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贪污者照当人大代表”论(论文文献综述)
高军龙[1](2019)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从不同的视角,根据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勇于担当和坚决履行的政治责任。在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新时代,研究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非常重要和必要。何为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从何而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何以实现?这些问题无疑需要理论界、学术界进行深入思考和系统阐释。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概念厘定,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在多视角对“责任”“政治责任”“新时代”等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界定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概念及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责任政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的关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责任,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党员领导干部所负担的、能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应为政治行为,以及没有践行或没有践行好应为政治行为时所承担的实际所为政治行为带来的否定性后果。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本质上不仅是主动与被动相统一的责任,还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责任,更是“应然”与“实然”相统一的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是其理论来源,中国传统的政治责任思想是其思想资源,域外政治责任思想是其思想借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党员领导干部始终都以强烈的政治担当与责任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实干践行使命。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履行宣传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政治责任、担当政治上“做老实人”的政治责任,推动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履行传承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治责任、担当政治上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责任,推动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进一步压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落实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责任、履行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政治责任、落实坚决执行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担当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通过对十八大以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具体内容的分析与梳理,探寻到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更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性、具有更强的溯及力、更凸显一定的限度性、更能体现普遍的支配性。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是指政治责任实现所依据的准则。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体现为政治责任的履行和政治责任的承担。因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应从履行责任与承担责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权力制约的原则、党务公开原则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基本原则,以推动责任的履行。倘若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履行或未履行好自身的政治责任,就必然会在全面贯彻和落实“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权责一致、错责相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等新时代政治问责原则的基础上,接受问责,承担相应的否定性后果,即承担责任。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事关政治责任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对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基本原则的坚持,还是对新时代政治问责原则的贯彻与落实,都必然会通过推动和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担当与履行好政治责任的方式,促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产主义等政治责任目标的实现。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最终要落脚在责任的实现上。在具体的责任实现过程中,无论是对政治责任的担当与履行,还是在不履行或未履行好责任时对否定性后果的承担,都需要责任主体、责任客体、责任介体、责任环境四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具体而言,需要通过责任主体路径,充分发挥作为责任主体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通过责任客体路径,充分调动作为责任客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责任介体路径,发挥作为责任介体的党的监督制、问责制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保障和桥梁作用;通过责任环境路径,发挥作为责任环境的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熏陶、内化作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上看,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创新升华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思想,在理论上批判了自由主义和党内政治虚无主义;从实践层面上讲,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乐[2](2019)在《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居委会的行政化,实务界(在理论界的建议下)推行了以民主选举、政社关系厘清及社区组织体系优化等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能让居委会充分履行其自治职能,反而是让居委会陷入了“要么继续行政化,要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这对于基层群众自治的实现以及社区治理乃至城市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居委会摆脱去行政化改革中所遭遇的“两难困境”?为能对这个问题予以有效的剖析,本文选择了“权力”作为分析视角。第一章首先基于对权力动态运作过程的考察赋予了“权力”一个操作性定义,并由此析出权力的三个核心要素:权力资源、权力意图与权力指向,进而用它们构建出本文的分析框架。基于这一分析工具,本文第二章对居委会当前的权力运作格局进行了剖析。本章指出,现有去行政化改革试图通过事务分割及组织分设的方式来恢复居委会的自主管理权力,并让之在独立的领域得到充分的运作。然而,由于居委会的权力运作在资源基础、运作指向与主体意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自主管理权力无法得到有效的运作,进而陷入“两难困境”。第三章试图跳出现有改革所带来的自主管理权力与行政权力的二元对立格局,从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维度寻求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这一章主要围绕着居委会这两种权力与行政权力所形成的非二元对立式的双向制衡关系,以及在这种新权力格局之下居委会的这两种权力为何能得到有效运作展开论证。第四章则通过对其资源基础、主体意图以及运作指向在现实中的可行性之考察,对居委会的参与权力以及协调监督权力在当下我国的可实现性予以了证实。第五章具体分析了两个典型案例:北京朝阳区麦子店的“问政”实践以及深圳南山区所推行的居委会“枢纽化”相关实践,由此设计出了一套推动和保障居委会权力有效运作的制度体系。结语和展望部分对本文的基本结论从两个维度进行了概括,并就本文所研究问题在宏观层面所涉及的两个问题作了简单的引申。
孙志云[3](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执政为民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树立的价值导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发展创新,实现对执政实践的有力指导。目标方针确定后,实践的关键在于人。干部是执政实践的执行者,也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对象,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最终要落实到干部的实际行动中,在政府组织执政为民的实践过程中显现成效。为了考察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本研究从基层视阈切入,对改革开放以来基层政府实践的现实状况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观察到,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存在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现象,反映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指导基层实践的权威性、统一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战。究其原因,一些基层政府在利益博弈中存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因,对中央利民政策在执行上有所保留,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执政方略的选择有所偏好;一些基层干部在多重利益关系影响下体现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特点,存在认识偏差和逐利行为;基层的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有所欠缺。理论研究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本研究在对执政为民理念进行深刻认识、对其基层实践状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执政为民理念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推动基层政府执政为民实践的对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期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察影响干部认识与实践“知行”转换的外在因素,探寻研究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视野、新途径,由此增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对于干部实践行为的关注,为相关研究者和干部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期望执政为民理念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更好地实现。本论文共有8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对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释义,分析利益关系对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进行概括。第三章阐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梳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过程,总结各个历史时期基层政府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主要经验。第四章从基层政府与群众、基层政府与中央和上级政府、基层政府之间、基层干部自身4个层次,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出现群众观、政绩观、发展观和个体价值观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问题。第五章分析基层政府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原因,对基层政府利益偏好、基层政府博弈、干部私利、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等因素进行反思。第六章就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进行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建构、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进行分析,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要求进行概括,对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主要途径和有效性的增强进行阐述,探讨促进干部从认识到实践的“知行合一”问题。第七章提出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向,对加强利益协调、建设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基层政府实践创新等进行阐述。论文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全文主要观点,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有三个方面创新之处:第一,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问题的理论论域。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以执政为民理念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本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行阐释,并对其理论渊源、历史发展进程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要点,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理论体系建构。第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作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要推动执政为民实践。干部是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对象也是基层政府实践的执行性主体,考察基层政府实践状况可以对干部群体接受执政为民教育的实际成效加以研判。本文从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基层政府实践状况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实践所呈现的“价值导向—价值偏离—价值理性复归”演进趋势,探讨如何解决现实的利益矛盾,使接受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干部实现执政为民从认识到实践的“二次飞跃”,促进干部“知行合一”。第三,对如何促进执政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提出对策,使研究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工具,从中观和微观多层次进行考察,分析基层政府和干部在实践中出现的价值偏离问题及其原因,从价值理性复归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基层政府实践路向两个方面提出对策,为强化执政为民理念的统一引领、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提供参考。
甘守义[4](2016)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政治理念,要求适应时代变化,构建科学完善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善用之治理国家,从而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器物层面的硬实力的现代化转向非物质层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软实力的现代化。对我们国家而言,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核心主体。国家治理现代化自提出之日,就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顺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所要求的“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在宏观层面上,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微观层面上,通过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本文总体研究框架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视角,以领导干部为主体,遵循“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是什么→目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哪些不适应→如何加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以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并实现二者良性互动”的研究进路。全文自国家治理现代化及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之理论阐释始,深入探寻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历史实践、国外经验,至提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之方略对策终。努力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并使之体系化,力图建构从理论推进到实践创新的较为严密的逻辑体系,以期对我们党的执政实践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全文整体上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阐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内涵与内在关联。在分别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科学内涵、背景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第二章,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剖析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自局部执政到全面执政时期的历史发展。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归纳了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四个方面的深刻教训。第三章,以某地部分领导干部为样本,采取实证方法,开展定性定量研究。着力发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治理主体多元化、客体立体化、目标人本化、方式文明化、规则法治化等新要求对当前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提出的诸多新诉求,发现现实困境,探究有效成因,设法破解难题。第四章,梳理并汲取苏联、东欧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关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探析并借鉴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关于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提炼出对我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有用的启示。第五章,在前文阐释基础理论、梳理历史进程、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在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两大总目标交相辉映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如何进行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契合、双向互动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建构。提出要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健全权力运行体系,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应责能力;加大法治实绩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等对策建议,形成从思想到行为、从权力到责任、从制度到能力的闭环可行路径。总结本文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置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下理解分析,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二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选取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依法参与国家治理、提升依法执政能力为研究对象,拓宽了研究领域;三是在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要求,初步探索建立了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计指标、注重实际运用,力图以实绩考核的准确性、公正性推动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科学性、权威性。
毛益民[5](2015)在《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体腐败,作为一种更为复杂也更具危害的腐败形态,已经成为目前中国腐败现象日益凸显的演变趋势。然而,对集体腐败的理论研究,却还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立足于中国情境,本研究从结构、行为和认知三个层面对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剖析,并着力探讨了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就其控制路径提出了概要性的思考。从结构层面来看,集体腐败的不断产生、持续存在,根源于在中国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结构、决策执行过程及其制度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兼容性甚至冲突。具体而言,权力租金链的再生产为集体腐败提供了直接诱因,行政关系的圈子化重构为集体腐败提供了非正式制度条件,监督控权的效能失灵和行贿犯罪的轻刑化为集体腐败提供了制度空间,而地方治理的项目化运作则成为了集体腐败的催化因素。从行为层面来看,集体腐败是腐败行动者策略运作的产物,表现为腐败交换的网络化。更安全地扩张私利和圈子内规范的牵引是腐败交换网络化的内外动力,而将这两种动力予以耦合,则是策略运作的核心逻辑。腐败交换的网络化包含了联结、整合和维持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运作策略。腐败经纪人在此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依据其特征和效用,可以分为六种类型,即协调者、联络人、“顾问”、守门人、代表者以及多重内部人。从认知层面来看,集体腐败的形成,是一个腐败行动者不断进行认知调适的过程。自我合理化是一种认知防御机制,其本质是通过重构行为的道德内涵而弱化其罪恶性,进而实现道德解脱。自我合理化使得个体对腐败行为容忍度增强,进而诱发其涉入更严重的腐败犯罪。当腐败合理化观念被群体成员所广泛采用和相互承认,成为一种共享认知,就为集体腐败的存续提供了心理支撑。作为一种群体行为,集体腐败的稳定性值得特别关注。本研究引入演化博弈论,对集体腐败的稳定性条件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一是对被监督者群体和监督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演化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只有当腐败预期收益小于因外部监督所带来的预期成本时,不腐败才会成为被监督者的演化稳定策略;严格监督事实上对腐败存在着某种依赖性;当被监督者涉入腐败的预期收益存在于严格监督和不严格监督的预期成本之间,而此时对监督者群体施以强激励,则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陷入一种周而复始的“反腐运动”。二是对腐败行动者协作关系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机会主义行为深刻影响腐败同盟的稳定性;当相互协作所得纯收益大于机会主义行为所得纯收益时,腐败同盟中采取协作策略比例受到该同盟初始状态的影响;只有当群体成员从协作策略中所得纯收益大于机会主义行为所得纯收益时,群体策略才有可能收敛于相互协作,其概率受到超额收益、协作成本、违约初始收益以及参与者对声誉、情感等方面重视程度的影响;超额收益分配和协作成本分担影响腐败同盟的稳定性,且超额收益分配的影响存在临界效应。遏制集体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努力。结合前文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概要性控制思路:在结构层面,关键是要抑制权力租金链的形成与扩张、强化社会参与和问责的能力、减少政府内部的不确定性以及提升对行贿犯罪的惩治效果;在行为层面,关键是要打击腐败经纪人,阻断其对腐败网络的策略建构;在认知层面,关键是要明确权力运行的道德边界、促进组织成员对自身行为的责任反思以及培育群体层面的道德认同。
胡红霞[6](2015)在《明代中央司法官员选任制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现有的法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需要,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比较深刻的社会体制改革,这其中当然包括了司法体制改革,而司法官选任制度是司法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司法官的选任制度进行改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明代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明代,封建的皇帝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此时,为了保证国家司法制度的正常运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司法官选任制度。这对我们现在研究和完善司法官的选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本土资源。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各种资料等,对明代的中央司法官员的选任制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重点考察明代中央司法官员的选拔制度和任用制度。本文共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第二章是对明代中央司法官的概述。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明代中央司法机关的组成以及明代中央司法官员的设置。为下文分析研究明代中央司法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做铺垫。第三章是对明代中央司法官选拔制度的分析。首先说明组织司法官员选拔的机关和对于参加选拔人员的资格要求,然后详细分析并研究了明代司法机关如何选拔其官员,以及在任用的过程中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第四章论述了明代中央司法官任用制度。从以下六个方面即中央司法官员的到任制度、奖惩制度、回避制度、俸禄制度、留任制度和致仕制度,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中央司法官员整个的任用流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明代是如何管理中央司法官员的。第五章是对明代中央司法官选任制度的评析。通过前文的分析,指出明代司法官员选任及管理制度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对于现代司法官员选任制度的影响以及借鉴意义。
黄铁苗,曾汉城[7](2014)在《遏制公款吃喝问题的研究状况及亟需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公款吃喝问题屡禁不止,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它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和财政资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就公款吃喝问题的严重程度、危害、原因以及遏制措施进行了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何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切实解决公款吃喝问题,还需要对遏制公款吃喝是否影响扩大内需、如何建立遏制公款吃喝的长效机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刘召[8](2011)在《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比较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突然兴起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众多领域的学者前所未有且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国家,重新认识国家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中的主体地位与重要作用。此后,各种思想不断交织、碰撞,最终导致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一个新的学术流派——“回归国家学派”。回归国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西达·斯考切波、斯蒂芬·克拉斯纳、彼得·埃文斯等,尽管这些学者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并未达成最终一致,但他们的观点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坚持把国家视为独立的行动主体,强调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本文探讨的国家自主性理论主要是基于回归国家学派有关国家自主性的论述。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兴起背景是社会中心理论的因应困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学术界的主流理论学派是多元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前者把国家视为各种利益集团争夺自身利益的“角斗场”,后者则把政治体系(国家)视为一个“黑箱”——接受系统外部环境(要求与支持)输入的同时向系统外部环境进行政策输出。尽管观点分殊,但在把社会及其利益集团而不是国家作为研究中心这一点上两者却是共同的。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变迁与现代国家发展,“看得见的手”在西方发达国家被频繁运用。伴随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人们也注意到西方的自由民主体制并不能被简单复制。加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更多压力与挑战。由此,社会中心论在解释各种政治社会现象时显得捉襟见肘。在此过程中,以密利本德、波朗查斯等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引入“国家的相对自主性”这一概念,试图对社会中心论的观点加以纠正。国家的相对自主性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国家理论,为深入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提供了一定帮助,但从本质上并未脱离社会中心主义的基本范式。正是在对社会中心论理论批判和国家相对自主性理论继承的基础上,回归国家学派重新解释并发展了国家自主性理论。根据回归国家学派的观点,国家自主性意指作为一种对特定领土与人口实施控制的强制性组织,国家可能会确立并追求一些并非仅仅反映社会利益集团尤其是强势利益集团利益的目标。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提出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国家”问题的关注,而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东亚模式”更是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佐证。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正是新自由主义盛行之时,回归国家学派强调国家自主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某种纠正。回归国家学派重新把国家拉回学术研究中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社会中心论的不足,也为当代许多政治、经济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国家自主性理论在国家自主性的概念,国家自主性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关系等方面确实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另一方面,这一理论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缺陷。尽管回归国家学派一再强调他们无意于根本否定社会中心论,也不是要回归到彻底的国家中心主义,但从其理论推演来看,这样的嫌疑并未消除。在回归国家学派那里,国家更多被描述为一个“独立的行动者”,国家自主性则更多以专断性国家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国家自主性理论在“精英主义”和“制度国家主义”之间摇摆不决(在更多时候偏向前者),致使其在概念界定与理论推演上均显得含混不清,再加之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和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导致其理论解释受限。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东亚国家经济发展严重受阻,国家自主性理论也由此受到了批评与质疑。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学者开始跟进国家自主性的理论研究,这种积极学习的态度无疑值得赞赏。但另一方面,国内研究也存在浅尝辄止和自说自话的问题,更有甚者,望文生义、不顾中国国情生搬硬套,给理论与实践都带来了误致。应当指出,国家自主性理论在中国既有其适用性语境,例如社会转型需要强化国家能力,强势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以及全球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种种压力等,同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其适用性限度,主要表现为:在当前中国,“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依然存在,专断性国家权力过度膨胀而基础性国家权力相对弱小,以及理性官僚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来自中国的公共政策案例表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正在成为考验国家自主性的一个难题,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复杂交互对国家自主性的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家自主性在一些政策领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弱化”。然而,需要指出,当前中国存在的“国家自主性弱化”实际上是专断性国家权力过度膨胀且缺乏制约而基础性国家权力结构性弱化的一种表现,这与西方国家因国家权力分散而导致的国家自主性弱化并非同一概念。案例同时表明,以国家为中心、片面强调专断性国家权力,只能导致“孤立式国家自主性”和绝对化的国家理性。本文认为,应摒弃国家中心论或社会中心论这种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模式,以主体间性的分析路径对国家自主性的概念进行重新解读。在主体间性的语境下,国家自主性的相对性、动态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家自主性并不意味着国家行动对社会支持的拒斥,更不代表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由“孤立式国家自主性”向“互动式国家自主性”转向,更有利于达致国家自主与社会自主之间的均衡。为使国家自主性理论更好地适用中国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实际,必须在现代国家构建的框架下对其进行理论重构。国家权力的制度化、规约化是现代国家的本质要求,而现实表明,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离这一要求尚存差距。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构的目标指向是构建制度化的国家自主性,其实质就是国家权力的制度化,具体到中国实际就是:规约专断性国家权力,以构建有限政府;同时完善基础性国家权力,以构建有效政府。为此,需要从国家与社会互动的视角设计相关制度安排。首先,合理界定国家职能,使国家在其最擅长的领域行事。其次,完善宪政制度,夯实公共财政基础,构建责任伦理并壮大社会权力,以此在多重维度强化国家权力的制度约束。再次,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制度创新,提升国家基础性权力尤其是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能力。最后,培养积极公民并健全公民社会组织,以此壮大发展与现代国家相适应的公民社会。
王龙志[9](2010)在《赣南《正气日报》研究》文中认为赣南《正气日报》创刊于1941年10月,是时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的蒋经国创办的一份专员公署机关报。着名记者曹聚仁及蒋经国的留苏同学高理文曾相继担任这份报纸的总经理兼主笔。对于这样一份在蒋经国政治生涯起点阶段非常重要的报纸,学界并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在全面阅读赣南《正气日报》缩微胶卷和广泛搜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细致地剖析了赣南《正气日报》的创办背景、创办原因、发展沿革及其宣传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这份报纸的基本认识:赣南《正气日报》在蒋经国发起的“新赣南建设”运动中扮演喉舌角色,是蒋经国对内动员、对外宣传的工具;报纸大力宣扬的“领袖崇拜”的内容,有利于蒋经国打消来自蒋介石及外界有关“赤化”的疑虑;与此同时,赣南《正气日报》深受蒋经国个人及其手下“留苏派”的影响,以致其对于中国共产党及苏联的态度,有别于国民党系统的其他报纸。而其副刊,则是抗战时期左翼文艺人士重要的阵地之一,亦是战时东南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晓品[10](2009)在《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指出就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言,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是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举措。地方政府问责制建立的目的在于规范地方政府权力,确保地方政府责任的正确履行。地方政府问责制的研究是在理论上对这一目的予以呼应,旨在从理论上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问责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河南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这些特点也代表了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所以说河南省的行政问责制,代表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行政问责制的理论研究现状,然后对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地方行政问责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内容、问责方式以及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发达国家以及地区先进的问责制进行总结和分析,如美国日益完善的权利法治;英国高效的内阁制政府体制;瑞典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法国完备的行政司法体系;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实施的官员问责制等,提出了对我国地方政府问责制建设的一些有益启示,如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问责制都有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都能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和问责功能,都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化等等;再次,剖析了河南省行政问责制的实践现状,指出现阶段河南省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如问责法制的不健全,异体问责的薄弱性,问责对象的片面性等;最后结合河南省现阶段的问责实践现状和问责效果,分析了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问题的存在的原因,分别是结构上、制度上、观念上的原因,然后提出了作者对于完善河南行政问责制的一些经验:建立良好的行政文化;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信息公开化制度;完善行政问责的法律法规;建立公民参与制度;建立被问责官员的救济制度等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河南行政问责制发展初期对其进行的理论研究,结合河南省的行政问责实践现状以及河南省问责制的制度化现状,对河南行政问责制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索,因为作者水平有限,难免会有诸多不成熟的建议和观点,希望以后会有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关注河南省行政问责制的发展并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贪污者照当人大代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贪污者照当人大代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现状的反思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学理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说 |
一、“责任”概念的语义分析 |
二、“政治责任”概念的界定 |
三、“新时代”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界说 |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涵义 |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分析 |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理论来源、思想资源及借鉴 |
第一节 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向人民群众负责的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目标责任的相关论述 |
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内问责思想 |
第二节 思想资源:中国传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二、修身正己、廉洁奉公的思想 |
三、儒家大同思想 |
第三节 思想借鉴:域外政治责任思想 |
一、古希腊时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二、近现代时期的政治责任思想 |
三、当代西方兴起的政治责任思想 |
第三章 十八大以前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履行宣传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履行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政治责任 |
三、担当政治上“做老实人”的政治责任 |
第二节 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履行传承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履行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治责任 |
三、担当政治上对党忠诚老实的政治责任 |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及其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在实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政治责任 |
一、进一步压实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责任 |
二、落实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责任 |
三、履行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政治责任 |
四、落实坚决执行新时代党的政治路线的政治责任 |
五、进一步担当在政治上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责任 |
六、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主动意义上的政治责任间的关系 |
七、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被动意义上的政治责任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主要特征 |
一、具有更加鲜明的政治性 |
二、更能体现广泛的群众性 |
三、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性 |
四、具有更强的溯及力性 |
五、更能凸显一定的限度性 |
六、更能体现普遍的支配性 |
第五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基本原则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 |
二、权力制约原则 |
三、党务公开原则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问责原则 |
一、依规依纪、实事求是的原则 |
二、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原则 |
三、权责一致、错责相当的原则 |
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
五、集体决定、分清责任的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目标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实现共产主义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的实现之道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主体路径 |
一、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 |
二、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 |
三、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
四、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客体路径 |
一、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
二、大力增强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和监督能力 |
第三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介体路径 |
一、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监督制和问责制 |
二、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
第四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环境的路径选择 |
一、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
二、构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运行机制 |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
第七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第一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责任思想 |
二、创新升华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思想 |
三、在理论上批判了自由主义 |
四、在理论上批判了党内政治虚无主义 |
第二节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实现的实践意义 |
一、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党的领导权威 |
二、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实践中实现党的初心和使命 |
三、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四、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权力的界定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权力的操作性定义 |
第二节 权力的三个关键要素 |
一、权力资源 |
二、权力意图 |
三、权力指向 |
第三节 权力运作状况的分析框架 |
一、对权力资源的考察 |
二、对权力意图的考察 |
三、对权力指向的考察 |
四、三个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当前居委会面临的“两难困境”与权力困局 |
第一节 “两难困境”的出现与表现 |
一、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实践 |
二、“两难困境”的表现及其辩证关系 |
第二节 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
一、当前居委会在权力资源方面所遭遇的主要问题 |
二、居委会权力资源方面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当前居委会两种权力指向状况之殊异 |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之客体的模糊与错位 |
二、缺失的城市社区自主公共空间 |
三、依旧倾向于行政管理逻辑的权力运作方式 |
第四节 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之错位 |
一、居委会两种权力运作意图错位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
二、居委会权力意图错位问题的持续存在及强化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突破“两难困境”的新思路 |
第一节 居委会的三种法定权力 |
一、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共同的资源基础与权力意图 |
二、居委会三种法定权力各自的法定权力指向 |
第二节 对居委会权力指向的扩展与优化 |
一、居委会自主管理权力运作指向划定中的逻辑缺陷 |
二、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运作指向之有效性 |
第三节 以居民共同意志为基础的集体理性之达成 |
一、居民的共同意志的充分聚集 |
二、多方权力的合作共赢 |
第四节 更全面且更健康的居委会权力资源基础 |
一、重获正当性资源的关键要素:居民参与的效能感 |
二、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之于居民参与效能感的积极意义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居委会参与权力及协调监督权力的可行性 |
第一节 权力资源基础维度的可行性 |
一、来自政府与历史的丰富资源 |
二、社会内部公益力量的存在与被挖掘的可能性 |
第二节 权力主体意图维度的可行性 |
一、“政府代理人”与“居民带头人”之间的关系 |
二、政府促成居委会“居民的带头人”得以恢复的意图和努力 |
第三节 权力运作指向维度的可行性 |
一、当前城市基层的居民非制度化参与及其成因 |
二、扩展与升级居委会制度化参与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三、“制度化参与”的另一种解读:可行的“利益的组织化”方式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居委会权力的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与居委会参与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
一、城市社区中基层社会协商与基层政府协商之发展概况 |
二、典型个案:麦子店街道的“问政”实践之概况 |
三、麦子店“问政”实践之于居委会参与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
第二节 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相关的已有实践及典型案例 |
一、已有的社区协调议事机构机制及其效果评析 |
二、典型案例:深圳市南山区的居委会“枢纽化”改革实践之概况 |
三、南山区的改革实践之于居委会协调监督权力运作的效果评析 |
第三节 居委会权力的整体实现路径设计 |
一、居委会权力运作的资源获取与保障机制 |
二、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意图实现与保障机制 |
三、居委会权力运作的指向构建与保障机制 |
本章结语 |
结语与展望 |
附录一 已有社区治理相关地方改革资料目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释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
2.1.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内涵 |
2.1.2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实质 |
2.2 基层政府实践 |
2.2.1 基层政府实践的概念 |
2.2.2 基层政府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 |
2.2.3 基层政府实践的影响因素 |
2.2.4 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标准与评估框架 |
2.3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2.3.1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内涵 |
2.3.2 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 |
2.4.2 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 |
2.4.3 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理论 |
2.4.4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利益理论 |
2.4.5 理论的应用及关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脉络与实践经验 |
3.1 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渊源 |
3.1.1 秉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传统 |
3.1.2 汲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 |
3.2 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为民理念的发展创新 |
3.2.1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党的宗旨 |
3.2.2 明确“以经济建设中心”,抓住为民根本 |
3.2.3 强调“三个代表”,保持党的先进性 |
3.2.4 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立场,推动科学发展 |
3.2.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描绘新时代发展蓝图 |
3.3 基层政府贯彻实践执政为民理念的历史经验 |
3.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民谋取实利,赢得人民拥护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基层广大民众为主体推动社会变革 |
3.3.3 改革开放时期:满足群众现实需要,激发发展活力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
第4章 改革开放进程中基层政府实践的价值偏离问题 |
4.1 群众观偏离:基层政府的责权利失衡现象 |
4.1.1 基层政府履责过程中存在公共服务缺位现象 |
4.1.2 基层政府执政过程中群众的政治参与不足 |
4.1.3 基层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争利行为 |
4.2 政绩观偏离:基层政府对中央利民政策的“选择性执行” |
4.2.1 基层政府“选择性执行”的突出表现 |
4.2.2 “选择性执行”使基层政府绩效产生价值偏离 |
4.3 发展观偏离:基层政府发展实践的价值选择 |
4.3.1 基层政府面临“公平—效率”选择矛盾 |
4.3.2 一些基层政府制定发展策略趋向功利化 |
4.3.3 基层政府采取功利型发展策略产生负面影响 |
4.4 个体价值观偏离:基层干部党风廉政问题 |
4.4.1 “官本位”意识与表现 |
4.4.2 基层干部脱离群众现象 |
4.4.3 贪污腐化与“隐性腐败” |
第5章 基层政府实践偏离执政为民理念的原因反思 |
5.1 基层政府利益主体地位的产生及工具理性膨胀 |
5.1.1 基层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 |
5.1.2 利益集团对基层政府产生显着影响 |
5.1.3 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冲突 |
5.1.4 基层政府决策存在利益偏好 |
5.2 基层政府博弈挑战政治伦理秩序并导致自身异化 |
5.2.1 纵向博弈对中央—基层政治伦理秩序的影响 |
5.2.2 横向博弈对基层政府组织自身的异化 |
5.2.3 地方保护主义使中央调控面临现实阻力 |
5.3 干部个人主义利益追求对人的物化 |
5.3.1 生活世界中商品价值观的销蚀 |
5.3.2 基层干部的代理人角色 |
5.3.3 制约失效下的权力寻租 |
5.4 基层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不足 |
5.4.1 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对教育主体形成干扰 |
5.4.2 教育者有效性缺失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 |
5.4.3 教育方法单一影响教育的实际效果 |
第6章 执政为民价值理性复归和加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 |
6.1 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为旨归 |
6.1.1 提高干部执政为民意识 |
6.1.2 增强干部的政治认同 |
6.1.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
6.1.4 发扬党的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
6.2 以培育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 |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实践群众路线 |
6.2.2 端正政绩观权力观,升华人生价值旨趣 |
6.2.3 重塑价值观利益观,统一精神物质生活 |
6.3 科学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原则与要求 |
6.3.1 明确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
6.3.2 把握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现实要求 |
6.4 对干部进行执政为民理念教育的主要途径 |
6.4.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
6.4.2 深化主题教育活动 |
6.4.3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6.4.4 优化典型示范教育 |
6.5 知行合一:增强执政为民理念教育有效性 |
6.5.1 发挥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的主体性作用 |
6.5.2 实现执政为民理念到实践的“二次飞跃” |
第7章 新时代基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向 |
7.1 推进利益协调突破利益固化藩篱 |
7.1.1 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 |
7.1.2 优化基层政府利益博弈关系 |
7.1.3 促进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 |
7.1.4 共建共享让利于民 |
7.2 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政府责任 |
7.2.1 加强政府机构效能建设 |
7.2.2 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
7.2.3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2.4 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
7.3 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 |
7.3.1 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依法治理 |
7.3.2 优化基层权力运行制约机制 |
7.3.3 完善基层考核晋升激励机制 |
7.4 适应社会变革推动政府创新 |
7.4.1 弘扬中华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启示 |
7.4.2 推动乡村振兴:Y县经济发展方式考察 |
7.4.3 优化利益表达:L市网络问政状况分析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本文研究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
附录2: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A卷) |
附录3: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基层实践状况调查问卷(B卷) |
(4)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
三、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不足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意蕴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背景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理论阐释 |
一、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构成要素 |
三、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影响因素 |
四、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内在关联 |
一、二者在价值诉求上高度契合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 |
第二章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历史发展与经验总结 |
第一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发展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建立 |
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探索创新 |
三、改革开放以来:完善发展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总结 |
一、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确保有法可依 |
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调整执政方式 |
三、严厉惩治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权 |
四、加强体制内外监督,实现模范守法 |
第三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深刻教训 |
一、转变执政方式,摈弃革命党思维而确立执政党意识 |
二、更新执政理念,改变替民执政的思维转向执政为民 |
三、调整执政体制,有效处理党与国家政权机关的关系 |
四、提升执政水平,实现党主要依靠法治领导治国理政 |
第三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基本诉求与现实境遇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诉求 |
一、治理主体多元化要求治理模式由一元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 |
二、治理客体立体化要求法治预期由不确定性向可预测性转变 |
三、治理目标人本化要求逻辑思维由一元思维向立体思维转变 |
四、治理方式文明化要求发展路径由效率低下向提质增效转变 |
第二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现实境遇 |
一、观念层面,法律至上理念缺失,依宪执政意识不足 |
二、行为层面,尊法守法用法较差,依法办事能力不足 |
三、体制层面,政府职能转变乏力,依法治理能力不足 |
四、制衡层面,监督体系仍不完善,依法应责能力不足 |
第三节 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原因探析 |
一、法律信仰阙如,全社会法治意识未真正树立 |
二、制度执行不力,法治体系运转效率总体偏低 |
三、责任界定不清,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现象严重 |
四、公权侵害私益,失位错位越位而监督不到位 |
五、信息沟通不畅,政治传播能力亟待改善提升 |
第四章 国外执政党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失败启示与成功镜鉴 |
第一节 苏东国家共产党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教训 |
一、苏共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败亡教训 |
二、东欧国家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失败启示 |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依法执政经验探索 |
第二节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成功经验 |
一、践行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构建法治政党与廉洁政府 |
二、坚持依法治党的执政思维,努力建设法治化执政队伍 |
三、秉承廉洁治党的执政理念,坚持开展以法治方式反腐 |
四、建立高效活力的执政机制,打造崇廉知耻的法律文化 |
第三节 国外政党经验对我国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启示 |
一、遵循政党发展规律,建立法治政党 |
二、遵从权力运行规律,建造法治政府 |
三、遵照干部成长规律,建设法治队伍 |
四、遵守法治建设规律,建成法治社会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发展方略与实践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法治理念教育,培养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
一、加大法治观念培育力度 |
二、树立法治思维用人导向 |
三、加强法治教育培树典型 |
第二节 健全权力运行体系,增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 |
一、严守程序提高决策质量 |
二、完善机制保障执行效果 |
三、加强监督织密制度牢笼 |
第三节 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强化领导干部法治应责能力 |
一、重视新兴媒体提升法治反馈力 |
二、法治德治结合增加法治灵活力 |
三、优化政治生态强化法治解决力 |
第四节 加大法治实绩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评价指标体系 |
一、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基本内容 |
二、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原则体系 |
三、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评价的现实运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件 |
(5)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当前腐败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
1.2.2 国外集体腐败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集体腐败问题研究现状 |
1.2.4 小结与评论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集体腐败:概念阐释与分析框架 |
2.1 集体腐败的基本内容 |
2.1.1 集体腐败的内涵界定 |
2.1.2 集体腐败的关键特征 |
2.1.3 集体腐败的主要类型 |
2.2 分析框架:“结构-行为-认知” |
2.2.1 集体行动研究的三个基本层面 |
2.2.2 集体腐败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 |
2.3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 |
2.3.1 合谋理论 |
2.3.2 社会网络理论 |
2.3.3 社会交换理论 |
2.3.4 交易成本理论 |
2.3.5 中立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集体腐败的结构性根源 |
3.1 引言 |
3.2 集体腐败:一种合谋形态的腐败 |
3.2.1 集体腐败的基本条件 |
3.2.2 集体腐败的影响因素 |
3.3 集体腐败的制度成因:基于中国情境的解释 |
3.3.1 权力租金链的再生产 |
3.3.2 行政关系的圈子化重构 |
3.3.3 监督控权的效能失灵 |
3.3.4 行贿犯罪的轻刑化 |
3.3.5 地方治理的项目化运作 |
3.4 开发区集体腐败频发的制度分析 |
3.4.1 现象与调研 |
3.4.2 开发区:“以地谋发展”的关键载体 |
3.4.3 政企统合:开发区的运作模式 |
3.4.4 对开发区集体腐败频发的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交换网络化:集体腐败中的行为过程 |
4.1 引言 |
4.2 基于社会交换的集体腐败 |
4.2.1 腐败交换:一种非法社会交换 |
4.2.2 集体腐败:腐败交换的网络化 |
4.3 动力耦合:腐败交换网络化的运作逻辑 |
4.4 腐败交换网络化的阶段与策略 |
4.4.1 联结阶段:对象识别与关联建构 |
4.4.2 整合阶段:关系投资与结构转换 |
4.4.3 维持阶段:成员吸纳与组织嵌入 |
4.5 腐败网络中的“经纪人”角色 |
4.5.1 交换网络中的“经纪人” |
4.5.2 腐败经纪人的角色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自我合理化:集体腐败中的认知调适 |
5.1 引言 |
5.2 腐败涉入中的自我合理化 |
5.2.1 腐败自我合理化的作用机理 |
5.2.2 腐败自我合理化的多重机制 |
5.3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5.3.1 文本分析法 |
5.3.2 数据的收集 |
5.3.3 编码的说明 |
5.4 腐败行为的自我合理化机制:基于文本的解读 |
5.4.1 合乎法律性:“我没有违法” |
5.4.2 对责任的否认:“我并不想这样” |
5.4.3 对损害的否认:“我没有造成什么损害” |
5.4.4 理所应得:“这是我应得的” |
5.4.5 有利对照:“和他们相比,我清廉多了” |
5.4.6 诉诸更高层次的忠诚:“我不是为了自己” |
5.4.7 功过相抵:“我的错可以由贡献来弥补” |
5.4.8 调整注意力:“我尽可能不去想它” |
5.5 腐败合理化认知的群体共享 |
5.5.1 群体过程下的认知共享 |
5.5.2 认知共享下的集体腐败 |
5.6 本章小结 |
6 集体腐败的稳定性:一种演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演化博弈论的引入 |
6.2.1 演化博弈论的基本思想 |
6.2.2 演化博弈论的核心概念 |
6.2.3 演化博弈分析的适用性 |
6.3 被监督者与监督者之间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1 问题说明与模型建立 |
6.3.2 演化博弈的模型分析 |
6.3.3 博弈动态的数值仿真 |
6.3.4 基于模型分析的讨论 |
6.4 腐败同盟内部协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
6.4.1 基于权力租金链的腐败协作 |
6.4.2 单群体对称博弈模型 |
6.4.3 两群体非对称博弈模型 |
6.4.4 博弈动态的数值仿真 |
6.4.5 基于模型分析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集体腐败的控制路径 |
7.1 结构层面的控制策略 |
7.2 行为层面的控制策略 |
7.3 认知层面的控制策略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明代中央司法官员选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及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2章 明代中央司法官概述 |
2.1 刑部及官吏 |
2.2 大理寺及官吏 |
2.3 都察院及官吏 |
2.4 厂卫及其属官 |
2.4.1 东厂 |
2.4.2 西厂 |
2.4.3 内行厂 |
2.4.4 锦衣卫 |
第3章 明代中央司法官选拔制度 |
3.1 选拔主体 |
3.2 选拔对象 |
3.3 选拔标准 |
3.4 选拔方式 |
3.4.1 荐举 |
3.4.2 学校 |
3.4.3 科举 |
3.4.4 铨选 |
第4章 明代中央司法官任用制度 |
4.1 到任要求 |
4.2 奖惩制度 |
4.2.1 奖励制度 |
4.2.2 惩处制度 |
4.3 俸禄制度 |
4.4 回避制度 |
4.5 留任制度 |
4.6 致仕制度 |
第5章 明代中央司法官选任制度评析 |
5.1 明代中央司法官选任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
5.1.1 明代中央司法官员选拔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
5.1.2 明代中央司法官员任用制度的利弊及影响 |
5.2 对当代司法官选任制度的借鉴意义 |
5.2.1 明代中央司法官选拔制度对当代司法官选拔制度的启示 |
5.2.2 明代中央司法官任用制度对当代司法官任用制度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7)遏制公款吃喝问题的研究状况及亟需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款吃喝的严重程度 |
1.资金浪费的数额巨大 |
2.食品的浪费十分严重 |
3.造成浪费的冠冕堂皇的名目繁多 |
4.参与浪费的人员众多 |
5.浪费问题屡禁不止 |
二、公款吃喝之风盛行的危害 |
1. 影响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
2.破坏生态文明和危害人的健康 |
3.催生贪污腐败和影响社会风气 |
4.造成了极大的民怨和影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三、公款吃喝屡禁不止的原因 |
1.制度缺陷说 |
2.监管不力说 |
3.文化影响说 |
4.认识和品德不高说 |
四、遏制公款吃喝的措施 |
1.加强制度建设 |
2.加强监督和管理 |
3.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教育 |
五、遏制公款吃喝需要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 |
1.遏制公款吃喝会不会影响扩大内需 |
2.如何建立遏制公款吃喝的长效机制 |
3.公款吃喝等“三公”浪费问题该不该入罪 |
4.如何提高公务人员节俭的自觉性 |
(8)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主题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兴起 |
第一节 国家理论的有关争论 |
一、国家的概念之争 |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之争 |
三、国家的属性之争 |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兴起的背景 |
一、社会中心论及其批评 |
二、一个例外:亨廷顿的观点 |
三、国家的相对自主性 |
四、"找回国家" |
第二章 国家自主性理论及其批判 |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的理论基础 |
一、韦伯的国家观 |
二、辛策的国家观 |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国家自主性的不同定义 |
二、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 |
三、国家自主性与官僚制 |
四、国家自主性与经济发展 |
五、国家自主性的制约因素 |
六、国家自主性行为的合理性 |
第三节 国家自主性的理论批判 |
一、两种不同的国家自主性观点 |
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内在缺陷 |
第三章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中国适用性语境 |
一、社会转型挑战政府能力 |
二、强势利益集团威胁公平正义 |
三、全球化带来外部压力 |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中国适用性限度 |
一、国家与社会:不同论说语境的比较 |
二、"国家自主性悖论":一个纠结的现实 |
三、官僚制,中国准备好了没有? |
四、警惕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误用 |
第四章 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实践考察 |
第一节 不同政策领域的两个案例 |
一、案例一: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
二、案例二:"不要在我家后院"(Not In My Back Yard) |
三、案例剖析:求同与求异 |
第二节 基于中国实践的再思考 |
一、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内在冲突 |
二、主体间性:一个新的分析路径 |
三、国家自主与社会自主的均衡 |
第五章 国家自主性的理论重构 |
第一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构的知识背景 |
一、现代国家及其基本特征 |
二、国家自主性与现代国家构建 |
三、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构的基本逻辑 |
一、专断性国家权力的演进逻辑 |
二、基础性国家权力的演进逻辑 |
三、两种权力之间的均衡 |
第三节 国家自主性理论重构的具体路径 |
一、合理界定国家职能 |
二、多维度制约国家权力 |
三、全面提升国家能力 |
四、构建现代公民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赣南《正气日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赣南《正气日报》的创办背景及原因 |
2.1 抗战中的"新赣南建设"运动——赣南《正气日报》创刊的历史背景 |
2.2 抗战时期赣州的报业环境 |
2.3 蒋经国创办赣南《正气日报》的原因 |
第3章 赣南《正气日报》的发展沿革 |
3.1 初创时期(1941.10-1942.7) |
3.2 曹聚仁主笔时期(1942.7-1943.8) |
3.3 高理文主笔时期(1943.8-1945.1) |
3.4 避难外迁时期(1945.1-1945.9) |
3.5 末期(1945.9-1948.7) |
第4章 赣南《正气日报》的内容分析 |
4.1 赣南《正气日报》与"新赣南建设" |
4.1.1 社会风气建设——革新社会颓风,倡导"民族正气" |
4.1.2 赣南《正气日报》的经济报道 |
4.2 蒋经国个人的发言平台 |
4.3 赣南《正气日报》中的反法西斯报道 |
4.3.1 抗战必胜的信心与对中共抗战的忽视态度 |
4.3.2 对其他战场战况的述评及对苏联的"友好" |
4.4 赣南《正气日报》的"宪政、民主与法治"报道 |
4.5 三民主义与领袖崇拜——精神动员的思想基础 |
4.6 赣南《正气日报》副刊研究 |
4.6.1 战时东南文艺运动——赣南《正气日报》副刊发展的大背景 |
4.6.2 赣南《正气日报》副刊的发展沿革 |
4.6.3 赣南《正气日报》副刊的作者群体 |
4.6.4 副刊《新地》的性质 |
4.6.5 特刊及专刊概况 |
第5章 赣南《正气日报》的经营与管理 |
5.1 报纸广告 |
5.2 报纸发行 |
5.2.1 国统区内分销网点的建设 |
5.2.2 营销办法 |
5.3 社会活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赣南《正气日报》大事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我国行政问责制亟待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行政问责制研究综述 |
1.3.2 国内行政问责制研究综述 |
2. 地方政府问责制的理论分析 |
2.1 地方政府的内涵 |
2.1.1 政府的定义 |
2.1.2 地方政府的层级界定 |
2.2 地方政府问责制主要内容解析 |
2.2.1 构成要素 |
2.2.2 问责内容 |
2.2.3 问责方式 |
2.2.4 理论基础 |
3. 发达国家和地区问责制的经验和启示 |
3.1 发达国家和地区行政问责制的经验 |
3.1.1 美国日益完善的权力法治 |
3.1.2 英国高效的内阁制政府体制 |
3.1.3 瑞典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 |
3.1.4 法国完备的行政司法体系 |
3.1.5 香港官员行政问责制实践 |
3.2 发达国家和地区行政问责制的启示 |
3.2.1 欧美国家行政问责制的启示 |
3.2.2 香港官员问责制的启示 |
4. 河南省行政问责制的建设实践 |
4.1 河南省问责制的制度化进程及其效果分析 |
4.1.1 河南省政府拟推行问责制和相关制度 |
4.1.2 郑州城建启动问责制 |
4.1.3 安阳市文峰区落实“四项制度” |
4.1.4 省管国企的24 项过错问责 |
4.1.5 儿童免疫规划预警和问责制度 |
4.1.6 问责效果分析 |
4.2 安全生产管理领域行政问责制的实践 |
4.2.1 安全生产领域的具体举措 |
4.2.2 安全生产问责制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环保领域落实行政问责制推动节能减排 |
4.3.1 节能减排的措施 |
4.3.2 节能减排的效果 |
5 河南省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建议 |
5.1 当前河南行政问责制主要问题 |
5.1.1 问责立法滞后 |
5.1.2 异体问责薄弱 |
5.1.3 问责对象片面 |
5.1.4 职责权限模糊 |
5.1.5 责任追究弹性大 |
5.1.6 缺乏司法救济 |
5.2 问题产生的原因 |
5.2.1 结构上的原因 |
5.2.2 制度上的原因 |
5.2.3 观念上的原因 |
5.3 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建议 |
5.3.1 强化行政文化建设 |
5.3.2 实现问责主体多元化 |
5.3.3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5.3.4 完善问责法律法规 |
5.3.5 建立公民参与制度 |
5.3.6 建立问责救济制度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贪污者照当人大代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治责任研究[D]. 高军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5)
- [2]居民委员会“两难困境”研究 ——基于权力的分析视角[D]. 高乐. 中国政法大学, 2019(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及基层政府实践问题研究[D]. 孙志云.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4]领导干部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D]. 甘守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集体腐败的形成机理 ——基于结构、行为与认知的研究[D]. 毛益民. 浙江大学, 2015(08)
- [6]明代中央司法官员选任制度研究[D]. 胡红霞. 湘潭大学, 2015(06)
- [7]遏制公款吃喝问题的研究状况及亟需深入探讨的几个问题[J]. 黄铁苗,曾汉城. 消费经济, 2014(01)
- [8]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基于中国实践的逻辑[D]. 刘召. 南京大学, 2011(01)
- [9]赣南《正气日报》研究[D]. 王龙志. 南昌大学, 2010(02)
- [10]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制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D]. 黄晓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