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论现行税制下的企业税收筹划(论文文献综述)
孔维乾[1](2021)在《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充分把握新税制的相关要求和具体内容,对企业的增值税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以此有效规避各类税收风险,切实提升自身的经营发展水平,实现更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进而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重点分析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王鹏斌[2](2021)在《房地产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渝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房地产行业全面实行增值税税制后,全行业在实现“减税降费”的同时也要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税收环境。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面临着复杂的税收法律法规、繁杂的税种和繁琐的涉税程序,导致了房地产企业的税务风险在不断加大,已然成为房地产企业不可忽视的重大风险之一。而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中,中小规模的房地产企业占比超九成,其风险管控能力欠缺,加之房地产企业有着资金密集和政策密集的特点,从购地到销售各个环节均与税收税务有着密切联系,对于涉税问题处理不当便极有可能为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因此,怎么创立完善税务风险管理流程与体系,减少涉税风险的发生是所有房地产企业的当务之急。首先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增值税改革以及税务风险识别与管理的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并未具体涉及到房地产企业应如何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现有的理论体系并未将其纳入其中。在梳理完相关文献后,本文在总结相关学者观点的基础上引出了税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参考选取了风险管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铺垫,对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在《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之上引申出税务风险评估理论,由此搭建出本文的理论架构。其次本文在查阅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资料后整理出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政策,分析总结了税制改革对房地产行业财务、开发各个环节和相关税种的影响,以及房地产行业的税务风险及管理现状。接着本文选取渝开发为案例研究对象,从其基本情况入手,研究了渝开发在土地取得、项目建造、销售和清算阶段的涉税情况,并对渝开的财务情况和纳税情况并分析了该案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渝开发税务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包括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对合同与增值税专票的联合管理力度不够、涉税信息的沟通反馈不及时以及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机制有所缺失五个方面。最后结合渝开发的实际情况,并根据该案例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以COSO框架与《纳税评估管理办法》为具体的理论指导,为渝开发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优化上提出对策建议,由于案例企业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对策建议也能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可以帮助相关的房地产企业完善自身税务风险管理的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减少税务风险的发生。
王雅璠[3](2020)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跨过了四十周年的节点,在此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到了新高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起就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尼系数近十六年来始终超过0.4警戒线,这表明我国存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差距突出等问题。对此,政府应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调节,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对纳税人收入征税的直接税,具有累进性,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我国从2019年开始实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政策首次实现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因而对新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效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在绪论和理论章节,本文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梳理出收入分配效应的测算方法,再对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主体计算分析章节,本文先基于近十五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析了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再基于近十五年的《陕西省统计年鉴》收入数据,运用非等分组法计算出基尼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在警戒线0.4左右,因此陕西省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仍需得到重视。本文的重点分析部分是基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运用CFPS2016调查中陕西省的数据进行了收入分配效应的宏观指标计算和微观效应分析,计算了总体MT指数、横向公平效应、纵向公平效应和累进性效应等宏观指标,分析得出提高费用扣除额和扩大税率级距并不利于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增加专项附加扣除则显着地改善了收入再分配效应;微观层面对不同收入层级的收入结构、个税缴纳情况和专项附加扣除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新个税明显降低了中、低收入层级居民的税负,且各收入组人均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相差较小。本文根据计算和分析结果提出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因素,从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国家层面主要体现在综合课税范围太小、征税范围不够全面、费用扣除不够灵活、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以及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企业层面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和个税筹划需要调整,个人层面主要体现在公民纳税遵从度以及纳税申报难度较大。在总结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提出相应的建议,国家层面的建议包括以家庭为纳税单位、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以及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企业层面包括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重新构建薪酬体系,个人层面建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相关税法知识以及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纳税申报信息等。
裴志鹏[4](2020)在《营改增对煤炭机电安装公司税负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A公司为例》文中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同时征收营业税与增值税,这种征税制度已经出现了很多弊端。2016年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决定从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从那以后,我们停止征收营业税,改而征收增值税,这种税负制度将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增值税制度解决了以前营业税下重复征税的老问题,目前施行的增值税制度可以在每个环节中进行征税,并且一直可以抵扣到末端,这种税收制度显得更加科学合理。建筑业在我国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整个社会经济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营改增”制度全面施行,建筑业是这次改革重点行业之一,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本文研究“营改增”对于煤炭建设机电安装企业的影响,以A建筑企业为例进行相关研究,并且重点整理了A建筑企业施工山东双合煤矿的造价数据进行实际测算。通过分析营改增以后的税负增减情况,发现尽管建筑业增值税税率一再下调,但在目前9%的增值税税率下,煤炭建设机电安装施工企业税负和营业税制度相比依然没有明显降低。本人通过实际施工案例,以及对各施工单位的大量调研报告,分析煤炭建设施工企业在营改增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还通过对目前税制的研究,对目前的增值税政策提出一些建议。该论文有图1个,表11个,参考文献97篇。
王欢[5](2020)在《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与服务业齐头并进增速迅猛。建筑业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行业发展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就显得十分重要。2016年5月1日起,税制改革将建筑行业正式纳入“营改增”的范围。税改之后建筑业的增值税税率、计税方式、财税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改变。SJ建筑公司由于其管理机制暂时不能与增值税税制下的要求相匹配,造成税负不降反升的情况。在持续深化“营改增”的今天,我国不断为企业减税降费,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此背景下,SJ建筑公司应该抓住机遇,快速适应税制改革带来的变化,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以SJ建筑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对该公司日常经营状况、财务水平、涉税情况、纳税筹划现状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SJ建筑公司在“营改增”之后税负水平上升的结论。分析原因是公司在材料成本、劳务成本等方面抵扣严重不足。基于此对SJ建筑公司进行纳税筹划方案设计,主要从EPC合同拆分、付款方式的选择、控制工程进度、供应商选择、劳务用工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最后评价筹划方案的节税效益以及实施保障措施。
刘述萍[6](2020)在《后“营改增”时代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从2016年5月1日起开展建筑业“营改增”试点。“营改增”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税制改革,在推动我国企业取得更好发展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营改增”试点的推进,建筑企业税收政策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就建筑业整体发展现状可知,“营改增”的推进,全面打通了建筑企业上、下游的抵扣链条,有效避免了重复征税的问题,能够降低建筑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中小型建筑企业大多是粗放式管理,财务体制不健全,经营成本得不到很好控制,加之人工成本占比大、施工周期长、进项销项税额难以配比等特点,使其无法快速适应新的纳税环境,导致实际增值税税负不降反增,在一定层度上损耗了建筑企业的利润,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税负压力。基于此,在全面深化增值税改革背景下探讨建筑企业增值税税收筹划问题对企业的长效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营改增”改革背景和税收筹划基本理论,以CF建筑公司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找出影响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负变化的主要因素,从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增值税税负现状分析,总结CF建筑公司“营改增”后存在的进项抵扣不充分、发票管理不重视、合同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系统梳理“营改增”后建筑企业相关税收政策,设计出适合CF建筑公司的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并提出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加强合同的签订与管理、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等相应的保障措施。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增值税税收业务的合理筹划,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压力,以便其能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税收环境,为本地区其他建筑公司提供借鉴。
杨奕[7](2020)在《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进一步缩减地区间、行业间的贫富差距,我国于2019年实施了新个人所得税法,国内一些企业在新个税实施情况下为了更好的保障员工利益,进行了薪酬纳税筹划,本文主要在新个人所得税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以A企业为例对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影响因素以及筹划方案设计等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促进A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六个大的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简要阐述,为全文的研究打下了基础。第二部分主要对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相关理论以及常用技术法律基础。第三部分首先对新个税的内容变化进行全面的介绍,然后对新个税的变化对职工薪酬筹划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对征收模式、纳税义务人变化、税率变化以及征税对象变化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部分主要对A企业职工薪酬方案及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进行了分析,首先对A企业的基本概况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A企业现有职工个人所得税缴纳以及筹划情况进行全面介绍,最后对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空间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主要对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案进行了设计,首先对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案的实施程序进行规划,其次对新个税制下职工薪酬纳税筹划实施程序进行介绍并制定保证措施,然后对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最后对该筹划的实施效果进行概括性的阐述。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通过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研究归纳出普遍性结论,并对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提出建议意见。
许俊刚[8](2020)在《“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海南省A旅行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营改增”指的是将传统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为缴纳增值税。总体而言,“营改增”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漏税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自2016年5月1日起,国家开始在旅游行业推行实施“营改增”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对酒店、景区、餐馆,特别是对旅行社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旅行社是旅游供应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旅游整体产品的组合生产者,是旅游行业的重要中介,行业地位举足轻重。但是,我国旅行社企业大多规模较小,成本结构特殊,抗风险能力弱,分散、微利经营。所以,许多旅行社企业对实施“营改增”一筹莫展、褒贬不一。在此背景下,探讨“营改增”税制改革对旅行社企业会产生哪些影响,以及旅行社企业应如何应对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结合税收理论和笔者多年的税收征管工作经验,总结我国实施“营改增”的内容及进程,并阐述旅游业实施“营改增”后的税制变化。然后,分析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概括“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造成的业务实操、经营、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四个方面的影响。接着,在此基础上,以海南省A旅行社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该企业实施“营改增”后的变化,主要是分析企业实际税负变化情况和落实“营改增”遇到的困难,探究企业有效应对“营改增”采取的措施。最后,在案例经验启示下,提出旅行社企业应要吃透政策精神、适当增加投资、提高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等有效实施“营改增”的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探讨“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的影响和旅行社企业应如何有效应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旅行社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施“营改增”后,因征收率变低,税负显着降低;而旅行社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施“营改增”后税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获得的进项税额的大小。第三,“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影响深刻,影响企业会计核算方式、适用税率、发票管理、净利润等,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四,建议旅行社企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加强政策学习、加强税务筹划等方式积极应对“营改增”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我国“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研究领域及研究理论,并为旅行社行业应对税制改革提供案例和理论参考,促使旅行社企业积极应对税制改革变化,有效规避税改风险,提升企业盈利空间,最终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
鲍媛媛[9](2020)在《“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 ——基于A项目工程进度》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展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自此“营改增”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增值税替代了营业税。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于建筑业涉及面广、经济业务复杂、建筑业“营改增”改革一直受到政府部门、行业专家与建筑业从业人员的高度关注。“营改增”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避免重复纳税、实现行业结构性减税。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受到“营改增”政策的影响更大。建筑业实施“营改增”政策以来,政府部门及时推出了过渡性优惠政策、调整建筑业增值税税率、扩大建筑业抵扣范围,不断完善“营改增”税收制度。国内专家、建筑业从业人员主要从国家宏观经济方面与企业层面分析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本文以新的视角从企业施工项目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流转税研究现状,阐释我国“营改增”政策逐步扩展到建筑业是我国税制与国际化接轨的必然选择。同时理顺我国“营改增”的历史进程并对比了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的税负变化与税负影响为论文的展开做铺垫。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了H建筑公司现状与纳税情况,并根据该公司近四年的财务数据提出问题:H建筑公司实施“营改增”后的流转税税负与总税负水平偏高,企业利润率虽略高于本地同行业平均水平,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采用比较分析法基于A项目工程进度分析“营改增”前后各施工阶段税负情况并把A项目分成三个不同类型的子项目测算“营改增”前后税负情况,归纳出“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的正面影响,如有利于该公司加强内部管理、节约货币资金与重视供应商管理等;并归纳出“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的负面影响,如“营改增”后的财务管理更加复杂、涉税风险更大、公司总体税负增加等。通过上述A项目“营改增”前后税负的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本文发现A项目流转税税负与总税负降低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子项目相互作用与相互抵消的结果。为了避免以偏概全式结论,本文分析了“营改增”前后税负平衡时不同类型项目的占比情况,从而揭示了H建筑公司税负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建项目占总项目的比重偏高。本文进一步归纳了该公司税负增加的具体原因如承建的土建项目进项税抵扣不足、人工成本在项目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大、承建的土建项目比重大、该公司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够完善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该公司应加强采购物资管理、适当提高机械化水平、优化项目结构、提升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本文研究有助于H建筑公司降低流转税税负与总税负水平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对同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也具有参考价值。
赵潇[10](2020)在《“营改增”后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建筑行业在2016年5月1日纳入了“营改增”的范围。建筑行业的税率、财税管理、办税流程等方面都与“营改增”前有较大的改变。由于“营改增”前后税制的变化,建筑企业原来的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已不再适用于现行的增值税税制。“营改增”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税制,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在“营改增”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有了更大的纳税筹划空间,企业更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抓住这样难得的机遇,快速适应税制改变带来的变化,提高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通过对K建筑企业“营改增”前后的经营状况、纳税结构比对分析,测算出“营改增”后增值税成为该企业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纳税筹划是企业税负优化的重点。本文以K建筑企业某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营改增”前后两个税制下的税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项目在“营改增”后税负上升了2.42%;再将K建筑企业税负与同行业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发现K建筑企业税负偏高。企业税负偏高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人工费以及机械设备等项目成本抵扣力度较小。基于此,从进项税额以及销项税额的五个方面进行纳税筹划:拆分EPC合同、加大简易计税项目占比降低企业销项税额;构建原材料供应商和机械设备租赁公司组合模型,借助组合模型,将各供应商报价代入模型与对应的临界值进行对比判断,帮助企业在供应商中优中选优,选择相关成本税费更低的原材料供应商和机械设备租赁公司,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转变劳务用工思路和方式,减少建筑工队和临时人员的使用,多与专业的劳务分包公司合作,增加人工劳务成本的抵扣力度。通过纳税筹划,企业税负由筹划前的2132.56万元减少为筹划后的2030.21万元,实现节税102.24万元。
二、简论现行税制下的企业税收筹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现行税制下的企业税收筹划(论文提纲范文)
(1)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
(一)纳税筹划概念 |
(二)纳税筹划的特征 |
(三)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
(四)纳税筹划的基本原则 |
二、纳税筹划的方法 |
(一)优化承担纳税义务 |
(二)税负转嫁 |
(三)缩小税基 |
(四)适用低税率 |
(五)税收递延 |
(六)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
三、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面临的相关问题 |
(一)企业在增值税筹划方面面临风险 |
(二)新税制的税率变动对于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有很大影响 |
四、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对策 |
(一)强化纳税筹划队伍建设,使各类风险得到充分规避 |
(二)选择灵活有效的销售方式,使纳税筹划水平进一步提升 |
(三)落实新税制的相关要求,提升纳税筹划效益 |
(四)选择更高质量的供应商,使企业的税负有效降低 |
五、结语 |
(2)房地产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渝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务风险基本内容 |
一、税务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
二、税务风险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
三、房地产行业常见的税务风险种类 |
第二节 税务风险管理基本内容 |
一、税务风险管理的基本要素 |
二、税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政策和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房地产行业税收政策简述 |
第二节 税制改革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
一、对财务的影响 |
二、对房地产开发各个环节的影响 |
第三节 房地产行业税务风险及管理现状 |
一、税务风险高于其他行业 |
二、税务风险管理效率较低 |
第四章 渝开发税务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渝开发基本情况 |
一、渝开发简介 |
二、渝开发的组织架构 |
第二节 渝开发的涉税情况 |
一、土地取得阶段的涉税情况 |
二、项目建造阶段的涉税情况 |
三、商品房销售阶段的涉税情况 |
四、清算阶段的涉税情况 |
第三节 渝开发的财务情况和纳税情况分析 |
一、渝开发财务情况分析 |
二、渝开发纳税情况分析 |
第四节 渝开发的税务风险管理概况 |
一、渝开发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
二、渝开发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完善渝开发税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管理环境 |
一、提升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
二、设立专门的税务风险管理部门 |
三、提高企业财税人员的专业能力 |
第二节 完善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体系 |
一、将预警机制融入税务风险识别中 |
二、将财务指标融入税务风险评估中 |
第三节 加强企业合同和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
一、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
二、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
第四节 加强企业涉税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
一、加强内部涉税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
二、加强外部涉税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
第五节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机制 |
一、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监督机制 |
二、税务风险管理改进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3)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
2.1 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概念 |
2.2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途径 |
2.2.1 税基 |
2.2.2 费用扣除 |
2.2.3 税率结构 |
2.2.4 课税模式 |
2.2.5 征收方式和征收管理 |
2.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2.3.1 收入分配理论 |
2.3.2 税收公平理论 |
2.3.3 最优所得税理论 |
3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
3.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现状 |
3.1.1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历史演变 |
3.1.2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现状 |
3.2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3.2.1 总体层面收入分配差距 |
3.2.2 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收入分配差距 |
3.2.3 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3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现状 |
3.3.1 陕西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
3.3.2 陕西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现状 |
3.3.3 陕西省全体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
3.3.4 陕西省与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
3.4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宏观效应分析 |
3.4.1 计算指标公式 |
3.4.2 数据来源 |
3.4.3 计算和扣除标准 |
3.4.4 计算结果和分析 |
3.5 陕西省居民收入分配的微观效应分析 |
3.5.1 收入结构 |
3.5.2 个税缴纳情况 |
3.5.3 专项附加扣除情况 |
4 制约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 |
4.1 国家层面 |
4.1.1 综合课税范围太小 |
4.1.2 征税范围不够全面 |
4.1.3 费用扣除不够灵活 |
4.1.4 税率累进结构有待优化 |
4.1.5 个人所得税征管效率较低 |
4.2 企业层面 |
4.2.1 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
4.2.2 个税筹划架构需要调整 |
4.3 个人层面 |
4.3.1 公民纳税遵从度低 |
4.3.2 纳税申报难度增大 |
5 加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的建议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国家层面建议 |
5.2.1 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
5.2.2 采用反列举法扩大税基 |
5.2.3 制定合理的费用扣除标准 |
5.2.4 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结构 |
5.2.5 强化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
5.2.6 健全对内外收入的监管制度 |
5.3 企业层面建议 |
5.3.1 注重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 |
5.3.2 重新构建薪酬体系 |
5.4 个人层面建议 |
5.4.1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
5.4.2 纳税人与扣缴义务人交叉核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营改增对煤炭机电安装公司税负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案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 |
2.2 税收理论 |
3 A建筑企业“营改增”实施后的企业现状 |
3.1 “营改增”后目前的税制情况 |
3.2 A建筑企业简介 |
4 全面对比双合煤矿工程营改增前后税负 |
4.1 双合煤矿工程概况 |
4.2 双合煤矿工程造价的编制说明 |
4.3 各分项工程造价和税负情况 |
4.4 两种税制下工程造价对比情况 |
5 现行税制下企业面临的问题 |
5.1 分析各项工程税负增减的原因 |
5.2 结合工程实例和调研报告分析营改增中面临的问题 |
6 增值税制度下管控措施及政策建议 |
6.1 增值税制度下管控措施 |
6.2 对政策的一些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纳税筹划概述 |
2.1.1 纳税筹划的概念 |
2.1.2 纳税筹划的特征 |
2.1.3 纳税筹划的原则 |
2.2 纳税筹划理论依据 |
2.2.1 税收效应理论 |
2.2.2 税收调控理论 |
2.2.3 最优税收理论 |
2.3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法 |
2.3.1 从税基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2.3.2 从税率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2.3.3 从纳税时间角度进行纳税筹划 |
第三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SJ建筑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公司财务状况 |
3.2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现状 |
3.2.1 SJ建筑公司涉税情况 |
3.2.2 SJ建筑公司税负比较分析 |
3.2.3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情况 |
3.3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中存在问题分析 |
3.3.1 增值税抵扣方面的问题 |
3.3.2 分期合同方面的问题 |
3.3.3 甲供工程方面的问题 |
3.3.4 EPC合同方面的问题 |
3.4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税务管理不完善 |
3.4.2 缺乏增值税纳税筹划的主动性 |
3.4.3 筹划环节出现错位 |
3.4.4 进项抵扣不充分 |
第四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4.1 SJ建筑公司纳税筹划方案总体思路 |
4.2 针对增值税抵扣的纳税筹划方案 |
4.2.1 材料采购的纳税筹划 |
4.2.2 劳务成本进项抵扣的纳税筹划 |
4.3 针对分期合同的纳税筹划方案 |
4.3.1 选择付款方式的纳税筹划 |
4.3.2 控制工程进度的纳税筹划 |
4.4 针对甲供工程的纳税筹划方案 |
4.5 针对EPC合同的纳税筹划方案 |
4.5.1 拆分EPC合同 |
4.5.2 确定不同税率业务价款 |
4.6 针对公司税务管理的纳税筹划方案 |
4.6.1 规范增值税发票管理 |
4.6.2 组建税务管理部门 |
第五章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预期效果 |
5.2 增值税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组织保障 |
5.2.2 技术保障 |
5.2.3 制度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6)后“营改增”时代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制度背景 |
2.1 税收筹划的概念及主要方法 |
2.1.1 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征 |
2.1.2 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
2.2 增值税相关概述及发展历程 |
2.2.1 增值税相关概述 |
2.2.2 “营改增”改革进程 |
2.2.3 全面深化增值税改革进程 |
3 CF建筑公司“营改增”的案例描述 |
3.1 行业现状与案例背景 |
3.1.1 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 |
3.1.2 中国目前建筑行业的主要特点 |
3.1.3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 |
3.2 CF建筑公司基本概况及面临的突出问题 |
3.2.1 CF建筑公司基本概况 |
3.2.2 CF建筑公司“营改增”后面临的突出问题 |
3.3 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负分析 |
3.3.1 CF建筑公司整体增值税税负分析研究 |
3.3.2 CF建筑公司项目工程增值税税负分析研究 |
3.3.3 不同建筑公司增值税税负分析研究 |
4 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及应用评价 |
4.1 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方案 |
4.1.1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筹划 |
4.1.2 “甲供材”项目的筹划 |
4.1.3 供应商选择的筹划 |
4.1.4 人工成本的筹划 |
4.1.5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筹划 |
4.1.6 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筹划 |
4.2 筹划方案的应用及评价 |
4.2.1 筹划方案的应用 |
4.2.2 筹划方案的评价 |
5 完善实施增值税税收筹划的保障措施 |
5.1 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 |
5.2 加强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
5.3 加强增值税发票管理 |
5.4 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
5.5 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拟创新之处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基本理论 |
2.1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概述 |
2.1.1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称谓及含义的界定 |
2.1.2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与逃税、避税、节税的辨析 |
2.1.3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原则 |
2.1.4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风险 |
2.2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常用方法及流程 |
2.2.1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法 |
2.2.2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流程 |
2.3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理论基础 |
2.3.1 税收博弈理论 |
2.3.2 税收调节理论 |
2.3.3 激励理论 |
2.4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法律政策依据 |
第3章 新个税制主要内容变化及对纳税筹划的影响 |
3.1 新个人所得税主要变化内容 |
3.1.1 征收模式变化 |
3.1.2 纳税义务人变化 |
3.1.3 税率变化 |
3.1.4 征税对象变化 |
3.2 新个税变化对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的影响 |
3.2.1 征收模式变化的影响分析 |
3.2.2 纳税义务人变化的影响分析 |
3.2.3 税率变化的影响分析 |
3.2.4 征税对象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4章 A企业职工薪酬方案及个人所得税纳税情况 |
4.1 A企业基本情况 |
4.2 A企业现有职工及薪酬方案 |
4.2.1 职工组织结构 |
4.2.2 企业薪酬制度 |
4.3 A企业现有职工个人所得税缴纳及筹划情况 |
4.3.1 职工个税代扣代缴情况 |
4.3.2 职工薪酬现有筹划方案 |
4.4 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空间分析 |
第5章 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5.1 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案实施程序 |
5.1.1 成立筹划小组 |
5.1.2 进行纳税筹划 |
5.1.3 筹划效果评估 |
5.2 新个税制下职工薪酬纳税筹划保障措施 |
5.2.1 政策保障 |
5.2.2 制度保障 |
5.2.3 人员保障 |
5.2.4 财务保障 |
5.3 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具体方案 |
5.3.1 利用住房公积金筹划 |
5.3.2 利用专项附加和其他扣除项目筹划 |
5.3.3 转化薪酬收入形式筹划 |
5.3.4 全年一次性奖金筹划 |
5.3.5 善用税收优惠政策 |
5.4 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效果 |
5.4.1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方案结果总结 |
5.4.2 职工薪酬纳税筹划效益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意见 |
6.2.1 充分理解税务相关法律政策规定 |
6.2.2 建立与税务部门顺畅的沟通机制 |
6.2.3 合法合规进行纳税筹划 |
6.2.4 建立纳税筹划评价与激励机制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海南省A旅行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2 “营改增”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营业税 |
2.1.2 增值税 |
2.1.3 “营改增” |
2.2 理论基础 |
2.2.1 税收中性理论 |
2.2.2 税制优化理论 |
2.2.3 税收负担理论 |
3 “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的影响分析 |
3.1 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现状 |
3.1.1 数量多但普遍效益低 |
3.1.2 区域分布呈不平衡性 |
3.1.3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
3.1.4 发展还任重道远 |
3.2 “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业务实操的影响 |
3.2.1 影响纳税方式的选择 |
3.2.2 影响销售收入的确认 |
3.2.3 影响发票的开具方式 |
3.2.4 影响合同的签订与管理 |
3.3 “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经营的影响 |
3.3.1 因税率变高而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
3.3.2 因多数业务难以进行成本抵扣而导致利润降低 |
3.3.3 因大量的预支和税款承担影响团队业务的开展 |
3.4 “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
3.4.1 财务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
3.4.2 影响财务核算 |
3.5 “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 |
3.5.1 纳税税基发生变化 |
3.5.2 税务核算方式更加复杂 |
3.5.3 对税款计算提出更高要求 |
3.5.4 发票的使用及管理更加严格 |
3.5.5 纳税遵从成本进一步提高 |
4 案例研究 |
4.1 案例选择基本情况介绍 |
4.2 海南省A旅行社实施“营改增”后税负比对分析 |
4.3 海南省A旅行社在实施“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3.1 业务在应税服务项目上存在认定差异 |
4.3.2 会计处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 |
4.3.3 发票开具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
4.4 海南省A旅行社针对“营改增”相关问题的应对措施 |
4.4.1 加强“营改增”政策知识的学习 |
4.4.2 完善会计处理模式 |
4.4.3 加强发票管理 |
5 旅行社企业有效实施“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
5.1 吃透政策精神,主动落实政策 |
5.2 适当增加投资 |
5.3 提高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 |
5.4 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 |
5.5 加强税务筹划 |
5.5.1 加强合同管理 |
5.5.2 基于业务实际有效运用政策 |
5.5.3 合理运用出境旅游服务免税政策 |
5.6 呼吁政府给予旅行社行业一定的特殊政策 |
5.7 做好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同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 ——基于A项目工程进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营业税 |
2.1.2 增值税 |
2.1.3 营改增 |
2.2 税收相关理论 |
2.2.1 税收公平原则 |
2.2.2 税收效率原则 |
2.2.3 税收适度原则 |
2.3 建筑业“营改增”理论 |
2.3.1 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税负处理变化 |
2.3.2 建筑业“营改增”前后的税负影响 |
3 H建筑公司现状与纳税情况介绍 |
3.1 H建筑公司现状 |
3.1.1 H建筑公司概况 |
3.1.2 H建筑公司组织架构 |
3.2 H建筑公司纳税情况介绍 |
3.2.1 H建筑公司纳税情况 |
3.2.2 H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后税负影响分析 |
4 “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A项目税负的影响分析 |
4.1 H建筑公司承建的A项目概况 |
4.1.1 A项目简介 |
4.1.2 A项目工程量介绍 |
4.2 基于A项目工程进度的“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1 A项目施工准备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2 A项目施工土建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3 A项目施工安装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4 A项目施工装饰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5 A项目施工竣工验收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6 A项目施工审计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7 A项目施工保修阶段“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2.8 A项目不同类型的子项目“营改增”前后税负测算 |
4.3 “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税负的正面影响 |
4.3.1 有利于H建筑公司加强内部管理 |
4.3.2 有利于H建筑公司节约货币资金 |
4.3.3 有利于H建筑公司重视供应商管理 |
4.4 “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税负的负面影响 |
4.4.1 H建筑公司“营改增”后财务管理更加复杂 |
4.4.2 H建筑公司“营改增”后涉税风险更大 |
4.4.3 H建筑公司“营改增”后总税负增加 |
5 “营改增”影响H建筑公司税负增加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
5.1 “营改增”影响H建筑公司税负增加的原因 |
5.1.1 H建筑公司承建的土建项目进项税额抵扣不足 |
5.1.2 H建筑公司人工成本在项目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 |
5.1.3 H建筑公司承建的土建项目比重大 |
5.1.4 H建筑公司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不够完善 |
5.2 “营改增”影响H建筑公司税负增加的应对措施 |
5.2.1 H建筑公司应加强采购物资管理 |
5.2.2 H建筑公司应适当提高机械化水平 |
5.2.3 H建筑公司应优化施工项目结构 |
5.2.4 H建筑公司应提升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水平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营改增”后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2.相关理论基础 |
2.1 “营改增” |
2.1.1 营业税 |
2.1.2 增值税 |
2.1.3 “营改增”及其发展 |
2.2 纳税筹划 |
2.2.1 纳税筹划概念的界定 |
2.2.2 纳税筹划基本原则 |
2.2.3 纳税筹划常用方法 |
3.K建筑企业经营状况及纳税现状分析 |
3.1 K建筑企业经营状况 |
3.1.1 K建筑企业主要业务 |
3.1.2 K建筑企业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 |
3.1.3 K建筑企业经营状况 |
3.2 K建筑企业纳税现状分析 |
3.2.1 K建筑企业纳税情况分析 |
3.2.2 K建筑企业税负分析 |
3.2.3 K建筑企业ST项目纳税分析 |
4.“营改增”后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背景分析 |
4.1 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1.1 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
4.1.2 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
4.2 K建筑企业税负偏高原因分析 |
4.2.1 部分原材料无法抵扣进项税额 |
4.2.2 人工费进项税额抵扣难度大 |
4.2.3 机械设备抵扣力度小 |
4.2.4 合同管理水平欠佳 |
4.2.5 纳税筹划意识不足 |
5.“营改增”后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方案设计 |
5.1 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整体思路 |
5.2 增值税销项税额的纳税筹划 |
5.2.1 拆分EPC合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
5.2.2 加大简易计税项目占比 |
5.3 增值税进项税额的纳税筹划 |
5.3.1 原材料供应商选择的纳税筹划 |
5.3.2 人工劳务成本的纳税筹划 |
5.3.3 机械设备的纳税筹划 |
5.4 纳税筹划效果分析 |
5.5 纳税筹划保障措施 |
5.5.1 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纳税筹划意识 |
5.5.2 优化K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 |
5.5.3 提高财税人员的专业素养 |
5.5.4 紧跟政策走向充分享受优惠政策 |
5.5.5 建立和谐的税企关系 |
6.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简论现行税制下的企业税收筹划(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税制下企业增值税纳税筹划的对策[J]. 孔维乾. 纳税, 2021(36)
- [2]房地产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渝开发为例[D]. 王鹏斌.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分析 ——以陕西省为例[D]. 王雅璠.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营改增对煤炭机电安装公司税负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A公司为例[D]. 裴志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SJ建筑公司增值税纳税筹划研究[D]. 王欢.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6]后“营改增”时代CF建筑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研究[D]. 刘述萍. 贵州财经大学, 2020(05)
- [7]新个税制下A企业职工薪酬纳税筹划研究[D]. 杨奕. 南昌大学, 2020(01)
- [8]“营改增”对旅行社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海南省A旅行社为例[D]. 许俊刚. 海南大学, 2020(12)
- [9]“营改增”对H建筑公司税负的影响研究 ——基于A项目工程进度[D]. 鲍媛媛. 西南大学, 2020(01)
- [10]“营改增”后K建筑企业纳税筹划研究[D]. 赵潇. 中原工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