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isual Foxpro7.0程序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次东[1](2019)在《逆境胁迫下小叶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及其表观基因型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我国特有的杨属青杨派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综合抗性强等特点,是构建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黄河流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作用,具有较高的环境、生态和经济价值。但关于小叶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多样性评价以及利用其遗传优势进行传统杂交育种等有限的几个方面。由于杨树生长周期长,杂合度高等特点,阻碍了其自身的遗传改良进程。近年来,表观遗传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与植物生长抗逆等特性紧密相关,并且随着表观分子标记和重硫酸盐测序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表观遗传研究在林木辅助育种中的应用。本论文结合林木分子遗传国际前沿,将表观遗传学引入小叶杨遗传改良研究中。以来自9个种源地的小叶杨种质资源库505株不同基因型个体构成的自然群体实验材料,利用MSAP对小叶杨进行群体表观遗传研究。并挑选了抗逆优良无性系“QL9”进行重硫酸盐测序以期对其抗逆机制有更深入的解析,并结合SNPs完成表观基因型分型。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量化不同表观基因型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杨树抗逆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利用MSAP技术检测小叶杨群体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发现群体内存在广泛的甲基化变异,共获得20413个片段,其中8187个(40.11%)为多态性片段。利用香农指数对来自全国9省17地的小叶杨自然群体进行群体多样性评价,在对照组中,种群的多样性在0.654±0.551至1.248±0.397,其中陕西种群表观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甘肃种群多样性最低。9个亚群体之间的表观遗传多样性显着差异(χ2=42.179,P<0.001)。表观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小叶杨自然群体可分为三个亚群体。以黄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又以太行山脉为界,将北部切割为东西两个亚群体,表明小叶杨传播的过程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来自不同种源地的小叶杨子群体保留了各自种源地的表观遗传信息,将其称之为“环境印记”,它们都是小叶杨在生境长期适应性生存积累的表观遗传信息。(2)小叶杨自然群体在干旱胁迫后,9个亚群体的多样性均显着下降,由甘肃省的0.115±0.287至陕西省的0.307±0.242,自然种群间差异并不显着(χ2=7.603,P=0.473)。并且小叶杨自然群体在干旱胁迫下表观群体结构由三个亚群变为一个群体。另外,对小叶杨种植地近60年气象资料的分析发现小叶杨自然群体自2007年移植山东冠县后,每年夏季都要遭受一次或数次干旱胁迫,表明小叶杨自然群体的表观遗传信息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刺激而响应的发生周期性变化。(3)DNA甲基化主要通过影响所修饰区域的基因表达来影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首次提出了表观基因型用来描述等位基因上DNA甲基化的修饰状况,并引入线性回归来量化不同表观基因型对表达的影响作用,获得E=14.93X-17.19Y-19.57Z+22.12。指出不同表观基因型与基因表达之间的对应关系。但线性回归的应用范围较窄(R2=0.06),表明基因表达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是一个多维调控事件。随后作者引入了多维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来构建一个潜在的模型。用SPSS 20进行主成分分析对输入数据进行筛选,纯合甲基化与杂合甲基化比值解释99.428%的比值方差,选择作为输入数据。通过对均方误差最小的均方误差分析确定隐含层为5,拟合成功率为99.059%,远高于6%的多元线性回归。此外,可以使用MATLAB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新数据进行预测,并且具有普适性,可以应用于其它处理甚至其它物种。之后,利用在干旱处理下训练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对照组、高温、低温、高盐和渗透胁迫的表观基因型效应拟合成功率分别为43.32%,37.11%,39.41%,45.63%和50.78%。结果证明BP神经网络确实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应用于训练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4)DNA甲基化在响应外界环境刺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针对小叶杨实施了高温、低温、高盐与渗透四种胁迫,并进行了时序性监测,包括短期监测,处理后Oh,3h,6h,12h和24h;长期监测,处理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小叶杨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后第一次检测就发现甲基化水平均出现了显着升高,表明外界刺激可以迅速地触发小叶杨基因组内DNA甲基化。其中高温处理下,甲基化水平升高最为显着,在3h和6h时间点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而在24h时,渗透和低温胁迫下DNA甲基化水平显着高于高温和高盐胁迫处理。表明在不同类型处理下,胞嘧啶甲基化有不同的应答模式。(5)在高温、低温、高盐与渗透胁迫等四种处理下,利用MSAP-sequencing技术体系,共分离并测序了 1376个胁迫特异性差异甲基化区域。去除测序失败和冗余片段后,共检测到1 123个映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16个miRNA基因和17个lncRNA基因。其中胁迫特异性差异甲基化区域162同时映射到Psi-MIR396e和PsiLNCRNA00268512,该 lncRNA 可以作为 PsiMIR396e 的靶标 mimic 调节 miRNA水平。响应肋迫的甲基化水平随着时间逐渐衰退,在处理后一个月仅有约35.1%的响应胁迫的位点仍然保持甲基化,而在六个月后只剩约15.3%位点仍保持甲基化。在预测的那些miRNA基因中,在处理后六个月只有一个miRNA基因,即MIRNA6445a显示出甲基化的长期稳定性,仍然保留了甲基化修饰。以上结果揭示出小叶杨作为一种生长在野外的多年生高大乔木,为适应恶劣多变的生存环境,也许迅速、短期和灵活可逆的甲基化调节是一种更为有利的调控方式,而长期的甲基化标记也许来自于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积累,对其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MIRNA6445a可以提高小叶杨对逆境的耐受性。
孙嘉欣[2](2019)在《基于ArcGIS Engine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土地资源承载力能为区域协同发展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等提供基础要素支撑,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及空间场所,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区域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直接作用。目前,在土地资源环境评估方面还存在技术缺失,尤其是面向国土的评估等方面技术不够成熟,以及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评价的决策平台尚未建立。本文基于计算机架构理论及业务处理逻辑在综合分析诸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借助ArcGIS Engine平台,设计了评价系统,构建了一套可用于土地资源承载力测算的计算机编程模型。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为开发平台,C#为编程语言,调用ArcGIS Enging类库,设计C/S架构模式,进行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数据库平台SQL Sever和GeoDatabase构建关系、空间数据库,集成在评价系统中,实现系统一体化服务。最后,以济南市为例对评价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以及精度。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以PSR模型为基础,从自然、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预先设定22个评价指标,熵权法为因子权重确定方法,通过承载力指数计算获取研究区承载能力并对其进行等级划分。深入剖析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过程,分析评价过程的业务内涵,包括预设评价指标体系、原始数据的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评价因子权重确定的数学原理、承载力指数计算、承载力等级划分等。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工作。(2)本研究设计的评价系统主要包含四大模块,分别为:地图操作(数据加载、保存、地图浏览、地图导出、地图测量、要素选择、退出系统)、查询与分析(属性查询、空间查询、辐射范围分析、获取要素边界、Excel转为空间点数据、邻接要素查询)、综合评价(基于PSR模型的评价因子选择、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计算承载力)、地图制图(唯一值符号化、唯一值多字段、分级色彩、分级符号、比例符号、点密度、地图要素、输出与打印)。通过计算机化业务操作,实现了评价过程数字化,评价过程集成在系统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评价的准确性。(3)本系统完成数据库跨平台设计,空间数据库构建在GeoDaTabase中,关系数据库构建在SQL Sever中,实现高效管理、一体化服务。(4)为测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的精度及系统可靠性,本研究以济南市为例,进行系统测试,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济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介于0.2-0.7之间,空间上呈现散射状,由中心向外部辐射,承载力综合指数值变大,城市发展空间增大。评价结果与实际研究相符,因此本系统运行稳定,结果可靠。本研究在方法上,基于GI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一套分模块操作、系统化集成的完整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并将所有数据和系统搭建在.NET平台之上,使用C#语言,实现系统构建。有效的将关系数据构建在SQL Sever中,空间数据构建在GeoDatabase中,实现数据分离和跨平台结合。在实际应用上,目前国内外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综合承载力评估、过程分析和趋势预测等。评价系统也仅仅是以单个模块集成在其他软件中,本研究开发独立的计算机评价系统,不仅可以丰富计算机软件功能,同时还可以将该系统推广,应用在性质相似的面临人口、经济和资源问题的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曹忠鲁[3](2017)在《基于CPCI总线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滤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PCI总线作为一种工程化数据总线,具有数据吞吐量大,抗干扰能力及兼容性强等优点,在测控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依托西安理工大学激光雷达遥测研究中心,首先开展了基于CPCI总线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数据采集应用化研究:分析了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采集需求,针对工程化应用,设计了基于CPCI总线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方案,并开发了相应硬件电路;针对双通道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采集需求,设计了 FPGA并行采集架构,编写了并行采集控制程序;基于PLX SDK工具包,开发了针对CPCI总线协议的底层驱动,设计并编写了 I/O模式与DMA模式相结合的数据交互程序,实现了回波信号的数据采集、传输、预处理等功能。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号具有信号微弱、随机干扰强的特点,而小波变换在时频局部化、多尺度分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此,本文也开展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滤波去噪算法研究:在对比分析不同小波基和小波分解层数对小波去噪效果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使用db4小波,对激光雷达回波信号进行5层分解,并选择软阈值函数进行滤波去噪;根据应用化需求,在C++环境下编写了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程序,并与数据采集系统融合,实现了回波信号的在线滤波、去噪;信噪比分析证明,该算法具有明显的滤波去噪效果。本论文设计、实现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及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在激光雷达大气探测系统中经过了初步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系统具有可高速采集,无脉冲丢失,功能丰富的特点,将进一步促进激光雷达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张小越[4](2016)在《基于TLS技术的岩体结构面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结构面产状的正确测量和分析是岩体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基础数据。传统地质边坡调查工作大多采用地质罗盘对结构面产状数据进行人工采集。该方法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安全保障匮乏等技术瓶颈,在环境复杂恶劣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很难有效的展开地质调查工作。本文以重庆市武隆县鸡冠岭危岩体为例,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高危边坡结构面识别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介绍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TLS)技术在危岩体地质调查中的研究现状;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2)介绍了基于点云空间对象表面重建的常用方法和理论。文章详细描述了一种基于Delaunay规则随机增量的空间无约束点云表面重建方法。针对重建的点云表面,通过区域增长法进行危岩体的结构面识别,并根据K均值模糊聚类算法对结构面的产状信息进行分组。根据Fisher分布对聚类结果进行边缘数据剔除,使优势组产状信息更加清晰直观。(3)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在危岩体点云中以连续的三个点为一组拟合一个结构面的方法提取结构面。并编制Excel VBA宏程序,实现根据连续3个点的空间坐标计算结构面产状的工作。(4)基于Microsoft Visual C++6.0程序开发环境,并且在OpenGL环境中实现可视化,编程实现结构面自动识别算法。(5)以重庆武隆县鸡冠岭的危岩体为实验对象,使用人机交互和全自动两种结构面识别方法,获得了该危岩体的结构面产状信息,并对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构面产状信息进行统计和比较,得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岩体结构面识别过程中的可行性结论,为该领域的高效安全作业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杜小坤[5](2016)在《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职能部门办公时要求的各种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使得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联系紧密。信息系统的集成与采集已经是大势所需的了。就目前而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大家熟知的PM2.5,全球变暖等待。这是目前许多人所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但是许多人往往只知表象,而不清楚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真实问题。本文着重结合的是面向对象法,在此我认为传统的环境监测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环境监测中的问题,初步实现了智能化,但传统方法开发出来的环境监测系统也不可避免的具有重用性差、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差和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往往不能真正满足于用户需求的问题。而面向具体对象开发的软件系统则是以具体对象的观点来解决实现世界中存在的问题。从一般人认识世界的角度出发,对不同事物进行了综合和归类,找出共通性并且加以描述和完善,最后做出分析。以至于再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以本人对环保局在环境监测这一块工作内容的了解,通过具体的分析,并且结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及时性、预见性、可靠性、数据集中可比性并且运用采用C/S/S三层架构完成系统,设计出一套针对环境监测的可行性计算机应用软件。在设计与开发计算机软件的过程之中,着重对相关的核心技术点进行学习与分析、总结以及探讨与完善。本次所写论文主要想设计与实现的环境监测系统需要具备8大基本功能: (1)系统登录与初始化; (2)系统数据的采集; (3)系统数据的集中整理; (4)系统数据的传输; (5)系统数据的分析; (6)系统数据的生成与显示; (7)系统的维护; (8)系统辅助程序的研究。在此8项基本功能的研究上,此次论文着重研究系统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系统数据的生成与显示。如针对大气环境中的PM2.5含量的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主要是利用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采集空气中的微量物质并选择主动采集上报或被动采集等完成数据的采集然后通过设计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把采集的数据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并且自动进行分析比对最终显示监测数据。因此为环境管理的决策环境规划、环境指标考核,发挥其监督职能。最终把环境监测与计算机技术科学的结合起来,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夏孟[6](2016)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地表矿山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矿业活动管理相对落后,加上矿山环保意识不足,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对矿山的整顿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规范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纵观这些措施,发现地表矿山识别的方法还比较传统,主要有野外实地调查和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两种。传统的矿山识别方法,需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费资源多,效率低,已难以满足相关部门应用的需求。随着遥感和GIS技术的发展,地表矿山的自动识别逐渐成为了可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GIS的地表矿山识别的方法。首先,对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裁剪、定标、融合、特征提取等一系列处理。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提取了地表矿山要素,包括矿石堆、建筑物、尾矿库等。最后,在提取的地表矿山要素基础上,结合矿区的特点,充分分析地表矿山(采矿、选矿)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矿山(采矿、选矿)识别模型,进行矿山的识别。本文在已有的地表矿山识别研究的基础上,以高分辨的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RS技术、GIS技术、RS与GIS 一体化技术以及软件工程技术,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构建了地表矿山识别系统,可为矿山开发情况的实时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矿山开发环境的保护及优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是一个在.NET平台上构建的遥感和GIS的集成系统,采用ENVI/IDL的遥感系统二次开发方式,实现了遥感影像的处理和分析功能;采用ArcEngine的集成开发方式,实现了 GIS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同时,本系统利用第三方控件DevExpress,设计实现了仿Office2010的界面,界面大方、美观、灵活。系统的帮助模块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系统。最后,本文以湖南省花垣县观音岩和芭茅寨两个铅锌矿为实验区,以IKONOS影像为数据源,应用系统对其进行地表矿山识别,同时结合实地调查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解译结果,对其识别进行验证检查,实验结果说明,系统选矿识别精度较高,采矿识别精度较低,需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表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张绪利[7](2015)在《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的增产、优质、高效离不开灌溉,国家农业的发展也主要依靠于灌溉。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农作物增产以及适量适时节水技术的应用研究方面,墒情的监测预报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土壤墒情监测站少,导致墒情信息紧缺。为改善上述现状,加强灌区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发展,在对墒情信息的实时远程采集上,有着迫切的要求。如何高效、实时的收集土壤墒情数据,对灌区作出墒情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壤墒情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查询、GIS地图显示、并能根据墒值及天气预报信息对灌溉水量进行调控。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选用了3G通信模块MU 509进行土壤墒情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将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存储到SQL Server 2008数据库中,采用Visual C++6.0这个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平台进行开发,结合MapX控件,使土壤墒情信息与实际地理位置相结合,使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快捷的锁定地理位置,并采用Webservice跨操作系统平台和跨编程语言的远程调用技术,实现天气预报信息的提取。最后,通过数据库中的墒情数据以及天气预报情况对土壤作出墒情预测。本系统是基于陕西省土壤墒情而设计的,经测试该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可以实现对远程土壤信息的实时采集;在监控系统方面:墒情数据可以直观的显示在GIS地图中;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和墒情信息,实现了对灌溉水量的调控。整个系统界面直观、易于操作、功能丰富,具有可行性,达到了预期的功能要求。
徐峰[8](2012)在《潍坊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信息技术提高环境监测业务处理部门的业务管理水平和数据管理水平,实现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已经成为可能。系统开发主要为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及时、高效、准确,有效保障监测业务中的数据质量,充分利用监测业务各个环节所获取和生成的数据,为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正确决策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持。在研究国家相关业务规范和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国内各级监测站业务管理工作和信息系统的调研与分析,以潍坊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环境监测业务流程和数据管理为基础,进行了潍坊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基于环境监测的现状和实际的业务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潍坊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监测业务为依据,实现了环境监测业务整个流程的监控和管理,从环境监测计划制订与维护、委托合同管理、采样现场记录、样品交接登记到样品处置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直到监测报告生成和报告打印输出等整个流程的记录和管理,可以实现了对环境监测业务全流程监控。2、系统开发基于工作流引擎开发,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保护监测站的复杂业务的处理流程的定制要求,可以设计复杂的工作流程,并可处理流程的跟踪、停止、挂起、跳转、重启等,既保存处理的结果,也保存处理的过程,支持事后检索某个流程的处理过程,实现对监测业务全业务流程开发和管理的便捷化与可视化。3、系统整体采用B/S架构,用户只要通过IE浏览器登陆系统就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每个用户可以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能够查询、分析、汇总、打印自己处理过的任务信息,可以实现远程访问和协同的工作机制,使各类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权限处理业务。通过课题的研究与系统的开发、实施和运行,显着提高了潍坊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环境监测业务信息管理水平和监测数据质量,促进了整个环境保护监测站业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动监测能力和监测质量的提高,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持,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实现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聂成刚[9](2011)在《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预测建筑室内环境状况是暖通空调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快速发展,CFD方法已经成为室内环境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将近50余款的商用CFD模拟软件,但这些模拟软件主要被国外的研究单位或者公司所有,价格昂贵、且研究者很难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加入到这些软件中,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D模拟软件具有及其重要的科研价值。作者利用Visual basic 6.0和Compaq Visual Fortran 6.6混合编程的方法,在对建筑室内环境数值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师的室内环境模拟程序的源代码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从而开发出了一套界面友好,计算速度高效的建筑室内环境数值模拟程序IAMTE 3.0。本文首先对建筑室内环境模拟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流动换热的通用控制方程组,并通过对通用控制方程组的离散化处理,得到了流动与换热的常规算法和加速收敛措施,为建筑室内环境数值模拟提供了基本的求解方法。其次,本文对建筑室内环境模拟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适用于室内环境模拟的风口模型、热源模型和污染源模型的实现方法,并将这些简化模型运用于程序计算之中,从而使得计算程序能够更加合理的反映室内环境的气流组织状况、热环境状况以及污染物的分布状况。第三,本文根据室内环境模拟网格划分的需要,提出了基于ZONE空间的结构化网格生成算法,该算法能够人为的控制网格疏密,生成较高质量的网格,同时可以根据模拟的要求生成均匀或非均匀的粗细网格,节约核心程序的运算时间,这一网格生成算法对室内环境数值模拟网格质量的控制非常适用。最后,本文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程序界面,实现了前处理过程的可视化;在Compaq Visual Fortran 6.6软件平台上对核心计算程序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使之能够很好的适应前处理描述的建筑热物理模型参数;并给出了Tecplot可识别的数据结构形式及IAMTE 3.0程序输出模拟计算结果文件的具体实现方法,从而实现了对建筑室内环境数值模拟程序IAMTE 3.0的整个开发过程。本程序通过与成熟的CFD商业软件的对比分析,证实了该模拟程序对室内气流组织模拟、污染物扩散模拟以及自然通风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张弼[10](2009)在《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意义非常重要,全过程质量控制既能保证分析结果可以接受,又使各种消耗最为合理,因此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根据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基于并通过适目的性(Fitness For Purpose)原则,使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开发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价软件。使用该软件针对茶园土壤中可提取态磷含量分析的采样和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及其评价工作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价软件在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适用性。
二、Visual Foxpro7.0程序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Foxpro7.0程序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逆境胁迫下小叶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及其表观基因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表观遗传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
1.1.1 表观遗传控制的遗传学现象 |
1.1.2 表观遗传对植物抗逆的影响 |
1.2 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的确定及潜在作用 |
1.2.1 DMRs的确定 |
1.2.2 表观基因型分型 |
1.3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
1.3.1 DNA甲基化在杨树中的研究进展 |
1.3.2 非编码RNA在杨树中的研究进展 |
1.4 统计方法在遗传效应计算中的使用 |
1.4.1 表观基因型效应传统建模方法——回归分析 |
1.4.2 表观基因型效应新一代数学建模方法——人工智能 |
1.5 研究意义与科学问题 |
1.5.1 非生物胁迫下小叶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 |
1.5.2 表观基因型效应数学建模 |
2 自然条件下小叶杨群体表观遗传结构分析 |
2.1 材料方法 |
2.1.0 植物材料 |
2.1.1 DNA提取 |
2.1.2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 |
2.1.3 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甲基化水平分析 |
2.1.4 差异甲基化序列的重硫酸盐测序 |
2.1.5 DNA甲基化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2.1.6 表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相对基因组甲基化水平 |
2.2.2 自然群体表观遗传多样性及表观遗传距离 |
2.2.3 自然群体表观遗传结构分析 |
2.3 小结 |
3 干旱胁迫下小叶杨群体表观遗传结构变化及MSAP标记关联分析 |
3.1 材料方法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干旱处理及判定 |
3.1.3 总DNA |
3.1.4 叶形及光合反应等生长性状测量 |
3.1.5 差异甲基化序列的重硫酸盐测序 |
3.1.6 基因组甲基化检测 |
3.1.7 DNA甲基化多样性及结构分析 |
3.1.8 表观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评估 |
3.1.9 MSAP标记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杨树自然群体遭受干旱胁迫前后表观多样性及遗传距离变化 |
3.2.2 杨树自然群体遭受干旱胁迫前后表观遗传结构变化 |
3.2.3 杨树自然群体遭受干旱胁迫前后表观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变化 |
3.2.4 杨树MSAP标记与表型性状关联分析 |
3.3 小结 |
4 干旱胁迫下小叶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及表观基因型效应 |
4.1 材料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干旱处理 |
4.1.3 DNA和RNA提取 |
4.1.4 表型测定 |
4.1.5 重硫酸盐测序 |
4.1.6 mRNA和非编码RNA序列分析 |
4.1.7 差异甲基化区域的功能特征 |
4.1.8 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功能注释 |
4.1.9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重硫酸盐测序数据及基因组甲基化的改变 |
4.2.2 干旱胁迫下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显着升高 |
4.2.3 干旱胁迫应答基因启动子共享脱落酸调控基序 |
4.2.4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4.2.5 小叶杨在干旱胁迫下基因组内DNA甲基化水平变异的作用 |
4.2.6 表观基因型分型及效应 |
4.3 小结 |
5 非生物胁迫下小叶杨表观遗传变异及表观基因型效应验证 |
5.1 材料方法 |
5.1.1 植物材料及处理 |
5.1.2 DNA及RNA提取 |
5.1.3 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甲基化水平分析 |
5.1.4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甲基化片段发现 |
5.1.5 重硫酸盐候选甲基化区域测序 |
5.1.6 转录组测序 |
5.1.7 5'-cDNA末端快速扩增(5'-RACE) |
5.1.8 编码与非编码蛋白质区域表达检测Realtime-PCR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响应非生物胁迫时杨树中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 |
5.2.2 在四种非生物胁迫下胞嘧啶甲基化的不同类型的相对水平及模式 |
5.2.3 胁迫特异性甲基化区域的确定 |
5.2.4 DNA甲基化,miRNA/lncRNA基因在胁迫下的相互作用 |
5.2.5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 |
5.2.6 在响应非生物胁迫时甲基化miRNA与其靶基因的表达 |
5.2.7 胁迫特异性甲基化位点的稳定性 |
5.2.8 表观基因型效应验证 |
5.3 小结 |
6 讨论 |
6.1 自然条件下小叶杨自然群体的表观遗传信息 |
6.2 干旱胁迫下小叶杨自然群体的表观遗传变异 |
6.3 干旱胁迫下小叶杨DNA甲基化响应模式 |
6.3.1 DNA甲基化在基因组中的变异 |
6.3.2 DMRs的功能分析 |
6.4 不同非生物胁迫下小叶杨的DNA甲基化模式 |
6.4.1 胞嘧啶甲基化相对水平及模式在响应不同非生物胁迫时的差异 |
6.4.2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DNA甲基化模式 |
6.4.3 DNA甲基化影响了非生物胁迫杨树中miRNA调节网络 |
6.4.4 DNA甲基化在转录过程中的长期效应 |
6.5 表观基因型效应数学建模及其验证 |
6.6 结论与展望 |
6.6.1 结论 |
6.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2)基于ArcGIS Engine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关键技术 |
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
2.2 理论基础 |
2.3 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
3.1 概述 |
3.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指标标准化处理 |
3.4 因子权重确定 |
3.5 承载力指数计算 |
3.6 评价等级划分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开发目标与设计原则 |
4.3 系统总体设计 |
4.4 功能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 数据库设计框架与流程 |
5.2 数据组成及预处理 |
5.3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5.4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及实验 |
6.1 系统软硬件配置 |
6.2 研究区概况 |
6.3 数据源 |
6.4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 |
6.5 济南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程序运行效果 |
附录二 程序相关代码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CPCI总线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滤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
2 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滤波系统整体方案 |
2.1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及回波信号特性分析 |
2.1.1 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
2.1.2 回波信号特点分析 |
2.1.3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要求 |
2.2 系统方案 |
2.2.1 硬件系统方案 |
2.2.2 应用层任务规划 |
2.3 本章小结 |
3 硬件电路设计及实现 |
3.1 硬件系统整体结构 |
3.2 功能模块电路设计 |
3.2.1 CPCI控制模块 |
3.2.2 A/D采集模块 |
3.2.3 FPGA及采集控制模块 |
3.2.4 SDRAM模块 |
3.3 PCB设计及信号完整性约束 |
3.4 硬件性能测试 |
3.4.1 电源调试 |
3.4.2 FPGA及PCI9054接口调试 |
3.4.3 A/D采集模块调试 |
3.5 本章小结 |
4 数据采集控制算法及应用软件开发 |
4.1 FPGA内部逻辑模块设计 |
4.1.1 A/D采集及触发控制模块设计 |
4.1.2 同步FIFO缓冲模块设计 |
4.1.3 CPCI接口控制模块设计 |
4.2 PLX SDK驱动开发 |
4.2.1 驱动开发工具的选择 |
4.2.2 基于PLX SDK的驱动开发 |
4.3 激光雷达数据采集系统应用程序 |
4.3.1 应用程序基本功能设计 |
4.3.2 均值滤波 |
4.4 应用程序调试 |
4.5 本章小结 |
5 小波滤波去噪算法研究 |
5.1 小波及小波阈值去噪 |
5.1.1 小波基本理论 |
5.1.2 小波阈值去噪方法 |
5.2 回波信号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C++实现 |
5.2.1 小波分解 |
5.2.2 阈值处理及信号重构 |
5.3 小波去噪调试及信噪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FPGA I/O接口电路 |
附录二:PCI9054接口电路 |
附录三:PCI金手指接口电路 |
在校期间参与发表的文章 |
(4)基于TLS技术的岩体结构面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点云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结构面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1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2.1.1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 |
2.1.2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 |
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
2.3 Leica scanstation2型三维激光扫描仪简介 |
2.3.1 Leica scanstation2型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特点 |
2.3.2 Leica scanstation2型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组成 |
2.3.3 扫描仪配套数据处理软件Cyclone的介绍 |
第三章 基于点云的空间对象表面重建 |
3.1 Delaunay三角剖分 |
3.1.1 三角剖分的基本概念 |
3.1.2 Delaunay三角剖分的准则和性质 |
3.2 点云表面重建类型 |
3.2.1 雕塑法 |
3.2.2 隐函数法 |
3.2.3 表面生长法 |
3.2.4 收缩包装法 |
3.3 随机增量无约束表面重建方法 |
3.3.1 顶点类型划分 |
3.3.2 k-近邻 |
3.3.3 切平面计算 |
3.3.4 法向一致化处理 |
3.3.5 坐标系统转换 |
3.3.6 顶点选择 |
3.3.7 三角剖分的局部优化 |
第四章 岩体结构面识别 |
4.1 点云数据的坐标转换 |
4.2 结构面产状的测量和统计 |
4.2.1 倾角的计算 |
4.2.2 倾向的计算 |
4.2.3 产状的统计 |
4.3 人机交互产状计算功能的实现 |
4.4 岩体结构面的自动识别 |
4.4.1 区域增长法识别似平面区域 |
4.4.2 区域清理及合并 |
4.4.3 结构面拟合 |
4.5 模糊群聚方法及算法实现 |
4.5.1 K均值聚类法 |
4.5.2 异常数据的剔除方法 |
4.6 结构面自动识别系统的实现 |
4.6.1 开发工具和设计思路 |
4.6.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5.2.1 点云数据的采集 |
5.2.2 点云数据的处理 |
5.3 危岩体结构面自动识别和几何参数统计 |
5.3.1 数据导入 |
5.3.2 表面重建 |
5.3.3 结构面识别 |
5.3.4 结构面产状的计算 |
5.4 危岩体结构面半自动识别和几何参数统计 |
5.5 结构面全自动识别方法的精度评价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的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法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案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本章小结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
2.1 ASP.NTE框架的概述 |
2.1.1 公共语言运行时 |
2.1.2 .NET框架统一的编程类 |
2.1.3 ASP.NET |
2.2 .NET开发技术 |
2.2.1 ASP.NET的优良特性 |
2.3 WEB SERVICE技术 |
2.3.1 XML的概述 |
2.3.2 对XML Schema的解析 |
2.4 RATIONAI ROSE基础 |
2.4.1 利用UML进行系统可视化建模的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概述 |
3.2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系统管理模块分析 |
3.2.2 监测任务安排与管理分析 |
3.2.3 监测信息登记与管理分析 |
3.2.4 监测报表与数据分析 |
3.2.5 监测信息发布与查询分析 |
3.2.6 后台数据管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结构层次设计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4.3.2 系统数据传输模块 |
4.3.3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4.3.4 数据生成管理模块 |
4.3.5 示处理结果模块 |
4.3.6 系统辅助功能模块 |
4.4 数据仓库的设计 |
4.4.1 异种数据源集成 |
4.4.2 ODS层的设计 |
4.4.3 简述数据集市 |
4.4.4 数据库设计 |
4.4.5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环境监测系统重要技术实现 |
5.1.1 大气污染物长期平均浓度计算公式的推导 |
5.1.2 数据仓库处理庞大数据的实现 |
5.1.3 ASP.NET数据缓存技术应用的实现 |
5.2 系统的具体实现 |
5.2.1 Web Services在系统中得到实现 |
5.2.2 数据生成处理的实现 |
5.2.3 数据读入/写出功能的实现及测试结果 |
5.3 系统总体效果的测试 |
5.3.1 系统的测试项标准 |
5.3.2 系统测试项结果显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其他功能的主要算法说明 |
致谢 |
(6)基于遥感和GIS的地表矿山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矿山识别研究动态 |
1.2.2 矿山系统研究动态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理论与关键技术 |
2.1 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 |
2.1.1 影像分割 |
2.1.2 影像特征选取 |
2.1.3 影像分类 |
2.2 GIS辅助信息识别 |
2.3 组件化编程 |
2.4 RS与GIS一体化开发 |
2.4.1 GIS开发方式 |
2.4.2 遥感开发方式 |
2.4.3 RS与GIS一体化集成 |
2.4.4 ENV/IDL与ArcEngine一体化开发 |
2.5 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2 系统设计原则 |
3.3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3.4 系统数据流程设计 |
3.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6 系统界面设计 |
3.7 系统开发环境 |
3.8 小结 |
4 系统实现 |
4.1 基本功能模块 |
4.2 影像预处理模块 |
4.3 地表矿山识别模块 |
4.4 地图制作输出模块 |
4.5 帮助模块 |
4.6 其他功能 |
4.7 小结 |
5 应用实例 |
5.1 区域与数据 |
5.2 矿山识别结果分析 |
5.2.1 观音岩矿山识别 |
5.2.2 芭茅寨矿山识别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7)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墒情采集方面 |
1.2.2 GIS系统方面 |
1.3 课题主要内容 |
2 墒情监测与控制系统概述 |
2.1 系统的总体框架 |
2.2 上位机系统的体系结构 |
3 本文涉及的关键技术 |
3.1 3G无线网络及技术简介 |
3.2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
3.3 GIS和Map Info |
3.3.1 GIS的基本概念 |
3.3.2 MapInfo及开发技术 |
3.3.3 MapX开发技术 |
4 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采集模块硬件结构 |
4.2 3G模块的确定 |
4.2.1 MU509的性能特点及其内部构成 |
4.2.2 通信模块的外围电路 |
4.3 3G模块的短信接收与发送 |
4.3.1 AT指令 |
4.3.2 Unicode编码 |
4.3.3 PDU编码 |
4.3.4 串口通信技术 |
4.3.5 SMS的接收和发送 |
5 墒情监控功能设计 |
5.1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
5.2 安全管理功能 |
5.3 数据的查询显示模块 |
5.4 GIS地图显示 |
5.4.1 地图图层管理模块 |
5.4.2 地图编辑模块设计 |
5.4.3 MapX数据绑定 |
5.4.4 MapX专题地图 |
5.5 天气预报信息的提取 |
5.6 墒情分析决策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的内容 |
6.2 系统模块功能测试 |
6.2.1 3G通信模块测试 |
6.2.2 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测试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潍坊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概述 |
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1 系统技术要求 |
2.2.2 总体分析 |
2.2.3 例行监测业务需求分析 |
2.2.4 委托监测业务需求分析 |
2.2.5 监测业务处理的一般流程分析 |
2.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1 建立环境监测业务信息管理模型 |
2.3.2 采用工作流引擎进行业务流程驱动的软件开发 |
2.3.3 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软件架构 |
2.3.4 方便使用、维护及扩展升级 |
2.3.5 其他技术要求 |
2.4 软件开发与运行平台 |
2.5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1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3.2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数据库功能 |
3.3.2 数据库结构 |
3.3.3 部分数据库表列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 |
4.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
4.1.1 监测项目维护 |
4.1.2 城市信息维护 |
4.1.3 监测点位维护 |
4.1.4 企业信息维护 |
4.1.6 废水设备维护 |
4.1.7 废气设备维护 |
4.2 计划信息管理模块 |
4.3 现场信息管理模块 |
4.3.1 水质监测现场信息查询 |
4.3.2 大气监测现场信息查询 |
4.4 样品分析信息管理模块 |
4.4.1 水质样品分析 |
4.4.2 废气样品分析 |
4.5 质量控制信息管理模块 |
4.5.1 统计检验 |
4.5.2 环境标准维护 |
4.5.3 质控样品查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5.1 测试目的 |
5.2 系统的测试环境 |
5.3 系统测试方法和测试步骤 |
5.4 系统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建筑室内环境CFD 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建筑室内环境CFD 研究现状 |
1.2.3 课题研究内容 |
1.2.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2 室内环境数值模拟的方法 |
2.1 控制方程 |
2.1.1 基本方程 |
2.1.2 湍流模型 |
2.1.3 通用形式 |
2.2 方程的离散 |
2.2.1 网格的划分方法 |
2.2.2 离散的格式 |
2.3 离散方程的求解 |
2.3.1 交错网格 |
2.3.2 SIMPLE 算法 |
2.4 加速收敛措施 |
2.5 小结 |
3 室内环境数值模拟模型 |
3.1 数值模拟的风口模型 |
3.1.1 传统风口模型的弊端 |
3.1.2 N 点风口模型 |
3.1.3 N 点风口模型处理方法 |
3.2 数值模拟的热源模型 |
3.2.1 热源模型的种类 |
3.2.2 热源模型的简化处理方法 |
3.3 数值模拟的污染源模型 |
3.3.1 气态污染物空气中分布模型 |
3.3.2 气体污染源模型的处理方法 |
3.4 小结 |
4 结构化网格的生成 |
4.1 引言 |
4.2 结构化网格的生成算法 |
4.3 网格生成界面 |
4.4 小结 |
5 室内环境模拟程序的实现 |
5.1 程序开发平台及说明 |
5.2 程序的前处理 |
5.2.1 求解问题设置面板 |
5.2.2 几何模型建立面板 |
5.2.3 加速收敛措施面板 |
5.2.4 热舒适评价指标面板 |
5.3 程序的核心计算程序 |
5.3.1 IAMTE 3.0 子程序 |
5.3.2 IAMTE 3.0 求解方法 |
5.4 程序的后处理 |
5.4.1 模型参数的输出格式 |
5.4.2 运算结果的输出格式 |
5.5 小结 |
6 室内环境模拟程序的验证与运用 |
6.1 CASE 1 夏季空调办公室的气流组织模拟 |
6.1.1 CASE1 IAMTE 3.0 网格 |
6.1.2 CASE1 模拟结果比较 |
6.2 CASE 2 夏季空调车间的污染物扩散 |
6.2.1 CASE2 IAMTE 3.0 网格 |
6.2.2 CASE2 模拟结果对比 |
6.3 CASE3 自然通风环境下的人体热舒适模拟 |
6.3.1 CASE3 IAMTE 3.0 网格 |
6.3.2 CASE3 模拟结果对比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质量保证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
1.2.1 质量保证工作的发展 |
1.2.2 国内外质量保证工作的现状 |
1.2.2.1 质量控制方法现状 |
1.2.2.2 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状 |
1.3 全程质量控制软件开发和使用现状 |
1.3.1 环境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方法对比 |
1.3.2 国内外全过程质量控制软件开发设计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章 原理与方法 |
2.1 全程质量控制方法 |
2.2 适目的性原则 |
2.3 稳健方差分析 |
2.3.1 稳健方差分析的选择 |
2.3.2 稳健方差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3 稳健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
2.4 VB6.0 编程语言 |
2.4.1 VB6.0 语言特点 |
2.4.1.1 面向对象编程 |
2.4.1.2 提供可视化的编程工具 |
2.4.1.3 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 |
2.4.1.4 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
2.4.1.5 有较强的数据库管理功能 |
2.4.2 VB6.0 程序设计过程 |
2.4.2.1 设计窗体 |
2.4.2.2 设计控件 |
2.4.2.3 添加菜单 |
2.4.2.4 编写代码 |
2.4.2.5 运行程序和调试程序 |
2.4.2.6 添加帮助 |
2.5 环境采样与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标准 |
2.5.1 S_(site)~2 与S_(tech)~2 以及S_s~2 与S_a~2 的临界比例 |
2.5.2 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下的比例临界值选择 |
2.5.3 基于FFP 原则下的质量控制标准 |
第3章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价软件 |
3.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价软件简介 |
3.1.1 标题栏 |
3.1.2 菜单栏 |
3.1.3 数据库选择区 |
3.1.4 主要功能按钮区 |
3.1.5 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区 |
3.1.6 标准控制区 |
3.2 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模块功能 |
3.2.1 主控模块 |
3.2.2 数据输入及编辑模块 |
3.2.3 数据计算及处理模块 |
3.2.4 数据评价模块 |
3.2.5 质控图生成模块 |
3.2.6 数据输出和系统管理模块 |
3.3 主要程序代码说明 |
3.3.1 中位数求法 |
3.3.2 精密度质量控制图生成程序代码说明 |
3.4 软件操作介绍 |
3.4.1 打开数据库 |
3.4.2 原始数据录入和修改 |
3.4.3 数据计算 |
3.4.4 数据打印输出 |
3.4.5 软件版权 |
3.5 软硬件需要 |
3.5.1 硬件需求 |
3.5.2 软件需要 |
3.5.3 软件安装 |
第4章 实例验证 |
4.1 实验部分 |
4.1.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
4.1.2 试剂、仪器和方法 |
4.1.3 采样和分析质量控制程序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由空白实验估计系统误差 |
4.2.2 样品分析过程中的精密度 |
4.2.3 确定分析和采样方差及所占比例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价软件 |
5.2 实例验证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摘要 |
ABSTRACT |
四、Visual Foxpro7.0程序在环境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逆境胁迫下小叶杨基因组DNA甲基化变异及其表观基因型效应[D]. 次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12)
- [2]基于ArcGIS Engine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 孙嘉欣. 宁夏大学, 2019(02)
- [3]基于CPCI总线的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滤波技术研究[D]. 曹忠鲁.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4]基于TLS技术的岩体结构面识别方法研究[D]. 张小越. 长安大学, 2016(02)
- [5]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杜小坤.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6]基于遥感和GIS的地表矿山识别系统研究与实现[D]. 夏孟.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7]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与远程监控系统设计[D]. 张绪利. 西安科技大学, 2015(02)
- [8]潍坊市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9]建筑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D]. 聂成刚. 重庆大学, 2011(07)
- [10]环境样品采集和分析全程质量控制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 张弼. 吉林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