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化物离子物种

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化物离子物种

一、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离子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范睿洋,周莉琼,林友兴,姚振华,胡茂从[1](2021)在《聚合氮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聚合氮作为一种潜在的高能材料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合氮的国内外进展,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代升威[2](2021)在《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国家安全问题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国防更是重中之重,国防力量离不开高能材料。高能材料在武器的发射包括对其推进和销毁中担当了重要角色。爆炸物的研究更是离不开高能材料,所以高能材料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高能材料中叠氮基化合物备受科学家们的关注,其原因在于多氮化合物的键离解能分别在其单键、双键、三键时存在着较为显着的差异,单键和双键的键离解能分别显着的小于三键的离解能,并且在释放过程中高能叠氮基化合物为环境带来了无害的物质——氮气,其环保性极好,因此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的前景十分可观。值得注意的是,氮气和硝基单键和双键的高能量导致了多氮化合物的亚稳态,所以合成和处理这些化合物是一个挑战,因此高能叠氮基化合物一般很难在实验室中合成进而对其特性进行分析,高能物质的稳定性与生成焓是研究中首要考虑的。本课题针对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结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对OP(N3)3和SP(N3)3的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其作为高能材料的性能,并且合成设计了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HNP(N3)3、FNP(N3)3、Cl NP(N3)3,对它们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除了已经知道的OP(N3)3和SP(N3)3分别在22℃和-30℃稳定存在,本文首次报道了其他的含磷高能叠氮基叠氮化合物,为了挖掘出高效的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研究中期望其具有比较高的生成热和动力学稳定性,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有效的避免了在盲目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降低了风险和损失,而且计算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导向为后续实验提供清晰的参考方向。高能叠氮基化合物在实验室中合成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动力学稳定性,在量子化学计算下,本文利用了密度泛函(DFT)方法对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OP(N3)3和SP(N3)3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它们的分解过渡态,分别达到了42.8Kcal?mol-1和30.7 Kcal?mol-1的分解势垒证明了它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进而理论设计了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HNP(N3)3、FNP(N3)3、Cl NP(N3)3,通过对其势能曲面的研究,它们也都具有较高的分解势垒(高于30 Kcal?mol-1),在实验室中也是极有可能合成的。含磷高能叠氮基体系化合物能释放出高的能量,并且它们分解产物是对环境无害物质N2,是科学家们所需要的高能材料。随着对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体系的研究的深入,更稳定、更高能的富氮化合物将会出现在我们的实验室。

唐伟强[3](2020)在《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需求和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绿色化工技术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界面调控与强化是发展绿色化工的重要途径,并逐渐成为现代化工活跃前沿。目前人们对纳微界面特性及作用机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难点在于缺定量研究模型。针对这一挑战,本论文瞄准纳微界面体系,采用量子和统计(或二者耦合)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分子水平层面研究纳微界面体系分子扩散、反应与表界面属性的相互关系,进而获得调控方法,为实现新型化工过程扩散/反应强化提供微观机制和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铝离子电池是新能源材料开发的活跃前沿,其性能受制于离子在能源材料中嵌入、扩散性能。目前,铝离子在不同类型新能源材料中的扩散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针对铝离子在TiO2材料中的嵌入/脱出,围绕不同晶型(金红石TiO2、锐钛矿TiO2和TiO2(B)),通过采用第一性原理DFT计算来研究铝离子嵌入TiO2材料中结构变化、稳定的嵌入位点、嵌入电压、离子扩散路径和能垒,从原子尺度分析Ti0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铝离子嵌入过程之间的联系,并据此提出可能的改性方法,为新型水系铝离子电池的宿主材料开发及改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2)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是发展绿色化学的重要内容。大部分慢反应都在溶液中发生,溶剂对于反应速率、平衡甚至反应机理都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对良性溶剂的选择主要基于经验或试错,能够揭示溶剂效应机理、提供溶剂筛选的理论模型依然缺乏。针对这一挑战,本文采用量子力学结合统计力学模型,耦合不同描述精度的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和统计密度泛函理论,构建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RxDFT),其中本征反应用量子密度泛函理论描述,而反应介质响应则用统计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两个尺度之间的信息传递基于反应体系与溶剂的微观相互作用。随后反应密度泛函理论进一步拓展应用到限域体系、界面体系中水相反应和有机相反应,成功阐述了溶剂对几类化学反应的影响机理。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为良性反应溶剂选择和溶剂化效应机理研究提供了可行模型,为材料层次介尺度研究提供了成功案例。(3)界面体系中分子扩散与反应耦合是提高界面反应效率的关键,目前尚缺乏合适的微观模型来描述界面反应—扩散耦合机制。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拓展了反应密度泛函理论模型,通过耦合动态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反应碰撞理论和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发展了多尺度的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DRxDFT),提出表界面体系反应—传递耦合研究新方法。应用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初步研究了不可逆双分子模型反应A+2B→2C,并系统探索了界面吸附能力、分子扩散速度、温度、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能垒等因素对于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归纳出界面反应机理的一些共性与特性,从而为界面反应过程优化和催化剂的设计提供支持。本文的创新点可分为三个方面:研究了铝离子在不同晶型TiO2材料中的扩散动力学,从电化学性能方面首次评估了不同晶型作为铝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潜能;发展了多尺度反应密度泛函理论,并拓展应用到水相、有机相、限域反应和界面反应中,揭示了液相反应机理和溶剂化效应;进一步发展了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为界面反应体系中分子扩散—反应耦合提供微观理论模型,并初步研究了界面吸附能力、分子扩散能力、温度、反应物初始浓度、反应能垒等反应条件对于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归纳出界面反应机理的一些共性与特性。

董振鹏[4](2020)在《基于吡啶基羧酸和紫精类配体构筑的MOFs:结构、化学传感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文中指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因其具有可变的组成、结构和可功能化后修饰等特点在多个领域里有潜在应用,其中在化学传感材料和变色材料领域的应用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在化学传感材料中,荧光MOFs传感材料可以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检测物的分析检测;而基于紫精类配体的MOFs由于其缺电子本质而使其一方面具有由光致电子转移引起的变色现象,另一方面还可对某些不同种类的富电子物质产生肉眼可辨的颜色响应。本论文分别选取镧系金属离子和过渡金属离子与吡啶基羧酸有机配体和紫精类配体构筑了7个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并详细研究了这七个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化学传感以及光致变色性质。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荧光传感和光致变色材料方面的研究背景及实际应用,展望了荧光传感及光致变色MOFs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二章选用LnⅢ金属离子与吡啶三羧酸有机配体H3DPNC(H3DPNC=5-(3’,5’-dicarboxylphenyl)nicotinic acid)自组装合成了一系列同构的Ln-MOFs(Eu-MOF-1,Tb-MOF-2,Gd-MOF-3)和混金属EuxTbyGd1-x-y-DPNC。通过调节LnⅢ的摩尔比和不同激发波长,在365 nm激发条件下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单相混金属镧系白光发射金属-有机骨架Eu0.06Tb0.04Gd0.9-DPNC(MOF-4),其在水体系里对MnO4-表现出明显的荧光猝灭,而对叶酸(FA)表现出明显的荧光增强。此外,通过将FA加入被MnO4-猝灭的体系Eu0.06Tb0.04Gd0.9-DPNC@MnO4-中,成功地获得了荧光“turn-on plus”体系。基于此,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新的Boolean逻辑门运算。第三章利用紫精类配体[H2L1]Cl2、N3ˉ和Co(II),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具有1D孔道的三维阳离子pcu框架结构配位聚合物Co-MOF-5,其具有可逆的电化学氧化还原和光致变色行为。光致变色是由光诱导的电子转移过程中产生了紫精自由基引起的,有机配体上的羧基和孔道中的硝酸根离子作为电子给体,将电子转移到了缺电子的紫精部分。更重要的是,Co-MOF-5对不同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和不同挥发性的胺蒸气还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反应,这是由于胺分子上取代基的大小不同以及胺分子的N-H键的数目不同导致它们与Co-MOF-5之间的作用程度不同。此外,我们还进一步将Co-MOF-5负载在滤纸上成功制备了便携式检测试纸,提供了一种用于肉眼可辨检测各种挥发性胺的简便方法,并且该滤纸也可作为一种无墨可擦除印刷媒介。第四章利用紫精配体[H2L2]Cl2和[H2L1]Cl2分别与过渡金属Zn2+离子和Mn2+通过溶剂热法和室温挥发法合成了两例具有一维Zigzag链和波浪形链结构的Zn-MOF-6,Mn-MOF-7,对其进行了红外、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PS、XRD、EPR、紫外等各方面表征。二者在空气中都呈现出明显的可逆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质和光致变色特性。第五章主要对前面所有章节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进一步得出结论。

蒋孝晨[5](2020)在《花生壳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电化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成本低以及可再生的花生壳作为前驱体,通过化学活化法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然后通过CO2活化、水热碳化、化学预处理以及杂元素掺杂等措施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将花生壳制备成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既能降低超级电容器的生产成本,又能避免农林废弃物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是实现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以花生壳为前驱体,金属盐(ZnCl2和FeCl3)为活化剂,设计了通过一步活化制备活性炭电极材料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活化剂及质量比对活性炭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HRTEM、BET、XRD、Raman以及FT-IR对所得活性炭的结构特征与表面性质进行表征。BET结果表明,制备的活性炭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量的微孔,最大比表面积可到1481.59 m2/g,大量微孔主要是在ZnCl2和FeCl3对碳骨架的蚀刻作用下形成的。XRD图谱和Raman光谱表明,所有样品均为具有一定石墨晶体结构的无定形碳。另外,通过FT-IR分析发现活性炭材料的表面具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这些官能团有利于提高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电化学测试对活性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在活化剂与生物质的质量比为2:1时,活性炭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质,且ZN-PSAC-2比FE-PSAC-2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所获得的ZN-PSAC-2样本在0.5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216.5 F/g,并具有出色的循环稳定性。(2)在ZnCl2活化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NH4OH,HNO3和H2SO4对花生壳进行化学预处理,耦合水热碳化和ZnCl2/CO2活化制备得到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花生壳基多孔石墨炭的方法。结果表明,相对于HNO3和H2SO4,NH4OH预处理对活性炭的改性效果最佳。当活化温度为700°C时,得益于其高表面积和良好的孔径分布,NHAC-700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活化温度对NH4OH改性效果的影响。将活化温度提高到800°C时,通过NH4OH处理的生物质炭的孔隙率和电化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所制备的NHAC-800具有含有丰富的微孔和介孔的多孔结构并且其表面积达到2129.5 m2/g。在三电极系统,当电流密度为0.5 A/g时,NHAC-800电极的比电容值达到266.1 F/g。在双电极系统中,由NHAC-800组成的对称电容器可提供的最大能量密度为32.08Wh/kg。此外,NHAC-800对称电容器还表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它在50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比电容保持率为93.76%。(3)在水热碳化以及NH4OH预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ZnCl2/CO2活化耦合三聚氰胺渗氮制备具有高电化学性能的花生壳基氮掺杂多孔炭的方法。所制备的活性炭具有大的表面积和由丰富微孔和介孔组成的分级多孔结构。通过掺杂氮元素有效增加了活性炭表面的含氮官能团,这些含氮官能团在改善活性炭电导率的同时可以产生赝电容,对提升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还探讨了掺杂比对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过量的掺杂比会损害活性炭的孔隙结构,降低活性炭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的最佳样品(NHAC-2)是在三聚氰胺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2:1的情况下获得的,该材料的表面积达到2014.6m2/g。在三电极系统中,NHAC-2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可提供310.6 F/g的高比电容。同时,在双电极系统中,由NHAC-2组成的对称电容器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300.6 F/g。此外NHAC-2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王鹏程,姜振明,周新利,林秋汉,陆明[6](2020)在《五唑非金属盐的氢键作用规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研究五唑非金属盐氢键的形成规律以及对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约化密度梯度(Reduced density gradient,RDG)理论分析方法,对文献已报到的15种五唑非金属盐单晶结构中单一N5-离子及其周围阳离子的氢键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从各个化合物单晶结构获取氢键键长,利用RDG分析获取其强度。结果表明,N5-离子可与具有电正性的N—H和O—H质子给予体形成N—H…N和O—H…N两类氢键。O—H…N氢键较强,而N—H…N氢键较弱。影响N5-离子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N5-离子的结构对称性和成晶体平面层状的类石墨烯结构。在氢键作用下,N5-离子保持良好的结构对称性(双胍五唑盐,10)和类石墨烯结构(3,6,7-三氨基-7H-[1,2,4]三唑[4,3-b]并[1,2,4]三唑五唑盐,12)可明显提高稳定性,使分解温度达到124.8℃和120.9℃。相反,氢键作用若使N5-离子结构形变严重导致对称性缺失同时未能提供平面堆积(草酰肼五唑盐,3和4,4’,5,5’-四氨基-3,3’-双-1,2,4-三唑五唑盐,4),则N5-离子稳定性下降明显,分解温度仅95℃。

田丽莉[7](2020)在《几种五唑负离子(cyclo-N5-)非金属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氮化合物含有大量的N-N和N=N,其分解产物主要为氮气,并且具有高密度、高热量、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这类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新一代含能材料的候选物,其研究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科学意义。全氮化合物可以分为三类:离子型、共价型和聚合氮。离子型全氮到目前为止已见报道则有N3-,cyclo-N5-和N5+。cyclo-N5-(五唑阴离子)作为组装制备离子型全氮化合物的阴离子,其稳定性略低于N3-(叠氮阴离子),cyclo-N5-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cyclo-N5-通过氧化切割芳基五唑获得,本论文首先对芳基五唑氧化切断C-N键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对五唑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放大研究,并通过复分解置换反应合成了三种五唑非金属含能盐,对其单晶结构,热稳定性以及感度进行了表征测试分析,对爆轰性能进行了理论预估。首先对芳基五唑C-N键切断制备五唑钠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分别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寻找替代物代替甘氨酸亚铁,减少间氯过氧苯甲酸的用量,以及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切断芳基五唑C-N键的过程中加入了表面活性剂以及氨基酸,结果发现,半胱氨酸的加入,有助于提高五唑钠的收率,五唑钠的平均收率由4%-5%提升至6%左右,说明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亚铁复合物对反应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用半胱氨酸亚铁代替甘氨酸亚铁的实验表明,可以用其它氨基酸亚铁代替甘氨酸亚铁进行芳基五唑的C-N键切断。在不降低五唑钠产率的前提下,降低了15%m-CPBA的投料量,不但减少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反应物投料量,提升了实验的安全性,也利于后续实验反应的进一步扩大。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溶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在投料量为芳基五唑8g,甘氨酸亚铁13g,间氯过氧苯甲酸28g,半胱氨酸0.4%时,得到切断反应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4h,混合溶剂(甲醇:乙腈=1:1)为150mL。其次,对五唑钠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放大,五唑钠产量由0.2g扩大到1.0g。实验表明,反应放大后反应收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说明该反应放大效应明显。反应在后处理部分存在着多步旋蒸工序,因真空和加热作用此过程产物五唑钠有一定分解。最后,利用BaSO4的低溶解度,通过五唑钡盐和相应硫酸盐的复分解反应,合成了三种五唑阴离子的含能非金属盐:O-(羧甲基)羟胺五唑盐,O-(4-硝基苄基)羟胺五唑盐和乙二胺五唑盐。采用传统的单晶培养方法,得到了三种非金属盐的单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IR),1H和13CNMR光谱,热分析(TGA和DSC)和元素分析来表征。这三种盐表现出良好的爆轰性能,低感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这种新的方法为低成本制备五唑阴离子含能化合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马晓慧[8](2019)在《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含能配位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爆炸性能和较好的安全性,是当前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选用富氮配体(H2tza,Hatza,N3-)与金属离子成功构筑了五例未经文献报道的含能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探究溶剂分子,含能基元和辅助配体等对含能配位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调控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选择富氮配体1H-tetrazole-5-aceticacid(H2tza)和金属银盐,通过水热法成功得到了含能MOFs[Ag7(tza)3(Htza)2(H2tza)(H2O)](1)。结构分析表明在一个最小不对称单元中包含七个晶体学独立的Ag(Ⅰ)离子,而配体H2tza中的所有氮原子都参与了与其配位,形成致密的三维有机框架结构。由于1中存在配位的水分子,通过加热脱水得到一例新的的无水配位聚合物[Ag7(tza)3(Htza)2(H2tza)](2)。对两者的能量特性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与1相比,2表现出更优异的爆炸性能和几乎相同的安全性能。研究表明,溶剂分子对能量具有明显的调控效应。2.以H2tza和Hatza两种富氮配体与Ag(Ⅰ)离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两例配位聚合物[Ag(Htza)]n(3)和[Ag(atza)]n(4),结构表征显示,两者均为二维层状化合物,层与层之间通过π-π堆积连接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含能特性表征显示,4有更优于配位聚合物3的爆炸热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含能基元(氨基)的引入对含能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选择富氮配体叠氮为主配体,以 1-((2-propyl-imidazol-1-yl)methyl)-benzo[1,2,3]triazole(1-mbt)为辅助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一维叠氮Co(Ⅱ)配位聚合物[CO2(1-mbt)2(N3)4]n(5)。结构分析表明一个不对称单元中包含两个晶体学独立的Co(Ⅱ)原子,且呈金字塔形。叠氮采用[-EE-EO-EO-EO-]n的连接模式与相邻的金属钴原子形成1D链,相邻链之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含能特性测试表明,由于高的氮含量(N%=40.10%)和紧凑的结构,配位聚合物5显示出良好的爆炸性能和热稳定性,低的敏感度。将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刚性框架的辅助配体(1-mbt)引入到现有的过渡金属叠氮体系中,有效协调材料的高能和安全性之间的冲突。后续的磁性研究表明5表现出典型的场诱导的慢磁弛豫行为,理论计算也证实了这一点。配位聚合物5作为一种富氮无氧的环保型含能材料,具有磁性材料的性能。这项工作的实施为探究新的双功能材料的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淑松[9](2019)在《N8双五圆环及其质子化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富氮化合物所具有的高能量密度性质,在近些年一直都是化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富氮化合物本身突出的特点是其具有大量的氮-氮单键和氮-氮双键,当形成三键时伴随着大量的能量释放,这种物质称为高能量密度物质(HEDM)。根据它的这种性质,HEDM还可作为炸药、推进剂、燃气发生剂或者是顿感起爆药的组成成份,又因为其产物是N2,还具有环保的特点。它的这些优点,使它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近几十年,富氮化合物曾先后被大量的文献所报道,这使得富氮高能密度材料(HEDMs)的实验合成和理论设计的化学意义变得非常重大。众所周知,提到富氮高能量密度物质,首先需要考虑的一定是它的稳定性与生成热,由于其在合成或者分解的时候会有大量能量的释放而引起的高度不稳定性,这就使得富氮高能材料在研制过程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同时会具有很高的危险性。本文将利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对掺杂不同取代基(H,-CH3,-NH2,N3,CN)的N8双五圆环这一新兴的高能量密度化合物进行研究工作。研究了N8双五圆环的结构和稳定性,以及在掺杂不同取代基后的几何结构与稳定性。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对整个过程中的几何结构与分解势能曲面进行研究,确定其热力学以及动力学稳定性。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可以作为理论参考,也可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遇见的危险性。当不同取代基(H,-CH3,-NH2,N3,CN)掺杂进N8双五圆环结构中时,分析各个异构体及其分解过渡态的势能曲面,确定他们的分解路径从而确定体系的动力学稳定性。结果表明,当掺杂进H+离子(N8H+)时,由于结构对称性的破坏使得N8H+体系的稳定性对比与N8双五圆环体系时的稳定性有所降低。当掺杂进两个H+离子(N8H22+)时,热力学稳定性最好的N8H22+-A结构的分解最低能垒高达47.1 kcal?mol-1,具有非常高的动力学稳定性。在掺杂三个H+离子(N8H33+)和四个H+离子(N8H44+)时,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均没有N8H22+-A体系的稳定性好。可以预见的是,N8双五圆环的双质子化过程将为其能够在实验室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性,该思路将促进富氮化合物的理论研究,为今后的实验合成提供更加理论和全面的基础。

陈思同[10](2018)在《四唑类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和开发新型含能配合物类起爆药,满足弹药小型化、尖端化的需求,实现制备和使用简便、安全的目标,本文以二价过渡金属Mn(II)、Co(II)、Ni(II)、Cu(II)、Zn(II)、Cd(II)为配位中心金属离子,5,5’-联四唑负离子、高氯酸和叠氮酸为阴离子,富氮化合物5,5’-联四唑(H2BT,N%=81.1%)、肼基甲酸甲酯(MCZ,N%=31.1%)和1-甲基-5-氨基四唑(MAT,N%=70.7%)等为配体设计系列新型含能配合物。并研究它们的制备方法、晶体结构、感度和爆炸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设计并制备了6种5,5’-联四唑(H2BT)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Mn(H2O)6](HBT)2·H2O(1)、[Co(H2O)2BT]n(2)、[Ni(H2O)2BT]n(3)、[Cu(H2O)BT]n(4)、[Zn(H2O)2BT]n(5)、[Cd(H2O)2BT]n(6),研究确定了其中[Mn(H2O)6](HBT)2·H2O(1)、[Cu(H2O)BT]n(4)、[Zn(H2O)2BT]n(5)、[Cd(H2O)2BT]n(6)4种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与5,5’-双四唑胺(H2BTA)为负离子的配合物[Cu(TAGH)(HBTA)(H2O)Cl]Cl·2H2O(7)进行对比。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推测出(2)、(3)的分子式分别为[Co(H2O)2BT]n、[Ni(H2O)2BT]n。用DSC、TG-DTG研究这些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它们的热稳定性次序为(3)>(4)>(2)>(5)>(6)>(7)>(1),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非等温动力学参数,计算获得了它们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b)、活化自由能(ΔG≠)、活化熵(ΔS≠)和活化焓(ΔH≠),按照相应的标准测定了(1)~(7)的5s爆发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起爆能力。结果表明:这些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在172?C~414?C范围,在50mg装药时均不能起爆结晶RDX。[Cu(H2O)BT]n(4)的撞击感度为34cm(H50,800g锤)、摩擦感度为100%(1.23MPa,90?,1.5kg锤),其它化合物对撞击和摩擦钝感,在测试条件下均不发火。(2)基于双环四唑配体5,5’-双四唑甲烷(H2BTM)和5,5’-双四唑乙烷(H2BTE)、直链配体肼基甲酸甲酯(MCZ)、单环四唑配体1-甲基-5-氨基四唑(MAT)研制了9种高氯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Mn(MCZ)3](Cl O4)2(8)、[Co(MCZ)3](Cl O4)2·0.27H2O(9)、[Ni(MCZ)3](Cl O4)2·0.18H2O(10)、[Cu(MCZ)2(Cl O4)2](11)、[Zn(MCZ)3](Cl O4)2·0.45H2O(12)、[Cd(MCZ)3](Cl O4)2(13)、[Cu(MAT)4(H2O)2](Cl O4)2(14)、[Cu(H2BTM)2(H2O)2](Cl O4)2(15)、[Ni(H2BTE)2(H2O)2](Cl O4)2·2H2O(16),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测试了化合物(8)~(16)的DSC、TG曲线,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为(8)>(10)>(13)>(12)>(9)>(11)>(14)>(15)>(16),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非等温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它们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b)、活化自由能(ΔG≠)、活化熵(ΔS≠)和活化焓(ΔH≠)。此外,按标准方法测试了化合物(8)~(16)的5s爆发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起爆能力,结果表明这些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在177?C~261?C范围,耐热性普遍比BT2-为阴离子的含能配合物低。化合物(8)~(16)在50mg装药时均不能起爆结晶RDX。撞击感度由小到大的次序为(15)>(13)>(11)>(16)>(10)>(14)>(9)>(8)>(12),摩擦感度由高到低排序为(11)/(13)>(15)>(14)/(16)>(10)>(9)>(12)>(8)。这些结果表明:阴离子Cl O4-比BT2-配合物具有更高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3)设计和研制了7种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配体为MAT,即1-甲基-5-氨基四唑):[Mn(MAT)2(N3)2]n(17)、{[Co3(MAT)4(N3)2]·2H2O}n(18)、[Ni(MAT)2(N3)2]n(19)、[Cu2(MAT)2(N3)4]n(20)、[Cu4(MAT)2(N3)8(H2O)]n(21)、[Zn(MAT)2(N3)2]n(22)、[Cd(MAT)2(N3)2]n(23),和乙二胺(en)为配体的[Cu10(en)4(N3)20]n(24),解析得到了[Mn(MAT)2(N3)2]n(17)、{[Co3(MAT)4(N3)2]·2H2O}n(18)、[Cu2(MAT)2(N3)4]n(20)、[Cu4(MAT)2(N3)8(H2O)]n(21)、[Cu10(en)4(N3)20]n(24)五种含能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得到了(19)、(22)、(23)的推断分子式依次为[Ni(MAT)2(N3)2]n、[Zn(MAT)2(N3)2]n、[Cd(MAT)2(N3)2]n。测试了DSC、TG-DTG曲线,结果表明它们的热稳定性顺序为(23)>(19)>(17)(18)>(22)>(20)>(24)>(21),利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得到了它们的非等温动力学参数,同时通过相应的办法计算了它们的热爆炸临界温度(Tb)、活化自由能(ΔG≠)、活化熵(ΔS≠)和活化焓(ΔH≠)。此外,按照相应的标准测试了化合物(17)~(24)的5s爆发点、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起爆能力,结果表明这些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在214?C~379?C范围。只有三种Cu(II)为中心金属的含能配合物具有撞击感度,由高到低为(21)>(20)>(24)。摩擦感度由高到低为(21)>(24)>(20)>(17)>(18),其余化合物在测试条件下均不发火。起爆能力方面,在50mg装药时,[Cu4(MAT)2(N3)8(H2O)]n(21)可以成功起爆结晶RDX炸穿2mm厚的铅板,其余化合物均不能起爆结晶RDX。(4)对具有良好起爆能力的新型含能配合物[Cu4(MAT)2(N3)8(H2O)]n(21)进行制备工艺研究。主要是采用晶型控制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分别加入CMC-Na、PAM、HJ、T40、T60、T80、S80和SDBS等不同种晶型控制剂,研究了加入的控制剂的种类对产品的产率、晶型、晶貌、流散性等物理表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晶型控制剂对产品的影响从优到劣排序为S80>T60>T40>CMC-Na>T80>PAM>HJ>SDBS。最后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对使用S80改进后制备的产品进行了撞击感度、摩擦感度、静电感度、5s爆发点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制备的产品撞击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略有降低但并不明显,摩擦感度和5s爆发点无变化。此外,进一步减少装药量,测试表明[Cu4(MAT)2(N3)8(H2O)]n(21)具备强大的起爆能力,10mg亦可成功起爆结晶RDX炸穿2mm厚铅板,可取代叠氮化铅用于弹药火工品中。(5)对比三种阴离子,高氯酸根离子(Cl O4-)形成的含能配合物更容易具有较高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5,5’联四唑负离子(BT2-)形成的含能配合物更容易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而叠氮酸离子(N3-)形成的含能配合物则可以拥有适中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热稳定性。在中心金属方面,中心金属离子为Cu(II)的含能配合物具有用作新型绿色环保起爆药的前景,其中[Cu2(MAT)2(N3)4]n(20)具有稍强于硝酸肼镍(NHN)起爆药的起爆能力,[Cu4(MAT)2(N3)8(H2O)]n(21)具备了与叠氮化铅(LA)相当的起爆能力。这项研究表明通过引入合适的配体对叠氮化铜(CA)进行分子层面的改造/改性,来发展新型起爆药、研究含能配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离子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离子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聚合氮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聚合氮理论计算研究概况
2 聚合氮实验合成研究进展
3 结论

(2)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叠氮基化合物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分子轨道理论
        2.1.2 密度泛函理论
        2.1.3 耦合簇理论
        2.1.4 振动频率分析
    2.2 Gaussian软件包简介及基组的选择
        2.2.1 Gaussian软件包简介
        2.2.2 基组的选择
第3章 OP(N_3)_3和SP(N_3)_3的稳定性研究
    3.1 引言
    3.2 OP(N_3)_3和SP(N_3)_3的合成路径
    3.3 OP(N_3)_3和SP(N_3)_3的几何结构
    3.4 OP(N_3)_3和SP(N_3)_3的结构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XNP(N_3)_3(X=H,F,Cl)的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XNP(N_3)_3(X=H,F,Cl)的合成路径
    4.3 XNP(N_3)_3(X=H,F,Cl)的几何结构
    4.4 XNP(N_3)_3(X=H,F,Cl)的结构稳定性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纳微界面及其特性
    1.3 纳微界面体系中的扩散/反应
    1.4 纳微界面体系的热力学和分子传递
        1.4.1 纳微界面体系的热力学
        1.4.2 纳微界面体系分子传递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第2章 密度泛函理论
    2.1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
        2.1.1 Thomas-Fermi模型
        2.1.2 Hohenberg-Kohn定理
        2.1.3 Kohn-Sham方法和方程
        2.1.4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框架下的各类密度泛函近似
        2.1.5 量子密度泛函理论常用计算软件介绍
    2.2 经典密度泛函理论
        2.2.1 概率密度与巨势
        2.2.2 热力学基本定律与巨势
        2.2.3 密度分布和内在自由能泛函
        2.2.4 过剩Helmholtz自由能
        2.2.5 外势势能模型
        2.2.6 分子密度泛函理论
        2.2.7 聚合物密度泛函理论
        2.2.8 平衡态密度泛函理论数值计算
    2.3 动态密度泛函理论
    2.4 本章总结
第3章 TiO_2材料中铝离子插层和扩散的量子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3.2.1 铝嵌入电压计算
        3.2.2 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计算
    3.3 铝离子在金红石和锐钛矿TiO_2材料中的研究
        3.3.1 晶体结构和铝嵌入位点
        3.3.2 嵌入电压
        3.3.3 铝化动力学和铝扩散
        3.3.4 结论
    3.4 铝离子在TiO_2(B)材料中的研究
        3.4.1 晶体结构和铝嵌入位点
        3.4.2 嵌入电压
        3.4.3 电子结构
        3.4.4 铝化动力学和铝扩散
        3.4.5 结论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反应密度泛函构建及在液相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反应密度泛函理论构建
        4.2.1 RxDFT理论框架
        4.2.2 反应自由能和活化自由能
    4.3 水溶液对甘氨酸互变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4.3.1 甘氨酸互变异构化反应
        4.3.2 计算方法和细节
        4.3.3 分子几何构象
        4.3.4 能量和反应路径
        4.3.5 结论
    4.4 水溶液对1,3,4-恶二唑衍生物互变异构化反应的影响
        4.4.1 简单和水分子协助AOO互变异构化反应
        4.4.2 计算方法和细节
        4.4.3 简单AOO互变异构化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4.4.4 水分子协助AOO互变异构化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4.4.5 结论
    4.5 受限空间中烷烃分子的构象转变
    4.6 催化基底表面亲疏水改性对氢氧催化反应效率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溶液中对称和非对称S_N2反应的溶剂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分子模型和理论
        5.2.1 分子模型
        5.2.2 理论
    5.3 计算细节
        5.3.1 Quantum DFT计算本征自由能
        5.3.2 Classical DFT计算溶剂化自由能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对称的S_N2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5.4.2 非对称的S_N2反应的自由能分布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6.1 引言
    6.2 分子模型和理论
        6.2.1 分子模型
        6.2.2 动态反应密度泛函理论
        6.2.3 数值细节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密度分布
        6.3.2 温度、表面势和流体密度对反应-扩散的影响
        6.3.3 扩散系数和活化能对反应-扩散的影响
        6.3.4 稳态密度分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

(4)基于吡啶基羧酸和紫精类配体构筑的MOFs:结构、化学传感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概述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化学传感方面的应用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白光调控方面的应用
    1.3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
        1.3.1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与设计
    1.4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1.4.1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变色材料
        1.4.2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信息存储和无墨可擦除印刷
        1.4.3 紫精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传感检测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例单相白光发射镧系金属有机框架对MnO4-和叶酸的荧光检测以及“turn-on plus”体系的构筑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配合物1-4的合成
        2.2.2 pH稳定性实验
        2.2.3 荧光传感实验
        2.2.4 荧光滴定实验
        2.2.5 荧光循环实验
        2.2.6 “turn-on plus”体系的构筑
    2.3 结果讨论
        2.3.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2.3.2 配体和Ln-MOFs的荧光性质
        2.3.3 白光调控和白光发射
        2.3.4 选择性检测阴离子
        2.3.5 对叶酸(FA)的荧光传感
        2.3.6 “turn-onplus”体系的构筑
        2.3.7 检测机理分析
        2.3.8 Boolean逻辑门构造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一个紫精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光致变色现象及对挥发性胺蒸汽的检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配合物Co-MOF-5的合成
        3.2.2 三电极循环伏安法研究
        3.2.3 测试试纸的制备
    3.3 结果讨论
        3.3.1 配合物Co-MOF-5的结构描述
        3.3.2 配合物Co-MOF-5的热稳定性
        3.3.3 配体[H_2L~1]Cl_2 和配合物Co-MOF-5 的氧化还原特性
        3.3.4 配合物Co-MOF-5的光致变色现象
        3.3.5 配合物Co-MOF-5对挥发性胺蒸气的检测
        3.3.6 配合物Co-MOF-5-涂层试纸对挥发性胺蒸气的检测
    3.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两个紫精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光致变色现象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配合物Zn-MOF-6的合成
        4.2.2 配合物Mn-MOF-7的合成
        4.2.3 三电极循环伏安法研究
    4.3 结果讨论
        4.3.1 配合物Zn-MOF-6和Mn-MOF-7 的晶体结构分析
        4.3.2 配合物Zn-MOF-6的热稳定分析
        4.3.3 配体[H_2L~2]Cl_2 和配合物Zn-MOF-6 的氧化还原特性研究
        4.3.4 配合物Zn-MOF-6的光致变色现象研究
        4.3.5 配合物Mn-MOF-7的热稳定分析
        4.3.6 配体[H_2L~1]Cl_2 和配合物Mn-MOF-7 的氧化还原特性研究
        4.3.7 配合物Mn-MOF-7的光致变色现象研究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附录 仪器表征与测试方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花生壳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电化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超级电容器概述
    1.3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述
    1.4 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概述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药品
    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2.3 电极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手段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3 花生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花生壳基活性炭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节
4 花生壳基活性炭孔隙结构与石墨化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花生壳基多孔石墨炭的制备
    4.3 化学预处理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4.4 活化温度对电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4.5 二电极系统中NHAC-800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6 本章小节
5 花生壳基氮掺杂多孔炭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花生壳基氮掺杂多孔炭的制备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五唑非金属盐的氢键作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计算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含氮氢阳离子的氢键作用
    3.2 含碳氮氢的胍类阳离子的氢键作用
    3.3 含碳氮氢的氨基唑类阳离子的氢键作用
    3.4 含碳氮氧氢的酰类阳离子的氢键作用
    3.5 含水分子的氢键作用
4 结论

(7)几种五唑负离子(cyclo-N5-)非金属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全氮高能化合物研究进展
        1.1.1 全氮高能化合物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全氮高能化合物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1.2 五唑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1.2.1 取代五唑的研究进展
        1.2.2 五唑合成的研究进展
        1.2.3 五唑金属盐的研究进展
        1.2.4 五唑非金属盐的研究进展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芳基五唑C-N键氧化切断制备五唑钠反应条件优化研究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芳基五唑C-N键氧化切断制备五唑钠反应条件优化
        2.2.1 表面活性剂和氨基酸的添加
        2.2.2 甘氨酸亚铁替代物研究
        2.2.3 减少间氯过氧苯甲酸的用量
        2.2.4 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3 五唑钠合成工艺的放大
    3.1 芳铵盐的放大
    3.2 芳基五唑的放大
    3.3 五唑钠的放大
    3.4 放大效应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三种五唑非金属盐的合成研究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4.1.1 实验药品
        4.1.2 实验仪器
    4.2 五唑非金属盐的合成
        4.2.1 五唑非金属盐制备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4.2.2 五唑钡盐的单晶培养
        4.2.3 三种五唑非金属盐的制备和单晶培养
    4.3 三种五唑非金属盐的表征分析
        4.3.1 单晶结构测试与分析
        4.3.2 热分解性能研究
        4.3.3 红外光谱测试与分析
        4.3.4 .机械感度测试与分析
    4.4 三种五唑非金属盐性能的理论研究
        4.4.1 爆轰性能预估
        4.4.2 非共价相互作用和Hirshfeld表面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8)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能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1.2 含能有机配体的选择
        1.2.1 含硝基或呋咱类有机配体
        1.2.2 三/四唑类有机配体
        1.2.3 叠氮类有机配体
    1.3 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1.3.1 一维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
        1.3.2 二维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
        1.3.3 三维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
    1.4 富氮基含能配位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因素
    1.5 选题依据、研究思路及内容
        1.5.1 选题依据
        1.5.2 研究思路
        1.5.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溶剂调控的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2.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2.2.1 [Ag_7(tza)_3(Htza)_2(H_2tza)(H_2O)]_n(1)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2.2.2 [Ag_7(tza)_3(Htza)_2(H_2tza)]_n(2)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2.3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2.3.1 [Ag_7(tza)_3(Htza)_2(H_2tza)(H_2O)]_n(1)的晶体数据
        2.3.2 [Ag_7(tza)_3(Htza)_2(H_2tza)(H_2O)]_n(1)的晶体结构描述
        2.3.3 [Ag7(tza)3(Htza)2(H2tza)]_n(2)的结构以及与1的比较
    2.4 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2.5 配位聚合物的转动弹量热分析
    2.6 配位聚合物的爆炸性能的研究
    2.7 配位聚合物的感度测试
    2.8 配位聚合物的非等温动力学分析
    2.9 配位聚合物对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能基元调控的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3.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3.2.1 [Ag(Htza)]_n(3)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3.2.2 [Ag(atza)]_n(4)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3.3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分析
        3.3.1 配位聚合物的晶体数据
        3.3.2 [Ag(Htza)]_n(3)的晶体结构描述
        3.3.3 Ag(atza)_n(4)的晶体结构的描述
    3.4 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3.5 配位聚合物的转动弹量热分析
    3.6 配位聚合物的爆炸性能的研究
    3.7 配位聚合物的感度测试
    3.8 配位聚合物的非等温动力学分析
    3.9 配位聚合物对AP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辅助配体调控的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和测试仪器
        4.1.2 计算方法
        4.1.3 配位聚合物[Co_2(1-mbt)_2(N_3)_4]_n(5)的合成及红外表征
    4.2 配位聚合物5的结构分析
        4.2.1 [Co_2(1-mbt)_2(N_3)_4]_n(5)的晶体数据
        4.2.2 [Co_2(1-mbt)_2(N_3)_4]_n(5)的结构描述
    4.3 [Co_2(1-mbt)_2(N_3)_4]_n(5)的热稳定性
    4.4 [Co_2(1-mbt)_2(N_3)_4]_n(5)的非等温动力学分析
    4.5 [Co_2(1-mbt)_2(N_3)_4]_n(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4.6 [Co_2(1-mbt)_2(N_3)_4]_n(5)的含能特性的探究
    4.7 [Co_2(1-mbt)_2(N_3)_4]_n(5)的对AP和RDX的热分解的影响
    4.8 [Co_2(1-mbt)_2(N_3)_4]_n(5)的磁性研究
        4.8.1 [Co_2(1-mbt)_2(N_3)_4]_n(5)的静态磁学研究
        4.8.2 [Co_2(1-mbt)_2(N_3)_4]_n(5)的动态磁学研究
        4.8.3 [Co_2(1-mbt)2(N_3)_4]_n(5)的理论计算
        4.8.4 磁构关系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9)N8双五圆环及其质子化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富氮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分子轨道理论
        2.1.2 微扰论方法
        2.1.3 密度泛函理论
        2.1.4 耦合簇理论
        2.1.5 振动频率分析
    2.2 Gaussian软件包简介及基组的选择
        2.2.1 Gaussian软件包简介
        2.2.2 基组的选择
第3章 N_8双五圆环H质子化的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3.1 计算方法
    3.2 引言
    3.3 N_8 双五圆环的结构与稳定性
    3.4 N_8H~+单质子化的几何结构与动力学稳定性
    3.5 N_8H_2~(2+)双质子化的几何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3.6 N_8H_3~(3+)三质子化的几何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3.7 N_8H_4~(4+)四质子化的几何结构与稳定性研究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N_8R_2~(2+)(R=CH_3,N_3,CN,NH_2)结构的探索与稳定性研究
    4.1 引言
    4.2 N_8R_2~(2+)(R=CH_3,N_3,CN,NH_2)的几何结构
    4.3 N_8R_2~(2+)(R=CH_3,N_3,CN,NH_2)的稳定性研究
    4.4 分子轨道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四唑类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高氯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2.1 直链配体的过渡金属高氯酸盐含能配合物
        1.2.2 唑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高氯酸盐含能配合物
    1.3 双环唑类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3.1 不含爆炸性取代基的双环唑类负离子含能配合物
        1.3.2 含爆炸性取代基的双环唑类负离子含能配合物
    1.4 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4.1 直链配体的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4.2 唑类配体的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4.3 其它配体的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5 其它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5.1 硝基四唑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5.2 硝基酚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5.3 五唑负离子(N_5~-)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5.4 硝酸、二硝胺、硝仿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
    2.1 引言
    2.2 试验原料与仪器
        2.2.1 试验原料
        2.2.2 试验仪器
    2.3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2.3.1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合成
        2.3.2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表征
    2.4 晶体结构与分析
        2.4.1 [Mn(H_2O)_6](HBT)_2·H_2O (1)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2.4.2 [Cu(H_2O)BT]_n(4)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2.4.3 [Zn(H_2O)_2BT]_n (5)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2.4.4 [Cd(H_2O)_2BT]_n (6)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2.4.5 [Cu(TAGH)(HBTA)(H_2O)Cl]Cl·2H_2O (7)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2.5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2.5.1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
        2.5.2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2.6 联四唑类含能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2.6.1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撞击感度研究
        2.6.2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摩擦感度研究
        2.6.3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研究
        2.6.4 5,5’-联四唑(H_2BT)负离子含能配合物的起爆能力研究
    2.7 小结
第3章 高氯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原料与仪器
        3.2.1 试验原料
        3.2.2 试验仪器
    3.3 高氯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3.3.1 直链配体肼基甲酸甲酯含能配合物的合成
        3.3.2 唑类配体含能配合物的合成
        3.3.3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表征
    3.4 晶体结构与分析
        3.4.1 [Mn(MCZ)_3](ClO_4)_2 (8)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2 [Co(MCZ)_3](ClO_4)_2·0.27H_2O (9)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3 [Ni(MCZ)_3](ClO_4)_2·0.18H_2O (10)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4 [Cu(MCZ)_2(ClO_4)_2] (11)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5 [Zn(MCZ)_3](ClO_4)_2·0.45H_2O (12)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6 [Cd(MCZ)_3](ClO_4)_2 (13)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7 [Cu(MAT)_4(H_2O)_2](ClO_4)_2 (14)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8 [Cu(H_2BTM)_2(H_2O)_2](ClO_4)_2 (15)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4.9 [Ni(H_2BTE)_2(H_2O)_2](ClO_4)_2·2H_2O (16)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3.5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3.5.1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
        3.5.2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3.6 高氯酸能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3.6.1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撞击感度研究
        3.6.2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摩擦感度研究
        3.6.3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研究
        3.6.4 高氯酸含能配合物的起爆能力研究
    3.7 小结
第4章 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原料与仪器
        4.2.1 试验原料
        4.2.2 试验仪器
    4.3 叠氮酸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合成与表征
        4.3.1 配体1-甲基-5-氨基四唑(MAT)的合成
        4.3.2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合成
        4.3.3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表征
    4.4 晶体结构
        4.4.1 [Mn(MAT)_2(N_3)_2]_n(17)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4.4.2 {[Co_3(MAT)_4(N_3)_6]·2H_2O}_n (18)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4.4.3 [Cu_2(MAT)_2(N_3)_4]_n(20)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4.4.4 [Cu_4(MAT)_2(N_3)_8(H_2O)]_n (21)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4.4.5 [Cu_(10)(en)_4(N_3)_(20)]_n (24)的晶体结构与分析
    4.5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研究
        4.5.1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热分析
        4.5.2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
    4.6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4.6.1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撞击感度研究
        4.6.2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摩擦感度研究
        4.6.3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5s爆发点研究
        4.6.4 叠氮酸含能配合物的起爆能力研究
    4.7 [Cu_4(MAT)_2(N_3)_8(H_2O)]_n (21)的晶型控制研究
        4.7.1 S80-[Cu_4(MAT)_2(N_3)_8(H_2O)]_n(21)的制备研究
        4.7.2 S80-[Cu_4(MAT)_2(N_3)_8(H_2O)]_n (21)的表征
        4.7.3 S80-[Cu_4(MAT)_2(N_3)_8(H_2O)]_n (21)的性能研究
    4.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离子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合氮研究进展[J]. 范睿洋,周莉琼,林友兴,姚振华,胡茂从. 山东化工, 2021(17)
  • [2]含磷高能叠氮基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研究[D]. 代升威.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3]纳微界面体系扩散/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 唐伟强. 华东理工大学, 2020
  • [4]基于吡啶基羧酸和紫精类配体构筑的MOFs:结构、化学传感及光致变色性质研究[D]. 董振鹏. 内蒙古大学, 2020
  • [5]花生壳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改性及其电化学特性[D]. 蒋孝晨.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五唑非金属盐的氢键作用规律[J]. 王鹏程,姜振明,周新利,林秋汉,陆明. 含能材料, 2020(07)
  • [7]几种五唑负离子(cyclo-N5-)非金属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田丽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8]富氮配体基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 马晓慧. 宁夏大学, 2019(02)
  • [9]N8双五圆环及其质子化的结构和稳定性研究[D]. 李淑松.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10]四唑类过渡金属含能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思同.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标签:;  ;  ;  ;  

N_5~+: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叠氮化物离子物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