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春期月经病中医辨治心得(论文文献综述)
陈沭钫[1](2021)在《《孕育玄机》学术思想与论治特色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陶本学《孕育玄机》为研究对象,认真研读本着作及相关研究成果,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归纳法、逻辑分析法,对本着作中有关孕育的学术观点和治疗经验进梳理、归类、分析,并搜索与着作相关中医妇科学、中医史学、明代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整理分析,对《孕育玄机》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本研究分五部分。第一章作者生平着作与研究现状。第二章探讨陶氏在妇产科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第三章挖掘了女子各个生理阶段常见疾病的病机观、辨治观及预防观。第四章研究妇女月经、受孕、产后的临床上最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如闭经、痛经、胎漏、产后血崩等四种疾病的论治特色。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分别从疾病认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三个方面,探讨了陶本学的对妇科常见病诊治的经验特色。第五章为讨论,对本研究的内容作深入的归纳总结,探讨其内在的联系。本研究发现,《孕育玄机》蕴含了较为丰富的孕育相关的学术思想。主要是:孕育基础在调经,天癸、脏腑气血、冲任二脉充盛是备孕、孕育、养胎的前提条件。孕育子嗣,提出男女并重思想,重视双方体质强弱问题,重视后天之本脾胃与先天之本肾精,尤其是男女阴阳之精的盛衰。突破重男轻女封建观念,详列男子不育原因引起世人重视。注重夫妻和睦有助孕育;种子择时等均具科学性。陶本学重视气血为本,在女子在经、孕、产前、产后各时期都有较多篇幅论述,认为气血为胎孕的基石,并善用调和气血、气血双补之法。并突破前人观点提出产前大补气血论,突出了治未病思想的重要性。论经孕产各病因病机,极重情志调畅。陶氏对于预防难产及产后诸病发生提出了非常有效的处理思路,对产前、临产至产后各期的调护及注意事项,虚实辨证及合理预防性用药,提出了合理的措施体现了以孕妇、产妇为中心以及治未病的思想。《孕育玄机》学宗《黄帝内经》,以朱震亨、陈自明、薛己等前贤之说为基础,结合陶氏在理论上的思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发挥,留下了富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与治疗经验,对于后世医家及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当今的妇产科临床诊疗提供了极其有益的思路,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掘与发扬光大。
陈诗文[2](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由相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月经病血证古籍文献方药规律研究,第三部分为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研究,并与古籍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性比对。一、文献综述采用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来收集古今相关文献,将月经病相关的妇科血证这一类疾病简称为“月经病血证”,本文主要研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这五个疾病,其病因为“虚、热、瘀”,病机为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失调。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认识过程及治则方药,着重叙述了现代各个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常用辨证论治,得出其辨证分型以脏腑、气血阴阳及病因病机分型,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治则进行治疗,治法方面现代医家各不相同,或重视补肾法、或治以泻肝法,又或自创八法等等,最后从传统辨证治疗、调整人工周期治疗、其他综合治疗(包括针灸、腹针、穴位贴敷等)论述了现代临床诊疗月经病血证的进展。得出不论古今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最终目的均为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轴使之达到平衡。由此总结月经病血证五个疾病病因病机及治疗目的相同,因此其治疗思想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存在关联,从而引出此次研究试图总结古今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用药经验,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二、古籍研究目的:分析和整理总结出古代医家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和组方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挖掘新方,为临床上对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作为主要检索工具,检索自秦汉时期至明清时期所有符合中医诊断月经病血证的相关古籍文献,再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相关古籍医案,建立古籍方药数据库,并导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与月经病血证治疗相关的古籍医案方剂共580条,涉及药物共430味,其中有66味药物使用频次≥20次,占总使用药物频次的77.8%。所有药物功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补虚类、清热类、温里类、活血化瘀类、止血类、解表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收涩类及祛风湿类药物;归经依次归肝、脾、心、肾、肺、胃经;四气排序依次为温、寒、平、热、凉性;五味排序依次为甘、苦、辛、酸、咸味。2.本研究得到核心药组65个,其中对药有44条,角药30条,多味药组1条,涉及中药19味,与高频药物前20位基本一致,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古籍医案中月经病血证的治疗以“治血”为主,较多使用养血补气药物,其次为清热凉血、止血活血类药,对应了月经病血证“虚、热、瘀”的病因病机特征,通过新方看出古代医家善用四物汤加减,以补血治血虚、行血治血瘀,通过血与脏腑阴阳气血的关系随证治疗,可以学习继承古代医家对月经病血证的治疗思想,也可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其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为切实有效的古代文献数据支持。三、临床研究目的:总结出导师王建玲主任医师运用中药方剂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色,并与古籍文献研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两者的相关性,以此达到挖掘新药对组合及新方,并为现代出血性月经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文献依据和临床参考价值的目的。方法:本研究依据纳排标准收集来自2019年09月至2021年01月期间就诊于王建玲主任处且以汤药治疗为主的患者病例,录入后形成原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3.0)同样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工作,以此挖掘王建玲主任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与新方开发,并与上一个研究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之处。结果:1.临床总共485首方剂(其中崩漏303例,经期延长79例,月经先期61例,月经过多41例,经间期出血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2.93±12.49岁,占比最高的人群为性成熟期(18-48岁)女性;用药频率大于≥40次的共计60味中药,占所有药物频次的81.85%;四气五味占比最高的均为温性药与平味药;所有药物归经排序依次为归肝、脾、肾、肺、心经;其药物功效排名占比最高的同为补虚类药物,其次为清热类、止血类、理气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解表类、化痰止咳平喘类、收涩类及温里类。2.分析组方规律,得到76条核心药组,其中41条对药,27条角药及8条多味药组,共涉及14味中药,基本符合高频药物前15味。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得到4个核心处方组合。结论:在临床研究中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运用七期调周法配合“补肾、扶脾、疏肝”脏腑辨证调经思想,常用药物以温肾健脾、养血止血类为主,其次是清热凉血、理气化湿药。聚类得到新方看出王师注重分期治疗,分为行经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期、经前期及经前后半期七个时期,旨在充分遵循其生理病理特点,因势利导,求因治本,不仅达到治病的目的,更需增强其生理功能,建立长期正常的月经周期。这种将古今治疗方法相结合的守正创新方式也为临床治疗月经病血证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与参考价值。相关性对比:基于前两部分的数据挖掘研究,对比古代医家及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规律,可以看出两者虽具体治疗用药不同,但其两者用药思路与治疗原则相近,均以补虚、清热、化瘀、理气为主,用药以补虚类药物占比最重,但古代医家治疗会佐以心经药物治疗,而王师则以肺经药物为辅。在方剂配伍思路上,两者均以调理气血阴阳为主,但古代医家重视“从血调经”,王师则结合现代七期调周法及“补肾、扶脾、疏肝”的脏腑辨证调经思想这两种治疗思路,力求恢复或建立正常月经周期。由此可以看出,王师治疗月经病血证,既学习继承了先贤智慧,亦在此基础上,灵活贯通,并结合现代医学及临床实际加入了自己的经验,辨证用药,形成了独特的治疗思想,因此临床疗效非常显着,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思考。
王伊娜[3](2020)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文中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具有高度异质性,涉及多个系统的复杂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治疗目的在于纠正患者的内分泌紊乱,解决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从中医角度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涉及多个脏腑,临床辨证较为复杂。我是在澳大利亚悉尼执业的中医师,诊所规模较小,所见证型杂而散,有幸在广州跟师临证中,认识到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是临床的一个重要证型。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为导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常用方药。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导师的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对使用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有效病例,进行症治特点的分析。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与方当归四逆汤和温经汤的症治关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方法:一、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以《中华医典》、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厥阴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当归四逆汤”、“温经汤”、“妇科”为关键词,对中医古籍及近二十年来的文献进行检索,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中医病名、症状、体征、证、方等作为字段,利用EXCEL及SPSS 26.0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库资分析,并借用黄金分割方法,从辨证思路和方证方面进行理论梳理。二、临床研究本研究共收集杨洪艳教授门诊病案416例患者,合计2798诊次。按照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使用温经汤的为365诊次,使用当归四逆汤的有120诊次,故门诊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合计诊次为485诊次,约占整体诊次的17%。因数据仅仅保留初诊特征,故删除复诊信息,按照厥阴寒证治疗方剂分为温经汤证组及当归四逆汤证组,最后数据困存温经汤(加减)108条以及当归四逆汤(加减)65条。本次总计173诊次的分析中,使用SPSS 2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知识图谱分析、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用Logist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数据173诊次,均有明确中西医诊断描述,均为使用方药的有效人群,按所使用方剂分为两组,其中温经汤证组108诊次,当归四逆汤证组65诊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利用卡方检验在两组间分别两两比较,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便秘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痤疮粉刺、手足不温、怕冷3项的P=0,提示此3项在两组之间可能有非常显着性的差异,而紧张焦虑情绪、口干口苦、睡眠障碍、便溏4项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方组间是否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舌象及脉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的PCOS患者中,痤疮粉刺在温经汤证中的发生率较当归四逆汤证高,而手足不温、怕冷、便秘则在当归四逆汤证中的发生率较温经汤证高。两组患者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伴有胰岛素抵抗高于伴有胰岛素抵抗。两组中均为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出现的频率较高。此次分析提示我们,当归四逆汤证患者的怕冷、手足不温此2项代表寒证的症状较温经汤证患者重,而痤疮粉刺此项代表有热象的症状则更显着的出现在温经汤证组中,从而可以推论寒象程度为当归四逆汤证>温经汤证,而温经汤证兼夹较多热象。结论:适合使用当归四逆汤的人群特征较温经汤的人群,寒证的症状较重;而适合使用温经汤的人群特征较当归四逆汤的人群,寒象中兼夹较多热象。
王彦彦[4](2020)在《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中医学术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网络文献检索系统、广州市各大图书馆、访谈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或后人、跟名老中医出诊学习等四种途径,对岭南中医名家治疗月经病学术思想、诊疗特色及临床经验等进行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发掘岭南地区月经病的发病特点和名家调治月经病的诊治规律,初步呈现岭南中医妇科医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源流及特色经验集成,为临床继承应用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用参与性研究方法初步验证其中一位名医的经验方的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为中医妇科后辈学习岭南中医妇科提供指引,为发挥岭南中医妇科优势,继承与发扬岭南中医妇科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本研究工作主要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相关历史记载、发表论文、医案医着、名医弟子的跟师记录、心得、经验总结及其他途径关于名医的一些记录等,搜集其中各岭南名医关于月经病诊治的学术背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有效病案等,通过比较研究的科研方法,归纳整理出岭南名医对于月经病诊治的特色和规律,形成“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同时对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诊疗特色进行整理研究,采用文献收集、名老中医自身总结、名家访谈、弟子访谈、跟诊学习等形式,采用传统及现代的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研究当代岭南妇科名医的学术思想、思辨特点、临床经验、方药特色、典型医案,总结其共性规律和特点,总结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在基于上述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临证经验特色总结下,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的一个经验方药,采用参与性临床研究,从方药、治法入手,凝练形成代表性研究方案,评价临床疗效,为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思想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依据。结果:在岭南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岭南地区中医妇科流派的发展受岭南文化的历史沉淀影响深刻。岭南中医妇科形成因素包括地域、经济文化、体质因素等。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构成代表有罗氏妇科、蔡氏妇科两支妇科派系,还包括以妇科病为专科的岭南医家及兼治妇科病的名家。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1)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培养数代岭南名医;(2)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3)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4)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5)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6)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7)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8)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本研究选择岭南妇科名家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补肾健脾法中药复方,治疗脾肾两虚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运用随机对照方法,与地屈孕酮片作为对照,结果如下:两组患者治疗后经行时间延长的主证积分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方面更为有效。经过三个月经周期的治疗两组H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两组间治疗后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的疗效相当。两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经治疗后延长,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在延长黄体期时间方面疗效相当。两组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BBT上升6-8天)经治疗后较前显着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均有可能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而改善黄体功能。但因两组治疗前后黄体中期血清孕酮值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间不具可比性,尚不能证明中药组对提高黄体中期血清孕酮水平的有效性。结论:岭南气候地理的独特性造成了岭南地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疾病特点及居民体质,如外邪常夹湿邪入侵人体,月经病患者也多气虚、阴虚及痰湿体质等;岭南地区还有采用当地中草药煲凉茶和煲汤的饮食文化习惯,因此药膳调经也成为岭南中医妇科的一大特色。岭南妇科流派传承特点:以代表性南海罗氏妇科为例,其调经特色在于:(1)崇尚景岳,调经首重阴阳;(2)脾肾为本,气血为用;(3)养阴保津,驱邪扶正,攻补有度;(4)治疗重视地域气候的差异;(5)善用南药,药性平和;(6)重视情志治病。罗元恺教授继承发扬,衷中参西,提出女性肾气—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这是岭南中医妇科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罗氏的传人欧阳惠卿、李丽芸、罗颂平、王小云等传承罗氏的学术思想,又各有发展创新。欧阳惠卿致力于补肾活血法在妇科领域常见病、难治病的应用研究,其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李丽芸充实了补肾法,提出经典的补肾八法,丰富了补肾调周法的经验。罗颂平立足天人合一,提出月经周期与太阴月节律同步的创新观点。王小云经多年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形成特色明显的中医“心身同治”学术思想,创新以情胜情的情志疗法。同时岭南妇科流派传承人为岭南中医妇科流派的研究开创流派工作室,培养人才,为岭南妇科流派作出贡献。潮汕蔡氏妇科其传承以家传为主,兴盛至今的除了其百年不衰的疗效。近现代名医蔡仰高、蔡纯臣刻苦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医德,崇仲景学说,重脾肾,博采众长,重视祖方、偏方,又有创新。至现代蔡妙珊教授继承先辈经验,又结合吸收院校中医教学,将蔡氏妇科发扬壮大。临床验证方面,李丽芸教授经验方之8号健脾补肾方对脾肾不足型经期延长(黄体功能不全)患者是有效的,其疗效与地屈孕酮片改善黄体功能不全型经期延长的疗效相当,而对改善患者脾肾不足型中医症状方面更优于地屈孕酮。此经验方具有临床可行性及可重复性。
李启文(Lee Kai Man)[5](2019)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及文化特色的关系,岭南地区的疾病类型和居民体质均具备其特点,辨治和用药也须相应配合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香港位处岭南地域,回归后中医药日渐受到重视,对中医妇科的求诊需求亦随之增加,求诊于中医妇科的病种也愈加广泛。对于香港的中医师,能掌握更多切合岭南地区的辨治和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必定有所帮助,使广大患者受惠。本研究探讨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和证型有否地区性的特点,与及是否受香港的岭南特色因素所影响,从而探讨切合香港地区的中医妇科病的辨治和用药方法,供临床中医师参考,以期帮助提高疗效。方法:本研究参照德尔菲(Delphi technique)专家咨询法进行,受访专家人数设定为14位。专家的纳入标准为具备中医妇科临证经验15年或以上,年龄为39岁或以上;或之前任职于医院的职称达副主任或以上。数据收集方式以两轮的问卷咨询进行。第1轮问卷就7种中医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不孕症、胎漏胎动不安、症瘕,咨询专家们在香港地区最常见的病因及证型。拟定相关的病因与证型选项时,参考《中医妇科学》五版及六版教材、“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医妇产科学》与及个别专家的建议,列出选项以供专家们选择。如专家认为有常见的病因或证型未有包括在所提供的选项中,也可作增补。请专家对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选项按照常见的程度排序。另外,向专家们谘询香港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及证型有什么影响,与及每种病的诊治注意点和常用的方剂及中药。第1轮问卷全部收回后,将专家之意见分析整理。关于病因及证型部份,对各选项作频数统计,根据统计的综合结果,把每种病的病因和证型的各个选项依常见的程度作排序。所得出的排序结果放在第2轮问卷中,让专家就7种病的病因和证型再次填答,请他们参考过第1轮问卷综合各专家意见所得出的病因和证型排序之后再次作选择。将两轮咨询问卷收集所得的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对于常见病种类、病因、证型选择、常用方剂和中药等结果,可作量化统计的,则作统计并列表,作出分析。对于意见陈述的内容,加以分析,撰写报告。结果:受访专家年龄介乎47至76岁,从事中医妇科诊疗工作22至51年,在香港从医10年至39年。根据受访专家的长期临床观察,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病在香港地区的最常见病因和证型排列首5位者如下:一、痛经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过食寒凉生冷、先天肾气不足、感受寒邪、素体气血虚弱。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证、寒湿凝滞证、气虚血瘀证。二、崩漏最常见病因:更年期肾气衰退、元气虚弱、劳倦过度、情志抑郁、忧思过度。最常见证型:肾阴虚证、肾气虚证、脾虚证、脾虚肝郁证、血瘀证。三、绝经前后诸证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阴虚、性情急躁、劳倦过度。最常见证型: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俱虚证、肝阳上亢证。四、带下病最常见病因:素体脾虚、感受湿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感染湿毒。最常见证型:脾虚湿热证、脾虚证、湿热下注证、阴虚夹湿证、肝经湿热下注证。五、不孕症最常见病因:年逾五七,冲任耗损、禀赋素弱、情志抑郁、素体肥胖、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气虚证、肝郁证、痰湿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六、胎漏、胎动不安最常见病因:禀赋不足、劳倦过度、素体气血虚弱、素有症瘕、饮食不节。最常见证型:肾虚证、气血虚弱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血瘀证。七、症瘕最常见病因:情志抑郁、忧思过度、素体脾虚、饮食不节、经行产后,风寒侵袭。最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痰湿瘀结证、肾虚血瘀证、寒湿凝结证、湿热瘀阻证。总括而言,本研究中的7种中医妇科常见病在香港地区的病因和证型确实有本地特色,反映出香港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病因和证型产生显着的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是岭南潮湿炎热气候的影响已被过用冷气有所改变;工作、学业及家庭的压力大,情志失调;工时长,睡眠少,熬夜,运动少;衣着贪凉,不注重保暖;饮食不节,嗜食寒凉生冷、甜腻、辛辣燥热;晚婚晚育,行房次数少;性观念开放;卫生常识普及不足等。以上种种因素,可以理解为在岭南特色的基础上增添了香港本地特色。综合各种病来看,证型较多见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痰湿、湿热、寒湿、血瘀等,以肝郁气滞、肾气虚、肾阴虚、脾虚最为显着,所以治疗中医妇科病,调理冲任,以肝、肾、脾为主。专家们更对个别病种提出了中医妇科学教材的证型举例中未有列出的证型,例如痛经的寒凝血瘀证、气虚血瘀证;崩漏的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的肝郁肾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阳上亢证、脾虚肝郁证;胎漏、胎动不安的脾肾两虚证,反映香港的临床实际情况和证候特点。专家们的选方用药亦对应常见病机,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但因应香港人体质薄弱,虚实夹杂,用药轻灵,免伤正气;亦少用辛燥的中药。当中亦有运用地道的中药,即岭南地区特有的“南药”。此外,因情志、生活习惯及环境导致的因素较多,除药物治疗外,调摄、情绪疏导、卫生常识指导也须重视。结论:本研究参照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结合文献分析,探讨香港地区常见的中医妇科疾病的证候与治法用药特点。研究发现:在香港地区较为常见之中医妇科病如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不孕症、症瘕等,其中医证候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香港执业的资深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均认同香港地区的气候、工作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等因素对各种中医妇科病的病因和病机均产生显着的影响。专家们的诊治思维和用药也受到岭南医学的影响。
张程程[6](2019)在《田代华月经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归纳总结田代华教授对月经病治疗的学术思想、临床常用药方、药物等。方法:1.运用文献学方法搜集月经病的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跟师随诊、查阅相关论文着作文稿、拜访请教田代华教授等方式收集整理其治疗月经病资料,二者结合。2.收集田代华教授多年月经病门诊病历,对处方进行处理,并分析药物使用规律。结果:正文分三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田代华教授生平、治学经验的整理,不仅能了解一代名老中医的成长历史,且能从其成长中究其思想渊源,有利于探求理解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对其学术观点与特色进行简单梳理,更好理解其治疗月经病的思想及经验。第二部分为研究整理田代华教授治疗月经病的学术思想,认为脾肾功能的正常与气血的调畅是月经正常潮泄的基础与前提,同时强调年龄与体质对月经的影响。第三部分为临证经验,总结月经病常用方并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讨论。结论:田代华教授强调脾肾对女性月经病的重要性,认为临床常见月经病发病体质多为气血偏颇体质,且常复合出现。总结了临床治疗月经病的常用方药,多为健脾补肾、调理气血之方药,且在临证时将基础方与疾病用药相结合,使方药运用与患者的病情更加吻合,收效甚佳。
张滢丹[7](2019)在《《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近30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系统评价,了解其文献发表现状,探讨各方剂临床使用情况,总结药物使用规律,评价随机对照试验质量水平,发现傅氏治崩方剂临床疗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和文献学基础。方法利用电子检索搜集近30年(1989年——2018年)发表的关于《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临床运用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读秀知识库。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提取文献中信息,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利用Excel分析文献计量学特征,统计分析各方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各方剂药物使用规律和加减变化情况,以率的形式表现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利用Weka3.8软件进行关联规则的分析;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文献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结果1.文献计量学分析:下载文献234篇,通过精读全文,按照排除标准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剔除,剩余纳入本研究的文献共116篇,其中临床试验76篇,临证经验40篇;期刊论文106篇,硕士学位论文5篇,会议论文4篇,报纸1篇;期刊论文共涉及64种期刊,核心期刊20种,文献39篇,非核心期刊44种,文献67篇。2篇文献得到基金支持。文献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作者单位以省市级医院和区县级医院为主,作者单位共涉及28个地区,文献发表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2.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纳入文献116篇,傅氏治崩方剂共使用139次,其中:固本止崩汤71篇文献,使用89次;逐瘀止血汤17篇文献,使用18次;加减当归补血汤9篇文献,使用16次;引精止血汤9篇文献,使用9次;清海丸6篇文献,使用8次;固气汤5篇文献,使用6次;平肝开郁止血汤3篇文献,使用3次。文献中,固本止崩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型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加减当归补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肾气虚血瘀型崩漏;固气汤主要用于治疗气虚型崩漏、胎漏胎动不安;引精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型交感出血、男性性交后出血;平肝开郁止血汤主要用于治疗肝郁型崩漏;逐瘀止血汤用于治疗血瘀型崩漏、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清海丸用于治疗阴虚型崩漏。各方剂治疗疾病及证型与傅山原文相符,又有所创新。各方剂治疗不同疾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但其产生疗效的机理不明确,还需进一步研究。方剂使用方法以单纯口服中药汤剂为主,部分使用其他方法联合治疗。3.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方剂使用均以原方药物为主,并根据辨证论治进行一定的增删,新增药多为对证用药和辅助止血用药,炮制药物多为炭药。固气汤、平肝开郁止血汤、清海丸使用次数少,用药分析结果意义不大,研究存在较大空缺。4.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共24篇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质量评价,整体研究水平较低,主要问题有:缺乏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缺乏预试验和样本量估计,缺乏伦理学思维,随机化水平低,盲法缺失,干预措施标准化水平不高,缺少合并用药规定,治疗时长不统一,结局指标测量方法不统一,缺乏安全性考虑,随访记录较少。在组间均衡性比较、疗效评价内容、统计学方法记录等方面较为完善。试验的理论依据呈现两极分化;在对照组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5.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纳入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较高;固本止崩汤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现状表现为:1.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较少,核心期刊文献较少;缺乏大样本的研究和科研基金支持;临床报道的方剂集中在固本止崩汤,其他方剂的相关研究偏少。2.傅氏治崩方剂在临床广泛运用于各种妇科血证,表现出良好的疗效,现代临床使用既传承了傅山治崩思想,同时有一定的创新。3.各方剂在临床主要为原方使用,并根据辨证论治原则有一定的药物加减,炮制药物多为炭药,以加强止血作用。4.临床研究质量整体偏低;meta分析文献偏倚风险高,异质性大,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发表,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5.在固本止崩汤的治疗机理、逐瘀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所致月经异常等多个方面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傅燕儿[8](2019)在《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史为镜”,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1840—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关中医妇科史料、西医妇科史料、女子教育史料和相关社会史等史料,涉及相关报刊、书籍等,对影响中医妇科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归类、梳理,总结经验教训,试图为现代中医妇科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运用医史学、文献学方法、比较分析法、社会学方法等方法,对所收集的史料进行分析、挖掘,以探讨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近代百年,是社会矛盾冲突激烈,内外交困的动荡时期。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中,中医妇产科学的发展受到了西方医学的强烈冲击和挑战。随着国人对外交流的增加,作为殖民侵略产物的西医学,其传播者由最初的欧美等国的外来传教士发展为上至社会知识分子、政界要人,下至曾接受西医治疗的普通国人。“强国保种”的提出,使医学不仅仅是关乎个人健康的“私事”,更是演变成为肩负国家存亡的“公共事业”。女性自古以来就肩负着种族繁衍的重任,其个人素养与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着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近代被称之为“国母”的女性,其社会作用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为了挽救整个中华民族于孱弱落后,承担起了“强种”的重要使命。女子教育在社会各界的推动与鼓励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女子职业教育也蓬勃发展起来。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向女性灌输普及性的医学知识,提倡健康的生育方式成为提高女性健康水平的重要形式。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自我卫生健康知识的增长,女性就医观念的开放,针对于女性的医疗市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中医妇科学虽受到近代西医妇科的冲击,但随着一批具有系统化教育背景的女性医疗服务者的加入,在医疗市场中还是颇受欢迎。传统的妇科流派得以传承发展,世代积累的临床经验在疾病的诊治中疗效可靠。传统医学在与西医的碰撞中,中西医知识融合汇通,传统妇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传统封建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医产科学的发展。“男女大防”“男重女轻”等封建伦理观念,使受过良好医学教育的男性医生被隔离于产房之外;直接从事分娩的妇女,因缺乏规范的医学教育而只能依靠“口耳相传”的经验进行难产等手术。传统接生方式与近代西式接生法相比较下,其产妇、婴儿的高死亡率触目惊心,令人咂舌。在日益显露的种种弊端影响下,中医产科分娩方式遭到了淘汰。在新式产科学的影响下,分娩过程中无菌消毒的观念受到重视,并被经过改造的稳婆运用于实践中。结论医学作为一门应用性科学技术,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社会的需求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对于中医妇科学发展的研究,不可只局限于医学本身,而是要把它放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进行研究。在近代社会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改变,女性地位的提高、女子医学教育的发展、西医妇科学在国内的兴起和推广等,对传统妇科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近代中医妇科学在艰难砥砺前行,显示出了传统医学顽强的生命力。
梁恪(LiangKye)[9](2019)在《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1920-2001)精于内科,善治疑难杂病,亦在治疗不孕不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挖掘其诊治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发挥岭南中医妇科医学的学术特色,有利于对岭南中医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方法:采用文献收集方法,对梁老生前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的经验方及其医案进行收集整理和研究。1.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等数据库的题录、摘要、关键词及全文和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及大学城校区图书馆馆藏书籍的书名、目录及内容。2.走访肇庆市中医院信息档案部,并从梁剑波家族保存的医案副本、梁老生前的医案手稿中寻找不孕不育医案和经验方。医案建立时间在1970至2001年间。3.整理所有验方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形成Excel工作表,并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包括频数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4.将收集到的医案中的四诊信息、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候、处方录入到Excel表格以建立初步信息数据库,同时在该过程中将格式、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预处理后将数据录入中医辅助传承平台(V2.5)的临床信息采集模块,从数据的角度揭示梁老辨证施治的方法与用药特点。将整理好的数据代入医案和文献进行中医理论分析和凝练,运用数据总结出梁老的治疗方法与治疗原则。结果:共收集到名老中医梁剑波教授医案收集共500个,经验方收集35首,共涉及药物136味。一、不孕不育患者以30到40岁的居多,由此表明本病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育龄女性中。这阶段的女性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相对较重,发病的几率随之而上升。二、排卵障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多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占16.40%,经间期出血占15.80%。疗程与疗效分析:经间期出血治疗1周有明显效果,持续治疗3个月每月服药一周可达根治者占90%。多囊卵巢综合征疗程较长,一般为6个月以上,且疗效对比效果明显度比其他妇科病要低,根治者不到50%。三、从单味中药使用频数和频率上看,在治疗不孕不育选用频数超过10次的34味药物中,共有13味药物的使用频率超过了 40%。依次为:茯苓、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芡实、菟丝子、当归、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桑寄生、楮实子。上列诸药,大多数是补益脾肾为主,突出了梁老重视脾肾调理的用药思路。四、从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类是补虚药(42.42%)、其次是理气药(23.31%),而活血药(10.16%)、温里药(6.45%)、止血药(3.31%)等药类也有一定的使用频率。进一步研究发现,补虚药的四个亚类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补阳药,其次为补气药。五、从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上看,药物药味以甘、苦、咸为主,频率分别为:40.22%、32.88%、14.37%。其中选用频率最高为甘味药物,甘可补可和可缓,即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而其他药味的应用较少,为辅助配伍药味。六、将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中的常用27味药物分成了 9类。结合频数分析表及中医临床实际,梁剑波教授治疗因月经病引起的不孕不育疾病处方用药多在14味左右,它们分别为:柴胡、紫石英、菟丝子、枸杞子、续断、桑寄生、车前子、党参、芡实、当归、龙眼肉、远志、大枣、生姜。七、经验方可分为自拟方和传统方加减两大类。从验方使用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排在第一位的是加味归脾汤(48.16%),其次是女孕1方、女孕2方,其次是加味六君汤,正心宁神汤、安姡十补汤、加味毓麟汤、右归饮等等。八、从相关性分析得出梁老用药特点:1.具有相似作用药物的配伍,加强治疗作用。2.治疗目的相同的药物配合,起协同促进作用。3.针对标本病机药物的配合使用。九、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病症常用以下5法:1.健脾补肾法:常用方有加味归脾汤、女孕1方、女孕2方、正心宁神汤、右归饮、理中汤等。如月经后期、崩漏、子宫内膜异位症、性欲减退、习惯性流产、胎动不安、妊娠胎不长等都可以运用健脾补肾法来治疗。2.养阴护肝法:多用固本止崩汤、益阴止崩汤、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两地汤、益胃散、左归丸等,随症加减。如月经先期、精液量过少、性欲减退、胎动不安等都可以运用养阴护肝法治疗。3.清热排毒法:是治疗经间期出血、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的主要方法。清热固经汤、益气固冲汤、两地汤、三黄汤等是常用方。4.活血化瘀法:常用方有红花桃仁煎、平冲降逆汤等来治疗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5.祛寒暖宫法:如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多使用女孕1方、女孕2方、加味毓麟汤、安妊十补汤等,亦多用补阳还五汤、温经汤,随症加减。结论:1.本课题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收集梁剑波教授经验方35首,医案500个。通过医案整理与数据挖掘,提示梁老诊疗不孕不育的主要治法是:健脾补肾法、养阴护肝法、清热排毒法、活血化瘀法和祛寒暖宫法。2.梁老治疗不孕不育使用频率较高的自拟方有11首:正心宁神汤、清热固经汤、加味归脾汤、益阴止崩汤、女孕1方、女孕2方、益气固冲汤、安姡十补汤、加味健脾汤、加味毓麟汤、加味六君汤。常用的传统方有10首:右归饮、四物汤、两地汤、理中汤、芩连四物汤、真武汤、红花桃仁煎、滋水清肝饮、平冲降逆汤、固本止崩汤等。这些方法都是梁老几十年的经验积累所得,希望有助于全面总结梁老的临证经验,为后人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梁氏医学的学术精粹。
马丹[10](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二、青春期月经病中医辨治心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春期月经病中医辨治心得(论文提纲范文)
(1)《孕育玄机》学术思想与论治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孕育玄机》作者生平着作与研究现状 |
1 陶本学的生平 |
2 《孕育玄机》内容 |
3 《孕育玄机》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孕育玄机》学术思想研究 |
1 首论调经,生育玄机 |
1.1 经水调和为种子备孕之基础 |
1.2 脏腑功能正常决定气血盛衰 |
2 欲兴子嗣,男女并重 |
2.1 孕前重视男女体质的调理 |
2.2 孕育之基在男女之精充盛 |
2.3 男子不育问题不容忽视 |
2.4 夫妻和睦有助于孕育 |
2.5 种子择时观符合科学 |
3 胎孕基石,重视气血 |
3.1 气充血和是经调孕育必备 |
3.2 孕妇养胎化乳之基在气血 |
3.3 难产之因以气血失调为主 |
4 经孕产病,极重情志 |
4.1 月经之病常从肝郁论治 |
4.2 动胎之因常与情志相关 |
4.3 产后痛病常责气郁不畅 |
5 继承先贤,提出新说 |
5.1 阴精阳精并存说 |
5.2 产前大补气血说 |
6 小结 |
第三章 《孕育玄机》胎孕各期调护特色 |
1 产前用药,预防产忧 |
1.1 通补之品 |
1.2 安胎之药 |
1.3 宽胎之举 |
2 临产前后,措施详备 |
2.1 产前起居护理与备产措施得当 |
2.2 产前固气养血,以防胎位不正 |
2.3 既产不下补气活血以催生保产 |
2.4 重视新产后调养,防范产后病 |
3 产后用药,审证求因 |
3.1 产后之补,详注不宜之症 |
3.2 益气固脱,详析人参用法 |
3.3 顾护脾胃,气血化生有源 |
3.4 慎用消导,推崇食疗之法 |
4 小结 |
第四章 《孕育玄机》疾病论治特色举隅 |
1 月经病之闭经 |
1.1 病因病机 |
1.2 论治经验 |
1.3 小结 |
2 月经病之痛经 |
2.1 病因病机 |
2.2 论治经验 |
2.3 小结 |
3 妊娠病之胎漏 |
3.1 病因病机 |
3.2 论治经验 |
3.3 小结 |
4 产后病之血崩 |
4.1 病因病机 |
4.2 论治经验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明代《孕育玄机》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月经病血证古今文献研究概况 |
1 病名研究 |
2 中医临床诊断标准 |
3 病因病机 |
3.1 虚 |
3.2 热 |
3.3 瘀 |
4 中医治疗 |
4.1 古代医家用药沿革 |
4.2 现代医家研究概况 |
4.3 临床证治概况 |
5 总结 |
第二部分 古籍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2 古籍研究结果 |
2.1 医案筛选结果 |
2.2 古籍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方法 |
2 临床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临床医案数据挖掘结果 |
讨论 |
1 临床医案一般资料分析讨论 |
2 临床医案药物规律讨论及与古籍医案结果对比 |
2.1 药物频次分析对比 |
2.2 四气五味分析对比 |
2.3 归经分析对比 |
3 临床医案药物组方关联规则讨论及与古籍关联结果对比 |
4 临床医案组方熵层次聚类分析及古籍聚类结果对比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药治疗妇科月经病血证的诊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西医文献综述 |
一、背景介绍 |
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现代医学研究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中医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厥阴病文献综述 |
一、从提纲证看厥阴病 |
二、从病因病机看厥阴病 |
三、从“厥阴”看厥阴病 |
四、从厥阴病的实质看厥阴病 |
五、从主症看厥阴病 |
六、从主方看厥阴病 |
七、小结 |
第二章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 |
一、选题背景简介 |
二、杨洪艳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认识 |
三、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病例特点分析 |
第二节 厥阴证古籍及现代文献研究 |
一、古籍文献研究 |
二、现代文献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纳入本研究 60 篇文献一览 |
致谢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源流 |
第一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形成的背景 |
一、岭南中医妇科的形成因素 |
二、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特点 |
一、传承发扬中医,创新中医理论 |
二、百病生于气,重视调理气机 |
三、因地制宜,注重湿热致病,顾护气阴 |
四、四诊合参,重视望诊、脉诊 |
五、心身同治,调畅情志,重视情志治病 |
六、调理肾脾,先天与后天并重 |
七、用药轻灵,善用南药花药 |
八、结合岭南饮食文化,药食同源,重视药膳 |
第三节 岭南中医妇科与国内其他妇科流派治疗月经病特色比较 |
第二章 岭南中医妇科名家治疗月经病的学术经验 |
第一节 研究纳入标准 |
一、岭南中医妇科名家研究的纳入标准 |
二、流派研究的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纳入结果 |
第二节 清代岭南中医妇科名家 |
一、何梦瑶 |
二、刘渊 |
三、何守愚 |
四、潘名熊 |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医妇科名家 |
一、吕楚白 |
二、吕安卿 |
三、谢泽霖 |
四、郭梅峰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妇科医家 |
一、罗氏妇科 |
二、蔡氏妇科名家 |
三、其他妇科名家 |
第三章 名家及传承人的访谈 |
第一节 访谈法研究概述 |
一、访谈方式 |
二、访谈的研究步骤 |
第二节 访谈名家 |
一、访谈中医名家李丽芸教授 |
二、访谈中医名家王小云教授 |
三、访谈中医名家蔡妙珊教授 |
第三节 访谈中医名家传承人 |
一、采访题目 |
二、采访时间地点 |
三、采访目的 |
四、访谈概要 |
第四节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传承主线 |
一、罗氏妇科的主要学术传承思想 |
二、蔡氏妇科学术思想传承 |
三、本研究的创新性 |
第四章 李丽芸教授经验方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致经期延长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实验方案 |
四、观察指标 |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一般临床资料观察 |
二、疗效标准及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岭南医学 |
第二节 岭南中医妇科 |
一、岭南中医妇科流派 |
二、岭南妇科流派的主要学术观点 |
三、岭南妇科医家的临证特色 |
第二章 岭南妇科名家 |
第一节 罗元恺 |
一、简介 |
二、学术思想 |
三、临证经验 |
第二节 欧阳惠卿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三节 张玉珍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第四节 罗颂平 |
一、简介 |
二、临证经验 |
三、诊治特色 |
第五节 岭南罗氏妇科枝繁叶茂,惠及五洲 |
第六节 岭南罗氏妇科与香港的深厚渊源 |
第三章 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的实施 |
一、第1轮问卷咨询 |
二、第2轮问卷咨询 |
三、资料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一、专家基本资料 |
二、专家最经常诊治的中医妇科病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四、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文化特色等,对病因、病机与治法的影响 |
五、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六、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二节 研究数据分析 |
一、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见病因与证型 |
二、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讨论 |
一、香港地区的气候、生活环境、起居饮食习惯、社会风气、文化特色 |
二、香港地区和中国大陆两地的中医妇科辨治和用药选择的比较 |
三、7种中医妇科病的诊治注意点 |
四、7种中医妇科病的常用方剂、中药及其他疗法 |
五、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临床诊治须重视香港特色 |
二、专家的临床经验及用药心得有参考价值 |
三、性教育、女性卫生常识的普及工作 |
四、晚婚晚育问题必须正视 |
五、中医妇科的专业培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田代华月经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田代华教授生平、治学及学术特色 |
一、田代华教授生平 |
二、治学精神 |
(一)活学巧记积基树本 |
(二)勤求古训博采众长 |
(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
(四)医德高尚杏林春暖 |
三、学术观点与特色 |
(一)三要素辨证体系 |
(二)中西对应病证结合 |
(三)脏腑与气血并重 |
(四)专病专药擅用药对 |
第二部分 田代华教授月经病学术思想 |
一、月经病病因病机随年龄各有侧重 |
(一)青春期 |
(二)生育期 |
(三)更年期 |
二、强调脏腑气血对月经作用 |
(一)月经失调脾肾为先 |
(二)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
三、体质对月经影响 |
(一)月经病与体质的关系 |
(二)不同体质的月经病证候 |
第三部分 田代华教授月经病临证经验及用药分析 |
一、月经病基本治疗原则 |
(一)补肾益精 |
(二)健脾和胃 |
(三)调理气血 |
二、月经病体质及治疗 |
(一)常见月经病体质及治疗 |
(二)各年龄阶段体质及治疗 |
三、月经病用药规律数据分析 |
(一)资料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7)《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名词说明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文献纳入标准 |
1.4 文献排除标准 |
1.5 文献筛选与整理 |
1.6 建立数据库 |
1.7 数据规范化处理 |
1.8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计量学分析 |
2.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 |
2.3 各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 |
2.4 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
2.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3 讨论 |
3.1 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讨论 |
3.2 方剂临床使用情况结果讨论 |
3.3 方剂药物使用及加减规律结果讨论 |
3.4 傅氏治崩方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讨论 |
3.5 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讨论 |
3.6 存在问题与展望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的背景 |
1 经济文化 |
2 女性地位的提高 |
2.1 女性身体的解放:从缠足到天足 |
2.2 女性社会活动的增加 |
2.3 女学的兴起 |
3 生理卫生知识的普及 |
3.1 女性传统疾病观 |
3.2 近代女性生理卫生知识的推广 |
3.2.1 期刊杂志的宣教 |
3.2.2 国家层面的介入 |
4 近代西医妇产科学在国内的发展 |
4.1 西医妇产科技术的发展 |
4.2 西医妇产科技术的推广 |
4.3 产前检查和西式接生方式的接纳 |
4.3.1 传统的孕期养胎观 |
4.3.2 近代逐渐进行产前检查和采用西式接生方式 |
4.4 科学的节育方式的接纳 |
4.4.1 传统的节育方式 |
4.4.2 近代逐渐采纳科学的节育方式 |
5 近代中医发展 |
5.1 中医学术的发展 |
5.1.1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提出 |
5.1.2 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发展 |
5.2 中医学术传播的途径:书刊和学会 |
5.2.1 近代中医药书刊 |
5.2.2 近代中医药学会 |
5.3 女医人才的培养 |
5.3.1 女性习医的兴起 |
5.3.2 近代中医学校教育 |
5.3.3 中医传统人才培养方式 |
5.4 中医医院的建立 |
第二部分 :近代中医妇(产)科发展: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
1 中医妇科发展 |
1.1 中医妇科理论与临床发展 |
1.1.1 对妇科生理、病理认识的发展 |
1.1.2 诊断方式的发展 |
1.1.3 治则、治法的发展 |
1.2 近代妇科名家流派 |
1.2.1 海派妇科流派 |
1.2.2 孟河妇科流派 |
1.2.3 新安妇科流派 |
1.2.4 浙派妇科流派 |
1.2.5 岭南妇科流派 |
1.2.6 三晋妇科流派 |
1.2.7 云南妇科流派 |
2 中医产科 |
2.1 对中医产科技术的继承 |
2.2 对传统稳婆的改造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近代中医妇科发展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9)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医案、验方整理现状 |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对于不孕不育的认识 |
一、熟读古籍,衷中参西 |
二、梁老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识 |
三、梁老对胎前产后诸症的认识 |
第二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经验方和医案举隅 |
一、女性不孕不育 |
二、男性不育 |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疾病应用针灸及膏方的经验举隅 |
一、针灸 |
二、膏方 |
第二章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用药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资料 |
一、研究对象 |
二、病例诊断标准 |
三、病例纳入标准 |
四、病例排除标准 |
第三节 检索方法 |
一、检索词 |
二、组合检索 |
三、检索方式 |
四、检索与设计 |
第四节 用药分析前数据的初步处理 |
第五节 统计分析内容 |
一、频数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聚类分析 |
四、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纳入研究的病例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病症分布情况分析 |
第三节 梁剑波教授治疗不孕不育经验方及医案的用药分析 |
一、单味中药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二、各类中药选用频数和频率分布 |
三、药味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四、聚类分析 |
五、经验方选用频数及频率分布 |
六、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梁剑波教授经验方和医案用药分析讨论 |
一、健脾补肾法 |
二、养阴护肝法 |
三、清热排毒法 |
四、活血化瘀法 |
五、祛寒暖宫法 |
第二节 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和发展 |
一、梁氏中医流派的传承脉络与代表性传承人 |
二、梁氏中医流派在不孕不育和辅助生育方面的研究与发挥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
1.1 先秦两汉 |
1.1.1《黄帝内经》 |
1.1.2《金匮要略》 |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
1.2.1《脉经》 |
1.2.2《褚氏遗书》 |
1.2.3《诸病源候论》 |
1.2.4《备急千金要方》 |
1.3 宋金元时期 |
1.3.1《太平圣惠方》 |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1.3.3《圣济总录》 |
1.3.4《普济本事方》 |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1.3.6《女科百问》 |
1.3.7《仁斋直指方论》 |
1.3.8《妇人大全良方》 |
1.3.9《济生方》 |
1.3.10《格致余论》 |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
1.4 明清时期 |
1.4.1《奇效良方》 |
1.4.2《苍生司命》 |
1.4.3《校注妇人良方》 |
1.4.4《丹溪心法附余》 |
1.4.5《女科撮要》 |
1.4.6《万氏女科》 |
1.4.7《古今医统大全》 |
1.4.8《医学纲目》 |
1.4.9《医学入门》 |
1.4.10《古今医鉴》 |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
1.4.12《女科证治准绳》 |
1.4.13《医宗粹言》 |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
1.4.15《济阴纲目》 |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
1.4.17《邯郸遗稿》 |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
1.4.20《女科经纶》 |
1.4.21《傅青主女科》 |
1.4.22《顾松园医镜》 |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
1.4.24《叶氏女科证治》 |
1.4.25《沈氏女科辑要》 |
1.4.26《女科切要》 |
1.4.27《妇科玉尺》 |
1.4.28《竹林寺女科》 |
1.4.29《古今医彻》 |
1.4.30《女科要旨》 |
1.4.31《医法圆通》 |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
2.1 月经不调 |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
2.2 月经先期 |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3 月经后期 |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
2.5 月经过多 |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
2.6 月经过少 |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
1 月经不调 |
1.1 病名 |
1.1.1 月经先期 |
1.1.2 月经后期 |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
1.1.4 月经过多 |
1.1.5 月经过少 |
1.2 病因 |
1.2.1 六淫 |
1.2.1.1 火 |
1.2.1.2 风寒 |
1.2.1.3 寒热 |
1.2.2 七情 |
1.2.2.1 性急多怒 |
1.2.2.2 忧愁思虑 |
1.2.2.3 情志抑郁 |
1.2.3 劳伤 |
1.2.3.1 房劳过度 |
1.2.3.2 劳力损伤 |
1.2.4 体质 |
1.2.4.1 形瘦体虚 |
1.2.4.2 形肥多痰 |
1.3 病机 |
1.3.1 气血失调 |
1.3.1.1 血热 |
1.3.1.2 血寒 |
1.3.1.3 血虚 |
1.3.1.4 血瘀 |
1.3.1.5 气虚 |
1.3.1.6 气血虚 |
1.3.1.7 气滞血瘀 |
1.3.2 津液失常 |
1.3.2.1 痰阻血海 |
1.3.3 脏腑病机 |
1.3.3.1 肾气虚 |
1.3.3.2 肾精不足 |
1.3.3.3 肾阴虚 |
1.3.3.4 脾胃虚弱 |
1.3.3.5 肝气郁结 |
1.3.3.6 脾肾两虚 |
1.3.4 冲任不调 |
1.4 证候 |
1.4.1 血热证 |
1.4.2 血寒证 |
1.4.3 血虚证 |
1.4.4 血瘀证 |
1.4.5 痰湿证 |
1.4.6 气虚证 |
1.4.7 脾肾气虚证 |
1.4.8 阴虚内热证 |
1.4.9 肝气郁结证 |
1.5 治法 |
1.5.1 清热凉血 |
1.5.2 温经养血 |
1.5.3 养血调经 |
1.5.4 活血化瘀 |
1.5.5 健脾祛湿痰 |
1.5.6 补气摄血 |
1.5.7 补益脾肾 |
1.5.8 滋阴清热 |
1.5.9 疏肝解郁 |
2 月经先期 |
2.1 病名 |
2.1.1 血热月经先期 |
2.2 病因 |
2.2.1 六淫 |
2.2.1.1 火 |
2.2.2 七情 |
2.2.2.1 性急多怒 |
2.2.2.2 情志抑郁 |
2.2.2.3 思虑过度 |
2.2.3 劳伤 |
2.2.3.1 劳役动火 |
2.2.4 体质 |
2.2.4.1 形瘦多疾 |
2.2.4.2 多痰多郁 |
2.2.5 失治误治 |
2.2.5.1 误服辛热药 |
2.3 病机 |
2.3.1 实热 |
2.3.1.1 血热 |
2.3.1.2 气血俱热 |
2.3.2 虚热 |
2.3.2.1 血虚有热 |
2.3.2.2 阴虚火旺 |
2.3.2.3 气虚血热 |
2.3.3 气虚 |
2.3.3.1 心脾气虚 |
2.3.3.2 脾肾气虚 |
2.3.3.3 气血俱虚 |
2.4 证候 |
2.4.1 阳盛血热证 |
2.4.2 阴虚血热证 |
2.4.3 脾气虚证 |
2.4.4 肾气不固证 |
2.4.5 肝郁血热证 |
2.5 治法 |
2.5.1 清法 |
2.5.1.1 清热凉血 |
2.5.1.2 滋阴清热 |
2.5.1.3 补血清热 |
2.5.2 补法 |
2.5.2.1 补气摄血 |
2.5.2.2 补益脾肾 |
3 月经后期 |
3.1 病名 |
3.1.1 月经后期 |
3.1.1.1 血寒经迟 |
3.1.1.2 血热经迟 |
3.1.1.3 肥人过期 |
3.1.1.4 形瘦过期 |
3.2 病因 |
3.2.1 六淫 |
3.2.1.1 寒 |
3.2.2 七情 |
3.2.2.1 忧愁思虑 |
3.2.2.2 性躁多怒 |
3.2.3 劳伤 |
3.2.3.1 素多劳倦 |
3.2.4 体质 |
3.2.4.1 形瘦食少 |
3.2.4.2 形肥食多 |
3.3 病机 |
3.3.1 血虚 |
3.3.1.1 脾经血虚 |
3.3.1.2 肝经血少 |
3.3.1.3 血虚有热 |
3.3.1.4 血虚挟痰 |
3.3.1.5 气血虚 |
3.3.2 血热 |
3.3.3 血寒 |
3.3.3.1 血寒而不足 |
3.3.3.2 血寒而有余 |
3.3.4 气滞血瘀 |
3.3.4.1 血虚气滞 |
3.3.4.2 气滞 |
3.3.5 痰湿 |
3.3.5.1 脂痰凝塞 |
3.3.5.2 痰多血少 |
3.3.5.3 气虚挟痰 |
3.3.5.4 湿滞 |
3.4 证候 |
3.4.1 血虚证 |
3.4.2 阴虚证 |
3.4.3 血寒证 |
3.4.4 气滞血瘀证 |
3.4.5 痰阻证 |
3.5 治法 |
3.5.1 温法 |
3.5.1.1 温经养血 |
3.5.2 清法 |
3.5.2.1 滋阴清热 |
3.5.2.2 生血清热 |
3.5.3 补法 |
3.5.3.1 补脾胃 |
3.5.4 攻补兼施 |
3.5.4.1 补血行气 |
3.5.4.2 调经顺气 |
3.5.4.3 活血通经 |
3.5.4.4 补血豁痰 |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4.1 病名 |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
4.1.1.1 血虚经乱 |
4.1.1.2 肾虚经乱 |
4.1.1.3 月经愆期 |
4.2 病因 |
4.2.1 六淫 |
4.2.1.1 寒热 |
4.2.2 七情 |
4.2.2.1 情志抑郁 |
4.2.3 劳伤 |
4.2.3.1 劳伤 |
4.2.3.2 产伤动血气 |
4.2.3.3 房劳过度 |
4.3 病机 |
4.3.1 虚 |
4.3.1.1 血虚 |
4.3.1.2 肾虚 |
4.3.1.3 脾胃虚弱 |
4.3.2 实 |
4.3.2.1 肝气郁结 |
4.4 证候 |
4.4.1 血虚证 |
4.4.2 肾虚证 |
4.4.3 肝郁证 |
4.5 治法 |
4.5.1 养血调经 |
4.5.2 补肾调经 |
4.5.3 开郁行气 |
5 月经过多 |
5.1 病因 |
5.1.1 七情 |
5.1.1.1 思虑过度 |
5.1.1.2 心火炽甚 |
5.1.2 劳伤 |
5.2 病机 |
5.2.1 血热 |
5.2.2 虚热 |
5.2.3 气虚 |
5.2.4 血瘀 |
5.2.5 痰多 |
5.3 证候 |
5.3.1 血热证 |
5.3.2 虚热证 |
5.3.3 气虚证 |
5.3.4 血瘀证 |
5.3.5 痰湿证 |
5.4 治法 |
5.4.1 清热凉血 |
5.4.2 滋阴清火 |
5.4.3 补气摄血 |
5.4.4 行气活血 |
5.4.5 健脾养血 |
6 月经过少 |
6.1 病名 |
6.1.1 月经过少 |
6.1.1.1 形肥经少 |
6.1.1.2 形瘦经少 |
6.2 病因 |
6.2.1 六淫 |
6.2.1.1 风冷 |
6.2.2 七情 |
6.2.2.1 忧愁思虑 |
6.2.2.2 气郁 |
6.2.3 劳伤 |
6.2.3.1 劳伤阳气 |
6.2.4 它病损及 |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
6.2.4.2 脱血 |
6.3 病机 |
6.3.1 虚 |
6.3.1.1 肾阴虚 |
6.3.1.2 肾阳虚 |
6.3.1.3 脾胃虚弱 |
6.3.1.4 血虚 |
6.3.1.5 气血虚 |
6.3.1.6 阴虚血热 |
6.3.2 实 |
6.3.2.1 气郁肝伤 |
6.3.2.2 气滞血瘀 |
6.3.2.3 血寒壅滞 |
6.3.2.4 痰凝经隧 |
6.4 证候 |
6.4.1 血虚证 |
6.4.2 肾虚证 |
6.4.3 血寒证 |
6.4.4 气滞血瘀证 |
6.4.5 血瘀证 |
6.4.6 痰湿证 |
6.5 治法 |
6.5.1 养血调经 |
6.5.2 养血益阴 |
6.5.3 温经养血 |
6.5.4 活血化瘀 |
6.5.5 健脾祛湿 |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
1 月经不调 |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
2 月经先期 |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
3 月经后期 |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
5 月经过多 |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
6 月经过少 |
6.1《脉经》:经水少论 |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查新报告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青春期月经病中医辨治心得(论文参考文献)
- [1]《孕育玄机》学术思想与论治特色研究[D]. 陈沭钫.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数据挖掘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及与中医古籍方药规律的相关性研究[D]. 陈诗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多囊卵巢综合征厥阴证的临床症治特点及理论探源[D]. 王伊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4]岭南中医妇科治疗月经病学术源流及诊疗特色整理研究[D]. 王彦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5]香港地区中医妇科常见病诊治特点的研究[D]. 李启文(Lee Kai Ma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田代华月经病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D]. 张程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傅青主女科·血崩篇》方剂现代临床运用的文献研究[D]. 张滢丹.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近代中医妇科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 傅燕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全国名老中医梁剑波治疗不孕不育经验研究[D]. 梁恪(LiangKye).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