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制笔行业先进工作者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刘岸冰[1](2018)在《1956年上海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私关系研究》文中认为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之后,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变革,其变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重建企业内部结构,即调整企业内部公私管理人员的配置。根据中央"量才使用辅以必要照顾"的总方针,资方原有管理层的人员大部分在合营企业得以适当安置。然而,在合营企业内部,公私关系却因双方身份和地位的不同、经营管理方法的分歧等因素而导致诸多问题。针对这些状况,上海市政府采取了对资方加强政策教育、明确公私方权责与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加强交流与实行民主监督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私关系。
胡晓亮[2](2017)在《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上海是作为全国的多功能经济中心,无论是在金融业、工业、商业、贸易,还是交通运输业领域都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但是由于租界的长期存在,上海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许多结构性的失衡。上海解放后,在新中国逐步建立全国一盘棋的经济建设中,经济领域的结构性调整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建国初期,上海的三次工业改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上海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在生产生活资料的轻纺工业与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工业明显比重相差太大,轻纺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尤其是在物资供应相对匮乏的五十年代,无法调动足够的力量来供应上海的轻纺工业的生产;其次工业企业规模过小也是上海工业发展的痼疾,上海急需在公私合营之后通过工业企业的裁并、重组,建立稳定的生产能力;再次建国后上海除了小部分的外国资本家或者官僚资本投资的少数大厂之外,绝大多数的工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上海需要通过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发展被中央提上了日程,不仅是上海自身需要对其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改变之前的"失衡"状态,全国对上海的"期望"也日益提升,希望上海发挥自身的工业基础,带动全国的工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开展了全方位的工业结构调整。上海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式是对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组,改变之前的工业结构,使之适应上海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全国工业发展。上海建国之后大规模的工业改组总共进行了三次,分别为第一次工业改组(1956-1957年)、第二次工业改组(1958-1960年)和第三次工业改组(1962-1965年),这几次工业改组是由政府指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上海工业结构调整的三次尝试,工业改组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失衡的工业结构,为其成为"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基地"奠定了基础。其中第二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一次工业改组建立上海完整的工业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配合了行政区划的变迁、"高精尖"工业方针的提出,在"大跃进"的复杂环境中完成了上海工业结构的巨大转型,奠定了上海当代工业布局的雏形,是三次工业改组中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次改组,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在之后六十年代末的第三次工业改组是在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和收缩,上海的基本工业发展方向没有变化。就上海本身而言,第二次工业改组也是影响上海城市发展的重大调整,第二次工业改组大规模的企业裁并改组虽只有半年的时间,但是在改组的过程中,上海整合了自身的工业发展潜力,为行政区划调整、工业区以及卫星城的扩建提供了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骨干企业打造了一批有生产能力的大厂,在工业改组的过程中,发展"高、精、尖"产业,建设两个基地成为上海工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具体实施以及其导致的结果,并对改组过程中管理体制进行了专门探讨。本文以未被发掘过的档案资料、报刊资料为基础,从公私合营后的新工业方针以及第一次工业改组切入,剖析上海的工业结构问题,详细论述了第二工业改组的过程、影响、体制改革等,对第二次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述。上海工业方针的变动不管是"紧缩"还是"发展","扩建"还是"新建"都是紧紧跟随国家工业发展的整体发展需要,奉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在全国现代化建设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为国家战略与地方经验关系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非常好的案例,也是我们研究当代经济史应该重视的研究视角。
张牛美[3](2014)在《走出家门:上海妇女从业研究(1958-1962)》文中研究说明上海是近代中国最早出现新兴职业女性群体的城市。至当代,城市妇女从业第一个蔚为可观的高潮出现于1958至1962年间。促成其形成的重要力量是众多初次走出家门的妇女。这五年间上海家庭妇女从业的历程即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当下学界,女性与职业的话题已然成为历史学、社会学、性别研究及文化研究的热点,可是集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史学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则将妇女从业问题置于历史时空背景中,通过描述党政系统、居委会干部、生产组织、家庭妇女等不同主体的因应,从政府抉择、经济发展、女性社会角色、日常生活等多个角度切入分析,呈现多元复杂的历史现象,在此基础上,评估这一时期家庭妇女从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动员妇女参与社会生产是党政系统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鉴于1949至1957年间的社会形势,城市劳动就业政策的重点在于安置各类失业人员。家庭妇女不是政策偏重的人群。1958年,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快速实现强国的梦想,主政者展开了系列新的尝试。肇因于此,城市妇女从业政策得以调整。大量家庭妇女作为新兴劳动群体在政策的推动下走出家门,或在街道里弄从事集体事业,或进入国民经济体系。抉策过程中,上海地方党政部门依据地方社会实际以及上级政令,几度更易家庭妇女从业政策,并赋予不同阶级成份妇女相异的从业资格。党政部门制定调整政策之时,居委会干部和生产组织在不同的空间里进行着妇女从业相关的实践。邻里空间之内,居委会干部担任起组织动员家庭妇女从业的职责,安排她们在里弄里从事街道集体事业,将她们输送到里弄以外的单位组织中去。具体运作中,干部们行动多元,或执行上级政令,或反其道行之。工厂企业等生产组织则在单位内外吸收家庭妇女作为用工成本经济的计划外劳动资源。招收、使用、清退家庭妇女的过程中,与居委会干部相仿,工厂企业呈现出与政府多维的互动,演绎出跃进主题的“复调”与“跑调”。家庭妇女既是居委会干部组织动员和生产单位招收清退的对象,又是重要的参与主体,展现出多元的因应,或合作,或抗拒,充分显示出她们的自主性。在这五年以及后来的岁月中,她们中的多数人经历着走出家门—重返家庭—再次走出家门的从业轨迹。探析这五年间上海家庭妇女从业的历程,可将它视为政权统合之下基层自主性的又一例证。这次当代历史中第一次妇女从业高峰是由非常态历史环境催生的,给参与其中的主体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毋庸质疑的是,这座近代最早出现新兴职业女性群体的城市由此得到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林超超[5](2013)在《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低下的经济效益,已经给后人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我们很少能发现同时期国家在追求效率上做出的努力。为此,本文着重考察了1949年至1980年代初期国家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而展开的生产组织与生产动员,并将国家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在微观层面上的具体实践和制度安排,以及工业组织内部成员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的因应与行动,作为论述重点,以工业重镇——上海作为研究个案。正文部分计有六章:第一章,对1950年代初期国家在接管和改造城市工业中的现实境况与政策实践,以及引入苏联模式、从制度上确保生产效率所遭遇到的困境,做一背景上的概述。第二章,分述“大跃进”之前国家在推进计划经济制度化管理上的三个基本方面举措(技术普及、组织管理、劳动激励)及其成效。第三章,讨论“大跃进”中高指标的促成及随之出现的计划管理失序。第四章,概述1960年代中前期国家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调整及制度重建。第五章,阐述“三五”、“四五”计划期间的工业生产组织状况及其与革命动员、上层政治之间的微妙关系。第六章,探讨1970年代末期的政治变动与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以及其间效率优先原则的确立。本文认为,1949年后的中国是在短缺的社会资源基础上实现其工业化诉求的,工业经济的高速增长显示了中国计划经济和劳动激励的独有效率。以生产指标构筑起来的指令体系和赏罚体系,是国家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器;对劳动竞赛等群众运动式的生产动员方式的青睐,是国家常用的一种针对劳动者个人的激励办法。然而,这种激励机制在换来经济高增长的同时,是不可计量的效益流失。1970年代后半叶的政治变动,为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新的国家理论改变了产权规则和激励机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肯定了此前讳莫如深的经济激励,企业的经营者因享有对剩余利润的占有权,而有了较强的主观动机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中国的工业经济获得了新的增长。国家权力在退出部分经济领域的同时,也将这部分的经营成本和投资风险留给了企业。
刘岸冰[6](2011)在《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文中提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诞生。受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并在党和政府强烈的政治权力作用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制度以超乎预料的速度完成了它并不艰难的转折。本文试图以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为主题,主要运用原始档案史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以现代企业理论和制度经济学为主要分析工具,选择上海工业企业为个案,从公私合营后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研究,以此反映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转折所带来的经济绩效。公私合营企业产权的转移主要从清产核资、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以及股权比例的变化来反映。治理结构方面,在企业外部形成了多层级的由高到低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内部主要分析了公私合营后公私合作共事的形成,同时还建立了独特的激励机制,公私双方共同致力于企业的发展。经营状况方面,从成本与效益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的产、供、销管理,同时选取了在经营上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进行了论述,尤其是银行作为第三方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监督,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公私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收益分配上主要对工资福利、盈余分配及定息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了公私合营后企业在收益分配方面的优越性。总之,公私合营后,随着企业制度发生历史性转折,它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新政治架构下公私力量的博弈最终让位于公方,凸显了强大行政权力支配下极度弱化的资本权利。企业制度得以多方位的顺利转型并提高了企业的经济绩效。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上海在新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下,从此开始了它新一轮的成长与发展。
董明[7](2011)在《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转型是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议题,也承载了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责任。而无限丰富的社会事实则给研究者提供了多元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并已从中揭示了人类社会转型的最基本进路,即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但已有的经典研究大多以西方发达国家为基本背景,尽管这也的确是对人类文明演进基本面相的一种呈现,但显然还不能涵括客观现实的全部内容,尤其是不可能以此简单比附自上世纪后半叶以降许多发展中国家社会转型的基本特质与路径选择。随着19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其间所展现出来的社会转型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浓厚的研究兴趣,迄今也已提出了不少各具特点且有不同影响力的解释框架及基本观点。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若干特征,但一方面由于研究视角上仍不可避免地存在西方理论的“路径依赖”,同时更由于中国社会特殊的复杂性及其发展的异常迅猛,使得既有研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理论的贫困”:中国的发展究竟将朝着怎样的方向演进?她最终会是向着已被认知的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的一种持续趋近,抑或可能会因此贡献一种迥异的模式?总的看,迄今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应尚显力不能逮。应当承认,面对这一繁杂的研究议题,基于研究者本人事实上难以摆脱的研究局限,这的确是个难题。因此找到一个较恰当的个案与切入点,借助于最新最生动的事实材料,从中梳理出蕴藏其间的若干真实理路,则将是对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必要且可行的有益工作。本文正是这样一项推进性的研究工作:选择浙江省义乌市这个新兴商贸城市为个案,以其中极具活力的商人群体形成发展为研究切入点,通过探究由此而带给地方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层面的实际变化,试图从中揭示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相互交织中的我国社会转型的一般性路径特质、行动者逻辑以及可能的演进趋势等等议题。根据这一研究旨趣,本文采用的总体理论分析框架是政治社会学中使用最广泛的范畴之一即“国家—社会”关系。这不仅因为它较大程度上契合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中最基本的两大行动主体,即政权力量(包括中央和地方)与民间力量(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层面),同时,正因这一框架已堪称理论经典,从而也有可能与西方既有的社会转型模式形成某种有意义的比照对话,以更便于凸显我们的独特性所在。当然,正是鉴于我国的特殊性,本文并不预设一个学术规范意义上成熟的“公民社会”假定,而只是坚持从传统国家权力的渐趋消解、民间力量开始发挥作用的视角来观察社会转型的基本趋向。换言之,本研究将力图超越国家与社会二元区分的思路,而是把国家与社会置于一个连续统(continuums)的两极,国家一极意味着国家全面控制社会,社会一极则意味着自由多元主义、甚至无政府主义。任何一个国家,更毋论处于转型中的国家,其在特定时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或处于这两极当中的一极,或处于两极中间连续统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而这一特定位置的确定,则依赖于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对比。如此,实际就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置于一种动态的分析框架之中,从而或能更接近于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之客观真实。一句话,本文更侧重于把国家与社会关系从互动的而非二元对立这种西方传统模式意义上来理解与描述。为此,研究中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概念包括:治理、行动者、公民社会、社会冲突与博弈,等。通过本文对义乌个案的分析发现,在整个义乌地方社会的变迁历程中,商人群体在其间起到了“第一推动力”的实际功效。即,主要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首先是义乌人尤其是义乌农民(这是义乌商人群体的基本社会来源)以其“韧武器”为基本行动方式,也就是以持续不辍的非暴力抗争且兼具足够韧劲与政府周旋的形式来顽强地表达和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终得以促成政府妥协式地积极跟进。虽然这种最原初的推进方式究其实质是农民“弱者的武器”的一种力量体现,但它却最终演化成了推动制度创新的具有颠覆性的力量。在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尽管政府的作用已开始由先前的被动转为相对主动,在制度供给与相应协调、规制方面开始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积极程度”总体说来又需以商人群体为主体的民间力量所能认可或承受的程度为限,即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托克维尔所期待的受到了限制的公权。正是在这种条件制约下,政府与民间力量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已型构成一种相互制衡的格局。诚然,基于中国国家权力的主导地位这一基本制度背景特点,无论政府处于或被动或主动的行为方式下,最终都是经由政府的政策调整或新制度的创设而得到确定,都毋庸置疑地体现了政府理性的结果,而越到发展中后期,动力机制甚至已更多地偏向由政府供给导向的制度创新所决定,但此时的政府供给显然已不可能完全是原先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与利益之间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分配关系,而逐渐转变为政府与民间的上下互动式博弈,并且这种互动博弈的场域随着经济的弥散性而得以不断拓展。在政治、社会和文化各层面,以商人群体为主要社会构成的民间力量同样渐趋活跃,已昭示着在经济民主的推动下体现在政治民主进而社会民主层面的新进展。而随着每一种新议程的出现,又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内强化着或制约着相关联的其它方面,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多方互动与制衡的局面,从而具有了某种不可逆性。整个地方社会则由此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其趋向现代性、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向。即,义乌商人群体和义乌地方政府,他们作为成就义乌模式的两大主体力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管两者间具体关系将可能呈现为怎样的不同特征,但保持两者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以达成互动制约当属贯穿始终的要件。今后的义乌模式还将会怎样发展,从而地方社会的转型或变迁还将如何继续演进,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以商人群体为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力量与地方政府所代表的国家力量之间的关系状况。由上分析可见,尽管这里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显然有着较西方国家紧密得多的关联,但在发生逻辑、过程博弈和演进路径等多方面,其“家族相似”特点也是明显的,因此,这里的特殊性从本质上看并未完全脱嵌于“国家与社会”的一般演进规律。固然,这还仅是在个案基础上得到的阶段性判断,个案本身尚需持续关注,而更多事实的观察则是得出更确切结论所需的进一步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们从一个侧面已然看到了一个古老东方国度在现代经济制度推进下,同样能够缓慢但却坚实地迈向现代性的一种逻辑力量呈现,而不是相反。
高峻诚[8](2009)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难而上 努力实现行业平稳发展——中国制笔协会2009年理事长座谈会报告》文中认为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一年一度的理事长座谈会是我们总结上年工作、商讨确定新一年工作任务的会议,欢迎各位领导光临大会,过去一年协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会议。
高峻诚[9](2008)在《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为实现世界制笔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制笔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全体会员单位的代表们和各位领导、嘉宾共同纪念和庆贺中国制笔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并表彰全国制笔行业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这是一次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制笔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盛会;是一次弘扬优秀品
中国制笔协会[10](2008)在《中国制笔协会成立25周年暨2008年会员大会会议纪要》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制笔协会于2008年9月21日在上海召开了庆祝中国制笔协会成立25周年暨中国制笔协会2008年会员大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陈士能会长在百忙中参加了会议,上海市轻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俞友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楚修
二、全国制笔行业先进工作者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制笔行业先进工作者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文献回顾 |
一、关于"工业改组"与"经济改组"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各地的工业改组研究 |
三、关于上海工业发展的经济思想研究 |
四、关于工业改组的相关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三、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工作准备 |
第一节 上海新工业方针的提出 |
一、上海工业发展新定位 |
二、中央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的调整 |
三、上海工业发展新需求 |
第二节 第一次工业改组始末 |
一、第一次工业改组概况 |
二、第一次工业改组的遗留问题及其影响 |
第二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实施 |
第一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概述 |
一、改组形式 |
二、第二次工业改组的转折 |
第二节 重点工业局以及专业公司的工业改组 |
一、机电工业局 |
二、纺织工业局 |
三、轻工业局 |
四、冶金工业局 |
五、化学工业局 |
第三节 工业改组的工作方法 |
一、工业改组的步骤 |
二、工业改组中的企业管理 |
三、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人员安排 |
第三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中的管理体制变迁 |
第一节 行政组织形式 |
一、中央权力的下放 |
二、工业局-专业公司-工厂三级管理体制 |
三、"串管"、""联管""与""统管""的基层企业管理 |
第二节 平行部门的协同合作 |
一、国际贸易与工业改组的"联调" |
二、商业局对工业改组的"协调" |
三、财政局对工业改组的"降温" |
第三节 工业管理体制 |
一、企业管理体制 |
二、大中小企业关系 |
第四章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影响 |
第一节 工业布局调整 |
一、旧工业布局的局限 |
二、卫星城、工业区的设立 |
三、行政区划调整 |
第二节 向高精尖起飞 |
一、以高精尖为中心的区域发展战略 |
二、高精尖规划的主要成果 |
三、企业的扩建与新建 |
第三节 第二次工业改组的不足 |
一、生产方向问题 |
二、改组过程问题 |
三、街道工厂以及自发户问题 |
四、公共关系紧张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1956年卫生工程业经改规划(草案) |
附录二 上海市制笔业工业改组记录 |
附录三 经济改组计划表 |
附录四 公私合营源鑫中心吸收新城厂工作计划 |
附录五 自行并厂调查报告 |
附录六 上海市仪器仪表工业公司为请求批准生产改组的报告 |
附录七 各工业局要求商品生产排队表 |
附录八 经济改组中有关问题的初步意见 |
附录九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局、公司、工厂三级组织职权划分 |
附录十 上海市机电工业局关于中小型工厂管理问题的初步意见(草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走出家门:上海妇女从业研究(1958-196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回顾 |
二、概念与论题 |
三、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四、资料说明 |
第一章 新国家与妇女:建政之初从业的政策取向与从业概览 |
第一节 政策取向 |
第二节 从业概览 |
小结 |
第二章 乍起而落的跃进风:家庭妇女的从业政策 |
第一节 抉择变换:妇女从业政策的更易 |
一、街道集体事业政策 |
二、国民经济体系内的家庭妇女用工政策 |
第二节 阶级有别:妇女从业的政策分殊 |
一、公民的权利:劳动人民家属与从业 |
二、改造与自愿:资产阶级家属与从业 |
三、褫夺的资格:五类份子家属 |
小结 |
第三章 邻里空间:居委会干部与妇女从业 |
第一节 组织过程 |
一、试点推进与第一次整顿 |
二、高潮、调整与归口 |
第二节 执行国家政令 |
一、组织妇女从事街道集体事业 |
二、对外输送妇女劳动力 |
第三节 “反行为” |
一、表现形式 |
二、行为解析 |
小结 |
第四章 单位内外:生产组织与妇女从业 |
第一节 家庭妇女的启用 |
一、因需或应势:招收家庭妇女 |
二、家庭妇女用工情况 |
第二节 此起彼伏的退工潮 |
一、第一波退工潮 |
二、第二波退工潮 |
第三节 相符与相悖:基层实践与上级政策 |
一、基层行为的多元面向 |
二、复杂互动的解读 |
小结 |
第五章 无声之声:家庭妇女的多元因应 |
第一节 合作 |
一、为家庭谋 |
二、身份认同与社会认同下的选择 |
三、职业发展 |
四、情感需求:心灵的解放与尊严 |
第二节 弱者的武器 |
一、缺勤、不服从工作分配 |
二、维权 |
三、抵制生活集体化、家务劳动社会化 |
小结 |
结语 |
一、归去来兮:家庭妇女短暂的从业历程与不同的归宿 |
二、家庭妇女从业的解析 |
1 、政权统合之下基层自主性的又一例证 |
2 、效果之辨:非常态下上海妇女从业的再思考 |
3、风物长宜放眼量:非常规运动的历史遗产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 |
二、文献资料与方志 |
三、报刊 |
四、口述资料 |
五、论着 |
六、论文 |
七、外文文献 |
附录 |
1946年上海市市民职业分类统计 |
1946年上海有职业市民分类统计表 |
1947年上海女性职业分布 |
1950年代部分年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分布情况 |
1958年上海市(不包括各县)固定职工的工资 |
1958~1962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
1950~1962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水平表 |
1960年代在街道集体事业从业的妇女收入 |
后记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几个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思路与论述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主干资料 |
注释 |
第一章 政权鼎革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接管与改造 |
一、私营经济的恢复与改造 |
二、国营经济的建立与管理 |
第二节 从民主改革到生产改革 |
一、国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二、私营企业的民主改革 |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搁置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计划与效率:“大跃进”前的制度化管理 |
第一节 技术普及 |
一、学徒制度的演变 |
二、技工学校的培训 |
三、“先进经验”的推广 |
第二节 组织管理 |
一、计划管理 |
二、指标激励 |
三、内部监督 |
四、国家监督 |
第三节 劳动激励 |
一、生产动员与劳动竞赛的兴起 |
二、劳动竞赛的制度化 |
三、“难产”的经济激励 |
四、工厂里的政治文化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与效率:“大跃进”中的计划管理失序 |
第一节 权力下放与指标体系的失控 |
第二节 技术革命与国家动员 |
第三节 “鞍钢宪法”与反制度化管理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纠不了的偏:“大跃进”后的制度重建 |
第一节 《工业七十条》的问世 |
第二节 “大跃进”之后的经济纠偏 |
一、指标收缩 |
二、精减人员 |
第三节 试办托拉斯 |
第四节 “三五”计划的编制 |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稳住生产:特殊年代的工业组织 |
第一节 “社教”运动中的工业组织 |
第二节 大革命中的工业组织 |
一、革命与生产的拉锯 |
二、“工人造反派”的行动 |
三、计划管理的失常与恢复 |
四、“七·二一”大学的兴起 |
第三节 “四五”计划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 |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效率优先与上海工业企业的改制 |
第一节 政治变局与经济纠偏 |
第二节 打破禁区 |
一、“洋奴买办” |
二、“企业自治”和“利润挂帅” |
三、“奖金挂帅” |
第三节 理论重建 |
小结 |
注释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一、前人研究状况 |
二、理论研究框架 |
第三节 框架内容及资料情况 |
一、框架简介 |
二、文献资料 |
第四节 论文创新 |
一、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
三、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一章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改造前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一、解放前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二、建国初期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调整与发展 |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
一、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一般政策 |
二、公私合营政策 |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 |
一、对资本主义工业实行加工订货 |
二、有计划地在工业中扩展公私合营 |
三、从部分公私合营发展到全行业公私合营 |
四、劳资双方的反应 |
第二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 |
第一节 从清产核资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清产核资 |
二、从清产核资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第二节 从“高管层”的变动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公私合营企业“高管层”的变动与权力的转移 |
二、企业权力转移后的管理模式 |
第三节 从股权比例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一、公私合营企业的定股情况 |
二、从公私股比例看公私合营企业的产权转移 |
第三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动 |
第一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一、委托代理关系解读 |
二、公私合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二节 从劳资关系到公私合作共事 |
一、公私合营前的劳资关系 |
二、公私合营后的公私共事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激励机制 |
一、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与公私合营企业之间的激励关系 |
二、直接主管部门与公私合营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激励关系 |
三、公私合营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激励关系 |
第四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经营 |
第一节 产供销管理 |
一、组织管理 |
二、供料管理 |
三、生产管理 |
四、产品销售网络建设 |
第二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 |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财务监督 |
二、银行对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监督 |
三、公私合营企业的财务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经营效益 |
第五章 公私合营后企业的收益分配 |
第一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工资福利 |
一、公私合营前企业的工资福利 |
二、公私合营后企业的工资福利 |
第二节 公私合营企业的盈余分配 |
一、公私合营前企业的盈余分配 |
二、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盈余分配 |
第三节 定息问题研究 |
一、定息政策的施行 |
二、定息产生的经济效应 |
结论: 公私合营后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
第一节 新政治架构下公私力量的博弈 |
第二节 公私合营后企业经济绩效的提高 |
第三节 公私合营与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一、社会转型内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 |
二、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对中国近代商人群体研究状况的概略 |
二、对改革开放以来新兴商人群体研究文献的检视 |
第二章 个案选择及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个案的选择及其简要描述 |
第二节 研究空间和价值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理论分析框架及相关概念厘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论述结构 |
第三章 商人群体生成的起始路径与地方经济结构变迁 |
第一节 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及其文化特质 |
一、义乌经济的地理历史素描 |
二、独特的文化传统及其精神气质积淀 |
第二节 经济转型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和提升 |
一、经济转型与传统小农经济的市场化蜕变机缘 |
二、农民的韧武器与小商品市场的形成 |
第三节 商人群体的形成及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商人群体的形成 |
二、地方经济结构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一):政府视角 |
第一节 压力型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基本运行逻辑 |
一、压力型体制与地方政府的行动空间 |
二、地方政府自主性的有条件正当性及其行为逻辑的主要变量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制约与主动建构: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 |
一、义乌地方政府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 |
二、义乌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张弛之道”:基本经验阐释 |
第三节 治理型政府的雏形显现 |
一、治理型政府的滥觞及其一般要素构成 |
二、义乌地方政府的行政逻辑嬗变:在试错中逐渐趋向“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治理转型(二):地方民主视角 |
第一节 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与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一、转型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
二、商人群体的一般特质及我国商人群体的特殊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 |
一、政治参与动机的类型化分析 |
二、政治参与实现路径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程度及其绩效评析 |
一、商人群体政治参与的实现程度 |
二、商人群体政治参与对地方民主发展的绩效厘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商人群体与地方社会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与社会权力结构再造 |
一、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概况 |
二、义乌地方社会权力结构的再造 |
第二节 城市化与地方文化精神的嬗变 |
一、区域城市化的脉动 |
二、城市化推进下区域文化精神的嬗变 |
第三节 民间力量成长与地方社会转型 |
一、民间草根力量的生长:基层社会共同体的浮现 |
二、正式制度力量的回应:社会治理生态的柔韧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第一节 结语: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进一步的讨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对象简况表 |
附录二:义乌民营企业家(商人)访谈及问卷调查(纲要) |
附录三: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难而上 努力实现行业平稳发展——中国制笔协会2009年理事长座谈会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一个核心协会工作以双向服务为核心 |
1、为制笔企业服务 |
2、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支持 |
(二) 两个纪念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 |
1、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
2、纪念中国制笔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 |
(三) 三场交流搭建企业家沟通的桥梁 |
(四) 四次会议体现行业标准发展战略 |
1、召开《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宣贯暨标准培训会 |
2、召开制笔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 |
3、召开国家标准制定审定会 |
4、举办REACH法规培训 |
(五) 五大举措力保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
1、全国制笔行业专家组会诊文港镇“华夏笔都” |
2、成立奉贤制笔协会 |
3、为“中国制笔工业基地”、“中国制笔中心”授牌 |
4、共建“中国文具之都” |
5、共建“中国制笔工贸基地” |
(六) 六件日常工作促进行业平稳发展 |
1、坚持人才战略 |
2、继续实施名牌战略 |
3、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一场突如其来的震灾席卷汶川, 灾情牵动着中 |
4、办好专业展览 |
5、进行国际交流 |
6、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
(七) 维护行业秩序提升标准工作 |
(八) 尊重人才建立行业专家库 |
(九) 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纠纷 |
(十) 切实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
四、全国制笔行业先进工作者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1956年上海公私合营企业的公私关系研究[J]. 刘岸冰.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6)
- [2]上海第二次工业改组与工业结构调整[D]. 胡晓亮.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1)
- [3]走出家门:上海妇女从业研究(1958-1962)[D]. 张牛美. 复旦大学, 2014(12)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效率、动员与经济增长:计划体制下的上海工业[D]. 林超超. 复旦大学, 2013(03)
- [6]公私合营后中国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折 ——上海工业企业的产权、治理结构与经营[D]. 刘岸冰.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05)
- [7]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 ——以义乌为例[D]. 董明. 上海大学, 2011(02)
-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迎难而上 努力实现行业平稳发展——中国制笔协会2009年理事长座谈会报告[J]. 高峻诚. 中国制笔, 2009(01)
- [9]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为实现世界制笔强国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制笔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高峻诚. 中国制笔, 2008(04)
- [10]中国制笔协会成立25周年暨2008年会员大会会议纪要[J]. 中国制笔协会. 中国制笔,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