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贸易中心与批发商业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1](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指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牛燕军[2](2017)在《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国时期是新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成为新疆社会经济的重要缩影。由于历史背景、自然地理、以及人文、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代新疆城市演变与社会变迁进程,既经历了与沿海、内地城市相似的历史进程,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演变轨迹。同治朝初年以来新疆的长期战乱和外敌入侵,对城市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得乾嘉时期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出现停滞与衰退。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前后,经过左宗棠、刘锦棠等人一系列新的治理措施的实施,城市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复兴和发展,尤其是开埠通商和新疆新政的推行,进一步推动着边疆城市近代化进程的启动。另一方面,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的政治控制和和经济侵略程度日益增强,以英俄为代表的外部殖民势力,为将新疆纳入各自势力范围展开激烈博弈,天山南北城镇的半殖民地化色彩不断加深。民国以降,中央政府在西北边疆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御力日趋式微,新疆地方政府长期处于半独立、半割据的状态,新疆历任军阀割据一方,实行独裁统治,使得边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轨迹印烙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对地处西北内陆边疆地区的多民族城市的近代变迁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拓宽和深化城市史研究领域,而且也能为当前的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教训。本文围绕新疆城市的近代变迁这一主题,以天山北路东麓的乌鲁木齐为区域对象,以1884年新疆建省至1949年的新疆和平解放共65年为时段,从空间、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入手,在较为客观、全面和系统勾勒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脉络和变迁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揭示新疆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动因、历史局限性以及现实启示等,为边疆城市史研究提供典型范例。具体而言,首先,勾勒乌鲁木齐城市空间结构从“双子城”的复式结构到“一城多区”的多中心结构,再到现代都市建设进程中社会空间显着重构的演变轨迹及特点。其次,以宏观历史事件为线索,将近代乌鲁木齐城市的经济发展史分为三个不同时期和阶段,分别为晚清的起步阶段(1884-1911年)、民国前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12-1933年)、民国后期的曲折发展阶段(1934-1949年)。对不同历史阶段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主要围绕工业、商业贸易、金融等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系统的论述。最后,选取反映城市社会变迁的典型层面进行横向的专题研究。具体以城市人口、社会阶层、衣食住行、习俗礼仪、娱乐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等方面为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近代新疆城市社会变迁的丰富图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变迁的总体思考,通过总结归纳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特点及动因,分析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探讨对当前新疆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总而言之,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历史背景下,多重力量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新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城市的传统社会经济发生重要转型和变迁。但是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共存的内陆边疆城市,社会经济的近代化程度依旧是初步的、局部的,不同民族社会的近代化模式和路径也不尽相同。表现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满汉二城对立的传统城市空间结构被打破,旧的空间不断重组,以沙俄为主的资本主义殖民势力空间,和以维吾尔族、回族为主的穆斯林空间等新的空间逐渐生成,城市空间的异质性、复杂性特征表现显着,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从区隔走向交融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历史。
盛敏[3](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于涛[4](2016)在《KX出版社销售渠道优化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图书市场增长乏力,无序的竞争以及快速增长的运营成本使得很多书店经营困难。有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中国倒闭的民营书店有1万多家。很多出版企业坏账攀升,出版社越来越重视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管理。本论文主要分析目前图书销售渠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通过建立模型对销售渠道进行评价,以促进出版企业能够健康发展。论文结合KX出版社销售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出版社整体发展目标情况,提出了以“提高发货率、提高渠道效率、降低退货率”为销售渠道优化目标,并运用头脑风暴法、专家打分法、实证研究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建立了渠道效率、渠道安全性、渠道能力、渠道增长性等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对企业销售渠道的定量评价模型。KX出版社是国内大型综合类出版社,图书品种多,终端客户复杂、原有销售渠道覆盖面较大。KX出版社销售渠道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对其现状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销售渠道进行优化,以提高其渠道效率,减低渠道风险,希望能对其他出版企业销售渠道优化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王宁[5](2016)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成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我国近期提出并将长期推行的全方位的跨国合作新模式。2015年3月中央发布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边境口岸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沿、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关键枢纽,无论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其口岸的发展态势将直接关系到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也关系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推进以及核心区建设的成效,因此新疆边境口岸的发展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以新疆的边境口岸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了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手段对口岸及口岸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估,认为口岸在核心区打造中面临的问题有:由于口岸忽视长远规划、相互间竞争激烈导致口岸间发展不平衡;通关程序繁杂、效率低、成本高以及双方口岸部门的协作性差等使得通关便利化水平较低;口岸交通设施的连通、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等硬件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口岸建设受到地区经济、国家资金政策以及对方口岸等方面的制约。考虑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及其核心区建设将为口岸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为使口岸在核心区建设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同时更好服务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本文提出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其中重点要利用“丝路基金”、“亚投行”等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配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推进方向,大力建设口岸产业基地;通过加快口岸城镇化进程为口岸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支撑体系;通过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赋予新疆口岸更多的优势条件,进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
温文华[6](2016)在《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特殊的资源禀赋,其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维持城市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港口城市虽然数量很少,但却在全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13年GDP排名前20的城市中有8个为沿海港口城市,6个为内河港口城市。“以港兴市,港城共荣”已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对港口城市发展规律的一致总结,“以港立市”、“以港兴市”、“以港强市”也一直以来都是大多数港口城市制定其发展战略的基础。但是,从全国港口城市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有些港口并未能够对城市发挥出战略制定者所预期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港口与城市未能实现协调、同步的发展,阻碍了港口城市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特别对于土地、岸线资源稀缺的港口城市,迫切需要探究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规律或机理。本文第1章通过总结国内外大量关于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航运中心演化、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关系、港口与城市空间布局演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确定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章,通过对伦敦、新加坡、香港、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典型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找到港城协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我国港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第3章,基于自组织理论及协同学原理构建港城协同演化及协同度模型,并利用2003年~2012年这9大港口城市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和城市GDP的历史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港城发展的协同度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第4章,建立国际航运中心自组织演化的Logisti c模型,阐述国际航运中心演化过程的混沌性。第5章,构建了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因果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深圳为例研究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及路径,结果表明船舶大型化对深圳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广州南沙深水港的竞争对深圳市经济发展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第6章,首先在考虑港口土地、岸线资源占用的前提下,构建了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因果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集装箱港口生产运行流程出发,上构建集装箱港口低碳绿色化发展目标。第7章,在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国大多数港口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李柏杉[7](2016)在《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文中研究表明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地理区域的“前线”和个别领袖人物的身上,而忽视边缘地区在中国近现代发展中的历史贡献。事实上,在中国近代漫长的历史上,边区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像它的区位特征那样边缘,甚至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它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三边地区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学研究上最为被忽略的一部分,通过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针对三边地区的专门研究还很缺乏,主流学界对这一区域的历史挖掘和整理基本还处在缺位的状态。然而作为一个历史概念,三边地区的经济活动对中国近代革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位于宁夏地区的盐池县作为三边地区的经济中心更是在后台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盐池的盐业发展帮助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帮助边区政府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同时它也是平衡物价和稳定金融的重要物资,是战时经济的支柱;作为“三边三宝”的羊、甘草和皮毛是边区政府赖以战胜旱灾,促使人民生活不断改进的主要物资,同时远销外地,增加了边区的财政收入;除了依靠自然资源发展外,还通过金融货币政策和行为来支持边区发展,通过推销和发行救国公债,发行边币等措施,不仅募集了战争所需资金,更形成了与法币的对抗,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有效支持了抗日。以盐池县为主的三边地区在中国近现代的经济活动中,不仅保障了区域内人民的基本生活,同时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强力的后勤支援,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抗战的后方变为战斗的前线,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内忧外患的中国能够走出困境,赢得自身解放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盐池县人民继续保持着这个优良传统,活跃在整个宁夏地区的金融和商业领域。对三边经济历史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对新形势下的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旨在以盐池县为三边研究的代表性地理区位,通过大量的报刊资料和史料,尝试描绘以盐池为中心的革命年代的三边经济活动,探讨其对中国抗战的重要作用,并为区域经济史研究补充新的资料。
王晰博[8](2015)在《古代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除了某些特定的时期(如明初推行朝贡体制,郑和下西洋),我国陶瓷的大规模海上输出主要是通过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活动进行的,它的兴衰直接受到不同时期的政府对外贸易的态度影响,或开放和宽容,或限制和排斥。因此,我国瓷器的海上对外输出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外销瓷既受到自身生产水平的限制,同时也受到同时代海外贸易政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瓷器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大发明,在对外输出的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东南亚作为古代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之一,中国瓷器对当地的影响是深远的。但当前较多的着作、论文只是关注某一个方面,而对中国古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较少涉及或只是蜻蜒点水般提及。全面对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陶瓷文化交流情况的研究较少,尚有较为广阔的空间。本论文结合海交史、中外关系史等内容,从美术考古与艺术史的角度,并吸收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等多种资源对中国古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进行比较性的研究,即是结合不同历史背景,从多角度对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外销东南亚的陶瓷及对东南亚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性探讨。本论文着重发掘中国外销瓷对东南亚制瓷工艺方面的影响,试图解读我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之间的关联。通过对不同阶段特征的归纳,找寻古代中国瓷器外销东南亚,对其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历史、经济、文化因素。同时,以各个历史朝代为界限,通过对陶瓷考古资料的综合整理和研究,对我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外销东南亚的陶瓷情况进行相对全面的梳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唐、五代,是中国陶瓷外销东南亚的第一个高峰期。早在汉时期,中国产的陶瓷器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已被带到了东南亚。国外虽出土了不少唐以前的中国瓷器,但是这并不是有意的贸易行为所致。唐朝开始,陶瓷开始有规模地输出东南亚,为东南亚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并与当地社会的出生、结婚、死亡等重大事件有密切联系,深受当地人们的欢迎。9世纪前后创烧的高棉陶瓷的烧制技术是多方影响的结果。在东南亚一些深受印度教影响的古寺庙、古佛塔的浮雕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与高棉瓷器形相似的器物。而中国陶瓷在9~10世纪才首次大量涌入东南亚。高棉瓷的起源很可能是受到印度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了古代中国先进的制瓷工艺,最终烧制出具有高棉文化的高棉瓷。宋元时期,是中国陶瓷外销东南亚的第二个高峰。宋元政府对海外贸易持支持的态度,在各方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宋元两朝海外贸易的重点市场是东南亚,中国陶瓷的输入进一步改善了东南亚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陶瓷的外销活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港市的经济及中国东南沿海窑业的发展。虽然,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陶瓷与中国磁州窑生产的瓷器风格相似,但是越南在10世纪独立后,大量输入中国陶瓷的同时也开始独立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陶瓷,而泰国素可泰窑受高棉瓷的影响而创设的可能性更大。当然越南与泰国窑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中国宋元时期磁州窑等窑口的制瓷技术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明代初期,中国瓷器外销对东南亚陶瓷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明初推行海禁与朝贡政策,中国瓷器的外销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明初中国陶瓷供应不足促使东南亚一些国家大力发展本国的陶瓷业以填补市场需求的缺口。但是由于他们的陶瓷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在制作的过程中经常模仿中国陶瓷或聘请中国工匠进行技术指导。因此东南亚陶瓷无论在造型、纹饰、釉色还是窑炉结构和装烧方式上,都与中国瓷器非常相似。随着技术的成熟,东南亚当地陶瓷的生产也融入更多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和文化思想等因素。15世纪中期到16世纪初,越南烧制的陶瓷,越南化风格进一步加强。虽然大多纹饰仍借鉴于13-14世纪元末明初景德镇青花瓷,但在器形和纹饰细节上还是有所区别。这个阶段的越南陶瓷不再是中国陶瓷的附属品,而是在整个亚洲市场,尤其是东南亚市场都占有一席之位。泰国宋加洛青瓷的创烧受到龙泉窑青瓷的影响,其装饰及器形等与浙江龙泉青瓷相似,但其窑炉结构、窑具等又与中国南方窑系不同。云南与越南两者均在景德镇青花瓷的影响下烧制出具有当地色彩的青花瓷器。两者是平行发展的关系,在互相交流中互相影响。明末清初,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黄金时期,中国外销瓷重新主导东南亚的市场。明末清初对外政策的重大调整——隆庆开海、康熙开禁和西方商人东来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使中国陶瓷外销活动的复苏。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瓷器贸易大大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普通民窑粗瓷的发展。同时,欧美市场的巨大需求推动了明清时期陶瓷业的创新,除典型的中国传统器物外,还有按照来样订制的以适应欧洲生活习俗的瓷器,带有消费地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中国陶瓷的全面复苏,使得越南、泰国等地的陶瓷外销市场日渐缩小,只能以满足当地需求而生产。文化交流始终是双向的,中国陶瓷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过程中,与当地的文化、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融合,促进了东南亚陶瓷文化的发展。而中国陶瓷在被效仿和学习的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因子,并以各种形式融入在我国悠久的陶瓷发展历程之中。
孙文杰[9](2010)在《清代图书市场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图书市场肇始于西汉,是图书流通之所,社会资源在此得以有效配置。清代图书市场内容丰富,包含流通渠道、图书营销、畅销书、图书价格、书业中心、市场管理等,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对于拓展文献学研究的视野、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为当前出版体制改革提供借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清代图书市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尚没有一部关于清代图书市场的系统性着述。鉴于此,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拟对清代图书市场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探讨。全文约23万字,分为7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清代图书市场背景。该章介绍了清代图书市场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最后对清代图书市场的主要内容作以概括说明。第二章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呈多样性,有经营于某一地点的固定店铺、书摊、考市及图书租赁等,也有流动性较强的、存在于某一个地区或跨地区的书船、流动售书及邮寄等渠道等。而这些图书流通渠道将各个书业中心联结成地区性的图书市场,进而延伸至全国和扩展到海外市场,促进中外图书的贸易和交流。清代图书营销方式呈现多样化、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等特点。在图书出版前,出版机构注重防范经营风险,采用“扣俸还项”或“股印”方式,有的还对图书需求群体进行市场调查。同时加强图书广告宣传,如发布图书信息、给图书定价等;在图书销售时,热情服务读者,采用折扣或凭减价券优惠等方式;晚清时期,出版机构借助新兴的交通、通讯工具,加大图书销售,促进了清代图书市场的繁荣。第三章清代畅销书。该章论述了清代畅销书的品种,归纳其特点,分析其形成条件,并对畅销书进行了评价。畅销书的品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清初维护清代封建统治的《四书》、《五经》、科举用书、经史类古旧书籍、传统小说,到晚清时期的通俗小说、戏曲、西学类图书、宗教类图书和革命类宣传读物,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变化。清代畅销书具有时代性、商业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畅销书形成的条件有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纸张生产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图书的市场化运作等。畅销书有其历史必然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畅销未必经典,经典不一定畅销。清代畅销书经过时间和读者的考验,一部分成为长销书,流传至今,成为传世经典,而多数的畅销书仅风行一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第四章清代图书价格。该章主要就清代图书市场上各种图书版本在不同时期的价格进行考察,分别对刻本、抄本、活字本、石印本等书价数据进行梳理、统计和分析。刻本包括清刻本、宋刻本、元刻本等图书,同为刻本,价格相差较大。清刻本的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晚清时期,尤为明显。宋元刻本的价格总体较高,其整体走势呈“M”状。活字本、石印本图书是较雕版印刷更为先进的图书制作方式,成本下降,书价也随之降低。清代图书价格趋于市场化、商品化,售书书目广布市场,图书宣传加大,助于提高图书销量。图书版本不同,相应价格有别。将书价与文官薪俸及物价、工价相比,可以看到普通人家购置能力有限。影响清代图书价格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政治影响、社会环境、图书自身价值、制作成本、市场环境等因素,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引起书价之消长。从书价波动中可窥见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繁荣,或某个时期的萧条,由此也可折射出清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变化。第五章清代书业中心。该章主要论述了清代书业中心的分布,涉及各书业中心的概况、经营场所、经营者、主要购买方、图书品种及书业行会等,分析了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及清代书业中心的变迁的原因。清代前期的书业中心城市主要为北京、金陵、苏州、杭州、扬州等,后主要由于兵燹之厄,金陵、苏州、杭州的书业遭到破坏,让位于晚清时期崛起的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各个省会城市成为区域性的书业中心,逐渐形成了书业中心所在地、区域性和全国性三级层次的图书市场。清代书业中心分布地理特征明显,如所在地经济基础雄厚、地方文化氛围浓郁、出版业发达及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等。清代书业中心的产生、繁荣,或变迁与当时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文化环境的变化、出版中心的变迁及交通条件的变化息息相关。第六章清代图书市场管理。该章主要对清代图书市场的图书出版导向、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及对图书进出口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图书市场管理加以评价。政府出版导向主要是清政府鼓励出版维护其统治的图书,其发行方式多样。至晚清时期,清政府鼓励进口或翻译利于富国之书。清代的禁书是在清代文字狱的大背景下进行,严厉查禁违碍图书,对通俗小说和戏曲、维新派及革命派等图书严加查禁,形成了中央颁布禁令、地方政府执行及行业组织辅助的市场监管体系,其结果阻碍了清代图书市场的发展,造成图书市场销售图书品种较为单一及印刷资源的巨大浪费。此外,晚清时期清政府加强了对图书租赁业以及图书进出口的管理,对减免图书进出口税费,利于图书贸易的发展。清代图书市场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管理机构较多、庞杂不一,管理手段和方法较为落后等。第七章小结。该章在前面六章的基础上,总结出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及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陈园园[10](2014)在《宋元明泉州港海外贸易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泉州港的研究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七十年代后随着水下考古的发展,泉州港研究取得较大突破。目前泉州港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但存在着量多质劣的问题,因此将前人成果作适当总结,以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目前研究情况,分三个主题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分别是港口兴衰历程、贸易方式、海商华侨。就第一个主题而言,包括港口兴衰的原因、商品的海外销售。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对泉州港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并无定论,但越来越多学者注意到国际贸易大环境对泉州港的冲击。研究方法上,开始将泉州港置于印度洋贸易圈乃至世界贸易网络中进行讨论。至于第二个主题,本文主要安排市舶贸易与朝贡贸易,其中以市舶贸易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重点。但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多从国家角度出发,如何将市舶制度与地方财政相结合,本文认为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第三个主题涉及到海外贸易的商人及国内外贸易线路,包括泉州本地商人、蕃商、华侨等。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宋、明两代的泉州本地商人是研究重点,而元代的研究存在较大缺口。相反蕃商在宋、明两代的具体贸易形式如何,从目前的研究看较为模糊,而元代蕃商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贸易线路研究方面得益于考古技术的发展,海外贸易线路渐趋明朗,只是如何将贸易线路与港口贸易形式结合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题。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以为泉州港的研究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以泉州港口的发展历程为例,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后渚港,泉州港素有“三湾十二港”之称,各港口之间有何关联?泉州港与其经济腹地之间的经贸网络如何形成?泉州港与明州港、广州港等港口发展模式有何差异?这些问题都需要做进一步讨论。
二、略谈贸易中心与批发商业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贸易中心与批发商业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四节 文章框架 |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
第五节 社会关系 |
结语 |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
结语 |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
第一节 聚落空间 |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
第五节 走出村落 |
结语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
结语 |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
第一节 征地运动 |
第二节 身份转变 |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
结语 |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
结语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图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基本史料 |
(一) 汉文文献 |
(二) 外文文献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创新之处 |
上篇 空间演变篇 |
第一章 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条件 |
第二节 人文背景 |
第二章 从“双子城”到“一城多区”——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转型(1759-1933年) |
第一节 复式城市空间的建构(1759-1884年) |
一、迪化城的初建与扩建 |
二、巩宁城的修建 |
三、破坏与重建:战乱对城市的影响 |
四、城市各民族的形成与分布 |
第二节 “一城多区”:多重力量驱动下城市空间的区隔(1885-1933年) |
一、满汉二城的合并与城市空间的初步整合 |
二、贸易圈与领事馆:沙俄势力的渗透与与城市空间的异化 |
三、会馆与庙宇:城内汉族社会空间的塑造 |
四、清真寺与巴扎:城外少数民族商业空间的生成 |
五、城市民族结构与居住格局的演变 |
六、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城市面貌概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政建设与城市社会空间的重构(1934-1949年) |
第一节 市政规划的出炉与城市空间的延展 |
一、市政机构的完善与城市功能分区 |
二、城市空间的延伸和扩展 |
第二节 市政建设的展开与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 |
一、城墙的拆建 |
二、街道的改扩建 |
三、城市房屋的拆迁 |
四、城市新式公共空间的辟建 |
五、城市公用事业的开发与市民生活空间的演变 |
第三节 区隔下的混融:市政建设对城市民族居住格局的影响 |
一、城内汉族聚居区的散居化 |
二、南关穆斯林商业社区居住格局的重构 |
三、贸易圈的杂居化 |
本章小结 |
中篇 经济发展篇 |
第四章 晚清乌鲁木齐城市近代经济的萌芽(1884-1911年) |
第一节 新疆建省前乌鲁木齐经济的发展概况 |
一、传统农业的开发 |
二、传统手工业的兴起 |
三、传统商贸活动的活跃 |
第二节 城市近代经济萌芽的具体表现 |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工业的发轫 |
二、“八大商帮”的形成与城市商业的复苏 |
三、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的畸形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杨增新、金树仁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发展的滞缓 |
第一节 杨增新、金树仁时期新疆的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杨增新时期的政治危机及其应对 |
二、金树仁时期矛盾与危机的激化以及哈密事变的爆发 |
三、从“认庙不认神”到南京国民政府统合新疆努力的失败 |
四、新苏关系的确立与苏联对新疆的政治经济渗透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发展期(1912-1928年) |
一、官办、商办工业的初步发展 |
二、各族商人群体的崛起与商业发展的新趋势 |
三、对外贸易的萎缩及重启 |
四、近代银行的初设与旧式票号、典当业的并存 |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全面衰退期(1928-1933年) |
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中断 |
二、商业贸易由盛及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盛世才及国民党统治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经济的曲折发展 |
第一节 盛世才、国民党时期新疆内、外部形势概述 |
一、从亲苏容共到反苏反共盛世才的政治投机之路 |
二、国民党势力入新与苏联支持下三区革命的爆发 |
三、新疆省联合政府从成立走向破裂 |
第二节 城市经济发展的“黄金期”(1934-1942年) |
一、两期“三年计划”中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 |
二、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 |
三、城市金融业的大力整顿 |
第二节 波折与动荡中前行的城市经济(1942-1949年) |
一、工业建设的失调 |
二、商业贸易一蹶不振 |
三、财政金融濒于崩溃 |
本章小结 |
下篇 社会变迁篇 |
第七章 城市人口和社会阶层的演变 |
第一节 人口的变迁 |
一、人口数量的变动 |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 |
三、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 |
第二节 社会阶层的变动 |
一、新式政府职员的形成 |
二、新兴产业工人的出现 |
三、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
四、新型知识分子的涌现 |
五、边缘阶层的膨胀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城市日常生活的近代转型 |
第一节 碰撞与交汇: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服饰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交织 |
二、饮食的多元荟萃 |
三、建筑风格的中西杂糅 |
四、交通工具的新旧并行 |
第二节 良莠混杂:精神生活的近代转型 |
一、习俗与礼仪的变革 |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
三、思想观念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城市文化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
一、清末近代教育的起步 |
二、民国时期教育事业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近代图书报刊事业的转型 |
一、图书报刊业的初创阶段 |
二、图书报刊业发展的新阶段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近代命运 |
本章小结 |
结语 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及启示 |
一、乌鲁木齐在新疆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典型性 |
二、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动因 |
三、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局限性 |
四、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现实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致谢 |
作者简历 |
(4)KX出版社销售渠道优化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本课题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KX出版社及其销售概况 |
2.1 KX出版社介绍 |
2.2 KX出版社销售中心业务架构 |
2.3 KX出版社销售业务情况分析 |
2.3.1 回款分析 |
2.3.2 退货分析 |
2.3.3 在途及账期分析 |
第三章 KX出版社销售渠道问题及优化研究 |
3.1 KX出版社销售环境分析 |
3.1.1 外部环境分析 |
3.1.2 行业及内部环境分析 |
3.2 KX出版社销售渠道现状分析 |
3.2.1 图书销售渠道概况 |
3.2.2 KX出版社主要销售渠道 |
3.3 KX出版社销售渠道存在的问题 |
3.3.1 渠道冲突加剧 |
3.3.2 渠道效率在减低 |
3.3.3 渠道风险性加大 |
3.3.4 渠道拓展性不足 |
3.4 KX出版社销售渠道优化方案研究 |
3.4.1 目标定位 |
3.4.2 销售渠道优化使用的科学方法 |
3.4.3 销售渠道管理优化 |
3.4.4 销售渠道设计优化 |
3.4.5 销售渠道机制优化 |
3.4.6 销售渠道优化保障措施 |
3.5 小结 |
第四章 KX出版社销售渠道评价研究 |
4.1 销售渠道评价思路 |
4.2 KX出版社销售渠道评价模型建立 |
4.2.1 运用头脑风暴法建立评价指标集以及渠道因子 |
4.2.2 运用专家打分法建立渠道评价体系准则层 |
4.2.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3 KX出版社销售渠道评价实证分析 |
4.3.1 构造判断矩阵 |
4.3.2 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特征根和一致性检验 |
4.3.3 层次总排序 |
4.3.5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综评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口岸 |
2.1.2 边境口岸 |
2.1.3 口岸经济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点—轴开发理论 |
2.2.3 口岸产业聚集理论 |
3 新疆边境口岸在构建核心区中的地位 |
3.1 新疆口岸是我国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经贸往来的关键枢纽 |
3.2 新疆口岸是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的重要节点 |
3.3 新疆口岸是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引擎 |
3.4 新疆口岸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的平台 |
4 新疆边境口岸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分析 |
4.1 新疆边境口岸的历史演变 |
4.2 新疆边境口岸概况 |
4.2.1 新疆一类口岸概况 |
4.2.2 新疆二类口岸概况 |
4.3 新疆边境口岸经济发展现状 |
4.3.1 新疆边境口岸经济要素发展情况 |
4.3.2 新疆边境口岸通关贸易发展情况 |
5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
5.1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口岸发展不平衡,定位不明晰 |
5.1.2 口岸协调机制不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低 |
5.1.3 口岸硬件设施难以满足发展要求 |
5.2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制约因素 |
5.2.1 新疆口岸地区经济落后 |
5.2.2 缺少稳定的资金支持机制 |
5.2.3 边境口岸相关的政策优势减弱 |
5.2.4 新疆口岸与对方口岸在合作事项上不对等 |
6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6.1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机遇 |
6.1.1 丝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速 |
6.1.2 新疆口岸辐射的国际市场潜力巨大 |
6.1.3 新疆口岸发展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
6.2 新疆口岸发展的挑战分析 |
6.2.1 口岸发展对地缘政治、经济较为敏感 |
6.2.2 口岸经济带动作用弱,有被边缘化危险 |
7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 |
7.1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7.2 新疆边境口岸的总体布局 |
7.3 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的主要任务 |
7.3.1 加快口岸通关物流功能建设 |
7.3.2 加快口岸产业基地建设 |
7.3.3 加快推进新疆口岸城镇化进程 |
7.3.4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
7.4 政策建议 |
7.4.1 对国家的政策建议 |
7.4.2 对自治区的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研究 |
1.2.2 航运中心演化研究 |
1.2.3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1.2.4 港城空间联系研究 |
1.2.5 港口与城市环境关系研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分析 |
2.1 港城关系及其协同发展 |
2.1.1 港城关系 |
2.1.2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 |
2.2 国内外典型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2.1 伦敦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2.2 新加坡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2.3 香港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2.4 上海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2.5 深圳港口与城市发展历程分析 |
2.3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我国港城发展中的问题分析 |
2.3.1 港口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2.3.2 我国港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港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
3.1 港城复合系统内涵及演化分析 |
3.1.1 港城复合系统构成 |
3.1.2 港城复合系统的演化分析 |
3.2 确定港城复合系统演化的序参量 |
3.2.1 港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3.2.2 港城复合系统的协同演化的实证分析 |
3.3 港城复合系统协发展研究 |
3.3.1 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建立 |
3.3.2 港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 |
3.4 港城协同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
3.4.1 Panel Data模型的选取 |
3.4.2 模型检验 |
3.4.3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际航运中心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及其演化机理 |
4.1 国际航运中心成因及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4.1.1 国际航运中心形成条件分析 |
4.1.2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
4.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系统演化分析 |
4.2.1 国际航运中心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特性 |
4.2.2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国际航运中心演化模型 |
4.2.3 国际航运中心的混沌性分析 |
4.3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的系统仿真研究 |
5.1 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历程及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
5.1.1 船舶大型化发展历程 |
5.1.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
5.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2.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5.2.2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 |
5.2.3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流图构建 |
5.2.4 船舶大型化与深圳经济发展系统方程建立 |
5.3 船舶大型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深圳为例 |
5.3.1 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 |
5.3.2 模型仿真 |
5.3.3 政策模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港口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6.1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及空间演化机理 |
6.1.1 港口与城市的空间联系 |
6.1.2 港口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考虑土地资源占用的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分析 |
6.2.1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结构与特征 |
6.2.2 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系统因果关系图及反馈回路分析 |
6.2.3 港口空间-城市经济系统流图和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构建 |
6.2.4 实证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
6.3 低碳绿色港口的构建 |
6.3.1 集装箱港口生产运行流程 |
6.3.2 低碳绿色集装箱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 |
6.3.3 低碳绿色集装箱港口的构建目标 |
6.3.4 集装箱港口低碳绿色化改进对策及政策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拓展高端港航物流产业 |
7.2.2 充分预留港口资源,迎接船舶大型化 |
7.2.3 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调整港口服务功能结构 |
7.2.4 构建低碳绿色港口,促进港口城市可持续发展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7)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主题及选题缘由 |
二、对已有研究及相关文献的回顾 |
三、本项研究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区域界定与时间断限 |
五、文本结构 |
第一章 微“盐”大义 |
第一节 盐池的历史称谓 |
第二节 红白双旗下的盐池 |
第三节 三边政府时期中的盐池 |
第四节 盐池——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 |
第二章 盐业生产与盐池经济 |
第一节1936年以前的盐池盐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制定政策 |
第三节 革命性盐业生产 |
第四节 食盐运销 |
第三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金融 |
第一节 毛泽民——近代盐池金融的缔造者 |
第二节 合作社与股份制 |
第三节 货币、银行与生产贷款 |
第四节 购买救国公债 |
第四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商业 |
第一节1936年以前的盐池商业 |
第二节 1936-1945年的盐池商业 |
第三节 合作社商业——边区商业的模板 |
第四节 元华工厂——抗战时期边区个体企业的代表 |
第五节 骡马会——三边贸易交流的平台 |
第五章 抗战时期的盐池纺织业、甘草及皮毛贸易 |
第一节 纺织业 |
第二节 皮毛业 |
第三节 甘草业 |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论文发表情况 |
(8)古代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一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二节 本论文相关学术史回溯 |
一 国内对东南亚遗留的古代中国外销瓷的研究 |
二 国外对古代中国外销陶瓷在东南亚的研究 |
第二章 唐、五代(6~10世纪)中国陶瓷与东南亚陶瓷的接触 |
第一节 唐、五代中国对东南亚的陶瓷外销 |
一 唐、五代中国外销陶瓷的发展 |
二 唐、五代销行东南亚的中国陶瓷 |
第二节 1~10世纪东南亚陶瓷的发展 |
一 1~10世纪的东南亚及其与中国的贸易 |
二 1~10世纪东南亚的陶瓷 |
第三节 唐、五代时期中国外销瓷对东南亚的影响 |
一 对东南亚陶瓷发展的影响 |
二 对东南亚物质精神文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宋元时期(10~14世纪)中国外销瓷对东南亚陶瓷的影响 |
第一节 宋元时期中国对东南亚的陶瓷外销 |
一 宋元时期的大航海时代对瓷器的影响 |
二 宋元时期销行东南亚的中国陶瓷 |
第二节 宋元时期(10~14世纪)东南亚陶瓷的发展 |
一 10~14世纪东南亚的历史背景 |
二 10至14世纪东南亚陶瓷的发展 |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中国外销瓷对东南亚陶瓷的影响 |
一 宋元时期外销瓷对东南亚的意义 |
二 对东南亚陶瓷发展及窑业技术的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初中期(14~16世纪)中国瓷器外销对东南亚陶瓷的影响 |
第一节 明代初中期中国对东南亚的陶瓷外销 |
一 明代初中期中国对海外贸易政策转变 |
二 郑和下西洋与明代中国陶瓷的外销 |
第二节 14至16世纪东南亚及其陶瓷的发展 |
一 朝贡政策下的东南亚 |
二 14至16世纪东南亚陶瓷的发展 |
第三节 明代初中期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的互动 |
一 对东南亚陶瓷发展及窑业技术的影响 |
二 越南青花与云南青花瓷的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明末清初(16~18世纪)中国外销瓷对东南亚陶瓷的影响 |
第一节 明末清初中国对东南亚的陶瓷外销 |
一 明末清初中国窑业的复苏 |
二 明末清初销行东南亚的中国陶瓷 |
第二节 16~18世纪东南亚陶瓷的发展与中国瓷业的革新 |
一 16~18世纪东南亚陶瓷业的衰退 |
二 中国瓷业技术的革新 |
第三节 明末清初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的关系 |
一 中国外销瓷畅销西方对东南亚瓷业的影响 |
二 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地区釉上彩瓷的诞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清代图书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次 |
表目次 |
0 引言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0.1.1 理论意义 |
0.1.2 现实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研究概况 |
0.2.2 研究评析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之处 |
1 清代图书市场背景 |
1.1 政治背景 |
1.2 经济背景 |
1.3 文化背景 |
2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和营销 |
2.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 |
2.1.1 清代图书流通渠道形式 |
2.1.2 清代图书流通的特点 |
2.2 清代图书营销 |
2.2.1 清代图书营销方式 |
2.2.2 清代图书营销特点 |
3 清代畅销书 |
3.1 清代畅销书品种 |
3.1.1 教育类图书 |
3.1.2 经史类古旧书 |
3.1.3 年画 |
3.1.4 通俗小说和戏曲 |
3.1.5 西学类图书 |
3.1.6 宗教类图书与革命宣传读物 |
3.2 清代畅销书的特点 |
3.2.1 时代性 |
3.2.2 商业性 |
3.2.3 通俗性 |
3.3 清代畅销书形成的条件 |
3.3.1 读者群体的不断扩大 |
3.3.2 写作群体的逐渐出现 |
3.3.3 印刷技术与纸张生产的发展 |
3.3.4 图书的市场化运作 |
3.4 对清代畅销书的评价 |
3.4.1 畅销书未必经典 |
3.4.2 畅销书需经时间检验 |
3.4.3 畅销书的禁而不止 |
3.4.4 畅销书的时代局限性 |
4 清代图书价格 |
4.1 清代不同版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
4.1.1 刻本图书的价格与分析 |
4.1.2 清代抄本的价格与分析 |
4.1.3 清代活字本的价格与分析 |
4.1.4 清代石印本的价格与分析 |
4.2 清代图书价格比较 |
4.2.1 不同版本图书价格比较 |
4.2.2 书价与物价、俸禄、工价比较 |
4.2.3 各经营主体之间的书价比较 |
4.3 清代图书价格特点 |
4.3.1 版本不同 价格悬殊 |
4.3.2 售书书目 广布市场 |
4.3.3 古旧书价 M形走势 |
4.3.4 出版图书 书价下降 |
4.4 影响清代图书价格因素 |
4.4.1 政治影响因素 |
4.4.2 社会环境因素 |
4.4.3 制作成本因素 |
4.4.4 图书价值因素 |
4.4.5 市场环境因素 |
5 清代书业中心 |
5.1 清代各地区书业中心 |
5.1.1 北京地区 |
5.1.2 江浙地区 |
5.1.3 闽赣地区 |
5.1.4 西南地区 |
5.1.5 广州地区 |
5.1.6 上海地区 |
5.2 清代书业中心分布的地理特征 |
5.2.1 当地经济基础雄厚 |
5.2.2 地方文化氛围浓郁 |
5.2.3 所在地出版业发达 |
5.2.4 交通地理位置优越 |
5.3 清代书业中心变迁分析 |
5.3.1 清代政治环境的变化 |
5.3.2 清代经济环境的变化 |
5.3.3 清代文化环境的变化 |
5.3.4 清代出版中心的变迁 |
5.3.5 清代交通条件的变化 |
6 清代图书市场管理 |
6.1 清代出版导向 |
6.1.1 官方出版的图书品种 |
6.1.2 官方出版方式 |
6.2 清代禁书与图书市场 |
6.2.1 清代禁书 |
6.2.2 清代禁书方式与相关法令 |
6.2.3 清代禁书对图书市场的影响 |
6.3 对租赁书业的管理 |
6.4 对图书进出口贸易的管理 |
6.4.1 禁止进出口的图书 |
6.4.2 允许进出口的图书 |
6.4.3 进出口税费的调整 |
6.5 对清代图书市场管理的评价 |
6.5.1 市场调控 旨在统治 |
6.5.2 管理机构 庞杂不一 |
6.5.3 管理手段 较为落后 |
7 小结 |
7.1 清代图书市场的特点 |
7.2 对现代图书市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10)宋元明泉州港海外贸易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章 泉州港兴衰历程及海贸商品 |
第一节 泉州港兴衰 |
一 港口变迁 |
二 兴衰原因的探讨 |
第二节 海外贸易商品——以陶瓷为中心 |
— 80年代研究成果 |
二 90年代以来成果 |
第二章 市舶司与泉州港 |
第一节 市舶司相关问题 |
一 泉州市舶司设立的原因 |
二 市舶财政问题 |
三 市舶职能 |
四 其他方面 |
第二节 与朝贡、市舶贸易有关的国内贸易 |
一 朝贡使团的“私市”贸易 |
二 舶货的销售 |
第三章 海商及其贸易线路 |
第一节 泉州港的商人 |
一 泉州港的华商 |
二 泉州港的海外商人 |
第二节 海外移民与海外贸易 |
一 移民原因 |
二 海外分布 |
三 华侨与泉州港 |
第三节 贸易线路 |
一 国内贸易线路 |
二 海外贸易线路 |
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四、略谈贸易中心与批发商业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2]近代乌鲁木齐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884-1949年)[D]. 牛燕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4]KX出版社销售渠道优化与评价[D]. 于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03)
- [5]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新疆边境口岸发展研究[D]. 王宁. 新疆大学, 2016(02)
- [6]港口与城市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 温文华. 大连海事大学, 2016(05)
- [7]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D]. 李柏杉. 宁夏大学, 2016(03)
- [8]古代中国外销瓷与东南亚陶瓷发展关系研究[D]. 王晰博. 云南大学, 2015(09)
- [9]清代图书市场研究[D]. 孙文杰.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宋元明泉州港海外贸易研究述评[D]. 陈园园. 厦门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