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鸽[1](2021)在《野鸟源新型星状病毒和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鉴定与遗传变异研究》文中指出禽类感染星状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致死性肝炎和肾炎等;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8 subtype high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HPAIV–H5N8)会导致家禽和野鸟的全身性疾病,死亡率可达100%。星状病毒和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都可以感染野鸟、家禽和人类,不仅会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开展这两种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和遗传变异研究,有利于拓宽病毒在野鸟中的遗传演变规律,为这两种病毒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某省2017年12月份突发死亡300多只乌鸦,剖检死亡乌鸦,未见明显组织病变。本研究针对此次疫情,利用RT–PCR和q RT–PCR方法,排除常规病原(甲型流感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新城疫病毒、乙型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烈性传染性病原)及细菌感染后,将脏器组织样本研磨上清液提取的核酸,进行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结果表明:乌鸦样本中存在三种星状病毒,并获得了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PCR扩增病毒的基因组,一代测序与二代测序结果一致,确定为星状病毒。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三株星状病毒全基因组核酸序列与其它属禽星状病毒的同源性较低,分别为47.8–52.3%、46.1–51%、45.7–50.5%,且该三株星状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也较低(65.6–82.9%);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三株新鉴定的星状病毒在禽星状病毒家系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某省2020年12月份突然发生大天鹅死亡事件,原因不明。本研究采集了该地区种群中一只发病濒死大天鹅的口拭子和肛拭子、以及23份环境新鲜粪便,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在口和肛拭子及2份粪便样本中均鉴定出HPAIV–H5N8的全基因组序列。HA基因的关键位点分析,发现其裂解位点含有多个碱性氨基酸(REKRRKR↓GLF),结合临床发病情况说明其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A基因(H3–number)的226位为谷氨酰胺,228位为甘氨酸,提示该病毒以结合禽类受体(α–2,3唾液酸受体)为主;但该毒株160位存在苏氨酸到丙氨酸的突变,提示有增强其结合人源受体(α–2,6唾液酸受体)的能力。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本研究鉴定毒株与2020–2021年野鸟来源亚洲分离株同源性为92.13–97.86%,与2020–2021年野鸟来源欧洲分离株的同源性高达99.70–99.95%,与2020年俄罗斯出现的感染人的H5N8毒株同源性高达99.23%–99.80%。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鉴定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与野鸟来源的欧洲分离株聚类在一起。本研究首次发现乌鸦携带星状病毒,丰富了星状病毒的生态图谱和遗传多样性;而大天鹅源HPAIV–H5N8的鉴定及其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大天鹅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的结果为继续加强对野鸟未知病原的监测和已知病原的防控提供了科学基础。
滕永泰[2](2020)在《重庆荣昌家禽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禽坦布苏病毒病(Tembusu virus disease,TMUVD)是由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禽,以种鸭和蛋鸭易感性最高,引起蛋鸭产蛋率急剧下降,肉鸭、雏鸭腹泻和神经症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的特征。为了解重庆市荣昌区TMUV的流行趋势及基因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对重庆荣昌安富、峰高、双河、昌元4个地区采集的禽类样本进行了ELISA抗体和RT-PCR检测,并对TMUV的E、NS3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相关基因的变异情况,为荣昌地区禽坦布苏病毒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ELISA抗体检测结果:在重庆荣昌区共采集未免疫的家禽血清及鸽蛋样本312份,检出阳性96份,阳性率为30.77%。其中鸭血清样本184份,检出阳性5份,阳性率为2.72%;鹅血清样本44份,检出阳性38份,阳性率为86.36%;鸡血清样本43份,检出阳性35份,阳性率为81.40%;鸽卵黄抗体样本41份,检出阳性18份,阳性率为43.90%。结果表明,鹅的阳性率最高,鸡和鸽次之,鸭最低。经统计学分析,鸭的阳性率与鸡、鹅、鸽的阳性率差异显着(P<0.05),鸽的阳性率与鸡、鹅的差异显着(P<0.05),鹅和鸡的阳性率差异不显着(P>0.05)。在荣昌区昌元街道、峰高街道、双河街道、安富街道采集的184份鸭血清中,其中肉鸭样本154份,检出阳性4份,阳性率为2.30%,蛋鸭血清样本30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3.33%,经统计学分析,肉鸭和蛋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显着(P>0.05),各街道采集的鸭血清样本分别为46份,43份,45份和50份,经ELISA检测,阳性样本数分别为1份,0份,1份和3份,阳性率分别为2.17%、0.00%、2.22%、6.00%,以安富街道阳性率最高,峰高街道阳性率最低,各街道之间阳性率差异不显着(P>0.05)。在荣昌区采集的154份肉鸭血清样本中,北京鸭血清样本29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3.45%;樱桃谷鸭血清样本125份,检出阳性3份,阳性率为2.4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着(P>0.05)。在荣昌区采集的154份肉鸭血清样本中,50日龄以上的血清样本40份,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为5.00%;50日龄以下的肉鸭血清样本114份,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为1.75%,虽然50日龄以上肉鸭抗体阳性率高于50日龄以下,但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着(P>0.05)。在125份樱桃谷鸭血清中,50日龄以上血清样本22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4.55%;50日龄以下血清样本103份,检出阳性2份,阳性率为1.94%,经分析差异不显着(P>0.05)。在29份北京鸭血清样本中,50日龄以上的北京鸭血清样本18份,检出阳性1份,阳性率为5.56%;50日龄以下的北京鸭血清样本11份,检出阳性0份,阳性率为0.00%,经差分析差异不显着(P>0.05)。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庆荣昌区鹅的TMUV感染率最高,为86.36%;其次为鸡81.40%;鸽43.90%;最低为鸭2.72%。2.RT-PCR检测结果:在重庆荣昌区水口寺屠宰场和荣昌安邦家禽屠宰场共采集鸡、鸭、鹅肝脏样本20份、60份、10份,共90份。经NS3和E基因RT-PCR检测结果表明:鸭检出阳性2份,鸡、鹅均未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33%、0%、0%。将检出的阳性样本分别命名为RC1株和RC2株,表明重庆荣昌区鸭存在健康带毒的情况。3.TMUV的NS3、E基因测序表明:RC-1和RC-2株NS3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6.4%,与我国鸭源毒株SD14的NS3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8%,在进化树上与我国鸭源毒株SD14聚集在一个小支上。RC-1、RC-2株E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4%,与我国鸭源毒株SD14的E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7%,与我国鸭源其它毒株的同源性在91.6%-92.9%之间,在进化树上与我国鸭源毒株SD14单独聚集在Group2上,NS3和E基因未出现明显遗传变异,表明重庆荣昌区禽坦布苏病毒E、NS3基因在遗传衍化过程中变异较小。
王国玮[3](2020)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2018年宁夏北部地区暴发流行性乙型脑炎(JE)可疑病例,部分病人出现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暴发流行的新特点。为了进一步明确暴发流行的病原体,总结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观察,明确该病原体感染与GBS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的防控以及今后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根据JE诊断标准(WS214-2008)和布莱顿GBS工作组发布的诊断标准,在确诊161例JE患者中收集47例急性JE(重型和极重型)合并GBS患者作为研究组,收集门诊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技术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血液和(或)脑脊液进行JEV-IgM、西尼罗河病毒(WNV)IgM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别对WNV-RNA和寨卡病毒(ZIKV)RNA检测。并对患者血液和脑脊液进行病毒培养、分离和鉴定。对分离出的病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生学分析。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对44例患者的血液和(或)脑脊液行周围神经自身抗体谱系检测。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体征、脑脊液学检查、腓肠神经活检、神经电生理学和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8个月后随访观察结果。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表明GBS暴发流行时间在2018年第28周到35周,流行地区在宁夏北部地区,与文献报道宁夏三带喙库蚊地理分布一致。上述地区70%为三带喙库蚊,开展灭蚊和接种乙脑病毒减毒活疫苗后,截止2019年12月宁夏仅有3例轻型JE患者,治疗一周后全部恢复,未见合并周围神经损害病例及其类似暴发流行。(2)47例GBS患者血液和(或)脑脊液免疫测定证实存在JEV感染,且在GBS发病前症状与JEV感染一致。从其中1例急性重症患者脑脊液分离得到病毒株1株,经全基因组测序和鉴定为JEV基因Ⅰb型(GⅠb),与宁夏分离到蚊子的JEVs属于同一进化支。与GenBank100株基因组序列进行BLAST对比分析,提示与江苏连云港分离株系KX357114.1在进化树位置最近,同源性99.38%,与广东分离株系MH184574.1、MH184576.1、MH184575.1同源性分别为99.17%、99.16%、99.03%,暗示我区JEV可能起源于JEV多发的南方城市。(3)47例患者有发热、头痛,或恶心、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和四肢弛缓性瘫痪。23例颅脑MRI显示双侧丘脑和(或)中脑多发、新发病灶。38例脑脊液存在蛋白细胞分离现象。(4)47例患者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及神经根损害。按照GBS经典和变异分型分为4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22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18例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MSAN)和3例急性感觉神经病(ASN)。(5)2例AMSAN患者腓肠神经活检可见部分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增厚、分层,大部分轴索内高度水肿、线粒体空泡化,部分轴索萎缩变性。(6)44例GBS患者血液和(或)脑脊液周围神经自身抗体谱系检测,约30%患者存在抗GM1、GM2、GD1a和GD1b抗体阳性。(7)通过对呼吸肌力和四肢肌力恢复程度评估,提示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组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激素组(P<0.01)。结论(1)宁夏地区本次暴发流行病毒为JEV GIb型,改变既往JEV GIII型,在国内属于首次报告。(2)GBS的暴发流行可能相关于JEV感染。(3)JE合并GBS患者周围神经以轴索损害为主,主要为AMAN和AMSAN亚型,血液和脑脊液存在不同类型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主要是GM1、GM2、GD1a和GD1b)。(4)免疫球蛋白早期应用可能具有一定治疗作用。(5)灭蚊和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依然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孙雪婧[4](2018)在《鸭血-脾屏障与DTMUV入侵鸭脾脏的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脾脏是禽类血液循环通路上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具有造血、储血、滤血和免疫等功能,尤其在抵抗血源性抗原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靠脾脏组织的免疫屏障实现的。免疫屏障(immunological barrier)是抵御异物进入机体或机体某一部位的生理性结构,作为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脾脏内的免疫屏障被称为血-脾屏障(blood-spleenbarrier,BSB),是在研究疟原虫感染小鼠时发现的一种存在于脾内动脉系统和静脉系统之间的滤过床,位于红白髓之间的边缘区。禽类脾脏缺乏边缘区,但白髓中增加了椭球周围淋巴鞘(periellipsoidal lymphatic sheaths,PELS),其功能相当于哺乳类的边缘区。本实验室的前期工作显示,鸡的BSB位于PELS内的椭球周围,在免疫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鸭作为一种常见的水禽,其对各种病毒的敏感性和免疫反应过程,与鸡存在一定差异。鸭BSB的形态特征和免疫机制尚未有报道。2010年4月,一种引起蛋鸭产蛋量下降的传染病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爆发,该病可导致鸭卵巢出血、卵泡破裂,因此被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后来研究发现这种疾病是由一种新型的黄病毒感染的,该病毒被命名为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virus,DTMUV)。目前,关于DTMUV的研究都大多为病原学研究,而关于其致病性和与宿主的互作的研究较少,具体的分子致病机制更是不完全清楚。前期有研究报道,DTMUV入侵宿主后最先在脾脏中累积并引发明显病变。本研究通过形态学方法首先鉴定鸭BSB的存在和结构特征;随后,选取XZ-2012病毒株对成年产蛋麻鸭进行造模,研究病毒在脾脏的分布动态;运用形态学方法观察病毒对脾脏及其屏障造成的病理学破坏,并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分析免疫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揭示病毒入侵脾脏及其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为禽类免疫机制以及黄病毒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Ⅰ 鸭BSB的鉴定及其结构特征为研究鸭的血-脾屏障,本实验通过桡静脉注射墨汁,制作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用银染、酶组织化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证实了鸭脾脏中BSB的存在及细胞组成。鸭脾脏无边缘区,白髓由椭球及PELS、动脉周围淋巴鞘(periarterial lymphatic sheaths,PALS)和脾小体组成。脾小体出现在中央动脉(central artery,CA)起始,鞘毛细血管类似于高内皮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s,HEVs),内皮为立方高柱状,网状细胞围绕在血管外形成椭球。视野中PELS的断面明显多于PALS。选取不同的注射墨汁时间点(10min,30min,3h,6h,9h,15h,24h,36h,2d,3d,5d),发现短期内碳粒分布于鞘毛细血管周围的椭球内,之后移至PELS,且持续存在,注射后期碳粒出现在中央动脉和脾小体周围,碳粒总量逐渐减少。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大量的网状纤维分布于PELS与红髓交界及鞘毛细血管基膜周围,构成血-脾屏障的支架。鞘毛细血管末端与脾窦相连,说明鸭脾脏为闭合式循环模式。酶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巨噬细胞主要分布于PELS与红髓交界。提示鸭血-脾屏障在外源碳粒侵入初期主要起机械屏障的作用,能够将碳粒抵挡在鞘毛细血管周围,之后生物屏障开始发挥主要作用,碳粒被巨噬细胞捕获并滞留于PELS与红髓交界,并且逐渐迁移至红髓和PALS,为脾脏发挥特异性免疫进行抗原信息传递。综上所述,本实验首次在鸭脾脏中发现血-脾屏障的存在,它是动、静脉之间的立体组织结构,由脾脏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椭球内的网状细胞、网状纤维以及椭球相关巨噬细胞等组成,能够阻挡血液中抗原物质的侵入。鸭血-脾屏障的研究为禽类免疫机制及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试验Ⅱ DTMUV入侵鸭脾脏后的动态分布特点为观察BSB对DTMUV的入侵是否有阻滞作用,本研究使用DTMUV XZ-2012毒株,并对6月龄健康产蛋麻鸭腿部肌肉注射104TCID50的病毒量,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运用荧光定量PCR、ELISA、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病原感染鸭脾脏后不同时间的动态分布情况。结果发现,2hpi-18dpi在鸭脾脏内检测到XZ-2012病毒,从2hpi到3dpi病毒量增加,之后从6dpi到18dpi含量下降,在12dpi略有上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从2hpi到6dpi,阳性反应主要分布于鸭脾脏白髓的PELS中,少数分布于鞘毛细血管。从9dpi到18dpi,阳性反应穿过红髓迁移到中央动脉周围的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主要分布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本试验提示DTMUV在2hpi侵入脾脏,并在1 dpi和3 dpi进行大量复制,最终在9 dpi到18 dpi被脾脏清除。揭示了DTMUV在脾脏中的发展规律。试验Ⅲ DTMUV感染鸭脾脏引发BSB及其周围组织的的病理学变化研究为观察鸭坦布苏病毒(DTMUV)入侵鸭血-脾屏障引起的脾脏组织病理变化以及屏障的变化情况,本研究用DTMUVXZ-2012毒株,对6月龄阴性产蛋麻鸭腿部肌肉注射104TCID50的病毒量,选择七个不同的感染时间(2h、12h、1d、3d、6d、9d、18d),通过HE染色、透射电镜、注射墨汁及网状纤维染色等方法观察脾脏病理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感染后脾脏呈现不同程度的大理石样变性,尤以12hpi-3dpi最为明显。HE染色结果发现正常鸭脾脏由红髓和白髓组成,白髓的椭球、PELS、PALS和脾小体结构完整。病毒感染后2h-12h,鸭脾脏椭球和PELS交界和中央动脉管壁上出现轻微的空泡变性;感染后1d,脾脏组织内红细胞增多,椭球和PELS之间空泡变性增多;感染后3d,椭球周围的PELS处炎性面积扩大,炎症增强;感染后6d,脾脏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椭球周围组织开始恢复;感染后9d,椭球周围含有许多含铁血黄素,感染后18d从红髓迁移至脾小体周围。感染后脾脏超微结构与正常脾脏相比,其鞘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排列松散,在12hpi-3dpi细胞肿胀明显,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注射碳粒组的感染脾脏内被椭球阻挡的碳粒明显减少,感染后1d最显着,3d-6d椭球内碳粒增多,而PELS处碳粒呈弥散分布,之后逐渐恢复。网状纤维与阻挡碳粒结果对应。综上所述,在鸭坦布苏病毒感染机体后可能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脾脏,并引起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水肿,血-脾屏障结构受损;感染后期炎性反应减弱,淋巴细胞增多,脾小体增生,椭球相关巨噬细胞恢复吞噬功能,屏障恢复。本研究为黄病毒的致病性及其对免疫屏障结构的破坏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出。试验Ⅳ DTMUV入侵鸭脾脏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动态——基于RNA-seq技术用104TCID50剂量的鸭坦布苏病毒(DTMUV)XZ-2012株肌肉注射六个月产蛋麻鸭,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对正常组及七组不同攻毒时间的鸭脾脏样品(2h、12h、1d、3d、6d、9d、18d)进行RNA-Seq测序和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并用荧光定量、W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关键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八个文库共鉴定到鸭已知基因14165个,新基因1962个,共16127个。通过KEGG分析和WGCNA分析,分别筛选屏障相关的通路5个和17个关键基因以及免疫相关的显着富集通路6个和23个关键基因。发现RIG-I样受体(RLRs)、下游IRF7和促炎细胞因子IL-6的表达水平在2hpi时呈不显着上调,在3dpi时显着上调,而在2hpi时MHC-Ⅱ、与屏障相关的调节紧密连接和网状纤维的因子表达显着下调。3dpi后通路下游的抗病毒因子Ⅰ型IFN、抗炎因子IL-10、淋巴细胞归巢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CAMs)、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脾脏免疫功能开始恢复。本研究提示,DTMUV可能在感染早期通过识别RLRs和抑制MHC-Ⅱ的表达引起免疫逃避来侵入脾脏,之后诱导IL-6的表达来引起病变。随后,病毒使鸭脾脏中的RLRs、抗病毒Ⅰ型干扰素、淋巴细胞归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脾脏进行免疫应答。这是首次研究DTMUV在脾脏从感染到消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黄病毒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应答,为鸭体内DTMUV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王淑娟,宋晓晖,迟田英,孙成友,王清华,吕艳,邹艳丽,吴晓东,王志亮[5](2016)在《西尼罗河热的流行历史、现状及防控》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介绍西尼罗河热的全球流行历史与现状,指出该病具有流行区域不断扩展、流行频率增加、致病性严重等特点,提出了加强对国际运输工具的杀虫消毒,以及加强口岸动物检疫、预警性监测和诊断技术储备等建议,以期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依据。
赵丽梅[6](2015)在《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文中研究表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天花、黑死病、1918年纽约大流感都在人类的历史上刻下了阴森森的恐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去这种自然爆发的形态以外,有些传染病的病毒如天花、霍乱也可以成为生物战剂,变成战争武器,即生物武器,其目的就是“蓄意疾病”,它对战后尤其是冷战后的美国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公共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冷战的结束使新的因素不断被注入到国家安全问题中来,从而不断衍生出新的问题和矛盾,由传染病所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生物恐怖主义,对各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家安全受非传统国家安全因素的影响最为深远。“9.11”及之后的炭疽杆菌事件,将美国国家安全的内涵由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安全扩展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公共安全、科技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领域,生物恐怖所导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发展轨迹。本文选取1992-2008年这一时期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作为研究题目,试图利用美国政府的公开文档、解密文档及相关的研究成果,探索从克林顿政府到乔治·W·布什政府这一时限内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的发展进程。从而揭示出由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巨大影响;作为双方构建的结果,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又在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影响了美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制定。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点面结合、微观视角与宏观视角相结合以及比较的研究方法,拟达到四个研究目的:(1)通过对克林顿政府和乔治·W·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阐述和分析,探求异同,揭示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2)通过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二者之间关系的考察,探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相互影响、相互构建过程;(3)通过考察美国政府内部各应急管理部门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同主张,揭示出美国各政治势力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和美国国家安全政策制定的影响力;(4)通过对1992年至2008年美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研究中的一些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
刘成倩,李红,易建中,毛慧,王静,陈磊,孙晓云[7](2015)在《西尼罗河热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WNF)是由西尼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WN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为一种单链RNA病毒,经蚊子传播,可引起人类发病,也可引起马、鸟类、猫等动物发病。1937年该病毒在西尼罗河地区的乌干达被发现,因此而得名〔2〕。此病毒由最初只在非洲地区流行到后来跨越到欧洲、亚洲,直到1999年美国纽约出现人感染事件,引起了
张英杰[8](2014)在《主要蚊媒及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文中提出背景蚊媒病毒是一类通过蚊类传播给恒温脊椎动物的病毒。全球范围内影响最大的几种蚊媒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病毒、西尼罗河病毒、基孔贡亚热病毒等。多种蚊媒病毒已被列为生物战剂而进行防控。除了传播病毒外,蚊类携带和传播的疟原虫和淋巴系统丝虫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寄生虫疾病。由于广泛的流行和危害,疟疾和淋巴系统丝虫病被列为全球最优先控制和消除的疾病。蚊媒病原体这种具有从其存在地区突然传播入新地区的能力使得持续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蚊媒病原体是高温、草地、丛林等战区尤其是边境地区重要的传染病病原体,其引起的多种传染病严重影响部队作战能力和人民日常生活。“诊”、“防”、“治”三个关键环节构成了完整的疾病预防控制链,其中“诊”不仅是疾控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而且也是有效防治的前提。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型别。目前,临床上有两类广泛使用的抗流感药物,分别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和基质蛋白2离子通道拮抗剂。随着抗流感药物的广泛使用,这些药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流感病毒耐药性监测对制定恰当的治疗和预防方案、规范抗流感药物的使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2013年中国突然出现的H7N9禽流感给人们带来极大恐慌,截止2014年第2周实验室确证的感染人数达210人,死亡率达22%。很多研究表明在出现流感症状的48h以内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比超过48h更加有效。因此,快速和准确的区分H7N9禽流感亚型病毒和其它常见的流感病毒对于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原因,本文旨在研发三种基因芯片试剂盒用于检测主要的蚊媒病毒和寄生虫、常见的甲型流感病毒奥司他韦和金刚烷胺耐药、新发H7N9禽流感及常见的A型和B型流感。为主要的蚊媒病原体、流感病毒的耐药和分型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军队在热带、丛林战区应对此类生物战剂和高发疾病的应急检测能力。方法以实验室基因芯片试剂盒开发平台为技术手段,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三部分:1.引物探针筛选。通过文献调研确定靶病原体和靶基因,设计和文献检索用于芯片的引物和探针。收集标准病毒株样本建立质粒参考品,无样本的病原体人工合成制备靶基因质粒。制备灵敏度参考品和特异性参考品,完成引物和探针初步筛选。2.实验条件的优化。重点优化多重RT-PCR和多重PCR扩增体系及芯片检测方法。3.试剂盒性能评价。以阳性参考品、阴性参考品评价试剂盒的特异性。以灵敏度参考品评价试剂盒的灵敏度或采用与其他检测方法比较的方法评价试剂盒灵敏度。检测实际临床样本或病毒样本评价试剂盒的使用效果。结果1.主要蚊媒病毒和寄生虫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首先,根据文献调研确定了检测的12种常见蚊媒病毒(登革热病毒1-4型、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病毒、圣路易士脑炎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西方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基孔肯亚病毒)和7种常见蚊媒寄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班氏丝虫、马来丝虫、帝汶丝虫)。构建完成了12种病毒和7种寄生虫的质粒参考品。以病毒质粒参考品为模板,制备了10种病毒的体外转录RNA作为灵敏度参考品。构建了MS2噬菌体蛋白包裹的病毒样颗粒作为病毒芯片的RNA阳性参考品。其次,对芯片的引物探针进行了筛选。筛选出19条引物和21条芯片探针用于扩增和检测蚊媒病毒和寄生虫。然后,对芯片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将蚊媒病毒芯片分为两组多重RT-PCR扩增体系,寄生虫为一组多重PCR扩增体系,优化了引物配比以保证各个靶基因都能够良好的扩增。建立并优化了芯片化学发光检测方法。最后,对芯片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特异性评价结果表明芯片可以良好区分上述12种病毒和6种寄生虫(马来丝虫和帝汶丝虫之间无法分型)。灵敏度评价结果表明,病毒芯片的检测限为102-103copies/反应;寄生虫芯片的检测限为101-103copies/反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JEV病毒样本检测结果表明,JEV病毒样本的检测限为100.8-101.8PFU/ml。2.主要甲型流感病毒耐药分析可视化基因芯片的研制: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甲型H1N1、季节性H1N1、H3N2三种常见流感亚型奥司他韦耐药相关的NA基因H275Y(N1型流感)和E119V(N2型流感)突变,金刚烷胺耐药相关的M2基因V27A和S31N突变的高通量方法。首先,构建了野生型和耐药型质粒,以质粒为模板制备了野生型和耐药型体外转录RNA。其次,筛选出检测金刚烷胺耐药的2对引物和23条芯片探针,与文献中检测奥司他韦耐药的引物和探针组合成完整的芯片体系。第三,优化了两组多重RT-PCR体系和量子点催化银沉积的可视化检测方法。第四,对芯片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阳性病毒样本和阴性病毒参考品检测验证了芯片流感分型特异性,野生和耐药的体外转录RNA验证了芯片耐药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评价结果表明芯片的灵敏度与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试剂盒灵敏度相当。对PH1N1野生和耐药混合模板检测结果表明,当低拷贝模板达到1%-5%时芯片即可检出。最后,检测了307例临床咽拭子样本。其中的全部281例阳性样本均携带金刚烷胺耐药突变(S31N),全部5例季节性H1N1同时携带奥司他韦耐药突变(H275Y),H3N2和甲型H1N1未发现奥司他韦耐药突变。芯片与测序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8.8%。3.新发H7N9禽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用于分型检测H7N9禽流感、H5N1禽流感、甲型H1N1、季节性H1N1、季节性H3N2五种A型流感,并能够通用的检测A型和B型流感。首先,设计并筛选了H7N9禽流感HA和NA基因2对引物和3条探针以及1组人RNase P内标引物探针。其次,将筛选出的H7N9引物探针与文献中其他亚型引物探针进行组合。优化了三组多重RT-PCR体系,建立并优化了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第三,40例流感病毒培养样本检测结果证明了芯片对于上述流感亚型分型性能良好,灵敏度评价结果表明,芯片的灵敏度与流感荧光定量RT-PCR试剂的灵敏度相当或低10倍。最后,应用芯片检测了66例临床样本验证了芯片的实用性。结论研发了三种分别用于检测常见的蚊媒病毒和寄生虫、常见的甲型流感病毒奥司他韦和金刚烷胺耐药、新发H7N9禽流感及常见的A型和B型流感基因芯片试剂盒。特异性和灵敏度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基因芯片试剂盒均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为常见的的蚊媒病毒和寄生虫、常见的流感病毒耐药检测和分型检测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提高了军队在热带、丛林站区应对此类生物战剂和高发疾病的应急检测能力。
刘鑫[9](2014)在《一株麻雀源坦布苏病毒全基因测序和传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山东地区某发病鸭场周围的麻雀体内分离到一株坦布苏病毒,命名为SDS株,并用RT-PCR技术对分离株全基因组进行扩增并测序,将获得的SDS株坦布苏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与已在GenBank发表的24株坦布苏病毒和6株其他黄病毒属病毒全基因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株坦布苏病毒的基因组全长为10990nt,包含94nt的5’端非编码区、618nt的3’端非编码区和一个开放阅读框(3425个氨基酸),编码11种病毒蛋白;与GenBank已发表的坦布苏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2%~99.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9.4%,其中与鸭源WFZ株(KC990545.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5%,与鹅源坦布苏病毒(Duck egg-drop syndrome virus straingoose,JQ920424.1)和鸡源坦布苏病毒(CJD50,JF92669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为98.9%。用NetNGlyc1.0Server在线软件对病毒蛋白潜在糖基化位点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SDS株病毒多聚蛋白中共有1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五个不同病毒蛋白中。本研究为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利用本试验分离株病毒进行传代研究,共连续传递了50代。第1-40代病毒用鸭胚传代培养,第41-50代病毒用鸭胚和鸡胚交替传代培养。成功传递50代后,对不同代次病毒的平均死亡时间和半数致死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第10代病毒对鸭胚的MDT为84h左右,第50代病毒MDT为101h,第10代到50代病毒对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从10-2.9到10-2.6,变化不明显。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病毒对鸭胚的致病力轻微致弱。对不同代次病毒提取RNA,扩增E基因全长片段后分析,结果显示,第10代到40代碱基替换和氨基酸突变不明显,第40代到50代出现7个碱基替换和5个氨基酸突变。由此在相同传代次数情况下在鸡胚和鸭胚上交替传代培养可能比只在鸭胚上传代培养引起更多变异。研究表明E蛋白存在三个活性结构域,结构域I、结构域II、结构域III,第50代的E蛋白在三个结构域中都有突变,其分布为I(2个)、II(1个)、III(2个)。用生物学信息软件以Jalneson一Wolf方法对不同代次E蛋白预测抗原指数,预测结果显示,10-40代的预测结果相同,50代预测结果在E蛋白439-444位置处抗原性指数较高与10-40代结果不同。第50代E蛋白在441位存在氨基酸变异,由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虽然抗原指数高由于种种原因并不代表一定能成为优势抗原表位,但该处变异可以为进一步的蛋白结构及功能研究和毒力位点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关于坦布苏病毒E蛋白氨基酸毒力相关位点目前还不清楚与明确,E基因变化是造成毒力减弱的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研究表明,其他基因和非编码区的变异、缺失或插入也能引起黄病毒的毒力减弱。本试验数据可以为进一步的减毒机理研究和感染性cDNA克隆技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苗富春[10](2013)在《小反刍兽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西尼罗病毒、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并联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文中认为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由于其高感染性以及高死亡率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而本研究中的其他3种疫病——亨德拉病(Hedra disease)、尼帕病(Nipha disease)和西尼罗河热(West nile fever disease)是近几十年新发现的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发生了小反刍兽疫,这是我国首次报道有PPR的发生,作为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疾病之一,PPR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是需要采取严厉控制和预防的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致使猪只发生100%死亡率的高热性疫病,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种虫媒DNA病毒。该病自首次报道以来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目前已波及非洲、欧洲、美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传播速度之快、感染率及死亡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加之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一旦发生疫情就会给所在国家和地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接壤国家俄罗斯间隔几年就会暴发ASFV,因此,我国要做好预防措施,谨防其传入我国。亨德拉病毒(Hedra virus, HeV)于1994年发现于昆士兰布利斯班郊区的亨德拉镇,1999年在马来西亚的尼帕小镇又发现了一种与亨德拉病毒极其相似的病毒——尼帕病毒(Nipha virus, NiV),由于其与副黏病毒科中其他属成员有显着不同,因此将其独立列为一个属——亨尼帕病毒属。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 WN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与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墨累河谷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和昆津病毒同属日本脑炎病毒群,该病毒属虫媒病毒,分布广泛。该病毒可感染成人和鸟类等,并可导致死亡,是目前被世界各国广泛重视的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由于HeV、NiV和WNV均为人畜共患传染病,且造成人的死亡率很高而被各国广泛重视。除PPRV的传播途径为直接接触传播或通过飞沫短距离传播外,其他4种病毒均通过中间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ASFV的传播媒介为蜱类,HeV和NiV的传播媒介是蝙蝠,WNV的传播媒介为蚊子(特别是库蚊),这些传播媒介在我国均有分布,且种类繁多,因此,这几种病毒传入我国的风险较大,建立一种快速、简单、特异并同时检测这5种病毒的方法十分必要。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相关病毒基因序列,通过分析比较在其保守区域(PPRV的N基因,ASFV的P72基因,HeV和NiV的H基因以及WNV的PrM基因)各设计了两套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各筛选出了一套引物和探针。同时通过对45份蝙蝠样品、38份猪脏器样品和20份小反刍兽分泌物等临床样品的检测显示,除阳性标准品外,其他均与空白对照一致,说明本研究中建立的Taqman模式的并联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好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检测这5种病原体的参考方法。
二、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野鸟源新型星状病毒和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鉴定与遗传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星状病毒简介 |
1.1 星状病毒的历史概述 |
1.2 星状病毒的分类 |
1.3 星状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1.4 星状病毒的流行病学 |
1.5 星状病毒的致病机制 |
1.6 星状病毒的重组现象 |
2 HPAIV–H5N8 概述 |
2.1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 |
2.2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与候鸟迁徙之间的关系 |
3 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3.1 星状病毒的检测技术 |
3.2 流感病毒的检测技术 |
3.3 NGS测序技术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乌鸦源星状病毒的鉴定与遗传变异研究 |
1.1 材料 |
1.1.1 样本信息 |
1.1.2 主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3 病毒分离材料 |
1.1.4 主要的仪器设备 |
1.1.5 试剂配制 |
1.2 方法与步骤 |
1.2.1 细菌学检查 |
1.2.2 PCR检测 |
1.2.3 NGS测序 |
1.2.4 组织嗜性鉴定 |
1.2.5 病毒的分离培养 |
1.2.6 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
1.2.7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2.8 遗传变异分析 |
1.3 结果 |
1.3.1 细菌学鉴定 |
1.3.2 PCR检测 |
1.3.3 NGS测序 |
1.3.4 组织嗜性鉴定 |
1.3.5 分离培养 |
1.3.6 全基因组序列扩增 |
1.3.7 基因组结构分析 |
1.3.8 遗传变异分析 |
1.4 分析与讨论 |
第二章 H5N8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鉴定与遗传变异研究 |
2.1 材料 |
2.1.1 样本信息 |
2.1.2 主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 |
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1.4 试剂配制 |
2.2 方法与步骤 |
2.2.1 PCR检测 |
2.2.2 NGS测序 |
2.2.3 遗传变异分析 |
2.3 结果 |
2.2.1 PCR检测 |
2.3.2 NGS测序 |
2.3.3 遗传变异分析 |
2.4 分析与讨论 |
结论与展望 |
个人简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重庆荣昌家禽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TMUV的结构及特性 |
1.1.1 TMUV的分类和形态 |
1.1.2 TMUV的蛋白特征 |
1.1.3 TMUV的理化特性 |
1.1.4 TMUV的培养特性 |
1.2 TMUV的流行病学 |
1.2.1 易感动物 |
1.2.2 传染源 |
1.2.3 传播途径 |
1.3 TMUV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1.4 TMUV的诊断方法 |
1.4.1 病毒分离鉴定 |
1.4.2 血清学诊断 |
1.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5 TMUV疫苗研究进展 |
1.5.1 TMUV灭活疫苗 |
1.5.2 TMUV弱毒活疫苗 |
1.6 TMUV的防控措施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2.1 TMU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2.2.2 TMUV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
2.2.3 TMUV E、NS3 基因分子特征分析 |
第3章 重庆荣昌家禽TMU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本采集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被检血清制备 |
3.2.2 ELISA法检测TMUV抗体 |
3.2.3 数据处理 |
3.3 试验结果 |
3.3.1 重庆荣昌区鸭、鸡、鹅、鸽血清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3.2 重庆荣昌区各街道鸭血清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3.3 重庆荣昌区不同种类鸭血清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3.4 不同品种肉鸭血清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3.5 不同日龄肉鸭血清坦布苏病毒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重庆荣昌区家禽TMUV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样本采集 |
4.1.2 试验仪器 |
4.1.3 试验试剂 |
4.2 试验方法 |
4.2.1 TMUV核酸的提取 |
4.2.2 cDNA的合成 |
4.2.3 PCR检测 |
4.2.4 目的片段的回收测序 |
4.2.5 数据处理 |
4.3 试验结果 |
4.3.1 荣昌区家禽TMUV RT-PCR检测结果 |
4.3.2 TMUV NS3 基因进化树和同源性分析 |
4.3.3 TMUV E基因RT-PCR扩增结果 |
4.3.4 TMUVE基因进化树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
4.4 讨论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鸭血-脾屏障与DTMUV入侵鸭脾脏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畜禽脾脏和血-脾屏障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畜禽脾脏的研究进展 |
1 哺乳动物的脾脏 |
2 禽类动物的脾脏 |
第二节 血脾屏障的研究进展 |
1 血脾屏障的组成 |
2 血脾屏障的功能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黄病毒的简介 |
1 黄病毒概述 |
2 黄病毒的病原学特征 |
3 黄病毒的流行病学 |
4 黄病毒的传播性 |
第二节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 |
1 鸭坦布苏病毒的概述 |
2 鸭坦布苏病的的病原学特征 |
3 鸭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 |
4 鸭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性 |
5 鸭坦布苏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鸭血-脾屏障的鉴定及其结构特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DTMUV入侵鸭脾脏后的动态分布特点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DTMUV感染鸭脾脏引发BSB及其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DTMUV入侵鸭脾脏后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动态——基于RNA-seq技术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附录 |
附录Ⅰ DTMUVE蛋白抗原表位多克隆抗体制备过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附录Ⅱ 常规石蜡切片过程 |
附录Ⅲ SDS-PAGE和Western blot相关试剂的配置 |
附录Ⅳ 抗体制备相关试剂的配置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5)西尼罗河热的流行历史、现状及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疫情史及全球流行现况 |
2 近年来的流行趋势 |
2.1 流行区域不断扩展,在发达国家或大都市中频频发生 |
2.2 流行频率增加 |
2.3 致病性升高,脑炎的发病率增加 |
3 防范对策 |
3.1 加强对国际运输工具的杀虫消毒 |
3.2 加强口岸动物检疫 |
3.3 加强口岸人员检疫 |
3.4 加强预警性监测 |
3.5 加强诊断技术储备 |
3.6 其他 |
(6)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念界定及其对战后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二、论文框架与研究意义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回顾 |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一、联邦保障局的成立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
二、战后美国的生物战计划与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的形成 |
第二节 冷战结束前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一、卫生、教育与福利部的成立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调整 |
二、海外援助行动与美国海外国家利益的实现 |
第二章 克林顿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特点 |
二、麻疹的爆发与《儿童免疫计划》对美国公共卫生安全政策的影响 |
三、口蹄疫、疯牛病的爆发与《2001年动物疫病风险评估、预防和控制法》对美国国家安全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面临的生物恐怖主义挑战 |
二、《公共卫生威胁与紧急状态法》与应对生物恐怖主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 |
第三章 乔治·W·布什政府时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第一节 西尼罗河病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变化 |
二、联邦紧急事态管理局公告—美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政策 |
三、《灭蚊健康安全法》与CDC防范生物恐怖主义作用的加强 |
四、《2002年公共卫生安全和恐怖主义防范、应对法》的出台与国家安全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新转向 |
一、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
二、战胜春天的恐惧——布什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四、SARS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
五、SARS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治化及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美国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转变 |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二、《联邦大流感战略》与美国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三、州、地方政府应对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 |
四、H5N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恐怖主义化与国际合作 |
第四节 天花与布什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策的剧变 |
一、天花与生物恐怖主义袭击的关系 |
二、美国政府对天花的监测与《21世纪生物防御战略》的出台 |
三、《天花应急人员保护法》与天花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
四、“黑暗的冬天”——由虚拟到现实的反生物恐怖主义演习 |
结语 |
一、宣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法律依据 |
二、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种类 |
三、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政策的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西尼罗河热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尼罗河热病原学 |
2 西尼罗河热流行病学 |
2.1 传染源 |
2.2 传播媒介 |
2.3 易感动物 |
3 西尼罗河热临床症状 |
4 西尼罗河热诊断 |
4.1 病毒学诊断 |
4.1.1 病毒分离鉴定: |
4.1.2 病毒核酸检测: |
4.2 血清学诊断 |
4.2.1 普通血清学诊断: |
4.2.2 ELISA检测方法: |
5 西尼罗河热疫苗 |
5.1 嵌合减毒疫苗 |
5.2 DNA疫苗 |
5.3 单克隆抗体 |
6 西尼罗河热的预防与治疗 |
(8)主要蚊媒及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
主要蚊媒病毒和寄生虫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章 |
主要甲型流感病毒耐药分析可视化基因芯片的研制 一、 |
材料与方法 二、 |
结果 三、 |
讨论 四、 |
结论 第三章 |
新发 |
H7N9 |
禽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 一、 |
材料与方法 二、 |
结果 三、 |
讨论 四、 |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Reference 致谢 个人简历 |
(9)一株麻雀源坦布苏病毒全基因测序和传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黄病毒简介 |
1.1.1 黄病毒简介 |
1.1.2 黄病毒疫苗概述 |
1.1.2.1 黄热病病毒疫苗 |
1.1.2.2 乙型脑炎疫苗 |
1.1.2.3 西尼罗河病毒疫苗 |
1.1.2.4 登革疫苗 |
1.2 坦布苏病毒感染概述 |
1.2.1 坦布苏病毒感染发病史 |
1.2.2 坦布苏病毒生物学特性 |
1.2.2.1 坦布苏病毒的形态结构 |
1.2.2.2 坦布苏病毒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
1.2.2.3 病毒的结构蛋白 |
1.2.2.4 病毒的非结构蛋白 |
1.2.2.5 病毒的复制 |
1.2.3 坦布苏病毒的理化特性和培养特性 |
1.2.4 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 |
1.2.5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2.5.1 临床症状 |
1.2.5.2 病理变化 |
1.2.6 坦布苏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 |
1.2.6.1 病毒分离和鉴定 |
1.2.6.2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1.2.6.3 血清学检测方法 |
1.2.7 病毒的防控 |
1.3 全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1.3.1 分子进化理论 |
1.3.2 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 |
1.3.3 序列分析算法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与鸭胚、鸡胚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引物 |
2.2 方法 |
2.2.1 主要溶剂的配置 |
2.2.1.1 培养基及常见试剂配置 |
2.2.2 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 |
2.2.2.1 坦布苏病毒 SDS 株的分离与传代 |
2.2.3 病毒的 ELD50测定 |
2.2.4 病毒对鸭胚 MDT 的测定 |
2.2.5 病毒 RNA 的提取和目的片段扩增 |
2.2.5.1 病毒 RNA 的提取 |
2.2.5.2 RT-PCR 反应 |
2.2.5.3 PCR 产物的初步鉴定 |
2.2.5.4 PCR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 |
2.2.5.5 连接 |
2.2.5.6 用 CaCl2制备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 |
2.2.5.7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
2.2.5.8 阳性克隆鉴定与测序 |
2.2.6 测序结果的拼接和分析 |
2.2.7 不同代次病毒 E 蛋白氨基酸序列抗原指数预测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
3.2 全基因序列扩增结果和序列分析 |
3.2.1 全基因序列扩增结果 |
3.2.2 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拼接和基因组特点 |
3.2.3 分离株病毒全基因组同源性分析 |
3.2.4 分离株病毒与不同来源坦布苏病毒的结构蛋白和 NS5 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5 潜在糖基化位点分析 |
3.2.6 遗传进化分析 |
3.3 麻雀源坦布苏病毒传代培养结果 |
3.3.1 不同代次病毒致死鸭胚胚体变化 |
3.3.2 不同代次病毒对鸭胚 MDT 变化 |
3.3.3 不同代次病毒对鸭胚半数致死量变化 |
3.3.4 不同代次 E 基因的扩增结果 |
3.3.5 不同代次 E 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变异 |
3.3.6 不同代次病毒 E 蛋白抗原指数预测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小反刍兽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西尼罗病毒、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并联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研究进展 |
1.1 小反刍兽疫病毒病原学 |
1.2 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 |
1.3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 |
1.4 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检测方法 |
第二章 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 |
2.1 非洲猪瘟病毒病原学 |
2.2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 |
2.3 非洲猪瘟的流行史 |
2.4 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 |
2.5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 |
第三章 西尼罗河热病毒研究进展 |
3.1 西尼罗河热病毒病原学 |
3.2 西尼罗河热的流行病学 |
3.3 西尼罗河热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 |
3.4 西尼罗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
3.5 西尼罗河热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及危害 |
第四章 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研究进展 |
4.1 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病毒病原学 |
4.2 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的流行病学 |
4.3 亨德拉病及尼帕病的流行趋势及预防措施 |
4.4 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的检测方法 |
4.5 亨德拉病及尼帕病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西尼罗河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野鸟源新型星状病毒和H5N8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鉴定与遗传变异研究[D]. 张春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2)
- [2]重庆荣昌家禽坦布苏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D]. 滕永泰. 西南大学, 2020(01)
- [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性研究[D]. 王国玮.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4]鸭血-脾屏障与DTMUV入侵鸭脾脏的机理研究[D]. 孙雪婧.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2)
- [5]西尼罗河热的流行历史、现状及防控[J]. 王淑娟,宋晓晖,迟田英,孙成友,王清华,吕艳,邹艳丽,吴晓东,王志亮. 中国动物检疫, 2016(12)
- [6]美国国家安全视野中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策研究(1992-2008)[D]. 赵丽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2)
- [7]西尼罗河热诊断技术与疫苗研究进展[J]. 刘成倩,李红,易建中,毛慧,王静,陈磊,孙晓云.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01)
- [8]主要蚊媒及流感病毒甄别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制[D]. 张英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4(01)
- [9]一株麻雀源坦布苏病毒全基因测序和传代研究[D]. 刘鑫.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10]小反刍兽疫病毒、非洲猪瘟病毒、西尼罗病毒、亨德拉病毒及尼帕病毒并联荧光定量PCR方法建立[D]. 苗富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