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ynthesis of Cyanobenzaldehydes (m-, o-, p-) by Molecular Oxygen Oxidation Methods(论文文献综述)
杨珍珍,刘志敏[1](2016)在《功能型微孔有机聚合物吸附及催化转化CO2研究进展》文中指出CO2既是温室气体的重要组分,又是可再生的C1资源,随着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CO2化学引起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孔有机聚合物材料(MOPs)所具有的独特优点,尤其是单体及材料合成方法的多样性,易于在其骨架中引入特定的亲CO2官能团、有机配体、金属催化中心等,为CO2吸附、活化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将概述近年来功能型MOPs材料在CO2吸附及催化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涉及的MOPs主要为通过化学方法直接合成的、亲CO2基团(如偶氮键、Tr?ger碱、咔唑、三嗪基团、希夫碱、苯并咪唑和氟原子等)功能化的有机聚合物材料,它们在CO2高效吸附、活化的基础上实现了CO2的催化转化,合成高附加值化学产品,如甲酸、甲基胺、有机碳酸酯等.
赵军龙[2](2013)在《金属酞菁催化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文中认为酞菁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光稳定性,长期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酞菁已经在染料、光动力疗法、气敏材料、有机光伏材料、非线性光学元件和电池催化剂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金属酞菁因其易于合成,容易进行化学修饰、高化学稳定性、结构与氧化酶相似、对光敏感、环境友好,近年来作为非均相催化剂被广泛研究。此外,未经特殊修饰的金属酞菁不溶于水及普通有机溶剂,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因此,金属酞菁可作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还原脱卤、环氧化反应、氮杂环丙烷化、环丙化反应、炔丙基化、硅腈化、重排反应、D-A反应等的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或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尿素、金属氯代物,在钼酸铵催化下,以固相加热-微波法制备了一系列金属酞菁和四硝基金属酞菁,并在硫酸中将金属酞菁负载在活性碳上。四硝基金属酞菁光降解罗丹明B实验结果表明,酞菁衍生物具有光降解活性:四硝基酞菁镍(Ⅱ)>四硝基酞菁铁(Ⅲ)>四硝基酞菁锌(Ⅱ)>四硝基酞菁钴(Ⅱ)>四硝基酞菁锰(Ⅱ)>四硝基酞菁铜(Ⅱ)。四硝基酞菁铁(Ⅲ)@活性炭分解H202的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为40%时催化活性最高。3,4-二烷氧基噻吩具有富电子属性,其聚合物能隙较窄,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受到很大关注。以酞菁铜(Ⅱ)为催化剂,2,5-二羧酸-3,4-二烷氧基噻吩在水相中脱羧,以较高的产率和纯度制得3,4-二烷氧基噻吩,避免了有机极性溶剂的使用,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仍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另外,通过简易的水蒸气蒸馏法即可分离出产物。该法具有环境友好、操作简易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制备3,4-二烷氧基噻吩的绿色方法。苯并咪唑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化学结构单元,其衍生物对多种病毒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硝基酞菁铁@活性炭为催化剂,常温下,空气气氛中,用95%乙醇做溶剂,邻苯二胺与醛缩合氧化成2-取代苯并咪唑。硝基酞菁铁@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制备苯并咪唑的方法具有高化学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和易于纯化等优点。Hantzsch1,4-二氢吡啶衍生物是一种有效的钙离子拮抗剂,能够作为心血管类药物药物,其通过氧化芳构化代谢为相应的吡啶衍生物。在乙醇-水体系中,乙酰乙酸乙酯、醛和醋酸铵多组分反应合成1,4-二氢吡啶。并在四硝基酞菁铁(Ⅲ)的催化下,双氧水为氧化剂,乙醇中常温下进行芳构化,以很好的化学选择性得到相应的吡啶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构建天然产物和合成药物不可或缺的活性结构单元。95%乙醇中,以四硝基酞菁铁(Ⅲ)为可回收催化剂,联苯酰、醛和醋酸铵多组分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合成2,4,5-三取代咪唑,或者联苯酰、醛、醋酸铵和苯胺多组分反应合成1,2,4,5-四取代咪唑。
刘先军[3](2013)在《负载型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燃油中硫含量的控制指标越来越严格,燃油的低硫或超低硫化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目前,传统的加氢脱硫工艺(HDS)对噻吩硫的脱除率低已成为燃油深度脱硫的瓶颈,硫含量越低,脱硫操作越难进行,HDS面临日趋严重的技术经济问题。而氧化脱硫方法(ODS)由于其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能有效地脱除HDS难脱除的大分子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制备了三种磷钨酸杂多化合物,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等手段对这些磷钨酸杂多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这些磷钨酸杂多化合物作催化剂,研究了模型油(苯并噻吩(BT)和二苯并噻吩(DBT))、汽油和柴油中的氧化脱硫。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等操作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考察了以负载型磷钨酸作催化剂时模型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均有影响,且BT和DBT的氧化反应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DBT的脱除率高于BT的脱除率。模型油的硫含量分别由600mg/L降至40.26mg/L和82.86mg/L。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磷钨酸反应制备了过氧磷钨酸季铵盐,FT-IR图谱表明,过氧磷钼酸掺杂季铵盐后其Keggin结构未受破坏。考察了以过氧磷钨酸季铵盐作催化剂时模型油、汽油和柴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均有影响,并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DBT比BT更容易被氧化,DBT和BT模型油的硫含量分别由600mg/L降至3.48mg/L和21.12mg/L;动力学研究表明,DBT和BT的氧化都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在催化剂用量为3.90%(汽油)和1.16%(柴油),剂油比为1:5,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反应60min,汽油和柴油的脱硫率分别为77.24%和 92.23%。采用正硅酸乙脂(TEOS)为硅源,制备出了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季铵盐/二氧化硅催化剂。考察了以过氧磷钨酸季铵盐/二氧化硅作催化剂时模型油、汽油和柴油的氧化脱硫。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H202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均有影响。在催化剂用量为5.66%,剂油比为1:100(BT)和1:200(DBT),反应温度为70℃的条件下反应60min,BT和DBT模型油的硫含量分别由600mg/L降至1.5mg/L和3.36mg/L。在催化剂用量为5.71%,剂油比为1:50,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60min,汽油的脱硫率为86.02%;在催化剂用量为4.53%,剂油比为1:50,反应温度为80℃的条件下反应60min,柴油的脱硫率为82.17%。
刘娟[4](2012)在《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杂环化合物大多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和生物活性,因此在药物研究中设计和发现新的杂环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中喹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如抗菌、消炎镇痛、抗肿瘤及抗病毒等,许多喹啉杂环化合物都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或药物,在药物研究中受到较多的关注。基于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研究其合成方法,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由于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的步骤多,操作繁琐,本论文发现了“一锅法”的合成方法,减少了中间产物的分离提纯和产物的损失,较好地提高了反应效率和产率。在一锅法的合成方法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天然氨基酸盐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环合、水解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化合物,得到了三十多个4-氧代-3-羧酸喹啉衍生物,所制备的新化合物都做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它们都表现出一定的抗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烟曲霉活性,这些新的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为研究开发喹啉类新药物提供了借鉴。第二部分:本论文发现了微波合成法在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在功率为500W,温度为120℃的微波中反应15min,合成得到了十一个新型喹啉内酯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对其进行了初步生物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中等抗大肠杆菌活性。第三部分:本论文拓展了喹啉杂环的合成方法并发现了绿色高效的酶催化法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通过Friedlander合成法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七个喹啉衍生物。实验过程中通过对催化剂类型、反应溶剂、催化剂量以及反应温度进行了考察,优化出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即在室温下以猪胰脂肪酶为催化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合成条件。酶催化法相比传统合成方法而言,具有高效、环境友好、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总之,本论文研究了“一锅法”、“微波法”、“酶催化法”三种方法在喹啉杂环化合物合成上的应用,并利用这三种方法设计合成了四十多个新型喹啉杂环化合物,同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表征数据与结构一致,而且新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枯草芽孢杆菌、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和抗烟曲霉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喹啉杂环化合物新的活性谱。
邓平[5](2009)在《苯并咪唑Schiff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苯并咪唑类物质和Schiff碱化合物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及许多其他性能,为寻找具有高活性和广谱的新杀菌剂化合物,并研究其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本论文根据药物拼合原理,设计合成既含有亚胺结构,又含有苯并咪唑母体的新型化合物同时改变醛上不同的取代基和取代基的位置,将2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团键合,有可能表现更典型的生物活性及其他性能,以期筛选出新的苯并咪唑类活性化合物。本论文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综述了近年来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Schiff碱的合成研究和应用进展。2、以邻苯二胺及相应的羧酸为原料,微波辐射下,合成了2种2-取代苯并咪唑衍生物,研究并优化了反应条件探讨了物料比、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辐射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反应条件为:n(邻苯二胺)﹕n(甘氨酸)=1﹕2,微波输出功率为259 W,间歇辐射50 min。以上合成方法具有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产率高、选择性良好、反应时间短、易纯化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3、以上述中间体进一步合成了17个新苯并咪唑Schiff碱化合物,经IR、1HNMR、MS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并测定了熔点。4、为了研究该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与结构的关系,用菌丝生成速率法测定了它们对植物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了上述化合物对马铃薯干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玉米弯苞叶斑病菌(Cercospora sorghi),棉花枯萎病菌(Fusaurium oxysporiumf. sp.vasinfectum)的抑制活性,得出相关性系数EC50。以市售苯并咪唑类杀菌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对照,对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探。主要结果如下:化合物对这5种植物病原菌的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部分化合物的抑菌活性高于对照药剂。对照组药剂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具有广谱性,而合成的苯并咪唑Schiff碱除个别外大多数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不具有广谱性,化合物c、i、o、q对小麦赤霉病菌、化合物a、b、c、d、g、i、j、q对番茄早疫病菌、化合物c、g、i对棉花枯萎病菌、化合物a、c、i、n、q对马铃薯干腐病菌、化合物a、b、c、d、f、g、h、i、j、q对玉米弯苞叶斑病菌的杀菌活性都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整体来看,化合物c、i、q对所试菌种的抑菌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药剂,而化合物m、n、o、p对所试几种病原菌均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二、Synthesis of Cyanobenzaldehydes (m-, o-, p-) by Molecular Oxygen Oxidation Method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thesis of Cyanobenzaldehydes (m-, o-, p-) by Molecular Oxygen Oxidation Methods(论文提纲范文)
(2)金属酞菁催化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绿色化学 |
1.1 绿色化学的概念 |
1.2 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 |
1.3 绿色化学研究进展 |
2 金属酞菁化合物 |
2.1 酞菁的发现 |
2.2 酞菁的结构 |
2.3 酞菁的性质 |
2.4 酞菁的应用 |
3 金属酞菁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
3.1 金属酞菁催化的氧化反应 |
3.2 金属酞菁催化的还原反应 |
3.3 金属酞菁催化的其它有机化学反应 |
3.4 负载金属酞菁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 |
4 本文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金属酞菁催化剂的制备 |
1 引言 |
1.1 酞菁的制备方法 |
1.2 酞菁的负载方法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合成与表征 |
2.2.1 金属酞菁的制备 |
2.2.2 负载金属酞菁的制备 |
2.2.3 金属酞菁的性质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表征 |
3.2 金属酞菁的制备 |
3.3 金属酞菁的负载 |
3.4 四硝基金属酞菁光降解罗丹明B的活性 |
3.5 四硝基酞菁铁(Ⅲ)@活性炭的分解H_2O_2活性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酞菁铜(Ⅱ)催化脱羧合成3,4-二烷氧基噻吩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合成与表征 |
2.2.1 2,5-二羧酸二乙酯-3,4-二烷氧基噻吩的制备 |
2.2.2 2,5-二羧酸-3,4-二烷氧基噻吩的制备 |
2.2.3 3,4-二烷氧基噻吩的制备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表征 |
3.2 反应体系的选择 |
3.3 催化剂的选择 |
3.4 后处理方法 |
3.5 催化剂的回收套用 |
3.6 底物普适性实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酞菁铁(Ⅲ)催化合成2-取代苯并咪唑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合成与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表征 |
3.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3 催化剂的选择 |
3.4 催化剂的回收套用 |
3.5 底物的普适性 |
3.6 反应机理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酞菁铁(Ⅲ)催化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芳构化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合成与表征 |
2.2.1 Hantzsch酯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2.2.2 芳构化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表征 |
3.2 Hantzsch酯1,4-二氢吡啶的合成 |
3.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 催化剂的选择 |
3.5 催化剂的回收套用 |
3.6 底物普适性与化学选择性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酞菁铁(Ⅲ)催化多组分反应合成多取代咪唑 |
1 引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与试剂 |
2.2 合成与表征 |
2.2.1 三取代咪唑的合成 |
2.2.2 四取代咪唑的合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化合物表征 |
3.2 催化剂的选择 |
3.3 底物的普适性 |
3.4 催化剂的回收套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负载型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燃料油脱硫的重要性 |
1.1.1 燃料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类型及分布 |
1.1.2 燃料油中含硫的危害 |
1.2 加氢脱硫 |
1.2.1 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
1.2.2 加氢脱硫技术 |
1.3 非加氢脱硫 |
1.3.1 吸附脱硫 |
1.3.2 萃取脱硫 |
1.3.3 氧化脱硫 |
1.3.4 其他脱硫方法 |
1.4 杂多酸催化剂 |
1.5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 |
1.5.1 载体的作用与选择 |
1.5.2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 |
1.5.3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
1.6 杂多酸催剂的催化性能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3.1 负载型磷钨酸的制备 |
2.3.2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的制备 |
2.3.3 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的制备 |
2.4 氧化-萃取脱硫反应 |
2.4.1 模型油的配制 |
2.4.2 模型油氧化脱硫 |
2.4.3 燃料油氧化脱硫 |
2.4.4 萃取实验 |
2.5 含硫量的检测与脱硫率的计算 |
2.6 催化剂的表征 |
2.6.1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
2.6.2 X射线衍射光谱(XRD) |
第三章 负载型磷钨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3.1 噻吩类硫化物的氧化机理 |
3.2 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 |
3.2.1 载体的选择 |
3.2.2 负载方法的确定 |
3.2.3 磷钨酸负载量的确定 |
3.3 负载型磷钨酸催化模型油氧化脱硫 |
3.3.1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3.3.2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4.1 制备条件对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1 CTAB用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4.1.2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的FT-IR表征与催化活性 |
4.2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模型油氧化脱硫 |
4.2.1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2.2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2.3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2.5 模型油的氧化动力学 |
4.3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汽油氧化脱硫 |
4.3.1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3.2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3.4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4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 |
4.4.1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4.2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4.3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4.4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SiO_2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
5.1 制备条件对过氧磷钨酸季铵盐/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5.1.1 负载量的影响 |
5.1.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1.3 焙烧时间的影响 |
5.1.4 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
5.1.5 过氧磷钨酸季铵盐/SO_2的表征 |
5.2 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模型油氧化脱硫 |
5.2.1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2.2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2.3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2.4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2.5 模型油的氧化产物分析 |
5.3 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汽油氧化脱硫 |
5.3.1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3.2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3.3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3.4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3.5 汽油氧化动力学 |
5.3.6 汽油氧化产物的红外分析 |
5.4 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柴油氧化脱硫 |
5.4.1 反应温度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4.2 反应时间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4.3 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4.4 氧化剂用量对氧化脱硫的影响 |
5.4.5 柴油的氧化动力学 |
5.4.6 柴油产物的红外分析 |
5.5 负载型过氧磷钨酸季铵盐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杂环化合物在药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1.2 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方法综述 |
1.2.1 医药 |
1.2.2 农药 |
1.2.3 其他 |
1.2.4 喹啉环的合成方法综述 |
1.3 本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一锅法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N-取代乙酸基-6,7-二氟-8-甲氧基-4-氧-1,4-二氢喹啉-3-羧酸衍生物2-6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2.2.3 N-取代乙酸基-6,8-二氟-7-(4-甲基哌嗪基)-4-氧-1,4-二氢喹啉-3-羧酸衍生物2-13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2.2.4 N-取代乙酸基-6-氟-7-氯-4-氧-1,4-二氢-1,8-萘啶-3-羧酸衍生物2-19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2.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三章 微波法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9,10二氟-2,7-二氧-3,-二氢-2H-[1,4]恶唑嗪基[2,3,4]喹啉-6-羧酸衍生物3-4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3.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四章 :酶催化合成喹啉杂环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5,7-二溴-2,3-二氢-1H-环戊酮基喹啉衍生物4-3的合成 |
4.2.2 催化剂酶的蹄选 |
4.2.3 溶剂的筛选 |
4.2.4 酶量的筛选 |
4.2.5 反应溢度的蹄选 |
4.2.6 底物的扩展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5 化合物表征数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绩 |
(5)苯并咪唑Schiff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苯并咪唑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
1.1.1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
1.1.2 苯并咪唑衍生物的应用研究 |
1.1.3 展望 |
1.2 Schiff 碱化合物的研究 |
1.2.1 Schiff 碱的合成反应机理 |
1.2.2 Schiff 碱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1.2.2.1 在生物及药物活性方面 |
1.2.2.2 在载氧性能和对超氧离子自由基清除方面 |
1.2.2.3 在催化性能方面 |
1.2.2.4 在分析化学方面 |
1.2.2.5 其他方面 |
1.2.3 Schiff 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发展趋势 |
1.3 苯并咪唑 Schiff 碱的研究状况 |
1.4 本研究的依据、意义和设计思路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化学合成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2-氨烷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2.1.4 苯并咪唑Schiff 碱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
2.2.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2.2.2 PDA 培养基的制备 |
2.2.3 菌种的活化 |
2.2.4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2-氨甲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反应条件的优化 |
3.1.1 物料比对产率的影响 |
3.1.2 微波输出功率对产率的影响 |
3.1.3 微波辐射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3.2 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
3.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 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合成方法和路线的选择 |
4.2 合成产物的产率 |
4.3 合成化合物的代表性和局限性 |
4.4 合成产物的结构鉴定 |
4.5 合成产物的生物活性 |
4.6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论 |
5.1 2-氨烷基苯并咪唑的缩合反应条件的优化 |
5.2 苯并咪唑 Schiff 碱的合成表征 |
5.3 抑菌活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Synthesis of Cyanobenzaldehydes (m-, o-, p-) by Molecular Oxygen Oxidation Methods(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型微孔有机聚合物吸附及催化转化CO2研究进展[J]. 杨珍珍,刘志敏. 中国科学:化学, 2016(10)
- [2]金属酞菁催化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D]. 赵军龙. 西北大学, 2013(02)
- [3]负载型磷钨酸(盐)的制备及催化氧化脱硫性能研究[D]. 刘先军.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4]喹啉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娟. 杭州师范大学, 2012(01)
- [5]苯并咪唑Schiff碱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 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