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林匹克运动的诚信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代龙迪,汤卫东[1](2021)在《我国体育诚信的德法内核与建设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体育诚信对于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诚信道德价值的确立与规范养成,以及我国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实效两个基本问题作以深度分析,进而基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式提出德法兼治下我国体育诚信的建设路径:完善以"软法善治"为主导的体育诚信制度体系,以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建成体育诚信拟态环境,形成体育信用信息系统与体育诚信监管机构的联动,建设以效能化为导向的体育失信惩戒机制。
鹿文彬[2](2019)在《建设体育强国视野下国家队运动员诚信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信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它在人们内心信念的强化、外部行为的规范、道德理想的塑造、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体育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快速涌来,我国并未构建起与之相匹配的信用体系,致使大量体育诚信缺失现象在体育领域涌现出来。而国家队运动员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拔尖人才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其诚信状况更是备受关注。因此研究他们的诚信观问题,对于提高国家队运动员的诚信水平,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为现实中国家队运动员诚信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本研究对2008年-2018年国家队运动员诚信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研究中选取不同体育项目诚信缺失的典型案例,归纳和总结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类型;分析同一体育项目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出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多角度、多主体对比分析,探析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根据新时代对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国家队运动员诚信观建设的方法和路径。通过研究,发现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主要类型有三种:使用兴奋剂、年龄造假和虚假比赛。在分析诚信缺失类型的基础之上,本研究对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原因主要有:法律法规不健全、比赛规则设计缺陷、监督和惩戒机制不完善;诚信观淡薄、体育精神丧失、体育道德滑坡。本研究认为,新时代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治理要从制度和道德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和完善体育立法工作和制度建设、加强体育法制宣传和监督、完善体育竞赛制度、健全诚信奖惩机制;二是教育主体要重视诚信引导、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强运动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和完善社会道德评价体系。
史国生,范妤婧,吕季东[3](2018)在《奥运遗产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文中认为分析2010-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15篇奥运遗产(Olympic Legacy)研究文献,对该研究领域的前沿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奥运遗产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延伸,研究范围不断扩充;冬奥会是奥运遗产的研究热点之一,效应关系得到重视;奥运遗产与其它学科研究相互渗透,研究体系逐步完善。通过对奥运遗产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的分析,能够为我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奥运遗产的规划建立理论框架,为管理实施提供借鉴办法。
文明传播课题组[4](2018)在《奥林匹克的世界梦与中国梦 奥林匹克:从文化共同体到文明共同体 双奥之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响乐章》文中指出公元前776年,古希腊举办了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3年,奥运会在基督教成为古罗马的国教后遭到废止。1892年,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宣言》中呼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办。1908年,《天津青年》提出着名的"奥运三问"。100年后的2008年1月,奥林匹克进入北京时间。在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宣言》用中英法三种
谭燕婷[5](2016)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历经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洗礼,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世界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体育全球化也随之而来。西方体育随着体育全球化加快而迅速进入我国,其带来的文化思想理念对我国产生了重大影响,逐渐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地位发生动摇。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际最大的体育盛典,其主要是以西方体育文化为发展主流,世界各国、各民族为能跟上时代潮流,而逐渐趋向学习西方体育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被削弱。各民族文化趋向善同,民族特色逐渐薄弱,民族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环境面临消失,其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内涵被忽略,致使其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此境遇下如何有效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要进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作为逻辑起点,以价值论为导向,将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体育学理论相联结,再运用文献资料、推理归纳、逻辑分析等方法来系统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独特价值,以客观公正、创新发展的思辨观分析研究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从而把握其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指导。研究发现:(一)从“科学发展观”、“文化多元性”、“普世价值”、“传承与发展”四个方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价值进行理论解读,探讨其在全球化浪潮中既能守住文化本位,又能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本体价值,深挖蕴涵的民族历史、哲理、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在世界文化丛林中守住自身位置。(二)要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就必须要找出在这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竞技性与大众性的矛盾、技术性与文化性的矛盾、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三)依据民族传统体育存在的价值以及面临的问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的传承与发展必须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观、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观、坚持“尊师重道”的人伦伦理观、坚持“兼修内省”的和谐发展观。
王宏,郑薇娜[6](2016)在《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专家咨询与文献资料法对个体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武术精神"的内涵要义进行分析,并递进性建构"武术精神"关联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准则的内在逻辑。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整合基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准则目标下的武术精神价值传统,以期为学界梳理合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的武术精神个性特征史料提供思路借鉴,并为作为目的和手段的武术精神价值担当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王成,靳铁军[7](2016)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解析——兼论新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文中提出奥林匹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奥林匹克2020议程》针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所呈现的问题,从奥林匹克本源、奥运会承办、自治与善治、青年与人本等方面,规划了奥林匹克今后发展的战略宏图。改革举措仅从宏观上规划了蓝图,在继承与扬弃、改革与发展等具体实施方面仍面临众多难题;同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欧洲人背景和强势身份,也使改革呈现鲜明的个人色彩。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进行"度"的把握,决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
张金桥,范冠玺[8](2015)在《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文中研究说明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践行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个人价值观的构建、社会价值观的践行、民族价值观的发展有着不可分的联系。从个人、社会、民族价值观的视角,挖掘竞技体育教育功能,对公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
王成[9](2012)在《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文中指出国际奥委会在新形势下创立青奥会,其“理念”意义远大于“实践”意义。选择以“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为题的研究,基于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时代背景,基于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的现实诉求,基于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认识的实践需要,也基于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的研究旨趣。本研究综合运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以及历史研究法,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文本解读和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伯爵的奥林匹克思想分析入手,提炼出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理想愿景与价值向度。在此基础上,从理想偏离和价值迷失的角度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考察青奥会诞生的背景渊源,分析青奥会的价值意义,再结合新加坡办会实践,展望青奥会未来发展,最后将理论分析落入实践筹办,基于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提出筹办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现在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以及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结合《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相关条款论述,归纳出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理念和精髓体现在“教育思想”、“竞争精神”、“理想情怀”以及“普世价值”四个方面。二、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原点”和“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奥利匹克“人文危机”在于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迷失和价值的偏移:身心二分、灵肉分离;工具至上,身体肢解。唯有回归价值理性,以人为本;发展身心和谐,完整的人,才能引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奥会诞生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和现实依据。其创立的思想渊源基于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以及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欧洲奥林匹克青年节、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世界青年运动会和奥林匹克青年营这四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活动为青奥会奠定了前期基础和实践准备,青奥会应当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四、青奥会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运动会为平台,以运动竞赛为手段,以城市为载体,通过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交流、互动来实现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体育伦理道德,开展生活方式教育的大型体育活动。突出运动参与,倡导“参与运动、分享快乐”的青奥理念。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意义在于“沟通、欢娱”的体育游戏精神。青奥会的文化价值建立在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的狂欢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的精神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工具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的复归性四个方面;奥林匹克通过体育运动为人类展示一个善于为社会树立榜样的理想状态,在体育中寻找和建立信仰,具备文化的拓展性,超越地域文化而带有跨文化性。五、新加坡青奥会成功之处在于将“理念”青奥落实到“实践”青奥,体育和文化教育结合的办会模式切实可行,不足之处在于没能走出奥运赛事承办“阴影”,实践特色不突出。青奥会承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必须重提对奥林匹克运动主体——“完整的人”——的关照;基于以下五种途径和线索: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青奥会未来面临“浪漫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6.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成功,有偶然性因素,但更多地是基于自身条件和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筹办南京青奥会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南京模式”是南京申办青奥会之初提出的概念性口号,具有不确定性;其内涵和体系结构仍在调整之中,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作为指向性的概念,“南京模式”是对南京申办、承办和举办青奥会经验的高度概括,处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以举办青奥会的时间进程作为依据,分别从理念模式、商业模式、仪式模式、竞赛模式、文教模式、场馆模式以及传播模式七个方面进行目标分解考察,展望实践筹办的各进程工作。建议南京青奥会:以“狂欢庆典”为办会理念,以“教育引导”为核心思想,以“节俭务实”为办会方针,办一届“平民化、可持续”的青年盛会;六大办会目标体现层次梯度,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改革仪式活动,以“简约创新”的思想改革开闭幕式及大型活动;赛事项目的队员选拔和比赛变革加以调整,还原体育比赛的游戏性本源;文教活动体现持久性和引导性,寓教于乐;后勤接待按国际惯例和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刘有声[10](2009)在《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探析》文中提出在“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努力和倡导下,1894年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成立之初,奥运会一直秉持着“业余性”原则,把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拒之门外,使奥运会运动水平、被关注程度受到严重挑战。后经第七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改革,职业化运动员终于得以参与奥运会,并在众多非议中,支持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的商业开发设想,改变了奥运会经济上巨额亏损的局面,使奥运重新获得勃勃生命力,规模逐渐扩大。诚信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非常现实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我国古代诚信就已经存在于当时的社会道德活动中,并逐渐延伸为一种思想理论,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说它现实,是随着现代体育商业化、职业化的深入,体育比赛中的某些方面已背离了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的“和平、友谊、进步”的思想,取胜变得比参与更重要,许多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往往不择手段,不讲诚信,很多违背公平竞争的手段就在利益的驱动下应运而生。在比赛中使用兴奋剂、执法人员收受贿赂、虚报年龄和身份、以及以大打小、以专业打业余等诚信缺失现象,不仅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使奥林匹克运动逐渐失去关注者,影响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根基,从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所以诚信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在阐述了诚信缺失的概念之后,总结出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诚信缺失现象进而论述了诚信缺失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中诚信缺失现象产生的根源。在综合论述和比较东西方诚信观异同的同时,依据我国的诚信观提出了解决诚信缺失问题的养心经。中国传统思想中,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不会因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兴衰而消退的传承的文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信”的概念就开始规范和维持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秩序。上世纪末,奥林匹克学者就已经发现,东方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框补”作用,并且“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出更多贡献的条件开始成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它所展现出来的“人文奥运”理念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和奥林匹克精神在一些内容上是相互契合的。。本文结合我国传统诚信思想,为积极推动奥林匹克诚信建设,从而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和文明的竞赛环境提出建议。
二、奥林匹克运动的诚信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林匹克运动的诚信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诚信的德法内核与建设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体育诚信道德价值的确立与规范养成 |
(一)体育诚信道德价值的确立 |
1.体育诚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取向。 |
2.体育诚信是个体参与社会中体育活动的道德规范。 |
(二)体育诚信道德的规范养成 |
1.政府运用宏观调控促进体育诚信道德规范的养成。 |
2.社会依托体育协会促进体育诚信道德规范的养成。 |
3.媒体利用舆论宣传促进体育诚信道德规范的养成。 |
二、我国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实效 |
(一)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的构建 |
1.体育诚信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
2.体育诚信规章体系的构建。 |
(二)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的管理实效 |
1.管理实效是体育诚信制度体系得以存续的根本原因。 |
2.体育诚信制度体系管理实效的增强进路。 |
三、德法兼治下我国体育诚信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完善以“软法善治”为主导的体育诚信制度体系 |
(二)以诚信文化宣传教育建成体育诚信拟态环境 |
(三)形成体育信用信息系统与体育诚信监管机构的联动 |
(四)建设以效能化为导向的体育失信惩戒机制 |
四、结语 |
(2)建设体育强国视野下国家队运动员诚信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的相关概念分析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4.1.1 使用兴奋剂 |
4.1.2 年龄造假 |
4.1.3 虚假比赛 |
4.2 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原因 |
4.2.1 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外部归因 |
4.2.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1.2 比赛规则设计存在缺陷 |
4.2.1.3 监督和惩戒机制不完善 |
4.2.2 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缺失的内部归因 |
4.2.2.1 诚信观念淡薄 |
4.2.2.2 体育精神丧失 |
4.2.2.3 体育道德滑坡 |
4.3 国家队运动员诚信观的培育路径 |
4.3.1 加强体育制度建设 |
4.3.1.1 推进和完善体育立法及制度体系 |
4.3.1.2 加强体育法制宣传与监督 |
4.3.1.3 完善体育竞赛制度 |
4.3.1.4 健全诚信奖惩机制 |
4.3.2 加强体育道德建设 |
4.3.2.1 教育主体要重视诚信引导 |
4.3.2.2 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
4.3.2.3 加强运动员的理想信教育 |
4.3.2.4 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 |
4.3.2.5 完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 |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录A 关于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状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关于国家队运动员诚信状况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奥运遗产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奥运遗产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1 奥运遗产文献的发表时间 |
2.2 奥运遗产文献的研究国家与地区 |
2.3 奥运遗产文献的机构拓展 |
2.4 奥运遗产文献的作者 |
3 奥运遗产文献的被引频次、基金资助机构和研究方向分析 |
3.1 奥运遗产文献的被引频次 |
3.2 奥运遗产文献的基金资助机构 |
3.3 奥运遗产文献的研究方向分析 |
4 奥运遗产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
4.1 奥运遗产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延伸, 研究范围不断扩充 |
4.2 冬奥会是奥运遗产的研究热点之一, 效应关系得到重视 |
4.3 奥运遗产与其它学科研究相互渗透, 研究体系逐步完善 |
5 结论 |
(5)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2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献综述 |
2.1 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传承研究 |
2.2 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 |
2.3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的研究 |
2.4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 |
2.5 个人见解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逻辑分析法 |
3.2.3 推理归纳法 |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存在的理论解读 |
4.1 以 “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 |
4.1.1 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
4.1.2 体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
4.1.3 科学发展观主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 |
4.2 以 “文化多元性”为理论依据 |
4.2.1 文化多元性的价值意蕴 |
4.2.2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
4.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
4.3 以 “普世价值”的弘扬实现转型 |
4.3.1 普世价值的内涵 |
4.3.2 普世价值的理性思考 |
4.3.3 普世价值与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转化 |
4.4 以 “传承与发展”为目的 |
4.4.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
4.4.2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优势 |
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5.1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 |
5.1.1 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 |
5.1.2 全球化与本土特色 |
5.2 竞技性与大众性的矛盾 |
5.2.1 礼让与竞争的冲突 |
5.2.2 形式与内容的西化 |
5.2.3 追逐精英化,忽视大众化 |
5.3 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矛盾 |
5.3.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伦理凸显的问题 |
5.3.2 体育的道德失范危机 |
5.3.3 体育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带来的冲击 |
5.4 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矛盾 |
5.4.1 追逐奥林匹克化,忽视本民族特色 |
5.4.2 民族传统体育的自我封闭与现代社会的多样化发展 |
6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取向 |
6.1 坚持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观 |
6.1.1 “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 |
6.1.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基本价值取向 |
6.1.3 “以人为本”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时代价值 |
6.2 坚持 “天人合一”的自然发展观 |
6.2.1 “天人合一”思想是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哲学借鉴 |
6.2.2 “天人合一”思想精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模式 |
6.2.3 “天人合一”思想有利于调控现代体育运动的偏激行为 |
6.3 坚持 “尊师重道”的人伦伦理观 |
6.3.1 “尊师重道”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优良文化 |
6.3.2 “尊师重道”思想中重 “礼”的传统对当代体育伦理的补充 |
6.3.3 “尊师重道”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良好的教育价值 |
6.4 坚持 “兼修内省”的和谐发展观 |
6.4.1 “兼修内省”强调的是形神相济、身心协调的整体健康观 |
6.4.2 “兼修内省”与现代奥林匹克竞技运动思想形成互补 |
6.4.3 “兼修内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养生思想得以延伸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个体层面核心价值准则引领武术价值取向的逻辑 |
1.1 爱国的价值取向观 |
1.2 敬业的价值取向观 |
1.3 诚信的价值取向观 |
1.4 友善的价值取向观 |
2 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价值的审视 |
2.1 凝聚个体爱国情怀的武术精神 |
2.2 铸就个体敬业品性的武术精神 |
2.3 塑造个体诚信品质的武术精神 |
2.4 构筑个体友善人伦的武术精神 |
3 结语 |
(7)《奥林匹克2020议程》解析——兼论新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 《议程》的酝酿历程与文本架构 |
2 《议程》改革聚焦与奥林匹克发展走向 |
2.1聚焦本源,将奥林匹克运动纳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
2.2聚焦奥运,维护奥运会独特性以巩固其世界首要赛事的地位 |
2.3聚焦善治,推进国际奥委会的自身改革与发展 |
2.4聚焦传播,拓展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路径与渠道 |
3 《议程》建议的辩证性认知与讨论 |
3.1改革举措从宏观上规划战略蓝图,但具体实施中仍遭遇“度”的掌控之难题 |
3.2巴赫就任主席延续欧洲人的改革基因,《议程》呈现鲜明的个人色彩 |
3.3对《议程》须进行多方位历时性解读 |
(8)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论文提纲范文)
1 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个人价值观构建 |
1.1 促进公民“爱国”价值准则的构建 |
1.2 促进公民“敬业”价值准则的构建 |
1.3 促进公民“诚信”价值准则的构建 |
1.4 促进公民“友善”价值准则的构建 |
1.5 促进个人价值观形成 |
2 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价值观践行 |
2.1 促进社会“自由”价值取向的践行 |
2.2 促进社会“平等”价值取向的践行 |
2.3 促进社会“公正”价值取向的践行 |
2.4 促进社会“法治”价值取向的践行 |
2.5 促进社会价值观践行 |
3 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民族价值观发展 |
3.1 促进国家“富强”价值目标的实现 |
3.2 促进国家“民主”价值目标的实现 |
3.3 促进国家“文明”价值目标的实现 |
3.4 促进国家“和谐”价值目标的实现 |
3.5 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民族价值观发展 |
4 结语 |
(9)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基于时代背景: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
(二) 基于现实诉求: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 |
(三) 基于实践需要: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认识 |
(四) 基于研究旨趣:个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围绕青奥会主题相关研究 |
(二) 奥林匹克理想与价值研究 |
(三) 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研究 |
(四) 综合性赛会承办模式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比较分析法 |
(三) 专家访谈法 |
(四) 归纳演绎法 |
(五) 历史研究法 |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框架设计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章 理想与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文本分析 |
一、奥林匹克运动纲领解读 |
(一) 宪章概况与基本内容 |
(二) 基本原则的阐述分析 |
(三) 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
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 |
(一) 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
(二) 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 |
(三) 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 |
(四) 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 |
三、奥林匹克运动理念归纳 |
(一) 教育思想 |
(二) 竞争精神 |
(三) 理想情怀 |
(四) 普世价值 |
五、小结 |
第二章 背离与迷失: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审视 |
一、“人”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
(二) 完整的人与全面发展 |
二、“人”的背离: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根源 |
(一) 身心二分,灵肉分离 |
(二) 工具至上,身体肢解 |
三、“人”的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剖析 |
(一) 锦标至上的兴起与青年群体的远离 |
(二) 商业利益的侵袭与人本取向的遮蔽 |
(三) 科技手段的滥用与公平原则的背弃 |
(四) 意识形态的干涉与育人价值的迷失 |
(五) 赛事规模的扩张与原初理想的背离 |
(六) 利益道德的纠结与诚信意识的缺失 |
四、“人”的回归: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走向与价值诉求 |
(一) 价值理性,以人为本 |
(二) 完整的人,和谐发展 |
五、小结 |
第三章 理念与实践:青奥会创办背景之历史考察 |
一、理念逻辑线:青奥会创立的思想背景渊源 |
(一) 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 |
(二) 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 |
(三) 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 |
(四) 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 |
二、操作实践线:青奥会创立的实践样板先范 |
(一) 青奥之源:奥林匹克青年营 |
(二) 青奥之形:欧洲青年奥林匹克节 |
(三) 青奥之韵: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 |
(四) 青奥之体:世界青年运动会 |
三、小结 |
第四章 内核与表征:青奥会文化价值的多唯图景 |
一、青奥会的价值内核 |
(一) 何为青奥会 |
(二) 青奥会何为 |
(三) 青奥会精神——“YOG DNA” |
(四) 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考察 |
二、青奥会的文化价值:一种系统图景 |
(一) 狂欢性: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 |
(二) 精神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 |
(三) 工具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四) 复归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 |
三、西方文化扩张?对青奥会价值的批判性思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反思与超越:青奥会发展以何回归 |
一、2010年首届新加坡夏季青奥会利弊分析 |
(一) 整体概况 |
(二) 视觉形象 |
(三) 赛事组织 |
(四) 文教活动 |
(五) 媒体评价 |
(六) 总体考察 |
二、恪守与坚持:青奥会发展的另一种反思 |
(一) 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 |
(二) 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 |
(三) 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 |
(四) 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 |
(五) 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 |
三、小结 |
第六章 改革与创新:迈向2014年南京青奥会 |
一、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渊源始末 |
(一) 南京申办青奥会历程回顾 |
(二) 南京成功申办的策略分析 |
(三) 南京与青奥会的契合探讨 |
二、筹办南京青奥会的四个关键问题 |
(一) 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 |
(二) 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 |
(三) 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 |
(四) 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 |
三、青奥会承办之“南京模式” |
(一) 提出背景 |
(二) 辩证认识 |
四、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性思路 |
(一) 办会理念:狂欢庆典 |
(二) 办会目标:层次梯度 |
(三) 办会方针:节俭务实 |
(四) 仪式活动:创新简约 |
(五) 赛事项目:革新引领 |
(六) 文教活动:引导持久 |
(七) 后勤接待:标准惯例 |
五、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诚信的界定 |
1.2.2 关于体育诚信缺失现象的研究 |
1.2.2.1 国外关于体育诚信缺失现象的研究 |
1.2.2.2 国内关于体育诚信缺失现象的研究 |
1.2.3 研究的不足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4 分析 |
4.1 奥林匹克诚信缺失概念的界定 |
4.1.1 诚信及诚信缺失的概念 |
4.1.2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诚信缺失的概念 |
4.2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诚信缺失的表现 |
4.2.1 运动员的诚信缺失 |
4.2.2 教练员的诚信缺失 |
4.2.3 裁判员的诚信缺失 |
4.2.4 管理者的诚信缺失 |
4.3 诚信缺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 |
4.3.1 违背奥林匹克宪章,影响奥林匹克基本原则、根基 |
4.3.2 诚信缺失会使奥林匹克运动失去关注者 |
4.4 奥林匹克诚信缺失现象的根源分析 |
4.4.1 影响奥林匹克运动诚信缺失现象的外部因素 |
4.4.1.1 奥林匹克运动商业化过多介入,导致经济利益成为众矢之的 |
4.4.1.2 文化,决定人的现实性,起主导作用 |
4.4.1.3 赏罚体制、评价方式和舆论的负面导向 |
4.4.2 影响奥林匹克运动诚信缺失现象的内部因素 |
4.4.2.1 行为主体内在价值导向的偏离 |
4.4.2.2 国际奥委会的“自我遴选”制度使得利益、决策存在欧、美中心主义 |
4.5 中国传统文化的诚信观 |
4.6 中国传统思想中诚信的养心经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启示 |
4.6.1 要做到诚信,首先要做到言行相顾 |
4.6.2 “信”要受“义”的节制 |
4.6.3 坚持个人的道德感及内心价值 |
4.6.4 做到诚信在心中的内化 |
4.7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契合 |
4.7.1 追求和谐 |
4.7.2 注重教育、弘扬文化 |
4.7.3 公平、公正 |
5 对策及建议 |
5.1 文化全球化,古为现用、中西合璧 |
5.2 建造奥林匹克诚信环境,是需要整个社会来配合的 |
5.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同时还要坚持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方针 |
5.4 建立诚信系统,对外界公开 |
5.5 通过诚信教育,使诚信成为一种人人都去遵守的行为规则、观念 |
6 结论 |
7 注释 |
8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奥林匹克运动的诚信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诚信的德法内核与建设路径[J]. 代龙迪,汤卫东. 南京社会科学, 2021(08)
- [2]建设体育强国视野下国家队运动员诚信观研究[D]. 鹿文彬.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3]奥运遗产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J]. 史国生,范妤婧,吕季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 [4]奥林匹克的世界梦与中国梦 奥林匹克:从文化共同体到文明共同体 双奥之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响乐章[J]. 文明传播课题组. 文明, 2018(Z1)
- [5]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研究[D]. 谭燕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16(12)
- [6]个体层面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J]. 王宏,郑薇娜. 湖北体育科技, 2016(05)
- [7]《奥林匹克2020议程》解析——兼论新时期奥林匹克运动改革新动向[J]. 王成,靳铁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2)
- [8]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J]. 张金桥,范冠玺. 湖北体育科技, 2015(01)
- [9]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D]. 王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10]对奥林匹克运动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探析[D]. 刘有声. 山东师范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