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再就业中的政府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20)在《基层政府在刑释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又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发展中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愈演愈烈的就业竞争是当今的现实社会环境。在这样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刑释人员毫无疑问是就业群体中极为特殊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与社会环境脱节、入狱前缺乏职业技能、接受义务教育的程度总体来看比较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出狱后面临的社会歧视。刑释人员面临极大的就业困难,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就业难问题是人们想象不到的,也是普遍被忽视的。从山东省的情况来看,每年都有数量庞大的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在这个特殊的庞大群体中,每年有2/3以上无法找到工作或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从现实情况来看,做好刑释人员再就业工作不仅能够体现监狱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的成果,同时能够在治理体系中完善社会管理的创新,也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解决刑释人员再就业的过程中,政府也可以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对刑释人员再就业问题进行研究,使服刑人员在释放后能成为合格的、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意义深远,在这其中,基层政府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是论文研究的内容。论文的入手点是基层政府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现状的分析,以L县和X县为例,总结归纳L县和X县政府职能部门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的措施,分析了刑释人员再就业的现状差异,随后对基层政府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影响刑释人员就业的各项因素,最后提出基层政府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的改进策略。对刑释人员再就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需要自身、社会、政府共同努力,但是,目前对刑释人员的再就业中政府职能、政府行为、政府责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基层政府。因此,基层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更好的帮助刑释人员再就业,这是本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论文总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做了介绍,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还包括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第二章节主要对基层政府、刑释人员、安置帮教、再就业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标签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阐释,奠定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节为实例分析部分,对L县和X县两地基层政府所做的工作做了总结,对两地刑释人员再就业现状做了详细分析;第四章节对基层政府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是刑释人员再就业研究的重要补充。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就业技能培训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基层政府安置帮扶工作缺乏成效、就业安置难度大。原因主要有:监狱和基层政府对接不畅、基层刑释人员的就业环境存在许多差异、异地联动帮教机制未完全建立、刑释人员作为特殊群体自身存在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安置较薄弱、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接纳程度不够。第五章节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去标签化,提出基层政府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的改进策略,包括明确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全面优化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强化社会力量介入度。
苏梅华[2](2020)在《安溪县应对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溪县是福建省泉州市的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因经济发展需要,该县多个村、镇开展了一系列农村征地项目。由于我国现有关于征地、拆迁补偿等相关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而土地作为农村村民最为重要的生计工具,造成与农村征地有关的矛盾不断增加,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加剧,使得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频发。对于安溪县政府而言,能否有效地应对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直接关系到安溪县经济稳定和发展。本文以安溪县为研究地点,对该地区地方政府近几年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举措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群体性事件发生及处理办法有关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并着重对群体性事件、公共管理等概念及理论进行了界定与总结,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然后从利益分配不公、失地村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政府处置不到位几个方面对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概述了地方政府在这几起群体性事件中的应对策略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总结借鉴新绛、舟山等地方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经验,针对安溪县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结合公共管理理论从提高地方政府事前预防能力、完善地方政府事中应急对策以及优化地方政府事后保障制度三个层次提出了安溪县应对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本文结合应急管理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等经典公共管理理论,以实际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为研究案例,对因农村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方式进行了总结与提炼,为基层地方政府妥善应对农村征地群体事件提供了有效参考。
刘钰君[3](2020)在《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失地农民问题逐渐凸显,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农民失去了土地,无法利用原始生产资料,生活经济来源受到影响,其中一部分失地农民并未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其生活水平逐渐降低,不利于家庭和谐以及城镇化发展。毋庸置疑,政府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政府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仍存在不足。本文通过对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的调查和研究,旨在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参考,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以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社区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政府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改善社会保障不充分、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所欠缺、政府促进再就业公共服务较弱、监督和协调政策执行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得出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再就业相关制度欠缺、政府服务意识不够、政府发挥作用的制约性、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等等。针对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发挥现状,文章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健全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作用;明确责任转变理念,强化协调利益者的作用;完善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责任健全机制,保障政策执行作用。
卢焘[4](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以A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建筑面积逐渐增大,一大批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其就业保障问题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重视。政府为扩大城镇面积,不断征收城镇周边农用土地,致使部分农民失去土地,生活来源受到严重威胁。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有责任为失地农民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保障服务。本文在对A地区失地农民就业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进行论述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式,通过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状态、就业意愿和再就业的行业和地区的期望,失地农民再就业政府职责履行现状等调研,发现目前新型城镇化下A地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教育培训不到位、就业资金不到位和就业信息服务不到位。通过对相关的政府官员进行访谈,结合访谈的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失地农民再就业过程中政府存在责任缺失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政府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导致在具体的执政过程中相关的服务职能难以落实。另外当地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制度还没有构建完善,同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政府责任的缺失。最后,从树立失地农民就业的责任政府理念、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制度建设和加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运行的监督等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A地区失地农民就业对策。
党晓军[5](2016)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研究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文中认为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是农民生存发展的依赖,一旦失去土地,农民就失去了谋生的唯一手段,也就陷入了就业困境;就业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不仅是其安身立命的基本手段,也是个体参与社会发展和保障自立自由的重要方式。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支持就业的政策体系,但该体系并未覆盖到失地农民,失地农民面临“无地、无业、无保障”的生存困境,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时缺乏对应的政策途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就业困境也反映出我国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分离。发展型社会政策聚焦于发展主题,并以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相融合的主张而完成了对社会政策两大传统范式的超越。发展型社会的基本理念是在社会政策的设计中关注人和社会的发展,强调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协调,其核心理论是,社会政策具有社会投资的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政府和市场的双赢,不仅有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增强国家竞争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在政策制订时发展型社会政策注重“上游干预”和中长期规划,并通过引入国家、市场、社区、家庭和公民社会组织以扩展社会福利供给的渠道。针对当前失地农民所面临的就业困境,本文引入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视角,倡导建立失地农民积极就业政策,并就政策体系的建构提出具体的原则、内容和评估机制。其主要观点是,就业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在失地农民的“被城镇化”过程中关注人的需要,通过采取积极的社会投资性的政策措施,提升失地农民的劳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改善个体的可行能力,使之最终能够主动适应和融入城镇化进程,从而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何萌[6](2014)在《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政府作为社会治理的权威主体,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以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为支撑,采用规范研究、系统与要素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这一现实问题,将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收入分配这一经济学问题相结合,在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有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明确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程中的责任定位,力求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新的解题思路。本文共有六章,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并对收入分配政策、政府责任、公共服务三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本文认为政府责任的内涵包括义务、回应性和惩罚三个层面。其次,介绍了学界有关收入分配中政府责任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说明了本文的突破与创新。第二部分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和城乡内部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等层面,系统总结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特点,阐述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必要性。本文将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政府责任明确界定为构建公平分配制度的政策框架、提升公共服务绩效、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限。政府应当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为确定责任的基本依据,运用匹配的政策工具实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第三章至第五章为第三部分。此部分从制度性与政策性因素、公共服务的享有、政府自身的干预行为三方面分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收入分配中的制度性因素与政策性因素难以完全区分。制度性因素源于历史因素、经济体制和社会制度的变迁等外生于市场经济的力量。它通过制度惯性、制度偏差及制度缺失三大路径影响收入分配。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依靠具体的政策手段,政策效应的滞后性、政策偏颇显现出的逆向调节特征、利益群体作用下的政策扭曲、政策组合产生的积聚效应都是制约政策成效的因素。政府的不当干预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非市场因素。政府的不当干预包括“越位”、“缺位”和“强势干预”,通过行政动员资源配置、不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权力与资本的结合、部门或行业垄断产生影响效应。公共服务不均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公共服务享有的差别是收入分配差距的一种体现,对困难群体实现向上流动意义重大。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解决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供需失衡现象,已成为我国当前改革攻坚的任务之一。第四部分提出从完善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政府的自我转型这三方面完善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中的责任实现机制。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需要制度的顶层设计和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提高公共服务绩效,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规范权力的行使。
孔媛[7](2011)在《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上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带来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乡镇企业就业,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城乡长期分割的户籍等制度障碍,农民工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体,尽管在城市居住和工作,却无法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化,成为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类群体。据统计,2010年底,我国外出农民工达到1.53亿,他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劳动、保障、住房、子女教育等各方面均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逐渐在城市内部形成以户籍居民为一“元”、以外来农民工为另一“元”的“新二元结构”现象,对农民工身心及家庭造成伤害,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制约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人口聚集的特大型城市,2010年常住人口总量(2301.91万)外来常住人口总量和比率(897.7万、占39%)均列全国各大城市之首,“新二元结构”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上海不断完善居住证政策,探索促进外来人口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基于上海的经验,2010年5月国务院下发《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实行居住证制度”。可见,对上海的城市“新二元结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地方政府如何主导促进融合的改革路径,对于全国范围内破解城市“新二元结构”的困局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意义。可以说,“新二元结构”问题是中国城乡二元分割背景下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它不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也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问题;不仅涉及到城市,也涉及农村;不仅关系到不同居民的利益、企业的利润,也关系到政府的效用。现有的研究对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讨论广泛而深入,但绝大多数是从社会学的角度、以农民工为对象,对融合的现状、制度障碍、影响因素以及促进融合的改革途径和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考察,从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极少,尤其缺乏对于政府政策行为背后机制的分析和探究,对于为何在城市内部会产生一个新的二元结构、为何社会政策会在分割与融合间摇摆,以及政府和各利益群体在城市融合的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等问题,现有的研究并没有作出有力的解释。这也为本文研究留下了空间。本文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把政府制定城市融合政策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工具手段对城市融合政策的决策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尝试揭开政府决策机制的“黑箱子”,解释在中国这样的政府主导的制度环境下,城市“新二元结构”是如何从分割一步步走向融合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系统梳理关于城市融合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采用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的基本考虑。(2)以上海为例,从外来人口的概况和城市二元分割的基本表现与特征两大方面,描述在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里,外来人口比例不断升高、“新二元结构”问题日渐突出的现状。(3)围绕回答“政府做了什么”的问题,从实证的角度,对与城市二元分割和融合相关的制度政策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城市“新二元结构”产生、固化、深化和松动的制度轨迹,以及每个阶段的制度政策对既有的“新二元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阻碍城市融合的制度障碍系统为“户籍外壳+三个层次”。(4)围绕回答“政府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在对政府政策行为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揭开政府政策行为机制的“黑箱子”,解释背后的利益驱动和选择机制。具体的,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别构建利益集团模型和理性政府决策模型,尝试从两个角度解释政府决策机制:其一,政府没有自身的利益偏好,仅在外部利益集团的均衡作用下决定城市融合政策的变动轨迹;其二,政府本身是有偏好、存在自身效用的“经济理性人”,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制定出台符合自身利益的城市融合政策。分析发现政府理性驱动下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逐渐向融合变动的规律,并解释影响政府制定城市融合政策的宏观和微观因素。(5)围绕回答当前“政府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指出当前加快推进城市融合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并对加快实现城市融合的路径选择进行讨论。提出户籍制度改革并不是促进城市融合的“对症良药”,而“市民待遇”的逐步开放才是实现城市融合的核心与关键。(6)围绕回答当前“政府应该怎样做”的问题,以规范的视角,系统提出加快促进城市融合的政策建议。在这方面,前人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尤其注重对户籍背后的福利供给制度改革进行研究。本文不仅对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讨论,还注重从更高的制度层面,来探讨政府应该注重改善制度整体环境和加强的系统性的配套改革。
韩志成[8](2011)在《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在后工业化时代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之下迅猛发展。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空前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也使得世界市场经济体制内的结构性矛盾不断积累和日益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的社会生产体系内生的不确定性和外生的不确定性以全新的方式和更具隐秘性的机制不断地积累、放大和传播,并最终导致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痛定思痛,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结构性改革和体制制度创新,力求更加有效地防范、减轻和避免社会生产的不确定性可能给长期国民福利造成的损失。全球化条件下的财政后备制度作为社会生产不确定性的产物和政府缓冲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手段,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财政后备制度的国家,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政后备制度的国家相比,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迥异,财政后备基金制度也因此在后危机时代更加备受瞩目。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研究这一选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本选题力求通过全面分析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的文献,在深入剖析我国各个历史时期财政后备制度得失的基础上,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进一步建立完善财政后备制度的基本框架,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所帮助。首先,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的文献,既注重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注重现实中有关财政后备制度的法规和有关实践得失的报告,提出本研究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的定义,并以此作为展开全篇的出发点。然后,从分析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生产的不确定性入手,探讨在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具有公共理性的政府行为,以及确保政府具有公共理性的条件,以具有公共理性的政府应追求长期国民福利最大化的假设为前提,运用相关理论解析实现长期国民福利最大化应具备的条件。接着,在国家预测——规划——预算体系中以及中期前瞻预算框架(MTBF)内分析财政后备基金的形成、功能、对保障预算中长期稳定平衡的作用以及形成、管理、运营财政后备基金的基本要点。紧接着,全面分析部分国家和地区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法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我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的借鉴意义。然后,全面考察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后备制度建设的历史条件和经验教训,着重分析我国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和运行的财政准则基础和制度法规基础,指出现行条件下我国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能够发挥的功能,以及当前我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之后,就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提出全面构想:性质、形成条件、管理准则、全球化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功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制度的设计、现实功能和推进财政后备制度建设的实施路径。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出发,提出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与财政后备制度的内在关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无论生产关系的性质如何,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问题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社会产品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来自于生产体系内部,是内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产品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社会生产体系外部,是外生的、非系统性的。社会主义生产的外生不确定性来自于计划与现时不符、自然灾害、旧体制遗留问题、其它外部因素。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内在稳定功能是相对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国民经济的内在稳定性才是确保国家预算长期稳健的根本。2、提出在全球化条件下以财政后备制度为枢纽重构我国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发挥财政后备制度内在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功能的主张。3、提出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的构想和实施路径,财政后备基金的收入来源逐渐从年度预算下的净超收过渡到中期前瞻预算条件下的财政结余。4、提出对国家外汇基金实施战略统一管理的主张。财政储备基金包含在国家外汇基金之内。5、提出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制度体系由财政后备基金制度(财政储备基金制度和财政后代人基金制度)、总预备费和预算周转金构成。研究重点在于:基于对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外来的和内生的不确定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当前正面临着财政转型的迫切任务:(1)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文献,探寻财政后备制度的理论基础,厘清实践中各类财政后备基金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及其存在形式和功能,提出关于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定义,确定本选题的研究定位。(2)从确定性条件下的财政转向不确定条件下的财政,按照应对不确定性的要求重构国家预测——规划(计划)——预算体系,对国家预算实行战略管理。(3)剖析我国在不同历史时期财政后备制度建设的得失,重点分析我国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建立和管理的现实条件,并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构想。(4)不确定性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基金制度设计,确定财政后备基金的规模,探讨对国家外汇基金实施全面管理的体制。研究难点在于:(1)深入地剖析国内外现有的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理论和实践的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本选题的研究框架。(2)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制度设计。(3)全球化条件下内在稳定的财政货币金融政策机制。没有展开深入研究的部分:地方财政后备制度。外汇基金统一管理的体制、机制和运营制度。制度设计还不够细化。
邵绘春[9](2010)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研究 ——以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不仅显着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而且导致了城乡产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土地供求状况的变化。最终也导致了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实质就是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利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产生外部利益,增加社会财富,并由此能增加原有土地产权主体的福利。然而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土地产权结构,使得在工业化、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并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权益受损的状况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而现有的研究对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关注不够全面,研究视野相对狭小,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内涵、权能结构以及权益价值变化等理论问题缺少系统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基于此,本文拟从城市化进程中引起的农村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出发,结合土地产权理论,采取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内容和相关基本概念、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等,回顾了现有研究在农地利用变化、农民土地权益内涵、农民土地权益侵害表现和后果、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以及农民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评述。接下来,对产权、土地产权和土地产权制度、公平与效率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构建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分析框架下展开了以下四方面的研究:(1)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和农民土地权能结构变化一般规律分析。(2)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产权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土地权益演变分析。结合土地产权理论和土地产权制度理论,从农地非农化征收、农村居民点拆迁以及农地非农化转用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地流转等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四种类型分析农民土地产权结构变化与土地权益演变。(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表现、原因分析。在产权理论和农民土地权益内涵界定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对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内涵进行界定,然后结合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四种主要类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受损的表现形式,并从农民自身特征、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和经营中的经济行为以及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特点等视角分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社会经济原因。(4)实证分析:通过对南京市郊区农民在城市化影响下土地权益变化调研与分析,检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现状、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社会经济根源。首先,从农地非农化征收、农村居民点通过拆迁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农地利用结构变化等方面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南京郊农村土地利用变化,以验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规律。其次,在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揭示的基础上,分析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中农民土地权能结构及其相应的土地权益的变化。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利用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产业结构变化、城乡人口变动、消费结构变动和城市规模扩张是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一般规律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农用地向非农建设用地的转化;二是农用地内部结构的变化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三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用途变化。进一步可将土地利用变化分解为农地国家征收、农村居民点征收拆迁、农用地集体内部非农化转用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地内部利用结构的变化流转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等。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利用中的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民经济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城市化进程农民土地权益受保护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尽管如此,本该农民享有的土地权益还存在着严重的受侵犯现象。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不仅包括经济权益的流失,还包括政治权益和社会权益的流失,并且农民的土地权益流失发生在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各个方面,在土地征收、农地流转、农村居民点拆迁和农地非农转用与流转等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3)农民自身特征、地方政府行为以及当前土地产权制度安排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从农民自身特征来看,农民在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决策权、参与权的缺乏以及农民自身组织缺乏所造成的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是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维权中集体行动逻辑的存在也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土地权益损失的程度;从地方政府和组织在土地管理与土地经营中的经济行为来看,地方政府和组织的区域GDP增长取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范围和程度;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来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不完整、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权不明确等方面都造成农民土地权益的受损。(4)南京市郊区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和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的实证分析基本证实了文章理论部分的逻辑结论。实证结果表明:①集体建设用地增量形成与流转使农民获得了比农地农用时较多的经济利益,但在此过程中农民话语权和监督权的缺失,使农民不能获得全部的或更多的农地非农化转用及流转而增加的土地收益。②在农村土地征收和农民住房征收拆迁后,南京市近郊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都明显下降,并且家庭基本支出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下降,并且农民对征地和拆迁后的生活状况满意程度评价也明显下降。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最后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革与创新、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培育、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管理能力提升、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创新以及农民维权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陈绍华[10](2010)在《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以番禺区钟村镇为个案》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土地征用日益增多,这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另一方面也使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成为“无地游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征用了农民土地,意味着消除了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来源。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广大农民长久以来都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以此同时,又因我国现存的征地补偿机制和农民权益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失地农民陷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份”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失地农民的生活、社会保障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成因,然后在对嘉兴模式、重庆模式等国内典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借鉴其他国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具体规定和经济水平等,测算出了土地对失地农民的保障价值,最后构建和完善广州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模式并提出了支持这一模式有效运行的相关制度配套措施。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导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本部分对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模式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失地农民现状的调查分析。本章利用钟村镇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资料,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社保、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找出农民失地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成因,最后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方式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分析比较了国外的补偿方式,如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以及国内现存的典型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如嘉兴模式和重庆模式,并总结出了这些模式对构建和完善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可借鉴之处。第五章,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本章提出了广州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模式以及模式特点、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对完善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强对征地过程的考核监督、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等。第六章,结论。总结全文观点并得出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二、论再就业中的政府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再就业中的政府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基层政府在刑释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二、概念厘定与理论支撑 |
(一)概念厘定 |
1.基层政府 |
2.刑释人员 |
3.安置帮教 |
4.再就业 |
(二)理论支撑 |
1.标签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新公共管理理论 |
(三)关系界定—新公共管理理论下基层政府帮扶刑释人员再就业的优势 |
三、基层政府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现状与分析 |
(一)L县和X县政府职能部门推动刑释人员再就业的措施 |
1.开展再就业技能培训 |
2.全面开展安置帮教制度 |
3.采取就业援助措施 |
(二)L县和X县刑释人员就业现状 |
1.样本来源 |
2.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
四、基层政府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一)基层政府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
1.就业技能培训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
2.基层政府安置帮扶工作缺乏成效 |
3.就业安置难度大 |
(二)基层政府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监狱和基层政府对接不畅 |
2.基层刑释人员的再就业环境存在许多差异 |
3.异地联动帮教机制未完全建立 |
4.刑释人员作为特殊群体自身存在不足 |
5.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安置较薄弱 |
6.社会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接纳程度不够 |
五、基层政府职能部门推进刑释人员再就业的改进策略 |
(一)明确职业技能培训的目标 |
1.找准技能培训方向 |
2.加强心理健康疏导 |
3.深入引导企业发挥作用 |
(二)全面优化落实安置帮教工作 |
1.细化安置帮教政策 |
2.加强安置帮教信息化建设 |
3.加强安置帮教队伍建设 |
4.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 |
5.基层政府加大对有关刑释人员再就业公共服务的购买力度 |
(三)强化社会力量介入度 |
1.消除刑释人员的“特殊化”和“标签化 |
2.尊重刑释人员的人格 |
3.展开刑释人员的帮扶工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 |
(二)论文 |
致谢 |
(2)安溪县应对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群体性事件 |
二、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 |
三、公共危机管理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应急管理理论 |
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剖析 |
第一节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概述 |
一、安溪县农村征地情况 |
二、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情况 |
第二节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成因分析 |
一、利益分配不当 |
二、失地村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
三、政府处置不当 |
第四章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现状 |
第一节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 |
一、事前密切关注征地农户动向 |
二、事中政府工作人员出面教育引导 |
三、事后严惩违法行为 |
第二节 安溪县在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处理取得的成效 |
一、应急处置机制初步建立 |
二、政府形象得到有效保证 |
三、群体性事件反应能力稳步提升 |
第五章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安溪县在处理征地群体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
一、事前预警能力不足 |
二、事中应对未能妥善解决基层矛盾 |
三、事后缺乏必要的宣传教育 |
第二节 安溪县征地群体事件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事前预防时政府机构缺乏必要的培训与应急演练 |
二、事中应对时政府机构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对策 |
三、事后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 |
第六章 国内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一节 山西省新绛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失败经验总结 |
一、案件回顾 |
二、地方政府群体性事件应对经验教训总结 |
第二节 江苏省舟山市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成功经验借鉴 |
一、舟山市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概述 |
二、舟山市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经验借鉴 |
第三节 给安溪县应对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的启示 |
一、应该做好充足准备以保证事前预防方案不断完善 |
二、应该做好领导表率以保证事中应对措施得以落实 |
三、应该及时解决农民诉求提高政府事后保障效率 |
第七章 安溪县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应对的优化建议 |
第一节 提高地方政府事前预防能力 |
一、加强群体性事件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 |
二、提升政府人员预防意识及防范能力 |
三、优化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第二节 完善地方政府事中应急对策 |
一、客观评价已发生的群体性事件 |
二、正确应用群体事件应对措施与方法 |
三、端正态度避免事态升级 |
第三节 做好地方政府事后保障工作 |
一、加强舆论引导 |
二、区别对待不同参与主体 |
三、深化法制教育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1.2 失地农民 |
2.1.3 失地农民再就业 |
2.1.4 政府作用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发挥的现状 |
3.1 S镇推动失地农民再就业政府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 |
3.1.1 问卷与访谈的设计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S镇政府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基本措施 |
3.2.1 提供相关的社会保障 |
3.2.2 注重协调利益相关者 |
3.2.3 提供特色的公共服务 |
3.2.4 加强政策的监督执行 |
第4章 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
4.1.1 改善社会保障不充分 |
4.1.2 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所欠缺 |
4.1.3 政府促进再就业公共服务较弱 |
4.1.4 监督和协调政策执行不完善 |
4.2 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再就业相关制度欠缺 |
4.2.2 政府服务意识不够 |
4.2.3 政府发挥作用的制约性 |
4.2.4 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 |
第5章 发挥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的对策 |
5.1 健全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作用 |
5.1.1 明确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 |
5.1.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化 |
5.2 明确责任转变理念,强化协调利益者的作用 |
5.2.1 明确政府责任,优化政府职责 |
5.2.2 强化服务意识,促进理念转变 |
5.2.3 强化协调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
5.3 完善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5.3.1 完善再就业服务机构 |
5.3.2 强化再就业服务职能 |
5.3.3 完善再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
5.3.4 实施就业政策,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
5.4 强化责任健全机制,保障政策执行作用 |
5.4.1 强化监督责任,注重过程监督 |
5.4.2 健全监督机制,注重政务公开透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以A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
1.4.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
1.4.2 失地农民 |
1.4.3 政府责任理论 |
1.4.4 人力资本理论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A地区新型城镇化后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现状 |
2.1 新型城镇化前后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对比 |
2.1.1 就业率情况 |
2.1.2 就业质量情况 |
2.2 失地农民就业采取的措施 |
2.2.1 强化就业政策制定宣传及执行 |
2.2.2 举办多种形式的就业活动与培训促进农民就业 |
2.2.3 强化就业政策目标考核和责任落实 |
2.3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取得的成效 |
2.3.1 通过就业政策落实提升了就业数量 |
2.3.2 免费就业培训提升了农民就业的能力 |
2.3.3 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第3章 新型城镇化下A地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1.1 问卷设计思路 |
3.1.2 样本情况 |
3.2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的问题 |
3.2.1 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 |
3.2.2 就业教育培训不到位 |
3.2.3 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2.4 就业信息服务不到位 |
3.3 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责任政府理念缺失 |
3.3.2 政策执行失范 |
3.3.3 就业保障相关制度建设不到位 |
3.3.4 失地农民就业缺乏监管保障 |
第4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完善A地区失地农民就业对策 |
4.1 树立失地农民就业的责任政府理念 |
4.1.1 从“管理”向“服务”的理念转变 |
4.1.2 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
4.2 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职能 |
4.2.1 加强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宣传 |
4.2.2 加强就业培训体系建设 |
4.2.3 提供更好的就业信息服务 |
4.2.4 增强就业指导 |
4.3 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制度建设 |
4.3.1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
4.3.2 完善宅基地置换制度 |
4.3.3 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
4.4 加强失地农民再就业服务运行的监督 |
4.4.1 加强再就业实施资金监管 |
4.4.2 完善民惠反映制度 |
4.4.3 加大对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的审查力度 |
4.4.4 加大失地农民后续监管和帮扶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调査问卷 |
(5)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研究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 基本概念 |
(二) 理论依据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基本观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现状的评析 |
一、文献回顾 |
(一) 国内的相关研究 |
(二) 国外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的研究 |
(一) 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的内容分析 |
(二) 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的过程分析 |
(三) 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的效果分析 |
三、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对现有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的评论 |
第二章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 |
一、我国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
(一) 有关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措施 |
(二) 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二、蒙自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 访谈的基本情况 |
(二) 蒙自失地农民再就业中的特点 |
三、蒙自失地农民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失地农民个体方面 |
(二) 村委会方面 |
(三) 政府方面 |
第三章 关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 |
一、社会投资视角下的就业政策 |
二、可行能力视角下的就业政策 |
三、福利多元化视角下的就业政策 |
四、失地农民积极就业政策建构的思考 |
第四章 失地农民积极就业政策的建议 |
一、积极就业政策的原则 |
(一) 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存权益,履行社会政策的兜底功能 |
(二) 确保平等就业,消除失地农民就业中的制度性歧视 |
(三) 丰富政策资源的多主体供应渠道,搭建职业技能培训平台 |
(四) 树立资产建设理念,增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五) 强调社会投资 |
(六) 事前干预,制订再就业扶持中长期规划 |
二、积极就业政策的内容 |
(一) 科学修订相关法规,从源头上减少土地征用对失地农民造成的损失 |
(二) 制订职业教育培训法规,规定和提供相应的专项资金,实施社会投资战略 |
(三) 建立综合协调机构,统筹资源融合,搭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政策平台 |
(四)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破除失地农民再就业中的制度性歧视 |
(五) 制定专门就业法规,统筹城镇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就业的中长期规划 |
(六) 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就业结构体系 |
三、积极就业政策的评估机制 |
余论 |
附录 |
失地农民访谈提纲 |
访谈人员简表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章 |
论文集 |
致谢 |
(6)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三、 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
第二章 政府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价值与逻辑 |
第一节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现状 |
一、 宏观层面: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
二、 中观层面: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
三、 微观层面:城乡内部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 |
第二节 收入分配调节中政府责任的理论依据与逻辑 |
一、 政府责任的政治起点: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 |
二、 政府责任的经济起点:解决外部性、提供公共服务 |
三、 政府责任的道德起点:弥补市场道德缺陷 |
四、 政府责任的技术起点:具备力量优势 |
第三节 收入分配调节的目标价值导向 |
一、 把握价值理性 |
二、 实现工具理性 |
三、 明确不同分配层次中政府责任的范围及限度 |
第四节 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政府责任定位 |
一、 构建公平分配制度的政策框架 |
二、 提升公共服务绩效 |
三、 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限 |
第三章 构建公平分配制度的政策框架 |
第一节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制度性成因 |
一、 影响收入分配差距的制度构成 |
二、 制度性因素在收入差距形成中的传导机制 |
三、 制度性因素的渐进性与衍生性——以城乡收入差距为例 |
第二节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选择 |
一、 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工具 |
二、 收入再分配中政府调节绩效 |
第三节 制约收入分配政策绩效的要素分析 |
一、 政策效应具有滞后性 |
二、 政策偏颇的逆向选择 |
三、 利益群体的政策扭曲 |
四、 政策组合效应的集聚 |
第四章 公共服务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内在关联 |
第一节 公共服务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联 |
一、 公共服务的现实需求 |
二、 公共服务的享有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三、 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已成为改革攻坚的任务之一 |
第二节 公共服务绩效的影响因素 |
一、 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衡 |
二、 政府对市场化的公共服务监管不到位 |
三、 慈善组织的发展困境 |
第五章 政府不当干预收入分配的发生机理 |
第一节 政府干预收入分配的条件和基础 |
一、 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厘定不清 |
二、 政府行为受特殊利益支配 |
三、 政府供给的制度性障碍 |
四、 市场信息不完善 |
第二节 政府不当干预的多重表现 |
一、 政府干预错位 |
二、 政府干预缺位 |
三、 政府强势干预 |
第三节 政府不当干预收入分配的作用路径 |
一、 行政动员资源配置 |
二、 不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 |
三、 权力与资本相结合 |
四、 部门或行业垄断 |
第六章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中政府责任的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完善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 |
一、 提供制度规范,消除制度及政策中人为的不合理因素 |
二、 优化制度结构,重视与机会公平相关的基本制度的建设 |
三、 坚持公平、正义的政策价值取向,增强制度认同 |
第二节 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 |
一、 提供财政支持、规范公共投资分配 |
二、 明确公共服务的规划、政策和标准 |
三、 着眼底线公平,重点关注困难群体 |
第三节 实现政府的自我革命与转型 |
一、 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 |
二、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
三、 重视建立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7)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农民工数量日益壮大,成为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
1.1.2 农民工融入城市困难,大城市"新二元结构"问题尤为凸现 |
1.1.3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加快农民工城市融合的步伐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农民工 |
1.2.2 新二元结构 |
1.2.3 城市融合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
1.4.1 新政治经济学概述 |
1.4.2 新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假定——利益异质性 |
1.4.3 新政治经济学为研究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提供理论支撑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径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 |
2.1.1 社会排斥 |
2.1.2 社会融合 |
2.1.3 社会融合的理论:"同化论"和"多元论" |
2.2 国内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研究概况 |
2.2.2 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研究 |
2.2.3 关于社会融合的实证研究 |
2.3 简要评论 |
2.3.1 现有研究的主要贡献 |
2.3.2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4 小结 |
3 上海"新二元结构"的现状特征 |
3.1 外来人口概况 |
3.1.1 总量特征 |
3.1.2 分布特征 |
3.1.3 结构特征 |
3.2 城市"二元分割"的主要表现 |
3.2.1 开放中的上海 |
3.2.2 劳动就业市场分割 |
3.2.3 权益保障仍然缺乏 |
3.2.4 社会生活差异明显 |
3.3 小结 |
4 城市"新二元结构"产生和演变的制度供给 |
4.1 阻碍城市分割向融合转变的制度体系:"户籍外壳+三个层次" |
4.2 "新二元结构"的产生: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
4.2.1 国家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管制政策变化——从限制到"松绑" |
4.2.2 城市对农民工就业的制度歧视(以上海为例):完全排斥—选择性排斥—隐性排斥 |
4.3 "新二元结构"的固化: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缺位 |
4.3.1 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 |
4.3.2 上海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比较 |
4.3.3 综合保险制度的优点和局限 |
4.4 "新二元结构"的深化:相关权利保障不足 |
4.4.1 农民工同住子女受教育权利保障不足 |
4.4.2 农民工的住房保障缺乏 |
4.4.3 政治权利和维权保障缺失 |
4.5 "新二元结构"的松动:上海实行居住证制度 |
4.5.1 接纳还是排斥——城市的两难选择 |
4.5.2 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沿革 |
4.5.3 居住证制度的评价——由"选择制"向"普惠制"过渡的有益尝试 |
4.6 小结 |
5 利益集团与城市新二元分割和融合 |
5.1 利益集团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
5.1.1 利益集团的基本理论 |
5.1.2 利益集团理论的一般模型 |
5.2 城市中的利益集团 |
5.2.1 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利益集团 |
5.2.2 企业、城市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 |
5.2.3 相关利益集团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 相关利益集团影响城市融合政策的作用机制——基于Peltzman政府最优规制模型的扩展 |
5.3.1 政府和有关利益集团的效用函数 |
5.3.2 政府追求政治支持最大化的理性选择 |
5.4 模型的结论与对上海的实证分析 |
5.4.1 模型的主要结论 |
5.4.2 政策涵义 |
5.4.3 补充讨论:关于利益群体的扩展 |
5.4.4 利益集团影响上海城市融合机制的实证分析 |
5.5 小结 |
6 政府理性选择与城市新二元分割和融合 |
6.1 构建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 |
6.1.1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理性与效用目标 |
6.1.2 外来人口影响地方政府效用的比较静态分析 |
6.2 一体化融合假设下的政府选择:寻找城市最优人口规模 |
6.3 二元分割条件下的政府选择:歧视性社会政策的演化 |
6.3.1 引入政策歧视系数η和社会无谓损失△ |
6.3.2 政府效用最大化与合意外来人口规模 |
6.3.3 政府效用最大化与社会政策的歧视水平 |
6.4 模型的结论和对上海各阶段政策行为的解释 |
6.4.1 模型的基本结论 |
6.4.2 模型的政策含义 |
6.4.3 补充讨论:分税制下有限的地方政府行为 |
6.4.4 运用模型解释上海从分割到融合的政策行为 |
6.5 小结 |
7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加快促进城市融合 |
7.1 当前加速推进城市融合的时机是否成熟 |
7.1.1 宏观环境的改变有利于加速推进城市融合 |
7.1.2 微观意识的转变有利于加速推进城市融合 |
7.2 户籍制度改革是否"对症良药"? |
7.2.1 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与中国特色 |
7.2.2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历程 |
7.2.3 户籍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和实现路径 |
7.3 以"顶层设计"加速城市融合 |
7.3.1 "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7.3.2 "顶层设计"促进城市融合的四项基本原则 |
7.3.3 "顶层设计"的目标路径:先开放"待遇",后放开"户籍" |
7.4 加速实现外来人口享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
7.4.1 加快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
7.4.2 完善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劳动培训 |
7.4.3 拓宽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途径 |
7.4.4 将农民工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7.5 系统实施有利于促进融合的配套举措 |
7.5.1 建立健全工资保障制度,有效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
7.5.2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和谐氛围 |
7.5.3 建立政治参与途径,保障外来人口的政治权利 |
7.5.4 实施财税体制改革,使公共财政回归"公平性" |
7.5.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解决人口"放开"和"管制"的两难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关于城市融合进程中的政府角色 |
8.1.2 关于实现城市融合的路径设计 |
8.1.3 关于当前加速推进城市融合的时机判断 |
8.1.4 关于城市融合的制度障碍体系 |
8.1.5 关于城市二元分割到融合演变的三个阶段以及上海的实证分析 |
8.1.6 关于影响城市融合实现进程的主要因素 |
8.1.7 关于推进系统改革的政策建议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第一章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与财政后备制度建设 |
第一节 不确定性概述 |
一.对不确定性的基本认识 |
二.全球化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
一.中国特色现代化体系内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 |
二.我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 |
三.来自重大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 |
第三节 不确定性、公共风险与财政后备制度 |
一.不确定性与公共风险 |
二.公共风险与财政风险 |
三.财政后备制度 |
第二章 关于财政后备制度的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确保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财政后备基金 |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内的财政后备 |
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经济学者对财政后备制度的论述 |
第二节 应对社会生产内在不确定性的财政后备制度 |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财政后备基金制度内涵的定义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我国财政经济学者对财政后备制度的论述 |
三.国外学者对财政后备制度的论述 |
第三节 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析和本选题的研究定位 |
一.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析 |
二.本选题的研究定位 |
第三章 中期前瞻预算框架(MTBF)内的财政后备制度 |
第一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政府的行为 |
一.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主体的行为 |
二.长期持久收入消费理论 |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政府储蓄 |
第二节 国家预测——规划——预算体系 |
一.长期国民福利目标与国家预测—规划—预算体系 |
二.硬化部门预算支出约束 |
三.预算平衡 |
第三节 中期前瞻预算(MTBF)条件下的财政后备制度 |
一.中期前瞻预算框架(MTBF) |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财政后备基金的功能 |
三.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相对独立性 |
第四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财政后备制度的实践 |
第一节 财政后备制度的类型 |
一.资源型经济的预算稳定基金和后代人基金 |
二.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财政储备基金 |
三.大型开放经济体的财政后备基金 |
第二节 财政后备基金的建立和管理 |
一.建立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前提条件和配套改革 |
二.建立和管理财政后备基金的基本原则 |
三.财政后备基金运营中的风险控制——以香港财政储备管理为例 |
第三节 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财政后备基金的作用及借鉴意义 |
一.香港的经验 |
二.俄罗斯联邦的经验 |
三.英国的教训 |
第五章 中国财政后备制度考察 |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财政后备制度——以汉初至汉武帝时期为例 |
一.汉初至汉武帝时期的财政后备制度 |
二.汉初至汉武帝时期财政后备制度的得失 |
三.汉初至汉武帝时期财政后备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新中国的财政后备制度 |
一.我国的财政后备思想 |
二.我国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探索和实践 |
三.我国建立和管理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的现时条件 |
第三节 全球化条件下我国财政后备制度的创建 |
一.创建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意义 |
二.我国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在现时条件下的作用 |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设想 |
第六章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国家预测—计划(规划)—预算体系建设 |
一.不确定性世界里的国家中长期预测—计划(规划)—预算体系 |
二.中期前瞻预算计划 |
三.财政准则建设 |
第二节 我国财政后备制度建设 |
一.硬化地方和部门预算约束条件下的净超收 |
二.财政后备基金的规模 |
三.动用财政后备基金的条件 |
四.财政后备基金的核算、管理和运营 |
五.全球化条件下内在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框架 |
第三节 我国建立财政后备制度的实施步骤 |
一.改革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
二.先期改革和配套改革 |
三.财政后备基金制度立法 |
第七章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的内在稳定功能 |
第一节 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功能 |
一.调节预算收支的"安全气囊" |
二.偿还外债的"准备金" |
三.后代人福利的"储钱罐" |
第二节 内在稳定的货币政策功能 |
一.政府中和措施 |
二.稳定价格水平 |
三.稳定金融体系 |
第三节 国家财政后备基金运营管理 |
一.国家外汇基金中的财政后备基金 |
二.国家外汇基金的构成和基准投资组合 |
三.国家外汇基金审计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研究 ——以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城市化 |
1.2.2 土地非农化 |
1.2.3 农民土地权益 |
1.2.4 农民土地权益保障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农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动态 |
2.2 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的研究动态 |
2.2.1 农民土地权益内涵研究 |
2.2.2 农民土地权益侵害表现和后果研究 |
2.2.3 农民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研究 |
2.2.4 农民权益保障研究 |
2.3 简要评述 |
第3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演变: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3.1 研究的基本理论 |
3.1.1 产权、土地产权、土地产权制度 |
3.1.2 公平与效率理论 |
3.2 分析框架 |
第4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与农民权益变化:一般规律 |
4.1 城市化发展趋势 |
4.1.1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4.1.2 中国城市化进程简要回顾与发展趋势 |
4.2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与规律 |
4.3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变化的一般规律 |
4.3.1 农民土地权益内涵 |
4.3.2 农民土地权益损益环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地征收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分析 |
5.1 土地征收制度演变与农民土地权益演变 |
5.2 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表现 |
5.2.1 征地权利的滥用对农民土地占有权和处分权的侵犯 |
5.2.2 补偿标准过低对农户土地收益权的侵犯 |
5.2.3 土地征地程序不规范侵犯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
5.2.4 土地征收中农民与土地相关的权利的流失 |
5.3 农村居民点征收拆迁与农民权益演化 |
5.4 农村居民点征收拆迁中农民权益受损分析 |
5.4.1 农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 |
5.4.2 农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受到侵害 |
5.4.3 拆迁补偿不合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分析 |
6.1 农地流转管理制度演变与农民土地权益 |
6.2 现行农地流转制度下的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6.2.1 农地流转强制推动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6.2.2 土地承包经营权行政调整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6.2.3 农地流转合约不规范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的权益受损分析 |
7.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内涵、主体及流转方式 |
7.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 |
7.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原因分析 |
8.1 农民自身的特征与土地权益受损 |
8.1.1 农民弱势地位与土地权益受损 |
8.1.2 集体行动逻辑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8.2 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8.2.1 政府行为的一般目标 |
8.2.2 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的行为目标 |
8.2.3 地方政府行为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8.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8.3.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
8.3.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不完整 |
8.3.3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权不明确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实证研究:南京城市化进程中郊区农民土地权益变化 |
9.1 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利用变化 |
9.1.1 农村土地征收转化为国有土地 |
9.1.2 农地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
9.1.3 农地流转和农地经营规模的扩大 |
9.1.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农地非农化转用 |
9.2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分析 |
9.2.1 农地内部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变迁 |
9.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 |
9.2.3 土地征收、拆迁与农民土地权益 |
第10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10.1 主要研究结论 |
10.2 政策建议 |
10.2.1 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明晰农民土地产权 |
10.2.2 全面改革现行土地征收制度,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供保障 |
10.2.3 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步伐,确立与农地征收并行的土地非农化运行机制,实现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
10.2.4 规范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
10.2.5 保持政策的稳定性,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
10.2.6 建立农民对土地权益冲突的维权机制,为实现农民权益提供畅通的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以番禺区钟村镇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失地农民 |
2.1.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
2.1.3 社会保障模式 |
2.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
2.2.1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理论 |
2.2.2 社会保障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的风险理论 |
3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失地农民现状的调查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调查样本分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调查样本分析 |
3.2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失地农民现状 |
3.2.1 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
3.2.2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现状 |
3.2.3 失地农民就业现状 |
3.3 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成因分析 |
3.3.1 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2 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 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方式 |
4 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 |
4.1 国外典型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
4.1.1 英国模式 |
4.1.2 美国模式 |
4.1.3 德国模式 |
4.1.4 国外保障模式的经验启示 |
4.2 国内典型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 |
4.2.1 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保障模式——嘉兴模式 |
4.2.2 市场主导型失地农民保障模式——重庆模式 |
4.2.3 两种模式的比较分析 |
5 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构建 |
5.1 广州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模式与特点 |
5.2 构建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基本原则 |
5.3 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内容 |
5.4 合理确定广州市土地的社会保障价值 |
5.4.1 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价值的测算 |
5.4.2 养老保险价值的测算 |
5.4.3 基本医疗保险价值的测算 |
5.4.4 土地社会保障价值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
5.5 建立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
5.5.1 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5.5.2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
5.5.3 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
5.5.4 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制度 |
5.6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方式 |
5.7 建设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 |
5.7.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5.7.2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5.7.3 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5.7.4 加强对征地过程的考核监督 |
5.7.5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失地农民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四、论再就业中的政府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层政府在刑释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研究[D]. 李洁.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安溪县应对农村征地群体性事件的措施研究[D]. 苏梅华. 华侨大学, 2020(01)
- [3]重庆江津S镇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政府作用研究[D]. 刘钰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问题研究 ——以A地区为例[D]. 卢焘. 南昌大学, 2019(02)
- [5]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失地农民就业政策研究 ——以云南省蒙自市为例[D]. 党晓军. 云南大学, 2016(02)
- [6]收入分配调节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实现机制[D]. 何萌.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7]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以上海为例[D]. 孔媛. 复旦大学, 2011(08)
- [8]全球化条件下中国财政后备制度研究[D]. 韩志成.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9]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化研究 ——以南京市郊区农户为例[D]. 邵绘春.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5)
- [10]广州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研究 ——以番禺区钟村镇为个案[D]. 陈绍华.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