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耦合通道中的参数调整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江宁,潘晓东,卢新福,万浩江,魏光辉[1](2021)在《屏蔽两芯线BCI等效替代辐照理论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大范围空间模拟强场电磁环境进行辐射效应试验难度大以及现有大电流注入(BCI)技术应用于非线性系统试验存在空白的问题,开展了屏蔽线耦合通道BCI等效替代辐照试验方法研究。以受试设备响应相等作为等效依据,建立了辐照法和注入法两种条件下受试设备响应的分析模型,推导出了注入激励源电压与辐照场强之间的等效对应关系,提出了BCI等效替代辐照的条件和试验方法,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BCI方法是可以精确等效受试设备的辐照效应试验,试验误差不超过2 dB,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
严祥传[2](2021)在《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冷原子气体具有体系纯净、相互作用可控、自由度丰富等特点,是研究物质量子特性的理想体系。在超冷原子物理领域中,对超冷费米气体的研究也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里相继有一系列新奇宏观量子现象在实验中得到观测并被研究,其中包括BEC-BCS间的渡越、具有标度不变性的膨胀行为、物质波孤子的形成等等。在不同的体系中这些现象都有所存在,有一部分还探究到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和原子分子物理交叉领域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问题。实验中,采用Feshbach共振技术,人们可以任意地对超冷费米气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大小进行调节,这为研究具有强相互作用的费米气体特别是其处于BEC-BCS渡越区间的性质提供了技术支持。6Li超冷原子气体还是研究强关联效应非常好的体系,这是因为实验中所使用的6Li原子的Feshbach共振宽度有300 Gauss,易于调节。另外6Li原子是费米原子,三体损失小,体系寿命长,在强相互作用区间体系稳定,这为在实验上研究强相互作用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本论文主要介绍了 6Li原子超冷简并费米气体实验平台的搭建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的各向异性膨胀、三体复合损失、超冷分子BEC的形成以及原子在BEC-BCS渡越区间的物理性质。论文的主要成果概括如下:第一,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用于研究6Li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实验系统,包括真空系统、激光系统、磁场系统、成像系统、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实验腔中真空度达到3× 10-9 Pa,原子在单束光偶极阱中的寿命能够达到25 s。激光系统包括波长为671 nm的共振光部分和1064 nm的偶极光部分。磁场系统包括MOT磁场、补偿磁场、塞曼减速磁场和Feshbach磁场。竖直方向成像系统是由双透镜组成的,分辨率约为8 μm。控制系统是用NI公司的Pxie6738和Pxie7858R两种板卡通过Labview软件书写程序实现的。同时,也使用了 Labview软件编写了数据处理部分,主要是把CCD获取到的图像的ACSII码转换为通用的原子团尺寸和数目等常量。第二,实现了 6Li原子的磁光阱,装载了 1× 109个原子,经过压缩磁光阱后,原子数目为5×108个,温度为500 μK。为了提高光偶极阱装载效率,进行了 6Li原子的D1线亚多普勒冷却,使原子的温度降低为57μK,原子数目为3 × 108个,相空间密度达到了 6.2× 10-5,原子在交叉光偶极阱中的装载数提高了近4倍。第三,设计了 Feshbach磁场的控制电路,利用PID电路反馈场效应管的G、S端改变Feshbach线圈中的电流,使磁场大小能够在0 Gauss到1000 Gauss内扫描。扫描过程中,在大电流源的外部控制端口加入模拟信号控制电源电压输出,让场效应管工作在额定功率以下。同时利用拍频锁相技术,制备了高场的探测光。通过塞曼能级劈裂,标定了磁场大小与PID输入端参考电压的关系(线圈中的电流与采样电阻的乘积)。光交叉偶极中装载了 1.2×106个原子,偶极光功率降低到P=5.8 mW时,两组分原子总数目为7.1×104个,温度为T/TF=0.1。第四,通过控制磁场的大小调节散射长度,研究原子在不同散射长度下的各向异性膨胀,研究了三体复合过程和原子温度以及磁场大小的关系,通过直接蒸发冷却和扫描磁场的方法观察到了分子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并研究了 BEC-BCS渡越过程。
张银[3](2021)在《一类功能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控制》文中提出生物神经元电活动过程的主要动力学特性可以通过神经元模型的建模及相应非线性电路的模拟来实现。但具有功能性的神经元模型的研究以及连接神经元电路的人工突触设计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约瑟夫森结、忆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和电子元件电阻分别设计出感知磁场变化的功能神经元模型和混合突触。通过探索存在的潜在物理机制,对于了解生物神经元及复杂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包括:(1)构建具有外磁场响应的功能神经元模型,并研究其动力学特性。基于Fitz Hugh-Nagumo(FHN)神经元电路模型连接一个约瑟夫森结,通过标准尺度变换建立动力学方程以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对外磁场响应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约瑟夫森结中的附加相位误差,可以在磁场作用下改变结两端的电流,进而影响神经元的动力学特性。此外发现,在不同的外磁场条件下,恒定外磁场对系统模式转换和选择有明显的影响。该结论可能为检测磁场的传感器提供设计思路。(2)利用约瑟夫森结和忆阻器的固有物理属性,构建一类对电磁感应和外磁场敏感的神经元模型研究。使用电容器、电感线圈、约瑟夫森结、忆阻器、线性电阻和连续电压源组成简单的神经元电路,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方法研究该神经元电路的动力学特性。结果发现:通过调节归一化参数可以检测到神经元电路中不同的放电模态。且在外磁场条件下,该神经元电路出现非线性共振现象。进一步计算该系统的哈密顿能量,从能量角度解释模式选择与能量释放的关系。(3)研究了约瑟夫森结构成的混合突触对耦合神经元同步稳定性影响。采用约瑟夫森结与电阻并联构建混合突触,利用该混合突触连接两个周期信号驱动下的FHN神经元电路,采用数值模拟及统计分析探索两个神经元电路之间耦合同步稳定性问题。研究表明:调节耦合通道中的约瑟夫森结参数可以实现两个神经元电路的同步。相关研究对进一步设计人工突触并用于神经元电路信号处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基于上述讨论,利用约瑟夫森结构建的功能神经元模型以及人工突触不仅为生物神经元的动力学特性及神经网络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而且在设计功能神经元电路和人工智能网络等神经科学领域提供新思想。
雷晓琪[4](2020)在《耦合电路通道特性对振荡猝灭动力学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振荡猝灭现象主要分为振幅死亡(AD)和振荡死亡(OD),是一种集群动力学行为,其中振幅死亡在工程减震优化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研究,而振荡死亡在生物医学方面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影响耦合电路系统振荡猝灭动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内在的非线性项和外在的耦合通道特性,因此,内在的非线性项和外在的耦合通道特性为研究各种形式的振荡猝灭动力学以及它们的特点、条件、内在机制和控制原理提供理论依据,为工程和生命科学中猝灭现象的研究提供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探究具有不同通道特性的耦合方式(时变开关耦合、低通滤波器和正负反馈耦合)对振幅和振荡死亡的产生以及两者间相互转变过程的影响。(1)时变开关耦合作用下,研究了耦合作用的调制频率和调制振幅对耦合周期(或混沌振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调制振幅增大,振幅死亡区域先增加后减小,调制频率越大时,振幅死亡区域的临界调制振幅也增大;(2)耦合电路通道中的有源滤波器的特性对耦合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通道耦合系统(不管是局域和全局扩散耦合系统,还是共轭耦合系统、平均场耦合系统)的振荡猝灭现象都与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密切相关,并且在单通道扩散耦合(局域和全局耦合系统)、单(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以及单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中发现了非对称振荡死亡(ASOD);(3)在正负反馈耦合(吸引或排斥耦合)通道特性中,研究耦合作用与非线性元器件(控制耦合通道场密度)的符号变化对耦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同Stuart-Landau耦合系统中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同正或同负时,非普通振幅死亡(NTAD)和对称振荡死亡(OD)都会呈现镜像对称性,而在全同Van der Pol耦合系统中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只有同正时才会产生明显的镜像对称性,并且通过电路仿真也印证了这一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通过理论与数值完美吻合,上述研究成果有利于理解各种振荡猝灭动力学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以及控制原理,可以为工程和生命科学中猝灭现象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陈燕坤[5](2020)在《基于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辨识的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控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无人汽车等先进技术的兴起,人们对其中搭载的伺服云台系统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为跟进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满足伺服系统的各种高性能需求,伺服云台系统的控制技术具有重要且迫切的研究价值。目前,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PID控制方案,在快速性、稳定性、鲁棒性和抗扰性能等多目标控制性能需求下已渐显乏力,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设计方法很可能会成为进一步满足多目标控制性能需求的突破口。对于伺服云台系统,由于其结构中有许多柔性模态及非线性结构,导致系统存在多个谐振频点,在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更是容易引起轴间耦合,增大系统复杂性和控制设计的难度。而对于系统解耦,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开发应用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研究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的控制问题,本文根据云台的主要结构,搭建了一个具有二自由度转动定位功能的云台系统,模拟工业使用云台。针对该云台系统,首先,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非线性环节,并设计算法进行非线性补偿处理,增大系统的线性程度。然后,通过输入正交伪随机信号,采用基于脉冲响应的Hankel矩阵法进行系统辨识,得到双输入双输出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再使用平衡截断的方法,对所辨识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降阶,得到云台俯仰轴模型、方位轴模型和轴间耦合模型,方便对各子系统单独进行控制设计,减少控制设计的复杂程度。进行控制设计时,考虑到伺服云台系统要求较高的实时性,本文采用模型匹配算法进行前馈解耦控制器设计,以代替难以实际应用的高级解耦控制器。对于云台俯仰轴和方位轴子系统的控制设计,本文采用双闭环结构控制系统,以提高系统的抗扰性能,其中,速度环系统采用基于积分内模的LQ控制器,并与传统PI控制器作为对比,外置环采用简单滞后+PD控制器,防止控制器阶次过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快速性。最后,本文还提供了上述所有控制器的离散化方法,将所设计控制器在实际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中进行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朱胜[6](2020)在《一类非线性混沌电路的场耦合同步》文中提出混沌作为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丰富的动力学特性,特别是对初始条件微小变化的高度敏感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超混沌系统由混沌系统发展而来,它的动力学特性更加丰富复杂。本文围绕一类低维混沌电路进行展开,重点讨论该电路混沌控制和同步方面的有关问题。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对混沌发展历程及混沌电路特征、混沌控制方法和混沌同步方法做了简单阐述,分析了不同控制方法以及不同同步方法间的差异;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混沌系统的若干理论和混沌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几种主要分析方法;第三章则围绕一类混沌电路进行展开,分析了该混沌电路的特性,然后重点研究了该系统的混沌控制问题,对于系统参数已知的情形,利用Routh-Hurwitz准则对系统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来确定不稳定平衡点,并使用单变量线性反馈方法在理论上严格证明了系统达到控制目标时反馈系数的选择原则,数值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将该系统控制到不稳定平衡点;第四章研究四阶混沌电路的同步问题,分别讨论了两个超混沌系统、两个周期系统,以及超混沌系统和周期系统间通过电压、电场以及磁场三种耦合方式下的同步稳定性,发现当全同系统间进行耦合时,系统间可实现完全同步;而非全同系统进行耦合时,发现耦合通道中电容与电感的介入能有效地减少两电路输出的差异,但系统间无法实现完全同步,只能达到间歇同步;计算了耦合通道能耗与耦合强度的分布图来分析系统的功耗与参数的关系,基于电容器耦合的混沌同步源于耦合通道中的电容器能激发时变电场并抽运耦合电路的能量,而电感线圈的耦合在于在耦合通道内诱发时变磁场来抽运耦合电路的能量,调控耦合通道的参数有利于耦合电路中的能量交换以实现系统同步,最后利用电路仿真软件验证了系统同步的稳定性;第五章则对全文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
刘志龙[7](2020)在《一类非线性电路的场耦合同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参数区域,非线性电路可以产生不同的振荡模式并伴随着能量的输运。当非线性电路之间的耦合通道被激活时,基于电阻器连接的电压耦合能够有效实现混沌电路之间的同步。但在同步的过程中耦合电阻器消耗焦耳热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用于耦合振荡电路时,其耦合通道中会建立时变的电场和磁场,在不消耗焦耳热的情况下对耦合电路能量进行抽运和调控,可以有效调控非线性电路的同步过程。因此,研究非线性电路和神经元电路之间如何构建有效耦合通道,通过场耦合实现系统完全同步、相位同步借以实现信号的有效编码和传递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基于混沌Chua电路来研究电容器连接下电场耦合对混沌电路同步的调控问题。发现基于电容器连接的电场耦合可以调节混沌电路之间的同步稳定性。其机理是耦合通道中电容器的电场及能量随着电容器极板的连续充放电而改变,进而对两个耦合电路内部的能量进行抽送和调控,因此,两个非线性电路达到了同步。从物理角度来看,调节耦合强度可以改变耦合通道场能量的泵浦和交换能力。相关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应用于控制神经元电路之间的同步和神经网路的同步。(2)基于电压源驱动的FitzHugh-Nagumo(FHN)神经元电路,研究了电场耦合下神经元的同步和相位同步问题。神经元中的信号传播和信息编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神经元的突触功能的激活。每个神经元都可以视为一个智能信号处理器,构建可靠的神经元电路可以有效地检测信号交换和传播。利用电容器耦合两个正弦电压源驱动的二变量FHN神经元电路来研究同步稳定性。当耦合通道开启后,两个全同的神经元可以达到完全同步,而不同外界刺激驱动的两个神经元则达到相位同步。此外,利用模拟电路也验证了神经元电路的同步,这为神经元之间的同步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解释了场耦合在神经元中进行信息编码的新机制。(3)混合突触的设计与神经元电路的同步。突触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可塑性,因此突触是神经元信息编码(接收和传递信号)的关键。从物理角度设计功能性神经突触对认知神经元自适应功能非常重要。利用电阻器和感应线圈组合来设计混合突触,发现感应线圈与电阻器在串联和并联两种状态下构造的混合突触对神经元的同步调控效果不同。在并联状态下两个耦合通道同时发挥作用来增强同步,从而使同步更容易实现;而由于串联状态下感应线圈对电阻器耦合作用有一定约束作用,所以当耦合电阻器和电感线圈串联时,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同步被抑制,当耦合电阻器和电感线圈并联时,两个耦合通道同时发挥作用来增强同步。(4)利用饱和增益法研究了神经元耦合突触的可塑性和自适应性。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电流的调制来实现信息的交换和编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神经元的自适应性。当突触电流和耦合强度增大时,耦合电路之间的能量交换加强,同步易于实现。采用电压源驱动的二变量FHN神经元电路研究了两个神经元之间在混合突触连接时的同步实现问题,基于饱和增益方法,即按照一定的梯度来增加耦合强度值直到神经元之间达到同步,通过突触电流变化和同步演化,解释了突触可塑性的物理机制。本文相关研究结果对设计功能性神经元电路和人工智能网络,功能性电子元件性能优化和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季霖[8](2020)在《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文中认为以IGBT为核心器件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更高的耐压特性,良好的运行特性,在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IGBT在导通关断的瞬间产生过高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由此带来的EMI问题对自身及周围设备构成了严重威胁。论文首先分析了传导EMI的产生机理以及耦合路径,分别介绍了系统中的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分别流通路径,指出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电磁干扰很大程度决定于系统的高频寄生参数。寄生参数实验测量对设备和测试环境要求较高,寄生参数的精度不能保证则会导致传导干扰分析的精度难以保证,因此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Q3D提取的方法提取系统的寄生参数。其次基于有限元软件提取寄生参数的方法,分别对电阻、电容、电感、电缆、直流层叠母排和异步电机等元件、设备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高频电路模型,同时采用型号为Agilent E4980A阻抗分析仪对以上元件设备进行实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ANSYS Q3D提取的结果对比,得出结论,寄生参数软件提取方法更具有稳定、精确的优势,尤其是对已安装成型的设备,采用实验测量不方便,软件提取法可弥补这一不足。在准确提取系统的主要寄生参数的基础上,基于“场”和“路”相结合的思想,“路”的控制策略和“场”的电磁过程相结合,采用了Simplorer与Maxwell场路的联合仿真对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传导干扰进行仿真分析。同时介绍了大功率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中的传导EMI的测试方法,分析了基于高压探头测量传导干扰与基于LISN测量干扰的区别以及各自的适用场合;本文在实测中采用基于高压探头的测量方法,在场路联合仿真时采用基于LISN网络的方法,最后,将场路联合仿真结果与基于高压探头的实测结果对比,不仅验证了场路联合仿真的正确性,得出场路结合的方法对传导干扰的仿真预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的结论。该论文有图85幅,表9个,参考文献90篇。
顾易帆[9](2020)在《X波段有源相控阵TR组件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星载有源相控阵作为一种高端相控阵应用,多用于星地数传、星间链路、遥感探测雷达等领域。其中,以合成孔径雷达(SAR)为代表的对地遥测星载有源相控阵通常具有超大阵面规模,对阵面性能如功耗、尺寸、重量、作用距离、测量精度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传统星载SAR大多由砖块式收发组件(TR组件)构成,但其占据的尺寸过大,并不利于小型化设计,为进一步降低SAR阵面尺寸、重量,TR组件正逐渐向瓦片式结构发展。本文根据星载SAR实际应用需求,对其内部核心部件——TR组件展开研究,设计了一款X波段、低剖面、瓦片式TR组件,组件内部集成四路收发通道,具有6位移相、6位衰减、2位延时调节功能,以及发射、接收、负载三种工作模式。组件设计方面:采用先进微组装工艺将射频芯片与电源调制芯片以裸片形式模块化集成,相比于直接使用封装级芯片,避免了因封装工艺不同而引起的热效应及寄生效应;为简化组件系统应用复杂度,采用单电源供电与串码控制形式,使得组件外部接口更为简洁;基于Ga As IPD工艺设计组件内部关键无源器件,如功率分配器芯片和耦合器芯片,相比于传统板级电路,具有更高的一致性及通用性;在组件公共通道中预留设计相位补偿网络,使得组件同时具有22.5°和45°两种相位修正能力,以解决不同组件间可能存在的相位不一致问题;为避免组件内部射频芯片受金属壳体谐振影响,利用金属隔腔隔离各路收发通道,保证组件正常工作的同时,提高了通道间的隔离度。组件测试方面:经综合分析比对各类测试方案与校准方法,最终选用基于Database的SOLT校准方法完成对S参数测试系统的校准,该方法在保证校准精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操作便捷性;提出使用矢量窄带检测方法测量输出功率,并配合数字万用表测量工作电流,相比于传统功率参数测试方案,测试精度得到大幅提升;选用目前噪声测试精度最高的矢量冷源法作为噪声测试方案,并提出有源-无源联合测量评估方法验证噪声测试系统精度,使得噪声测试数据更为精确且更具可信度;同时,为提高组件测试效率,自主开发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一次校准,自动测试”功能,为日后有源相控阵TR组件大规模量产测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崔志同[10](2020)在《HEMP脉冲电流注入的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脉冲电流注入(Pulsed Current Injection,PCI)试验是开展电磁脉冲效应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由于缺乏定量的分析方法,无法明确试验平台各参数与注入电流间的具体定量关系,从而难以针对不同受试电子设备确定最优的试验设置,影响了PCI试验的实际效果,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和进一步的推广。论文通过建立包含脉冲源、耦合装置、受试线缆及其末端负载的PCI整体电路模型,量化了PCI各物理参数及脉冲作用过程,发展了基于电路仿真的PCI试验分析和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实现注入与辐照等效的工程方法以及与之配套的试验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采用实际内部电路模型表征脉冲源、建立基于RLC网络的电流注入环时域电路模型、应用测试支架代表受试线缆等,完成了感性PCI简化平台的整体电路建模。采用多导体传输线的方法建立了电流注入环与线缆束间的耦合电路模型,应用SPICE+Matlab程序联合的方法解决了屏蔽电缆PCI仿真问题,使用多段集总参数电路建立了考虑分布参数影响的k A级注入环模型,从而完善和扩展了感性PCI电路模型。同时开展了多项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建模方法具有可行性,且模型仿真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型的应用研究工作:以CS115试验和指数波PCI例,仿真分析了试验设置中各参数变化对注入电流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措施;应用电路仿真技术,设计试验平台设置及参数,在PCI试验中复现受试设备端口在辐照环境下的感应电流,实现注入与辐照方法的等效性。其次,建立了容性PCI的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频域和时域的验证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符合较好。开展了接触式PCI的仿真与实验研究,一是给出了非屏蔽线接触式PCI耦合去耦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研制了集成化的耦合去耦装置,在实际试验中得以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建立了电缆屏蔽层接触式PCI的简化电路模型,验证实验表明,相比于文献模型,该简化模型在大幅降低复杂度、提高仿真收敛性的同时,可保持仿真精确性基本不变。最后,介绍了现有PCI试验系统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前期PCI技术研究(特别是基于仿真的注入和辐照等效性工程实现方法)提出的新要求,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完善和优化:设计研制了波形参数程控可调脉冲源系统、基于无线传输的PCI电流测试系统,给出了基于测控一体化的PCI试验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二、耦合通道中的参数调整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耦合通道中的参数调整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冷原子的研究历史 |
1.3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3.1 BEC-BCS渡越 |
1.3.2 量子模拟 |
1.3.3 量子输运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超冷原子气体的相互作用和统计分布 |
2.1 超冷原子气体 |
2.2 散射理论和Feshbach共振 |
2.2.1 中心势中的两体问题 |
2.2.2 谐振势中原子的相互作用 |
2.2.3 Feshbach共振 |
2.3 量子统计 |
2.3.1 无相互作用玻色子 |
2.3.2 无相互作用费米子 |
2.3.3 有相互作用玻色子 |
2.3.4 有相互作用费米子 |
第3章 ~6Li原子的激光冷却与囚禁 |
3.1 真空系统 |
3.2 磁场系统 |
3.2.1 塞曼减速器 |
3.2.2 MOT线圈 |
3.2.3 Feshbach线圈的设计和控制 |
3.2.4 偏置磁场 |
3.3 光学系统及控制 |
3.3.1 激光冷却 |
3.3.2 偶极光装载 |
3.4 成像系统 |
3.4.1 零场吸收成像 |
3.4.2 高场吸收成像 |
3.5 时序控制及数据处理 |
第4章 ~6Li原子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 |
4.1 蒸发冷却 |
4.2 集体模式和参量共振 |
4.2.1 偶极模式 |
4.2.2 单极模式 |
4.2.3 参量激发 |
4.3 简并费米气体 |
第5章 强相互作用费米气体性质的研究 |
5.1 弹性散射和各向异性膨胀 |
5.2 非弹性散射和损失谱 |
5.3 分子BEC的形成与BCS区域的密度分布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工作总结 |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一类功能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神经元模型概述 |
1.1.2 神经元之间耦合同步概述 |
1.1.3 约瑟夫森结与忆阻器概述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性 |
第2章 基于约瑟夫森结耦合的神经元电路在外磁场中的复苏 |
2.1 前言 |
2.2 模型和方案 |
2.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感知磁场效应的功能神经元模型研究 |
3.1 前言 |
3.2 模型和方案 |
3.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约瑟夫森结连接的FHN神经元相位耦合同步 |
4.1 前言 |
4.2 模型和方案 |
4.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耦合电路通道特性对振荡猝灭动力学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非线性系统中的振荡猝灭现象 |
1.2.1 耦合系统的振荡猝灭现象和分类 |
1.2.2 振幅死亡和振荡死亡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非全同耦合系统中周期调制耦合对振幅死亡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周期调制耦合对Stuart-Landau耦合系统的影响 |
2.2.1 Stuart-Landau调制耦合系统模型 |
2.2.2 调制频率和振幅对Stuart-Landau调制耦合系统的影响 |
2.3 周期调制耦合对Rossler耦合系统的影响 |
2.3.1 Rossler调制耦合系统模型 |
2.3.2 调制频率和振幅对Rossler调制耦合系统的影响 |
2.4 理论机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耦合系统死亡区域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局域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3.2.1 局域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3.2.2 稳态的理论分析 |
3.2.3 无滤波器作用时有源器件参数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3.2.4 滤波器截止频率和衰减系数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3.2.5 滤波器截止频率和放大系数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3.3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局域双通道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3.3.1 局域双通道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3.3.2 滤波器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稳态区域的影响 |
3.4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全局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3.4.1 全局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3.4.2 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全局耦合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
3.5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3.5.1 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3.5.2 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
3.6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3.6.1 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3.6.2 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
3.7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单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的影响 |
3.7.1 单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模型 |
3.7.2 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单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
3.8 低通有源滤波器对双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的影响 |
3.8.1 双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模型 |
3.8.2 截止频率和有源器件参数对双通道平均场耦合系统动力学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参数符号变化对振幅死亡过渡到振荡死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SL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4.2.1 Stuart-Landau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4.2.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3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SL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4.3.1 Stuart-Landau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4.3.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4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SL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4.4.1 Stuart-Landau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4.4.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5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VdP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4.5.1 VdP单通道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4.5.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6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VdP双通道扩散耦合系统的影响 |
4.6.1 VdP双通道扩散耦合系统模型 |
4.6.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7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VdP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4.7.1 VdP单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4.7.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8 参数的符号变化对VdP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的影响 |
4.8.1 VdP双通道共轭耦合系统模型 |
4.8.2 耦合强度和场密度参数符号对耦合系统的影响 |
4.9 实验仿真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基于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辨识的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伺服云台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云台控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实验平台介绍 |
2.1 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实验平台介绍 |
2.2 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硬件部分介绍 |
2.3 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软件部分介绍 |
2.3.1 上位机软件介绍 |
2.3.2 下位机软件介绍 |
2.3.3 视觉检测软件介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线性处理与系统辨识 |
3.1 被控对象分析 |
3.2 死区非线性处理 |
3.2.1 死区非线性分析 |
3.2.2 死区非线性补偿实验 |
3.3 相机畸变校正 |
3.3.1 相机成像畸变分析 |
3.3.2 相机成像畸变校正实验 |
3.4 物理结构非线性处理 |
3.4.1 物理结构非线性分析 |
3.4.2 物理结构非线性补偿实验 |
3.5 二自由度云台系统辨识 |
3.5.1 辨识信号构造 |
3.5.2 系统辨识算法 |
3.5.3 辨识结果 |
3.6 单输入单输出辨识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设计 |
4.1 控制系统整体结构 |
4.2 模型降阶 |
4.2.1 模型降阶算法 |
4.2.2 降阶结果 |
4.3 基于模型匹配算法的解耦前馈控制器设计 |
4.3.1 模型匹配算法设计前馈控制器 |
4.3.2 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分析 |
4.3.3 前馈控制器鲁棒性能分析 |
4.4 速度环控制设计 |
4.4.1 LQ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4.4.2 速度环控制器对比 |
4.4.3 速度环鲁棒性能分析 |
4.5 位置环控制设计 |
4.5.1 内环模型辨识 |
4.5.2 滞后环节设计 |
4.5.3 PD控制器设计及分析 |
4.5.4 位置环控制器对比 |
4.5.5 位置环鲁棒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验证 |
5.1 控制器离散化 |
5.2 解耦前馈控制器验证结果 |
5.3 速度环控制器验证结果 |
5.3.1 速度环仿真与实际控制效果验证 |
5.3.2 速度环PI控制器仿真与实际控制效果验证 |
5.3.3 速度环控制系统鲁棒性验证 |
5.4 位置环控制器验证结果 |
5.4.1 位置环仿真与实际控制效果验证 |
5.4.2 位置环控制系统鲁棒性验证 |
5.5 轨迹识别 |
5.6 轨迹跟踪效果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一类非线性混沌电路的场耦合同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沌电路 |
1.3 混沌控制与同步 |
1.4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 |
第2章 混沌学基础 |
2.1 混沌及其基本特征 |
2.2 混沌刻画方法 |
第3章 一个四阶混沌电路的特性分析及控制 |
3.1 引言 |
3.2 电路结构与方程 |
3.3 混沌特性分析 |
3.4 平衡点稳定性及控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个四阶混沌电路的场耦合同步 |
4.1 引言 |
4.2 电路结构与方程 |
4.3 数值仿真 |
4.4 电路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一类非线性电路的场耦合同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电容器耦合实现Chua电路之间的同步控制 |
2.1 模型和方案 |
2.2 数值结果与电路实现和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容器耦合实现神经元之间的同步 |
3.1 模型描述和方案 |
3.2 数值结果与电路实现和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突触连接的神经电路之间的同步 |
4.1 模型和方案 |
4.2 数值结果和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过饱和控制法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神经元之间的同步 |
5.1 模型和方案 |
5.2 模型描述和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电磁兼容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热点及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传导干扰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干扰源分析 |
2.3 电磁传导干扰耦合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Q3D元件的高频模型分析 |
3.1 引言 |
3.2 无源器件高频模型 |
3.3 电缆的高频模型及寄生参数提取 |
3.4 异步电动机的高频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变频调速系统主要寄生参数提取研究 |
4.1 引言 |
4.2 母排的寄生参数分析与提取 |
4.3 散热器寄生参数分析与提取 |
4.4 地回路耦合寄生参数的分析与提取 |
4.5 基于巨变灵敏度的有效参数辨识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场路耦合传导干扰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三电平变频器电压空间矢量控制 |
5.3 基于LISN的传导干扰场路联合仿真 |
5.4 基于电压探头的传导干扰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X波段有源相控阵TR组件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TR组件理论基础 |
2.1 常见组件架构 |
2.1.1 砖块式与瓦片式 |
2.1.2 多芯片组件技术 |
2.1.3 组件基本组成 |
2.2 组件指标定义 |
2.2.1 散射参数 |
2.2.2 功率参数 |
2.2.3 噪声参数 |
2.3 组件测试简介 |
2.3.1 测试仪器 |
2.3.2 组件测试流程 |
3 X波段四通道TR组件设计 |
3.1 组件整体架构设计 |
3.2 器件选型与链路预算 |
3.2.1 发射链路 |
3.2.2 接收链路 |
3.2.3 数控与供电网络 |
3.2.4 板材选择与布局规划 |
3.3 无源器件设计与版图布局 |
3.3.1 功率分配网络 |
3.3.2 微带耦合器芯片 |
3.3.3 相位补偿网络 |
3.3.4 版图布局布线 |
3.4 热仿真与结构设计 |
3.4.1 末级功放热仿真 |
3.4.2 金属壳体设计 |
4 组件测试技术研究 |
4.1 S参数测试 |
4.1.1 误差来源 |
4.1.2 校准方法 |
4.2 功率参数测试 |
4.2.1 功率测试方法 |
4.2.2 PAE测试方法 |
4.3 噪声系数测试 |
4.3.1 噪声测试方法 |
4.3.2 噪声测试系统评估方法 |
4.3.3 单通道噪声测试方法 |
4.4 自动化测试系统 |
4.4.1 硬件组成 |
4.4.2 软件架构 |
4.4.3 测试系统性能评估 |
4.5 TR组件测试结果及分析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HEMP脉冲电流注入的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HEMP PCI介绍 |
1.1.1 HEMP PCI的概念 |
1.1.2 HEMP PCI的特点 |
1.1.3 HEMP PCI的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标准中的PCI试验规定 |
1.2.2 PCI试验方法的应用情况 |
1.2.3 PCI试验方法的研究情况 |
1.2.4 其他相关技术研究情况 |
1.3 HEMP PCI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感性PCI电路的基本模型 |
2.1 PCI电流注入环的时域电路模型 |
2.1.1 电流注入环的磁芯阻抗及其频域模型 |
2.1.2 电流注入环的RLC网络时域电路模型 |
2.2 PCI脉冲源及测试支架的电路模型 |
2.2.1 PCI双指数波脉冲源的电路模型 |
2.2.2 PCI测试支架的电路模型 |
2.3 感性PCI整体电路的基本模型 |
2.4 感性PCI电路基本模型的实验验证 |
2.4.1 基本模型各组成部分的验证 |
2.4.2 基本模型的整体验证 |
2.5 感性PCI电路基本模型的仿真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感性PCI基本模型的完善与扩展 |
3.1 感性PCI作用于线缆束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3.1.1 电流注入环与线缆束间的耦合电路模型 |
3.1.2 平行双线PCI电路模型的实验验证 |
3.1.3 平行双线末端耦合电压相互影响的仿真分析 |
3.2 感性PCI作用于同轴电缆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3.2.1 Orlandi’s SPICE电路模型介绍及分析 |
3.2.2 同轴电缆PCI的SPICE+Matlab联合仿真方法 |
3.2.3 SPICE+Matlab联合仿真方法的实验验证 |
3.3 基于多段集总参数电路的kA级电流注入环PSPICE建模技术 |
3.3.1 IC3B电流注入环的初级电路建模 |
3.3.2 IC3B电流注入环的次级电路建模 |
3.3.3 IC3B电流注入环的整体电路模型及其实验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路仿真的感性PCI试验技术 |
4.1 MIL-STD-461G CS115试验的仿真分析 |
4.1.1 CS115 校准设备指标 |
4.1.2 针对传输单线的CS115试验 |
4.1.3 针对线缆束的CS115试验 |
4.1.4 针对同轴电缆的CS115试验 |
4.2 指数波PCI试验的仿真与实验分析 |
4.2.1 指数波脉冲源参数变化的影响 |
4.2.2 受试线缆末端负载参数变化的影响 |
4.3 基于PCI仿真技术的辐照与注入等效性工程实现方法 |
4.3.1 理论模型验证 |
4.3.2 在LDO HEMP效应试验中的应用 |
4.3.3 等效性实现方法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HEMP非感性PCI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容性PCI的MTL模型及其验证 |
5.1.1 MTL单位长度参数计算 |
5.1.2 MTL模型的电路方程 |
5.1.3 实验验证 |
5.2 非屏蔽线的接触式PCI耦合去耦电路分析及装置研制 |
5.2.1 耦合电路分析 |
5.2.2 去耦电路的仿真分析 |
5.2.3 装置集成及验证 |
5.3 电缆屏蔽层接触式PCI的SPICE模型及其验证仿真 |
5.3.1 文献模型的实验验证 |
5.3.2 电缆屏蔽层PCI的影响参数分析 |
5.3.3 一种简化的电缆屏蔽层PCI电路模型 |
5.4 小结 |
第六章HEMP PCI试验系统设计与研制 |
6.1 HEMP PCI试验系统现状介绍 |
6.1.1 设备/分系统的PCI试验系统 |
6.1.2 系统天线/线缆端口的PCI试验系统 |
6.1.3 现有PCI试验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HEMP PCI试验系统的完善与优化 |
6.2.1 波形参数程控可调的PCI脉冲源系统 |
6.2.2 基于无线传输的PCI电流测试系统 |
6.2.3 基于测控一体化的PCI试验管理系统设计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耦合通道中的参数调整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屏蔽两芯线BCI等效替代辐照理论模型研究[J]. 孙江宁,潘晓东,卢新福,万浩江,魏光辉.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1(07)
- [2]超冷简并费米气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D]. 严祥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一类功能神经元的电活动行为控制[D]. 张银.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4]耦合电路通道特性对振荡猝灭动力学影响机制研究[D]. 雷晓琪. 江西理工大学, 2020(12)
- [5]基于双输入双输出系统辨识的二自由度伺服云台系统控制设计[D]. 陈燕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一类非线性混沌电路的场耦合同步[D]. 朱胜.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一类非线性电路的场耦合同步研究[D]. 刘志龙.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电磁兼容寄生参数研究[D]. 何季霖.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9]X波段有源相控阵TR组件设计与测试技术研究[D]. 顾易帆. 浙江大学, 2020(02)
- [10]HEMP脉冲电流注入的仿真与实验研究[D]. 崔志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