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论文文献综述)
邹双霞[1](2021)在《SBD2对湖羊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腹泻型大肠杆菌是一类能够广泛引起人类和动物腹泻的常见病原之一。F17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能够引起初生羔羊大规模的腹泻,致死率高。防御素是先天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不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是一种新型的抗微生物制剂。之前的研究发现,在绵羊体内具有绵羊β防御素1(SBD1)和绵羊β防御素2(SBD2)两种β防御素;SBD2对大肠杆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且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但SBD2在绵羊中是否具有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和调控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因而,本实验以大肠杆菌感染湖羊小肠上皮细胞为模型,初步探究SBD2在湖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以期为绵羊的抗病育种和防御素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分别用不同浓度的F17大肠杆菌感染湖羊小肠上皮细胞,确定最佳感染浓度后用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不同时长,检测SBD2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F17大肠杆菌能诱导SBD2的表达,且F17大肠杆菌最佳感染浓度为107 CFU/ml,最佳感染时长为6 h时,此时SBD2的表达水平达到最高。2.构建SBD2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将其分别转染至小肠上皮细胞中,检测SBD2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黏附实验以及菌落计数验证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过表达SBD2,湖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极显着升高(P<0.01);干扰SBD2,湖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极显着降低(P<0.01)。表明SBD2具有抗F17大肠杆菌感染湖羊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3.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检测NF-κB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抑制信号通路,检测对SBD2表达以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能引起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能够降低SBD2的表达水平,降低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表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控SBD2表达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4.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检测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共同的几个基因MYD88、TRAF6、RIPK2、IKBα的表达情况,然后干扰关键基因后检测对SBD2表达以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MYD88的表达趋势与SBD2基本一致,也在感染时长为6h时达到最大值。继续干扰MYD88,SBD2的表达水平极显着降低(P<0.01),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感染的能力极显着降低(P<0.01)了。表明MYD88参与MAPK和NF-κB信号通路调控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5.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出与SBD2存在靶向关系的miRNA,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检测并筛选出miR-299-5p。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验证miR-299-5p与SBD2之间的靶向关系,将miR-299-5p的模拟物和抑制物转染至小肠上皮细胞中,检测SBD2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转染miR-299-5p和野生型载体可极显着抑制SBD2的3UTR区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P<0.01)。抑制或过表达miR-299-5p,SBD2表达发生极显着变化(P<0.01),极显着影响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P<0.01),表明miR-299-5p通过靶向SBD2进而调控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能力。综上,本研究表明F17大肠杆菌能够诱导湖羊小肠上皮细胞中SBD2差异表达,MAPK和NF-κB信号通路通过调控SBD2表达参与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miR-299-5p靶向调控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本研究初步探究了 SBD2在湖羊小肠上皮细胞抗F17大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防御素在生产上的应用和绵羊的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文龙,廖宝春,曾祥泰[2](2020)在《β-防御素2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肠道相关疾病的关系》文中提出防御素是一种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多肽,具有天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人β-防御素2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趋化以及调节获得性免疫应答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人β-防御素2是消化系统重要的免疫分子,对调节机体肠道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人β-防御素2在多种肠道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多种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作用机制还尚未明确,这必将制约人β-防御素2在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因此,对人β-防御素2与肠道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卢葛锦[3](2020)在《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的机会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食用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肠胃炎、败血症、脑膜脑炎等疾病,细菌甚至能够穿过血-胎屏障,引起孕妇流产、死胎、胎儿脑炎等不良妊娠结局。针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临床上常用氨苄西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联合疗法,尽管目前李斯特菌对此二类抗生素仍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仍能够造成20%-30%的致死率,因此仍存在开发其他抗感染策略的必要性。单增李斯特菌致病力的产生依赖于其分泌的一系列毒力因子,其中溶血素O(listeriolysin O,LLO)是协助单增李斯特菌完成胞内生活周期的关键毒力因子。作为一种营胞内寄生的病原菌,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有完整的细胞生存周期,而LLO是细菌从吞噬泡中逃逸和在胞间传播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临床分离的单增李斯特菌都具有溶血活性,而敲除LLO后的单增李斯特菌在细胞水平的感染试验中和小鼠感染试验中均丧失致病力,在体内被免疫系统清除。可以认为,LLO结构的完整性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决定了细菌的致病力。本研究针对LLO的成孔活性筛选出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隐丹参酮,能够显着减低共处理后LLO蛋白和单增李斯特菌培养物上清的溶血活性,而根据分子模拟对接判断,其最大可能结合在LLO分子的第四结构域,从而能抑制溶血素蛋白与细胞膜识别和结合的过程;同时通过寡聚化试验,证明隐丹参酮能够显着削弱LLO从水溶性单体组装为水不溶性寡聚体的过程,由此抑制了LLO的成孔活性,并且,隐丹参酮对另外的两种胆固醇依赖性细胞溶素(Cholesterol-dependent cytolysins,CDCs)家族蛋白SLY和PLY的成孔活性也表现了相似的抑制作用。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荧光定量PCR试验和Western Blot等试验,表明有效浓度下的隐丹参酮几乎没有影响细菌生存生长和hly基因的转录的作用,但能够减低抑制菌体和上清中LLO的含量。隐丹参酮能够抑制LLO造成的巨噬细胞损伤,同时显着限制了单增李斯特菌在巨噬细胞中的增殖,及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巨噬细胞损伤。宿主细胞降解吞噬泡内细菌的过程伴随着氧化酶的产生,引起细胞的氧化应激。试验证明,隐丹参酮可以显着促进J774巨噬细胞中Nrf2的核转移,并促进受Nrf2/ARE调节的、以HO-1为主的一系列抗氧化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向细菌-细胞共感染体系中加入隐丹参酮同样显着激活了Nrf2信号通路。同时,隐丹参酮的加入抑制了感染体系中的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和成熟IL-1β的产生,此过程还可能与药物影响ASC形成二聚体有关。此外,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引起了MAPK信号通路呈现LLO依赖性的强烈激活,而隐丹参酮的处理抑制了MAPKs的磷酸化,并显着减少了TNF-α和IL-6两种促炎因子的分泌,起到了一定的抗炎作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孕妇后能够造成流产和胎儿感染,是其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安全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使用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胎盘绒毛膜细胞BeWo细胞,证明隐丹参酮的加入能够逆转单增李斯特菌感染造成的细胞紧密蛋白Occludin和ZO-1的减少,并抑制细胞内细菌的增殖。隐丹参酮预处理后的细菌对细胞的内化能力显着减低,同时生物被膜的产生也受到了抑制。通过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小鼠进行治疗学试验,证明口服隐丹参酮可以抑制感染引起的肝组织湿/干重比率的增加,缓解小鼠靶器官的病理学损伤,降低感染小鼠肝脏的菌落定植,同时显着抑制感染引起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增高,并在较低的给药剂量下提升了致死性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发挥了一定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隐丹参酮是一种有效的LLO活性抑制剂,能够抑制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引发的一系列LLO依赖性的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同时能够在细胞水平和体内实验中都发挥一定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此外,鉴于其对CDCs的广泛抑制,可以推测其对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也有治疗效果。因此,隐丹参酮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抗感染药物或作为一种抗生素协同剂进行开发利用。
罗键雄[4](2020)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腹内压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可继发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dysfunctional,IMB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及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SAP约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10-20%,死亡率接近30%,它对人民健康造成巨大威胁。IAH是SAP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若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持续升高而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可导致脏器功能受损,最终可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IAH常累及肠道,其造成的肠道功能受损是诱导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甚至全身感染的原因之一,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至今为止,SAP继发IAH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密切相关,这需要进一步证实。血必净注射液,是王今达教授以古方血府逐瘀汤为基础炼制而成的静脉制剂。通过药物化学成分分析,研究者发现其包含了多种具有抗菌消炎活性的有效化学成分。在2004年,血必净注射液被批准上市,用于SIRS、MODS及脓毒血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至今为止,多项临床研究提示血必净注射液可延缓SAP患者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但其具体疗效的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本研究以SAP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SAP大鼠胰腺组织与小肠黏膜病理改变、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IAP的影响,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SAP大鼠IAP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1)将1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5)、SAP组(n=5)和治疗组(n=5)。(2)SAP组和治疗组大鼠经胆胰管逆行注射4.5%牛磺胆酸钠溶液制备SAP模型,而对照组大鼠仅予经胆胰管逆行注射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大鼠造模后立即予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3)成功造模24小时后,评估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测量各组大鼠的腹内压及腹水量,经腹腔动脉采血以留取血液标本备检。处死大鼠后分离出大鼠胰腺组织及小肠组织备检。(4)对胰腺及小肠组织标本进行包埋、切片、HE染色及在光学显微镜下评估病理评分。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淀粉酶(Amylase,AMS)。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内毒素(Endotoxin,ET)及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的水平。(5)比较三组大鼠的一般情况、IAP、腹水量、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小肠黏膜病理评分以及血浆AMS、TNF-α、IL-1β、IL-6、ET与DAO水平的差异。【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浆AMS水平明显升高(p<0.05),提示本研究采用的SAP模型造模成功。与SAP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及血浆AMS水平明显下降(p<0.05),提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减轻SAP大鼠的胰腺组织损伤。(2)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大鼠的IAP及腹水量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大鼠的IAP及腹水量则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SAP大鼠早期可出现腹腔积液及IAH。与SAP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IAP及腹水量明显下降(p<0.05),提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SAP大鼠的IAP并减少腹水形成。(3)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病理评分、血浆ET及DAO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大鼠的小肠病理评分及血浆DAO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SAP大鼠在发病早期已出现肠黏膜损伤。与SAP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病理评分、血浆ET及DAO水平明显下降(p<0.05),提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减轻SAP大鼠的小肠黏膜损伤。(4)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大鼠的血浆IL-1β及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大鼠的血浆TNF-α及IL-6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提示SAP大鼠在发病早期已出现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与SAP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的血浆TNF-α、IL-1β及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提示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降低SAP大鼠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论】(1)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AP大鼠的IAP,减少腹水形成,有助于可延缓IAH的发生。(2)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AP大鼠的血浆TNF-α、IL-1β、IL-6、ET和DAO的水平,提示其可减轻SIRS,延缓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的发生,对肠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文玲梅,赵伟,金芳华,张阳,黄光荣[5](2019)在《肠源性防御素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可能途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肠源性防御素是机体抗菌肽家族的一员,是一类富含精氨酸和半胱氨酸的内源性阳离子多肽,在肠道免疫中可以发挥杀菌、趋化和激活免疫细胞、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赵高梅[6](2019)在《HD5衍生抗生素的设计、制备及其对小鼠辐射后细菌感染的救治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人体受大剂量射线照射后免疫力降低,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加重放射损伤的病情。辐照后服用正确的抗生素可以有效缓解感染。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致使耐药菌感染的病例频发,越来越多“超级细菌”的出现对本身免疫力降低的受辐照患者来说非常不利。抗菌肽是一类可以杀灭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病毒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动物体内,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人防御素5(human defensin5,HD5)是小肠隐窝基底部潘氏细胞分泌的阳离子抗菌肽,是人体6种α防御素中抗菌谱最广的分子,有望被开发为新型抗生素。由于HD5在复杂的体液环境中抗菌活性受限,课题组前期通过适应性进化位点突变,成功筛选到衍生肽T7E21R-HD5。该多肽稳定性好,抗菌作用突出,且不易被耐药菌耐受,具有较好的药物开发前景。肠源性抗菌肽是理想的肠道感染抗生素替代物,如何将活性多肽递送到肠腔、实现药物在肠道中的可控释放,是将T7E21R-HD5开发为口服肠道抗生素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研究以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MSN)为载体,以琥珀酰酪蛋白(succinylated casein,SCN)为外衣,成功制备出了可在肠道中可控释放的MSN@T7E21R-HD5@SCN复合纳米抗生素,并探讨了其对外源细菌性感染肠炎及放射性肠炎的救治作用。此外,基于T7E21R-HD5的结构-效应关系研究,我们利用丙氨酸和精氨酸突变,设计并筛选出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高效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线性多肽,探讨其对辐射后小鼠肺部感染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了T7E21R-HD5的药用开发。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SN粒径均一、分散性好,可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负载T7E21R-HD5多肽,负载率高达70%。通过孔径和比表面积检测、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像、X射线能量色散谱以及质谱检测等方法对MSN@T7E21R-HD5进行鉴定,确定多肽成功负载。2.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MSN@T7E21R-HD5致死革兰阴性大肠杆菌(ATCC 25922)、临床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以及革兰阳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ATCC 43300)的能力显着强于T7E21R-HD5。与之相对应,MSN@T7E21R-HD5诱导大肠杆菌菌膜去极化的作用优于游离多肽。3.MSN@T7E21R-HD5呈浓度依赖地破坏细菌内、外膜,效应明显强于等浓度T7E21R-HD5。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观察到MSN@T7E21R-HD5以吸附-聚集-渗透-崩解步骤杀灭细菌。而且,相同多肽浓度时,相较于T7E21R-HD5,MSN@T7E21R-HD5对细菌膜的机械损伤更大。4.MSN@T7E21R-HD5表面修饰SCN后,纳米颗粒粒径增大。电位检测、醋酸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成像以及透射电镜证实SCN的成功包裹。SCN修饰显着降低T7E21R-HD5在强酸环境中的释放,减少了多肽在胃酸环境中损失。在胰酶的催化作用下,SCN包裹能够实现MSN@T7E21R-HD5在肠道中的可控释放。5.MSN@T7E21R-HD5@SCN溶血性和细胞毒性低,体内毒性低。口服MSN@T7E21R-HD5@SCN能够显着降低外源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在肠腔中的定殖,减少细菌侵袭引起的炎症因子释放,缓解感染症状。口服MSN@T7E21R-HD5@SCN还可以缓解肠型放射病腹泻症状,降低菌血症的发生率,减少小鼠血清内毒素的含量。6.保留T7E21R-HD5的C端活性区域,将半胱氨酸替换为丙氨酸,非疏水和非正电荷氨基酸替换为精氨酸,可以得到线性肽T7E21R-HD5-d3;该衍生肽在水溶液和脂环境中分别呈现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结构,可以通过固相化学合成法制备。7.T7E21R-HD5-d3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鲍曼)活性极强,MIC低至2.5μg/mL。T7E21R-HD5-d3生物安全性好,滴鼻给药可以显着提高辐照后肺部感染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耐药鲍曼在肺部的定殖。8.生物膜干涉、NPN摄取实验以及扫描电镜结果提示,T7E21R-HD5-d3结合鲍曼外膜蛋白A和破坏细菌外膜的能力显着强于T7E21R-HD5。此外,亚致死剂量的T7E21R-HD5-d3能够渗透进入鲍曼胞内并结合50S核糖体蛋白,干扰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生长。
李悦[7](2018)在《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宫内发育迟缓断奶仔猪肠道损伤的修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滞后的现象。集约化养猪生产中,IUGR的自然发生率高达15%-20%,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诸多研究表明,IUGR会损伤仔猪肠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直接影响仔猪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及机体的健康状况。近来研究发现,解淀粉芽孢杆菌(BA)具有改善动物饲料利用率、促进肠道菌群平衡、调节免疫功能和降低腹泻率等功效。因此,本研究以IUGR仔猪为试验对象,首先观察其在21日龄肠道的发育水平与损伤程度,明确营养干预改善IUGR仔猪肠道功能的必要性;随后,从生长性能、消化功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杯状细胞分化及相关信号途径活性等方面,系统地探究日粮添加BA对IUGR断奶仔猪肠道功能的保护效果及可能涉及的作用机制。试验一旨在研究IUGR对21日龄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在母猪分娩时,选取10头正常初生重(NBW)和10头全同胞IUGR新生仔猪。NBW仔猪的初生重接近群体平均值且差值小于0.5个标准差(SD),IUGR仔猪的初生重低于群体平均值2个SD。按初生重将仔猪分为两组(NBW和IUGR组),每组10重复。所有仔猪自然哺乳至21日龄断奶。在仔猪采食固体饲料前,采集血浆、肠道样品用于生化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与NBW相比,IUGR显着降低了仔猪21日龄体重及哺乳期(1-21日龄)的平均日增重(ADG)(P<0.05)。(2)IUGR显着提高了仔猪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降低了空肠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回肠VH和绒毛隐窝比(VCR)(P<0.05)。(3)与NBW仔猪相比,21日龄IUGR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均显着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着升高,空肠蛋白羰基水平显着升高(P<0.05)。(4)在21日龄时,IUGR仔猪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lgA)、白介素-10(IL-10)水平以及回肠黏膜白介素-1β(IL-1β)含量均显着低于NBW仔猪(P<0.05)。(5)IUGR导致21日龄仔猪回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双歧杆菌属数量显着减少(P<0.05)。结论:IUGR损伤了 21日龄哺乳仔猪肠道的完整性与绒毛形态,并导致黏膜氧化损伤增多、免疫功能较弱、部分微生物数量改变,这可能是导致IUGR仔猪在哺乳期ADG降低的重要原因。试验二旨在研究BA对IUGR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母猪分娩时,挑选18头NBW和36头全同胞IUGR新生仔猪,其选择标准如前所述。所有仔猪自然哺乳至21日龄。断奶后分别饲喂基础日粮(NBW-CON和IUGR-CON组)与含有2.0 g/kg BA ES-2的试验日粮(IUGR-BA组),每组6重复,每重复3头。试验期共计28天。在46-48日龄阶段采集新鲜粪样用于消化试验,在49日龄采集仔猪肠道样品用于生化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与NBW-CON仔猪相比,IUGR显着降低了 IUGR-CON仔猪断奶后4周内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添加BA显着提高了IUGR断奶仔猪该阶段的ADG和饲料效率(P<0.05)。(2)与NBW-CON组相比,IUGR导致IUGR-CON组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显着降低;BA有效提高了 IUGR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的利用率(P<0.05)。(3)IUGR-CON组空肠食糜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显着低于NBW-CON组;饲喂BA日粮后,IUGR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食糜淀粉酶以及回肠胰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IUGR-CON组(P<0.05)。(4)与NBW-CON仔猪相比,IUGR-CON仔猪空肠、回肠VH和VCR均显着降低;BA显着提高了 IUGR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VCR及回肠VH(P<0.05)。结论:日粮添加BA有效改善了 IUGR断奶仔猪肠道形态与食糜淀粉酶活性,提高了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以及断奶后早期阶段的生长性能。试验三旨在研究BA对IUGR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二。试验结果表明:(1)与NBW-CON仔猪相比,IUGR-CON仔猪血浆DAO活性、脂多糖与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着升高;BA明显改善了上述现象(P<0.05)。(2)与NBW相比,IUGR显着提高了断奶仔猪空肠黏膜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回肠黏膜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MDA含量,显着降低了空肠和回肠黏膜GSH/GSSG比值;添加BA明显提高了 IUGR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GSH含量与GSH/GSSG比值,降低了空肠和回肠黏膜GSSG和MDA含量(P<0.05)。(3)与NBW-CON仔猪相比,IUGR-CON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与MPO活性显着升高,空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水平显着增加,回肠IL-10含量显着降低;与IUGR-CON组相比,IUGR-BA组空肠和回肠黏膜IL-10含量显着提高而TNF-α含量显着降低,回肠黏膜MPO活性显着降低(P<0.05)。(4)IUGR-CON仔猪回肠黏膜Occludin(OCLN)mRNA表达丰度显着低于NBW-CON仔猪;添加BA显着提高了 IUGR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OCLN转录水平(P<0.05)。(5)与NBW-CON仔猪相比,IUGR-CON仔猪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着增加,双歧杆菌属的数量显着减少;日粮添加BA显着降低了 IUGR断奶仔猪空肠大肠杆菌数量,并显着增加回肠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6)在门分类水平上,IUGR-BA仔猪盲肠其它门菌群相对丰度显着高于IUGR-CON仔猪;在属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高于1%的优势属中,IUGR-CON仔猪盲肠粪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低于NBW-CON仔猪,日粮添加BA明显提高了 IUGR断奶仔猪盲肠乳酸杆菌属、粪杆菌属、CF231以及副拟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另外,日粮添加BA显着降低了 IUGR断奶仔猪盲肠大肠杆菌相对丰度,并显着提高了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结论:日粮添加BA明显缓解了 IUGR仔猪肠道通透性升高、氧化损伤与炎症介质增多、紧密连接关键蛋白表达减少的现象,并调节了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了 IUGR断奶仔猪的肠道损伤。试验四旨在研究BA对IUGR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增殖、凋亡水平与杯状细胞分化的影响。试验设计同试验二。试验结果表明:(1)与NBW相比,IUGR显着降低了断奶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三叶因子3(TFF3)含量、回肠杯状细胞密度及黏膜黏蛋白2(MUC2)水平;添加BA明显缓解了 IUGR仔猪回肠杯状细胞密度、黏膜MUC2和TFF3含量降低的现象(P<0.05)。(2)与NBW-CON组相比,IUGR-CON组回肠隐窝细胞增殖率、空肠和回肠绒毛细胞凋亡率均显着增加;BA有效缓解了上述现象(P<0.05)。(3)IUGR-CON组空肠和回肠B淋巴细胞瘤2 mRNA表达水平显着低于NBW-CON组(P<0.05)。(4)与NBW相比,IUGR导致断奶仔猪回肠黏膜细胞核激活型Notch1表达增多;与IUGR-CON仔猪相比,IUGR-BA仔猪回肠黏膜激活型Notch1的核移位水平明显降低(P<0.05)。(5)IUGR-CON仔猪空肠黏膜独立生长因子1b(Gif1b)和回肠黏膜Math1转录表达明显低于NBW-CON仔猪,而回肠Hes1转录表达显着升高;与IUGR-CON组相比,BA显着提高了 IUGR-BA组回肠Gif1b、前列腺源性ETS因子及T细胞转录因子4的转录活性,并降低Hes1的转录活性(P<0.05)。结论:日粮添加BA减少了 IUGR仔猪回肠绒毛细胞凋亡率与隐窝细胞增殖率,改善了 Notch信号活性以及杯状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提高了IUGR断奶仔猪回肠杯状细胞数量与黏膜MUC2、TFF3含量。综上所述,IUGR不仅降低了仔猪哺乳阶段的ADG,而且损伤了仔猪的肠道黏膜形态、功能以及肠道微生物区系,导致仔猪应对断奶应激的适应能力降低。在日粮中添加BA改善了断奶仔猪的肠道形态、食糜淀粉酶活性以及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同时,BA对改善IUGR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微生物区系、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杯状细胞分化及分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这是BA改善IUGR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潜在机制。
项谨男[8](2017)在《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在小肠干细胞稳态维持和再生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肠绒毛是哺乳动物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其更新速度快,并易受到辐射、食源性病原菌和肠道微生物的损伤。位于隐窝底部的小肠干细胞(Intestine stem cell,ISC)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新的上皮细胞,帮助绒毛更新及损伤修复。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与分化依赖于周围的微环境(Niche)。小肠干细胞微环境包括间质细胞(Mesenchymal cells,MCs)、潘氏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和部分肠上皮细胞等,提供Wnts和BMPs等信号分子。但是迄今,参与调控小肠干细胞内稳态及损伤后修复再生的微环境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谱系追踪、细胞特异性消除、基因敲除等实验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在绒毛稳态维持与再生修复过程中,作为微环境为小肠干细胞提供支持。Twist2标记的细胞位于小肠固有层,包围着隐窝,部分细胞紧贴着Lgr5+小肠干细胞。在小鼠中特异性去除Twist2标记的细胞,会扰乱小肠内稳态,影响Lgr5+小肠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再生功能。令人惊讶的是,研究结果显示Twist2谱系细胞表达部分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并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并且,在小肠射线辐照诱导损伤后,Twist2谱系间质细胞及其干细胞/祖细胞可以快速转分化成潘氏细胞,分泌溶菌酶和隐窝素等抗菌肽形成炎症抑制环境,抵御肠道内微生物,保护干细胞并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而促进小肠干细胞的再生和绒毛的修复。本研究还阐明了Twist2标记的小肠细胞是分泌Wnts信号分子的重要来源,在Twist2中条件性敲除Wntless(Wnt分泌需要的基因)会影响小肠干细胞的增殖,小肠绒毛的内稳态、发育和再生。并且,Twist2标记的细胞转分化形成潘氏细胞也需要Wnt/β-Catenin信号的参与。而使用联合抗生素可以部分挽救因条件性敲除Wntless和Ctnnb1(表达β-Catenin)引起的辐照损伤后炎症反应及再生受阻问题,帮助小肠修复。最后,本研究发现将骨髓来源的Twist2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尾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会聚集到小肠辐照损伤部位,也可以转分化成潘氏细胞并帮助小肠修复。因此,本研究证实了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同时具有维持小肠干细胞内稳态及帮助小肠干细胞再生的双重微环境作用。哺乳动物消化道(Gastrointestinal tract,GI tract)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固有肌层的收缩有助于消化道推动食物,其运动缺陷可能会引起梗阻病症。目前的遗传研究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Abl是固有肌层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蛋白及引发直肠脱垂的致病因素。实验结果显示敲除c-Abl基因的小鼠会出现消化道固有肌层的缺陷,并且年龄较大的c-Abl-/-小鼠有食管扩张和直肠脱垂的病变。用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抑制c-Abl,或在Prx1标记的细胞中条件性敲除c-Abl,能重现c-Abl基因敲除小鼠的大多数固有肌层表型。衰老相关基因p16Ink4a的敲除可以部分挽救c-Abl-/-小鼠低生育率低存活率的问题,但对c-Abl缺乏引起的食道扩张和直肠脱垂病变没有显着改善效果。直肠脱垂的发病机制可归因于由增强ERK1/2的激活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本研究结果显示c-Abl全身敲除或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后,小鼠直肠的ERK1/2磷酸化增强,而ERK抑制剂U0126可以阻碍甲磺酸伊马替尼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部分挽救c-Abl敲除小鼠直肠脱垂病症的发展。这些结果揭示了c-Abl能够调节平滑肌增殖,在直肠脱垂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提示长期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可能会引起患的消化道问题,而ERK抑制剂可能对直肠脱垂有治疗效果。
彭富强[9](2016)在《鼠李糖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β-防御素和Cathelicidins是家禽体内两个主要抗菌肽家族,在家禽抗感染先天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益生性鼠李糖乳杆菌MLGA及其完整细胞壁肽聚糖可促进鸡免疫细胞和肠组织β-防御素9(β-defensin9,AvBD9)基因的表达。然而有关鼠李糖乳杆菌MLGA在肉鸡体内发挥抗感染作用和防御素表达的调控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试验从鸡体内开展研究,探讨肉鸡日粮中鼠李糖乳杆菌MLGA适宜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感染鸡肠炎沙门氏菌条件下日粮添加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鸡天然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阐明鼠李糖乳杆菌MLGA发挥抗感染作用的途径和机制,为益生菌的筛选和推广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试验一:选用200羽1日龄艾拔益加肉鸡(AA肉鸡)白羽公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5个处理组为对照组、抗生素组和3个不同水平鼠李糖乳杆菌MLGA试验组,对照组饲喂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杆菌肽锌40mg/kg,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109cfu/kg、1×1010cfu/kg和1×1011cfu/kg鼠李糖乳杆菌MLGA,饲养周期为21d。在试验开始的第1d、第14d和第21d,以重复为单位称量各组鸡只的空腹重并每天记录饲料投料量和剩余量,以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在14d和21d时,从每个重复组随机取2只鸡翅静脉采血各10mL,并立即致死分离脾脏、法氏囊和胸腺,无菌条件下取出盲肠内容物,用干净的载玻片刮取空肠中段肠黏膜。用于测定血清细胞因子、肠黏膜sIgA、免疫器官指数和盲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载菌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1×109cfu/kg、1×1010cfu/kg和1×1011cfu/kg三个水平的鼠李糖乳杆菌MLGA均能显着降低121日龄肉鸡料重比,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P<0.05)。日粮添加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肠黏膜sIgA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添加1×1010cfu/kg鼠李糖乳杆菌MLGA能显着提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IL-6含量(P<0.05),对机体免疫和抗炎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添加1×1010cfu/kg和1×1011cfu/kg鼠李糖乳杆菌MLGA可显着抑制盲肠内大肠杆菌的增殖(P<0.05)。综合以上指标,肉鸡日粮鼠李糖乳杆菌MLGA适宜的添加量为1×1010cfu/kg。试验二:选取1日龄AA白羽公肉鸡鸡苗120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3个处理组分为对照组,肠炎沙门氏菌组和持续饲喂鼠李糖乳杆菌MLGA1×1010 cfu/kg并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组,饲养周期为21d。对照组饲喂不含任何抗生素的基础日粮,感染组于6日龄8:00 am经食道灌服1×106 cfu鸡肠炎沙门氏菌。在7日龄、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鸡,心脏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测定细胞因子。剪取十二指肠、回肠和空肠中段约3cm,经常规石蜡切片,测定其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并计算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无菌采取肝脏和盲肠内容物,用于测定其肠炎沙门氏菌的载菌量。结果显示:肉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前后持续喂服鼠李糖乳杆菌MLGA能够显着降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趋化因子RANTES、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并提高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P<0.05)。鼠李糖乳杆菌MLGA极显着降低21d肉鸡盲肠内容物中沙门氏菌的含量(P<0.01),同时能够显着改善肉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空肠的绒毛长度,提高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P<0.05),提高肉鸡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抵抗力。试验三:试验动物和分组同试验二,在7日龄、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只鸡,采用心脏采血法采取抗凝血4ml,用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迅速处死后在在冰浴上剪取脾脏、肝脏、法氏囊、空肠、回肠和盲肠,应用PT-PCR方法检测样品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2,TLR2)、NOD1(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zation domain,NOD)、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3(neutrophilic alkaline phosphatase3,NALP3)、AvBD9和Cath-B1(Cathelicidin-B1)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肉鸡感染肠炎沙门氏菌后,鼠李糖乳杆菌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感染肠炎沙门氏菌的肉鸡组织和PBMC中TLR2、Cath-B1和AvBD9 mRNA的表达,提高肉鸡抗肠炎沙门氏感染免疫功能,且本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可能通过TLR2介导Cath-B1的表达。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MLGA可显着提高肉仔鸡的生产性能,同时能提高肉仔鸡血清中免疫蛋白水平和抗炎细胞因子含量。持续喂服鼠李糖乳杆菌MLGA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天然免疫相关基因如宿主防御肽(host defense peptides)Cath-B1和AvBD9的表达而提高肉鸡对肠炎沙门氏菌感染的抵抗力。
王成[10](2016)在《基于人防御素5(HD5)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文中提出人体受辐照后免疫力低下,容易被外源病原菌感染。随着耐药现象日趋严重[1],受照者被耐药细菌感染的风险正逐渐提升。由于肠道对辐照非常敏感,且肠腔内定殖着大量细菌,辐照常诱发机体肠源性感染[2]。肠道防御素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的两亲性天然免疫蛋白,具有抗菌作用强、不易被细菌耐受等特点[3,4]。人防御素5(HD5,小鼠体内对应的是隐窝素4)由小肠隐窝Paneth细胞分泌[5],可调节肠道菌群[6-8],保护机体免受病原菌侵袭[9,10],在放射性肠源性感染防治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前期围绕HD5开展了系列研究,探讨了放射性肠源性感染时HD5的表达变化及生理意义[2,11],并通过基因重组表达技术成功制备出高纯度HD5[12]。然而,受盐离子和负电荷蛋白的屏蔽干扰,HD5在体内的抗菌作用受到限制[13]。为此,本研究旨在从构效角度优化HD5的氨基酸序列,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依然保持高效抗菌性,提高HD5的生物利用价值。HD5由32个天然氨基酸组成(ATCYCRTGRCARESLSGVCEISGRLYRLCCR);半胱氨酸以Cys1-6/Cys2-4/Cys3-5方式配对形成三对二硫键,使HD5呈现?片层样结构[14]。HD5具有多齿结合能力,可呈浓度依赖地形成多聚体[15],放大单体的抗菌效应[16]。新近研究发现,人?防御素1(HBD1)在肠道内可被硫氧化还原蛋白(Trx)催化还原成线性多肽,且二硫键还原后HBD1的抗菌活性显着增强[17]。通过体内外分子生物学实验,我们首先确定了线性HD5在肠腔中的存在,继而发现与HBD1不同,二硫键还原减弱了HD5的抗菌活性。HD5的C末端有一个由Arg25-Leu26-Tyr27-Arg28组成的抗菌活性区域:碱性氨基酸(正电荷)Arg驱动多肽静电吸附细菌,疏水性氨基酸Leu和芳香族氨基酸Tyr破坏细菌菌膜[16,18-20]。Glu21是人?防御素中除保守盐键Glu外唯一的酸性氨基酸(负电荷),邻近HD5的活性区域[21]。我们将Glu21反电荷替换为Arg,发现E21R突变可增强HD5的抗菌性,但破坏了多肽的聚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E21R-HD5的Thr7替换为Arg。T7R突变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E21R-HD5的抗菌活性,还能恢复单体肽的聚合作用,致使T7E21R-HD5突变肽在高浓度盐溶液和血清中依然保持高效抗菌性。二硫键的正确配对能够保护HD5免受胰蛋白酶降解,利于多肽在体内的稳定性[22]。由于线性肽容易合成,且在局部组织,如角膜、皮肤、呼吸道等,胰蛋白酶含量极低,应用线性抗菌肽治疗局部耐药细菌感染成为新近研究热点[23-25]。综合氧化还原和arg突变对hd5抗菌性的影响,我们设计出仅含一对二硫键、具有高效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umannii)活性的突变肽。除了抗菌肽的设计、筛选,本研究还采用一系列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多肽的结构-效应关系,探讨了多肽的抗菌机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联合应用醋酸尿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au-page)westernblot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首次在人小肠液中检测到以氧化型和还原型两种形式存在的hd5;体外实验证实,肠道硫氧化还原蛋白trx可催化还原氧化型hd5。2.氧化型hd5二硫键还原后抗菌活性减弱;细菌表面电位检测、生物膜干涉(bli)、npn摄取、e.coliml35内膜渗透及流式细胞检测等实验发现还原型hd5静电吸附细菌、与细菌外膜脂质a相互作用、破坏细菌内外膜及诱导菌膜去极化的能力均明显减弱,揭示了氧化型hd5还原后抗菌作用减弱的机制。3.氧化型hd5二硫键还原后lps中和活性增强;圆二色谱(cd)、等温滴定量热(itc)、lbp阻断、免疫荧光及荧光定量pcr等实验发现还原型hd5结构弹性增强,可调整构象结合lps,阻断lps与下游lps结合蛋白(lbp)相互作用,抑制tlr4-nf-?b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4.虚拟克隆计数抗菌实验发现将glu21突变为arg(e21r)能够增强hd5的抗菌作用;生物膜干涉(bli)、npn摄取及e.coliml35内膜渗透实验检测到e21r-hd5结合细菌外膜脂质a和脂磷壁酸(lta)及破坏细菌内外膜的能力均明显增强,阐明了e21r突变增强hd5抗菌性的机制。5.itc观察到e21r突变后hd5的自缔合能力减弱;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我们解析了e21r-hd5的晶体结构并将其提交至蛋白数据库(pdb),编号为4rbx;e21r-hd5呈现为典型的单体肽。自缔合能力减弱可致使防御素抗菌性下降;e21r突变虽然破坏hd5的自缔合,却增强了多肽的抗菌作用,提示适宜的arg突变可补偿hd5因构象缺陷引起的功能不足。6.晶体可视化分析发现glu21、thr7、ser23及gly24残基均邻近hd5的c末端抗菌活性区域;将这些位点分别突变为arg(e21r、t7r、s23r、g24r),虚拟克隆计数抗菌实验结果显示各突变肽的活性强弱依次是:e21r-hd5>t7r-hd5>s23r-hd5≈g24r-hd5。7.虚拟克隆计数抗菌实验和itc发现t7r突变不仅可以增强e21r-hd5的抗菌作用,还能提高单体肽的自缔合能力。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我们解析了T7E21R-HD5的单晶结构并将其提交至PDB,编号为4RBX;T7E21R-HD5呈现为非典型二聚体。该结果首次证实Arg突变可促进单体肽自缔合。8.BLI、NPN摄取及E.coli ML35内膜渗透实验发现T7E21R-HD5结合细菌外膜脂质A和LTA及破坏细菌内外膜的能力均强于E21R-HD5,揭示了T7R突变增强E21R-HD5抗菌活性的机制。9.T7E21R-HD5能够耐受盐离子的屏蔽干扰,在高浓度血清中依然保持高效抗菌性。此外,该突变肽溶血性低、可耐受胰蛋白酶降解。10.Ala突变证实去除二硫键或仅保留一对二硫键均可减弱HD5的抗MDR A.baumannii活性;其中,含Cys2-4二硫键的突变肽HM3抗菌作用相对较强。将HM3的非碱性和非疏水性氨基酸突变为Arg后,突变肽HM5的抗菌性显着增强。11.细菌涂布计数抗菌实验发现突变肽HM5呈浓度、时间依赖地杀伤MDR A.baumannii,并在生理浓度盐溶液中依然保持高效抗菌性;BLI、NPN摄取及细胞流式检测到突变肽结合细菌外膜脂质A、破坏细菌外膜及诱导菌膜去极化的能力均显着增强,阐明了HM5的抗菌机制。12.利用基因重组表达技术,我们制备了高纯度的A.baumannii外膜蛋白A(OMPA)。A.baumannii OMPA具有细胞毒性;突变肽HM5中和OMPA的活性强于HD5。BLI检测到HM5与OMPA的相互作用强于HD5,提示结合能力增强与其OMPA中和相关。
二、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论文提纲范文)
(1)SBD2对湖羊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大肠杆菌病 |
1.1.1 羊大肠杆菌病 |
1.1.2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
1.2 β防御素 |
1.2.1 防御素简介 |
1.2.2 防御素的抗菌机制 |
1.2.3 β防御素的作用 |
1.3 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炎症信号通路 |
1.3.1 NF-κB信号通路 |
1.3.2 MAPK信号通路 |
1.4 miRNA在肠道免疫中的研究进展 |
1.4.1 miRNA简介 |
1.4.2 miRNA作用机制 |
1.4.3 与肠道免疫相关的miRNA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后SBD2表达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细胞培养和总RNA提取 |
2.4.2 不同浓度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对SBD2表达的影响 |
2.4.3 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不同时间对SBD2表达的影响 |
2.4.4 不同浓度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对SBD2蛋白表达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3章 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功能验证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SBD2基因的扩增 |
3.4.2 克隆载体PGH-SBD2的构建与鉴定 |
3.4.3 SBD2过表达后对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 |
3.4.4 干扰SBD2后对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能力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样本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 |
4.4.1 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对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2 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对SBD2的作用 |
4.4.3 调控SBD2表达的MAPK和NF-κB信号通路中的相关基因的变化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靶向调控SBD2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miRNA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miRNA预测 |
5.4.2 SBD2的靶标miRNA筛选 |
5.4.3 SBD2与miR-299-5p靶向关系验证 |
5.4.4 miR-299-5p对SBD2表达的影响 |
5.4.5 miR-299-5p抗F17大肠杆菌感染小肠上皮细胞的能力 |
5.5 讨论 |
5.6 小结 |
全文结论 |
全文创新点 |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
致谢 |
(2)β-防御素2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肠道相关疾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HBD-2的生物学特性 |
1.1 HBD-2的生物结构及组织分布 |
1.2 HBD-2的基因及表达 |
1.3 HDB-2的生物活性 |
2 HBD-2与肠道相关疾病的关系 |
2.1 HBD-2与炎症性肠病 |
2.2 HBD-2与结直肠癌 |
2.3 HBD-2与肝脏相关的肠道疾病 |
3 小结与展望 |
(3)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章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及其感染 |
1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及其流行病学研究 |
2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治疗和耐药性现状 |
3 单增李斯特菌的感染机体的过程和细胞生物学进程 |
第2章 天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清除 |
1 固有免疫细胞中的模式识别受体 |
2 炎症反应 |
3 其他通过天然免疫抗感染的机制 |
第3章 丹参及丹参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 丹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2 丹参中重要丹参酮类成分的药理学作用 |
3 丹参及主要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应用 |
4 结语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1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菌活性及对hly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引起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4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过程中胞内信号通路传导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5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入侵血胎屏障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6章 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引起小鼠全身感染的治疗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腹内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肠源性防御素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可能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肠源性防御素的结构与激活 |
1.1 α-防御素 |
1.2 β-防御素 |
1.3 肠源性防御素的激活 |
2 肠源性防御素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 |
2.1 肠源性防御素的杀菌作用 |
2.2 肠源性防御素的趋化作用 |
2.3 肠源性防御素激活免疫细胞的作用 |
2.4 肠源性防御素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
3 肠源性防御素在肠道免疫中的可能作用途径 |
3.1 肠源性防御素的杀菌途径 |
3.2 肠源性防御素激活免疫细胞的途径 |
(6)HD5衍生抗生素的设计、制备及其对小鼠辐射后细菌感染的救治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SN@T7E21R-HD5@SCN纳米抗生素的制备、表征分析及其在肠道感染中的抗菌效应评估 |
2.1 MSN@T7E21R-HD5@SCN纳米抗生素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2.2 MSN@T7E21R-HD5 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2.3 MSN@T7E21R-HD5@SCN对外源性MDRE.coli所致肠道感染的治疗作用 |
2.4 MSN@T7E21R-HD5@SCN对放射性肠炎的缓解作用 |
2.5 MSN@T7E21R-HD5@SCN的体内体外毒性及溶血性研究 |
2.6 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7E21R-HD5 线性衍生肽的设计、筛选及其抗菌机制研究 |
3.1 T7E21R-HD5 高效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线性衍生肽的设计、筛选 |
3.2 T7E21R-HD5-d3 对放射性小鼠肺部感染的救治作用研究 |
3.3 T7E21R-HD5-d3 的抗菌机制研究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抗菌肽抗菌活性改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宫内发育迟缓断奶仔猪肠道损伤的修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部分缩略词的中英文对照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IUGR仔猪肠道生理学特点 |
1 IUGR的发生机制与危害 |
2 IUGR对肠道的影响 |
3 IUGR仔猪肠道功能的营养调控初探 |
第二章 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及肠道干细胞的分化 |
1 肠道黏膜屏障的结构与功能 |
2 Wnt和Notch信号途径对肠道干细胞的调节作用 |
第三章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及芽孢杆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1 益生菌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
2 芽孢杆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3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效果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四章 IUGR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IUGR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消化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IUGR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IUGR断奶仔猪肠道细胞增殖、凋亡水平与杯状细胞分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本文创新点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 |
(8)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在小肠干细胞稳态维持和再生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在小肠干细胞稳态维持和再生中的作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肠结构 |
1.2 小肠干细胞与微环境 |
1.2.1 小肠干细胞 |
1.2.2 小肠干细胞微环境 |
1.2.3 微环境中的信号 |
1.2.4 损伤情况下的小肠干细胞与微环境 |
1.3 小肠发育 |
1.3.1 肠管形成 |
1.3.2 间质细胞与绒毛和隐窝形成 |
1.3.3 小肠间质细胞的起源 |
1.4 小肠免疫 |
1.4.1 间质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1.4.2 潘氏细胞的天然免疫作用 |
1.5 小肠辐照损伤 |
1.6 间充质干细胞 |
1.6.1 研究历程 |
1.6.2 定义与标记物 |
1.6.3 临床应用 |
1.7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耗材 |
2.1.5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小鼠基因组DNA提取 |
2.2.2 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2.2.3 琼脂糖核酸电泳 |
2.2.4 小鼠药物、细胞注射及造模实验 |
2.2.5 小鼠解剖、取材和组织保存 |
2.2.6 组织的冰冻包埋与切片 |
2.2.7 组织的石蜡包埋和切片 |
2.2.8 组织切片的常规脱蜡和复水 |
2.2.9 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染色 |
2.2.10 免疫荧光染色 |
2.2.11 免疫组化染色-DAB |
2.2.12 阿尔辛蓝和高碘酸-雪夫染色(PAS)染色 |
2.2.13 小鼠BM-MSCs的分离培养 |
2.2.14 小鼠MSCs克隆形成实验 |
2.2.15 细胞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 |
2.2.16 小鼠MSCs向成骨、软骨、脂肪诱导分化及染色 |
2.2.17 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 |
2.2.18 小鼠小肠间质细胞的分离培养 |
2.2.19 流式细胞表面标记物分析 |
2.2.20 流式细胞分选 |
2.2.21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 |
2.2.22 细胞或组织的总RNA提取 |
2.2.23 RNA反转录 |
2.2.24 荧光定量PCR |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Prx1,Twist2,Nestin和 α-SMA在小肠中的表达 |
3.2 Twist2谱系细胞的去除破坏小肠的内稳态 |
3.3 Twist2标记的细胞的去除影响小肠再生 |
3.4 Twist2 谱系细胞具有MSC特性 |
3.5 小肠Twist2谱系细胞的发生 |
3.6 在绒毛再生过程中Twist2标记的细胞能转分化成潘氏细胞并分泌抗菌肽 |
3.7 ISC内稳态需要Twist2 谱系细胞分泌的Wnts |
3.8 Twist2 谱系细胞分泌的Wnt是绒毛、隐窝发育所必需的 |
3.9 ISC再生需要Twist2 标记的细胞分泌的Wnts |
3.10 转分化成潘氏细胞需要Wnt/β-Catenin信号 |
3.11 转分化形成的潘氏细胞可以抑制炎症发生,促进小肠绒毛修复 |
3.12 注射Twist2 标记的BM-MSC可以转分化成潘氏细胞并帮助绒毛修复 |
第四章 总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5.2 后续研究工作 |
第二部分 c-Abl通过ERKs调控消化道固有肌层的内稳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消化道 |
1.1.1 解剖学结构 |
1.1.2 组织学结构 |
1.1.3 功能 |
1.2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
1.3 直肠脱垂 |
1.4 c-Abl |
1.4.1 c-Abl的功能 |
1.4.2 Abl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1.4.3 甲磺酸伊马替尼 |
1.5 p16 |
1.6 ERK1/2 |
1.7 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细胞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4 实验试剂 |
2.1.5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
2.2.2 小鼠药物注射实验 |
2.2.3 神经节染色 |
2.2.4 原代骨骼肌细胞提取 |
2.2.5 原代直肠平滑肌细胞提取 |
2.2.6 细胞转染siRNA |
2.2.7 Brdu染色 |
2.2.8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
2.2.9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2.10 蛋白定量、变性和保存 |
2.2.11 Western Blot实验 |
2.2.12 其它实验 |
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c-Abl~(-/-)小鼠食管固有肌层存在缺陷 |
3.2 c-Abl ~(-/-)小鼠胃、结肠和直肠的固有肌层表现异常 |
3.3 甲磺酸伊马替尼也能引起小鼠消化道固有肌层的缺陷 |
3.4 在平滑肌细胞中敲除c-Abl会导致固有肌层缺陷和直肠脱垂 |
3.5 p16INK4a在直肠脱垂形成中的作用 |
3.6 c-Abl缺乏或抑制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 |
3.7 c-Abl缺乏通过ERK增加平滑肌细胞增殖 |
第四章 总结 |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一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致谢 |
(9)鼠李糖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抗生素的使用及危害 |
1.1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状况 |
1.2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
2 禽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
2.1 抗菌肽概述 |
2.2 禽抗菌肽 |
2.2.1 禽抗菌肽的种类 |
2.2.2 禽抗菌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
3 益生菌的理化性质以及和抗菌肽的关系 |
4 Toll样受体 |
5 本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5.1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试验一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生长性能 |
1.5.2 免疫器官指数 |
1.5.3 血清免疫指标及肠黏膜sIgA含量 |
1.5.4 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计数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血清免疫指标及空肠黏膜sIgA含量的影响 |
2.4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及空肠黏膜sIgA含量的影响 |
3.4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盲肠内容物大肠杆菌含量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二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肉鸡血清细胞因子、绒毛结构和盲肠载菌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1 肉鸡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
1.5.2 肉鸡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测定 |
1.5.3 肉鸡盲肠内容物和肝脏肠炎沙门氏菌载菌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2.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
2.3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肉鸡盲肠内容物和肝脏肠炎沙门氏菌载菌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3.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
3.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肉鸡盲肠内容物和肝脏肠炎沙门氏菌载菌量的影响 |
4 小结 |
试验三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肉鸡组织模式识别受体和抗菌肽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1.1.3 主要试剂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4 饲养管理 |
1.5 样品的采集 |
1.6 测定指标及操作方法和步骤 |
1.6.1 组织TLR2、NOD1、NALP3、AvBD9和Cath-B1 mRNA表达量的测定 |
1.6.2 操作方法和步骤 |
1.6.2.1 组织总RNA的提取 |
1.6.2.2 细胞总RNA的提取 |
1.6.2.3 Total RNA质检 |
1.6.2.4 cDNA合成 |
1.6.2.5 引物设计和合成 |
1.6.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7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肉鸡组织总RNA的提取 |
2.2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组织TLR2 mRNA表达的影响 |
2.3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组织NOD1 mRNA表达的影响 |
2.4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组织NALP 3mRNA表达的影响 |
2.5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组织Cath-B1 mRNA表达的影响 |
2.6 鼠李糖乳杆菌MLGA对肉鸡组织AvBD9 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人防御素5(HD5)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氧化还原对HD5抗菌效应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D5活性区域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HD5高效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简化肽的设计、筛选及抗菌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人 a-防御素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肠源性防御素与肠道天然免疫(论文参考文献)
- [1]SBD2对湖羊抗F17大肠杆菌感染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 邹双霞. 扬州大学, 2021
- [2]β-防御素2的生物学特性及与肠道相关疾病的关系[J]. 李文龙,廖宝春,曾祥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0(12)
- [3]隐丹参酮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卢葛锦. 吉林大学, 2020(08)
- [4]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腹内压的影响[D]. 罗键雄. 广州医科大学, 2020
- [5]肠源性防御素在肠道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可能途径[J]. 文玲梅,赵伟,金芳华,张阳,黄光荣. 湖北农业科学, 2019(S2)
- [6]HD5衍生抗生素的设计、制备及其对小鼠辐射后细菌感染的救治作用[D]. 赵高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宫内发育迟缓断奶仔猪肠道损伤的修复及其机制研究[D]. 李悦.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Twist2标记的间质细胞在小肠干细胞稳态维持和再生中的作用[D]. 项谨男.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9]鼠李糖乳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彭富强.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10]基于人防御素5(HD5)高效抗菌肽的设计、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D]. 王成.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