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经济学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范先佐,李祖民[1](2021)在《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了当今世界优秀教育成果,总结了党领导教育经济工作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经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党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出一定的阶段特征,又构成了一个内涵自足的科学体系。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从多个维度展开,具有理论的自觉性和运作的系统性。人民性是其价值追求,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是重点,教育与劳动的关系是主线,人力资源建设是核心,教育公平是焦点,科技对生产力的作用是关键。党的教育经济思想具有超越西方教育经济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品格,表现出实践性、人民性、批判性、整体性、辩证性等特征,为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田汉族[2](2021)在《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教育观念创新》文中指出教育经济学揭示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行为背后的经济逻辑,为准确理解和有效解决教育改革中的问题带来了全新观念,从教育经济价值观、教育投资观的确立,到教育市场观、教育民营观的形成,再到教育产权观、教育改革成本观、教育治理效能观的拓展,无不打上了教育经济学的烙印。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理论成果,发现教育经济学的知识生产与教育观念更新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讨论促进了教育经济价值观形成,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强化了教育投资观,教育生产理论研究深化了教育效率观,教育产业问题争鸣使教育市场观、教育民营观更加明晰,而对教育制度经济学的探索则唤醒了教育治理的经济逻辑意识。深入探讨教育经济学知识生产与教育观念变化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强化教育经济学对教育实践的经济理性导向、成本与效率意识和效益最大化思想引领作用,引发人们心灵深处的教育思想革命与教育观念的自我超越,为教育实践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新想法,而且可以确证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不断成熟的学科的强大生命力。
陆露[3](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程宇[4](2020)在《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培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并发挥着持续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校生规模均为世界第一,初步搭建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仍长期存在着供需失衡、政策实践异化、结构不尽合理、布局亟需优化、政府市场职责不清、企业主体缺位、整体办学条件薄弱和体制机制不通畅等问题,滞后的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落实的重要瓶颈。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和动能,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生产方式、需求结构、技术环境都面临一些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冲击,亟需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趋势、矛盾、功能和发展路径进行重新认识。同时,更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做深入研究,以便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实践发展提供正确的改革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从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出发,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对更加强调公益性属性的不同,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围绕产业社会需求办专业等方针,使中国职业教育带有更强烈的“经济属性”。职业教育属性的界定为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边界奠定了基础,决定了职业教育在供给上应当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视供给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共治将是我国职业教育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其次,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出发,结合已有文献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就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在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双重作用下,能够确保合理配置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使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体系和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与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形成职业教育自身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再次,从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出发,总结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变迁历程,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成熟模式和优秀经验,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顶层设计和基层视野相结合,提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原则和切实对策,对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一方面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清晰界定职业教育、产业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是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另一方面梳理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领域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内涵,现代产权理论延展了职业教育研究的边界,教育经济学理论为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提供了动力支持,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框定了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本部分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现实问题。本部分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演进,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变迁逻辑和宏观发展特征,以及详细阐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并深入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为后文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政策建议提供问题导向和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实证研究。本部分重点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和现代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运用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法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估算,并使用2003-2016年面板数据对职业教育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的,运用灰色关联系统模、因子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效应的综合评价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主体共治能力,增加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缩小职业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所得出实证结论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第四部分,国际经验。本部分首先对德国、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市场发展的基本情况、运营模式和成功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都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总结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经验和不足之处。其次为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启示。第五部分,对策建议。结合国内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现实问题以及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原则应当遵循以人为本发展、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等相关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职业教育运行模式,不断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再进一步强化学校具体实施的执行力,建立基于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人才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并完善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冯露[5](2020)在《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创立及早期专业化探究(1978-1988)》文中研究表明寄生于大学的学科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推动,一门学科史就是一群学人的教育活动史。本文将教育经济学的创立时期(1978-1988)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口述史研究方法,首先梳理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得以创立的背景;其次分析教育经济学学科滥觞的路径;再次以学者为中心,考察他们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方面的教育活动,探究教育经济学学科的早期专业化;最后反思十年历程,总结问题,进而展望未来。本文一共分为4部分,各部分要点如下:第一,积淀与争鸣:教育经济学学科创立的背景。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创立有其深远的历史基础、紧迫的现实需要和清晰的理论前提,它是民国前期教育经济思想研究的延续,是顺应了世界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潮流,是响应了教育与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新时期的呼唤,是旧研究领域在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具有经济功能、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等理论获得普遍认可的新时代的开拓与创新。第二,内发与外引:教育经济学学科滥觞的路径。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滥觞有着两条路径,从内部来说汇聚了教育学学者与经济学者的合力,在他们的支持与呼吁下创立教育经济学学科成为学界共识,第一支研究队伍和第一批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从外部来说,在“洋为中用”原则的指导下,外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成果被广泛引入国内,奠定了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基础。第三,探索与自省:教育经济学学科的早期专业化。高校研究者是推动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开办讲习班、举办年会、编写教材进行培训与自我培训;开设课程实施教学、启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培养研究生、组建学会增强研究队伍专业性、兴办期刊提高科研能力以培养教育经济学学科继承人;还拓展了研究领域,开启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重的研究模式,为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此同时教育经济学学者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教育活动也催生了学科理论自觉意识的兴起,在基础理论、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理论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化得到加强。第四,回溯与前瞻: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图景。十年对于一位学者来说充实而漫长,而对于一门学科来说还只是刚刚起步,为解决教育经济学学科早期发展阶段遗留的学科体系不够完善、理论研究成果匮乏和实证研究资料难以获得的难题,后来的研究者们将继续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向着发展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的目标拉开新的研究态势。
熊悦汐[6](2020)在《经济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实效性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从社会、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增强其实效性,而对经济学视域下教育的成本与收益、供给与需求的关注度不够,因此对增强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扩展。基于此,本文以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投入产出理论,通过查阅文献、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视域,在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与收益、供给与需求两组经济学元素分别的含义、关系和现状进行分析,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引出投资效益,从内部提出教育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并从两组经济学元素共同出发,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探索。期望本研究可以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新的视域和一定的参考。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搜集相关的研究情况,搭建研究平台。对古今中外经济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整理,以此为基础搭建研究平台,为系统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理论梳理和分析引入,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现状,进行经济学视域分析引入,做好研究的理论准备。第三部分是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内涵,并从思想导向作用、社会环境营造作用、生产力转化作用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进行分析,确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第四部分是在经济学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内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社会、个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成本与收益,分析教育成本与收益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是在经济学视域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外部进行分析,通过建立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关系模型,分析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和存在的矛盾。第六部分是在经济学视角分别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入手,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王江波[7](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8](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唐文忠[9](2015)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高等职业教育无疑为中国经济的腾飞、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趋重要的角色。随着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的发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未能形成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良性互动;社会仍然对高等职业教育持有偏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规范作用仍有待加强;办学经费仍显不足;校企合作的广度有待拓宽,深度有待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仍显落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近现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的论述,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轨迹,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数据实证阐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际国内新的经济环境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考察西方发达国家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与经济发展有效契合的经验,最后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如何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而做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赵炳坤[10](2011)在《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国家“十二五”规划确立了突出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目标,科学发展观逐步成为学术界倍受关注的理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领域最为关注的课题。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合并重组,招生规模不断扩招,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是联系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桥梁,起着整合各个劳动部门的作用。由于高等教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它必将在新世纪中占有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就中国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了的形式,如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转变,推进教育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和战略决策,是摆在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在合理吸收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分析研究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在认真研究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方式及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的研究探讨,认真分析研究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以经济学的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高等教育的消费行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状况、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高等教育成本及成本核算和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等涉及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优化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对策。以期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二、教育经济学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经济学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演进:党的教育经济思想历程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
1.陈独秀:“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 |
2.李大钊:“不读书是国民智力及生产力一种大大的损失” |
3.徐特立:“生产化、组织化、教育化” |
4.杨贤江:“教育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 |
5.成仿吾:“教育总是一个很大的能动力量” |
(二)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
1.毛泽东:“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2.朱德:“知识分子是国家重要的财富” |
3.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 |
4.周恩来:“对教育的投资要超过任何一个工业部门” |
5.陈云:“把钱用在知识分子身上是划得来的” |
(三)改革开放后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
1.邓小平:“要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江泽民:“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
第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第二,提出“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
第三,坚持教育创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3.胡锦涛:“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
第一,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
第二,强调“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 |
第三,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
(四)十八大以来党的教育经济思想 |
1.“务必把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
2.“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
3.“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4.将“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作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5.“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领教育改革发展” |
6.“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7.将“四育”提升为“五育”彰显劳动教育的价值 |
二、理论自觉: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品格 |
(一)自觉引述或转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经济思想 |
(二)自觉运用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研究教育经济实际问题 |
(三)自觉确立贯穿不同历史时期、前后相继的重点核心论域 |
三、中国特色: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四个自信” |
(一)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四个自信” |
第一,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
第二,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
第三,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
第四,党的教育经济思想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
(二)党的教育经济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一,实践性。 |
第二,人民性。 |
第三,批判性。 |
第四,整体性。 |
第五,辩证性。 |
(2)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教育观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讨论及教育经济价值观的确立 |
(一)教育劳动非生产性的认识突破与教育劳动经济价值观确立 |
(二)教育部门的性质争论与教育先行观认同 |
(三)教育经济价值的论证与教育经济价值观形成 |
二、人力资本理论引进和研究与教育投资观的定型 |
(一)教育投资合理比例研究与加大政府投资的认识强化 |
(二)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分析与教育成本分担的共识达成 |
(三)教育投资风险问题探索与理性教育投资观的倡导 |
三、教育生产理论逐渐形成与教育效率观的丰富 |
(一)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分析与教育整体效率观的具体化 |
(二)教育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与教育规模效率理念强化 |
(三)教育范围经济实证分析与教育联合生产效率观的创新 |
四、教育产业问题争鸣与教育市场观念的明晰化 |
(一)教育服务产品理论的提出与教育民营观的兴起 |
(二)教育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深入讨论与教育改革市场化取向的广泛认同 |
(三)民办教育是否可以营利的讨论与民办教育营利观的突破 |
五、教育制度经济学孕育与教育治理的经济逻辑意识确立 |
(一)教育产权理论的形成与教育产权制度观的建立 |
(二)交易成本理论运用与教育改革成本观的提出 |
(三)委托代理理论运用与教育治理效能观的重建 |
六、结语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4)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职业教育 |
2.1.2 产业发展 |
2.1.3 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产权理论 |
2.2.3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2.4 产业组织理论 |
第3章 中国职业教育历史演进与问题分析 |
3.1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 |
3.1.1 中国职业教育探索与恢复时期(1977-1984) |
3.1.2 中国职业教育粗放发展时期(1985-1998) |
3.1.3 中国职业教育优化调整时期(1999-2012) |
3.1.4 中国职业教育稳健发展时期(2012—至今) |
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规律 |
3.2.1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经济发展 |
3.2.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不断适应产业形态变迁 |
3.2.3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逐步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型 |
3.3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3.3.2 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实践异化问题 |
3.3.3 中国职业教育结构不合理 |
3.3.4 中国职业教育布局不优化与发展不平衡 |
3.3.5 社会环境缺乏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 |
第4章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 |
4.1.1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 |
4.1.2 F?re-Primont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
4.1.3 职业教育投出产出指标选取 |
4.2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演进分析 |
4.2.1 全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2.2 分区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
4.3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实证过程 |
4.3.4 实证结论 |
第5章 中国职业教育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逻辑起点 |
5.1.1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现实基础 |
5.1.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特点 |
5.2 中国职业教育经济效应的主要体现 |
5.2.1 确保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实施 |
5.2.2 促使经济发展软环境不断完善 |
5.2.3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2.4 实现创新驱动的快速转变 |
5.2.5 推进扶贫助困效果提升 |
5.3 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
5.3.1 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
5.3.2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发展规模 |
5.3.3 经济状况决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
5.3.4 经济结构调整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
5.4 中国职业教育影响经济效应的现存问题 |
5.4.1 人才培养同质化程度较高 |
5.4.2 职业教育发展均衡性较差 |
5.4.3 校企合作机制仍不完善 |
5.4.4 人才培养立交桥尚未建立 |
5.5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
5.5.1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
5.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5.3 综合指标值测定方法与理论模型构建 |
5.5.4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
5.5.5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度测评结果 |
5.5.6 职业教育经济协调质量 |
第6章 国外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
6.1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1.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
6.1.2 “双元制”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1.3 “双元制”职业教育政策特点与问题 |
6.1.4 德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2.1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2.2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特点与面临问题 |
6.2.3 美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6.3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经验 |
6.3.1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脉络与阶段特征 |
6.3.2 日本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启示 |
第7章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中国职业教育参与主体及功能定位 |
7.1.1 政府主体及其功能 |
7.1.2 行业组织主体及其功能 |
7.1.3 企业主体及其功能 |
7.1.4 学校主体及其功能 |
7.2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指导原则 |
7.2.1 以人为本发展原则 |
7.2.2 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原则 |
7.2.3 本土化与国际化融通原则 |
7.2.4 权责明确与多元制衡原则 |
7.3 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策略 |
7.3.1 提高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水平 |
7.3.2 坚持政府引导职业教育治理 |
7.3.3 增强行业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
7.3.4 促进企业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
7.3.5 强化学校实施的自主执行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创立及早期专业化探究(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改革开放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研究成为热点 |
2.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需要重视学科史研究 |
3. 教育史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当代教育史研究 |
(二) 研究意义 |
1. 有助于发扬第一代教育经济学者的治学精神与育人品质 |
2. 有助于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
3. 有助于丰富教育史的研究领域 |
4. 有助于理解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三) 概念界定 |
1. 学科 |
2. 学科史 |
3. 教育经济学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学科史的研究 |
2. 关于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史的研究 |
(五) 研究设计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思路 |
(六) 研究特点与不足 |
1. 研究特点 |
2. 研究不足 |
一、积淀与争鸣:教育经济学学科创立的背景 |
(一) 历史基础:对中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继承 |
1. 延续民国前期教育经济思想研究薪火 |
2. 顺应世界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潮流 |
(二) 现实需要:新时期对教育经济学的呼唤 |
1. 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
2. 新时期教育与经济关系密切 |
(三) 理论澄清:在三场教育大讨论中解放思想 |
1. 教育本质的讨论:教育具有生产性,是潜在的生产力 |
2. 教育功能的讨论:教育具有经济功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3. 教育投资的讨论: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可以带来经济收益 |
二、内发与外引:教育经济学学科滥觞的路径 |
(一) 汇聚合力:为创立教育经济学学科呼吁 |
1. 努力让创立教育经济学学科成为共识 |
2. 第一支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团队的组建 |
3. 全国范围内教育经济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 |
(二) 译介外文:外国教育经济学论着的引入 |
1. 遵循“洋为中用”的引进原则 |
2. 引入外国教育经济学的途径 |
三、探索与自省:教育经济学学科的早期专业化 |
(一) 独立自主:全国范围内学术研究的展开 |
1. 首届教育经济学讲习班教学纪要 |
2. 首届教育经济学年会顺利召开 |
3. 两本教育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
(二) 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并重培育研究人才 |
1. 面向本科生开设教育经济学课程 |
2.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
3. 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 |
4. 专业性期刊《教育与经济》的创办 |
(三) 服务决策:助力教育经费政策的出台 |
1. 首次联合攻关重大科研项目 |
2. 科学研究结论的政策转化与落实 |
(四) 走向反思:学科理论自觉意识的兴起 |
1. 中国教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讨论 |
2. 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的讨论 |
四、回溯与前瞻: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图景 |
(一) 回顾过去: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历史难题 |
1. 学科体系建设尚需完善 |
2. 理论研究成果略显薄弱 |
3. 实证研究资料难以获得 |
(二) 展望未来:发展中国特色教育经济学 |
1. 以直接的理论研究作为构建学科体系的新路径 |
2. 以深入推进实证研究提高对教育政策的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济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研究视域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 |
2.1.2 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
2.1.3 投入产出理论 |
2.2 经济学研究视域的引入 |
2.2.1 引入成本与效益 |
2.2.2 引入供给与需求 |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发展贡献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 |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内涵与类型 |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经济发提供思想导向 |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塑造高素质人才并转化为生产力 |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本与收益 |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与收益的概念 |
4.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的含义 |
4.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成本及收益 |
4.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成本及收益 |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资效益 |
4.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投资效益的含义和类型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投资效益的特征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投资效益的评价 |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 |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的概念 |
5.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需与需求的内涵 |
5.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需求模型 |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矛盾 |
5.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国家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
5.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大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
5.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与大学生心理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经济学视域下的发展路径探索 |
6.1 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管理体系 |
6.1.1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意识 |
6.1.2 建立健全成本预算管理体系,发挥成本控制功能 |
6.1.3 构建成本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发挥绩效评估的促进功能 |
6.2 调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需求平衡 |
6.2.1 建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体系 |
6.2.2 构建合理高校思想政治供给内容 |
6.2.3 积极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使然 |
二、就业市场转变的必然要求 |
三、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 |
四、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挑战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二、国内研究成果 |
三、简要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一、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马克思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恩格斯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列宁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斯大林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三节 中共中央历代领导人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一、毛泽东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二、邓小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三、江泽民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四、胡锦涛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五、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辩证关系的论述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经济基础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
二、高等职业教育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三章 西方近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思想史考察 |
第一节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一、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萌芽时期(18世纪60年代以前) |
二、西方高等职业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 |
三、西方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 |
四、西方商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家与德国历史学派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配第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二、斯密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三、李斯特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杰文斯等忽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二、马歇尔等重新发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三、沃尔什等重视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四节 西方当代经济学家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 |
一、舒尔茨等构建人力资本理论 |
二、斯宾塞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 |
三、布迪厄等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
第五节 西方职业教育经济思想的借鉴意义 |
第四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经济恢复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78年—1992年) |
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1992年—2002年) |
三、经济深化发展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02年—2012年) |
四、经济新常态时期的高等职业教育(2012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布局 |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产出 |
第三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二、协整检验与ECM模型构建 |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四、实证研究结论 |
第四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经费投入不足 |
二、专业链与产业链脱节 |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 |
四、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 |
五、产学研合作不深入 |
第五节 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 |
一、政策机制不足 |
二、政府财力受限 |
三、社会观念制约 |
四、市场环境影响 |
五、高职自身定位 |
第五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经济增长的中高速 |
二、经济增长的优结构 |
三、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更多就业机会 |
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人才结构优化 |
第三节 新一轮科技革命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科技实力的提升 |
二、新科技革命的出现 |
三、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 |
第四节 人力资源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人口红利”渐失倒逼“人才红利”的形成 |
二、“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 |
第五节 经济全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一、我国产业分工从价值链的底端向中高端转移 |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趋势 |
第六章 发达国家(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
一、完善的立法 |
二、先进的培养理念 |
三、“双元制”职教模式 |
四、合理的专业与课程结构 |
五、优秀的教师队伍 |
六、丰富的职业教育研究成果 |
第二节 与社会经济良性互动的瑞士高等职业教育 |
一、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 |
二、以学徒制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
四、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第三节 与社区经济相耦合的美国高等职业教育 |
一、健全的法制 |
二、服务社区经济的教学理念与课程设置 |
三、多样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来源 |
四、完善的专兼师资队伍 |
第四节 以行业技能需求为驱力的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 |
一、终身教育理念与终身教育模式 |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能力培养体系 |
三、完善的国家资格框架 |
四、多元化的教育经费来源 |
第五节 以产学结合为为特征的日本高等职业教育 |
一、不断调整与修正的立法 |
二、充足的教育经费保证 |
三、先进的产学结合模式 |
四、突出实践的专业与课程设置 |
第六节 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的台湾高等职业教育 |
一、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
二、与产业结构密切结合的高职变革路径 |
三、建教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实践化的课程设置与优秀的教师队伍 |
第七节 发达国家(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联动发展的共同经验及其启示 |
一、通过立法促进并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二、社会高度认同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 |
三、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调整相适应的职教变革 |
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
六、形成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与国家资格框架 |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 |
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要适应于经济新常态 |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定位应耦和于经济新常态 |
三、社会人才观应内融于经济新常态 |
第二节 发挥政府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引导与规范作用 |
一、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 |
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 |
三、合理与优化配置高等职业教育资源 |
四、塑造良好的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
第三节 构建经济新常态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
一、完善“双师型”教师制度 |
二、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
三、引进企业高层次技能型人才 |
第四节 完善市场导向下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模式 |
一、合理设计“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
二、合理搭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培养运行平台 |
三、合理构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
第五节 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主体与经费投入模式 |
一、继续加大并落实财政性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 |
二、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
三、多管齐下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筹融资能力 |
四、通过探索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充实高等职业教育经费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10)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本文研究的目的 |
1.2.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路线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综述 |
2.1.1 早期的教育经济思想 |
2.1.2 教育经济学的形成 |
2.1.3 教育经济学的发展 |
2.1.4 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
2.1.5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
2.2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综述 |
2.2.1 高等教育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
2.2.2 高等教育经济学概论 |
2.3 发展经济学理论综述 |
2.3.1 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
2.3.2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
2.4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基本关系 |
2.4.1 经济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意义 |
2.4.2 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2.4.3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
第3章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分析 |
3.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
3.1.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
3.1.2 中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3.2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分析 |
3.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
3.2.2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及特征 |
3.2.3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计量方法研究 |
3.3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相关实证分析 |
3.3.1 中国高等教育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估算 |
3.3.2 采用前苏联学者的方法计算中国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 |
3.3.3 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国际比较 |
第4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供给 |
4.1 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现状 |
4.1.1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能力分析 |
4.1.2 中国高等教育的需求能力分析 |
4.1.3 中国高等教育供求存在的问题 |
4.2 中国高等教育的供求趋势 |
4.2.1 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需求的发展 |
4.2.2 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供给的发展 |
第5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行为 |
5.1 高等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与效应 |
5.1.1 高等教育消费的定义、内容及特点 |
5.1.2 高等教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
5.1.3 高等教育消费的效应 |
5.2 国际高等教育消费行为的比较与启示 |
5.2.1 日本的高等教育消费情况 |
5.2.2 美国的高等教育消费状况 |
5.2.3 国外高等教育消费状况对中国的启示 |
5.3 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现状与问题 |
5.3.1 中国高等教育的消费现状 |
5.3.2 中国高等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6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
6.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理论研究 |
6.1.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点 |
6.1.2 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准研究 |
6.2 国际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比较与启示 |
6.2.1 国内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比较 |
6.2.2 高等教育投融资情况比较 |
6.2.3 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比较 |
6.2.4 物资设备利用效率比较 |
6.3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现状分析 |
6.3.1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2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7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分析 |
7.1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理论概述 |
7.1.1 高等教育投资的概念 |
7.1.2 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
7.1.3 高等教育投资的属性 |
7.2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规模确定与评价 |
7.2.1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及影响因素 |
7.2.2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确定的方法 |
7.2.3 合理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的确定 |
7.2.4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 |
7.2.5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来源主体行为分析 |
7.2.6 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运行主体分析 |
第8章 经济学视角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析 |
8.1 高等教育成本概述 |
8.2 高等教育成本计量 |
8.2.1 高等教育个人成本的计量方法 |
8.2.2 高等教育社会成本计算方法 |
8.3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 |
8.3.1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原则 |
8.3.2 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容 |
8.4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控制 |
8.4.1 成本控制的定义 |
8.4.2 成本控制环节 |
8.4.3 成本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
8.5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 |
8.5.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含义 |
8.5.2 国家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可能性 |
8.5.3 关于国家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比例 |
第9章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
9.1 加强内涵建设,探索内涵发展之路 |
9.1.1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
9.1.2 培养实用型人才 |
9.1.3 构建创新体系 |
9.1.4 提高办学效益 |
9.2 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路径分析 |
9.2.1 以经济学的视角,探索供给均衡之路 |
9.2.2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 |
9.2.3 确保高等教育消费,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
9.3 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路径 |
9.3.1 建立完善制度,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
9.3.2 适应社会需求,探索观调控之路 |
9.3.3 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探索实现产学研结合之路 |
9.4 以经济的手段,构建投入产出路径 |
9.5 以经济的手段,建立成本分担体系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教育经济学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教育经济思想:百年演进、理论自觉与中国特色[J]. 范先佐,李祖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教育观念创新[J]. 田汉族. 教育经济评论, 2021(04)
- [3]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效应研究[D]. 程宇. 吉林大学, 2020(03)
- [5]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创立及早期专业化探究(1978-1988)[D]. 冯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经济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熊悦汐. 西华大学, 2020(12)
- [7]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8]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研究[D]. 唐文忠.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10]经济学视角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研究[D]. 赵炳坤.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