完善。首先,以时间为序,按具体出版年份归纳是年的西译作品,将作品按已考证的出版年先后排列;其次,编录作品可考的详实信息,条目内容涵盖作品名称、译者及其身份、所载媒介、转译情况、发行地与出版社、相关书评、插图情况、再版情况、赞助人或赞助机构、小说类型、所依中文底本等,并对于部分较为重要作品的译者序言及书评均加以翻译,以求呈现更多有效且准确之信息;(4)以宏观的视角,将西译作品集中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作为编年史的历史分期的依据;(5)对该历史分期所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西传特点加以论述,以力求呈现出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接受状况、与其相联系的文化谱系,以及古典小说研究视阈中体现的中西文学与文化观,凸显古今之变。本文以期全面呈现中国古典小说在西方各国被译介和传播的历史轨迹,对研究中国古典小说之西传的专家学者有所裨益,或可促进该研究领域更多学术生长点的滋生。

范秋雯[6](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王文强[7](2019)在《《西游记》英译史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不惟如此,早在1758年(乾隆23年),日本着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了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其后,随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在华传教工作的展开,这部小说也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此后,尽管这部小说的译介主体在不断的变化,《西游记》在西方世界的译介进程却从未中断过。其中,这部小说的英语译文(本)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自1822年马礼逊在《华英字典》首次收录《西游记》中的部分谚语开始,到1983年余国藩的《西游记》全译本问世,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从“种子”到最终“成形”共历经了160余年的历史。早在1961年,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就被选入象征世界文学作品的“企鹅经典丛书”(Penguin Classics),成为最早被该系列丛书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可见这部小说作为“世界文学”的影响力。然而,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小说相比,学界对《西游记》的英译研究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外尚无系统、全面研究《西游记》英译的着作问世,这显然与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强大的影响力并不匹配。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对《西游记》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和翻译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探讨以下问题:第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有关这部小说“主题思想”的解读在中国呈现出众说纷纭的局面,那么,这些来自异域的译者们如何定义《西游记》的“性质”?他们的阐释与解读与这部小说的学术研究又有何联系?第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游记》的译者们选取这部小说进行翻译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译者的身份是否会影响他们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认知?第三,正如安德烈·勒菲弗尔所指出的,翻译实质上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在经历改写而成的《西游记》英译本中,原着的主要人物在形象是否与原着一致?如果发生了“变异”,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由于受到历史文化语境、译者文化身份以及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笔下的译文(译本)差异明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原着的一些主要人物形象之所以在译本中发生“变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上述几个因素息息相关。同时,这些译者对这部小说的翻译阐释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是同步的。根据译者身份、翻译目的、译本(文)形式、译本影响、以及这些《西游记》的译者们对这部小说的阐释与解读,本研究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旅行时期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822年至1916年,这一阶段的译介主体以传教士为主,《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传教工具的角色,原着的文学性并没有得到重视;第二个阶段为1917年至1932年,库寿龄首次在英语世界否定了“邱处机作者论”的观点,之后海伦·海耶斯的节译本在英国出版,尽管海耶斯对《西游记》的佛教阐释存在着以偏概全的倾向,然而,它的出现意味着《西游记》走出了“传教士阐释阶段”,序言中大幅引用胡适考证《西游记》的最新成果,正式开启了这部小说在英语世界的“现代之旅”;第三个阶段为1942年至1968年,着名汉学家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译本在英语世界广受赞誉,通过他的译本,原着的文学性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彰显,译者精心塑造的“猴王”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西游记》为“神话小说”、“滑稽小说”的“属性”在本时期通过韦利译本广泛被这部小说的研究者所接受。第四个阶段是1969年至1983年,在杜德桥、余国藩等学者的推动下,《西游记》的学术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西游记》蕴含的道教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余国藩集《西游记》研究者、翻译家、汉学家于一身,他将有关这部小说最新的研究成果融汇到自己的译作中,使这个全译本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气息。系统全面地考察《西游记》的百年英译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考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历程,有助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影响中国古典文学域外传播的诸多因素,并把握其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特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外译事业提供指导,从而加快中国文学、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杨靖[8](2019)在《“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文中提出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参与戊戌变法,与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均有过接触,对中国政局影响颇大。正因如此,当前学界对李提摩太的关注多是其政坛身份,或是对其汉译西学作系统研究。然而,在华的这45年中,李提摩太大部分时间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大乘佛教文本并有多部译着,有的译本还成为其同时代首个最完整译本。可是,相较于他在政坛与西学研究方面的热度,学界对他汉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却几乎没有。本研究以大量淹埋于历史的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李提摩太在东学西渐中的翻译活动作系统全面的探索与考察。本研究以李提摩太的基督教与佛教思想为主线,并将主线贯穿于他的翻译思想、翻译选材、翻译实践与翻译行为的历史影响中,主要提出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身为基督教传教士的李提摩太何以对中国大乘佛教文本感兴趣,这反映了他的何种宗教理念?第二,浩如烟海的中国大乘文本中,李提摩太的翻译选材动机是什么?第三,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李提摩太的翻译观是什么,是如何在译本中体现的?第四,从整个晚清来看,李提摩太的大乘佛教文本英译活动有何历史范式?最后,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的解决,本研究尝试勾勒翻译研究的历史面向,指出翻译史研究的可行路径。本研究的发现如下:受自由神学与社会福音神学影响,李提摩太试图在人间建立一个“没有病痛只有和谐”的上帝国。在他看来,唯有世界各宗教联手融合才能真正消除差异,达到世界和平,而在这些宗教中他选中了大乘佛教作为最先联手的对象,因为他从大乘的“他救”思想中看到了基督教里“跟随上帝”的理念,认为“耶”与“佛”本就一家亲,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为将这些宗教思想诉说于众,他英译了《大乘起信论》、《法华三经》、《金刚经》、《心经》与《西游记》等大乘色彩十分浓厚的作品。在他的阐释下,《大乘起信论》成了马鸣菩萨受到耶稣门徒多马之影响所作;《法华三经》则蕴含了基督教里满满的正义,它是耶稣与上帝对人类的爱、宽容与怜悯;他从《金刚经》里读出了“耶稣将接替佛陀作为救世主”的预言,从《心经》的“色”与“空”看到了耶稣的神人二性,就连《西游记》里的佛教理念也被解释成中国最早的基督教景教,且作者也成了具有保罗性质的丘处机。在这种耶佛融合思想的指导下,李提摩太把“真如”译成了“God”(上帝),“三宝”中的“佛、法、僧”也与“Trinity”(三位一体)相对接,“如来”英译成了“Jesus”(耶稣),“十八层地狱”、“劝持”与“塔庙”等概念也都被融入基督教。此外,佛教的“观音”与基督教的“耶稣”形象在译本中都出现不同层次的对接。因此,“耶”“佛”在接榫过程中出现了错位,佛教几乎被基督教取而代之,而以基督教为本位的译本中没有了异己的声音,李氏所期待的“和谐上帝国”终于实现。李提摩太与同时代的其他来华传教士不同,他在思想上并未将佛教视为敌人,而是潜心研究,虽然他不接受“唯上帝拯救”论,可是受“唯耶稣拯救”神学思想的左右,他在翻译实践中还是置换了佛教里的大部分元素,在试图联系两宗教的同时模糊了它们之间的界限。因此,他的译本虽然在宽容的宗教思想下呈现出新面貌,可佛教元素大量消失,同时基督教也开始变得不纯正,带有佛教的影子。他的这种宗教文化融合进而错位的行为最终是通过翻译来体现的,而他的翻译行为在整个晚清的较直译的佛教文本环境下与其余佛教研究的译者们拉开了距离,在晚清佛教复兴的浪潮中难免孤芳自赏,可依旧为东西宗教文化交流翻开了新的篇章。本研究最后还认为,李提摩太的所有翻译行为都是围绕其建立“上帝国”的梦想展开,这是他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在晚清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因此离开了历史语境,他的渴望就难以被理解,翻译活动也就无法得到全面且客观的解释。这表明,翻译研究若能从历史脉络出发,从史料中去构建译者与其所处时代的联系,研究结果则会更加细腻与透明,进而提升整个翻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这不失为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丁美玲(DINH MY LINH)[9](2019)在《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初,在全球合作共赢大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时俱进提出了“走出去”的影视战略。在此战略的引导下,中国影视从内容和技术形式上都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得海外观众再次被中国影视的魅力所征服。越南作为中国邻邦,且两国关系历来友好,加上越南在新世纪提出了促进“融入国际文化”的策略,使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为中国影视如何“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作为一位越南留学生,对此我感受颇深。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影视投资“精品”制作与搭建网络传播平台,在越南引起了观赏中国影视的新潮流。我们在通过“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接受”的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发现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观看选择模式主要有“发散效应”、“明星效应”、“舆论效应”等几种。相比之下,电视剧比电影的传播与接受效果更明显一些。对此,本文从传播学中的“编码/解码”理论对中国影视的传播与接受实践作了符号学分析。除了绪论和结语,具体分为五章:一是描述21世纪新时代下影视发展的大背景,诸如世界各国影视合作交流共赢、新媒体飞速发展、数字技术突飞猛进及其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二是基于时代的变迁,梳理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全面的艺术革新,包括西方格式化的创作、精品大制作的推进、视觉效应与画面刺激感的加强等。一方面,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更加关注当代人的心理问题和人对命运的主动权问题,但另一面看又多少忽视了人物性格特征的刻画,从中反映出21世纪中国影视的一种新追求,从原来的人物心理演绎向特效画面感转移。三是考察发生变革了的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如何被接受。具体从播放形式、影视作品的组成要素以及审美观三大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了越南观众对上世纪中国影视的原有印象。四是进一步探索人们在行为层面上的接受,同时揭示这些年越南人在精神文化、经济生活方面的改变,从中描绘出社会文化在新时代变化的全景。五是考察中国影视承载的深层的价值观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效果,按照霍尔“编码/解码”理论分析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解读方式与接受效果,以此推断中国影视业传播与发展的前景。

李明[10](2019)在《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文中认为孙悟空作为一个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文学人物形象,其视觉艺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及其演变为主要研究对象,是该学术命题的第一次整体性研究的尝试——在“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演进脉络的观照下,梳理历代美术作品中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进行分期研究,总结造型要素,分析其形成和演变动因。第一章阐释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通过“猴行者原型”命题说明孙悟空的猴性来源,阐释其从猕猴到猿猴再到石猴的演化过程;强调故事系统作为视觉艺术形象的文化渊源,分别介绍取经本事、取经故事、西游故事、孙悟空故事的演化历程;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并进行历史分期。第二章到第五章对孙悟空在“四个历史阶段”的视觉形象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通过梳理截至2018年最新最全的美术资料,分析唐宋的猴行者形象,是本文的重点;第三章分析元代孙行者的形象;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概括分析明清齐天大圣的形象和民国以来美猴王的形象。第六章为价值探讨:第一节论述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审美价值;第二节阐述孙悟空视觉艺术对于西游故事演化、孙悟空人物原型等“西游学”命题的实证价值;第三节概述了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本文梳理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千年历史,认为孙悟空形象中的两大基本特征的“本体矛盾性”和“主体焦虑性”贯穿着整个视觉艺术形象演变历程,与中国文化变迁中的诸多侧面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二、他们这样解释《西游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们这样解释《西游记》(论文提纲范文)

(1)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英国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概述
    二 选题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杜德桥其人及其汉学研究概况
    第一节 杜德桥生平及学术经历
    第二节 杜德桥汉学研究的开端、发展及转向
第二章 杜德桥关于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小说”之中外含义辨析
        一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演变
        二 西方“小说”概念梳理
    第二节 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一 早期中西“小说”概念的碰撞
        二 杜德桥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第三章 杜德桥的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
    第一节 《李娃传》研究
        一 版本的遴选
        二 创作背景辨析
        三 《李娃传》的翻译评注
    第二节 《柳毅传》研究
        一 类同性材料的发掘
        二 双重叙事结构的考察
    第三节 《广异记》研究
        一 文献考据与佚文研究
        二 从文学与史学的角度观照《广异记》中的唐代世俗社会
第四章 杜德桥的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
    第一节 《西游记》研究
        一 版本问题的深入考索
        二 成书源流考证与人物原型新探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研究
        一 社会学视域下的泰山进香习俗检视
        二 虚构与真实:对文学论据局限性的剖析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太白金星形象
    第一节 明清小说前的形象
        一、基于写实、述而不论
        二、象征杀伐、行军参考
        三、寄托祝愿、附会人事
    第二节 明清小说中的形象
        一、形象丰满、手法丰富
        二、寓意深刻,教化深远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转变的原因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僵化与上层阶级的示范
        一、科举制的僵化
        二、统治者的示范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印刷行业的繁荣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印刷行业的繁荣
    第三节 文学作家的偏爱与提倡和平的心愿
        一、文学作家的偏爱
        二、提倡和平的心愿
第三章 太白金星形象呈现出的神魔小说文体特征
    第一节 作者时刻存在的叙述模式
        一、全知视角
        二、铺排文采
    第二节 人物特征多样的形象塑造
        一、仙凡统一特点
        二、意指通用功能
        三、主次形象互塑
    第三节 结构丰富多元的勾勒创造
        一、多个时空转换
        二、极真寓于极幻
        三、浪漫主义色彩
        四、正反阵营对峙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晚明小说审美阅读的兴起
        (二)中国小说所受佛学之影响
        (三)佛教为《西游记》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四) 《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西游记》与《心经》之关系研究
        (二) 《西游记》的佛学主题研究
        (三) “空”的审美范畴研究
        (四)现有研究反思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西游记》中“空”的审美内涵
    第一节 审美范畴“空”的形成逻辑
        一、老庄之“道”的美学范畴
        二、玄学之“无”的美学本体
        三、禅宗空观的审美建构
    第二节 《西游记》的空观
        一、 “空”的语义解析
        二、空有圆融:《西游记》的空观
        三、悟“空”的禅修体验
    第三节 “空”的审美原理
        一、 “自性含万法”的“无念”本体
        二、 “万法自在无碍”的“无住”工夫
        三、 “万法尽通般若”的“无相”境界
第二章 《西游记》中的相:禅修以悟“空”
    第一节 《西游记》中“识心见性”的禅宗思想考释
        一、 “即心即佛”的文本依据
        二、 “顿悟成佛”的学理基础
        三、“无念”的禅修法门
    第二节 禅宗从“本性论”到“泛性论”的心性思想
        一、空有相即:慧能南禅的“识心见性”
        二、以有摄空:菏泽宗的“空寂之知”与石头宗的“灵源皎洁”
        三、空有不住: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与“无情有性”
    第三节 《西游记》中“相”的审美意象
        一、任心为修:“相”的生成契机
        二、心之虚空:“相”的禅修指向
        三、顿悟瞬间:“相”的审美生成
第三章 《西游记》中的禅诗:即幻悟真的瞬间美
    第一节 诗境“幻有”的时间之相
        一、 “即幻悟真”的文本基础
        二、悟在瞬间的时间之“相”
        (一)“相”为幻有:时间之“相”的哲学内涵
        (二)时间之“相”的文学表现
        三、即幻悟真:《西游记》中的“诗境”
    第二节 时间之“空”:诗禅一体的哲学显现
        一、时间之“空”
        二、藉诗悟禅
        三、藉禅言诗
        四、诗禅一体
    第三节 意象生成:禅诗“美在瞬间”的本真体悟
        一、时空之“点”
        二、禅诗的瞬间性体悟
        三、念念相续的生灭瞬间
        四、瞬间:禅诗意象在时间中的生成
第四章 “无字真经”之妙:文字性空的审美意境
    第一节 禅宗“不立文字”言意观的思想根基
        一、 “立象尽意”的言说传统
        二、禅宗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言意观的转变
        三、禅宗“不立文字”言意观的佛经依据
    第二节 从意境的哲学基础看其美学内涵
        一、 “境生于象外”:意境的道家哲学基础
        二、 “象外”的佛学基础
        三、象外之象:意境的美学内涵
    第三节 以“文”悟空的审美意境
        一、无字真经:“不立文字”的言意观
        二、本性显现的“无言之美”
        三、有字真经:“真空妙有”的审美意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4)《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跨媒介改编现状及语境分析
    第一节 《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现状及其特征
        一、跨媒介引领文学文本改编
        二、《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现状
    第二节 《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时代语境
        一、《西游记》跨媒介书写的时代因素
        二、《西游记》跨媒介改编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 跨媒介改编的价值解构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指引下的主题内容移位
        一、后现代社会权力中心消解
        二、改编作品主题内容移位
    第二节 商业利润导向下的人文精神缺失
        一、消费社会以市场为导向求得商业利润
        二、跨媒介改编以数量为旨归失却人文内涵
    第三节 娱乐泛化推动下的形象身份颠覆
        一、娱乐泛化大众审美异化
        二、跨媒介改编形象罹遭解构
第三章 跨媒介改编价值重构
    第一节 后现代模式下的故事主题重构
        一、互文理论审视下的后现代哲学
        二、跨媒介改编实现另类主题挖掘
    第二节 日常审美视角下的人物角色重置
        一、日常审美模式关照对象转移
        二、跨媒介改编带来人物形象转变
    第三节 读者理论模式下的参与式体验
        一、现实读者理解预想效果偏差
        二、读者参与引领经典西游重构
第四章 跨媒介改编与大IP产业开发的反思
    第一节 《西游记》IP产业化现状
        一、《西游记》超级IP产业化贡献
        二、《西游记》超级IP产业化困境
    第二节 《西游记》IP的产业化反思
        一、《西游记》IP的产业化不足
        二、《西游记》IP的产业化必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上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1735-1949)
下编: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研究
    第一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数量统计与分析
        第一节 西译作品数量与涉猎内容
        第二节 小说作品与西译形式
        一、同一译本多次转译
        二、小说中诗歌的翻译
        三、其他
    第二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的高峰期与低潮期
        第一节 高峰期与低潮期的特征概述
        一 低潮期(1735-1827 年)
        二 高峰期(1885-1949 年)
        第二节 社会环境的促进
        一 低潮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二 高峰期的社会环境与传播主体
        第三节 传播媒介的推动
        一 低潮期
        二 高峰期
    第三章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载体的多样性
        第一节 从单行本到期刊杂志
        一 单行本
        二 期刊杂志
        三 单行本与期刊杂志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从依附于介绍性书籍到古典小说译文选集
        一 两种载体形式的流变过程及原因
        二 专门的古典小说译文选集特点及影响
    第四章 中国古典小说译者研究
        第一节 译者及其西译作品数量统计
        一 译者身份
        二 通晓多国语言的汉学家
        三 各国汉学活动的推进
        第二节 译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定位
        一 中国社会百态的全景画
        二 学习中文的有效教材
        三 利用中国小说的道德教化作用
        四 窥探中国人内心状态的渠道途径
        五 宣扬宗教的辅助资料
        六 负面化中国形象
        七 研究中国小说的文学性
        第三节 译者的翻译观念与实践
        一 改编
        二 删减
        三 遵循原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735-1949 中国古典小说西译作品情况一览表
致谢

(6)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一、史文传统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一、概念界定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一、“反讽”的演变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一、《红楼梦》的寓意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西游记》英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本文对《西游记》英译文本性质界定
        1.3.2 本文对《西游记》的翻译界定
        1.3.3 英语世界的《西游记》
        1.3.4 本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及历史阶段的划分
    1.4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海外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西游记》英译研究述评
    1.5 本研究所涉及的翻译理论
        1.5.1 描述翻译学派
        1.5.2 翻译史学研究
    1.6 研究内容
第2章 传教士汉学家对《西游记》的译介研究(1822-1916)
    2.1 本阶段《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隐性传播”探究
        2.1.1 开创《西游记》英译史的《华英字典》
        2.1.2 艾约瑟对《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首次介绍
        2.1.3 伟烈亚力《汉籍解题》中的《西游记》
        2.1.4 明恩溥《中国人的德行》中的《西游记》
        2.1.5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隐性传播”贡献
    2.2 作为“显性传播”的《西游记》英译文
        2.2.1 詹姆斯·沃尔对《西游记》的译介
        2.2.2 翟理斯对《西游记》的翻译与改写
        2.2.3 晚清时期其它《西游记》英译文
    2.3 本阶段《西游记》“显性译文”的译者身份探析
    2.4 本阶段译者的译介动机考察
    2.5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1 李提摩太其人其译
        2.5.2 李提摩太“援佛入耶”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5.3 李提摩太翻译《西游记》动机探析
        2.5.4 “援佛入耶”——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基督式”改造
        2.5.5 走向基督—李提摩太对《西游记》人物的“改造”
        2.5.6 李提摩太眼中的《西游记》宗教成分
    2.6 本时期《西游记》译介之不足
    2.7 本章小结
第3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启蒙期”(1917-1932)
    3.1 库寿龄《中国百科全书》对《西游记》的介绍
    3.2 文仁亭《中国神话与传奇》中的《西游记》
    3.3 东方佛学的“西游记”——海伦·海耶斯《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3.3.1 译者海伦·海耶斯的身份探析
        3.3.3 海耶斯对《西游记》主题思想的认知
        3.3.4 海耶斯译本中孙悟空的形象建构
        3.3.5 “东方智慧丛书”对中国文学典籍的选材
        3.3.6 海耶斯《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与底本
        3.3.7 本章小结
第4 章《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繁荣期(1942-1968)
    4.1 倾听译者的心声——阿瑟·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研究
        4.1.1 阿瑟·韦利其人其译
        4.1.2 阿瑟·韦利《西游记》英译本介绍
        4.1.4 《猴》的译介语境与读者接受
        4.1.5 韦利对原着创造性的裁剪与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
        4.1.6 韦利对英雄主义“猴王”的塑造及对唐僧形象的“还原”
        4.1.7 倾听译者的心声——韦利思想倾向在《猴》中的折射
        4.1.8 译,还是不译——韦利对《西游记》诗词的删减原因探析
    4.2 英语世界中国文学教材的《西游记》研究
        4.2.1 梅仪慈对《西游记》的介绍
        4.2.2 陈绶颐《中国文学史述》中的《西游记》
        4.2.3 黎明《中国文学史》中的《西游记》
        4.2.4 白之《中国文学选集》中的《西游记》
        4.2.5 柳无忌《中国文学概论》中的《西游记》
        4.2.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的《西游记》
    4.3 作为儿童文学与幽默小说的《西游记》英译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西游记》英译的学术转向——以余国藩译本为中心
    5.1 余国藩其人介绍
    5.2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学术研究探析
        5.2.1 余国藩对《西游记》的底本选择以及对小说第九回的认识
        5.2.2 谁是作者?余国藩对《西游记》作者的认知
        5.2.3 余国藩对《西游记》小说中诗词的认知
        5.2.4 《西游记》的宗教意蕴
    5.3 坚持“可译性”——余国藩《西游记》翻译策略探析
        5.3.1 余国藩对《西游记》称谓词的翻译
        5.3.2 余国藩对《西游记》典故的翻译
        5.3.3 余国藩对《西游记》比喻、成语的翻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本研究的发现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活动的介绍与研究
        1.2.2 学界对李提摩太英译大乘经的研究
        1.2.3 与李提摩太英译《西游记》相关的研究
    1.3 研究问题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1.5 本研究需要特别说明的史料
第二章 李提摩太的“耶”“佛”思想及其互融
    2.1 李氏翻译思想的基础:基督教神学思想
        2.1.1 “自由神学”思想
        2.1.2 “社会福音神学”思想
        2.1.3 对“上帝国”的诠释
    2.2 李氏对佛教的诠释与研究
        2.2.1 承认非基督宗教的价值
        2.2.2 李提摩太对佛教文本的青睐
    2.3 李氏耶佛思想的融合
        2.3.1 对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解
        2.3.2 耶佛两教的“三位一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李提摩太“耶”“佛”思想下的翻译选材
    3.1 《大乘起信论》——一部阐释基督教的书
        3.1.1 马鸣菩萨的基督教情怀
        3.1.2 对《大乘起信论》的基督教式解读
    3.2 《法华三经》——《约翰福音》的另一种表述
        3.2.1 底本及其中所蕴含李氏的宗教抱负
        3.2.2 从《莲花经》到耶佛接榫
    3.3 《西游记》——耶稣送给亚洲人的思想慰藉
        3.3.1 《西游记》里的景教色彩
        3.3.2 从西天取经到上帝国建立
        3.3.3 译本里的基督教情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教理的英译
    4.1 真如、三宝与上帝之间的互译
    4.2 上帝概念下“佛”与“如来”的英译
        4.2.1 多“佛”与一神“上帝”
        4.2.2 “如来”的英译
    4.3 其它佛教概念的英译
        4.3.1 从十八层“地狱”到耶稣受难
        4.3.2 对“劝持”概念的阐释
        4.3.3 对“塔庙”的阐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李提摩太对“耶”“佛”两教角色的英译与重构
    5.1 观音菩萨的多重形象英译
        5.1.1 随处现身的观音
        5.1.2 倾听世人祈祷的观音
    5.2 英译本中耶稣形象的重构
        5.2.1 《金刚经》里对耶稣的预言
        5.2.2 《心经》中耶稣的神人二性
        5.2.3 佛陀讲法时的耶稣形象
        5.2.4 法华三喻里的耶稣形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李提摩太译经活动在历史中的模式与相关思考
    6.1 宗教间的置换、成全与互益模式
        6.1.1 置换模式:佛教不可能拯救世界
        6.1.2 成全与互益模式:从耶稣的唯一拯救到“实在者”的神权
    6.2 李提摩太:从宗教思想的接榫到翻译实践的错位
    6.3 翻译活动中的“独角戏”
        6.3.1 李提摩太与其它译者之异同
        6.3.2 李提摩太与晚清佛典西译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李提摩太发文统计
    1.李提摩太在《万国公报》上发文
    2.李提摩太在《教务杂志》上发文
    3.李提摩太在《北华捷报》上发文
    4.李提摩太的其它发文

(9)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中国学者对国产影视作品在国外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二、越南学者对国内观众“接受心理”的研究
        三、中越两国对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研究
        四、中越两国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
        五、概念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方法及资料来源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三、资料来源
第一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的背景
    第一节 影响21世纪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政策
        一、中国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政策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走出去”政策
        三、21世纪越南融入国际经济与文化的政策
        四、越南电影法:规范化电影进口政策
    第二节 中越媒体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评论
        一、中国媒体对越南传播中国影视的评论
        二、越南媒体对中国影视的评论
    第三节 从传播渠道角度考察
        一、21世纪中国电影在越南影院放映情况
        二、21世纪中国电视剧在越南商业化电视频道播映情况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网络传播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变化及在越南的传播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叙事手法的创新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的典型故事与叙事手法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新变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表演风格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摄影风格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布景风格
        四、21世纪初中国影视服装与道具风格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
        一、21世纪初中国电影在越南传播的类型
        二、21世纪初中国电视剧在越南传播的代表作与优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的接受
    第一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的接受度
        一、21世纪初越南观众的观影选择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播放方式及其效果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方式对越南观众观影习惯的影响
    第二节 从传播效果看越南观众接受中国影视的情况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类型的认知度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作品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不太受越南观众喜爱的元素
    第三节 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审美风格的接受
        一、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演员之美的接受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美术设计的接受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改变越南观众的影视艺术观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接受看越南大众文化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文化经济的刺激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电影消费经济的影响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引导越南观众的购物新潮流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影响越南人旅游倾向
    第二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观众生活习惯的重要影响
        一、上世纪中国影视对越南社会精神文化的影响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对越南社群起到了联结的作用
    第三节 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对21世纪中国影视的评价
        一、两国官方舆论对越南观众接受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二、越南观众对于媒体宣传21世纪初中国影视的评价
        三、越南观众对改善中国影视宣传方式的期待与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前景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影视价值观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承载的核心价值观
        二、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个人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三、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中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第二节 从价值观认同看21世纪初中国影视被越南观众接受与排斥的原因
        一、21世纪初中国影视传播的价值观
        二、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被接受的一种符号学分析
        三、21世纪初中国影视进入越南遇到的困难
    第三节 未来中国影视在越南传播与接受前景的展望
        一、越南人接受中国影视与他国影视的比较
        二、21世纪初越南与中国影视市场的比较
        三、中国影视在越南继续传播与接受的预判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越南观众对21世纪初中国影视评价调查问卷
    2.访谈提问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史前史”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生成的文化渊源
        1.2.1 佛教主导的取经故事
        1.2.2 道教主导的西游故事
        1.2.3 独立演化的孙悟空故事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演化和分期
        1.3.1 孙悟空人物形象演化
        1.3.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化
        1.3.3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分期
第二章 唐宋以猴行者为主体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第一次命名:《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猴行者
    第二节 视觉表达的尝试:延安石窟中的猴行者
    第三节 初步稳定的塑形:敦煌壁画中的猴行者
    第四节 交流与开源:泉州开元寺浮雕猴行者
    第五节 整体呼应:取经图花钱中的猴行者
    第六节 猴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三章 元代以孙行者为纽带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转型革命:《西游记》杂剧中的孙行者
    第二节 开路先锋:取经瓷枕中的孙行者
    第三节 白衣秀才:墓道画像石中的孙行者
    第四节 孙行者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四章 明清以齐天大圣为内涵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全面成型: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和“图像”
        4.1.1 齐天大圣与孙悟空的合流
        4.1.2 矛盾的本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言象”
        4.1.3 中空的主体:世德堂本《西游记》小说的“图像”
    第二节 图像粉本:李评本《西游记》插图
    第三节 孙悟空的标准像:味潜斋本《西游记》绣像
    第四节 齐天大圣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五章 民国以来以美猴王为表征的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
    第一节 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第二节 经典美猴王视觉艺术形象的形成
        5.2.1 戏曲脸谱艺术
        5.2.2 从连环画到新年画
        5.2.3 奇妙的捷克绘画
        5.2.4 动画片《大闹天宫》
    第三节 美的巅峰: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5.3.1 电视剧中的美猴王
        5.3.2 电视剧之后
    第四节 美猴王的图像解释学的阐释
第六章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的价值探讨
    第一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美术史价值
        6.1.1 一段独特的美术史
        6.1.2 一种全新的审美方法论
    第二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西游学”价值
    第三节 孙悟空视觉艺术的产业价值
结语
后记
附录1: 本文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
附录2: 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表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四、他们这样解释《西游记》(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英国汉学家杜德桥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D]. 王子涵.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明清小说中太白金星形象变化研究[D]. 刘月月. 扬州大学, 2021(09)
  • [3]《西游记》“空”的审美范畴论[D]. 安汝杰. 东南大学, 2020(01)
  • [4]《西游记》当代跨媒介改编问题研究[D]. 张伟伟.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早期中国古典小说西译编年及其研究[D]. 张佳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西游记》英译史研究[D]. 王文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耶” “佛”的接榫与错位 ——李提摩太中国大乘佛教文本英译研究[D]. 杨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21世纪初中国影视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丁美玲(DINH MY LINH).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10]孙悟空视觉艺术形象演变考[D]. 李明. 云南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这就是他们解释“西游记”的方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