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与网络伦理问题谈(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帆,刘毅杰[1](2021)在《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及措施》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青年学生与网络的关系更为密切。网络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的交流,但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分析当前高校对青年学生网络伦理教育存在的不足,从提高重视程度、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高校更好地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新思路。
张锐[2](2021)在《新时代网络主体失范的伦理探析》文中研究表明
程玉[3](2021)在《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信息技术已融入到教育之中,推动教育、改变教育并塑造教育,作为在线学习的典型代表——教育虚拟社区也在促进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高级产物,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社区秩序的伦理失范现象,为此,众多专家学者制定了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以保证教育虚拟社区的良性发展。而学习者作为社区的主要成员、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必然需要通过交互满足自我需求、实现自我价值,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交互行为是影响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转识成智、积累提升过程的关键性因素。随着对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作用效果研究的不断深入,其研究既应充分考虑不同的作用主体,又要考虑主体间不同认知风格的不同影响。因此,探求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不仅对不同认知风格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实现“真、善、美”发展目标产生重要影响,更对建设规范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教育虚拟社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曲阜师范大学为实现教师与学生沟通“零距离”而构建的“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平台为依托,综合笔者本科与研究生期间以学习者、助学者和导学等多种身份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积累多年的学习、交互、导学、管理和研究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了科学性的研究思路和可行性的实践基础。笔者在与相关专家学者、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开展深切访谈的基础上,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拟定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作用调查问卷,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详细阐释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过程,并构建作用模型图,具体研究过程如下:首先,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思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阐述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理论基础;其次,对本研究的关键概念进行内涵解读,并针对本研究中涉及的场依存型认知方式进行详细概述,解析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交互行为的实质特点,并对其进行层次分类;再次,在作出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通过镶嵌图形测试遴选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场依存型学习者,介绍测试方式、评分标准、实施过程以及结果分析,阐述调查问卷的设计、前测修正、集中发放、有效回收以及问卷数据的认定、处理和实证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研究假设给予验证;然后,对部分场依存型学习者开展访谈,以访谈结果和实证结论为依据,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低阶交互行为、中阶交互行为和高阶交互行为三个层面进行作用过程分析,构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模型;最后,详细阐述研究结论,点明本研究创新之处,指出本研究尚存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有效展望。
梁艳秋[4](2021)在《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的学生曾无法进入校园参与和同学以及老师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全世界接近91.4%的学生来到虚拟网络空间进行线上学习,面对不同于传统教学的虚拟教学形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高低将对其在虚拟环境中的学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样,教育信息化催生出的教育虚拟社区这一产物也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面对迫切的时代课题,教育虚拟社区需要在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有所突破,希冀在学习者整合能力、迁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培养方面能够有所建树。所以,借助虚拟空间中伦理规范的相关研究,探究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意义重大。首先,以相关伦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研究法筛选、查阅、归纳和整理国内外教育虚拟社区以及教育领域深度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出近年来本研究的热点与空缺之处,并为本研究提出相应的概念和内涵界定奠定基础。其次,在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下,同时借助笔者在教育虚拟社区内积累的实践经验,笔者从学习者“分析层级”、“评价层级”、“创造层级”三个维度的行为表现编制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影响的调查问卷,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将其分发给社区中的学习者并将问卷加以回收。再次,以实证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来归纳各变量的基本信息、运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来获得影响的显着程度,采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以获得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因子,探究得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深层分析力”、“高效沟通力”、“深度创造力”以及“高阶监控力”四个方面。最后,将这四方面的结果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相结合,研究提出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12条提升路径随后加以实施,并根据编制好的评价问卷对社区学习者进行提升路径实施前后的对比调查,进而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前后测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以此验证提升路径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为在未来教育新常态下的教育虚拟社区中培养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指明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操作方向,为有效解决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浮于表面、蜻蜓点水等问题提供了伦理规范的约束,具有丰富的应用价值。笔者希冀今后以更广阔的视角展开对本研究的深入,不断探索和完善学习者深度学习的提升研究,为构建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价值意蕴添砖加瓦。
刘佳[5](2021)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及蓬勃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学习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2014年,党中央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公民的网络素养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基础,网络素养教育更是建设网络强国的保障。目前,我国公民的网络素养表现还远远达不到网络强国的要求。要想实现网络强国的战略要求,势必需要借助教育的途径,提升公民的网络素养能力,培养新时代的网络素养观念。大学生作为网络变革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受害者,大学生成为网络素养教育的主要群体。因此,探讨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素养教育也成为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网络素养教育处于发轫期。在理论和实证研究层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实践路径尚存在狭窄化。在学校、家庭等层面网络素养教育缺位,高校管理重视程度有限,网络素养教育师资力量较为匮乏,网络素养教育在各学段的学科课程体系中尚未全面普及。因而网络素养教育收效甚微。本研究通过梳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定义与内涵,总结各国网络素养教育发展经验,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网络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建设的管理对策。本文包含以下六个部分。第一,引言。主要包括选题缘由与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等;第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设计。本章节包含研究架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四个方面;第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调查。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以山东省四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影响因素以及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开展现状;第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成绩与问题。本章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学生网络素养日趋成熟、校园网络活动逐渐丰富、网络基础建设日益完善,思政教育深入开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学校管理不够重视、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尚需优化、家庭教育缺乏关注;第五,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深入剖析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宏观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微观教育环境的实践偏离、教育主体重视程度不足、教育客体自我意识缺失;第六,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路径。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学校、家庭、自我三个维度提出优化路径。在学校教育方面: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管理体系、营造健康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网络素养专业师资队伍、开展多彩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在家庭教育方面: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在自我教育方面:树立正确的网络素养观念、加强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
庞茗月[6](2020)在《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构建及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原始农业社会的个别教育,到历经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渗透下的教育变革与创新,技术对教育的赋能引领着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的跃迁,教育信息化正以理想的速度稳步促成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作为在线学习高阶发展典型代表之一的教育虚拟社区也不例外,不论是传统教育或是现代教育,教育的对象都始终如一,那便是“人”,是统称为具有变动不居心理特征的“学习者”,在此,从人的本质出发,不免激起对伦理问题的思索。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是教育虚拟社区的直接作用对象,社区中学习者的诸多行径将直接影响着社区活动的进展程度与社区中学习者的学习成效,教育虚拟社区伦理为教育虚拟社区中的人伦道德之理,面向学习者的教育虚拟社区活动便是人伦关系互动产生的始点,面对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行为出现的伦理隐患,我们有必要对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行为进行有原则的伦理规约。因此,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研究基础,为深层次靶向社区中学习者研修及教育虚拟社区发展的相关伦理诉求,着重对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及其作用蕴涵进行研讨,解析伦理规范对社区学习者行为导引机理,构建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并准确剖释学习者伦理规范对社区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的正向推动作用。研究依托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本科课程实践学习平台“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虚拟社区,加之笔者本科与研究生期间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多年积累的学习、导学、管理与研究经验,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研究开展更是提供了明晰的思路与操作上的可行性。通过与诸多网络学习平台和社区组织者、学习者等专家、学者进行深切咨询、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拟定与本研究相关的调查问卷,全方位应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系统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等多种方法,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构建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并对社区学习者遵循伦理规范后的作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以切实保障学习者伦理规范对社区学习者所应予以的伦理学意蕴,具体的研究进程如下:首先,明晰研究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梳理相关国内外学术思想史,阐述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其次,对本研究的关键相关概念“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到“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等给出明确界定;再次,以儒家道德修养、教育虚拟社区生态交往、边沁功利主义、亚里士多德美德伦理和康德义务伦理等相关理论的主旨思想为指导,结合相关标准化原则遵循,对调查问卷从设计、修正、施行到发放、回收、分析使之透明化,多种实证方法剖析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数据,同时,构建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实证检验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作用,从社区主体、文化、发展三层次具体阐明伦理规范作用蕴涵;最后,从内容、方法与结论上对本次研究进行归纳,领会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而有效展望。
屈文锦,李玉琴[7](2020)在《中国网络伦理发展研究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科,已成为近年来伦理学界的研究热点,在二十几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成绩斐然,既涉及网络伦理的理论性问题,亦涉及网络伦理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极大地改写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模式,一些反映当下网络社会现实的伦理问题随之出现,网络伦理学研究朝着具体现实问题研究转变,呈现出以细化研究和交叉研究为主的发展特征。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在基础理论、规范建设、研究内容、专业队伍建设、社会语境建构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加强网络伦理研究,以求推动网络伦理学的长足发展。
田维琳[8](2020)在《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技术与人们生产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社会公众方方面面的信息正在不断的以数据的形式被采集、归类和分析,成为体积庞大且容量仍然不断快速增长的大数据的一部分。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运用必然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大数据时代的人类社会交往也必然伴随着一种新型的伦理——大数据伦理——的产生。由于大数据技术发展发展较快,相应的伦理规范相对滞后,由此产生了种种大数据运用中的伦理失范现象。大数据伦理失范现象的产生有着技术、经济、法律等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对大数据伦理这种新型伦理的自觉意识不够。大数据伦理意识就是人们关于大数据技术运用全过程的规范意识。人们的日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受到自身意识的影响和调控,同样,人们的大数据伦理意识也会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直接关系到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网络时代人们的社会交往,因此研究大数据伦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际意义。本文从大数据伦理失范行为的现象出发,着重分析了各种成因中大数据伦理意识这一主要因素。在对一些相关基本概念探讨的基础上,对大数据伦理、大数据伦理意识等既做了理论内容上的概括,又做了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本文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伦理意识的概念,认为伦理意识具有知、情、意三个方面的层次结构,这为大数据伦理意识的探讨提供了理论逻辑脉络。据此,本文在借鉴学界对伦理、伦理意识等概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大数据伦理意识概念的内涵,详细总结了大数据伦理意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七个方面的特征。从上述基本思路出发,结合大数据伦理意识的知、情、意的层次结构,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技术运用中其伦理意识在这三种不同层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危害及成因。思想政治教育(学)可以说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本文立足于本学科特征,在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培育方面做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探讨,提出了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几项主要原则、培育的三种路径和七种具体方式。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在国内较早对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进行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内容结构、层次特征和培育思路。人们的伦理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大数据伦理和大数据伦理意识是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社会运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现象,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而尚未得以充分研究。本文提出的有关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路径和方法,不仅对增强公众对大数据伦理的自觉意识,也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阈的拓展和实际工作的有效展开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边晓宁[9](2019)在《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与通讯网络等科技成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与虚拟网络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开始相互交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网络伦理规范相关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开始着力于网络伦理规范下人际交往关系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极具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网络伦理学。网络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当今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学科,主要探讨网络社会中人与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网络作为中介的人际交往,充满了自由性、开放性、平等性、匿名性等,这也使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进行人际交往时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但网络人际交往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情感疏离、人情冷漠、网络欺诈等道德失范问题,需要网络伦理规范对网络人际交往进行及时调适,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秩序。本文以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首先,从网络伦理的内涵和网络伦理规范的确立这两个方面对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其次,从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特征、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原则(自由原则、无害原则、互惠原则)及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伦理规制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网络伦理规范下的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此议题的研究意义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旨在确立网络伦理规范和人际交往行为准则、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促进“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优化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
杨金丹[10](2018)在《新时代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文中提出高校网络伦理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其重点教育对象、具体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路径的确定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建议通过普及性的教育和针对性的纠正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并把其内涵中的"三对关系",即人与网络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网络空间自我与现实社会自我的关系,分别作为网络伦理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关键。形成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核心专业课程和其他学科引入网络伦理知识相结合的网状结构教育模式,构筑德育共同体。
二、教育与网络伦理问题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与网络伦理问题谈(论文提纲范文)
(1)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及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展高校青年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预防青年学生网络失德现象的发生 |
(二)净化网络伦理环境 |
(三)是高校传统伦理学教育在网络空间的再延续 |
二、在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对网络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二)高校进行网络伦理教育的内容不足 |
(三)高校的网络伦理教育方法与手段需要再创新 |
三、针对青年学生开展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及措施 |
(一)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出发,强化网络伦理教育 |
(二)侧重意识培养与道德培育,协同深化网络伦理教育 |
(三)依照网络的主要特征,开展网络伦理双线教育 |
结语 |
(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社会存在理论 |
1.4.2 交往理论 |
1.4.3 功利主义理论 |
1.4.4 责任伦理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教育虚拟社区概述 |
2.1.1 社区与虚拟社区 |
2.1.2 教育虚拟社区 |
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概述 |
2.2.1 伦理与网络伦理 |
2.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 |
2.2.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 |
2.3 场依存型认知方式概述 |
2.3.1 场认知方式的内涵 |
2.3.2 场认知方式的特点 |
2.3.3 场认知方式的测试 |
2.3.4 场依存型学习者特征表现 |
2.4 教育虚拟社区交互行为概述 |
2.4.1 教育虚拟社区交互行为的内涵 |
2.4.2 教育虚拟社区交互行为的分类 |
第3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作用的实证研究 |
3.1 研究假设 |
3.2 教育虚拟社区中场依存型学习者遴选 |
3.2.1 镶嵌图形测试简介 |
3.2.2 镶嵌图形测试有效性认定及评分标准 |
3.2.3 镶嵌图形测试的实施及结果分析 |
3.3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3.3.1 问卷调查的设计 |
3.3.2 调查问卷的前测与修正 |
3.3.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4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 |
3.4.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4.2 基本信息分析 |
3.4.3 各因素的统计分析 |
3.4.4 因子分析 |
3.4.5 聚类分析 |
3.5 实证分析小结 |
3.5.1 验证假设结果 |
3.5.2 低阶交互行为层面实证小结 |
3.5.3 中阶交互行为层面实证小结 |
3.5.4 高阶交互行为层面实证小结 |
3.5.5 相邻层级间关系层面实证小结 |
第4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作用的过程分析 |
4.1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低阶交互行为作用分析 |
4.1.1 定向浏览内容,提高研习效率 |
4.1.2 促发点击行为,保障交互顺畅 |
4.1.3 实时回复消息,维系情感发展 |
4.1.4 主动发布资源,保持施馈平衡 |
4.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中阶交互行为作用分析 |
4.2.1 引导深度汇谈,触发观点撞击 |
4.2.2 鼓励问题请教,彰显尊师好学 |
4.2.3 诱发观点质疑,解放批判思维 |
4.2.4 激发分解整合,体验深度学习 |
4.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高阶交互行为作用分析 |
4.3.1 开展多元评价,达成反馈及时 |
4.3.2 参与协作学习,倡导同侪互助 |
4.3.3 致力资源建设,培养设计思维 |
4.3.4 提倡创新应用,实现推陈出新 |
4.4 作用过程分析小结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1.1 研究过程 |
5.1.2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启示 |
5.4 研究局限性 |
5.5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1.4.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1.4.4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第2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及深度学习概述 |
2.1 从社区到教育虚拟社区的演变 |
2.1.1 社区 |
2.1.2 虚拟社区 |
2.1.3 教育虚拟社区 |
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相关概念 |
2.2.1 从伦理到教育虚拟社区伦理的演变 |
2.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 |
2.3 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深度学习概述 |
2.3.1 深度学习内涵解读 |
2.3.2 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解读 |
2.4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与社区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契合性分析 |
第3章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实施 |
3.1.1 研究假设 |
3.1.2 问卷设计 |
3.1.3 调查问卷的前测与调整 |
3.1.4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1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2 个人基本信息分析 |
3.2.3 各因素的统计分析 |
3.2.4 因子分析 |
3.2.5 聚类分析 |
3.3 实证分析小结 |
3.3.1 验证假设结果 |
3.3.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层分析力”的影响 |
3.3.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高效沟通力”的影响 |
3.3.4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创造力”的影响 |
3.3.5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高阶监控力”的影响 |
第4章 基于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的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提升路径 |
4.1 学习者“深层分析力”的提升路径 |
4.1.1 巧设功能模块,促发整合学习 |
4.1.2 创设多样情境,提升迁移能力 |
4.1.3 循序渐进引导,跃迁批判思维 |
4.2 学习者“高效沟通力”的提升路径 |
4.2.1 强化交往自律,助力深度汇谈 |
4.2.2 注重同侪互助,促使协作共进 |
4.3 学习者“深度创造力”的提升路径 |
4.3.1 力求施馈平衡,实现意义建构 |
4.3.2 提倡和而不同,诱发思维变通 |
4.3.3 倡导多样研修,致力问题解决 |
4.4 学习者“高阶监控力”的提升路径 |
4.4.1 提升课题趣味,激发学习动机 |
4.4.2 尊崇整体规划,稳定自我效能 |
4.4.3 明晰奖惩规约,涵化自律精神 |
4.4.4 提供精准服务,引导自我调节 |
第5章 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提升路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
5.1 提升路径的实施 |
5.2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5.2.1 评价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5.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5.2.3 问卷各维度的提升效果验证 |
5.3 提升路径实施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过程 |
6.1.2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1.选题缘由 |
2.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网络素养教育的内涵 |
2.网络素养教育研究现状 |
3.网络素养教育发展状况 |
(三)概念界定 |
1.素养 |
2.网络素养 |
3.网络素养教育 |
(四)理论基础 |
1.刺激反应理论 |
2.使用与满足理论 |
3.涵化理论 |
4.知沟理论 |
5.媒体环境理论 |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设计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访谈调查法 |
3.问卷调查法 |
(四)研究工具 |
1.问卷设计 |
2.访谈设计 |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状况描述分析 |
1.背景信息描述分析 |
2.网络使用行为描述分析 |
3.网络素养现状描述分析 |
4.网络素养教育现状描述分析 |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比较分析 |
1.不同背景信息与网络素养的差异分析 |
2.不同网络行为与网络素养的差异分析 |
(三)网络素养与网络素养教育相关分析 |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成效与问题 |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成效 |
1.学生网络素养日趋成熟 |
2.校园网络活动逐渐丰富 |
3.网络基础建设成效显着 |
4.网络思政教育深入开展 |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问题 |
1.学校管理重视不足 |
2.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
3.师资队伍尚待优化 |
4.家庭教育缺乏关注 |
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宏观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微观教育环境的实践偏离 |
(三)教育主体重视程度不足 |
(四)教育客体自我意识缺失 |
五、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路径探析 |
(一)学校教育路径 |
1.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管理体系 |
2.营造健康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
3.建设网络素养专业师资队伍 |
4.开展多彩校园网络文化活动 |
(二)家庭教育路径 |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
2.改变家庭教养方式 |
3.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
(三)自我教育路径 |
1.树立正确的网络素养观念 |
2.加强网络行为的自我约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构建及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
2.1 什么是教育虚拟社区 |
2.1.1 社区与虚拟社区 |
2.1.2 教育虚拟社区 |
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界说 |
2.2.1 伦理与网络伦理 |
2.2.2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 |
2.2.3 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 |
2.3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涵义解析 |
2.3.1 学习者 |
2.3.2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 |
2.3.3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 |
第3章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构建 |
3.1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构建的理论基础 |
3.1.1 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 |
3.1.2 教育虚拟社区生态交往理论 |
3.1.3 边沁的功利主义理论 |
3.1.4 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理论 |
3.1.5 康德的义务伦理理论 |
3.2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构建的原则 |
3.2.1 以人为本原则 |
3.2.2 公平公正原则 |
3.2.3 一致同意原则 |
3.2.4 互惠互利原则 |
3.2.5 节制无害原则 |
3.3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实证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
3.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1.2 调查问卷的前测与修正 |
3.3.1.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3.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3.3.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3.3.2.3 基本信息分析 |
3.3.2.4 各因素的统计分析 |
3.3.2.5 因子分析 |
3.3.2.6 聚类分析 |
3.3.3 实证分析小结 |
3.3.3.1 学习行为规范 |
3.3.3.2 社区交互规范 |
3.3.3.3 道德品行规范 |
3.4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确立 |
第4章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实施作用分析 |
4.1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实施作用调查 |
4.1.1 伦理规范作用问卷设计与实施 |
4.1.2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
4.1.3 问卷题项的统计分析 |
4.1.4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
4.1.5 小结 |
4.2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作用分析 |
4.2.1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社区知行互促作用 |
4.2.1.1 交往规范化:学习者个人权益保障有力 |
4.2.1.2 修养内蕴化:学习者道德品行高尚优良 |
4.2.1.3 学习自律化:学习者知识技能与日俱进 |
4.2.2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社区文化熏染作用 |
4.2.2.1 建设民主化:社区交往环境风朗气清 |
4.2.2.2 资源精细化:社区学习资源动态生成 |
4.2.2.3 成员协作化:社区凝聚力巩固增强 |
4.2.3 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的社区赓续发展作用 |
4.2.3.1 服务人本化:社区满意度深入人心 |
4.2.3.2 监督全面化:社区运行秩序井然 |
4.2.3.3 机制健全化:社区发展推陈出新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1.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5.1.2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展望 |
5.2.1 研究的不足 |
5.2.2 研究的创新点 |
5.2.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网络伦理发展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基本历程和概况 |
(一)以“西学东渐”为主的初步探索阶段 |
(二)以本土化研究为主的全面繁荣阶段 |
(三)以细化研究和交叉研究为主的纵深发展阶段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网络伦理的主要范畴研究 |
1.网络伦理概念 |
2.网络伦理主体 |
3.网络伦理客体 |
4.网络伦理功能 |
(二)网络伦理理论基础研究 |
1.网络伦理特征 |
2.网络伦理载体 |
3.西方经典伦理学理论与网络伦理 |
4.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与网络伦理 |
5.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与网络伦理 |
6.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伦理的重要论述与网络伦理 |
7.网络伦理原则的研究 |
8.网络伦理具体问题研究 |
9.网络伦理问题成因研究 |
10.网络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8)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网络伦理的研究 |
1.2.2 关于大数据伦理的研究 |
1.2.3 关于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的研究 |
1.2.4 关于现有研究的评述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1.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2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内涵和特征 |
2.1 主要概念概述 |
2.1.1 伦理和大数据伦理 |
2.1.2 伦理意识与大数据伦理意识 |
2.2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主要内容 |
2.2.1 隐私意识 |
2.2.2 所有权意识 |
2.2.3 名誉意识 |
2.2.4 监督意识 |
2.3 大数据伦理意识的特征 |
2.3.1 存在方式的内隐性 |
2.3.2 意识主体的多元性 |
2.3.3 作用方式的复杂性 |
2.3.4 培育过程的长期性 |
2.3.5 意识形成的动态性 |
2.3.6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
2.3.7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
3 大数据伦理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危害后果和成因分析 |
3.1 大数据伦理意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2 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3 意志方面存在的问题 |
3.2 危害后果 |
3.2.1 社会后果 |
3.2.2 个体性后果 |
3.3 成因分析 |
3.3.1 监管法规缺失 |
3.3.2 经济利益诱惑 |
3.3.3 大数据伦理教育缺位 |
3.3.4 技术自身的缺陷 |
4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原则、思路和方式 |
4.1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主要原则 |
4.1.1 自主性原则 |
4.1.2 公正性原则 |
4.1.3 普惠性原则 |
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国内外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经验借鉴 |
4.2.1 国外的培育实践 |
4.2.2 中国当前实践 |
4.2.3 经验总结和评价 |
4.3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基本思路 |
4.3.1 从“灌输”到“启发” |
4.3.2 从“隐性”到“显性” |
4.3.3 从“分散”到“系统” |
4.4 大数据伦理意识培育的主要方式 |
4.4.1 专业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结合 |
4.4.2 特定群体教育与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 |
4.4.3 网络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相结合 |
4.4.4 数据技术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
4.4.5 规范与构建相结合 |
4.4.6 道德感化与机制调控相结合 |
4.4.7 技术提升与创新管理相结合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网络伦理概述 |
第一节 网络伦理的内涵 |
一、网络伦理的定义 |
二、网络伦理的研究对象 |
三、网络伦理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二节 网络伦理规范的确立 |
一、网络伦理规范的确立依据 |
二、网络伦理规范的基本内容 |
三、网络伦理规范的适用范围 |
第二章 网络伦理规范下的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 |
第一节 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特征 |
一、传统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 |
二、虚拟性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
三、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主体性特征 |
第二节 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原则 |
一、自由原则 |
二、无害原则 |
三、互惠原则 |
第三节 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伦理规制 |
一、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中主体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
二、集体主义道德理论的完善 |
第三章 网络伦理规范下人际交往关系的研究意义和发展方向 |
第一节 网络伦理规范下人际交往关系研究意义 |
一、确立网络伦理规范和人际交往行为准则 |
二、为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
三、促进“以德治网”和“依法治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第二节 网络伦理建设的立法构想 |
一、虚拟性人际交往关系中行为价值问题的优化 |
二、网络伦理规范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标准 |
三、虚拟性人际交往失范现象的对策 |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网络伦理规范与法治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新时代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网络伦理教育的意义 |
(一) 高校网络伦理教育是时代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 |
(二) 高校网络伦理教育是网络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
(三) 高校网络伦理教育是高校德育在网络时代的补充和延伸 |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伦理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重点教育对象难以把握 |
(二) 具体教育内容迫切需要明确 |
(三) 教育路径难以确定 |
三、新时代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实现普及性的教育和针对性的纠正相结合 |
(二) 探究网络伦理问题的“三对关系”, 促进网络伦理教育内容的具象化 |
(三) 形成网状结构教育模式, 构筑德育共同体 |
四、教育与网络伦理问题谈(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对高校青年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途径及措施[J]. 王一帆,刘毅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新时代网络主体失范的伦理探析[D]. 张锐.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场依存型学习者交互行为的作用研究[D]. 程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教育虚拟社区伦理规范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能力的影响及提升研究[D]. 梁艳秋.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 刘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6]教育虚拟社区学习者伦理规范构建及作用研究[D]. 庞茗月.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中国网络伦理发展研究述评[J]. 屈文锦,李玉琴.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1)
- [8]大数据伦理意识及其培育研究[D]. 田维琳.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9]网络伦理规范下的人际交往关系研究[D]. 边晓宁. 太原科技大学, 2019(04)
- [10]新时代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 杨金丹.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