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及在医学康复的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倩倩[1](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对我国的传统中药甘草2000-2020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掌握甘草发文情况、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对甘草重要的药效成分和研究热点之一的异甘草素进行了网络药理学分析,以研究异甘草素的类药性、药理作用、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使用丙烯酸树脂S100、海藻酸钠和果胶作为凝胶材料构建了异甘草素的口服结肠靶向系统,以提高异甘草素在结肠部位的靶向给药,延长作用时间。方法:一.使用VOSviewer 1.6.15软件,对近20年我国知网甘草文献进行整理与可视化分析,综合图谱和数据,从发文年代、作者、发文机构、发表期刊、文章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六个方面分析了甘草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二.利用TCMSP和Uniport蛋白质数据库收集异甘草素基本信息和蛋白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研究异甘草素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在DAVID数据库中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Cytoscape软件进行处理并分析。三.建立了异甘草素的HPLC体外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研究异甘草素在不同介质中的溶解度。单因素实验确定高分子材料、交联剂的种类和制剂工艺处方。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四因素十一水平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处方。为了提高凝胶珠的结肠靶向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丙烯酸树脂S100-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四.从制剂的大小、形状、表面形态、包封率、载药量、溶胀度、体外释放度及其释药机制方面对凝胶珠进行了表征与分析。使用DSC和FTIR研究了凝胶珠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高温、高湿、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和3个月加速试验,对异甘草素凝胶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五.建立并考察了异甘草素的HPLC体内生物样品分析方法,以20 mg/kg异甘草素剂量口服给予小鼠异甘草素凝胶珠。各组分别于0 h、2 h、5 h、6 h、8 h、12 h、24 h六个时间点收集小鼠血浆、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内容物及其黏膜,测定异甘草素浓度。结果:一.甘草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共纳入1 108篇文献,涉及作者3 189人,发文机构1 364所,发表的期刊为450种。1 108篇文献涉及关键词4 050个,其中高频热点关键词为甘草、甘草酸、复方甘草酸苷、甘草次酸及异甘草素,共形成了5个聚类。二.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异甘草素共有27个主要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表明,雄激素受体(AR)、热休克蛋白90AA1(HSP90AA1)、雌激素受体(ESR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五个靶点在所有靶点中度值排名靠前。GO和KEGG分析结果提示,异甘草素可通过影响425种生物过程、16个细胞组分、40种分子功能和56个信号通路,发挥雌激素样作用、抗乳腺癌、治疗利什曼病等多种药理作用。三.异甘草素在生理盐水和蒸馏水中溶解度分别为0.45±0.08和2.26±0.06μg/m L。不同p H介质溶解度实验表明,异甘草素在p H 1.2溶液中溶解度较小,随溶液p H升高,溶解度增大。四.异甘草素的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的最佳配方为:海藻酸钠和果胶总浓度为2.46%(w/v),其中,果胶占比42%,异甘草素浓度为4.8 mg/m L,交联剂氯化钙溶液浓度为6.15%(w/v)。凝胶珠的粒径为1.29±0.29 mm,圆整度为63.84%±16.31%,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34.77%±4.86%和5.51%±0.56%。凝胶珠在p H 1.2溶液中6 h溶胀度为2.25±0.86,在p H 6.8和p H 7.8溶液中6 h时均已溶胀完全,溶胀度为-1。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的体外释放实验发现结肠前(在p H 1.2和p H 6.8溶液中)药物释放度为20.91%±1.14%。为了减少凝胶珠的结肠前释放,在此基础上,以丙烯酸树脂含量为4.5%(w/v)制备了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粒径为1.22±0.19 mm,圆整度为72.78%±8.25%,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52.24%±4.33%和5.93%±0.46%。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在p H 1.2溶液中6 h溶胀度为1.18±0.27,在p H 6.8溶液中6 h溶胀度为9.44±1.85,在p H 7.8溶液中,6 h溶胀度为1.94±2.33,结肠前(在p H 1.2和p H 6.8溶液中)药物释放度为12.74%±3.55%。体外释药机制分析表明,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和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均为零级释药。DSC分析证明异甘草素被包封进了凝胶珠中。FTIR分析发现药物未与辅料发生化学反应。稳定性实验发现光照对凝胶珠药物稳定性有负面影响,高温、高湿对凝胶珠中药物稳定性影响不大。五.动物实验表明凝胶珠在胃和小肠内仅有少量药物释放,药物被靶向到小鼠的结肠部位释放。凝胶珠具有结肠靶向性。结论:甘草的可视化分析为甘草的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异甘草的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揭示了异甘草素的可能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有利于异甘草素药理作用的新发现,为异甘草素的系统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甘草的可视化分析和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发了异甘草素丙烯酸树脂-海藻酸钠-果胶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制剂,体外评价与动物实验证明了制剂结肠靶向的能力,此研究为异甘草素新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甘草药效成分相关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曹欢[2](2016)在《bFGF/醋酸氯己定时序释放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组织病缺损常伴随感染,要实现病缺损组织的再生修复,首先要消除炎症。如何实现生长因子与抗生素的时序释放,在快速抑制炎症的同时持续诱导病缺损组织的再生修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构建生长因子/抗生素时序释放系统有望解决上述问题。自愈合水凝胶由于凝胶内部动态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作用,在受损后可恢复原有的形状和力学性能,可用于组织再生修复,但相关研究还鲜有报道。微球与水凝胶作为药物控缓释载体都存在突释严重的问题,如何改善突释并实现抗生素与生长因子的时序释放,是组织再生修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论文构建了 bFGF/醋酸氯己定(CHA)时序释放自愈合水凝胶和bFGF/CHA时序释放微球,并评价了它们用于组织再生修复的可能性。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氨基化明胶(NGel)、氧化葡聚糖(ODex)和己二酸二酰肼(ADH)为原料,制备了 NGel/ODex/ADH自愈合水凝胶,并考察了其溶胀、降解、自愈合等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孔径约70±10μm;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倍数、降解率和储能模量增大,自愈合性能降低;加入ADH后,水凝胶的储能模量降低,自愈合性能增强;水凝胶对3T3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注入大鼠皮下无明显的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将载bFGF的PLGA微球与CHA共同包载于NGel/ODex/ADH水凝胶,成功构建出bFGF/CHA时序释放自愈合水凝胶,并对其溶胀、降解、释放等理化性能及抑菌和细胞实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球均匀分布在水凝胶的多孔结构中;通过改变明胶和ADH的含量可调控水凝胶的溶胀、降解和释放速率;水凝胶具有明显的时序释放功能,CHA的释放速率高于bFGF;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并能有效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黏附。(3)利用GC修饰PLGA微球,再将bFGF包载于微球内核,CHA包载于GC外壳,制备了 bFGF/CHA时序释放微球,并对其理化性能、抑菌和生长因子活性保持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GC已成功包覆在微球表面,微球粒径为5.71-5.88μm;微球具有时序释放功能,CHA的释放速率明显快于bFGF;bFGF与CHA的活性在微球制备过程中没有被破坏,微球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综上所述,制备的自愈合水凝胶与微球具有bFGF/CHA时序释放功能、良好的抑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药物时序释放系统用于组织再生修复。
侯晓晓[3](2014)在《基于杂化微球的载药织物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物缓/控释是将目的药物与合适的载体材料按一定的方法合成制剂,以达到控制药物在人体内吸收、代谢和排泄的过程。药物缓/控释较之传统给药方式具有给药次数减少、血药浓度稳定药物、毒副作用减小以及疗效提高等优点。到目前为止,现存药物缓/控释体系日益显现出一些弊端,如制备过程复杂、材料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较差、特异性不理想以及存在潜在毒性等。与有机高分子、阳离子高分子载体和脂质体相比,无机化合物(如磷酸钙和碳酸钙)具有诸多优点,如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易于表面改性、pH敏感以及操作简便、价廉易得等。微球是近些年研究较热的新型药物缓释制剂,其载药方式主要是药物分散或包埋于材料中形成实心球体。目前所制得的微球载药系统的粒径分布一般在0.3~100μm的范围内。本论文主要研究天然高分子多糖与无机矿物质碳酸钙共沉淀体系,以及后续将此体系整理于棉织物之上制备医用纺织品。天然高分子多糖与无机物的杂化颗粒制备主要采用了化学共沉淀的方法,通过优化工艺制备出了杂化颗粒。通过对杂化体系进行一系列的表征和测试如粒径大小、粒径分布、红外吸收、表面形态、体外细胞毒性、体外释药以及抗菌等,检测实验得到的产物。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的杂化体系形貌较为规则,粒径分布较窄,化学性能稳定,且具有相对较好的药物缓释效果。将实验原料分别采用浸轧法和原位生成法两种方法整理到棉织物之上,并进一步探究了棉织物上杂化颗粒的负载量、透气性能、抗拉伸性能、体外细胞毒性以及药物释放等。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原位生成法整理后的棉织物上负载的杂化微球颗粒的量相对较多。透气性能测试和织物抗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原位生成法整理后的棉织物透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降幅也相对较大,但此效果比较微弱,不影响织物的正常使用。整个研究过程应用了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透射电镜对高分子多糖-无机物的杂化颗粒体系进行了表面形态等的测试,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杂化颗粒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一系列的性能测试表明,实验中所制备的杂化有机-无机颗粒系统体外释药性能尚好,但不可否认此方法仍存在颗粒稳定性能较差、药物释放量相对较少以及突释现象等问题,仍有待于后续研究的改善。
姜涛[4](2013)在《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临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制备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并将用最佳工艺制备所得的微球给药于小鼠,测定小鼠溶血素、总IgG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筛选微球最佳免疫剂量,而后测定微球对免疫雏鸡的抗体含量、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1.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本试验选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根据制备条件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复乳法制备载板蓝根多糖MPEG (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通过测定各工艺组制备所得微球的得率、包封率和载药量、观察各组微球的外貌形态、比较各组微球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及体外释药曲线4个方面初步探索制备载板蓝根多糖MPEG (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为: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浓度为20μg/mL, MPEG(6000)-PLA-二氯甲烷作为油相为固定体积20mL;板蓝根多糖溶液体积为4mL,浓度为0.06g/mL;板蓝根多糖溶液中吐温-80的浓度为0.5%;PVA浓度为0.5%,PVA为外水相体积为100mL;搅拌速度为12000rpm。2.载板蓝根多糖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最佳免疫剂量的筛选本试验将70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成7组,依次分别注射0.2mL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溶液120mg/mL、100mg/mL、80mg/mL、50mg/mL、 30mg/mL、20mg/mL和PBS (pH=7.4)溶液各1次。通过综合考察小鼠在给药第7、14和21d的溶血素、血清总IgG和免疫器官(脾脏)指数以及溶血空斑的结果,筛选微球最佳免疫剂量,结果显示,载糖微球6个浓度组的免疫效果都高于PBS对照组,以5Omg/mL的剂量为最佳。3.载板蓝根粗多糖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免疫新城疫雏鸡的免疫调节作用本试验将450只雏鸡随机分为9组,在免疫鸡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后分别注射0.2mL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120mg/mL、100mg/mL、80mg/mL、空白微球12Omg/mL、100mg/mL、80mg/mL,0.2mL板蓝根多糖4.5mg/mL(注射1次)、0.2mL板蓝根多糖1.5mg/mL (连续注射3次)和PBS(pH=7.4),并于第7、14、21、28、35d测定雏鸡的淋巴细胞亚群增殖情况、体内新城疫抗体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载糖微球各浓度组对雏鸡的体液免疫均有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雏鸡的免疫力,并且载糖微球表现出了一定的缓释作用,对雏鸡免疫力的调节作用以载糖微球8Omg/mL组的效果最佳。
牛晓方[5](2012)在《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是现代化药物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药物制剂新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列举了微球技术、脂质体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固体脂质纳米技术、聚合物纳米技术等制剂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阶段新技术在产业化进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徐美玲,谭群友,柳珊,尹华峰,张景勍[6](2011)在《溴吡斯的明聚乳酸微球体外释放行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溴吡斯的明聚乳酸微球(PB-PLA-MS)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动态透析技术研究PB-PLA-MS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特性,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药物释放度,并对其释放模型进行拟合,计算不同释药曲线间的相似因子。结果:PB-PLA-MS在pH 7.4的PBS溶液、pH 6.8的PBS溶液、0.1 mol·L-1盐酸溶液中的释药符合Retrer-Peppas模型,在0.1 mol·L-1盐酸溶液(前2 h)和pH 6.8的PBS溶液(2 h后)中的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PB-PLA-MS之间在各种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曲线间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但其与PB在各种释放介质中的释放曲线间的相似因子均小于50。结论:PB-PLA-MS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相似,差异无显着性。与PB相比,PB-PLA-MS在各种释放介质中的释放行为差异存在显着性,PB-PLA-MS改善了PB的溶出行为,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曹斌[7](2011)在《叶酸改性半乳糖化壳聚糖药物载体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的给药方式,药物难以准确到达靶部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且对其他正常器官有毒副作用。目前,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非病毒药物载体,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的重视。然而,单纯的壳聚糖制备的纳米药物载体其靶向性弱,应用中略显不足。半乳糖-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和叶酸-叶酸受体靶向是近年来倍受青睐的一种新型靶向机制,它是利用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在肝细胞表面表达和叶酸受体在肝肿瘤部位的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低水平表达的特性来实现目的药物的靶向输送。因此,用乳糖酸和叶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可提高药物的靶向性。1、本实验选用叶酸和半乳糖修饰壳聚糖,利用壳聚糖游离氨基上的酰化反应用两种方法制备了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实验显示,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红外光谱图表明叶酸和半乳糖均与壳聚糖成功偶联,通过核磁图谱也得出与红外相一致的结果,此外通过核磁图谱上峰的积分强度对比计算出了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材料上半乳糖的接枝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和计算出叶酸的接枝率;通过对比两种方法得到的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的接枝率得出了两步法半乳糖和叶酸的接枝率均高于一步法。2、由于本文合成的是一种自然界没有的新材料,而且是用于人体的,所以本论文对所合成的新材料做了细胞毒性试验即MTT试验,选用细胞为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通过最新材料即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和壳聚糖的细胞毒性试验,得出了在实验浓度内新材料的细胞毒性小于壳聚糖,而壳聚糖为公认的可用于人体的一种天然高分子,所以本研究合成的新型材料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3、本文通过采用离子交联反应,以TPP为交联剂,利用TPP与壳聚糖以及叶酸偶联壳半乳糖聚糖的静电作用,制备了壳聚糖纳米粒以及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纳米粒,并研究了各因素对纳米粒粒径的影响。通过粒度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对纳米粒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叶酸偶联壳聚糖纳米粒的形状规则,基本呈球形,大小分布均匀;与粒度分析结果基本相符,可作为靶向药物载体材料应用于临床。4、以5-氟脲嘧啶为模型药物,制备了稳定性良好载5-氟脲嘧啶的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纳米粒;分别对其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曹蕾[8](2009)在《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DFS)为模型药物,以β-环糊精为原料,使用三种方法研究制备了载药微球,并对聚β-环糊精微球的溶胀能力和聚β-环糊精微球体外释药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微球制备方法的研究中,本文首先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制备聚β-环糊精微球(β-CDP微球),对β-CDP微球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设计,以微球形态、粒径、产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判断各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最终优选处方并制备出性质优良的空白微球。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粒径的最大因素是搅拌速度,影响产率的最大因素是乳化剂。制备β-CDP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煤油为油相,环氧氯丙烷(ECH)的用量是n(ECH):n(β-CD)=15:1、交联聚合时间为1.5h、交联温度为30℃、乳化剂用量比为Span80:Tween20=3:1、乳化时间为7h、乳化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900r/min。优化后的处方工艺重现性良好,制得的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40.45±3.8μm,跨距为1±0.15(n=5)。制成的微球β-CD的含量较高且保留了环糊精自身的结构特点,内部结构疏松成蜂窝状,具有交联三维网状结构;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吸水性。在确定了空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后,本文采用了三种方法制备载药微球。第一种是直接载药法,即在制备微球的过程中将药物直接加入到水相中参与微球的生成而最终载药。第二种是先包合后成球法,即先制成双氯芬酸钠的β-CD包合物,然后按照空白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将包合物制备成微球。第三种是浸泡载药法,即将制备好的空白微球浸泡到药物溶液中载药。实验结果表明,(1)浸泡法载药的载药率明显高于直接载药法和先包合后成球法; (2)直接载药法和先包合后成球法制备的载药微球表面有药物结晶,而浸泡载药法制备的微球表面没有药物结晶。在聚合物微球的溶胀性能研究中,通过考察不同条件下的微球溶胀后粒径的变化,得出聚合物微球溶胀速率随着缓冲溶液pH及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载药率越高,释放速度越快,但在高浓度的缓冲液中,其离子依赖型溶胀机制控制的溶胀速率将受到限制。然后,以扩散定律为基础建立了刻画药物释放的数学模型。同时考虑溶剂渗透引起材料松驰膨胀,在模型中引入描述应力应变关系的弹性体方程并引入溶胀界面数和扩散德伯拉数,来描述聚合物微球吸水和药物释放的过程。本文采用透析释药法研究微球的体外释药。在本实验中,首先考察了浸泡法制备的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的释药行为,然后以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为重点,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释放介质的不同pH值、载药率、粒径、袋内释放介质体积等因素对微球释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β-CDP微球对双氯芬酸钠的缓释作用效果明显,可达到24h,说明β-CDP微球网状结构的空腔能够包结双氯芬酸钠药物分子,从而使药物达到缓释的效果。(2)对于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不同的体外释放条件对药物释放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微球材料本身的性质——粒径,对释药速率的影响最大。关于微球的体外释药情况,本文首先使用经验和半经验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双氯芬酸钠-β-CDP微球,一级释放方程和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拟合较好,由n值推断,这种药物从β-CDP微球网状结构中的释放以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为主。然后根据Crank提出的球形释放机理模型,计算出载药微球的有效扩散系数D值。
丁之章[9](2009)在《中药可注射长效微球给药系统的药动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积雪草在我国作为药用植物使用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效,可显着软化结缔组织以及使该组织均匀生长,临床上常用于与美化皮肤有关的疤痕治疗。目前,市售积雪草总苷普通片需日服3次,一般需连续治疗3-6月,由于需长期服药治疗,频繁给药,治疗周期长,给病人带来很大的不便。为延长积雪草酸一次给药的作用时效,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本研究以积雪草酸为模型药物,在已有中药积雪草酸微球的基础上,考察了其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初步研究了积雪草酸代谢物体外水解试验。本文首先建立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在大鼠血浆的检测方法。实验采用将含药血浆蛋白沉淀后测定游离积雪草酸浓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羟基积雪草酸(Madecassic acid,Maa)为内标,进一步采用对甲苯胺为衍生化试剂,对生物样品中的痕量AA进行柱前衍生化。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HPLC方法专属性强,具有准确度好、灵敏度高、方便等特点,可完全满足积雪草酸微球的体内药动学测定。微球药动学研究以SD大鼠(250±20 g)为受试对象肌注给药,剂量为100 mg/kg,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PKS V1.0软件进行药动学拟合统计。药动学结果表明,大鼠单次肌注积雪草酸微球后,药物可维持10 d以上的缓慢释放。AUC为10.52±3.41 d·μg/mL,Tmax为1.65±0.78 d,MRT为4.01±0.42 d;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在体内,AA主要被代谢成积雪草酸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和硫酸酯结合物,经粪便排出体外,为进一步考察AA在大鼠粪便中的代谢特性,本课题系统考察了AA代谢物的水解条件,以积雪草苷(asiaticoside,AS)为模型药物,建立了RP-HPLC测定AS水解产物AA的定量方法。水解条件为:1 moL/L氢氧化钠乙醇(70%)水溶液为水解液,水解时间3 h,温度60℃。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水解方法初步应用于大鼠粪便样品的水解,方便可行,HPLC法能准确地测定AA代谢产物的含量。总之,在实验室已有的基础上,建立了AA柱前衍生化RP-HPLC体内测定方法;首次评价了积雪草酸微球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力学;进一步系统地考察了AA代谢物的水解方法和条件,并初步用于大鼠粪便样品的水解。本研究为积雪草酸微球新药研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沈小玲[10](2008)在《淀粉微球在医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淀粉由于本身的无毒、无免疫原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且价格低廉、贮存稳定等优良特性,而被制成淀粉微球作为药物的新型载体。淀粉微球具有一定的药物靶向性,可减少药物的多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选择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本文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Span-60为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采用反相悬浮法制备淀粉微球,并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制备工艺条件改变对微球吸附率的影响规律;并以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为指标,对淀粉微球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以最优化条件下制得的淀粉微球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分别制成阿司匹林淀粉微球、硫酸庆大霉素淀粉微球和盐酸多柔比星淀粉微球,并分别考察三种载药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体外缓释性能。通过分别改变乳化剂用量、淀粉质量分数、环己烷与大豆油体积比、交联剂用量、搅拌速率这五个因素制得五批淀粉微球,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体现着各自的规律性。研究得出:(1)乳化剂用量增大,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曲线呈单峰状。当乳化剂用量为0.1g时,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达到峰点,即达到98.24%。(2)淀粉质量分数增大,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曲线亦呈单峰状。当淀粉质量分数为8%时,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最大。(3)环己烷与大豆油体积之比增大,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曲线呈现双峰。当体积比为1∶4时,淀粉微球吸附率在最高点。(4)交联剂用量增大,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曲线也有双峰。但交联剂用量为4.0mL时,淀粉微球吸附率最大。(5)搅拌速率增大,淀粉微球的吸附率曲线比较平缓。搅拌速率为920r/min时,淀粉微球吸附率最大。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之上,对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制备淀粉微球的优化条件为:V(环己烷)∶V(大豆油)=1∶4、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9.2%、Span-600.09g、环氧氯丙烷4.2mL、搅拌速率为920r/min。所得产物外观为白色,显微镜下观察为圆球状,粒度均匀,无粘连,表面有细孔,微球平均粒径为38.75μm,符合口服、鼻黏膜和动脉栓塞给药的要求。按照优化条件制备淀粉微球,以此为载体,分别吸附阿司匹林、硫酸庆大霉素和盐酸多柔比星制备载药微球。阿司匹林淀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6.27%,平均包封率为82.66%;硫酸庆大霉素淀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298.32U/mg,平均包封率为49%;盐酸多柔比星淀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为2.74%,平均包封率为66%;三种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都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且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或Higuchi方程。本研究表明淀粉微球对药物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并在体外有较好的缓释作用,能成为良好的药物载体。
二、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及在医学康复的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及在医学康复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
1.1.1 结肠生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
1.1.2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发展过程 |
1.1.3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分类 |
1.1.4 OCTDDS的制备方法 |
1.1.5 OCTDDS的常用材料 |
1.1.6 OCTDDS的载药形式 |
1.2 异甘草素的研究概况 |
1.2.1 异甘草素的结构及其基本理化性质 |
1.2.2 异甘草素的药理作用 |
1.2.3 异甘草素制剂研究概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设计思路 |
1.3.2 研究的立题依据 |
1.3.3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2000-2020 年甘草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
2.1 资料和方法 |
2.1.1 资料来源与处理 |
2.1.2 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2.1 年度发文量分布 |
2.2.2 作者分析 |
2.2.3 发文单位分析 |
2.2.4 期刊分布 |
2.2.5 高频关键词 |
2.2.6 关键词聚类分析 |
2.3 讨论 |
2.3.1 甘草的药效成分 |
2.3.2 甘草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
2.3.3 甘草的作用机制 |
2.3.4 甘草的测定方法与动物模型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甘草素的网络药理学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数据库与软件 |
3.1.2 异甘草素的作用靶点 |
3.1.3 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 |
3.1.4 基因本体功能富集(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3.2 结果 |
3.2.1 TCMSP中异甘草素查询结果与分析 |
3.2.2 异甘草素作用靶点图 |
3.2.3 异甘草素PPI网络构建结果 |
3.2.4 GO富集分析结果 |
3.2.5 KEGG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异甘草素的处方前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试剂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异甘草素含量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与考察 |
4.2.2 异甘草素的溶解度 |
4.3 小结 |
第五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设计、制备与优化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试剂 |
5.2 方法 |
5.2.1 单因素实验 |
5.2.2 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制备 |
5.2.3 海藻酸钠-果胶凝胶珠制备工艺的均匀设计优化 |
5.2.4 EU-SA-P凝胶珠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因素实验 |
5.3.2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 |
5.3.3 均匀设计实验结果验证 |
5.3.4 EU-SA-P凝胶珠的优化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体外评价 |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6.1.1 实验仪器 |
6.1.2 实验试剂 |
6.2 方法 |
6.2.1 凝胶珠性状 |
6.2.2 凝胶珠粒径和形状 |
6.2.3 凝胶珠性状与微观表面形态 |
6.2.4 载药量与包封率 |
6.2.5 凝胶珠溶胀性 |
6.2.6 体外释放度测定 |
6.2.7 体外释放曲线模拟 |
6.2.8 凝胶珠DSC分析 |
6.2.9 红外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凝胶珠性状 |
6.3.2 凝胶珠粒径和形状 |
6.3.3 凝胶珠外观与微观表面形态 |
6.3.4 载药量与包封率 |
6.3.5 凝胶珠溶胀性 |
6.3.6 体外释放度测定 |
6.3.7 体外释放曲线模拟 |
6.3.8 凝胶珠DSC分析 |
6.3.9 红外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稳定性考察 |
7.1 仪器和试药 |
7.1.1 试验仪器 |
7.1.2 试验药物 |
7.2 方法 |
7.2.1 影响因素试验 |
7.2.2 加速试验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影响因素试验 |
7.3.2 加速试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系统的体内靶向性研究 |
8.1 仪器和试药 |
8.1.1 试验仪器 |
8.1.2 试验药物 |
8.1.3 实验动物 |
8.2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与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8.2.1 血浆样品处理 |
8.2.2 胃肠道内容物及黏膜样品处理 |
8.2.3 异甘草素标准溶液及乙酰苯胺内标溶液的配制 |
8.2.4 异甘草素体内分析方法HPLC色谱条件 |
8.2.5 体内分析方法的验证 |
8.3 结肠靶向凝胶珠动物体内分布 |
8.3.1 预实验及其结果 |
8.3.2 实验设计 |
8.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及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bFGF/醋酸氯己定时序释放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长因子控缓释系统的研究进展 |
1.1.1 载体材料 |
1.1.2 生长因子释放系统的分类 |
1.2 自愈合水凝胶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2.1 自愈合水凝胶的特点及功能 |
1.2.2 自愈合水凝胶设计原理及应用 |
1.3 药物共载时序释放系统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药物共载释放系统 |
1.3.2 药物时序释放系统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可注射自愈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配制 |
2.2.2 氧化葡聚糖(ODex)的制备和表征 |
2.2.3 氨基化明胶(NGel)的制备和表征 |
2.2.4 NGel/ODex/ADH水凝胶的制备 |
2.2.5 NGel/ODex/ADH水凝胶的形貌观察 |
2.2.6 NGel/ODex/ADH水凝胶溶胀倍数实验 |
2.2.7 NGel/ODex/ADH水凝胶体外降解实验 |
2.2.8 NGel/ODex/ADH水凝胶的自愈合性能 |
2.2.9 NGel/ODex/ADH水凝胶流变性能测试 |
2.2.10 NGel/ODex/ADH水凝胶细胞毒性实验 |
2.2.11 NGel/ODex/ADH水凝胶的动物实验 |
2.2.12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Dex开环机理 |
2.3.2 乙二胺改性明胶原理 |
2.3.3 NGel/ODex/ADH水凝胶成胶原理 |
2.3.4 NGel/ODex/ADH水凝胶的SEM结果 |
2.3.5 NGel/ODex/ADH水凝胶溶胀倍数测试 |
2.3.6 NGel/ODex/ADH水凝胶的降解率测试 |
2.3.7 NGel/ODex/ADH水凝胶自愈合性能 |
2.3.8 NGel/ODex/ADH水凝胶力学性能 |
2.3.9 NGel/ODex/ADH水凝胶的细胞毒性实验 |
2.3.10 动物实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FGF/醋酸氯己定时序释放自愈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载bFGF PLGA微球的制备 |
3.2.2 载bFGF/CHA水凝胶的制备 |
3.2.3 载bFGF/CHA水凝胶的扫描电镜测试 |
3.2.4 载bFGF/CHA水凝胶的溶胀实验 |
3.2.5 载bFGF/CHA水凝胶的降解实验 |
3.2.6 载bFGF/CHA水凝胶的体外释放实验 |
3.2.7 载bFGF/CHA水凝胶的抗菌活性实验 |
3.2.8 载bFGF/CHA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实验 |
3.2.9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LGA微球表征 |
3.3.2 PLGA微球及载bFGF/CHA水凝胶的SEM表征 |
3.3.3 载bFGF/CHA水凝胶的溶胀实验结果 |
3.3.4 载bFGF/CHA水凝胶的体外降解实验 |
3.3.5 载bFGF/CHA水凝胶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
3.3.6 载bFGF/CHA水凝胶的抑菌活性实验 |
3.3.7 载bFGF/CHA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FGF/醋酸氯己定时序释放微球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载bFGF/CHA的PLGA-GC微球的制备 |
4.2.2 PLGA-GC微球的表征 |
4.2.3 PLGA-GC微球形貌分析 |
4.2.4 PLGA-GC微球表面化学结构的确定 |
4.2.5 PLGA-GC微球体外释放实验 |
4.2.6 PLGA-GC微球释放液抑菌活性 |
4.2.7 PLGA-GC微球生物相容性实验 |
4.2.8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载bFGF/CHA的PLGA-GC微球的制备 |
4.3.2 PLGA-GC微球的形态观察 |
4.3.3 PLGA-GC微球的表征 |
4.3.4 PLGA-GC微球表面化学结构 |
4.3.5 PLGA-GC微球的体外释药行为 |
4.3.6 PLGC-GC微球释放液抑菌活性 |
4.3.7 PLGA-GC微球生物相容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创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杂化微球的载药织物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微球 |
1.2.1 微球简介 |
1.2.2 微球的制备方法 |
1.2.3 载体材料 |
1.2.4 微球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1.3 天然高分子多糖 |
1.3.1 天然高分子多糖简介 |
1.3.2 天然高分子多糖在药物载体上的应用 |
1.4 医用纺织品 |
1.4.1 医用纺织品简介 |
1.4.2 医用纺织品的研究成果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共沉淀法制备杂化微球 |
2.3.2 共沉淀法制备包裹模式药物的杂化微球 |
2.3.3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2.3.4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激光粒度仪测粒径 |
2.4.2 杂化微球形貌观察 |
2.4.3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红外光图谱分析 |
2.4.4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透射电镜图 |
2.4.5 海藻酸钠-碳酸钙的热重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6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中双氯芬酸钠药物的体外释放 |
2.4.7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藻酸钠-碳酸钙杂化微球与织物的结合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杂化微球整理棉织物 |
3.3.2 杂化载药微球整理棉织物 |
3.3.3 药物缓释实验 |
3.3.4 织物透气性测试 |
3.3.5 织物抗拉伸性能测试 |
3.3.6 细胞毒性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织物形貌观察 |
3.4.2 热重实验 |
3.4.3 透气性能分析 |
3.4.4 抗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3.4.5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分析 |
3.4.6 织物的体外药物缓释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共沉淀法制备杂化微球 |
4.3.2 共沉淀法制备包裹有模式药物的杂化微球 |
4.3.3 载药微球体外药物释放实验 |
4.3.4 杂化微球细胞毒性实验 |
4.3.5 杂化微球抗菌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激光粒度仪测粒径 |
4.4.2 杂化颗粒形貌观察 |
4.4.3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红外光图谱分析 |
4.4.4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透射电镜图 |
4.4.5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的热重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6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中双氯芬酸钠药物的体外释放 |
4.4.7 杂化微球抗菌实验 |
4.4.8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的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羧甲基壳聚糖-碳酸钙杂化微球与织物的结合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杂化微球整理棉织物 |
5.3.2 杂化载药织物整理棉织物 |
5.3.3 药物缓释实验 |
5.3.4 织物透气性能测试 |
5.3.5 织物抗拉伸性能测试 |
5.3.6 织物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5.3.7 织物抗菌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织物形貌观察 |
5.4.2 热重实验 |
5.4.3 透气性能分析 |
5.4.4 抗拉伸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5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4.6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分析 |
5.4.7 织物的体外药物缓释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文章发表和专利申请一览表 |
致谢 |
(4)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临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符号及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载药微球研究进展 |
1 载药微球包封材料研究进展 |
1.1 淀粉 |
1.2 胶原蛋白和明胶 |
1.3 几丁质和壳聚糖 |
1.4 白蛋白 |
1.5 透明质酸 |
1.6 聚乳酸及其聚合物 |
2 载药微球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2.1 乳化-化学交联法 |
2.2 溶剂蒸发法 |
2.3 相分离法 |
2.4 盐析法 |
2.5 喷雾干燥法 |
2.6 超声法 |
3 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 |
3.1 靶向给药 |
3.1.1 腔室给药 |
3.1.2 静脉注射给药 |
3.1.3 动脉检塞给药 |
3.1.4 磁性微球给药 |
3.2 非靶向给药 |
3.2.1 口服给药 |
3.2.2 黏膜给药 |
3.2.3 注射给药 |
4 存在的问题 |
5 展望 |
第二章 板蓝根多糖的研究进展 |
1 板蓝根多糖提取方法 |
2 生理药理学作用 |
2.1 抗病毒作用 |
2.2 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
2.3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 |
3 展望 |
引言 |
试验一 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板蓝根多糖提取 |
1.2.2 复乳法制备微球 |
1.2.3 正交工艺设计 |
1.2.4 所得微球理化性质的测定 |
2 结果 |
2.1 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
2.2 微球外观、包封率、得率及结果分析 |
2.4 体外释放曲线 |
2.5 微球的载药量 |
2.6 外貌形态结构 |
2.7 粒径和表面电势 |
3 分析讨论 |
试验二 载板蓝根粗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最佳免疫剂量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1.2 主要仪器 |
1.1.3 药物和实验动物 |
1.2 方法 |
1.2.1 药物配制 |
1.2.2 小鼠分组和腹腔给药 |
1.2.3 小鼠血液溶血素的检测及变化趋势 |
1.2.4 小鼠血液中血清总IgG水平检测及变化趋势 |
1.2.5 小鼠脾脏指数测定 |
1.2.6 小鼠溶血空斑的测定 |
1.2.7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各试验组小鼠血液溶血素结果 |
2.2 小鼠血液中血清总IgG水平检测结果 |
2.2.1 建立标准曲线 |
2.2.2 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液中总IgG水平变化差异性比较结果 |
2.3 小鼠脾脏指数和溶血空斑的测定 |
3 讨论 |
3.1 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小鼠溶血素及溶血空斑形成的影响 |
3.2 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小鼠血液总IgG水平的影响 |
3.3 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 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最佳免疫剂量 |
试验三 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免疫新城疫减毒活疫苗的雏鸡免疫力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载板蓝根粗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聚合物微球 |
1.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1.3 主要仪器 |
1.2 方法 |
1.2.1 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检测 |
1.2.3 鸡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方法 |
1.2.4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检测 |
1.2.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 |
2.2 鸡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
2.2.1 鸡血淋巴细胞CD3+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 |
2.2.2 鸡血淋巴细胞CD3+/CD4+淋巴细胞比值结果 |
2.2.3 鸡血淋巴细胞CD3+/CD8+淋巴细胞比值结果 |
2.3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结果 |
2.3.1 雏鸡胸腺指数结果 |
2.3.2 雏鸡脾脏指数结果 |
2.3.3 雏鸡法氏囊指数结果 |
3 讨论 |
3.1 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 |
3.2 雏鸡免疫器官指数 |
3.3 维鸡淋巴细胞亚群 |
3.4 雏鸡淋巴细胞亚群46载板蓝根多糖MPEG(6000)-PLA嵌段聚合物微球对免疫新城疫弱毒活疫苗的雏鸡免疫力的影响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溴吡斯的明聚乳酸微球体外释放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PB的含量测定 |
2.2 PB在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 |
2.3 PB-PLA-MS的制备 |
2.4 不同释放介质中PB-PLA-MS和PB的释放行为考察 |
2.5 体外释放曲线 |
2.6 体外释药模型拟合 |
2.7 相似因子 (f2) 法评价溶出曲线 |
3 讨论 |
(7)叶酸改性半乳糖化壳聚糖药物载体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 |
1.1 壳聚糖 |
1.2 壳聚糖的衍生物 |
2 给药方式 |
2.1 动脉栓塞给药 |
2.2 腔室给药 |
2.3 黏膜给药 |
2.4 静脉注射给药 |
2.5 注射给药 |
3 壳聚糖药物载体微球制备方法 |
3.1 微米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
3.2 纳米级微球制备方法 |
4 本文思路 |
第二章 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设备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成原理及路线的设计 |
2.2.2 实验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壳聚糖脱乙酰度 |
2.3.2 叶酸标准曲线 |
2.3.3 红外图谱分析 |
2.3.4 核磁氢普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MTT试验 |
3.1 试验设备及药品 |
3.1.1 药品 |
3.1.2 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3.3.1 壳聚糖MTT试验结果 |
3.3.2 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MTT试验结果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试剂 |
4.1.2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米粒子的制备 |
4.2.2 纳米粒子的表征 |
4.2.3 制备工艺探讨 |
4.2.4 单因素分析个因素对纳米粒子粒径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粒子制备单因素分析及工艺优化结果 |
4.3.2 微球团聚对粒度分析仪测试结果的影响 |
4.3.3 壳聚糖纳米粒子制备单因素分析 |
4.3.4 纳米粒子SEM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酸偶联半乳糖化壳聚糖载药试验 |
5.1 试剂与仪器 |
5.1.1 试剂 |
5.1.2 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5-Fu标准曲线的配制 |
5.2.2 5-Fu浓溶液的配制 |
5.2.3 微球载药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
5.2.4 药物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5.2.5 壳聚糖与多聚磷酸钠物质比对包封率的影响 |
5.2.6 壳聚糖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5.3 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环糊精 |
1.1 环糊精的发展历史 |
1.2 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
1.3 环糊精的改性 |
1.4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2. 环糊精聚合物 |
2.1 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结构 |
2.2 环糊精聚合物在药物中的应用现状 |
3. 微球 |
3.1 微球的制备方法 |
3.2 微球的分类 |
3.3 微球现存的问题 |
4.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
4.1 β-CDP空白微球的制备 |
4.2 β-CDP空白微球的结构表征 |
4.3 载药微球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4.4 β-CDP微球的溶胀性能研究 |
4.5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考察及模型参数的求解 |
第二章 β-CDP微球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1. 制备原理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方法 |
3.1 单因素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3.2 正交设计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3.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β-CDP微球的制备 |
4.2 正交设计考察β-CDP微球的制备工艺 |
4.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β-CDP微球对双氯芬酸钠释放性能的考察 |
1. 引言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方法 |
3.1 载药微球的制备 |
3.2 双氯芬酸钠-β-CD 包合物的含量测定与鉴定 |
3.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3.4 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3.5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考察 |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 双氯芬酸钠-β-CD包合物的含量测定与鉴定 |
4.2 载药微球的制备及含药量的测定 |
4.3 微球的结构表征 |
4.4 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β-CDP微球溶胀性能的研究 |
1. 引言 |
2. 仪器与试药 |
2.1 仪器 |
2.2 试药 |
3. 实验部分 |
3.1 微球粒径的筛选 |
3.2 聚β-CD 微球溶胀率的测定 |
3.3 磷酸盐缓冲溶液的配制 |
3.4 载药微球的制备 |
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1 平衡溶胀率的研究 |
4.2 不同粒径微球在pH7.4条件下的粒径变化 |
4.3 微球在不同pH 值条件下的粒径变化 |
4.4 不同缓冲液浓度对粒径变化的影响 |
4.5 载药微球的粒径变化与载药率的关系 |
5. 微球溶胀的数学模型研究 |
5.1 模型的建立 |
5.2 结果与讨论 |
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球的释放机理与数学分析 |
1. 微球的释放机理 |
2. 球形释放行为的经典模型拟合 |
3. 球形释放的机理模型 |
3.1 释放过程的数学描述 |
3.2 有效扩散系数恒定的非稳态的固态球形 |
4. 微球释放的模型研究 |
5.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9)中药可注射长效微球给药系统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药物简介 |
1.3 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 药理作用 |
1.4.1 治疗皮肤创伤 |
1.4.2 抗抑郁 |
1.4.3 抗肿瘤 |
1.4.4 其他药理作用 |
1.5 药代动力学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概述 |
2.2 试药和仪器 |
2.2.1 试药 |
2.2.2 仪器 |
2.3 积雪草酸体内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1 色谱条件 |
2.3.2 溶液的配制 |
2.3.3 血浆样品处理和衍生化 |
2.4 AA衍生化反应过程 |
2.5 体内分析方法的方法学认证 |
2.5.1 方法专属性 |
2.5.2 线性范围与灵敏度 |
2.5.3 精密度和回收率试验 |
2.5.4 稳定性试验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色谱条件的确立 |
2.6.2 内标的选择 |
2.6.3 血样的处理 |
2.6.4 提取方法考察 |
2.6.5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球给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材料 |
3.2.1 动物 |
3.2.2 试药和仪器 |
3.3 实验方案 |
3.4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微球肌肉注射药动学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积雪草酸代谢物的水解及其 RP-HPLC测定 |
4.1 概述 |
4.2 仪器与试药 |
4.2.1 试药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色谱条件 |
4.3.2 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4.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4.3.4 水解方法在粪便样品的应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方法学考察 |
4.4.2 水解条件的考察 |
4.4.3 大鼠粪便样品中积雪草酸的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药缓释微球注射剂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淀粉微球在医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前言 |
1.1 医用高分子载体 |
1.1.1 医用高分子载体的选用原则 |
1.1.2 医用高分子载体的分类 |
1.1.2.1 药库型无机载体 |
1.1.2.2 吸附型无机载体 |
1.1.2.3 不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 |
1.1.2.4 生物可溶蚀高分子材料 |
1.1.2.5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1.2 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
1.2.1 扩散控制药物释放体系 |
1.2.1.1 储藏型 |
1.2.1.2 基质型 |
1.2.2 化学控制药物释放体系 |
1.2.2.1 降解体系 |
1.2.2.2 侧链体系 |
1.2.3 溶剂活化控制药物释放体系 |
1.2.4 磁性药物控制释放体系 |
1.3 微球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制备方法 |
1.3.1 反相悬浮法 |
1.3.1.1 反相悬浮法制备淀粉微球的聚合机理 |
1.3.1.2 淀粉微球的吸附机理 |
1.3.2 乳化-溶剂挥发法 |
1.3.3 乳化-加热固化法 |
1.3.4 复乳法 |
1.3.5 相分离法 |
1.3.6 喷雾干燥法 |
1.3.7 低温喷雾提取法 |
1.3.8 超临界流体技术 |
1.4 微球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给药途径 |
1.4.1 微球药物控制释放体系的靶向给药 |
1.4.1.1 微球的腔室给药 |
1.4.1.2 静脉注射给药 |
1.4.1.3 动脉栓塞给药 |
1.4.1.4 磁性微球系统 |
1.4.2 微球的非靶向给药 |
1.4.2.1 微球的口服给药 |
1.4.2.2 微球的黏膜给药 |
1.4.2.3 长效微球制剂 |
1.4.2.4 局部麻醉药缓释微球制剂 |
1.5 淀粉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1.5.1 免疫分析 |
1.5.2 药物控释体系 |
1.5.3 某些疑难病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 |
1.5.4 生物物质的吸附分离 |
1.5.5 鼻腔给药系统 |
1.5.6 栓塞技术 |
1.5.7 其他用途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医用淀粉微球的制备 |
2.2.2 医用淀粉微球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 |
2.2.3 制备淀粉微球的工艺条件对其亚甲基蓝吸附率的影响 |
2.2.3.1 乳化剂用量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2.2.3.2 淀粉质量分数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影响 |
2.2.3.3 环己烷与大豆油比例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2.2.3.4 交联剂用量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2.2.3.5 搅拌速度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2.2.4 淀粉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研究 |
2.2.5 医用淀粉微球的表征 |
2.2.5.1 淀粉微球的交联验证 |
2.2.5.2 淀粉微球形态观察与粒径测定 |
2.2.6 淀粉微球吸附阿司匹林的性能研究 |
2.2.6.1 阿司匹林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6.2 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与阿司匹林包封率的测定 |
2.2.6.3 药物浓度对淀粉微球吸附阿司匹林的影响 |
2.2.6.4 吸附温度对淀粉微球吸附阿司匹林的影响 |
2.2.6.5 吸附时间对淀粉微球吸附阿司匹林的影响 |
2.2.6.6 载阿司匹林淀粉微球体外释药性能考察 |
2.2.7 淀粉微球吸附硫酸庆大霉素的性能研究 |
2.2.7.1 硫酸庆大霉素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7.2 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与硫酸庆大霉素包封率的测定 |
2.2.7.3 药物浓度对淀粉微球吸附硫酸庆大霉素的影响 |
2.2.7.4 吸附时间对淀粉微球吸附硫酸庆大霉素的影响 |
2.2.7.5 载硫酸庆大霉素淀粉微球体外释药性能考察 |
2.2.8 淀粉微球吸附盐酸多柔比星的性能研究 |
2.2.8.1 盐酸多柔比星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8.2 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与盐酸多柔比星包封率的测定 |
2.2.8.3 药物浓度对淀粉微球吸附盐酸多柔比星的影响 |
2.2.8.4 载盐酸多柔比星淀粉微球体外释药性能考察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医用淀粉微球的工艺条件对其亚甲基蓝吸附率的影响 |
3.1.1 乳化剂用量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3.1.2 淀粉质量分数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3.1.3 环己烷与大豆油的比例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3.1.4 交联剂用量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3.1.5 搅拌速率对淀粉微球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3.2 医用淀粉微球制备条件的优化分析 |
3.3 医用淀粉微球交联的验证 |
3.4 医用淀粉微球的表观形貌及粒径分布 |
3.5 医用淀粉微球吸附不同药物的性能研究 |
3.5.1 医用淀粉微球吸附阿司匹林的性能研究 |
3.5.1.1 阿司匹林投药量对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药物包封率的影响 |
3.5.1.2 吸附温度对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的影响 |
3.5.1.3 吸附时间对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的影响 |
3.5.1.4 载阿司匹林淀粉微球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
3.5.2 医用淀粉微球吸附硫酸庆大霉素的性能研究 |
3.5.2.1 硫酸庆大霉素溶液浓度对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 |
3.5.2.2 吸附时间对医用淀粉微球载药量的影响 |
3.5.2.3 载硫酸庆大霉素淀粉微球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
3.5.3 医用淀粉微球吸附盐酸多柔比星的性能研究 |
3.5.3.1 盐酸多柔比星投入量对淀粉微球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 |
3.5.3.2 载盐酸多柔比星淀粉微球体外释放性能研究 |
3.5.4 医用淀粉微球对不同药物的吸附性能的综合分析 |
3.5.4.1 投药量影响淀粉微球吸附药物性能的综合分析 |
3.5.4.2 载药淀粉微球体外缓释性能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微球制剂的给药途径及在医学康复的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异甘草素口服结肠靶向凝胶珠[D]. 赵倩倩. 兰州大学, 2021(09)
- [2]bFGF/醋酸氯己定时序释放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D]. 曹欢. 福州大学, 2016(07)
- [3]基于杂化微球的载药织物制备方法与性能研究[D]. 侯晓晓. 东华大学, 2014(07)
- [4]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嵌段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临床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姜涛.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2)
- [5]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药物研究中的应用[A]. 牛晓方. 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 2012
- [6]溴吡斯的明聚乳酸微球体外释放行为[J]. 徐美玲,谭群友,柳珊,尹华峰,张景勍.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1(10)
- [7]叶酸改性半乳糖化壳聚糖药物载体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曹斌. 武汉理工大学, 2011(09)
- [8]聚β-环糊精载药微球的制备及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D]. 曹蕾. 广东药学院, 2009(07)
- [9]中药可注射长效微球给药系统的药动学研究[D]. 丁之章. 浙江工业大学, 2009(02)
- [10]淀粉微球在医药中的应用研究[D]. 沈小玲. 大连工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