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旧路改造工程路基破坏分析及预防加固措施

大茂旧路改造工程路基破坏分析及预防加固措施

一、达茂境内旧路改建工程中路基破坏情况分析与预防加固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杨露[1](2020)在《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新疆伊犁地处我国西北部,自治区居民居住地分散且彼此之间距离较长。公路作为新疆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保障公路的使用功能极为重要。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是一条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由于路线经过的地区特殊土较多,路基路面病害较多,严重影响该段公路的正常使用功能。本文在分析省道219线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基础上,对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及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的处治措施对保障省道219线的使用功能具有实际意义,有利于促进伊犁地区交通和经济发展。在分析了省道219线沿线的自然地理情况、区域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分区、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的基础上,发现该路段不良特殊性土较多,对公路路基稳定和路面结构的影响较大,为分析该路段特殊土路基和路面病害原因提供了基础。通过调查省道219线原有路基基本情况和路基损坏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常见盐渍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杂填土等特殊土路基病害特征。结合勘察结果,系统提出了省道219线不同类型的特殊土路基处置措施和方法,为省道219公路特殊土路基病害的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详细调查了省道S219线路面结构和路面病害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路面病害路段的特殊土分布情况和路基病害状况,分析了省道219线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进行了路面状况技术评价和路面结构强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省道219的路面损坏情况比较严重,主要病害是裂缝和车辙。最后,在对沥青路面各类病害处置措施进行分类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省道219线的路基和路面病害调查资料,分析发现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是由特殊土路基病害引发。提出了在处理路面病害前必须先行处理路基病害,再根据交通资料,重新设计道路结构层的处理方法。对于基层压实度尚可,稳定性较好的路段,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他类型的路面病害的处理措施。

王林[2](2019)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我国物流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贸易的发展加速了运输需求,而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需求不断增大,对我国高速公路运行中通行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调查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的实际通行情况普遍高出预计水平(16000辆/每天),是普通国道通车车辆的2.4倍。从目前高速公路的通行情况来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交通拥挤现象,因此必须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改良。随着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需求能力增高趋势下,近年来我国很多旧路进行了改扩建,广佛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就是我国高速公路第一个改扩建工程,其次沪杭高速、沈大等高速公路都进行了相关改扩建施工,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不仅促使我国高速公路扩建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同时改扩建后这些高速公路也取得了较好的交通通行效率。旧路加宽改造工程的主要特点在于施工过程繁琐、难度系数大,所以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高速公路改建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为公路拓宽和改造项目的开发提供有效保护。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以路基加宽工程施工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长邯高速公路为实例项目,对长邯高速公路加宽路面的路基和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设计、优化方案的比选,并针对路基加宽工程中的相关施工难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技术对策和方案,由于目前在高速公路加宽工程施工的相关研究比重仍旧较少,因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路基加宽施工技术的研究,以期能够为更多同业者提供借鉴参考。

丁浙鸣[3](2018)在《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浙江省早期建设的国省道,由于线形指标偏低、工艺落后、资金紧缺、质量要求低,并长期超负荷、超流量承载,安全隐患问题已突显,诸多工程病害越来越严重,故老的一批国省道大修和改扩建已经迫在眉睫。鉴于我省多条国省道公路均面临着改扩建或路面大修建设,部分道路挖方边坡落石或塌方时有发生、结构物或构造物裂缝时有隐现且路面破损不堪,路线蜿蜒曲折且线形指标低,视觉条件差,加上早期国省道大部分路段两侧村镇林立,车水马龙,安全行驶条件尤为不利,安全隐患重重。因此,国省道改建工程如何有效开展潜在风险要素的识别、评估、控制及预防工作,以确保从源头上实现有效风险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评价的研究现状,结合实地调研咨询,梳理出国省道改建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清单,确定了质量、工期、费用、安全、社会风险等五方面风险管理目标,各目标按风险高低均划分为很高、高、中等、低、很低五个分风险等级。引入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国省道改建工程多目标风险管理的多层次分析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发了“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与评价系统”。最后该风险评价管理系统通过实际案例得到应用。通过本文研究,可有效地实现国省道改建工程在安全、质量、费用、进度、社会风险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提高风险管理及信息化水平,积累风险管理经验,为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袁文金[4](2017)在《金昌至永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设计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中国道路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不断地推动中国的经济,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在当今社会,道路建设是国家繁荣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有些早期建设公路交通量已接近饱和,相当部分的道路需要进行改扩建。还不能满足交通量的情况下,还需进行新建道路。金昌至永昌一级公路改建及新建工程项目所经地段存在戈壁特殊地区路线方案比选、盐渍土、湿陷性黄土、沙漠路段绿化防范措施及公路景观设计研究技术难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重点研究:1)项目沿线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城镇规划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影响。首先对路线过程中的地貌、气候和水文调查,结合道路沿线岩层特征,提出沿线不良地质评价,确保线路设计完成后不受地质灾害的影响。2)行经区域的路线走向和重点地段的线路方案比选问题,在合理利用各项控制指标的前提下,设计线路走向的总体比选方案和重点区段的线路比较方案,科学合理地确定线路设计方案,力争工程技术、经济方案的可行性。3)针对目前一级公路路基、路面结构在运营过程出现的各类问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设计多种形式的路面结构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用最为适合的典型路面结构,并对线路、桥面等不同区域提出可供采用的不同路面结构。4)研究该项目的地理位置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研究路线经过路段的自然地质灾害,分类汇总各种地质灾害对本项目的影响程度,研究线路设计完成后少受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在公路建设运营与生态环境退化和河西走廊戈壁地区干旱少雨、风沙大、昼夜温差大等极端自然条件、特殊性路段盐渍土、湿陷性黄土预防与处置和景观设计等情况下建设公路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公路。5)由于路线行径区域与城镇及其他线路的交叉较多,对不同地段的线路交叉设计应展开深入研究,进行多方案比选,综合分析其优缺点,选定最优方案。该项目获得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甘发改交运[2015]1302号文件批准建设。文中对盐渍土处置措施、湿陷性黄土处理、戈壁滩地区路线设计过程中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在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金昌(下四分)至永昌段公路建设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了沿线地质、人文、气候、公路网规划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思路,并对路线设计、路基、路面、桥梁、路线交叉方案、盐渍土、湿陷性黄土、戈壁滩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比选,经过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研究,推荐建设方案。为金昌(下四分)至永昌段公路建设积累了数据,对该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吴静[5](2016)在《大兴安岭“塔漠”公路改扩建技术指标及施工技术研究(瓦西段)》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在利用旧路进行改建的相关的经验、技术还略有不足,成本控制水平和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因此本文研究旧路改建的综合技术处理是一个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尤其,本文所选路段有一定规模的冻土路段,对于新建冻土路段的冻土处理,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处在旧路改建中冻土路段的处理尤为困难,因此本文,着重从技术处理的细节入手,从选线、路基、路面、桥涵设计环评等方面着手,重点阐述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重点桥涵上的特殊工艺的应用以及旧料利用新工艺,综上作为本文的创新点,能够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自然条件外,还有许多诸如人口、风俗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如何妥善处理、把握好各方关系,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综合该项目主客观各项因素,通过对具体数据指标进行实地测量,最终确定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通过对该项目的线路、技术指标以及桥涵、路基、路面的设计及建设方案等的研究,既保证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少走弯路,也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借鉴,当然这些还需要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进行检验和调整,我们尤其要注意项目建设中的不良地质条件对建设的影响。

耿建宇[6](2013)在《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力学行为及典型工程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公路路基成功拓宽改建的关键在于,在保证路基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控制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在允许范围内。围绕着这一工程目的,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平原软土地区和山区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力学行为及典型工程对策的研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软土地基上进行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极易产生路基失稳、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过大等现象,而既有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种路基拓宽方式的分析。基于PLAXIS弹塑性平面应变有限元分析,综合运用Biot固结理论和phi/c剪切强度折减法,对拼接式拓宽(双侧对称式拓宽、双侧非对称式拓宽、单侧式拓宽)和分离式拓宽逐一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综合比较四种拓宽方式的潜在滑动面形态、稳定安全系数、超孔隙水压力、竖向位移、侧向位移等力学响应。分析表明,双侧对称式拓宽更有利于提高路基稳定安全系数,在削减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及地基侧向位移方面表现良好,而单侧式拓宽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较大。针对单侧拼接式拓宽,采用桩网结构进行加固处治,建立模拟桩体、土工格栅(网)施工及新路基逐层分步填筑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相应结构变形特性以及土体力学响应变化的研究。研究表明,经桩网结构处治后,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显着减小,能有效减缓新路基对旧路基的侧向扰动,土工格栅拉力峰值出现在桩顶边缘处,潜在滑动面由新路基侧转移至老路基侧,稳定安全系数保持相对较高,软基内超孔隙水压力峰值大幅减小,消散时间明显缩短,桩网结构可用于软土地基旧路拓宽工程的快速安全处治。结合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性,依托挡土墙处治山区二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开展了衡重式挡土墙的修建、新路基逐层分步填筑的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数值模拟,针对新路基是否加筋、筋材的铺设层位以及衡重台上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度差异性对新旧路基稳定安全性、滑动面形态、沉降以及挡土墙变位等力学响应的影响开展参数敏感性分析,并结合室内模拟墙体不同主动位移模式下拓宽路基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果,探究了新旧路基顶面沉降与挡土墙变位的动态耦合关系。研究表明,衡重台下方新路基填土压实不足会导致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增大,挡土墙主动外倾诱发新旧路基顶面产生较大附加(差异)沉降,宜对新路基自重作用造成的差异沉降予以适当修正放大后进行上承路面结构设计。根据既有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实践,初步提出了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实施的基本技术思想,并着重总结路基拓宽工程中控制新旧路基顶面差异沉降的工程处治对策,总结了包括复合地基法、排水固结法、沉降隔离墙等地基处理方法;结合面、路基填料、压实度、加筋材料、挡土墙等路基处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处治对策的技术要点及其适用范围,可为后续公路路基拓宽工程实践提供一定参考。

符进[7](2011)在《国道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G214线在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成为了灾后重建的重要后勤保障通道。为了支持青海省藏区的发展、保证抗震救灾物资能顺利运入玉树、玉树重建工作能顺利实施,国家规划把G214线共和至结古段建设成为高速公路。拟建公路穿越大片多年冻土区,而当前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尚无修筑高等级公路的先例。为了给G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提供指导,首先通过对重点路段采用钻探、物探等方法探明现有冻土分布情况,结合以往地质、地温资料,分析G214线的冻土特性;其次通过对重点路段的现场调查、勘探,总结G214线冻土路段的路基、路面及桥涵的病害情况,分析病害成因;最后通过对填土路基、保温材料、片块石路基、热棒路基、通风管路基、遮阳板路基及以桥代路等已有的多年冻土区公路特殊路基工程处理措施的原理、使用效果及优缺点进行总结评价,提出适合于G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的合理方案。研究发现,G214线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地温较高,属于多年冻土中的高温不稳定多年冻土区且退化较为严重;多年冻土区病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冻土路基下的多年冻土融化使路基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基的变形破坏又引起了路面的病害;在多年冻土区,金属波纹管涵具有良好的适应变形的能力,可以降低涵洞病害的发生率,推荐使用;提出了适合G214线多年冻土区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控制指标,并提出不同冻土类型路段的工程处理方案,为G214线高速公路的设计提供指导方案。

罗波[8](2010)在《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系统分析目前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加宽改建工程方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对高速公路加宽旧路的病害检测、病害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分析了高速公路拼接加宽路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并阐述了路基加宽拼接技术措施在安新高速公路加宽扩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了加宽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并对加宽高速公路的路基路面设计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及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

陈晓燕[9](2009)在《基于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及典型结构的推荐》文中研究表明粉土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土质,其具有难以压实、易冲刷、强度低、水稳定性差且吸水后强度衰减快等特点,用作路基填土时易产生路基路面早期病害,这些病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研究粉土路基强度衰减规律及其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指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旧沥青路面大修改造结构层加铺形式及粉土路基病害防治技术,变得十分紧要和迫切。首先,本文通过对东港路的路面病害及路基含水量分布状态等问题进行较充分的现场调查与研究,在室内外试验及数值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黄河冲积平原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正常荷载条件下早期结构性损害依然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基含水量变化引起的路基强度衰减及不均匀沉降造成,而重载交通则加剧了病害的发展速率和幅度;其次,通过大量的室内外试验,如现场含水量、室内回弹模量、渗透规律、抗剪强度指标测试等,系统研究了黄河冲积平原区击实粉土的土质特性以及在不同水分来源时的渗透规律,揭示了击实粉土的强度(模量)变化规律;第三,采用Bisar计算程序,计算分析了路基强度衰减、重载交通两种因素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指标的影响,提出路基强度衰减对基层层底拉应力影响最大的观点。同时,计算分析了两种因素联合作用下对基层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从而揭示了黄河冲积平原区路面结构使用寿命短的主要原因;第四,考虑由于路基强度衰减导致的传统半刚性路面结构难以适应黄河冲积平原区粉土路基的特点,提出了含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LSPM)结构层的路面结构的设计思路,推荐出适应于路基强度衰减及重载交通的含LSPM路面结构组合;最后,对粉土路基常见病害,如路基强度衰减、侧滑、不均匀沉降等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总之,本论文在黄河冲积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度衰减与路面结构推荐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与维护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雒应[10](2009)在《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路线技术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草原地区多分布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开发西部的战略方针,加大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近几年,最具草原地区特色的内蒙古自治区公路交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在内蒙古自治区将有约2000公里的一级公路需要升级为高速公路。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将面临着重要和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针对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中的路线技术标准进行研究,用以指导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实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省际通道主线1300多公里一级公路为研究背景,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系统总结了内蒙古省际通道的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工程规模、沿线自然属性、线形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与横断面组成、运营中的交通状况及交通事故;结合草原地区自然地理与经济特征,总结出了草原地区一级公路的特点;以我国现行公路线形技术标准和规范为基准,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升级改造公路线形指标适应度评价的方法;运用现代交通理论,系统分析评价了升级改造公路的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对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的原因和控制因素分析,研究了决定升级改造形式及标准选择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了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的形式与适应的技术标准。根据我国公路设计提倡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新理念,研究了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公路设计中总体设计、立体交叉、辅道、收费制式、服务区布局、紧急停车道与安全措施的设计原则;结合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提出了在升级改造设计中采用灵活设计、动态设计的必要性与要求,总结了勘测设计中管理工作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分析了国内外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了采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运行速度的评价方法用于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安全性时的评价车型和评价标准,提出了考虑横断面变化路段、长大弯坡路段的运行速度修正模型,使运行速度的评价方法能够适用于升级改造公路,确保公路线形设计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结合工程实例,研究提出了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为高速公路时的实施程序和方法,验证了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即内蒙古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高速公路宜采用的形式、适用的技术标准等问题,并对实例工程进行安全性评价,给出评价结论、建议和综合处理措施。

二、达茂境内旧路改建工程中路基破坏情况分析与预防加固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达茂境内旧路改建工程中路基破坏情况分析与预防加固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公路病害系统的集合性
        1.3.2 公路病害系统的层次性
        1.3.3 公路病害系统的相互性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的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分析
    2.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自然环境情况
        2.1.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条件
    2.2 区域地质构造、地震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新构造运动
    2.3 工程地质分区
        2.3.1 Ⅰ类区
        2.3.2 Ⅱ类区
    2.4 特殊性岩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路基情况、病害分析及处置措施
    3.1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原有路基状况调查
    3.2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基损坏状况分析总结
        3.2.1 路肩边沟不洁
        3.2.2 水毁冲沟(路基边坡)
        3.2.3 土路肩损坏
        3.2.4 路缘石缺损
    3.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情况分析
        3.3.1 盐渍土
        3.3.2 湿陷性黄土
        3.3.3 软弱土
        3.3.4 杂填土
    3.4 不同类型特殊土路基病害防治方法和要点
        3.4.1 盐渍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2 黄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3 软弱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4.4 杂填土路基病害防治要点
    3.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处理方法的选择研究
        3.5.1 盐渍土段路基处理
        3.5.2 湿陷性黄土段路基处理
        3.5.3 软弱土段路基处理
        3.5.4 杂填土段路基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
    4.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及主要病害原因分析
        4.1.1 沥青路面病害分类
        4.1.2 沥青裂缝类病害
        4.1.3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
        4.1.4 沥青变形类路面病害
        4.1.5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
    4.2 伊犁省道219线路面结构调查
        4.2.1 原路段具体情况
        4.2.2 病害调查结果
    4.3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病害原因分析
        4.3.1 横向裂缝
        4.3.2 纵向裂缝
        4.3.3 块状裂缝
        4.3.4 路面车辙
    4.4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状况技术评价
    4.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路面结构强度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5.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处置
        5.1.1 沥青路面裂缝类病害修复材料
        5.1.2 沥青裂缝维修措施
        5.1.3 裂缝修补办法
    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措施
        5.2.1 沥青路面坑槽处治措施
        5.2.2 沥青路面麻面、松散处治措施
    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治方法
        5.3.1 沥青路面车辙处治方法
        5.3.2 沥青路面雍包处治方法
        5.3.3 沥青路面沉陷处治方法
    5.4 沥青路面其他病害处置措施
        5.4.1 沥青路面冻胀翻浆处治措施
        5.4.2 沥青路面泛油处治措施
    5.5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病害处置方案研究
        5.5.1 沥青路面裂缝病害处置
        5.5.2 沥青路面松散类病害处置
        5.5.3 沥青路面变形类病害处置和其他病害处置
    5.6 伊犁地区省道219线沥青路面结构(补强+新建)
    5.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病害机理与处理方法
    2.1 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主要病害
    2.2 加宽工程病害形成的原因
    2.3 高速公路加宽病害处理方法
    2.4 高速公路地基常见破坏机理及处理方法
    2.5 CFG桩设计原理及施工要点
    2.6 高压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机理及施工要点
第三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对比研究
    3.1 工况概述
    3.2 地质条件
    3.3 试验概况
    3.4 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
    3.5 CFG桩复合地基与其他地基对比分析
第四章 桥头路基加宽流态粉煤灰处治技术研究
    4.1 桥头路基坑与台背回填
    4.2 液态粉煤灰回填施工技术
    4.3 路桥过渡段加宽路基冬季备土堆载预压
第五章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5.2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5.3 长邯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研究综述
        2.1.1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
        2.1.2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1.3 国内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2.1.4 道路改扩建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2.1.5 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现状
    2.2 相关理论
        2.2.1 风险过程管理理论
        2.2.2 风险评价方法理论
    2.3 借鉴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3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模型构建
    3.1 风险目标与风险等级
    3.2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内容与方法
        3.2.1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内容
        3.2.2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分析方法
    3.3 多目标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3.1 国省道改建工程质量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3.2 国省道改建工程工期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3.3 国省道改建工程费用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3.4 国省道改建工程安全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3.5 国省道改建工程社会风险管理目标评价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与评价系统开发及功能分析
    4.1 软件开发环境与运行要求
    4.2 软件的操作使用
        4.2.1 系统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查询
        4.2.2 创建拟评价风险事件
        4.2.3 风险评判准则层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4.2.4 风险评判因素层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4.2.5 影响因素对目标影响的专家评分
        4.2.6 图表参数设定
    4.3 软件的系统设置与管理
        4.3.1 风险评价目标与等级设置
        4.3.2 目标影响因素相关参数设置
        4.3.3 影响因素(子因素)评分描述
    4.4 本章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K141顺层高边坡工程风险评判与防护决策
        5.2.1 公路高边坡工程的风险评估
        5.2.2 边坡地质灾害快速识别技术
        5.2.3 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防护方案
    5.3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风险评判与防护决策
        5.3.1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风险评估
        5.3.2 路湾隧道洞口路段变形机理分析
        5.3.3 路湾隧道洞口边坡稳定分析及加固方案
    5.4 50省道改建工程社会风险评估
        5.4.1 白桥村近村工点爆破社会风险评估
        5.4.2 “8. 20”特大洪水工程处治的社会风险评估
        5.4.3 马林源村拆迁的社会风险评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金昌至永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设计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依托项目概况
        1.2.1 路线起讫点、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2.2 沿线主要城镇、河流、公路及铁路
        1.2.3 项目区域城镇现状布局、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2.4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拟建项目的关系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依托项目总体设计原则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对项目的影响
    2.1 地形、地貌、气候、水文
        2.1.1 构造剥蚀低中山丘陵地貌区
        2.1.2 冲洪积堆积平原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2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2.2.1 区域地质构造
        2.2.2 主要构造
        2.2.3 地层岩性
    2.3 工程地质评价
    2.4 不良地质路段情况
        2.4.1 不良地质
        2.4.2 特殊性岩土
    2.5 项目区域内地震参数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路线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3.1 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3.1.1 路线平面设计原则
        3.1.2 路线平面设计
        3.1.3 路线纵断面设计
        3.1.4 路线平纵组合设计
        3.1.5 推荐方案路线总体走向
        3.1.6 平面设计线位置及超高
    3.2 路线方案布置及比选论证
        3.2.1 工可路线方案采用情况
        3.2.2 路线方案比选
    3.3 路线交叉
        3.3.1 路线交叉设计原则
        3.3.2 技术标准采用情况
        3.3.3 路线交叉的分布及设置概况
    3.4 互通式立交布设概况
        3.4.1 隘门互通立交
        3.4.2 中粮储备库立交
        3.4.3 土佛寺立交
    3.5 运行车速安全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路面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4.1 设计研究原则及方案比选论证
    4.2 一般路基设计
        4.2.1 填方路基设计
        4.2.2 挖方路基设计
        4.2.3 深挖路基
        4.2.4 路桥(涵)过渡路基处理
    4.3 特殊地质路基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4.3.1 采空区
        4.3.2 危岩
        4.3.3 盐渍土
        4.3.4 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4.3.5 路床处理
        4.3.6 湿陷性黄土处理设计
        4.3.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基本思路
        4.3.8 常用的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
    4.4 路基处理结论
    4.5 路基支挡防护关键问题研究
        4.5.1 沿河路段冲刷防护
        4.5.2 坡面防护
        4.5.3 桥头路基防护
    4.6 路面结构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4.6.1 设计原则
        4.6.2 自然条件及交通构成
        4.6.3 设计标准及参数
        4.6.4 沿线筑路材料分布特点
        4.6.5 路面结构设计及方案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5.1 本项目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措施设计
    5.2 绿化设计理念和基本原则
        5.2.1 设计理念
        5.2.2 指导思想
        5.2.3 设计原则
        5.2.4 绿化植物种的选择
        5.2.5 采用的植物配置
    5.3 环境保护设计
        5.3.1 降噪工程设计
        5.3.2 水土保持设计
        5.3.3 绿化工程设计及方案比选
    5.4 针对施工中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大兴安岭“塔漠”公路改扩建技术指标及施工技术研究(瓦西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研究现状及背景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经济发展层面的意义
        1.2.2 施工技术层面的意义
    1.3 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路线比选分析
    2.1 选线一般原则
        2.1.1 多方案选择
        2.1.2 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2.1.3 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2.1.4 处理好选线与林业的关系
        2.1.5 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2.1.6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2.1.7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
    2.2 该项目路线分段选比分析
        2.2.1 樟岭至阿木尔段(AK378+000~AK401+200)
        2.2.2 阿木尔、图强过境段(AK401+200~AK436+200)
        2.2.3 图强至漠河段(AK436+200~AK444+150)
        2.2.4 西林吉过境段(AK444+150~AK455+989.61)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塔漠公路改扩建技术指标研究
    3.1 影响公路技术指标的因素分析
    3.2 瓦西段公路影响技术指标的因素
        3.2.1 本项目功能分析
        3.2.2 地理位置
        3.2.3 自然条件
        3.2.4 交通量
    3.3 塔漠公路技术指标
        3.3.1 公路等级
        3.3.2 设计速度
        3.3.3 路基宽度
        3.3.4 本项目所遵循的主要技术标准
        3.3.5 建设规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塔漠公路改扩建路基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4.1 塔漠公路改扩建路基设计
        4.1.1 设计依据
        4.1.2 路基高度
        4.1.3 路基宽度及横断面形式
        4.1.4 路基边坡坡率
    4.2 塔漠路旧路改建路基施工技术
        4.2.1 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
        4.2.2 路基加高和纵断面改善的施工技术
        4.2.3 路基边坡的整平和加固施工技术
        4.2.4 旧路路基加宽施工技术方案
        4.2.5 土工格栅在旧路加宽中的施工技术
    4.3 段内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4.3.1 挖方路段涎流冰等病害的处治方案
        4.3.2 路线内软土处置
        4.3.3 路线内冻土的处置
    4.4 本项目采取的旧料利用新工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塔漠公路桥涵工程设计理念研究
    5.1 技术标准
    5.2 沿线河流概况
    5.3 本项目主要大型河流进行了桥梁孔径的初步确定
        5.3.1 楚龙沟河大桥(AK402+576)
        5.3.2 阿木尔河大桥(AK403+671)
        5.3.3 图强大桥(AK435+638)
        5.3.4 老槽河大桥(AK450+465)
    5.4 桥涵设计方案
        5.4.1 布设原则
        5.4.2 布设情况
        5.4.3 结构形式的选择
    5.5 北极大桥设计要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塔漠公路改扩建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研究
    6.1 本项目可利用路段旧路路面改建施工技术研究
        6.1.1 老路面改建原则
        6.1.2 旧路路面现状及病害处置
        6.1.3 旧路路面改建的其他技术研究
    6.2 本项目其他路段施工技术分析
        6.2.1 路面面层
        6.2.2 路面基层
        6.2.3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塔漠公路改扩建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7.1 土地利用评价
    7.2 环境影响及措施
        7.2.1 环境影响分析
        7.2.2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7.3 节能评价
        7.3.1 公路营运期间的节能
        7.3.2 影响燃油消耗的因素
        7.3.3 能源消耗
        7.3.4 节能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建议
    8.1 该项目施工技术领域的启示
    8.2 该项目社会发展方面的思考
参考文献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6)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力学行为及典型工程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高速公路旧路拓宽概况
        1.2.1 美国高速公路改扩建
        1.2.2 日本高速公路改扩建
    1.3 国内高速公路旧路拓宽概况
    1.4 国内外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研究回顾
        1.4.1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理论研究
        1.4.2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试验研究
        1.4.3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的数值模拟研究及比较
        1.4.4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高地下水位软土地基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方式力学行为比较
    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2.1.1 几何模型
        2.1.2 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
        2.1.3 边界及初始条件
    2.2 主要计算成果及分析
        2.2.1 稳定安全性
        2.2.2 位移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桩网结构处治软基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全过程动态仿真
    3.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3.1.1 几何模型
        3.1.2 土体材料模型及参数
        3.1.3 桩网结构模拟及土-结构相互作用
        3.1.4 有限元网格划分
        3.1.5 边界及初始条件
        3.1.6 动态施工力学行为模拟
    3.2 主要计算成果分析与讨论
        3.2.1 工后沉降
        3.2.2 地基侧向位移
        3.2.3 土工格栅轴向拉力
        3.2.4 安全稳定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区公路拓宽路基与衡重式挡土墙动态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4.1 数值分析模型建立
        4.1.1 标准数值模型
        4.1.2 计算分析工况
    4.2 主要计算成果分析与讨论
        4.2.1 宏观潜在滑动面形态及稳定安全系数
        4.2.2 稳定安全系数和墙顶水平位移动态变化规律
        4.2.3 挡土墙墙面水平位移及路基顶面沉降
        4.2.4 基于土-墙动态相互作用的山区公路路基拓宽设计思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对策
    5.1 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工程实施的基本技术思想
    5.2 控制路基差异沉降的处治对策
        5.2.1 地基处理
        5.2.2 路基处理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7)国道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2 项目的必要性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G214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地区概况及冻土分布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工程地质条件
        2.3.1 地层岩性
        2.3.2 水文地质特征
    2.4 水文、气象条件
        2.4.1 气象条件
        2.4.2 水文条件
    2.5 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状况及冻土特征
        2.5.1 沿线多年冻土分布概况
        2.5.2 重点调查段落冻土分布状况
        2.5.3 沿线冻土特征
第三章 G214线现有旧路技术状况
    3.1 G214沿线多年冻土段路基病害调查
        3.1.1 冻土段旧路病害调查结果
        3.1.2 冻土路基病害与路面类型、冻土类型以及路基高度等的相关性
        3.1.3 冻土区旧路路基技术状况评价
    3.2 G214沿线多年冻土段路面病害调查
        3.2.1 沥青路面病害现状
        3.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现状
        3.2.3 六棱块路面病害现状
    3.3 G214公路病害成因分析
        3.3.1 路基病害机理分析
        3.3.2 沥青路面病害分析
        3.3.3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分析
        3.3.4 六棱块路面病害分析
    3.4 G214现有桥涵技术状况与病害分析
        3.4.1 大桥使用情况
        3.4.2 中桥使用情况
        3.4.3 小桥涵使用情况
        3.4.4 多年冻土区桥涵病害原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年冻土区路基修筑技术成果总结与评价
    4.1 多年冻土路基设计原则
    4.2 冻土路基工程措施
        4.2.1 填土路基
        4.2.2 保温材料
        4.2.3 片块石类路基
        4.2.4 热棒路基
        4.2.5 通风管路基
        4.2.6 遮阳板路基
        4.2.7 多年冻土区以桥代路(旱桥)工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设计技术方案
    5.1 多年冻土段冻土路基设计基本原则
    5.2 冻土路基设计控制指标
        5.2.1 变形控制指标
        5.2.2 路基临界高度
    5.3 冻土路基设计流程
    5.4 多年冻土路基设计原则和方案
    5.5 冻土路基设计方案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科研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高速公路加宽旧路的处治
    2.1 旧路的检测与分析评定
        2.1.1 路面结构强度
        2.1.2 路面平整度
        2.1.3 路面抗滑性能
        2.1.4 路面破损状况
        2.1.5 路面钻孔取芯及混合料试验
        2.1.6 路面厚度
        2.1.7 评定及结论
    2.2 病害成因分析
        2.2.1 路面主要病害
        2.2.2 路面损坏原因
    2.3 补强处治措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速公路加宽新旧路基的拼接
    3.1 高速公路拼接加宽路基存在的问题
        3.1.1 高速公路拼接加宽路基结构特点
        3.1.2 高速公路拼接加宽路基常见病害
    3.2 为了保证加宽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3.2.1 高速公路路基加宽技术对策
    3.3 路基加宽拼接技术措施在安新高速公路加宽工程中的应用
        3.3.1 安新高速加宽扩建工程路基设计
        3.3.2 路基加宽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对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路面设计方法
    4.1 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路面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
        4.1.1 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路面破坏模式
        4.1.2 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路面的破坏机理
    4.2 关于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路面设计方法的探讨
        4.2.1 高速公路加宽设计原则
        4.2.2 高速公路加宽路基设计
        4.2.3 高速公路加宽路面(沥青)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
    5.1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思路
        5.1.1 高速公路加宽扩建施工组织的特点
        5.1.2 高速公路加宽施工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
    5.2 安新高速加宽扩建施工中的交通组织
        5.2.1 开工初期的临时交通工程
        5.2.2 路基工程后期的临时交通工程
        5.2.3 路面施工期临时交通工程
        5.2.4 主体工程后期临时交通工程
        5.2.5 原有交通工程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5.3 安新高速加宽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5.3.1 路基工程方案实施
        5.3.2 路面工程方案实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及典型结构的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河冲积粉土土质特性研究
        1.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成因研究
        1.2.3 粉土路基强度衰减规律研究
        1.2.4 旧沥青路面大修改造路面加铺层结构研究
        1.2.5 路基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采取的技术路线
    1.4 依托工程概况
第二章 黄河冲积平原区土质特性研究与沥青路面病害特征分析
    2.1 黄河冲积粉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2.1.1 黄河冲积土颗粒组成特性
        2.1.2 黄河冲积土土质特性
    2.2 粉土毛细水上升试验
        2.2.1 旱季路基土内部含水量分布规律及力学指标
        2.2.2 毛细水上升高度
        2.2.3 小结
    2.3 东港路道路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2.3.1 病害类型
        2.3.2 路面裂缝成因分析
        2.3.3 路面水损坏
        2.3.4 路基病害成因分析
        2.3.5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河冲积平原区路基强度衰减规律研究
    3.1 路基水分的来源
        3.1.1 路基水分主要来源分析
        3.1.2 路基水分来源试验
        3.1.3 现场实测路基含水量分布
    3.2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压实粉土强度衰减规律
        3.2.1 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3.2.2 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强度衰减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分析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4.1.1 BISAR程序及原理介绍
        4.1.2 计算工况的确定及计算参数的选取
    4.2 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面层厚度不同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4.2.1 路面结构各层位的力学分析
        4.2.2 路面基层的疲劳寿命分析
    4.3 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基层刚度不同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4.4 提高路基强度的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4.4.1 提高路基强度对基层层底弯拉应力的影响
        3.4.2 基层疲劳寿命分析
    4.5 结论
第五章 旧沥青路面大修改造路面加铺层结构研究
    5.1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的特点及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5.1.1 沥青路面旧路改造的特点
        5.1.2 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简介
    5.2 LSPM研究及应用现状
        5.2.1 LSPM的简介
        5.2.2 LSPM的性能
        5.2.3 LSPM的应用情况
        5.2.4 LSPM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
    5.3 含LSPM结构组合初步推荐
    5.4 基于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含LSPM结构组合的力学响应分析
        5.4.1 直接加铺结构一力学分析
        5.4.2 铣刨到底基层顶后加铺结构二力学分析
        5.4.3 铣刨到土基顶后加铺结构三力学分析
    5.5 结论
第六章 粉土路基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6.1 粉土路基强度衰减防治技术
    6.2 粉土路基侧滑加固技术
    6.3 粉土路基不均匀沉降防治技术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路线技术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原地区公路特点与技术指标评价
    2.1 概述
        2.1.1 草原地区的分布
        2.1.2 草原地区自然地理与经济特征
        2.1.3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特点
    2.2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基本状况
        2.2.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2.2.2 建设标准
        2.2.3 工程规模
        2.2.4 沿线自然属性
        2.2.5 运营状况
    2.3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技术指标
        2.3.1 技术指标采用状况
        2.3.2 路基宽度及横断面组成
        2.3.3 路面结构型式
    2.4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路线技术指标评价
        2.4.1 线形指标与现行标准和规范符合度评价
        2.4.2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线形指标适应度评价
        2.4.3 通行能力评价
        2.4.4 服务水平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适用的技术标准研究
    3.1 概述
        3.1.1 公路升级改造的原因
        3.1.2 公路升级改造形式
        3.1.3 "一改高"形式
    3.2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分段适用标准分析
        3.2.1 分段适用设计速度论证
        3.2.2 分段适用路基宽度论证
        3.2.3 全线封闭论证
    3.3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典型路段的适用标准总述
    3.4 省际通道升级改造推荐的技术指标
    3.5 省际通道升级改造重点
    3.6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路线技术标准
    3.7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主要技术指标的选用原则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设计的原则
    4.1 概述
    4.2 总体设计
        4.2.1 总体设计的目的
        4.2.2 总体设计的内容
    4.3 收费制式、服务区布局、紧急停车带等安全措施
    4.4 互通式立交与辅道设置
    4.5 天桥、通道和分离式立交
        4.5.1 设置的基本原则
        4.5.2 天桥设置
        4.5.3 通道
        4.5.4 分离式立交
    4.6 灵活设计与动态设计
        4.6.1 "人烟稀少路段"的纵向干扰问题
        4.6.2 中央分隔带与路侧护栏、隔离栅的灵活设计
        4.6.3 动态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安全性评价
    5.1 概述
        5.1.1 国外公路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5.1.2 国内公路安全性评价研究现状
        5.1.3 国内外利用运行速度评价公路线形
    5.2 我国采用运行速度进行公路安全评价方法
        5.2.1 公路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5.2.2 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及标准确定
        5.2.3 运行速度评价公路线形安全性的步骤
    5.3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安全性评价
        5.3.1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
        5.3.2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的工程特点
        5.3.3 基于运行速度的公路设计流程和方法
        5.3.4 运行速度测算方法
        5.3.5 评价车型与评价标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工程实例与实施效果
    6.1 概述
    6.2 乌石一级公路概况与现状
        6.2.1 工程概况
        6.2.2 既有一级公路建设标准
        6.2.3 既有一级公路工程规模
        6.2.4 既有一级公路指标采用
        6.2.5 乌石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标准
        6.2.6 乌石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工程重点
    6.3 乌石一级公路升级改造的程序和方法
    6.4 乌石一级公路升级改造的经验总结
    6.5 用安全性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的验证分析
        6.5.1 运行速度测算方法
        6.5.2 评价结论
        6.5.3 安全性检验
        6.5.4 建议与综合处理措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达茂境内旧路改建工程中路基破坏情况分析与预防加固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伊犁地区省道219线特殊土路基及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措施应用研究[D]. 杨露. 长安大学, 2020(06)
  • [2]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施工技术研究[D]. 王林. 长安大学, 2019(07)
  • [3]国省道改建工程风险管理及信息化系统研究[D]. 丁浙鸣. 浙江大学, 2018(01)
  • [4]金昌至永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设计关键问题研究[D]. 袁文金. 长安大学, 2017(02)
  • [5]大兴安岭“塔漠”公路改扩建技术指标及施工技术研究(瓦西段)[D]. 吴静. 长安大学, 2016(05)
  • [6]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力学行为及典型工程对策研究[D]. 耿建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7]国道214线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特殊路基设计方法研究[D]. 符进. 长安大学, 2011(01)
  • [8]高速公路加宽改建路基路面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D]. 罗波. 长安大学, 2010(02)
  • [9]基于路基强度衰减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及典型结构的推荐[D]. 陈晓燕. 山东大学, 2009(06)
  • [10]草原地区公路升级改造路线技术标准研究[D]. 雒应. 长安大学, 2009(01)

标签:;  ;  ;  ;  ;  

大茂旧路改造工程路基破坏分析及预防加固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