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

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

一、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邬梦龙[1](2021)在《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均、生产技术落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低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一大顽疾;化肥年产量和施用量大,平均有效利用率低,投入产出比低、污染严重。为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水肥资源利用效率、减小农业生产对资源的过度依赖、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基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肥需求规律,自动监控水肥混合配比,实现精准变量灌溉施肥装置与系统的开发是现代集约化精准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水肥混合过程中,实时精准监测水肥混合浓度是实现自动精准变量灌溉施肥的关键前提,也是精准农业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环节。本文首先基于室内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测定,探索了典型的可溶性肥料种类、肥液浓度、温度和肥液混合配比对肥液导电性和酸碱度的影响,并通过测定电导率(Electricity Conductivity,EC)值和酸碱度(Potential of Hydrogen,p H)值对不同工况下肥液的响应,提出了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的肥液浓度在线监测策略;其次,基于现有的EC和p H测试设备的特点,以现有相关监测设备为基础,通过对现有EC传感器、p 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进行包装改造并集成自主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形成了集自主供电、数据传输、灌溉水量计量、管道水肥浓度监测与反馈为一体化的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明确了不同种类肥料下肥液质量浓度ρf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氯化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硝酸钾肥液电导率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增大而升高,且增大趋势的程度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硝酸钾>硫酸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钾、尿素肥液的酸碱性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增大(P<0.01),且增长程度为:磷酸氢二钾>尿素;然而复合肥肥液的p H值随着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增长而降低。(2)明确了温度T对不同种类肥液电导率的影响。氯化钾、复合肥、硫酸钾、硝酸钾、磷酸氢二钾、复合肥、磷酸氢二铵肥液的导电性随着肥液温度T的升高而提升,且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钾、硫酸钾、硝酸钾的响应程度随着肥液的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增强,氯化钾的响应程度随着肥液的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减弱。(3)探明了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对肥液配比值(Ratio Value,rv)的响应模式。磷酸氢二钾、氯化钾和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电导率随着配比值rv(磷酸氢二钾:氯化钾和磷酸氢二铵:氯化钾)的增大而减小,且该响应程度随着混合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加强;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的酸碱度随着配比值rv的增大而升高,且该趋势随着混合肥液质量浓度ρf的升高而减弱,而配比值rv对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的酸碱度无明显影响。(4)提出了基于电导法的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基于磷酸氢二铵、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温度-配比值-质量浓度数据集,构建了基于EC监测的混合肥液浓度反演预测模型,提出了已知配方的前提下基于监测肥液EC值的水肥一体化水肥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策略。(5)提出了基于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水肥信息实时在线监测策略。根据不同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下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和p H值的差异,构建了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p H值-温度T-质量浓度ρf和磷酸氢二钾、氯化钾混合肥液EC值-p H值-温度T-混合比的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监测肥液EC、p H和温度的混合肥液浓度及配方实时在线监测策略。(6)构建了集自主供电、数据传输、灌溉水量计量、管道水肥浓度监测与反馈为一体化的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一套。该装置基于现有的EC和p H测试设备的特点,以现有相关监测设备为基础,通过对现有EC传感器、p H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进行包装改造并集成自主供电系统和数据无线传输系统,初步构建了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末端水肥在线监测反馈一体化装置一套。

赵海军[2](2017)在《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准测量是使用水准仪与水准标尺测量地面两点之间高度差的基本方法。水准仪作为水准测量和工程测量领域内广泛使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的误差直接影响到水准测量结果的精度,因此水准仪系统(水准仪主机及水准标尺)的检定相关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水准仪也从传统的光学水准仪发展到了数字水准仪,使测量精度得到更大地提高。然而,数字水准仪的误差源也随着电子部件加入而变得更加复杂,传统水准仪的检定方案(分项误差检定)已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同时,由于不同数字水准仪厂商对水准标尺条码识别算法的不同,水准仪主机需要与水准标尺配套使用。因此,检定数字水准仪系统精度才能更好地反映数字水准仪现实使用的测量精度。然而,当前国内数字水准仪的检定设备大都是针对数字水准仪的单项误差,所以,当前急需设计一套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精度检定的设备来对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精度进行检定,进而进一步完善数字水准仪的检定规范。本文以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关键技术做了如下研究:(1)分析当前国内外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精度检定的现状,并比较当前检定方法的原理、特点及缺陷,同时在此基础上设计针对数字水准仪测量系统精度检定的检定方案,并从原理上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2)研究当前市场上常用的数字水准仪遥控协议,实现了数字水准仪的自动读数。同时为了避免数字水准仪在大视距检定情况下串口通信距离的限制,设计ZigBee转串口模块实现数字水准仪的大距离无线读数功能。(3)在做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过程中,使用激光干涉仪作为基准,则必须确保激光干涉仪的测量精度。本文从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出发,分析大气环境参数对激光干涉仪测量的影响,并针对测量环境中存在的温度梯度问题,设计激光干涉仪环境参数实时动态补偿算法。同时,设计气象站系统,采集测量环境中的大气参数对激光波长进行动态实时补偿。(4)针对数字水准仪检定过程中水准标尺特定的运动方式,设计伺服控制系统。并基于Delphi语言设计数字水准仪自动检定系统实现数字水准仪的自动检定,并生成最终检定报告。经试验验证各单元满足系统检定的求,整体系统也将构建完成。

张雪峰[3](2016)在《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文中提出热电偶在长时间使用后测量准确度会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检定。随着数字仪表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热电偶的检定工作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主要由热电偶检定炉、数字多用表、自动扫描开关、控温仪和配备控制软件的计算机组成。本文研究了热电偶测温原理,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现有检定炉均匀温场低温时无法满足要求、满载时温场变差等问题,通过对热电偶检定炉采用三段控温的方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检定炉的均匀温场指标。分析了冰点恒温法、补偿导线法、室温补偿法和补偿电桥法等几种热电偶参考端处理方式,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通过编写自动检定软件,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试工作。上述方法在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的工作用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装置上试验,系统运行稳定,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得到有效改进。通过比较改进前后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验证了系统性能的提升。

赵丽华[4](2014)在《水银玻璃体温计的自动计量检测与消毒》文中认为水银玻璃体温计往往是患者就医预检的常用手段,应用十分广泛,但是由于其计量检测步骤复杂,人工操作量大,许多医院对体温计这一常用医疗器械缺乏正规的计量管理。随着医疗设备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检测的自动化和综合参数测试将是今后医学计量发展的趋势。为此,我们本着创新、实用的目的,设计了一条水银玻璃体温计自动计量检测消毒流水线,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利用传输装置设计一条可对体温计自动传输、进行恒温槽内示值准确度检定的流水线;(2)配套设计一款可以对体温计进行复位消毒的电动手动复位消毒器;(3)恒温槽内的体温计示值准确度的检测依赖于以Matlab为基础的图像处理技术,从三种图像处理思路入手,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处理后数据进行分析,选取一种既方便快捷、准确度又高的图像处理途径。

鲁丽媛[5](2013)在《刍议热工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策略》文中认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很多实验室管理中都实现了智能化。对于实验室进行智能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对于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而且也能够保证实验室试验操作的顺利实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以热工实验室的温度计自动管理系统为例,结合热工实验室温度计自动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特点,对于热工实验室计量设备的智能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以实现对于热工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的分析,以提高对于热工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赵晓辰,张永寿[6](2012)在《体温表自动计量检测消毒装置的研制》文中指出目的:依据温度计检定规程的要求,设计制作体温表自动计量检测消毒装置。方法:分析实现温度计自动检定的关键技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利用自动定位控制、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及计算机通讯等技术手段,实现基本的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结果:利用机电传送装置,输送带采用软性有槽并配以微震动方式使体温表定位,配合摄像设备采样。形成一体化流水线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结论:消毒环节作为装置的辅助部分,由计算机实施严格的消毒管理和自动消毒控制。该装置留有计算机通信接口,以纳入未来形成的卫生装备计算机管理系统。

李洪彬,沈玉明,张恒[7](2012)在《基于边缘检测技术的温度计自动检定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决人工检定温度计存在的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读数误差大和检定油烟重等问题,运用边缘检测技术,先对图像作预处理,再利用经典的Sobel边缘检测算子和三线识别方法,将温度计液柱图像转换为数字化的温度计示值;对温度计检定槽进行自动化改造,由计算机控制温度计插槽旋转角度和摄像机运动高度,再由单片机控制执行指令,将采集的图像传给计算机,从而研制出温度计自动检定装置,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检定信息、打印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

罗健明[8](2011)在《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产品质量大大提高,这有赖于计量检测技术不断提高,计量检定校准仪器的日新月异。但一些高精尖的计量检测仪器还依赖于进口。标准恒温槽主要用于我国法定计量检测机构检定校准各类温度计,为其提供一个均匀稳定的温场。在国内生产的标准恒温槽大多是使用温度仪表进行控温,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每一步的操作,且控温精度较低、温场不够稳定。而国外生产的标准恒温槽也大多使用温度仪表或智能温度表进行控温,没有使用精密温度控制与自动计量检测相结合的技术。该项目的开发研究,将取代传统的单个仪表控制方式,使用编程自动计量检测技术,实现控温和检定过程全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减少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该系统由槽体、均匀搅拌装置、触摸屏、高准确度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计量检测软件组成。其中,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和自动计量检测软件是本研发项目的核心,重点解决标准恒温槽的精密温度控制方案、自动计量检测软件方案、触摸屏操作界面以及触摸屏与温控系统之间的数字化通讯方案。本项目为“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课题研究对于精密温度控制系统、自动计量检测和标准恒温槽综合运用技术的发展有实际应用,对推动计量技术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朱育幸,石凌玲[9](2010)在《温度计群控自动检定装置在热电偶热电阻检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新一代温度计群控自动检定装置可快速、准确、自动和大批量检定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装置以半导体方式自动完成零度补偿,根据用户要求生成不同种类的报表格式,实现温度计的计量、管理一体化。

武安明,周泽鸿,于庆辉[10](2008)在《实施计量检测自动化 建设现代化石化计量体系——计管一体化》文中指出以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新模型为例,实现了计量管理一体化,详细说明其功能和实现要点。

二、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水肥一体化研究现状
        1.3.2 水肥一体化肥液浓度监测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单一种类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研究
        2.1.2 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研究
        2.1.3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精准监测策略研究
        2.1.4 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系统软硬件设计
    2.2 研究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试验材料
        2.2.2 试验主要仪器
        2.2.3 试验装置
    2.3 试验设计
        2.3.1 单一种类肥液试验设计
        2.3.2 混合肥液试验设计
    2.4 评价指标
        2.4.1 拟合优度确定系数
        2.4.2 平均偏差
    2.5 数据处理
        2.5.1 数据预处理
        2.5.2 灰色关联分析
        2.5.3 三次样条插值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肥料种类、温度、浓度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3.1 质量浓度对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3.1.1 质量浓度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1.2 质量浓度对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3.2 温度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3 肥液浓度和温度耦合作用对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浓度、温度、配比值对混合肥液EC和p H的影响
    4.1 配比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1.1 配比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1.2 配比值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2 温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2.1 温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3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和酸碱度的影响
        4.3.1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电导率的影响
        4.3.2 质量浓度对混合肥液酸碱度的影响
    4.4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EC和p H的影响
        4.4.1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EC的影响
        4.4.2 质量浓度、温度、配比值耦合对混合肥液p H的影响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1 基于电导法的混合肥液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1.1 插值处理
        5.1.2 单因素模型优选
        5.1.3 多因素函数关系模型融合
        5.1.4 试验模型验证
        5.1.5 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
    5.2 基于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研究
        5.2.1 插值处理
        5.2.2 单因素函数关系模型优选
        5.2.3 多因素函数关系模型融合
        5.2.4 模型验证
        5.2.5 基于电导率和酸碱度的水肥一体化混合肥液实时在线监测策略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硬件设计
    6.1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总体设计
    6.2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自主供电系统设计
    6.3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反馈系统无线通讯模块设计
    6.4 基于管网末端的水肥一体化在线监测装置传感器选型
    6.5 示范应用
    6.6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数字水准仪的发展
    1.2 数字水准仪的结构及测量原理
        1.2.1 数字水准仪的基本组成及特点
        1.2.2 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
    1.3 数字水准仪误差来源及系统检定的意义
        1.3.1 数字水准仪的误差源
        1.3.2 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的意义
    1.4 国内外数字水准仪的检定情况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数字水准仪系统竖直检定方案设计
    2.1 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方法
        2.1.1 数字水准仪系统精度野外检定
        2.1.2 数字水准仪系统精度室内检定
    2.2 数字水准仪系统精度检定方案设计
        2.2.1 数字水准仪检定系统的组成
        2.2.2 数字水准仪检定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本章小结
3.数字水准仪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3.1 数字水准仪自动控制方法的研究
        3.1.1 串行通信协议
        3.1.2 数字水准仪通信协议
    3.2 数字水准仪无线控制系统的实现
        3.2.1 无线通信技术
        3.2.2 Zig Bee技术概述
        3.2.3 系统方案设计
        3.2.4 系统硬件设计
        3.2.5 系统软件设计
    3.3 本章小结
4.激光干涉仪环境参量动态实时补偿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4.1 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
    4.2 基于Edlen公式的激光波长在线修正方法研究
        4.2.1 环境参数变化导致激光波长变化量的分析
        4.2.2 激光干涉仪环境参数在线修正方法研究
        4.2.3 激光干涉仪环境参数在线修正算法改进
    4.3 气象站系统的设计
        4.3.1 气象站硬件系统设计
        4.3.2 气象站软件系统设计
        4.3.3 温度传感器校准
    4.4 本章小结
5.自动化检定的研究及实现
    5.1 运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2 自动化检定的实现
        5.2.1 软件开发环境
        5.2.2 软件框图及功能概述
        5.2.3 数字水准仪系统自动化检定
    5.3 本章小结
6.实验及系统误差分析
    6.1 数字水准仪无线遥控稳定性试验
    6.2 大气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6.3 系统检定的误差分析
        6.3.1 激光干涉仪误差
        6.3.2 测量运动系统产生的误差
        6.3.3 算法误差
        6.3.4 系统误差的合成
    6.4 本章小结
7.总计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实物照片及部分原理图

(3)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1.1.2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2 热电偶测温原理及检定方法
        1.2.1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
        1.2.2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1.2.3 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
    2.1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原理
    2.2 热电偶检定炉
        2.2.1 热电偶检定炉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2.2 热电偶检定炉的特性
    2.3 电测设备
    2.4 低电势扫描开关
    2.5 热电偶自动检定软件
        2.5.1 热电偶自动检定软件系统组成
        2.5.2 热电偶自动检定流程
        2.5.3 热电偶数据处理
        2.5.4 自动检定软件界面
第三章 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改进
    3.1 管式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存在的问题
    3.2 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影响因素分析
        3.2.1 控温偶位置对温场的影响
        3.2.2 电加热丝分布对温场的影响
    3.3 多段控温改进检定炉温场
        3.3.1 检定炉多段控温的实现
        3.3.2 检定炉两段控温实验
        3.3.3 检定炉三段控温实验
        3.3.4 多段控温改造总结
第四章 热电偶参考端温度处理探讨
    4.1 冰点恒温法
    4.2 补偿导线法
    4.3 室温补偿法
    4.4 补偿电桥法
    4.5 几种方法的优劣势比较
第五章 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5.1 测试情况概述
    5.2 数学模型
    5.3 输入量e_被(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被)的评定
        5.3.1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1))的评定
        5.3.2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2))的评定
        5.3.3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 3))的评定
        5.3.4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4))的评定
        5.3.5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5))的评定
        5.3.6 标准不确定度u(e_(被6))的评定
        5.3.7 输入量 e_被(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被)的合成
    5.4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评定
        5.4.1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1))的评定
        5.4.2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2))的评定
    5.5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评定
        5.5.1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1))的评定
        5.5.2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2))的评定
        5.5.3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3))的评定
        5.5.4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4))的评定
        5.5.5 标准不确定度u(e_(标5))的评定
        5.5.6 输入量e_标(t')的标准不确定度u(e_标)的合成
    5.6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5.6.1 灵敏系数
        5.6.2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5.6.3 扩展不确定度
    5.7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水银玻璃体温计的自动计量检测与消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装置总体设计要求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工作
第二章 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
    2.1 输送机
    2.2 恒温槽
    2.3 复位消毒器
第三章 体温计的检定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3.1 相关基础知识
        3.1.1 分类
        3.1.2 浸没方式
        3.1.3 专用术语
    3.2 体温计的计量检定
        3.2.1 外观检查
        3.2.2 刻度要求
        3.2.3 检定环境条件
        3.2.4 感温液内气泡和感温液柱中断的检查
        3.2.5 感温液柱自流的检查
        3.2.6 感温液柱难甩的检查
        3.2.7 体温计的示值检定
    3.3 示值检定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 体温计示值检定的图像处理部分
    4.1 图像关键部分框选
    4.2 常用图像处理步骤
        4.2.1 图像预处理
        4.2.2 图像边缘的提取
        4.2.3 分割图像转化成读数
    4.3 基于最大熵的自适应阈值分割法
        4.3.1 图像的灰度值统计
        4.3.2 基于最大熵的阈值选择法二值化图像
    4.4 基于叠加比较法的图像识别方法
第五章 实验结果的评估及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5)刍议热工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度仪表计量一体化管理方案
    1.1 热工实验室温度仪表计量检定管理问题
    1.2 计量一体化的实验室温度仪表检定管理方案
2 实验室温度仪表计量一体化系统功能与特征
3 温度仪表一体化系统的计量管理设计实现要点
4 结束语

(6)体温表自动计量检测消毒装置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温表检测概述
2 体温表自动计量检测消毒装置
3 总体设计
4 图像识别与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及控制
    4.1 图像识别与处理
    4.2 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
        4.2.1 对水银玻璃体温表基于机器视觉读数进行研究
        4.2.2 对水银玻璃体温表计量检测读取数值方式进行比较研究
5 机电传送与复位实施设计
6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7 结论

(7)基于边缘检测技术的温度计自动检定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装置组成和工作原理
2 装置设计难点
    2.1 感温液柱的自动跟踪采集
    2.2 感温液柱的图像识别
        2.2.1 图像预处理
        2.2.2 图像边缘提取
        2.2.3 边缘图像三线识别
        2.2.3. 1 长短刻线识别
        2.2.3. 2 图像关键部分框选
        2.2.3. 3 示值计算
    2.3 温度计自动检定系统网络互联
3 与传统方法比较
    3.1 准确性比较
    3.2 检定效率比较
4 结语

(8)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提出及意义
    1.2 标准恒温槽概述
        1.2.1 结构
        1.2.2 标准恒温槽控温原理
        1.2.3 性能分析(均匀性及波动度)
        1.2.4 温场检测
    1.3 国内外现状
        1.3.1 标准恒温槽国内技术水平
        1.3.2 标准恒温槽国外技术水平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论文研究内容
        1.4.2 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计量装置的问题提出
    2.1 中温温度计检定方法
        2.1.1 玻璃温度计检定方法
        2.1.2 热电阻检定方法
        2.1.3 热电偶检定方法
    2.2 不确定度分析
        2.2.1 精密水银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2.2.2 工业铂、铜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2.2.3 工作用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2.3 分析和设想
        2.3.1 分析
        2.3.2 设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触摸屏精密温度控制的标准恒温槽系统设计
    3.1 引言(研究目标)
    3.2 触摸屏控制系统
        3.2.1 原理和功能
        3.2.2 温度控制技术
    3.3 新型标准恒温槽原理与结构
        3.3.1 原理
        3.3.2 结构
        3.3.3 温度计选型
    3.4 精密温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3.4.1 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3.4.2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标准恒温槽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3.4.3 系统验收技术报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自动计量检测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自动检测技术
    4.3 中温温度计检定规程方法分析
        4.3.1 热电偶检定原理分析
        4.3.2 热电阻检定原理分析
        4.3.3 玻璃温度计检定原理分析
    4.4 自动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4.4.1 需求分析
        4.4.2 检定方法设计
        4.4.3 软件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
        4.4.4 源程序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综合分析
    5.1 引言
    5.2 装置综合系统原理分析
        5.2.1 热电偶检定系统
        5.2.2 热电阻检定系统
        5.2.3 玻璃温度计检定系统
    5.3 综合系统运行报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6.1 引言
    6.2 系统测量重复性评定
    6.3 系统稳定性评定
    6.4 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6.4.1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水银温度计温度修正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6.4.2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热电阻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6.4.3 自动计量检测装置热电偶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6.5 系统测量数据和不确定度验证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实施计量检测自动化 建设现代化石化计量体系——计管一体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检定系统中的计管一体化方案
    1. 企业已建立了较完善的MIS
    2. 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MIS
三、新检定模型的功能及其特点
四、新模型的实现要点
    1. 建立编码系统
    2. 检定系统开发实现模块化
        (1) 数据处理模块
        (2) 与下位机通讯模块
        (3) 总控模块

四、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EC和pH的肥料浓度监测方法与装置研究[D]. 邬梦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数字水准仪系统检定关键技术的研究[D]. 赵海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1)
  • [3]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研究和改进[D]. 张雪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水银玻璃体温计的自动计量检测与消毒[D]. 赵丽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5]刍议热工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策略[J]. 鲁丽媛. 广东科技, 2013(02)
  • [6]体温表自动计量检测消毒装置的研制[J]. 赵晓辰,张永寿. 中国医学装备, 2012(08)
  • [7]基于边缘检测技术的温度计自动检定装置研制[J]. 李洪彬,沈玉明,张恒.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2(04)
  • [8]标准恒温槽精密温度控制及自动计量检测装置设计[D]. 罗健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9]温度计群控自动检定装置在热电偶热电阻检定中的应用[J]. 朱育幸,石凌玲. 计测技术, 2010(S1)
  • [10]实施计量检测自动化 建设现代化石化计量体系——计管一体化[J]. 武安明,周泽鸿,于庆辉. 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8(02)

标签:;  ;  ;  ;  ;  

计量管理一体化在温度计自动检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