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薇[1](2020)在《肝脏硬度联合吲哚菁绿滞留率测定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评分的预测价值》文中提出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可缓慢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严重结局。通常认为,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倍正常上限(ULN)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患者机体免疫系统激活所致肝脏炎症活动的临床表现,这一阶段被认为是CHB免疫活动期,也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之一。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部分的CHB患者ALT水平长期处于正常或者轻度升高(<2 ULN)状态,但肝脏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因此,在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中及时识别出有明显肝脏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的患者,并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对于改善其远期临床预后极为重要。肝组织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是临床常用来评价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无创检查。吲哚菁绿15分钟血浆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at 15 minutes,ICGR15)是评价肝硬化患者功能储备的常用方法。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提示ICGR15与血清ALT正常或<2 ULN的CHB患者之肝脏METAVIR评分炎症活动分级(G)和(或)纤维化分期(S)呈正相关。但联合应用LSM与ICGR15对于肝脏组织学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探讨LSM、ICGR15及LSM-ICGR15联合模型对CHB患者METAVIR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072018-11期间血清ALT正常或<2 ULN并接受肝活检METAVIR评分的CHB住院患者。依据METAVIR评分分组:1)轻度肝损伤组(A组):CHB患者G and S<2(113例);2)显着肝损伤组(B组):CHB患者G≥2 and/or S≥2(196例)。亚组分类:1)HBeAg(+)-A组/HBeAg(+)-B组;2)HBeAg(-)-A组/HBeAg(-)-B组。结果:1)基线特征:共纳入309例符合标准患者,其中123例HBeAg(+)CHB和186例HBeAg(-)CHB;两组患者存在性别、年龄及LSM不一致的基线特征,在ICGR15以及G/S评分指标上未显示差异性;但CHB-B组/HBeAg(+)CHB-B组/HBeAg(-)CHB-B组的LSM及ICGR15值均高于CHB-A组/HBeAg(+)CHB-A组/HBeAg(-)CHB-A组,且各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1,P<0.001/P<0.001,P<0.01)。2)相关性分析:LSM、ICGR15及LSM-ICGR15联合模型与METAVIR评分均存在正相关性(P值均<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LSM、ICGR15及LSM-ICGR15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5、0.617及0.686。当LSM独立基线cut-off取7.35kPa,预测从A组进展到B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655;但当LSM独立基线cut-off取6.15kPa,预测METAVIR评分S≥2的曲线下面积为0.719。当ICGR15独立基线cut-off取4.15%;预测从A组进展到B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617;但当ICGR15独立基线cut-off取3.35%,预测METAVIR评分S≥2的曲线下面积为0.612。结论:1)无论LSM、ICGR15还是LSM-ICGR15联合模型均可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肝组织下早期肝病进展中体现出明确的正相关性以及临床早期监测意义。2)当LSM、ICGR15截断值分别前移为6.15kPa7.35kPa、3.35%4.15%,可能具有对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肝病进展G≥2或S≥2的预测价值。3)LSM、ICGR15尤其LSM-ICGR15联合模型可协助监测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4)LSM-ICGR15联合基线值比单独使用LSM或ICGR15的ROC曲线下面积略增大,即LSM-ICGR15联合模型可能对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许晓勇[2](2018)在《肝血流超声参数、vWF-Ag和sCD163对肝硬化的高风险曲张静脉、预后及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最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因此所有确诊肝硬化的患者都应评估门脉高压的存在和程度,特别是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首次出血的风险,寻找能够预测预后的风险因素。尽管HVPG和胃镜检查被公认为是临床评估门静脉高压和食管曲张静脉的金标准,但两者均是侵入性技术,技术要求高,反复多次复查费用和患者的依从性问题,限制了临床广泛应用。寻找理想的能够评估门脉高压、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存在及首次出血、药物治疗对于门脉高压影响的效果的无创检查指标和方法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目的1.探讨超声参数门静脉充血指数(PV-CI)、肝静脉减振指数(HV-DI)及超声造影参数如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和肝静脉-肝动脉间隔时间(HV-HA)等及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评估高风险食管曲张静脉和出血以及生存预后的价值。2.探讨肝脏血流动力学超声参数及外周血vWF-Ag和sCD163能否评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治疗获得的应答。资料与方法1.连续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各种病因肝硬化住院患者196例,完成多普勒超声参数PVD、PVV、PV-CI、SVD、SL、HV-DI等检查及超声造影参数HAAT、HVAT、HV-HA、PVAT、PV-HA等检查,同时抽取所有入院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vWF-Ag和sCD163含量,最后190例患者完成如下研究:1.超声检查后一周内完成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将基线超声各参数和外周血标志物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作进一步分析;利用AUROC方法筛选出诊断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准确率高的参数(derivation set实验组),再进一步前瞻性收集8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validation set验证组)(2015年2月-2017年8月),进一步验证筛选出的超声或血清学标志物诊断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的准确性;2.胃镜检查进一步筛检出143例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全部是中/重度EVs),其中68例无EVH史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研究,随访观察主要终点事件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随访终点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观察患者首次EVH情况,将基线超声参数和外周血标志物与高风险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作进一步分析;3.纳入研究的19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研究(随访观察主要终点事件是患者死亡;随访终点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了解随访终点患者的生存情况。将基线超声参数和外周血标志物与患者生存情况作进一步分析。2.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期间连续纳入7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完成随访研究,52例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18例患者拒绝抗病毒治疗,所有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完成基线肝生化和HBV-DNA检查,并且每三个月复查一次,外周血vWF-Ag和sCD163测定、上述肝脏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参数在基线和在随访终点时各检测一次,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1.中/重度EVs组和无/轻度EVs组之间PVD、PVV、PV-CI、SVD、SL、HV-DI、HVAT、HV-HA、PVAT、PV-HA、vWF-Ag和sCD1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HV-DI预测中/重度EV的准确性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截断值0.65,预测中/重度EV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DA分别为82.5%、95.7%、98.3%、64.3%和85.8%。HV-DI、vWF-Ag和sCD163预测中/重度EVs的准确性均大于80%,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5。在验证组队列中,HV-DI截断值0.65预测中/重度EV的准确性仍然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20,预测中/重度EVs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和DA分别为84.0%、80.0%、87.5%、75.0%和82.5%。vWF-Ag截断值169.38 U/dl和sCD163截断值64.34 ng/ml预测中/重度EV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和0.907。HV-DI和sCD163预测中/重度EVs的准确性均大于80%,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基线HV-DI、vWF-Ag和sCD163预测中/重度EVs首次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5、0.999和0.971,截断值分别取0.67、182.01U/dl和74.37 ng/ml预测中/重度EVs首次出血的准确性均大于90%,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大于90%。HV-DI与vWF-Ag和sCD163均分别呈显着正相关(r均>0.7,P均<0.01)。COX回归分析表明HV-DI、vWF-Ag和血钠水平均为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2.持续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抗病毒治疗组PVD、PV-CI、HV-DI和PV-HA均低于基线值(P均<0.05),PVV高于基线值(P<0.05);非抗病毒治疗组PV-CI、HV-DI和PV-HA均高于基线值(P均<0.05),PVV低于基线值,HVAT和HV-HA均短于基线值(P均<0.05)。抗病毒治疗组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0);非抗病毒治疗组随访终点时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均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3),这在失代偿期肝硬化中更加显着。结论1.HV-DI、外周血vWF-Ag和sCD163能有效预测中/重度EVs存在和首次出血,HV-DI与vWF-Ag和sCD163均分别呈显着正相关。HV-DI、外周血vWF-Ag含量和血清钠是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长期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后获得的肝生化及病毒学应答,减轻了肝内血管内皮细胞和肝巨噬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改善了乙肝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的肝脏血流动力学紊乱。
乔银银[3](2018)在《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特点,探讨患者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及肝组织病理与患者年龄、ALT、HBeAg、HBVDNA等临床资料的关系,以期从患者的体质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从中医体质学的角度探讨慢性HBV感染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通过辨别体质进行不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感染科就诊的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共134例,排除禁忌证后予以行肝组织穿刺活检术,记录其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G)、纤维化程度(S)结果,以及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等。采用王琦等编制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判断其体质类型。将各项观察指标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描述方法统计各种资料分布情况,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134例患者中男性90例(67.2%),女性44例(32.8%)。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37.93?11.34)岁;其中年龄<40岁的有79例(59%),≧40岁的有55例(41%)。ALT最高为94U/L,最低为10U/L,平均为(39.04?20.32)U/L;其中ALT正常者91例(67.9%);ALT轻度升高者43例(32.1%)。血清HBeAg阴性者80例(59.7%);HBeAg阳性者54例(40.3%)。HBVDNA最高为3.48×108copies/ml,其中HBVDNA低于检测下限(<1.0×103copies/ml)的有17例(12.7%);低水平(1.0×103-1.0×104copies/ml)的有20例(14.9%);中高水平(1.0×104-1.0×107copies/ml)的有63例(47.0%);极高水平(>1.0×107copies/ml)的有34例(25.4%)。2、中医体质分布:134例患者中各中医体质出现的次数及所占比重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质32例(23.9%)、湿热质28例(20.9%)、痰湿质21例(15.7%)、气郁质19例(14.2%)、阴虚质13例(9.7%)、瘀血质9例(6.7%),平和质7例(5.2%)、阳虚质5例(3.7%)。3、肝组织病理分布:134例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分别为G1 15例(11.2%)、G2 109例(81.3%)、G3 10例(7.5%),G<2者15例(11.2%),G≥2者119例(88.8%);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分别为S0 1例(0.7%)、S1 63例(47.0%)、S255例(41.0%)、S3 14例(10.4%)、S4 1例(0.7%),S<2者64例(47.7%),S≥2者70例(52.3%)。4、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肝脏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存在中度正相关性(r=0.517,P〈0.01),即肝脏纤维化程度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呈加重趋势。5、肝组织病理与中医体质的关系:平和质者肝组织炎症程度多为G1,阳虚质主要为G1、G2,气郁质、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主要为G2,血瘀质主要为G2、G3,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之间肝组织炎症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和质、阳虚质患者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主要为S1,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主要为S1、S2,阴虚质主要为S2、S3,血瘀质主要为S3,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纤维化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肝组织病理与年龄的关系:<40岁和≧40岁两个年龄段肝组织炎症分级均以G2为主,不同年龄段患者组织脏炎症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和≧40岁两个年龄段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均以S1和S2为主,两个不同年龄段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肝组织病理与ALT水平的关系:ALT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r=0.171,P<0.05),即ALT水平越高的患者肝脏炎症程度越重;ALT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线性关联(P>0.05)。8、肝组织病理与HBeAg状态的关系:HBeAg阳性组中肝组织出现中度以上炎症(G≧2)者的比例较HBeAg阴性组大,不同HBeAg状态下肝组织炎症级别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eAg状态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肝组织病理与HBV DNA水平的关系:不同HBV DNA水平下肝脏炎症程度均以G2为主,两者之间无明显线性关联(r=0.145,P>0.05);不同HBV DNA水平中肝组织纤维化均以S1和S2为主,两者之间无明显线性关联(r=0.137,P>0.05)。结论1、本研究中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年龄<40岁者居多;ALT正常者较ALT轻度异常者多;HBeAg阴性者较HBeAg阳性者多;HBV大多复制活跃,HBVDNA水平多处于高水平。2、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体质类型以偏颇体质为主,各体质类型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瘀血质、平和质、阳虚质。3、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主要为G2,纤维化分期主要为S1、S2,其中中度以上炎症(G≥2)及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占大多数,可见大多数该类患者肝组织病变显着,建议行肝活检明确损伤程度,积极治疗。4、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关系,炎症程度较重者其纤维化程度也更重。5、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患者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均有一定关系,平和质患者肝组织病理主要为G1和S1,阳虚质主要为G1、G2和S1、S2,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主要为G2和S1、S2,阴虚质主要为G2和S2、S3,血瘀质主要为G2、G3和S3;阴虚质和血瘀质患者发生肝脏重度炎症及纤维化的比例较高,更易发展至肝硬化。6、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和患者年龄无明显关系。7、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ALT轻度异常者肝组织炎症程度比ALT正常者更重;ALT不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应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行肝组织活检。8、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HBeAg阳性者较HBeAg阴性者更易发生肝组织中度以上炎症,对HBe Ag阳性患者应密切监测病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血清HBeAg状态无明显关系。9、对于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其HBV DNA水平不能反映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周红星[4](2013)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5例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标本按炎症活动度分级、纤维化程度分期,比较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及炎症活动度分级与生物化学指标的关系。结果本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为76%。伴随肝组织病理学炎症活动度的升高,ALT、AST、TBIL、γ-G的平均值明显升高,而ALB、A/G、PTA值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总体不高,可综合分析患者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姜涛[5](2011)在《吉林省丙肝感染者644人FibroScan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调查研究对吉林省扶余县更新乡、伊家店乡愿意接受调查的857名村民(后经化验确认其中644名村民为丙肝感染者)采取统一的调查表,以一对一面访的形式对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于问卷当天进行FibroScan及彩超检查、血样采集,化验肝功能、丙肝抗体血常规、血脂,丙肝抗体阳性者行HCVRNA及丙肝基因分型的检查。在下乡进行调查之前,我科已与当地乡镇各级政府及扶余县疾病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并达成合作,由当地政府及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前通知工作,尽量做到挨家挨户上门通知,说明我们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鼓励更多符合纳入标准的人参加本次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人口、饮酒史,既往肝炎病史、家庭成员肝病病史、输血史、献血史、手术史、不洁注射史、修牙史、纹眉史、扎耳孔史、既往丙肝诊治史,同时询问首次可疑丙肝病毒接触情况及时间,以估计丙肝病毒感染者的感染时间。结论:1.FibroScan的成功率与体重指数、肋间隙宽度关系密切,体重指数≥28者或肋间隙≤9mm者均可能导致操作失败。2. (除感染41年以上外),随HCV感染时间延长,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构成比增加。3. FibroScan结果与ALT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4. FibroScan结果与APRI、FIB-4、S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5. FibroScan同基因分型仅存在相关性趋势(正相关:混合型>1b>未分型>2a)
倪秀莹,王涛,杨伟[6](2011)在《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诊断价值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临床常用血清学指标对慢性肝炎病变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0名受试者(27名正常查体者,103例慢性肝病患者)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白球比(A/G)、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碱酯酶(CHE)检查,同时行肝穿组织学检查,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程度分期(S)。采用似然比(LR)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分析法,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上述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根据《2000方案》制定的各项血清学指标临界值判定慢性肝炎的轻重程度,结果表明单项血清学指标对轻度慢性肝炎的诊断价值均不高。ALT诊断中度慢性肝炎的AUCROC为0.771、LR2.611。在诊断重度慢性肝炎时,AST的AUCROC为0.812、LR3.937。将各项血清学指标综合起来评价,对轻度慢性肝炎及中度慢性肝炎诊断价值尚可。结论虽然血清学指标对慢性肝炎的轻重程度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不能取代肝穿病理活检。
柯坤宇[7](2010)在《102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和病理的相关性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性乙肝)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慢性乙肝患者活体肝穿刺的病理标本进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G)和纤维化程度分期(S),并分别与同期检测的血生化指标比较。结果慢性乙肝病理分级和分期显着相关;血清学指标TBiL、ALT、AST、γ-G等平均值随病理分级和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而指标ALB、A/G、PTA等则相反;与病理诊断比较,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轻度70.7%(29例),中度59.6%(28例),重度62.3%(9例)。结论慢性乙肝的炎症程度与纤维化程度基本上呈正相关;血生化指标可评价肝细胞损害程度;血生化检测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叶柱均,林婉媚,叶淑霞,李富[8](2009)在《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探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学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常规测定197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同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进行组织病理学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分析血清生化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轻度慢性肝炎时,血生化检查单项指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1.1%~91.3%,尤以ALB符合率较高。重度慢性肝炎以TBIL、ALB、PTA作为标准符合率较高,分别为92.6%,62.9%和59.3%。结论生化指标检测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但单靠血生化指标或肝脏一点穿刺活检确定病情程度有一定误差,应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动态观察。
宋光平[9](2006)在《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文中提出
江军,张荣春,王爱忠,范平[10](2003)在《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文中提出
二、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肝脏硬度联合吲哚菁绿滞留率测定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评分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及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研究方法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指标 |
2.2.1 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2.2 临床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 研究分组及研究标准 |
2.3.1 研究分组 |
2.3.2 亚组分类 |
2.4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基本资料 |
3.1.1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的年龄分布特点 |
3.1.2 各组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的性别分布特点 |
3.2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实验室指标基线特征 |
3.2.1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血常规基线特征 |
3.2.2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血清生化基线特征 |
3.2.3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比率PT%基线特征 |
3.2.4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表面抗原(HBsAg)基线特征.. |
3.2.5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血清病毒DNA(HBV-DNA)基线特征 |
3.3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临床检查指标基线特征 |
3.3.1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CDFI肝脾形态特征 |
3.3.2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LSM基线特征 |
3.3.3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ICGR15 基线特征 |
3.3.4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病理METAVIR评分特征 |
3.4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亚组的LSM基线特征 |
3.4.1 纳入HBeAg(+)-A组/HBeAg(-)-A组 CHB患者LSM对比 |
3.4.2 纳入HBeAg(+)-B组/HBeAg(-)-B组 CHB患者LSM对比 |
3.5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亚组的ICGR15 基线特征 |
3.5.1 纳入HBeAg(+)-A组/HBeAg(-)-A组 CHB患者ICGR15 对比 |
3.5.2 纳入HBeAg(+)-B组/HBeAg(-)-B组 CHB患者ICGR15 对比 |
3.6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LSM、ICGR15 独立基线及LSM-ICGR15联合基线与病理学METAVI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6.1 纳入HBeAg(+)组/HBeAg(-)组CHB患者LSM、ICGR15 独立基线及LSM-ICGR15 联合基线与病理学METAVIR评分基线相关性分析 |
3.6.2 纳析入HBeAg(+)CHB患者LSM、ICGR15 独立基线及LSM-ICGR15 联合基线与病理学METAVIR评分基线相关性分析 |
3.6.3 纳入HBeAg(-)CHB患者LSM、ICGR15 独立基线及LSM-ICGR15 联合基线与病理学METAVI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3.7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病理学METAVIR评分研究分组基线特征 |
3.7.1 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的病理学METAVIR评分的组间差异 |
3.7.2 组间差异变量与病理学 METAVIR 评分的相关性 |
3.7.3 LSM、ICGR15及LSM-ICGR15 联合模型对纳入HBeAg(+)/HBeAg(-)CHB患者A组进展至B组的预测价值 |
3.7.4 LSM、ICGR15及LSM-ICGR15 联合模型对纳入HBeAg(+)CHB患者A组进展至B组的预测价值 |
3.7.5 LSM、ICGR15及LSM-ICGR15 联合模型对纳入HBeAg(-)CHB患者A组进展至B组的预测价值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课题资助项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学习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肝血流超声参数、vWF-Ag和sCD163对肝硬化的高风险曲张静脉、预后及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 |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多普勒超声评估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2.2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评估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3.血液生化标志 |
4.抗病毒治疗与门脉压力变化之间关系 |
5.课题假说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肝血流超声参数、vWF-Ag和sCD163对肝硬化的高风险食管曲张静脉及出血、预后的评估价值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结果 |
2.1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评估HEVs价值 |
2.2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评估HEVs首次出血的价值 |
2.3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与肝硬化预后的关系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vWF-Ag、sCD163和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肝脏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 |
1.4 外周血vWF-Ag和sCD163的测定 |
1.5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抗病毒治疗对于血清学标志物的影响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指标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2.5 抗病毒治疗对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血流超声参数、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的影响 |
2.6 抗病毒治疗对于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肝血流超声参数、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的影响 |
2.7 抗病毒治疗对于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的影响 |
2.8 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3)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前言 |
2.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方法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实验室检查资料 |
3.3 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3.4 肝脏病理特点 |
3.5 肝脏病理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3.6 肝组织病理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4.分析与讨论 |
4.1 慢性HBV感染的现代医学认识 |
4.2 慢性HBV感染的中医认识 |
4.3 慢性HBV感染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4.4 肝组织病理分析 |
4.5 肝脏病理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
4.6 肝组织病理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
5.结论 |
6.问题及展望 |
7.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血清学检测 |
1.3 肝组织学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组织病理学结果 |
2.2 临床诊断结果 |
2.3 组织病理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的比较 |
2.4 炎症活动度分级与生物化学指标的关系 |
3 讨论 |
(5)吉林省丙肝感染者644人FibroScan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研究背景 |
第2章 综述 |
2.1 组织病理活检:“金标准” |
2.2 血清学标志物 |
2.2.1 直接标志物 |
2.2.2 间接标志物 |
2.3 蛋白组学及糖组学 |
2.4 影像学检查 |
2.5 联合检查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流行状况调查 |
3.2.2 检查项目 |
3.2.3 实验室检测 |
3.3 研究方案 |
3.4 统计方法 |
3.4.1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诊断价值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血清学指标检测 |
1.3 肝脏病理检查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血清ALT、AST、TBIL、A、A/G、PTA、CHE值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相关性 |
2.2 肝脏病变相关血清学指标对其程度的诊断价值 (AUCROC分析法) |
3 讨论 |
(9)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转氨酶 |
1.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
1.2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2 胆碱酯酶 (CHE) |
3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 |
4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
5 胆汁酸 (TBA) |
6 总胆红素 (TBIL) |
7 甘胆酸 (GA) |
8 内毒素 |
9 白蛋白 (ALB) |
10前白蛋白 (PAB) |
11甲胎蛋白 (AFP) |
12β2-微球蛋白 |
13γ-球蛋白 |
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
1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 |
16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HBeAg) |
17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抗-HBe) |
18HBVDNA |
19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1) |
20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 |
2 1 透明质酸 (HA) 、IV型胶原 (IV-C) 、Ⅲ型前胶原肽 (PⅢP) 、层粘连蛋白 (LN) |
四、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脏硬度联合吲哚菁绿滞留率测定对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评分的预测价值[D]. 张思薇. 兰州大学, 2020
- [2]肝血流超声参数、vWF-Ag和sCD163对肝硬化的高风险曲张静脉、预后及在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中的评估价值[D]. 许晓勇. 安徽医科大学, 2018(04)
- [3]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中医体质与肝组织病理特点及其相关性研究[D]. 乔银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对比研究[J]. 周红星. 中国医疗前沿, 2013(23)
- [5]吉林省丙肝感染者644人FibroScan结果分析[D]. 姜涛. 吉林大学, 2011(09)
- [6]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诊断价值的评价[J]. 倪秀莹,王涛,杨伟. 实用医药杂志, 2011(03)
- [7]102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和病理的相关性探讨[J]. 柯坤宇. 福建医药杂志, 2010(04)
- [8]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探讨[J]. 叶柱均,林婉媚,叶淑霞,李富.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14)
- [9]慢性肝炎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J]. 宋光平. 生物磁学, 2006(01)
- [10]234例慢性乙型肝炎血生化指标与病理分度对比分析[J]. 江军,张荣春,王爱忠,范平. 肝脏,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