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中上部的储层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光,袁莉,李萌,王志文,林绍文[1](2021)在《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川西坳陷洛带气田遂宁组致密砂岩储层多具备独立的压力系统,压裂后压力恢复缓慢,多未出现径向流特征。针对致密砂岩气井压裂后的不同渗流特征,选择相应的试井井例,对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压力和产能进行监测;对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效果、井底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对砂体形状、连通情况,以及边界特征进行识别,辅助气藏地质认识;对地层压力恢复试井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恢复作业前,应排出井底积液、排除井内异常工况,降低压力恢复的异常波动;评价解释需结合气藏地质特征和测试、测井、地震资料等多种动静态资料,以提高解释精度。该分析为遂宁组气藏特征描述、压裂效果评价、合理开发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类似地质条件和生产工况下的致密砂岩气井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玥[2](2020)在《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都气田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东坡,其西部和西北部为彭县-德阳向斜,东南部为洛带-大面铺鼻状构造带。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已经进入低压、低产阶段,受早期地质认识的影响,部分潜力区被划分为难动用储量区。通过进一步开展地质潜力评价,采用老井挖潜的方式可有效提高气田的开发效果,因此很有必要全面开展气藏挖潜评价工作。本论文以沉积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和气藏描述的新理论为指导,选取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以及对近年来钻井资料、测井资料、录井资料整理分析,对该气藏开展了小层对比划分、砂体展布刻画、储层特征描述等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期测试及气藏动态开发资料,建立挖潜选井评层标准,优选挖潜靶区及挖潜井开展挖潜作业。并取得了如下三点认识:(1)通过标志层与地层岩性厚度等对比手段发现:蓬莱镇组顶部与下白垩统分界处主要表现为白垩系底部一套厚度较大的细粒岩屑砂岩与蓬莱镇组顶部泥岩的平行不整合接触,测井上显示为GR曲线由低值块状变为高值齿状,RD、RS曲线由高值锥状变为低值齿块状。蓬莱镇组底部一套浅灰色细粒岩屑砂岩与下伏遂宁组上部褐灰细砂岩相区分。蓬莱镇组内部可依据景福院页岩、梨树湾页岩、仓山页岩及颜色相当的深色泥岩作为标志层,将蓬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J3p1-J3p44个层段。在段级地层单位内,依据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和岩性厚度相近原则,进一步将蓬莱镇组细分为19个小层。据此,搭建骨架剖面,进行横向对比,各小层横向追踪性强,砂体分布连续。(2)新都蓬莱镇组气藏储层岩性以浅褐灰色、浅绿灰色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主要储集空间有:(1)残余粒间孔;(2)粒间溶蚀孔;(3)粒内溶蚀孔;(4)铸模孔隙及裂隙。孔喉组合类型主要是中孔─小喉,次为小孔─微喉,除此之外,还有少量大孔─微喉+微孔─微喉。储层孔隙度值介于1.45%~18.43%之间,平均值为10.13%;渗透率值介于0.010-3μm2~16.43×10-3μm2之间,平均值为0.694×10-3μm2。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3)通过对测、录井参数特征分析,结合研究区开发动态资料,建立了挖潜靶区选井评层标准:储能系数应高于0.3,挖潜井日产气量应小于0.1×103m3,地质综合评价指标权重值应高于6.9,测井解释储层厚度应≥5m,GR值应≤85API,AC值应≥65us/ft,CNL值应≤19%,DEN值应≤2.5g/cm3,RD值应≥12Ωm。据此标准,优选出川都620-都遂1井区等共10个挖潜靶区和川都620井等15口挖潜井。
鲁建隆[3](2020)在《LD气田遂宁组JSN22砂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文中指出LD气田位于川西坳陷东部缓坡构造带上,毗邻龙泉山北部北东向构造带西侧断层,LD气田遂宁组储层为低孔/特低孔型致密储层,储层岩性以褐灰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互层为主,属于氧化环境下的浅水三角洲相沉积。自2000年以来,LD气田已陆续发现侏罗系蓬莱镇组、遂宁组、沙溪庙组气藏,其中于遂宁组发现了JSN11、JSN12、JSN13、JSN21、JSN22等多个含气砂组,全区布设钻井超过150口,累计提交探明地质储量147.34×108m3,整体上已经达到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开发局面。随着开发进度逐渐深入,原有生产井产量递减速度加快,气田整体产量处于下降趋势,因此亟需在主力产层之外寻找新的产能区块。本次研究旨在对LD气田遂宁组JSN22砂组储层进行预测并优选有利区块,由于遂宁组储层多呈薄层泥砂岩互层,常于纵向上呈相互叠置,仅依靠单一手段无法达到准确识别和精细评价效果,因此采用地震—地质一体化思路,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应用,在对LD气田遂宁组JSN22砂组进行层位标定和解释的基础上,选择测井数据完整的典型井进行时深转换,编制构造图,对目的层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单井沉积相分析和连井沉积相对比,结合地震相分析结果,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分布图,精细刻画研究区河道展布情况,明确了优势沉积微相。在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震反演,提取振幅、频率、波阻抗、相干性等地震属性进行目的层储层预测分析,建立地震储层预测模式。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建立井震一体化气藏综合评价标准,对JSN22砂组储层综合评价并优选有利区块。本论文得出如下结论:(1)以研究区遂宁组最大湖泛面泥岩为分界线识别JSN22砂组顶,开展层位标定及解释,进行时—深转换,编制研究区遂宁组JSN22砂组顶构造图,JSN22砂组整体为北东向鼻状背斜,构造趋势承接下部地层,在LS40井与L653井组之间有一北西向凹槽,存在北、中、南等三处构造高点;(2)LD气田遂宁组整体为一套浅水三角洲相沉积,JSN22砂组发育有多种沉积微相,主要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沙坝、席状砂、分流间湾等,沉积微相横向变化复杂,纵向上多呈薄互层状、透镜状或层状分布,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最优势沉积微相,在研究区域中部、南部较为发育,共识别出5条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呈北西—南东走向,建产井均位于水下分流河道内;(3)JSN22砂组优质储层测井GR测值一般为50~60API,AC一般在60~70μs/ft,CNL测值一般4~9%,DEN测值一般在2.2~2.55g/cm3,RD测值在35~120Ωm;优质储层多具备低频、强振幅、低阻抗的地震属性;(4)在前人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优化建立了井震一体化的气藏综合评价标准,将JSN22砂组有利相带划分为3类:即Ⅰ类富集区、Ⅱ类有利区,Ⅲ类低产能区。(5)号河道Ⅰ类富集区存在一条带状异常,该条带状异常紧邻已建产区块LS41井区,长约2.4km,宽约330m,面积约0.6km2,其振幅高(>33000),频率低(<40Hz),连续性好,波阻抗较低(<10760),符合预测模式,具备建产潜力,估算可采储量0.77×108m3。
鲁建隆[4](2020)在《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洛带气田蓬莱镇组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是粒内溶孔、晶间孔,岩石中裂缝、微裂缝极少发育,属孔隙型储层。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是粒内溶孔、晶间孔,岩石中裂缝、微裂缝极少发育,属孔隙型储层。储层受压实、胶结作用的影响较大,使得其储层物性有所变差。孔隙度在10%~13%的储层与孔隙度大于13%的储层比例相当,其次为孔隙度在6%~10%之间的储层。溶蚀作用是该区储层最重要的成岩作用之一,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以极大改善储层因受到压实、方解石的胶结作用等导致的孔隙性破坏,研究区内常常可以见到次生孔隙特别发育等多期溶蚀的证据。从储层的成岩及后生改造作用可以看出,以胶结作用为主的成岩后生作用影响最为显着,只有溶解作用和交代作用对孔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祝明谦[5](2019)在《洛带气田生产动态及增压开采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气藏生产动态分析对气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的开发阶段气藏生产动态分析的内容不同。洛带气田经过多年的开发目前已处于气藏开发后期,大部分气井产气量及井口压力相对较低,可调控的生产压差有限,多数气井已面临井口压力接近管网压力的情况下运行,在常规的生产措施下已无生产压差提升空间。因此针对该气藏生产动态分析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气藏剩余可采储量的落实以及相应的采气工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为洛带气田开发政策的调整和相应生产措施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洛带气田气井的采收率。在大量的文献调研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洛带气田区域地质特征以及动静态数据,对洛带气田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和采气工艺分析,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1)通过分析气体在井筒中的流动规律并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井底流压计算模型;(2)以物质平衡法和产能二项式为基础方法,结合现场实际通过数学变换建立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3)对常规的气藏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及适应性进行分析;(4)运用多目标优化法对常规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三种适用于洛带气田动态储量计算新方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对其进行验证分析;(5)洛带气田生产动态分析,根据洛带气田生产动态数据对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和遂宁组气藏的开发简况和开采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并运用建立的气藏地层压力计算方法结合动态储量计算方法对洛带气田两大主力气藏共两百多口井的剩余动态储量进行计算;(6)洛带气田增压开采工艺分析。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洛带气田已处于气藏开发后期,大部分气井井口压力接近于管网压力,气井产能受管网压力压力制约严重;通过对气井的动态储量计算,表明虽然一部分气井已处于低压低产阶段,但仍具有一定的工业开采价值,这部分气井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延长气井的生产时间,提高气井采收率;对气井实施增压开采可以使低压气井的产量进一步增大,改善由于管网压力的影响进而导致气井的产气量较低或停产,另气井实施增压开采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压差,提高气井的携液能力,改善气井井筒积液情况,使气井稳产时间延长;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增压开采工艺选井原则,进而对洛带气田气井进行了筛选,这部分气井应积极对其进行动态监测进而及时的采取措施使气井稳定生产。
罗钏江[6](2019)在《川西洛带气田遂宁组薄储层预测与潜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川西洛带气田位于川西坳陷东部斜坡构造带,并处在龙泉山NNE向构造带西侧,洛带气田侏罗系遂宁组沉积亚相是浅水三角州前缘亚相,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砂泥薄互层是该层砂组主要特征。洛带气田遂宁组储层厚度薄,累计储层厚度一般低于10m,单砂体厚度平均5m,物性差,平均孔隙度小5%,前期储层预测的方法不能完全适应薄储层开发的需要。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该区域的气藏压力及产量都在逐步递减,如何落实有效、持续地对洛带气田进行产能建设,并不断提高采油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气田开发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本论文以井震结合,优化小层划分为切入点,将主力储层Jsn11层辟分为Jsn11-1、Jsn11-2,其中,Jsn11-2层砂体分布广,相对较厚,前期研究刻画效果较好,Jsn11-1层砂体相对较薄,识别难度最大,前期不清楚储层展布及开发潜力,为充分动用剩余储量,针对Jsn11-1层开展储层精细预测工作。利用测井数据以及地震资料在洛带气田遂宁组中进行高精度小层划分以及建立精细的小层对比格架,开展针对性的提高分辨率处理方法,提高地震资料薄层识别能力,在三维地震层位精细拾取及反复试验优选属性及时窗基础上,提取振幅属性图刻画了优势水下河道砂岩相带展布特征,井震结合编制了沉积相平面图。利用波阻抗反演以及地质统计学反演开展精确储层定量预测,以沉积相带约束编制砂体厚度平面图、孔隙度平面图。结合构造、沉积相、平均孔隙度、砂体厚度以及地震属性(振幅属性、波阻抗属性)等,结合气井产量对本区内遂宁组气藏Jsn11-1层有利储层进行潜力评价并通过油气富集聚集程度来对有利区进行分类:Ⅰ类表示为油气富集区、Ⅱ类表示为有利产气区,Ⅲ类表示为较有利产气区,Ⅳ类表示为砂体发育但物性、含气性差区,优选Ⅰ类区开展了开发井位部署,钻井产能达预期,开发效果好。
程思智[7](2019)在《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物性研究》文中认为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位于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内部,是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区。前人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侏罗系的油气地质勘探,已经发现了洛带、新都、什坊、马井等工业气藏,反映出侏罗系勘探潜力十分巨大。相关学者对于蓬莱镇组作为常规天然气储层的研究比较深入和全面,但是较为缺乏专门针对蓬莱镇组野外单剖面露头方面进行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在野外采集样本、镜下薄片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的剖面开展储层矿物学、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方面的深入研究,分析蓬莱镇组的沉积相及储层物性特征。龙泉茶店蓬莱镇组由下至上分为蓬一段(J3p1)、蓬二段(J3p2)、蓬三段(J3p3)、蓬四段(J3p4)四个岩性段,整体为一套紫红色碎屑岩,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局部夹有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通过对研究区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分析,发现溶(蚀)解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起主要的建设作用,而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对孔隙发育与保存十分不利,它们大多堵塞孔隙和喉道,破坏了岩石的储层物性。根据野外宏观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结果并结合前人总结成果可以发现龙泉茶店剖面蓬莱镇组沉积,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同时发育冲积扇沉积、河流沉积、三角洲沉积和湖泊沉积。沉积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宏观因素,直接影响沉积物类型及砂岩原始孔隙度、渗透率。此外,由于沉积相控制了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进而间接影响了沉积物的成岩作用,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通过镜下薄片分析鉴定,得出龙泉茶店蓬莱镇组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整体表现出低孔-低渗特征,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表明J3p气藏为孔隙型储层。J3p3、J3p4段储层物性优于J3p1、J3p2段储层,将J3p3、J3p4评为研究区内优质储层。
袁月[8](2019)在《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多口钻井资料、多条二维地震剖面对川西坳陷南段地区的地表-地腹构造、基础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构造演化阶段以及各演化阶段对基础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同时利用构造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该区晚期构造进行模拟,探讨晚期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条件的改造,并对该区油气地质前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川西南段地表出露三叠系-第四系的地层,钻井-地震剖面揭示该区域古生界-新生界地层较为完整,缺失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现今平面上该区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分别为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和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2)川西南段的构造演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1)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AnZ)古地台的形成与裂解过程;(2)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Z-T2)整体隆升-沉降背景下稳定沉积-弱挤压-弱拉张的旋回;(3)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3-E)持续接受陆相碎屑沉积,构造活动较弱;(4)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研究区受各向应力的影响开始褶皱变形,为现今构造的主要定型期。(3)研究区海相油气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三套,即:(1)九老洞组(烃源岩)+灯影组(储集层)+九老洞组(盖层)上生下储顶盖型;(2)九老洞组(烃源岩)+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集层)+中下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3)九老洞组(烃源岩)+雷口坡组(储集层)+上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其中前两类烃源与储层基本上直接接触,而后一类则为跨层组合。(4)研究区该区域深层油气成藏系统明显受构造演化控制具有改储、提运、厚盖、利生储盖组合等特征。改储指:(1)桐湾运动对灯影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2)加里东运动使得研究区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被剥蚀,对灯影组储层二次岩溶改造;(3)东吴运动对二叠系茅口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峨眉地裂运动对二叠系栖霞组热液改造、玄武岩组顶部风化壳对玄武岩储层的改造。提运指:(1)桐湾运动、加里东运动和东吴运动形成了三套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重要的通道,桐湾期不整合面和加里东不整合面的重合提高油气运移的效率;(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形成三类断层,其中一类具有建设性作用,使得深层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中形成次生气藏。厚盖指:川西南段发育厚层的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同时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沉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第四系的陆相碎屑岩,因此该区盖层条件较好。利生储盖组合指:川西南段的构造活动对该区的生储盖组合的建设性作用,(1)加里东运动的剥蚀作用,出现了九老洞组(源)+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的下生上储高效的组合;(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在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西缘出现了深大隐伏断裂,使得深部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形成九老洞组(源)+雷口坡组(储)+上三叠统(盖)下生上储顶盖型的跨层组合。(5)研究区油气成藏活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分为古油藏阶段(晚三叠世-中白垩世)-古气藏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末)-现今气藏调整、破坏阶段(新近纪以来),早期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基础地质条件,但后期改造变形则对油气最终成藏起了重要作用。中下三叠统的膏盐岩在构造变形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膏盐岩之上的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发育,保存条件被破坏严重,但膏盐岩之下构造变形小,古构造保存好,油气聚集条件好,有利于古油气藏的保藏。因此,川西南段膏盐岩之下的海相地层中,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且具有优秀的生储盖条件,因此其勘探前景较好。综合现在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川西南段主要的成藏有利区为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古气藏保存区)、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古气藏+次生气藏保存区),而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因新近纪以来的构造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较差,油气成藏前景差。
史洪亮[9](2018)在《川西拗陷须五段非常规气形成条件》文中提出由于“源内”陆相页岩气及“近源”致密气勘探开发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须五段作为一种复合气藏,对其页岩气、致密气的成因机理、赋存状态或含气性主控因素及评价标准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展川西拗陷须五段沉积、储层、成藏等领域的研究,探寻出陆相“源内”页岩气的研究方法,总结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必将有效地促进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更大突破,实现资源战略接替与储量的增长。论文取得以下成果认识:(1)须五段可划分三个亚段和9个小层,上亚段3个小层,以砂泥岩互层沉积为主;中亚段4个小层,以泥页岩沉积间夹透镜状砂岩沉积为主;下亚段2个小层,以砂泥岩互层沉积为主。(2)川西拗陷须五段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分布局限,纵向上主要分布于上亚段底部、中亚段的底部和下亚段,砂体改造强烈,厚度较薄(多<10m),分布不连续,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非常强。泥(页)岩少见,单层厚度薄,多小于10m,但累计厚度较大。(3)须五内部分布有三套相对稳定的泥页岩,其中中亚段顶部(TX54)组合和下亚段顶部(TX57/58)泥(页)岩的品质最好,为须五非常规气藏富集提供了丰富的气源。(4)须五段储层整体上具有细粒、薄层、叠覆、致密的特点,整体储集性能较差。作为须五段主体的泥(页)岩,由于富含有机质,纳米孔发育,微缝也较多,其孔渗好于砂岩,但粘土矿物含量高,塑性强;砂岩的孔隙类型较复杂,以次生孔隙为主,微裂缝主要为成岩缝和构造微缝,成岩演化程度较高,脆性矿物含量高,石英一般达50%以上,具有中-强脆性指数,其中相对高能的分流河道、河口坝砂岩厚度大、微裂缝发育、含气性较好;现阶段须五段有利储层模型为优质泥页岩+砂岩高能沉积环境+富砂型岩性组合+微裂缝发育带。(5)须五段天然气主要为烃类气体,甲烷含量、干燥系数变化大,但平均值较低,属于典型煤型气,具有成熟-中等成熟阶段热解成因气的特征。天然气为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混合气体,但以吸附气为主,占70%以上,游离气含量不到30%。(6)优质泥页岩控制须五气藏纵向分布,即近源成藏体系近烃源灶富集;深湖相的泥页岩及所夹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天然气富集;断层分布的差异性、流体动力场以及裂缝的分布决定了工业甜点的位置。(7)须五段有两大勘探目标层:一是以TX57/58中泥(页)岩夹砂岩组合;二是以TX54中滨岸沼泽(煤线)为核心烃源岩的TX53砂岩的组合。平面上两大目标层在马井-什邡、崇州-郫县、新场-丰谷部分地区评价相对较好。
杨永剑,张克银,吕正祥,侯明才,叶素娟,黎青[10](2018)在《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指出研究川西拗陷中段上侏罗统蓬莱镇组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寻找优质储层发育区。通过对储层微观特征分析,结合钻井相关的测试分析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储层总体上属于中-低孔、低渗型储层,且平面上差异较大,位于研究区中部、东部地区相对远物源富长石类储层物性总体较好。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环境为分流河道,次为河口坝。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中-低孔、低渗最主要的原因;而溶蚀作用是最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且胶结物的溶蚀强度大于碎屑颗粒的溶蚀强度。此外,少量的构造破裂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储层渗滤能力,同时也为溶蚀作用提供了良好的通道。
二、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中上部的储层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中上部的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气藏地质背景及储层特征 |
2 压力恢复试井特征 |
2.1 有限(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均质气藏 |
2.2 有限(无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径向复合气藏 |
2.3 垂直裂缝井+有边界气藏 |
2.4 异常压力恢复特征气藏 |
3 结论 |
(2)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储层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地质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第3章 小层划分 |
3.1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 小层划分对比的方法和步骤 |
3.3 小层划分实例 |
第4章 储层特征和评价 |
4.1 岩石学类型及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粘土矿物 |
4.2 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孔隙类型 |
4.2.2 孔隙大小 |
4.2.3 孔隙结构特征 |
4.3 砂体展布特征 |
4.3.1 J_(3p1)~2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2 J_(3p2)~3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3 J_(3p2)~5层砂体展布特征 |
4.3.4 J_(3p4)~3层砂体展布特征 |
4.4 储层物性特征 |
第5章 选井评层标准研究 |
5.1 选井评层背景 |
5.1.1 开发测试概况 |
5.1.2 开发动态特征 |
5.2 录井地质综合指标评价 |
5.2.1 录井地质指标的优选 |
5.2.2 综合地质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 |
5.2.3 地质综合指标评价标准的建立 |
5.3 测井参数标准 |
第6章 挖潜靶区及井层优选 |
6.1 挖潜靶区及井层优选原则 |
6.2 挖潜靶区优选 |
6.2.1 J_(3p1)~2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2 J_(3p2)~3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3 J_(3p2)~5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2.4 J_(3p4)~3气层挖潜潜力及靶区 |
6.3 挖潜效果跟踪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LD气田遂宁组JSN22砂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致密砂岩气藏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相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3 开发现状 |
第3章 构造特征研究 |
3.1 地震层位标定及解释 |
3.2 时深转换及构造编图 |
3.3 构造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模式 |
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
4.3 连井沉积相对比 |
4.4 地震相分析 |
4.5 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5章 地震储层预测 |
5.1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
5.1.1 测井响应特征 |
5.1.2 地震响应特征 |
5.2 地震属性分析 |
5.3 地震反演 |
第6章 气藏综合评价与储量估算 |
6.1 综合评价标准 |
6.2 气藏综合评价 |
6.3 储量估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沉积特征 |
1.2.1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 |
1.2.2 分流间湾沉积微相 |
1.2.3 河口砂坝沉积微相 |
1.2.4 远砂坝沉积微相 |
2 蓬莱镇组JP34气藏储层特征 |
2.1 储层岩性 |
2.2 储集空间类型 |
2.3 储层物性 |
2.4 孔隙结构特征 |
2.5 沉积及沉积后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2.5.1 沉积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2.5.2 沉积后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3 结论 |
(5)洛带气田生产动态及增压开采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动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增压开采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块特征 |
2.1 地理位置及环境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3 地质构造与断裂特征 |
2.3.1 构造特征 |
2.3.2 断裂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蓬莱镇组储层特征 |
2.4.2 遂宁组储层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井底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
3.1 井底流压计算方法 |
3.1.1 干气气井井底流压计算 |
3.1.2 气水井井底流压计算 |
3.2 地层压力计算 |
3.2.1 气相管流法求地层压力 |
3.2.2 利用物质平衡外推求地层压力 |
3.2.3 地层压力计算新方法 |
3.2.4 地层压力求取方法适应性分析 |
第4章 气藏动态储量评价方法 |
4.1 常规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 |
4.1.1 压降曲线法 |
4.1.2 弹性二相法 |
4.1.3 流动物质平衡法 |
4.1.4 Arps产量递减法 |
4.2 多目标优化法 |
4.2.1 物质平衡法与产能优化 |
4.2.2 物质平衡与产量递减法 |
4.2.3 弹性二相法与流动物质平衡法 |
4.3 储量计算方法评价 |
第5章 洛带气田生产动态分析 |
5.1 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 |
5.1.1 开发简况 |
5.1.2 开采特征分析 |
5.1.3 单井动态储量评价 |
5.1.4 生产趋势预测 |
5.2 洛带气田遂宁组气藏 |
5.2.1 开发简况 |
5.2.2 开采特征分析 |
5.2.3 单井动态储量评价 |
5.2.4 生产趋势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洛带气田增压开采工艺分析 |
6.1 洛带气田气井增压工艺现状分析 |
6.2 增压气井生产动态分析 |
6.2.1 气井产气量压力变化 |
6.2.2 气井携液能力分析 |
6.3 增压工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6.4 增压开采工艺选井方案 |
6.4.1 增压工艺选井原则 |
6.4.2 增压气井筛选 |
第7章 结论、认识与建议 |
7.1 结论和认识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川西洛带气田遂宁组薄储层预测与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沉积相研究进展 |
1.2.2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反演研究现状 |
1.2.4 勘探开发简况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取得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及构造位置 |
2.2 储层特征描述 |
2.2.1 地层特征 |
2.2.2 储层成岩后生作用 |
2.2.3 储层岩性分析 |
2.3 气藏高产富集主控因素 |
第3章 井震一体化小层精细划分对比 |
3.1 井震一体化砂组划分方案 |
3.2 高精度砂体及小层对比格架 |
第4章 薄层地震储层预测 |
4.1 地震资料提高分辨率处理 |
4.2 地震属性分析及薄层定性预测 |
4.2.1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4.2.2 地震振幅属性提取 |
4.2.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2.4 叠后波阻抗反演 |
4.3 地质统计学反演薄层量化预测 |
4.3.1 岩性划分 |
4.3.2 反演参数分析 |
4.3.3 岩性模拟 |
4.3.4 孔隙度模拟 |
4.3.5 成果检验 |
4.4 储层定量预测及描述 |
第5章 潜力评价及目标优选 |
5.1 开发潜力评价 |
5.2 目标优选 |
5.2.1 Jsn1~(1-1)层综合评价 |
5.2.2 储量估算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论 |
1.1 研究区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
1.2 四川盆地侏罗系油气地质工作程度及现状 |
1.3 国内外岩石储集性能研究现状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
1.6 论文完成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龙泉山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属性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蓬莱镇组储层沉积学特征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蓬1 段(J_3p~1)岩石学特征 |
3.1.2 蓬2 段(J_3p~2)岩石学特征 |
3.1.3 蓬3 段(J_3p~3)岩石学特征 |
3.1.4 蓬4 段(J_3p~4)岩石学特征 |
3.2 成岩作用类型 |
3.2.1 埋藏压实作用(机械压实作用) |
3.2.2 化学压溶作用 |
3.2.3 胶结作用 |
3.2.4 溶解(溶蚀)和交代作用 |
3.2.5 重结晶作用 |
3.3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第4章 蓬莱镇组储层储集性特征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1.1 孔隙 |
4.1.2 洞穴 |
4.1.3 裂缝 |
4.1.4 喉道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孔隙度 |
4.3.2 渗透率 |
4.3.3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 |
第5章 蓬莱镇组沉积相特征 |
5.1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1.1 河流相 |
5.1.2 湖泊相 |
5.1.3 扇三角洲相 |
5.2 茶店蓬莱镇组沉积相模式 |
5.3 沉积相对储层的制约 |
第6章 储层储集性综合评价 |
6.1 储集层类型划分 |
6.1.1 孔隙型储层 |
6.1.2 裂缝型储层 |
6.1.3 洞隙型储层 |
6.1.4 复合型储层 |
6.2 储层储集性分类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图版 |
(8)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川西地区深层海相油气勘探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简述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川西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川西南段现今地貌-地质特征 |
3.2 二维地震-地质主干构造剖面特征 |
3.2.1 地震剖面2010CNXB003 |
3.2.2 地震剖面2010CNXB004 |
3.3 其他地区二维地震-地质构造剖面特征 |
3.3.1 地震剖面2006HW01 |
3.3.2 地震剖面01GSZ020 |
3.3.3 地震剖面02LH12 |
3.3.4 地震剖面86DX-D3342 |
3.4 川西南段构造演化阶段研究 |
3.4.1 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Z前) |
3.4.2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Ⅰ(Z-C) |
3.4.3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Ⅱ(P-T_2) |
3.4.4 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_3-E) |
3.4.5 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 |
3.4.6 小结 |
第4章 川西南段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 |
4.1 川西南段地区海相油气基础油气地质条件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集条件 |
4.1.3 盖层及保存条件 |
4.1.4 输导系统 |
4.1.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4.2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演化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4.2.1 构造演化阶段对源、储、盖、运、生储盖组合的影响 |
4.2.3 构造变形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4.2.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及有利区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川西拗陷须五段非常规气形成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
1.3 前人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
1.3.1 前人研究成果 |
1.3.2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7 主要成果与创新性认识 |
1.7.1 主要成果 |
1.7.2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背景 |
2.2 构造特征 |
2.3 构造演化 |
2.4 川西须五段构造格局及断层分布 |
第3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须五段亚段划分与对比 |
3.1.1 亚段划分方案 |
3.1.2 亚段展布特征 |
3.2 小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小层划分方案 |
3.2.2 小层的特征及展布 |
第4章 沉积特征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岩石学标志 |
4.1.2 测井相标志 |
4.1.3 地震相标志 |
4.2 沉积相划分方案 |
4.3 沉积相平面展布 |
4.4 沉积模式 |
第5章 有机地化特征 |
5.1 地化参数 |
5.1.1 有机质类型 |
5.1.2 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 |
5.1.3 有机质成熟度 |
5.1.4 生烃强度 |
5.1.5 生烃能力评价 |
5.2 优质泥页岩分布 |
5.2.1 优质泥页岩纵向分布 |
5.2.2 泥(页)岩分布 |
5.2.3 优质泥页岩与含气性关系 |
第6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6.1.1 须五段储层岩石结构特征 |
6.1.2 须五段储层碎屑组分特征 |
6.1.3 可压裂性分析 |
6.2 储层微观特征 |
6.2.1 砂岩储层微观特征 |
6.2.2 泥(页)岩微观孔隙特征 |
6.2.3 储层孔隙特征参数的定量表征 |
6.3 储层物性特征 |
6.3.1 物性参数 |
6.3.2 储层可动流体与物性关系 |
6.4 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
6.4.1 成岩作用类型 |
6.4.2 成岩阶段划分及孔隙演化 |
6.5 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
第7章 非常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与赋存状态 |
7.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类型 |
7.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
7.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
7.1.3 天然气成因类型 |
7.1.4 天然气成熟度 |
7.1.5 天然气成藏期次 |
7.2 天然气赋存状态与赋存方式 |
7.2.1 天然气的赋存形式 |
7.2.2 游离气识别方法 |
7.2.3 吸附气识别方法 |
7.2.4 须五段非常规气中的溶解气 |
7.2.5 须五段天然气中游离气与吸附气的含量 |
第8章 非常规天然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区评价 |
8.1 典型井解剖 |
8.2 气水分布差异分析 |
8.3 富集主控因素 |
8.4 有利区评价 |
8.4.1 评价标准 |
8.4.2 有利区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 储层孔隙特征 |
4 储层物性特征 |
5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
5.1 物源影响 |
5.2 沉积环境 |
5.3 成岩作用 |
5.3.1 压实作用 |
5.3.2 胶结作用 |
5.3.3 溶蚀作用 |
5.4 破裂作用 |
6 结论 |
四、川西洛带气田蓬莱镇组中上部的储层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坳陷洛带气田致密砂岩气藏压力恢复试井特征分析[J]. 吴晓光,袁莉,李萌,王志文,林绍文. 油气井测试, 2021(01)
- [2]新都气田蓬莱镇组气藏挖潜评价[D]. 袁玥.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LD气田遂宁组JSN22砂组地震储层预测研究[D]. 鲁建隆.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四川盆地洛带气田蓬莱镇组气藏储层特征研究[J]. 鲁建隆. 山东化工, 2020(08)
- [5]洛带气田生产动态及增压开采效果分析[D]. 祝明谦.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川西洛带气田遂宁组薄储层预测与潜力评价[D]. 罗钏江.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成都龙泉茶店上侏罗统蓬莱镇组沉积相特征及储层物性研究[D]. 程思智.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D]. 袁月.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9]川西拗陷须五段非常规气形成条件[D]. 史洪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7)
- [10]川西拗陷中段蓬莱镇组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J]. 杨永剑,张克银,吕正祥,侯明才,叶素娟,黎青.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