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解题思维的起点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郭峙含[1](2021)在《风格何以“中继”?——乔治·库布勒与造物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艺术史家乔治·库布勒(George Kubler)基于造物史(History ofThings)研究的立体视阈,对"风格"进行了回返式思考,其提出的概念与方法对新风格史形态的构建与艺术史研究方法的转型产生了中继的集体效应。本文以"风格史转向"的历史语境为契机,对库布勒的风格反思路径与造物史研究进行考察,并以接受史的视野挖掘库布勒在新风格史形态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局限,对风格认知的偏颇之处提供重审的机会。在以"风格史转向"为契机的连带研究中,本文指出了库布勒的"中继"地位,考察了其风格理论与造物史研究所带来的集体效应。通过对风格史学方法的再认,本文旨在超越风格理论在艺术史学价值系统中的原有视野,从而形成对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批判性自觉。
车慧清,施生晶[2](2021)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以“2020年全国1卷物理压轴题”为例》文中提出在新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通过分析新高考物理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对标蕴含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教学启示,助力于高考备战。
李红伟[3](2021)在《情境化物理试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的"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提出:评价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应尽量创设类型多样的、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开放性的真实情境作为试题的任务情境.随着各地新高考改革的深入开展,推进情境化试题改革趋势渐己成为高考命题改革的新动向.情境化试题是指以自然界与社会生产、生活客观存在的物理现象或过程为背景材料,全方位关联物理学科知识,联系生活经验的一种试题,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试题.
刘娟[4](2021)在《位移-时间图像中的教学探讨——从一道易错题到落实双基教学》文中指出高考试题特别突出基础性,注重贴近教材和实际,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获得感。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科学思维和关键能力的培养。2020—2021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中考查了一道有关位移-时间图像的题目,此道题的高错误率引发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有效进行基础知识教学?文章分析了此题的多种解法及学生的各种错因,以此挖掘日常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延伸到对物理基础教学的思考。最后,尝试提出了加强基础教学的几点建议: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好好研读教材,引导学生打好基础,促进课堂回归教材。
胡道成[5](2021)在《注重培养比较思维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文中认为物理解题过程是一个在物理观念指导下,将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方法有机结合,对知识进行选择、组合、运用去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过程。而思维能力居于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地位,在各种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一般策略和方法的角色,所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物理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和终极追求。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接受知识、发现知识、建构知识的前提,在习题教学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尹克利[6](2021)在《高中物理模型学习进阶的教学策略 ——以“磁场”教学为例》文中认为
刘欢[7](2021)在《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鑫[8](2021)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一“数与代数”模块为例》文中认为
王艺臻[9](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曹文[10](2021)在《基于课程本位评姑的小学视障学生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二、物理解题思维的起点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解题思维的起点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风格何以“中继”?——乔治·库布勒与造物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超越浪潮:乔治·库布勒的“前卫”面向 |
二、人造物、有形史与类型学:风格的回返式思考 |
三、造物史视阈下的风格“中继”及其争议 |
结语 |
(2)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以“2020年全国1卷物理压轴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全国1卷物理压轴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赏析 |
1.1 原题再现 |
1.2 命题意图分析 |
1.3 两种不同解题思路赏析 |
2 基于试题赏析,对标核心素养 |
2.1 物理观念 |
2.2 科学思维 |
2.3 科学探究 |
2.4 科学态度和责任 |
3 教学策略 |
3.1 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扎实物理观念的理解和应用 |
3.2 注重物理模型的构建,强化科学思维的形成 |
3.3 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拓展科学探究的潜能 |
3.4 鼓励探索和科技前沿创新,促进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养成 |
4 结语 |
(3)情境化物理试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情境化试题特点 |
1.试题情境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 |
2.试题信息呈现具有多样性和关联性 |
3.试题条件具有相关性和隐蔽性 |
4.问题解决具有迁移性和拓展性 |
二、情境化试题的解题策略 |
1.解题的基本思路 |
2.信息处理的方法 |
3.解题的思维方法 |
(5)注重培养比较思维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通过图像对某种物理现象的理想模型与题述实物系统的某个部分加以比较,提取研究对象运动情况的差异点,结合共同点解决平抛运动问题 |
2.把公式中所包含的物理量与当前状态中的各种已知量、待求量加以比较,以确定其间的相同或不同关系,结合基本规律来解决抛体运动问题 |
3.把某些物理定律、公式的适用条件与问题的当前状态进行比较、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合理选用基本规律和公式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
4.把形似而神异的运动过程放在一起,需要在物理观念的指导下通过自主选取相同的比较标准以寻找其间的不同关系,通过“定性与半定量分析法”进行推理论证,解决圆周运动问题 |
5.把性质不同的运动过程放在一起,需要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研究对象的不同性质的运动,然后根据各自的运动规律来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
6.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者是通过某种辅助方法来进行间接比较,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
(9)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物理解题思维的起点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风格何以“中继”?——乔治·库布勒与造物史研究[J]. 郭峙含.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11)
- [2]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以“2020年全国1卷物理压轴题”为例[J]. 车慧清,施生晶. 中学理科园地, 2021(04)
- [3]情境化物理试题的特点及解题策略[J]. 李红伟.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1(08)
- [4]位移-时间图像中的教学探讨——从一道易错题到落实双基教学[J]. 刘娟. 物理教学探讨, 2021(08)
- [5]注重培养比较思维 提高物理解题能力[J]. 胡道成. 教学考试, 2021(31)
- [6]高中物理模型学习进阶的教学策略 ——以“磁场”教学为例[D]. 尹克利.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7]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欢. 西南大学, 2021
- [8]初中数学学法指导教学策略研究 ——以初一“数与代数”模块为例[D]. 王鑫. 西南大学, 2021
- [9]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10]基于课程本位评姑的小学视障学生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干预研究[D]. 曹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