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麻醉学术年会在南宁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娜[1](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国家的一种软实力,国家认同能把整个国家共同体中的单个个体团结起来,对于维系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保障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政治前提,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1949年到1956年是各民族人民对新中国产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获得了广大人民真诚地支持和拥护。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济得以恢复并发展的新中国获得了广大民众的高度认同,全面深入地探究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建设的经验,既有助于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理论,又能为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以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启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王朝统治时期的国家认同是“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发展到近代社会,中华民族意识由自在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认同转变,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整合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增强了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得以建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少数民族对新中国的国家认同意识在异常艰难的国内外环境下开始萌芽、生长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面临着十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实行强硬的对华政策,即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从根本上搞垮新中国。在国内,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相互交错,纷繁复杂,少数民族地区更是面临着民族分裂势力猖狂,政治参与冷漠、文化认同狭隘模糊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整体层面审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特殊性、文化特异性、政治归属性和利益整合性,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可能性。在错综复杂的现实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推进了剿匪反霸工作,稳定民族地区社会秩序;进行了民主建政工作,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各级政权机构,创造性地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积极疏通了民族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民族隔阂;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更好地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应有的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了政治保障。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改良农具和农牧业生产技术,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建设,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制定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和税收优惠照顾政策,为少数民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夯实了经济基础。除此之外,党和政府还积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满足少数民族群体的主观需求和现实需要,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针对各种错误思想开展针锋相对的批判,广泛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营造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架设了坚实的文化支撑。总的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并筑牢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忠诚感,使少数民族群众对新中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产生了对新中国强烈的认同情感。这种成就的取得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毫不动摇维护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千方百计帮助少数民族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实现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经验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设波澜壮阔,回顾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面临的种种挑战、采取的有力举措,并总结其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们今天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并用法制来保障民族团结。
侯叶[2](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符晓[3](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指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陈峥[4](2014)在《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文中指出全面抗战爆发后,为拯救民族危亡,青年学生踊跃入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学人主要关注于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关于地方实力派组建学生军的成果则不多。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新阶段,日本在对正面战场发动有限军事进攻的同时,还采取政治诱降的方针,以引诱中国军队和政府投降,役使中国民众为其侵略服务。鉴于形势的变化,国民政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第二期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抗战初期的片面抗战路线进行了修正,由单纯的军事抗战转为对政治、民众、精神、运动战及游击战等的重视。对新桂系来说,广州失陷后,广西已经直接面临日军的武力威胁。因留守广西的部队势单力薄,无法对抗日军入侵,为动员民众投身抗日救亡,配合正规军作战,新桂系于1938年11月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以下简称学生军)。学生军成立后,经短暂的军政训练后,奉命挺进桂南、桂东南等地,负责动员民众、推行政府政令等工作。桂南会战期间,学生军采取多种方式配合军队作战,保障了会战的进行。会战结束后,学生军配合军队和政府完成了善后工作。1941年8月,学生军被解散。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也十分重视,通过种种方式与新桂系对学生军进行争夺。围绕以上两条线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学生军的组建原因。学生军的成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时代背景。抗战进入新阶段后,新桂系无论是民众动员还是部队的政训工作,都急需大量人员,为防备蒋介石势力对广西的扩张和中共对广西青年的争夺,鉴于军校学生在国内战争的优异表现和第一、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成功经验,广西当局组建了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第二章对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进行了考察。主要研究了广西当局的宣传动员、考核方式、组建部队、创设领导机构、军政训练等内容。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学生军在桂南会战前后的活动。桂南会战前,学生军主要配合政府进行了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社会动员;会战爆发后,学生军配合正规军,协助基层政府,动员民众破坏日军后勤补给,打击汉奸势力,建立军民合作站,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向导,进行战地宣传等;会战结束后,学生军协助政府恢复基层政权,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收容救济难民,完成了收复区的善后工作。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的争夺是本文的重要内容,论文第四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中共对学生军的成立十分重视,为争夺这批青年,在学生军成立之初,就派遣了大批党员加入。学生军成立后,中共通过派将领和学者在学生军中演讲,为学生军培养宣传骨干,派党员掌握学生军创办的报刊,反击托派分子破坏,反三青团和军官控制,加强上层渗透,组织学生学习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手段,基本掌握了学生军的文化领导权和基层领导权,使很多学生发展成为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学生军解散的原因及解散后学生的去向问题。因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日军从桂南的撤退,在善后工作完成后,新桂系以学生军“赤化”的名义将其解散,随后对学生的去向进行了安排。学生军解散后,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继续活动,发展和壮大中共力量,“豫湘桂战役”爆发后,学生军党员领导民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在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他们继续坚持游击斗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游击根据地,配合解放军解放广西,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的胜利和其他地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纵观学生军三年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内部官生兵夫平等,工作方式以分散行动为主,与民众关系密切;在大后方青年中起到了楷模作用;中共则通过在学生军中的活动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对中共在广西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军的人数尽管只相当于正规军的一个师,但这些人员都是接受过一定教育、有较强组织和动员能力的学生,其在宣传和民众动员等工作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远非正规军一个师所能比。其他地方如山西虽然也组建了新的武装,但属于战斗部队。可以说,大规模组建以宣传和动员民众等任务为主的学生武装团体,广西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绝无仅有的。综上所述,在抗战初期的广西,面临日本、蒋介石、中共等多种势力的威胁,为确保自己的地盘,新桂系认识到了单凭已有军队难以应付复杂的局面,而必须依靠民众的力量,因而不得不成立学生军以动员民众来增强自身实力。囿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关协议,中共只能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当局新成立的学生军加以控制和影响。从上述的论述也看出,中共的工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付蓓[5](2013)在《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基本政策,也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自治区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中行政级别最高的单位,也是自治权最大的行政单位,其管辖区域面积广阔。民生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少数民族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民族问题,对此特别加以重视,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如果对少数民族民生问题采取听之任之的漠视态度,就有可能使一些原本简单的经济社会问题演变发展为复杂的民族矛盾和政治冲突,对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民生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有些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同时,各民族自治区内部之间民生发展也不平衡。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发展状况,对于科学确定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民族自治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作为一个群体进行整体研究,是我国民生研究领域的一个新尝试。笔者首先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民生现状和发展速度进行了测量和科学评定,获得各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的各类信息和细节特征;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分析,不仅对民族自治区自身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指标排序,还对民族自治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以及沿海发达5省(市)进行了对比分析。从纵向对比分析中,客观地体现了取得的成就;从横向对比分析中,直观地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努力做到方法科学、数据真实、结论客观,力求突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和对策相结合。全文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通过界定与民生问题相关的概念,指出研究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的意义,从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中把握当前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的不足,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和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是民生问题的理论基础。分述当前中国民生理论的三大来源:西方社会中与民生有关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第3章民族自治区民生评价体系设计。首先从宏观上介绍我国民族自治区的基本概况,在回顾民生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的要求,同时结合民族自治区实情,构建我国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量化评价体系。此章是后面一章分析对比的基本点。第4章对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首先按照民生发展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直观描述民族自治区民生水平在全国区间位置;再用纵向比较方法,回顾各项民生指标发展的轨迹、民生质量提升的速度,总结并坚持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用横向比较方法,分析民族自治区与沿海发达5省(市)的差异,客观评价民族自治区民生的突出成绩和相对差距,力求对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有真实、全面的把握。第5章分析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不足之处。主要从城乡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教育文化发展劣势明显、城乡隐性失业比例增大、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差距较大、住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和老年社会保障尚需提高6个方面进行分析。第6章总结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包括:社会稳定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文化繁荣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准确把握政党、政府和群众三者角色定位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第7章提出加快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主要针对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十二五”期间国家要转变发展模式,以民生为先,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我国民族自治区民生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将是一件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可以通过定量分析把握当前我国各民族自治区的民生状况和进步程度,为政府有关部门实施不同民族区域的差异化国家援助政策提供依据。
赵铁[6](2012)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产业在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及其成果,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广西文化产业要在国家地缘政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西南边疆稳定、服务国家东盟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在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基于选题研究目的,在理论构建基础上,全面考察中国—东盟关系的历史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合作框架及其对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把握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背景、发展成效及存在问题。在把握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成效的基础上,研究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框架,并针对东盟关系制约因素,有效进行广西文化产业的战略选择,探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和对策建议,从更高层面上推进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有效建构,为广西文化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和重要启示。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近,文化背景上的亲缘性、经济结构上的互补性、政治体制上的多元性以及社会发展上的同质性,为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广西文化产业在总体规模、内部结构、特色品牌、会展平台以及“走出去”战略上取得明显成效,并推动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使得平台效应、拉动效应、助推效应和理论效应等,从整体上展示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新框架。为更好地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要重视大国平衡战略、外部势力、南海争端、共同利益认同、经济政治互动等对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为此,基于场景理论视野,依据现实条件,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实施扭转型战略,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有效克服不利条件,以共同价值观的构建为核心,营造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建设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文化平台,构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文化力。依据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要以孕育中国—东盟共同价值观为使命,以建构中国—东盟共同身份为目标,以推动文化产业的事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建设中国—东盟文化园区为载体。在对策建议上,要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发展观念,制定行动计划,提升发展平台,开展园区试点以及启动基地建设等工作,以推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需要。
刘婷[7](2012)在《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 ——那县的田野表述》文中提出传统文化当代重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这种重构已成为各地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布洛陀文化是壮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壮族人民心中,“布洛陀”是创造万物之神,同时也是排忧解难的救世主。在“文化经济”浪潮席卷人类的时候,至高无上的“布洛陀神”也成为人们操弄旅游经济的资本。布洛陀文化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的重构是民族文化当代重构的缩影。当代民族文化的这种重构仅仅是一种行为乱象,抑或蕴含着其自身内在的逻辑?本文以布洛陀文化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布迪尔的实践理论,对民族文化在当代语境下重构的参与力量及其关系网络、参与重构的主体间资本的转换与交换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与体现的权力等问题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民族文化重构的实践有一个明晰的学理认识,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上进一步认清和把握把民族文化征用于民族经济发展时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有效的“重构”策略、方针、政策,避免行为上的乱象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本文主要采取解构—重构的内容表述思路和田野表述—理论分析的分析思路,将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相结合,对布洛陀文化重构历程、重构的主要方式,以及重构行为的内在逻辑进行详细分析。全文除导论外,主要分三大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传统的布洛陀文化及其现代解构,详述了布洛陀文化的分布及其文化内涵,分析了布洛陀文化的现代解构表现。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章)主要依据田野调查资料对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进行民族志表述:第二章以时间为“经线”,空间为“纬线”,详述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历程;第三章主要描述了布洛陀文化的广场化重构,广场化重构主要采用了文化表达的广场化、表现形式的艺术化、表现主题的集中化等方式;第四章主要研究了敢壮山布洛陀文化的重构,重点描述了祭祀空间与祭祀仪式的重构、布洛陀文化碎片的展示等;第五章重点描述了布洛陀文化乐舞化重构现象。第三部分(第六章)为理论分析与全文总结部分。这一部分运用布迪尔的实践理论,特别是布迪尔实践理论中的“场域”、“惯习”、“资本”、“权力”等范畴,对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并根据布洛陀文化重构的实践反思布迪尔实践理论中的相关概念。通过研究,本文认为:1、布洛陀文化是壮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壮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它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主要包括布洛陀神话文化、布洛陀经诗文化、布洛陀歌谣文化、布洛陀宗教文化、布洛陀歌圩文化等。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和现代化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布洛陀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在现代社会被解构,解构的基本形式表现为布洛陀文化系统的破坏与文化断裂、布洛陀文化的“解构阅读”与“解构记述”和布洛陀文化当代“建构的解构”等。2、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是民族文化自觉、民间社会文化消费欲望的复醒、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发展与商业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重构在当代是对文化解构的反动,其在中国的普遍性说明文化重构的必然性。3、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作为一种实践行为,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为我们呈现了一种布迪尔式的场域,在这种场域中,各类行动者的惯习、资本与权力得以充分的运用。而正是各类行动者惯习的表现,资本与权力的展演,各种力量的博弈,才维持了文化重构场域的存续。当然,本文研究的对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静态的文化产品,而是动态的文化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即文化重构过程。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理论思考空间与价值。因此,我们从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事实中看到了布迪尔实践理论的相关概念的局限性。如布迪尔将“文化再生产”看作是文化的自我创造,而文化重构与文化自我创造一样,也是人类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文化重构可以看作是文化再生产的一种方式。布迪尔提出场域的概念,其目的是反思“社会”概念的抽象性,但其场域概念太过具体,以致于影响了这一概念的解释力。从布洛陀文化重构实践的具体事实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比布迪尔场域要大,比社会要小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或社会空间,这就是复合场域。这一复合场域,也可称为社会的中层结构。在这一复合场域中,布洛陀文化重构的实践理性不再表现为经济人理性、社会理性、政治理性或文化理性等理性中的某一种理性,它是在复合性的场域中展现出来的复合的理性。正是这种复合的理性使我们找到了当代文化重构实践的内在运行逻辑。
高舒[8](2012)在《“乐改”纪事本末》文中研究表明一百年在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只不过是一段短暂时光,但是对于民族乐器改革来说,却是一段改天换地“只争朝夕”的时代。在新中国诞生和“中国人从此站起来”的时代背景下,一场自上而下、从政府到民间、从乐团到乐班、从院校到工厂、从学术到实践、从理论到经验,涉及几乎所有音乐家群体的大规模改革,让所有呈现于城市舞台上的民族乐器,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乐器与交响乐队的参照下,改革乐器一步步将辉煌壮大的图景展示在中国乐坛上,深远地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声音。全文除引文、结论部分外,共分八章,主要布局设置为“一个事件、两个基础、三点思考、多种取向”。“一个事件”指的是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口语中常常简称“乐改”)这一研究对象。这一事件发生在中国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20世纪,因而带着许多历史的痕迹和特性。不论肇始原因是来自国家还是民间,功过成败何等评说,群策群力,致力乐改,执着百年,矢志不渝,都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件值得记录、值得总结、值得反思的中国音乐发展进程中的大事件。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经历,是一个揉合了理想与现实、设想与实践、质疑与自信、模仿与创新、标准与个性、共享与专利等等各种复杂成分,令人回首百年、意欲评说,而且值得不断书写的资源库。这是一件与中国人在20世纪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一样重大的事件。“两个基础”指的是构建民族乐器改革历史的两大基础——历史背景和改革方式。作为基础之一的历史背景,主要通过第一、二章,呈现1900—1949、1949—2000年的时代特性、指导思想和阶段特点,旨在对因由、过程进行历史叙述。基础之二的改革方式,主要指第三、四章,根据参与者、乐器使用习惯、应用方式等,按照吹管、拉弦、弹拨、打击四大类别,整理汉族、少数民族乐器改革的具体内容。不论是质料、构件、音位,或是外观,每一局部的微小改进,都因其实用价值,成为进一步改进的基础。数目繁多的举措,一步步产生,夯实并推动着改革的脚步,逐步达成并完善了乐改初衷。“三点思考”指的是探讨、反思民族乐器改革衍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思考乐改的重点专题,研究为建立民族管弦乐队而大力加强低音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的改革。第六、七章思考乐改对音乐界产生的联动效应,其中第六章探讨改革案例的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改善因地域条件差异产生的规格不一和长期存在的生产、传播、教学问题;第七章探讨乐改与创作和演奏的关系,探讨改革成果如何通过演奏技术和曲目编创的发展被认可,又如何为创作和技术发展提供条件的关系链。最后,第八章思考改革后渐次出现的关于乐器个性的扬弃以及发明权益的保障问题。“多种取向”,乐改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篇中虽未专门设章,但对乐改走向的叙述却贯通全文。在多民族共荣、多乐种共生、多标准共存的时期,改革环节的设计、制造、试验、鉴定、标准、检测、教学、应用、推广等方方面面,都可能引发多种抉择取向,单一定向的改革,既不足取也不可行。乐改既要了解西方,更应着眼自身;既要发展现今,也要探索仿古;既要注重建立标准,也要注意更新标准。单一取向与20世纪民族音乐工作者们改革民族乐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末章总结全文,归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的八点认识。最后以本人辑录的图标索引和三份资料选辑作为附录,即2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000)、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容本镇,黄晓娟,张淑云[9](2010)在《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六十年回顾(下)》文中认为新时期的突破与发展(1977—1999)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重新回到正轨,全国各地拨乱反正工作全面展开。在广西文艺界,文艺组织迅速恢复和重建,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被迫害和下放的作家、艺术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麻醉学术年会在南宁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麻醉学术年会在南宁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述评 |
1.3 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1.3.2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
1.3.3 社会认同理论 |
1.3.4 国家认同理论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历史渊源 |
2.1 王朝统治时期的华夷之辨 |
2.2 大一统特色的古典国家认同 |
2.3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
3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现实条件 |
3.1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面临的复杂形势 |
3.1.1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 |
3.1.2 各民族之间的历史隔阂 |
3.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
3.2 阻碍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 |
3.2.2 文化心态单一 |
3.2.3 政治参与冷漠 |
3.2.4 领土意识模糊 |
3.3 推动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有利因素 |
3.3.1 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 |
3.3.2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
3.3.3 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新中国 |
4.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政治保障 |
4.1 剿匪斗争的开展 |
4.1.1 匪患的危害 |
4.1.2 匪患的肃清 |
4.2 国家政权机构的建立 |
4.2.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4.2.2 各级人民政府 |
4.2.3 各级民族工作机构 |
4.3 民族关系的疏通 |
4.3.1 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4.3.2 少数民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 |
4.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
4.4.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早期探索 |
4.4.2 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成立 |
4.5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4.5.1 培养原则 |
4.5.2 培养途径 |
5.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济基础 |
5.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农牧业生产 |
5.1.1 “慎重稳进”地实行土地改革 |
5.1.2 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5.1.3 多方面扶助农牧业生产 |
5.2 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建设 |
5.2.1 基础设施的兴建 |
5.2.2 工业企业的建立 |
5.3 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 |
5.3.1 贸易经营机构的设置 |
5.3.2 农牧土特产品的购销 |
5.3.3 民族特需商品的经营 |
5.4 实施少数民族地区财税优惠政策 |
5.4.1 财政优惠政策 |
5.4.2 税收优惠政策 |
6.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文化支撑 |
6.1 推进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
6.1.1 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
6.1.2 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1.3 营造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舆论氛围 |
6.2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 |
6.2.1 发展和提升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
6.2.2 传承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
6.3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
6.3.1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
6.3.2 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类问题 |
6.4 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 |
6.4.1 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6.4.2 推动宗教制度民主改革 |
6.4.3 团结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 |
7. 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经验与启示 |
7.1 基本经验 |
7.2 现实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4)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学术史回顾与选题缘起 |
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三、资料运用与论文结构 |
四、资料来源综述 |
第一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组建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国内外对学生军训的重视与学生军的出色表现 |
一、世界各国重视学生军训给新桂系的启发 |
二、现代战争宣传对知识青年的需要 |
三、学生军在历次国内战争中的战绩 |
第二节 多种矛盾消长沉浮的驱动 |
一、民众动员工作中基层干部的极度缺乏 |
二、军队对政工人员的需求 |
三、抵制蒋介石势力扩张 |
四、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 |
第三节 “寓将于学”政策推行的结果 |
一、“寓将于学”政策的产物 |
二、第一届广西学生军在“六一”事件中的出色表现 |
三、第二届广西学生军在省外的突出成就 |
第二章 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的组建与训练 |
第一节 征召与选拔 |
一、宣传动员 |
二、考核方式 |
三、第二次招考 |
第二节 队伍组建 |
一、临时组队 |
二、组建部队 |
三、创设领导机构 |
第三节 军政训练 |
一、自我教育 |
二、集中训练 |
三、工作过程中的训练 |
第三章 桂南会战前后的第三届广西学生军 |
第一节 战前社会动员 |
一、军事政治动员 |
二、经济动员 |
三、文化动员 |
第二节 配合桂南会战 |
一、破坏日军后勤补给 |
二、建立军民合作站 |
三、收集情报与战地宣传 |
四、实行对日作战 |
第三节 处理善后工作 |
一、恢复基层政权 |
二、处理战争遗留问题 |
三、收容救济灾民 |
第四章 中共与新桂系对学生军领导权的争夺 |
第一节 加强思想文化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公开演讲培训 |
二、掌握报刊领导权 |
三、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二节 加强党组织建设,控制青年领导机构 |
一、中共组织在学生军中的发展历程 |
二、反击托派分子 |
三、控制三青团 |
第三节 反对军官控制,掌握基层领导权 |
一、反击中上层军官 |
二、加强上层渗透 |
三、掌握基层领导权 |
第五章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去向 |
第一节 学生军解散的原因考察 |
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二、担心被中共控制 |
三、学生回校复学的愿望 |
第二节 学生军解散后学生的归宿 |
一、安排继续学习 |
二、送合作训练班受训 |
三、军队留用 |
第三节 学生军中共党员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广西和其他地区的胜利 |
一、学生军解散前夕中共的应对 |
二、“豫湘桂战役”期间学生军党员组织和领导的游击战争 |
三、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学生军党员的斗争 |
结语 |
一、学生军的工作特点 |
二、在大后方青年中起了楷模和带头作用 |
三、为中共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和干部 |
四、特殊还是普遍:与山西新军之比较 |
主要征引文献 |
附录 |
一、第三届广西学生军大事记 |
二、在学生军中担任重要职务的部分中共党员简况 |
三、社会调查访谈笔录 |
后记 |
(5)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民生问题研究动态 |
1.1.1 国外研究动态 |
1.1.2 国内研究动态 |
1.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民生 |
1.2.2 民生问题 |
1.2.3 民生发展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的典型性 |
1.4.2 建立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量化评价体系 |
1.4.3 注重对比研究 |
第2章 民生问题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 |
2.1 西方社会中与民生有关的思想 |
2.1.1 古典经济学中的民生理念 |
2.1.2 空想社会主义民生思想 |
2.1.3 现代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 |
2.1.4 福利国家社会保障论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 |
2.2.1 中国古代民生思想 |
2.2.2 中国近代民生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 |
2.3.2 列宁的民生思想 |
2.3.3 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对民生问题的理论创新 |
第3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历程与评价体系设计 |
3.1 民族自治区概况 |
3.1.1 民族自治区区位环境特征 |
3.1.2 民族自治区自然资源概况 |
3.1.3 民族自治区人口及民族分布特征 |
3.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历程回顾 |
3.2.1 民生初步稳定时期(1949-1965年) |
3.2.2 民生缓慢增长时期(1966-1978年) |
3.2.3 民生迅速发展时期(1979-2001年) |
3.2.4 民生高效发展时期(2002-至今) |
3.3 民族自治区民生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 |
3.3.1 民生评价体系的设置原则 |
3.3.2 民生评价指标结构 |
3.3.3 数据与指数合成 |
第4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评估 |
4.1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综合评估 |
4.1.1 民族自治区民生水平在全国所处的位置 |
4.1.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排序 |
4.1.3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比分析 |
4.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纵向对比分析 |
4.2.1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位置的变化 |
4.2.2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排序的变化 |
4.3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横向对比分析 |
4.3.1 人均GDP及其增长率的比较分析 |
4.3.2 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的对比分析 |
4.3.3 农村居民家庭住房的比较 |
4.3.4 卫生技术人员的比较 |
4.3.5 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教育文化发展劣势明显 |
5.1.1 思想观念和政策落实不到位 |
5.1.2 教育经费严重匮乏 |
5.1.3 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难以克服 |
5.1.4 办学资源不足限制学校发展 |
5.1.5 师资待遇与教师队伍结构急需提高 |
5.1.6 文化事业及大众传播渠道发展滞后 |
5.2 城乡隐性失业比例增大 |
5.2.1 城镇隐性失业问题严重 |
5.2.2 农村隐性失业面广 |
5.2.3 失业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不断显露 |
5.3 城乡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
5.3.1 城镇居民收入与其他地区差距扩大 |
5.3.2 农村人均纯收入比沿海平均水平的一半还低 |
5.3.3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
5.3.4 城镇居民工资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5.3.5 低收入群体有扩大的趋势 |
5.3.6 居民利用市场机制增加收入的意识薄弱 |
5.4 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
5.4.1 城乡居民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5.4.2 卫生发展中的高素质人才瓶颈 |
5.4.3 医疗保障水平尚需提高 |
5.4.4 民族医药急需继续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
5.5 老年社会保障尚需提高 |
5.5.1 相关政策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 |
5.5.2 城镇养老金资金来源不足 |
5.5.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阻力大 |
5.5.4 不同人群养老金差距大 |
5.5.5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
5.6 住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
5.6.1 城镇居民购房能力较弱 |
5.6.2 农村住房设施配套尚未根本解决 |
5.6.3 保障性住房建设困难重重 |
第6章 民族自治区社会发展中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经验 |
6.1 社会稳定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条件 |
6.1.1 大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
6.1.2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6.1.3 不断健全少数民族民生表达机制 |
6.2 立足本地发展经济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
6.2.1 建立民族自治区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 |
6.2.2 妥善化解民族间的经济利益矛盾 |
6.2.3 正确看待周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 |
6.2.4 兼顾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
6.3 文化繁荣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内在动力 |
6.3.1 不断拓宽文化民生发展内涵 |
6.3.2 积极应对现代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的冲击 |
6.3.3 更新落后生活观念,加强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建设 |
6.4 准确把握政党、政府和群众三者角色定位是民族自治区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 |
6.4.1 民生建设的成败关键在党 |
6.4.2 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4.3 人民群众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力量 |
第7章 当前加快民族自治区民生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7.1 进一步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
7.1.1 完善教育资助体系 |
7.1.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各级教育均衡发展 |
7.1.3 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
7.1.4 加强选才育才和用才一体化建设 |
7.2 把就业收入作为民生头号大事来抓 |
7.2.1 注重经济增长的居民收入效应 |
7.2.2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
7.2.3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
7.3 健全各级卫生保障体系 |
7.3.1 进一步增加政府对医疗保障的责任 |
7.3.2 在制度架构上实现城乡医疗统筹 |
7.3.3 扶持乡村卫生机构发展 |
7.3.4 大力发展民族医药 |
7.4 提高老年社会保障功能水平 |
7.4.1 发挥自我和家庭养老保障能力 |
7.4.2 促进社会养老保障资源的整合 |
7.4.3 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为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留出空间 |
7.4.4 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 |
7.4.5 加大养老基础设施投入 |
7.5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
7.5.1 制定明确的政策目标及长远规划 |
7.5.2 多渠道提供保障性住房 |
7.5.3 确保资金和土地到位 |
7.5.4 严格住房民生监督考核机制 |
7.5.5 实施住房保障阳光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选题研究的框架结构 |
2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与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
2.1 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历史发展 |
2.2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的制度安排 |
2.3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机遇 |
3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东盟要素 |
3.2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效 |
3.3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框架 |
4.1 平台效应:催生“两会一节”的多重合力 |
4.2 拉动效应:区域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初现 |
4.3 助推效应: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新发展 |
4.4 理论效应:非经济因素、文化力与区域发展的联结 |
5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东盟关系考量 |
5.1 大国平衡的发展走向 |
5.2 外部势力的干预程度 |
5.3 南海争端的化解方式 |
5.4 共同利益的建构认同 |
5.5 经济政治的交融互动 |
6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6.1 理论依据:场景理论的文化力探索及启示 |
6.2 现实条件: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
6.3 战略选择:理论视野与现实条件的整合 |
7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 |
7.1 广西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
7.2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 ——那县的田野表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借鉴的理论 |
五、主要观点、创新与不足 |
六、田野经历 |
七、关于那县 |
第一章 布洛陀文化传统及其现代解构 |
第一节 布洛陀文化及其分布 |
一、布洛陀与布洛陀文化 |
二、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分布 |
三、其他民族的布洛陀文化 |
第二节 布洛陀文化内涵 |
一、布洛陀民间文学与布洛陀神格 |
二、布洛陀宗教文化 |
三、布洛陀歌圩文化 |
四、布洛陀文化精神 |
第三节 布洛陀文化的现代解构 |
一、布洛陀文化现代解构的原因 |
二、布洛陀文化现代解构的表现 |
第二章 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历程 |
第一节 “发现”与“策划” |
一、古笛的“发现” |
二、彭洋的“策划” |
第二节 媒体报道与学界论证 |
一、媒体报道 |
二、学界论证 |
第三节 政府组织与群众参与 |
一、政府的组织 |
二、群众的参与 |
第四节 布洛陀文化实体重构 |
一、敢壮山祭祀空间 |
二、布洛陀芒果风情园 |
三、布洛陀文化广场 |
第三章 布洛陀文化的广场化 |
第一节 布洛陀文化广场的策划 |
一、广场的策划 |
二、策划手稿的解读 |
第二节 广场布洛陀文化展示 |
一、展示内容 |
二、浮雕内容与布洛陀创世神话 |
第三节 广场布洛陀文化重构的方式 |
一、表现空间广场化 |
二、形式艺术化 |
三、主题集中化 |
第四章 敢壮山的圣俗世界 |
第一节 祭祀空间的建构 |
一、敢壮山及其祭祀传统 |
二、祭祀空间的再造 |
三、敢壮山的神像 |
第二节 布洛陀文化的陈列 |
一、陈列馆的设计 |
二、陈列馆的布展 |
第三节 布洛陀祭典 |
一、朝拜队伍 |
二、祭品 |
三、布洛陀祭祀仪式 |
四、祭文解读 |
第五章 布洛陀文化的乐舞表达 |
第一节 布洛陀之夜 主题策划与组织 |
一、主题策划 |
二、晚会组织 |
第二节 布洛陀文化的歌舞表达 |
一、布洛陀文化的歌与舞 |
二、歌舞表达的布洛陀文化内涵 |
第三节 《布洛陀圣乐》的创作 |
一、构思理念 |
二、创作与推广 |
三、《布洛陀圣乐》的结构与内涵 |
第六章 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实践理性 |
第一节 布迪尔的实践理论 |
一、文化再生产(lareproduction culturelle)与实践(pratique) |
二、场域(champ) |
三、惯习(habitus) |
四、资本(capital)与权力(pouvoir) |
第二节 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实践理性 |
一、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的场域 |
二、布洛陀文化当代重构中的惯习、资本与权力 |
三、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乐改”纪事本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政策资料 |
二 学界研究 |
第三节 结构设置、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
一 结构设置 |
二 研究方法 |
三 创新意义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乐改思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西方影响 |
二 苏联以及亚洲周边国家的民族乐器改革 |
三 民族音乐新要求 |
第二节 乐改思路 |
一 称谓差异 |
二 指导思想、参与各方 |
小结 |
第二章 乐改历史阶段划分 |
第一节 1900—1949 |
第二节 1949—2000 |
一 1949—1954生产初成规模 |
二 1954—1966相关机构设立 |
三 1966—1976机械化、标准化 |
四 1976—2000奖励鉴定制度成熟 |
小结 |
第三章 汉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分类说明 |
第二节 吹管乐器 |
一 笛类 |
二 笙类 |
三 埙 |
四 唢呐 |
五 箫、排箫 |
六 新篪 |
七 尺八 |
八 其他 |
第三节 拉弦乐器 |
一 二胡 |
二 板胡 |
三 四胡 |
四 大筒 |
五 轧筝 |
六 幢琴 |
七 革胡 |
八 雷琴 |
九 高胡 |
十 京二胡 |
十一 拉阮 |
十二 坠新胡 |
十三 宛胡 |
十四 古瓶胡 |
十五 三胡 |
十六 其他 |
第四节 弹拨乐器 |
一 扬琴 |
二 琴 |
三 筝 |
四 琵琶 |
五 阮 |
六 三弦 |
七 柳琴 |
八 月琴 |
九 箜篌 |
十 豫琴 |
十一 浪琴 |
第五节 打击乐器 |
一 鼓 |
二 响铜乐器 |
三 编磬 |
四 其他 |
第六节 其他改革 |
一 材质改革 |
二 工艺改进 |
三 乐器创制 |
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乐器改革内容 |
第一节 改革内容 |
一 吹管乐器 |
二 拉弦乐器 |
三 弹拨乐器 |
四 打击乐器 |
第二节 总体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低音民族乐器改革 |
第一节 改革状况 |
第二节 低音拉弦乐器的改革特点 |
一 振动方式 |
二 外形、共鸣箱体 |
第三节 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乐改的标准和推广 |
第一节 乐改标准的 |
一 称谓需要标准 |
二 材质需要标准 |
三 性能需要标准 |
第二节 行业标准工作 |
第三节 海内外推广情况 |
一 推广途径 |
二 推广效果 |
小结 |
第七章 乐改与创作、演奏的关系 |
第一节 乐器身份转变 |
一 独奏 |
二 乐队 |
第二节 乐器身份与创作、演奏 |
一 演奏法 |
二 创作 |
三 改革、演奏、创作的关系 |
四 其他 |
小结 |
第八章 乐改争议问题 |
第一节 民族个性保持 |
一 乐器本身 |
二 地方乐种 |
第二节 发明权归属 |
一 发明的继承和重复 |
二 个人成果与集体荣誉 |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附录 |
1 图表索引 |
2 2 0世纪民族乐器改革大事年表(1900-2 000) |
3 民族乐器科技成果获奖目录(1978-1998) |
4 民族乐器部级行业标准目录(截至2000年底) |
(9)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六十年回顾(下)(论文提纲范文)
新时期的突破与发展 (1977—1999) |
一、积极开展文学批评和文学研讨活动 |
二、文学新观念的冲击与影响 |
三、各艺术领域的批评与研究全面展开 |
四、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阵容与重要成果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坚守与创新 (2000—2009) |
一、文艺研讨活动空前活跃 |
二、文学、美学理论研究与批评 |
三、音乐、舞蹈理论研究与批评 |
四、民间文艺、美术、书法理论研究与批评 |
五、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 |
六、杂技、曲艺、摄影理论研究与批评 |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
结语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麻醉学术年会在南宁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949-1956)[D]. 李永娜.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3]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4]抗战时期第三届广西学生军研究(1938-1941)[D]. 陈峥. 复旦大学, 2014(12)
- [5]中国民族自治区民生问题研究[D]. 付蓓.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6]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广西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D]. 赵铁.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7]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 ——那县的田野表述[D]. 刘婷.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6)
- [8]“乐改”纪事本末[D]. 高舒.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9]广西文艺理论与批评六十年回顾(下)[J]. 容本镇,黄晓娟,张淑云. 南方文坛, 2010(06)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