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结构调整看得失(论文文献综述)
陈凯[1](2021)在《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适应这一新的功能和定位,因此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而预算作为财政制度的核心内容,必然要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的角色。作为现代财政制度基础的现代预算制度,其目标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现代预算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内容完整、编制科学、执行规范、监督有力、讲求绩效和公开透明,而现代预算制度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预决算差异作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直接结果,对于充分把握预算管理水平,发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立足于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深入分析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在系统呈现预决算差异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对其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究影响我国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因素。首先,全方位、多角度明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特征和演变趋势。结合我国一般公共预算体系,分别从总量层面、结构层面、区域异质性层面等不同角度对预决算支出差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其次,根据预决算差异背后的逻辑,归纳总结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并结合我国预算功能取向,为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充分借鉴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并根据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各阶段的全周期运行特点,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两个维度梳理出可能影响预决算差异的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主体互动因素,并借助实证分析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第三,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法,分别利用基于R2的夏普利值分解和MQ指数测度不同因素对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探寻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来源,充分认识我国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第四,总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内部动态特征,结合从年初预算--调整预算--决算的预算周期,分析预决算差异在年度内普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V型模式的原因。最后,通过借鉴美、法、日等国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实践经验,更清晰认识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推动我国的预决算差异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各级政府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且存在结构性差别。整体特征分析发现:2013年以来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均大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支成为预决算差异的突出表现形式;2011年以后预决算差异度出现下降,但绝对规模不降反增,2017年支出预决算差异规模超过2011年达到新高;地方层面的预决算差异规模和差异度均高于中央;省级预决算差异、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三者呈倒“V”形,调整差异通常为正,执行差异通常为负,但是决算数通常仍会大于年初预算数。结构特征分析发现:支出科目越细化预决算差异越大,离散程度越高;中央预决算差异稳定度更高,且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和节能环保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而地方在一般公共服务、城乡社区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农林水支出等科目预决算差异较大;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总体大于基本支出预决算差异。区域特征分析发现,调整差异的区域特征明显,但执行差异的区域特征并不明显,其中东部地区调整差异更小,因此总体来看东部地区预决算差异小于中西部地区。(2)预决算差异具有普遍性、不可预知性、非对称性、成因多样性、适度性,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具有的五大属性决定了预决算差异的复杂性,因此认识预决算差异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导致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出发,分类视之,即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基于“预算过程+预算结构”二维逻辑框架,将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归类为六类——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和主体互动因素。(3)通过预算管理主体间的博弈分析发现,财政部门、支出部门和监督部门之间的互动行为影响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规范性,进而影响预决算差异。预算编制过程中,影响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均衡的因素有:财政部门对部门预算的削减比例、财政部门审核预算的成本、支出部门虚报预算的成本、财政部门和支出部门的信息不对称从程度会影响预算编制过程的均衡结果。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表明,由于预算规模既定,社会获得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总量也是一定的,而这种竞争活动是需要相应成本的,其最终结果应该是某种“负和”的社会损失。预算监督过程中,通过分析是否财政结余的博弈过程发现,均衡结果与监督部门对未及时结余的惩罚力度F、实质结余资金规模B、结余后第二年度的削减规模、支出部门选择不结余的处理成本、监督部门选择监督的成本有关。(4)通过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管理因素的回归发现,经济不确定程度、转移支付占比、晋升压力、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支出结构、财政透明度会显着影响预决算差异。内部动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各因素的作用路径不同,对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影响存在不同,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显着而执行差异中不再显着——经济预测偏差、财政收入增速和财政透明度,部分因素在调整差异中不显着而预算执行差异中显着——经济不确定程度、财政分权、政策不确定性、潜在GDP增长率、人均GDP。(5)通过利用Shapely分解和MQ指数对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解,发现我国的预决算差异最主要的来源是制度因素和管理因素,并同时受到经济因素影响。其中制度因素主要作用于影响调整差异,管理因素在执行差异中的作用更为明显。(6)预决算差异的成因具有地区异质性,通过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官员晋升压力、财政收入增速、财政分权;中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分权、人均GDP和转移支付占比;而西部地区贡献度最高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财政收入增速、经济增速和转移支付占比。时间异质性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延续,影响因素结构存在一些规律性变动——转移支付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宏观经济预测差异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总体来说,我国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预决算差异。我们要客观认识预决算差异,分类施策——“理性认识客观因素,主动化解不合理因素,鼓励支持节支因素”,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执行效率,更好履行政府受托责任。要认识到我国当前阶段预决算差异的主要成因是制度性因素和管理因素,以及预算调整差异和预决算执行差异性质的不同,未来需不断优化制度并强化预算管理。具体政策建议为:一是不断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二是加强各项制度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理顺政府间收支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三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加强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提高宏观预测能力,并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加快推进项目支出标准建设,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四是进一步规范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建立预算调整控制机制。五是优化制度设计,协调预算主体良性互动,完善预算监督体系,营造公开透明预算环境。六是强化绩效意识,将预决算差异纳入预算绩效管理。
杜佳峰[2](2021)在《二硫化钼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产氢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石燃料的消耗不断加剧着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国际能源局势紧张,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急需提上日程。氢气来源广泛,循环可再生,燃烧热值高且零污染,是未来可再生能源中最理想的能源载体之一,能够被开发用于应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危机。在目前已知的无化石燃料的制氢途径中,电解水析氢反应具有更清洁、更高效的优势。广泛利用地球上储备丰富的水资源来生产清洁无污染的氢能,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制氢途径。然而,电解水制氢的成本高,目前性能最优越的铂基贵金属析氢反应催化剂成本高昂、地球储备量少,极大地限制了电解水制氢的进一步工业化发展。目前的突破点之一在于开发地球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高活性高稳定的非贵金属析氢反应电催化剂。二硫化钼(MoS2)具有接近于铂的氢吸附自由能,能够在强酸环境下稳定存在,且成本低、储量丰富,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铂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MoS2的活性位点位于边缘位置,且由于MoS2的二维类石墨烯结构和半导体特性,导致其饱受活性位点难于暴露和导电性弱等问题的困扰,限制了其电催化性能的提升。因此,针对MoS2的活性位点有限、弱导电性等缺点,本论文在团队前期开发的亚氧化钛-二硫化钼(Ti4O7-MoS2)催化剂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策略对催化剂进行设计构筑,通过增加催化活性位点的数量,扩大有效反应面积,调节相结构,提高电荷的注入和迁移速率,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等措施,优化制备高活性MoS2基电解水析氢催化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氮化碳-亚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催化剂(C3N4-Ti4O7-MoS2),考察了氮化碳(C3N4)的添加对电催化剂结构和析氢性能的影响,详细讨论了催化剂中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C3N4和Ti4O7复合后,在不影响MoS2形态的前提下,复合催化剂获得了更多的活性位点和界面电荷重分布,有适度的表面氢吸附动力学和更优的稳定性,因此表现出显着改善的电催化析氢活性,即过电势在10 mA·cm–2时为251 mV,塔菲尔斜率为54 mV·dec–1,相较于MoS2的催化活性有较大的提升。另外,C3N4和Ti4O7引入后的界面效应使复合催化剂历经长长时间的析氢反应后仍保持稳定的催化性能。(2)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原位制备1T-2H混合相MoS2,并向其中引入碳量子点(CQDs)和Ti4O7,构建了碳量子点-亚氧化钛-二硫化钼纳米复合催化剂(CQDs-Ti4O7-MoS2),详细讨论了不同组分间的化学键对复合催化剂析氢性能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富氧基团的CQDs加剧了MoS2中硫层的相对位移,获得了1T相占比更大的混合相MoS2,1T相的存在使复合催化剂展现出更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能。此外,CQDs丰富的含氧基团与MoS2结合,通过形成分子间化学键,促进了界面间的电荷转移,改善了MoS2导电性弱的缺陷。CQDs的引入同时也为MoS2惰性基面引入更多活性位点,使得复合电催化剂与纯MoS2相比表现出更优的电催化产氢活性。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CQDs-Ti4O7-MoS2复合催化剂的过电势在10 mA·cm–2为241 mV,塔菲尔斜率为48mV·dec–1,交换电流密度达到5.31μA·cm–2,实现了更高效的电催化析氢过程。此外,CQDs和Ti4O7有效地稳固了MoS2的相态,在长达50 h的连续测试和10000次的CV循环测试后复合催化剂的性能退化几乎忽略不计,具有优异的稳定性。(3)采用预处理水热方法,利用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原位修饰亚氧化钛-二硫化钼(NCQDs-Ti4O7-MoS2),制备出了更高效的复合电催化剂,详细讨论了NCQDs的引入对复合催化剂产氢性能的促进机制,探究了NCQDs的多重功能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的NCQDs能够调控催化剂的结构,改善了催化剂的晶体尺寸,并向MoS2基面引入更多的缺陷,提高了电解水析氢效率。此外,CQDs及表面氮杂位点还可以调谐催化剂的表面电子结构,作为电子传输通道,加速催化剂的电子迁移和传质过程。同时,NCQDs与MoS2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耐受性。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的起始过电位为162 mV,过电势在10 mA·cm–2只需218 mV,塔菲尔斜率为46 mV·dec-1,且历经长达10000次的CV循环和30 h的耐久性测试仍能维持优异的析氢稳定性,表明复合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鲁梦宇[3](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张丰艺[4](2021)在《螺旋手性共轭结构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光学的二次谐波现象发现以来,非线性光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而今已在光通信、开关、数据存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螺旋结构广泛存在且形态多样,非平面的共轭特征对于解决材料透明性与非线性光学性质之间的矛盾在实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课题围绕螺旋形共轭分子的非线性光学性质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选取六联吡啶、螺烯以及手性碳纳米管等分子,通过密度泛函理论,一方面设计高效的非线性光学分子,另一方面探索氧化还原、溶剂效应、外加电场、手性匹配等不同条件对分子的稳定性和光电性质等的影响。单螺旋的六联吡啶(sexipy)分子中,各吡啶分子之间以单键相连,分子由于单键的旋转而使共轭部分非平面。当碱金属掺杂到螺旋的孔洞中时,分子产生了显着的径向上的电荷转移,而大的基态到激发态的偶极矩之差,使分子具有了大的一阶超极化率。对于Li掺杂的单螺旋结构Li2-sexipy,氧化还原过程可以作为高效的非线性光学开关;溶剂效应作为环境条件,对分子非线性光学性质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不同碱金属掺杂通过影响分子内的电荷转移而造成了一阶超极化率的变化,相比于同核双金属的结构,异核双金属的掺杂方式使分子的一阶超极化率显着增大。随后,我们进一步将单螺旋的六联吡啶分子扩展为双螺旋结构。双螺旋分子由于两条链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得到的更多样的稳定构型,并且伴随着分子一阶超极化率的锯齿状的变化趋势,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500 nm左右吸收的增强。不同构型稳定性的变化趋势受到掺杂碱金属的原子半径的影响,也可通过电子给受体基团如氨基和硝基与外电场的共同作用来改变。区别于联苯类的六联吡啶螺旋结构,螺烯类分子中芳环彼此以邻位稠合,表现出更强的刚性。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螺烯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我们选择分子[8]cethrene及氨基和硝基修饰的hexabenzo[a,c,k,m,u,w]trinaphthylene(HBTN),分别探究分子在溶剂中以及外加电场下结构、稳定性和光学活性的变化。从理论计算的结果,我们发现在溶剂分子的不同比例下[8]cethrene对映异构体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同时双自由基特征也受到溶剂比例的影响;而氨基和硝基修饰的HBTN,在取代基和外加电场的协同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手性特征。对螺旋形共轭体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扩展,我们选择手性碳纳米管作为研究对象。为了探讨手性分子的组合方式对体系的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我们尝试性地将丙氨酸置于手性碳纳米管中,发现不同的组合方式产生了不同大小的基态和激发态偶极矩之差,从而得到了不同大小的一阶超极化率,D型丙氨酸与右旋的碳纳米管(或L型丙氨酸与左旋的碳纳米管)组合得到更大的一阶超极化率。对于非对映异构体如(D)-Ala@(10,5)和(L)-Ala@(10,5),其差值可以通过改变碳纳米管的手性向量以及长度来实现缩放。这些结果预示了手性分子的不同组合对体系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张衡[5](2021)在《政策治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结构调整》文中提出确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针,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对多种政策方案遴选的结果。如此选择,从静力学角度分析,是基于高职院校"升格"方案的风险较大,"职教分级制"方案未能回应高校特色发展问题。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则涉及议题建构、动员技术等策略性框架,背后更有"知识理性"、"理念"、"权力/利益"等因素影响。政策方案遴选是围绕规则重构的"政治过程",不能仅从"知识理性"角度简单倡导规划。决策层要为不同方案的平等竞争提供平台,实现不同价值、利益的聚合,提升教育政策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贾佳[6](2021)在《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文中提出
张雪[7](2021)在《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适应了国民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保障了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助力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双循环。但目前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仍然不平衡问题,部分品种存在过剩和卖难问题,又有部分品种严重依赖进口。玉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粮之一,其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特别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时期。玉米播种面积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库存积压严重、优质玉米供给不足以及玉米价格国内外倒挂等一系列发展问题。2016年,国家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形式,促进了玉米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农户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是诱发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微观基础。那么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除宏观政策影响以外,是否还会受到自然因素、农户群体内部互动或者家庭资源禀赋的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行为,充分挖掘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因素,对玉米种植区域的优化、生产成本的降低以及玉米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供给视角,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双重维度,探析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经验借鉴。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借鉴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的框架结构,首先从外部因素维度,揭示气候变化和补贴政策通过影响玉米的单产和价格,进而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然后从内部因素维度,剖析土地流转和社会网络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实证分析部分。首先,本文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162个市1998—2018年),运用动态差分广义矩模型(DIF-GMM)分析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以及农户适应性行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未来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其次,基于3402份市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了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并对不同政策的影响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基于2015年和2018年辽宁省117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最后,基于辽宁省467份玉米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Bootstrap)及工具变量方法(IVProbit),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外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具有长期动态影响。具体表现为气候变化显着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单产,进而影响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且农户适应性行为在气候变化对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此外,补贴政策有效促进了政策实施区域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对不同政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作用更强。从内部因素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来看,土地转入促进了农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主要是因为规模经营带来收益增加。从农户和村庄的异质性分析来看,土地转入会显着促进纯农业户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相较于有特色产业的村庄,无特色产业村庄的土地转入户更倾向于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占比。此外,农户在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过程中倾向于模仿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行为,且对亲缘网络中其他农户的模仿程度强于地缘网络。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社会网络中其他农户决策对样本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主要是源于学习型模仿和风险分担两种机制的推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强化气候变化预警机制,因地制宜地订差异化气候适应策略,并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应对气候变化适应中的服务功能和示范作用。其次,将补贴政策由单一的价格激励措施逐渐向多元化支持方式转变,并适当向优质玉米生产区和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再次,鼓励农户适度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保障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最后,完善市场信息传播机制,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网络的推广作用,促进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张宏明[8](2020)在《非洲政治民主化历程和实践反思——兼论非洲民主政治实践与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反差》文中认为民主化并非是非洲国家政治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是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条件不充分的背景下启动的。这也是导致许多非洲国家民主转型失范的重要原因,突出体现在原有的威权政体并未真正解体或消除,只是受到程度不同的削弱。民主开启的特殊性及民主转型的失范,使得多数非洲国家的民主巩固仍滞留在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层面,而民主文化的培育则依然任重道远。非洲国家的民主巩固不能仅凭选举周期的届数或政权更迭的频率来判定,而应取决于蕴涵其中的民主价值含量。较之民主的形式,民主的质量更为重要。非洲的经验表明,民主化可以从不同的基础起步,但条件的充分与否则关系到民主化推进的速率、民主政治的质量以及民主制度的形态和效能。这也是转型后的非洲国家民主政体为何多系介乎于民主与威权之间的"混合政体"的缘由所在。非洲的经验还表明,"结构因素"和"过程因素"始终伴随着各国民主化进程,但随着民主化进程的深化,较之"政治行为人"的能动作用,社会经济条件的支撑作用正日益凸显。非洲国家的民主政治并未完全照搬照抄外部经验特别是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将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与非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非洲国家现实的民主政治总体上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混合政体"或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政体类型,且会在非洲存续很长时间。非洲国家的民主政治实践与西方民主化理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但这也正是非洲民主化研究的意义所在。
杜海龙[9](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吉秀华[10](2020)在《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萌芽于苏俄、盛行于二战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和政党制度史上的革命性创造,走出了一条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民主党派合作参政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之路,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有“普遍性”的政治现象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然而沧海桑田,在社会主义百年制度史和治理史的发展中,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发生了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一方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逆向和剧变早已云消烟灭,越南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也随着革新开放中的社会政治整合停下了脚步。另一方面,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型政党制度则充满生机活力和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人们不禁要问,多党合作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度走红的背景和逻辑是什么,同一制度不同命运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昭示是什么,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该如何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兴衰成败的镜鉴中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质量和优势并转化为治理的最大效能?从学科学理来探求和回答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目的和价值。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实践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历程。在百年实践探索中,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主要建立了两种类型的政党制度:一种是共产党一党执政,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首先将多党合作的原则应用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之先河。二战胜利后,东欧和亚洲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民族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由于各国共产党对于多党合作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条件不同,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呈现出巨大差异性。在东欧各国,多党合作数次发生分化和转折,从人民民主制度下多个国家的联合政府到斯大林模式下四个国家坚持共产党为绝对主导的多党合作,从艰难改革进程中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彻底转向西方的多党议会制,其历程之曲折,其教训之深刻世所罕见。在亚洲国家,越南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越南的多党合作制度中途夭折,在苏东剧变的影响下,转向了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体制,中国在风险考验中坚持了下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在逆境中创造性发展。回顾和比较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走过的历史道路,总结这些国家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和成败得失,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政权建设的理论宝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对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原理和多党合作理论进行新的挖掘。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分析社会主义国家选择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通过对苏俄、东欧、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发展、演变以及转向的历史轨迹,从纵向比较的视角透视其各自流变的原因、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横向比较,包括对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认知、制度主体、体制机制等比较,探寻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度的共性与个性、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纵横比较中,对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性发展的依据理路,在制度比较的优势中增强面向未来发展的制度自信。全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详细论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方法,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并对全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第一章从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手,阐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相关概念与范围,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既遵循政党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身独特的发生逻辑和成长机理,为理解和观察这一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从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国际因素的影响,各国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梳理了多党合作制度得以确立的现实基础。世界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成为多党合作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苏俄对于多党合作的创造性实践,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政治遗产。二战胜利后,苏联在周边国家及能力所及范围内所推行的“联合政府”政策,为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联合政府进而发展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外部环境。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阶级结构的特殊性构成了多党合作制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发展与嬗变:一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苏俄首先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对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进行了宝贵探索和丰富发展;二是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由一国变为多国,多党合作制度在欧亚等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发展及其遭遇挫折;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第四章主要以东欧和亚洲国家为例,具体比较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认知、制度主体和实践机制。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性、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国内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等具体国情差异决定了这一制度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特点。通过比较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同时也解释了相似的制度、不同的命运背后的多重复杂成因。第五章分析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不同命运、成败得失背后的原因、经验教训以及对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未来发展的现实启示。总结经验,审视当下,面向未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只有置身现代化、民主化发展的大潮,正确处理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一切旧式政党制度,引领世界政党政治发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和阐明了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类型,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根源于旧式政党必然让位于新型政党的历史发展逻辑,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回答和讨论的是政党在一定的政治系统中,在获得、参与、执掌国家政权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他政治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模式。尤其是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与国家政权、其他政党以及社会的关系。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是这一制度的典型特征,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及其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是这一制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民主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来源。2.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因其质的规定性必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的实践又一定会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多党合作制度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和运行机制,这些生动而具体的特点恰恰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价值本源性与形式多样性、普遍性与民族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发展逻辑。多党合作制度以自身独特的组织形式、价值指向和活动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政党制度的类型和内容,为探索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道路作出了贡献。3.从苏俄首开先河到在多个社会主义国家落地生根,从探索社会主义民族道路的生动实践到千篇一律的斯大林模式,从改革中的艰难前行到最终遭遇重大挫折,多个国家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多党合作制度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归宿,留给后人深刻的经验教训:一是立足国情,坚持独立自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政党的关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是衡量多党合作制度的首要标准。违背这些规律,多党合作制度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覆亡的命运,遵循这些规律,多党合作制度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4.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在逆境中创造性发展,用事实证明,不是多党合作不适合“社会主义”,而是这一制度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所在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政党政治文明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坚持价值形态与制度成效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二、从结构调整看得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结构调整看得失(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预决算差异 |
1.4.2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 |
1.4.3 预决算差异度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研究创新 |
1.5.2 本文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预决算差异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预决算支出差异分析的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 |
2.2.3 晋升竞争理论 |
2.2.4 政府预算管理相关理论 |
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典型事实分析 |
3.1 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制度现状分析 |
3.1.1 预算编制的制度现状 |
3.1.2 预算执行的制度现状 |
3.1.3 决算审查的制度现状 |
3.1.4 结转结余的制度现状 |
3.1.5 其它相关制度现状 |
3.2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整体特征分析 |
3.2.1 全国层面 |
3.2.2 中央与地方层面 |
3.2.3 省级层面 |
3.2.4 部门预算层面 |
3.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结构特征分析 |
3.3.1 全国层面 |
3.3.2 中央与地方层面 |
3.3.3 省级层面 |
3.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区域特征分析 |
3.5 中国预决算差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3.5.1 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立法层级不够高 |
3.5.2 制度建设缺乏系统性,调整差异较大 |
3.5.3 公共决策与预算衔接不畅 |
3.5.4 部门自由裁量权缺乏有效约束 |
3.5.5 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 |
3.5.6 约束机制不健全,未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
3.6 本章小结 |
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及成因研究 |
4.1 预决算差异的属性分析 |
4.1.1 普遍性 |
4.1.2 不可预知性 |
4.1.3 非对称性 |
4.1.4 成因的多样性 |
4.1.5 适度性 |
4.2 中国预决算差异的基本判断 |
4.3 预决算差异的分析框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技术因素 |
4.3.2 制度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3.4 经济因素 |
4.3.5 管理因素 |
4.3.6 主体互动因素 |
4.4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客观定位 |
4.5 本章小结 |
5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分析 |
5.1 预决算差异的主体博弈概述 |
5.2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之间的博弈 |
5.2.1 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5.2.2 部门预算编制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5.2.3 不完全信息两期序贯博弈(部门预算博弈策略) |
5.3 预算编制:支出部门之间的博弈 |
5.3.1 博弈特点 |
5.3.2 策略空间 |
5.3.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
5.3.4 均衡分析 |
5.4 预算监督:支出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的博弈 |
5.4.1 博弈特点 |
5.4.2 策略空间 |
5.4.3 模型的建立与推导 |
5.4.4 均衡分析 |
5.5 影响因素分析与政策启示 |
5.5.1 主体博弈因素分析 |
5.5.2 政策启示 |
6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实证检验分析 |
6.1 回归模型设定 |
6.1.1 静态面板模型 |
6.1.2 动态面板模型 |
6.2 变量与数据来源说明 |
6.3 预决算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 |
6.4 预算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成因的实证结果 |
6.5 时空异质性分析 |
6.5.1 地区异质性分析 |
6.5.2 时间异质性分析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本章小结 |
7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成因的贡献度分解 |
7.1 测度贡献度的基本原理 |
7.1.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夏普利值分解 |
7.1.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
7.2 预决算差异的贡献度分解 |
7.2.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
7.2.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
7.3 预决算差异贡献度的内部动态分析 |
7.3.1 基于R~2的贡献度指标 |
7.3.2 基于方差分解和均值分解的MQ指数 |
7.4 时空异质性分析 |
7.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
7.4.2 时间异质性分析 |
7.5 调整差异和执行差异的主要成因 |
7.5.1 调整差异的成因分析 |
7.5.2 执行差异的成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预决算差异的国际比较研究 |
8.1 美国 |
8.1.1 美国联邦政府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
8.1.2 美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
8.2 日本 |
8.2.1 日本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
8.2.2 日本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
8.3 法国 |
8.3.1 法国财政支出预决算差异状况 |
8.3.2 法国预决算差异管理实践 |
8.4 国际经验及启示 |
8.4.1 健全法律体系,提高预算法治化水平 |
8.4.2 预算编制科学精细,预算执行规范有序 |
8.4.3 严控预算调整,强化监督问责 |
8.4.4 预算信息充分公开,提高预算管理透明度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预决算差异管理的基本原则 |
9.2.1 坚持预算法定原则 |
9.2.2 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
9.2.3 坚持权责一致原则 |
9.2.4 坚持系统观念 |
9.3 相关政策建议 |
9.3.1 加强财政预算法治化建设 |
9.3.2 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制度有效衔接 |
9.3.3 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降低预算调整差异 |
9.3.4 增强预算执行规范性,严控预决算执行差异 |
9.3.5 完善预算监督约束体系 |
9.3.6 预决算差异充分纳入绩效管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2016-2019年中央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情况(59个部门) |
附录二:各国预算和决算相关数据 |
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二硫化钼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产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氢能 |
1.3 电解水制氢 |
1.3.1 电解水反应及电催化剂 |
1.3.2 析氢反应的机理 |
1.3.3 析氢催化剂的特征参数 |
1.3.4 析氢催化剂的选择 |
1.4 二硫化钼基析氢反应电催化剂 |
1.4.1 二硫化钼的结构 |
1.4.2 二硫化钼的制备方法 |
1.4.3 二硫化钼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研究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化学试剂及气体 |
2.1.2 实验仪器 |
2.2 表征手段和测试方法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2.3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2.2.4 拉曼光谱仪(Raman)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2.2.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2.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 |
2.2.8 荧光光谱仪(PL) |
2.2.9 紫外灯 |
2.3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评价 |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3.2 电化学析氢性能测试方法 |
第3章 C_3N_4-Ti_4O_7-MoS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C3N4 的合成 |
3.2.2 C_3N_4-Ti_4O_7-MoS_2复合催化剂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3.3.2 电化学析氢性能评价 |
3.3.3 电催化析氢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QDs-Ti_4O_7-MoS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CQDs的合成 |
4.2.2 复合电催化剂CQDs-Ti_4O_7-MoS_2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4.3.2 电化学析氢性能评价 |
4.3.3 电催化析氢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NCQDs-Ti_4O_7-MoS_2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NCQDs的合成 |
5.2.2 复合电催化剂NCQDs-Ti_4O_7-MoS_2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催化剂结构表征 |
5.3.2 电化学析氢性能评价 |
5.3.3 电催化析氢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
一、集注本 |
二、北皮亭写本 |
三、独醒盦本 |
四、草堂本 |
五、旧山楼本 |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
二、着录情况辨析 |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
小结 |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
三、远采:施注苏诗 |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
小结 |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
三、训纂与辑佚 |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
小结 |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
小结 |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
小结 |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4)螺旋手性共轭结构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非线性光学 |
1.1.1 非线性光学基本原理 |
1.1.2 非线性光学材料设计 |
1.2 非线性光学材料发展现状 |
1.2.1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
1.2.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
1.2.3 金属有机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
1.2.4 高分子聚合物非线性光学材料 |
1.2.5 其他非线性光学材料 |
1.3 螺旋形结构 |
1.3.1 螺旋形共轭的结构特征 |
1.3.2 螺旋形共轭结构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方法 |
2.1 量子力学理论基础 |
2.2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2.2.1 从头算方法 |
2.2.2 密度泛函理论 |
2.3 基组 |
2.4 分子(超)极化率的计算 |
第3章 碱金属掺杂的六联吡啶单螺旋结构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计算细节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锂掺杂的螺旋结构 |
3.3.2 氧化还原对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调控 |
3.3.3 溶剂效应对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调控 |
3.3.4 不同碱金属对结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4章 六联吡啶双螺旋结构的构型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
4.1 引言 |
4.2 计算细节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从单螺旋到双螺旋 |
4.3.2 不同构型双螺旋分子的锂掺杂 |
4.3.3 不同碱金属掺杂对双螺旋结构稳定性及光学性质的影响 |
4.3.4 外加电场对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5章 螺烯型分子的结构及光学活性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计算细节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剂分子对螺烯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
5.3.2 外加电场对螺烯手性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6章 手性分子匹配对体系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计算细节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手性分子的组合方式对体系非线性光学性质的影响 |
6.3.2 碳纳米管手性对手性匹配效果的影响 |
6.3.3 碳纳米管长度对手性相互作用效果的影响 |
6.4 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政策治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教结构调整中的几种政策方案 |
二、不同备选方案间的博弈 |
(一)政策方案倡导辩驳的静力学分析 |
(二)不同方案博弈的动力学分析 |
1.“内生发展”政策方案 |
(1)“内生发展”方案的历史演化 |
(2)“内生发展”方案的运作机制 |
2.“转型发展”政策方案 |
三、方案胜出的背后机理 |
(一)“知识理性”视角的分析 |
(二)“权力/利益”视角的分析 |
(三)“理念”视角的分析 |
四、超越政策倡导:政策的“元治理” |
(7)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农户多目标效用理论 |
2.1.2 农户供给反应理论 |
2.1.3 参与者智力决策理论 |
2.2 文献回顾 |
2.2.1 关于农户行为相关研究 |
2.2.2 关于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相关研究 |
2.2.3 外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
2.2.4 内部因素对农户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相关研究 |
2.2.5 文献述评及本文的改进之处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 |
3.1 理论分析 |
3.1.1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2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1.4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3.2 研究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1 全国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2 ‘镰刀弯’地区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分析 |
4.3 收储制度改革对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影响分析 |
4.4 调研区域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5.1 假说提出 |
5.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设置 |
5.2.3 模型选择 |
5.3 气候变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5.4 单产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 农户适应性行为的调节效应分析 |
5.6 未来影响预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6.1 假说提出 |
6.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6.2.1 数据来源 |
6.2.2 变量设置 |
6.2.3 模型选择 |
6.3 补贴政策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6.4 稳健性检验 |
6.4.1 样本匹配检验 |
6.4.2 平衡性检验 |
6.4.3 改变时间窗宽检验 |
6.4.4 安慰剂检验 |
6.5 异质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7.1 假说提出 |
7.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7.2.1 数据来源 |
7.2.2 变量设置 |
7.2.3 模型选择 |
7.3 土地流转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7.4 内生性处理 |
7.5 作用机制分析 |
7.6 异质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的影响 |
8.1 假说提出 |
8.2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
8.2.1 数据来源 |
8.2.2 变量设置 |
8.2.3 模型选择 |
8.3 社会网络对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影响结果分析 |
8.4 内生性处理 |
8.5 作用机制分析 |
8.6 异质性检验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结论 |
9.2 对策与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8)非洲政治民主化历程和实践反思——兼论非洲民主政治实践与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反差(论文提纲范文)
非洲政治民主化萌发的时空环境 |
(一)经济因素与非洲政治变革的关系 |
1.经济危机在非洲政治民主化中的作用 |
2.结构调整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联性 |
3.结构调整在非洲民主化中扮演的角色 |
(二)外部环境变化对非洲民主化的影响 |
1.苏东剧变对非洲国家政治变革产生影响。 |
2.东西方缓和导致西方对非洲政策发生变化。 |
3.西方高压政策主导着非洲政治变革的方向。 |
非洲国家民主开启的过程和缘由 |
(一)非洲国家民主开启的过程和特点 |
1.非洲国家民主开启的过程 |
2.非洲国家民主开启的特点 |
(二)非洲国家民主开启的影响因素 |
(三)政治精英在民主开启中的作为 |
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内涵和效果 |
(一)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内涵和进程 |
1.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目标和步骤 |
2.非洲国家民主转型进程的分化 |
(二)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方式和结果 |
1.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方式和类型 |
2.非洲国家民主转型的结果 |
3.非洲国家民主转型失范的原因 |
非洲国家民主巩固的效果和问题 |
(一)非洲国家民主巩固的进程与成效 |
1.非洲国家民主巩固的内涵和次序 |
2.非洲国家民主巩固的进程与效果 |
(二)非洲国家民主巩固的困难或问题 |
(三)非洲国家民主化进展缓慢的缘由 |
1.非洲政治精英对民主化态度的蜕变 |
2.结构因素对非洲国家民主化的制约 |
结 语 |
(9)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10)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渊源 |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相关概念 |
(一) 政党制度的概念、类型与影响因素 |
(二)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
(三)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概念与范围 |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与政党关系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
(一)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时代方位 |
(二)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 |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大国因素 |
(一) 苏俄多党合作的示范效应和历史遗产 |
(二) 战后苏联“联合政府”外交政策的推行 |
三、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一)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
(二)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政治基础 |
(三)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社会基础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发展 |
一、多党合作在苏俄的试验与终结 |
(一) 多党合作在苏俄的试验 |
(二) 多党合作在苏俄的终结 |
(三) 多党合作在苏俄终结的原因 |
二、多党合作制度在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与发展 |
(一) 多党合作制度在东欧的确立、发展与嬗变 |
(二) 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 |
(三) 多党合作制度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演进 |
三、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实践创造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比较 |
一、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比较 |
(一) 革命道路和方式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 |
(二) 政治文化传统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 |
二、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认知比较 |
(一) 多党合作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认知比较 |
(二) 多党合作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认知比较 |
三、多党合作制度的主体比较 |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和力量对比 |
(二) 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和力量对比 |
四、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机制比较 |
(一) 领导机制比较 |
(二) 合作机制比较 |
(三) 协商机制比较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经验教训与现实思考 |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经验教训 |
(一) 立足国情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
(二) 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
(三) 正确处理与民主政党的关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
(四) 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是衡量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标准 |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思考 |
(一) 坚持中国特色与政党政治文明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
(二)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民主发展 |
(三) 坚持价值形态与制度成效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四) 坚持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从结构调整看得失(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决算差异研究[D]. 陈凯.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1(10)
- [2]二硫化钼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产氢性能研究[D]. 杜佳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4]螺旋手性共轭结构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D]. 张丰艺.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政策治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结构调整[J]. 张衡.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1(02)
- [6]未竟的改革: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次转型[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农户玉米播种面积调整决策驱动因素研究[D]. 张雪.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
- [8]非洲政治民主化历程和实践反思——兼论非洲民主政治实践与西方民主化理论的反差[J]. 张宏明. 西亚非洲, 2020(06)
- [9]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10]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D]. 吉秀华. 山东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