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佳奇[1](2021)在《陌生化理论视阈下美食类短视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碎片化时代降临,注意力经济崛起。短视频成为当下人们信息沟通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在短视频的逐步发展过程中,与美食有关的短视频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在短视频垂直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得到受众的喜爱。当今的美食类短视频搭乘技术发展的快车,被创作者们进行创新和变形,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图文菜谱和传统的美食教程视频,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有了新的表现,向受众呈现出陌生化的形态。本文首先从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三个方面对美食类短视频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总结出当下美食类短视频逐渐发展成熟呈现出的特征。经过梳理发现,当下的美食类短视频传播逐渐呈现出陌生化趋势。其次,基于以上的梳理,本文在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将分别从内容呈现和内容建构展开美食类短视采取的陌生化策略的探究,对当下具有一定关注度的美食类短视频进行内容分析,分析当下美食类短视频的陌生化策略。最后,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美食类短视频陌生化效果所带来的文化意义,以及过度陌生化可能带来的危害。在肯定美食类短视频陌生化效果带来的积极的文化意义的同时,对创作者和受众盲目追求陌生化的趋势提出警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助力美食类短视频可以健康良性发展。
张荟[2](2021)在《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症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田慧[3](2021)在《《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新媒介环境格局,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精英意识与单向传播路径被瓦解,纸媒作为就旧媒介代表如何存活成为新闻界的重要议题,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成功,为报业困境带来曙光。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是《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要素,针对《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塑造出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笔者以叙事学理论为根基,以人物形象塑造为支点,综合《南方周末》的报道理念、受众定位、发展历程等,《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真实性与深刻性的特质,还有人物形象塑造手法借鉴小说文体的三维关系中研究分析,认为丰富的叙事策略和多元的叙事话语是《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塑造成功的重要手段,虽其中大量借鉴小说文体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但基于二者文体根本属性的不一致,延伸出在叙事意图、塑造手法和互联网环境中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出现的新特征三方面明确区别二者,最终对《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塑造作出相应的反思与建设性意见。第一章首先界定“深度报道”相关概念,明确与《南方周末》二者的渊源与关系,归纳出《南方周末》深度报道具有理性精神、报道理念宏观性和始终坚持人文性三大特点,还揭示了《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两大原因,一是竞争策略上的差异化,做到了紧跟时代媒介环境变化,精准定位读者群和开创全媒体的经营模式;二是做到内容为王,报社秉持优秀办报理念去选材,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去报道,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为内容加持。第二章宏观角度总结《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整体属性。《南方周末》一贯以深度报道见长,具有与其他新闻体裁没有的特质,为其人物形象之间产生共性奠基,从而将《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共性特征归纳为真实性、平民性、复杂性和典型性。第三章以叙事学理论为根基分析《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策略。首先叙事声音中言语正面塑造和非言语隐秘构建人物形象的功能;其次抓住叙事视角中大量运用的限知视角和“反复”,深化受众对于人物形象认知;再者叙事时间上提炼出具有以倒叙为主,时距多重组合,及叙事节奏变化多端的特点,清晰交代新闻事件的同时还控制着情节发展速率,都让人物形象更富有张力。第四章具体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话语,手法上运用意象的反复出现强调突出人物性格,词语隐喻的功能隐射指向人物情感;细节描写中细化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加之受众的联想与想象视觉再现,人物形象更鲜明与真实;词语中应用方言词通俗形象传达人物特色,旧词新用使人物形象传达更为准确凝练。第五章论述《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区别,体裁本质属性的不同导致在叙事意图上的审美和真实诉求产生偏差;二者对人物形象塑造手法二者有侧重和争议,深度报道中倾向描写手法中肖像、动作、语言、环境等和修辞手法中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对心理描写和修辞的夸张、想象等借鉴具有争议性,因而不将二者混为一谈;此外紧随互联网时代,《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相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出现“可预测性”新特征,新闻中“标签化”良好运用起着快速建立与传达人物鲜明性格作用。
金敏[4](2020)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方人物周刊》作为国内人物类综合期刊的先锋,积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随着国内《人民文学》提倡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潮流的不断发展,《南方人物周刊》积极应对时代潮流和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在2014年率先做出改变,推出“记录我们与之相处的世界”非虚构专栏,提供丰富精彩的人物故事,提倡风格化的人物报道写作,为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提供平台。基于此,论文以《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31期改版至2018年第38期的“非虚构”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300余篇,立足于文本运用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借助写作学和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和探究《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以期丰富新闻非虚构写作实践和理论探索。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综合阐述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界定选题的研究范围以及重要概念,并对研究目的及意义,思路与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特点和规律的阐述和分析。首先从谁来写分析《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写作主体,突出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介入性特点。以沉浸式观察者主动介入报道对象的生活和工作,以参与者的行动与体验介入人物内部获得感受与感知,以叙述者发挥自身能动性理解和创造,进行风格化叙述与写作。其次是从写什么论述《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文本内容,从人物选题、写作参照和报道主旨全面勾勒,体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记录与叙事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从怎么写论述《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以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同时运用一定的社会调查方法写作阐述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叙事以真实为生命的基础和原则;从非线性的叙事结构、不同的叙事聚焦灵活转换以及变化有序的叙事节奏分析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故事化的叙事艺术;同时研究报道文本的修辞表达特点,发现报道文本通过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以及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传递事实的同时赋予文本审美意义。最后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进行反思,试图厘清普通人物报道与“非虚构”人物报道写作的区别与意义,同时对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真实性提出见解和建议,并阐述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介入其中的“度”的问题。
刘泱溪[5](2020)在《《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报道的叙事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是以大文化的视角关注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新闻专版,创刊30多年来,对它的学术性研究很少。而以它为样本,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探讨其得失,此前未有。基于此,探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如何进一步办好副刊类周刊,不断提升办报质量,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通过样本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的新闻叙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内容上。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叙事模式使用较多。其中深度报道常使用倒叙、预叙等叙事方式去进行新闻叙事,它注重交代事情的前因后果,而其他体裁的报道则更侧重于采用顺叙方式叙事,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叙事时长方面,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多使用概括性叙事,注重新闻的简洁性;报道叙事内部节奏上,表现为核心事件和催化事件的组合叙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叙事的外部节奏则体现在段落的巧妙设置,使其更具视觉美感。二是叙事框架上。周刊头版新闻中隐蔽的叙事者的使用最为频繁。原因在于新闻专业主义要求叙事者尽可能隐藏自己的感情色彩,通过新闻事实来向受众展现事件本质。叙事视角层面则是以复合聚焦型叙事视角为主,因为单一视角无法满足叙事者对新闻事件的叙述。三是叙事话语上。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的遣词造句喜欢选用主观性强烈的形容词;句式上,主观性强的疑问句、感叹句等出现频率较高;它还借鉴文学语言符号,大大增强了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运用新闻叙事学理论解读《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报道,它不仅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还为同类型报纸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以及借鉴,也对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的转型以及做好深度原创有所助益。
高昂[6](2020)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影设备的种类更加丰富,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航拍器材的日益智能化与便捷化,带来了航拍这种高大上的创作活动在大众摄影领域日益普及,使得当代摄影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上也变得日益多样化,进一步丰富了当代摄影的语言系统,具有深入探索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文所讨论的是在中国当代摄影的大背景下,对航拍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同时进一步探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背景下发展的特征和意义。作为一名美术学摄影专业的研究生,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好地推动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航拍的产生与发展,梳理航空摄影的历史进程,从摄影术诞生时笨拙繁复的航拍创作流程到大型飞行器航拍创作再到当代智能化轻量化的航拍设备,让航拍变得更加便捷,让创作者得到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其次,从形式、内容和审美三个层面阐释了当代航空摄影的艺术特性;再次,通过对多位当代优秀摄影师航拍作品的深度剖析,从新闻摄影、风光摄影和纪实摄影三个领域全面阐述航空摄影带来与众不同的视觉表达;最后,通过讨论航空摄影所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出现的问题,辩证的看待航空摄影这一方式的优缺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思考以及对航拍将来发展的期望。本文的原创性意义或创新点在于强调了,航空拍摄带来的形式美感不仅仅在于画面的炫酷,而是在形式背后给人带来美感的提升。不仅仅是形式上点线面的物理特性所构成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内容背后的象征意义。航拍器运用产生的多维度感知,给人以新的美学语言,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耐人寻味的思考。除此之外,航拍这一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在摄影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及,对于航空拍摄持积极态度的文章较多,因此在本文的写作中,通过对航空拍摄方式的梳理,辩证地看待航拍的发展意义,梳理航拍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另一大创新点。航空摄影作为在当代迅速普及的一种创作手段,在不同的影像创作领域凸显其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与意义。随着航拍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其进行创作的群体也迅猛增长,航空摄影已经成为了当代摄影创作中的一支重要新生力量,所以系统的梳理和探讨航空摄影的应用背景及其创作与表现,就显得非常紧迫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冉[7](2020)在《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专业生产非虚构作品的媒体和机构越来越多,在短阅读盛行的时代,非虚构写作不仅与之背道而驰,发展势头也逐年强劲。本论文的目的是研究此类作品何以用它的叙事力量突破重围。本论文从“极昼工作室”、“湃客工坊”、“人物”、“GQ报道”、“真实故事计划”、“谷雨实验室”、“故事硬核”七个媒体中选取了17篇报道作为样本,借助叙事学理论,使用文本分析方法探讨它们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本论文首先从概念上解释了非虚构写作,梳理其发展脉络,介绍选取样本的七大非虚构媒体,在宏观上对非虚构写作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论文从叙事主题角度探究了非虚构写作,通过对主题的研究,探讨当下非虚构写作的选题倾向。在对具体文本的微观分析中,从叙事者和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四方面分析所选作品的叙事层次和叙事技巧,展现了非虚构写作者如何借鉴文学的写作手法,实现文本可读性上的跃升。本论文研究发现:第一,人物和时代是非虚构写作的两大叙事主题,围绕着这两大主题,其重点呈现了个体命运、群像面貌、时代热点和城市形象等内容,非虚构写作者在选题上进一步扩充了传统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力图深入细致地把握时代与社会的脉动;第二,叙事学理论完全适用于非虚构文本的分析,但虚构和非虚构的文本在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上有细微差别,比如:写作者始终作为第一叙事者,零聚焦视角在非虚构文本中是不存在的,叙事结构上非虚构写作常常以倒叙开头等。非虚构写作是新媒体平台的新兴产物,本论文希望能为当下的非虚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并为相关的非虚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黄健[8](2020)在《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文中指出后现代性语境中,文学研究逐渐被文化研究所取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其边界不断被打破,由此引起文学科学定位的失衡,及其内在科学性具体内涵的模糊。而且,长期以来对于“科学”的片面理解,造成人们在观念上将“文学”与“科学”决然对立。不过,与文学科学在理论层面的举步维艰的处境完全相反,在现实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文学科学却仍然十分契合实践的需要。这些事实表明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急需反思和重构。“文学科学”意指对一切文学现象、文学活动和文学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广义上与文学研究、文艺学、文学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基本同义;在狭义上主要是指在现代性语境下作为文学知识生产机制和研究范式的一种体现,是现代学术研究体制的产物。本文对文学科学内涵的探讨主要取其狭义层面。文学科学的生成源自两种因素的合力,即现代性语境从外部促进了文论现代范式的生成,以及在文学研究内部发生了从现代文学观念成熟到现代文学研究生成的渐变。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通过其科学性表现和科学化进程两方面获得。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标准等方面,而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则从历时性角度佐证各时期对于文学科学性的探讨。以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结构主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纵观他们的文论体系,其中最突出的理念是对于文学科学化的追求。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等三个层级作出突破与完善;其二,基于实证主义原则的形式化思维的运用;其三,语言学研究视角的介入。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们借助于语言学研究视角,从而找到了文学研究的客观基础——作品本身及其语言形式,也因此极大地扭转了人们关于文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过,形式主义的文学科学论也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限:其一,源于研究对象、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内在缺陷;其二,唯科学主义倾向的形式化思维的负面影响;其三,语言学视角的适用度问题。这些不足使得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科学性表现并不完整,因而是片面的科学性。在后现代语境下,随着形式主义尤其是结构主义的终结,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兴起,从这种转折中也能见出形式主义科学迷梦破碎的缘由。必须指出的是,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的批判历程,并不能表明后现代性话语的立场就构成了批判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最终结论。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如何构建文学科学的科学性才是当前首冲其要的关键点,唯有秉持开放、包容、多元的历史发展视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并行,才有可能趋向文学科学的科学性的相对真理。因而对待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迷梦不能以对错得失判定其价值,而是对其甚至所有的文论进行批判、反思和借鉴,以完善文学科学的科学性内涵。本文结构展开如下:前言,提出问题及研究重点;第一章,现代性与文学科学;第二章,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第三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第四章,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最后作出总结。
刘心雨[9](2020)在《叙事学视角下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话语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闻界吸收和引进西方新新闻主义思想,从宏大叙事开始转向关注平凡人的故事。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设专题特写版《冰点》,被认为是国内特稿写作的开端,也是现在流行的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前身。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快速推进,新闻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纸媒日渐式微,新媒体平台成为主流。非虚构新闻写作作为近两年内容行业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文体,越来越显示出其对抗时间易碎性和关照时代性的珍贵价值。本研究主要聚焦“非虚构新闻写作在叙事层面的话语变迁”和“影响非虚构新闻写作变迁的作用机制”两大维度,借鉴后经典叙事学理论的研究框架、采用质化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将非虚构写作视为一种新闻叙事文本,将其置于不断变动的中国社会语境中,尝试理解和分析非虚构新闻写作的话语变迁。本研究根据对非虚构新闻写作进行的历时性梳理,将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探索期(1995年-2003年),以《冰点周刊》生产的特稿为代表,是我国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开端;第二个阶段为黄金期(2003年-2016年),这一阶段以《南方周末》开创的“中国式特稿”为代表,涌现出许多真实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特稿;第三阶段为创新期(2016年至今),这一时期的非虚构新闻写作在互联网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开始重新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本研究发现,在新媒介环境的生产逻辑下,非虚构新闻写作在叙述者、叙事主题、叙事风格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创新。创新时期的非虚构新闻写作打破了传统的一元叙述者聚焦模式,采用多维度立体化叙事者视角;叙事主题的范围更加广泛多元,关照亚文化和小众圈层,更加注重人文色彩和挖掘时代价值;叙事风格则更加灵活多样,交互性叙事成为点缀和助力因素。非虚构新闻写作的话语变迁受到社会、媒体、受众、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整个媒体内容行业的生产、传播和商业模式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林东东[10](2020)在《詹姆逊乌托邦视野中的科幻小说》文中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乌托邦视野下的科幻小说。詹姆逊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乌托邦的功能不再是表征一个更完美、更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在于揭示人类想象力的衰弱以及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控制。乌托邦在全球资本主义时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打击,只有作为科幻小说的一种社会经济类型才获得了新的生命力。詹姆逊将科幻小说置于他的乌托邦视野中加以批评,使得科幻这一边缘性文类获得了类似于严肃文学的独立的文类品格,使科幻文学凭借其社会认知性和现实批判性获得了肯定。詹姆逊认为,科幻小说是后现代社会中的难得的一块乌托邦飞地,以其曲折隐蔽的方法表露了被压制的乌托邦冲动,并履行着乌托邦的使命。詹姆逊指出,科幻文学的最大的贡献是“败中取胜”,即揭示人类在想象未来和未知世界时的无能为力,助人们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意识到自身的想象力壁垒以及所经受的意识形态的掌控。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乌托邦与科幻小说之间的关联,讨论詹姆逊将科幻小说作为后现代社会中的一块乌托邦飞地的合理性,探寻科幻小说中的乌托邦踪迹,发掘并阐释科幻小说的曲折隐蔽的叙事手法及其如何实现乌托邦功能,揭示詹姆逊乌托邦视野中的科幻小说所呈现的新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科幻文学和科幻批评的发展拓展创新路径和理论视野。本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乌托邦思想的历史、詹姆逊对乌托邦思想做出的改造以及詹姆逊乌托邦文学批评中的科幻转向。詹姆逊将乌托邦视为一种具有政治性功能的社会工具,并将文学视为乌托邦计划的一种,表明了文学具有政治乌托邦功能——揭示想象力的衰弱以及意识形态的控制;科幻小说小说本身所具有的认知性弥补了高雅文学的瘫痪,并以其自身的结构性特征和美学特征成为后现代中的一块乌托邦飞地。第二章讨论科幻文本中存在的乌托邦踪迹,主要围绕着“身体”与“空间”展开。“身体”和“空间”是詹姆逊论后现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关键主题,也承载了大量的边缘化的乌托邦冲动。第三章讨论科幻小说所采取的“更曲折”、“更隐蔽”的叙事方式,这些叙事方式最终达到的效果,是完成其乌托邦目的——揭示人类想象未知世界的无能为力。首先提出世界缩影的叙事方法,这一叙事方法出于想象的困境,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实验,所参照的是人类世界的秩序,但遵循极简的抽象的构建原则。其次讨论了认知疏离的叙事方法,这种叙事方法利用了科幻小说自身的认知性和结构上的延异性美学特征,通过对未知世界的令人“震惊”的东西进行普遍化叙述,最终使人们对现实秩序的陌生化体验,以提醒反思当下人类的行为的合理性。最后分析了复调与对话的叙事方式,现实中多种多样的乌托邦及其封闭性,给了科幻小说呈现不同乌托邦之间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不同乌托邦之间碰撞、对话,是探寻更理想的乌托邦的一种方式。
二、“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陌生化理论视阈下美食类短视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食类短视频及其发展历程 |
1.1 美食类短视频的发展历程 |
1.1.1 传播载体:从视频网站向短视频平台发展 |
1.1.2 传播内容:从美食教程向多元内涵发展 |
1.1.3 传播形式:从制作记录向影像化视频发展 |
1.2 美食类短视频的类型 |
1.2.1 美食+生活 |
1.2.2 美食+创意娱乐 |
1.2.3 美食+体验 |
1.3 美食类短视频的特征 |
1.3.1 内容的生活化、情感化、理想化 |
1.3.2 制造影像感、审美感、娱乐感 |
第二章 极致化渲染:美食类短视频的陌生化呈现 |
2.1 视觉的极致呈现 |
2.1.1 构图极致化:凸显主题寓意 |
2.1.2 光影极致化:营造主题氛围 |
2.1.3 色调极致化:刺激感官体验 |
2.2 听觉的极致渲染 |
2.2.1 同期声极致化:增加丰满度 |
2.2.2 解说词极致化:彰显语言魅力 |
2.2.3 背景音极致化:调节作品氛围 |
2.3 细节的极致放大 |
2.3.1 放大食材细节:凸显质感 |
2.3.2 放大细微情感:引发共鸣 |
第三章 戏剧化构造:美食类短视频的陌生化建构 |
3.1 场景的戏剧化间离 |
3.1.1 城市文艺厨房 |
3.1.2 乡村农家田园 |
3.1.3 原始野外 |
3.1.4 趣味办公室 |
3.2 时空的戏剧化延展与压缩 |
3.2.1 时间的戏剧化延展与压缩 |
3.2.2 空间的戏剧化延展与压缩 |
3.3 叙事的戏剧化语式 |
3.3.1 叙事故事化 |
3.3.2 叙事情节化 |
3.3.3 叙事诗化 |
第四章 理想与想象:美食类短视频陌生化效果的文化意义 |
4.1 感知与体验:渲染感性欲望 |
4.2 展现与向往:建立生活美学 |
4.3 缓解与治愈:抚慰情感孤独 |
4.4 美化与重塑:差异空间的差异感受 |
4.5 虚拟与想象:追逐新奇景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美食类自媒体风格特征统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研究理论:叙事学、新闻叙事学、深度报道相关发展 |
(二)研究对象:《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研究综述 |
(三)研究成果:叙事学下《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塑造 |
三、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 |
一、《南方周末》与“深度报道” |
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特点 |
(一)坚持贯彻理性精神 |
(二)报道理念的宏观性 |
(三)人文关怀依旧 |
二、《南方周末》深度报道成功的原因 |
(一)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
(二)重塑内容力 |
第二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的人物形象特征归纳 |
一、人物存在的真实性 |
二、人物身份的平民性 |
三、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
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
第三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的叙事策略 |
一、叙述声音在人物形象上言语与非言语形式 |
(一)言语形式的正面塑造 |
(二)非言语形式的隐秘构建 |
二、建构意义指向,人物形象不断深化 |
(一)文本的反复,聚焦人物特质 |
(二)限知视角的聚焦,“镜子式”的反映人物 |
三、倒序为主,时距多重组合 |
四、富于变化的叙事节奏,赋予人物张力 |
第四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人物形象的话语分析 |
一、意象化的手法,深化人物形象 |
(一)意象与叙事母题 |
(二)意象的反复 |
(三)词语的隐喻 |
二、视觉上的场景化 |
(一)人物身体特征的独一无二性 |
(二)人物行为动作外显人物性格 |
(三)独白与对话形式的直接引语 |
三、词语上的创新与变异 |
(一)方言词语的创新 |
(二)旧词新用的变异 |
第五章 《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与小说中人物形象塑造的叙事区别 |
一、叙事意图中真实与审美的诉求 |
(一)人物形象在深度报道与小说中真实性 |
(二)人物形象在深度报道与小说中审美性 |
二、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倾向与争议 |
(一)深度报道借鉴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倾向性 |
(二)深度报道借鉴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的争议性 |
三、互联网时代中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新特征 |
(一)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可预测性” |
(二)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标签化”的应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范围及概念界定 |
1.2.1 人物报道的研究范围 |
1.2.2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 |
1.3 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非虚构写作研究现状 |
1.3.2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主体 |
2.1 观察者:沉浸式观察与记录 |
2.1.1 以“我”的在场细致观察 |
2.1.2 以“我”的在场客观记录 |
2.2 参与者:行动介入与体验感知 |
2.2.1 “我”的行动与体验 |
2.2.2 “我”的感知与判断 |
2.3 叙述者:主体基于客观事实的理解与创造 |
2.3.1 完善和客观化认知报道对象 |
2.3.2 风格化叙事写作 |
第3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文本内容 |
3.1 独特的人物选题 |
3.1.1 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文化艺术人物 |
3.1.2 具有公共思考的学者专家 |
3.1.3 独特生命体验和人生故事的普通个体 |
3.1.4 “陌生化”的公共群体 |
3.2 丰富的写作参照 |
3.2.1 以人物的历史为写作参照 |
3.2.2 以人物的阶层和职业属性为写作参照 |
3.2.3 以人物所处的环境为写作参照 |
3.2.4 以人物的作品和价值观为写作参照 |
3.3 深化的报道主旨 |
3.3.1 以人为本,塑造人物典型意义和价值 |
3.3.2 记录个体与时代,展现人物故事和经验 |
3.3.3 映射社会现实与公共议题,引起关注和思考 |
第4章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特点 |
4.1 以真实为基础的写作原则 |
4.1.1 大量的采访与写作相结合 |
4.1.2 社会调查方法建立可信性 |
4.2 故事化写作的叙事艺术 |
4.2.1 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
4.2.2 灵活转换的叙事聚焦 |
4.2.3 变化有序的叙述节奏 |
4.3 形象化表达的修辞技巧 |
4.3.1 精炼传神的细节白描 |
4.3.2 生动贴切的比喻修辞 |
4.3.3 形象类比的意象修辞 |
第5章 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反思 |
5.1 反思一:非虚构写作的人物报道之“真” |
5.2 反思二:人物报道非虚构写作主体角色介入之“度” |
5.3 反思三:准确理解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南方人物周刊》“非虚构”人物报道样本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5)《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内容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内容的文本呈现 |
一、头版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 |
二、头版新闻报道的议题类型研究 |
三、头版新闻报道的倾向探讨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结构分析 |
一、事件组合形成多元化新闻报道 |
二、序列连接打造表达新闻新空间 |
三、新闻内容的叙事结构策略分析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时间 |
一、灵活时序扣人心弦 |
二、合理时长凝聚事实 |
第四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频率 |
一、别树一帜的单一叙事 |
二、秉轴持钧的重复叙事 |
三、简明扼要的概括叙事 |
第五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内容的叙事节奏 |
一、详略得当的内部叙事 |
二、错落有致的外部叙事 |
第二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框架及行为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者 |
一、客观公正的缺席叙述者 |
二、以理服人的公开叙述者 |
三、举足轻重的隐蔽叙述者 |
四、韬光养晦的超级叙事者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视角 |
一、全面把控整局的零焦点叙事视角 |
二、探索人物内心的内聚焦叙事视角 |
三、客观记录事实的外聚焦叙事视角 |
四、立体呈现报道的复合聚焦型叙事视角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主动叙事行为 |
一、设置悬念吸引受众 |
二、制造冲突拉动情节 |
三、细节描写护航真实 |
四、“四季歌”现象因时而着 |
五、“陌生化”叙事异军突起 |
第三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的叙事话语 |
第一节 新闻话语叙事的字词选择 |
一、表露心声的形容词 |
二、刻画形象的动词 |
第二节 新闻话语事实建构的句式选择 |
一、强调事实加深印象的疑问句 |
二、直抒胸臆主观表达的感叹句 |
第三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话语中的语言符号 |
一、与文学语言互动兼容的语言符号 |
二、用图片漫画拓展叙事的非语言符号 |
第四节 新闻话语事实建构背后的意识形态 |
第四章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不足与改进对策 |
第一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不足 |
一、叙事角度单一化,叙事行为零散化 |
二、细节描写过度,时效性较弱遮蔽真相 |
三、叙事框架情怀缺失,内容存在同质化 |
第二节 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的改进对策 |
一、创新周刊报道形式,避免叙事视角单一化 |
二、传递重点信息与丰富细节,发挥社会协调功能 |
三、关注报道人文主义,重塑报道审美精神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的头版新闻叙事主要着力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航拍的产生与发展 |
一、早期航拍的演进 |
二、当代航拍的发展 |
(一)民间航拍的萌发 |
(二)航拍影像系统一体化整合 |
第二章 航拍的艺术特性 |
一、航拍的形式特性 |
(一)视角变化带来视觉活力 |
(二)构图取景更加自由 |
(三)光影利用更加灵活 |
二、航拍的内容特性 |
(一)空间的立体性 |
(二)视觉重量的平衡性 |
(三)内容的独特性 |
三、航拍的审美特性 |
(一)新视角带来陌生化体验 |
(二)陌生化带来的认知变革 |
第三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表现 |
一、航拍在中国当代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灾难摄影中的时效性与适应力 |
(二)荷赛与航拍 |
二、航拍在中国当代风光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侯贺良的风光摄影新视角表现 |
(二)何俊杰的风光摄影批判性 |
三、航拍在中国当代纪实摄影中的应用表现 |
(一)吴国勇的无处安放 |
(二)卢广的纪实摄影新语法 |
第四章 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中应用表现的价值思考 |
一、航拍产生的价值 |
(一)社会价值 |
(二)艺术价值 |
(三)人文价值 |
二、航拍出现的问题 |
(一)不规范操作带来伤害 |
(二)隐私权受到危害 |
(三)航拍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
三、对航拍的展望 |
(一)加强对航拍的学习与交流 |
(二)完善管理规范 |
(三)技术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
结语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部分摄影作品 |
(7)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非虚构写作和相关新闻文体的研究 |
1.3.2 关于叙事学和新闻叙事学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叙事学 |
1.4.2 文本分析法 |
2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兴起 |
2.1 非虚构写作的内涵与发展 |
2.1.1 由来与发展 |
2.1.2 内涵和特征 |
2.2 非虚构写作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与发展 |
2.2.1 微信公众平台非虚构写作实践 |
2.2.2 新媒体特性在非虚构写作上的呈现 |
2.3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依据 |
3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题分析 |
3.1 主题概念 |
3.2 合奏:“我”与“我们” |
3.2.1 个体报道 |
3.2.2 群像报道 |
3.3 今日“历史”的书写与见证 |
3.3.1 热点:社会关怀与人文情愫 |
3.3.2 城市:符号与意象 |
4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主体分析 |
4.1 叙事者分析 |
4.1.1 叙事者概念 |
4.1.2 记者作为外部同叙述者 |
4.1.3 记者作为外部异叙述者 |
4.2 叙事视角分析 |
4.2.1 叙事视角概念 |
4.2.2 零聚焦叙事 |
4.2.3 内聚焦叙事 |
4.2.4 外聚焦视角 |
5 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文本策略分析 |
5.1 叙事时间分析 |
5.1.1 叙事时间概念 |
5.1.2 时序 |
5.1.3 时限 |
5.1.4 频率 |
5.2 叙事结构分析 |
5.2.1 叙事结构概念 |
5.2.2 时间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
5.2.3 逻辑顺序型序列组合结构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8)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问题的提出 |
第一章 现代性与文学科学 |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的影响 |
第二节 从现代文学观念到现代文学研究的渐进 |
第二章 文学科学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释疑 |
第二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性表现 |
一、确立独特的研究对象 |
二、设定可检验的研究标准 |
三、建立恰适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学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
第三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的具体体现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俄国形式主义:作品外在形式 |
二、英美新批评:作品内在意义结构形式 |
三、结构主义:作品深层意义结构 |
第二节 批评标准的建立 |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性原则 |
二、英美新批评:复杂性与统一性标准 |
三、结构主义:整体性原则 |
第三节 批评方法的运用 |
一、俄国形式主义:差异对比法 |
二、英美新批评:细读法 |
三、结构主义:结构模型建构法 |
第四章 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迷梦的批判 |
第一节 科学化追求与科学性不足 |
一、科学化追求 |
二、科学性不足 |
第二节 从科学迷梦破碎到语言游戏愉悦 |
一、知识秩序化的末路 |
二、主体离心化的趋向 |
三、从科学走向游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叙事学视角下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话语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区分 |
1.2.1 报告文学 |
1.2.2 特稿 |
1.2.3 非虚构写作 |
1.3 文献综述 |
1.3.1 非虚构新闻写作理论层面的研究 |
1.3.2 非虚构新闻写作实践层面的研究 |
1.3.3 非虚构新闻写作发展层面的研究 |
1.4 理论框架 |
1.5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中的叙述者与聚焦模式 |
2.1 异叙述者模式与同叙述者模式此消彼长 |
2.2 从单层次叙述模式到多维度叙述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叙事主题与叙事类型 |
3.1 叙事主题从“硬”到“软” |
3.2 主题选择从“媒体驱动”到“流量驱动” |
3.3 叙事类型从“一锅烩”到“垂直细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虚构新闻写作的叙事风格与叙事技巧 |
4.1 从单一视角到多元视角 |
4.2 从简单固定结构到复杂灵活结构 |
4.3 从传统新闻叙事到小说影视叙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话语变迁的作用机制 |
5.1 社会因素:社会转型矛盾期向稳态发展期过渡 |
5.2 媒体因素:媒介环境市场化,提升竞争力需要 |
5.3 受众因素:注意力经济时代,深度内容需求高 |
5.4 技术因素:原阅读模式改变,交互性叙事兴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詹姆逊乌托邦视野中的科幻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综述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思路综述 |
第一章 詹姆逊的乌托邦思想及其科幻转向 |
第一节 乌托邦思想及其发展简史 |
一 乌托邦概念及其诞生 |
二 乌托邦思想的四个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詹姆逊的乌托邦思想 |
一 乌托邦作为一种社会方法 |
二 乌托邦旨在揭示想象力的局限 |
三 詹姆逊乌托邦思想中的关键术语 |
第三节 詹姆逊的文学乌托邦思想 |
一 文学文本作为一种乌托邦计划 |
二 乌托邦文学的功能:认知测绘 |
三 詹姆逊乌托邦文学思想的意识形态性 |
第四节 科幻小说的乌托邦转向 |
一 高雅文学的瘫痪与乌托邦的衰落 |
二 科幻作为后现代中的一块飞地 |
三 想象未来——更隐蔽的批判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乌托邦的踪迹:科幻小说中的“身体”、“空间” |
第一节 迥异的身体 |
一 想象异类生命的一种方式——颠倒 |
二 内容:阶级对抗与性别 |
第二节 异度空间 |
一 卢曼的后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化论 |
二 乌托邦孤岛的不同形式 |
三 孤岛形态与科幻小说的封闭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詹姆逊文学乌托邦视野中科幻小说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世界的缩影 |
一 思想的实验 |
二 从类推、推断到世界缩影 |
第二节 认知疏离 |
一 认知疏离的概念与形成 |
二 对当下体验的陌生化 |
第三节 复调与对话 |
一 复调与多种多样的乌托邦 |
二 科幻文本与多种乌托邦的对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陌生化”艺术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陌生化理论视阈下美食类短视频研究[D]. 周佳奇. 山西大学, 2021
- [2]新媒体非虚构写作的叙事症候研究[D]. 张荟. 南昌大学, 2021
- [3]《南方周末》深度报道中人物形象的叙事学研究[D]. 田慧. 湖北师范大学, 2021(01)
- [4]《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的非虚构写作研究[D]. 金敏.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5]《长沙晚报》星期天周刊头版新闻叙事研究[D]. 刘泱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航拍在中国当代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与表现[D]. 高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新媒体平台上非虚构写作的叙事学研究[D]. 郑冉.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8]科学的迷梦 ——西方形式主义文学科学论批判[D]. 黄健.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9]叙事学视角下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话语变迁研究[D]. 刘心雨.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10]詹姆逊乌托邦视野中的科幻小说[D]. 林东东. 华中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