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PERIMENTAL STUDY ON BED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龙[1](2021)在《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海洋水合物资源进行经济开采有助于改善我国现有以石油和煤炭等非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目前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工程存在单井产量低的问题,距离商业化开采仍有很大距离。通过水力压裂提高水合物储层单井产气量被视为是实现商业化开采的潜在技术手段之一。然而与页岩气储层和煤层气储层相比,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具有其特殊的力学性质,导致其压裂过程具有独特性。因此,要实现水合物储层的高效开采,必须对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及增产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cohesive单元的小尺度三维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模型,成功对已有文献中室内实验的起裂压力进行了拟合,验证了该方法应用于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然后,建立了大尺度二维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模型,系统化研究了水合物饱和度、储层固有渗透率、水平地应力大小、水平地应力差、压裂液排量和压裂液粘度等参数对裂缝起裂和扩展过程中注入压力和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同时揭示各影响因素对裂缝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高水合物饱和度会使沉积物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加,从而增大了压裂过程中的注入压力,同时在储层中易形成窄而长的裂缝。较高的储层固有渗透率会使压裂液滤失量增加,从而导致注入压力出现明显下降;低水平地应力会减小沉积物强度和用于抵消地应力所需的压裂液注入压力,因此减小水力压裂的难度,从而容易在储层中形成长裂缝。增大压裂液注入速率是实现在储层中形成宽而长的裂缝的重要措施,但注入速率增加也会导致注入压力的明显增加。在低压裂液注入速率情况中,压裂液粘度的增加不会对注入压力和裂缝形态产生明显影响,当注入速率增大至一定程度时,压裂液粘度对压裂过程的影响增加。其次,根据南海神狐海域SH2站位的水合物储层地质条件,建立基于cohesive单元的大尺度三维水力压裂数值模拟模型,对单簇和多簇裂缝水力压裂的起裂、扩展规律和裂缝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模拟结果表明:(1)由于储层上部较小的有效应力和孔隙压力,使得裂缝向上扩展阻力小于向下扩展阻力,因此在单簇裂缝水力压裂中,裂缝主要分布于储层中上部;(2)在水平井多簇裂缝同步压裂中,两侧裂缝与中间裂缝之间会形成高应力集中区,从而对中间裂缝产生明显挤压,导致中间裂缝宽度变小甚至出现闭合;(3)在水平井多簇裂缝顺序压裂中,右侧裂缝会在储层中上部形成高应力集中区,从而增大了中间裂缝向上扩展阻力,促使中间裂缝向下扩展,而中间裂缝在储层中下部形成高应力集中区促使左侧裂缝向上扩展;当簇间距增大至15 m时,裂缝间干扰作用变小。然后,采用自主研发的水合物压裂多功能实验模拟装置,进行了泥质粉砂型冻砂和泥质粉砂型水合物的水力压裂实验。研究了冰饱和度、压裂液注入速率、压裂液粘度和轴压大小对泥质粉砂型冻砂压裂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压裂液粘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对泥质粉砂型水合物水力压裂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冰饱和度、压裂液注入速率、压裂液粘度的增加会使泥质粉砂型冻砂的起裂压力出现明显增加。轴压和围压之间的差值大小是控制泥质粉砂型冻砂中裂缝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当轴压比围压高2 MPa以上时,易于在沉积物样品中产生竖直裂缝。压裂液粘度增大会使泥质粉砂型水合物的起裂压力出现明显增加。20.50%和32.14%水合物饱和度条件之间的起裂压力差距很小,但在裂缝扩展过程中,32.14%水合物饱和度条件下的注入压力明显大于20.50%水合物饱和度条件下的注入压力,这代表了水合物饱和度增加使裂缝扩展阻力增大。最后,采用Tough+Hydrate软件对南海神狐海域SH2站位的水合物储层进行开采模拟,研究了裂缝数量、裂缝渗透率和裂缝形态等对开采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裂缝的存在能为水合物储层降压开采提供高导流通道,从而促进储层流体流出,因此使得水合物分解量增加和产气速率提升。增加裂缝数量使更大范围内的水合物分解气快速流入裂缝中,从而使产气速率进一步增加。裂缝渗透率增大使流体在缝内的流动阻力变小,从而使流体更容易流入生产井中,这进一步增加降压范围和促进水合物分解,使产气量明显增加。裂缝面积增大能使远离生产井的水合物更快速分解,从而增大了产气速率。
王斌[2](2020)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为了解决深层砂砾岩勘探中遇到的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不明和地震预测技术精度不高等问题,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地质分析、地震岩石物理测试和甜点储层预测方法的综合研究明确了研究区甜点储层形成机理,并开发了高精度的甜点储层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基础地质研究明确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然后结合岩石物理测试总结甜点储层主控因素对岩石弹性性质变化的影响,建立能反映深层砂砾岩沉积与成岩演化过程的地震岩石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指导研究区的甜点储层预测。这项研究既可以为玛湖地区面向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油气勘探与有利区优选提供技术支撑,与此同时本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思路也可以对其他地区深层碎屑岩的油气勘探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4点成果和认识:(1)在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中首次引入致密砂岩中利用储层临界物性判别储层和封堵层的研究思路,建立临界物性下限与深度的关系,按照成岩作用系统论的思路定量分析深层砂砾岩储集能力随每个沉积微相和每种成岩作用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玛湖地区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的甜点储层发育模式。综合研究后得到玛湖地区甜点储层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以远岸或近岸水下分流河道中具有强溶蚀、早期硅质胶结和弱压实成岩相的中细砾岩和粗砂岩为主的认识。(2)在玛湖地区率先开展了深层砂砾岩的高频岩石物理测试,并结合岩石微观结构和动、静态弹性特征测量的结果,对研究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储层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总结,并建立了能反映沉积和成岩作用改造岩石储集能力的岩石物理模型。从研究区样品的测试结果来看,由沉积和成岩作用造成的矿物组分含量的差别、矿物的赋存方式以及孔隙类型和形状的差异对研究区样品的弹性参数及储层参数影响较大。其中比较特殊的现象包括:(1)当岩石中石英含量较多时,大量发育的早期硅质胶结物会有效抑制压实作用对原始孔隙的破坏,从而比早期泥钙质胶结的岩石具有更高的孔隙度和更低的纵横波速度比;(2)在玛湖地区受物源的影响,岩石中普遍发育火山岩岩屑和粘土等塑性矿物,而这类矿物极易受压实作用挤压变形而充填孔隙,减小样品的孔隙度并增大样品的速度。但由于这种情况下纵波速度的增大率要大于横波速度,因此样品的纵横波速度比会随纵波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这是研究区塑性碎屑的含量与赋存方式会对砂砾岩样品弹性参数和孔隙度造成很大影响的根本原因。(3)根据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的形成机理,提出了“按沉积相分级分类,从砂体到储层由粗到细,逐级控制”的地质物探相结合的甜点储层预测新方法。在考虑沉积和构造演化背景的基础上首次研发了经过倾角校正的古地貌恢复技术,并且采用高精度层序地层解释技术对标志层进行解释从而得到了地层真厚度,提高了有利相带预测的精度。为了有效提取OVT域地震资料中的地质信息,我们初次通过Ruger方程建立具有古地貌和沉积微相等地质背景的优势道集部分叠加模板,并利用该模板在研究区对OVT域资料进行解释性处理,这样就可以为针对深层砂砾岩的相控甜点储层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预测我们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获得的甜点储层敏感参数。利用该方法在玛湖凹陷斜坡区百口泉组共预测甜点储层发育区2100km2,为有利勘探区的寻找和增储上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4)针对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分布规律不明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玛湖地区异常高压具有“封闭条件、构造挤压和晚期高熟油气充注”三重因素控制的分布模式。通过设计模拟孔隙超压的高频岩石物理实验,首次总结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岩石物理测试结果建立了新的有效应力系数计算方法。将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与Biot有效应力系数进行对比后可知,新计算的有效应力系数更适用于玛湖地区砂砾岩。最后利用新的有效应力系数改进双相介质模型后建立了低渗透砂砾岩地层压力预测模型,提高了地层压力预测的精度,并在玛湖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董林,廖华林,李彦龙,刘昌岭[3](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储层力学参数的评价及预测是天然气水合物安全高效开发的关键。笔者从力学试验、本构模型以及离散元数值模拟等方面介绍了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及数值计算研究新进展,分析总结了力学参数评价及预测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探究了目前含水合物储层力学性质测试及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为了更好的解决相关工程技术问题,笔者建议通过结合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水合物储层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工况条件及储层特征建立更加准确的力学参数计算模型。
张丹瑜[4](2020)在《浙东地区新近纪松散沉积层力学特性及其工程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浙东地区新近纪玄武岩地层中普遍分布有松散沉积夹层,松散沉积层工程性质一般相对较差,在工程扰动影响下,边坡有沿松散沉积层发生失稳破坏的风险。因此,针对松散沉积层开展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以浙东地区新近纪嵊县组松散沉积夹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地质调研、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其分布特征、物质组成以及力学强度特性展开了研究,并结合典型工程,利用PFC2D软件模拟含松散沉积层边坡洞室开挖,对围岩稳定性进行评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嵊县组地层相关地质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明确了松散沉积夹层的形成原因、分布状态及沉积环境,通过现场勘察确定松散沉积层厚度分布情况以及物质组成特征。(2)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松散沉积物重塑样进行无侧限单轴压缩试验,研究重塑样的单轴抗压强度速率敏感性特征与变形破坏特征。研究表明,试样的抗压强度会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提高,另外,在加载过程中,试样会发生径向膨胀开裂,裂隙发育贯通后,试样丧失承载能力,开裂面层剥离受力核心分块脱落。(3)采用大尺寸岩土体抗剪强度试验系统对松散沉积物进行大型直剪试验,基于相似级配法设计3组不同最大颗粒粒径dmax和不同颗粒级配的重塑样,引入粒级质量分维数DF量化松散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研究粒径组成对松散沉积物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整理获得了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与dmax和DF的对应关系。(4)筛除松散沉积物中粒径小于5mm的细粒部分,对3个粒径范围,9组颗粒级配的粗颗粒试样进行大型直剪试验,发现粗颗粒在直剪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颗粒破碎现象,破碎程度受法向荷载和试样颗粒级配控制。颗粒破碎导致试样的剪切强度不再适用摩尔-库伦强度理论,而更加符合幂函数强度模型τ=fσnm+c。研究发现粗颗粒材料的抗剪强度具有颗粒尺寸效应,材料的摩擦系数f与试样特征粒径存在唯一确定关系,提出了相应的关系模型。(5)结合典型工程,基于PFC2D软件建立含松散沉积层边坡隧洞开挖模型,对开挖后掌子面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裂隙发育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开挖面围岩失稳破坏过程,并通过调整松散沉积层分布位置,探究松散沉积层分布位置对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
粟莉[5](2019)在《黄河三角洲铁板砂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板砂是一种海底动力地貌,常以沉积物硬壳层的形式发育在潮滩或海底浅表。理清铁板砂形成和演化的物理机制,对于进一步认知粉砂淤泥质河口海岸动力沉积过程、保障航运安全、指导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铁板砂广泛发育的黄河三角洲为研究背景区,选取具有典型微地貌单元的天然潮滩开展现场贯入试验并采取沉积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质和微结构测试,从微地貌的角度揭示潮滩铁板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演化机制;综合分析国内外已公开的水槽试验结果,提出波浪作用下床面水平冲刷和海床液化垂向渗流耦合作用的铁板砂形成机制,构建了相应的定量评价方法,并以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为例进行了初步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在微地貌单元丰富的黄河三角洲天然潮滩布设垂直于潮沟的测线,开展现场贯入测试并采取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物理性质和微结构分析,发现潮滩微地貌对铁板砂的分布和性质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在:被海水覆盖的潮沟区宽阔、底部侵蚀弱、表层沉积物为淤泥,潮沟区不发育铁板砂;潮沟向岸的斜坡沙纹区水动力强、沉积物密度较大、颗粒较粗,沙纹区铁板砂发育广泛;潮上带生物扰动区铁板砂含水量低于其他区域,由于生物活动增强了海床结构性和排水固结,亦发育铁板砂,且微地貌粗糙度越大、铁板砂发育越显着,但本区铁板砂的强度和沉积物粒径均小于沙纹区。可基于本文发现的规律,根据潮滩微地貌单元对铁板砂的分布和性质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冲刷-液化耦合的海底铁板砂形成机制,即海床表面的沉积物水平冲刷和海床液化造成的细颗粒垂向输运同时发挥作用,引起细颗粒沉积物再悬浮、粗颗粒残留密化,形成铁板砂。基于国内外文献中水槽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海床液化对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度超过80%,波浪作用下海床冲刷和液化具有耦合效应。基于液化再悬浮是由孔隙水携带细颗粒排出床外所致、海床内部孔隙水和细粒物质流失的体积与海床总体沉降体积相等的事实,提出基于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作为附加应力、通过计算海床沉降量获取孔隙水排出量、进而求取液化再悬浮量的方法。该方法很好地再现了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细颗粒物质再悬浮、海床一定范围内沉积物由淤泥变为粉砂、形成铁板砂的过程,为定量评价铁板砂形成演化提供新的途径。
乔宇[6](2019)在《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全球范围内,有半数以上的河口海岸区域面临着侵蚀灾害加剧的风险。在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导致的入海泥沙通量持续减少的背景之下,长江三角洲淤涨速率下降,甚至面临大范围侵蚀的威胁,该侵蚀趋势不仅会导致宝贵的滩涂湿地丧失,还会直接增加海岸工程的风险。河口区泥沙运动临界条件的研究是泥沙动力学的基础理论课题,能够为地貌冲淤演化与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已成为河口海岸泥沙运动与河床演变研究的应用热点问题。本文聚焦长江口,基于20152017年间长江口多次大范围底质采样观测分析,对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基本物理性状包括粒度组成、含水量、容重等特征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室内微观侵蚀系统(U-GEMS)和流变系统,分别试验探究了河口原状表层沉积物的剪切起动与流变特性。结合理论分析,初步阐明了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与泥沙物理性状的响应关系及作用机理,给出了长江口及其部分邻近海域的表层沉积物临界起动应力空间分布格局,尝试构建了适用于长江口黏性细颗粒表层沉积物的起动应力公式,可为长江口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的改进提供重要参数,为长江口动力机制、冲淤趋势和地貌演变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得到的核心认识如下:1.首次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大范围表层沉积物的临界起动应力进行观测和量化,并给出分布格局。其变化范围主要为0.30.9 Pa,河口最大浑浊带和口外泥质区附近较小,浑浊带上游河槽和口外海滨北部较大。口内河槽区域,北支表层沉积物抗侵蚀能力弱,起动应力为0.450.6 Pa;南支、南港和北港上段临界起动应力高于0.75 Pa,难以继续冲刷;最大浑浊带所处河段,临界起动应力分布不均,平均小于0.6 Pa;北港口门及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前缘附近表层沉积物粒径粗,含水量低,起动应力约0.8 Pa;南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和含水量差异大,起动应力在0.50.7 Pa之间变化。口外海滨区域,北部以粗颗粒残留砂为主的表层沉积物临界起动应力超过0.8 Pa,难以被侵蚀搬运;南部海域整体分布范围约0.350.6 Pa,泥质区一带表层沉积物临界起动应力仅0.4 Pa左右,极易起动,其再悬浮泥沙是维持河口最大浑浊带含沙量的重要物质来源。杭州湾北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临界起动应力由东向西从0.6 Pa增至0.8 Pa,抗侵蚀能力逐渐增强,冲刷趋势将得到缓冲。2.给出长江口大范围原状表层沉积物的含水量分布格局,其变化范围在30%150%之间,口内河槽区域北高南低,口门及口外海滨区域北低南高。含水量的平均水平和可变化范围与黏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在最大浑浊带上游区域,含水量的横向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南北相差70%;最大浑浊带由于滩槽交错分布和径潮流相互作用的复杂动力条件,含水量在30%150%之间不等;口外海滨区域含水量分布呈北低南高,北部普遍低于60%,而靠近泥质区高达130%。湿容重范围为10001800 kg/m3,与含水量的空间分布相关性良好。含水量、湿容重等能够反映沉积物固结程度的物理性状受到粒度组成的影响。统计不同区域含水量与各粒度组分含量发现,当沉积物中黏土、粉砂含量越多,砂含量越少时,孔隙率越大,含水量的平均水平和可变化范围也相应增大。此时含水量的大范围变动主要是由不同固结程度下床沙与底层水体的交换混合强度不一或孔隙水饱和度不同造成。3.沉积物的表面侵蚀有“突变型”、“渐变型”等不同泥沙起动形态,侵蚀过程受粒度与含水量的共同控制;体积侵蚀则主要受细颗粒泥沙之间的粘结力作用控制。沉积物表面侵蚀有“突变起动型”、“渐变起动型”等不同的泥沙起动形态。通常沉积物的含水量由高变低时,临界起动应力增大。而当含水量低于90%,湿容重大于1250 kg/m3,固结程度开始增强时,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变化对临界起动应力的影响程度开始提升。当沉积物中细颗粒组分含量高时(黏土含量大于20%,砂含量小于20%,中值粒径小于20μm),黏土含量变化对含水量范围以及泥沙黏性特征的影响显着,临界起动应力变化范围较大;反之粗颗粒组分占比高时,颗粒间粘结作用弱化,重力抗侵蚀作用突出,临界起动应力随粒径增大而增大。在强动力条件下,当沉积物细颗粒组分占比高,泥沙黏性特征十分显着时,不排水剪切强度大,体积侵蚀较难发生,反之亦然。长江口表层沉积物的黏土含量低于20%,砂含量高于20%,中值粒径大于20μm时,在强动力条件下较易被整体起动冲刷,出现体积侵蚀。含水量可以改变细颗粒泥沙黏性特征的表现,因此对体积侵蚀的临界条件也有一定影响,尤其当含水量高于50%,湿容重小于1500 kg/m3时,不排水剪切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有所下降,并且影响程度随黏土含量的增多而愈加强烈。
陈思明[7](2018)在《粉砂淤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可利用土地资源愈加不足,潮滩(包括盐沼和光滩)作为一种后备的土地资源愈加受到重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此外,潮滩还具有重要的气候调节、物质生产、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育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系统研究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对于分析潮滩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上游来沙减少、海平面上升及极端天气背景下的冲淤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潮滩合理科学规划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科学支撑,也可为沿海国家海岸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通过采集长江口典型粉砂淤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柱状样和室内配置沉积物人工样,采用U-GEMS(UMCES-Gust Erosion Microcosm System)微观侵蚀系统,系统研究了泥沙颗粒组分、固结时间和生物作用(生物洞穴孔径大小和植被叶片面积)对人工样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的影响,同时结合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的侵蚀特性研究,给出了长江口典型粉砂淤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的区域分布情况,为潮滩冲淤演变及相关工程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相关参考。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粘土含量为22.9%33.7%,中值粒径为7.919.4μm时,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大于0.60 Pa,各剪切应力阶段(20 min)侵蚀量接近,沉积物可侵蚀性主要受粘土含量控制。粘土含量为8.6%17.8%,中值粒径为32.598.6μm时,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100.45 Pa,剪切应力大于0.20 Pa后沉积物侵蚀量明显增加,中值粒径越大,沉积物越易侵蚀。(2)粘土、粉砂和砂含量分别为43.5%、48.8%和7.7%时,固结2天后沉积物累计侵蚀量下降显着,下降65.6%。固结2天内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10 Pa,2天后为0.450.60 Pa。粘土、粉砂和砂含量分别为8.2%、16.4%和75.4%时,固结2天后沉积物累计侵蚀量下降显着,下降37.9%。固结2天内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20 Pa,2天后为0.200.45 Pa。沉积物可侵蚀性受粘土含量控制,高含量粘土快速固结后,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明显增大。(3)生物洞穴孔径减小导致沉积物的相对侵蚀面积(洞穴边壁面积)增大,因此随生物洞穴孔径减小,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和累计侵蚀量分别呈减小和增大趋势。剪切应力大于0.20 Pa的侵蚀量占累计侵蚀量的41.9%86.7%。随植被叶片面积增大,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和累计侵蚀量分别呈增大和减小趋势。植被对水流能量有消减作用,沉积物均未发生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小于0.20 Pa时的侵蚀量占累计侵蚀量的52.1%76.9%。(4)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和累计侵蚀量从北向南分别逐渐减小和增大。崇明东滩北侧表层沉积物粘土含量高,临界侵蚀剪切应力超过0.45 Pa,侵蚀量小于0.05 kg/m2。崇明东滩南侧植被带和光滩带表层沉积物较平整,固结程度好,临界侵蚀剪切应力超过0.45 Pa,侵蚀量小于0.1 kg/m2;潮沟带表层沉积物固结程度低,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45 Pa,侵蚀量超过0.2 kg/m2。横沙东滩表层沉积物中值粒径为15.821.6μm,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200.30Pa,侵蚀量达0.1 kg/m2。南汇边滩表层沉积物中含砂量大,临界侵蚀剪切应力为0.050.20 Pa,侵蚀量达0.020.38 kg/m2。生物洞穴发育时,表层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减小,为0.050.30 Pa。
钱栋[8](2017)在《生物作用下排水管道沉积物起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归纳排水管道因淤积产生的危害,整理前人关于管道沉积物自身物理特性、内部生化反应以及在各水力条件下沉积、输移的研究,针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考虑管道沉积物所存在的不均匀性、含有大量有机质等特点,本文采用微观观测和宏观冲刷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排水管道沉积物起动规律展开研究:(1)选取真实管道沉积物,分析排水管道沉积物的堆积密度、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等物理特性,探寻不同水流强度下试样起动情况,并尝试提出用特征粒径作为泥沙起动判断标准的方法。结果显示沉积物具有非均匀性,在分级水流强度下分组起动。当达到临界起动的剪切应力时,起动组分的推移质中值粒径约在试样整体中处于d54~d63的范围。可用试样整体的d60作为临界起动的判别粒径。(2)选取沉积现象不明显的无机石英沙作为研究材料,通过配制营养液、引入微生物,并创造良好的温度、溶解氧环境,观察在外源有机物培养下生物活动对试样产生的影响,包括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从微观角度观察无机沙表面形貌的变化以及通过明渠直流水槽的冲刷试验从宏观角度研究试样冲蚀起动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生物活动在沙床表面和颗粒间生成生物膜,减小了表面粗糙度,增强了颗粒间的联结,使整体抗侵蚀能力提高,临界剪切应力增强;但在后期会因生物膜老化而减弱。定量分析生物膜的增强效果,并对希尔兹公式和起动概率做出修正。(3)选取真实管道沉积物作为研究材料,通过湿筛重构其颗粒间关系,观察在适宜的温度、溶氧环境下,沉积物内部生物活动对试样产生的影响,包括通过SEM、LSCM从微观角度观察试样表面形貌的变化、通过X射线计算断层扫描(X-ray Computed Tomograpgy,XCT)观察试样内部结构的改变以及通过明渠直流水槽的冲刷试验从宏观角度研究试样冲蚀起动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有别于无机沙营养液培养,沉积物中的生物活动不仅产生生物膜,有助于增强抗侵蚀的能力,但同时也消耗有机物、产生气体,使沉积物整体膨胀,削弱了抗侵蚀的能力。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定量分析生物活动对不同有机质含量沉积物的影响。
张少同,贾永刚,刘晓磊,郭磊,单红仙[9](2016)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黄河入海沉积物自河口进入海洋后,在重力、水动力、生物改造等一系列外部作用下,经历着堆积、固结、液化、侵蚀再悬浮、海床变形滑动以及后期改造等一系列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团队近十几年来针对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动态变化过程,开展了一系列的室内外物理模拟试验与水下三角洲现场原位长期观测等研究工作。在各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方面,主要得到了以下认识:快速堆积后沉积物的固结速度很快,1—2天便可达到甚至超过原始海床强度,海床发育有显着的各项非均匀性,并发育有"硬壳层"。粉质土海床易于累积孔隙水压力,发生沉积物"液化"现象,一方面会改变海床表层沉积物的抗侵蚀性;另一方面,在海床内部垂向渗流的驱动下,海床内部部分细粒沉积物会被"泵送"输运到海床表面,进而进入上覆水体成为再悬浮沉积物,即部分再悬浮沉积物来源于海床内部。黄河三角洲坡度极缓,海底滑坡可以在近于水平的坡度条件下发生。波致海床液化引起的地层重构或海床渗流导致的内部土颗粒运移,可能会将相对均匀的海床改造为层化结构,这对河口地区沉积层理的解读具有新的启示。
郑杰文,贾永刚,刘晓磊,刘保华,付腾飞,张丽萍[10](2015)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要素,本文在现代黄河三角洲不同沉积区域,垂直海岸线布设测线,采用黏结力仪进行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测试,并在相应测点开展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与粒度成分测量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高潮滩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最高,在1.14.02Pa之间,沉积物不易发生侵蚀,含水量低、干容重大、黏粒与粉粒含量高、平均粒径小、不排水剪切强度大是高潮滩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偏高的重要因素;中潮滩沉积物受生物活动影响显着,临界剪切应力在0.101.90Pa之间,生物活动扰动、生物排泄及遗体遗迹的程度与数量是造成不同区域测试差异的重要原因;低潮滩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很低,在0.080.80Pa之间,沉积物极易发生侵蚀,含水量高、干容重偏低、砂砾含量高、平均粒径大、不排水剪切强度小是其典型的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也是造成低潮滩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普遍低于高潮滩的重要原因;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区域特征表现为北部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水平最低,在0.110.4Pa之间,东部最高,在2.84.55Pa之间,南部与东北部居中,分别在0.630.84Pa与0.832.99Pa之间,东北部空间非均匀性分布显着,粒度组分的分异是导致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区域差异显着的重要因素,黏粒含量高的沉积区域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普遍高于砂砾含量高的沉积区;与世界其他大型河口三角洲相比,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水平偏低但非均匀程度较高。
二、EXPERIMENTAL STUDY ON BED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ERIMENTAL STUDY ON BED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论文提纲范文)
(1)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及试采进展 |
1.2.2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增产技术 |
1.2.3 常规水力压裂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研究进展 |
1.2.5 存在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水合物储层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二维数值模拟研究 |
2.1 基于cohesive单元的水力压裂模拟 |
2.1.1 cohesive单元简介 |
2.1.2 基于cohesive单元的水力裂缝起裂和扩展模型 |
2.2 数值模拟参数选取 |
2.2.1 抗剪强度参数的选取 |
2.2.2 弹性模量参数的选取 |
2.2.3 渗透率参数的选取 |
2.2.4 孔隙比的计算 |
2.3 模型验证 |
2.3.1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2.3.2 沉积物性质和模型参数 |
2.3.3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2.4 大尺度二维水力压裂数值模拟 |
2.4.1 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 |
2.4.2 参数选取 |
2.5 水力压裂过程影响因素分析 |
2.5.1 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 |
2.5.2 储层固有渗透率的影响 |
2.5.3 水平地应力的影响 |
2.5.4 水平地应力差的影响 |
2.5.5 压裂液排量的影响 |
2.5.6 压裂液粘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合物储层裂缝起裂和扩展规律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水平井水力压裂模型构建 |
3.2.1 数值模型 |
3.2.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3.3 压裂液排量对单簇裂缝水力压裂的影响 |
3.4 簇间距对多簇裂缝同步压裂的影响 |
3.4.1 5 m簇间距的影响 |
3.4.2 10 m簇间距的影响 |
3.4.3 15 m簇间距的影响 |
3.5 簇间距对多簇裂缝顺序压裂的影响 |
3.5.1 5 m簇间距的影响 |
3.5.2 10 m簇间距的影响 |
3.5.3 15 m簇间距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泥质粉砂型冻砂和水合物水力压裂实验研究 |
4.1 泥质粉砂型冻砂和水合物水力压裂实验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设备 |
4.1.3 实验步骤 |
4.1.4 计算过程 |
4.2 泥质粉砂型冻砂水力压裂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冰饱和度的影响 |
4.2.2 压裂液注入速率的影响 |
4.2.3 压裂液粘度的影响 |
4.2.4 轴压大小的影响 |
4.3 泥质粉砂型水合物沉积物水力压裂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压裂液粘度的影响 |
4.3.2 水合物饱和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增产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
5.1 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增产数值模拟模型构建 |
5.1.1 Tough+Hydrate v1.5 软件简介 |
5.1.2 概念模型及网格划分 |
5.1.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5.2 多裂缝增产效果评价 |
5.2.1 储层物性参数的时空演变特征 |
5.2.2 裂缝数量的影响 |
5.2.3 裂缝渗透率的影响 |
5.2.4 裂缝形态对增产效果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物理研究现状及在砂砾岩中的应用情况 |
1.2.2 不同成岩作用对岩石物性变化影响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3 砂砾岩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4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 |
2.1 玛湖地区勘探概况 |
2.2 玛湖地区沉积特征 |
2.2.1 玛湖凹陷沉积背景 |
2.2.2 玛湖凹陷沉积微相特征 |
2.3 玛湖地区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特征 |
2.3.1 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成岩环境及主要的成岩作用综述 |
2.3.2 玛湖凹陷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关系 |
2.4 玛湖地区主要微相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1 扇三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2 扇三角洲前缘近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4.3 扇三角洲前缘远岸水下分流河道的成岩演化特征 |
2.5 甜点储层特征总结 |
2.5.1 不同微相岩石学特征的差异 |
2.5.2 不同微相岩石物性特征的差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层砂砾岩动、静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 玛湖地区砂砾岩动态弹性参数测试与分析 |
3.1.1 密度与速度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2 纵、横波速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3 速度与孔隙度间关系的岩石物理测试模型 |
3.1.4 不同压力条件下玛湖地区砂砾岩的弹性参数变化规律 |
3.1.5 饱含水条件下砂砾岩样品的声学特征 |
3.1.6 岩石物理建模 |
3.2 玛湖地区砂砾岩静态声学参数特征测试与分析 |
3.2.1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静态弹性特征 |
3.2.2 玛湖地区砂砾岩样品的动静态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玛湖地区砂砾岩甜点储层预测技术 |
4.1 甜点储层成因分析 |
4.1.1 甜点储层特征 |
4.1.2 甜点储层成因 |
4.2 有利相带及河道砂体预测 |
4.2.1 有利相带预测 |
4.2.2 河道砂体预测 |
4.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储层预测技术 |
4.3.1 基于OVT域资料的处理技术 |
4.3.2 OVT域资料的叠前道集分析与处理 |
4.3.3 基于OVT域资料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
5.1 异常高压成因及分布规律 |
5.1.1 异常高压研究的意义 |
5.1.2 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成因 |
5.1.3 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的分布规律 |
5.2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1 计算上覆岩层压力的方法 |
5.2.2 计算有效应力的方法 |
5.2.3 岩石物理驱动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 |
5.2.4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建立的新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的误差分析 |
5.3 压力预测新模型的应用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浙东地区新近纪松散沉积层力学特性及其工程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松散沉积物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
1.2.2 含松散沉积层边坡工程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浙东地区新近纪松散沉积层分布及物质组成 |
2.1 引言 |
2.2 浙东地区新近纪松散沉积层成因及分布 |
2.3 现场地质勘察 |
2.3.1 典型地层露头调查分析 |
2.3.2 地质钻探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松散沉积物无侧限单轴压缩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样制备 |
3.2.1 松散沉积物取样 |
3.2.2 重塑样制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试验步骤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加载速率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3.4.2 应力-应变关系 |
3.5 试样变形破坏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颗粒级配下松散沉积物剪切强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样配制 |
4.2.3 试验步骤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重塑样剪应力-水平位移关系特征 |
4.3.2 最大粒径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4.3.3 粒度分布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颗粒粒径下粗颗粒剪切强度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研究 |
5.2.1 试验分组 |
5.2.2 试验过程 |
5.3 强度特征 |
5.3.1 剪应力-切向位移关系 |
5.3.2 法向荷载-抗剪强度关系 |
5.3.3 抗剪强度颗粒尺寸效应 |
5.4 颗粒破碎特征 |
5.4.1 剪切面观察 |
5.4.2 颗粒级配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含松散沉积层边坡隧洞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工程背景 |
6.3 数值模型建立 |
6.3.1 PFC简介 |
6.3.2 模型建立流程 |
6.3.3 细观参数标定 |
6.4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
6.4.1 应力分布 |
6.4.2 裂隙发育与崩塌破坏 |
6.4.3 速度与位移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5)黄河三角洲铁板砂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河口海岸铁板砂研究进展 |
1.2.1 原生沉积模式 |
1.2.2 冲刷分选模式 |
1.2.3 液化渗流模式 |
1.3 本文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章 微地貌对黄河三角洲潮滩铁板砂的控制作用 |
2.1 现场试验和取样 |
2.1.1 研究区的选取 |
2.1.2 研究区微地貌单元划分 |
2.1.3 现场贯入测试及取样 |
2.1.4 强度分布规律 |
2.2 实验室测试和分析 |
2.2.1 物理性质试验 |
2.2.2 微结构分析 |
2.3 黄河三角洲潮滩微地貌与铁板砂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冲刷-液化耦合的黄河水下三角洲铁板砂形成机制 |
3.1 波浪作用下海床冲刷-液化耦合效应 |
3.2 液化对再悬浮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
3.2.1 液化条件下沉积物总再悬浮量 |
3.2.2 冲刷再悬浮量计算 |
3.2.3 基于超孔隙水压力的液化再悬浮量计算方法 |
3.3 埕岛海域铁板砂形成过程实例分析 |
3.3.1 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 |
3.3.2 风暴条件下海床超孔隙水压力计算及液化再悬浮量的确定 |
3.3.3 预测结果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沉积物侵蚀模式 |
1.2.2 临界侵蚀控制因素 |
1.2.3 临界侵蚀的研究方法 |
1.2.4 河口区域泥沙侵蚀特性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水沙特征 |
2.1.2 动力条件 |
2.1.3 地形与沉积环境 |
2.2 资料来源 |
2.3 分析方法 |
2.3.1 沉积物物理性状测定 |
2.3.2 剪切起动试验 |
2.3.3 流变试验 |
第三章 长江口原状表层沉积物物理性状分布 |
3.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 |
3.1.1 沉积物类型 |
3.1.2 中值粒径与组分特性 |
3.2 表层沉积物含水量 |
3.2.1 含水量分布 |
3.2.2 含水量与固结程度 |
3.3 沉积物物理性状的相互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原状表层沉积物侵蚀过程 |
4.1 沉积物表面侵蚀过程 |
4.1.1 泥沙物理性状对起动过程的影响 |
4.1.2 临界起动应力分析 |
4.2 沉积物体积侵蚀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沉积物临界侵蚀控制因素探讨 |
5.1 粒度组成的影响 |
5.2 含水量与湿容重的影响 |
5.3 粒度与含水量的综合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临界起动分布研究 |
6.1 临界起动应力试验结果分布 |
6.2 起动公式在长江口的适用性讨论 |
6.2.1 拟合公式的定性意义 |
6.2.2 起动拖曳力公式的定量分析 |
6.3 长江口起动应力分布及侵蚀趋势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粉砂淤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概述 |
1.2.2 泥沙颗粒组分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1.2.3 固结时间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1.2.4 生物作用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试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特征 |
2.1.2 长江口潮滩生物群落特征 |
2.2 潮滩表层沉积物柱状样与室内人工样 |
2.2.1 潮滩表层沉积物柱状样 |
2.2.2 室内人工样 |
2.3 U-GEMS微观侵蚀系统 |
2.4 试验方法 |
2.4.1 沉积物样品粒度分析 |
2.4.2 沉积物临界侵蚀剪切应力判定 |
第三章 泥沙颗粒组分和固结时间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泥沙颗粒组分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3.3 固结时间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3.3.1 不同泥沙颗粒组分沉积物固结特性 |
3.3.2 不同固结时间下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 |
3.4 结果讨论 |
第四章 生物作用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生物洞穴孔径大小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4.3 植被叶片面积对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4.4 结果讨论 |
第五章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崇明东滩北侧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 |
5.3 崇明东滩南侧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 |
5.4 横沙东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 |
5.5 南汇边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 |
5.6 结果讨论 |
5.6.1 泥沙颗粒组分对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5.6.2 固结时间对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5.6.3 生物作用对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影响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后记 |
(8)生物作用下排水管道沉积物起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物组成和运动形式 |
1.2.2 无粘性泥沙运动规律 |
1.2.3 粘性泥沙运动规律 |
1.2.4 生物活动对沉积物运动的影响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排水管道沉积物分组起动探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2 试验装置 |
2.2.3 试验方案 |
2.2.4 试样检测方法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试样冲刷现象 |
2.3.2 侵蚀率曲线及临界起动的定量判定 |
2.3.3 试样冲刷过程中每组颗粒级配变化 |
2.3.4 用推移质中值粒径表征试样起动 |
2.4 本章小结 |
3 无机沙培养后冲蚀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3.2.2 试验方案和装置 |
3.2.3 试验检测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无机沙培养现象 |
3.3.2 无机沙培养后微观观察分析 |
3.3.3 无机沙侵蚀率曲线变化分析 |
3.3.4 无机沙临界剪切应力随时间的变化 |
3.3.5 生物粘性希尔兹曲线 |
3.3.6 生物粘性下的起动概率修正 |
3.4 本章小结 |
4 管道沉积物培养后状态特性的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
4.2.2 堆积密度观测试验 |
4.2.3 培养及微观观测试验 |
4.2.4 培养及冲刷试验 |
4.2.5 试验检测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沉积物培养现象 |
4.3.2 沉积物培养后微观观察分析 |
4.3.3 沉积物培养堆积密度pd变化 |
4.3.4 沉积物冲刷破坏和冲蚀率曲线 |
4.3.5 沉积物临界起动剪切应力变化分析 |
4.3.6 沉积物临界起动和堆积密度的关系 |
4.3.7 微生物活动对沉积物冲刷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入海沉积物的快速堆积 |
2 黄河入海沉积物的快速固结 |
3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液化 |
4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的侵蚀再悬浮 |
5 黄河三角洲海床的剪切破坏与滑动 |
6 黄河三角洲海床的生物改造 |
7 黄河三角洲海床的成层 |
8 结论 |
(10)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区概况 |
3 现场测试 |
3.1 测点布设 |
3.2 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测试 |
3.3 数据处理 |
3.4 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与粒度成分测试 |
4 数据分析与讨论 |
4.1 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垂直岸线分布特征 |
4.2 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区域分布特征 |
4.3 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影响要素分析 |
4.4 临界剪切应力直接测量与理论计算对比分析 |
4.5 与世界其他河口三角洲对比分析 |
5 结论 |
四、EXPERIMENTAL STUDY ON BED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OF NONUNIFORM SEDIMENT(论文参考文献)
- [1]泥质粉砂型水合物储层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 马晓龙. 吉林大学, 2021(01)
- [2]准噶尔盆地玛湖地区深层砂砾岩甜点储层形成机理与地震预测方法研究[D]. 王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测试与评价[J]. 董林,廖华林,李彦龙,刘昌岭.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9)
- [4]浙东地区新近纪松散沉积层力学特性及其工程稳定性研究[D]. 张丹瑜.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5]黄河三角洲铁板砂形成机制研究[D]. 粟莉. 天津大学, 2019(01)
- [6]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D]. 乔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粉砂淤泥质潮滩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探讨[D]. 陈思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8]生物作用下排水管道沉积物起动规律研究[D]. 钱栋. 浙江大学, 2017(02)
- [9]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动态变化过程的特征与机理[J]. 张少同,贾永刚,刘晓磊,郭磊,单红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6)
- [10]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临界剪切应力研究[J]. 郑杰文,贾永刚,刘晓磊,刘保华,付腾飞,张丽萍. 海洋学报,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