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论文文献综述)
吕烜[1](2021)在《新发展理念的生发渊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手段,发展作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对于中国破题解决现有问题乃至规划未来蓝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新常态成为国家发展的趋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统观国际国内发展问题和发展局势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对于我国解决重要战略机遇期内的风险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新发展理念的生发渊源,对其思想成果的生发源头和理论内涵进行探讨,有助于理解当今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也有助于进一步践行新发展理念,理清我国发展脉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神聚力,在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定发展信念、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文章展开研究,从马恩经典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演进三个维度对新发展理念生发的依据进行了探究。论文正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新发展理念内涵的概述和研究,这也是研究新发展理念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弄清楚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了解它的内涵和特点,才能分析它的来龙去脉,挖掘新发展理念的深度和高度。第二部分从马恩经典理论的角度探究新发展理念生发的渊源。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马克思的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马恩社会动力发展理论通过阐述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矛盾运动从而催生了中国化创新论的发展思想;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协调发展理念凝练出核心思想;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铺垫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深刻认识资本主义,并对世界的发展提出一系列看法和论断;马克思的群众史观理论与共享发展理念一脉相承,都详细描绘了人民共享思想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研究马恩经典理论对于认识新发展理念具有追本朔源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从传统文化继承的角度探究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而形成的,新发展理念正是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能够指导中国实践,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第四部分从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的角度来探讨新发展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如何在其他领导人发展观念的基础上实现融通,并进一步发展。在继承前人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凝练出自己的理论,促成新发展理念的诞生。
侯忻徉[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如何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生态正义是指全体人类正当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不同国家、地区或群体之间在开发利用资源上拥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它是正义理论在自然生态环境上的应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义期待。新中国自成立之日起就对生态危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正义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全球生态正义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敏锐地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建设又被党的十八大纳入到“五位一体”的建设布局之中,进一步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特殊重要性,同时也表明大学生生态正义教育既是理论问题,更是紧迫的实践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这也是中国实现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美丽中国,为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生态正义观的研究背景、现实及理论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基本掌握了生态正义观和生态正义的相关研究动态。第二部分在解析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生态正义观的理论基石及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的梳理,归纳总结出提升大学生生态正义观的有效措施。第四部分从人类社会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大学生自身角度论述了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性。第五部分指出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可行对策,有助于我国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进一步实现,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
黄宁[3](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重,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期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民生需求。习近平同志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为旨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生态为民”的民生情怀,构建了生态文明在民生建设领域的新体系。并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重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态的美好憧憬。本文首先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渊源与当下生态环境制约民生建设这一现实国情进行追溯与分析,梳理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重改善民生这一举措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其次,通过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进行辩证分析,从宏观角度对当下民生领域的生态建设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具体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治与制度、绿色发展模式与绿色环保理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初步的民生转向。在清晰掌握现状的基础上以及对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之后,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法治、生态制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个维度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民生的举措进行完善。最后,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新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进行理论意义上的阐述与升华。在实践意义层面,着重强调建构凸显民生情怀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丽中国”伟大目标的现实之路。
郭昊昕[4](2020)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时代呼唤理论创新,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基于一定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下对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科学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与时代坐标,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大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发展潮流中,民众对幸福内涵逐渐有了新认识,对与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关切。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生态”与“民生”俨然成为人民关注度较高的领域且互动日益加深。面对超越国界及地理边界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建共享生态良好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趋势。习近平总书记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真挚的为民情怀,力求发展与保护之间平衡点,将生态建设与民生建设有机结合,两者交叉渗透形成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在研读并分析大量国内外相关学术成果基础上,分别对生态、民生与生态民生的概念进行理论释义与界定,并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民生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民生思想,为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其次,本文探究了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历史背景与演进历程。在论述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双重背景基础上,深入挖掘并从两方面概括其演进历程,即在地方工作实践中形成、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成熟,为总结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提供前提与基础。再次,本文总结归纳了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梳理,将主要内容总结为三个部分:一是生态环境是民生建设的基础工程,其中包括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最普惠民生福祉;二是生态治理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命题,其中包括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托举民生安全、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推动生态法治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基于人民诉求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生态担当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障,其中包括激发公民环境意识为共建美丽中国提供坚强后盾、强化领导干部生态责任为治污攻坚筑牢队伍保障、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力量。最后,本文阐述了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价值要义。主要围绕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两方面展开论述,理论价值在于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新宝库、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新境界、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新认识;实践意义在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开辟和拓展了新维度新领域、为中国走生态与民生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梦愿景实现增添助力、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民生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王鹤聪[5](2020)在《及物性视角下习近平生态观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述摘编》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生态环境形势愈发严峻,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生存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严重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生态的眼光审视世界,致力于研究语言与环境关系的学科,生态语言学逐渐兴起。鉴于人类能够通过语言反映现实,建构世界,生态语言学家Arran Stibbe根据话语所表达的识构,将话语分为了破坏性话语、中性话语和有益性话语,并提出要揭露和抵制破坏性话语,鼓励和宣传有益性话语,将中性话语一分为二,明辨利弊。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的及物性理论可用于分析各类语篇,在此基础上,何伟与黄国文等语言学家构建了更加完善的汉语及物性系统。本文将汉语及物性系统作为理论基础,运用生态语言学的话语分类标准,对政治语篇《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生态观。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个问题:1)及物性系统的各类过程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中是如何分布的2)及物性系统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论述中是如何运用的3)通过对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论述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习近平什么样生态观。通过对语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论文总结了及物性各类过程在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论述中的分布情况根据语篇内容,作者着重分析了及物性过程中的关系过程,动作过程和心理过程,分析结果表明:1)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出现的次数在及物过程总数中位居前三2)关系过程在语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最为突出,动作过程在语篇的第三章至第五章最为突出,心理过程在语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最为突出3)语篇中并没有出现行为过程和气候过程。第二、论文总结了及物性系统与习近平生态观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语篇中的关系过程体现了习近平的生态可持续观,其中归属关系过程,识别关系过程和关联关系过程以及小句过程的参与者类型分布,分别展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于自然与民生,自然与社会物质财富以及人类未来关系的看法。2)语篇中的动作过程体现了习近平的生态责任观,其中双参与者动作过程,三参与者动作过程和使役动作过程,反映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角度保护,负责任的行为,自发的行为和强有力的行为。3)语篇中的心理过程体现了习近平的生态合作观,其中感知心理过程,情感心理过程,意愿心理过程,认知心理过程以及作者对参与者类型的期待值,客观真实的呈现了习近平主席对国际生态合作的诚挚意愿和高度期待。第三、研究发现,习近平具有生态可持续观,生态责任观和生态合作观。同时,论文研究总结出《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总体上属于有益性语篇,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大力推广。综上,对习近平生态观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理论上,验证了运用汉语及物性理论,对话语进行分析的可操作性和应用的普遍性,可供研究和教学参考。实践意义上,本研究从多视角深入解读了习近平主席的生态观,期望通过宣扬习近平主席的生态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态意识,促使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生态的行动和生态的思考。
姚科敏[6](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张成利[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文中指出回顾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人类逐渐战胜自然的历史过程。就中国而言,短短几十年就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成就斐然的背后实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不断涌现。可以说,在获得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自然代价。面对国际整体生态形势不佳、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严峻的基本现状,基于对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反思以及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如何从理论上构建指引生态实践的思想认识是党和国家现阶段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回答,以期从思想意识层面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提供引领。本文旨在借鉴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人类发展史上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党的十八、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以及如何运用它指导生态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对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作出理论应答。全文主要分导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对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对选题的研究现状;另外介绍了论文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最后着重阐述了生态、生态文明等多组概念的基本内涵。论文的前两章主要是从理论来源和历史演进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构建与确立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支撑。第一章主要论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开发利用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等思想认识,肯定这些思想至今仍在延用。其次,就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尊重生命”思想进行论述。最后,分别讨论生态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三种理论,为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供理论准备。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本章从动态角度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经历了萌芽、孕育、发展、丰富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这些认识皆以相关生态文明理念表现出来。为了体现逻辑上的连贯和结构上的衔接,每个发展阶段基本从历史背景和具体理论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持之以恒的探求。论文的中间部分也是主干部分,主要从理论主张、基本特征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认识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三章具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理论主张。本章以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考察为基础,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指向,概括和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为和谐发展、生态公平、绿色发展、生态安全,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旨在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说清楚、说透彻。论文后面所阐释的对于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实路径分析正是基于本章内容。可以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理论主张的概括与论述是整篇博士论文的关键和核心。第四章简单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在上一章提炼和分析了理论主张之后,进一步归纳总结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并将其与传统文明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走出传统文明观的误区,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简言之,历史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是其最基本的四大特征。论文的后三章都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主张的确定展开的,包括用生态文明观衡量现阶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现状,肯定成就,发现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实践的具体现实路径。第五章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的生态建设实践。本章主要从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依然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来评价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就成就而言,经过党和国家多年的努力,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建设工作持续顺利推进,国内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而言有所改善;另一方面,成绩显着的同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依然较多,包括在新的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具体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国内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思想观念上生态文明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依然存在、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仍有待健全等多个方面。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本章旨在从学理依据与现实基础两个维度论证和阐释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生态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解决现实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即,一是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三是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四是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文章研究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得出了一定的研究结论。如,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增强其理论自信、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来推动国内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未来研究可能拓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如,可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可以探讨具体措施以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的树立以及如何积极提升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影响力等方面。
王绍青[8](2019)在《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关注,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在中国社会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从三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使中国人民更加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海外则使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词汇描述中国的进步。研究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实践过程,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指导未来实践。从国际背景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由于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发展带来外部动力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从国内背景看,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正处于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第一,介绍了总体布局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理论形成的一般条件。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第三,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四,这一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五,这一思想还受到西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影响。在这部分还描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本文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以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的中央文件精神和胡锦涛重要的讲话为依据,研究了胡锦涛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其次,阐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最后总结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具有的系统性、辩证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本文还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时期,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同时对创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经济体制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扼要论述。政治建设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文化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单位分类体制改革成就显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被确立为国家支柱产业。社会建设中,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重点内容。这一时期的民生建设成就突出,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我国制定了全国主体功能区,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护和环保治污工作不断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态文明机构和制度建设,环境立法和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本文最后论述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理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中国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总体布局建设内容更加明确,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总体布局实践中获得历史启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建设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从战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显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
包瑞芳[9](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本篇论文在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探讨的基础上,对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的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核心性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二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论;三是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命共同体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准则和指导,具有丰富的意义,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该理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范例和新参照。乌海市现阶段处在转型发展的弯道上,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不到位,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仍滞后,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足、环境承载力仍较弱,产业结构仍不协调以及资源耗竭现象严重五大问题。依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上述问题针对性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生命共同体论要求系统监管、治理生态环境,其着重解决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不到位以及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仍滞后这两大问题;二是两山论要求利用生态环境本身创造经济价值,其着重解决资源耗竭现象严重以及产业结构不协调这两个问题;三是环境民生论要求以为民众提供最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民众生态权益为着眼点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其着重解决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足、环境承载力仍较弱这一问题。如此,乌海市转型发展过程中五大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一一对应解决,最终实现乌海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转型发展助力,促进整个城市继续向前发展,并为其他相似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张琦琳[10](2019)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工业化背景下,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也加剧了生态问题的频发,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今天,环境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能否提高,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严峻的生态困境,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思想。它为我们正确处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通过对习近平的讲话、文件、工作经验等资料的搜集整理,详细归纳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唯物的生态自然观、辩证的生态发展观以及和谐的生态民生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中的优秀结晶、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生态智慧并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生态治理之道,针对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生产力”等生态理论,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超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本文通过对这些重要思想的探讨、梳理和阐述,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指导中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理念的生发渊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概况 |
2.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一、新发展理念概念和内容概述 |
(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确立 |
(二)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要求 |
1.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的第一动力 |
2.协调发展理念是处理我国各种发展关系的基本准则 |
3.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中国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
4.开放发展理念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之路 |
5.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进步的本质要求 |
(三)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
1.创新发展理念 |
2.协调发展理念 |
3.绿色发展理念 |
4.开放发展理念 |
5.共享发展理念 |
(四)新发展理念的特点 |
1.人民性和党性的有机统一 |
2.整体性和部分性的统一 |
3.时代性和问题导向性的统一 |
二、马恩经典理论是新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马恩社会动力发展理论与创新发展理念 |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协调发展理念 |
(三)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与绿色发展理念 |
(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开放发展理念 |
(五)马克思群众史观与共享发展理念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文化渊源 |
(一)“革新精神”的演变助推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发 |
(二)“和合”思想的继承滋养协调发展理念的生发 |
(三)朴素“自然观”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发 |
(四)亲仁善邻的待客之道助力开放发展理念的生发 |
(五)“民本”“大同”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基础 |
四、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思想是新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理论资源 |
(一)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思想是创新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借鉴 |
(二)中国共产党协调发展思想是协调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借鉴 |
(三)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是绿色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借鉴 |
(四)中国共产党开放发展思想是开放发展理念生发的重要借鉴 |
(五)中国共产党共享思想是共享发展理念萌发的重要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一)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新时代 |
2.1.2 正义 |
2.1.3 生态 |
2.1.4 生态正义 |
2.1.5 生态正义观教育 |
2.2 中国古代生态思想 |
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2.2.2 厚德载物的生态伦理观 |
2.3 西方生态思想 |
2.3.1 古希腊自然观 |
2.3.2 近代西方生态价值论 |
2.3.3 现代西方生态主义 |
2.4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思想 |
2.4.1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 |
2.4.2 《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非正义 |
2.4.3 马克思生态正义观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 |
2.5 习近平关于生态的重要论述 |
2.5.1 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 |
2.5.2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理念 |
2.5.3 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布局 |
2.5.4 两山论 |
2.5.5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
3.1 生态正义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
3.1.1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2 全球化命运共同体发展的要求 |
3.2 坚持生态正义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
3.2.1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要求 |
3.2.2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 |
3.3 大学生是生态正义观教育践行的主体力量 |
3.3.1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 |
3.3.2 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 |
3.3.3 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个人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
3.4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现实基础 |
3.4.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态正义观教育提供物质基础 |
3.4.2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的建立为生态正义观教育提供法治保障 |
3.4.3 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生态正义观教育发展提供文化环境 |
3.4.4 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为生态正义观教育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
3.4.5 人的全面发展战略提高正确认识生态正义观的自觉性 |
3.5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
3.5.1 构建生态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念 |
3.5.2 树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
3.5.3 提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方法论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调查 |
4.1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
4.1.1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1.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4.1.3 调查数据分析 |
4.2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现状分析 |
4.2.1 大学生生态正义观认知情况 |
4.2.2 大学生践行生态正义观行为 |
4.2.3 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情况现状 |
4.3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4.3.1 高校的生态正义观教育理念不够重视 |
4.3.2 高校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系统性、完整性缺失 |
4.3.3 大学生自身对生态正义观教育认识不够充分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对策 |
5.1 完善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理论内容体系 |
5.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观为理论指导 |
5.1.2 强化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主体性 |
5.2 营造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的优良环境 |
5.2.1 发挥学校与政府、企业联合的协同合力教育作用 |
5.2.2 打造高效校园生态正义观教育环境 |
5.2.3 倡导符合生态正义观的家庭生活方式 |
5.2.4 发挥社会舆论的生态正义观导向作用 |
5.3 发挥高校生态正义观教育的引领作用 |
5.3.1 提升高校教师的生态正义观的教育水平 |
5.3.2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教育作用 |
5.3.3 运用新理念教育大学生生态正义观 |
5.3.4 强化大学生生态正义观实践教育 |
5.3.5 科学设置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课程 |
5.4 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 |
5.4.1 培养学习生态正义观理论的主动性 |
5.4.2 增强内化生态正义理念的自觉性 |
5.4.3 加强践行生态正义行为的自律性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依据 |
2.1 相关概念厘清 |
2.1.1 生态文明建设 |
2.1.2 民生情怀 |
2.1.3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情怀 |
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民本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思想与民生思想 |
2.3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2.3.1 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民生的重要因素 |
2.3.2 对以往传统发展模式弊端的省识 |
2.3.3 环境需求成为人民最大的民生需求 |
2.3.4 缓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取得的新成绩与不足 |
3.1 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取得的新成就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凸显民生关怀 |
3.1.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还原民生“本色” |
3.1.3 新型发展模式得到初步实行 |
3.1.4 “绿色民生”理念得到初步宣传 |
3.2 生态文明建设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仍需加强 |
3.2.2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与法治尚需推进 |
3.2.3 新型发展模式转型力度仍需提高 |
3.2.4 “绿色”“节约”环保理念尚需宣传 |
3.3 本章小结 |
4 建构凸显民生情怀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
4.1.1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
4.1.2 增强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2 推进服务人民的生态法治 |
4.2.1 完善科学生态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
4.2.2 坚持“刚性”执法保障生态权益 |
4.2.3 恪守“生态红线”托底生态建设的民生底线 |
4.3 完善民生旨向的生态制度 |
4.3.1 在推进国家战略部署中满足民众生态诉求 |
4.3.2 生态治理以解决损害民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
4.3.3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完善生态制度 |
4.4 发展“生态利民”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4.4.1 协同推进“新四化”建设满足物质与生态双重需求 |
4.4.2 坚持“公平”“共享”使生态产品惠及全民以人民为主体 |
4.4.3 促进生活方式向“绿色化”方式转变 |
4.5 本章小结 |
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5.1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 |
5.1.1 有效解决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
5.1.2 高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惠民” |
5.1.3 有助于塑造“绿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 |
5.2 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 |
5.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向 |
5.2.2 实现代际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2.3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5.2.4 “绿色民生”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中国梦”的现实之道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生态 |
二、民生 |
三、生态民生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民生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生态民生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民生思想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历史背景与演进历程 |
第一节 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演进历程 |
一、习近平在地方工作实践中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形成 |
二、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成熟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生态环境是民生建设的基础工程 |
一、生态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要求 |
二、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
三、生态环境是关乎子孙后代的最普惠民生福祉 |
第二节 生态治理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命题 |
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托举民生安全 |
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三、推动生态法治建设促进民生改善 |
四、基于人民诉求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
第三节 生态担当是民生建设的根本保障 |
一、激发公民环境意识为共建美丽中国提供坚强后盾 |
二、强化领导干部生态责任为治污攻坚筑牢队伍保障 |
三、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贡献力量 |
第五章 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的价值要义 |
第一节 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民生思想新宝库 |
二、开拓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民生思想新境界 |
三、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新认识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一、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开辟和拓展了新维度新领域 |
二、为中国走生态与民生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行动指南 |
三、为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梦愿景实现增添助力 |
四、为解决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民生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及物性视角下习近平生态观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述摘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3 Data Collection and Methods |
1.4 Organization of the Study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y on Xi Jinping’s Ecological Views |
2.2.1 Previous Study on Xi Jinping’s Ecological Views Abroad |
2.2.2 Previous Study on Xi Jinping’s Ecological Views at Home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Arran Stibbe’s Three Discourses |
3.2 Transitivity System |
3.2.1 Halliday’s Transitivity System |
3.2.2 He Wei’s Chinese Transitivity System |
3.2.2.1 Features of Chinese Transitivity System |
3.2.2.2 Process in Chinese Transitivity System |
3.2.3 Zhou Wenjuan’s Participant System and Participant Expectation Chain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Transitivity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Ecological View in ChinesePresident Xi Jinping’s Comments on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Abstract) |
4.1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Processes of the Discourse |
4.1.1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Relational Process |
4.1.1.1 Analysis on Attribute Process |
4.1.1.2 Analysis on Identifying Process |
4.1.1.3 Analysis on Correlational Process |
4.1.2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Action Process |
4.1.2.1 Analysis on Two Role Process |
4.1.2.2 Analysis on Three Role Process |
4.1.2.3 Analysis on Causative Process |
4.1.3 Transitivity Analysis on Mental Process |
4.1.3.1 Analysis on Perceptive Process |
4.1.3.2 Analysis on Emotive Process |
4.1.3.3 Analysis on Desiderative Process |
4.1.3.4 Analysis on Cognitive Process |
4.2 President Xi Jinping’s Ecological Views |
4.2.1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View Presented by Relational Process |
4.2.1.1 Attribute Process:Nature Related to Human’s Livelihood |
4.2.1.2 Identifying Process:Nature Related to Social Wealth |
4.2.1.3 Correlational Process:Nature Related to Humanity’s Future |
4.2.2 Ecologically Responsible View Presented by Action Process |
4.2.2.1 Two-Role Process:All Directions’Responsibility |
4.2.2.2 Three-Role Process:Responsible and Initiative Actions |
4.2.2.3 Causative Process:Responsible and Powerful Actions |
4.2.3 Ecologically Cooperative View Presented by Mental Process |
4.2.3.1 Perceiver and Emoter Process:Expectations for Cooperation |
4.2.3.2 Desidetative and Cognitive Process:Willingness for Cooperation |
4.3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
5.3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Appendix |
Publication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
2.1.1 科技的含义 |
2.1.2 科技观的含义 |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
3.2.1 创新性 |
3.2.2 人民性 |
3.2.3 时代性 |
3.2.4 前瞻性 |
3.2.5 开放性 |
3.2.6 保障性 |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
4.1 科技创新观 |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
4.3 科技战略观 |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4.4 科技人才观 |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
4.5 科技伦理观 |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 |
(三)生态文明观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考 |
二、列宁的生态认识 |
第二节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 |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 |
二、“尊重生命”的生态理念 |
三、“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
第三节 理论借鉴:西方社会的几种生态理论 |
一、生态主义 |
二、生态社会主义 |
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萌芽阶段(1949-1978)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萌芽的历史缘由 |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三、对生态与发展关系的关注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孕育阶段(1978-2002) |
一、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现实挑战 |
二、环境保护思想 |
三、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阶段(2002-2012)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要求 |
二、科学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阶段(2012-至今) |
一、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时代背景 |
二、绿色发展理念 |
三、生态文明新理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主张 |
第一节 和谐发展 |
一、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应然状态 |
二、追求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三、构建社会关系中的和谐发展 |
第二节 生态公平 |
一、公平是一切人类行为应遵循的准则 |
二、公平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条件 |
三、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 |
第三节 绿色发展 |
一、绿色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标志 |
二、绿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
三、绿色是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基本观念 |
第四节 生态安全 |
一、安全是人类文明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
二、生态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丰富发展 |
三、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历史性 |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观的历史承接 |
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生态智慧的深化 |
第二节 民族性 |
一、保障中国人民的环境利益 |
二、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 |
三、促进世界各民族协同发展 |
第三节 时代性 |
一、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 |
二、回应时代最基本问题的拷问 |
三、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举措 |
第四节 实践性 |
一、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
二、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
三、在实践中实现进一步丰富发展 |
第五章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衡量我国生态建设实践 |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初见成效 |
一、生态文明意识初步形成 |
二、生态建设事业顺利推进 |
三、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
第二节 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相当严峻 |
一、国内的生态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
二、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尚待全面提高 |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仍需加强和完善 |
四、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根本改变 |
五、国际环保领域的合作机制有待健全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
一、牢固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 |
二、切实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 |
三、积极培养与生态文明相契合的生活方式 |
第二节 完善关键制度建设增强制度保障能力 |
一、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源头防控 |
二、完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强化过程监管 |
三、构建相关追责损赔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
第三节 更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二、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
三、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生态技术 |
第四节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推进全球生态建设 |
一、努力推进全球生态建设是必然选择 |
二、不断增强国际生态合作的思想认识 |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合作的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
(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理论来源构成 |
(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过程 |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第二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富强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二)建设民主国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改革 |
(三)建设文明国家,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四)建设和谐国家,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
(五)建设美丽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经济建设是根本 |
(二)政治建设是保证 |
(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
(四)社会建设是条件 |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辩证性 |
(三)人民性 |
(四)实践性 |
第三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 |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出现标志性成果 |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四)深化经济体制变革 |
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
(一)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二)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着 |
(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四)开创了中央最高权力交接的新境界 |
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四)文化体制改革成就显着 |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
(一)民生建设普惠性增强 |
(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
五、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 |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二)促进能源和资源节约 |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环保治污工作 |
(四)完善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二、现实意义 |
(一)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
(二)指明了中国发展的路径 |
(三)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 |
三、历史启示 |
(一)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
(四)必须显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五)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及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
1.3 生态文明概念的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论 |
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 |
2.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2.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来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其他来源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背景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2.3.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 |
2.3.2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论 |
2.3.3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命共同体论 |
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
3 乌海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3.1 乌海市概况 |
3.2 乌海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
3.2.1 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
3.2.2 自然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加强 |
3.2.3 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环境初步改善 |
3.3 乌海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的问题 |
3.3.1 矿区生态环境治理不到位 |
3.3.2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仍滞后 |
3.3.3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足,环境承载力仍较弱 |
3.3.4 产业结构仍不协调 |
3.3.5 资源耗竭现象严重 |
4 对乌海市转型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 生命共同体论指导的乌海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
4.2 两山论指导的乌海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
4.2.1 第一产业:优先发展生态农业 |
4.2.2 第二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
4.2.3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 |
4.3 环境民生论指导的乌海市转型过程中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
4.3.1 切实提供生态公共产品和生态公共服务 |
4.3.2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发展逻辑 |
2.1 生态文明思想的界定与阐释 |
2.1.1 生态与生态危机 |
2.1.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
2.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2.2.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的生态观 |
2.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逻辑 |
2.3.1 发展历程 |
2.3.2 演进逻辑 |
2.3.3 逻辑特点 |
第3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特点和理论创新 |
3.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 |
3.1.1 唯物的生态自然观 |
3.1.2 辩证的生态发展观 |
3.1.3 和谐的生态民生观 |
3.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特点 |
3.2.1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3.2.2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3.2.3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3.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 |
3.3.1 “生命共同体”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
3.3.2 “生态兴则文明兴”思想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超越 |
3.3.3 “环境生产力”思想对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4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
4.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4.1.2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
4.1.3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4.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4.2.2 有利于加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生态根基 |
4.2.3 有利于确立人类社会的生态生产范式 |
4.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 |
4.3.1 传播中华传统文明的古老东方生态智慧 |
4.3.2 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
4.3.3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可持续发展:惠及子孙后代的基本国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理念的生发渊源研究[D]. 吕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正义观教育研究[D]. 侯忻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D]. 黄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4]习近平关于生态民生思想研究[D]. 郭昊昕.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6)
- [5]及物性视角下习近平生态观研究 ——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述摘编》为例[D]. 王鹤聪. 三峡大学, 2020(07)
- [6]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D]. 张成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D]. 王绍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乌海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包瑞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D]. 张琦琳.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