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9年白令海夏季水文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绍琼,李逸铭,陈红霞,牛文栋,马伟,何琰,兰世泉[1](2021)在《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数据的白令海海盆区域温度及溶解氧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基于2019年夏季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十北"科考)中"海燕"水下滑翔机观测的温度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数据,对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及其温度和溶解氧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极白令海海盆区水体一般由温度差异较为明显的上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组成,其温度水平分布具有东高西低的特点,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温差逐渐减小。白令海上层水位于50 m以浅的位置,在约30~50 m深度处存在强温跃层,温跃层自西向东深度略有增加,且厚度不均匀,跃层强度约为0.31℃/m;白令海中层水位于50~250 m深度处,主要为冬季残留水,中层冬季残留水分布具有一定地区性差异,在此位置存在温度最小值,约为2.7℃;白令海深层水水体较稳定,温度随深度缓慢降低。对比垂直断面温度特征和溶解氧特征可知,白令海中层冬季残留水溶解氧含量较高,高于上层水团;在中层水与深层水之间存在氧跃层,氧含量从250μmol/L快速下降至50μmol/L,并随着深度的增加,在1 000 m深处降至20μmol/L。
赵德荣[2](2021)在《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分别作为亚北极和北极的边缘海,因广阔的陆架面积和夏季高生产力,使两海域成为夏季CO2强汇区。然而近几十年伴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两海域海水环境和碳酸盐体系也发生明显改变。水体暖化、海冰消退、生物群落的北移等都促使白令海碳汇能力发生改变,海洋酸化加剧。同时,楚科奇海CO2汇趋势变化极其不确定。太平洋入流水既为夏季北冰洋提供大量营养盐,同时也将更多太平洋酸化水体带到楚科奇海,加剧北冰洋海洋酸化,从而对亚北极和北极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对白令海的海表CO2分压(pCO2)长期变化趋势及海洋酸化的研究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19年8月~9月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开展的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对白令海及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pCO2、DIC、TA)、以及溶解氧、营养盐(NO3-、PO43-等)数据,阐明了白令海碳源汇分布格局及调控机制,对白令海和楚科奇海pCO2、海-气CO2通量做了对比,并对海洋酸化现状进行了整体评估。此外,基于20年的中国北极科考(CHINARE1999~2019)高精度pCO2走航数据,揭示了白令海夏季pCO2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主要调控因素。主要结论如下:2019年夏季白令海整体是CO2汇,海-气CO2通量约-8.3±1.4 mmol m-2 d-1,夏季净碳汇量达23.3 TgC。海表pCO2、海-气CO2通量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性,碳汇能力表现出白令海陆架和陆坡区显着高于海盆区。在高营养盐、低叶绿素(HNLC)的海盆区,CO2吸收潜力较弱;在生物活动旺盛的陆架陆坡区,靠近阿拉斯加的东侧海域受河流影响输入大量高pCO2的水,碳汇能力弱于西侧海域。生物过程、河水输入等非热力学因素是调控2019年白令海夏季pCO2、CO2源汇分布的主导因素。1999~2019年,白令海整个海域夏季海表pCO2增长速率是大气增长速率的1.5倍,其中海盆和陆坡区pCO2增速高于大气pCO2增速,碳汇能力在减弱;陆架区pCO2增速低于大气pCO2增速,碳汇能力在增强。热力学因素是影响白令海pCO2年代际变化的主导因子。在2008~2019年一个冷暖年周期下,冷年到暖年海表温度约提高了2℃,ΔpCO2呈现升高的态势。2019年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海盆区100 m处Ω文石开始出现不饱和,深层2000 m由于有机质的再矿化,Ω文石达到0.4的极低值。而陆架陆坡区酸化不明显,仅在底层和受河流输入影响大的区域出现文石不饱和。白令海峡的西部陆架区酸化最为严重,整个水柱均出现文石不饱和。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着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基于海水-河水-其它淡水三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出河水输入能使上层20 m水体Ω文石下降约0.47,海-气CO2交换使Ω文石降低仅约0.04,而高生产力使夏季Ω文石升高0.81,足以抵消河水输入和海-气CO2交换降低的Ω文石,减缓了白令海夏季上层水体海洋酸化进程。白令海陆架区海洋酸化是人为源CO2积累的结果。2019年夏季楚科奇海是CO2强汇区,平均海-气CO2通量为-12.1±2 mmol m-2 d-1,夏季CO2吸收量约9.7 TgC。72°N以南陆架区净群落生产力平均值为11.4mmol m-2 d-1,CO2汇主要受高初级生产力控制,海表pCO2较低,CO2汇较强;72°N以北陆架净群落生产力平均值为4.5 mmol m-2 d-1,主要受物理混合影响,海表pCO2较高,CO2汇较弱。随冰缘线的北移,楚科奇海CO2汇能力有所增强。相比于楚科奇海,白令海ΔpCO2数值相对保持稳定,而楚科奇海ΔpCO2更负,加上融冰水稀释作用,CO2汇较强。
王雅丽[3](2019)在《太平洋入流对楚科奇海水团及海冰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极快速变化背景下,通过白令海峡的太平洋入流通量具有显着的年际变化和增加趋势。其中,太平洋冬季水(PWW)作为西北冰洋重要的营养盐来源,在楚科奇海的分布与变化特征倍受关注;楚科奇海海冰对入流热输运的响应亦是研究热点。本文基于(1/4°)(经纬度)北大西洋-北冰洋-北太平洋海洋-海冰耦合模式1994~2015年的模拟结果,从季节与年际尺度分析了入流对楚科奇海水团以及海冰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白令海峡开阔水域的形成机制及预报性。主要结论如下:(1)太平洋夏季水(PSW)集中于夏、秋季向极输运,并主控了太平洋入流通量的年际变化(相关系数r=0.88,置信水平p<0.01)。PWW则主要在冬、春季进入楚科奇海,其流通量年际变化较小(0.52±0.03 Sv)。夏、秋季,PWW主要分布在楚科奇海北部,其上界深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加深,垂向厚度也随之减小。楚科奇海南区PWW的年均体积呈下降趋势,受白令海峡处PSW流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显着(r=-0.74,p<0.01);除2002~2004年外,北区PWW年均体积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小。(2)楚科奇海融冰期间的海冰体积变化由热力过程主控,且冰底融化量约为冰表2倍之多。热收支估算表明,冰底融化消耗的热量主要来自海面净热通量以及太平洋入流所携带的热量;融冰初期和盛期(5月中旬~8月初),海面净热通量贡献占优;后期和末期(8月中旬~10月中旬)则主要受入流热通量影响,且该影响可持续至结冰早期,降低了海冰冻结速率。整个融冰期,入流向楚科奇海水体贡献了约67%的热量。相较于海面净热通量,入流热通量对楚科奇海海冰面积年际变化的影响更为显着(r=-0.71,p<0.01),并主导了融冰期水体热含量变化(r=0.85,p<0.01)及向下游海区热输运的年际变化(r=0.88,p<0.01)。(3)楚科奇海大范围融冰自白令海峡开始,1989~2019年卫星观测的海冰密集度表明白令海峡开阔水域通常形成于4月下旬至6月初。模式结果关联分析表明其形成时刻的年际变化与先冬(1月16日~2月15日)纳瓦林角近岸海区的海冰密集度显着相关(r=0.88,p<0.01)。先冬海洋-海冰环境调控了纳瓦林角近岸开阔水域形成的早晚,该区开阔水域一旦形成,表层海水将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经阿纳德尔流的侧向输运促使下游海区快速融冰。纳瓦林角近岸海区与白令海峡的开阔水域形成时刻仅相差20天,但利用该区海冰形成与融化阶段冰情的密切联系,本文实现了对白令海峡开阔水域形成时刻提前4个月的季节预报。
李蔷[4](2017)在《白令海峡水交换及其对北极海冰的影响》文中提出白令海峡南邻白令海,北接楚科奇海,是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唯一通道。白令海峡的水交换对北冰洋的大气、海洋和海冰系统的显着变化有一定作用。通过白令海峡的水交换是影响北极海冰迅速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白令海峡水交换及其对北极海冰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白令海峡水交换的过程,对研究北极海冰及全球气候变化也有重要意义。首先,为了更好得研究白令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水交换的动力机制,基于非结构三角形网格的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海洋数值模式,本文对白令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潮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同验潮站和实测海流资料符合良好,较好地反映了白令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潮汐、潮流分布特征和运动状况。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主要分潮的同潮图和潮流椭圆图,对该海域潮汐潮流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白令海陆架区、白令海峡和楚科奇海主要以M2分潮为主,而在诺顿湾海域以K1分潮为主,M2分潮潮流在白令海陆架东南部及阿纳德尔湾较强,K1分潮潮流在诺顿湾潮流达到最大值。在此基础上,对其潮汐能的传播与耗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潮能通量较小,主要分潮在研究海域潮能耗散总量约为751 MW,M2潮能耗散占该总量的52%,K1潮能耗散占38%,潮能进入白令海陆架后,M2分潮主要在圣劳伦斯岛以南陆架区耗散,K1分潮主要在诺顿湾海区耗散。其次,对白令海峡东侧水道的海水体积通量及热通量进行研究,把白令海峡东侧水道分成区域1和区域2,分别利用海表面高度异常变化率(?SLA)和海表面风速(330°和340°)构建了海水速度线性方程,并对其相关性进行检验,证明区域1和区域2的速度主要受?SLA的影响,同时330°和340°的风对海水速度也有重要影响,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根据估算的海水速度对1999年至2013年白令海峡无冰期(6–10月)穿过白令海峡东侧通道海水的体积通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东侧水道的体积总通量自2004年开始呈增加的趋势,其中区域1的体积通量占通过海峡东侧水道总量的绝大部分,但是区域2的体积通量比区域1增加得快。与海水速度方程类似,利用海表面温度(GHRSST)和海表面风速(330°和340°)构建了东侧水道海水底层温度的线性方程,对其进行相关性检验,证明海水底层温度受SST、330°和340°风的影响比重相当。把海水热通量分成两部分,底层热通量通过构建的海水底层水温度的线性方程计算,表层热通量利用海表面温度计算得到。估算得到1999—2013年无冰期(6-10月)通过白令海峡东侧水道的海水热通量。结果表明:海水的热通量呈现增加的趋势,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的年平均热通量分别是1999-2003年的1.9和2.3倍。海水热通量的增加,一方面是由白令海温暖的海水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海水体积通量的增加。最后,利用来自美国冰雪数据中心基于SMMR和SMM/I的海冰密集度日平均和月平均数据,对白令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在1979-2015年间海冰范围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三十几年,海冰范围有明显的实质性的变化。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分别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大洋,其海冰变化趋势具有区域差异,海冰范围的极端变化趋势出现在楚科奇海域。白令海北部通过显着性检验(p<0.1)的月份集中在夏、秋两季,都呈现减小的趋势;楚科奇海的海冰覆盖范围的变化趋势与白令海不同,其变化趋势更明显,除了一月份和四月份,其余月份均通过了显着性检验(p<0.1),二月份和三月份呈现增加的趋势,五月份到十二月份呈明显的减小趋势。海冰范围变化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白令海北部海冰范围最大值出现在3月份,最小值在6–10月。楚科奇海每年12月至次年5月海冰范围达到峰值,非冬季海冰范围的极值变化明显,海冰的空间覆盖范围明显减少。楚科奇海冰范围变化与通过白令海峡东侧水道的热通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热通量的增加会造成楚科奇海海冰范围减少,海冰范围减少有利于热通量的增加。海冰范围的变化趋势具有空间差异性,楚科奇海的海冰覆盖范围减少得最明显,白令海峡至白令海北部的圣劳伦斯岛附近减少趋势变缓。圣劳伦斯岛以南,海冰持续期存在一个缓慢增加的趋势。海冰持续期的减少一方面是由海冰破碎期的提前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海冰形成期的推迟。
郭富[5](2017)在《白令海二甲基硫化物的时空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源硫化物是自然界中由生物生产、利用或转化的一类含硫物质,它们在硫的全球循环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DMS)作为海洋中最重要的挥发性硫化物,其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β-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和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分别作为DMS的前体物质和重要氧化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水中DMS的含量和分布。水团作为海洋中重要的水体功能单元,其性质的差异直接影响着生源硫化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基于水团特征来研究生源硫化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源硫化物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从而为深入研究海洋生源硫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提供新的思路。极地、亚极地海区能够放大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微观效应,从而起到有效的指示作用。本文基于中国第57次北极科学考察白令海调查实验数据,在水团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白令海各水团生源硫化物(DMS、DMSP、DMSO)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令海海盆区有3个水团,即上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其中,上层水具有高温、低盐、高溶解氧、高叶绿素、低营养盐的特征;中层水主要特征为低温,其他要素浓度水平介于上层水和深层水之间;深层水具有低温、高盐、低溶解氧、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的特征,尤其是硅酸盐浓度较同类海区同深度水体高很多。白令海中陆架区有4个水团,即白令海陆坡水、白令海陆架冷水团、陆架表层暖水和混合变性水,其中,陆架表层暖水具有高温、低盐、低营养盐、低叶绿素特征;陆坡水具有高营养盐、低叶绿素特征;陆架冷水团具有低温、高溶解氧、高叶绿素特征;混合变性水的性质介于陆坡水和冷水团之间。北部内陆架区分3个水团,即阿纳德尔水、阿拉斯加沿岸水和白令海陆架水,阿纳德尔水具有低温、高盐、高营养盐、低叶绿素、低溶解氧的特征;阿拉斯加沿岸水则为高温、低盐、低营养盐;白令海陆架水主要特征为高溶解氧、高叶绿素。此外,白令海区域2012年为冷年(较暖年低23°C),2014、2016年为暖年,因此各水团温度2012年最低。2、白令海区2012年为冷年(较暖年低23°C),2014、2016年为暖年。受此影响,白令海二甲基硫化物的浓度和生物周转速率2012年小于2014年和2016年,例外的是北部内陆架区DMSP浓度2012年大于2014和2016年,可能与DMSP充当细胞内冷冻保护剂有关。二甲基硫化物生物生产速率略高于消耗速率,且生产和消耗速率空间变化趋势一致。白令海DMSO的水平分布趋势为:海盆区<中陆架区<北部内陆架区;DMSP则为:中陆架区<海盆区<北部内陆架区;DMS水平分布无明显规律。3、白令海海盆区,各水团DMS的含量大小为:上层水>中层水>深层水,各水团浓度平均值分别在515、28和01 nmol/L之间;在海盆北部靠近陆坡的区域,受气旋式涡流的影响上层DMS高值水舌有明显向下延伸趋势;各水团DMSPd浓度平均值在235 nmol/L之间,而DMSPp平均值在6110 nmol/L之间;上层水和中层水DMS和DMSPd的分布主要受Chl-a的影响,深层水中温盐胁迫影响DMS和DMSPd的分布。中陆架区,表层暖水DMS和DMSP浓度较高,DMS、DMSPd和DMSPp平均值分别在211、2040和2787 nmol/L;陆坡水和混合水次之,平均值分别在02、240和1878 nmol/L;陆架冷水团浓度相对较低,平均值分别在02、118和1450 nmol/L;表层暖水、陆架冷水团和白令海陆坡水DMS和DMSP分布的受控因素较为复杂,混合变性水受Chl-a影响明显。北部内陆架区,阿纳德尔水中DMS和DMSP浓度最低,DMS、DMSPd和DMSPp平均值分别在03、1228和2080 nmol/L;白令海陆架水和阿拉斯加沿岸水中较高,平均值分别在115、1247和44120 nmol/L;白令海陆架水DMS与DMSP受温盐的影响明显,阿拉斯加沿岸水和阿纳德尔水影响因素较复杂。4、白令海DMSOd和DMSOp的分布趋势一致,其浓度从表层到底层随水深增加浓度降低,表层水团DMSOd和DMSOp浓度均在55 nmol/L以上,底层水团则低于25 nmol/L。从水团分析发现海盆区各水团DMSO受DMS氧化和浮游植物合成影响较大;中陆架区表层暖水主要受生物生产控制;北部内陆架区阿拉斯加沿岸水和白令海陆架水高于阿纳德尔水。
李琦[6](2017)在《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文中提出北冰洋连通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它对全球淡水收支平衡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均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第6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获得的海水δ180和镭同位素数据,基于S和δ180的三端元质量平衡关系,计算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河水和海冰融化水的份额,探讨淡水组分和镭同位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团性质、海流运动路径的关系,进而计算河水组分从白令陆架至楚科奇陆架,进而输送到加拿大海盆的运移时间。此外,利用1999-2014年间中国第1-6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获得的海水δ180值,评估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和加拿大海盆淡水组成的年际变化规律和主要调控因素。1、白令海淡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2014年夏季,白令海的河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低于陆架区、西部陆架低于东部陆架的特征,与陆架区存在入海河流的影响以及不同河流径流量的大小有关。白令海的海冰融化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低于陆架区的特征,与陆架区存在季节性海冰有关。白令海西部陆架的海冰融化水主要来自阿拉德湾的向外输出,东部陆架的海冰融化水主要来自当地海冰的融化。白令海盆上层水体镭同位素的分布受到高226Ra、低228Ra太平洋水的影响,白令陆架受到低Ra海冰融化水、高Ra河水、高228Ra沉积物上覆水等多种水体的共同影响。白令海采样海域100 m以浅水体存在8个不同特征的水团,它们的河水份额、228Ra/226Ra)A.R.与各自水团的来源及成因密切相关。这些水团的河水与海冰融化水份额之间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反映出夏季富含河水组分的水体在冬季更易于形成海冰,并在夏季增加了局地的海冰融化水组分。2、西北冰洋淡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2014年夏季,西北冰洋的河水平均份额表现出海盆区高于陆架区、阿拉斯加沿岸区高于楚科奇海中部陆架的特征,与波弗特流涡和阿拉斯加沿岸海域积累河水组分有关。西北冰洋的海冰融化水平均份额表现出以海冰边缘为界的南、北差异分布。海冰净融化水的平均份额呈现由南往北降低的趋势,与海水所获得热量的空间分布相关。海冰边缘区的海冰净融化水平均份额出现最高值,说明海冰边缘累积海冰融化水,这与太平洋入流对早期海冰融化水的北向输送和海冰的阻碍作用有关。陆架-陆坡区净盐卤水的平均份额存在明显的变化梯度,反映出冬季陆架区海冰形成释放的盐卤水沿着等密度面水平输送至外海。西北冰洋采样海域存在6个不同特征的水团,它们的河水份额和228Ra/226Ra)A.R.同样与各自水团的来源及成因密切相关。阿拉斯加沿岸水表现出来的水团性质与离阿拉斯加海岸的距离相关,而白令陆架水表现出来的水团性质与太平洋入流的流动路径有关。3、太平洋入流河水组分的运移时间。根据白令陆架、楚科奇陆架和加拿大海盆228Ra/226Ra)A.R和河水份额的关系,计算出太平洋入流携带的河水组分从白令陆架区运移至楚科奇陆架区所经历的时间为3.2 ± 1.7 a;从楚科奇陆架进一步运移至加拿大海盆所经历的时间为11.4± 1.1 a,由此估算出太平洋入流水从白令陆架区运移至加拿大海盆的运移时间为14.6 ± 2.0 a。楚科奇陆架和加拿大海盆河水组分停留时间的空间变化与海流流速的空间变化密切相关。4、白令海峡和西北冰洋河水与海冰融化水的时空变化。白令海峡河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主要受控于前一年份白令海三条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特别是育空河径流量的变化。楚科奇海河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主要受太平洋入流输送河水组分变化和楚科奇海海冰冰情变化的共同影响。加拿大海盆河水积分高度与夏季AO指数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存在~10 a尺度的周期变化,主要由北极大气环流改变引起的波弗特流涡周期性变化所驱动。白令海峡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与冬季AO指数的变动密切相关。楚科奇海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与夏季北极海冰覆盖程度的变化有关。加拿大海盆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同样与夏季AO指数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西北冰洋海冰净融化水平均份额的年际变化与夏季北极海冰覆盖程度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夏季北极海冰融化面积的变化,证明夏季海冰净融化水由北冰洋向大西洋输出的通量呈增加趋势。西北冰洋净盐卤水平均份额的年际变化与冬季北极海冰新增面积的变化密切相关。白令海峡淡水积分高度较为稳定,因此太平洋入流向楚科奇海输送的淡水通量主要受控于太平洋入流流量的年际变动,它也决定着楚科奇海淡水积分高度的年际变化模式。加拿大海盆淡水积分高度年际变动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2003-2012年间的增加可能是淡水输入通量的增加所致。
王颖杰[7](2017)在《白令海冷水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北极的快速变化对周边陆地和海域,甚至全球的气候系统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北极海域水文特征和水体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极地物理海洋学的热点问题。白令海作为连接北冰洋与中低纬度海洋的重要海区,是近年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的重点调查海域。目前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实测数据。本文在我国第16次北极科考的CTD温度、盐度和溶解氧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共享资料,系统分析了白令海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水团的结构特性及海盆区水团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讨论了西白令海冷水团的夏季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白令海海盆区和陆架区水文要素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白令海海盆30m以浅的上层海洋具有高温低盐的特征。在40m附近存在显着的温跃层,跃层以下是低温冷水层;盐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中层海水的盐度表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并在北部近陆坡区形成高温低盐下降水舌;断面上溶解氧含量可分为三层,200m以浅含量最高,2001500m水层含量最低,1500m以深含量随深度增加逐渐上升。圣劳伦斯岛以北陆架区东部表层水体具有高温、低盐、低溶解氧的性质,西部水体具有低温、高盐的特征。圣劳伦斯岛以南陆架区温跃层出现在20m层附近,该部分海区中的溶解氧分布与温度、盐度均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2.夏季白令海海盆区的水团可以分为三类:高温、低盐的白令海上层水(4.2°C<T<11.0°C,31.5<S<33.3),分布于表层40m以浅;低温的白令海中层水(0.5°C<T<4.2°C,32.3<S<33.8),大致位于40300m水层;高盐的白令海深层水(1.2°C<T<4.2°C,33.8<S<34.7)。圣劳伦斯岛以北陆架区东部为阿拉斯加沿岸水,西部为阿纳德尔水,中部为白令海陆架水。圣劳伦斯岛以南陆架区的水团可以分为四类:白令海陆架水、白令海陆坡水、混合变性水及阿拉斯加沿岸水。3.白令海海盆区中层冷水的厚度自南向北逐渐加深,可延伸至水下379m,中层冷水最低温度可达0.54°C(1999年),温度最高为1.99°C(2014年);白令海西部陆架区冷水团最低温度低于-2°C(1999年),冷核最高温度为-1.33°C(2003年)。1999年、2008年及2012年冷水团的分布范围较大,冷核温度在各调查年份中较低,冷水团具有明显的“冷年”特征。2003年、2005年、2014年冷核的最低温较高,冷水团分布范围及平均厚度值均比较小,具有“暖年”的特点。4.在白令海西部陆架区,20002005年及2014年13月的海表面平均气温相对其他年份较高,冷核中心的温度也相对较高,两者之间的变化有较高的一致性。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偶极子型海冰异常EOF第一时间模态结果显示,陆架区冷水团为冷年的年份偶极子型海冰变化处于明显的负位相,而冷水团为暖年时偶极子型海冰变化为正位相。
左菲,李丙瑞,吴成祥,Jia Wang,李院生[8](2017)在《白令海夏季水文结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2008、2010、2012和2014年我国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白令海获取的水文观测数据,结合历史共享资料,通过对白令海水团、上层海洋热含量、净热通量变化、风场及海平面气压分布情况等的分析,探讨了白令海水文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白令海夏季的水团包括白令海上层水团(BUW)、中层水团(BIW)、深层水团(BDW)和白令海陆架水团(BSW)。白令海温盐分布差异最大、年际变化最剧烈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上层水团。对比4年水团分布情况,最明显的变化是2012年7月调查区上层海水温度偏低,2014年7月上层海水温度偏高。这种异常变化在热含量方面表现为:2012年7月调查区各个测站上的热含量异常低,而2014年7月测站上的热含量都高于平均水平。着重研究了2014年7月海温偏高的原因,认为是由于陆架和海盆区分别有两种不同的形成机制造成:陆架区累积净热通量偏高,海水吸收热量升温;海盆区在异常强大而持久的海面气压(SLP)高压系统下,海面负的风应力旋度得到加强,从而引起持续的暖平流输送及强烈的Ekman抽吸作用,最终导致了上层海水偏暖。
曾千慧[9](2016)在《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楚科奇海和白令海位于北极海区的西部,是连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国际上对北极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较少,在这两个海域甚至鲜见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本文依托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航次于2012年和2014年在楚科奇海和白令海进行的调查工作所获得的样品,对调查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部分站位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的优势属和营养类型作了初步研究,从时间上延续了国内在相关海域的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成果,增加了北极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和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资料库内容,丰富了人们对北极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白令海(12个站位)和楚科奇海(40个站位)调查区共获取了16个已知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分别是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多毛类、底栖桡足类、动吻类、寡毛类、原足类、等足类、介形类、端足类、涟虫、双壳类、海螨类、枝角类、无节幼体、缓步类和涡虫类动物,另外还有少量未知待定类群。其中,线虫是最优势的类群,在各海区丰度比例占总丰度的90%以上,其次是多毛类和桡足类。根据对比,本研究所得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浅水区的后生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数量要高于深水区的类群数,略低于北极其它陆架区的类群数。2.白令海调查区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介于1.51 ind./10cm23522.25 ind./10cm2之间,其中海盆区的两个站位丰度极低,分别为1.51 ind./10cm2和67.15 ind./10cm2。楚科奇海调查区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介于59.07 ind./10cm27243.93 ind./10cm2之间,其中陆架区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084.53±1832.14 ind./10cm2,陆坡区的小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165.20±161.93 ind./10cm2。高丰度的站位与高生产力与生物量的热点区域相呼应,不同分区的丰度结果与北极其它区域不同深度的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变化相近。3.在生物多样性指数方面,楚科奇海的平均类群数(5.78)、类群丰富度(0.6793)、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0.1216)和均匀度(0.0817)都要高于白令海的平均类群数(4.33)、类群丰富度(0.4659)、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0.0803)和均匀度(0.0674)。这意味着楚科奇海可能存在一个比白令海多样性更高的小型底栖动物群落。4.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指出: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小型底栖动物的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同水深有显着负相关关系。总丰度与其它因子的关系受线虫丰度的影响极大。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均匀度与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和粘土成分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5.在研究海区共检出3个目的海洋线虫。其中白令海共检出25个属的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在楚科奇海共检出54个属的海洋线虫,其中白令海的Camacolaimus、Diplopeltula、Subsphaerolaimus这3个属未在楚科奇海中检出。两个海区的最优势属均为Sabatieria,优势度分别为36.68%和32.92%。个别属的线虫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区别明显。另外在研究海区检出的海洋线虫的营养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非选择性沉积食性者(31.579%)>选择性沉积食性者(24.561%)=刮食者或硅藻捕食者(24.561%)>捕食者或杂食者(19.298%)。6.本文对比白令海和楚科奇海与北极其它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丰度、海洋线虫丰度和线虫优势属,发现北极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受水深的影响极大,由浅海区向海盆深处延伸,小型底栖动物的丰度急剧下降。不同陆架区检出的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数不尽相同,但常见类群的组分基本相似。受采样方法、沉积物采样厚度、网筛孔径设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研究结果对比可能与各海区小型底栖动物之间的实际差异存在略微不同。线虫种类的组分尽管与其它北极研究海区相似,但优势度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各研究海区的采样深度不同有关。
刘娜,林丽娜,何琰,李涛,孔彬[10](2016)在《白令海海盆区夏季水团分布及其年际变化》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99,2003,2008,2010,2012和2014年夏季中国6次北极科学考察在白令海海盆区获取的重复断面水文数据,对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令海海盆水体主要由高温低盐的白令海海盆上层水、低温的白令海海盆中层水和高盐的白令海海盆深层水组成.其中,白令海海盆上层水主要位于40 m以浅,经向上自南向北厚度逐渐减小,垂向上与中层水之间存在显着的温跃层,跃层强度年际变化显着;白令海海盆中层水主要位于500 m以浅,受白令海陆坡流的影响,在北部陆坡流区有加深加厚的趋势;海盆中层冷水与陆架冷水团同步变化,根据冷水温度和范围差异,可分为冷年和暖年两种状态,且近十几年大致以6 a为周期交替变化.2014年冷水温度最高且范围急剧减小,是否是新一轮暖年的开始还需进一步论证;白令海海盆深层水位于中层水以下,是海盆区体积最大且最稳定的水体,约占总水体体积的80%以上,深层水的温盐范围年际变化较小,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北部陆坡流的影响深度可至1000 m.
二、1999年白令海夏季水文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9年白令海夏季水文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数据的白令海海盆区域温度及溶解氧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观测数据 |
1.1 观测设备 |
1.2 数据来源 |
1.3 数据的验证 |
2 白令海观测区域内温度特征 |
2.1 温度水平分布特征 |
2.2 垂直断面温度特征 |
①上层水: |
②中层水: |
③深层水: |
3 白令海相关海域溶解氧特征 |
4 结 论 |
(2)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北极环境变化 |
1.2.1 海冰变化 |
1.2.2 生态环境变化 |
1.3 北极海区碳汇与北冰洋酸化研究 |
1.4 白令海碳汇与海洋酸化研究 |
1.5 楚科奇海碳汇与海洋酸化研究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方法 |
2.1 研究海区环境和采样站位设置 |
2.1.1 环境概况 |
2.1.2 采样站位设置 |
2.2 研究海区水团特征 |
2.2.1 白令海水团特征 |
2.2.2 楚科奇海水团特征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海水碳酸盐体系的采集 |
2.3.2 海水碳酸盐体系的测定 |
2.3.3 海水pH、Ω_(文石)、AOU计算 |
2.3.4 海-气CO_2通量及其不确定度估算 |
2.3.5 人为碳估算 |
2.3.6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白令海pCO_2空间分布及海-气CO_2通量、年代际变化 |
3.1 白令海表层海水走航pCO_2 分布 |
3.2 白令海表层pCO_2 分布调控机制 |
3.2.1 热力学效应的影响-温度变化 |
3.2.2 非热力学因素的影响 |
3.3 白令海海-气CO_2 通量 |
3.3.1 大气pCO_2 |
3.3.2 风速条件 |
3.3.3 白令海海-气CO_2通量 |
3.4 白令海pCO_2年代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令海海洋酸化及其驱动机制 |
4.1 白令海表层海洋酸化 |
4.2 白令海断面海洋酸化 |
4.2.1 BL断面 |
4.2.2 BS断面 |
4.2.3 BR断面 |
4.3 夏季白令海海洋酸化调控因素 |
4.3.1 物理过程的影响 |
4.3.2 生物过程的影响 |
4.3.3 海-气CO_2 交换及人为碳的影响 |
4.3.4 人为碳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科奇海海-气CO_2 通量 |
5.1 楚科奇海表层海水走航pCO_2 分布 |
5.2 楚科奇海海-气CO_2 通量分布 |
5.3 楚科奇海陆架和北白令海陆架CO_2 汇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期间个人情况 |
致谢 |
(3)太平洋入流对楚科奇海水团及海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白令海峡太平洋入流 |
1.2.2 楚科奇海环流系统 |
1.2.3 楚科奇海水团划分 |
1.2.4 楚科奇海海冰 |
1.3 本文研究概述 |
第2章 模式配置及结果分析 |
2.1 模式配置 |
2.2 模式结果 |
2.2.1 白令海峡太平洋入流 |
2.2.2 环流结构 |
2.2.3 温盐结构 |
2.2.4 海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平洋入流对楚科奇海水团的影响 |
3.1 白令海峡太平洋入流特征 |
3.1.1 温、盐、流特征 |
3.1.2 水团构成特征 |
3.2 楚科奇海水团季节与年际变化 |
3.2.1 水团组成季节变化 |
3.2.2 太平洋冬季水水平分布特征的季节演变 |
3.2.3 太平洋冬季水存留体积季节与年际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平洋入流对楚科奇海海冰的影响 |
4.1 楚科奇海融冰季节变化 |
4.2 入流对融冰的贡献 |
4.3 入流对水体热收支年际变化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令海峡开阔水域形成时刻可预报性分析 |
5.1 开阔水域形成时刻的年际变化 |
5.2 开阔水域形成的主控因素 |
5.2.1 海冰表底融化特征 |
5.2.2 热量来源 |
5.3 开阔水域形成早晚的调控机制及预报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白令海峡水交换及其对北极海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1.1 白令海峡及北极海冰简介 |
1.1.2 白令海峡水交换的重要意义 |
1.1.3 北极海冰的重要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白令海峡水交换的特征及机制 |
1.2.2 北极海冰变化的研究 |
1.2.3 白令海峡水交换对北极海冰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模型及数据介绍 |
2.1 FVCOM海洋数值模式介绍 |
2.1.1 模式特点 |
2.1.2 控制方程 |
2.1.3 网格设计 |
2.2 数据来源和方法 |
2.2.1 水深数据和岸线数据 |
2.2.2 锚系数据介绍及处理 |
2.2.3 卫星数据介绍及处理 |
2.2.4 海冰数据 |
第三章 白令海峡水交换动力模拟 |
3.1 模式配置及应用 |
3.1.1 FVCOM模型介绍 |
3.1.2 计算区域与模型配置 |
3.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3.2 模式验证 |
3.2.1 潮汐验证 |
3.2.3 潮流验证 |
3.3 潮汐模拟结果分析 |
3.3.1 M2分潮 |
3.3.2 K1分潮 |
3.3.3 N2,S2和O1分潮 |
3.4 潮能通量和耗散 |
3.4.1 潮能通量传播 |
3.4.2 不同断面的潮能通量 |
3.4.3 潮能BBL耗散 |
3.5 小结 |
第四章 白令海峡水交换的体积通量、热通量估算 |
4.1 白令海峡水交换的体积通量 |
4.1.1 海水速度估算 |
4.1.2 体积通量估算 |
4.2 白令海峡水交换的热通量 |
4.2.1 海水平均温度估算 |
4.2.2 海水热通量估算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白令海—楚科奇海海冰范围变化特征及分析 |
5.1 海冰范围变化趋势 |
5.2 海冰范围变化特征 |
5.2.1 海冰范围的年际变化 |
5.2.2 海冰范围的季节变化 |
5.2.3 海冰破碎和形成时间特征 |
5.3 白令海峡热通量与楚科奇海冰范围的关系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白令海二甲基硫化物的时空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海水DMS |
1.1.1 DMS产生 |
1.1.2 DMS去除 |
1.1.3 DMS在全球海洋中的分布 |
1.2 DMS前体物质—DMSP |
1.2.1 DMSP在海洋浮游植物中的合成及含量 |
1.2.2 DMSP的作用 |
1.2.3 海水DMSP含量的影响因素 |
1.2.4 海洋中DMSP的分布 |
1.3 海水中DMS和DMSP的生物周转 |
1.3.1 DMS的生物生产与消耗速率 |
1.3.2 DMSP的生物生产与消耗速率 |
1.4 海水DMSO |
1.4.1 DMSO来源 |
1.4.2 DMSO去除 |
1.4.3 DMSO在海洋中的分布 |
1.5 极地亚极地海区二甲基硫化物 |
1.5.1 极地亚极地海区二甲基硫化物研究现状 |
1.5.2 白令海环境概况 |
1.6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2 调查与分析方法 |
2.1 调查航次 |
2.2 环境参数观测方法 |
2.3 海水二甲基硫化物的测定 |
2.3.1 分析装置与试剂 |
2.3.2 仪器装置测定参数 |
2.3.3 采样与保存 |
2.3.4 DMS分析测定 |
2.3.5 海水中DMSP的测定方法 |
2.3.6 海水中DMSO的测定方法 |
2.4 海水中DMS和DMSP生物生产及消耗速率的测定方法 |
2.4.1 DMS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测定 |
2.4.2 DMSP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测定 |
3 白令海水团特征分析 |
3.1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布及其年际变化 |
3.1.1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划分 |
3.1.2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的年际变化 |
3.2 白令海陆架区水团分布及其年际变化 |
3.2.1 白令海陆架区水团划分 |
3.2.2 白令海陆架区水团年际变化 |
3.3 白令海各水团化学与生物要素特征与年际变化 |
3.3.1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化学与生物要素特征及其年际变化 |
3.3.2 白令海陆架区水团化学与生物要素特征 |
3.4 小结 |
4 白令海DMS和DMSP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4.1 夏季白令海表层海水DMS和DMSP的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的时空变化 |
4.1.1 夏季白令海表层海水DMS的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 |
4.1.2 夏季白令海表层海水DMSPd的生物生产和消耗速率 |
4.2 夏季白令海DMS与DMSP的时空分布 |
4.2.1 白令海海盆区DMS与DMSP的时空分布 |
4.2.2 白令海中陆架区DMS与DMSP的时空分布 |
4.2.3 北部内陆架区DMS与DMSP的时空分布 |
4.3 夏季白令海DMS、DMSP与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
4.3.1 Chl-a |
4.3.2 温度、盐度 |
4.3.3 营养盐 |
4.4 小结 |
5 白令海DMSO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1 夏季白令海DMSO的水平分布 |
5.2 夏季白令海DMSO的水团间分布 |
5.3 夏季白令海DMSO浓度的影响因素 |
5.3.1 Chl-a浓度 |
5.3.2 DMSO与温盐的相关性 |
5.3.3 DMSOd与DMS、DMSOp的相关性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发表论文 |
(6)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地理环境和水文学特征 |
1.2.1 白令海和北冰洋的地理环境 |
1.2.2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海流 |
1.2.3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水团特征 |
1.2.4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海冰状况 |
1.2.5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入海径流 |
1.3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的淡水收支平衡 |
1.3.1 河流输入 |
1.3.2 海冰的形成与融化 |
1.3.3 太平洋入流水 |
1.3.4 大气环流对北冰洋淡水组分的影响 |
1.4 海水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应用 |
1.4.1 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应用原理 |
1.4.2 海水δ~(18)O在北冰洋的应用 |
1.5 海水中的镭同位素及其应用 |
1.5.1 海水中~(226)Ra、~(228)Ra的地球化学行为 |
1.5.2 ~(226)Ra和~(228)Ra在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3 河水组分运移时间的计算 |
1.6 本研究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 |
2.1.1 δ~(18)O值 |
2.1.2 氧同位素标准 |
2.1.3 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方法 |
2.1.4 海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光腔衰荡光谱测量 |
2.1.5 分析方法 |
2.1.6 海水δ~(18)O值的确定 |
2.2 海水中~(226)Ra、~(228)Ra的分析 |
2.2.1 ~(226)Ra、~(228)Ra的富集 |
2.2.2 ~(226)Ra的分析 |
2.2.3 ~(228)Ra的分析 |
2.2.4 小结 |
第三章 白令海海水δ~(18)O、~(226)Ra和~(228)Ra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河水和海冰融化水组分的计算 |
3.3 结果 |
3.3.1 海水δ~(18)O值和盐度的关系 |
3.3.2 ~(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和~(228)Ra/~(226)Ra)_(A.R.) |
3.3.3 表层分布 |
3.3.4 断面分布 |
3.4 讨论 |
3.4.1 河水组分平均份额(I_(MW)/Depth)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 |
3.4.2 海冰融化水组分平均份额(I_(SIM)/Depth)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 |
3.4.3 白令海主要水团淡水组分和镭同位素的特征 |
3.4.4 河水和海冰融化水之间的关系 |
3.5 结论 |
第四章 西北冰洋海δ~(18)O、~(226)Ra和~(228)Ra的示踪研究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样品采集 |
4.2.2 河水和海冰融化水组分的计算 |
4.3 结果 |
4.3.1 海水δ~(18)O值和盐度的关系 |
4.3.2 ~(226)Ra、~(228)Ra放射性比度和~(228)Ra/~(226)Ra)_(A.R.) |
4.3.3 表层分布 |
4.3.4 断面分布 |
4.4 讨论 |
4.4.1 西北冰洋河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4.4.2 西北冰洋海冰融化水组分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4.4.3 西北冰洋主要水团的性质及影响因素 |
4.4.4 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河水组分的运移时间 |
4.5 结论 |
第五章 白令海峡和西北冰洋河水与海冰融化水的时空变化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 河水积分高度(I_(MW))的年际变化 |
5.3.1 白令海峡 |
5.3.2 楚科奇海 |
5.3.3 加拿大海盆 |
5.4 海冰融化水积分高度(I_(SIM))的年际变化 |
5.4.1 白令海峡 |
5.4.2 楚科奇海 |
5.4.3 加拿大海盆 |
5.5 海冰净融化水平均份额(I_(PSIM)/Depth)的年际变化 |
5.6 净盐卤水平均份额(I_(NSIM)/Depth)的年际变化 |
5.7 淡水积分高度(I_(FW))的年际变化 |
5.7.1 白令海峡 |
5.7.2 楚科奇海 |
5.7.3 加拿大海盆 |
5.8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白令海海水δ~(18)O、~(226)Ra和~(228)Ra的示踪研究 |
6.2 西北冰洋海水δ~(18)O、~(226)Ra和~(228)Ra的示踪研究 |
6.3 白令海峡和西北冰洋河水与海冰融化水的时空变化 |
6.4 创新点、不足和展望 |
6.4.1 创新点 |
6.4.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1 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 |
2 参加的科研项目 |
3 参加的主要航次 |
致谢 |
(7)白令海冷水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1 白令海海域概况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温盐特征及水团环流研究现状 |
1.3.2 溶解氧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
二、数据及方法 |
2.1 中国第 1 ~ 6 次北极科学考察现场数据 |
2.1.1 CTD数据 |
2.1.2 实验室溶解氧数据 |
2.2 美国NODC温盐数据 |
2.3 海表面气温数据 |
2.4 海冰密集度数据 |
2.5 数据处理和校正方法 |
2.5.1 CTD数据处理方法 |
2.5.2 溶解氧数据处理方法 |
三、白令海水文要素及水团分布和变化特征 |
3.1 白令海海盆区 |
3.1.1 温盐分布情况 |
3.1.2 溶解氧分布情况 |
3.1.3 水团的分类情况 |
3.1.4 水团季节变化情况 |
3.1.5 中层冷水年际变化特征 |
3.2 白令海北陆架区 |
3.2.1 水文要素分布情况 |
3.2.2 水团的分类情况 |
3.3 白令海南陆架区 |
3.3.1 水文要素分布情况 |
3.3.2 水团的分类情况 |
3.3.3 冷水团变化特征 |
3.4 白令海西陆架区 |
3.4.1 水文要素分布情况 |
3.4.2 冷水团变化特征 |
3.5 小结 |
四、白令海冷水团的影响因素 |
4.1 气温对冷水团的影响 |
4.2 海冰对白令海西部陆架区冷水团的影响 |
4.3 小结 |
五、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白令海夏季水文结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资料和方法 |
1.1资料来源 |
1.2热含量的计算方法 |
1.3净热通量计算方法 |
2白令海夏季水文结构特征分析 |
2.1白令海7月水团结构分析 |
2.2白令海7月热含量分析 |
2.3白令海净热通量分析 |
2.4白令海天气特征分析 |
3结果与讨论 |
(9)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北极海区背景介绍 |
1.1 前言 |
1.2 北极海区科学考察概况 |
1.2.1 国际研究简史与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北极海洋生态系统的特征 |
1.4 北极海区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4.1 北冰洋中部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4.2 北极东部海区和波弗特海的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4.3 白令海与楚科奇海小型底栖动物研究概况 |
1.4.4 北极海区自由生活的海洋线虫研究概况 |
1.5 北极海区小型底栖动物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 |
2.1.1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环境因子特征 |
2.1.2 白令海站位设置 |
2.1.3 楚科奇海站位设置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1 样品的现场采集和处理 |
2.2.2 样品的实验室处理 |
2.2.3 海洋线虫装片的制作和种类鉴定 |
2.3 样品统计与分析 |
2.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界定 |
2.3.2 小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计算 |
2.3.3 小型底栖动物的统计方法 |
2.3.4 海洋线虫分类学的主要鉴定依据 |
2.3.5 海洋线虫优势度的计算 |
2.3.6 海洋线虫摄食类型的划分 |
2.4 沉积物参数的测定 |
2.4.1 测定方法 |
2.4.2 测定结果 |
第三章 白令海调查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
3.1 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组成与丰度 |
3.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生产量 |
3.3 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
3.4 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多样性分析 |
3.5 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相似性分析 |
3.6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6.1 类群丰度、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3.6.2 类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7 小结 |
第四章 楚科奇海调查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的生态学研究 |
4.1 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组成与丰度 |
4.2 小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与生产量 |
4.3 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
4.4 小型底栖动物的类群多样性分析 |
4.5 小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相似性分析 |
4.6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4.6.1 类群丰度、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
4.6.2 类群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7 小结 |
第五章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夏季的海洋线虫研究 |
5.1 调查区海洋线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5.1.1 白令海调查区的海洋线虫丰度 |
5.1.2 白令海调查区的海洋线虫生物量 |
5.1.3 楚科奇海调查区的海洋线虫丰度 |
5.1.4 楚科奇海调查区的海洋线虫生物量 |
5.2 调查区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 |
5.2.1 海洋线虫的种类组成 |
5.2.2 海洋线虫的多样性分析 |
5.2.3 海洋线虫的相似性分析 |
5.3 调查区海洋线虫的优势属 |
5.4 调查区海洋线虫的营养类型 |
第六章 结果和讨论 |
6.1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的小型底栖动物特征及与其它海区的比较 |
6.1.1 调查区小型底栖动物的水平分布特征 |
6.1.2 调查区小型底栖动物的垂直分布特征 |
6.1.3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与北极其它海区的小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组成比较 |
6.2 小型底栖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6.2.1 水深和沉积物深度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2.2 沉积物粒度和成分含量对小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3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的海洋线虫及其优势属 |
第七章 论文总结 |
7.1 研究结果 |
7.2 本论文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自由生活海洋线虫名录 |
附录B: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部分小型底栖动物照片 |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10)白令海海盆区夏季水团分布及其年际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简介 |
1.1 数据来源 |
1.2 调查设备 |
1.3 数据预处理 |
2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及特征 |
2.1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分类 |
2.2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空间分布特征 |
2.3 白令海海盆区水团年际变化特征 |
3 结论 |
四、1999年白令海夏季水文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数据的白令海海盆区域温度及溶解氧特征分析[J]. 杨绍琼,李逸铭,陈红霞,牛文栋,马伟,何琰,兰世泉. 海洋科学进展, 2021(03)
- [2]夏季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碳酸盐体系研究[D]. 赵德荣.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2021
- [3]太平洋入流对楚科奇海水团及海冰的影响[D]. 王雅丽. 天津大学, 2019(01)
- [4]白令海峡水交换及其对北极海冰的影响[D]. 李蔷. 上海海洋大学, 2017(03)
- [5]白令海二甲基硫化物的时空变化研究[D]. 郭富.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12)
- [6]白令海和西北冰洋海水18O、226Ra及228Ra的示踪研究[D]. 李琦. 厦门大学, 2017(06)
- [7]白令海冷水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王颖杰.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12)
- [8]白令海夏季水文结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J]. 左菲,李丙瑞,吴成祥,Jia Wang,李院生. 极地研究, 2017(01)
- [9]白令海和楚科奇海调查区夏季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研究[D]. 曾千慧.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6(02)
- [10]白令海海盆区夏季水团分布及其年际变化[J]. 刘娜,林丽娜,何琰,李涛,孔彬. 科学通报,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