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辽河高粘原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Ⅰ)辽河高粘原油性质及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王皓[1](2019)在《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河油田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稠油渣油的用途单一,为了辽河石化公司探索新的渣油加工方案,系统和全面地了解辽河稠油渣油的结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低凝和混合常渣为原料,对其进行超临界萃取分馏切割成若干窄馏分,利用液固吸附色谱将原料和窄馏分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四个组分,富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进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反应,分析低凝常渣和混合常渣中芳香分、胶质及沥青质化学结构分布特征。RICO反应结果表明,低凝常渣三个极性亚组分中正构烷基侧链的碳数分布在C1~C31之间,混合常渣中正构烷基侧链碳数分布在C1~C32;两种常渣中聚亚甲基桥链的碳数分布基本相同,均在C2~C26之间,如果考虑过氧化效应,桥链的碳数分布应该在C1~C26之间。侧链与桥链的分布规律类似,随着碳链的变长,含量降低,且组分越重,侧链和桥链结构越多,其中以短侧链和桥链为主。两种常渣的窄馏分烷基侧链和桥链含量及碳数变化规律与原料相似,此外,侧链和桥链的最大碳数随馏分变重逐渐增加。两种常渣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的分布总体类似,随馏分和组分变重三元及以上苯羧酸的含量呈上升的趋势,而一元和二元苯羧酸的含量逐渐减少。然而,由于沥青质结构的原因,低凝常渣沥青质RICO反应产物中苯甲酸的含量与上述规律不符。将低凝常渣切割成沸点高于420°C的馏分和减渣,二者的沥青质RICO反应结果与低凝常渣相似,发现低凝渣油沥青质中有较高的联苯结构,说明辽河低凝稠油的成熟度较低。同时推测低凝沥青质是由一些结构相对较小的芳环通过聚亚甲基桥链以及联苯结构桥链相互连接形成的群岛结构。RICO反应全组分的FT-ICR MS分析结果说明,反应产物中除了O2和O4类脂肪酸外,还存在大量含氮和硫等杂原子的羧酸、环烷脂肪酸及高碳数脂肪酸,这些物质不能被GC检测,造成了本文碳回收率较低。
顾怡[2](2019)在《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脱油沥青(DOA)是溶剂脱沥青工艺的萃余物,其软化点高、针入度小、脆性大。油浆是炼厂催化装置底层的重组分,其软化点低、针入度高。DOA和油浆均因性能较差而限制了其应用。以DOA与油浆为原料,通过调和法生产防水材料用沥青原料,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DOA与油浆资源,而且有利于降低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的成本,对于石化和防水行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DOA、油浆为原料制备了DOA/油浆调和沥青,并建立了DOA/油浆调和沥青四组分与物理性能的关联关系。进而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SBS、胶粉及SBS/胶粉复合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研究了改性剂掺量对调和沥青物理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试验,研究了不同改性调和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荧光显微镜等研究了老化前后改性调和沥青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变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DOA、油浆为原料,通过调和法可制备出防水材料用的沥青原料。当DOA/油浆比例为3:7时,调和沥青的针入度为68dmm,软化点为43°C。(2)调和沥青的物理性能与其组分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针入度、延度与饱和分、芳香分以及软化点、粘度与胶质、沥青质均呈正相关关系。灰色关联度分析进一步表明,饱和分、芳香分对调和沥青低温性能影响较大,而胶质、沥青对高温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3)通过SBS、胶粉及SBS/胶粉复合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均得到了改善。SBS掺量为12%时,改性调和沥青软化点、低温柔度分别为105°C、-25°C;胶粉掺量为24%时,改性调和沥青的软化点、低温柔度分别为70°C、-16°C;12%SBS和24%胶粉复合改性时,调和沥青软化点、低温柔度分别可达116°C、-33°C。(4)荧光显微图像显示,当SBS掺量增加至12%时,DOA/油浆调和沥青中的SBS由分散相转变为具有网络结构的连续相结构,使SBS改性调和沥青的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胶粉在改性调和沥青中主要发生溶胀,由紧密的颗粒结构变成了相对疏松的絮状结构,提高了DOA/油浆调和沥青的性能。(5)DOA/油浆调和沥青在长期热氧老化后针入度、延度下降,软化点、粘度升高,低温柔性明显变差。通过SBS、胶粉改性,能够抑制调和沥青的老化,且SBS与胶粉复合改性对沥青抗老化性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6)在紫外老化后,DOA/油浆调和沥青的性能显着降低。紫外老化7天时,调和沥青的残留针入度比、延度保留率分别为36.4%、13.5%。SBS、胶粉可抑制调和沥青性能的劣化,明显改善了调和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SBS/胶粉复合改性,进一步提高了调和沥青的抗紫外老化能力,紫外老化7天时,残留针入度比、延度保留率分别为65.7%、27.3%。(7)荧光显微图像显示,老化使SBS改性调和沥青中的聚合物发生了降解,网络结构受到了破坏,导致了改性调和沥青的性能显着降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调和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羰基和亚砜基官能团指数显着增加,而SBS、胶粉的加入使羰基和亚砜基的官能团指数明显降低,进一步表明SBS、胶粉能够抑制沥青老化,提高改性调和沥青的耐老化性能。
王遥[3](2018)在《FCC油浆的结构表征及提高其抗老化性能的改性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富芳贫蜡的催化裂化(FCC)油浆与脱油沥青(DOA)调合生产道路沥青,不仅可实现催化裂化及溶剂脱沥青装置副产物的有效利用,也能够为我国的公路建设提供高等级道路沥青。FCC油浆调合生产道路沥青的主要问题在于油浆抗老化性能差,作为调合软组分会造成所得到的沥青产品针入度比偏低。现有的处理技术中,交联缩合法能有效改善油浆的抗老化性能,但反应后油浆的粘度显着增大,导致油浆调入量增加,DOA消耗量减小,经济效益差。因此,开发新型的油浆处理技术势在必行。本文分别采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表征手段并结合改进B-L法对中石化洛阳分公司FCC油浆老化前后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CC油浆芳香分含量高,并以含短侧链结构的芳烃为主;其中4环左右的稠环芳烃含量高,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饱和烃。FCC油浆的老化是由多种物理、化学反应所组成的复杂过程,其中芳烃脱氢缩合反应所导致的油浆结构重质化是油浆抗老化性能差的主要原因。在结构表征的基础上,采用具有小分子结构的醛类化合物作为改性剂,对油浆改性反应工艺进行研究,并将改性油浆与DOA调合生产道路沥青。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处理后,FCC油浆的抗老化性能提高,各组分含量保持稳定;改性反应会使油浆的粘度小幅提升,而油浆的调入比基本保持不变。以改性后油浆的运动粘度为指标,改性反应最优的反应条件为:温度180℃,压力3.0MPa,反应时间5h,改性剂添加量3.0%,催化剂添加量1.25%。改性油浆与DOA调合得到的道路沥青产品抗老化性能优异,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7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相关要求,针入度比可达60%以上。进一步以萘作为模型化合物,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分别与改性剂和交联剂进行反应,并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萘与改性剂及交联剂均会发生亲电取代反应,但反应产物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与改性剂间发生的亲电反应活性远低于交联剂。基于模型化合物的反应结果,对FCC油浆的改性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与分析。
闫亚明[4](2018)在《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法的改质前后辽河常渣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改质前后辽河超稠油常渣及其超临界萃取分馏窄馏分为原料,利用中性Al2O3对常渣及部分窄馏分进行四组分(SARA)分离,得到的亚组份进行RICO反应,分析了改质前后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分布特征,并选取了部分原料的亚组分,采用改进的B-L法分析了其平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改质前后常渣及其窄馏分正构烷基侧链、聚亚甲基桥链分布情况基本一致,正构烷基侧链碳数范围为131,聚亚甲基桥链碳数范围为226,随着碳数的增加,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改质后侧链及桥链总摩尔含量均高于改质前。随着窄馏分的变重,侧链及桥链最长碳链碳数也逐渐增加。RICO反应产物中苯多酸的总体分布情况基本类似,且邻苯二甲酸含量均最高,改质后苯甲酸和苯二甲酸及其衍生物含量较改质前有所降低,而三元及三元以上的苯多酸含量有所增加。随着窄馏分的变重,产物中苯多酸的含量出现与上述相同的变化趋势。Orbitrap质谱仪检测到了大量色谱检测不到化合物,如:O3、O5类化合物等,也是本文碳回收率仅在30%左右的原因之一。热改质过程中发生了部分断链、开环及缩合反应,造成改质后侧链及桥链含量增多、缩合度增大。
朱小营[5](2017)在《辽河渣油与重交沥青性质组成及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辽河超稠油直接蒸馏得到的渣油的针入度满足国家重交沥青质量标准,但其闪点、蒸发损失均不合格,但其改质后渣油可满足重交道路沥青标准,本论文对比了两种渣油的性质、组成及性能的差异,并从分子层次上深入解释蒸发损失不合格的原因。以辽河超稠油改质前后的常压渣油为原料,首先通过两种常渣的分子量分布曲线、结构组成变化以及高分辨质谱FT-ICR MS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然后以C5为溶剂分别对两种常渣进行超临界溶剂萃取分馏得到相应的窄馏分,并对两组窄馏分进行性质、组成、结构对比及关联。结果表明:常渣中O2类物质以二环、三环、四环的环烷酸或苯甲酸为主,并且该类物质很可能是影响蒸发损失的主要物质;在结构组成上,改质后的渣油的长侧链发生了部分断裂,部分解释了改质后蒸发损失降低的原因。采用醇碱法对改质前后两种渣油中的石油酸进行分离提纯,将所得的精制石油酸借助FT-IR、元素分析、NMR、Neg-ESI FT-ICR MS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并利用改进的B-L法计算了石油酸烃基的结构参数,对石油酸结构的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未直接与环相连的羧基在热改质过程中易发生脱羧反应,进而可从分子水平上解释热改质常压渣油的蒸发损失小于直馏常压渣油蒸发损失的现象。此外,借助Neg-ESI FT-ICR MS对醇碱液萃取前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该醇碱法适合萃取高缩合度、高碳数的石油羧酸和石油酚。对沥青老化过程中的性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老化过程主要是脱氢生成不饱和键进而发生聚合反应;从分子层次上分析:两种常渣中无论是O2类物质还是N1类物质在老化初期均出现碳数中心集中的现象,常渣老化过程中O2类物质在老化后期发生了缩聚反应,改质常渣老化过程中O2类物质在老化前期可能发生了轻度的断侧链、开环反应,但在老化后期未发生缩合反应。老化更容易使得与环直接相连的羧基碳链断裂,而改质过程也促进了这种反应的发生,老化后的石油酸向着多环短侧链的方向反应。沥青性能方面:改质过程不利于沥青性能的提高。
李娜,牛毓,李朋,康东会[6](2016)在《油砂沥青生产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砂减压渣油具有蜡含量低、低温性能好等特点,是生产道路沥青的优质原料。为寻找替代资源,拓宽中海油生产道路沥青的原料来源,通过直接蒸馏、渣油调舍及原油混炼等工艺考察油砂沥青生产沥青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油砂沥青直接蒸馏,得到的>450℃减压渣油馏分符合交通部70#A级重交道路沥青产品规范;油砂沥青与中海油四种原油混炼,其中得到的三种沥青满足交通部70#A级重交道路沥青的要求,与油砂沥青减压渣油和中海油四种减压渣油调合相比,混炼得到的沥青蜡含量降低较明显,沥青低温性能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李明灯[7](2016)在《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经减压蒸馏生产重交沥青组分的工业化实施》文中认为沥青是一种粘弹性体,沥青的质量、性能取决于其化学组成,基于此,通过不同的组分的增减来调控其化学组成从而大量生产沥青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段。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加工的原油品种虽然不是生产沥青的理想原料,不能直接生产沥青。但是副产的糠醛抽出油和催化油浆芳烃含量高,石蜡含量低,胶质沥青质含量适中,是沥青的优良调合原料。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利用脱油沥青、催化油浆和减四线抽出油为主要原料,进行了一催和二催油浆混兑、实沸点蒸馏、不同切割温度重油浆与脱油沥青调合以及不同切割温度重油浆与脱油沥青和减四线抽出油调合AH-70和AH-90重交沥青的相应试验研究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单独用拔头油浆调合时,AH-70调合沥青的针入度比为50.7,达不到大于55的GB/T 15180-2010﹙以下简称国标﹚的要求。AH-90刚达到指标要求,但针入度比和软化点富余量均较小,应对原料性质波动的弹性小,有质量风险。采用拔头油浆、适量的减四线抽出油与脱油沥青三组分调合时,调合的AH-70和AH-90沥青性质均可符合国标的要求。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三组分调合的AH-70沥青,每一个指标能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所有气候分区”的技术标准。荆门分公司改造前的沥青装置生产的沥青蜡含量高达5.6%,只能生产建筑沥青,不能生产道路沥青;改造后的沥青生产装置生产的沥青蜡含量小于3.0%,其余关键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也均满足国标要求,抗开裂性能良好,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装置投产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为企业的重油平衡起到了关键作用。
窦福合[8](2016)在《辽河稠油渣油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研究》文中认为溶剂脱沥青技术是一种重要的重油加工工艺,其经济效益受到脱油沥青应用的制约。本文以辽河稠油大混合油减压渣油为原料,对其进行溶剂脱沥青实验,并探索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可行性。溶剂脱沥青实验用丁烷做溶剂,在剂油比为4:1、抽提压力为4 MPa条件下,在110℃135℃范围内调整抽提温度,得到软化点为100℃130℃的脱油沥青产品,并测定其性质参数。选取100℃软化点脱油沥青作为硬组分调和道路沥青。通过软组分筛选发现,减压渣油作软组分调和的道路沥青性质优良。100℃软化点脱油沥青加入比例为12.1 m%、17.0 m%、25.0 m%时,分别调和得到90#、70#、50#沥青产品,其中调和得到的90#沥青和70#沥青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JTG F40-2004)的标准,调和得到的50#沥青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GB/T 15180-2000)的规定。根据调和过程的一些规律,本文提出了一套指导沥青调和的方法,包括软化点的线性估算法、针入度的等价估算法、针入度的线性估算法,并实验验证了各方法的可行性。沥青延度是反应道路沥青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但目前没有预测调和沥青延度的方法。本文提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调和沥青延度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王品一[9](2016)在《辽河稠油脱沥青油性质及用途的研究》文中提出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并且石油劣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重质油轻质化工艺越来越受到炼厂的重视。在诸多的稠油加工工艺中,溶剂脱沥青技术以其简单的工艺、较低的投资、较好的产品性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炼厂关注。目前,辽河石化工司所加工的原油中有2/3为稠油,但加工工艺路线单一。因此开展溶剂脱沥青技术的研究对于辽河石化拓宽稠油加工路线、开发新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丁烷为溶剂,采用溶剂超临界萃取分离技术处理辽河稠油大混合油(辽河油田最大的一种油种,它是由欢喜岭、锦采、曙光、兴隆台采油厂等几个采油厂区采出的稠油混合在一起)减压渣油。分析不同实验条件下脱沥青轻油(从抽提塔中分离得到的馏程较低的轻组分)、轻脱油(脱沥青油经过沉降塔分离得到的较轻的组分)、重脱油(脱沥青油经过沉降塔分离得到的较重的组分)的性质,并且考察各分离馏分的主要性质随实验条件的变化规律;探索脱沥青油和轻脱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可行性以及轻脱油制备环保橡胶油、重脱油制备沥青再生剂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随抽提温度的升高,脱沥青油和轻脱油的收率均降低,但性质变好;而重脱油的收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性质不如脱沥青油和轻脱油。沉降塔温度升高,轻脱油的收率降低,性质变好。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脱沥青油和轻脱油的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研究发现在反应温度为520℃时,轻质油收率最高。当固定反应温度,增加剂油比时,轻质油收率虽然也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非常小,剂油比在78时,涨幅仅为0.15个百分点,所以剂油比的最佳用量应控制在78。通过与工业装置的对比发现,虽然脱沥青油的饱和分含量比工业原料的饱和分含量低40个百分点左右,但汽油、柴油产率仅分别相差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因此脱沥青油完全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以轻脱油为原料,在小型糠醛抽提装置进行抽提实验,可稳定生产CA值在1015.7%的环保橡胶油,且其八种芳烃含量符合欧盟环保指标。该产品与文献对比发现,若进行糠醛二次抽提还可生产CA值在20%以上的高芳烃环保橡胶油,这对后续实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低粘度重脱油、高粘度重脱油、糠醛抽出油与老化沥青调和,详细考察了生产沥青再生剂的可行性。实验发现,在三者最佳掺入比例分别为32 wt.%、38wt.%、43 wt.%时,经过再生的老化沥青各项指标与老化前相比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重脱油作为沥青再生剂的可行性。论文还对针入度和软化点进行了线性拟合,得到的针入度和软化点的预测值与实验值误差在3%以内。
姜兴利[10](2016)在《常减压装置加工高酸原油的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原油常减压蒸馏是炼油企业的龙头装置,其中电脱盐脱水又是常减压蒸馏的第一道工序。近年来,随着油田的深度开发,原油质量日益降低,高酸值原油比例逐年提高。在常规加工过程当中,高酸原油会造成设备腐蚀,且由于轻馏分含量过少,蜡油、渣油品质太差,是原油加工技术的难点问题。另外,为了降低成本,大量进口质量较差的原油,从而导致脱盐脱水难度增加,使得原本较为成熟的电脱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高酸值原油以及劣质原油带来的上述问题,以辽河油田高酸值原油为原料,考察了电脱盐罐温度、油水界位、破乳剂种类、洗涤水用量、混合阀前后压强差、原油在强电场中的停留时间、电场强度以及减一线注入量等对原油脱盐脱水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辽河油田低凝稠油和超低稠油加工方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在辽河石化公司南常减压蒸馏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电脱盐温度为135-140℃,油水界位控制在50%-60%,SXF-21型油溶性破乳剂的加注比例为18μg/g,电脱盐罐注水量为5%,电脱盐混合压为30-40 kPa,原油在电脱盐罐中的停留时间为2-3min,减一线油回注量为原油的5%以上时,脱盐效果最好。(2)常减压电脱水装置上加入脱酸剂后,原油的酸值随着脱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加脱酸剂60 min后,酸值由4.70 mg/g降至2.8 mg/g,下降了40%,原油脱酸效果明显。
二、用辽河高粘原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Ⅰ)辽河高粘原油性质及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辽河高粘原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Ⅰ)辽河高粘原油性质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稠油的概述 |
1.1.1 稠油的分类与分布 |
1.1.2 辽河稠油及其渣油的研究现状 |
1.2 渣油的分离方法 |
1.2.1 色谱法 |
1.2.2 蒸馏法 |
1.2.3 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 |
1.3 渣油结构的表征方法 |
1.3.1 渣油结构的波谱表征方法 |
1.3.2 渣油结构的化学分析方法 |
1.3.3 钌离子催化氧化法 |
1.4 文献综述小结 |
1.5 论文的研究思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样品来源及样品基本性质 |
2.2 四组分的分离与收集 |
2.3 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反应 |
2.3.1 RICO反应实验装置 |
2.3.2 RICO反应产物处理 |
2.4 RICO反应产物的定量 |
2.4.1 易挥发羧酸的定量 |
2.4.2 不易挥发羧酸的定量 |
2.5 RICO反应碳回收率的计算 |
第3章 低凝常渣与混合常渣的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 |
3.1 低凝常渣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RICO反应 |
3.1.1 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含量分布 |
3.1.2 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 |
3.1.3 芳羧酸的含量和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 |
3.1.4 RICO反应碳平衡分析 |
3.2 混合常渣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的RICO反应 |
3.2.1 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 |
3.2.2 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 |
3.2.3 芳羧酸的含量和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 |
3.2.4 RICO反应碳平衡分析 |
3.3 RICO反应产物中O_2与O_4类羧酸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凝常渣与混合常渣窄馏分的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 |
4.1 低凝常渣窄馏分的RICO反应 |
4.1.1 低凝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分布特征规律 |
4.1.2 低凝常渣窄馏分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规律 |
4.1.3 桥接芳香环系的聚亚甲基链的分布特征 |
4.1.4 低凝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及芳环缩合形式的分布规律 |
4.2 混合常渣窄馏分的RICO反应 |
4.2.1 混合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分布特征 |
4.2.2 混合常渣窄馏分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分布规律 |
4.2.3 桥接芳香环系的聚亚甲基链的分布特征 |
4.2.4 混合常渣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中苯羧酸及芳环缩合形式的分布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凝常渣、大于420°C馏分及低凝减渣RICO反应结果对比 |
5.1 低凝常渣、大于420°C馏分及减渣的平均结构与基本性质对比 |
5.1.1 三种低凝渣油的性质分析与对比 |
5.1.2 三种低凝渣油的平均结构参数分析与对比 |
5.2 三种低凝渣油RICO反应产物的分布与对比 |
5.2.1 三种低凝渣油芳香环系上正构烷基侧链的对比 |
5.2.2 三种低凝渣油芳香环系间聚亚甲基桥链的对比 |
5.2.3 三种低凝渣油芳环结构的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低凝渣油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定量数据 |
附录 B 混合常渣及其窄馏分RICO反应产物定量数据 |
附录 C 混合常渣和低凝常渣中异构烷基侧链定量数据 |
致谢 |
(2)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DOA的性质及应用 |
1.2.1 DOA的组成和性质 |
1.2.2 DOA的应用 |
1.3 FCC油浆性质及应用 |
1.3.1 FCC油浆的组成和性质 |
1.3.2 FCC油浆的研究和应用 |
1.4 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 |
2.2.4 DOA/油浆调和沥青老化 |
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1 针入度 |
2.3.2 软化点 |
2.3.3 延度 |
2.3.4 粘度 |
2.3.5 四组分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调和比例对DOA/油浆调和沥青性能和组分的影响 |
2.4.2 TFOT对 DOA/油浆调和沥青组分与性能的影响 |
2.4.3 DOA/油浆调和沥青化学组分与物理性能的关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SBS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 |
3.2.3 胶粉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 |
3.2.4 SBS/胶粉复合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 |
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1 物理性能 |
3.3.2 低温柔度 |
3.3.3 荧光显微镜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三线油对DOA/油浆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2 SBS对 DOA/油浆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3 SBS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微观形貌分析 |
3.4.4 胶粉对DOA/油浆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5 胶粉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微观形貌分析 |
3.4.6 SBS/胶粉复合改性对DOA/油浆调和沥青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老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加速老化试验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老化对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性能影响 |
4.3.2 老化对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微观结构的影响 |
4.3.3 老化对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化学结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专利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FCC油浆的结构表征及提高其抗老化性能的改性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FCC油浆概述 |
2.1.1 FCC油浆的基本性质及组成 |
2.1.2 FCC油浆的利用 |
2.2 溶剂脱沥青工艺 |
2.2.1 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概述 |
2.2.2 我国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发展趋势 |
2.3 FCC油浆生产道路沥青工艺 |
2.3.1 调合FCC油浆蒸馏生产道路沥青 |
2.3.2 掺兑FCC油浆溶剂脱沥青法生产道路沥青 |
2.3.3 FCC油浆与聚合物复合改性生产道路沥青 |
2.3.4 交联缩合油浆调合生产道路沥青 |
2.4 FCC油浆结构表征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过程 |
3.2.1 油浆组分测定方法 |
3.2.2 油浆改性反应 |
3.2.3 调合沥青 |
3.2.4 模型化合物交联/改性反应 |
3.3 分析测试方法 |
3.3.1 油浆运动粘度测定方法 |
3.3.2 沥青常规性能测试方法 |
3.3.3 表征分析方法 |
第4章 FCC油浆结构表征及老化机理研究 |
4.1 FCC油浆的基本性质 |
4.1.1 FCC油浆的族组成分析 |
4.1.2 FCC油浆的元素分析 |
4.2 FCC油浆结构表征分析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2.3 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
4.2.4 凝胶色谱分析 |
4.3 FCC油浆平均分子结构计算 |
4.4 FCC油浆老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高FCC油浆抗老化性能的改性反应研究 |
5.1 改性剂的选取 |
5.2 改性油浆抗老化性质考察 |
5.3 改性油浆的粘度变化规律 |
5.3.1 改性剂加入量对油浆粘度的影响 |
5.3.2 反应温度对油浆粘度的影响 |
5.3.3 反应压力对油浆粘度的影响 |
5.3.4 反应时间对油浆粘度的影响 |
5.3.5 催化剂添加量对油浆粘度的影响 |
5.4 改性FCC油浆调合道路沥青 |
5.4.1 改性油浆调合沥青产品的性能指标 |
5.4.2 改性油浆调合沥青针入度比的变化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模型化合物改性反应及作用机理分析 |
6.1 模型化合物的改性/交联反应 |
6.1.1 模型化合物的选择 |
6.1.2 交联剂的选取 |
6.1.3 工艺条件选择 |
6.2 反应产物分析 |
6.2.1 红外光谱分析 |
6.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6.3 改性剂与交联剂的反应活性对比 |
6.4 FCC油浆改性反应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法的改质前后辽河常渣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稠油的定义 |
1.1.1 稠油的分类 |
1.1.2 辽河稠油的特征及研究现状 |
1.2 渣油的分离与表征方法 |
1.2.1 渣油的分离方法 |
1.2.2 渣油的表征方法 |
1.2.3 化学分析表征法 |
1.3 钌离子催化氧化法 |
1.4 Orbitrap Fusion Tribrid质谱仪的应用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样品来源及样品的基本性质 |
2.2 四组分的分离富集 |
2.3 反应装置及实验步骤 |
2.3.1 反应装置 |
2.3.2 实验步骤及处理流程 |
2.4 RICO反应产物羧酸的定量 |
2.4.1 易挥发羧酸处理 |
2.4.2 不易挥发酸的定量分析 |
2.5 反应各产物的分布情况 |
2.6 碳回收率的计算 |
2.7 仪器分析实验条件 |
第3章 改质前后辽河超稠油常渣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的分析与对比 |
3.1 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RICO反应产物分析 |
3.1.1 芳香环系正构烷基侧链含量分布与对比 |
3.1.2 芳香环系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与对比 |
3.1.3 苯多酸含量和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与对比 |
3.2 各亚组分的平均结构参数分析 |
3.3 碳回收率分析 |
3.4 RICO产物中酸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改质前后辽河超稠油常渣窄馏分化学结构和分布特征的分析与对比 |
4.1 改质前后辽河超稠油常渣窄馏分的RICO反应 |
4.1.1 芳香环系正构烷基侧链含量分布与对比 |
4.1.2 芳香环系聚亚甲基桥链的含量分布与对比 |
4.1.3 苯羧酸含量与芳香环系结构的分析与对比 |
4.2 窄馏分的平均结构参数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辽河常渣及其窄馏分中苯多酸含量 |
附录 B 辽河常渣及其窄馏分中正构烷基侧链含量 |
附录 C 辽河常渣及其窄馏分中聚亚甲基桥链含量 |
附录 D 改质常渣及其窄馏分中苯多酸含量 |
附录 E 改质常渣及其窄馏分中正构烷基侧链含量 |
附录 F 改质常渣及其窄馏分中聚亚甲基桥链含量 |
附录 G 辽河常渣及改质常渣异构烷基侧链含量 |
致谢 |
(5)辽河渣油与重交沥青性质组成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稠油渣油的概述 |
1.1.1 我国稠油渣油分类 |
1.1.2 稠油渣油的评价 |
1.1.3 辽河超稠油渣油的性质、组成、结构概述 |
1.2 石油沥青性质组成与性能概述 |
1.2.1 我国现行的石油沥青性质标准 |
1.2.2 石油沥青的性能指标 |
1.2.3 石油沥青性质组成与性能关系 |
1.3 石油酸的分离提纯与表征 |
1.3.1 石油酸的分离 |
1.3.2 石油酸的精制 |
1.3.3 石油酸的表征 |
1.4 文献综述小结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案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的来源及性质 |
2.2 超临界萃取分馏实验 |
2.3 渣油及其窄馏分性质组成结构测定 |
2.4 石油酸的分离提纯 |
第3章 辽河常渣、改质常渣及其窄馏分性质组成分析 |
3.1 辽河常渣改质前后性质组成对比 |
3.1.1 分子量分布曲线对比 |
3.1.2 结构组成对比 |
3.1.3 高分辨质谱分析结果 |
3.2 辽河常渣改质前后的超临界萃取分馏结果 |
3.3 辽河常渣改质前后窄馏分的性质组成对比 |
3.3.1 密度 |
3.3.2 残炭 |
3.3.3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3.3.4 氢碳元素含量及氢碳比 |
3.3.5 黏度 |
3.3.6 四组分组成 |
3.3.7 蜡含量分布 |
3.3.8 酸值分布 |
3.4 辽河常渣改质前后窄馏分的结构组成对比 |
3.4.1 核磁共振 |
3.4.2 基于核磁共振的平均结构参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辽河常渣改质前后石油酸组成结构及其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
4.1 醇碱液萃取前后渣油中石油酸的组成分析 |
4.2 石油酸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 石油酸元素组成 |
4.4 辽河常渣石油酸分子组成 |
4.5 石油酸结构特征分析 |
4.6 改质前后石油酸的变化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辽河沥青老化过程中性质性能分析 |
5.1 老化实验对沥青性质的影响 |
5.1.1 元素组成变化 |
5.1.2 分子质量分布变化 |
5.1.3 平均结构参数变化 |
5.1.4 老化过程中沥青性质的变化 |
5.1.5 老化过程中沥青化学组成的变化 |
5.1.6 老化过程中沥青杂原子化合物的变化 |
5.2 老化实验对石油酸的性质组成结构的影响 |
5.3 老化实验对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结构参数数据 |
附录B 石油酸分布数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6)油砂沥青生产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容 |
2 试验结果 |
2.1 油砂沥青直接蒸馏生产道路沥青的研究 |
2.2 油砂减压渣油通过调合工艺生产道路沥青的研究 |
2.3 油砂沥青通过混炼工艺生产沥青的研究 |
3 结论 |
(7)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经减压蒸馏生产重交沥青组分的工业化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道路沥青及其组分生产技术简介 |
2.1.1 原油通过常减压蒸馏直接生产道路沥青 |
2.1.2 减压渣油通过溶剂脱沥青生产沥青组分 |
2.1.3 催化油浆及糠醛抽出油生产沥青组分 |
2.1.4 减压渣油氧化或半氧化生产沥青组分 |
2.2 国外沥青生产工艺技术简介 |
2.3 我国沥青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3章 切割油浆调合重交沥青试验 |
3.1 原料情况 |
3.2 技术指标 |
3.3 油浆混兑和蒸馏 |
3.4 拔头油浆和半沥青调合道路沥青 |
3.5 拔头油浆与抽出油和半沥青调合道路沥青 |
3.6 AH-70 混合料评价试验结果 |
3.7 小结 |
第4章 催化油浆切割装置投产前沥青生产状况 |
4.1 丙烷脱沥青装置生产脱油沥青(半沥青) |
4.2 氧化沥青装置生产建筑沥青 |
4.3 糠醛精制重套装置生产抽出油 |
第5章 油浆切割装置的建设实施 |
5.1 原料及产品 |
5.2 产品方案 |
5.3 物料平衡 |
5.4 主要操作条件 |
5.5 工艺流程简述 |
5.6 主要设备选型 |
5.6.1 减压蒸馏塔(C-801) |
5.6.2 喷射器 |
5.7 设备平面布置 |
5.8 公用工程消耗 |
5.8.1 水耗量 |
5.8.2 电耗量 |
5.8.3 蒸汽耗量 |
5.8.4 压缩空气耗量 |
5.8.5 含油污水 |
5.9 能耗 |
5.10 装置“三废”排放 |
5.11 装置边界条件 |
5.11.1 原料 |
5.11.2 产品 |
5.11.3 水系统 |
5.11.4 蒸汽系统 |
5.11.5 压缩空气系统 |
5.12 平面布置 |
5.12.1 平面布置的原则 |
5.12.2 装置布置简介 |
5.13 自动控制 |
5.13.1 概述 |
5.13.2 自动控制水平 |
5.13.3 主要仪表选型 |
5.13.3.1 选型原则 |
5.13.3.2 仪表选型 |
5.13.4 仪表供电、仪表供气等设施 |
5.13.5 主要仪表及材料清单 |
5.13.6 控制室 |
5.14 公用工程 |
5.14.1 给排水 |
5.14.1.1 概述 |
5.14.1.2 催化油切割装置水量表 |
5.14.1.3 装置内给水排水系统划分 |
5.14.2 供电 |
5.14.2.1 设计范围 |
5.14.2.2 供配电系统及供电线路设计 |
5.14.2.3 照明设计 |
5.14.2.4 防雷、防静电、接地设计 |
5.14.3 辅助生产设施 |
5.14.3.1 消防设施 |
5.14.3.2 化验分析 |
5.14.3.3 三修 |
第6章 装置投产后质量及效果评价 |
6.1 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准要求 |
6.2 改造装置投产后产品的质量情况 |
6.3 装置投产前后质量分析 |
6.4 装置改造前后经济效益情况分析 |
6.4.1 装置改造前分析 |
6.4.2 装置改造后分析 |
6.4.2.1 财务评价依据 |
6.4.2.2 价格体系 |
6.4.2.3 成本费用估算的主要参数和数据 |
6.4.2.5 财务分析 |
6.4.2.6 财务评价结果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8)辽河稠油渣油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溶剂脱沥青技术概述 |
1.3 脱油沥青应用概况 |
1.3.1 脱油沥青在道路沥青调和方面的应用 |
1.3.2 脱油沥青的气化 |
1.3.3 脱油沥青在硬质道路沥青的应用 |
1.3.4 脱油沥青在活性炭制备中的应用 |
1.3.5 脱油沥青在铸型粘结剂的应用 |
1.3.6 脱油沥青磺化在钻井液添加剂的研究和应用 |
1.3.7 脱油沥青在高分子材料添加剂的应用 |
1.3.8 炼焦工业粘结材料 |
1.3.9 农林业土壤改良剂 |
1.3.10 脱油沥青造粒技术进展 |
1.4 道路石油沥青 |
1.4.1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 |
1.4.2 道路石油沥青的性质和指标 |
1.5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1.6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溶剂脱沥青实验 |
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案 |
2.2 实验仪器 |
2.2.1 装置构成 |
2.2.2 装置技术指标 |
2.2.3 实验装置操作方法 |
2.3 溶剂脱沥青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 |
3.1 实验原料、实验仪器及测定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测定方法 |
3.2 调和方式的确定 |
3.2.1 实验方案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3 选定调和方式 |
3.3 调和沥青的软化点 |
3.3.1 软化点和脱油沥青加入比例的关系 |
3.3.2 调和沥青软化点规律的验证 |
3.3.3 调和沥青软化点的线性估算法 |
3.4 调和沥青针入度 |
3.4.1 脱油沥青加入比例和针入度的关系 |
3.4.2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3.4.3 调和沥青针入度的等价估算法 |
3.4.4 调和沥青针入度的等价估算法的验证实验 |
3.4.5 针入度的线性估算法 |
3.5 调和沥青产品性质 |
3.5.1 焦化重蜡油作软组分调和沥青产品性质 |
3.5.2 催化裂化拔头油浆作软组分调和沥青产品性质 |
3.5.3 减压渣油作软组分调和沥青产品性质 |
3.6 高软化点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研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神经网络在预测调和沥青延度的应用 |
4.1 实验原料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交通部石油沥青标准 |
附录B 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国家标准 |
附录C 针入度等价估算实例 |
附录D BP神经网络的MATLAB程序 |
附录E BP神经网络预测的输出值和误差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和专利 |
致谢 |
(9)辽河稠油脱沥青油性质及用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稠油加工技术 |
1.1.1 减粘裂化 |
1.1.2 延迟焦化 |
1.1.3 重质油加氢技术 |
1.1.4 重油催化裂化技术 |
1.1.5 溶剂脱沥青技术 |
1.1.6 辽河石化稠油加工技术现状 |
1.2 溶剂脱沥青技术简述 |
1.2.1 国外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溶剂脱沥青技术发展现状 |
1.2.3 辽河石化溶剂脱沥青技术研究现状 |
1.3 溶剂脱沥青原料 |
1.3.1 辽河稠油原料性质 |
1.3.2 溶剂脱沥青技术处理辽河稠油 |
1.4 脱沥青油的应用领域 |
1.4.1 脱沥青油的用途 |
1.4.2 轻脱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 |
1.4.3 重脱油的用途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2章 实验准备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装置 |
2.2.1 KSDA-2000 重油超临界连续萃取装置 |
2.2.2 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 |
2.2.3 小型糠醛抽提实验装置 |
2.2.4 制备老化沥青实验装置 |
2.3 产品分析方法 |
2.3.1 催化裂化气体产品分析 |
2.3.2 催化裂化液体产物分析 |
2.3.3 结焦颗粒含碳量分析 |
2.3.4 四组分分析方法 |
2.3.5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分析方法 |
第3章 溶剂脱沥青实验规律的研究 |
3.1 抽提温度对脱沥青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3.1.1 抽提温度对脱沥青油收率的影响 |
3.1.2 抽提温度对脱沥青油性质的影响 |
3.2 抽提温度对轻脱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3.2.1 抽提温度对轻脱油收率的影响 |
3.2.2 抽提温度对轻脱油性质的影响 |
3.2.3 沉降塔温度对轻脱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3.3 抽提温度对重脱油收率和性质的影响 |
3.3.1 抽提温度对重脱油收率的影响 |
3.3.2 抽提温度对重脱油性质的影响 |
3.4 轻脱油、中脱油和重脱油的性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脱沥青油的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4.1 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脱沥青油催化裂化实验研究 |
4.1.1 温度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4.1.2 剂油比对产品分布的影响 |
4.2 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轻脱油与脱沥青油催化裂化实验对比 |
4.2.1 原料对比 |
4.2.2 轻脱油与脱沥青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对比 |
4.3 实验室催化裂化与辽河工业催化裂化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脱油制备环保橡胶油 |
5.1 糠醛抽提生产环保橡胶油 |
5.2 与中海油糠醛二次抽提对比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脱油制沥青再生剂 |
6.1 老化沥青的制备 |
6.2 重脱油调和老化沥青 |
6.3 糠醛抽出油制沥青再生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常减压装置加工高酸原油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酸原油的特点 |
1.2 高酸原油的研究意义 |
1.3 高酸原油的主要脱酸方法 |
1.4 高酸原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酸原油的脱盐脱水技术研究 |
2.1 脱盐脱水对原油加工的影响 |
2.2 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工艺参数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酸原油加工方案确定 |
3.1 原油性质 |
3.2 产品方案和产品质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馏装置加工高酸原油的研究 |
4.1 设计和改造阶段的材料选择 |
4.2 新技术的应用 |
4.3 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研究 |
4.4 脱环烷酸工业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用辽河高粘原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研究(Ⅰ)辽河高粘原油性质及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辽河稠油渣油组成结构及特性研究[D]. 王皓.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聚合物改性DOA/油浆调和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顾怡.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3]FCC油浆的结构表征及提高其抗老化性能的改性反应研究[D]. 王遥.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8)
- [4]基于钌离子催化氧化法的改质前后辽河常渣分子结构及特性研究[D]. 闫亚明.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5]辽河渣油与重交沥青性质组成及性能的研究[D]. 朱小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6]油砂沥青生产道路沥青的可行性研究[J]. 李娜,牛毓,李朋,康东会. 石油沥青, 2016(06)
- [7]催化裂化装置油浆经减压蒸馏生产重交沥青组分的工业化实施[D]. 李明灯.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6)
- [8]辽河稠油渣油脱油沥青调和道路沥青的研究[D]. 窦福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9]辽河稠油脱沥青油性质及用途的研究[D]. 王品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10]常减压装置加工高酸原油的技术研究[D]. 姜兴利.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