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历史经验的多角度认识——学习十六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经验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梁庆周[1](2018)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重要范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更好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范畴体系,规范学科研究范式;实践方面,研究共同主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阶段的关系,正确对待和科学解决新时期新阶段遇到的困难危机和风险挑战。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始终围绕的共同内核。共同主题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在马克思主义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部领域的核心观点,表达了新时期各阶段的共同思想。另一方面,它通过对新时期时代背景、阶段特征、主要任务、理论成果等要素的概括抽象而被把握,是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化的基本认识和总体评价。共同主题是一个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系统,主要由主体要素、客体要素、理论要素和实践要素等因素组合而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理论渊源、历史和现实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观点、原理是其根本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主题的有关论述是其重要的理论渊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主题、毛泽东时代关于中国建设主题的探索是其重要的历史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政治、文化发展道路和社会实践是其主要的现实基础。按照客观性、抽象性、相对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以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前提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确立并得到不断强化。始终坚持这个共同主题,是新时期近四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实践和理论两条路径发挥共同主题的作用。实践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阶段性主题,作用于民族复兴、国家治理、党的实践等活动,发挥其作为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理论路径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表现为几种具体样态,作用于理论创新、理论整合、生成理论主题等理论创新活动,表达其作为共同主题的重要地位。这两条路径综合作用,使新时期的全部实践和理论活动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保持正确的方向和坚强的定力。当前,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是在思想和理论认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颇,侵蚀坚持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二是在社会性质、特征、任务等实践认识上存在一定偏离,动摇坚持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坚持共同主题的力量有所损耗,削弱坚持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和精神力量。以上问题和挑战如得不到有效应对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极易偏离共同主题,进而发生颠覆性错误,最终导致山河变色、江山易主等不可挽回的恶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毫不动摇地坚持共同主题,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一是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思想理论基础;二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的时代特征、主体特征和任务特征,把握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三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坚持正确的研究方法和“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范式,推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夯实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四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五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凝聚坚持新时期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进程中,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主题,并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新情况,不断突出和强化共同主题,充分发挥共同主题的统领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开辟出宽阔的道路,创造出伟大的成就。
刘袁浩[2](2016)在《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哲学诠释学为研究工具,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解、解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一直主张以“实践”的基本观点处理“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辨证联系,进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之上,以“实践”本身为桥梁、纽带,不断在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与认识客体的“客观实在”之间建立辨证联系,从而实现了对“教条主义”的拒斥以及对“实事求是”的弘扬。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哲学诠释学的视野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认为,理解、解释活动的本质是对理解、解释得以发生的条件进行的哲学反思。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正是在对反思理解、解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何以可能的过程中继承和创新的。以哲学诠释学为理论透视工具,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与创新可以这样概括,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着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理解、解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解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过程中也同时实现着对实践本身的不断推进和深化。
王伟[3](2014)在《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政治精英培训的制度史。中共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政治精英,提升了政党的整体素质,加强了政党的能力建设。在中共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逐步探索、构建并完善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制度的物质载体是进行政治精英培训的场域基地,主要是党校和干部院校;理论载体是培训的课程和内容体系;功能是塑造与政党要求相一致的新型政治精英,从而提升政党素质,推动政党发展。在中共发展的九十多年里,制度根据政党的目标和战略,主要培养了两类政治精英:革命精英和执政精英。这些精英也都成为了中共革命和执政的中坚力量,由此也证明了制度的有效性。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的变迁与中共的发展呈现出同步性的特征,是中共发展的缩影。在建国之前,制度开始初步探索,并逐步建立完善,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适应战争环境的优秀革命精英,制度的物质载体不断完善,理论载体在经历了教条主义的危害后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即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从建国至“文革”结束,制度实现了演进发展,但最终走向分化和断裂,其目标指向于培养革命后执政精英,但是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制度的理论载体演变为新的教条主义,最终制度走向崩溃。改革开放以后,中共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制度得以恢复,并实现了变迁和发展。在这一时期,制度致力于培养符合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并在制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上实现了创新。在物质载体上,构建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精英培训基地体系,并将制度的边界延伸到了国外,派遣政治精英到海外受训或调研考察;在理论载体上,构建了意识形态导向和实用主义导向两个维度的培训内容体系,其中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意识形态思想,现实主义导向的课程内容则更加丰富。制度的功能在于再生产出符合政党要求的新型政治精英。一方面,提升政党的学习能力,使政党能够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主要在意识形态教育和党性锻炼两个方面,强化政治精英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当然,制度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个人利益的张力、政治逻辑与市场侵袭的张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政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让政党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本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进行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思路,界定论文使用的关键概念、提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讨论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从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谈起,论述政治精英培养对现代政党建设的重要意义。本章比较了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资产阶级政党主要是培养选举导向型的政治精英,而社会民主党的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则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本章重点论述了共产主义政党的特征和政治精英培养模式。共产主义政党具有强调意识形态、组织结构严密和处于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之中的特点,因此政治精英的培养模式也显着区别与资产阶级政党和社会民主党。第三章,讨论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将建党至建国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即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分别讨论这几个时期政治精英培训制度所处的环境、制度的具体安排、制度的绩效和影响制度变迁的变量。第四章,讨论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领导人民恢复生产秩序,开展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开展,政治精英培训制度也实现了制度演进,构建了较为科学的物质载体和理论载体体系。但是在1957年之后,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制度缺乏继续演进和变迁的土壤,相继出现了分化和断裂。第五章,讨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在这一时期,中共实现了政治路线的转变,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因此也需要培养大量适应改革需要的新型执政精英。在这一阶段,中共实现了政治精英培训物质载体的完善和理论载体的持续更新,促进了制度的变迁。第六章,讨论制度的特征、功能和问题。制度呈现出与中共同步性变迁的特征,主要是由政党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的功能主要是增强政党的学习能力和实现对政治精英的整合。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意识形态教育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党性锻炼与世俗利益的张力、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张力。在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政治精英培训制度在提升中共政党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认为制度是中共实现政治精英培养、加强政党能力建设的一项基本的政党内部制度安排。本文还认为,制度与中共具有同步性变迁的特征,其变迁受到内部冲突、外部压力、新观念输入、政治精英推动这些基本变量的影响。要解决制度存在的内在张力,就必须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实现意识形态的持续更新。
柳宇龙[4](2013)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地说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作出的贡献,指出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发挥的极其重要作用,并客观说明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犯过的错误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十一届六中全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科学总结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科学评价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统一“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人们混乱的思想认识,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本文意图说明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在中国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会议历史上具有的独特历史地位。全文总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从研究的历史意义与理论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说明研究十一届六中全会价值。第二章主要说明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重新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紧迫性,指明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历史任务。第三章主要说明“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重新界定毛泽东思想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并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十一届六中全会圆满达到目的。第四章主要说明“历史决议”正确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教训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厘清了基本思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总结以及得到的启示。第五章主要说明“历史决议”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新境界,指出“历史决议”正确总结三中全会以来的十条经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发展。第六章主要说明十一届六中全会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自身所走弯路的批判性反思,解放思想以及积极发展党内民主等方面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继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陈澎[5](2012)在《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以湖南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并充分运用于中国的发展实践,它的形成和提出,是以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依据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了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发展就是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解决当代中国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伟大实践。因此,科学发展观重在实践,贵在落实。离开了实践载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能是一句空话。全国各地在推进科学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带有共性的普遍经验,这些经验有利于丰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各地科学发展的新的实践。结合湖南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来对待,必须弄清国情、省情、区情的实质,把握世情、国情、省情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并付诸实践,真正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积极创新,要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营造激励创造、支持创造的制度环境,激发本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本地区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具有战略思维,增强从全局中谋划本地区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从本地区长远发展目标出发谋划当前科学发展的能力,增强从“中心”谋划全局工作的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实现人本发展,要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领导干部的各项具体工作中,真正把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头脑,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制度体系,约束和激励各级干部用过硬的作风践行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本身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研究和探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所决定的,这项重大课题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以不断丰富的理论来指导新的实践。
朱佳木[6](2011)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验应当注意的几个方法问题》文中认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通过30周年。这两个纪念日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以下简称国史)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从本质上说,是中国共产党团结
王兵[7](2011)在《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促进中国人民全面发展、推动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我们党在重要历史时期或重要会议上,都以各种形式对历史经验作出总结和反思。全面深入地加强对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研究,探究党总结历史经验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统一全党思想、创新党的理论、指导党的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选取党在以下几次重要历史时期的经验总结进行梳理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延安相对稳定的环境,通过召开会议、理论学习、撰写文章等形式对历史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特别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党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彻底清算,系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在经验总结的过程中,党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制定了思想、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在这一阶段,党总结经验的鲜明特点主要在于:1)把总结经验与革命斗争结合起来;2)把总结经验与纠正路线上的“左”和右的错误结合起来;3)把总结经验与开展理论学习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对历史经验展开了两次较为重大且集中的总结和概括。第一次是在八大前后,党作为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针对苏联和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展开了一系列总结。通过这一次总结,党主要在两个方面取得了成果:一是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苏联经验和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二是以苏为鉴,初步制定了切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则和路线。第二次比较重大而集中的总结是在1962年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前后,在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遭遇严重困难的形势下,党对“大跃进”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与反思,形成了许多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理性认识。党在这一时期总结经验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着眼于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二是挫折中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三是在肯定“左”的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来总结经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总结历史经验。这一次总结经验首先是从十届三中全会前后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始的。在此基础之上,党成功地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错误所带来的教训,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起步。党的十二大以后,特别是到了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前后,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及时地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在关于基本国情、发展思路、党建外交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纵观改革开放初期党总结经验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取得的认识成果,这一时期党总结经验的主要特点有: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注重及时地总结新鲜经验;充分体现独特的务实精神;坚持以创新作为基本诉求。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中全党的智慧,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科学地总结党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其在关于党的性质、党员成份构成、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等重大问题上提出的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建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和阐发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指导。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主要具有科学性、政治导向性、深刻性和自觉性的四大基本特点。通过对我们党以上几次重大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科学地总结经验至少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和方法:一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展调查研究和贯彻群众路线;二是必须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和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三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立场,以人民的利益和“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标准;四是必须坚持把总结得出的经验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
戴宝[8](2011)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起来,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得出的基本结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究性的思考这一问题对中国当前有着重要意义。第一部分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从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写起,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完全形成,时间跨越了几代领导人。我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起于对苏联模式照抄照搬。这种照抄照搬既有现实的必要性,又有相当的国内社会基础。这个必要性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特定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当时的国内社会基础则是生机勃勃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共党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产生于形成而言,邓小平同志的巨大贡献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从1978年起,我党正式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工作。笔者在文中着重从理论角度,大致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过程: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后出台,笔者勾勒出了中央思考的轮廓。然后,笔者分别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阶段性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都从理论出台背以及它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的关系作了详细论述。第二部分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地位。笔者首先谈到了我党的宗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力图论证我党的宗旨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必然应该有其具体基本内容,否则它也无法成其为一种存在,就更谈不上完整性与系统性,也就不能够被叫做理论。在此部分,笔者仔细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阶段性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观点。最后,笔者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的历史地位。第三部分讲的是笔者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点思考。笔者相继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与马恩描述的社会主义理想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与继承,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被继续推向前进的必要性。本文力图用历史与逻辑的画笔,在此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清晰的勾勒出建国60余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回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已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阐述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及其特征;并浅谈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考,以图能够阐明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涵、内在的逻辑结构以及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突破性进展,搞清楚它的伟大历史意义。
黄一兵[9](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自身历史的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总结和吸收历史经验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的过程中,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富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认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主要原则和方法,充分发挥了党的历史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特殊作用。
李仁银[10](2008)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经历了选择与探索时期、初步形成时期、继续发展时期和走向成熟时期这样四个历史阶段,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二、对历史经验的多角度认识——学习十六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经验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历史经验的多角度认识——学习十六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经验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学理分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和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哲学依据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理论渊源 |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历史和现实基础 |
(一)历史基础 |
(二)现实基础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二)主题与共同主题 |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结构和要素分析 |
(一)构成结构分析 |
(二)构成要素分析 |
五、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概括表述 |
(一)确立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同主题的原则 |
(二)关于新时期共同主题的几种观点辨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 |
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历史考察 |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转换的准备 |
(一)历史准备 |
(二)现实准备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形成与确立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形成与确立的标志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阶段性回答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检验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承接与推进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跨世纪承接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阶段推进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新时代推进 |
(一)彰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态度、决心和信心 |
(二)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开展新时代的实践变革 |
(三)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形成与推进的经验启示 |
(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必须紧密围绕共同主题 |
(二)坚持和深化新时期共同主题必须妥善处理多种困难 |
(三)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努力回答好一系列基本问题 |
(四)坚持和深化共同主题必须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路径 |
一、贯穿于新时期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主题 |
(一)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二)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贯穿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
(一)统一于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
(二)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
(三)具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 |
三、贯穿于中国国家治理和改革的实践——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例 |
(一)统一于治国理政五年规划(计划)实践 |
(二)上升为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 |
(三)融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三步走‖发展战略 |
(四)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
(五)作用于五年规划(计划)的调控 |
四、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实践——以重大会议和报告视角 |
(一)通过党代会报告的题目显示出来 |
(二)借助党代会的主题展现作用 |
(三)通过大会发出的号召发挥力量 |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理论表达 |
一、表现为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具体形态 |
(一)道路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发展与创新 |
(一)推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特征认识的新发展 |
(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全面拓展 |
(三)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实现理论飞跃 |
三、促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成和整合 |
(一)贯穿于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生成过程 |
(二)促进新时期理论成果的整合 |
(三)促进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 |
四、促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形成共同的理论主题 |
(一)使创新成果保持相同的理论本质 |
(二)使新时期理论成果围绕着相同的脉络 |
(三)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共同的方向 |
(四)使新时期理论成果保持一致的历史地位 |
第五章 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原因分析 |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的困难挑战 |
(一)对共同主题的理论认识容易发生偏颇 |
(二)对共同主题的实践认识容易发生偏离 |
(三)共同主题的坚持力量容易发生损耗 |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国内方面的原因 |
(二)国际方面的原因 |
第六章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对策思考 |
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思想基础 |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理论武装 |
(三)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宣传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
(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二、把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实践基础 |
(一)准确判断时代特征 |
(二)深刻把握主体特征 |
(三)准确把握任务特征 |
三、夯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方法论基础 |
(一)问题导向是破解实践课题的科学方法 |
(二)坚持―共同主题+基本问题‖的范式开展理论创新 |
(三)在共同主题与基本问题的互动中推动实践创新 |
四、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群众力量 |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二)增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创新 |
五、凝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主题的精神力量 |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协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 |
(二)改革创新精神是坚持共同主题的重要力量 |
(三)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时代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从“实践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
1.1.2 从研究“实践”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规律的路径 |
1.2 论题的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创新之处 |
1.3.1 探索“结合”的内涵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内涵的逻辑起点 |
1.3.2 研究“结合”的理论路径 |
1.3.3 展开“结合”的路径 |
1.3.4 哲学诠释学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阐释 |
第二章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工具—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哲学诠释学 |
2.1 对辩证法的理解 |
2.1.1 关于“辩证法”的一般表达 |
2.1.2 理解辩证法的逻辑起点 |
2.1.3 表达运动的形式:经验表达与概念表达 |
2.1.4 概念—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实现中介 |
2.2 哲学诠释学作为理论工具的适恰性 |
2.2.1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 |
2.2.1.1 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诠释学理念 |
2.2.1.2 理解是为避免误解 |
2.2.1.3 理解即是重构 |
2.2.1.4 理解即是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作者 |
2.2.1.5 狄尔泰对于诠释学的发展 |
2.2.2 海德格尔对“诠释学”的贡献 |
2.2.3 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 |
第三章 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 |
3.1 中国共产党人最初的革命实践以及民主革命纲领提出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2 中国革命基本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3 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4“城市中心论”对中国共产党产生影响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5“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6“农村包围城市”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7 中国共产党党建学说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3.8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产生、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第四章 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 |
4.1 思想路线确立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2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诠释因素 |
4.3 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5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5.1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5.2 反思正反历史经验方法论中的诠释因素 |
4.6 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6.1“台阶式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6.2“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6.3“科教兴国战略”制定、实施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7.1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7.2 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改革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7.3 社会主义所有制方式变革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7.4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8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4.9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第五章 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 |
5.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5.2 科学发展观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5.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5.5 党的建设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诠释因素 |
第六章 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 |
6.1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 |
6.2 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 |
6.3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可能的根本原因 |
6.3.1 从哲学基本问题理解辩证法 |
6.3.2 列宁对辩证法的理解 |
6.3.3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应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可能的根本原因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三、 进一步开展对中共政治精英培训制度研究的学术空间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制度主义方法 |
二、 实证研究方法 |
三、 比较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政治精英与中共政治精英 |
二、 政党能力建设 |
第五节 本文的分析思路 |
第六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政治精英培训与现代政党建设 |
第一节 现代政党建设与政治精英培养 |
一、 现代政党的起源与发展 |
二、 现代政党发展与政治精英队伍建设 |
三、 现代政党政治录用与政治精英培养 |
第二节 西方主要政党政治精英培养机制 |
一、 资产阶级政党与选举导向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社会民主党与多向度政治精英培养 |
第三节 干部培训与共产主义政党政治精英培养 |
一、 强意识形态政党与纲领型政治精英培养 |
二、 组织严密的政党结构与政治精英培养的主客观需求 |
三、 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职业革命家的政治精英培养目标 |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的探索与创立:建国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探索 |
第一节 制度的探索: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培训(1919—1927.7) |
一、 革命需要与意识形态引入:干部培训制度产生的早期环境 |
二、 制度载体的产生与革命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初步探索: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构建的制度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创立: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27.8—1937.7) |
一、 对抗中生存与意识形态中国化:冲突环境下制度的独立发展 |
二、 核心制度的创立与实干型精英培养 |
三、 制度的形成:关键节点与制度生成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37.7—1945.8) |
一、 政党自主发展与意识形态整合:战争环境下制度的全面发展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政治精英主体地位的确立 |
三、 制度的完善:路径依赖与制度内在价值的重构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45.8—1949.10) |
一、 国家机器扩张与干部紧缺的矛盾:全面战争环境下对干部的需求 |
二、 阶级基础扩大与制度边界延伸:制度载体的拓展与全方位干部培训 |
三、 制度边际延伸与政党整合: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现实需要 |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演进与制度断裂: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49—1956) |
一、 主体角色转变与客体多样化:过渡时期制度演进的环境 |
二、 政治精英培训正规化:制度体系与内涵的建构 |
三、 制度的演进:倾向与影响变量分析 |
第二节 制度的分化: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56.9—1966.6) |
一、 制度环境变迁与制度分化 |
二、 制度的分化与调整 |
三、 制度规定与现实运行的分化 |
第三节 制度断裂:“文革”时期党的干部培训制度的扭曲(1966—1976) |
小结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制度化: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干部培训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制度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培训(1976.10—1982.9) |
一、 政治路线回归与意识形态重构 |
二、 制度的变迁:载体恢复与内涵重建 |
三、 制度变迁的关键节点与影响变量 |
第二节 制度化与科学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干部培训(1982.10—2000) |
一、 意识形态发展与二元结构环境下对执政精英的要求 |
二、 制度化与科学化:任务与目标的转变 |
三、 推动制度化与科学化的综合动因 |
第三节 制度的完善:新时期围绕培养高素质执政精英的干部培训(2000—) |
一、 国情变化与政党能力提升 |
二、 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 |
三、 制度完善的特征与影响变量 |
小结 |
第六章 对制度的特征、功能与问题的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同步性变迁及根源 |
一、 制度的同步性变迁 |
二、 制度同步性变迁的根源 |
第二节 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一、 强化政党学习能力 |
二、 加大政党整合力度 |
第三节 制度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之策 |
一、 意识形态标准与高素质执政精英培养的张力 |
二、 党性修养与世俗利益的冲突 |
三、 政治属性与市场侵袭的矛盾 |
四、 应对问题的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选题的历史意义 |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机遇与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
2.1 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 |
2.2 “文革”结束后两年徘徊时期的争论与选择 |
2.3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机遇 |
2.4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召开 |
第三章 “历史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奠定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
3.1 起草小组主要成员对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 |
3.1.1 邓小平的意见 |
3.1.2 陈云的意见 |
3.1.3 胡乔木的意见 |
3.2 “历史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进行客观总结与评价 |
3.2.1 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 |
3.2.2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
3.2.3 肯定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作用 |
3.3 “历史决议”科学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重新界定毛泽东思想 |
3.3.1 “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
3.3.2 重新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内涵以及内容 |
3.3.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四章 “历史决议”正确总结中国革命与建设时期的重要经验教训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厘清了基本思路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 |
4.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4.2.1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的成就及意义 |
4.2.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失误及其启示 |
4.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4.3.1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的变化及其启示 |
4.3.2 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 |
第五章 “历史决议”开辟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5.1 “历史决议”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概括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任务 |
5.2 “历史决议”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论述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前提 |
5.3 “历史决议”对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论述揭开了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
5.4 “历史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属性 |
第六章 十一届六中全会对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
6.1 不断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
6.2 对自身所走弯路进行批判性反思,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6.3 坚持解放思想,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境界 |
6.4 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强化了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5)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以湖南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基本框架 |
第2章 实践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观点 |
2.1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
2.2.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是实践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
2.3 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 |
2.3.1 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
2.3.2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 |
2.3.3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
第3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从实际出发 |
3.1 实践的具体性与特殊性 |
3.2 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
3.3 湖南紧扣省情实际践行科学发展观 |
第4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
4.1 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
4.1.1 创新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 |
4.1.2 创新推动实践发展和时代进步 |
4.1.3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 创新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4.2.1 创新要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 |
4.2.2 创新要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 |
4.2.3 创新要营造激励创造、支持创造的制度环境 |
4.3 湖南科学发展理念和实践的创新 |
4.3.1 湖南发展理念和目标的创新 |
4.3.2 湖南发展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
4.3.3 湖南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创新 |
第5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战略思维 |
5.1 科学发展观是战略思维的产物 |
5.1.1 全面、协调发展观体现了全局性战略思维 |
5.1.2 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长远性战略思维 |
5.1.3 发展“要义”观体现了重点性战略思维 |
5.1.4 以人为本体现了目标性战略思维 |
5.2 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具体途径 |
5.2.1 提高从“全局”谋划“一域”工作的战略思维能力 |
5.2.2 提高从“长远”谋划“一时”工作的战略思维能力 |
5.2.3 提高从“中心”谋划“整体”工作的战略思维能力 |
5.3 湖南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 |
5.3.1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5.3.2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5.3.3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
5.3.4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数字湖南” |
5.3.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湖南 |
5.3.6 大力推进科教兴省,建设创新型湖南 |
5.3.7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法治湖南 |
第6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人本发展 |
6.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
6.1.1 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而不是物 |
6.1.2 以人为本强调发展是为了社会全体成员而不是一部分人 |
6.1.3 以人为本强调依靠人民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 |
6.2 解决民生问题事关科学发展全局 |
6.2.1 改善民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 |
6.2.2 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
6.3 改善民生是湖南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6.3.1 经济发展为“基” |
6.3.2 民生改善为“本” |
6.3.3 城乡统筹为“先” |
第7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
7.1 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干部队伍 |
7.1.1 领导干部素质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 |
7.1.2 领导干部素质决定着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效 |
7.2 提高干部队伍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
7.3 科学发展观与湖南干部队伍建设 |
7.3.1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 |
7.3.2 按科学发展的要求选用干部 |
7.3.3 用科学的机制体制激励干部 |
7.3.4 以科学发展的实绩检验干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综述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
第二节 概念阐释 |
一、何谓经验 |
二、何谓总结经验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写作构思 |
一、研究理路与主要方法 |
二、篇章结构与基本内容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转折与飞跃: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理性概括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过程 |
一、抗日战争前:中国革命经验的初步总结 |
二、六届六中全会:王明右倾投降主义的及时纠正 |
三、抗日相持阶段: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科学阐述 |
四、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揭示 |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
二、军事思想的深入发展并日趋完善 |
三、统一战线理论和策略的更加丰富 |
四、意识形态方针和政策的初步形成 |
五、党的建设理论和思想的发展创新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反思 |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特点 |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 |
第二章 曲折与反省: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入探索 |
第一节 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考 |
一、执政党的新使命和新要求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 |
第二节 七千人大会前后党对“大跃进”以来经验的总结 |
一、经济困难形势下的积极探索 |
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进一步概括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启示 |
一、着眼于客观深入的调查研究 |
二、挫折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 |
三、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的总结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第三章 反思与跨越:改革开放初期党对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 |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理论成果 |
一、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是转折时期党面临的紧迫课题 |
二、初步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是党深化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 |
三、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是党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内在要求 |
第二节 改革开放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多维阐释 |
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运用 |
二、基本国情的客观把握与理性概括 |
三、发展思路的深刻解读和崭新提升 |
四、党建理论、外交思想的深度概括与发展创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理性思考 |
一、善于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 |
二、注重及时地总结新鲜经验 |
三、充分体现独特的务实精神 |
四、坚持以创新作为基本诉求 |
第四章 自觉与深入: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对历史经验的不断思考 |
第一节 江泽民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 |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历史和现实经验的高度总结 |
第二节 胡锦涛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一、科学发展观是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的必然结论 |
二、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思考 |
一、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主要特点 |
二、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方法 |
三、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启示意义 |
结语: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经验的方法论原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意义及背景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
(一)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
1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
2 毛泽东思想与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个标志性成果的形成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完善的标志性成果的形成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的形成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地位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我党的宗旨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理论内容 |
1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内容 |
3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容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阶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性飞跃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指南 |
三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考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与马恩描述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同的 |
1 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而言,这两者是不同的 |
2 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而言,这两者是不同的 |
3 就财富分配方式与共同富裕形式而言,这两者是不同的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扬弃 |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 |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苏联模式的突破 |
(三) 要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续向前推进 |
结束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
注释 |
参考书目 |
致谢 |
(9)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自身历史的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十多年来党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的基本历程 |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 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
(二)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 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 科学归纳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 紧密结合党的奋斗史, 推动理论创新, 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三) 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 将科学发展观建立在可靠的历史实践基础上, 积极推动用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指导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深化了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的认识 |
二、三十多年来党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奋斗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
(一) 科学总结历史经验, 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道路 |
(二) 实事求是地对待党的历史, 既重视总结正面经验, 也重视总结反面教训, 把对成绩的肯定当做前进的动力, 把对失误的反思当做促进党的事业发展的契机 |
三从统一思想的目的和要求出发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 使总结党的历史的过程, 成为凝聚力量、增进共识的过程 |
(四) 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历史, 站在新的时代高度总结历史, 着眼于实际问题, 着眼于服务中心工作和大局, 以更好地发挥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 |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一) 三十多年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推动了党的思想理论不断创新 |
(二) 三十多年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开拓了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局面 |
(三) 三十多年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推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
(四) 三十多年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
(五) 三十多年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奋斗史, 为成功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风浪和风险的严峻考验提供了重要借鉴 |
四、对历史经验的多角度认识——学习十六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经验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主题研究[D]. 梁庆周.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2]哲学诠释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研究[D]. 刘袁浩. 兰州大学, 2016(06)
- [3]政治精英培养与政党能力建设 ——中国共产党干部培训制度研究[D]. 王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4]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研究[D]. 柳宇龙.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5]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以湖南省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为例[D]. 陈澎. 湘潭大学, 2012(02)
- [6]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验应当注意的几个方法问题[J]. 朱佳木.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4)
- [7]关于中国共产党在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经验总结的思考[D]. 王兵. 南京大学, 2011(08)
- [8]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思考[D]. 戴宝. 新疆大学, 2011(11)
- [9]改革开放以来党对自身历史的正确认识、把握和运用[J]. 黄一兵. 中共党史研究, 2010(09)
- [10]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J]. 李仁银. 唯实, 2008(07)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哲学基本问题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