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吴嘉纪诗歌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张念晗[1](2021)在《吴嘉纪五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初遗民诗人吴嘉纪以《陋轩诗》闻名于诗坛,虽然与顾炎武齐名,但是学界对吴嘉纪五律的研究还未足够重视。其实,吴嘉纪五律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一定价值,因此本文围绕吴嘉纪《陋轩诗》中的五律,回归文本深入分析其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文化蕴涵,力图从这个角度探讨其五律的独特魅力。除了引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为三章,后两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第一章吴嘉纪五律的思想内容。吴嘉纪五律的题材广泛,可划分为田园山水诗、寄怀送别诗、战乱灾祸诗三个类别。田园山水诗描写了诗人的田园生活,体现了诗人甘于穷苦的隐逸思想;寄怀送别诗主要描写了诗人的社会交往,体现了友情在诗人生命中的重要价值;战乱灾祸诗描写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体现了诗人以诗为史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第二章吴嘉纪五律的艺术特色。吴嘉纪五律的艺术特色鲜明,彰显了诗人别具一格的“野人体”特色。吴嘉纪五律语言质朴无华,用典精巧,尽显诗人深厚的诗笔功底。吴嘉纪五律修辞手法以起兴和对比为主,意在凸显诗歌质朴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加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间接抒情是吴嘉纪五律的主要抒情方式,诗人用意象营造意境,借以抒发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艺术形式是吴嘉纪五律的外在艺术表现,诗人以组诗写五律,打破了律诗的局限,以章法结体突出结构布局。第三章吴嘉纪五律的文化蕴涵。吴嘉纪五律的文化蕴涵包含了诗人的生活背景、思想渊源和学习对象等方面。身为明朝遗民的吴嘉纪在艰难的生活境遇里坚守遗民心志,以高雅的个人志趣坚守自我;诗人深受泰州学派思想的影响,寄情于五律,借五律表达情感;吴嘉纪继承吸收陶渊明隐逸思想和杜甫现实主义叙事手法,融合并创新,形成了吴嘉纪五律特有的艺术风格。
张银玲[2](2021)在《吴嘉纪叙事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清一代,以诗歌叙说时政、反映社会现实成为诗坛总的风气,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吴嘉纪作为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成就最大的一位,其叙事诗创作既可以反映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透视遗民群体的心灵侧面,也能表现其狷介高洁的人格精神及独特的艺术风貌。吴嘉纪于明亡后,绝意进取,终生苦吟,坚守着“以诗振世”与“以遗民志传”的精神信念,将个体的悲欢与时代的苦痛融入其叙事诗创作之中,展开了遗民苦痛的心史。吴嘉纪叙事诗内容丰富,包含民生世态、亡国追忆、悼亲哀友、生活纪事等内容,其叙事诗中大量描绘泰州盐场区域的民生疾苦诗篇具有重要的“诗史”价值。吴嘉纪的叙事诗不仅思想价值高,而且具有丰富的艺术内蕴。通过分析吴嘉纪叙事诗的叙事性,即全知、限知的叙事视角,“以情动人”的人物形象生成路径,顺叙、倒叙、预叙相结合的叙事时间形态,典型化、片断式的叙事空间,能够进一步把握诗人对诗歌中人物与事件的诗化处理形式。吴嘉纪的诗风评价多以孤寒冷畏为主,但洪亮吉评价吴嘉纪诗有“姜桂之气”,就此论点出发,从“冷貌热肠”的姜桂之性、“老辣严畏”的姜桂之气、“自然真朴”的姜桂之貌三个方面入手,把握吴嘉纪叙事诗独特的审美效果。吴嘉纪叙事诗的师法渊源主要承自杜甫,在叙事诗精神上师法杜甫叙事诗的“风雅”精神与“诗史”品格;在叙事诗艺术上则师法其“即事名篇”的创作倾向、写实化的题材处理形式、曲折跌宕的叙事结构与沉郁醇厚的情感基调。通过探究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精神与艺术层面的接受,把握吴嘉纪叙事诗最核心的师法渊源,从中亦能透视清初叙事诗对杜诗接受的一种形态。
鲁梦宇[3](2021)在《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文中提出清人诗歌别集之富,堪称历代之最,其中清人注本的数量虽非洋洋大观,但亦不乏精要者。举凡清诗史上革故鼎新、开宗立派以及引领一时风气的诗苑名宿,如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等人诗作,均有注本传世,在清代读书人中间产生了很大反响。与前人相比,今人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研究亟待深入。从表象来看,明末、清初时段几位重要诗人如吴伟业、朱彝尊、王士禛,其诗集注本多产生在乾隆、嘉庆时期,看似是时间链条上的自然反应,其实与这一时期的学术背景不无关系。乾嘉时期蜂起而出的吴、朱、王三家注本,影响较大者至少有十种,部分注本虽已经得到很好的整理,但系统的研究尚未展开,作为清诗清注的典型代表,它们对诗歌注释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与乾嘉时期清诗学文本的勾连,以及对当今注释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都值得深入探讨。文本文献的考察是清诗清注研究的首要任务。现存清诗别集注本近六十种,在初步了解其存世面貌后,还应作重点探究。在学界已经取得部分整理成果前提下,吴伟业和朱彝尊两家诗注是文献考察的薄弱环节。在吴伟业诗歌的清注本内部,钱陆灿、靳荣藩、吴翌凤三家注均有较清晰的版本源流,唯独程穆衡原笺处于尚待发掘的状态。程笺虽未付剞劂,但一直以写本面貌暗自流传,存世的《梅村诗笺》稿本和《吴梅村诗笺》钞本共同构成了程笺早期的文本状态;学界通行已久的“程笺杨补”本,是经过杨学沆增删补注后的版本,距离程笺原貌已经相去甚远,杨学沆虽有补注之功,亦兼修改之失。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为朱彝尊诗歌第一家选注本,有初刻本和覆刻本两种;俟后杨谦《曝书亭集诗注》出,因是全注本,故在读书人中争相传阅,其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可以确定在乾隆三十年(1765)至三十七年(1772)之间,民国时又有木石居石印本出。江、杨注本外,嘉庆间孙银槎作《曝书亭诗集笺注》,因锓版时剜改“屈五”(屈大均)有关之文字,颇为学人所指摘。经过考察,孙注所用《曝书亭诗集》底本可能来自四库本,因此承袭了四库本的剜改处理方式。时代特点与学术渊源是推进清诗清注研究的第二个层次。首先是乾嘉时代学风的沾溉。中国十八世纪前后的学术以注释为要宗,重经重史的风尚是官方统治者以及上层文化精英共同参与和推动的结果,在这种大的学术背景下,注释学普遍繁荣,读书人将注释看成一种对“着述立言”有极大功用的方式。从唐诗清注、宋诗清注到清诗清注概不例外,其中很多注家更是身兼经史与文学的佼佼者。在清诗清注内部,诞生了以惠栋《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为中心的多家注本,如程穆衡、靳荣藩、吴翌凤、江浩然、杨谦、孙银槎注等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其次是文化政策和社会环境。在清代普遍严密的文网下,书籍的收藏、刊刻、传抄与注释之间出现了值得深思的互动现象。其中,注本对原诗的抄录,是催动禁毁诗集传播的动力之一。而在清诗清注本的刊刻过程中,刊刻者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他们与注家的关系,对注释文本的校勘整理,以及对刻印成本的考虑,都深刻影响了清诗清注的阅读和传播。价值考量是清诗清注考论的最终落脚点。清诗清注作为文献载体,不仅具有文本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诗清注的价值可以在与评点、选本等清诗学着作的关联和互通中得到彰显。在清诗清注本中,程穆衡原笺从考订诗歌本事出发,又不局限于考证本身,广征史料,遍访故老耆旧,以寥寥数评道出吴伟业的诗意与诗心;靳荣藩在“繁冗”特色之下,具有“评注结合”以及“分体分评”的意识;杨谦注搜集朱彝尊诗不遗余力,并将同题唱和之作列于注中,客观上具有选本的效果;江浩然注仿王士禛《精华录》体式,遴选朱彝尊诗歌中之菁华而为之注,与杨谦殊途同归。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清诗清注本,是注、评之间融通的典范,也正是其价值所在。此外,清代诗论家多为当时的一流学者,他们对清诗清注的关注和推动,很能代表清诗学阵营的某种态度。比如王鸣盛为靳荣藩注作序阐扬诗论主张和注释理念,翁方纲为江浩然注作序论及诗注诗法,赵翼作为清诗学阵营中的主将,也对靳荣藩注给予了高度评价。最后,对清诗清注重要注本进行点校整理,是学界一直以来的诉求,也是诗歌文本细读的题中之义。相较今人的注释,清人注在语言结构和习惯,本事感知,以及诗歌共情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优势。通过清诗清注的考察和论述推而广之,中国传统注释学应该立足本体,借鉴书籍史和阅读史的研究方法,将过去以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转向文本和注家并重,发掘注家在文本阅读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为注释学理论体系的重构提供新的思考。
陈龙[4](2020)在《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于右任(1879—1964)既是晚清民国重要诗家,也是此期诗坛风云人物,享有很高诗学声望。把于右任放在晚清民国诗坛中来考察,可以加强于右任诗人身份的体认,使之立体化、鲜活化。而通过于右任及其诗学活动问途晚清民国时期诗坛,也可以反映20世纪前半个多世纪诗坛的风云变化。于右任对其时诗坛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诗学观念上,体现在诗歌创作实践上,更可以体现在于右任活跃而丰富的诗歌活动上。本文绪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的风云际会:于右任早年以一部《半哭半笑楼诗草》进军晚清诗坛,成为诗界革命骁将;辛亥前后创办四份革命报刊为推动南社发生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于右任因此跻身资深社员行列;1918—1922年又以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身份带领军中诗人吟唱,形成陕西近现代诗史上的重要诗人群落——陕西靖国军诗群;抗战时期于右任领衔发起民族诗坛,实际成为国民党文坛盟主,也是扭转抗战诗风的关键人物;晚年寓居台湾发起诗体解放运动,影响了台湾当代诗坛的走向,这可以视作其在民国诗坛活动之余波。第二部分为近百年于右任诗歌研究述评,将百年于诗研究分为发轫期、创始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总结各期主要成就和不足。正文凡四章:第一章在辑录于右任早年诗话文献的基础上(见附录一、二、三),考察《骚心丛谈》《独树斋诗话》这两部成体系的诗话。这些诗话既是研究于右任诗学的珍贵资料,也是晚清报刊诗话兴盛的个案呈现。其中,《骚心丛谈》是一部革命诗话,重点评介了晚近革命诗人,是20世纪初革命诗学兴起的体现。这部诗话提倡诗歌创作要出入古今、反映时代,这是于右任早年诗学观的主要内容。《独树斋诗话》具有传统诗话的特点,它主张“贵博崇实”,本身就是一部具有考据特点的诗话,在民国诗话中别具一格。第二章是于右任的诗歌创作论,凡两节。在辑录于右任集外诗作基础上,第二章第一节结合于右任的人生轨迹,将其诗歌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诗歌倡言革命、反清反帝,中期诗歌抒写山河沦落、民瘼之痛及革命的残酷漫长,后期诗歌写晚年的生活与心境,以闲情唱和、回顾革命人生为主,最具价值的是“望大陆”系列哀歌。第二节论于氏诗风演变,大体与其主题取向一致,前期诗歌慷慨悲愤,既而转向沉郁顿挫,至晚年寓居台湾后诗风又以悲凉感伤为主。第三章详论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的因缘际会,实质是对绪论第一部分的深入解读,也是论文的重点所在。第一节论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关系,考述了于氏四报为南社发生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四报都是南社人聚首交流的园地,《神州日报》《民呼日报》记录了神交社诞生与南社筹备期的联谊吟唱活动,《民吁日报》记录了南社的诞生,而《民立报》更成为南社人的大本营之一,《南社丛刻》总发行所就设于该报馆中。第二节中,笔者提出“陕西靖国军诗群”的概念,并论诗群之崛起、诗人谱系之构建与诗群活动史。第三节考实民国文学史上一个语焉不详的诗社——民族诗坛,讨论它的“民国诗运动”。余论谈于右任走上台湾诗坛盟主之位的大致史程,和于氏晚年诗学观及台湾诗体解放运动。第四章共两节:首节论晚清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阶段特征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第二节论于右任对民国旧体诗现代化的贡献,及其旧新诗体共存发展的启示。因笔者学力不足,此章论证不充分,需待日后继续思考。
吴作祯[5](2019)在《吴嘉纪古体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观念里,吴嘉纪的《陋轩诗》一直以来都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对于吴嘉纪古体诗的研究也不够深入。事实上,只有通过深入文本分析,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之中才更能深刻理解吴嘉纪的古体诗的创作特色。论文第一章通过分析吴嘉纪的诗歌,考察其诗学观念。论文认为情寄于诗、重视雅正之音、诗吐悲愤是吴嘉纪的主要诗学观念。他的古体诗创作,能很好印证他的诗学理念。第二章从吴嘉纪的古体诗内容主题方面分析,将他的古体诗从题材上分成酬赠交友、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纪事写实四个方面。第三章从吴嘉纪的艺术手法与文体特征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古体诗的艺术特色。吴嘉纪古体诗善于叙事,并在叙述中运用多种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善于运用句式变化达到特定艺术效果。他的古体诗不须典实,语言晓畅。第四章从吴嘉纪古体诗的创作背景分析其古体诗艺术特色形成的原因。他生活的大时代环境背景、他的诗学观、他对前人的学习等方面因素是他凄奥严冷的艺术风貌形成的原因。
陆学松[6](2018)在《清初尺牍选本研究》文中提出清初出现了一股尺牍编选出版的热潮,从顺治末到康熙间较短时期内,相继出现了十余种尺牍选本,分别为:李渔的《尺牍初征》与《古今尺牍大全》;周亮工的《尺牍新钞》、《藏弆集》与《结邻集》;汪淇、徐士俊等人的《分类尺牍新语》、《分类尺牍新语二编》与《分类尺牍新语广编》;陈枚的《写心集》与《写心二集》;黄容、王维翰的《尺牍兰言》;张潮的《尺牍友声》与《尺牍偶存》;程元勋、王化騄的《名人尺牍选》。这些尺牍选本的纷纭出现是一个较为值得重视的文学现象。一众尺牍选家继承了晚明文人尺牍小品的观念,秉持严格的文艺审美标准,四方收罗,收辑遗佚,保存了数量巨大的明末清初士人尺牍,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学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仔细梳理文本,认真分析,谨慎总结,从文学视角出发,对这些尺牍选本的形成原因、形成与传播过程,以及其中所收尺牍的文艺审美价值、文学理论价值、文献价值等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总结。论文由绪论与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选题的来源以及研究意义、现状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正文部分分为十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清初尺牍选家、选本,以及众多的士人尺牍进行论述。第一章从社会与时代背景出发,指出晚明尺牍小品与尺牍选本的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在社会动荡与重建背景下的清初遗民思潮、经世致用思潮、商业求利思潮、个性思潮等社会思潮的兴起对于尺牍选本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指出清初独特的文人尺牍创作情境、书籍市场的兴盛与文学选本发行的热潮、民间邮政服务的发展为清初尺牍选本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生态环境。第二章从尺赎选家与选本的角度出发,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对各种尺牍选本的编选、成书过程进行了较为详尽、细致的分析。其中,对于尺牍选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他们生平的考证,他们编选尺牍选本的动机、理念,编选团队的组建以及编选的过程等;对于尺牍选本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各种选本编选的方式、成书与传播过程,现存的版本考证等。第三章主要阐述了清初尺牍选家征集尺牍稿件的来源与渠道。优质、稳定的稿源渠道是尺牍选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清初尺牍选家出于不同的编选理念,囿于特定的生活环境,他们征选的尺牍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明末清初一段时间内,可以用“时人为主,间及前古”形容其内涵;在尺牍征选的地理范围上,则主要围绕杭州、南京、苏州、扬州、青州等几个中心城市,采取以点带面,多方征稿的方式收集稿件;在具体的稿件征集渠道上,诸选家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广泛搜罗自己与友朋往来之牍、朋友往来之牍、民间藏稿、其他尺牍选本以及利用征稿、投稿与赠稿、约稿的方式进行尺牍稿件的搜集。第四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全面探讨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尺牍文体的认知。尺牍原非独立的文体,晚明文人重视尺牍也只是将之作为小品之一种看待。在清初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初尺牍选家试图将尺牍文放在宏观文学背景下,追根溯源,梳理其独立发展的线索,给与尺牍以新的文体定位。他们认为尺赎文具有高辨识度,可以从大文体分类中独立出来,其源流可辨,其沿革可考,其风格可以识别。清初尺牍选家总体继承了晚明文人的尺牍小品观,但他们不停留于此,认为尺牍在不断进化,今人可以胜过古人。尺牍也不是小道末技,它们在表现文人性情、展现文艺之美以外,还需要承担载道的重任。基于这样的认知,他们进行不同方式尺牍的编目,对入选的尺牍进行删节,甚至进行评点以突出其文艺之优美,思想之精深。第五、六章,清初尺赎选本的文献价值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按照不同选本的角度,在仔细梳理各选本中尺牍文本与作家资料的基础上,再与目前可以搜集到的各种传世文本资料进行比对,略同求异,收遗辑佚,从“存文”与“存人”的角度出发,采用举隅的方式,挖掘出明末清初一批作家的散佚文本与其他文学资料,展现出清初尺牍选本文献价值之一斑。第七章从具体的尺牍文本出发,展现尺牍“写心”特色,具体分析、总结清初尺牍选本中所展现出来的明末清初士人各种心态。在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士人表现出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无法逃避的凄苦与悲凉、努力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以及发乎友情的真挚与谐谑等主流心态。此外,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不少士人们也在逃离现实或者陶然乎其中挣扎;面对江山易代与社会动荡,不少人存在着豪杰式的幻想;对于个人价值实现,不少人也有着功名追求的无奈与热衷。第八章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清初尺牍选本中涉及文学艺术理论的尺牍,总结出清初尺牍选本中文学艺术理论的整体面貌。整体上,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论开始了对于明末文学的总结与反思。在诗文方面,尺牍中的文艺理论总体上还是覆盖在崇尚载道观的复古主张与强调个性主义的性情理论的争执之下。虽然也有第三方观点主张调和二家,试图走出第三条道路,但在理论认知上还不清晰,只有苗头,未成风气;在词论方面,数量丰富,表现出清人对词学理论的新认知与对于创作的重视态度,标志着清词开始兴起;在小说理论方面,集中于对小说风化作用的思考与批判;在戏曲理论方面,主要表现为清人对于明末戏曲的批判与思考,他们极为强调戏曲的风化作用,并在戏曲的创作上提出种种主张,标志着清初戏曲创作的复兴。第九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诸选本中尺牍作品本身的文艺性。选本中的尺牍形式自由,体式多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游记、清言、骈赋三种小品形式,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艺术特色;选本中的尺牍小品总体上又有流派纷纭、各有所宗的特点,总体上可以总结为推崇公安、效仿竟陵、崇尚七子、注重现实、雅好谐谑五大风格流派;选本中尺牍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存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现手法。这四种表现手法在尺牍中被灵活运用,形成了尺牍小品不同的审美气质,主要有理胜、情胜、趣胜、气胜、韵胜等。第十章全面研究了选本中的女性尺牍。首先,分析了清初尺牍选家对于女性尺牍的认知与各选本中女性尺牍的分布状况,并对重点女性作家进行了简略考证与介绍;其次总结了女性尺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女性尺牍在思想上主要表现为英雄、大儒式的士人追求、封建道德践行的自觉、对文艺才能的强调、对亲情、友情的重视、人生情怀与感悟、爱情的表白等方面。在艺术上主要表现出境界偏仄、红颜士魂、以情动人,凄婉哀怨、语言精致典雅,文风纤秀的风格特点;最后对选本中女性尺牍思想价值、资料价值以及文艺理论价值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马腾飞[7](2016)在《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文中提出在清代,“淮海”泛指扬州府八属与通州四邑,阮元编纂的《淮海英灵集》以及王豫、阮亨的《淮海英灵续集》是最为直观的证明。近年历史地理学者提出了“淮海文化圈”的概念,为这片文化地域的划属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版图,淮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人文传统。同为水乡泽国,淮海地区苍茫平远,异于江南,当地以“通壤”为主要文化特色,却又能自成一独立疆域。从董仲舒的“正谊明道”四字心诀流播此地时起,再到清代扬州学人大倡实学,千百年来,淮海熔铸着忠介亢直、雄奇俊伟的士风。从地域文学的角度来看,扬州府城人文底蕴深厚、经济交通优势鲜明,淮海以扬州府城为中心,以泰州、通州等其他大邑为辅翼,在清代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文学圈。其中诗人、诗学是最为活跃的部分。在时间维度上,有清一代,淮海诗家辈出,代有闻人。明清鼎革之际,民族危机当头,不少仁人志士坚民族气节,甘心守志。由于地理位置的显要特殊,淮海境内各邑遗民诗人奔走呐喊尤为瞩目,如吴嘉纪与东淘诸子、范荃与北湖诗群,李氏与昭阳诗群,乃至陶季等游历诗人在清初遗民诗坛上留下了瑰玮卓绝的篇章。随着满清政权的逐步稳定,在周亮工、王士禛、孔尚任等风雅大吏的主盟下,不少淮海诗人与之交游甚密,进而有部分诗人逐渐步入仕途,最典型的是“江都二汪”、“维扬二妙”、以及名列“江左十五子”的缪沅、宫鸿历等新朝诗人。清代中叶,扬州经济复苏,随着盐业的繁富昌盛,盐商诗人群体逐渐引领淮海风骚。在盐商诗人的文酒风流影响之下,扬州本土的娱乐文化与文学相得益彰,清季扬州府城之文化由此达到顶峰,许多盐商亦是淮海诗人中的重要成员。乾嘉时期,扬州学派大放异彩,淮海各邑之学人富于文学创作,造诣不凡,如贾田祖、汪中、任大椿等经学硕儒,有论者认为,他们的创作昭示了由辞章向学问的重心转移,但从中依然可以读出对文学的坚守,成就最高的当属黄承吉的《梦陔堂诗》。除此之外,清代淮海地区有着相当数量的诗学家族,若皋邑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等皆其中佼佼者。文学家族中往往还涌现有大量出色的女性诗人,她们是亟待考察、归纳的重要对象。《淮海英灵集》以及《续集》作为“存一地之诗”的地域性诗歌总集,在乡邦风土的诗性记忆、淮海一地的文学传承等各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嘉庆间仕扬文人汪之选所辑的《淮海同声集》的内容涉及到大批宦游淮海的名士在当地的游历、咏景、怀古的创作现场,也可以从地名学上为“淮海”的划属提供进一步佐证。这几部以“淮海”命名的诗集有着鲜明的地方性景观与人文书写,值得我们重视。整体而言,清代的淮海地区凭借襟江带海的地域优势,在通壤文化与当地崇古右文的人文传统、晚明泰州心斋之学的沾溉之下,形成了博雅、朴实并行的人文氛围以及诗学特色。从整体文学成就上看,淮海地区比之江南稍有不及,但足以紧随其后,成为清代地域文学自成疆域的一大重镇。
曾贤兆[8](2016)在《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文中研究说明清代诗学从前期到中期的发展历程中,蕴含了诸多前后相续且隐微复杂的联系。总体上,清朝建国以来的顺、康、雍三朝,在诗学上最大的趋同之处是以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诗学弥漫诗坛;至清代中期乾嘉年间,则是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诗说席卷诗国。考察清初强大的神韵诗学渐趋式微,至清中叶转向性灵诗学主诗坛坛帖,叶燮诗学及其理论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成了清代诗学从神韵到性灵的转向,也促成了诗学理论从复古之风弥漫走向创新之大旗高扬,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促成了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叶燮诗学之促成清代中期诗学转向,首先是其以“变”为核心的诗史发展观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横扫诗坛复古主义流弊,并提出了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方法;其次是“理”“事”“情”之客观对象与“才”“胆”“识”“力”的主观因素相结合的创作理论,强化了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的现实品格以及诗人的主体意识;再次是用一系列相对的诗学理论范畴,解析了诗坛面临的诸多问题,并试图在哲学的高度探寻隐藏在纷繁芜杂的诗学现象背后的本质,示人以正确的学诗之法和评诗之法,从而使诗学理论批评与诗歌创作都能健康地发展。本论文前两章结合叶燮的时代、家族及人生历程,梳理了叶燮学术思想的形成及其诗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强调了其家学传统以及“原本性情”的诗学观形成的渊源,重点归纳了叶燮诗论体系中对清代中期诗学转向具有重要意义的诗史观、作家论、“后法”理论、作品论、批评论,以及区别于诗话的极强的理论性、“守正”之品格和建设性等特征。论文后四章,首先从叶燮与神韵诗学之式微的角度,认为神韵诗学强调以“清远”为特征的意境建构,同时有“诗中无我”、脱离现实之弊;叶燮诗学恰与之互补,其以“理、事、情”为创作客体的作品论,以及反复古主义的诗论体系恰可弥补神韵诗学因强调“清远”而导致的脱离现实,以及因推重七子鼓荡而起的复古主义流弊。其次,叶燮“原本性情”、推重创新的诗论体系,以及“踵事增华”的诗史观是清代中叶性灵思潮崛起的序曲。再次,叶燮诗论的“守正”品格,注重人品的作家论,以及以“后法”为代表的创作论,为沈德潜格调诗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为叶燮诗学影响于清中期诗学的重要一面。最后,从清代诗坛唐宋之争发展流变的角度,梳理了叶燮对诗史规律的发现和总结,对唐宋之争的本质的认识,以及用“才、胆、识、力”为核心的作家论和一系列诗学范畴,诸如源流、本末、盛衰、沿革、因创等,对唐宋之争的解析,从而解构了唐宋之争的消极意义,为清诗融通唐宋之风格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经过比较翔实的论证梳理,本论文得出的初步的结论是:叶燮诗学及其精湛的理论体系,对于清代前中期诗学从神韵到性灵,从复古到创新,从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过渡与转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清诗融通唐宋之自身面目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贺琴[9](2015)在《明清时期山左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王氏是明清时期山左地区着名的文学家族,自明中期以科举、事功崛起之后,绵延三百余年,科甲相继,文脉相传,在明清山左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从明嘉靖至清康熙年间,王氏经历了由科举世家向文学世家的过渡、转变,诗学成就和影响也从一家而至一国。本文以王氏家族文学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梳理王氏家族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一方面宏观上考察王氏家族发展与明清政治、社会、文化的关系,王氏生存的文学生态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家族文学传统;另一方面对王氏家族成员的创作进行个案分析,展现王氏成员各自的创作面貌,以揭示王氏家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以及这种规律与明清山左文学发展的关系。本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四章,为总论,下编五章,为分论。上编对新城王氏生存的政治环境、文学生态圈、文化生活、着述情况进行了总体的研究。第一章明清之际的新城王氏,主要探讨王氏在明清特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思潮下的生存与发展。王氏家族崛起于明代中期,在万历年间达到鼎盛,明清易代一度人才凋零,入清以后又在文化上再次振兴,这种发展轨迹与明清时期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方面,王氏牵涉入晚明党争与明清易代两个主要的政治事件中,晚明党争激烈之时,王氏家族在科举、仕宦上也正达到鼎盛,作为政实势力雄厚的世家大族,不可避免地卷入党争的漩涡,王象晋与丁巳京察、王象春与东林党争都是复杂政治环境影响的结果。明清易代,王氏作为山左望族,在吴桥兵变中对时局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经历了“辛未”、“壬午”、“甲申”三次劫难,遭受重创,在家族的发展、心态、文化上都发生了变化。在社会文化方面,晚明时期王阳明“心学”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格局,东林学派救弊补偏,与王学左派展开论争,为清初实学思潮的兴起作好准备。王氏家族中王之垣杖杀何心隐事件、王之都、王之猷、王象春与东林学者的交往等,从反、正两方面反映了王氏的文化态度,王氏奉行儒家经世传统,在学术文化取向上与东林学派相近。第二章考察新城王氏家族的交游,主要侧重于文学层面。王氏家族的交游可以分为一般的社会交往和文学交往,社会交往体现着王氏家族的政治、社会地位,影响着王氏的文学交往,明代王氏鼎盛时期交游广泛,以政治性的交往为主,王象乾、王象蒙辑录的《忠勤录》,收入了140余人为王氏所撰之诗、文,其中不乏首辅、尚书等位高权重者,集中地展示了王氏的政治交游和社会影响。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扩展了王氏文学交游的范围和层次,王氏的文学交往主要包括家族之间的交往和王氏成员的交游。王氏与明清时期的山左文学家族有密切的联系,如临朐冯氏、临邑邢氏、淄川高氏、毕氏、博山孙氏、赵氏、新城徐氏、长山刘氏等家族,在文化、教育、文学思想等方面都与王氏相互影响,并形成明清山左诗歌发展的一条线索。王氏成员中文学交游最为广泛的是清初王士禄、王士禛兄弟,他们早年同登诗坛,并称“二王”,在京城、扬州两个文学中心展开了频繁的唱和活动,从诗坛边缘走向中心,为王氏文化上的振兴做好准备。第三章新城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传统,探讨王氏家族的家族文化、家学传承、文化生活、诗学传统。王氏在家族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宗族建设,以“道义”和“读书”为基本家训,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本规范,同时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形成融通儒、释、道的家族文化传统。王氏重视科举教育,读书为本,同时广泛涉猎文学、经学、史学、书法、绘画等方面,勤于着书立说,形成丰富而深厚的家学传统。王氏家族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特长受到新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的熏染,成员在锦秋湖、长白山以及家族园林中进行吟咏、唱和,以群体性的雅集、酬唱展开文学交流,完成家族文风的衣钵相传。王氏家学所长在于诗学,其诗学受到明代复古诗学的影响,又有亲近自然、乐游山水的家族性格,形成了追慕复古、雅好山水的诗学传统。第四章新城王氏家族着述考,对王氏家族的着述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王氏着述浩繁,从王重光到王士禛的五代人中,有着述的24人,有着录或留存的着述300余种,本章分三节,分别对明代王氏成员、王士禛、王士禄和清代其他王氏成员的着述进行梳理、考证,以辨别版本源流、厘清存佚状况,展示王氏深厚的家学、文化传统。下编为个案研究,对王氏家族中有代表性的成员如王象春、王象艮、王与玟、王士禄、王士禛等人的诗歌创作、诗学观念等进行分析,以展现各个成员的创作面貌,总结王氏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第一章研究王象春、王象明、王与玟的诗歌,三人在诗学宗尚和诗歌创作上观念相近,都受到明代山左诗坛主流复古诗学的影响。第一节考察王象春的诗歌创作,王象春的诗歌风格的形成是明代山左诗学和王氏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其父王之猷步趋济南,不爽尺寸,追随复古派,王象春在诗歌上也承接了七子派的复古观念,又对复古诗学进行了反思,倡导“重开诗世界”,取法晚唐,自辟门庭,诗歌蹈险经奇。第二节考察王象明的诗歌创作,王象明身处末世,多病多愁,才虽不逮王象春,然驰骤从之,诗歌跌宕纵横,造境离奇。第三节考察王与玟的诗歌创作,王与玟受王象春影响深刻,与徐夜交往最深,在创作上取法晚唐,又好为艳体,凄艳诡激,深挚哀婉。从王象春、王象明到王与玟、徐夜,体现出对明代主流复古诗学中重体格声调的继承与反思,是王氏家族诗学传承的一条脉络。第二章研究王象艮、王象晋以及王与胤的诗歌,他们在成就上虽不及王象春,但体现出不同的创作面貌。王象艮身负才名,但一生仕途不顺,沉沦下僚,在新城独辟“迂园”,寄情于山水田园,在诗学上也受到复古派的影响,追慕李攀龙,但创作上师法中、晚唐,多写山水田园之趣,有韦、白余韵,大历之风。王象晋为人宽易平和,也乐山好水,山水之作或恬淡幽静或雄阔健雅,感怀之作寄托平和淡泊的田园之思。王与胤生逢易代,以身殉国,忠节为人所称,所存诗歌多为出使关陇所作,主要描写边塞见闻,一些诗作融入佛禅思想,深邃悠远。王象艮、王象晋在诗歌创作上与王象春等人有所差异,更多地受到雅好山水的家族性格影响,形成了王氏家族诗学传统中的另一条脉络。第三章王士禄、王士禧、王士祜诗歌考论,考察兄弟三人的诗歌观念、创作和风格,以王士禄为重点。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王士禄早期诗歌的取径,以《琅琊二子近诗合选》为中心,这部诗集收录了王士禄、王士祺顺治年间初登诗坛之际的作品,王士禄对汉魏、六朝古调、初、盛唐诗、杜诗、香奁体等都有所师法,反映了他在早期探索阶段博综众长的诗学取径。第二节以《涛音集》为中心,分析王士禄初入登诗坛时的诗学旨趣,在对掖县诗人的评点中,王士禄集中体现出对杜甫雄浑高古的老成之境和兴象神韵的唐人“妙境”的推崇,这是对王氏家族诗学传统的继承总结,也影响了王士禛的诗学观念。第三节结合王士禄的经历和创作,考察他的诗学宗尚与嬗变,王士禄早年博综众长,取径较宽,莱州时期诗学旨趣进一步明晰,“甲辰之狱”以后由杜甫而转向孟浩然,意取澄澹遥缓,自成一体。第四节简论王士祜、王士禧的诗歌,王士祜诗学王、孟,有神韵清远之趣,王士禧亦寄情山水,有唐人风调,二人在诗学上都受到王士禄影响。第四章探讨王士禛与家族诗学、地域诗学的关系,王士禛是王氏家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成员,他将王氏诗学和山左诗学进行了继承和总结,发扬光大,以“神韵说”领导康熙诗坛。王士禛在神韵说、杜诗学、宋诗学和声律学等方面各有建树,诗学成就斐然。他记录了家族历史,搜集、选刻家族着述、评价家族成员创作实绩,对王氏家族文学进行了总结。同时,王氏追慕复古和雅好山水的诗学传统也影响了王士禛,王象春、王与玟等人对复古诗学的反思、突破,王象艮、王象晋等人的澄澹清远、兴象风神都为王士禛诗学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王士禄的指导下,王士禛完成了对家族诗学的继承和超越。王士禛诗学也是在明清山左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对山左前贤边贡、李攀龙等人进行了审视,推崇古澹一派,并有意搜集,评点、论定山左诗人诗集,推动了清代山左诗学的发展。第五章新城王氏词学研究,集中研究王氏家族词的创作、词学观念、词坛活动等。王氏词学成就不及诗学,有词作的成员也较少,在词学观念和创作上都受到明清之际《花间》、《草堂》之风的影响,王象春、王与玟、王士禄、王士禛等人的词在内容上都以男女爱情、相思别离为主,风格婉约绮艳,体现出较为一致的家族风气。王氏虽在词的创作上成就不显着,但在词坛活动方面有较大影响,王士禛、王士禄在江南词坛展开的“红桥唱和”、“广陵唱和”等一系列唱和活动对于清初词风的嬗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最后有附录二则,分别是新城王氏家族世系简表和新城王氏家族大事年表。
孙雨晨[10](2015)在《清代图像题咏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清人题咏诗歌为研究切入点,把清人生活及其图绘表现进行考察分析,探讨清人题咏现象。论文对清代诗歌做了细致的研究解读。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可据资料以及研究设想。中国古代诗与画在艺术上具有互通性,内在关联度极高。清代士人往往有良好的诗歌与绘画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诗画相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天然浑成的诗画一体的文化氛围是清代图像题咏现象存在的基础。清代诗歌与图像互动共生的关系决定了题咏解读和阐释的意义。由于绘图征题活动是古代文人雅士颇为风流的雅行,多发生于文人墨客之间,所以探讨清代士人的生活与图绘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清代几百年诗文卓着,工于诗画的名家颇多。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文献和大量的文学史料,以《四壬子图》为切入点,辅之于《鬼趣图》《饯别图》《东轩吟社图》《分湖旧隐图》等八个图像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内容丰富,涉及画艺、史事、风土人情、诗风诗艺、文学发展、流派等多个层面。笔者试图通过绘图的文化内涵、题咏的文学特征及清代士族的心路历程三个方面的钩稽和诠释,勾勒出清代士族的文学创作和生活轨迹,再现清代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人群体的艺文成就、学术气度和精神祈向。
二、论吴嘉纪诗歌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吴嘉纪诗歌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吴嘉纪五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作者生平 |
二、研究现状 |
1.作者 |
2.作品 |
三、选题意义 |
第一章 吴嘉纪五律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田园山水诗 |
一、苦中作乐的田园诗 |
二、景中含情的山水诗 |
第二节 寄怀送别诗 |
一、如泣如诉的寄怀诗 |
二、淡淡愁思的送别诗 |
第三节 战乱灾祸诗 |
一、烽鼓不息的战乱诗 |
二、多灾多难的灾祸诗 |
第二章 吴嘉纪五律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语言表现 |
第二节 修辞手法 |
第三节 抒情方式 |
第四节 艺术形式 |
第三章 吴嘉纪五律的文化蕴涵 |
第一节 坚守自我的个人志趣 |
第二节 儒学思想的仁孝之心 |
第三节 融会贯通的诗学渊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吴嘉纪叙事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吴嘉纪的生平与遗民心态的阶段性转变 |
第一节 吴嘉纪的生平 |
一、隐居东淘时期 |
二、受招扬州时期 |
三、返归东淘时期 |
第二节 遗民心态的阶段性转变 |
一、以遗民志传——“他日无惭高士传” |
二、以诗振世——“大雅久荒芜,斯人起林薄” |
第二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内容 |
一、民生世态 |
二、亡国追忆 |
三、悼亲哀友 |
四、生活纪事 |
第三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叙事性 |
第一节 全知、限知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以情动人”的人物形象生成路径 |
第三节 顺叙、倒叙、预叙相结合的叙事时间形态 |
第四节 典型化、片断式的叙事空间 |
第四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姜桂气”风格论 |
第一节 姜桂之性:冷貌热肠 |
第二节 姜桂之味:老辣严畏 |
一、辛辣严畏的讽刺性 |
二、老练浑成的境界 |
第三节 姜桂之貌:自然真朴 |
第五章 吴嘉纪叙事诗的师法渊源——以杜甫叙事诗为中心 |
第一节 “伪体应见裁,风雅良在兹”: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创作精神的接受 |
第二节 吴嘉纪对杜甫叙事诗艺术的接受 |
一、“即事名篇”的创作倾向 |
二、写实化的题材处理形式 |
三、曲折跌宕的叙事结构 |
四、沉郁醇厚的情感基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四节 选题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诗清注的整体文献形态与面貌 |
第一节 清诗清注的刻印、传钞与整理简述 |
第二节 清诗清注的分期与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清诗清注的专题文献考察 |
第一节 吴梅村诗注的分期和界定 |
一、吴梅村诗早期注本 |
二、吴梅村诗中期注本 |
三、吴梅村诗后期注本 |
第二节 文本的生成与演变——以南京图书馆藏孤本《梅村诗笺》为中心 |
一、“同声相应”的创作动力与未编年本的诞生 |
二、“挥汗书写”的辛酸经历与南图本的生成 |
三、从《梅村诗笺》到《吴梅村诗笺》的文本演变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钞本五种评介——兼及“程笺杨补”系统之失 |
一、集注本 |
二、北皮亭写本 |
三、独醒盦本 |
四、草堂本 |
五、旧山楼本 |
第四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程笺杨补”钞本考述 |
一、杨学沆与《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程笺杨补”钞本研究述略 |
三、士礼居钞本由戴光曾钞本“直接传写”而来 |
四、再谈保蕴楼钞本的避讳问题 |
五、退轩钞本及其庋藏线索 |
第五节 《吴梅村诗集笺注》排印本与整理本述评 |
一、俞庆恩与排印本《吴梅村诗集笺注》 |
二、整理本《吴梅村诗集笺注》的成就与创新 |
三、吴梅村诗注整理与研究的展望 |
第六节 江浩然《曝书亭诗录笺注》及其版本着录献疑 |
一、江浩然父子的笺注事业 |
二、着录情况辨析 |
第七节 杨谦《曝书亭集诗注》木山阁刻本的成书及流传 |
一、杨氏木山阁刻本成书时间 |
二、与杨氏木山阁刻本有关的其他刻印本 |
三、杨谦及其注本接受情况简述 |
第八节 孙银槎《曝书亭集笺注》及剜改“屈五”事小考 |
一、孙银槎及《曝书亭集笺注》版本情况 |
二、孙银槎注本的评价及剜改“屈五”成因 |
小结 |
第三章 清诗清注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渊源 |
第一节 于着述有功事——清人对注释的普遍认知与实践 |
一、重经重史的风尚与经、史注释的地位 |
二、乾嘉时期诗歌注释的实证主义与学问化倾向 |
第二节 藏书、抄书、刻书与注书的互动——以清诗别集注家为中心 |
一、藏书家与注释者 |
二、注家与秘密传钞者 |
三、畅销注本及其早期推手 |
第三节 别集诗注的文本遗留和经验传承——从宋诗宋注到清诗清注 |
一、导源:别集诗注的繁盛及宋诗宋注的文本流传 |
二、鉴别:清人眼中的明人诗歌注本 |
三、远采:施注苏诗 |
四、近择:仇注杜诗在眼前 |
小结 |
第四章 清诗清注的体例与注释特色 |
第一节 笺诗矜奥博——惠栋注的体例及其垂范意义 |
一、经传单行的追求与注释文本功能的认知 |
二、“附事见义”与诗史观念 |
三、训纂与辑佚 |
四、诗歌系年与年谱编纂 |
五、重视考订风土名物 |
六、对待前人注释的态度 |
第二节 笺注吴诗“四难”何指?——程穆衡注本体例初探 |
一、“论世知人,唯贵核今”的注释理念与“注吴诗四难”的提出 |
二、十九条凡例的分类与特色 |
第三节 程穆衡《吴梅村诗笺》征引史料笔记考论 |
一、“稗史野乘”在程笺中的量化分布 |
二、未标明出处的史料来源 |
三、程笺引史着特点举证 |
小结 |
第四节 “仕不怠学”与“繁冗之弊”——靳荣藩及其注释特色成因探析 |
一、靳荣藩生卒年及“仕不怠学”的语义出处 |
二、《吴诗集览》及其注释特色 |
三、《吴诗集览》的成书背景 |
四、《吴诗集览》的学术渊源 |
小结 |
第五章 清诗清注与清诗批评的互动 |
第一节 引论:“破体”与“立式”——注、评融通的历史基础与文本可能 |
第二节 清人论诗语境中的清诗清注 |
一、从诗论到注论——王鸣盛《吴诗集览序》及其与清诗清注家的互动 |
二、清诗学主将之一的认可——赵翼对《吴诗集览》的评价 |
三、经典注释的“内部回响”——道咸以降注本对乾嘉注本的接受与评价 |
第三节 注诗者兼注人——明亡清兴中的诗意与诗心 |
一、国变中的人事解读 |
二、怨刺传统的追溯 |
三、浮沉于世的共鸣 |
四、借古抒怀的体察 |
第四节 《曝书亭集》诗注的“集句”精神与“选本”思维 |
一、杨谦“集句而注”的意义与效果 |
二、注家之心,选家之眼——江浩然注的选本思维 |
第五节 “会心妙笔”话渔洋——伊应鼎与清诗评注本实践 |
一、《会心偶笔》的成书缘由辨析 |
二、评注结合,各居其位——《会心偶笔》的核心体例 |
三、《会心偶笔》的行间注与总评特色 |
小结 |
第六章 清诗清注与当代注释学 |
第一节 文本细读与清诗别集注本的整理 |
一、清诗研究应该重视旧注本的点校和整理 |
二、清诗清注本与清诗今注本的比较优势 |
第二节 注释学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一、注释学相关理论研究的述要 |
二、从“由文及人”到“人文并重” |
三、从清诗清注研究中得到的思考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清诗清注总目初编 |
附录二 清诗别集注本叙录 |
附录三 清诗别集注本序跋辑校 |
附录四:清人语境中的清诗清注及注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于右任的诗话着述及其早期诗学观念 |
第一节 《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傅辑本《骚心丛谈》补遗勘误 |
二、《骚心丛谈》的文献价值 |
三、《骚心丛谈》的诗学观念 |
第二节 《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及其诗学观念 |
一、《独树斋诗话》的文献价值 |
二、《独树斋诗话》的诗学观念 |
第二章 于右任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与诗风演变 |
第一节 于右任的人生轨迹与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一、倡言革命,反帝反清 |
二、山河沦落,革命艰难 |
三、落叶归根,遥望大陆 |
第二节 于右任的人生历程与诗风演变 |
一、早期诗歌(1906年以前):慷慨悲愤 |
二、中期诗歌(1906—1949年):沉郁顿挫 |
三、后期诗歌(1950—1964年):悲凉感伤 |
第三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群 |
第一节 于右任办报与南社的发生发展 |
一、《神州日报》《民呼日报》与前南社时代 |
二、《民吁日报》与南社的崛起 |
三、《民立报》与南社的兴盛 |
第二节 陕西靖国军诗群及其诗歌活动考论 |
一、陕西靖国军诗群的崛起 |
二、陕西靖国军诗群谱系述略 |
三、陕西靖国军诗群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三节 民族诗坛及其“民国诗运动”考论 |
一、民族诗坛考述 |
二、民族诗坛的“民国诗运动” |
三、民族诗坛在抗战诗史上的影响 |
余论 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及其诗学改革 |
一、“朝野齐推为诗魁”:于右任主盟台湾诗坛 |
二、“诗体解放说”与台湾诗学改革 |
第四章 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歌的近现代化 |
第一节 晚清诗歌近代化与《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一、中国诗歌近代化的起点:鸦片战争爱国诗潮 |
二、中国诗歌近代化的阶段特征 |
三、《半哭半笑楼诗草》的近代化价值 |
第二节 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
一、于右任对民国诗歌现代化的贡献 |
二、旧新诗体共同发展的启示 |
附录一 《半哭半笑楼》辑录 |
附录二 《骚心丛谈》辑录 |
附录三 《独树斋诗话》辑录 |
附录四 《晚清民国报载于右任佚诗辑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5)吴嘉纪古体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吴嘉纪的诗学观念 |
(一)情寄于诗 |
(二)重视雅正之音 |
(三)诗吐悲愤 |
二、吴嘉纪古体诗的内容 |
(一)酬赠交友 |
(二)山水田园 |
(三)怀古咏史 |
(四)纪事写实 |
三、古体诗的艺术特色 |
(一)善写人物心理 |
(二)善于起兴,深于对比 |
(三)口语与散文化倾向 |
(四)不须典实 |
(五)句式多变 |
四、吴嘉纪古体诗特色成因 |
(一)诗人的生活背景使其乐于用古体叙事纪实 |
(二)诗人创作观念决定了其对古体诗的偏好 |
(三)诗人学习的对象决定了其古体诗的风格倾向 |
1.诗学陶渊明 |
2.深受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影响 |
3.学习了元白乐府因题立事的现实主义传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清初尺牍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清初尺牍选本盛行之因 |
第一节 晚明尺牍小品兴盛是清初尺牍选本兴起的先声 |
第二节 清初思潮与尺牍选本的形成 |
第三节 清初尺牍选本的生态环境 |
第二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版本及选者 |
第一节 李渔与其尺牍选本 |
第二节 周亮工与《尺牍新钞》三选 |
第三节 汪淇《分类尺牍新语》三编 |
第四节 陈枚《写心集》二集与其他尺牍选家、选本 |
第三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稿件来源 |
第一节 选稿的时代特征 |
第二节 选稿的地域特征 |
第三节 具体的稿源渠道 |
第四章 清初尺牍选本视阈下的尺牍认知 |
第一节 尺牍选家视野下的尺牍体认 |
第二节 尺牍目类观 |
第三节 尺牍删节、评点观 |
第五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上) |
第一节 《尺牍初征》、《古今尺牍大全》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尺牍新钞》三选文献价值举隅 |
第六章 清初尺牍选本的文献价值(下) |
第一节 《分类尺牍新语》三编文献价值举隅 |
第二节 《写心集》二集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三节 《尺牍兰言》文献价值举隅 |
第七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士人心态 |
第一节 直面乱世的愤慨与沉郁 |
第二节 无可逃避的凄苦与悲凉 |
第三节 探寻人生的旷达与逸致 |
第四节 发乎友情的诚挚与谐谑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八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文学艺术理论 |
第一节 对明末文学的反思与批判 |
第二节 文论 |
第三节 诗论 |
第四节 其他 |
第九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尺牍艺术研究 |
第一节 形式自由体式多样 |
第二节 流派纷纭各有所宗 |
第三节 叙述议评气质丰富 |
第十章 清初尺牍选本中的女性尺牍 |
第一节 女性尺牍的选家认知与存在情况 |
第二节 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
第三节 女性尺牍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范畴及意义 |
二 清代淮海诗人的研究现状 |
三 时代、地域、阶层:清代淮海诗人研究的三大重心 |
第一章 清代淮海地理与历史人文概述 |
第一节 清代“淮海”的划定及其地理概述 |
一 “淮海”概念的历史演变与清代“淮海”的划定 |
二 运河影响下的通壤文化 |
三 水乡泽国的洪涝忧患 |
第二节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学圈”的形成 |
一 历史人文沉淀与清代淮海文化繁荣 |
二 “淮海文学圈”的历史形成 |
三 淮海文学圈内的几大纲维 |
第三节 淮海典范性人文性格熔铸 |
一 淮海地区的尚武之风 |
二 忠孝、介直的淮海士风 |
三 隐逸传统下的布衣情结 |
第二章 “淮南江北海西头”的地缘格局与文学气象 |
第一节 “维扬”与“海陵”:淮海的两大文化板块 |
一 扬州府城及维扬文化区域 |
二 通泰之境与海陵文化区域的划定 |
第二节 都邑与乡土:作为淮海地区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一 扬州府城:淮海都会的城市人文空间 |
二 黄海之滨:海陵地区特色的乡土人文气息 |
第三节 对峙与汇通:清代淮海文学的精神气象 |
一 “博雅”与“质朴”并存的诗学格局 |
二 兼容并蓄、多元共存的诗学现场 |
第三章 从天壤遗民到新朝诗人 |
第一节 “时移局屡变,终守冰霜操”:清初淮海遗民诗人群体 |
一 吴嘉纪与东淘诗群 |
二 范荃与北湖诗群 |
三 李氏家族与昭阳诗群 |
四 陶季及其《舟车集》 |
第二节 从周亮工、王渔洋到孔尚任:仕扬大吏的风雅总持 |
一 周亮工与清初淮海诗人交往 |
二 上绍欧苏:王渔洋仕扬的文学意义 |
三 孔尚任主持淮海风雅 |
第三节 淮海地区的“王门”弟子 |
一 “风华婉媚,自成一家”的宗元鼎 |
二 江都二汪:汪楫与汪懋麟 |
三 维扬二妙:史申义,顾图河 |
第四节 “江左十五子”中的淮海身影 |
一 “清新瑰丽,格老意新”的缪沅 |
二 “雄深峭健、横空排奡”的宫鸿历 |
三 “学博思深,诗笔奇险”的郭元釪 |
第四章 清代淮海盐商的风雅主盟 |
第一节 清代淮海盐商的文人身份认同 |
一 贾、儒合流:淮海盐商创作的时代背景 |
二 清代淮海西商与徽商之文化比较 |
三 清代淮海盐商文人的身份划定以及活动阶段 |
第二节 扬州“二马”与韩江雅集 |
一 “二马”之家世及生平 |
二 “崇雅”的极致:二马的诗风祈向 |
三 “韩江雅集”及其文学史意义 |
第三节 江春与广陵诗学活动 |
一 江春家世及生平 |
二 江春园林的诗学活动 |
三 寄意高远,气度豁如:江春诗歌创作论略 |
四 江昉与江振鸿 |
第五章 扬州学派与清代淮海诗坛 |
第一节 扬州学人的“诗人身份”寻绎 |
第二节 贾田祖与“甓湖诗社” |
一 贾田祖生平及甓湖七子考述 |
二 布衣寒士的苦寒诗境 |
三 “我生桑梓有恭敬”:淮海诗学的自发推扬 |
第三节 胎息六朝,选学正脉:王念孙、任大椿、汪中的诗歌创作 |
一 “宗汉魏六朝,摹拟逼真”的王念孙 |
二 “少年为文选学,诗文时得其似”的任大椿 |
三 “规模汉晋,取法唐人”的汪中 |
第四节 扬州学人诗的殿军:黄承吉及其《梦陔堂诗》 |
一 学识岂狂终是狷:“学者”“诗人”身份的双重考察 |
二 “万古江河拥巨观,当前不解盛波澜”:《梦陔堂诗》内容与句法 |
三 “情”与“声”:黄承吉之诗学观 |
四 黄承吉《梦陔堂诗集》文学地位平议 |
第六章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及女性创作论略 |
第一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其特征 |
一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的分布及概况 |
二 从科举世家到布衣名门 |
三 家族学术与文学并重 |
第二节 清代淮海文学家族举隅:以如皋冒氏、宝应乔氏、通州范氏为例 |
一 “旧时王谢”:如皋冒氏 |
二 莫把“丘壑”向等闲:宝应乔氏 |
三 怀贞藏幽,布衣之风:通州范氏家族 |
第三节 清代淮海女性诗人论略 |
一 世家女眷与布衣才媛:清代淮海女性诗人的身份构成 |
二 闺情本色的“突围”与“回归” |
三 妇才与妇德:诗情、坤仪的文学性统一 |
第七章 清代淮海地区诗歌选本的编纂 |
第一节 《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 |
一 《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编纂缘起、过程、体例 |
二 “耆旧逸辙”与“淮海淳风”:《淮海英灵集》及《续集》的乡邦文献意义 |
三 钟毓淳秀:《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的诗学祈向 |
第二节 淮海唱酬的诗词双璧:《淮海同声集》与《淮海秋笳集》 |
一 汪之选的《淮海同声集》 |
二 李肇增的《淮海秋笳集》 |
第三节 清代淮海各邑涌现的诗歌选本 |
一 地方州邑类 |
二 地方唱酬类 |
结语:站在“博雅”江南的对岸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后记 |
(8)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本论题的研究基础 |
(二)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内容 |
五、重点与难点 |
六、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七、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叶燮的家族、时代与思想 |
第一节 叶氏家族的文采风流 |
一、科第相望的汾湖叶氏家族 |
二、神仙眷侣叶绍袁与沈宜修 |
三、才高命蹇的叶氏姐妹 |
四、既诗情画意又充满悲情的午梦堂 |
第二节 叶燮的心路历程 |
一、幸福而早慧的童年 |
二、悲情又困窘的成长历程 |
三、家国动荡之中的逃难与婚姻 |
四、艰辛耿介的仕宦之路 |
五、隐逸、交游与讲学 |
第三节 叶燮思想述略 |
一、以“变”为核心的世界观 |
二、以儒为主,融合释道的思想 |
三、独立不拘的性格 |
第二章 叶燮诗论体系的建构及其特征 |
第一节 诗史观 |
一、前代文学史观述略 |
二、叶燮的诗史观 |
第二节 作家论 |
一、作家的基础:胸襟 |
二、作家资质诸要素:才、胆、识、力 |
第三节 叶燮的“后法”论 |
一、前人的观点 |
二、同时代人的观点 |
三、叶燮对“法”的梳理、总结与创新 |
四、关于“法”的地位:后法 |
第四节 作品论 |
一、诗歌的表现对象:理、事、情 |
二、理、事、情与才、胆、识、力之关系 |
第五节 批评论 |
一、对当代诗歌批评的反思与反驳 |
二、关于诗歌批评的基本原则 |
三、以人品为基础的批评实践和理论 |
第六节 叶燮《原诗》非诗话说 |
第七节 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创新 |
一、叶燮诗学以儒家诗教为出发点 |
二、叶燮对“理”、“道”的强调 |
三、叶燮诗学之守正与建设性的关系 |
第三章 叶燮与神韵诗学的式微 |
第一节 王士祯与清初神韵诗风 |
一、王士禛的家学渊源 |
二、钱王代兴 |
三、渔洋诗论与七子派之关系 |
四、神韵诗学脱离现实的倾向 |
第二节 叶燮与王士禛 |
一、叶、王之交集 |
二、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及其现实指向 |
三、叶燮诗论的现实品格及其与渔洋诗论的背离 |
第三节 神韵诗学之式微 |
一、叶燮之外对神韵诗学的反动 |
二、神韵诗风的盛极难继 |
三、渔洋神韵诗学之缺陷 |
四、小结 |
第四章 叶燮与性灵诗学中兴 |
第一节 晚明性灵说及其式微 |
一、晚明性灵说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李贽的“童心说” |
二、晚明“性灵说” |
三、对公安派的修正以及晚明“性灵说”的式微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初的性情诗论 |
一、钱谦益的“灵心” |
二、黄宗羲的“万古之性情” |
三、唐孙华的性灵主张 |
四、廖燕的性灵主张 |
五、冯班的性情诗论 |
六、尤侗的性情诗论 |
第三节 叶燮的性情诗论 |
一、清初性情诗论发展的背景 |
二、原本性情的诗学观 |
第四节 叶燮对清代中期性灵诗说的启迪 |
一、以“变”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观的根本一致 |
二、反对优劣唐宋、是此非彼的诗坛流弊 |
三、“性情”与“面目”的论述 |
四、从“匠心”到“灵机” |
五、思想根基的正统性 |
第五节 清代中期性灵诗潮的形成 |
一、性灵在清初诗歌创作中的萌芽 |
二、叶燮的后继者及其诗论的传播 |
三、余论 |
第五章 叶燮对格调诗学的理论贡献 |
第一节 叶燮的作家论对沈德潜的影响 |
一、叶燮对七子派的批评 |
二、沈德潜对叶燮作家论的接受 |
三、叶燮与沈德潜的论诗立场 |
第二节 叶燮的文学史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
一、师法取径的扩大 |
二、诗史源流的追溯 |
第三节 叶燮的宋诗观对沈德潜之影响 |
一、宋诗立场的颠覆 |
二、宋诗批评的转向 |
第四节 叶燮的创作论对沈德潜之影响 |
一、叶燮的“法”与“无法” |
二、沈德潜的“以意运法”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解构 |
第一节 清初宗唐诗学及其发展 |
一、云间派宗盛唐而兼取中晚 |
二、顾炎武及关中诗学之宗唐 |
三、王夫之宗唐且反对门户 |
四、吴伟业及娄东派的宗唐诗观 |
第二节 清初唐宋兼宗者的诗论 |
一、钱谦益及虞山派的唐宋诗观 |
二、岭南诸子的唐宋诗观 |
三、金圣叹、徐增等冲破门户壁垒的呼声 |
四、宋琬、施润章的唐宋诗观 |
五、王士禛主盟诗坛及其唐宋兼宗 |
六、朱彝尊由宗唐抑宋到融通唐宋 |
第三节 清初宗宋诗学及其发展 |
一、黄宗羲对宋诗的提倡 |
二、吕留良、吴之振等与《宋诗钞》及宋诗风的兴起 |
三、汪琬之宗宋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叶燮对唐宋之争的理论解析 |
一、叶燮的诗歌史发展观及其对宋诗艺术价值的肯定 |
二、诗学理论诸范畴的建立 |
第五节 叶燮的唐宋诗观及其对唐宋之争的反思 |
一、叶燮对唐诗的认识 |
二、叶燮的宋诗观及其对宗宋派的看法 |
三、叶燮对诗坛流弊的针砭 |
结语 叶燮诗学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的完成 |
一、由神韵到性灵的转向 |
二、由复古到创新的转向 |
三、由唐宋之争到融通唐宋的转向 |
四、清诗自身面目的形成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叶燮的杜诗学——以《原诗》为对象的考察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明清时期山左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上编 |
第一章 明清之际的新城王氏 |
第一节 新城王氏家族发展概述 |
一、声名初振——明中期王氏家族的崛起 |
二、率有显誉——晚明王氏的鼎盛 |
三、家国危难——鼎革之际王氏的凋零 |
四、重振家声——清初王氏的文化振兴 |
第二节 明清政治生活中的新城王氏 |
一、晚明衰变与清初高压 |
二、新城王氏与晚明党争 |
三、新城王氏与明清易代 |
第三节 明清社会文化思潮中的新城王氏 |
一、明清社会文化转向 |
二、新城王氏与王学左派 |
三、新城王氏与东林学派 |
第二章 新城王氏家族文学交游考 |
第一节 明代王氏的社会交往 |
一、崇尚事功 |
二、政治地位 |
三、家族联姻 |
第二节 王氏与明清山左文学家族 |
一、临朐冯氏 |
二、临邑刑氏 |
三、淄川高氏 |
四、淄川毕氏 |
五、博山孙氏 |
六、博山赵氏 |
七、新城徐氏 |
八、长山刘氏 |
第三节 清初新城“二王”诗坛活动及交游考 |
一、“二王”早期京师文学活动考 |
二、“二王”扬州诗坛活动考 |
第三章 新城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传统 |
第一节 融通儒、释、道的家族文化 |
一、儒家立身 |
二、出入佛、道 |
第二节 科举、诗文并重的家学传统 |
一、读书为本与科举制艺 |
二、着书立说与艺术活动 |
第三节 风雅自然的文化生活 |
一、自然、人文环境的习染与歌咏 |
二、家族园林中的雅兴与唱和 |
第四节 追慕复古、雅好山水的诗学传统 |
一、明清复古思潮中的山左诗学 |
二、新城王氏的诗歌创作 |
三、王氏诗学传统 |
第四章 新城王氏家族着述考 |
第一节 明代王氏成员着述考 |
第二节 王士禛着述考 |
一、诗、文、词类 |
二、史地考证类 |
三、选评类 |
第三节 王士禄与清代王氏其他成员着述考 |
一、王士禄着述考 |
二、清代王氏其他成员着述考 |
小结 |
下编 |
第一章 王象春、王象明及王与玟诗歌研究 |
第一节 王象春的诗歌创作 |
一、王之猷与《柏峰集》 |
二、王象春生平与着述 |
三、王象春交游考 |
四、王象春诗歌思想 |
五、王象春的诗歌内容 |
六、王象春的诗风演变 |
第二节 王象明与《聊聊草》 |
一、王象明生平与《聊聊草》考 |
二、《聊聊草》内容与风格 |
第三节 王与玟与《笼鹅馆集》 |
一、王与玟生平、着述与交游考 |
二、王与玟诗歌内容与风格 |
第二章 王象艮、王象晋及王与胤诗歌研究 |
第一节 王象艮与《迂园诗》 |
一、王象艮行迹、师友考 |
二、王象艮诗歌内容 |
三、王象艮诗歌宗尚与风格 |
第二节 王象晋的诗歌创作 |
一、王象晋生平、着述概说 |
二、山水之行 |
三、田园之乐 |
第三节 王与胤与《陇首集》 |
一、王与胤生平与《陇首集》结集 |
二、边塞生活与羁旅之思 |
第三章 王士禄、王士禧、王士祜诗歌考论 |
第一节 《琅琊二子近诗合选》与王士禄早期诗歌取径 |
一、王士禄生平与《琅琊二子近诗合选》的编定 |
二、博综众长的诗歌取径 |
第二节 《涛音集》与王士禄早期诗学思想——兼及王士禛 |
一、《涛音集》选编的背景、经过与动机 |
二、诗学旨趣之一:雄浑高古的老成之境 |
三、诗学旨趣之二:兴象神韵的唐人“妙境” |
四、关于二王早期诗学的几点思考 |
第三节 王士禄的诗学宗尚与嬗变 |
一、杜陵词人宗,词场纵高步 |
二、一从时世矜高唱,谁识襄阳孟浩然 |
第四节 王士祜、王士禧诗歌简论 |
一、王士祜与《古钵集选》 |
二、王士禧诗歌简论 |
第四章 王士禛与家族、地域诗学 |
第一节 王士禛与王氏家族诗学 |
一、家族文学的总结 |
二、王氏诗学的浸染 |
第二节 王士禛与明清山左诗学 |
一、对山左前贤的审视与接受 |
二、乡邦文献的整理与点评 |
第五章 新城王氏家族词学研究 |
第一节 新城王氏的词创作与词学观念 |
一、王氏词创作概述 |
二、王氏词学观念 |
第二节 步追《花》、《草》的创作风气 |
一、王象春词简论 |
二、王士禄与《炊闻词》 |
三、王士禛与《衍波词》 |
第三节 王士禛扬州词坛活动考 |
一、《青溪遗事》唱和 |
二、题余氏女子绣像唱和 |
三、红桥唱和 |
四、《海棠春·闺词》唱和 |
第四节 王士禄江南词坛活动考 |
一、江村唱和 |
二、红桥宴集考略 |
三、广陵唱和考略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新城王氏家族世系简表(一世至八世) |
附录二:新城王氏家族大事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附件 |
(10)清代图像题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理论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探索 |
第一章 《四壬子图》与清代诗人图像题咏现象 |
第一节 《四壬子图》的内容及绘图意旨 |
第二节 《四壬子图》题咏揭示的“节义坚守”与“诗道质朴” |
第三节 方文其他征题作品与清代诗人绘画题咏现象 |
第二章“鬼趣”与“人趣”——罗聘《鬼趣图》与同题题咏诗群 |
第一节“鬼神情状奚由见”——《鬼趣图》内容析论 |
第二节“讽意”与“禅意”——《鬼趣图》义蕴的两个维度 |
第三节 名家“题咏如林”彰显名士风流 |
第三章“分湖便是子陵滩”——从《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看南社人的时代选择 |
第一节 《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的生成背景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南社文人追思古蕴的地域图景 |
第三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现象——传统士人的时代选择 |
结论 |
第四章 《读易图》及闲适题咏 ——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日常剪影 |
第一节 《读易图》的文化释义与图绘举隅 |
第二节 《读易图》题咏涵盖的文化表现特征 |
第三节 《读易图》与题咏——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重要侧面 |
第五章 清代文人结社图的文化镜像:《东轩吟社图》 |
第一节东轩吟社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清尊集》题画诗与《东轩吟社图》 |
第三节 文人结社图:清代士人群体聚合的精神诉求 |
第六章 严绳孙《饯别图》题咏与清代送别琉球 册封使诗文 |
第一节 严绳孙《饯别图》与题咏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清代送琉球册封使诗文 |
第三节 清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
第七章 《湖楼请业图》题咏——清代闺阁文人诗学风气的高扬 |
第一节 《湖楼请业图》的文化背景——湖楼雅会 |
第二节 《湖楼请业图》—— 袁枚女弟子的才艺群像 |
第三节 《湖楼请业图》——随园女弟子的诗学高扬 |
第八章 曹寅《楝亭图》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 文脉传承 |
第一节 曹寅《楝亭图》题咏的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楝亭图》题咏与清代士人 |
第三节“楝树”意象与楝亭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文脉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论吴嘉纪诗歌创作中的平民化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吴嘉纪五律研究[D]. 张念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吴嘉纪叙事诗研究[D]. 张银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清诗清注研究 ——以乾嘉时期重要注本为中心[D]. 鲁梦宇. 西北大学, 2021(12)
- [4]于右任与晚清民国诗坛[D]. 陈龙. 吉林大学, 2020(01)
- [5]吴嘉纪古体诗研究[D]. 吴作祯.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清初尺牍选本研究[D]. 陆学松. 扬州大学, 2018(12)
- [7]清代淮海诗人研究 ——以《淮海英灵集》及其《续集》为中心[D]. 马腾飞. 苏州大学, 2016(03)
- [8]叶燮与清代中期诗学转向[D]. 曾贤兆. 兰州大学, 2016(08)
- [9]明清时期山左新城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 贺琴. 山东大学, 2015(12)
- [10]清代图像题咏论[D]. 孙雨晨. 苏州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