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干粮产量

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干粮产量

一、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旱粮生产情况(论文文献综述)

陈钰珊[1](2021)在《抗战胜利后广州的粮食救济(1945.8-1949.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威[2](2019)在《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中有关山西地区种稻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的水稻种植呈现出“盛一衰—盛”的变迁过程。从整体来看,历史时期山西地区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汾河中游太原府及下游平阳府一带,汾河上游地区、晋北大同府及山西其他地区呈现出不连续的分布模式。历史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的过程中,有三个水稻生产的高峰时期,分别为:隋唐至北宋时期,明代前中期,清康乾时期;和三个水稻生产衰退的时期,分别为:金元时期,明代后期和清康乾之后至清末。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变迁受到特定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气候因素主要表现在温度和降水两个方面,分别决定水稻的生长周期和用水条件;河流水文条件则成为能否发展水稻生产的先决条件;灾害是诸多自然因素共同影响下的具体表现,对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的有水、旱、虫、寒四类自然灾害;历史时期汾河上游森林植被的逐渐破坏则使得水土流失现象加剧,间接作用于水稻生产。社会因素中,政府政策支持是水稻推广的主要动力,多数地区的水稻生产是在地方官员的带领之下发展起来的;水利开发措施则为种植水稻提供了急缺的水资源,成为影响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的关键因素。汾河流域植稻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促进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改善农业环境三个方面:历朝统治者本着“知其难可为者而为之”的精神,始终致力于在山西地区发展水稻生产,主要看重的是植稻带来的经济意义。水稻作为产量和产值较高的作物,由于其生长空间和山西传统的旱田作物并不冲突,因此能够显着提升当地居民的收入;在山西地区发展水稻生产可以减少南北漕运的费用,节省财政开支;甚至在旱田歉收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出产的稻米还能成为百姓度过荒年的依赖。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向来以粟、麦作为主食的山西人民开始尝试“稻鱼而食”的生活方式。在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结合后,独具特色的“二米饭”、“炒米”由此诞生。受缺水的影响,植稻区的百姓为了能够获得优厚的水利灌溉条件,以村落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开发和争夺水源的活动,促进了以“水”为核心乡村社会组织的形成。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由于开渠引河、种植水田使得山西部分地区的农业环境发生了改变。水田的建成使得当地水旱协调,呈现出江南水乡一般的农业生产环境。村民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积极配合政府种植水稻。村民的希望与政府政策之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汾河流域水稻生产的发展。

杨树果[3](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郭莉雯[4](2013)在《东莞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莞原来是农业大县、粮食大县,粮食除了自给外,还大量地向外地输出粮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得东莞从一个原来只有10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演变成拥有过千万人口的粮食消费大市。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粮食由原来的自给有余、大量外调,演变到目前几乎全靠外地粮源的消费大市。为保障粮食安全,东莞市大力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包括:扶持民营粮食企业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主体;培育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完善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节点;科学规划粮油产业集聚区,推动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提升粮食流通产业附加值;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巩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基础。目前,东莞市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主要问题,如粮食产不足需,自给率低;粮食需求逐年增加,产需缺口不断扩大,总量平衡压力大等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粮食生产方面,耕地资源的约束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自给保障,水资源短缺,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粮食流通方面,粮食储备结构有待优化,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重视;粮食消费方面,人口增长是粮食需求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粮食间接消费增长较快,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借鉴国外(日本和美国)和河南省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东莞市实际情况,对保障东莞市粮食安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1、通过全面落实稳粮惠农政策、着力扩大粮食生产空间、切实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和扎实开展粮食生产服务,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通过加强粮食质量管理、优化粮食储备结构和加强粮食仓储管理,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3、通过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强化对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快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推动主食产业加快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粮食产销合作机制,完善粮食流通机制;4、通过加强粮食统计和粮情监测分析、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和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应急体系;5、通过减少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失、杜绝餐桌食物浪费和发展粮食适度加工,加强粮食消费管理。

黄超[5](2012)在《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为保障区域内粮食生产满足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需要,确保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区域内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目的。江西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要将两个不动摇贯彻在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中,即“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地位不动摇,肩负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不动摇”。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末我省粮食播种面积保持560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50亿斤的规划目的,本文对从耕地利用评价、粮食生产分区及粮食生产潜力三方面对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如下(1)耕地产生的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对保障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下降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江西省未利用地中适宜进行耕作的面积有3]924.18公顷,占宜农未利用地面积的18.28%,通过对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划分,质量一、二等的耕地面积为91.91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1.93%;三、四等的耕地面积110.72万公顷,占38.46%;五、六等的耕地面积85.24万公顷,占29.61%。江西省通过开展土地整治等项目补充耕地潜力较大。(2)根据区域内的资源凛赋性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开展与区域相适宜的粮食生产活动,实现区域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聚类分析模型,将江西省分为六大区域:赣西北粮食生产区、鄱阳湖平原粮食生产区、赣东北粮食生产区、赣中粮食生产区、赣南盆地粮食生产区和赣南山地粮食生产区。针对不同的粮食生产分区,本文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粮食生产发展措施。(3)根据粮食生产理论潜力分析,粮食生产理论潜力高指数(5800-6700千克/亩)主要分布在赣中粮食生产区及赣西北粮食生产区;低指数(2600-2900千克/亩)在赣南山地粮食生产区、赣东北粮食生产区和鄱阳湖平原粮食生产区均有分布。将各县的水稻与甘薯生产理论潜力汇总,合计江西省粮食理论产量为9952.22万吨。同时在自然条件相对一致的粮食生产条件区内,计算江西省粮食现实生产潜力,得出全省可实现粮食生产2217.88万吨,全年平均单产7704公斤/公顷,全省生产条件区最高平均单产可达为15240公斤/公顷。在保持2007年粮食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全省可实现粮食总产543亿斤。(4)根据江西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粮食生产状况,分别从耕地、科技、人才、农业投入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全省粮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杨虎[6](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本刊杨挺秀遗稿编写组[7](2010)在《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在不到世界7%的国土上,基本解决了世界上23%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未来的中国,按照最理想的控制,将有人口15.7亿,在有限的资源上,不但要解决15亿多人的"吃饱"问题,而且要

俞毅[8](2009)在《论我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战略构建》文中认为开展对非洲的跨国农业投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仅是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而且是我国对非洲国际主义援助的形式创新,还能够解除非洲以及我国所面临或可能面临的粮食安全威胁。非洲农业具备了较好的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区位条件。我国应该在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主体构建以及细分行业的选择方面精心布局。

施勇杰[9](2009)在《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初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至关重要,实施农业“走出去”的开放战略、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基础目标。非洲大陆农业资源丰富,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各国普遍把发展农业、实现粮食自给作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任务。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和非洲国家相比,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发展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设备和农业市场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技术和非洲资源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和非洲长期合作的基础。中国和非洲农业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从合作的过程来看,既有经验又存在不足,中国先后帮助友好的非洲国家建设了约200个农业项目,包括农业技术实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场,为促进受援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改善当地农业产品供需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也从非洲学到了不少先进农业技术和经验,还积极引进试种了一些有价值的农业种质资源。但是,双方合作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其一表现为合作项目的非典型性,其二表现在合作的连续性,同时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机制没有正式创立起来,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埋下了阴影。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挥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促进国际分工,实现规模经济和比较利益,本文正是基于这个思想从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入手,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力图为中国和非洲国家提高双方合作的质量、开拓双方合作的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本文第一章是导论,本章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介绍了本文的框架和创新点,从整体上对文章的思路进行了勾画。本文第二章主要是分析了中国和非洲农业合作的理论渊源,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国际分工理论的详细内容,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并阐述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后,国际分工理论的新发展,即因为里昂梯夫之谜使得学者们更关注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要素新发展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此外,本文认为除了因为国际分工而促成的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外,还应该重视国际经营理论和创新理论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影响,本文的国际经营理论主要包括跨国公司理论、产品周期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边际产业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创新理论包括熊彼得的创新论、技术创新论、制度创新论和国家创新论等,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实施中国和非洲国家农业合作的机制保障,包括WTO组织、世界银行和政府援助等。本文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和非洲国家互补性存在的基础,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状况,并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和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的矛盾能够通过和非洲农业合作得到缓解,同时,非洲的生产技术水平也能通过和中国合作得以提高,非洲单一农业生产结构也因此能够得以改善和升级。同时本章从非洲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政策分析了中国和非洲合作的基础。本文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和非洲国家战略合作的意义、原则和策略和战略规划,同时分析了双方合作的优势、劣势和威胁,认为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思路,和战略发展阶段。本文第五章提出了创新合作模式研究,本章首先论述了创新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并以此提出了总体思路,认为应该建立双方信任机制、双赢共享机制、结构、技术和制度的传导机制、管理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等来实现双方长期的合作关系。本文第六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认为应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建立适当的项目合作并通过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并重的多种经营形式实现非洲和中国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本章还认为,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才有利于双方实现长期合作。本文有以下的贡献,首先本文提出了新的中国和非洲的合作形式,不是以往的以援助为主而是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深入研究中国和非洲农业的合作基础,因时因地,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其次,本文填补了中国和非洲合作的研究空白,丰富农业合作发展理论研究。农业合作模式的创新,能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制和持续的动力,促进非洲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本文的研究不仅能为中非农业合作发展模式提供新的思路,而且对我国的整个对外援助模式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非洲作为农业较为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需要他国的援助,和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合作和友好往来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发展战略,本文提出的创新模式为对外援助体系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崔永华[10](2008)在《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规划,作为从国家层次促进和引导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20世纪20年代首次在前苏联成功实施以来,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过去长期采取的对科技发展不干预政策,纷纷制定科技规划或科技计划,大幅度增加研究开发支出,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了八次重大科技规划。从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这些相继制定的“科技规划”虽反映着各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战略选择,但其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相差很大,相比之下,1956年和1986年颁布的科技规划较为成功。但是,关于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问题,学术界较多的是侧重在对科技史(包括政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而对科技规划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尝试突破科技史的研究范围,采用“线上串珠”方式,以历史进程为线索,在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四个系统的框架下,对建国以来五个时期的科技规划递嬗和个案进行历史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资益于我国当代。科技发展规划是以科技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勾画未来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蓝图,并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推动这一蓝图的实现。科技规划的目标、期限、涉及范围、组织实施的机构和方法、评估与调整是构成科技规划的五大要素。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科技规划体制基本上是因循前苏联的科技规划模式。但是由于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科技规划体系从未达到与前苏联同等周密完善的程度。“一五”计划顺利完成以后,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双百”方针,制定了第一个科技规划(1956-1967),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出现了新中国科技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956年科技规划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家化的科学建制、高效的动员机制、留学生的作用、前苏联的援助、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忱和艰苦奋斗精神。这次科技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有突出国防重工业、轻视基础研究、农业付出沉重代价等局限性。自1957年夏起,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运动波及到科技规划的实施。一是来自国内。反右扩大化,使被错划为右派的科技人员受到压抑,“双百”方针受到损害;“大跃进”运动中大闹技术革命使科技事业元气大伤。二是来自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同。中央在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科技战线也随即进行调整,颁布“科技宪法”,给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十年规划》(1963-1972)确定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提出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的观点。规划方向明确,目标、任务合理,切实可行,执行措施有力,对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的历史作用。国防科技规划特别是“两弹一星”取得巨大成功。“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规划的执行基本陷入停顿,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和为实现《十年科学规划》所制定的一些措施,其发生作用的时间并不局限在执行规划的那三年,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十年科学规划》一直影响着中国科技发展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科技规划由“冒进”与调整逐步转变为比较完善的规划体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8年,面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邓小平成为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拔乱反正,唤来了科学的春天。《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反映出的浮躁和不切实际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人对于现实认识的深入,1982年对于“八年规划”的全面调整,也就不难理解了。回溯“八年规划”的制定及其调整。从八年规划的制定情况来看,科技和经济互相脱节,没有很好倾听经济专家的意见,没有真正吸收经济专家来参与科技规划制定,也就难以搞好科技规划。只有经济和科技部门共同努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规划,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确立了“依靠”、“面向”和攀高峰的科技发展方针。90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落实这一战略。世纪之交,面对知识经济浪潮,我国科技政策进行了新的调整与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这一时期制定实施了多个科学规划,开始了科技体制改革,把科技工作部署为四个层次,真正形成了全面而趋于完善的科技规划体系,即远景规划(15年)→5年滚动计划→专项科技计划→年度计划。其中,《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影响深远,较为成功。这一规划摒弃“赶超”战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体系。突出特点:一是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政策的颁布实施,促进了科技成果迅速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三是相继出台了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推动高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面向农村的星火计划、支持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计划,保证了规划的实施,为国家管理科技活动、配置科技资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特点包括: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即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第二,突出战略重点,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第四,强化制度创新。第五,体现区域特色。第六,注重开放环境,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面向国际开放。第七,鼓励公众参与,使得规划制定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本文最后从共性与变化、时间维度、偏误现象等几个角度对建国以来重大科技规划进行整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规划制定、实施、评估等方面的几点建议: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和完善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等。

二、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旱粮生产情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旱粮生产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2)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汾河流域的自然、社会条件与早期水稻种植
    第一节 汾河流域自然条件
    第二节 汾河流域社会条件
    第三节 宋元以前汾河流域的水稻种植
第二章 宋元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
    第一节 北宋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发展
    第二节 金元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低谷
第三章 明清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西水稻种植概况
    第二节 明代前中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发展
    第三节 明代后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衰退
    第四节 清康乾时期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高峰
    第五节 清康乾之后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衰退
第四章 影响汾河流域水稻种植的因素
    第一节 气候因素
    第二节 自然灾害
    第三节 政府政策及地方官员的推广
    第四节 水利开发与管理
第五章 汾河流域植稻的作用与影响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3)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3.3 大豆生产布局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3.6 大豆种植制度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4.2 大豆流通体制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4.6 大豆交易方式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6.2 大豆总体消费
    6.3 消费结构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东莞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2. 国内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 研究思路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搜集法
        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二、粮食安全概述
    (一) 粮食的概念
        1. 国内传统的粮食概念
        2. 统计部门的粮食概念
        3.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概念
    (二) 粮食安全的概念
    (三) 粮食安全的内容
    (四) 衡量粮食安全的指标
        1. 粮食自给率
        2. 粮食储备水平
        3. 人均粮食占有量
        4. 口粮自给率
        5. 粮食价格波动
    (五) 供需理论与粮食安全
三、东莞市粮食安全概况
    (一) 东莞市粮食供求状况分析
        1. 东莞市粮食生产情况
        2. 东莞市目前粮食消费结构状况
        3. 东莞市粮食供求现状
    (二) 衡量东莞市的粮食安全状况
        1. 粮食自给率低
        2. 粮食储备水平高
        3. 人均粮食占有量低
        4. 口粮自给率低
        5. 粮食价格波动
    (三) 东莞市推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1. 扶持民营粮食企业发展,壮大粮食流通产业主体
        2. 培育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完善粮食流通产业发展节点
        3. 科学规划粮油产业集聚区,推动粮食流通产业跨越发展
        4. 推进主食产业化发展,提升粮食流通产业附加值
        5. 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巩固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基础
四、影响东莞市粮食安全的因素
    (一) 粮食生产问题
        1. 耕地资源的约束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自给保障
        2. 水资源短缺
        3.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
        4. 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减少
    (二) 粮食流通问题
        1. 粮食储备结构有待优化
        2.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3. 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重视
    (三) 粮食消费问题
        1. 人口增长是粮食需求总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2.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粮食间接消费增长较快
        3. 城市化的深入推进
五、国内外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一) 日本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二) 美国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三) 河南省确保粮食安全的经验
    (四) 启示
        1. 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2.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 完善粮食储备机制
        4. 健全粮价保护政策
        5. 健全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6. 加强国际粮食贸易
六、保障东莞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 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 全面落实稳粮惠农政策
        2. 着力扩大粮食生产空间
        3. 切实改善粮食生产条件
        4. 扎实开展粮食生产服务
    (二) 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建设
        1. 加强粮食质量管理
        2. 优化粮食储备结构
        3. 加强粮食仓储管理
    (三) 完善粮食流通机制
        1. 完善价格调控机制
        2. 强化对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3. 加快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
        4. 发展粮食现代物流
        5. 推动主食产业加快发展
        6. 进一步完善粮食产销合作机制
    (四) 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1. 加强粮食统计和粮情监测分析
        2.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3. 健全粮食安全应急保障机制
    (五) 加强粮食消费管理
        1. 减少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损失
        2. 杜绝餐桌食物浪费
        3. 发展粮食适度加工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5)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耕地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1.3.2 农业生产分区研究
        1.3.3 粮食生产潜力可持续发展研究
        1.3.4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理论依据与原则
    2.1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2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区划理论
        2.2.4 土地稀缺理论
        2.2.5 比较优势理论
        2.2.6 粮食安全理论
    2.3 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原则
3 江西省粮食生产概况
    3.1 江西省粮食生产现状
    3.2 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3.2.1 江西粮食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多种自然灾害
        3.2.2 我省耕地数量与耕地质量逐年下降直接威胁我省粮食安全
        3 2.3 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制约粮食生产
        3.2.4 供需矛盾凸显
    3.3 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3.1 充足的后备耕地资源及适宜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
        3.3.2 惠农政策的倾斜,粮食生产政策环境的优化
        3.3.3 粮食品种的不断更新,种栽技术的不断创新
        3.3.4 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4 耕地利用评价分析
    4.1 耕地利用评价研究
        4.1.1 耕地利用评价原则
        4.1.2 耕地利用评价步骤
    4.2 江西省未利用地开发适宜性评价
    4.3 江西省耕地质量评价分析
        4.3.1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路线
        4.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4.3.3 评价指标权重及分等级别的确定
        4.3.4 江西省耕地质量等级分析
5 江西省粮食生产分区研究
    5.1 粮食生产分区的原则
    5.2 粮食生产分区的研究方法
    5.3 粮食生产分区的数据来源
    5.4 粮食生产分区的研究路线
    5.5 江西省农业生产区划分析
    5.6 各粮食生产区粮食生产发展主要措施
6 江西省粮食生产潜力研究
    6.1 江西省粮食理论生产潜力分析
    6.2 江西省粮食现实生产潜力分析
7 江西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和主要技术措施
    7.1 加强耕地数量保护,提高耕地质量
    7.2 加快耕地流转,促进区域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
    7.3 建立健全粮食生产的政策保障机制
    7.4 合理布局优质粮食生产区域,实现效益最大化
    7.5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集成创新粮食高产栽培模式
    7.6 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7.7 加大农机投入力度,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7.8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强化农村人才队伍
8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及特色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序言
第一章创建雨养生态农业的三大前提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一) 人口爆炸
        (二) 人口压力
        (三) 零增长
    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一) 历史的总结
        (二) 资源的特点
        (三) 开发与保护
        (四) 标志和措施
    三、改善生态环境
        (一) 潜伏着的生态危机
        (二) 治国之本在治山
        (三) 保护中华民族的血液
第二章农业现代化的总趋向
    一、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一) 本质是科学化
        (二) 特点是商品化
        (三) 标志是社会化
        (四) 基础是集约化
        (五) 关键是知识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 基本国情
        (二) 基本国策
        (三) 发展战略
        (四) 技术政策
    三、怎样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
        (一) 靠政策法规
        (二) 靠科技进步
        (三) 靠增加投入
        (四) 制订总体规划
        (五) 发展乡镇企业
        (六) 搞好基础设施
第三章建设雨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石
    一、生态农业的孕育
        (二) 食品污染
        (三) 环境污染
    二、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一) 良性循环农业
        (二) 立体化农业
        (三) 高效益农业
        (四) 科学化农业
        (五) 安全化农业
    三、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一) 绿色植被大
        (二) 生物产量高
        (三) 光合产物利用合理
        (四) 经济效益好
        (五) 动态平衡佳
    四、生态农业致富途径
        (一) “小康水平”的标志
        (二) 走向富裕的途径
        (三) 广大农民致富的制约因素
        (四) 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农业
        (五) 如何建设雨养生态农业

(9)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其评价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国际合作理论研究
    2.1 比较优势理论
    2.2 企业国际化经营理论
    2.3 创新理论
    2.4 农业国际合作的模式和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非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分析
    3.1 中国农业发展状况
        3.1.1 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3.1.2 中国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3.1.3 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非洲农业发展状况
        3.2.1 非洲农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3.2.2 非洲农业资源状况
        3.2.3 非洲农业生产现状
        3.2.4 非洲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
        3.2.5 国际农业发展战略的演变对非洲的影响
    3.3 中非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和可行性分析
        3.3.1 中非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基于中国的分析
        3.3.2 中非农业合作的互补性——基于非洲的分析
        3.3.3 中非农业合作开发的可行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非农业合作的战略框架
    4.1 中非农业合作的战略意义
    4.2 中非农业合作战略的基本原则
    4.3 中非农业合作的战略环境分析(swot分析)
        4.3.1 中非农业合作的优势
        4.3.2 中非农业合作的劣势
        4.3.3 中非农业合作的机遇
        4.3.4 中非农业合作的威胁
    4.4 中非农业合作的战略规划
        4.4.1 战略目标
        4.4.2 战略思路
        4.4.3 战略领域
        4.4.4 战略阶段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及运行机制研究
    5.1 中非农业合作历史及存在的问题
        5.1.1 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历程
        5.1.2 中非农业合作所取得的成绩
        5.1.3 中非农业合作典型实例分析
        5.1.4 中非农业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2 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
        5.2.1 中非合作模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5.2.2 中非合作新模式的总体思路
        5.2.3 中非合作新模式的构建
    5.3 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的运作机制
        5.3.1 信任机制
        5.3.2 双赢的利益共享机制
        5.3.3 结构、技术和制度的传导机制
        5.3.4 管理机制
        5.3.5 风险控制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政府对农业的引导与扶持不可缺失
        6.2.2 企业必须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主体
        6.2.3 加强对中非农业合作的战略规划
        6.2.4 多种经营、因地制宜、以农业为基础,商贸工全面发展
        6.2.5 建立竞争机制、开拓援外项目经营新模式
        6.2.6 采取"企业运作、中方管理并适当本地化"的项目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技规划的概念
    二、选题的论据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六、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成功实施
    第一节 新中国首次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冷战国际环境和“一边倒”外交政策
        二、“一五”计划与大规模工业建设
        三、现代技术革命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中国科学院制定发展规划
        二、“向科学进军”的动员令
        三、十二年规划的制定
        四、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五、十二年规划的执行
    第三节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成功因素分析
        一、科学活动全面纳入国家目标
        二、留学归国人员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三、新体制下的奖励制度
        四、苏联的国际主义援助
    第四节 十二年规划的历史贡献与几点反思
        一、科学技术宏观管理的“规划模式”
        二、中国科研机构的设置和布局
        三、科技管理体制的形成
        四、几点反思
第二章 “文革”时期科技规划实施与中断
    第一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背景
        一、国内经济危机与中苏关系恶化
        二、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与技术革命运动及其影响
        三、“科学十四条”与“脱帽加冕”——科技战线的调整
    第二节 十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三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实施与中断
        一、编制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若干政策条例
        三、第三个五年计划
        四、十年规划实施取得的成绩
    第四节 《十年科学规划》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自力更生的思想
        二、赶超战略的调整
        三、强调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
    第五节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反思
        一、“两弹一星”工程——中国式“大科学”体制的突出成果
        二、中国式“大科学”体制并非真正现代意义的“大科学”体制
第三章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冒进”与调整
    第一节 1978年前后科技规划的内外环境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冲击
        二、科学技术事业遭受严重摧残
        三、国内经济建设的恢复与“新冒进”
    第二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制定
        一、《汇报提纲》关于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的设想
        二、《八年规划》的制定过程
        三、《八年规划》中提出的奋斗目标及其内容
        四、《八年规划》承袭了“文革”前的赶超思想
    第三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调整
        一、国家经济目标的调整
        二、对《八年规划》的批评和重新估价
        三、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新方针
        四、1982年调整《八年规划》
    第四节 八年科技规划的教训与反思
        一、以科技工作者为主制定规划会带来局限
        二、经济专家应参与科技规划的制定
    第五节 科技规划对农业技术现代化的作用
第四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形成的背景
        一、政治精英主导下的改革
        二、社会主义的挫折与市场化改革浪潮
        三、从国防到经济的科技发展动力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战略转移和科技体制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战略的转移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历程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构成分析
        一、远景科技规划的制定与调整
        二、5年科技攻关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专项科技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四、科技规划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 21世纪初期中国科技发展规划与战略选择
    第一节 当代科技规划发展的国际态势
    第二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背景与意义
        一、整体发展目标: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经济发展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区间
        三、总体判断:中国科技发展形势与任务
    第三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制定过程
        一、制定程序的变化
        二、《规划纲要》主要内容
        三、规划制定前后的争议
    第四节 2006-2020中长期科技规划与战略选择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选择
        二、“自主创新”:战略基点
        三、重点突破:战略部署
        四、政策要点:战略保障
    第五节 关于如何实施《规划纲要》的思考
第六章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与建议
    第一节 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整体分析
        一、科技规划共性与变化分析
        二、科技规划时间维度分析
        三、科技规划制定主体及模式分析
        四、科技规划偏误现象分析
        五、科技规划局限性分析
    第二节 对未来科技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技术预见在科技规划中的作用
        二、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要服务国家目标
        三、构建基于Web Services的科技规划专家咨询系统
        四、加强科技规划法制化和程序化建设
        五、建立中长期科技规划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读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旱粮生产情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战胜利后广州的粮食救济(1945.8-1949.1)[D]. 陈钰珊.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21
  • [2]历史时期山西汾河流域水稻种植变迁研究[D]. 王威.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3]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4]东莞市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郭莉雯.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5]江西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黄超. 江西农业大学, 2012(05)
  • [6]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7]建设雨养生态农业遗稿——关于中国农业前景的思考[J]. 本刊杨挺秀遗稿编写组. 当代生态农业, 2010(Z1)
  • [8]论我国对非洲跨国农业投资的战略构建[J]. 俞毅. 农业经济问题, 2009(11)
  • [9]中非农业合作模式创新研究[D]. 施勇杰. 石河子大学, 2009(01)
  • [10]当代中国重大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研究[D]. 崔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2002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干粮产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